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

北美洲國家

加拿大英語法語:Canada,英語:/ˈkænədə/法語:[kanada])是一個位於北美洲北部的國家,屬於西半球北半球,其領土西臨太平洋,東瀕大西洋,北接北冰洋,有部分領土位於北極圈內。加拿大東北方與丹麥領地格陵蘭相望,並以漢斯島為界接壤,北方與俄羅斯隔海相望,南方及西北方與美國本土及阿拉斯加州接壤,法國屬地聖皮耶與密克隆群島位於其東部的島嶼之中。加拿大的領土面積達998萬4670平方公里,為全球面積第二大國家,亦是已開發國家之中的領土面積最大者,加拿大的海岸線是全世界最長。該國首都為渥太華,全國五大城市2016年都會區人口排序;多倫多蒙特婁溫哥華卡加利愛德蒙頓[9]十個省和三個地區組成加拿大聯邦。加拿大被《富比士》列於2020年退休宜居國的名單中[10]

加拿大
Canada英語
格言:
國歌:
王室頌歌
  • God Save the King英語[1]
  • 《天佑國王》
北美洲地圖,加拿大為綠色
首都 渥太華
45°25′29″N 75°41′42″W / 45.42472°N 75.69500°W / 45.42472; -75.69500
45°24′N 75°40′W / 45.400°N 75.667°W / 45.400; -75.667
最大城市 多倫多
官方語言
認可的地方語言
族群
政府聯邦制
議會制君主立憲制[2]
• 君主
查爾斯三世
• 總督
瑪麗·西蒙
• 總理
賈斯汀·杜魯道
理查·華格納
立法機構加拿大國會
加拿大上議院
加拿大下議院
現役軍人67,492人
36,381(預備役)
歷史
• 聯邦化
1867年7月1日
1931年12月11日
• 憲法本國化英語Patriation
1982年4月17日
面積
• 總計
9,984,670平方公里(第2名
• 水域率
8.92(891,163平方公里 / 344,080平方英里)%
人口
• 2023 Q3估計
Neutral increase 40,097,761[3]
• 2024年普查
41,013,253(第38名
• 密度
3.92/平方公里(第228名
GDPPPP2023年估計
• 總計
2.385萬億美元[4]第15名
• 人均
60,176美元[4]第26名
GDP(國際匯率)2023年估計
• 總計
2.089萬億美元[4]第9名
• 人均
52,722美元[4]第18名
吉尼係數0.31[5](2017年)
 · 第110名[6]
人類發展指數 0.922[7](2018年)
極高極高 · 第13名
貨幣加拿大元($)(CAD
時區UTC−3:30至−8
UTC−2:30至−7
日期格式
  • dd-mm-yyyy
  • mm-dd-yyyy
  • yyyy-mm-dd(CE)
行駛方位靠右行駛[8]
電話區號+1英語Telephone numbers in Canada
ISO 3166碼CA
網際網路頂級域.ca

加拿大在1400年前即有原住民在此生活。15世紀末,英國法國殖民者開始探索北美洲的東岸,並在此建立殖民地。1763年,當七年戰爭結束後,法國將其幾乎所有的北美殖民地讓予英國。在隨後的幾十年中,英國人向西探索至太平洋地區,並建立了數個新的殖民地。1867年7月1日,《1867年憲法法令》通過,加拿大省拆分為安大略魁北克兩省,與新布藍茲維新斯科細亞三個英屬北美殖民地組成加拿大聯邦。在隨後100多年裡,其它幾塊英屬北美殖民地陸續加入聯邦,組成現代加拿大。1931年12月11日,英國通過西敏法令,令加拿大成為獨立國家,此時國家元首依舊是當時的英國國王喬治五世,且英國國會依舊掌握有加拿大的修憲權。1933年和1949年,加拿大民事案件和刑事案件的終審權分別從英國樞密院司法委員會移交至加拿大最高法院。1982年3月29日,加拿大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御准法律,將加拿大憲法修憲權移交加拿大國會,自此結束加拿大與英國之間特殊的立法關係。

加拿大是實行聯邦制君主立憲制議會制的國家,國王查爾斯三世國家元首加拿大君主,而加拿大總督為其及政府的代表。加拿大是雙語國家,英語法語官方語言原住民的語言被認定為第一語言。由於地處高緯度及地廣人稀,該國一直奉行積極吸納外來移民的政策,以至人口亦以移民為主,有近五分之一的國民於國外出生,是世界上擁有多種族文化最為多元的國家之一。[11]

得益於豐富的天然資源,加拿大是經濟發達、國民富裕的國家。以國際匯率計算,加拿大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在全世界排名第十六,人類發展指數排名第十。2021年,加拿大國內生產總值為20900億加元,它在教育、政府透明度、自由度、生活品質及經濟自由的國際排名英語International rankings of Canada皆名列前茅,被《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雜誌評為2021年最佳國家。[12]加拿大積極參與國際事務,是聯合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美空防司令部七大工業國組織二十國集團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大英國協法語圈的成員國及太平洋島國論壇的對話夥伴。

名稱

編輯

「Canada」來自於聖羅倫斯易洛魁語英語St. Lawrence Iroquoian中的「Kanata」一詞,意思解作「村」或「聚居地」[13]。1535年,居住在現今魁北克市的原住民將法國探險者雅各·卡蒂埃帶到斯塔達科納英語Stadacona,並稱該地為Kanata[14]。後來雅各·卡蒂埃便用Canada指多納科納英語Donnacona(即斯塔達科納的首領)統治的地區。1545年,歐洲的書籍和地圖都開始用Canada代表這片區域[14]

在17世紀和18世紀早期,Canada指新法蘭西聖羅倫斯河流域的地區。為了應對十三個殖民地居民的反英活動,英國政府在1774年頒布魁北克法令,這法案把加拿大的範圍擴展至五大湖南部的地區,遠及俄亥俄河。這些土地大部分在1783年被移交給新生的美國,但五大湖以北的土地,即現今安大略省的大部分地區,被英國保留下來。在新法蘭西被英國占領後,加拿大被分為兩部份,即上加拿大下加拿大。1841年,上下加拿大又合併為加拿大省[15]

1867年,加拿大省與新布藍茲維新斯科細亞組成加拿大自治領[16]。隨著加拿大逐漸脫離英國,其政府也逐漸在官方文件和條約中使用加拿大這一簡稱。1982年,加拿大國慶日的官方名稱從自治領日改為加拿大日[17]

歷史

編輯

原住民時期

編輯

根據考古研究英語Archaeology of the Americas遺傳學分析英語Genetic history of indigenous peoples of the Americas,至少在24,500年前育空北部即有人類活動,而南安大略的人類活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500年[18][19]舊克羅平地英語Old Crow Flats藍魚洞穴英語Bluefish Caves遺蹟是加拿大境內最古老的人類居住地[20]原住民社會的特點包括有永久居住點、農業耕種、複雜的社會等級和貿易網絡[21][22]。一部分原住民文明在歐洲殖民者抵達加拿大前已瓦解,如今只能通過考古發掘研究那些文明[23]

在第一批歐洲殖民者定居加拿大時,原住民的人口總數估計為20萬[24]至200萬[25]。加拿大皇家原住民健康委員會的數據顯示,現時約有50萬名原居民居住在加拿大[26]。由於缺乏相應免疫能力,原住民被殖民者帶來的流感麻疹天花傳染病感染,人口銳減40%至80%不等[24]。現今居住在加拿大的原住民為第一民族因努伊特人梅蒂人,其中梅蒂人是原住民與法裔加拿大人的混血後代[27]。而與其他原住民相比,因努伊特人與歐洲殖民者的交流較少[28]

歐洲殖民時期

編輯
 
班傑明·委斯特的畫作《沃夫將軍之死》英語The Death of General Wolfe,此畫反映1759年在魁北克發生的亞伯拉罕平原戰役

公元1000年左右,歐洲人首次踏足於加拿大。紅鬍子艾瑞克曾在紐芬蘭島蘭塞奧茲牧草地建立短暫的居住點[29]。自北歐殖民者之後加拿大有一段時間沒有與歐洲接觸,直到1497年義大利人喬瓦尼·卡博托(John Cabot)為英格蘭探索加拿大大西洋沿岸[30]。在16世紀早期,巴斯克及葡萄牙海員在大西洋沿岸建立季節性的捕鯨及捕魚點[31]。1534年,法國探險家雅各·卡蒂埃(Jacques Cartier)探索聖羅倫斯灣,並在7月24日以法國國王法蘭索瓦一世的名義占領了那片土地[32]

1583年,英國人漢弗萊·吉爾伯特爵士在如今紐芬蘭的聖約翰斯建立定居點,並表示這是英國在北美的第一塊殖民地[33]。之後法國探險家薩繆爾·德·尚普蘭分別在1605年於新斯科細亞省的皇家港英語Port Royal, Annapolis County, Nova Scotia和在1608年於魁北克省魁北克市建立北美最早的歐洲人永久定居點[34]。在新法蘭西的範圍內,法裔加拿大人開始沿著聖羅倫斯河一帶擴張,阿卡迪亞人也開始在大西洋省份定居,而傳教士和皮毛商人英語Coureur des bois開始探索五大湖、哈德遜灣密西西比河流域一帶。後來在17世紀中葉,為了爭奪皮毛交易英語North American fur trade的控制權,阿爾岡金部落和易洛魁部落分別在英國、荷蘭和法國的支持下發生河狸戰爭英語Beaver Wars[35]

1610年,英國在紐芬蘭島建立更多殖民地[36],不久之後十三殖民地也在南方成立[31]。但在1689年至1763年北美洲爆發北美殖民地戰爭,而後來在北美洲所爆發的一連串戰爭更為七年戰爭鋪路[37]。新斯科細亞省因烏特勒支和約在1713年讓予英國,之後巴黎和約法國將幾乎所有在北美洲的殖民地讓予英國[38]

在1763年頒布的皇家宣言魁北克省分離於新法蘭西,並將布雷頓角島合併到新斯科細亞[17],聖約翰斯島(即如今的愛德華王子島)更在1769年獨立成為單獨的殖民地[39]。而為了避免魁北克境內的法裔加拿大人不滿,英國於1774年頒布魁北克法案,將魁北克地區延伸至五大湖和俄亥俄河,並在魁北克地區重新確立法語、天主教信仰和法國市民法的地位[17]

1783年簽署的巴黎條約承認美國獨立,並將五大湖以南的地方割讓予美國[40]新布藍茲維從新斯科細亞劃分出來成為王室置地。為了安撫魁北克境內的英裔加拿大人,英國政府在1791年頒布新的憲法法案將魁北克分為以英語作母語的上加拿大和以法語作母語的下加拿大兩部分,並賦予兩者各自的選舉立法權,上下加拿大分別演變成如今的安大略和魁北克[41]

 
羅伯特·哈里斯英語Robert Harris (painter)所畫的聯邦之父(1884),這幅畫反映的是1864年舉行的沙洛鎮會議[42]

1812年戰爭,英國與美國交戰,加拿大成為主要戰場。戰爭結束之後,大量英國人和愛爾蘭人移民至加拿大[25]。在1825年到1846年間,有626,628名歐洲移民進入加拿大[43]。其中包括愛爾蘭移民以及蘇格蘭人[44][24]

出於對問責政府的渴求,加拿大人發動1837年起義。叛亂被平息之後到加調查的達勒姆勳爵建立一篇報告,《英屬北美事務分析英語Report on the Affairs of British North America》。報告建議把現任政府改為問責制政府[17]。英國政府接納達勒姆勳爵在報告中的建議,並頒布1840年聯合法案英語Act of Union 1840,重新將上下加拿大合併成立加拿大省。 1849年,代表所有英屬北美的責任政府建立[45]。1846年,英美簽定俄勒岡條約,確定美國和英屬北美在西部以北緯49度為界。這一條約解決長久以來英屬北美與美國的邊境爭端,也為英國建立溫哥華島殖民地和英屬哥倫比亞殖民地鋪平道路[46]

聯邦的組成及擴張

編輯
 
加拿大行政區劃的變化

經過數次立憲會議之後,《1867年憲法法令》於1867年7月1日通過,加拿大省新布藍茲維省新斯科細亞省三個英屬北美殖民地組成加拿大聯邦[47][48]。加拿大獲得羅伯特領地西北部地區英語North-Western Territory的控制權,並將兩者合併成西北地方,這一舉動促使該地區的原住民梅蒂人在1870年7月發動紅河起義,加拿大建立從西北地方分離出的曼尼托巴省[49]

1871年,英屬哥倫比亞省(英屬哥倫比亞殖民地與溫哥華島殖民地已在1866年合併)加入聯邦。兩年後,愛德華王子島也加入聯邦[50]

首任總理約翰·亞歷山大·麥唐納及他的保守黨政府設立關稅以保護加拿大新生的製造業[48]。為了開發西部,加拿大政府資助三項橫加鐵路項目(包括加拿大太平洋鐵路),並配合自治領土地法英語Dominion Lands Act ,開始對大平原的開發。為了維護這片新開發區域的治安,加拿大政府設立西北山地警察局[51][52]。1898年掀起的克朗代克淘金熱為加拿大西北領地帶來大批移民,這一事件直接促使這片區域從西北領地分離並建立育空地區。在加拿大自由黨的總理威爾弗里德·洛里埃的領導下,歐洲移民開始在大平原地區定居,因此促成亞伯達省薩斯喀徹溫省在1905年建立[50]

20世紀早期

編輯
 
1917年,加拿大士兵與一輛馬克II型坦克維米嶺戰役

20世紀早期,作為自治領地的加拿大外交事務由英國控制,所以當英國在一戰對德宣戰時加拿大也自動參戰英語Military history of Canada during World War I,被派往西方戰線的加拿大志願兵後來更組成加拿大軍團。這支軍隊在維米嶺戰役和其它主要戰役中都擔當相當重要的角色[53]。參與一戰的650,000名加拿大人中,約60,000人戰死,173,000人負傷[54]。1917年,保守黨總理羅伯特·萊爾德·博登對法裔魁北克人實行強制徵兵,徵兵危機英語Conscription Crisis of 1917爆發。之後在1917年羅伯特所領導的聯合黨贏出大選。1919年,加拿大獨立於英國加入國際聯盟[53],隨後的1931年西敏法案更肯定加拿大的獨立性[2]

1930年代的大蕭條給加拿大經濟帶來沉重打擊[55]。為了應對大蕭條,合作社聯邦聯合會英語Co-operative Commonwealth Federation在40年代至50年代於薩斯喀徹溫省推出多項社會福利政策[56]。二戰期間,在自由黨總理威廉·萊昂·麥肯齊·金帶領之下加拿大對德宣戰。第一支加拿大軍隊於1939年12月抵達英國[53]

加拿大軍隊參與許多重要戰役,其中包括迪耶普戰役入侵義大利諾曼第戰役霸王行動斯海爾德河戰役[53]。在荷蘭被德國占領期間,加拿大為流亡的荷蘭王室英語Monarchy of the Netherlands提供庇護,之後加拿大更把荷蘭從納粹德國解放出來[57]。二戰期間,加拿大為該國軍隊以及英國、中華民國和蘇聯製造許多軍事裝備,使加拿大經濟飛速發展[53]。儘管在1944年魁北克再次爆發徵兵危機英語Conscription Crisis of 1944,但在戰後加拿大成為一個強大的經濟體並擁有一支龐大的軍隊[58]

現代加拿大

編輯
 
加拿大總督哈羅德·亞歷山大(中間)在總督府接受把紐芬蘭併入加拿大的議案(1949年3月31日)

1949年,紐芬蘭自治領(現在是紐芬蘭與拉布拉多)加入加拿大聯邦[59]。加拿大的經濟快速增長,與逐漸親近的北美土地感情,隨之帶來加拿大人更強烈的自我認同,標誌事件為1965年楓葉旗的採用[60],加拿大獨有的英法融合移民文化,也開始了1969年的雙語政策[61]以及1971年多元文化政策的實施[62]

社會福利政策也被重新提起,例如醫療保險退休金計劃以及學生貸款等,但在其他省政府,尤其是魁北克和亞伯達的省政府都十分反對這些政策,他們認為聯邦政府推行這些政策會侵犯到他們的管轄範圍[63]

在1982年前,英屬北美法令一直承擔著加拿大實質憲法的角色,而再經過數次修憲會議之後,1982年加拿大憲法正式制定施行,加拿大終於擁有自己的一套憲法,並同時見證加拿大權利與自由憲章的誕生[64]

1999年,在因努伊特人與聯邦政府爭取之下,努納福特西北地方獨立,成為加拿大第三個地區[65]

與此同時,20世紀60年代在魁北克掀起的寂靜革命深深影響了該省的社會和經濟,並掀起了魁北克民族主義運動英語Quebec nationalism。信仰馬克思主義的極左翼恐怖組織魁北克解放陣線策劃了多次恐怖襲擊,其中最嚴重的事件為在1970年發生的十月危機[66]。1976年,主張魁北克獨立魁北克人黨贏出大選,並在1980年就魁北克應否獨立而進行全民公投,但以失敗收場。1990年,各省為了安撫魁北克民族主義而嘗試通過米奇湖協定英語Meech Lake Accord修改憲法,但未能通過[67]。作為回應,魁北克成立聯邦政黨魁人政團西加拿大成立加拿大改革黨[68][69]。1995年,魁北克人黨再次進行全民公投,但以只有49.4%的得票率失敗。1997年,加拿大最高法院裁定省單方面宣布脫離聯邦是違憲,隨後,加拿大國會通過清晰法案,規定在魁北克全民公決中所提出的問題足夠明確且得到明顯多數的支持時,魁北克便可以與加拿大政府進行脫離聯邦的協商程序[67]

除了魁北克主權問題之外,在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也發生一些震撼加拿大社會的事件。其中包括在加拿大歷史上最大的一場屠殺,印度航空182號班機空難[70];1989年的蒙特婁工程學院大屠殺[71];還有在1990年的奧卡危機英語Oka Crisis[72],加拿大政府第一次與原住民團體發生衝突的事件[73]。加拿大也參加1990年的波斯灣戰爭,並積極參與維和任務,包括在前南斯拉夫的維和行動[74][75]。加拿大在2001年支持出兵阿富汗,但當美國邀請加拿大加入伊拉克戰爭時,加拿大拒絕[76]。2009年,加拿大的經濟遭受經濟大衰退影響,但現已開始恢復[77]。2011年,加拿大軍隊參加由北約領導的武裝干涉利比亞內戰[78]

地理

編輯

加拿大占據著北美洲北部的大部分地區,其領土從西部的太平洋地區一直延伸到東部的大西洋地區,北部延伸至北冰洋[79]格陵蘭在該國的東北部,聖皮耶與密克隆群島群島紐芬蘭的南部。按總面積來算(包括陸地面積與水域面積),加拿大是全世界第二大的國家,僅次於俄羅斯;僅按陸地面積計算,它則為全世界第四大[79]。雖然如此,加拿大過去多年只有與美國陸地接壤,但自2022年漢斯島分治開始,丹麥隨之成為第二個與加拿大陸地接壤的國家。

 
加拿大的衛星圖針葉林布滿整個加拿大盾地冰河覆蓋著北極。大平原和五大湖在南部,這裡同時集中全國近一半的人口

自1925年起,加拿大宣稱西經60度至141度的北極地區為其領土[80],但是一直沒有得到廣泛承認。它擁有世界上最北的人類定居點,駐紮在艾厄士米爾島加拿大軍隊警報站英語CFS Alert,緯度高達北緯82.5度,距北極點僅有800公里[81]。加拿大擁有世界上最長的海岸線,總共長202,080公里(125,570英里)[79],而與美國之間的邊境更是世界上最長的不駐防邊界,共8,891公里(5,525英里)長[82]

自上一次冰期開始,加拿大境內有多達八種不同類型的森林,其中包括布滿整個加拿大盾地針葉林[83]。與美國共有的蘇必略湖是世界上第一大淡水湖(以面積計算),約82,100平方公里(31,700平方英里)[84],而在該國境內有大量淡水資源[85]。同時在落磯山脈海岸山脈也有淡水以冰川的狀態儲存在那些山脈。加拿大的地質活動相當活躍,有著頻繁的地震以及許多活火山[86]。1775年發生在英屬哥倫比亞省北部的思艾克斯火山英語Tseax Cone爆發是加國歷史上最嚴重的一場自然災害,造成大約2000尼斯迦人遇難並摧毀他們在納斯河英語Nass river谷的村莊。火山爆發帶來約22.5公里(14.0英里)的岩漿流,而根據尼斯迦人的傳說,那些岩漿甚至堵塞納斯河[87]。加拿大的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3.41人(每平方英里8.83人),是全世界人口密度最低的國家之一。而人口最密集的區域為魁北克市-溫莎走廊,位於魁北克省南部和南安大略並分布在聖羅倫斯河和五大湖沿岸[88]

由於幅員遼闊且地形多樣,加拿大的氣候在不同地區會有明顯差別。冬季時多數地區會非常寒冷,尤其是在內陸和大平原地區,日間氣溫通常為−15 °C(5 °F),最冷可達−40 °C(−40 °F),風寒指數並經常處於嚴重水平[89]。在內陸地區積雪可覆蓋著地面長達半年,而在北部大雪可以持續整年。在英屬哥倫比亞省的海岸,例如溫哥華都是溫帶氣候。在東部的海岸,平均氣溫最高大約是20 °C(68 °F)。而在內陸,夏季的平均氣溫為25—30 °C(77—86 °F),而偶爾氣溫會升至40 °C(104 °F)[90]

政治

編輯
 
位於渥太華國會山莊

政府

編輯
 
加拿大國徽

加拿大的政治體制為君主立憲下的議會制,並採用三權分立,而立法權司法權行政權均源於加拿大君主[91][92][93]。現任君主為查爾斯三世,他同時也是其它15個獨立的大英國協國家的君主。由於加拿大君主居住在英國,所以他通常會指派總督來代表他行使權力[94]。王室成員在政府內的權力十分有限[93][95][96],實際上國家的行政權是在內閣身上,一個成員全是國家部長和一些下議院議員並由總理帶領的委員會[97],但是總督或君主依然會保留著一些實權以在危機時使用[95]。而為了保持政府的穩定,總督通常會由總理提名[98]總理辦公室是政府中最具實權的一個機構,其可以發起立法提案,提名總督、省督、上議院議員、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國營企業以及政府機構的負責人[95]

 
國會山莊內的上議院

加拿大的下議院議員是由選民在多個單席次選區中選出,而全民大選是在總理的「建議」下由總督發起,通常為四年一次,或在國會通過不信任動議後自動發起[99]。在上議院中的105位議員是從不同地區中選出,退休年齡為75歲[100]。獲得次多下議院席次的黨派的黨魁會獲得加拿大官方反對黨主席的職位,該職位是議會系統的一部分,以防止政府不受制約[101]

2015年的下議院選舉中有五個政黨被選入下議院,分別為:

  • 加拿大自由黨(英語:Liberal Party of Canada;法語:Parti libéral du Canada,中間派政黨,執政黨)
  • 加拿大保守黨(英語:Conservative Party of Canada;法語:Parti conservateur du Canada,中間偏右政黨,官方反對黨)
  • 新民主黨(英語:New Democratic Party;法語:Nouveau Parti démocratique,社會民主主義的左翼政黨)
  • 魁人政團(法語:Bloc Québécois,主張魁北克獨立的政黨)
  • 加拿大綠黨(英語:Green Party of Canada;法語:Parti vert du Canada,環保主義政黨)

政府的責任被分為聯邦政府部分和十個省的省政府部分。省議會實行一院制,運作方式與聯邦議會相似[96]。加拿大的三個地區也有各自的立法機構,但是相對於省,地區擁有的憲法權利較少,它們的結構也有不同[102]

法律

編輯

加拿大的法律體系以普通法為主,部分地區如魁北克繼承了法國的成文法傳統。加拿大憲法為該國的最高法律,由成文法以及不成文慣例組成。在1867年通過的憲法法令劃分聯邦政府與省政府的權力。在1931年的《西敏法令》使其在立法上有進一步的自主權,而在1982年通過的另一套憲法法令英語Constitution Act,1982更令它在立法上完全獨立,脫離英國的控制。那套法令同時修改原有的憲法,並加入《加拿大權利與自由憲章》,這憲章保障加國公民的基本權利。通常政府不能凌駕這憲章,但是因《加拿大人權利與自由憲章》第三十三條英語Section Thirty-three of the Canadian Carter of Rights and Freedoms令聯邦議會以及省議會有權利去推翻憲章的某些部分[103]

 
印第安酋長勳章,用於紀念加拿大君主與原住民在1871年至1921年所簽署的11項條約英語Numbered Treaties

雖然不是完全沒有衝突,但早期歐洲人與原住民的交往都相對比較和平[104]。在歐洲殖民時期初英國政府才開始正式與原住民進行外交。期後政府與原住民簽署一系列條約和法律,例如印第安法令英語Indian Act,令雙方在爭議上有規矩可言[105]。其中最著名的11項條約英語Numbered Treaties,是由加拿大君主(維多利亞女王愛德華七世以及喬治五世三位)與原住民在1871年至1921年之間所簽署的一系列條約[106]。這些條約是女王會同行政局與原住民制訂,為加拿大原住民法律的基礎,由加拿大官方與原住民關係及北方事務部監督實施。而1982年憲法法令第三十五條英語Section Thirty-five of the Constitution Act, 1982為這些條約提供進一步的保障[105]。原住民也受到這些條約保障,例如醫療保健,免稅等優惠[107]

 
在國會山西面的加拿大最高法院

加拿大的司法機關有權解釋法律和推翻議會的法案。加拿大最高法院的九位大法官是由總理和司法部推薦後由總督委任,並由首席大法官領導[108]。所有高等法院和上訴法院的法官都是由聯邦政府任命[109]

加拿大大部分省份都實施普通法,除了魁北克省,在那裡是實施歐陸法。聯邦政府唯一一個能凌駕於其他省政府的法律是加拿大刑事法律英語Criminal law of Canada[110]皇家加拿大騎警可以在其他省份執法,雖然每個省都有自己的刑事法院和執法部門[111][112]

加拿大法院包括聯邦法院和省法院兩套體系。聯邦最高法院是最高審判機關。

外交與軍事

編輯
 
2019年,加拿大總理賈斯汀·杜魯道與美國總統唐納·川普白宮會面

加拿大現有75,000名常規自願軍以及約51,000名後備軍人[113]加拿大軍隊是由加拿大陸軍加拿大皇家海軍加拿大皇家空軍組成。2011年,該國的軍費開支大約為245億加拿大元[114]

加拿大與美國之間有著全世界最長的不設防邊境,而互相在軍事方面也有著廣泛的合作,且互為對方最大的貿易夥伴[115]。儘管如此,加拿大一直堅持著獨立的外交政策,最顯著的事件是堅持與古巴保持外交關係以及拒絕出兵伊拉克。作為大英國協法語圈國際組織成員,它與英國、法國以及前英法殖民地保持著密切的關係[116]。由於在二戰中對解放荷蘭作出重大貢獻,它至今仍然與荷蘭保持著良好的關係[57]

由於與大英帝國及大英國協的緊密聯繫,加拿大參與許多由英國領導的軍事行動,包括第二次布爾戰爭及兩次世界大戰。自此以後,它便奉行多邊主義,與其它國家合力解決世界問題[117][118]。它也是聯合國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創始國。在冷戰期間,加拿大是參與韓戰的聯合國成員,同時也與美國合作建立了北美空防司令部以防止蘇聯的空中襲擊[119]

 
加拿大第二十二皇家軍團UNITAS英語UNITAS的軍事演習

在1956年的第二次中東戰爭中當時的對外事務國務部部長萊斯特·皮爾遜(1963年當選加拿大總理)通過協調聯合國維和部隊介入戰事以緩解緊張局面,因此他獲得1957的諾貝爾和平獎[120]。因為這是聯合國第一次執行維和行動,所以皮爾遜被經常認為是這種行動的開創人。由當時開始直到1989年,加拿大參與聯合國的每一次維和行動,共50次[53]。加拿大也有在盧安達和前南斯拉夫危機事件中派遣軍事力量。但在向其它國家派遣軍事力量時也會無法避免地引起一些爭議,其中最大的一場爭議為1993年的索馬利亞醜聞英語Somalia Affair[121]

1990年,加拿大加入了美洲國家組織,2000年7月在安大略溫莎市舉辦了該組織的常務會議,2001年4月在魁北克市舉行了第三次美洲國家峰會[122]。而為了與環太平洋地區的經濟體有更緊密的關係,它也加入了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組織[123]

 
在2004年環太平洋演習哈利法克斯級巡防艦雷吉納號英語HMCS Regina

加拿大在聯合國授權下派遣軍隊參與阿富汗戰爭,2011年7月開始撤軍。在這場戰爭中,加國犧牲158名士兵、一名外交官、兩名救助工作者和一名戰地記者[124],並花費113億加元[125]

2007年,該國與義大利、英國、挪威和俄羅斯一起宣布一項共十五億美元的計劃以支持開發中國家開發疫苗,並同時呼籲其它國家參與這項計劃[126]。2007年8月,加國對北極點的主權英語Territorial claims in the Arctic受到俄羅斯的挑戰,起因是俄羅斯在北極進行了一次深海考察英語Arktika 2007,而加拿大自1925年起便打算將那一片地區納入國土範圍[127]。2011年3月至10月,在聯合國的授權下,加拿大介入利比亞內戰[128]。從2014年開始,加拿大也在伊拉克部署了空軍和特種部隊向伊斯蘭國發動戰爭。

加拿大因其在國際事務上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力,而被國際公認為中等強國[129]。除了是聯合國,世界貿易組織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等國際性組織的成員之外,它也是多個經濟和文化組織的成員[130]。1976年,加拿大簽署並加入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131]

行政區劃

編輯

加拿大是一個由十個省和三個地區組成的聯邦。整個國家可分為四個主要區域:加拿大西部、加拿大中部、大西洋省份以及加拿大北部。在醫療保險教育社會福利等方面,省通常比地區擁有較多自治權。各省的稅收總合會比聯邦政府多,這種政府架構在世界上是非常罕有。聯邦政府可以在其他省份推行聯邦法律,例如加拿大衛生法,即使省政府可以選擇不實行這些法律,但它們很少會這樣做。聯邦政府也有使用均等支出英語Equalization payments以確保每個省份都要付上相同的經濟負擔以換取相同的服務[132]

加拿大的首都、10個省與3個地區以及它們的首府,地圖上的名稱可點擊。
 努納福特西北地方 (加拿大)育空曼尼托巴安大略魁北克亞伯達英屬哥倫比亞新布藍茲維新斯科維亞愛德華王子島溫尼辟雷吉納雷吉納溫尼辟愛德蒙頓愛德蒙頓維多利亞 (英屬哥倫比亞)維多利亞 (英屬哥倫比亞)渥太華渥太華多倫多多倫多黃刀黃刀白馬市白馬伊魁特伊魁特魁北克市魁北克市非德里頓非德里頓沙洛鎮沙洛鎮哈利法克斯哈利法克斯聖約翰斯聖約翰斯紐芬蘭-拉布拉多薩斯喀徹溫

十個省分別為:

三個地區分別為:

  •   努納福特地區(英語、法語:Nunavut),簡寫為NU,1999年從西北地方分離成立,首府及最大城市為伊魁特
  •   西北地方 (英語:Northwest Territories),法語:Territoires du Nord-Ouest,簡寫為NT或NWT,1870年加入聯邦,首府及最大城市為黃刀市
  •   育空地區 (英語、法語:Yukon),簡寫為YT,1898年從羅伯特領地分離成立,首府及最大城市為白馬市

經濟

編輯
 
截至2009年,與加拿大有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是深藍色,而還在談判階段的國家是青色,加拿大是綠色

加拿大銀行為該國的中央銀行,由史提芬·朴洛茲英語Stephen Poloz管理。財政部長工業部長都會用加拿大統計局的數據來籌備財政計劃。多倫多證券交易所是世界上第七大證券交易所,截至2012年,有1,577間公司在多倫多交易所上市。加拿大是世界第10大經濟體,2015年,它的國內生產總值達1.556萬億美元[4]。而它不但是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和八國集團的成員,它也是全球十大貿易國英語Trading nation之一,經濟高度國際化[133][134]。加拿大的經濟為混合經濟,在美國傳統基金會公布的經濟自由指數中加國的排名高於美國和大部份西歐國家[135],更經歷過收入差距低於正常水平的時期[136]。2008年,加拿大的進口額超過4429億美元,其中價值2808億美元的貨品來自美國,117億美元的貨品來自日本和113億美元的貨品來自英國[137]。2009年,它的貿易逆差為48億加元,相比2008年該國的貿易順差為469億加元[138]

自20世紀初,當地的製造業,採礦業和服務業增長把加拿大從農業國家改造成工業化國家。與許多已開發國家一樣,加拿大的經濟以服務業為主,約四分之三的就業人口從事於該行業[139]。但在一級產業方面它便與其它已開發國家有所不同,加國的一級產業占當地經濟相當大的比重,其中伐木和石油工業更是該國兩個十分重要的行業[140]

加拿大是在已開發國家中極少數的能源出口國之一[141]。在大西洋省份的離岸區域儲藏著豐富的天然氣資源,而在亞伯達省也儲藏著大量石油及天然氣資源,當地的阿薩巴斯卡油田英語Athabasca oil sands的巨大儲量使加拿大擁有著全球約13%的石油儲備,成為世界上第三大的石油儲備國,僅次於委內瑞拉以及沙烏地阿拉伯[142]。加拿大是世界上其中一個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國及礦產資源大國,它的大草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小麥,油菜以及其他穀物的產地之一[143],而除了是的主要出產國之外,它還大量出口鋼材鐵礦石焦炭等礦產[141][144][145]。許多氣候惡劣的北部城市正是靠著附近的礦產和木材資源維持生計。在南部,特別是安大略省以及魁北克省兩省的南部,製造業十分發達,汽車與飛行器製造業是當地兩大重要產業[146]

 
加拿大,美國和墨西哥政府的代表於1992年簽署北美自由貿易協定

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加拿大與美國的經濟聯繫愈來愈緊密。在1965年簽署的美加汽車產品貿易協定英語Canada-United States Automotive Products Agreement打通兩國之間的汽車製造工業的貿易邊境。在20世紀70年代,能源危機爆發以及擔心外資掌控著國家的製造業,促使總理皮耶·杜魯道的自由黨政府制訂國家能源計劃英語National Energy Program和外國人投資審查機構[147]。但在20世紀80年代,進步保守黨總理馬丁·布萊恩·馬爾羅尼廢除國家能源計劃並將後者改名為加拿大投資英語Investment Canada,以鼓勵外資到加拿大進行投資[148]。1988年,加拿大與美國簽署的美加自由貿易協定消除兩國之間的關稅,而於1994年美加自由貿易協定擴展為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將自由貿易區擴展至墨西哥[143]。在90年代中期,自由黨總理讓·克雷蒂安開始緊縮開支,逐步還清國家債務[149]

2008年,次貸危機波及至加拿大並導致經濟大衰退,令失業率上升[150]。2009年10月,加國全國的失業率達8.6%,但各省之間的失業率懸殊,從失業率只有5.6%的曼尼托巴省(全國最低)到最高的紐芬蘭與拉布拉多失業率高達17%[151]。2008年到2010年之間,該國減少16萬全職工作崗位和22萬永久職位[152]。2010-2011財政年,加拿大的聯邦債務英語Canadian public debt為5567億美元,相比於2008-2009財政年的4637億美元加國的債務有所增長[153]。此外,加拿大的外債在2010年第一季度從410億美元上升至1940億美元[154]。但是,由於該國較保守的銀行體系以及政府在金融危機前有財政盈餘和實行已久的調低國債政策,使其受經濟大衰退的影響比其他八國集團成員國少[155]。2013年,整體上加拿大的經濟已穩定下來,但它依然被經濟增長放緩,歐債危機以及失業率高企等問題困擾[156]。與此同時,聯邦政府和當地許多產業開始將貿易擴展至新興亞洲市場,嘗試使加拿大出口多元化。2011年,亞洲是加拿大第二大的出口市場,僅次於美國[157][158]。但是,為了增加出口石油到中國而建議興建的恩橋北關輸油管道英語Enbridge Northern Gateway Pipelines引起廣泛爭議[159][160]

科技

編輯
 
2006年,安裝在發現號太空梭上的加拿大機械臂幫發現號執行STS-116任務

2011年,加拿大投入大約299億加元用作研究開發[161]。截至2012年,加拿大在物理化學醫學方面培育14位諾貝爾獎得主,並同年在一個有關科學家的大型國際調查中在科研質量方面名列全球第四[162]。加拿大也有許多國際性的高科技公司[163]。該國在各國網際網路使用者數目上排行第17位,有超過2840萬名用戶,相等於2012年其總人口的83%[164]

加拿大太空局探索太空計劃十分積極,例如外太空,行星和航空技術研究以及發展火箭和衛星科技。1962年,當雲雀1號英語Alouette 1成功升空之後,加拿大便成為第三個能自行研發,建造和發射人造衛星到太空的國家,僅次於蘇聯和美國[165]。1984年,馬克·加諾成為該國第一位太空人。2013年,加拿大共有9位太空人曾進入太空,參加超過十五次載人飛行任務[166]

加拿大參加興建國際太空站的計劃,並是太空機器人技術的先驅,它為國際太空站和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的太空梭建造加拿大臂加拿大臂2號土克特號英語Dextre三個機械人。自1960年,加國的航天科技公司為商業市場設計和製造多種型號的衛星,例如RADARSAT1號英語Radarsat-12號英語Radarsat-2ISIS衛星以及MOST衛星英語Microvariability and Oscillations of STars telescope[167]。它同時也成功研發和製造一些被廣泛使用的探空火箭,例如黑布蘭特英語Black Brant,自它在1961年推出之後已被使用超過一千次[168]

人口

編輯

加拿大人的種族(2016年人口普查)[169]

  歐裔(72.9%)
  亞裔(16.5%)
  加拿大原住民(4.9%)
  非裔(3.5%)
  拉丁裔(1.3%)
  多民族(0.7%)
  其他(0.4%)

根據2021年人口普查,加拿大共有36,991,981名居民,較2016年增長約5.2%,為1871年加拿大第一次人口普查時的10倍。自加拿大建國以來,人口中心正在逐漸向西擴張,1871年時大部分的加拿大人住在東部的四個省份(安大略魁北克新布藍茲維新斯科細亞),而2016年普查表明,將近1/3的人口住在草原三省以及西部(曼尼托巴薩斯喀徹溫亞伯達英屬哥倫比亞[170]

加拿大在七國集團中是人口增長率最快的國家,年均增長1%。2016年人口相比2011年增長了170萬。移民是該國人口增長的主要因素(約占2/3),而另外1/3則為自然生育[170]

因為緯度高,約80%的多數國民集中居住在南方,離美國邊境(不包括阿拉斯加邊境)不超於150公里(93英里)的地方[171]。他們大部分都是居住在魁北克市-溫莎走廊,英屬哥倫比亞省低陸平原和在亞伯達省的卡加利-愛德蒙頓走廊[172]。加拿大的緯度從北緯83度伸展至北緯41度,而約95%的人口居住在低於北緯55度的地區。與許多已開發國家一樣,加拿大也正在經歷人口轉型,人口逐漸老化,退休人士增加和在工作年齡內的人口減少。2006年,加拿大人口的平均年齡為39.5歲[173],而在2011年便增長至39.9歲[174]。2013年,加拿大人的平均預期壽命為81.5年。

根據2006年人口普查,加拿大最大的種族為「加拿大人」(不自稱祖籍,大多具有不列顛英/蘇/愛三島血統),占全國人口的32%,其次為英裔加拿大人(21%),法裔加拿大人(15.8%),蘇格蘭裔加拿大人英語Scottish Canadian(15.1%),愛爾蘭裔加拿大人英語Irish Canadian(13.9%),德裔加拿大人英語Canadians of German ethnicity(10.2%),義大利裔加拿大人(4.6%),華裔加拿大人(4.3%),第一民族(4.0%),烏克蘭裔加拿大人(3.9%)和荷蘭裔加拿大人(3.3%)[175]。大約有600個族群英語List of First Nations peoples被政府認定為第一民族。[176]

原住民的人口增長速度是國家本身的人口增長速度的兩倍,而在2006年加拿大約有4%的人口稱他們擁有原住民身份,另外有16.2%的人口屬於非原住民的有色人種少數裔[177]。2006年,那些有色人種少數裔群被定義得十分廣泛,包括有南亞裔加拿大人英語South Asian Canadian,華裔加拿大人,黑人拉美人等。2001年至2006年,加拿大的有色人種少數裔的人口增長27.2%[178]。在1961年,只有不到2%的加拿大人(約30萬人)可被列為少數族裔,和不到1%的人口是原住民[179]。在2007年,近五分之一(19.8%)的人口都在外國出生,其中有近60%的新移民是來自亞洲(包括中東地區)[180]。該國的移民主要是來自中國,菲律賓和印度[181]。現有華裔約171萬,根據加拿大統計局的數字,在2031年加拿大的有色人種少數裔群將會占其總人口的三分之一[182],這將會跟今日的美國相似。

加拿大是世界上移民率最高的國家之一[183],主因是受該國的經濟政策英語Economic impact of immigration to Canada家庭移民政策影響。2012年,有257,887人移民至加國[184]。大多數新移民都會生活在多倫多,蒙特婁和溫哥華等主要城市[185]。加拿大也接受大量難民[186],它所接受的難民占全球難民數量的10%以上[187]

加拿大約有140萬原住民,佔總人口的4%,主要包括「第一民族」(First Nations)、因努伊特人(Inuit)和梅蒂人(Métis);其中第一民族人數最多,約85萬人,實際上就是加拿大的「印地安人」。近年來加拿大的極具爭議的原住民人權逐漸受到關注,成為該國面對其歷史錯誤的一部份,加拿大仍在對這部分黑暗的過去進行揭露和反思[188]

加拿大最大都會區(2016年人口普查)
名稱 省份 人口 名稱 省份 人口
多倫多 安大略省 5,928,040 倫敦 安大略省 494,069
蒙特婁 魁北克省 4,098,927 聖凱薩琳斯尼加拉 安大略省 406,074
溫哥華 英屬哥倫比亞省 2,463,431 哈利法克斯 新斯科細亞省 403,390
卡加利 亞伯達省 1,392,609 奧沙華 安大略省 379,848
渥太華加蒂諾 安大略省魁北克省 1,323,783 維多利亞 英屬哥倫比亞省 367,770
艾德蒙頓 亞伯達省 1,321,426 溫莎 安大略省 329,144
魁北克市 魁北克省 0800,296 薩克屯 薩克其萬省 295,095
溫尼辟 曼尼托巴省 0778,489 雷吉納 薩克其萬省 236,481
漢米爾頓 安大略省 0747,545 社布魯克 魁北克省 212,105
基秦拿劍橋-滑鐵盧 安大略省 0523,894 聖約翰斯 紐芬蘭-拉布拉多省 205,955

名人

編輯

宗教

編輯

加拿大憲法保障宗教自由,尊重多元文化和保障不同宗教的信仰自由。

根據2011年的人口普查,加國有67.3%的人口信仰基督宗教(包括新教天主教等),其中天主教是基督宗教中最大的教派,天主教徒占總人口的38.7%。加拿大聯合教會(由七成的加拿大長老教會與其他如加拿大衛理公會加拿大公理會共同締結。)為當地最大的新教教派,其教徒占總人口的6.1%,其次是加拿大聖公會(5.0%)和浸信會(1.9%)。而有約23.9%的國民表示沒有宗教信仰[189]。其他宗教分別為伊斯蘭教(3.2%)、印度教(1.7%)、錫克教(1.4%)、佛教(1.3%)和猶太教(1.2%),為信徒數各別佔總人口數的百分比[190]

教育

編輯

加拿大的教育英語Education in Canada是由各省和地區分開負責。加拿大的強制入學年齡為5-7歲至16-18歲[191],使其有約99%的成人識字率[79]。截至2011年,在25至64歲的成年人中有約88%的人已獲得高中學歷,相比於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平均水平(74%)高[192]。2002年,在25至64歲的加拿大人中有約43%的人擁有大專學歷,而在25至34歲的人中有約51%的人擁有大專學歷[193]。根據全國廣播公司在2012年的報告,加拿大是世界上教育程度最高的國家[194]國際學生能力評估計劃顯示加拿大學生的水準遠高於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平均水平,特別是在數學、物理、科學和閱讀範疇。[195][196]

語言

編輯

根據《加拿大人權利與自由憲章》第十六條英語Section 16 of the Canadian Charter of Rights and Freedoms以及聯邦《官方語言法令》,加拿大的官方語言為英語法語,而它的官方雙語政策英語Official bilingualism in Canada是由官方語言專員辦事處執行。英語和法語在聯邦法院,國會以及任何聯邦機構中都享有同等地位。如果該區域有足夠需求,在該區域的公民有權要求任何聯邦機構以英語或法語提供服務。而在各省份和地區都一定有使用官方少數族群語言教學的學校以保障使用官方少數族群語言的加拿大公民[197]

 
加拿大語言分佈;
  英語人口–56.9%
  英法雙語– 16.1%
  法語– 21.3%
  人口稀少區域

英語和法語在加拿大社會中是最常用的語言,有約59.7%的加拿大人以英語為母語,而另外有23.2%的加拿大人以法語為母語。其中57.8%的國民只會說英語,22.1%的國民只會說法語,而有17.4%的國民能說英法兩語[198]。有73.0%的社區是以英語為母語,而另外有23.6%的社區是以法語為母語[199]

1977年,在魁北克省通過的法語憲章英語Charter of the French Language確立法語在魁北克為官方語言的地位[200]。雖然超過85%會說法語的加拿大人都居住在魁北克省,但在安大略省亞伯達省曼尼托巴省南部也居住著一定數量的法語人口,安大略是除了魁北克外居住著最多法語人口的省份[201]新布藍茲維省是唯一將英語和法語均定為官方語言的省份,說法語的阿卡迪亞人占該省總人口的33%。在新斯科細亞省西南部,愛德華王子島中西部和布雷頓角島也居住一定數量的阿卡迪亞人[202]

有一些省份並沒有明確的官方語言,但是在那些省份的教育機構,法庭及其它政府機構主要會使用英語和法語。曼尼托巴,安大略和魁北克允許使用英語或法語在立法機關進行發言和頒布法律,而在安大略,法語擁有部分官方語言地位,但不及英語[203]。在加拿大境內有11類第一語言,而那些語言更可被細分為超過65種語言和方言[204]。其中只有克里語因努伊特語奧傑布瓦語有大量流利使用的人口,也只有這三門語言被認為即使在長時間內也不會消失[205]。在西北地方有多種原住民語言有著官方語言的地位[206]。而因努伊特語是努納福特最常用的語言,並是當地三種官方語言之一[207]

在2011年,有近680萬加拿大人的母語不是英語或法語[208],在這些非官方語言的母語中比較常見的有漢語族語言(1,072,555,其中粵語372,465,官話248,705)、旁遮普語(430,705)、西班牙語(410,670)、德語(409,200)和義大利語(407,490)[209]

文化

編輯
 
湯姆·湯姆遜的作品北美短葉松,收藏於加拿大國家美術館

加拿大是個多民族國家,其文化受各種族影響而呈多樣化,多元文化主義受憲法保護[210]。在魁北克省,魁北克人對自己的身份有十分強烈的身份認同,而魁北克文化與英式加拿大文化有著鮮明的對比[211]。從全國整體來看,加拿大呈現出顯著的文化馬賽克現象——即加拿大文化是由不同地區、原住民以及不同種族的次文化構成[212]。而政府的政策,例如公共醫療系統、廢除死刑、致力消除貧困、嚴格的槍枝管制和開放同性婚姻也進一步塑造加拿大的文化[213]

歷史上曾為英國法國的殖民地,加拿大文化深受該兩國及原住民的文化和傳統影響。而原住民的語言,藝術及音樂依然影響著加拿大人的身份認同[214]。許多加拿大人十分珍視多元文化,並視多元文化為該國的一部分[64]。美國的娛樂事業及媒體在英式加拿大文化中十分受歡迎,但同時加拿大的文化產物和藝人於美國以及世界各地也同樣受歡迎[215]。而它的文化保育也得到聯邦政府,法律以及加拿大廣播公司加拿大國家電影局加拿大廣播電視及通訊委員會等一些機構的支持[216]

加拿大藝術家在視覺藝術方面取得巨大成功,例如湯姆·湯姆遜英語Tom Thomson——全國最有名的畫家之一,以及繪畫七人團。湯姆遜繪畫加拿大山水畫的生涯超過十年,直至他於1917年去世[217]。而繪畫七人團的目光聚焦於理想主義以及國民意識,這個團體在1920年5月第一次嶄露頭角[218][219]。自1950年以來,加國政府便把因努伊特人風格的藝術作品作為禮物送給外國貴賓[220]

 
席琳·狄翁在2008年蒙特婁演唱會上表演

加拿大的音樂產業產生許多世界知名的作曲家音樂家和樂團[221]。它的音樂放送是由加拿大廣播電視及通訊委員會管理。由加拿大唱片藝術與科學學院舉辦的朱諾獎是加拿大音樂界的最高榮譽[222]加拿大的愛國音樂英語Anthems and nationalistic songs of Canada最早可以追溯至1800年代,而與英國的愛國歌曲有著明顯的差異。加拿大最早的一首愛國音樂,《大膽的加拿大人英語The Bold Canadian》是於1812年撰寫[223]。而該國的國歌《啊,加拿大》最初是由魁北克省副總督狄奧多·羅比塔耶英語Théodore Robitaille於1880年的魁北克日上首次使用,而於1980年被正式定為國歌[224]。該歌是由卡利克薩·拉瓦萊英語Calixa Lavallée編曲,並由阿道夫-巴西勒·魯蒂埃英語Adolphe-Basile Routhier爵士填詞,最始只有法文歌詞,而於1906年才被翻譯成英文歌詞[225]

 
一場典型的冰球賽事,由卡加利火焰對上蒙特婁加拿大人

加拿大的體育歷史可追溯至18世紀70年代[226]。該國的國家運動為冰球曲棍球[227]。加拿大最大的八座城市中的七座——多倫多、蒙特婁、溫哥華、渥太華、卡加利、愛德蒙頓和溫尼辟均有國家冰球聯盟經營權。而其他受歡迎的運動還有冰壺加式足球,而加式足球的職業聯賽為加拿大加式足球聯賽高爾夫球網球棒球滑雪板球排球橄欖球英式足球籃球在年輕人中也有一定流行度,但並沒有很多職業聯賽[228]。加拿大只有一隊職業棒球隊,多倫多藍鳥隊,和一隊職業籃球隊,多倫多猛龍隊。自1900年奧運會開始加國參加幾乎每一屆奧運會,並主辦過幾個具高知名度的國際體育賽事,包括1976年蒙特婁夏季奧運會1988年卡加利冬季奧運會2010年溫哥華冬季奧運會[229]1994年世界籃球錦標賽2007年U20世界盃足球賽2015年國際足總女子世界盃等,加拿大也將與美國墨西哥聯合舉辦2026年國際足總世界盃

加拿大的國家象徵深受自然,歷史及原住民影響。以楓葉作國家象徵的歷史可追溯至18世紀初,楓葉被描繪在以前及現在的加拿大國旗,一分錢以及在加拿大國徽[230]。而其它國家象徵還有河狸加拿大雁普通潛鳥以及皇家加拿大騎警[230][231]

加拿大節日分為全國性的節日和各省地方性的節日。大多數的節日為基督宗教節日,如聖誕節耶穌受難日[232]。其它宗教的節日也在全國社會中廣為接受,如猶太教伊斯蘭教印度教的節日。母親節父親節情人節聖派翠克節這些節日雖然不會放假,但是加拿大人也會隆重慶祝這些節日[233]。感恩節是美國和加拿大共有的節日,原意是為了感謝上天賜予的好收成。但兩者的日期並不相同。美國感恩節在每年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而加拿大的感恩節在每年10月第二個星期一,與美國的哥倫布日相同。

參考文獻

編輯
  1. ^ D. Michael Jackson (Chief of protocol for the Government of Saskatchewan). The Crown and Canadian Federalism. Dundurn. 2013: 199 [2016-02-21]. ISBN 978-1-4597-0989-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21). 
  2. ^ 2.0 2.1 Hail, M; Lange, S. Federalism and Representation in the Theory of the Founding Father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US and Canadian Constitutional Thought. Publius: the Journal of Federalism. 2010-02-25, 40 (3): 366–388. ISSN 0048-5950. doi:10.1093/publius/pjq001. 
  3. ^ Population estimates, quarterly. Statistics Canada. September 27, 2023 [September 28, 2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September 28, 2023). 
  4. ^ 4.0 4.1 4.2 4.3 4.4 Canada. World Economic Outlook Databas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 2023-04 [2023-04-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21) (英語). 
  5. ^ GINI index. The World Bank. [2014-1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09). 
  6. ^ Country Comparison: Distribution 0f Family Income - Gini Index. World Factbook. CIA. [2016-0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04). 
  7. ^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2019 (PDF).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2019-12-20].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8-10-24). 
  8. ^ 新布藍茲維省在1922年前靠左行駛;新斯科細亞省英屬哥倫比亞省在1923年前靠左行駛;愛德華王子島省在1924年前靠左行駛;紐芬蘭省在1947年前靠左行駛。Switching From Driving On The Left To Driving On The Righ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9. ^ List of the largest population centres in Canada. Wikipedia. 2021-12-04 [2021-1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16) (英語). 
  10. ^ Barrett, William P. The Best Places To Retire Abroad In 2020. Forbes. [2020-1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6) (英語). 
  11. ^ Immigration and Ethnocultural Diversity in Canada. Statistics Canada. 2014-01-04 [2015-06-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5-22). 
  12. ^ Best countries 2021. [2021-1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12). 
  13. ^ Origin of the name "Canada". Canada.ca. 2015-11-26 [2017-01-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16). 
  14. ^ 14.0 14.1 Maura, Juan Francisco. Nuevas aportaciones al estudio de la toponimia ibérica en la América Septentrional en el siglo XVI. Bulletin of Spanish Studies. 2009, 86 (5): 577–603. doi:10.1080/14753820902969345. 
  15. ^ Rayburn, Alan. Naming Canada: Stories of Canadian Place Names 2nd.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2001: 1–22. ISBN 978-0-8020-8293-0. 
  16. ^ O'Toole, Roger. Dominion of the Gods: Religious continuity and change in a Canadian context. Hvithamar, Annika; Warburg, Margit; Jacobsen, Brian Arly (編). Holy nations and global identities: civil religion, nationalism, and globalisation. Brill. 2009: 137. ISBN 978-90-04-17828-1. 
  17. ^ 17.0 17.1 17.2 17.3 Buckner, Philip (編). Canada and the British Empir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37–40, 56–59, 114, 124–125. ISBN 978-0-19-927164-1. 
  18. ^ Y-Chromosome Evidence for Differing Ancient Demographic Histories in the Americas (PDF).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73:524–539. 2003 [2011-05-23]. doi:10.1086/377588.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1-08-21). 
  19. ^ Wright, JV. A History of the Native People of Canada: Early and Middle Archaic Complexes. Canadian Museum of Civilization. 2009-09-27 [2011-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21). 
  20. ^ Center for Archaeological Sciences Norman Herz Professor of Geology and Director; Society of Archaelogical Sciences both at University of Georgia Ervan G. Garrison Associate Professor of Anthropology and Geology and President. Geological Methods for Archaeolog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125 [2014-03-06]. ISBN 978-0-19-80251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27). 
  21. ^ Hayes, Derek. Canada: an illustrated history. Douglas & Mcintyre. 2008: 7, 13. ISBN 978-1-55365-259-5. 
  22. ^ Macklem, Patrick. Indigenous difference and the Constitution of Canada.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2001: 170 [2012-07-22]. ISBN 978-0-8020-4195-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12). 
  23. ^ Sonneborn, Liz. Chronology of American Indian History. Infobase Publishing. 2007-01: 2–12. ISBN 978-0-8160-6770-1. 
  24. ^ 24.0 24.1 24.2 Wilson, Donna M; Northcott, Herbert C. Dying and Death in Canada.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2008: 25–27 [2012-07-22]. ISBN 978-1-55111-873-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12). 
  25. ^ 25.0 25.1 Thornton, Russell. Population history of Native North Americans. Haines, Michael R; Steckel, Richard Hall (編). A population history of North Americ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13, 380. ISBN 978-0-521-49666-7. 
  26. ^ Bailey, Garrick Alan. Handbook of North American Indians: Indians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2008: 285 [2012-07-22]. ISBN 978-0-16-080388-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12). 
  27. ^ What to Search: Topics. Ethno-Cultural and Aboriginal Groups. Library and Archives Canada. 2005-05-27 [2011-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7-05). 
  28. ^ Tanner, Adrian. 3. Innu-Inuit 'Warfare'. Innu Culture. 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 Memorial University of Newfoundland. 1999 [2011-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21). 
  29. ^ Reeves, Arthur Middleton. The Norse Discovery of America. BiblioLife. 2009: 82 [2012-07-21]. ISBN 978-0-559-054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12). 
  30. ^ John Cabot's voyage of 1498. Memorial University of Newfoundland. 2000 [2011-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21). 
  31. ^ 31.0 31.1 Hornsby, Stephen J. British Atlantic, American frontier: spaces of power in early modern British America. University Press of New England. 2005: 14, 18–19, 22–23. ISBN 978-1-58465-427-8. 
  32. ^ Cartier, Jacques; Biggar, Henry Percival; Cook, Ramsay. The Voyages of Jacques Cartier.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1993: 26 [2012-07-21]. ISBN 978-0-8020-60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12). 
  33. ^ Rose, George A. Cod: The Ecological History of the North Atlantic Fisheries. Breakwater Books. 2007-10-01: 209 [2012-07-21]. ISBN 978-1-55081-225-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12). 
  34. ^ Ninette Kelley; Michael J. Trebilcock. The Making of the Mosaic: A History of Canadian Immigration Policy.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2010-09-30: 27 [2012-07-21]. ISBN 978-0-8020-9536-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12). 
  35. ^ Tucker, Spencer C; Arnold, James; Wiener, Roberta. The Encyclopedia of North American Indian Wars, 1607–1890: A Political, Social, and Military History. ABC-CLIO. 2011-09-30: 394 [2012-07-21]. ISBN 978-1-85109-697-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12). 
  36. ^ Phillip Alfred Buckner; John G. Reid. The Atlantic Region to Confederation : A History.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1994: 55–56 [2014-03-06]. ISBN 978-0-8020-6977-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8). 
  37. ^ Nolan, Cathal J. Wars of the age of Louis XIV, 1650–1715: an encyclopedia of global warfare and civilization. ABC-CLIO. 2008: 160 [2014-03-06]. ISBN 978-0-313-33046-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05). 
  38. ^ Allaire, Gratien. From "Nouvelle-France" to "Francophonie canadienne": a historical surve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Sociology of Language. 2007-05, 2007 (185): 25–52. doi:10.1515/IJSL.2007.024. 
  39. ^ Hicks, Bruce M. Use of Non-Traditional Evidence: A Case Study Using Heraldry to Examine Competing Theories for Canada's Confederation. British Journal of Canadian Studies. 2010-03, 23 (1): 87–117. doi:10.3828/bjcs.2010.5. 
  40. ^ Todd Leahy; Raymond Wilson. Native American Movements. Scarecrow Press. 2009-09-30: 49 [2012-07-21]. ISBN 978-0-8108-689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12). 
  41. ^ McNairn, Jeffrey L. The capacity to judge.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2000: 24 [2012-07-21]. ISBN 978-0-8020-436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12). 
  42. ^ This is an 1885 photograph of the now-destroyed 1884 painting.
  43. ^ Immigration History of Canada. Marianopolis College. 2004 [2011-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2-16). 
  44. ^ The Irish Emigration of 1847 and Its Canadian Consequences. cchahistory.ca. [2014-03-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07). 
  45. ^ Romney, Paul. From Constitutionalism to Legalism: Trial by Jury, Responsible Government, and the Rule of Law in the Canadian Political Culture. Law and History Review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Spring 1989, 7 (1): 128. doi:10.2307/743779. 
  46. ^ Evenden, Leonard J; Turbeville, Daniel E. The Pacific Coast Borderland and Frontier. Janelle, Donald G (編). Geographical snapshots of North America. Guilford Press. 1992: 52. ISBN 978-0-89862-030-6. 
  47. ^ Gertjan Dijkink; Hans Knippenberg. The Territorial Factor: Political Geography in a Globalising World. Amsterdam University Press. 2001: 226 [2014-03-06]. ISBN 978-90-5629-188-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3). 
  48. ^ 48.0 48.1 Bothwell, Robert. History of Canada Since 1867.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96: 31, 207– 310. ISBN 978-0-87013-399-2. 
  49. ^ Bumsted, JM. The Red River Rebellion. Watson & Dwyer. 1996. ISBN 978-0-920486-23-8. 
  50. ^ 50.0 50.1 Building a nation. Canadian Atlas. Canadian Geographic. [2011-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21). 
  51. ^ Sir John A. Macdonald. Library and Archives Canada. 2008 [2011-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21). 
  52. ^ Cook, Terry. The Canadian West: An Archival Odyssey through the Records of the Department of the Interior. The Archivist. Library and Archives Canada. 2000 [2011-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21). 
  53. ^ 53.0 53.1 53.2 53.3 53.4 53.5 Morton, Desmond. A military history of Canada 4th. McClelland & Stewart. 1999: 130–158 , 173, 203–233, 258. ISBN 978-0-7710-6514-9. 
  54. ^ Haglund, David G; MacFarlane, S Neil. Security, strategy and the global economics of defence production. McGill-Queen's University Press. 1999: 12. ISBN 978-0-88911-875-1. 
  55. ^ Robert B. Bryce. Maturing in Hard Times: Canada's Department of Finance through the Great Depression. McGill-Queens. 1986-06-01: 41 [2014-03-06]. ISBN 978-0-7735-0555-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5). 
  56. ^ Mulvale, James P. Basic Income and the Canadian Welfare State: Exploring the Realms of Possibility. Basic Income Studies. 2008-07-11, 3 (1). doi:10.2202/1932-0183.1084. 
  57. ^ 57.0 57.1 Goddard, Lance. Canada and the Liberation of the Netherlands. Dundurn Press. 2005: 225–232. ISBN 978- 1-55002-547-7. 
  58. ^ Bothwell, Robert. Alliance and illusion: Canada and the world, 1945–1984. UBC Press. 2007: 11, 31. ISBN 978-0-7748-1368- 6. 
  59. ^ Summers, WF. Newfoundland and Labrador. Canadian Encyclopedia. Historica-Dominion. [2013-1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03). 
  60. ^ Mackey, Eva. The house of difference: cultural politics and national identity in Canada.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2002: 57. ISBN 978-0-8020 -8481-1. 
  61. ^ Landry, Rodrigue; Forgues, Éric. Official language minorities in Canada: an introduc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Sociology of Language. 2007-05, 2007 (185): 1–9. doi:10.1515/IJSL.2007.022. 
  62. ^ Esses, Victoria M; Gardner, RC. Multiculturalism in Canada: Context and current status. Canadian Journal of Behavioural Science. 1996-07, 28 (3): 145–152. doi:10.1037/h0084934. 
  63. ^ Sarrouh, Elissar. Social Policies in Canada: A Model for Development (PDF). Social Policy Series, No. 1. United Nations: 14–16, 22–37. 2002-01-22 [2011-05-23].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0-02-01). 
  64. ^ 64.0 64.1 Bickerton, James; Gagnon, Alain (編). Canadian Politics 4th. Broadview Press. 2004: 250–254, 344–347. ISBN 978-1-55111-595-5. 
  65. ^ Légaré, André. Canada's Experiment with Aboriginal Self-Determination in Nunavut: From Vision to Illus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n Minority and Group Rights. 2008, 15 (2–3): 335–367. doi:10.1163/157181108X332659. 
  66. ^ Munroe, HD. The October Crisis Revisited: Counterterrorism as Strategic Choice, Political Result, and Organizational Practice. Terrorism and Political Violence. 2009, 21 (2): 288–305. doi:10.1080/09546550902765623. 
  67. ^ 67.0 67.1 Sorens, J. Globalization, secessionism, and autonomy. Electoral Studies. 2004-12, 23 (4): 727–752. doi:10.1016/j.electstud.2003.10.003. 
  68. ^ Leblanc, Daniel. A brief history of the Bloc Québécois. The Globe and Mail. 2010-08-13 [2010-11-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9-01). 
  69. ^ Betz, Hans-Georg; Immerfall, Stefan. The new politics of the Right: neo-Populist parties and movements in established democracies. St. Martinʼs Press. 1998: 173 [2012-07-22]. ISBN 978-0-312-21134-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12). 
  70. ^ Commission of Inquiry into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Bombing of Air India Flight 182. Government of Canada. [2011-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6-22). 
  71. ^ Sourour, Teresa K. Report of Coroner's Investigation (PDF). 1991 [2011-05-23].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1-08-21). 
  72. ^ The Oka Crisis (Digital Archives). CBC. 2000 [2011-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21). 
  73. ^ Roach, Kent. September 11: consequences for Canada. McGill-Queen's University Press. 2003: 15, 59–61, 194. ISBN 978 -0-7735-2584-9. 
  74. ^ Canada and Multilateral Operations in Support of Peace and Stability. National Defence and the Canadian Forces. 2010 [2014-0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06). 
  75. ^ UNPROFOR. Royal Canadian Dragoons. [2012-10-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14). 
  76. ^ Jockel, Joseph T; Sokolsky, Joel B. Canada and the war in Afghanistan: NATO's odd man out steps forward. Journal of Transatlantic Studies. 2008, 6 (1): 100–115. doi:10.1080/14794010801917212. 
  77. ^ Canada Recession: Global Recovery Still Fragile 3 Years On. Huffington Post. 2012-07-22 [2012-09-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8-25). 
  78. ^ Canada's military contribution in Libya. CBC. 2011-10-20 [2011-1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1-26). 
  79. ^ 79.0 79.1 79.2 79.3 Canada. World Factbook. CIA. 2006-05-16 [2011-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11). 
  80. ^ Niels West. Marine Affairs Dictionary: Terms, Concepts, Laws, Court Cases, and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s and Agreements.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2004: 31 [2014-03-06]. ISBN 978-0-313-3042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27). 
  81. ^ Canadian Geographic. Royal Canadian Geographical Society. 2008: 20. 
  82. ^ The Boundary. International Boundary Commission. 1985 [2012-05-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24). 
  83. ^ National Atlas of Canada. Natural Resources Canada. 2005: 1. ISBN 978-0-7705-1198-2. 
  84. ^ I.e., lakes over 3 square kilometres (300 ha) in area. Thomas V. Cech. Principles of Water Resources: History, Development, Management, and Policy. John Wiley & Sons. 2010: 83 [2014-03-06]. ISBN 978-0-470-1363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4). 
  85. ^ Bailey, William G; Oke, TR; Rouse, Wayne R. The surface climates of Canada. McGill-Queen's University Press. 1997: 124 [2014-03-06]. ISBN 978-0-7735-167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8). 
  86. ^ Etkin, David; Haque, CE; Brooks, Gregory R. An Assessment of Natural Hazards and Disasters in Canada. Springer. 2003-04-30: 569, 582, 583. ISBN 978-1-4020-1179-5. 
  87. ^ Jessop, A. Geological Survey of Canada, Open File 5906. Natural Resources Canada. : 18– [2014-03-06]. GGKEY:6DLTQFWQ9HG.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31). 
  88. ^ Peter H. McMurry; Marjorie F. Shepherd; James S. Vickery. Particulate Matter Science for Policy Makers: A NARSTO Assessmen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391 [2014-03-06]. ISBN 978-0-521-84287-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19). 
  89. ^ The Weather Network. Statistics, Regina SK. [2010-0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1-05). 
  90. ^ Canadian Climate Normals or Averages 1971–2000. Environment Canada. 2004-03-25 [2011-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8). 
  91. ^ Queen Victoria. Constitution Act, 1867: Preamble. Queen's Printer. 1867-03-29 [2011-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03). 
  92. ^ Smith, David E. The Crown and the Constitution: Sustaining Democracy? (PDF). The Crown in Canada: Present Realities and Future Options (Queen's University). 2010-06-10: 6 [2011-05-23].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0-06-17). 
  93. ^ 93.0 93.1 MacLeod, Kevin S. A Crown of Maples (PDF) 2nd. Queen's Printer for Canada. 2012: 16 [2011-05-23]. ISBN 978-0-662-46012-1.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2-11-10). 
  94. ^ The Governor General of Canada: Roles and Responsibilities. Queen's Printer. [2011-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15). 
  95. ^ 95.0 95.1 95.2 Forsey, Eugene. How Canadians Govern Themselves (PDF) 6th. Queen's Printer. 2005: 1, 16, 26 [2011-05-23]. ISBN 978-0-662-39689-5.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1-01-15). 
  96. ^ 96.0 96.1 Marleau, Robert; Montpetit, Camille. House of Commons Procedure and Practice: Parliamentary Institutions. Queen's Printer. [2011-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28). 
  97. ^ Prime Minister of Canada. Queen's Printer. 2009 [2011-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4-19). 
  98. ^ Johnson, David. Thinking government: public sector management in Canada 2nd.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2006: 134–135, 149. ISBN 978-1-55111-779-9. 
  99. ^ O'Neal, Brian; Bédard, Michel; Spano, Sebastian. Government and Canada's 41st Parliament: Questions and Answers. Library of Parliament. 2011-04-11 [2011-06-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22). 
  100. ^ Ann L. Griffiths; Karl Nerenberg. Handbook of Federal Countries. McGill-Queen's Press. 2003: 116. ISBN 978-0-7735-7047-4. 
  101. ^ The Opposition in a Parliamentary System. Library of Parliament. [2011-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1-25). 
  102. ^ Differences from Provincial Governments. Legislative Assembly of the Northwest Territories. 2008 [2014-0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03). 
  103. ^ Bakan, Joel; Elliot, Robin M. Canadian Constitutional Law. Emond Montgomery Publications. 2003: 3–8, 683–687, 699. ISBN 978-1-55239-085-6. 
  104. ^ David L. Preston. The Texture of Contact: European and Indian Settler Communities on the Frontiers of Iroquoia, 1667-1783. U of Nebraska Press. 2009: 43–44 [2014-03-06]. ISBN 978-0-8032-2549-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20). 
  105. ^ 105.0 105.1 Assembly of First Nations, Elizabeth II. A First Nations - Federal Crown Political Accord, on the Recogni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First Nation Governments (PDF). 1. Assembly of First Nations: 3. 2004 [2011-05-23].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9-12-29). 
  106. ^ Numbered Treaty Overview. Canadiana.org (Formerly Canadian Institute for Historical Microreproductions). Canada in the Making. [2009-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1-13). The Numbered Treaties - also called the Land Cession or Post-Confederation Treaties - were signed between 1871 and 1921, and granted the federal government large tracts of land throughout the Prairies, Canadian North and Northwestern Ontario for white settlement and industrial use. In exchange for the land, Canada promised to give the Aboriginal peoples various items: cash, blankets, tools, farming supplies, and so on. The impact of these treaties can be still felt in modern times. 
  107. ^ Gary Brent Madison. Is There a Canadian Philosophy?: Reflections on the Canadian Identity. University of Ottawa Press. 2000: 128 [2014-03-06]. ISBN 978-0-7766-0514-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4). 
  108. ^ McCormick, Peter. Supreme at last: the evolution of the Supreme Court of Canada. James Lorimer & Company Ltd. 2000: 2, 86, 154. ISBN 978-1-55028-692-2. 
  109. ^ Richard Yates; Penny Bain; Ruth Yates. Introduction to law in Canada. Prentice Hall Allyn and Bacon Canada. 2000: 93. ISBN 978-0-13-792862-0. 
  110. ^ Sworden, Philip James. An introduction to Canadian law. Emond Montgomery Publications. 2006: 22, 150. ISBN 978-1-55239-145 -7. 
  111. ^ Ontario Provincial Police. OPP official website. 2009 [2012-10-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03). 
  112. ^ Royal Canadian Mounted Police. Keeping Canada and Our Communities Safe and Secure (PDF). Queen's Printer. [2011-05-23].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1-07-06). 
  113. ^ Military Strength of Canada. Global Firepower. [2014-0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22). 
  114. ^ Military expenditure of Canada. SIPRI. [2012-05-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03). 
  115. ^ Haglung, David G. North American Cooperation in an Era of Homeland Security. Orbis (Foreign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 Autumn 2003, 47 (4): 675–691. doi:10.1016/S0030-4387(03)00072-3. 
  116. ^ James, Patrick. Michaud, Nelson; O'Reilly, Marc J , 編. Handbook of Canadian Foreign Policy. Lexington Books. 2006: 213–214, 349–362. ISBN 978-0-7391-1493-3. 
  117. ^ Teigrob, Robert. 'Which Kind of Imperialism?' Early Cold War Decolonization and Canada–US Relations. Canadian Review of American Studies. 2010-09, 37 (3): 403–430 [2014-06-08]. doi:10.3138/cras.37.3.4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9). 
  118. ^ Canada's international policy statement: a role of pride and influence in the world. Government of Canada. 2005. ISBN 978-0-662-68608-8. 
  119. ^ Finkel, Alvin. Our lives: Canada after 1945. Lorimer. 1997: 105–107, 111–116. ISBN 978-1-55028 -551-2. 
  120. ^ Holloway, Steven Kendall. Canadian foreign policy: defining the national interest.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2006: 102–103 [2012-07-22]. ISBN 978-1-55111-816-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20). 
  121. ^ Farnsworth, Clyde H. Torture by Army Peacekeepers in Somalia Shocks Canada. The New York Times. 1994-11-27 [2011-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01). 
  122. ^ Canada and the Organization of American States (OAS). Organization of American States. [2014-05-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19). 
  123. ^ Ibp Usa. Canada Intelligence, Security Activities and Operations Handbook Volume 1 Intelligence Service Organizations, Regulations, Activities. Int'l Business Publications. : 27 [2014-03-06]. ISBN 978-0-7397-1615-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20). 
  124. ^ Murray Brewster. Canada lost Afghan war, says author. Canada free press (iPOLOTICS). 2013-09-27 [2012-0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21). 
  125. ^ Cost of Afghanistan mission could reach $11.3B, government says. CBC news. [2014-06-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1-19). 
  126. ^ Vagnoni, Giselda. Rich nations to sign $1.5 bln vaccine pact in Italy. Reuters. 2007-02-05 [2011-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16). 
  127. ^ Blomfield, Adrian. Russia claims North Pole with Arctic flag stunt. The Daily Telegraph. 2007-08-03 [2011-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4-28). 
  128. ^ Canada's Libya mission to end in 2 weeks. CBC. 2011-10-20 [2011-12-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2-30). 
  129. ^ Adam Chapnick. The Middle Power Project: Canada and the Founding of the United Nations. UBC Press. 2011: 2–5 [2014-03-06]. ISBN 978-0-7748-4049-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4). 
  130. ^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and Forums. Foreign Affairs, Trade and Development Canada. 2013 [2014-03-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27). 
  131. ^ International Covenant on Civil and Political Rights. United Nations. 2014 [2014-03-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06). 
  132. ^ Bird, Richard M. Government Finance. Historical Statistics of Canada. Statistics Canada. 2008-10-22 [2011-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10). 
  133. ^ Latest releas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2008-04-17 [2011-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21). 
  134. ^ KOF Index of Globalization. KOF. [2014-06-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27). 
  135. ^ Index of Economic Freedom. Heritage Foundation/Wall Street Journal. 2013 [2013-06-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21). 
  136. ^ Jonathan Kay: The key to Canada's economic advantage over the United States? Less income inequality. National Post. 2012-12-13 [2012-12-14]. [永久失效連結]
  137. ^ Imports, exports and trade balance of goods on a balance-of-payments basis, by country or country grouping. Statistics Canada. 2009-11-16 [2011-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4-28). 
  138. ^ Grant, Tavia. Canada has first yearly trade deficit since 1975. The Globe and Mail. 2010-02-10 [2011-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4-28). 
  139. ^ Employment by Industry. Statistics Canada. 2009-01-08 [2011-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24). 
  140. ^ Easterbrook, WT. Recent Contributions to Economic History: Canada.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 1995-03, 19: 98. 
  141. ^ 141.0 141.1 Brown, Charles E. World energy resources. Springer. 2002: 323, 378–389. ISBN 978-3-540-42634-9. 
  142. ^ World proven crude oil reserves by country, 1960–2011. Organization of the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 2012 [2014-03-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05). Oil & Gas Journal's oil reserve estimate for Canada includes 5.392 billion barrels (857,300,000 m3) of conventional crude oil and condensate reserves and 173.2 billion barrels (2.754×1010 m3) of oil sands reserves. Information collated by EIA 
  143. ^ 143.0 143.1 Britton, John NH. Canada and the Global Economy: The Geography of Structural and Technological Change. McGill-Queen's University Press. 1996: 26–27, 155–163. ISBN 978-0-7735-1356-3. 
  144. ^ Zinc Production by Country (Metric tons, zinc content of concentrate and direct shipping ore, unless otherwise specified). 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 data via Index Mundi. 2009 [2012-05-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6-01). 
  145. ^ Mineral Trade | Natural Resources Canada. [2014-03-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20). 
  146. ^ Leacy, FH (編). Vl-12. Statistics Canada. 1983 [2011-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21). 
  147. ^ Morck, Randall; Tian, Gloria; Yeung, Bernard. Who owns whom? Economic nationalism and family controlled pyramidal groups in Canada. Eden, Lorraine; Dobson, Wendy (編). Governance, multinationals, and growth.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2005: 50 [2012-07-22]. ISBN 978-1-84376-909-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4). 
  148. ^ Hale, Geoffrey. The Dog That Hasn't Barked: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ontemporary Debates on Canadian Foreign Investment Policies. Canadi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2008-10, 41 (3): 719–747. doi:10.1017/S0008423908080785. 
  149. ^ David Johnson. Thinking Government: Public Sector Management in Canada.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2006: 374 [2014-03-09]. ISBN 978-1-55111-779-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4). 
  150. ^ Sturgeon, Jamie. Jobless rate to peak at 10%: TD. National Post. 2009-03-13 [2011-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01). 
  151. ^ Latest release from Labour Force Survey. Statistics Canada. 2009-11-06 [2011-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21). 
  152. ^ Yalnizyan, Armine. The real state of Canada's jobs market. The Globe and Mail. 2010-10-15 [2010-1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2-30). 
  153. ^ Budget fights deficit with freeze on future spending. CTV News. 2010-03-04 [2011-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4-28). 
  154. ^ Canada's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position. The Daily. Statistics Canada. 2010-06-17 [2011-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05). 
  155. ^ Canada's Budget Triumph (PDF). Mercatus Center (George Mason University). 2010-09-30 [2013-07-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8-14). 
  156. ^ Update of Economic and Fiscal Projections. Department of Finance Canada. 2013 [2014-0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22). 
  157. ^ Canada's Trade with the World, by Region. Asia Pacific Foundation of Canada. 2012-03-22 [2013-01-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14). 
  158. ^ Minister Fast Congratulates the Organizers of the Canada and Free Trade with Asia Conference. Canadian International Council. 2013 [2014-0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22). 
  159. ^ Northern Gateway pipeline would strengthen trade ties to China. The Globe and Mail. 2012-05-07 [2012-08-19]. 
  160. ^ Pipeline economics: China needs oil, and Canada's got it. Macleans.ca. 2012-09-25 [2012-1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2-03). 
  161. ^ Spending 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Statistics Canada. 2012-01-13 [2012-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10). 
  162. ^ Canada ranked fourth in the world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The Globe and Mail. 2012-09-26 [2012-1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04). 
  163. ^ Top 250 Canadian Technology Companies. Branham Group Inc. [2012-0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2-19). 
  164. ^ Internet Usage and Population in North America. Internetworldstats. 2012-06 data [2012-1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2-24). 
  165. ^ Alouette I and II. CSA. [2012-1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8-24). 
  166. ^ Canada's astronauts. CBC News. 2010-10-26 [2011-1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10). 
  167. ^ The Canadian Aerospace Industry praises the federal government for recognizing Space as a strategic capability for Canada. Newswire. [2011-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09). 
  168. ^ Black Brant Sounding Rockets. Magellan Aerospace. [2011-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0-27). 
  169. ^ Census Profile, 2016 Census. Statistics Canada. 2017-02-08 [2019-1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15). 
  170. ^ 170.0 170.1 Population size and growth in Canada: Key results from the 2016 Census. Statistics Canada. 2017-02-08 [2017-0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10). 
  171. ^ Custred, Glynn(2008). Security Threats on America's Borders. Moens, Alexander (編). Immigration policy and the terrorist threat in Canada and the United States. Fraser Institute. : 96 [2012-07-22]. ISBN 978-0-88975-235-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8). 
  172. ^ Urban-rural population as a proportion of total population, Canada, provinces, territories and health regions. Statistics Canada. 2001 [2011-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21). 
  173. ^ Martel, Laurent; Malenfant, Éric Caron. 2006 Census: Portrait of the Canadian Population in 2006, by Age and Sex. Statistics Canada. 2009-09-22 [2009-1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26). 
  174. ^ Canadian population creeps up in average age. CBC. 2011-09-28 [2012-0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10). 
  175. ^ Ethnocultural Portrait of Canada – Data table. Statistics Canada. 2009-07-28 [2011-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25). 
  176. ^ Aboriginal Identity (8), Sex (3) and Age Groups (12) for the Population of Canada, Provinces, Territories, Census Metropolitan Areas and Census Agglomerations, 2006 Census – 20% Sample Data. 2006 Census: Topic-based tabulations. Statistics Canada. 2008-06-12 [2009-09-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18). 
  177. ^ Anita Kalunta-Crumpton; Texas Southern University. Race, Ethnicity, Crime and Criminal Justice in the Americas. Palgrave Macmillan. 2012: 12 [2014-03-18]. ISBN 978-0-230-35586-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27). 
  178. ^ 2006 Census: Ethnic origin, visible minorities, place of work and mode of transportation. The Daily. Statistics Canada. 2008-04-02 [2010-0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4-29). 
  179. ^ Pendakur, Krishna. Visible Minorities and Aboriginal Peoples in Vancouver's Labour Market. Simon Fraser University. [2010-0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6). 
  180. ^ 2006 Census: Immigration, citizenship, language, mobility and migration. The Daily. Statistics Canada. 2007-12-04 [2009-1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6-30). 
  181. ^ Lilley, Brian. Canadians want immigration shakeup. Parliamentary Bureau. Canadian Online Explorer. 2010 [2010-1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1-10). 
  182. ^ Friesen, Joe. The changing face of Canada: booming minority populations by 2031. The Globe and Mail. 2010-03-09 [2012-05-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16). 
  183. ^ Zimmerman, Karla (2008). Canada 10th. Lonely Planet Publications. : 51. ISBN 978-1-74104-5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12). 
  184. ^ Facts and figures 2012 – Immigration overview: Permanent and temporary residents. Citizenship and Immigration Canada. 2013-08-07 [2014-05-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5-02). 
  185. ^ Herbert G. Grubel(2009). The Effects of Mass Immigration on Canadian Living Standards and Society. The Fraser Institute. : 5 [2014-03-18]. ISBN 978-0-88975-246-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0). 
  186. ^ Refugees in Canada. Citizenship and Immigration Canada. 2013-08-23 [2014-05-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5-02). 
  187. ^ Alan Simmons(2010). Immigration and Canada: Global and Transnational Perspectives. Canadian Scholars’ Press. : 92. ISBN 978-1-55130-3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6-27). 
  188. ^ 存档副本. [2021-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11). 
  189. ^ 'No Religion' Is Increasingly Popular For Canadians: Report. Huffington Post. 2013-05-15 [2013-05-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09). 
  190. ^ Religions in Canada—Census 2011. Statistics Canada/Statistique Canada. 2011 [2013-05-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2-19). 
  191. ^ Overview of Education in Canada. Council of Ministers of Education, Canada. [2010-1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1-05). 
  192. ^ Canada – OECD Better Life Index. Oecdbetterlifeindex.org. Retrieved on January 1, 2013.
  193. ^ Creating Opportunities for All Canadians. Department of Finance Canada. 2005-11-14 [2006-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4-23). 
  194. ^ The most educated countries in the world. NBC. 2012 [2013-04-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04). 
  195. ^ Comparing countries' and economies' performances (PDF). OECD. 2009 [2012-05-2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2-06-07). 
  196. ^ Canadian education among best in the world: OECD. CTV News. 2010-12-07 [2013-0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28). 
  197. ^ Official Languages and You. Office of the Commissioner of Official Languages. 2009-06-16 [2009-09-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0-27). 
  198. ^ 2006 Census: The Evolving Linguistic Portrait, 2006 Census: Highlights. Statistics Canada. 2006 (2010) [2010-1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4-29). 
  199. ^ Population by knowledge of official language, by province and territory. Statistics Canada. 2006 [2012-05-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14). 
  200. ^ Bourhis, Richard Y; Montaruli, Elisa; Amiot, Catherine E. Language planning and French-English bilingual communication: Montreal field studies from 1977 to 1997.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Sociology of Language. 2007-05, 2007 (185): 187–224. doi:10.1515/IJSL.2007.031. 
  201. ^ Lachapelle, R. The Diversity of the Canadian Francophonie. Statistics Canada. 2009-03 [2009-09-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4-29). 
  202. ^ Hayday, Matthew 2005. Bilingual Today, United Tomorrow: Official Languages in Education and Canadian Federalism. McGill-Queen's University Press. : 49. ISBN 978-0-7735-29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12). 
  203. ^ Heller, Monica. Crosswords: language, education and ethnicity in French Ontario. Mouton de Gruyter. 2003: 72, 74. ISBN 978-3-11-017687-2. 
  204. ^ Aboriginal languages. Statistics Canada. [2009-10-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4-29). 
  205. ^ Olive Patricia Dickason. Canada's First Nations: A History of Founding Peoples from Earliest Times. 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 1992: 419 [2014-03-30]. ISBN 978-0-8061-2439-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27). 
  206. ^ Fettes, Mark; Norton, Ruth. Voices of Winter: Aboriginal Languages and Public Policy in Canada. Castellano, Marlene Brant; Davis, Lynne; Lahache, Louise (編). Aboriginal education: fulfilling the promise. UBC Press. 2001: 39. ISBN 978-0-7748-0783-8. 
  207. ^ Russell, Peter H. Indigenous Self-Determination: Is Canada as Good as it Gets?. Hocking, Barbara (編). Unfinished constitutional business?: rethinking indigenous self-determination. Aboriginal Studies Press. 2005: 180 [2012-07-22]. ISBN 978-0-85575-466-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4). 
  208. ^ What Languages Do Canadians Speak? Language Statistics From the 2011 Census of Canada. About.com: Canada Online. 2012-10-31 [2012-1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18). 
  209. ^ Population by mother tongue, by province and territory. Statistics Canada. 2013-01 [2013-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16). 
  210. ^ Rand Dyck. Canadian Politics. Cengage Learning. 2011: 88 [2014-04-19]. ISBN 978-0-17-650343-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4). 
  211. ^ Franklin, Daniel P; Baun, Michael J. Political culture and constitutionalism: a comparative approach. Sharpe. 1995: 61 [2014-04-19]. ISBN 978-1-56324-416-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9). 
  212. ^ Garcea, Joseph; Kirova, Anna; Wong, Lloyd. Multiculturalism Discourses in Canada. Canadian Ethnic Studies. 2009-01, 40 (1): 1–10. doi:10.1353/ces.0.0069. 
  213. ^ Bricker, Darrell; Wright, John. What Canadians think about almost everything. Doubleday Canada. 2005: 8–28. ISBN 978-0-385-65985-7. 
  214. ^ Magocsi, Paul R. Aboriginal peoples of Canada: a short introduction.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2002: 3–6 [2012-07-23]. ISBN 978-0-8020-363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4). 
  215. ^ Blackwell, John D. Culture High and Low. 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Canadian Studies World Wide Web Service. 2005 [2006-03-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21). 
  216. ^ Mandate of the National Film Board (PDF). National Film Board of Canada. 2005 [2009-10-20].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2-03-07). 
  217. ^ Brock, Richard. Envoicing Silent Objects: Art and Literature at the Site of the Canadian Landscape. Canadia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2008, 13 (2): 50–61. 
  218. ^ Hill, Charles C. The Group of Seven – Art for a Nation. National Gallery of Canada. 1995: 15–21, 195. ISBN 978-0-7710-6716-7. 
  219. ^ Newlands, Anne. Emily Carr. Firefly Books. 1996: 8–9. ISBN 978-1-55209-046-6. 
  220. ^ Pamela R. Stern. Daily life of the Inuit. ABC-CLIO. 2010-06-30: 151 [2014-04-19]. ISBN 978-0-313-3631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1). 
  221. ^ Dorland, Michael. The cultural industries in Canada: problems, policies and prospects. J. Lorimer. 1996: 95 [2012-07-23]. ISBN 978-1-55028-494-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20). 
  222. ^ Edwardson, Ryan. Canadian content, culture and the quest for nationhood.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2008: 127 [2012-07-23]. ISBN 978-0-8020-9759-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27). 
  223. ^ Adam Jortner. The Gods of Prophetstown: The Battle of Tippecanoe and the Holy War for the American Frontier.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1: 217 [2014-04-19]. ISBN 978-0-19-976529-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8). 
  224. ^ 'O Canada'. Historica-Dominion. [2013-1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07). 
  225. ^ L'Hymne national du Canada. 2005-06 [2014-06-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19). 
  226. ^ Henry Roxborough, "The Beginning of Organized Sport in Canada," Canada (1975) 2#3 pp 30–43
  227. ^ National Sports of Canada Act. Department of Justice. 2014-04-25 [2014-05-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24). 
  228. ^ Most practised sports by Canadians, 2005. statistics Canada. 2011-08-30 [2014-05-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17). 
  229. ^ Vancouver 2010. The Vancouver Organizing Committee for the 2010 Olympic and Paralympic Winter Games. 2009 [2009-1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28). 
  230. ^ 230.0 230.1 Canadian Heritage. Symbols of Canada. Canadian Government Publishing. 2002. ISBN 978-0-660-18615-3. 
  231. ^ Ruhl, Jeffrey. Inukshuk Rising. Canadian Journal of Globalization. 2008-01, 1 (1): 25–30. 
  232. ^ Statutory Holidays. Government of Canada. 2012-02-15 [2012-03-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4-19). 
  233. ^ Public holidays. Canada Revenue Agency. 2014-01-02 [2014-05-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21). 

延伸閱讀

編輯

參見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