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历史
台湾历史台湾历史年表
史前时期
荷治
1624-1662
西治1626-1642 原住民政权及部落~1933
明郑时期
1661-1683
清治时期
1683-1895
日治时期
1895-1945
战后时期
1945 迄今
其他台湾系列

人口 - 族群 - 经济 - 交通
地理 - 文化 - 教育 - 法律
政治 - 政府 - 军事 - 外交

台湾主题首页

花莲古称“奇莱”,是县域北部的撒奇莱雅族名称“Sakiraya”的音译[1],又称“崇爻”(tsongau),阿美语意为“猴子”。花莲是台湾原住民的世居之地,而汉人至花莲开垦是咸丰元年(1851年),相传来此开垦的河洛人,见到溪水奔海,而与波澜交会,作回旋状,故称之为洄澜(:Huê-liân),后改为台语音近的花莲(:Hua-liân)。

史前时期 编辑

花莲地区很早就有卑南文化等人类活动。在16世纪前后,太鲁阁族人由南投翻越中央山脉至花莲县秀林乡山区一带(太鲁阁地区)。

荷西时期 编辑

15世纪末,葡萄牙人航海经过东台湾时,将花莲溪河口一带的海岸称为Rio Duero,意为“产金之河”。西班牙人在1622年到这里采取砂金,运回金包里一带(今新北市金山区),将现花莲县北部划为哆啰满省区(西班牙语:Turoboan;台湾话To-lô-boán)。后荷兰击败西班牙夺取北台湾的控制权,花莲成为荷兰的福尔摩沙十一郡省之一,被归在淡水地方会议区[2]

清治时期 编辑

1874年牡丹社事件后,清政府为巩固边防与安抚原住民,由钦差大臣沈葆桢派遣台湾道夏献纶福建省陆路提督罗大春修筑理蕃道路。经费时两年,开辟“平路一丈,山蹊六尺”为准之路,俾能通行舆马,与当时完成的昆仑坳古道形成一南一北,因而被称为“北路”,即现今所称“苏花古道”。路线北起苏澳,沿途经过东澳、大南澳、大浊水、大清水、得其黎、新城、歧莱花莲港、吴全城、大巴笼、周塱社,南迄至秀孤峦水尾。全程总长308里。北路开通前的交通贸易都靠海路,陆路则仅为东西向的原住民迁徙路线、猎路。北路沿着峭壁开出,相当狭小曲折,路宽仅约一丈多,且路况不稳定,时有坍塌的情形,交通功能极为有限。[3][4][5][6]

1878年(光绪四年),清政府派兵进入花莲北部,遭遇撒奇莱雅族强烈抵抗,清军攻毁撒奇莱雅社,称为“加礼宛事件”。幸存的族人隐藏自己的文化和语言融入阿美族中[7][8][9]。1884年(光绪十年),中法战争后,清朝廷再度重视台湾,次年,台湾建省,1887年(光绪十三年)8月台湾省正式运作。首任巡抚刘铭传以“辖境太广,则耳目难周;控制太宽,则声气多阻。”建议重划台湾郡县,于水尾设直隶知州,称台东直隶州,原卑南厅旧治设州同一员,花莲港增设州判一员。过去设卑南厅时,便有人提议日后开发后可将此处改设为一府三县,《台湾舆图》也将卑南厅分成三段。从北到南分别是崎莱(木瓜溪以北)、秀姑峦(木瓜溪到网网溪)、卑南(网网溪以南)。而根据《台湾地舆全图》说略,当初设台东直隶州时,原本计划将州域分三段,北段设花莲港厅,中段是州治水尾,南段设卑南厅。

光绪十四年(1888年8月2日)发生大庄事件(吕家望事件),台东直隶州所属的里垅庄即新开园府的汉人移民及原住民(主要为大武垅族[10],因为卑南抚垦局委员雷福海等官员的压榨及欺凌妇女,乃率众700余人到大庄局杀害委员雷福海、司事翁源、局书何茂、王升并局差、局勇等。[11]最后发展成为花东纵谷各庄社的大武垅族阿美族卑南族客家垦民联合反抗清政府的战事。水尾驻守的清军被歼灭,营房、民房也遭到烧毁,清朝政府动用北洋水师之致远靖远两艘穹甲巡洋舰。两舰上的部分水兵临时组成“洋枪队”,在舰炮掩护下登陆进行北洋水师第一次两栖登陆作战,战火蔓延到8月下旬才被官方镇压[12][13]。根据胡传在光绪十八年(1892年)前往台东直隶州巡视的记录,当时水尾一带只有四、五家居民,都是粤人。1888年(光绪十四年)12月7日裁撤原驻扎卑南台湾府南路抚民理番同知,正式设立台东直隶州。后移治今台湾台东县西北卑南乡。属福建台湾省

日治时期 编辑

 
1930年花莲港厅

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台湾根据《马关条约》割让给日本后,台湾总督府将台东州降格成与西部县等同的出张所,由台南府改制的台南民政支部管辖。隔年,台南民政支部改为台南县,台东出张所改为台东支厅。1897年(日明治三十年)台东支厅升格为台东厅。1897年台东支厅升格为台东厅,下设三辨务署,分别为管辖莲乡的奇莱辨务署、管辖新乡和奉乡的水尾辨务署,以及管辖南乡跟广乡的卑南辨务署。到1901年时,废办务署改设支厅,原卑南辨务署分拆为厅直辖跟二支厅。1909年,花莲地区脱离台东,成立花莲港厅,独立设治至今。

1908年12月发生七脚川事件,日本军警进攻并焚毁花莲北部最大原住民势力阿美族七脚川社,七脚川社族人被迁移至今日之花莲池南、月眉、溪口及台东县海端,称为七脚川新社,七脚川社的土地被没收,后来即变成日本移民村吉野村的土地来源[14][15]。1910年2月9日,豆兰移民指导所成立于花莲港厅莲乡豆兰社,由台湾总督府招募日本德岛县的9户农民至七脚川,同年又招募52户275人。1911年正式命名为吉野村[16][17][18],分为宫前、清水、草分三个部落,面积共1260甲。又陆续建立吉野圳吉野神社真言宗吉野布教所(现庆修院)、吉野村寻常高等小学校(现吉安国小)、医疗所等。[18]1919年时约有327户、1694人;其中含宫前部落135户、清水部落125户、草分部落67户。[19]至1933年时,全村则约有300户、1318人。[17]1945年日本战败后,日籍移民全数返乡,吉野改名为吉安。

1914年5月17日至8月28日间,台湾总督府为控制台湾花莲一带的原住民势力,并有效控制太鲁阁地区庞大的自然资源,与当时控制太鲁阁地区的太鲁阁族人爆发了太鲁阁战争。战争前的准备期长达二年,多次的探勘、观测、地图描绘周详[20]。在近三个月的密集战斗中,太鲁阁族用有限的枪弹、人力与物力,靠传统打猎法等战术,造成敌军伤亡无数。在日军强大火力的攻击下,太鲁阁人的抵抗终告失败。[21] 战争结束后,剩余的太鲁阁族被强迫迁往平地居住,并进行日本化教育[22]

1932年临海道路(今苏花公路之前身)通车前,往来花莲港通常需要乘船、而有“陆上离岛”之称。1916年,台湾总督府开始开凿“东海徒步道”,将路宽拓增至12台尺,于1923年完工后,可供办公、行旅之人来往,但车辆依然无法通行。1925年,将路幅拓为3.56米之宽,并于苏澳到太鲁阁口之路段铺设砂砾路面,其中有部分之路段为供车轮行驶而铺设混凝土,于太鲁阁口到花莲港之路段则大幅拓宽为14米,铺设砂砾路面。完工总长约120公里。合计有大型桥梁9座,隧道14处。全线于1932年通车,改称为“临海道路”,并编列为“指定道路”。通车后的临海道路有东海自动车运输株式会社经营客运服务,提供巴士载运乘客来往于宜兰、花莲港,每日对开二班车次,行车时间约莫于海运载客之航程。

 
早期单线道的苏花公路

战后时期 编辑

台湾战后时期,于1946年1月9日设立花莲县;4月,寿乡更名寿丰乡、研海乡更名新城乡,西新社乡更名丰滨乡;9月16日,太平乡更名卓溪乡;10月1日,士林乡更名秀林乡。1947年3月6日,由凤林镇及瑞穗乡各划一部分增设光复乡。1948年1月1日,吉野乡更名吉安乡。1950年,太平乡更名卓溪乡。

1950年10月15日成为第一个依据《中华民国宪法》实行地方自治的县市[23]。由中国民主社会党杨仲鲸当选首任民选县长,有华人社会第一位民选县长之说。

1951年4月,中部横贯公路进行南北两线初勘[24]。1955年6月底,蒋经国率队踏勘日人拟开辟之中线,后因此线地质不佳作罢,后选定北线合欢越岭古道作为作为中横的大致路线[25]。1956年6月中旬,蒋经国率队自谷关入山,由西向东对北线作最后一次的勘验[26]。7月7日正式开工,此工程动员了1万多位退伍的荣民。中横公路在开工之后曾发生过不少意外。经统计因工程意外及天灾而殉难的有212人、受伤者702人,平均下来每公里牺牲1人余。中横的完工日期比预定的提早半年完工,整个工程费时三年九个月十八天,花费约4亿9456万新台币(含美援3亿8994万元)。在1960年5月9日开放通车,通车典礼由时任中华民国副总统陈诚主持[27]

1973年,台风娜拉侵袭东台湾,造成台湾东部地区交通严重受创。为了彻底解决交通问题,台湾省政府研议出三个改善方案:拓宽苏花公路、另外兴建双线公路以及兴建北回铁路。其中第三个方案所需费用比第二个方案低,效益也比较大。因此在时任台湾省政府主席谢东闵行政院会议中报告后,由时任行政院院长蒋经国裁示兴建,并列入十大建设当中。同年12月25日,北回线正式动工,并于1980年2月1日全线通车。沿线筑有大、小桥梁共91座,隧道16座,全长达31,029米,其中观音隧道长7,757米,为当时全台湾最长的隧道。

2004年1月14日,中华民国政府承认原被归为泰雅族太鲁阁族为独立的原住民族,成为第12个经行政院核定的台湾原住民族[28]

参考文献 编辑

  1. ^ 撒奇莱雅族(Sakizaya)--花莲奇莱平原的原住民[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页2,2018-02-21查询.原住民族委员会
  2. ^ Valentijn, François. Notes on the Topography. Campbell, William (编). Formosa under the Dutch: described from contemporary records, with explanatory notes and a bibliography of the island. London: Kegan Paul. 1903: 6 [First published 1724 in Oud en Nieuw Oost-Indiën]. LCCN 04007338. 
  3. ^ [宜蘭蘇澳].蘇花古道-大南澳越嶺段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第0678篇). www.tonyhuang39.com. [2017-03-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0). 
  4. ^ 清代蘇花古道. portal.tacp.gov.tw. [2017-03-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31) (中文(繁体)). 
  5. ^ 宜蘭 朝陽步道連走、蘇花古道大南澳越嶺段-第264次. 台北百岳挺进队. [2017-03-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8) (中文(台湾)). 
  6. ^ 三民網路書店>蘇花古道宜蘭段調查研究報告-吳永華. m.sanmin.com.tw. [2017-03-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22). 
  7. ^ 新闻:杨宜中,《撒奇莱雅族火祭 忆先族慰祖灵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2-01-23.》,自由时报,2008.7.21
  8. ^ 新闻:潘建任,《火神祭-撒奇莱雅族的文化传承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公视PeoPo公民新闻平台,2010.7.28
  9. ^ 撒奇莱雅族火神祭 烧屋喻重生[永久失效链接], 自由时报, 2013-10-6
  10. ^ 部落大小聲(231)-從原住民反侵略戰爭 探討主權與歷史正義1070630. 原住民族电视台. 2018-06-30 [2018-07-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16). 
  11. ^ 教育部,卡米尔. 教育百科. pedia.cloud.edu.tw. [2018-06-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8). 
  12. ^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電子報. www.th.gov.tw. [2018-06-02]. 
  13. ^ 臺灣原住民歷史語言文化大辭典網路版. 210.240.125.35. [2018-06-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9). 
  14. ^ 林素珍; 林春治、陈耀芳. 原住民重大事件-七腳川事件. 行政院原住民委员会. 2005年. ISBN 9860031142. 
  15. ^ 阿美族七腳川系之羽冠文化,以光榮力拿恆部落為例。. [2019-05-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5) (中文(台湾)). 
  16. ^ 张素玢. 《未竟的殖民-日本在臺移民村》. 卫城出版. 
  17. ^ 17.0 17.1 吉野村概況. 吉野村居住民会. 1936. 
  18. ^ 18.0 18.1 武内贞义. 臺灣. 台湾日日新报社. 1914-07-20. 
  19. ^ 官營移民事業報告書. 台湾总督府. 1919-03-31. 
  20. ^ 鸿义章. 《原住民重大歷史事件系列叢書-太魯閣事件》. 台北: 原住民族委员会. 2016年12月. ISBN 978-986-05-0681-5 (中文). 
  21. ^ 鸿义章,2016,12,《原住民重大历史事件系列丛书-太鲁阁事件》原住民委员会 pp.119
  22. ^ 太魯閣戰爭百年回顧 (PDF). [2016-08-05].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6-03-04). 
  23. ^ 五千年來首場縣長選舉 民主第一道曙光在花蓮. 天下杂志. 2009-07-28 [2009-07-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7-31) (中文(繁体)). 
  24. ^ 《台湾百岳全集》陈远健,户外生活杂志社,1978年10月
  25. ^ 漆高儒. 《蔣經國的一生》. 台北: 传记文学出版社. 1991-03-31. (民国)四十五年决定依北线开辟,但为了确实了解计划路线的可行性,以及作为安置退役官兵的依据,在开工前,(蒋经国)又亲自实地翻山越岭踏勘一次。 
  26. ^ 漆高儒. 《蔣經國的一生》. 台北: 传记文学出版社. 1991-03-31. 
  27. ^ 对横贯公路通车典礼书面贺词
  28. ^ 原住民資源教室 十二族概說. [2012-08-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