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征求意见
争议解决 |
---|
提示 |
内容争议 |
执行争议 |
征求意见(英语:Request For Comment,RfC;也称评论请求、请求评论)是一种与争议、方针、指引或条目内容有关的外部介入请求流程。征求意见也是一种吸引更多注意力的途径,用以讨论关于页面或编辑程序的更改,包含条目、论述、指引、方针与许多其他类似页面。本机制使用集中式布告板,以及由机器人向不特定编辑者发送邀请,进行宣传相关的讨论主题。一般的讨论页指引适用于这些讨论。
征求意见是维基百科争议解决系统中诸多流程的一部分。其他流程包含第三方意见、管理员布告板、可靠来源布告板等。
征求意见的发起者在讨论页上添加{{rfc}}
标签后,机器人会为其完成剩下的工作,并依照主题分类将其发布在“Wikipedia:征求意见”的子页面上,所有的征求意见均可在Wikipedia:征求意见/全部上找到。有兴趣回应征求意见的编者可定期访问这些页面,或将其加入监视列表。维基百科亦提供回馈请求服务(FRS),编者可以订阅该服务,以随机收到征求意见的邀请,并可自行选择接受邀请的频率。
开始征求意见流程之前
编辑在使用征求意见流程获得外部编辑者意见之前,比较快速与高效率的作法是在相关的讨论页,与其他各方编辑者讨论相关议题。
在寻求其他人协助之前,我们希望编者可以通过合理接触来解决纠纷。如果您能够达成共识,或是您的问题已经和其他编辑者讨论过并得到解答,则不需启动征求意见流程。
如果上述的讨论方式无法解决您的问题,您可以在以下页面寻找解决方案:
- 如果某篇条目太过复杂或有技术问题,可以在相关的维基专题寻求协助。
- 如果某篇条目的问题争论只存在于两名编辑者之间,您可以参考第三方意见简单快速地寻求他人意见。
- 如果是两名以上编辑者针对某篇条目产生争论,或是其议题太过复杂,可在互助客栈条目探讨区解决争议。
- 如果您想要获得改善条目的一般协助,例如达到特色或典范状态,请将其列入同行评审页面。
有关更多争议解决选择的描述,请参考争议解决指南以及Wikipedia:布告板列表。
如果您还不确定是否需要征求意见,或是如何组织一次意见征求,请在WP:互助客栈的对应分区询问。
哪些情况不需要征求意见
编辑问题 | 遵循的流程 |
---|---|
需要协助 | H:内容或WP:互助客栈/求助 |
删除流程 | WP:删除投票和请求或WP:存废复核请求 |
新条目推荐建议 | WP:新条目推荐候选 |
典范条目/特色列表讨论 | 典范条目评选或特色列表评选 |
优良条目讨论 | 优良条目评选 |
合并提案 | WP:合并和移动页面 |
同行评审 | WP:同行评审 |
重新命名页面 | 页面重新命名或移动请求 |
有关其他用户行为上的纷争
编辑- 如果要通报违反维基百科用户名方针,而造成用户反感或困惑的用户名,请参考Wikipedia:管理员布告板/不当用户名。
- 如果要通报垃圾内容、清空页面或其他公然破坏行为,请参考Wikipedia:破坏。
有关用户行为的问题不适用本流程。对于大多数不当行为,您可以尝试在Wikipedia:管理员布告板/其他提出。
创建征求意见
编辑您可以在本页的讨论页针对撰写您的征求意见问题寻求协助。 |
- 请在您有兴趣要讨论的条目或计划页面编辑其讨论页面,并在讨论页末尾创建新章节。建议在章节标题中包含“征求意见”,如“就鸟嘴长度征求意见”或“征求意见:电视节目系列应该采用什么格式?”等标题。
- 在该讨论章节开头插入
{{rfc}}
并选择其分类。{{rfc}}
标签的分类请见下方所列的清单;所有分类请使用小写。 - 在讨论章节的
{{rfc}}
标签下方包含一段关于该问题或议题的简洁中立描述。使用~~~~(账号名称、日期与时间)或~~~~~(只有日期与时间)在该描述最后面签名。缺乏时间与日期的讨论将会导致机器人从关注征求意见编辑者的页面中移除。 - 在讨论页发表您的讨论,这样就完成整个流程了。机器人将会负责其余的工作,包含将您的征求意见发布到适合的列表当中。这些工作最多必须耗费1天,所以请保持耐心。
分类
编辑各领域的征求意见议题 (查看全部议题) | ||
---|---|---|
条目主题 (查看全部议题) | ||
传记 | (监视) | {{rfc|bio}}
|
经济、贸易与公司 | (监视) | {{rfc|econ}}
|
历史与地理 | (监视) | {{rfc|hist}}
|
语言及语言学 | (监视) | {{rfc|lang}}
|
数学、科学与科技 | (监视) | {{rfc|sci}}
|
媒体、艺术与建筑 | (监视) | {{rfc|media}}
|
政治、政府与法律 | (监视) | {{rfc|pol}}
|
宗教与哲学 | (监视) | {{rfc|reli}}
|
社会、体育运动与文化 | (监视) | {{rfc|soc}}
|
计划层级主题 (查看全部议题) | ||
维基百科格式与命名 | (监视) | {{rfc|style}}
|
维基百科方针与指引 | (监视) | {{rfc|policy}}
|
维基专题与协作 | (监视) | {{rfc|proj}}
|
维基百科技术议题与模板 | (监视) | {{rfc|tech}}
|
维基百科提议 | (监视) | {{rfc|prop}}
|
未分类 | ||
未分类议题 | (监视) | {{rfc}}
|
征求意见分类的列表在旁边的表格中。
“维基百科方针与指引”分类主要在讨论方针与指引的更改,而不是讨论相关方针如何应用于特定案例。“格式”、“维基专题”以及其他非条目分类也适用这个解释。
“语言及语言学”分类主要讨论维基百科中有关语言或语言学主题相关的条目内容,而不是请求针对页面上的文句修辞进行讨论。如果您想要讨论某篇条目上的文句修辞,请依据该条目的主题,在相应的分类提出请求。
示例
编辑组织征求意见有多种可以接受的方法。当您在讨论页编辑请求时,下面是一种如何简单呈现征求意见的示例。这个示例在中小型评论当中比较能够良好运作;对于大型争论则比较适合其他更有组织化的格式。
您可以复制与贴上下面示例,但请确实更动其中的文字,以能反映您要讨论的特定主题(例如“hist”分类可能需要更改)。征求意见必须要有签名(~~~~)。请勿在征求意见开头的描述,包含任何开放的HTML标签(如<small>
),如果要加上HTML标签,则必须要在时间戳记之前,有相应的结束标签(如</small>
),也就是说,HTML标签不能包含或切断时间标记,否则有可能会破坏征求意见主题讨论列表上的讨论链接。一旦您在讨论页插入并编辑完这些文字,就可以发布讨论了。
== 就歷史章節的圖片徵求意見 ==
{{rfc|hist}}
是否應該在「歷史」章節部分包含該船的照片?~~~~
描述应当简洁中立
编辑征求意见的开头描述应当保持简短,通常用疑问句来表达,如:“这篇条目是否应该说明约翰·史密斯是普利策奖的竞争者?”
好的问题:
- 引言中的图片是否应该要更换?
- 这个网站对于“该产品的发明”描述是否能成为一个好的来源?
不好的问题:
- 其他编辑者对于这个页面上的讨论有何看法?
- 我们应该要多加讨论这个议题。
- 请就以下
四项五项六项观点是否应该要放到首段投票。
机器人将会复制您的开头描述源代码(从{{rfc}}
标签结束开始直到第一个时间戳记为止)到相关的征求意见列表上。太长的开头描述会让这些列表难以阅读。基于技术原因,征求意见的开头描述不能有表格或复杂格式,这些格式可以放在开头描述下方(也就是第一个时间戳记之后)。基于同样原因,该段描述不能以数字或符号清单呈现──但如果无法避免的话,请在清单前加上 
标记;这个标记可以直接放在{{rfc}}
后面或是下一行。如果开头描述的源代码太长,机器人有可能无法复制到征求意见列表上,进而无法借由回馈请求服务公开您的请求。
这段开头描述应当不能假设其讨论标题已经存在(因为机器人会将该段描述──而非标题──复制到征求意见列表上)。如果您的请求讨论主题是关于某起编辑争议,记得在问题当中附上修订差异链接。
如果您针对要讨论的议题有很多说明,请先在开头撰写一段简要的描述并签名后发布讨论,然后再次编辑讨论页,在该段开头描述与其时间戳记的下方撰写额外的说明。如果您自认为无法以中立语气撰写开头描述,可以请求其他人代为撰写问题或摘要,抑或是尽您所能撰写开头描述并请求其他人协助修改。您也可以在开始征求意见前,与其他人讨论您要计划发起的征求意见议题,看看其他编辑者是否能将您的想法变得更清晰简洁。
如果您修正了征求意见的开头描述(包含增加另一个征求意见分类),机器人将会在下一次启动时复制您的修正文字到对应的征求意见列表中。
单一页面有多个征求意见议题
编辑在单一讨论页可能会进行多个征求意见,数量没有限制,但请避免交叉讨论,并且不应在这些讨论主题上出现重大重叠。
每个{{rfc}}
标签应当在一次独立编辑时增加;在第一次增加该标签后数秒,机器人会赋予编号,之后编辑者才能增加第二个征求意见。如果要在某个已在进行征求意见的讨论页上发起另一个请求,首先请确认该页面上所有每一个{{rfc}}
标签都有包含|rfcid=
参数。如果当中任何一个标签没有这个参数,请稍待片刻,让机器人补足参数之后再发起带{{rfc}}
标签的讨论。如果该页面有两个{{rfc}}
标签都没有|rfcid=
参数,机器人将会派发同样数值的编号给这两个评论,这将导致机器人只发布讨论页面最底下的评论;更甚者,发布到征求意见清单的链接将会指向讨论页位置较高的评论,进而造成混淆。要修复这个错误,请将未发布评论(通常是位置较高的评论)的|rfcid=
参数移除。
将征求意见放到讨论页以外的页面
编辑一般而言,征求意见会在讨论页进行;但在某些情况下,征求意见会在本页的子页面或某个方针页面的子页面进行。
发布征求意见
编辑一旦您创建了征求意见,监视该请求所在讨论页的编辑者、监视征求意见列表的编辑者都会注意到有关讨论;然而这些方式可能不足以让更多用户来给予回馈。为了要得到更多回馈,您可以在下列一或多个地方张贴提醒来告知您正在进行的征求意见:
- 互助客栈的其中一个分区,如方针区与其他区(技术区绝对不是一处可以发布征求意见的场所;您可能要在开始征求意见前征询相关意见)。
- 可靠来源布告板等布告板。
- 相关维基专题的讨论页。
- 相关条目或方针的讨论页。
当您在上述场所发布通知时,请提供征求意见标的的链接以及简短描述,但不要在这些场所进行争论。您可以使用{{rfc notice}}
来通知其他编辑者。请谨慎遵守拉票指引,当中禁止将通知大量发送至有特定立场的编辑群。当您想要创建一个新的维基百科方针或对方针进行重大修改,请遵循WP:PROPOSAL的说明。集中讨论可用于发布方针相关的征求意见,但不用于发布对条目内容有争议的请求。
回应征求意见的建议
编辑欢迎所有编辑者(包含匿名IP用户)来回应任何征求意见。
- 回应可以用多种格式进行提交。部分征求意见会为每位编辑者的不同回应进行组织化。有其他评论会采用讨论串方式来让更多编辑者加入其中。还有其他评论会提供一或多个备选建议,并使用投票流程让编辑者表态支持或反对。部分征求意见会同时采用投票与讨论串形式。有关推荐的格式,请参阅上面的示例章节。
- 在征求意见当中编辑讨论内容具有高度争议。请避免进行其他人认为没有帮助的编辑。如果在其他人提出抗议后仍然编辑讨论内容,就会构成扰乱编辑或编辑战。请保持耐心,并在征求意见结束后,依据共识来进行改善。
- 请记得维基百科是一部百科全书;所有的条目都必须遵守中立观点、可供查证与非原创研究方针。
- 尽量不采取对抗行为。请对其他编辑者的行动保持友善、文明与假定善意。
- 如果您认为该篇征求意见的开头描述措词不妥当,请要求发起人修正措词,或是立即在RfC模板的下方新增另一种无偏见的开头描述。不要因为认为措词偏颇而关闭征求意见。一般来说,
{{rfc}}
标签应当保留在页面上,直到机器人或发起人移除为止;只有符合结束征求意见的情形时,才能关闭讨论。 - 如有需要,可依据合适的维基百科方针或格式页面教育用户。
结束征求意见
编辑由于征求意见目的是要征求针对某个讨论议题进行评论,因此结束征求意见也就等于结束征求该议题有关的意见表达。
结束征求意见会有以下几种情形:
- 该篇讨论已被发起人废弃(如社群的回应很快就有明显的结论或趋向)。在此情形下,征求意见的发起人应正式将
{{rfc}}
模板移除。 - 该篇征求意见的参与者可在任何时候决定结束讨论,此时其中一人可以将
{{rfc}}
模板移除。 - 有关争议已经移至其他争议解决论坛[1]。
- 任何未参与讨论的编辑者可以张贴此次讨论的最终结论,并同时将
{{rfc}}
模板移除。 - 该篇讨论可能暂时停止,并且在机器人移除
{{rfc}}
模板后无人理会且不打算恢复讨论。
当编辑者使用征求意见流程解决争议时,解决方案的确定方式与任何其他讨论相同:讨论的参与者必须确定已达成共识,并尝试执行其协议。如同其他讨论,征求意见流程有时会在没有达成协议或没有明确解决方案的情况下结束。请在解决争议或结束讨论后,移除{{rfc}}
标签。
任何想要征求未参与讨论编辑者来撰写讨论结果(通常为共识的决定)并予以关闭讨论的人,可以请求管理员予以正式关闭。如果所讨论的议题没有争议,且与会者之间很快就达成共识,那么正式关闭就毫无必要也不可取。在此情况下,撰写关闭声明也毫无必要。我们会预期编辑者无须外部协助,就能够判断大多数征求意见的结果是否达成一致。
为了要提醒征求意见已结束,您可以选择将讨论页中的章节以一对模板包含进去,例如{{closed rfc top}}
/{{closed rfc bottom}}
或是{{archive top}}
/{{archive bottom}}
,这并非必要动作;此外也可以撰写讨论结果的声明来予以关闭。要这么做,可以参考以下展示的示例:
== 就歷史章節的圖片徵求意見 ==
{{closed rfc top|result= 共識為保留這張照片。~~~~ }}
....這裡是整個徵求意見的討論...
{{closed rfc bottom}}
期限
编辑征求意见应当维持开放讨论,直到有足够的评论可以达成共识,或是显然无法达成共识为止。
征求意见没有要求最短或最长时限;然而,机器人会在讨论停止30日后,假定所有人遗忘有关讨论并予以自动结束(也就是移除rfc模板),以避免累积过多积压的讨论,使讨论列表过于混乱,浪费讨论者的时间。但编辑者不应等待机器人自行处理:如果讨论符合上面5项条件中的任何一项,则应该在讨论有明确结果后立即主动结束征求意见。相对来说,如果必须要进行30日以上,用以收集更多意见,则必须延迟机器人的自动作业。以下是操作方法:
机器人基于讨论串最后签名时间判断讨论是否仍然进行中,并会从30日无新留言的讨论串移除RFC模板。
如果要手动结束征求意见,请将{{rfc}}
模板从讨论页移除。机器人将会在下一次运作时将该次讨论从征求意见列表中移除(如果该次征求意见因时程过久而由机器人自动结束时,也会将{{rfc}}
模板移除)。如果您同时要关闭讨论,也请执行同样的编辑动作。除了移除{{rfc}}
模板以外,您也可以采用其中一种模板链接格式来结束征求意见,如{{tlxp}}
模板,可编辑成{{tlxp|rfc|bio|rfcid=fedcba9}}
。不要将{{rfc}}
模板包在<nowiki>...</nowiki>
标签里面,也不要放在HTML注解标记“<!-->...</!-->
”当中,因为机器人会直接忽略这些标记,并将该篇讨论视为开启状态;这种情况下就有可能会破坏征求意见列表页面。
如果要延长现有的征求意见至多30日,以防止机器人在下个月自动结束讨论,请在讨论当中开头描述的时间戳记之前插入现在的时间戳记。
重新开始某个征求意见
编辑任何需要针对某个主题取得更多评论,可以在结束征求意见后重新开启讨论,不论该篇讨论是否已经关闭。举例,某个征求意见的发起人撤回该讨论,但其他人可能对此感兴趣,这时就可以重新开始征求意见。
要重新启动某个征求意见,请重新插入{{rfc}}
模板。如果该模板被机器人自动移除,请确认是否在该评论的开头描述之后及原始时间戳记之前插入目前的时间戳记,否则机器人将会再次移除该模板。这个动作可以将讨论时间延长30日,但如果所讨论的议题需要非常长的讨论时间,您可以在{{rfc}}
模板的前一行插入以下语法:
<!-- RFCBot Ignore Expired -->
您应当在该篇征求意见中开头描述的下一行说明该评论曾经结案但已重新启动,并且在合适的地方加上您的签名。
注解
编辑参见
编辑- 本页的子页面列表
- 维基百科:征求意见/全部:进行中的征求意见总表
- 维基百科:回馈请求服务:在用户讨论页接收新征求意见通知的登记处
- 维基百科:讨论页话题索引:最近十四天有新留言的讨论串
- 维基百科:请求:所有其他请求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