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县

臺灣歷史行政區

台南县中华民国已经废止的行政区,县治为新营市,位于台湾西南部,属于副热带季风气候。台南县又称“南瀛”,瀛为大海、大水之意,地势东部高耸,西部平坦,位于台湾最大平原嘉南平原之中心。东临中央山脉的前山地带,西临台湾海峡,北接嘉义县,南与台南市高雄县为界。五都升格前,全县面积2,016平方公里,全国排名第九,耕地面积达9万多公顷,在全国排名第一;人口约110.4万,占全国第八。而此地区同时也是台湾开发最早的地方。2009年6月29日,行政院审议通过“台南县市合并改制直辖市案”,并于2010年12月25日并入新成立的台南市

台南县
简称:南瀛
 中华民国

台南县位置图
坐标:22°59′00″N 120°11′00″E / 22.9833°N 120.1833°E / 22.9833; 120.1833
国家 中华民国
首府
面积 
• 2010年11月
2,016.0075平方千米(778.3848平方英里)
人口 
• 2010年11月
1,101,853
政府
台南县县长 
• 1951-1957
首任:高文瑞
• 2001-2010
末任:苏焕智
• 县市合并直辖市
12月25日
行政分区2市、7镇、22乡
前身
继承
台南州
台南市
嘉义县
云林县
今属于 中华民国台南市

历史沿革

编辑

台南县位于台湾南部嘉南平原之中心,依山傍海,物产丰饶,人烟稠密,民智昌明,为本岛政经文化的发祥地。先民为争取生存与自由,冒险跨海来台,最初垦荒开辟之区即在本县:颜郑进入练兵垦殖,荷人占为贸易据点,明郑收为抗清复明基地,以至清光绪十三年台湾建省时止,二百馀年间,本县实为全台首府及附郭首县之所在地。光绪廿一年台湾割让日本,廿二年日人将清代之台南府改为台南县,“台南县”之县名始现。嗣后因建制之更迭,而名称亦随之更改,至日治末期,名为台南州。二次大战后台湾光复,民国卅五年一月,重划县市,将原台南州之台南与嘉义二市划为省辖市,其馀编为台南县。民国三十九年12月15日全省行政区域再度调整,将八掌溪以北地区,并嘉义市,另设嘉义县云林县。八掌溪以南原辖区域为今之台南县。本县地属台湾南部,在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各方面与历史古都均结有不解之缘,关系至为密切,故光复后县治虽移至新营;台南独立设市,然县仍以台南为县名。

本县最早的开发年代,史籍并无明确纪录。然据近十年来之考古得知,早在旧石器时代末期(即距今一万五千年前)本县内已有“左镇人”之人类存在,新石器时代早期,本县属大坌坑文化范围,中期属牛稠子文化范围,晚期则属大湖文化范围,随后之金石并用时期以至明末为止,则有南岛民族西拉雅族居住于此。

汉人虽在明代以前即已发现本岛,但因先住民生性好勇喜斗,好杀人,故台湾虽与大陆仅隔一狭窄之台湾海峡,然而到了明末,几乎与外界隔绝而成为荒蛮化外之域,汉人不易进入岛上安居垦殖。明万历三十年(1602)倭寇骚扰中国大陆东南沿海时,亦曾侵据台湾西南,袭扰商渔。至于当时本岛与大陆间之交通及商渔之往来,主要也是在台湾西南边之海岸,即为台南地区。台南地区位于台湾西南部,与澎湖仅隔一浅狭水道,风帆时代则以一日水程可至,由于澎湖为两岸之中继作用,台南一带遂成为台湾接触近代文化之触角地,进而成为本岛最先开拓的地区。


荷治时期

编辑

汉人入垦台湾,时间虽然很早,然在十七世纪后半期之前,中国历代王朝均未有任何行政措施之设置,仅元代设澎湖寨巡检司,隶属福建同安县,并未及于台湾本岛。明万历元年(1573年),葡萄牙人船航行东海,途经台湾北部,见山川之美,遂命名台湾为福尔摩沙,是为欧洲人发现台湾之始。万历八年(1580年)西班牙马尼拉总督派耶稣会教士前往澳门,归途取道日本,遇飓风船破,至台登陆停留数月始去。明天启二年(1622年)八月荷兰提督雷尔生筑城于澎湖,次年三月,荷兰人为调查台湾贸易商情,以二艘船占据大员(即今安平、一鲲身),先住土著、大员族所在,随后在天启四年(1624年)二月在大员北端之砂堤上,发动兵员构筑寨棚,遭到目加溜湾社酋长及各番社族众二百馀人之抵抗。当时荷人据台之目的,开始祇为通商互市之基地,后来看到台湾土地肥沃、殖民开拓有利可图,乃逐渐扩展占据地盘。据台之初,荷兰人曾向主岛南岸一带招抚,新港、萧土龙二社住民,但屡经平埔族之顽强抵抗,荷兰东印度公司认为压宁施教化为上,故于据台第二年,即派教士来台,向就抚之新港社、萧 土龙社传教,进而介绍再抚目加溜湾、麻豆社。荷兰人一方面建立坚固据点,一方面利用番社间之纷争,对其好感之番社则予以保护,对其恶意之番社则加以惩罚,而逐渐扩大其支配范围。崇祯四年(一六三一年)荷兰人征服新港番社(在今台南的新市乡),崇祯八年(1635年)十一月,荷兰兵五百人攻麻豆社,总计当年归顺荷兰人之“番社”达57社。在荷兰东印度公司据台之时,荷兰人统治区域仅止于台南附近一带,但自1642年西班牙人被逐出基隆之后,范围始有扩展至全岛之势,即以新港萧土龙目加溜湾为中心,北至嘉义新化之一部份,南至凤山之一部分。1655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所统治之部落有223村,户数为11029户,人口为39222人。

当时荷兰东印度公司将全岛分成四区,即北部地方议会区、南部地方议会区、淡水地方议会区及东部地方议会区;属于东印度公司直接支配之地域仅有十社,间接统治者为新港、大目降、目加溜湾、萧 土龙、麻豆、花木兰、达加伊斯、得礼由布、阿东等地,1648年与东印度公司和平相处之部落为293个,期中行使司法权只有70个部落,1650年,承认荷兰东印度公司为主权者,共有293个村落,分为四45族。

当时住台荷兰人最多之时,官民达约600人,驻兵2200人,大都住在今台南附近。其他大部分平地住有平埔族及汉人。汉人有些居住在城里与荷人贸易,有些深入番社与平埔族交易,或往山林野外从事捕鹿。惟大多数来台垦植荒野之农民,为了防止番害,同乡团结邻居形成居村里,至十七世纪中叶,居台汉人,仅今台南附近,为数便达十万人。

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台湾经营贸易殖民,虽获钜额利益,但对于台湾殖民经费则采极节约,1650年以后,对台政策倾于退缩,忽略充实兵备,而公司职员待遇微薄,多以私财投资贸易,假公济私,苛敛重税,一面建立王田之制,不许汉人私有土地,因此大陆来台汉人愈多,台湾经济开发,愈为发展,对于荷兰人聚敛越感不满,故于永历六年(1652)赤崁附近(即今台南)各地汉人,因不堪荷兰人压迫,谋以实力驱逐荷人,而发生了郭怀一事件

明郑时期

编辑

明天启四年(1624年)闽南人颜思齐召集数千汉人渡台垦荒,从北港登陆。颜思齐死后,由郑芝龙继统其众,接受明朝招安,乃案台回籍。同年,荷兰人入侵台湾,先据台窝湾社(即今安平)与北汕尾并在台窝湾港口北端沙丘上搭筑寨棚与防垒。崇祯三年(1630年)除建热兰遮城于一鲲鯓(即今安平)以防备海外,永历四年(1650年)又在赤崁(即今台南赤崁楼)筑普罗民遮城,作为确保台湾腹地之政务厅。荷兰人占领台湾,为了巩固其统治,进行台湾内部番地之开拓,及恩威并施之教化与安抚。1636年,由宣教师召集台南以北二28个部落之长老,在台湾长官面前,宣誓效忠东印度公司。公司当局则赏赐服装、手杖、荷兰国旗等。自1644年起,此会议每年开会一次,报告统治状况、改选长老。长老受政务员之监督,指挥村民、宣布法令。长老选举遵循平埔族之习惯,所选出之长老,需接受东印度公司徽章之银冠、藤杖为证物。

永历十三年(1659年),郑成功北伐失利,沿海州县尽失,遂决取台湾以为养息之所。永历十五年(1661年)三月初一,郑成功起兵,金门料罗候风,十三日启航,三十夜冒风攻台,四月一日抵鹿耳门外,郑成功亲率二万五千水路舟师,进抵台湾外沙线,潮涨丈馀,船舰乘势入台江,登陆禾寮港。次日,攻克普鲁民遮城(赤崁楼),分兵守北汕尾,从四鲲鯓直取热兰遮城(今安平古堡 ),列营环围以迫之,俟其自降。

郑成功开台,称台湾全域为东都,设府治,建一府二县;以赤崁(普鲁民遮城)为承天府,辖二县,北为天兴县,南为万年县,由西部沿海顺河而上推进内入,今日之台南县域多属天兴县,仅一小部分属万年县,是为台湾设置府县之始。永历十五年(1662)五月十八日,郑成功正式颁布其在台之土地政策,除“不准混圈,士民及百姓现耕田地”外,所有文武官员及总镇大小将领、家眷,均可随人多少,圈地永为世业,且据此纳赋缴税。再者各镇及大小将领,择地起盖房屋、开辟田地,并实行军屯,其中有遣左先锋驻北路新港仔(今台南县新市乡),竹堑(今新竹市)。往南,有驻凤山(高雄县凤山市),与观音山 (今高雄县仁武乡)一带。当时军屯大致以原编军队之“镇”、“协”、或“营”为基本单位,如今一些庄名中可见端倪,如:大营庄、林凤营 庄、左镇庄、后镇庄、中协庄、本协庄、当时各镇、协、营屯垦之地、统其名曰“营屯”。终明郑一代,台湾西海岸以设有不少军屯庄所。在现今台南县之地域内者有:

后营庄—今西港乡后营

大营庄—今新市乡大营村

小新营庄—今善化镇七沙里

左镇庄—今左镇乡左镇

中营庄—今下营乡中营村

下营庄—今下营乡下营

林凤营 庄—今六甲乡林凤营

二镇庄—今官田乡二镇村

中协庄—今官田乡官田村

新营庄—今新营市新营

后镇庄—今新营市护镇里

旧营庄—今盐水镇旧营里

查亩营庄—今柳营乡

五军营庄—今柳营乡重溪村

果毅庄—今柳营乡果毅村

本协庄—今后壁乡本协

郑成功对于先住土著平埔族恩威并行,凡顺服则加慰抚,背叛无常则予以讨伐。对其辖领腹地(即今台南县境)则概分新港、目加溜湾、萧垄、麻豆四大番社,由其头目自加管束,士民按人口比率缴纳鹿皮。并命陈永华为谋士,罗马神父稗库罗为咨议,徇陈永华之议,励精图治,设官吏、招资才、定法律、兴教育、改进农业,并奉明正统,遵用大明律法典,不久民皆安居乐业,臻于大治。

明永历十六年(1662年)五月郑成功病逝,后由子郑经嗣位,于永历十八年(1664年)改东都为东宁,并将王兴、万年二县升为州,且设安抚司于南北两路及澎湖。郑经后来失去大陆沿岸七府六十县后,自暴自弃,于永历卅五年(1681年)正月殂于承天府行台,次子郑克塽立。永历卅七年(1663年)七月清水师提督施琅统舟师进征, 一战平澎湖,克塽投降,廿三年明郑遂逃亡。

清领时期

编辑

康熙廿二年四月(1683年)清军将进攻台湾时、台岛七社土番、人人思危,七月郑克塽乞降。满清据有台湾,初欲迁人弃地,水师提督施琅力言弃留利害,书请留台湾为外蔽,翌年四月,始发上谕归入版图,改承天府为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府治即今台南市内;下设三县,即易天兴州为诸罗县,以及分万年州为台湾县、凤山县。诸罗县治,初沿明郑设于佳里镇、佳里兴 ,后因不适建城迁设于今之嘉义市。台湾县在二层行溪(二仁溪)之北,县治设于东安坊(即今台南市内);凤山县在二层行溪之南,府治设于兴隆庄(即今高雄市内)。今台南县即在诸罗县,台湾县二县辖区内。

治台之初,政化实际所及区域,不过西部平原之南半;北不逾朴子离溪,南止于下淡水溪,诸罗、凤山二县仅有其名。知县多侨寓府城,即所谓“台地袛府治百馀里、凤山、诸罗皆毒恶瘴地。今其邑者不敢至。”(蓝鼎元之语),当时鹿耳门及安平仍为台湾之门户,渶人设台大部由此登岸从事拓垦。

台湾为汉民对清保留敌忾之最后金汤。清廷为收揽民心防止台民反抗,除采行绥抚策略之外,并颁布台湾编查流寓之例,严格监视住台汉民,禁止无业游民留台,命令强制逐回过水,限制汉民渡台之消极政策。惟沿海边民冒险偷渡来台者不绝,台湾开一日千里,行政机关随之由南北上,由西而东,扩展增设。康熙六十年(1721年)平朱一贵后,增设彰化县及淡水、澎湖二厅,成为“一府四县二厅”之制;嘉庆十七年(1812年)再增设噶玛兰厅。光绪元年(1875年)沈葆桢奏将台湾分为两府,新置台北府管辖淡水、新竹、宜兰(噶玛兰)三县,台湾府管辖台湾、凤山、恒春、嘉义、彰化五县。台北以淡水县为附郭,台湾府以台湾县为附郭。光绪十三年(1887年)台湾建省,置台北、台湾、台南三府。改台湾县为安平县,新置云林县、苗栗二县及台东置隶州,其后再改台湾府为台南府,北移台湾府至中部,设台湾省城于台中(东大墩)。

日治时期

编辑

光绪二十年(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清廷战败,翌年四月签订“马关条约”,割台、澎予日本。六月十四日,日本第一任台湾总督桦山资纪进驻台北城衙署,十七日,正式施政。同月廿八日,公布临时台湾地方制度,拟设台北、台湾(即台中)、台南三县及澎湖一厅,旋因各地骚扰不靖,改施军政。台湾总督府即为军衙组织,乃以总督之下置参谋长,并于拟设之台湾(即台中)县与台南县下,各置一民政支部,各支部辖内枢要地区,再分设民政支部出张所,十一月一日台南民政支部举行开厅式,支部长为古庄嘉门。

(一)台南县时代

明治二十九年(光绪廿二年,1896年)三月卅一日废军政,正式公布“台湾总督府地方官制”,置台北、台中、台南三县以及澎湖一厅。台南县辖有嘉义、凤山、恒春、台东四支厅,首任县长为矶贝静藏。五月二十三日全台设置抚垦署十一处,台南县下,设于蕃薯寮。明治三十年(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五月二十七日设台北、新竹、台中、嘉义、台南、凤山六县以及宜兰、台东、澎湖三厅,并于县厅之内置办务署,改抚垦署官制,移管于地方官。台南县下置有七个办务署,一个抚垦署。明治三十一年(光绪二十四年,一八九八年)台湾总督儿玉源太郎改六县三厅为三县(台北、台中、台南)三厅(宜兰、台东、澎湖),裁并厅署,废止抚垦署。明治三十四年(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再增设恒春厅。此一阶段,嘉义、高雄皆为“台南县”所辖,今日台南县亦在“台南县”范围之内,是为“台南县时代”。

(二)台南厅时代

明治三十四年(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11月9日以三级制度有碍行政效率为由,公布总督府官制及地方官制改正,废三县与各办务署。同时于民政部内置警察本署及总务、财政、通信、殖产、土木等五局,设全台为二十厅,厅下置支厅,即台北厅、基隆厅、宜兰厅、深坑厅、桃园厅、新竹厅、苗栗厅、台中厅、彰化厅、南投厅、斗六厅、嘉义厅、盐水港厅、台南厅、蕃薯寮 厅、凤山厅、阿猴厅、恒春厅、台东厅及澎湖厅等。今日台南县辖域在盐水港厅和台南厅之内,两厅以曾文溪为界,溪北为盐水港厅,辖店仔口、麻豆、前大埔、北门屿、赤山、新营和萧土龙等七支厅;溪南为台南厅辖安平、大目降、噍吧哖、湾里与关帝庙等五支厅。 明治四十二年(宣统元年,1909年)10月25日,再度公布改正地方官制废九厅,置台北、宜兰、桃园、新竹、台中、南投、嘉义、台南、阿猴、台东、花莲港 、澎湖十二厅。翌年一月十八日废止街庄社制,新置区改街庄长为区长。今日台南县辖域分隶台南、嘉义两厅,仍“台南厅”为主体,故此一阶段称之“台南厅时代”。

(三)台南州时代

大正九年(民国九年,1920年),台湾首任文官总督田健治郎改订地方制度,7月27日公布改厅为州,改支厅为郡、市,废区、堡、里、澳、乡而设街庄、此乃台湾史上最重要之一次制度变革,总计设5州、2厅、3市、47郡,155街庄。

5州为:台北州新竹州台中州台南州高雄州;“台南州”辖有台南市、嘉义市以及新丰、新化、曾文、新营、北门、东石、嘉义、北港、斗六和虎尾等10郡,郡下则有15街、50庄。其中,新丰、新化、曾文、新营和北门等五郡在今台南县,亦是今日台南县五区如滥觞,此一阶段亦称为“台南州时代”。

战后时期(中华民国时期)

编辑

1945年(民国34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二次大战结束,台湾由中华民国政府接收。8月29日国民政府特任陈仪为台湾省行政长官兼警备总司令,9月1日“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于重庆成立,10月5日“台湾前进指挥所”人员81名先行来台,24日台湾省行政长官抵台,25日陈仪视事,“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正式运作。同日,行政长官陈仪代表最高统帅以第一号命令交与日本台湾总督安藤利吉受领签字,并取消其“台湾总督”及“第十方面司命官”之官衔改任“台湾日本官兵善后连络部长”。11月6日各州厅接管委员会成立,台南州简派韩联和为主任委员。11月24日本省县市组织决定,设九个省辖市,台北为一等市,台中、台南、高雄、基隆为二等市,为全省行政区域划分为台北、台中、台南、彰化、高雄、花莲、台东、澎湖等八县,并将旧制之郡一律改为区,且改街为镇,改庄为乡,州厅改称县政府,郡役改称“区署”,街庄役场改称镇乡公所,下分村、里、邻,各置办公处。

同年12月11日分布“台湾省县市政府组织规程”,翌年的1946年1月7日,台南县政府成立,简任袁国钦为省任县长。2月20日行政长官公署公布“台湾省乡镇组织规定”。此时,嘉义市及台南市虽与“台南县”分家,但台南县仍辖新丰、新化、曾文、新营、北门、东石、嘉义、北港、斗六与虎尾等原“台南州”十郡之十区,计有五十乡、十五镇,县治设在新营。

1950年9月,因大县制不合行政管理和推行地方自治理想,乃再重新调整行政区域,废“区署”,全台分设5省辖市、16县,即台北、基隆、台中、台南和高雄等五市,台北、宜兰、桃园、新竹、苗栗、台中、彰化、南投、云林、嘉义、台南、高雄、屏东、台东、花莲、澎湖等县,从此,云林、嘉义完全与“台南县”分家。辖区确定为台南市内外的八掌溪以南、二仁溪以北间之广大山岭和平原(原新营区因当时已将台南县县治置于新营,为避免再次更动县治便把新营区留在台南县而非划至析出的嘉义县),即新丰、新化、曾文、新营和北门等五区,新营镇、盐水镇、白河镇、柳营乡、后壁乡、东山乡、麻豆镇、下营乡、六甲乡、官田乡、大内乡、佳里镇、西港乡、七股乡、将军乡、北门乡、学甲镇、新化镇、善化镇、新市乡、山上乡、玉井乡、楠西乡、南化乡、安定乡、左镇乡、仁德乡、归仁乡、关庙乡、龙崎乡、永康乡等三十一乡镇市(后来新营和永康各自改制为市),此即今日台南县辖域的沿革。

2009年6月29日,行政院审议通过“台南县市合并改制直辖市”案,并于2010年12月25日与台南市合并改制为直辖市,台南县市的法人地位同时消灭,共同组成新的“台南市”。

县歌

编辑

作词:杨宝发
作曲:林明辉
美哉、美哉,美哉台南县!
依山面海平原广,蔗田果硕渔米香。
先民渡海辟疆土,延平光文史册留芳。
关岭秀、曾溪长,珊潭虎埤处处好风光。
弦歌化育人杰出,渠路纵横建设辉煌。
民敦厚、勤耕读,和谐进步世代享安康。
我爱台南县,我爱台南县。
华夏之光,华夏之光!

地理

编辑

中西部为盐水溪曾文溪淤积平原,近三百年来增加大量土地,平坦适合农作。东部为阿里山山脉玉山山脉分支,有部分丘陵山地分布。河流东向西流,有多座水库分布。乌山头水库供应台南县市饮水,曾文水库可远供应至嘉义县。因为全境位于北回归线以南,气候温暖,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冬季偶有大陆冷气团来犯。

南瀛大地貌最彻底改变的当属清朝道光三年(1823年)的嘉南大水患。此次大水山洪,挟带大量土石泥沙冲入台江及倒风两大内海,不但使曾文溪改道、盐水溪南移,更将内海及滨海口全部填成陆地─北从盐水港堡下营茅港尾、蔴豆港西港安定港口、永康洲子尾以西全部陆化。今日台南市安南区及北门等六区大部分土地均属之,也是“盐分地带”名称之来源。

战后台南县以曾文溪将全县划分为溪南地区与溪北地区:即原日治时期台南州所属之新丰郡新化郡(溪南),与北门郡新营郡曾文郡(溪北)。其中溪南地区(永康市、归仁乡仁德乡)因邻近昔省辖台南市,属台南都会区范围,接纳许多都市外溢人口与提供产业发展所需之劳动力与土地资本,进而发展出不同于溪北地区的地景。

在台南县北门地区有“盐分地带”之称,涵盖台南县佳里镇北门乡学甲镇七股乡将军乡、西港乡等六乡镇。由于地理位置处西南滨海环境,土壤盐份高,农作物种植不易,造成居民生活困顿艰辛,长期以来与天争地,而造就当地居民乐观奋斗、豪迈的性格,也让每个在地人对盐份地带别有一番不同的体悟与生命的诠释。当地居民以“盐田儿女”自称,并因此教导下一代有著勤奋踏实的精神,于此地也出现了全台闻名的台南帮

台南县新营地区临近嘉义市,在历史上大部分时间都属于嘉义管辖,经济和教育活动也多有往来。光复后国民政府将原台南州改成台南县,而该区的新营正处于当时台南县正中心,因此被选为当时台南县的县治,而后台南县析出嘉义县与云林县,新营地区因县治所在为避免再迁一次县治遂将该区留在台南县而非回归析出的嘉义县。

行政区划

编辑

 

柳营乡
大内乡
新营市


新化镇


西港乡
安定乡
六甲乡
官田乡
东山乡
白河镇
后壁乡
麻豆镇
下营乡
学甲镇
佳里镇
七股乡
将军乡
永康市
仁德乡






善化镇
新市乡
山上乡
玉井乡
南化乡
楠西乡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台湾脱离日本统治,台南州改制为台南县,嘉义市改制为省辖市,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台南市改制为省辖市,并将安顺乡划入台南市,水上乡、太保乡划入嘉义市,斗六镇分出林内乡,土库镇分出褒忠乡,仑背乡分出麦寮乡,海口乡分成台西乡、东势乡,县治迁至新营镇,共辖有10县辖区67个乡镇。民国三十九年(1950年)调整行政区域,将斗六区虎尾区北港区等6镇14乡合并分出云林县,原省辖嘉义市与嘉义区东石区的3镇13乡合并分出嘉义县,台南县由新丰区的5乡、新化区的2镇7乡、曾文区的1镇4乡、北门区的1镇5乡、新营区的3镇3乡等31个乡镇组成[a],辖7镇、24乡。民国五十七年(1968年)学甲乡改制学甲镇,民国七十年(1981年)县治新营镇改制为县辖市,民国八十二年(1993年)永康乡改制为县辖市,在并入台南市前,全县共辖有2新营市永康市)、7盐水镇白河镇麻豆镇佳里镇新化镇善化镇学甲镇)、22柳营乡后壁乡东山乡下营乡六甲乡官田乡大内乡西港乡七股乡将军乡北门乡新市乡安定乡山上乡玉井乡楠西乡南化乡左镇乡仁德乡归仁乡关庙乡龙崎乡),共有31个乡镇市。

产业

编辑

传统上台南县被认为是第一产业为主的农业县,尤以水稻芒果莲子文旦甘蔗凤梨养殖渔业虱目鱼)与沿海盐业闻名全台。但事实上,1971年因外销导向政策,台南县制造业产值的比例已凌驾农业[1]。2008年资料显示,该县总就业人口仅9.8%从事农林渔牧业,而工业(含制造业)与服务业各约45%[2],代表已转型成为工业为主的行政区。

1990年代后期起,南部科学工业园区在县境内设立,乃成为电子电机等高科技制造业的重镇。台南县政府在多年以前曾计画引进炼钢石化等重工业,其中最著名的开发案就是滨南工业区;但该开发案近年已因环境保护观光考量,加上预算问题而遭搁置。2009年改在沿海地带成立台江国家公园

历任县长

编辑

实施地方自治前

编辑

实施地方自治后

编辑
任次 肖像 姓名
(生–卒)
在任时间 党籍 届次 备注
1   高文瑞
(1894–1977)
1951年6月1日 1954年6月2日   中国国民党 1 首位  中国国民党籍县长。
1954年6月2日 1957年6月2日 2 首位连任成功的  中国国民党籍县长。
2 胡龙宝
(1911–1997)
1957年6月2日 1960年6月2日 3
1960年6月2日 1964年6月2日[b] 4
3   刘博文
(?–1981)
1964年6月2日 1968年6月2日 5
1968年6月2日 1972年8月1日[c] 6
代理 金辂 1972年8月1日 1973年2月1日 台湾省政府委员代理。
4   高育仁
(1934–)
1973年2月1日 1976年7月9日[d] 7
代理 李悌元 1976年7月10日 1977年12月20日 台湾省政府委员代理。
5 杨宝发
(1930–2012)
1977年12月20日 1981年12月20日 8
1981年12月20日 1985年12月20日 9
6 李雅樵
(1929–2017)
1985年12月20日 1989年12月20日 10
1989年12月20日 1993年12月20日 11
7   陈唐山
(1935–)
1993年12月20日 1997年12月20日   民主进步党 12 首位  民主进步党籍县长。
1997年12月20日 2001年12月20日 13 首位连任成功的  民主进步党籍县长。
8   苏焕智
(1956–)
2001年12月20日 2005年12月20日 14
2005年12月20日 2010年12月25日 15 末任,因与台南市合并改制直辖市而延任。

县府组织

编辑
  • 最终的县政府组织为:
    • 一级单位
  • 民政处
  • 财政处
  • 教育处
  • 经济发展处
  • 工务处
  • 农业处
  • 社会处
  • 劳工处
  • 新闻处
  • 行政管理处
  • 城乡发展处
  • 观光旅游处
  • 地政处
  • 文化处
  • 水利处
  • 人事处
  • 主计处
  • 政风处
    • 一级机关
  • 警察局
  • 消防局
  • 卫生局
  • 环境保护局
  • 税务局

教育

编辑

大专院校

编辑

高中职

编辑

新营市

永康市

盐水镇

白河镇

麻豆镇

佳里镇

新化镇

善化镇

学甲镇

柳营乡

后壁乡

东山乡

官田乡

西港乡

新市乡

玉井乡

归仁乡

体育

编辑

台湾青少棒的传统劲旅,善化国中善化国小均位在本县。新荣高中为高中男子篮球名校。北门高中为台湾高中足球劲旅。

公共设施

编辑

交通

编辑

铁路

编辑

高速公路

编辑

省道快速公路

编辑

省道普通公路

编辑

县道

编辑

乡道

编辑

客运

编辑

旅游之南瀛采风

编辑

八景十胜

编辑

台南县政府为推广观光事业,,遂在1995年举行票选,再经由专家实地勘查后,选定十八胜景,定名台南县“八景十胜”。其中八景包含:

十胜

新八景八胜三园

编辑

2006年由台南县观光协会主办、中华民国地区发展学会负责执行的“新南瀛胜景”选拔活动化,历经公所推荐、民众票选及专家评审三阶段完成订定新的八景八胜三园[3]

八景十胜多得到保留,唯增添了新的景点。

南瀛百景

编辑

在经过专家评选与民众票选所得出的101个景点,台南县政府于2007年出版《南瀛百景:2007台南县百景地图册》一书[4]。此外2008年举办相关的摄影比赛,2009年台南县美术学会举办“2009台南县美术学会画我故乡南瀛百景特展”并出版《南瀛百景美术专刊》。

二寮观日出、云海

编辑

太阳光芒、云海、壮阔气势比美闻名的阿里山日出。 台南县政府为服务观日出、云海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特地于二寮高地开辟 4处观景点平台-部落观景点、观日亭景点、狮头观景点与伏牛观景点。

左镇菜寮化石馆

编辑

左镇人是目前所知最早在台湾出现的人类之一, 推测约有2万至3万年之久。左镇菜寮化石馆收藏在当地出现的海洋、陆地生物化石,有古象、古鹿、一头完整的犀牛化石、鳄鱼、 鲨鱼、贝类、珊瑚等。

文化

编辑

传统信仰

编辑

南瀛五大香学甲慈济宫学甲香佳里金唐殿萧垅香西港庆安宫西港香麻豆代天府麻豆香土城圣母庙土城香

原住民族

编辑

西拉雅族是平埔族群中的一族,且为平埔族群中人口最多、势力最强的一族,主要分布在嘉南平原到恒春半岛之间。其中西拉雅四大社更分布在台南县境内。是为县定原住民。

文学

编辑

文学史及相关著作

编辑
  • 专书有龚显宗《台南县文学史》。
  • 相关论述:
    • 硕博士论文则有张宏诚〈台湾解严后县市文学奖研究(1987~2010)〉、刘丽卿〈清代台湾八景与八景诗〉、王俊胜〈清代台湾凤山县诗歌研究〉、吴炎坤〈台南市俗语研究〉等;期刊论文有施懿琳〈台南府城古典文学概述〉。
    • 文讯杂志社所出版的“云嘉南地区文学会议”论文集所收的相关论述。
    • 《走读盐乡:2011盐分地带文学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由多位与会教授及研究生的论文所构成,以所谓的“盐分地带”--也就是现今台南市“北门区”、“七股区”、“西港区”、“将军区”、“佳里区”、“学甲区”--历来的文学活动、文学社团、作家等为主要的研究题材,时间不限,涵括古典文学及现代文学。
    • 谢玲玉的《南瀛盐分地带艺文人物志》:由台南县政府编印,2006年出版。当中收录沿海乡镇多位文学、艺术、学界人士的采访报导。
    • 林玉茹艾茉莉/编的《南瀛的历史、社会与文化》:该书是2005年台南县政府举办"第一届南瀛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的论文集,由多位与会教授及研究生的论文构成。每篇的作者皆是针对南瀛地区的历史、社会与文化等主题,进行跨学界及跨领域的研究。

作家

编辑
  • 曾被台南县文化局出版过文学作品集的写作者,有

周梅春陈益裕禾雁张溪南陈益裕陈艳秋林仙龙李沧浪庄柏林杨宝山李庆章月中泉吴钩(吴明雄)、羊子乔(杨顺明)、吴夏晖(吴顺发)、谢振宗许正勋利玉芳谢安通黄劲连黄崇雄陈义男薛林陈忠伦郑清河王明凯林永昌涂顺从林永昌林树岭杨青矗黄文博黄武忠方耀干周定邦许献平丘荣襄谢文雄郑炯明周华斌郭梅霞李益维陈明雄叶伟廉阿盛(杨敏盛)、黄玠源陈正雄李癸云李勤岸甘子建白聆刘张月娥林淑芬(作家)谢崇耀蔡素芬许玉兰杨淑娟龚华鸿鸿林立坤鲁子青苏菲亚刘方秋停胡民祥周华彬林佛儿曾旺莱邱致清赖哲显陈万益李筱峰柯柏荣林慧姃吴素芬洪婉瑜陈霞瑜

文学作品

编辑
  • 以台南县境内的人、事、物为主要题材的小说作品,有蔡素芬的〈盐田儿女〉(被拍成同名的电视剧)、黄崇雄的〈一只鸟仔哭啾啾〉(被拍成电影,由张志勇导演,李天禄唐美云等人主演) 、曾旺莱的《萧垅走番仔反》(以一场发生在佳里的抗日战争为研究、访谈焦点的著作,参见萧垅事件) 等等。

文学团体

编辑

文学活动

编辑

基金会及文学社团

编辑

推广及赞助文学活动的基金会,有“台南县文化基金会”[6];全国性及地方性的文学社团还没有一个[7]

文化资产

编辑

有形文化资产

编辑

至2012年2月7日为止,台南县文化局(包括改制前的台南县立文化中心),已经调查或研究并且出版成果的有形文化资产有:

  • 古迹、历史建筑、聚落、遗址:
    • 台南县老戏院的艺术风貌与历史风华。
    • 台南县13个眷村之概况与历史。
    • 台南县31乡镇市的历史建筑。
    • 台南县31乡镇市的老街。
    • 台南县31乡镇市的古井。
    • 台南县31乡镇市的遗址。
    • 白河战俘营第二次世界大战日军捕获之英美盟军,皆集中于白河镇囚禁,规模颇大居亚洲之冠,时有英美老兵不远千里至此凭吊;现仍残存部份遗迹。
  • 文化景观:
    • 客家族群在台南县的分布、宗教信仰及其拓殖的产业。
    • 台南县各乡镇市的大地主,其崛起过程、发迹概况、目前状况及相关传奇故事。
    • 台南县的养殖渔业。
    • 台南县31乡镇市的夜市景观。
    • 台南县31乡镇市宗祠历史与概况。
    • 台南县31乡镇市的汉药店及其文化。
    • 台南县31乡镇市的市场,其历史沿革与特色。
    • 台南县31乡镇市的糖业,其历史与发展。
    • 台南县的水圳组织变迁与管理,纪录水圳发展概况。
    • 台南县登山路线与百岳总览,以及沿线部落的风俗民情。
    • 台南县粉间(指“产制甘薯粉、树薯粉的工厂”)的概况与历史。
    • 台南县具有历史与特色的冰品店。
    • 台南县各农会的沿革、现况与未来。
    • 台南县埤塘的历史。
    • 台南县古道的历史及人文。
    • 台南县各地铁路的历史
    • 台南县港口的概况、历史。
    • 台南县吊桥的概况、历史。
    • 台南县的盐业发展。
    • 台南县的教会概况、历史。
    • 台南县的稻米产业。
    • 台南县的抗日事件。
    • 台南县的渔村景观。

无形文化资产

编辑

至2012年2月7日为止,台南县文化局(包括改制前的台南县立文化中心),已经调查或研究并且出版成果的无形文化资产有:

  • 传统艺术:
    • 闽南语谚语、故事、歌谣。
    • 台南县各庙宇剪黏故事。
    • 台南县境内流传的签诗及其相关典故。
  • 民俗及有关文物:
  • 古物:
    • 台南县各乡镇市的珍贵古匾资料。
    • 台南县各乡镇市的辟邪物
  • 自然地景:
    • 台南县的昆虫群像。
    • 台南县潮间带资源与生物概况。
    • 台南县的化石。
    • 台南县地域内的台江(台江内海)与倒风内海的研究。
    • 台南县的植物。
    • 台南县的地形。

大众传播

编辑

类比无线电视

编辑

使用VHFUHF天线接收无线类比电视的频道如下

频道名称 频道号码
民视 第5频道
台视 第7频道
中视 第9频道
华视 第11频道
公视 第50频道
频率 频道名称 频道名称 频道名称
CH1-3 530~536MHz 中视无线台(主频) 中视新闻台 中视综艺台(现中视经典台)
CH4-6 542~548MHz 公视(主频) Dimo TV(数位行动电视,现公视台语台 客家电视台
CH7-9 554~560MHz 民视无线台(主频) 台湾交通电视台(Follow Me TV,现民视第一台 民视新闻台
CH10  569MHz HiHD(现小公视
CH13-15 578~584MHz 台视(主频) 台视财经台 台视健康娱乐台(现台视综合台
CH16-18 590~596MHz 华视(主频) 华视教育文化频道(现华视教育体育文化台 华视休闲频道(现华视新闻资讯台
  • 频道号码可能会随频道数量增加而更动
  • 部分地区无法接收因地形阻隔之数位讯号
  • HiHD为HDTV频道,仅部分数位电视盒支援收看
  • 接收发射站:高雄中寮山、台南枕头山
  • 仅列出合法电台
频率 电台名称 频率 电台名称
88.1 百万赫 南台科大之音〈校园实习电台〉 88.3 百万赫 长荣之声〈校园实习电台〉
89.1 百万赫 南都广播电台 89.9 百万赫 曾文溪广播电台
90.7 百万赫 爱乡之声广播电台 91.1 百万赫 府城之声
91.5 百万赫 自由之声广播电台 91.9 百万赫 嘉南广播电台
92.7 百万赫 台南之声广播 93.1 百万赫 警广治安交通网高雄台
94.3 百万赫 高雄广播电台 96.3/96.1 百万赫 中广音乐网原住民族广播电台
*99.9 百万赫(南台南) KissRadio(大众广播高雄溢波) 97.1 百万赫 KissRadio(台南知音广播电台)
97.9 百万赫 微笑广播网(原Touch广播网) 98.3 百万赫 港都电台(高雄溢波)
98.7 百万赫 苹果线上(阳光联播网) 100.7 百万赫 台北国际社区广播电台(ICRT)
101.3/107.3 百万赫 汉声广播电台 101.7/107.7 百万赫 教育广播电台
102.5 百万赫 古都电台 103.3/103.1 百万赫 中广流行网(I Like Radio)
*103.9 百万赫 飞碟联播网(高雄溢波) 104.9 百万赫 警广全国治安交通网
105.9 百万赫 中广宝岛网→讲客广播电台 106.5 百万赫 指南广播电台(阳光联播网)
693 千赫 汉声广播电台台南分台 711 千赫 中广乡亲网
846 千赫 复兴广播电台高雄台 891 千赫 中广台南服务网
954 千赫 建国广播电台 1071 千赫 电声广播电台
1089 千赫 高雄广播电台 1296 千赫 中广新闻网
1314 千赫 警广台南台
  • 部分地区无法接收非台南地区溢波讯号
  • 两个频率代表有两个同广播电台讯号

统计

编辑
本籍别台南县人口 (1990年)[8]
排名 本籍 台南县人口 比率
1 台南县 829,275 81.1%
2 中国大陆各省市籍 67,113 6.6%
3 台南市 23,255 2.3%
4 高雄县 19,598 1.9%
5 嘉义县 19,555 1.9%
6 屏东县 10,183 1.0%
7 云林县 9,566 0.9%
8 彰化县 8,220 0.8%
9 高雄市 5,796 0.6%
10 台中县 4,221 0.4%
11 台北县 3,250 0.3%
12 南投县 3,235 0.3%
13 澎湖县 2,368 0.2%
14 嘉义市 2,309 0.2%
15 台北市 2,241 0.2%
16 苗栗县 2,151 0.2%
17 台东县 2,115 0.2%
18 桃园县 2,036 0.2%
19 台中市 1,393 0.1%
20 花莲县 1,360 0.1%
21 宜兰县 1,233 0.1%
22 新竹县 1,210 0.1%
23 基隆市 565 0.1%
24 金门县 520 0.1%
25 新竹市 388 0.0%
26 外国籍 153 0.0%
27 连江县 66 0.0%
总计 1,022,203 100.0%

注释

编辑
  1. ^ 新营地区因当时政府将旧台南县(原台南州)之县治置于新营,为避免再迁一次县治,只好将该镇留在台南县而没有并入嘉义县
  2. ^ 县长任期由三年延长为四年。
  3. ^ 因六甲农地重划弊案遭停职。
  4. ^ 转任内政部次长。

参考文献

编辑
  1. ^ 台南县总体发展计画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0-04-02.,台南县政府
  2. ^ 台南县(市)合并改制计画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行政院公报第015卷第170期
  3. ^ 臺灣縣市八景系列. [2016-03-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03). 
  4. ^ 边瑞芳. 《南瀛百景:2007台南縣百景地圖冊》. 台南县政府. 2007-12. ISBN 978-986-01-2097-4. 
  5. ^ 學甲藝文推進會搬新厝. [2016-03-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04). 
  6. ^ 台湾文学馆出版《2007 台湾文学年鉴》的“文学活动基金会”名录。
  7. ^ 台湾文学馆出版《2007 台湾文学年鉴》的“文学团体”名录。
  8. ^ 行政院户口普查处编. 中華民國79年臺閩地區戶口及住宅普查報告. 台北市: 行政院户口普查处.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