亚历山大大帝
马其顿的亚历山大三世(古希腊语:Ἀλέξανδρος Γ' ὁ Μακεδών,其名字亚历山大意为“人类的(ἀνδρός)守护者(ἀλέξω)”;前356年7月20日或21日—前323年6月10日或11日),世称亚历山大大帝(Ἀλέξανδρος ὁ Μέγας 或 Μέγας Ἀλέξανδρος),古希腊马其顿王国国王[注 1],是古希腊王室阿吉德王朝成员。亚历山大出生于前356年的佩拉,在二十岁时从他的父王腓力二世手上继承马其顿王位,他的统治期间几乎都在进行大型军事征服活动。到他三十岁时已经建立了疆域最大的帝国之一,范围从希腊、小亚细亚、埃及、波斯、两河流域、阿富汗到印度西北部[18]。他在战场上从未被击败,且被认为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将军之一。
亚历山大三世 | |||||
---|---|---|---|---|---|
马其顿国王 | |||||
统治 | 前336年–前323年 | ||||
前任 | 腓力二世 | ||||
继任 | 亚历山大四世 腓力三世 | ||||
科林斯同盟独裁将军 | |||||
统治 | 前336 | ||||
前任 | 腓力二世 | ||||
埃及法老 | |||||
统治 | 前332年–前323年 | ||||
前任 | 大流士三世(第三十一王朝) | ||||
继任 | 亚历山大四世 腓力三世 | ||||
亚细亚霸主 | |||||
统治 | 前331年–前324年 | ||||
前任 | 首创 | ||||
继任 | 亚历山大四世 腓力三世 | ||||
出生 | 前356年7月20日或21日 马其顿佩拉 | ||||
逝世 | 前323年6月10日或11日(32岁) 巴比伦 | ||||
配偶 | 罗克珊娜 斯妲特拉二世 帕瑞萨娣丝二世 | ||||
子嗣 | 亚历山大四世 | ||||
| |||||
希腊语 |
| ||||
王朝 | 阿吉德王朝 | ||||
父亲 | 腓力二世 | ||||
母亲 | 伊庇鲁斯的奥林匹亚丝 | ||||
宗教信仰 | 古希腊宗教 |
在13岁时,他的父亲为他找来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任其导师,在前336年腓力二世被刺杀之后,亚历山大继承父亲的王位以及一个强大的王国与经验老道的军队。他被科林斯同盟任命为希腊远征军司令,并利用此职位进行腓力二世筹备的泛希腊联军对波斯的征服计划[19][20]。前334年,他向波斯阿契美尼德帝国统治的小亚细亚地区发起进攻,开始长达十年的亚历山大东征。亚历山大在一连串的决定性战役中击败波斯,其中著名的战役有伊苏斯战役和高加米拉战役,并推翻波斯皇帝大流士三世,征服整个波斯帝国,使得他帝国疆土从亚得里亚海直至印度边界。[21]
为了寻找并抵达“世界的尽头和大外海”,亚历山大大帝在前326年入侵印度,但最终应军队要求不得不撤军。前323年,亚历山大大帝死在他设想的帝国首都巴比伦,没能来得及实现他入侵阿拉伯的计划。在他死后,由于无合适继承人,他的将领们互相不服且开始争夺他遗留下的帝国,最终引发继业者战争,亚历山大帝国也就迅速瓦解。
亚历山大大帝的遗产包括他扩土导致的文化融合,如希腊式佛教。他建起至少二十座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城市,最著名的就是埃及的亚历山大。亚历山大在东方安置了许多希腊殖民地,导致希腊文明一直向东传播,形成希腊化时代的到来,直到15世纪中叶的拜占庭帝国、以及1920年代的小亚细亚中部卡帕多细亚希腊人和东部的本都希腊人仍可以发现希腊化遗留痕迹。他以古希腊神话中的英雄阿喀琉斯为偶像榜样,最终自己也成为一个近乎神话的人物。他也以融合希腊文化和非希腊文化而著名。他在军事上的成就使后世的军事将领设法与他看齐,且全世界的军校都曾使用过他的战术做为教材。他经常被列入世界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与他的导师亚里士多德并列[22][23]。
早年
编辑出身和童年
编辑亚历山大出生于前356年古希腊赫卡托姆拜昂月(Hekatombaion)的第6天,对照今日历法大概是7月20日,虽然准确日期不是很确定[24]。他诞于马其顿王国首都佩拉[25]。他的父亲是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母亲奥林匹亚丝是希腊伊庇鲁斯地区摩罗西亚国王涅俄普托勒摩斯一世的女儿[26][27][28],是腓力二世的第4位妻子。尽管腓力有7或8个妻子,但奥林匹亚丝是地位最显著的一位,可能是因她生下亚历山大[29]。
关于亚历山大的诞生和童年围绕着数个传说[30],根据古希腊传记作家普鲁塔克的记载,奥林匹亚丝在与腓力婚礼前夕梦见雷电击中她的子宫,造成一团火焰并在熄灭之前往各处扩散开来。而腓力在婚礼一段时间之后,在梦中看到自己拿了一个刻着狮子的形像的印封住妻子奥林匹亚丝的子宫[31]。普鲁塔克对这些梦提供不同的解释:奥林匹亚丝在婚前就已怀孕;用印封住子宫表示亚历山大的父亲是宙斯。古代评论家为此争论,野心勃勃的奥林匹亚丝她是否到处宣扬了亚历山大神性的诞生故事,其中各种证言说她曾把这个故事告诉亚历山大,或者奥林匹亚丝并没有宣扬此事,可能是因为这亵渎了神明[31]。
亚历山大诞生的那一天,腓力在率军围攻哈尔基季基半岛的城市波提狄亚,腓力收到儿子诞生消息的那日,同一日也收到他的将军帕曼纽击败了伊利里亚和培奥尼亚人的联军之捷报,以及腓力的赛马获得奥林匹克运动会胜利,这三喜临门的消息让腓力高兴不已。亚历山大诞生的那天同时也是七大奇观之一以弗所的阿耳忒弥斯神庙被焚毁的那一日,这巧合让古希腊马格尼西亚的赫格西亚斯觉得神庙会惨遭焚毁,是因为女神阿耳忒弥斯离开去探望亚历山大的诞生[27][32]。这些传说故事很可能是亚历山大当上国王后才产生,可能受到他特意营造,为了塑造他拥有超人般特质以及命中注定是伟人的感觉[33]。
在他幼年时是受到奶妈兰妮基(Lanike)的照顾,她的弟弟是后来亚历山大麾下的猛将克利图斯。在亚历山大童年时期,是母亲的同乡伊庇鲁斯的列奥尼达(Leonidas)担任他的启蒙导师,受到严格的指导[34]。亚历山大这段期间学习阅读、里拉琴、骑马、打斗、打猎等,类似其他马其顿贵族少年的一样的教育[35]。亚历山大在马其顿的成长受荷马《伊利亚特》及其中人物阿喀琉斯和传说人物海格力斯影响,他的父母王系各称是海格力斯和阿喀琉斯的后代,尤其是母亲奥林匹亚丝对亚历山大的影响很大,母子的感情非常好,亚历山大成年后远征在外,也常常会写信给母亲叙述见闻。
当亚历山大12岁时,一位从色萨利来的商人准备卖一匹骏马给腓力,并开了13个他连得的高价,然而试骑时马儿性子激烈,使腓力的骑兵无法驾驭它,正当腓力打算打消此意时,亚历山大自告奋勇愿意亲自试骑,亚历山大发现它是看到自己影子的晃动才感到畏惧和慌恐,于是好声安抚,最后把它驯服[33]。普鲁塔克记载腓力对自己儿子惊异的勇气和自信非常欢喜,他流下兴奋的眼泪亲吻自己的儿子,他向亚历山大说:
- “啊!我儿!去找一个配得上你的王国吧!马其顿对你而言实在太小了。”[36]
腓力于是把良驹给了亚历山大,亚历山大为它取个名字布西发拉斯,意谓“牛头”的意思。布西发拉斯是亚历山大最喜欢的爱马,它伴随主人南征北讨,最后老死于印度征途中,亚历山大为此在印度建造一座城市布西发拉斯来纪念它[37][38][39]。
成为亚里士多德学生
编辑当亚历山大13岁以后,腓力有意栽培他作为继承人,开始帮他找位更合适的导师,原本考虑寻找知名的哲学家如伊索克拉底或柏拉图学院的斯珀西波斯,但斯珀西波斯拒绝了腓力的邀请,最后腓力选定由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来教导自己的儿子,并提供一个小乡村米埃札(Mieza)的宁芙女神神庙作为授教的场所。作为回报,腓力同意重建亚里士多德的家乡斯塔基拉,先前这座城市被腓力下令铲平,腓力为此重新把被卖为奴隶的前斯塔基拉公民赎回,并召回其他流亡的居民,重新建立这座城市[40][41][42]。
随后米埃札几乎成为亚历山大和马其顿贵族青少年的学校,一些与他同年纪上下的贵族青少年如托勒密、卡山德、赫费斯提翁等,都与亚历山大一同在此地向亚里士多德学习,这些人都与亚历山大建立良好的友谊成为他的“伙友”,日后亦是未来国家的军官与官员。亚里士多德给予亚历山大和他的伙伴们完整的演辩术和文学训练,并且激发了他对科学、医学和哲学的兴趣,以及许许多多知识如逻辑、艺术、宗教、地理、道德观等等。在亚里士多德的指导下,启发了亚历山大对荷马的热诚,尤其是《伊利亚德》。亚里士多德曾给予亚历山大一本他注解过的《伊利亚德》,这本书后来一直在亚历山大身边,伴随他远征,且不时拿来温习[43][44][45]。
腓力的王位继承者
编辑临时摄政和马其顿称霸希腊
编辑当16岁时亚里士多德的课程大致结束,此时腓力率军远征城邦拜占庭的时候,让亚历山大担任临时摄政代父统治马其顿,除了让他累积经验外也表明他是腓力属意的继承者[33]。在腓力二世不在国内期间,色雷斯的部族密底人(Maedi)趁机造反,亚历山大反应相当迅速,把他们从他们的领地驱除出去并在当地建立殖民城市,引入一些希腊人作为居民,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为亚历山德鲁波利斯(Alexandropolis)[46][47][48]。
后来腓力回国,派遣亚历山大率领一支小型军队去镇压色雷斯南部的叛乱。而后父子俩人参与对付希腊城邦佩林苏斯(Perinthus)的行动,后来回军时与色雷斯的特里巴利人作战,这里亚历山大曾救了腓力的性命。随后这段期间,希腊城邦安菲萨公民耕种了德尔斐的阿波罗圣地,此事引发近邻同盟向安菲萨开战,爆发“第四次神圣战争”。这件事让腓力有机会更一步介入希腊城邦之间的事务,预期马其顿将会参战,但他自己在色雷斯仍有事情要忙,于是腓力命亚历山大在马其顿开始动员军队,准备加入希腊的战争。亚历山大为了不引起其他希腊城邦注意到马其顿已经开始动员,会引发不必要的干涉,恰好先前伊利里亚人曾入侵马其顿,但那时很快被亚历山大逐出[49],这件事就成了亚历山大动员的借口。他伪装这次动员是准备去攻击伊利里亚人。
腓力二世带领他的儿子亚历山大和军队于前338年加入战争,因为底比斯军封锁了温泉关,于是他们绕道进入希腊中部并进军到了伊拉提亚(Elatea),这距底比斯和雅典仅几天路程,这使雅典陷入恐慌之中。在狄摩西尼的倡导下,雅典人立即表决向马其顿宣战作为对腓力进军的反应,同时雅典人积极与底比斯寻求结盟。为了防止底比斯加入雅典阵营,腓力向底比斯派遣使者但没能阻止底比斯参战[50][51][52]。
因腓力这次进军是因近邻同盟邀请,他随后率军进军安菲萨,捕获雅典派去支援的雇佣兵部队并降伏了这座城市。接着腓力再度返回伊拉提亚,企图向雅典和底比斯和谈,但此举被双双回绝[53][54][55]。
前338年腓力往南继续进军,雅典、底比斯联军则在波奥蒂亚的喀罗尼亚等待马其顿军的到来,双方在此地展开决定性的喀罗尼亚战役。这场战役腓力率领马其顿军右翼,左翼则交给年轻的亚历山大,还派一些经验老道的将军们辅佐他。根据波利艾努斯的记载,战役中腓力故意让自己的部队佯撤,诱使缺乏经验的雅典重装步兵追击,这导致联军的阵列开了一个缺口。率领左翼的亚历山大把握这次战机,让骑兵突破这个缺口,侧翼夹击击败了当时享负盛名的底比斯军。另外普鲁塔克提到亚历山大是第一个击破精锐底比斯圣队的将领,且西西里的狄奥多罗斯则说亚历山大在战场上非常英勇,展现对胜利的渴望。另一方面,腓力让马其顿右翼退到合适的地点后开始反击,雅典军随后跟着败退,最后马其顿军获得战役胜利[56]。
在喀罗尼亚胜利后,腓力和亚历山大毫无阻碍的进军至伯罗奔尼撒,当地许多城邦纷纷降伏,然而当马其顿军接近斯巴达时,斯巴达拒绝投降。腓力并没有打算对斯巴达城发动攻击[57],只是先搁置他们。在前337年腓力于科林斯建立了一个泛希腊联盟,即科林斯同盟。同盟会议中腓力被举为同盟司令(Hegemon),并决议未来将对波斯阿契美尼德帝国发动远征,为波希战争中希腊的损害报仇[58][59]。
出走和回归
编辑当腓力回到王国首都佩拉后,与将军阿塔罗斯的侄女克丽奥佩脱拉·欧律狄刻发生恋情,准备安排与她结婚[60]。父亲即将再婚的消息让亚历山大王位继承者的地位有点尴尬,因为未来克丽奥佩脱拉·欧律狄刻所生下的儿子将会成为王位继承者候选人,加上这个未来威胁具有纯种马其顿血统,而亚历山大只有一半的血统是马其顿人[61]。在婚礼的宴会上,喝得酩酊大醉的阿塔罗斯口不择言公开祈祷,祈祷神明可以给腓力和克丽奥佩脱拉·欧律狄刻的结合一个合法的继承者,这些话被当时在现场的亚历山大听到,大怒[60]。
腓力爱上比他年轻很多的少女克丽奥佩脱拉,并且娶她为妻。在结婚的喜宴上,新娘的叔父阿塔罗斯喝得酩酊大醉,他要马其顿人祈求天神的祝福,让他的侄女给他们一个合法的王位继承人。这番话激怒了亚历山大,把一个酒杯往阿塔罗斯的头部丢了过去,骂道:“那么我呢,你这卑鄙的人,你把我当成什么了,一个杂种吗?” 腓力护着阿塔罗斯,拔剑准备向着他的儿子冲过去,好在他们两人都很幸运,不知腓力是他气昏了头,还是饮酒过量,竟然滑了一跤跌到地板上。亚历山大用嘲讽的话羞辱他:“你们瞧啊!一位准备从欧洲横扫亚洲的人,却连椅子之间的距离都过不过去。”
在与腓力闹翻后,亚历山大带着母亲奥林匹亚丝逃去伊庇鲁斯摩罗西亚王国的首都多多纳,投靠母亲的弟弟亚历山大一世,在此地安置母亲后[63],接着亚历山大继续流亡到伊利里亚去[63]。他向前几年才被自己击败的伊利里亚国王寻求庇护,并在那里备受上宾对待。然而,腓力并不打算在远征波斯前放逐一位在政治、军事上已经饱受到磨练的继承人[63],在一位腓力的好友德马拉特斯(Demaratus)为双方居中协调下,六个月后亚历山大与父亲和好,返回国内[64][65]。
随后过一年,波斯卡里亚总督皮克索达拉斯(Pixodarus)向腓力提议把女儿嫁给亚历山大同父异母的兄弟阿里达乌斯[63] ,这举动让奥林匹亚丝和数个亚历山大好友们怀疑腓力打算改立阿里达乌斯为他的继承者。亚历山大为此派出自己的好友塞萨鲁斯(Thessalus)到皮克索达拉斯那里去,向他提议与其把女儿嫁给智能不足的阿里达乌斯,不如嫁给自己。当腓力听闻亚历山大擅自行动的消息,停止与皮克索达拉斯商谈联姻,讥讽亚历山大竟然很想娶卡里亚人的女儿,还说自己本来还想帮他找个更好的新娘[63]。腓力随后放逐亚历山大涉案的5个好友,分别为哈帕拉斯、托勒密、尼阿卡斯、拉俄墨东和埃瑞吉亚斯(Erigyius)等人,并把塞萨鲁斯下狱[61][66][67]。
马其顿国王
编辑前336年夏天,腓力二世在旧都埃格举行女儿克丽奥佩脱拉和伊庇鲁斯的亚历山大一世的婚礼时,被他的近身护卫官保萨尼亚斯刺杀身亡。保萨尼亚斯试图从现场逃走,但在逃跑中被藤蔓绊倒,随即被追随在后的马其顿军官所杀,其中追杀的军官包含佩尔狄卡斯和列昂纳托斯。幕后是否有指使者不清楚,对于腓力之死,已与腓力结怨的奥林匹亚丝对此公开表示喜悦,尽管当时的史书说明保萨尼亚斯本就有杀腓力的动机,但后来的古罗马历史学家和一些现代学者怀疑奥林匹亚丝可能涉案。亚历山大代表指责此事为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所指使,后来以此为向波斯进攻的理由。亚历山大当天也出席婚礼现场,在腓力被刺杀后随即被现场的马其顿贵族和军队拥立为新国王,当时他年仅20岁[68][69][70]。
巩固权位
编辑亚历山大继位后开始调查腓力刺杀案,并以此为借口去除威胁他王位的潜在敌人,林塞斯蒂斯地区(Lyncestis)的贵族三兄弟皆被怀疑与保萨尼亚斯合谋,亚历山大杀了其中两个,但赦免了林塞斯蒂斯的亚历山大。亚历山大还以谋反的名义处死逊位的堂兄阿敏塔斯四世[71]。在亚历山大登继位后,亚历山大的母亲奥林匹亚丝也从伊庇鲁斯的娘家回到马其顿,她趁着亚历山大不在首都时杀了腓力的新妻克丽奥佩脱拉·欧律狄刻和她出世不久的女儿欧罗芭,事后亚历山大得知后,对母亲的作为非常不满。同时亚历山大也下令处死先前与他结怨阿塔罗斯[71]。阿塔罗斯这时正与帕曼纽率领远征先遣军于小亚细亚作战[72],在腓力被刺杀后雅典的狄摩西尼写信试图劝诱他谋反,阿塔罗斯接信后立即把此事报告上去来撇清嫌疑,但在克丽奥佩脱拉·欧律狄刻死后亚历山大认为让阿塔罗斯活着太危险[72],加上先前他多次污辱过亚历山大,以与雅典合谋谋反的名义下令杀了他。另外,亚历山大并没有对同父异母的兄弟阿里达乌斯下手,毕竟阿里达乌斯智能不足对亚历山大威胁较小,而阿里达乌斯的智能不足这件事,可能是奥林匹亚丝在阿里达乌斯幼年时下毒的结果[68][70][73]。
当腓力的死讯传到希腊,许多希腊城邦认为这是脱离马其顿霸权的好机会,以雅典和底比斯为首的希腊城邦们预谋起义,甚至连色萨利人也欲脱离马其顿的掌控,更不用说之前被腓力击败的蛮族部族了,他们也反抗马其顿的统治。亚历山大得知各地准备叛变的消息,他决定首先处理希腊问题,他反应迅速,一边派遣使者以外交手段解决,一方面亲自率领3,000名马其顿骑兵先头部队疾行至色萨利,当他来到色萨利奥萨山和奥林帕斯山之间的边界地带,发现当地已被一支色萨利军队把守,他立即从奥萨山迂回过去,当守军隔日起来发现亚历山大已经出现在他们背后惊讶不已,他们很快地不得不向亚历山大投降[74][75][76][77]。亚历山大随后马不停蹄来到南下到色萨利地区,色萨利人在叛变尚未准备好的情况下向亚历山大输诚,拥立他为色萨利同盟新的执政官。
亚历山大带领大军继续往南疾行,沿途的希腊城邦因为亚历山大的行动太迅速纷纷改变反抗的态度。当亚历山大停留至温泉关时,近邻同盟承认他是同盟的新领导人,而雅典、底比斯向他乞和,希望他能原谅谋反的举动,亚历山大也没有严厉的处罚。亚历山大之后来到科林斯,几乎所有希腊人再度承认马其顿霸权,除了斯巴达人以外。在这里亚历山大再一次召开科林斯同盟大会,会中他成为新的同盟司令,接替原本腓力二世的位置,重新宣示他将会对波斯发动远征[75][78]。就在亚历山大停留在科林斯的这段时间,他在这与古希腊哲学家锡诺普的第欧根尼展开著名的会面,当亚历山大很有礼貌地问他,问他需要什么,并保证会兑现他的愿望。第欧根尼没好气地说:“我希望你稍微站远一点,不要挡住我要晒的阳光。”[79]这回答不仅没有使亚历山大不快,还使亚历山大更欣赏第欧根尼,后来他说:“我若不是亚历山大,我愿是第欧根尼。”[80]之后,亚历山大收到色雷斯不太平静的报告,他随后为此返回马其顿[75]。
巴尔干的征战
编辑在进攻亚洲前,亚历山大打算安稳他王国北方的防线,在前335年春季,他从安菲波利斯出发,率军准备处理叛乱以及蛮族侵扰的问题。他往北进入色雷斯,沿着东路进军来到一些尚未臣服的地区,并于哈伊莫司山(Mount Haemus)击败据守险地的色雷斯军队[81]。接着马其顿军继续往北进军,来到特里巴利人(Triballi)的国度,在多瑙河支流莱吉拉斯河(Lyginus river)附近击败特里巴利人[82]。亚历山大继续向北,三日后来到多瑙河畔,守在对岸的盖塔人(Getae)已经聚集大军等候亚历山大,亚历山大趁夜悄悄的渡了河,盖塔人根本没想到亚历山大可以如此迅速渡河,他们在惊慌失措下溃败[83][84]。
在回马其顿的半路上,这时传来伊利里亚达耳达尼亚(Dardanian)国王克利图斯不愿臣服于马其顿威势,且革兰提亚国王格劳基亚斯(Glaukias)也举兵响应。得到这消息的亚历山大,取消回马其顿的路线,直接朝伊利里亚进军,并且击败他们的联军。透过这些胜利,亚历山大确保他北方边界的安宁[85][86]。
然而就在亚历山大忙于北方战事时,传来雅典人和底比斯人再度叛变的消息,原来亚历山大出征很久没消息传回希腊,谣传亚历山大战死了,于是来雅典人和底比斯人再度反抗马其顿。亚历山大接到消息,立刻停止继续讨伐伊利里亚人,急行军南下赶到底比斯城下[87] ,底比斯人大吃一惊不敢相信亚历山大还活着且进军如此神速,尽管醒悟过来但这次底比斯人铁了心打算死战到底。很快地,在马其顿军猛攻下底比斯沦陷,且被马其顿军血洗。为了杀鸡儆猴,亚历山大下令把底比斯城夷平,领土由附近的波奥蒂亚盟邦瓜分,幸存的底比斯人被贬为奴隶。底比斯的惨况吓得雅典和其他反叛的希腊城邦瞬间投降亚历山大大帝。平定了希腊乱事,暂时恢复安宁[87]。接着,亚历山大把目标转移到东方的波斯帝国,他委任安提帕特作为马其顿摄政和希腊统帅,留下一支军队共12,000名步兵和1,500名骑兵留守国内及维持希腊秩序。自己则亲自率领马其顿和希腊联军踏上征途[88]。
征服波斯帝国
编辑小亚细亚
编辑希腊与波斯的敌对始于前6世纪,当时位于小亚细亚的自由希腊城邦沦陷于向西扩张的波斯帝国。在爱奥尼亚叛乱和马拉松战役后。前481年波斯国王薛西斯一世在第二次波希战争时试图占领整个希腊。虽然薛西斯一世被打回,波斯之后也再没有大规模进攻希腊,而薛西斯一世前480年火烧雅典卫城及其他被认为渎神的行为,使得亚历山大当时的希腊政界仍存在着报仇和反攻波斯的声音,这也被腓力二世和亚历山大所利用。并以“向波斯复仇”、“解放小亚细亚希腊城邦”的口号进行号召。
前334年亚历山大率军从赫勒斯滂出发渡海到亚洲,他的远征军由马其顿部队、各希腊城邦的部队、雇佣兵、以及臣服的色雷斯、培奥尼亚、伊利里亚部族部队所组成[89]。史料上对于亚历山大全军的人数有些许差异,古罗马历史学家阿里安使用托勒密的回忆录作为资料来源,说远征军共超过30,000名步兵、5,000名骑兵度过海峡。西西里的狄奥多罗斯提供的人数大致相同,说用32,000名步兵、5,100名骑兵,但狄奥多罗斯提到当时已有一支先遣军在几年前就已经渡过海峡了。波利艾努斯在他的《战略》描述[90],这支先遣军人数有一万人。因此,亚历山大全军的人数全部总共大约48,100名步兵、6,100名骑兵,算上海军的话还有160艘战船及38,000名水手[87],虽然这支舰队没派上什么用场。为了筹组这支大军。亚历山大几乎耗尽他的国库,原本腓力留给他的资金就没剩多少,使得他只够维持30天的补给,国库还欠了1,300塔兰同。
当亚历山大所率领军队渡过达达尼尔海峡来到亚洲,据说他是第一位登陆的,当时他丢出一支长枪插入亚洲的土地上,意味着亚洲将是神明给他的礼物[87],也代表这块领地他要用武力赢来。这也显示,不像腓力二世喜好用外交手段,而亚历山大热衷用武力解决[87]。在小亚细亚亚历山大和小部分军队首先访问了特洛伊,他和他童年来的好友赫费斯提翁分别祭拜阿喀琉斯和阿喀琉斯的好友帕特罗克洛斯。随后亚历山大与帕曼纽带领的其余部队会合,继续进军。
此时波斯小亚细亚的总督们已经把各行省的军队聚集起来,准备与亚历山大一战,然而在波斯军的军事会议上希腊雇佣军将领罗德岛的门农建议避战,建议采用焦土战略阻止亚历山大的远征军获得补给,但由于波斯地方总督怜惜他们的财产,未被采纳。双方在前334年4月28日于格拉尼库斯河战役正面交战[91]。亚历山大在战役中自己率领着伙友骑兵,率先与总督们所率的波斯骑兵交战缠斗。在这场激烈的骑兵交战中,波斯多位地方总督和高级将领纷纷阵亡,显眼的亚历山大也是波斯骑兵的目标纷纷朝他杀去,使得亚历山大不仅受了伤,还差点送了命,幸好及时被克利图斯相救。因为亚历山大和马其顿伙友骑兵的奋战,杀退波斯骑兵,多位波斯将领阵亡也使波斯军指挥系统大乱,使波斯军全线溃败,除了波斯军阵营的希腊佣兵部队还可以井然抱持阵形退到附近山地上。亚历山大拒绝波斯阵营的希腊雇佣兵的求和,气愤这些希腊佣兵背弃祖国,以及防止以后还有希腊雇佣兵加入波斯阵营,亚历山大对残余的希腊佣兵发动猛攻,屠杀大部分希腊雇佣兵,其余被押回马其顿强迫劳动。他将300领波斯铠甲作为给雅典娜的祭品送回雅典卫城,带着如下题字[92]:
- “谨献上从亚洲波斯人手中俘获的这些战利品。来自腓力之子亚历山大和全希腊人敬献,拉刻代蒙人除外。”
在初次与波斯军交手且出师大捷后,亚历山大继续朝利底亚行省首府的萨第斯前进,当地守将很快就向亚历山大投降,使他得到了安置于萨第斯的财宝。接着亚历山大把矛头转向爱奥尼亚沿海,当地的希腊城市纷纷推翻亲波斯的寡头政府,倒向亚历山大。亚历山大给予爱奥尼亚希腊自治,要他们建立民主体制。然而希腊城市米利都尚有波斯军队驻扎,且有波斯舰队在附近支援,亚历山大只好率军前去发动围城战。围城战结果很快以马其顿军胜利告终,但波斯舰队庞大的实力让亚历山大深知马其顿舰队实力无法其抗衡,造成日后决定夺取所有波斯海军基地的战略方针。
之后,他率领大军继续往南至卡里亚,那里波斯卡里亚总督欧戎托巴提斯(Orontobates)聚集一支军队坚守在哈利卡那索斯城,波斯阵营希腊雇佣军将领罗德岛的门农在大流士三世的任命下担任小亚细亚总指挥和整个波斯舰队司令,门农他在哈利卡那索斯尽所能的加强防御,更在港口驻守舰队防备,准备与亚历山大长期对抗。亚历山大于是发动哈利卡那索斯围城战,这场攻城城规模相当大,双方互有攻防,最后门农和欧戎托巴提斯眼看守不下去放火烧了城市,主动从海路撤离[93],使亚历山大仅拿到一座残破的城市而已。亚历山大让当地海卡托诺斯家族的阿妲担任他自己的卡里亚总督,并认阿妲为干妈[94]。
拿下哈利卡那索斯之后,亚历山大转而进攻吕基亚和庞非利亚,之后因为从庞非利亚沿海开始已没有主要海港后,亚历山大断定他已经控制可能成为波斯海军基地的各个沿海城市,把目标转向小亚细亚内陆。亚历山大开始征讨皮西迪亚,但在特梅索斯(Termessos),他判断围攻这座易守难攻的城市太花时间,放弃攻打[95]。进军至内陆中部的戈尔迪乌姆(Gordium)并在那里过冬时,他听闻当地有个传说,有神谕说如果有人能解开戈耳狄俄斯牛车上车轭上的绳结,就是未来的“亚细亚霸主”[96]。传说亚历山大亲眼去见识戈耳狄俄斯之结,传说他灵机一动,注意到神谕并没有限定解开的方法,他拔剑往绳结上一砍斩断了绳结,就这样解开绳结[97]。
黎凡特和叙利亚
编辑前333年春,亚历山大率领远征军从过冬营地开拔,通过托罗斯山脉隘口进入奇里乞亚,这时他生了大病,全军因此在奇里乞亚停留一阵子。痊愈后他听闻波斯国王大流士已经聚集一支大军来到不远处的叙利亚,亚历山大便朝大流士的方向进军,半途中他接到报告,说大流士迂回至他后方切断他的后路,亚历山大连忙折回,双方在伊苏斯战役展开决战。尽管波斯兵力上的占尽优势,但波斯步兵素质的低劣断送了整场战事,让亚历山大成功领导伙友骑兵突破波斯左翼阵列。更重要的是,大流士三世在战争末段弃甲逃离战场,不仅让他的军队崩坏,连母亲西绪甘碧丝、妻子和孩子都被亚历山大俘虏,亚历山大掳得波斯军庞大的军资[98]。大流士战后向亚历山大求和,愿割让领土交换和平以及赎回亲属,但这些都被亚历山大回绝,并自认现在他是亚细亚霸主,要求大流士向他臣服。
伊苏斯的大胜使叙利亚和黎凡特各城市很快地向亚历山大投降,然而腓尼基泰尔市民他们想两头下注,不愿意倒向亚历山大,这让亚历山大相当恼火,于是率领马其顿军队围攻泰尔。但因泰尔城坐落于小岛上,城墙紧邻海边的关系,使远征军无法以正规方法攻下这座城市,这场泰尔围城战历经七个月之久,终究沦陷[99][100]。破城后,亚历山大纵放士兵们的怨气,屠城,并把幸存的30,000名泰尔市民贬为奴隶[101]。
在围城战期间,波斯国王大流士再一次提出和平协议,这次他愿把半个波斯帝国割让给亚历山大,还愿把女儿嫁给他。亚历山大的老将帕曼纽认为这个条件很好,说如果我是亚历山大,就会同意这些条件,停止战争。但亚历山大回答:“如果我是帕曼纽,我当然会这么办。”并对波斯来使说,他不要钱财或获得波斯国土的一部分而非全部,因为这些迟早都会是他的,至于联姻,不管大流士三世愿不愿意,他都可以娶,因为大流士的女儿现在在他手里。
泰尔围城战之后,往埃及沿途上的城镇都很快向亚历山大投降,他沿着海岸线往埃及的门户加萨前进。加萨的波斯宦官兼指挥官巴提斯雇了一支阿拉伯佣兵,准备要依靠加萨牢固的城墙坚守。围城战中,加萨城因为座落在高岗上,马其顿军的投石机无法利用平射的石弹来轰击城墙,于是亚历山大命人在较易攻破的南段城外堆了一道土冈,来利于投石机攻击[102]。历经对城内发动突击失败三次后,在第四次攻击下加萨城陷落,如同泰尔城的下场,加萨也遭到洗劫,居民被卖为奴隶[103]。至此在往埃及道路上已经没有敌人的军队阻碍亚历山大了。
多数古代历史学家如阿里安都提到亚历山大结束加萨战役后,直接奔往埃及。但罗马帝国时期的犹太历史学家弗拉维奥·约瑟夫斯记载亚历山大攻破加萨后,折返往耶路撒冷前进,在耶路撒冷圣殿向上帝献祭,对犹太人相当优待[104] 。尽管现代学者多认为约瑟夫斯有误,认为就算亚历山大真的来过耶路撒冷,也不是在这个时候。
埃及
编辑因为大流士三世在之前曾征调埃及总督和他的波斯驻军前来伊苏斯战役参战,随着波斯军大败以及埃及总督战死,加上波斯在埃及剩余的力量战后又被本土的埃及人击败,因此当亚历山大来到埃及后毫无阻碍,埃及人视亚历山大为他们的解放者[105],受到他们热烈欢迎,并被视为埃及法老。亚历山大决定在埃及海岸进尼罗河口处兴建一座城市,以自己的名字名为亚历山大[106],这座城市后来发展成与罗马城、安条克城、塞琉西亚相媲美的大城市,也是之后托勒密王国的首都。
安顿好埃及事务后,亚历山大决定前去埃及西方沙漠锡瓦绿洲的阿蒙神庙求神逾[107],在那里他被承认是宙斯-阿蒙之子,而往后他远征东方时时常向阿蒙神献祭。宙斯-阿蒙的形象是宙斯头上有公牛角,而在亚历山大去世后,头长公牛角的亚历山大即是描绘他神性的象征[108]。
两河流域
编辑前331年亚历山大率军离开埃及,并朝东方美索不达米亚的方向进军,而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此时聚集了一支比伊苏斯战役时规模更庞大的军队等著亚历山大前来,双方在高加米拉战役开始了亚历山大最著名的战役[109]。这场战役大流士在这次战役的一些条件比伊苏斯战役时更有利,他的军队又更庞大,数目上比马其顿军多了更多,战场又由他选定且经过特别整理,使他的调度可以不受限制,大流士还准备大量的刀轮战车要来对付马其顿的步兵方阵。战役中,人数众多的波斯军成功迫使马其顿军左翼陷入苦战,在马其顿中央方阵甚至一度被波斯军突破,有支波斯骑兵甚至杀入马其顿后方的大营内企图解救大流士家眷。但还是无法在短时间内就击败马其顿军,而训练有序的马其顿士兵们也让大流士的战车战术无法起到作用,这让亚历山大大帝赢得足够的时间,借由巧妙的调度诱使波斯军中央和左翼自己暴露出个缺口,亚历山大把握战几率领伙友骑兵一举朝着这个缺口冲锋,在此决定性打击下,亚历山大所率领的部队一路杀到大流士所在的位置前,大流士备感威胁,再度怯懦仓皇逃跑,抛弃他的军队率先保命去了[110]。主帅过早逃亡使他的庞大军队随即土崩瓦解。那一天上万的波斯军士兵战死,更多遭到俘虏,这场战役标志着波斯帝国的覆灭。
战后,巴比伦尼亚各城市向亚历山大投降,其中包含最大的城市巴比伦城。而大流士则逃往更东方米底亚的埃克巴坦那召集败兵,并且希望能再度组建一支新的军队[111]。
波斯
编辑从巴比伦出发,亚历山大接着朝阿契美尼德王朝另一个首都苏萨进军,并夺取该地的财宝[111]。随后他派帕曼纽率领一半的军队沿着波斯御道朝波斯帝国礼仪上的首都波斯波利斯前进,自己则率领另一半军队经札格罗斯山区波斯门分头前去波斯波利斯。然而波斯门此时已被波斯将军阿尔塔巴左斯领军封锁,迫使亚历山大强行突破关口,抢先在波斯波利斯的波斯驻军掠夺当地财库前先到达该城[112]。
进入波斯波利斯后,亚历山大允许他的军队大肆掠夺该城数天[113],自己把则把薛西斯一世的王宫东部放火给烧了,这大火后来扩散到其他城区,放火的理由可能是酒醉后误事,或是蓄意为薛西斯在希波战争曾烧了雅典卫城之事报仇[114],事后亚历山大相当后悔自己的烧了波斯波利斯。他在波斯本土那里待了4个月。
普鲁塔克记载了一段亚历山大停留此地的轶闻,描述他在皇宫见到一座倾倒的薛西斯一世雕像,好像雕像是活人般亚历山大自言自语向他说话。
“ | 你在过去曾侵略过希腊,我就在此让你躺在这里不理不睬呢?还是心仪你的慷慨和其他的德行,要把你重新竖立起来呢? | ” |
——普鲁塔克 《希腊罗马名人传:亚历山大传》[115] |
波斯帝国毁灭和中亚
编辑亚历山大开始追捕大流士,首先来到米底亚,接着往帕提亚前去[116]。威望尽失的波斯国王最后连自己的命运也无法掌握,被自己的巴克特里亚总督贝苏斯囚禁。贝苏斯趁着亚历山大的追兵接近,让人刺死大流士[117],意图显示大流士死于亚历山大手中,之后宣称自己是新的波斯国王,自命为阿尔塔薛西斯五世。而后贝苏斯退入中亚,向亚历山大发起游击战术[118]。亚历山大隆重为大流士举办王室葬礼,葬于波斯皇家墓园之中[119]。他宣称大流士临死前指定他为波斯王位继承者[120],并要为大流士之死向贝苏斯报仇。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终结于大流士三世之死[121]。
亚历山大视贝苏斯为僭位者,开始讨伐他。这次征讨原本是对付贝苏斯,后来演变成中亚的征服行动,不仅征服巴克特里亚,还征服索格底亚那。为了镇压当地民族,亚历山大在中亚建立一连串希腊城市,皆命名为亚历山大,其中包含今日的阿富汗的坎大哈、绝域亚历山大等等。这次征战遍及帕提亚、阿利亚、德兰吉亚那(Drangiana)、阿拉霍西亚、巴克特里亚、索格底亚那等地[122]。
其中,贝苏斯的索格底亚那总督斯皮塔米尼斯于前329年反叛贝苏斯,他把贝苏斯交给亚历山大的伙友托勒密,随后贝苏斯就被以叛国的名义处死[123]。之后,当亚历山大在查可萨提河畔(Jaxartes),即今日锡尔河处理进犯的游牧民族军队时,斯皮塔米尼斯于索格底亚那反叛,亚历山大他亲自在查可萨提河战役击败斯基泰人后,回军击败斯皮塔米尼斯。战后斯皮塔米尼斯方的军士为了向亚历山大求和,反叛并杀了斯皮塔米尼斯[124]。
波斯礼仪和反叛阴谋
编辑在中亚这段时期,亚历山大在他的宫廷中采纳一些波斯服装和波斯礼仪,其中最著名的礼仪是服从礼(proskynesis)。服从礼从象征性地亲吻手,到最隆重的向国王匍匐在地施礼,波斯人以此礼来显示国王尊贵的社会地位[125]。传统上希腊人仅向神明才会用此礼仪,因此马其顿人和希腊人他们认为亚历山大是要把自己提高地位等同神祉,并以此要他们向他施礼。这使亚历山大的马其顿和希腊臣民相当反感,最后亚历山大放弃让他的马其顿臣民对他施行服从礼[126]。
期间也透漏有阴谋威胁他的性命。他的重要将领菲罗塔斯,也是远征军第二号人物帕曼纽之子,菲罗塔斯被影射涉入一场对亚历山大的阴谋,而被处死。菲罗塔斯之处死,迫使亚历山大要在短时间处置远在后方镇守埃克巴坦那的宝库帕曼纽,亚历山大派人命帕曼纽副官杀了这位老臣来消除报复的可能性。此外,还有一次亚历山大在撒马尔罕酒宴中,曾经于格拉尼库斯河战役中救了他的性命的克利图斯大声斥责亚历山大数个错误,其中最重要的是他指责亚历山大忘了马其顿人的传统,而去喜好腐败的东方生活风格,喝醉的亚历山大在大怒下失手杀了克利图斯[127]。
过了不久,在中亚行动时第二次对国王不利的阴谋再一次被揭发,这一次是他的王室仆从主使,其中他的官方史官卡利斯提尼被怀疑涉入这场阴谋,尽管卡利斯提尼罪嫌不足,但因卡利斯提尼曾反对亚历山大引入服从礼,失去亚历山大宠信的他下狱后不久随即去世[128]。[125]
亚历山大不在的马其顿
编辑当初亚历山大离开马其顿远征波斯时,他留下熟练政事和军事的老臣安提帕特担任马其顿的摄政[88]。先前亚历山大因为屠城底比斯的缘故,使他离开欧洲后其它希腊城邦相对安份[88] ,然而斯巴达却蠢蠢欲动。斯巴达在配合波斯小亚细亚统帅门农的诱导下意图谋反,前331年斯巴达国王亚基斯三世举兵反抗马其顿并试图建立一个反马其顿阵营,安提帕特迅速带兵南下希腊,在梅格洛玻利斯战役压倒性兵力的击溃斯巴达军[88] 。战胜后安提帕特希望诉诸于科林斯同盟的名义惩处斯巴达,但亚历山大选择宽恕他们[129]。另外,安提帕特和亚历山大的母后奥林匹亚丝相处很不愉快,他们双方经常写信给亚历山大抱怨对方[130]。
整体而言,亚历山大离开欧洲去征讨的这段期间,希腊享受一段和平且繁荣的日子[131]。亚历山大把他大量从东方掠夺得到的财富送回希腊和马其顿,刺激了当地经济,同时亚历山大发行大量的货币也鼓动帝国的商业以及贸易[132]。然而,亚历山大持续向马其顿本土要求援军,使马其顿本土人力日渐衰竭,尤其是后来的继业者战争及移民东方,更使马其顿本土人力耗尽,最后导致高卢人南侵肆虐马其顿本土,直到罗马人前来之时马其顿都没恢复之前的元气,最终导致马其顿安提柯王国灭亡于罗马[35]。
入侵印度
编辑侵略印度河流域
编辑在斯皮塔米尼斯死后以及他与巴克特里亚贵族之女罗克珊娜结婚之后,认为已经巩固中亚的统治,开始把目光转向印度次大陆。他要求原本臣属于波斯帝国统治下的健驮逻地区印度各首领来觐见他并向他臣服,此举却只有塔克西拉的国王塔克西莱斯回应。其他印度山地部族如阿斯帕西亚(Aspasioi)和堪波佳斯(Kambojas)地区的阿萨西尼亚人(Assakenoi)拒绝臣属[133]。当亚历山大往印度方向进军时,塔克西莱斯匆忙的来向他晋见,他的王国位于今日巴基斯坦从印度河到杰赫勒姆河之间,他除了呈上许多礼物外,还把自己的军队纳入亚历山大远征军的附属部队中。亚历山大大帝不仅让他继续保持国王头衔、领土、他送的礼物,还送他一个衣柜的波斯礼服,以及金、银饰品、30匹良马、1000塔兰同重的黄金。
前327/326年冬季,亚历山大让他的大军分成两个部分,其中一部分由佩尔狄卡斯和赫费斯提翁率领,在塔克西莱斯的协助下先行准备建造横渡印度河的桥梁和备妥全部远征军所需要的各式军需品。亚历山大亲自率剩下一半军队征讨库纳河河谷的阿斯帕西亚人、潘吉克拉河河谷的古拉亚人(Guraeans)、斯瓦特河河谷和布内尔河谷的阿萨西尼亚人[134]。其中,在一场与阿斯帕西亚人的激斗之中,亚历山大遭到标枪刺伤肩膀,最后此战阿斯帕西亚人终究败北。随后亚历山大转战阿萨西尼亚人,双方接连在马萨伽(Massaga)、欧拉(Ora)、阿尔诺斯(Aornos)发生激烈战斗[133]。
最先的马萨伽围城战在短短几天的血战后就被攻陷,此役亚历山大因箭矢伤到脚踝。根据古罗马历史学家库尔蒂乌斯记载,亚历山大不仅把马萨伽城居民全都屠杀,还摧毁整个城市建筑,夷为平地[135],欧拉城也遭遇类似的屠城情形。在马萨伽和欧拉遭到攻陷之后,阿萨西尼亚人逃向山区,逃往阿尔诺斯山上坚守,亚历山大紧随追击,并在激战四天后攻陷这座战略要地[133],征服阿萨西尼亚。完成后,亚历山大率军与赫费斯提翁合军,渡过印度河并在塔克西拉接受国王塔克西莱斯的款待。
希达斯皮斯河战役
编辑接着亚历山大带着塔克西莱斯的援军继续进军进攻国王波罗斯的王国,波罗斯的领土大致在旁遮普地区,前326年双方进行了一场大型会战希达斯皮斯河战役。这是亚历山大首次面临一支拥有庞大战象的印度军队,透过巧妙的渡河策略和战术,亚历山大最后以胜利坐收,波罗斯战败被俘[136]。
此战亚历山大敬佩波罗斯战场上的勇气,不仅释放波罗斯还继续让他保有自己的王国,收为属国,甚至亚历山大还把其他邻近地区交给波罗斯管理。亚历山大多是以此模式来选择当地贵族来帮助自己统治[137],如先前的塔克西莱斯,希达斯皮斯河战后亚历山大安排波罗斯和塔克西莱斯这两位宿敌和解,并因之前塔克西莱斯热情的向亚历山大表示臣服,以及协助准备远征军进军所需物资以及船只,亚历山大不仅让塔克西莱斯统治原有的王国,还让他统治希达斯皮斯河和印度河之间的地区。甚至在亚历山大安排的总督腓力死后,亚历山大让塔克西莱斯接管腓力部分辖区,前323年亚历山大去世之后,塔克西莱斯的领地在特里帕拉迪苏斯分封协议得到持续认可。
希达斯皮斯河战后亚历山大在希达斯皮斯河两岸建造两座城市,分别命名为布西发拉斯和尼西亚,其中布西发拉斯是为了纪念他的爱马布西发拉斯而命名的,它大约死于这段时期[138]。尼西亚则是战场大致位置,名字意味着希腊语的“胜利”,位置约是今日巴基斯坦的小镇蒙(Mong)[139]。
军队抗命
编辑在波罗斯王国更东边,位于恒河中下流域的是摩揭陀难陀王朝,再往东是今日孟加拉一带的高达拉达王国(Gangaridai)。经过多年的长途远征精力疲惫,亚历山大的马其顿士兵们又听闻这些国家的军队数量都强于波罗斯,他们不愿意继续向东进军,当军队进军至比亚斯河时他们向亚历山大表达拒绝再向东方进军,使得这条河成为亚历山大征服地最东方的地界[140]。
最后这场与波罗斯的战斗,马其顿人的勇气受到打击,不敢再深入印度的国土。对方在战场上只运用20,000步卒和2,000骑兵就使他们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将敌军击退。当亚历山大下定决心要渡过恒河的时候,他们全都坚决反对,因为他们听说那条河有4.2公里宽、182米深,对岸布满数不清的战士、骑兵和战象。他们还听说那里的高达拉达国王和普里西(Praesii)国王正率领80,000名骑兵、200,000名步兵、8,000辆战车和6,000头战象等着他们自投罗网。
事件爆发后亚历山大试图劝说他的士兵继续向东前进,但他的将军科那斯也劝他改变主意回头,他向亚历山大说“士兵们太久没见自己的父母、妻子、孩子们以及他们的故乡了”。亚历山大最后同意士兵的们请求,开始往南沿着印度河进军,准备返回。沿路他的军队征服马利亚人(Malhi),即今日的木尔坦一带,以及其他印度部族。在进攻马利亚人的城市时亚历山大遭受到重伤[142],伤愈后他继续朝印度河出海口的方向进军。
亚历山大把他的大军分成三个部分,命将军克拉特鲁斯率领大部分的军队途经卡曼尼亚返回波斯,命尼阿卡斯率领舰队沿着波斯湾海岸走海路返回,并探查沿海情形,自己则率领剩下的部队沿着格德罗西亚沙漠、莫克兰[143]走最艰苦的路径返回波斯。亚历山大经历很大痛苦横渡沙漠,于前324年返回波斯[144]。
最后几年
编辑亚历山大发觉不少他的总督和地方军事长官趁着自己远征印度时胡作非为,他在前往苏萨的沿路上处死数个官员杀鸡儆猴 [145][146]。在他返回波斯时,亚历山大也发现帕萨尔加德居鲁士大帝的陵墓遭到洗劫,他迅速命令他的建筑师阿里斯托布鲁斯把陵墓修回原状[147],还把陵墓的守卫严加审问试图抓住盗墓的匪徒[148]。亚历山大相当欣赏居鲁士,他幼年时读过色诺芬所著的《居鲁士的教育》,提到居鲁士在战场上的英勇事迹以及当上国王后的统治风格和立法情形[147]。
在苏萨,亚历山大为自己帝国的未来画下蓝图,为了企图融合马其顿人和波斯人等东方民族,他于当地举办一场大型联合婚礼,不仅让他的马其顿、希腊高级官员与波斯等其他东方贵族之女结婚,也为马其顿士兵与东方民族的妇女结婚,自己更是带头与波斯大流士三世之女斯妲特拉二世、波斯王室的帕瑞萨娣丝二世成婚。然而,对于一些马其顿贵族而言,他们并不是真心愿与波斯贵族之女成亲而是受命,在亚历山大死后许多人抛弃东方的妻子[146]。之后率兵往巴比伦前进。
亚历山大大帝得到了波斯阿契美尼德帝国一名波斯太监为男宠巴哥亚斯,巴哥亚斯是末代波斯王大流士三世的太监,罗马帝国历史学家昆图斯将其描述为“一位美丽异常、青春正盛的太监,大流士与他关系密切,后来亚历山大也与他关系密切。”[149]根据普鲁塔克记载,巴哥亚斯在马其顿军队穿越格德罗西亚沙漠后在军营中赢得了舞蹈比赛。巴戈阿斯深受马其顿军队的欢迎,他们要求国王亚历山大亲吻巴哥亚斯,亚历山大照做了。[150]
俄庇斯暴动
编辑当军队来到俄庇斯(Opis),亚历山大为了感谢马其顿士兵们多年的辛劳,他免除士兵们积欠的债务,他还宣布,许诺给与马其顿老兵庞大的财物且光荣地送他们衣锦还乡。然而,返乡这一措施引起马其顿人的误会,认为亚历山大一味亲近东方人而准备将曾经与他出身入死的马其顿士兵解散遣返,他们原本就对亚历山大的亲东方政策和模仿东方风俗、礼仪很反感。马其顿人当场在全军的集会中群起向亚历山大抗议,并嘲笑亚历山大崇拜古埃及神祇阿蒙的行为。亚历山大当场命卫兵把带头者抓去处死,震惊全场,他随后向全军发表演说,他细数从父亲腓力二世起至他自己对马其顿人的贡献和功业,还强调他多次不畏危险与大伙带头冲锋,得到的战利品也多把财宝给予马其顿人,最后他嘲讽马其顿人,说你们返回家乡后可以光荣地说自己安全回来了却把国王丢弃了。尽管如此,马其顿人听完并不完全释怀。
气愤遭到自己人抛弃的亚历山大,他在三天内把自己关起来拒绝见客,随后他赌气地命波斯贵族接管一些事务,并组建由东方民族所构筑的军事单位[151],并且依照马其顿方式为这些新编单位命名。很快地马其顿人回心转意,他们向亚历山大请求宽恕,而亚历山大也同意了,并举办大型宴会与马其顿人和解[152],后来亚历山大命他最有声望的将军克拉特鲁斯带领马其顿老兵返乡。
赫费斯提翁病逝
编辑之后,亚历山大前往米底亚的埃克巴坦那去接收大量的波斯财宝,在那里他最亲近的挚友赫费斯提翁突然得了急病病逝[153][154],对此亚历山大非常伤心,他悲恸三天不吃一点东西,甚至还悲愤到把赫费斯提翁的医生处死,甚至还有许多反常的行为。最后亚历山大在巴比伦建造造价高昂的火葬台,为赫费斯提翁举办隆重的大型丧礼,以资纪念。之后亚历山大让赫费斯提翁的部队保留他的名号,表示纪念。
当亚历山大逐渐从悲伤中走了出来,回到巴比伦的他开始计划新的远征行动,他把矛头指向尚未征服的阿拉伯半岛。然而,就在远征前夕他的健康忽然恶化[155]。
亚历山大之死
编辑前323年6月10或11日,亚历山大逝世于巴比伦城尼布甲尼撒二世的王宫之内,年仅32岁[156]。关于他死前前几日的活动,史书上有些些许不同,普鲁塔克记载约在去世14天前他与舰队司令尼阿卡斯和一同饮酒狂欢,接者整个晚上至第二天整天又与迈迪亚斯喝个痛快[157],接着亚历山大发了热病,病情最后相当恶化,在这段期间内马其顿士兵们很担心且焦虑他的健康状况,还传出亚历山大已死的谣言。在士兵鼓噪后,在亚历山大去世前几日他们被允许可以探望国王。当士兵们排成一排鱼贯从亚历山大病榻走过,此时亚历山大已经病到无法言语[158] ,只能点头示意,向士兵们表达欢迎。阿里安记载的类同普鲁塔克,他们都引用《王宫日志》的记载。另外,狄奥多罗斯则是记载另一种不同版本,说亚历山大在纪念海克力斯的祭典中用大杯子喝了太多未稀释的酒,突然产生剧痛而发出惨叫,在11日承受痛苦而渐渐衰弱,他并没有发展成热病,最后因痛楚过世[159]。然而,普鲁塔克特别否认这个的情节是杜撰,非真实[157]。
此外,亚历山大的早逝也让不少历史学家认为他是被马其顿贵族谋杀. [160]。数个古代史料如狄奥多罗斯、普鲁塔克、查士丁和阿里安他们全都提到有关亚历山大被毒杀的传言。查士丁认为亚历山大是被安提帕特集团的阴谋所毒杀,普鲁塔克提到当时没人想到是毒杀,毒杀的传言是继业者战争时才透露出来[161],并且被广为流传。狄奥多罗斯提到安提帕特是主谋,他还记载亚历山大死后他和他儿子卡山德掌握整个马其顿和希腊本土,使得当时的人畏于权势而无法记载毒药的成分[159]。至于阿里安他仅是为求记史全面而写下这一说法,只是代表他知道还有毒杀的传言,但他不采信毒杀的说法[162]。传言这个阴谋是安提帕特所主导,并设计整个事件,他的动机也相当充足,他与亚历山大母后奥林匹亚丝不合许久,且奥林匹亚丝常写信给亚历山大说安提帕特坏话,在事件发生前亚历山大前命令克拉特鲁斯前往马其顿去取代安提帕特的位子,且亚历山大曾命安提帕特前来巴比伦,但被他拖延。很可能安提帕特想起帕曼纽和菲罗塔斯之死而心生恐惧[163],担心前去巴比伦只有死路一条[164]。根据狄奥多罗斯和阿里安记载,安提帕特设计让自己儿子伊奥拉斯执行下毒,当时伊奥拉斯就在巴比伦且是亚历山大的“举杯人”[162][163],负责帮亚历山大倒酒,毒药则是卡山德从欧洲送到巴比伦的。另外,这传言中还提到亚里士多德是毒药的制作者[162],是他向安提帕特提议毒杀亚历山大。
对于反驳毒杀说的重要论点是,事实上很难有毒药从毒发到死亡需经历12天以上,如此长时间才有效的毒药很可能不存在[165]。然而,在2003年的BBC的纪录片调查亚历山大的死因,新西兰国家毒物中心的学者里奥·谢普认为,这个毒物是白藜芦,在古代就被古希腊人所知,很可能就是这毒物掺入酒中毒死亚历山大[166][167][168]。在2014年的学术期刊临床毒物学上,学者里奥·谢普进一步建议亚历山大是被掺入白藜芦的毒酒所杀,且白藜芦所造成的中毒影响,都符合《亚历山大大帝传奇》记叙中亚历山大之后的症状[169]。白藜芦也拥有长时间毒发过程,这使得亚历山大如果是被毒杀的话,那白藜芦则是最有可能的毒物之选[169][170]。除此之外,在2010年时还提出对亚历山大之毒杀论点另一项可能的解释,且吻合亚历山大之死的状况,认为亚历山大是喝了从希腊斯堤克斯河的河水而中毒,在今日伯罗奔尼撒的玛罗内里河,这条河的河水在古希腊时被认为有剧毒,因为河水中的细菌产生危险致命的化合物卡奇霉素,亚历山大死前的症状与卡奇霉素中毒相吻合[171]。
除了毒杀以外,有关亚历山大病逝的可能病因也有数个可能,其中包含疟疾和伤寒。在1998年的学术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刊登一篇论文关于亚历山大之死,并归于他的死因是伤寒并发肠穿孔和瘫痪[172]。近年,另一份分析则是建议病因是化脓性脊椎炎或脑膜炎[173]。其他符合症状的病因还有急性胰腺炎和西尼罗河病毒[174][175]。因病而去世的论点中,也多会强调亚历山大在多年的酗酒和受过多次重伤后,身体的健康状况逐渐下滑,在最亲密好友赫费斯提翁剧逝之后所带的苦痛,也严重影响亚历山大的健康[172]。
死后
编辑亚历山大大帝的遗体安放于黄金人形石棺内,填满着香料和一些防腐药品,石棺再置入一金棺材中,上面用代表皇家的紫袍包覆着[176][177]。根据埃里亚努斯记载,当时亚历山大的预言家亚里斯坦德预言亚历山大安葬之地将会“人民愉快且永不被征服”[178],使得亚历山大的继业者们对于安葬之处更加吵得不可开交,更有可能继业者们争夺遗体是为了这是合法性的象征,毕竟安葬前一任国王是一种皇家特权[179]。
当亚历山大的灵车车队前往马其顿的路上,埃及的托勒密设计骗取了灵车和遗体,并暂时改放于孟菲斯[176][178]。他的继承人托勒密二世把亚历山大的石棺运到亚历山大,并安葬于这座以他命名的城市之中。在托勒密九世之时因为财政困难,把石棺改用玻璃材质,原来的黄金石棺被拿去发行钱币去了[180]。近年在希腊北部马其顿境内的安菲波利斯发现一个巨大的陵墓,被称为卡斯塔古墓,这陵墓建造时间点约在亚历山大的时代[181],不禁使人猜想这古墓可能原先设计是亚历山大的安葬之处,毕竟原先亚历山大的遗体计划是葬于马其顿,虽然更可能是要葬于埃格的皇家墓园之中。
亚历山大的遗体经过防腐处理,在托勒密埃及时期曾开放过给名人参观,如庞培、凯撒和奥古斯都都来过亚历山大参观过亚历山大大帝的遗体,据称奥古斯都还不小心弄坏亚历山大的鼻子。罗马帝国时代罗马皇帝卡利古拉从亚历山大的陵墓曾拿走他生前使用过的铠甲,在公元200年时罗马皇帝塞普蒂米乌斯·塞维鲁封起亚历山大的陵墓,然而塞维鲁的儿子间继承者卡拉卡拉皇帝时,他相当仰慕亚历山大,他再度开启陵墓并参观过亚历山大的遗体。之后,有关亚历山大陵墓的情形就很模糊了[180]。
在西顿所发现,今日收藏于伊斯坦布尔考古博物馆的亚历山大石棺,之所以被称为亚历山大石棺并不是为了亚历山大遗体所准备,而是石棺上生动雕刻着亚历山大和他的伙友们与波斯人作战和狩猎情节。猜测它原本是西顿国王阿布达洛尼穆斯的,他是亚历山大在前331年伊苏斯战役后所任命的西顿国王[182][183] 。然而,近年的研究猜测这个石棺的主人可能不是阿布达洛尼穆斯,而是比他更早一点去世的人物,如马扎亚斯。
王位继承之争和帝国分裂
编辑亚历山大突然遽逝使得整个庞大帝国失去领导者,加上亚历山大当时并没有合法的儿子可继承,他与王后罗克珊娜的遗腹子亚历山大四世还未出世,尚不知性别[184]。根据狄奥多罗斯的记载,亚历山大伙友们在亚历山大临死的病床前,询问他将把王位传给谁,他仅仅回答:“给最强者(tôi kratistôi)。[159]”
然而,阿里安和普鲁塔克所引用的《王宫日志》都提到亚历山大临死前已经无法言语,暗示狄奥多罗斯这个故事是杜撰的[185]。此外,狄奥多罗斯、查士丁和库尔蒂乌斯都记载了一个颇合理的描述,就是亚历山大在众目睽睽下,亲手把象征王权的印戒交给佩尔狄卡斯,佩尔狄卡斯不仅是伙友骑兵司令、近身护卫官之一,还是亚历山大倚重的左右手。这象征亚历山大提名他[159][184]。
佩尔狄卡斯起初不敢登上王位,在会议中他建议等王后罗克珊娜腹中的孩子诞生后再决定王位人选,假如是男孩就为王,这得到骑兵派军官支持。然而,以步兵将领中的墨勒阿革洛斯反对这个提案,他认为就算是男孩为王,佩尔狄卡斯都会成为摄政,他反对佩尔狄卡斯大权在握。会中纷乱中有人提议拥立亚历山大同父异母的兄弟阿里达乌斯为王,此举迅速得到步兵派响应,单方面立即拥立阿里达乌斯为王,是为腓力三世。以佩尔狄卡斯为首的骑兵派拒绝接受,随即带自己部队出城封锁城市,双方在巴比伦的战火一触即发。最后在欧迈尼斯周旋下双方妥协,腓力三世的国王资格被认可,且假如罗克珊娜腹中的孩子是男孩也会被举为国王[186]。但佩尔狄卡斯立刻设计处决墨勒阿革洛斯和步兵派军官,使得大权终落在自己手里,成为帝国摄政。
不满和对立持续在马其顿人中发酵,同时被马其顿压制的希腊城邦一得到亚历山大的死讯后[88] ,以雅典为首的希腊人发动叛变,爆发拉米亚战争。在巴比伦,亚历山大诸将在巴比伦分封协议中各自得到自己的领地,随着继业者战争爆发,帝国摄政佩尔狄卡斯于前321年遭到刺杀后,帝国总督各自为政,帝国逐渐裂解。期间国王腓力三世和亚历山大四世纷纷遭到谋害[187],前306年,继业者纷纷自立为王,建立自己的王国。终在前301年伊普苏斯战役后,马其顿帝国分裂的局面已成定局。在这40余年的纷争期间后,形成三个主要的继业者王国,分别为马其顿的安提柯王朝,亚洲的塞琉古帝国和埃及的托勒密王国,成为希腊化时代的基本局面。
未完成的计划
编辑西西里的狄奥多罗斯记载了亚历山大生前曾命令克拉特鲁斯带着老兵返回马其顿,顺道接替安提帕特欧洲统帅的位置,但克拉特鲁斯于半路上得知亚历山大逝世的消息[188],便停留在奇里乞亚等待新的人事确认。然而随着巴比伦的王位继承纷争和诸将之间的权力分配,并没有有意给予克拉特鲁斯新的确认,直到希腊本土拉米亚战争爆发。在巴比伦分封协议中帝国摄政佩尔狄卡斯决定继续亚历山大大帝的命令,让克拉特鲁斯率领老兵返回马其顿,但并没有给予克拉特鲁斯接替安提帕特欧洲统帅的命令,而是让他们两人一同担任欧洲统帅,试图让帝国中这两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互相争权,好为自己赢得优势。
此外,佩尔狄卡斯因获得亚历山大生前的文件,得知许多亚历山大生前的规划,他向马其顿人公布这些规划[88],并向他们解释这些计划会花太多金钱和人力,且过于困难而将被迫取消。这些规划包含往南方和地中海西方军事征服、一些纪念物建造方案,以及东方和西方民族的人口迁移。
特征
编辑将道
编辑亚历山大之所以赢得“大帝”的称号,是因为作为一位军事指挥官他有着空前绝后且无人能比的战果[190],就算他经常在兵力上居于下风[190],他也从未输过任一场战役。这归功于他善用地形、优异的方阵和骑兵战术、大胆的战略和士兵们坚定地忠诚[191]。其中,马其顿方阵是他利器之一,这种方阵使用6米长的长矛,被称为萨里沙长矛,经过腓力二世时期发展且改良后,经过严格操练,完善而成[192]。透过迅速且灵活地运用方阵,亚历山大以此来对抗笨拙且庞大的波斯军队[192]。亚历山大自知自己的军队中存在使用不同武器、不同民族语言的部队,他克服这一些不协调,并以马其顿国王亲自身先士卒的传统作法[193][191],来激励士气。
遗留的格局
编辑帝国分裂,继业者战争
编辑亚历山大大帝死后,他的帝国被他的部下们迅速瓜分。开始还保持帝国形式上的统一,不久统治各块领地的将领们陷入公开的争斗,称之为“继业者战争”。最终,弗里吉亚的伊浦苏斯之役结束争执。亚历山大的帝国最初被分割为四大部分,卡山得统治希腊,莱西马库斯占据色雷斯,被称为“胜利者”的塞琉古一世得到美索不达米亚和波斯,而托勒密一世分得黎凡特和埃及。安提柯一世在小亚细亚和叙利亚建立短暂的统治,但很快就被另外四个将领击败。对印度的控制也只是昙花一现,当塞琉古一世被旃陀罗笈多(即月护王,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一个统治者)击败即结束。
古希腊全盛后期
编辑到前270年,上述希腊化国家经过吞并战争剩下:
到公元前一世纪大多数西部的希腊化地区都被罗马共和国吞并。而东部的希腊化地区则由于安息帝国的扩张和巴克特里亚(即大夏,也称吐火罗)的脱离而被明显减弱。
亚历山大的远征带来希腊文明在中东和中亚的繁盛,以及大夏-犍陀罗艺术在印度次大陆的发展。
-
铸有亚拉姆语的亚历山大大帝钱币
生平年表
编辑- 公元前356年,生于马其顿首都佩拉。
- 公元前343 - 340年,从师亚里士多德。
- 公元前338年,腓力二世和亚历山大在喀罗尼亚战役中,击败以底比斯圣队为主要力量的希腊联军。
- 公元前336年,腓力二世在女儿的婚礼上遇害身亡,时年二十岁的亚历山大继位为马其顿国王。
- 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率马其顿与希腊联军渡过赫勒斯海峡,格拉尼库斯河战役。
- 公元前333年,伊苏斯战役,首战重创波斯皇帝大流士三世。
- 公元前332年,沿东地中海海岸南进,攻克提尔,到达埃及。
- 公元前331年,高加米拉战役,最终战胜大流士三世。
- 公元前330年,抵达波斯都城波斯利斯,大流士三世身亡。
- 公元前329 - 327年在东伊朗高原进行巴克特利亚及索格地亚那战役。
- 公元前326年,渡过印度河,希达斯皮斯河战役。沿印度河水系下航。
- 公元前325年,到达印度洋。向西进军,亚历山大沿陆路,尼亚丘斯率舰队走海路。
- 公元前324年,率兵回到波斯利斯。
- 公元前323年,6月10日晚,亚历山大病逝于巴比伦。
麾下主要将领
编辑传记作品
编辑- 同期记载
- F. Jacoby, Die Fragmente der griechischen Historiker
- 后期传记《亚历山大远征记》
- 阿利安, Flavius Arrianus Alexandri Anabasis
- 狄奥多罗斯, Diodori Siculi Bibliotheca Historica Liber 17
- 查士丁, M. Iuniani Iustini Epitoma Historiarum Phlippicarum Pompei Trogi
- 普鲁塔克, Plutarchus Vitae Parallelae: Alexander
- 鲁夫斯, Quinti Curti Rufi Historiarum Alexandri
- 当代传记
- W. Heckel, J. C. Yardley (ed.), Alexander the Great: Historical Sources in Translation (Blackwell, Oxford, 2004).
- I. Worthington (ed.), Alexander the Great: A Reader (Routledge, London, 2003).
流行文化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注脚
编辑- ^ 古罗马历史学家阿里安,《亚历山大远征记》 卷II, 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提到亚历山大大帝在伊苏斯战役前夕向他的军队喊话:“对方也有希腊部队,这是确定的,在波斯军队中服役。但是他们的动机与我们有天大的不同,他们是为钱卖命,而且钱少得可怜;但我们是为希腊自由而战,由衷发自内心。”
在《亚历山大远征记》卷II, 1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提到亚历山大回信给大流士三世,回复关于大流士议和:“但你的祖先却侵略过马其顿和希腊其他地区,造成伤害极大,虽然我们之前从来都未侵略过你们。我已经正式被任命为全希腊总司令,目的是攻打波斯报仇雪耻,我已率军来到亚洲,要把它从你手中夺走。
在《亚历山大远征记》卷VIII,提到“就在这时候,他们忽然发现一个穿着希腊斗篷的人,又看见他身上穿的别的衣服也都是希腊式的,而且还会说希腊话。最先看到他的那几个马其顿人说,他们当时就哭起来。长时期在异域受这么多苦难折磨之后,突然看到一个希腊人,听见他说希腊活,怎不叫人百感交集呀。” - ^ 普鲁塔克,《道德小品:论亚历山大的运气和德行》332 a-b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亚历山大说道:“如果我的目标不是把野蛮人的事物与希腊事务结合起来、横越并且传播文明于整个大陆、寻找最末端的土地与海、把马其顿的疆土推至最遥远的海洋、祝福把希腊的公义和和平散布于每个国家。我不会满足于安静坐在那享受富贵和空虚的权力,而是我会仿效纯朴的第欧根尼,但对于这些,第欧根尼,请见谅,现在我在仿效海克力士,在仿效珀耳修斯,并且追寻狄俄尼索斯的脚步,神性来源和我家族的源头,以及胜利的希腊人可以在印度土地再一次起舞,并在高加索山区以外的野蛮山区中再兴酒神的过往。
- ^ 库尔蒂乌斯,Historiae Alexandri Magni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提到亚历山大在喀罗尼亚战役后希腊联军战死的尸体前说道:“神圣的亡灵,我不会责备你们残忍且悲惨的命运,但该指责是导致姊妹国与同族兄弟互相血斗的敌人,对于我这场胜利结果我不感到高兴,相反地,如果你们所有人可在活着与我站在这里,我会很欣喜,因为我们因有着相同的语言、相同的血源、相同的眼界而团结起来了。
- ^ 希罗多德,《历史》在5.20.4提到马其顿亚历山大一世对波斯使者说:“请告诉把你们派来的你们的国王,他那担任马其顿都督之职的希腊人怎样地在饮食方面和女色方面款待了你们。”
在《历史》在5.22希罗多德提到“佩尔狄卡斯的这些后裔像他们自己所说的那样是希腊人,这件事我自己是偶然得以知道的,而在我的历史的后面还要证明这件事的。”
另外在《历史》在9.45提到马其顿亚历山大一世向雅典人泄漏波斯的军情:“雅典人,我把这些话托付给你们,请你们为它保守秘密,除去帕鸟撒尼亚斯之外不要泄露给任何人,否则你们就连我也给毁了。如果不是我非常关心整个希腊的命运的话,实陈上我就不会把这话告诉你们。因为我本人的远祖是希腊人而我也决不愿意看见自由的希腊会受到奴役。” - ^ Ian Worthington, Philip II of Macedonia,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8
- ^ 乌尔里克·威尔肯(Ulrich Wilcken) Alexander the Great, 第22页
- ^ 斯特拉波,《地理学》 VII, Frg. 9 提到“无疑地,马其顿是希腊的一部分。”
- ^ 约瑟夫斯 11.8.5,提到“但以理书预言将会有一位希腊人他会摧毁波斯帝国,当但以理书展现给亚历山大大帝看时,他认为自己就是那个人,之后他非常高兴,拒绝人们的其他贡物。”
- ^ David H. Levinson,Encyclopedia of World Culture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991), 第239页
- ^ 哈蒙德(N.G.L. Hammond)Philip of Macedon, Duckworth Publishing, 1998
- ^ 哈蒙德(N.G.L. Hammond)A History of Macedonia Vol ii, 550-336 BC
- ^ 哈蒙德(N.G.L. Hammond)The Miracle that was Macedonia, 1992, 第206页
- ^ M. Opperman, The Oxford Classical Dictionary 3版. 1996 第905页
- ^ 罗宾·莱恩·福克斯(Robin Lane Fox), Alexander the Great, Penguin Books, UK, 1997 第104、128、131、256页
- ^ Katheryn A. Bard, Encyclopaedia of the Archaeology of Ancient Egypt, Taylor & Francis, 1999, 第460页.
- ^ 本杰明·维勒(Benjamin Ide Wheeler), Alexander the Great: The Merging of East and West in Universal History, Elibron Classics, 2011
- ^ Simon Hornblower, "Greek Identity in the Archaic and Classical Periods" in Katerina Zacharia, Hellenisms, Ashgate Publishing, 2008, 第55–58页.
- ^ 亞歷山大大帝 (前356年–前323年. UK: BBC. [2013-03-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19).
- ^ Heckel, Waldemar; Tritle, Lawrence A. (编). The Corinthian League. Alexander the Great: A New History. Wiley-Blackwell. 2009: 99. ISBN 1405130822.
- ^ Burger, Michael. The Shaping of Western Civilization: From Antiquity to the Enlightenment.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2008: 76. ISBN 1551114321.
- ^ Plutarch <希腊罗马英豪列传 II> P1193起
- ^ 時代雜誌的 百位最有影響力的歷史人物. [2018-1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11).
- ^ Ranker.com - 有史以來最有影響力的人物. [2018-1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15).
- ^ 亞歷山大的出生. Livius. [2015-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5).
- ^ Green, Peter, Alexander of Macedon, 356–323 B.C.: a historical biography, Hellenistic culture and society illustrated, revised reprin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xxxiii, 1970 [2018-12-10], ISBN 978-0-520-07165-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5),
第356页 “亚历山大诞生于佩拉,其准确日期不确定,但可能是7月20日或26日。”
- ^ McCarty 2004, 第10页
- ^ 27.0 27.1 Renault 2001,第28页
- ^ Durant 1966, 第538页
- ^ Roisman & Worthington 2010, 第171页.
- ^ Roisman & Worthington 2010, 第188页
- ^ 31.0 31.1 普鲁塔克 1919, III, 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Bose 2003, 第21页
- ^ 33.0 33.1 33.2 Roisman & Worthington 2010,第188页
- ^ Renault 2001, 第33–34页
- ^ 35.0 35.1 Roisman & Worthington 2010,第186页
- ^ 普鲁塔克 1919, VI, 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Durant 1966,第538页
- ^ Fox 1980, 第64页
- ^ Renault, 2001 & 第39页.
- ^ Fox 1980, 第65页
- ^ Renault, 2001 & 第44页
- ^ McCarty 2004,第15页
- ^ Fox 1980, 第65–66页
- ^ Renault 2001,第45–47页
- ^ McCarty 2004,第16页
- ^ Fox 1980, 第68页
- ^ Renault, 2001 & 第47页.
- ^ Bose, 2003 & 第43页.
- ^ Renault 2001, 第47–49页
- ^ Renault 2001, 第50–51页
- ^ Bose, 2003 & 第44–45页.
- ^ McCarty, 2004 & 第23页.
- ^ Renault, 2001 & 第51页.
- ^ Bose, 2003 & 第47页.
- ^ McCarty, 2004 & 第24页.
- ^ 西西里的狄奥多罗斯 1989, XVI, 8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History of Ancient Sparta. Sikyon. [2015年9月2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年12月10日).
- ^ Renault, 2001 & 第57页.
- ^ McCarty, 2004 & 第26页.
- ^ 60.0 60.1 Roisman & Worthington 2010,第179页
- ^ 61.0 61.1 McCarty 2004,第27页
- ^ 普鲁塔克 1919, IX, 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63.0 63.1 63.2 63.3 63.4 Roisman et al.
- ^ Bose, 2003 & 第75页.
- ^ Renault 2001,第56页
- ^ Renault, 2001 & 第59页
- ^ Fox, 1980 & 第71页
- ^ 68.0 68.1 McCarty 2004,第30–31页
- ^ Renault 2001,第61–62页
- ^ 70.0 70.1 Fox 1980,第72页
- ^ 71.0 71.1 Roisman & Worthington 2010,第190页
- ^ 72.0 72.1 Green 2007,第5–6页
- ^ Renault 2001,第70–71页
- ^ McCarty, 2004 & 第31页.
- ^ 75.0 75.1 75.2 Renault 2001,第72页
- ^ Fox 1980,第104页
- ^ Bose 2003,第95页
- ^ Bose, 2003 & 第96页.
- ^ Stoneman, 2004 & 第21页
- ^ Dillon 2004,第187–188页
- ^ 阿里安 ,《亚历山大远征记》 卷I, 1
- ^ 阿里安 ,《亚历山大远征记》 卷I, 2
- ^ 阿里安 ,《亚历山大远征记》 卷I, 3–4
- ^ Renault, 2001 & 第73–74页
- ^ 阿里安 ,《亚历山大远征记》 卷I, 5–6
- ^ Renault 2001,第77页
- ^ 87.0 87.1 87.2 87.3 87.4 Roisman & Worthington 2010,第192页
- ^ 88.0 88.1 88.2 88.3 88.4 88.5 88.6 88.7 Roisman & Worthington 2010,第199页
- ^ 阿里安 ,《亚历山大远征记》 卷I, 11
- ^ 波利艾努斯 ,《战略》 5.44.4
- ^ Ε. Grzybeck, Du calendrier macédonien au calendrier ptolémaïque, Basel, 1990, p. 63.
- ^ 阿里安 ,《亚历山大远征记》 卷I, 16
- ^ 阿里安 ,《亚历山大远征记》 卷I, 20–23
- ^ 阿里安 ,《亚历山大远征记》 卷I, 23
- ^ 阿里安 ,《亚历山大远征记》 卷I, 27–28
- ^ 阿里安 ,《亚历山大远征记》 卷II, 3
- ^ Green 2007,第351页
- ^ 阿里安 ,《亚历山大远征记》 卷II, 12
- ^ 阿里安 ,《亚历山大远征记》 卷II, 16–24
- ^ Gunther, 2007 & 第84页
- ^ Sabin et al.
- ^ 阿里安 ,《亚历山大远征记》 卷II, 26
- ^ 阿里安 ,《亚历山大远征记》 卷II, 26–27
- ^ 约瑟夫斯, 《犹太古史》 XI, 337 viii, 5[失效链接]
- ^ Ring et al. 1994
- ^ 阿里安 ,《亚历山大远征记》 卷III, 1
- ^ Bosworth, 1988 & 第71–74页.
- ^ Dahmen 2007,第10–11页
- ^ 阿里安 1976,III 7–15 ; 巴比伦天文日志也有一些战役记载, 巴比伦天文日志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Ulrich Wilcken, Alexander the Great.
- ^ 111.0 111.1 阿里安 ,《亚历山大远征记》 卷III, 16
- ^ 阿里安 ,《亚历山大远征记》 卷III, 18
- ^ Foreman 2004,第152页
- ^ Hammond, 1983 & 第72–73页.
- ^ O'Brien, John Maxwell. Alexander the Great: The Invisible Enemy: A Biography. Psychology Press. 1994: 104. ISBN 978-0-415-10617-7.
- ^ 阿里安 ,《亚历山大远征记》 卷III, 19–20
- ^ 阿里安 ,《亚历山大远征记》 卷III, 21
- ^ 阿里安 ,《亚历山大远征记》 卷III, 21、25
- ^ 阿里安 ,《亚历山大远征记》 卷III, 22
- ^ Gergel, 2004 & 第81页.
- ^ The end of Persia. Livius. [2015年10月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3月16日).
- ^ 阿里安 ,《亚历山大远征记》 卷III, 23–25, 27–30; 卷IV, 1–7
- ^ 阿里安 ,《亚历山大远征记》 卷III, 30
- ^ 阿里安 ,《亚历山大远征记》 卷IV, 5–6, 16–17
- ^ 125.0 125.1 阿里安 ,《亚历山大远征记》 卷VII, 11
- ^ Morkot 1996, 第111页
- ^ Gergel, 2004 & 第99页.
- ^ Heckel et al.
- ^ Roisman & Worthington 2010,第201页
- ^ Roisman & Worthington 2010,第202页
- ^ Roisman & Worthington 2010,第203页
- ^ Roisman & Worthington 2010,第205页
- ^ 133.0 133.1 133.2 Tripathi 1999, 第118-121页
- ^ Narain 1965,第155–165页
- ^ McCrindle 1997,第229页
- ^ Tripathi 1999, 第124页–第125页
- ^ Tripathi 1999, 第126页–第127页
- ^ Gergel 2004, 第120页
- ^ Worthington 2003,第175页
- ^ Tripathi 1999, 第129页–第130页
- ^ 普鲁塔克 1919,LXII, 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Tripathi 1999, 第137页–第138页
- ^ Tripathi 1999, 第141页
- ^ Morkot 1996,第9页
- ^ 阿里安 ,《亚历山大远征记》 卷VI, 27
- ^ 146.0 146.1 阿里安 ,《亚历山大远征记》 卷VII, 4
- ^ 147.0 147.1 Ulrich Wilcken. Alexander the Great. W. W. Norton & Company. 1967: 146. ISBN 978-0-393-00381-9.
- ^ 阿里安 ,《亚历山大远征记》 卷VI, 29
- ^ Reames, Jeanne. Mary Renault Reviews. [January 29,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January 20, 2005).
- ^ Rufus 1714,第169页,Book X, Chapter I.
- ^ Worthington 2003,第307–308页
- ^ Roisman & Worthington 2010,第194页
- ^ 阿里安 ,《亚历山大远征记》 卷VII, 14
- ^ Berkley 2006,第101页
- ^ 阿里安 ,《亚历山大远征记》 卷VII, 19
- ^ Depuydt, L. "The Time of Death of Alexander the Great: 11 June 323 BC, ca. 4:00–5:00 pm". Die Welt des Orients 28: 117–35.
- ^ 157.0 157.1 普鲁塔克 1919, 7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Wood, 2001 & 第2267页–第2270页.
- ^ 159.0 159.1 159.2 159.3 狄奥多罗斯 XVII, 117
- ^ Green, 2007 & 第1页–第2页.
- ^ 普鲁塔克 77
- ^ 162.0 162.1 162.2 阿里安 ,《亚历山大远征记》 卷VII, 27
- ^ 163.0 163.1 狄奥多罗斯 XVII, 118
- ^ Green, 2007 & 第23页–第24页.
- ^ Fox, 2006 & l第32章.
- ^ NZ scientist's detective work may reveal how Alexander died. The Royal Society of New Zealand (Dunedin). 2003-10-16 [2016年4月1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16).
- ^ Cawthorne, 2004 & 第138页.
- ^ Bursztajn, Harold J. Dead Men Talking. Harvard Medical Alumni Bulletin. 2005, (Spring) [2016年4月1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3月29日).
- ^ 169.0 169.1 Schep LJ, Slaughter RJ, Vale JA, Wheatley P. Was the death of Alexander the Great due to poisoning? Was it Veratrum album?. 临床毒物学(Clinical Toxicology). January 2014, 52 (1): 72–7. ISSN 1556-3650. PMID 24369045. doi:10.3109/15563650.2013.870341.
- ^ Bennett-Smith, Meredith. Was Alexander The Great Poisoned By Toxic Wine?. The Huffington Post. 2014-01-14 [2016年4月1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6月17日).
- ^ Squires, Nick. Alexander the Great poisoned by the River Styx. The Daily Telegraph (London). 2010-08-04 [2016年4月1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8月6日).
- ^ 172.0 172.1 Oldach, DW; Richard, RE; Borza, EN; Benitez, RM (June 1998). mysterious death. N. Engl. J. Med. 338 (24): 1764–69.
- ^ Ashrafian, H (2004). The death of Alexander the Great—a spinal twist of fat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J Hist Neurosci 13 (2): 138–42
- ^ Marr, John S; Calisher, Charles H (2003). Alexander the Great and West Nile Virus Encephaliti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9 (12): 1599–1603.
- ^ Sbarounis, CN. Did Alexander the Great die of acute pancreatitis?. J Clin Gastroenterol. 2007, 24 (4): 294–96. PMID 9252868. doi:10.1097/00004836-199706000-00031.
- ^ 176.0 176.1 Kosmetatou, Elizabeth (1998). The Location of the Tomb: Facts and Speculatio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Greece.org.[2016年4月14日].
- ^ Bayfront Byline Bug Walk. UCSD. Mar 1996 [2013-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03).
- ^ 178.0 178.1 埃里亚努斯 Varia Historia XII 6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Green, 2007 & 第32页.
- ^ 180.0 180.1 Kosmetatou, Elizabeth (1998). The Aftermath: The Burial of Alexander the Grea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Greece.org.[2016年4月14日].
- ^ Greeks captivated by Alexander-era tomb at Amphipolis. BBC News. [2018-1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04).
- ^ Studniczka 1894,第226页
- ^ Bieber, M. The Portraits of Alexander. Greece & Rome, Second Series. 1965, 12.2: 183–188. doi:10.1017/s0017383500015345.
- ^ 184.0 184.1 Green, 2007 & 第24–26页.
- ^ Green, 2007 & 第20页
- ^ Green, 2007 & 第26–29页.
- ^ Green, 2007 & 第29–34页.
- ^ 狄奥多罗斯 XVIII, 4
- ^ McKechnie 1989,第54页
- ^ 190.0 190.1 Roisman & Worthington 2010,第192页.
- ^ 191.0 191.1 Roisman & Worthington 2010,第193页, Morkot 1996,第110页
- ^ 192.0 192.1 Morkot 1996,第110页.
- ^ Morkot 1996,第121页.
来源
编辑- Arrian. de Sélincourt, Aubrey , 编. Anabasis Alexandri(The Campaigns of Alexander). Penguin Books. 1976. ISBN 0-14-044253-7.
- Diodorus Siculus. Library of History. Perseus Project. 1989 [2009-11-14]. C.H. Oldfather, translator (英文)
- Plutarch. Perrin, Bernadotte , 编. Plutarch, Alexander. Perseus Project. 1919 [2011-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29) (英语).
- Plutarch. Plutarch, On the Fortune of Alexander. Loeb Classical Library. : 379‑487 (英语). 已忽略未知参数
|edit=
(帮助) - Barnett, C. Bonaparte. Wordsworth Editions. 1997. ISBN 1-85326-678-7.
- Baynes, Norman G. Byzantine art. Byzantium: An Introduction to East Roman Civilization. Baynes Press. 2007: 170. ISBN 978-1-4067-5659-3.
- Berkley, Grant. Moses in the Hieroglyphs. Trafford Publishing. 2006 [2011-01-13]. ISBN 1-4120-560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12).
- Cambon, Pierre; Jarrige, Jean-François. Afghanistan, les trésors retrouvés: Collections du Musée national de Kaboul. Éditions de la Réunion des musées nationaux'. 2006: 297. ISBN 978-2-7118-5218-5.
- Bose, Partha. Alexander the Great's Art of Strategy. Crows Nest, N.S.W: Allen & Unwin. 2003. ISBN 1-74114-113-3.
- Bosworth, A.B. Conquest and Empire: The Reign of Alexander the Great.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
- Cawthorne, Nigel. Alexander the Great. Haus Publishing. 2004. ISBN 1-904341-56-X.
- Chamoux, François; Roussel, Michel. Hellenistic Civilization. Blackwell Publishing. 2003. ISBN 0-631-22242-1.
- Connerney, R.D. The upside-down tree: India's changing culture. Algora Publishing. 2009: 214. ISBN 0-87586-649-2.
- Curtis, J.; Tallis, N.; Andre-Salvini, B. Forgotten empire: the world of ancient Pers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5: 154/272 [2012-07-24]. ISBN 0-520-247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12).
- Dahmen, Karsten. The Legend of Alexander the Great on Greek and Roman Coins. Taylor & Francis. 2007. ISBN 0-415-39451-1.
- Danforth, Loring M. The Macedonian Conflict: Ethnic Nationalism in a Transnational World.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7. ISBN 0-691-04356-6.
- Dillon, John M. Morality and custom in ancient Greece.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4. ISBN 978-0-253-34526-4.
- Durant, Will. The Story of Civilization: The Life of Greece. Simon & Schuster. 1966. ISBN 0-671-41800-9.
- Fermor, Patrick Leigh. Mani: Travels in the Southern Peloponnese. New York Book Review: 358. 2006. ISBN 1-59017-188-8.
- Fischer, M.M.J. Mute dreams, blind owls, and dispersed knowledges: Persian poesis in the transnational circuitry.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4: 66/474. ISBN 0-8223-3298-1.
- Foreman, Laura. Alexander the conqueror: the epic story of the warrior king. Da Capo Press. 2004: 217 [2012-07-24]. ISBN 978-0-306-81293-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12).
- Fox, Robin Lane. Alexander the Great (Kindle Edition) . ePenguin. 2006. ASIN B002RI9DYW.
- Fox, Robin Lane. The Search for Alexander. Little Brown & Co. Boston. 1980. ISBN 0-316-29108-0.
- Gabriel, Richard A. The army of Byzantium. The Great Armies of Antiquity.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2002: 277. ISBN 0-275-97809-5.
- Gergel, Tania (编). The Brief Life and Towering Exploits of History's Greatest Conqueror as Told By His Original Biographers. Penguin Books. 2004. ISBN 0-14-200140-6.
- Glick, Thomas F.; Livesey, Steven John; Wallis, Faith (编). Medieval Science, Technology, and Medicine: An Encyclopedia. New York: Routledge. 2005. ISBN 0-415-96930-1.
- Goldsworthy, A. The Fall of Carthage. Cassel. 2003. ISBN 0-304-36642-0.
- Grafton, Anthony. Most, Glenn W.; Settis, Salvatore (eds.) , 编. The Classical Traditi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0. ISBN 978-0-674-03572-0.
- Green, Peter. Alexander the Great and the Hellenistic Age. London: Phoenix. 2007. ISBN 978-0-7538-2413-9.
- Grimal, Nicolas. A History of Ancient Egypt reprint. Blackwell Publishing. 1992. ISBN 978-0-631-17472-1.
- Gunther, John. Alexander the Great. Sterling. 2007. ISBN 1-4027-4519-2.
- Hammond, N.G.L. A History of Greece to 323 BC. Cambridge University. 1986.
- Hammond, N.G.L. Sources for Alexander the Grea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 ISBN 978-0-521-71471-6.
- Harrison, E.F. The language of the New Testament. Wm. B. Eerdmans Publishing. 1971: 508. ISBN 0-8028-4786-2.
- Holland, Tom. Rubicon: Triumph and Tragedy in the Roman Republic. Abacus. 2003. ISBN 978-0-349-11563-4.
- Holt, Frank Lee. Alexander the Great and The Mystery of the Elephant Medallion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3. ISBN 0-520-23881-8.
- Keay, John. India: A History. Grove Press. 2001. ISBN 0-8021-3797-0.
- Liddell, Henry George; Scott, Robert. Jones, Sir Henry Stuart; McKenzie, Roderick , 编. A Greek-English Lexicon on Perseus Digital Library.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40.
- Luniya, Bhanwarlal Nathuram. Life and Culture in Ancient India: From the Earliest Times to 1000 A.D.. Lakshmi Narain Agarwal. 1978. LCCN 78907043.
- McCarty, Nick. Alexander the Great. Camberwell, Victoria: Penguin. 2004. ISBN 0-670-04268-4.
- McCrindle, J. W. Curtius. Singh, Fauja; Joshi, L. M. (编). History of Punjab I. Patiala: Punjabi University. 1997.
- McKechnie, Paul. Outsiders in the Greek cities in the fourth century B.C.. Taylor & Francis. 1989: 54 [2010-12-28]. ISBN 0-415-0034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06).
- Morkot, Robert. The Penguin Historical Atlas of Ancient Greece. Penguin. 1996.
- Narain, AK. Alexander the Great: Greece and Rome–12. 1965.
- Ogden, Daniel. Alexander's Sex Life. Alice Heckel, Waldemar Heckel, Lawrence A. Tritle (编). Alexander the Great: A New History. Wiley-Blackwell. 2009. ISBN 1-4051-3082-2.
- Pingree, D. History of Mathematical Astronomy in India. Dictionary of Scientific Biography 15. 1978: 533–633.
- Pratt, James Bissett. The Pilgrimage of Buddhism and a Buddhist Pilgrimage. Laurier Books. 1996. ISBN 81-206-1196-9.
- Renault, Mary. The Nature of Alexander the Great. Penguin. 2001. ISBN 0-14-139076-X.
- Ring, Trudy; Salkin, Robert M.; Berney, K. A.; Schellinger, Paul E. (编).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historic places. Chicago: Fitzroy Dearborn, 1994–1996. 1994. ISBN 978-1-884964-04-6.
- Roisman, Joseph; Worthington, Ian. A Companion to Ancient Macedonia. John Wiley and Sons. 2010 [2012-07-24]. ISBN 1-4051-7936-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12).
- Sabin, P; van Wees, H; Whitby, M.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Greek and Roman Warfare: Greece, the Hellenistic World and the Rise of Rom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ISBN 0-521-78273-2.
- Sacks, David. Encyclopedia of the Ancient Greek World. Constable and Co. 1995. ISBN 0-09-475270-2.
- Stoneman, Richard. Alexander the Great. Routledge. 2004. ISBN 0-415-31932-3.
- Stoneman, Richard. The Metamorphoses of Alexander Romance. Schmeling; Gareth L. (编). The Novel in the Ancient World. BRILL. 1996: 601–612. ISBN 90-04-09630-2.
- Studniczka, Franz. Achäologische Jahrbook 9. 1894.
- Tripathi, Rama Shankar. History of Ancient India. 1999. ISBN 978-81-208-0018-2.
- Heckel, Waldemar; Tritle, Lawrence A. (编). Alexander the Great: A New History. Wiley-Blackwell. 2009: 47–48. ISBN 978-1-4051-3082-0.
- Wood, Michael. In the Footsteps of Alexander the Great: A Journey from Greece to As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1. ISBN 978-0-520-23192-4.
- Worthington, Ian. Alexander the Great: A Reader. Routledge. 2003: 332. ISBN 0-415-29187-9.
- Yenne, Bill. Alexander the Great: Lessons From History's Undefeated General. Palmgrave McMillan. 2010. ISBN 978-0-230-61915-9.
参见
编辑外部链接
编辑亚历山大大帝 阿吉德王朝 出生于:356 BC323 BC
| ||
---|---|---|
统治者头衔 | ||
前任者: 腓力二世 |
马其顿国王 336–323 BC |
继任者: 腓力三世 亚历山大四世 |
前任者: 大流士三世(第三十一王朝) |
亚洲之王 330–323 BC | |
埃及法老 332–323 B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