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历史
台湾历史台湾历史年表
史前时期
荷治
1624-1662
西治1626-1642 原住民政权及部落~1933
明郑时期
1661-1683
清治时期
1683-1895
日治时期
1895-1945
战后时期
1945 迄今
其他台湾系列

人口 - 族群 - 经济 - 交通
地理 - 文化 - 教育 - 法律
政治 - 政府 - 军事 - 外交

台湾主题首页

台东地区很早就有人类活动,在两万至两万五千年前,境内产生了台湾最早的人类遗址长滨文化。之后又产生了卑南文化等原住民文明。

史前时期 编辑

长滨文化是至今台湾所发现最古老的文化,距今约两万至两万五千年,当时台湾尚与亚洲大陆相连。长滨文化是一个以渔猎和采集为生的队群社会,据遗物推测,此一聚落的人口规模不大,主要居住在海边的洞穴内及岩荫下,不知农耕畜牧,亦不会制陶,也不会冶炼铁器,但已知用火,以敲打的方式制作石器,生活则靠狩猎和采集自然食物维生,目前发现的分布地点以台东南部沿海地带为主。该文化由台大考古团队于台东县长滨乡八仙洞发现,考古团队在海蚀洞穴中进行了五次的探掘工作,发掘出不少旧石器晚期人类使用过的砾石器具,主要分布在四处洞穴(潮音洞、海雷洞、乾元洞及昆仑洞)底部[1][2]

在距今约52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台东地区产生了以卑南遗址为代表遗址的卑南文化。该遗址位于台东市南王部落(卑南社)附近,范围约100公顷,包含庞大的聚落,其建筑物成排分布,格局严谨,已经是颇具组织的社会结构。生产以农业为主,有大量的石刀,石镰和去壳用的石杵,推测是种植小米和旱稻;此外狩猎工具的矛、簇也很多,但渔具就比较缺乏。生活用具的陶器以夹砂素面红陶为主。有数以千计的蛇纹岩石板棺埋在建筑物底部,成带状分布,而且与地上建筑物的座向相同。棺内有丰富精美的陪葬玉器、陶器。

 
卑南遗址的月形石柱

十六世纪末十七世纪初,台东南部的卑南族势力强大,一群卑南族知本社族人南迁进入恒春半岛东部,并与当地的排湾族武装冲突。由于拥有强大的组织与武力,当地的排湾族与别族垦民皆纷纷臣服,并以“斯卡罗”称呼这一支外族,斯卡罗一词可能意指“乘轿者”,或是指来自“卡罗”(Qaro)地区的人,即知本社(知本社)。这一支卑南族称霸恒春半岛东部后,逐渐成为拥有原始土地权的统治阶层,形成卑南族头目统治排湾族庶民的社会。这一支卑南族后来与当地人口多数的排湾族人通婚,渐渐融入并排湾化。[3][4]

荷西时期 编辑

1636年,琅峤社(今恒春)头目请荷兰官府协助与卑南觅(今台东)媾合,听闻台湾东部盛产黄金的荷兰东印度公司当局先派中尉詹.尤立安生(Jan Jeuriaensen)前往两地了解情况,再派佐理商务官员马丁.威瑟灵(Marten Wesselingh)长驻卑南觅,顺便探访金矿所在。卑南觅遂成为台东最早见诸史料之地名。

1642年2月,荷兰军队进入台东,在卑南觅大港口驻军,并与卑南族利嘉社泰安社发生过战争,今日台东市第一公墓万姓祠内尚存有昔日荷兰士兵骨骸。1644年东印度公司设立卑南地方会议区,名义上管辖今花莲、台东,实际上仅北起花莲玉里,南迄台东大竹溪。至1655年,东部已43社(部落)承认荷人治权,人口约五、六千人。荷兰人于卑南觅建立“瞨社”制度,经由汉人社商之手获取原住民鹿皮专卖之经济利益。

明郑时期 编辑

1661(永历15年),郑成功将荷兰人逐出台湾,以台湾为反清复明的基地。其政权控制范围以南部为主,对于东部之经营,大抵沿袭荷人方式,于各社设立土官,令其自治。当时以卑南觅为主的46社皆臣服。经济方面亦承袭荷人瞨社制度,不同的是控制管理较荷人为严,且直接向社商征税,视东部为其领土之一部。

清治时期 编辑

清治早期东部曾有数十番社归化输饷,但朱一贵事件后,清朝政府下禁令封山长达百年,期间仅有零星汉人至卑南、火烧岛成广澳璞石阁新城开垦。道光年间曾有平埔族西拉雅族驻留于台东港,先后达7年之久,后来受卑南族逼迫而集体北迁。咸丰初年,原居枋寮闽南汉人郑尚率先在此建立聚点,与原住民从事交易活动。随后又有更多汉人移入,逐渐形成村落。同治末年,已有汉人28户在此定居,称之为“宝桑庄”。由于地型上的崎岖和海运上的不便,直到19世纪中叶以前,台东都还是清朝政府眼中的化外之地,除少数逃犯外,多数百姓视入后山为畏途。这样的情形一直要到1874年牡丹社事件后才有所改变。清廷在此之后派遣自强运动的重要推手,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桢赴台经略后山,将今日中央山脉以东,今宜兰县南侧、花莲县、台东县,以及屏东县牡丹乡满州乡东侧滨海,划为卑南厅,归属台湾府,厅治设于今台东市。有鉴于台湾西部清领区对东部联络艰难,沈葆桢由北至南连开数条道路横贯台湾本岛,自此打开东部对外的联系。1874年开辟昆仑岰古道,总长约105公里,起自屏东县来义,翻越中央山脉,至台东县金仑[5]在开路的同时,沈葆桢从福建招来的移民也搭乘帆船登陆台东,今台东市宝桑里一带是东部最早的汉人移民据点。1867年,今台东地区长滨乡的平埔族人自行开设水圳,引石坑溪水灌溉长滨冲积扇的长滨、成功等地。1878年屏东潮州区移民陈和枝和其他共17人,合力在池上修筑水圳,引卑南溪水灌溉池上。[6]

1886年台湾建省,将卑南厅升格为台东直隶州,州治设于今花莲瑞穗乡,并于原卑南厅治设州同,花莲港设州判,预计于州下设三个行政区。首任巡抚刘铭传以“辖境太广,则耳目难周;控制太宽,则声气多阻。”建议重划台湾郡县,于水尾设直隶知州,称台东直隶州,原卑南厅旧治设州同一员,花莲港增设州判一员。1888年(光绪十四年)12月7日裁撤原驻扎卑南台湾府南路抚民理番同知正式设立台东直隶州。后移治今台湾台东县西北卑南乡。属福建台湾省。《台湾舆图》将卑南厅分成三段,从北到南分别是崎莱(木瓜溪以北)、秀姑峦(木瓜溪到网网溪)、卑南(网网溪以南)。而根据《台湾地舆全图》说略,当初设台东直隶州时,原本计划将州域分三段,北段设花莲港厅,中段是州治水尾,南段设卑南厅。然而光绪十四年(1888年)发生大庄事件(吕家望事件),在水尾驻守的清军被歼灭,营房、民房也遭到烧毁,根据胡传在光绪十八年(1892年)前往台东直隶州巡视的记录,当时水尾一带只有四、五家居民,都是粤人。此事件对清朝治理台湾东部的行动造成影响,实际上的州治移往卑南街(今台东市),直隶州底下分设两厅的规划也作罢。

日治时期 编辑

 
1930年台东厅行政区划图

1895年马关条约后,台湾割让给日本。7月3日公布《地方官假官制制定件》,拟定将清政府时期的三府改制为三县,府下县、厅改制为县下支厅,而台东直隶州遭降级成与西部县等同的支厅,预计设立台南县台东支厅。但总督府实际上未统治中南东部,8月改为派出性质的台南民政支部台东出张所。1896年4月,总督府正式统治东部,才正式设立台南县台东支厅。1897年6月台东支厅自台南县分出升格为台东厅,并依当初台东直隶州预计划设的三个行政区,于厅下设卑南(今台东县不含池上关山)、水尾(今花莲县寿丰乡以南,以及台东县池上关山)、奇莱(今花莲县寿丰乡以北)等三个辨务署。1898年6月,废辨务署;8月设派出性质的花莲港出张所,辖今花莲县瑞穗乡以北。1900年5月,再划设成广澳(今成功镇、东河乡、长滨乡)、璞石阁(今花莲县玉里镇、富里乡)、卑南(上述地区以外)三出张所。1901年6月卑南出张所辖区切出巴塱卫(今太麻里乡、大武乡)出张所。

1901年11月,台湾地方制度变更,出张所改为支厅,而厅治所在出张所废除不设支厅由厅直辖。台东厅下辖花莲港、璞石阁、成广澳、巴塱卫四支厅。1909年10月,花莲港、璞石阁两支厅分出设立花莲港厅。1915年,今池上乡、关山镇、鹿野乡一带分设里巄支厅。1920年,里巄支厅与厅直辖地区合并为台东支厅,成广澳、巴塱卫两支厅改名为新港、大武支厅。1931年,台东支厅再度划出里垅支厅。1937年,台东厅正式比照西部州郡制,大武支厅与台东支厅合并为台东郡,里垅、新港支厅改为关山新港郡

战后时期 编辑

1945年10月25日,中华民国政府接收日本台湾总督府辖区,11月6日设立台东县接管委会。于1946年1月12日设立台东县至今,原关山郡、台东郡、新港郡则改为县辖区,郡下街庄改为区下镇乡,郡下蕃地则切割并入邻近的乡镇。台东镇较特别,日治末期,台东街并入卑南庄,战后则将原已并入的卑南庄切出并和台东郡蕃地合并成立卑南乡;台东街则缩小为未并入前范围,成立台东镇。4月1日,鹿野乡、关山乡、太麻里乡、大武乡山区划出延平、海端、金仑、达仁等山地乡。6月1日,设立红头屿山地乡。同年,新港乡升格为成功镇,关山乡升格为里垅镇,都兰乡改名东河乡。11月,金仑乡乡治改划入太麻里乡,金仑乡改名金山乡。1947年,红头屿乡更名为兰屿乡。1948年2月,三县辖区废除,乡镇改为县直辖。1949年3月,于里垅镇设立东峰区署(县辖区),管辖五个山地乡,1951年4月废除。1954年,里垅镇改名为关山镇。1958年,金山乡改名金峰乡。1974年10月,台东镇划入卑南乡(含乡治)10村,并于隔月申请改制县辖市。1976年1月1日,台东镇正式改制为台东市[7][8][9]

前身为“关山越岭道”的南横公路于1968年7月动工,起点台南左镇,终点台东海端,为台湾南部一条横贯中央山脉的重要公路,最高点大关山隧道海拔2722米,1972年10月31日通车,历时4年4个月。施工期间大部分路段均为新辟道路,设计标准比照中部横贯公路施作,均采用传统人力方式修筑开辟,因工程甚为艰钜,共计有116位工作人员罹难,在天池设置长青祠以供悼念。[10]

日治时期就有兴建屏东和台东间横断铁道的计划,但是因施工困难等问题而未付诸实行。战后以施工较易、工期较短及经费较省的枋山线做为南回线的路线。1977年列入“十二大建设”并进行规划。1980年设立“南回铁路工程处”并着手动工开始兴建,1984年改以“继续完成南回铁路计划”并入“十四项重要建设计划”中,1985年7月卑南(台东)到知本段通车,1987年12月知本到太麻里段通车,1991年12月全线完工通车,自此台湾的环岛铁路系统终于完成。南回铁路西经枋寮车站,经古庄、大武、泷溪、金仑、太麻里、知本等地,途中穿越查留凡山、巴矢山,终点站为台东(卑南)车站。全线共修筑大、小桥梁158座,隧道35座,总长38,202米,最长的中央隧道长达8,070米[11]

参考文献 编辑

  1. ^ 長濱文化其來有自 出土鹿牙鹿骨 均具考古價值 宋文薰教授發掘先民史. 《联合报》. 1970-08-31 (中文(台湾)). 
  2. ^ 卢太城. 神秘踏浪人 八仙洞祖先來自何方. 《中央日报》. 2016-08-27 (中文(台湾)). 
  3. ^ 斯卡罗遗事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4-02-22.
  4. ^ 斯卡罗族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4-02-22.
  5. ^ 《台湾的古道》,远足文化,出版日期:民国91年5月 ISBN 9868015421
  6. ^ 台湾的古圳道 王万邦/著 ISBN 978-957-28561-0-9 2003年4月出版
  7. ^ 台东镇改制为县辖市 [[台视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影音文化资产]]
  8. ^ 轄區概況 台東縣台東戶政事務所生活服務網. [2021-0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17). 
  9. ^ 《发现古地图:城市的起源》,台东市公所万维网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09-11-24.
  10. ^ 南橫十帖(一). 陈玉峰. 台湾环境资讯协会. [2007-07-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9). 
  11. ^ 南迴記事. 台湾铁路管理局. [2013-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