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滅絕與瀕危物種
滅絕與瀕危物種主題
優質條目
百慕達海燕(學名:Pterodroma cahow)是一種虻圓尾鸌,在百慕達因其怪異的叫聲而被稱為Cahow。百慕達海燕為夜行性、在地上築巢的海鳥,是百慕達的國鳥。在1620年時這種鳥已近乎絕滅,但在二十世紀初期,科學家陸續採集到一些這種鳥的樣本,顯示百慕達海燕尚未滅絕。並於1951年,百慕達海燕被正式再次發現。百慕達海燕也是拉撒路物種(指在被認為已滅絕之後,被再次發現的物種)的代表之一。在2005年,百慕達海燕數量回升至約250隻。
新條目
分類
你知道嗎?
- 除了可能已滅絕的白鱀豚外,生活在加利福尼亞灣北部的小頭鼠海豚(Phocoena sinus)是當前最接近滅絕的鯨豚類動物,其數量已不足50頭,被 IUCN 列為極危物種。
- 奇瓦瓦田鼠是草原田鼠(Microtus pennsylvanicus)的亞種之一,亦是其最大的亞種,自1988年以後便沒有再次被觀察到,可能已經滅絕。對其唯一所知的信息是它們分佈於墨西哥奇瓦瓦州。
- 在2011年,西伯利亞發現了一具9300年前完整的西伯利亞野牛(Bison priscus)木乃伊。
- 猛獁象(Mammuthus)的滅絕原因更可能是氣候變化,而並非曾經認為的早期人類過度捕獵。
- 在恐鳥(Dinornithidae)於15世紀滅絕時,僅有2500多人居住在新西蘭。
- 羅迪椋鳥(Necropsar rodericanus)是一種神秘的已滅絕的椋鳥,其存在僅基於一份旅行報告和一些亞化石骨骼。曾有一具疑似的標本,但於2000年被證實為白化的灰旋木嘲鶇。
優質圖片
斑鱉(學名:Rafetus swinhoei)又稱斯氏鱉、斑黿、太湖黿、中華巨鱉等,是一種主要產自中國南部和越南北部的大型淡水鱉,20世紀以來的分佈區為長江下游、太湖、錢塘江、紅河及馬江水系。與生活在西亞兩河流域的幼發拉底鱉(幼河斑鱉 Rafetus euphraticus)為近親,二者是斑鱉屬(斯氏鱉屬)僅存的兩個物種。
斑鱉體呈暗綠色或黑綠色,頭頸部密佈黑綠色與黃色相雜的斑紋,吻部似豬鼻。體形較扁;背甲平而光滑,寬達70厘米,直線長度達86厘米,曲線長度達106厘米;腹部僅有兩個退化的胼胝體。身軀全長可超過1米,體重可達70-100千克,最重可達200千克以上,推測為現存最大的淡水龜鱉類動物。
儘管斑鱉早在1873年便已被命名,但長久以來一直被誤認為是黿(Pelochelys cantorii)或中華鱉(Pelodiscus sinensis)的同物異名,直到1987年美國學者 Meylan 正式將其劃入斑鱉屬,方與其他鱉類區分開來,而中國學界至1990年代以後在學者趙肯堂的研究與宣傳下才認識到其獨特性,並由學者趙爾宓在1994年提出以「斑鱉」為中文名。因此,斑鱉未被列入中國於1989年發佈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也因此長期未得到人類的關注與保護,至今已功能性滅絕。截至2021年初,世界上已知的活體斑鱉僅剩三到四隻:一隻百餘歲的雄鱉被飼養於中國蘇州上方山森林動物世界(原蘇州動物園),兩隻年齡不詳的野生個體生活在越南河內同莫湖水庫,其中一隻為雌性,系2020年10月22日最新發現的個體;另有一隻野生個體可能存在於河內宣漢湖,性別和年齡均不詳。
2010年以來中國學者王劍、史海濤等人提出,斑鱉的諸多中文名均有一定缺陷,不能準確指示其專屬特徵,建議採用新的中文名「黃斑巨鱉」,同時考證出中國古籍中記載的「黿」及其俗稱「癩頭黿」實指斑鱉,因而建議將現代中文裏所稱的黿改名為「亞洲圓鱉」,避免混淆。
相關新聞
2018年
滅絕與瀕危物種相關條目
滅絕 - 滅絕事件 - 局部地區滅絕 - 已滅絕動物列表 (近現代) - 已滅絕植物列表 - 化石 - 全新世滅絕事件 - 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 - 寒武紀-奧陶紀滅絕事件 - 奧陶紀-志留紀滅絕事件 - 三疊紀-侏羅紀滅絕事件 - 泥盆紀後期滅絕事件 - 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 - 模糊效應 - 澳洲巨型動物群 - 矮象 - 線系絕滅 - 滅絕旋渦 - 史前爬行動物 - 人口過剩 - 人類滅絕 - 人類自願滅絕運動 - 演化 - 生物多樣性 - 入侵物種 - 育種 - 拉撒路物種 - 無危 - 近危 - 易危 - 瀕危 - 極危 - 野外絕滅 - 數據缺乏 - 國際鳥盟 -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 - 瀕危物種法案 -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