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灭绝与濒危物种
灭绝与濒危物种主题
优质条目
百慕大海燕(学名:Pterodroma cahow)是一种虻圆尾鹱,在百慕达因其怪异的叫声而被称为Cahow。百慕达海燕为夜行性、在地上筑巢的海鸟,是百慕达的国鸟。在1620年时这种鸟已近乎绝灭,但在二十世纪初期,科学家陆续采集到一些这种鸟的样本,显示百慕达海燕尚未灭绝。并于1951年,百慕大海燕被正式再次发现。百慕大海燕也是拉撒路物种(指在被认为已灭绝之后,被再次发现的物种)的代表之一。在2005年,百慕大海燕数量回升至约250只。
新条目
分类
你知道吗?
- 除了可能已灭绝的白鱀豚外,生活在加利福尼亚湾北部的小头鼠海豚(Phocoena sinus)是当前最接近灭绝的鲸豚类动物,其数量已不足50头,被 IUCN 列为极危物种。
- 奇瓦瓦田鼠是草原田鼠(Microtus pennsylvanicus)的亚种之一,亦是其最大的亚种,自1988年以后便没有再次被观察到,可能已经灭绝。对其唯一所知的信息是它们分布于墨西哥奇瓦瓦州。
- 在2011年,西伯利亚发现了一具9300年前完整的西伯利亚野牛(Bison priscus)木乃伊。
- 猛犸象(Mammuthus)的灭绝原因更可能是气候变化,而并非曾经认为的早期人类过度捕猎。
- 在恐鸟(Dinornithidae)于15世纪灭绝时,仅有2500多人居住在新西兰。
- 罗迪椋鸟(Necropsar rodericanus)是一种神秘的已灭绝的椋鸟,其存在仅基于一份旅行报告和一些亚化石骨骼。曾有一具疑似的标本,但于2000年被证实为白化的灰旋木嘲鸫。
优质图片
斑鳖(学名:Rafetus swinhoei)又称斯氏鳖、斑鼋、太湖鼋、中华巨鳖等,是一种主要产自中国南部和越南北部的大型淡水鳖,20世纪以来的分布区为长江下游、太湖、钱塘江、红河及马江水系。与生活在西亚两河流域的幼发拉底鳖(幼河斑鳖 Rafetus euphraticus)为近亲,二者是斑鳖属(斯氏鳖属)仅存的两个物种。
斑鳖体呈暗绿色或黑绿色,头颈部密布黑绿色与黄色相杂的斑纹,吻部似猪鼻。体形较扁;背甲平而光滑,宽达70厘米,直线长度达86厘米,曲线长度达106厘米;腹部仅有两个退化的胼胝体。身躯全长可超过1米,体重可达70-100千克,最重可达200千克以上,推测为现存最大的淡水龟鳖类动物。
尽管斑鳖早在1873年便已被命名,但长久以来一直被误认为是鼋(Pelochelys cantorii)或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的同物异名,直到1987年美国学者 Meylan 正式将其划入斑鳖属,方与其他鳖类区分开来,而中国学界至1990年代以后在学者赵肯堂的研究与宣传下才认识到其独特性,并由学者赵尔宓在1994年提出以“斑鳖”为中文名。因此,斑鳖未被列入中国于1989年发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也因此长期未得到人类的关注与保护,至今已功能性灭绝。截至2021年初,世界上已知的活体斑鳖仅剩三到四只:一只百余岁的雄鳖被饲养于中国苏州上方山森林动物世界(原苏州动物园),两只年龄不详的野生个体生活在越南河内同莫湖水库,其中一只为雌性,系2020年10月22日最新发现的个体;另有一只野生个体可能存在于河内宣汉湖,性别和年龄均不详。
2010年以来中国学者王剑、史海涛等人提出,斑鳖的诸多中文名均有一定缺陷,不能准确指示其专属特征,建议采用新的中文名“黄斑巨鳖”,同时考证出中国古籍中记载的“鼋”及其俗称“癞头鼋”实指斑鳖,因而建议将现代中文里所称的鼋改名为“亚洲圆鳖”,避免混淆。
相关新闻
2018年
灭绝与濒危物种相关条目
灭绝 - 灭绝事件 - 局部地区灭绝 - 已灭绝动物列表 (近现代) - 已灭绝植物列表 - 化石 - 全新世灭绝事件 - 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 - 寒武纪-奥陶纪灭绝事件 - 奥陶纪-志留纪灭绝事件 - 三叠纪-侏罗纪灭绝事件 - 泥盆纪后期灭绝事件 - 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 - 模糊效应 - 澳洲巨型动物群 - 矮象 - 线系绝灭 - 灭绝旋涡 - 史前爬行动物 - 人口过剩 - 人类灭绝 - 人类自愿灭绝运动 - 演化 - 生物多样性 - 入侵物种 - 育种 - 拉撒路物种 - 无危 - 近危 - 易危 - 濒危 - 极危 - 野外绝灭 - 数据缺乏 - 国际鸟盟 -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 - 濒危物种法案 -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