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兰县历史
台湾历史、台湾历史年表 | |||||||||||
---|---|---|---|---|---|---|---|---|---|---|---|
史前时期 | |||||||||||
荷治 1624-1662 |
西治1626-1642 | 原住民政权及部落-1933 | |||||||||
明郑时期 1661-1683 |
|||||||||||
清治时期 1683-1895 |
|||||||||||
日治时期 1895-1945 |
|||||||||||
战后时期 1945 迄今 | |||||||||||
其他台湾系列 | |||||||||||
台湾主题首页 | |||||||||||
宜兰县域以兰阳平原为主,旧名为噶玛兰(闽南语:Kat-má-lán;西班牙语:Cabaran)或蛤仔难(Kap-á-lān),名称源自世居的台湾原住民“噶玛兰族”(Kebalan)。“Kbalan”在噶玛兰语里是“平原的人”的意思[1]。
史前时期
编辑兰阳平原在史前时期是噶玛兰族的世居之地,宜兰淇武兰遗址有早期与晚期两层文化,经碳14测年,早期文化年代约为1300-800年前,晚期文化年代约为600-100年前[2]。汉人进入前噶玛兰族聚落的数量超过六、七十个社以上。重要聚落包括打马烟社、抵美简社、奇立丹社、奇立板社、猫里雾罕社、抵美福社、流流社、武暖社、歪仔歪社、新仔罗罕社、利泽简社、加礼宛社、奇武荖社等。
荷西时期
编辑最早关于宜兰的历史记载始于1632年,1632年西班牙人因船只偶遇飓风漂到噶玛兰,船员五十人因擅闯原住民领土遭出草。于是西班牙当局派遣由菲律宾人组成的军队进攻该地,焚毁原住民部落七处,屠杀原住民十二人。注意到此地的西班牙人将苏澳以北的海湾命名为“圣塔.卡塔利那”(Santa Catalina),而苏澳港附近则命名为“圣.罗连索”(San Lorenzo)[3],其后西班牙人遭到占领台湾南部的荷兰人驱逐,宜兰成为荷兰的福尔摩沙十一郡省之一,被归在淡水地方会议区内,1640年起荷兰人开始委任汉人社商承包各种产品及日用品的交易及征税,承揽的社商必须代纳该社一切税饷,相对地社商享有垄断与该社交易的权利。据荷兰史料估计当时噶玛兰族人口约在一万人左右[4]。其中最大的聚落淇武兰社有840人[5]。
清治时期
编辑清朝领台以后,宜兰归诸罗县管辖,至1723年又归新设立的彰化县,7年后再划入同样成立于1723年的淡水厅。在这段期间内,清朝政府对宜兰地区只有名义上的管辖,并没有真正设管治理。由于宜兰地区被视为行政边疆,常成为海盗、流寇的聚集地。
泰雅族大约在十八世纪中期进入宜兰,在大浊水溪(今和平溪)上游定居,之后泰雅族越过思源垭口到达大浊水溪上游谷地居住,构成今日居住在大同乡的泰雅族溪头群;另一部分的泰雅族则绕过南湖大山向东进入南澳北溪或和平北溪居住,成为泰雅族的南澳群,主要居地为南澳乡。在大同乡英士以下的各部落,则是来自桃园的卡奥湾群。
1768年,汉人林汉生探访噶玛兰,被杀害。1776年,林元旻由乌石港北边的河流上溯至淇武兰,为有纪录汉人入垦兰阳平原最早者[6]。1796年汉人吴沙击溃噶玛兰族,占领头城以北土地。[7]头城以南之兰阳平原则要等到1810年台湾知府杨廷理设治才由官府直接管辖。[8]汉人进垦宜兰平原后,将原野与森林辟为农田,平埔族赖以维生的猎场逐渐消失,传统文化逐渐式微,大多被汉人所同化,或移入阿美族领土接受庇护。汉人逐渐建立了二围、三围、四围等聚落,最后在嘉庆七年(1802年)建立五围,但由于蔡牵在嘉庆十一、十二年(1806、1807年)入侵噶玛兰地区,引发漳泉械斗,最后漳州人控制浊水溪(今兰阳溪)以北,泉州人则迁居溪南(今罗东一带)。
自康熙末年起,清廷划定大抵呈南北向分布的“番界”,将噶玛兰等地排除在行政区之外,称之为“界外”,禁止在汉人界外活动。然而至噶玛兰厅成立前夕,当地汉人已多达4万3千人,成为促成清廷设厅的原因之一。嘉庆十五年(1810年),闽浙总督方维甸因漳泉械斗而来台巡视时,原住民噶玛兰族头目包阿里与汉人何绘于艋舺上呈户口清册,请求将噶玛兰纳入清朝版图,方维甸遂上奏折请求“设官经理”,并派台湾府知府杨廷理与巡检胡桂前往勘察,杨廷理选定五围建城,同年五月二十九日奉朱批“必须有所钤制,方可相安无事”,最后在嘉庆十七年(1812年)时设噶玛兰厅,始纳入大清版图。初委候补知府杨廷理筹办设治事宜,嘉庆十七年(1812年)二月始正式核定设厅,设噶玛兰厅于五围(今宜兰市),辖境约当今宜兰县兰阳平原地区。光绪元年(1875年)六月十八日,沈葆祯等人奏请改台湾为二府八县一厅,同年十二月二十日(1876年1月15日)钦准,原淡水厅裁废,改设为一府(台北府)三县(淡水、新竹、宜兰),噶玛兰厅乃改制为县并改名为宜兰县,并改隶于新设立的台北府。
日治时期
编辑日治初期,宜兰县改制为宜兰支厅,隶属于台湾总督府台北县。1897年(明治30年),独立为台湾总督府辖属宜兰厅。1909年将今新北市坪林区划入,设坪林尾支厅。
日本统治当局在控制宜兰后即开始着手将原住民残留之领域全部纳入统治之计划,宜兰厅自1903年起开始进行隘勇线扩张政策,沿着宜兰溪南地区的浅山棱脉延伸至南方澳海边,其后并进而连结至大南澳苏花断崖,对泰雅原住民进行大包围。1910年开始推动五年“理蕃”计划之后,现今宜兰县内的泰雅族各社便全部纳入日本当局统治之内。控制原住民地区之后,日本当局得以开始进行伐樟制脑的工作,并进而推动叭哩沙与大南澳平野的土地调查与开垦计划,来自台湾西北部的客家移民遂移入南澳和叭哩沙地区。1917年起台南制糖会社、台湾纸业会社在宜兰的工厂先后成立,在今日五结乡的二结地区形成工业区。
1920年(大正9年),废厅改隶台北州,设三郡(宜兰郡、罗东郡、苏澳郡),时称兰阳三郡,坪林则划出。1921年经营今日三星乡天送埤发电所的台湾电气兴业株式会社成立、敷设的输电网络,足以供应县境内各式产业之用。1924年台湾总督府将营林所移设于罗东,此后罗东街因木材业而大为兴盛。同年宜兰线铁路全线通车,进一步解决了宜兰“形势封闭”的交通困境。1940年宜兰郡宜兰街升格为台北州直辖的宜兰市。太平洋战争时,日军在宜兰兴建宜兰机场,在今进士里附近兴建大群机堡,至今仍可看见三个机堡的遗迹。
战后时期
编辑中华民国接收台湾初期,台北州改制为台北县,兰阳三郡与宜兰市,分别改为台北县下辖的宜兰区、罗东区、苏澳区、宜兰市,原郡下辖的街庄改为镇跟乡。1947年2月4日,苏澳区废除,下辖乡镇改为罗东区管辖。1949年3月,台北县增设北峰区,管辖南澳乡、太平乡(今大同乡)以及乌来乡。1950年10月,实施地方自治,行政区划重组,宜兰区、罗东区、北峰区废除,下辖乡镇除乌来乡外,加上宜兰市,自台北县划出,1950年10月10日设为宜兰县。1951年2月14日,宜兰县议会成立。1958年7月15日,太平乡更名为大同乡。1971年12月2日,将钓鱼台列屿划归宜兰县头城镇管辖。1976年7月1日,员山乡的一至四邻划归宜兰市梅洲里,原三星乡所辖的中华村划归员山乡。1979年9月1日,三星乡天山村的王兰巷划归大同乡松罗村。
早期宜兰县在公路交通方面依靠省道台2线(北部滨海公路)和台9线(北宜公路)与大台北地区联络,但两公路受限于雪山山脉阻隔或海岸路线迂回等因素,造成长期以来与台湾东部、北部之间道路交通不便。1963年5月,拓宽日治时代的“角板山三星警备道”,是为北部横贯公路。1966年5月28日,于台北县三峡镇大埔村举行通车典礼,时任中华民国副总统严家淦亲临剪彩[9]。1988年,为改善宜兰地区联外交通,以及促进台湾东部地区发展。行政院决定修建北宜高速公路,同时在新北市坪林区与宜兰县头城镇间开凿长度近13公里的雪山隧道让高速通过雪山山脉。[10]1991年,雪山隧道开始动工,施工期间遭遇台湾工程史中未曾面对的困难,造成工程严重受阻且进度大幅落后,直至2000年5月整体工程进度仅有33.6%,通车时程因此比预估的1998年足足晚了八年。雪山隧道行经极度恶劣的地质[11],其中包括了六处断层、98处剪裂带及36处地下涌泉。隧道工程常常因此而受到阻碍。整个公路工程共有上千名工程人员参与,在前后15年的施工期间内共有13位工作人员因工程灾难殉职[12]。
参考文献
编辑- ^ 陈淑华,"噶玛兰族",宜兰县立兰阳博物馆,2006年10月,P.16. ISBN 978-986-00-6775-0
- ^ http://anthro.unige.ch/~sanchez-mazas/phm/18LI_CHAP08-OK----------COLOUR-PLATE-TO-ADD.pdf[永久失效链接]
- ^ 温吉,“台湾番政志(全二册)”,国史馆台湾文献馆,1957/12/01, ISBN 9789570241310
- ^ Valentijn, François. Notes on the Topography. Campbell, William (编). Formosa under the Dutch: described from contemporary records, with explanatory notes and a bibliography of the island. London: Kegan Paul. 1903: 6 [First published 1724 in Oud en Nieuw Oost-Indiën]. LCCN 04007338.
- ^ 存档副本 (PDF). [2012-08-2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9-15).
- ^ 清朝漢人拓墾蘭陽平原的歷程. [2021-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13).
- ^ “惟当时吴(沙)使用火器甚猛,平埔族终于不敌溃走,撤至西势之哆啰美远、珍仔满力、辛仔罕三社为后图,吴乘势侵入,沿途无敌,遂入头围。”,《宜兰县志》
- ^ 陈南旭,19世纪初年台湾北部的拓垦集团与噶玛兰的移民开发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联合报》,1966年5月29日,第二版。
- ^ 高速公路局中文版>路網交通指南>國道地圖>隧道里程查詢. [2012-05-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15).
- ^ 北宜高速公路雪山隧道地質之旅. 台湾省土木技师公会2005-05-07. [2010-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1-22).
- ^ 國工局業已選定在石碇服務區設「北宜高紀念碑. 交通部台湾区国道新建工程局. 2006-06-06 [2010-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