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

中國浙江省杭州湖泊

西湖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浙江省杭州舊城西側,是中國大陸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中國主要的觀賞性淡水湖泊之一。

西湖
日落時的雷峰塔及西湖西側沿岸
位置浙江省杭州市
座標30°14′45″N 120°8′30″E / 30.24583°N 120.14167°E / 30.24583; 120.14167
湖泊類型淡水湖
最大長度3.2千米(南北)
最大寬度2.8千米(東西)
表面積6.39平方千米
平均深度2.27公尺
水體體積1429萬立方公尺
岸長115千米
表面海拔10米
島嶼孤山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
聚居地杭州
官方名稱杭州西湖文化景觀
位置 中國
標準文化:(ii)(iii)(vi)
參考編碼1334
登錄年份2011年(第35屆會議
面積3,322.88公頃(8,211.0英畝)
緩衝區7,270.31公頃(17,965.3英畝)
位置
地圖
1岸長衡量標準不定。

西湖東靠杭州市區,其餘三面環山,面積約6.39平方千米[1],南北長約3.2千米,東西寬約2.8千米,繞湖一周近15千米。[2]西湖平均水深2.27公尺,水體容量約為1429萬立方公尺。[3]湖中被孤山白堤蘇堤楊公堤分隔,按面積大小分別為外西湖、西里湖(又稱「後西湖」或「後湖」)、北里湖(又稱「里西湖」)、小南湖(又稱「南湖」)及岳湖等五片水面,其中外西湖面積最大。孤山是西湖中最大的天然島嶼,蘇堤、白堤越過湖面,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三個人工小島鼎立於外西湖湖心,雷峰塔保俶塔隔湖相映,由此形成了「一山、二塔、三島、四堤、五湖」的基本格局[4]

西湖在歷史上曾被評選為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982年)、中國十大風景名勝(1985年)和首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2006年)。此外,197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發行的外匯兌換券壹圓券以及2004年發行的第五套人民幣壹圓紙幣背面均使用了三潭印月的圖案。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第20頁上則使用了西湖遠景的圖案。2011年6月24日,杭州西湖文化景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5]

名稱

編輯

西湖最早稱武林水。《漢書·地理志》:「錢唐,西部都尉治。武林山,武林水所出,東入海,行八百三十里。」[6]後又有錢水、錢唐湖、明聖湖[7]、金牛湖[8]、石涵湖[9]、上湖、瀲灩湖、放生池、西子湖、高土湖、西陵湖[8]、龍川、銷金鍋[10]、美人湖、賢者湖、明月湖諸般名稱,但是只有兩個名稱為歷代普遍公認,並見諸於文獻記載:一是因杭州古名錢塘,湖稱錢塘湖[11][12];一是因湖在杭城之西,故名西湖。最早出現的「西湖」名稱,是在白居易的《西湖晚歸回望孤山寺贈諸客》和《杭州回舫》這兩首詩中。北宋以後,名家詩文大都以西湖為名,錢塘湖之名逐漸鮮為人知。而蘇軾的《乞開杭州西湖狀》,則是官方文件中第一次使用「西湖」這個名稱。[13]

沿革

編輯
 
西湖圖,出自《咸淳臨安志》,清同治六年補刊

秦漢-唐代

編輯

2000多年前,西湖還是錢塘江的一部分,由於泥沙淤積,在西湖南北兩山——吳山寶石山山麓逐漸形成沙嘴,此後兩沙嘴逐漸靠攏,最終毗連在一起成為沙洲,在沙洲西側形成了一個內湖,即為西湖,此時大約為秦漢時期。張岱西湖夢尋》記載:「大石佛寺,考舊史,秦始皇東遊入海,纜舟於此石上。」[14][15]此處所言大石佛寺,即位於西湖北側的寶石山下,目前尚有「秦始皇纜舟石」之景。

自從隋朝大業六年(610年)開鑿江南運河,與北運河相接,溝通南北五大水系[16],便捷的交通也促進了杭州的經濟發展和旅遊活動。唐代,西湖面積約有10.8平方公里,比現在湖面面積大近一倍,湖的西部、南部都深至西山腳下,東北面延伸到武林門一帶。香客可泛舟至山腳下再步行上山拜佛[17]。由於當時未修水利,西湖時而遭大雨而泛濫,時而因久旱而乾涸。

建中二年九月(781年),李泌調任杭州刺史。為了解決飲用淡水的問題,他創造性地採用引水入城的方法,即在人口稠密的錢塘門涌金門一帶開鑿六井,採用"開陰竇"(即埋設瓦管、竹筒)的方法,將西湖水引入城內。六井現大都湮沒,僅相國井遺址在解放路井亭橋西。其餘五井是:西井(原在相國井之西),方井(俗稱四眼井),金牛井(原在西井西北),白龜井(原在龍翔橋西),小方井(俗稱六眼井,原在錢塘門內,即今小車橋一帶)。[18][19]

長慶二年十月(822年),白居易擔任杭州刺史期間,興修水利,拓建石涵,疏浚西湖,修築堤壩水閘,增加湖水容量,解決了錢塘至鹽官海寧)間農田的灌溉問題。白氏在錢塘門外修堤,建石涵閘,把湖水貯蓄起來,還書寫《錢塘湖閘記》刻於石碑,寫明堤壩的功用,以及蓄放水和保護堤壩的方法。如今白公堤遺址早已無存[註 1],但後人卻借白堤(當時稱「白沙堤」)以緬懷白公[20]。白氏不僅留下了惠及後世的水利工程,還創作了大量有關西湖的詩詞。最為著名的作品有《錢塘湖春行》、《春題湖上》和《憶江南》。

五代-宋代

編輯
 
蘇堤旁的蘇東坡雕像

吳越國南宋是杭州發展史上極其顯赫的時期。西湖在此兩朝全面開發和基本定型。

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以杭州為都城,促進與沿海各地的交通,與日本朝鮮等國通商貿易。同時,由於吳越國歷代國王崇信佛教,在西湖周圍興建大量寺廟、寶塔、經幢石窟,擴建靈隱寺,創建昭慶寺淨慈寺、理安寺、六通寺和韜光庵等,建造保俶塔六和塔雷峰塔白塔,一時有佛國之稱。靈隱寺、天竺等寺院和錢塘江觀潮是當時的遊覽勝地。由於西湖的地質原因,淤泥堆積速度快,西湖疏浚成了日常維護工作,因此吳越國王錢鏐於寶正二年(927年)置撩湖兵千人,芟草浚泉,確保了西湖水體的存在[21]

北宋後期,著名詩人蘇軾對西湖治理做出了極大貢獻[22]。從五代至北宋後期,西湖長年不治,葑草湮塞占據了湖面的一半。元祐五年(1090年),蘇軾上《乞開杭州西湖狀》於宋哲宗,斷言:「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蓋不可廢也。」同年四月,動員20萬民工疏浚西湖,並用挖出來的葑草和淤泥,堆築起自南至北橫貫湖面2.8公里的長堤,在堤上建六座石拱橋,自此西湖水面分東西兩部,而南北兩山始以溝通。後人為紀念他,將這條長堤稱為「蘇堤」。[23]相傳杭州名菜「東坡肉」,就是蘇東坡犒賞疏浚民工的美食。詩人蘇軾在杭州留下了《飲湖上初晴後雨》、《望湖樓醉書》等眾多詩篇。

1127年,南宋定都臨安後,杭州成為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人口激增,經濟繁榮,進入了發展的鼎盛時期。南宋吳自牧在《夢粱錄》中寫道:「臨安風俗,四時奢侈,賞玩殆無虛日。西有湖光可愛,東有江潮堪觀,皆絕景也。[24]」杭州的旅遊者,每年除香客外,又增加了各國的使臣、商賈、僧侶,赴京趕考的學子,國內來杭貿易的商人。西湖的風景名勝開始廣為人知。當時,西湖泛舟遊覽極為興盛,據古籍記載,「湖中大小船隻不下數百舫」,「皆精巧創造,雕欄畫拱,行如平地。 」南宋詩人林升在《題臨安邸》對當時的盛況做了生動的描繪。「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另外,詩人楊萬里也曾作詩《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盛讚西湖美景。

元代-清代

編輯
 
三潭映月與雷峰塔

元代,西湖依然是歌舞昇平的「銷金窟」。據《元史》卷23記,在至大二年(1309年),「江浙杭州驛,半歲之間,使人過者千二百餘,有桑兀、寶合丁等進獅、豹、鴉、鶻,留二十有七日,人畜食肉千三百餘斤。[25]」西域和西歐各國的商人、旅行家,來杭州遊覽的增多。馬可·波羅在遊記中稱讚杭州是「世界上最美麗華貴」的「天城」。元代後期,繼南宋「西湖十景」,又有「錢塘十景」,遊覽範圍比宋代有所擴大。元世祖至元期間,曾一度疏浚西湖,作放生池,部分湖面又逐漸葑積成桑田。但到了元朝後期,西湖疏於治理,富豪貴族沿湖圍田,西湖日漸荒蕪,湖面大部分被淤為茭田荷蕩。[26]

直到明代宣德、正統年間(1426年-1449年),杭州開始恢復繁榮,地方官也才開始關注西湖。弘治十六年[註 2],知州楊孟瑛衝破來自豪富們的巨大阻力,在巡按御史車梁支持下,奏請疏浚西湖,由工部撥款。據明《西湖遊覽志》卷一載:「是年二月興工,……為傭一百五十二日,為夫六百七十萬,為直銀二萬三千六百零七兩,拆毀田蕩三千四百八十一畝……,自是西湖始復唐宋之舊。[27]」疏浚工程使蘇堤以西至洪春橋、茅家埠一帶盡為水面,疏浚挖出的葑泥,除加寬蘇堤外,在里湖西部堆築長堤,後人稱楊公堤

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錢塘縣令聶心湯在湖中的小瀛洲放生池外自南向西堆築環形長堤,形成了獨特景觀。萬曆三十九年(1611年),錢塘縣令楊萬里繼續堆築外堤,到四十八年基本完工,堤島之間用橋相連呈田字型,構成湖中湖、島中島的園林格局。[28]池外造三座小石塔,謂之三潭[29]

清代,因康熙乾隆兩皇帝多次南巡到杭州,促進西湖的整治和建設。康熙五次到杭州遊覽,並為南宋時形成的「西湖十景」題字,地方官為題字建亭立碑,使「雙峰插雲」、「平湖秋月」等未定點的景目,有了固定的觀賞位置。雍正年間,還推出「西湖十八景」。乾隆六次到杭州遊覽,又為「西湖十景」題詩勒石;又題書「龍井八景」。乾隆年間,杭州人翟灝、翟瀚兄弟合著《湖山便覽》一書,記載西湖遊覽景點增加到1016處,為杭州最早的導遊書籍。乾隆年間興建的北京皇家園林頤和園昆明湖東西兩堤也是模仿西湖蘇堤六橋而建的[30]

明清兩代,西湖又經歷了幾次疏浚,挖出的湖泥堆起了湖中的湖心亭小瀛洲兩個島嶼。

雍正年間,西湖面積尚有7.54平方公里,但葑灘20多公頃,經過大規模的疏浚後,面積廣及現在的西山路以西至洪春橋、茅家埠、烏龜潭、赤山埠一帶。雍正五年(1727年),浙江巡撫李衛用銀四萬二千七百四十二兩,開浚西湖湖道,在金沙港、赤山埠、丁家山、茅家埠築石堰各一座,用以蓄泄沙水入湖[31]。嘉慶五年(1800年),浙江巡撫顏檢奏浚西湖興修水利,後由浙江巡撫阮元主持,用疏浚挖出的泥土堆築土墩(即阮公墩)。至此,現代西湖的輪廓已經形成。同治三年(1864年),創立西湖浚湖局,委錢塘丁丙主事。[31]

 
1931年的杭州西湖

清末至1949年

編輯

清朝末期至中華民國遷台前時期,滬杭杭甬浙贛等鐵路線以及杭州至上海、南京、寧波等地的公路相繼建成,便利的交通條件促進了杭州旅遊的發展。除傳統的香客外,上海、南京等地遊客以及日本等國的遊客也日漸增多。《杭州市政府十周年紀念特刊》記載,民國19-25年(1930-1936年)外地人到訪杭州累計為32,845人。

民國時期杭州旅遊資源日益豐富,西湖景點和文物古蹟不斷增多。政府將孤山的清代行宮中的御花園闢為公園,民國16年,改稱中山公園,公園左側闢為浙江忠烈祠,祀浙軍攻克金陵陣亡將士,還在西泠橋附近建徐錫麟秋瑾等烈士墓。民國6年,修建了靈隱寺的大悲閣,數次翻修岳王廟、岳墳。民國12-20年間,修建黃龍洞。民國12-13年,修整傾廢的錢王祠,並構築園林。民國22年,修護已傾斜的保俶塔。[32]

 
1907年秋瑾初次安葬西湖,抬棺隊伍行經蘇堤跨虹橋

民國時期,杭州的公園建設始於湖濱公園。1912年浙江軍政府拆除錢塘門至涌金門城牆和旗營城垣,沿湖築湖濱路,離湖20米處設欄,廣種花木,稱湖濱公園。長約一里的湖濱公園共分為一至五公園。1922年8月29日至30日,中國共產黨在西湖舉行特別會議,決定有條件地同意共產黨員以個人名義加入國民黨,促進了第一次國共合作,史稱「西湖會議」[33]。1930年春,杭州市政府在長生路之北至錢塘門頭,用浚湖之泥填為平地,約21畝余,闢為六公園。1928-1933年,浙江省政府分別在第三公園碼頭、第二公園碼頭和第五公園碼頭建立「陳英士像」、「北伐陣亡將士紀念塔」和「八十八師淞滬戰役陣亡將士紀念碑」。

 
約1937年西湖,《亜細亜大観》圖集

1924年9月25日,有近千年歷史的雷峰塔因塔基長期遭盜挖而倒塌,引發社會輿論[34]魯迅為此還特地兩度撰文[35]評論此事,而「雷峰夕照」也因此有名無實。1929年6月6日-10月20日,浙江省政府舉辦首屆西湖博覽會,參觀人數總計達2千餘萬人次。博覽會會址設在斷橋、孤山、岳王廟、北山等沿湖地區,旨在提倡國貨、獎勵實業,除全國一千多個代表團外,還有美國、日本、英國、印尼等國組團參觀,為民國時期杭州規模最大、時間最長的盛會[36]。1937年3月下旬,蔣介石周恩來在西湖邊的煙霞洞舉行秘密會談,商討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奠定了第二次國共合作的基礎,史稱「西湖會談」[37]

1949年至20世紀末

編輯
 
1972年尼克松訪華期間與周恩來在西湖公園裡問候一位路過的小女孩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杭州為全國最早對外開放的旅遊城市之一。杭州市人民政府實行封山育林,植樹綠化,對西湖進行全面疏浚。在西湖風景區,開闢植物園、花圃,興建花港觀魚、柳浪聞鶯公園,改建玉泉觀魚、涌金公園,整修靈隱寺、淨慈寺、岳廟、三潭印月、湖心亭等風景點,修築環湖西路(西山路)、龍井路、九溪路。1959年杭州西湖共接待外國遊客1,400餘人,港澳同胞2,300餘人,國內遊客500餘萬人次[38]

杭州西湖的秀麗風光得到了國家最高領導人的青睞。這其中尤以毛澤東經常下榻的劉莊(現為西湖國賓館)、汪莊(現為西子國賓館)和林彪建造的七零四工程(現為浙江賓館)最為知名[39][40]。1953年12月末,毛澤東在杭州西湖邊的劉莊[註 3],主持起草了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41]。1972年2月末,美國總統尼克松周恩來在劉莊的八角亭內草簽了《中美聯合公報》,這是中美外交史上的一個里程碑[42]

文化大革命」後,來西湖旅遊人數迅速增加,1978年接待外賓、同胞共計5.3萬人次,國內遊客約有600萬人次。1983年5月,國務院明確杭州為「歷史文化名城和全國重點風景旅遊城市」。1984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指出:「把杭州建設成為我國東南部的旅遊中心和國際上第一流的風景旅遊城市」。[43]此後,杭州政府修復靈隱寺、天竺寺、淨慈寺、岳廟、大成殿和「西湖十景」碑亭等古蹟,擴建虎跑等名勝,新建麯院風荷等公園,開闢「靈峰探梅」景點,在黃龍洞、阮公墩創辦仿古遊樂活動,還辦起夜花園、音樂夜市等夜遊活動。

1949年時,西湖污泥淤塞,湖水平均深度僅0.55米,湖底水草遍生,大型遊船很難暢行。1951年,杭州市啟動疏浚西湖工程,全面疏浚治理西湖,至1954年,工程已全部實行機械化操作。1976年,國家開始第二次疏浚西湖。此外,杭州市政府還對西湖湖墈進行了全面整修,完工後總長度達29,800米,為西湖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駁墈。結合駁墈還整修或新建湖濱公園、中山公園、岳墳、蘇堤兩側等供遊船停靠的大小埠頭10餘處。1978年至1985年期間,西湖還進行了環湖污水截流工程和西湖引水工程。

1984年,杭州日報社等五家單位發起新西湖十景評選活動。杭州西湖在1982年被評選為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並在1985年入選中國十大風景名勝[44]。2000年,時隔71年後,西湖博覽會再度在西子湖畔舉行。新西湖博覽會(正式名稱為「中國杭州西湖國際博覽會」)共接待國內外遊客140萬人次,旅遊收入達11.2億人民幣。此後,西湖博覽會被確定為杭州一年一度的大型會議展覽活動[45]

21世紀

編輯
 
長橋公園內遠望重修的雷峰塔

進入二十一世紀,數項整治西湖環境的大型工程被啟動。首先是「西湖南線整合工程」。2002年2月至10月,杭州對西湖南線的四大公園(柳浪聞鶯、老年公園、少年公園、長橋公園)進行整合。拆除了杭州少年兒童公園的全部遊樂設施[46],並拆除圍欄2.25公里,拆除建築6.57萬平方米,開挖水系2.60萬平方米,新種喬木8000株,草坪和地被植物4.5萬平方米。四大公園均實現二十四小時免費開放[47]。杭州西湖是中國首家也是至今少有的不收門票的5A級景區[48]

同年10月25日,在78年前倒塌的雷峰塔舊址上,71.7米高的新雷峰塔建成竣工[49]。從此,雷峰塔與保俶塔「南北相對峙,一湖映雙塔」的美景重現西湖,缺失了近80年的西湖十景自此成為完整的全景。

2002年底,杭州市政府啟動「西湖西進工程」(即楊公堤景區)、新湖濱景區梅家塢茶文化村等三大綜合整治保護工程。在楊公堤景區建設中,主要恢復了茅家埠烏龜潭等共計70公頃的水面面積,並與西里湖互相溝通,改善和復原了周邊的生態濕地。目前,西湖水面已由原先的5.6平方公里擴大為6.5平方公里,基本上達到了300年前西湖的面積[50]。新湖濱景區包括從斷橋起,沿白沙路、聖塘閘、環城西路、湖濱路至二公園的沿湖地帶,工程將湖濱機動車通道移入地下隧道,路面改造成為綜合性休閒購物步行街。梅家塢地處西湖風景區腹地,為西湖龍井茶的重要產地,通過本次整治,景區恢復了茶文化和農家旅遊的風格。2003年起,靠近湖濱路平海路交叉口附近的西湖水面上建立了音樂噴泉系統,吸引了大批遊客前去觀賞[51]

2004年國慶節起,杭州花圃曲院風荷花港觀魚公園免費向遊客和市民開放。加上2002年開放的南線四大公園,西湖沿線成了開放式大公園。2009年3月20日,太子灣公園免費對遊客開放[52]。2014年1月,杭州市政府開始對西湖景區在內的高檔會所等服務場所展開關停整改等專項行動。[53][54]

列入世界遺產

編輯
 
南山公園中的世界遺產標誌花壇

1999年,杭州市政府正式宣布為西湖申遺,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文物局向世界遺產中心正式推薦「杭州西湖」作為中國2011年申報項目[55]

2011年在法國巴黎舉辦的第35屆世界遺產大會上,「杭州西湖文化景觀」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被列入目錄的景觀範圍共計3322.88公頃(包括「西湖十景」以及保俶塔、雷峰塔遺址、六和塔、淨慈寺、靈隱寺、飛來峰造像岳飛墓/廟文瀾閣抱朴道院、錢塘門遺址、清行宮遺址、舞鶴賦刻石及林逋墓、西泠印社龍井等其他文化史跡均在這個景觀範圍之內),緩衝區7270.31公頃,列入的依據標準包括(ii)(即在某期間或某種文化圈裡對建築、技術、紀念性藝術、城鎮規劃、景觀設計之發展有巨大影響,促進人類價值的交流)、(iii)(即呈現有關現存或者已經消失的文化傳統、文明的獨特或稀有之證據)、(vi)(即具有顯著普遍價值的事件、活的傳統、理念、信仰、藝術及文學作品,有直接或實質的連結)。[5]2020年6月,杭州市人大常委會將6月24日(西湖文化景觀申遺成功日)定為「杭州西湖日」[56]

杭州西湖文化景觀是浙江省境內的首例世界文化遺產,同時也是繼江山江郎山中國丹霞的一部分)後,省內的第二處世界遺產。

地質

編輯
 
西湖雙絕之一的虎跑泉

關於西湖生成的原因,古代有關書籍記載都較簡略。明代《西湖遊覽志》卷一載:「西湖三面環山,溪谷縷注,下有淵泉百道,瀦而為湖。」近代學者從地形、地質、沉積及水動力學等方面進行了考證,其中較為普遍的觀點認為西湖是由海灣逐漸演變而生的一個潟湖。民國9年(1920年),科學家竺可楨考察西湖地形後發表了《杭州西湖生成的原因》[57],其稱:「西湖原是錢塘江左邊的一個小小灣兒,後來由於錢塘江泥沙沉澱下來,慢慢地把灣口塞住,變成一個潟湖。」竺可楨還從沉積率推斷,西湖開始形成年代距今一萬二千年前。竺氏認為西湖形成之初,面積要比現在大,後由於三面山區中的溪流注入,所挾沙逐漸填充西湖,湖面隨之逐漸縮小,倘若沒有歷代的不斷疏浚,西湖恐怕早已湮廢。1924年,地質學者章鴻釗發表《杭州西湖成因一解》,對竺氏的觀點又進行了補充:西湖之成,其始以潮力所向而積成湖堤,其繼以海灘變遷而維持湖面,二者為形成西湖之重要條件。[58]

但是,潟湖說受到現代科學考察的質疑。1950年以後,地質部門對西湖湖中三島和湖濱公園地質鑽孔取樣分析,認為距今一億五千萬年的晚侏羅紀時,以今湖濱公園一帶為中心,曾發生過一次強烈的火山爆發,寶石山和西湖湖底(大部分)堆積下大量火山岩塊,由此,曾出現火山口陷落,造成馬蹄形核心低洼積水,即西湖雛型。1979年,地質工作者對湖濱鑽孔採取的岩樣作微體古生物分析後著文認為,根據不同化石的組合,西湖的形成過程可劃分為早期潟湖、中期海灣、晚期潟湖三個階段,隨着錢塘江沙坎的發育,西湖終於完全封閉,水體逐漸淡化,形成現在的西湖。[59]

西湖周圍的群山,屬於天目山余脈。根據岩性差別和山勢高低,可分為內、外兩圈。外圈有北高峰天馬山天竺山五雲山等,屬高丘陵地形,山體主要由志留泥盆紀岩屑砂岩石英砂岩構成,岩性較堅硬,不易風化侵蝕。峰巒挺秀,溪澗縱橫,流水清洌,是西湖泉水最多地帶。內圈有飛來峰、南高峰玉皇山鳳凰山吳山等,山勢較低,屬低丘陵地形。山體均為向斜山地,主要由石炭二迭紀石灰岩構成,易受水流溶蝕,形成了煙霞、水樂、石屋、紫來、紫雲等溶洞。內圈的群山,除岩溶丘陵外,還有橫亙西湖北緣的葛嶺寶石山,由火山碎屑岩組成,海拔在百米左右。[60]

生態

編輯

植物

編輯

西湖周邊的植物資源豐富多樣。一年四季,各類花卉不僅豐富了西湖的植物景觀,也大大改善了杭州的環境質量。

  • 桃花——西湖沿岸、蘇堤、白堤等處,遍植柳樹和桃樹,形成了「一株楊柳一株桃」的代表性景觀,另外夾種玉蘭櫻花芙蓉木樨等多種觀賞性植物。杭州桃花的花期一般為2月中下旬至4月上中旬。
  • 荷花——杭州的傳統食品有荷花糕,蕭山跨湖橋遺址中曾出土蓮子化石,至少在唐代之前就有人工種植荷花,宋代楊萬里有名句「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61]。至2017年,西湖荷花種植區已有29個,栽植總面積有11萬餘平方米[62]。根據常年統計,6月初西湖荷花開始綻放,6月底進入盛花期,一直綻放送香到8月底9月初。
  • 桂花——桂花是杭州市花。詩人白居易的「山寺月中尋桂子」說明早在唐代,桂花就在杭州出現。桂樹被大量種植在西湖沿岸各大公園,尤其以新西湖十景的「滿隴桂雨」和杭州植物園最負盛名。桂花可分為金桂銀桂丹桂四季桂四種,以金桂、銀桂為佳。每年中秋前後,丹桂飄香。醃製過的桂花和白糖拌在一起,即成了杭州傳統食品之一的糖桂花[63]。西湖桂花的花期一般從9月上旬開始,到11月初結束。
  • 梅花——宋代在孤山隱居的「梅妻鶴子」林逋,留下了「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的名句[64]。靈峰、孤山和西溪是古來杭州賞梅的三大勝地。每年1月底至2月中旬的春節期間為梅花的開花期。

西湖也引進種植了大量外來品種。杭州太子灣公園自1992年起引進了大量荷蘭鬱金香和日本櫻花,成為一大新景觀。上述兩種花的開放時間為3月至4月末,鬱金香主要在西湖南面的太子灣公園,櫻花則分布在蘇堤、柳浪聞鶯等地點。此外,有花港觀魚的牡丹亭(牡丹花)、柳浪聞鶯的中日不再戰碑(櫻花)和杭州花圃(蘭花)等賞花景點。

動物

編輯
1997年起的杭州西湖水質[65][66]
年度 水質評價
1997年 Ⅴ類
1998年 IV類
1999年 IV類(明顯富營養化,總氮、總磷指標偏高)
2000年 IV類(明顯富營養化)
2001年 Ⅳ類
2002年 劣Ⅴ類
2003年 Ⅳ類(中度富營養,主要污染指標為總磷、總氮)
2004年 Ⅴ類
2005—2006年 劣Ⅴ類(輕度富營養,主要污染指標為總氮)
2007年 劣Ⅴ類(輕度富營養,主要污染指標為總氮、總磷)
2008—2009年 劣Ⅴ類(輕度富營養,主要污染指標為總氮、石油類)
2010年 劣Ⅴ類(輕度富營養,主要污染指標為總氮)
2011—2017年 Ⅲ類

西湖周邊有野鴨翠鳥錦鯉魚等動物出現。花港觀魚玉泉等處可見識到多種名貴的觀賞魚類,而柳浪聞鶯的巨型網籠「百鳥天堂」中餵養着數十種飛禽,增添了西湖的生氣。沿岸樹木中有松鼠。2005年10月,隨着西湖綜合整治工程的完成,西湖第一次大規模人工引入水鳥群落,在北里湖水面放養了80隻白天鵝[67]

水質及人工治理

編輯

1949年時,西湖污泥淤塞,湖水平均深度僅0.55米,蓄水量僅300餘萬立方米。[68]湖底水草遍生,大型遊船只能循航道行駛。1950年,國家把治理西湖列入國家投資計劃。1951年,杭州市啟動疏浚西湖工程,再次全面疏浚治理西湖。[69]工程於1959年浚工,湖水深度平均達到1.808米,最深處2.6米,西湖蓄水量增加到1027.19萬立方米。挖出的淤泥填平昭慶寺、清波公園等環繞西湖的田蕩、窪地18處[70]

六十年代以後,由於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不定期排入湖中,西湖水體遭受嚴重污染。[71]此後,由於湖床泥土沖刷和沉積物的積累,湖水深度又降為1.47米。1976年,國家撥專款200萬元,開始第二次疏浚西湖。1980年後,湖水深度又上升為1.5米。除了疏浚工程,杭州市政府還對西湖湖墈進行了全面整修,完工後總長度達29,800米,為西湖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駁墈。[72]

環湖污水截流工程於1978年開始籌建,1981年建成,分南、西、北三線,埋設污水管道17多公里,建污水泵站10座。西湖引水工程於1985年2月1日正式動工,1986年建成[73]。引水工程從錢塘江閘口段新建取水泵一座,日取水能力為30萬立方米,相當於西湖總貯量的三十三分之一。引水後,西湖水體透明度提高5至7厘米。2003年,歷時四年的新一輪西湖疏浚工程完成,共疏浚346.9萬立方米,平均水深由疏浚前的1.65米加深到2.27米,水體能見度明顯提高,並重新開挖了被湮沒的茅家埠水域[74],水體容量由934萬立方米增至1429萬立方米。[75]

西湖水質污染近年來不斷加劇,此前多次被評為劣V類。2003年7月,杭州市園林文物局西湖水域管理處辦公室主任王力稱,西湖水質污染的主要問題是水體的富營養化。有觀點認為,農業面源污染主要來自龍井茶區的化肥農藥污染。[76][77]

2003年,西湖綜合保護工程全面開啟,玉皇預處理廠也在同年建成並投入使用,西湖水質開始改善。2009年至2015年,在西湖風景名勝區管委會的努力下,西湖水專項工程先後實施了一系列生態修復示範工程,水質逐漸恢復到飲用水III類標準。[78]

山水

編輯

一山(孤山)

編輯

孤山位於北側外西湖中,海拔35米,面積約0.22平方公里,為棲霞嶺的支脈,也是西湖中最大的島嶼。南宋咸淳《臨安志》卷二十三:「一嶼聳立,旁無聯附,為湖山勝絕處。」今山上林木蔥蔚,多歷代人文古蹟留存。孤山東西分別以白堤和西泠橋與湖岸相連,且島上名勝古蹟甚多,因此杭州人將「孤山不孤」,與「斷橋不斷」、「長橋不長」並稱西湖三怪[79]

孤山上主要的景觀包括中山公園浙江省博物館文瀾閣西泠印社、放鶴亭、秋瑾墓、俞樓慕才亭蘇小小墓)等。[80]

中山公園原為清代行宮御花園,1927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公園命名「中山公園」。公園進門迎面石級上書有「孤山」兩大字,其中孤字沒有一點,人們猜測其意為「孤山不孤」。放鶴亭在孤山東北角,為紀念宋代以「梅妻鶴子」聞名的林逋而建。浙江省博物館在孤山南麓,現有各類文物藏品10餘萬件,2004年1月1日起,開始對公眾免費開放[81]。文瀾閣在浙江省博物館內西北角,清乾隆年間,為存放《四庫全書[82],仿北京故宮文淵閣格式改建。西泠印社創辦於1904年,因地近西泠橋而命名,是中國近代著名的金石書畫藝術團體。島內還有杭城老字號飯店「樓外樓」,以在西湖活養的草魚烹製「西湖醋魚」聞名。[83]

二塔(雷峰塔、保俶塔)

編輯

雷峰塔原名皇(黃)妃塔,又名西關磚塔,位於西湖南岸夕照山的雷峰頂上,為吳越國錢俶為祈求國泰民安而建。雷峰塔原是一座八角形、五層的磚木結構的樓閣式塔,後遇火只留下了磚體塔身。原塔於1924年坍塌,僅存遺址。2002年在原址重建新塔。夕陽西下時餘暉映照雷峰塔形成著名的雷峰夕照景觀,為西湖十景之一。

保俶塔位於西湖北側寶石山山頂,由元至明、清,保俶塔六次毀壞六次重建。是西湖寶石流霞景觀所在,與雷峰塔隔西湖相對,素有「雷峰似老衲,保俶如美人」、「一湖映雙塔」之說。

三島(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

編輯

小瀛洲(三潭印月)

編輯
 
三潭印月標誌性的葫蘆狀石塔

三潭印月景區在外西湖西南部水域,包括小瀛洲及其南側三座葫蘆狀石塔,以賞月和水上園林著稱。現在全島面積約7公頃,水面占60%。

小瀛洲前身為水心保寧寺,也稱湖心寺,北宋時為湖上賞月佳處,其園林建築和景物布局,在18世紀初已基本形成。清《湖山便覽》卷三:「萬曆三十五年,錢塘令聶心湯請於水利道王道顯,繞灘築埂,成湖中之湖,以為放生之所。三十九年,令楊萬里繼築外埂,至四十八年而規制盡善。」從空中俯瞰,全島如一個特大的田字,構成了「湖中有島,島中有湖」的奇景。島上主要景點包括浙江先賢祠、九曲橋、九獅石、開網亭、亭亭亭、竹徑通幽和我心相印亭。

湖面三塔始建於北宋元祐五年(1090年)蘇軾浚湖期間,當時所在位置與現在不同。據清初文獻記載,今三塔系清代康熙年間所建。三石塔頂為葫蘆狀,塔身呈球狀,高出水面2米,中空,環塔身均勻分布5個小圓孔,塔基為扁圓石座。三塔呈等邊三角形分布,每邊長62米[84]

湖心亭

編輯

湖心亭在外西湖中心。清雍正《西湖志》卷九:「亭在全湖中心,舊有湖心寺,寺外三塔,明孝宗時,寺與塔俱毀。」聶心湯《縣誌》稱:湖心寺外三塔,其中塔、南 塔並廢,乃即北塔基建亭,名湖心亭。復於舊寺基重建德生堂,以放生之所。據此,則舊湖心寺乃今放生池,而今之湖心亭,乃三塔中北塔之基地。」《湖山便覽》 卷三:明「萬曆四年按察僉事徐廷裸重建,額曰『太虛一點』,司禮監孫隆疊石四周,廣其址,建喜清閣,但統稱曰『湖心亭』。國朝重加葺治,左右翼以雕闌,上 為層樓……。」清乾隆二十七年乾隆帝御書「光澈中邊」額。抗日戰爭後,喜清閣舊址先後改建為財神殿和觀音大士殿。1980年在島上刻置「䖝二」太湖石碑一塊,意指「風月無邊」[85]。因島嶼面積較小,目前只對手划船遊客開放。

阮公墩

編輯

阮公墩在外西湖中,位於湖心亭西。清嘉慶五年(1800年),浙江巡撫阮元疏浚西湖時以所挖葑泥堆疊成島,俗稱「阮灘」。島南北長34米,東西寬33米,面積0.57公頃,長期以來島上無建築,雜樹荒草叢生,成為候鳥棲息地。1952-1958年間疏浚西湖時,島四周加添亂石護岸,面積稍有拓寬。1977年,島四周駁墈,再次擴大面積並加填客土。1981年,又在島上添土1000餘噸,建「環碧小築」。島上有憶芸亭(阮元號「芸台」)、雲水居等建築。1982年,島上開闢西湖第一處垂釣區,遊人可登島品茗、垂釣。1984年起,島上舉辦「環碧莊」仿古旅遊,在西湖夜遊活動中頗受歡迎。目前為生態島,不對遊客開放[86][87]

三堤(白堤、蘇堤、楊公堤)

編輯
 
蘇堤跨虹橋舊影

白堤東起斷橋,經錦帶橋向西,在「平湖秋月」與孤山相接,長約1公里。在唐即稱白沙堤、沙堤,其後在宋、明又稱孤山路、十錦塘。古時白堤以白沙鋪地,後改為柏油路面,兩側廣種碧桃翠柳,是欣賞西湖全景和周邊諸山的最佳觀賞點。

斷橋(詳見「斷橋殘雪」)位於白堤東首,民間故事《白蛇傳》中,斷橋為白素貞許仙邂逅之處,因而在西湖諸橋中最享盛名。錦帶橋位於斷橋西,又稱涵碧橋。清雍正《西湖志》卷八:「錦帶橋舊架木為梁,聖祖仁皇帝(指康熙帝)臨幸孤山,御舟由此轉入里湖。」民國三年(1914年)重修。1921年,與斷橋同時改築加設水泥混凝土拱券。為了保護斷橋和錦帶橋不受來往車輛重壓和撞擊,現自斷橋至平湖秋月一段路面禁止機動車通行。所有來往孤山的車輛必須通過西泠橋出入。

蘇堤舊稱蘇公堤,南起南屏山麓南山路,北至岳王廟東,橫貫湖中,堤長2797米,寬30-40米。蘇堤上共有六座石拱橋,從南往北分別為:映波、鎖瀾、望山、壓堤、東浦(據考證,疑為「束浦」之訛)[88]、 跨虹。南宋咸淳《臨安志》卷三十三:「元祐中,東坡既奏開浚湖水,因以所積葑草築為長堤,起南訖北,橫跨湖面,綿亙數里,夾道雜植花柳,中為六橋,行者便 之……後十年郡守呂惠卿奏毀之。咸淳五年,朝廷給錢命守臣說友增築。……高二丈,袤七百五十丈,廣皆六十尺,堤舊有亭九,亦治新之,仍補植花木數百本。」 清《湖山便覽》卷三:「國朝雍正二年與白沙堤同時修築,五年同植花木。」《西湖新志》卷四:「今乃滿植桑株所謂蘇堤楊柳,斫伐都盡。」1950年,有關部 門加高加寬堤身,並修築沿湖游步道,設置座椅。現蘇堤禁止機動車(電動旅遊車除外)通行。

楊公堤又稱「西山路」,其走向基本平行於蘇堤,從棲霞嶺西側起,繞丁家山直至南山的長堤。楊公堤在西湖西進工程中,恢復了相對於蘇堤的「里六橋」:環碧、流金、臥龍、隱秀、景行和浚源[89]。現楊公堤路面較寬,設有雙向單車道,中間加以綠化隔離帶,沿路主要為賓館及療養院等設施。主要景致有蓋叫天墓、郭莊劉莊、烏龜潭、茅家埠等。

西湖十景

編輯
 
雷峰夕照。圖中雷峰塔為重建
 
玉帶橋,曲院風荷景區

西湖十景之名源出南宋山水畫。南宋祝穆方輿勝覽》、吳自牧夢粱錄》均有記載,當時的文人詩詞也多有提及。十景皆傍近西湖或在湖中,最初的十景景目為平湖秋月蘇堤春曉斷橋殘雪雷峰夕照南屏晚鐘麯院風荷花港觀魚柳浪聞鶯三潭印月兩峰插雲。至清代,康熙帝南巡至杭,為西湖十景題字,並將「兩峰插雲」改為「雙峰插雲」;「雷峰落照」(或稱「雷峰夕照」)改為「雷峰西照」;「南屏晚鐘」改為「南屏曉鍾」[84]。但是「西照」與「曉鍾」兩個名稱卻未被人們接受,後人仍沿用南宋舊名至今。此後當地官吏將康熙帝御筆所書,刻石立碑,建亭恭護,至此,西湖十景石碑成為景點標誌。乾隆帝南巡杭州,就十景各賦詩一首,鐫刻於碑石陰面[註 4]

十景名稱不僅用詞貼切,亦對偶整齊(嚴格上並非對仗,對仗還須論格律平仄)。例如「平湖秋月」、「蘇堤春曉」、「斷橋殘雪」、「麯院風荷」、「南屏晚鐘」、「雷峰夕照」,其中兩景任意搭配也可成對。「花港觀魚」、「柳浪聞鶯」,或是「三潭印月」、「雙峰插雲」。

1984年,《杭州日報》等五家單位發起了新西湖十景評選活動,最後新十景確定為雲棲竹徑、九溪煙樹等。新十景的特點在於其地理範圍大於舊十景,其中大多數位於西湖周邊群山之中。與傳統的西湖十景一樣,新十景名稱也見對偶。譬如,「九溪煙樹」對以「滿隴桂雨」或「吳山天風」(其中「九」與「滿」均為數詞,較工);「玉皇飛雲」與「寶石流霞」、「龍井問茶」與「虎跑夢泉」、「黃龍吐翠」與「阮墩環碧」等組合亦見工整[84]

2007年,杭州市政府進行「三評西湖十景」和名稱徵集,靈隱寺等一批景點入圍,成為了新新西湖十景。景點中既有千年古剎靈隱寺、北宋名塔六和塔,也有近年恢復重建的文化景觀錢王祠萬松書院[90]

西湖十景名稱之沿革
南宋時期 康熙題字 現代通用名 新西湖十景 三評西湖十景
平湖秋月 沿用 沿用 雲棲竹徑 靈隱禪蹤
蘇堤春曉 沿用 沿用 九溪煙樹 六和聽濤
斷橋殘雪 沿用 沿用 虎跑夢泉 岳墓棲霞
雷峰夕照 雷峰西照 雷峰夕照 黃龍吐翠 湖濱晴雨
南屏晚鐘 南屏曉鐘 南屏晚鐘 滿隴桂雨 錢祠表忠
曲院風荷 沿用 沿用 玉皇飛雲 萬松書院
花港觀魚 沿用 沿用 龍井問茶 楊堤景行
柳浪聞鶯 沿用 沿用 寶石流霞 三台雲水
三潭印月 沿用 沿用 吳山天風 梅塢春早
兩峰插雲 雙峰插雲 雙峰插雲 阮墩環碧 北街夢尋

環湖街道

編輯

西湖周邊的街道馬路是將西湖與杭州市區緊密連接的紐帶,街道兩側的建築物和名勝古蹟也極大地豐富了西湖景區的景色內涵。環湖一周,按順時針方向,道路分別為:北山街湖濱路南山路楊公堤(又稱西山路)。

  • 北山街:東至昭慶寺少年宮和環城西路,西至靈隱路,因路沿西湖北山之麓得名,全長3098米,寬15米[91]。舊名為岳王路、北山路、白沙路、靜江路、環湖北路等。2011年起改為現名。北山街蜿蜒於葛嶺和棲霞嶺山麓,並在西湖沿岸種植大片綠地公園,是西湖周邊車輛密度最大的道路之一。北山街北側自古建有大批私人別墅和賓館,建築風格多樣,是杭州名人舊居建築較為集中的街區。自東向西,著名的建築有:望湖樓、蔣經國舊居、省廬(別名竹隱別墅)、靜逸別墅(張靜江建)、堅匏別墅、新新飯店、秋水山莊(史量才建)、春潤廬(宋春舫建)、抱青別墅、西湖博覽會博物館、杭州香格里拉酒店、趙無極祖居、黃賓虹故居、林風眠舊宅等[92]。北山街也是著名的賞荷勝地,每逢夏季,斷橋附近和放鶴亭對面的水面荷香陣陣,吸引了大批遊人的到來。
  • 湖濱路:南起解放路西端,北至北山街。其址原為杭州西城牆,民國初城牆被拆,改為馬路。湖濱路沿湖一側為湖濱公園,從南至北分別為一公園到六公園[93]。湖濱路東側為繁華的商業區,建有大量飯店酒肆,如知味觀、太子樓、杭州酒家等。每逢旅遊旺季,湖濱一帶遊人如織,摩肩接踵。2003年,在湖濱路和西湖湖底建成湖底隧道,直接連通環城西路和南山路、解放路,極大地緩解了湖濱地區的交通壓力[94]。而湖濱路面也進行大規模改造,沿湖一帶變為步行街,附近建有高檔賓館和品牌服裝街等。
  • 南山路:北起解放路西端,在長橋公園南折,於楊公堤處西接虎跑路,約長2500米。舊名涌金路、膺白路、南屏路、環湖南路等。南山路路面寬闊,沿湖一側有涌金公園、柳浪聞鶯、長橋公園、雷峰塔、淨慈寺、錢王祠、花港觀魚、太子灣等景點。另外中國美術學院潘天壽故居、杭州碑林浙江美術館勾山樵舍陳端生祖居)、茅以升舊居、澄廬西湖天地等建築為南山路增添了濃厚的藝術氣息。街道兩側也集中了大量咖啡館、酒吧、茶屋。
  • 楊公堤:南起南山路西端,北至北山街西端。因位於西湖以西,又稱西山路。今存流金、臥龍諸橋。

人文

編輯

宗教藝術

編輯
 
靈隱寺大雄寶殿

西湖與佛教、道教等都有着密切的聯繫。在長遠的歷史中,各種宗教團體和道觀佛寺聚集在西湖及周邊群山之中。在吳越國時期達到鼎盛。當時各代國王熱心佛學,在西湖周圍興建許多寺廟、寶塔、經幢和石窟,擴建靈隱寺,創建昭慶寺淨慈寺、理安寺、六通寺和韜光庵等,建造保俶塔六和塔雷峰塔白塔,一時有佛國之稱[38]。如今,保俶塔和重建後的雷峰塔仍是西湖風光的代表性景點,而擁有中國室內最大木雕坐式佛像的靈隱寺更是西湖各收費景點中最受歡迎的觀光點之一。

文學作品

編輯

西湖以其湖光山色和深厚人文底蘊,吸引了歷代文人墨客的眷顧,因此在文學方面也留下了諸多名篇和典籍。《武林掌故叢編》、《西湖夢尋》、《西湖集覽》與新舊《西湖志》、《湖山便覽》等記載了大量關於西湖和古代杭州的史跡掌故。另外,近現代眾多作家也與西湖結緣。在詩詞方面,白居易、蘇軾、柳永、楊萬里、林逋、徐志摩胡適等詩人留下了無數佳句;在散文方面,張岱魯迅俞平伯郁達夫宗璞等名家則寫下了眾多名篇[95]。以下例舉部分與西湖緊密關聯的文學作品。

水水山山處處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時時好好奇奇。——黃文中《孤山西湖天下景亭》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徐氏女《岳王廟》
湖山此地曾埋玉;花月其人可鑄金。——陳曾洛《西泠橋畔慕才亭》
我憶家風負梅鶴;天教處士領湖山。——林則徐《放鶴亭聯》
重重疊疊山,曲曲環環路;高高下下樹,叮叮咚咚泉。——俞樾《九溪十八澗》
泉自幾時冷起?峰從何處飛來?——董其昌《飛來峰下冷泉亭》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林逋《山園小梅》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林升《題臨安邸》
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白居易《春題湖上》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楊萬里《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憶江南,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白居易《江南憶》
長憶錢塘,不是人寰是天上。萬家掩映翠微間。處處水潺潺。——潘閬《憶餘杭》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柳永《望海潮》
「東南山水,餘杭郡為最。就郡言,靈隱寺為尤。由寺觀,冷泉亭為甲。」——白居易《冷泉亭記》
「君子之澤,豈獨五世而已,蓋得其人,則可至於百傳。嘗試與子登孤山而望吳越,歌山中之樂而飲此水,則公之遺風餘烈,亦大見於斯泉也。」——蘇軾《六一泉銘》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時,其實湖光染翠之工,山嵐設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極其濃媚。」——袁宏道《春遊西湖》
「西湖尤有土產一樣,名曰刺菱兒,童子以划船採取,剝而賣之。形同菱角,大如蠶豆,其味鮮美,此亦世所僅有之物也。」——范祖述《西湖探梅》
「那時我惟一的希望,就在這雷峰塔的倒掉。後來我長大了,到杭州,看見這破破爛爛的塔,心裡就不舒服。」——魯迅《論雷峰塔的倒掉》
「西湖就像是一位「二八佳人體似酥」的狐狸精,所以杭州決出不出好子弟來。」——郁達夫《杭州》
「論山水的秀麗,西湖在世界上真有位置。那山光,那水色,別有一種醉人處,叫人不能不生愛。」——徐志摩《丑西湖》
「西湖的盛大,歸攏來說,在於它是極複雜的中國文化人格的集合體。」——余秋雨《西湖夢》

神話故事 《白娘子傳奇》

 
《西湖柳艇圖》,宋夏珪

藝術

編輯

兩宋時期,皇家畫院的發展達到空前繁榮的程度。而作為南宋首都之杭州,也集中了一批優秀的山水畫家。這些畫家對於近在眼前的西湖也留下了眾多名作。以下列舉部分名畫家及其作品:

由於吳越國及其他各代對佛教大力尊崇,西湖周邊群山中多有廟宇古剎和佛像石刻,例如飛來峰石刻群、煙霞洞造像慈雲嶺造像天龍寺造像等。

中國大陸唯一一個美術學國家重點學科所在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唯一承認學歷的中國大陸美術院校中國美術學院誕生於西湖湖畔,而名畫家如豐子愷潘天壽黃賓虹劉海粟林風眠方幹民陸儼少趙無極等都在西湖邊長期生活作畫。位於孤山一側的著名金石篆刻團體西泠印社也聚集了一大批兼通金石美術書法的大師級藝術家,如吳昌碩沙孟海王個簃程十髮趙朴初等。

劉鉞在《左杭州、右巴黎—西湖畫派六人集論》一書中提出「西湖畫派」一說,其核心人物為林風眠、吳大羽、方幹民趙無極朱德群吳冠中六人。他們都是民國時期以浙江美術學院為基地的藝術大師。

2007年起,印象·西湖開演,截至2018年累計演出3000場,接待觀眾290萬人次,還是2016年G20杭州峰會的項目之一[101]

民間傳說

編輯

西湖自古以來便流傳着許多民間傳說和神話故事。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白蛇傳》、《梁山伯與祝英台》和《蘇小小》。白蛇傳中的「斷橋相會」、「白娘子被壓雷峰塔」等情節與西湖十景有着密切的聯繫。而傳說中梁祝的愛情故事發生在西湖邊的萬松書院[102]

名人故居及墓葬

編輯
 
西湖畔的杭州新新旅館

自明清以來,西湖周邊就建有眾多名人富豪的別墅莊園,其中許多建築在建築學、園林學和歷史學上都具有很高的價值。

西湖周邊立有多位歷史人物的墓穴、衣冠冢宗祠。墓葬主人包括:林和靖蘇小小武松岳飛牛皋錢鏐于謙張蒼水[106]俞樾蘇曼殊章太炎秋瑾陳夔龍史量才陳布雷等。清代袁枚有詩云:「賴有岳於雙少保,人間始覺重西湖」,體現了西湖與歷史英雄人物的特殊關係。岳飛、于謙、張蒼水被稱為西湖三傑。

遊船

編輯
 
西湖遊船

西湖遊船有電動船、手划船、自划船、腳踏船等種類。大中型電動船由西湖遊船公司經營,一般包括游小瀛洲、湖心亭兩島的門票。遊船公司擁有各類大小船隻370餘款,其中有宋代風格的豪華畫舫遊船和中型遊覽船等。手劃包租船是由船夫或船娘手劃的小船,一般限乘6人。船夫一人坐在船尾,手搖船櫓,向遊客介紹西湖的景色[107]

參見

編輯

腳註

編輯
  1. ^ 浙江省测绘与地理信息局关于启用浙江省主要河流长度、流域面积、主要湖泊面积数据的公告. 浙江省測繪與地理信息局. 2010-09-30 [2011-09-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02). 
  2. ^ 《杭州市志》. 中華書局. : 第二捲風景名勝篇第一章 [2009-06-23]. ISBN 710101719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3-19). 
  3. ^ 西湖大规模疏浚工程完成. 《杭州年鑑(2004年版)》. 2004-12-13 [2008-01-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9-21). 
  4. ^ 2003年,西湖恢復了楊公堤景觀,但對於新形成的水面尚未正式命名
  5. ^ 5.0 5.1 Centre, UNESCO World Heritage. Ancient Chinese cultural landscape, the West Lake of Hangzhou, inscribed on UNESCO’s World Heritage List. whc.unesco.org. [2018-10-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27). 
  6. ^ 漢書 卷二十八上 地理志第八上
  7. ^ 「於是載土石者皆棄而去,塘以之成,故改名錢塘焉。」「縣南江側有明聖湖。父老傳言,湖有金牛,古見之。神化不測,湖取名焉。」水經注 卷四十
  8. ^ 8.0 8.1 水經注》卷四十
  9. ^ 唐時,杭州刺史白居易築石涵以泄湖水。
  10. ^ 武林舊事
  11. ^ 新唐書 卷一百一十九 列傳第四十四
  12. ^ 宋史 卷二百九十二 列傳第五十一
  13. ^ 李傳璽. 《苏轼与西湖政绩工程》. 中國經濟時報. 2007-12-24 [2009-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3-19). 
  14. ^ 張岱. 《西湖梦寻》(1936年3月版). 上海雜誌公司. : 第10頁. 
  15. ^ 張岱. 《西湖梦寻》(1984年3月版). 浙江文藝出版社. : 第32頁. 
  16. ^ 海河淮河黃河長江錢塘江
  17. ^ 《杭州著名旅游景点茅家埠》. 杭州旅遊網. [2009-06-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8-22). 
  18. ^ 李泌与相国井. 杭州網. 2010-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06). 
  19. ^ 唐朝杭州刺史李泌与相国井. 中國環境網. 2007-03-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6). 
  20. ^ 程雲. 白堤非白居易筑. 文匯報. 2004-08-06 [2009-06-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5-01-23). 
  21. ^ 《杭州市志》. 中華書局. : 第二捲風景名勝篇第一章第二節 [2009-06-15]. ISBN 710101719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3-19). 
  22. ^ 《苏轼生平大事年表》. [2009-06-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30). 1071年,任杭州通判(至1074年);1089年,任杭州太守(至1091年)。 
  23. ^ 龔玉和. 杭州西湖沧桑话“疏浚”. 《浙江園林》2003年第1期. [2008-0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09). 
  24. ^ 吳自牧. 《梦粱录》(2001年5月版). 山東友誼出版社. : 第45頁. ISBN 7-80642-106-8. 
  25. ^ 元史 卷二十三 本紀第二十三
  26. ^ 西湖治水,那么多有趣故事. 錢江晚報. 2014-06-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6-25). 
  27. ^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1980年7月版). 浙江人民出版社. : 第6頁. 
  28. ^ 杭州通鉴. 人民出版社. 2014年版. ISBN 9787010126852. 
  29. ^ 翟灝. 《湖山便览》.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卷三 [2008-01-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2-09). 
  30. ^ 名园赏析—清漪园(颐和园). [2009-06-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9-22). 
  31. ^ 31.0 31.1 第二节 治理. 杭州市政府. 2003-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3-19). 
  32. ^ 杭州旅游资源. 國際在線. 2005-1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33. ^ 中国共产党大事记. 人民網. [2009-06-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5-01). 
  34. ^ 1924年9月25日这一天 雷峰塔倒塌 "花子军"进城. 華夏經緯網. 2010-09-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13). 
  35. ^ 參見《論雷峰塔的倒掉》和《再論雷峰塔的倒掉
  36. ^ 1929年第一届中国杭州西湖博览会概况. 中國經濟網網站. 2008-11-02 [2009-06-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2). 
  37. ^ 《杭州市志》. 中華書局. : 第一卷前述大事記 [2009-06-23]. ISBN 710101537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3-19). 
  38. ^ 38.0 38.1 《杭州市志》. 中華書局. : 第二卷旅遊篇概述 [2009-06-23]. ISBN 710101719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3-19). 
  39. ^ 張建庭、仲向平. 《西湖别墅》(2005年9月版). 杭州出版社. : 第81頁. ISBN 9787806337899. 1953年至1975年,毛澤東43次來西湖。在西湖邊工作生活了將近八百多個日日夜夜。 
  40. ^ 王芳. 《王芳回忆录》(2006年9月版).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9-06-22]. ISBN 97872130335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2-20). 建國後,除了北京,沒有一個地方比得上杭州,讓主席住得那樣長。 
  41. ^ 岳耀勇.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在这里孕育—杭州刘庄纪行. 檢察日報. 2004-09-16 [2009-06-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22). 
  42. ^ 中共杭州党史90年回眸之《刘庄八角亭》. 杭州日報. 2011-06-19. [永久失效連結]
  43.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讨论杭州市改革和开放问题的会议纪要的通知》. [2008-0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44. ^ 中国的风景名胜区. [2009-06-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5-06). 
  45. ^ 2000年中国杭州西湖国际博览会. 杭州網. 2010-1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46. ^ 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 【口述西湖历史】与孩子一起长大,少儿公园发展史. [2021-03-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3). 
  47. ^ 西湖南线整合工程将西湖美景还于民. 人民日報. 2002-09-02 [2009-06-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1-30). 
  48. ^ 西湖申遗成功后拟控制景区游人数量. 京華時報. 2011-06-26 [2011-06-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28). 
  49. ^ 新雷峰塔落成. 光明日報. 2002-10-26 [2008-0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26). 
  50. ^ 西湖向西长大. 人民日報. 2003-07-05 [2009-06-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6-28). 
  51. ^ 西湖音乐喷泉换掉一批流行歌曲. 都市快報. 2007-04-02 [2009-06-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13). 
  52. ^ 本月20日太子湾免费开放. 中國杭州政府門戶網站. 2009-03-08 [2009-06-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9-22). 
  53. ^ 全市严肃整治会所中的歪风. 杭州網. 2014-0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27). 
  54. ^ 三还于民专项行动. 杭州網. 2014年1月.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23). 
  55. ^ 杭州西湖申遗进入倒计时阶段. 新華網. 2009-06-02 [2009-06-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11). 
  56. ^ 鄭海雲. 杭州良渚日、杭州西湖日 杭州人多了两个新节日 - 杭州网新闻频道. 杭州網. 2020-06-20 [2020-06-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3). 
  57. ^ 《杭州市志》. 中華書局. : 第十一卷文獻篇 [2009-06-23]. ISBN 710102778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7-07). 
  58. ^ 《中国地质学会志》. : 1924,3(1). 
  59. ^ 《杭州市志》. 中華書局. : 第二捲風景名勝篇第一章第一節「沿革」 [2009-06-23]. ISBN 710101719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8-26). 
  60. ^ 西湖群山. 浙江在線. 2011-0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61. ^ 西湖荷花推迟花期. 《錢江晚報》. 2006-06-16 [2009-06-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11-13). 
  62. ^ 今年西湖第一朵荷花就要开啦 聊聊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浙江新聞-浙江在線. [2020-0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3). 
  63. ^ 腌糖桂花喽. 《錢江晚報》. 2012-09-26 [2014-1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24). 
  64. ^ 葉光庭. 《西湖史话》. 杭州出版社. 2006-08: 第61頁. ISBN 7-80633-877-2. 
  65. ^ 浙江省环境状况公报. 浙江省水污染防治信息公開與公眾參與平台. [2014-1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24). 
  66. ^ 浙江省生態環境廳. 2017年浙江省环境状况公报. 2018-06-04 [2019-0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31). 
  67. ^ 沈俏靜. 北里湖放养天鹅 十一给你一个“新鲜”的西湖. 《每日商報》. 2005-09-29 [2009-06-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0-25). 
  68. ^ 老杭州纵谈西湖水--浙江在线-浙江新闻. 浙江新聞_浙江在線. 2003-06-14 [2020-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3). 
  69. ^ 告诉你鲜为人知的西湖“冷知识”. 杭州網. [2020-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3). 
  70. ^ 1400年,23次“瘦身” 告诉你不知道的西湖往事. 浙江新聞-浙江在線. 2014-12-21 [2020-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3). 
  71. ^ 劉經雨 毛髮新 何紹箕. 杭州西湖水质特征及其综合评价. 杭州大學學報. 1981年7月, 8 (3): 309. 
  72. ^ 《杭州市志》. 中華書局. : 第二捲風景名勝篇第一章第二節治理 [2009-06-23]. ISBN 710101719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3-19). 
  73. ^ 郭衛. 西湖水为何那么清澈?是他们用血汗换来的!. 杭州網. 2019-10-12 [2020-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3). 
  74. ^ 八百年茅家埠的旧事新景. [2018-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11). 
  75. ^ 杭州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西湖大规模疏浚工程完成. 杭州年鑑2004版. 2004-12-13 [2008-0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9-21). 
  76. ^ 西湖水质缘何“劣五类”?水质评判标准遭质疑. 新浪新聞·外灘畫報. 2003-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25). 
  77. ^ 西湖水质的模糊评判. 杭州市水文水資源監測總站. 2005-10-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25). 
  78. ^ 西湖为何“美美哒”?换水、种草、“排毒”——一湖秀水背后的生态故事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www.ce.cn. [2021-1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21). 
  79. ^ 杭州西湖“三怪”“三絕”大揭密. 新華網. 2008-01-18 [2009-06-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1-24). 
  80. ^ 杭州西湖孤山简介. 欣欣旅遊網. [2014-1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20). 
  81. ^ 浙江省博物馆和中国丝绸博物馆免费开放. 中國青年報. 2004-0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12). 
  82. ^ 杭州:文澜阁本《四库全书》首次对外展出. 新華網. 2005-07-29. 
  83. ^ 楼外楼-杭州西湖边百年老店介绍. 阿邦網. [2014-1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10). 
  84. ^ 84.0 84.1 84.2 《杭州市志》. 中華書局. : 第二捲風景名勝篇第二章第一節「景點命名」 [2009-06-23]. ISBN 710101719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3-19). 
  85. ^ 《杭州市志》. 中華書局. : 第二捲風景名勝篇第二章第二節「景點分布」 [2009-06-23]. ISBN 710101719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3-19). 
  86. ^ 献策达人杨章耀—— 十年建言百余条. 浙江日報. 2012-03-12 [2018-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11). 
  87. ^ 《杭州市志》. 中華書局. : 第二捲風景名勝篇第二章第一節「景點命名」 [2009-06-23]. ISBN 710101719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3-19). 
  88. ^ 「蘇公所築之堤,堤亘十里,以防澗水,行者便之。上有六橋,下各通步。一曰映波;二曰鎖瀾,三曰望山;四曰壓堤;五曰束浦;六曰跨虹。」,丁丙編. 《武林掌故丛编》(1980年7月版)“钱塘湖山胜概记”篇. 廣陵書社. 根據其餘六橋名稱中各有一個動詞的規律來看,「束浦」比「東浦」更為合理。
  89. ^ 西湖西进:西山路将成杨公堤. 杭州網. 2002-11-04 [2009-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7-12). 
  90. ^ 杭州市民踊跃参与三评西湖十景评选. 《都市快報》. 2008-02-27 [2009-06-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3-19). 
  91. ^ 杭州地名网-地名详细信息-北山街. [2018-08-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11). 
  92. ^ 張建庭、仲向平. 《西湖别墅》(2005年9月版). 杭州出版社. ISBN 780633789X. 
  93. ^ 《杭州市志》. 中華書局. : 第一卷建置篇第四章第三節市區區片地名 [2009-06-23]. ISBN 710101537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8-24). 
  94. ^ 杭州西湖隧道明正式通车 23万人抢穿湖底. 新華網. 2003-10-14 [2009-06-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4-11-29). 
  95. ^ 《杭州市志》. 中華書局. : 第十一卷文獻篇 [2009-06-18]. ISBN 710102778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7-06). 
  96. ^ 葉光庭. 《西湖史话》. 杭州出版社. 2006-08: 第106頁. ISBN 7-80633-877-2. 
  97. ^ 葉光庭. 《西湖史话》. 杭州出版社. 2006-08: 第111頁. ISBN 7-80633-877-2. 
  98. ^ 高仿真艺术品古画复制 清 王原祁《西湖十景图》. 藝術品中國. [2014-1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99. ^ 董浩西湖十景图丝绸画. 滿橙. [2014-1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100. ^ 旧小人书10年涨价1000倍. 中藝網. 2005-03-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101. ^ 《最忆是杭州》 越创新 越璀璨. 浙江新聞_浙江在線. [2020-0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3). 
  102. ^ 杭州市文化局. 《西湖民间故事》(2000年10月1日增订版). 浙江文藝出版社. ISBN 9787533903688. 
  103. ^ 張學勤. 春润庐简介. 《浙江檔案》. [2009-06-23]. [永久失效連結]
  104. ^ 劉方平. 平湖秋月里的一场抗争. 《華東新聞》. 2005-01-12: 第十一版 [2009-06-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11). 
  105. ^ 戚永曄. 追寻“百年新新”的那一段历史剪影. [2009-06-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28). 
  106. ^ 葉光庭. 《西湖史话》. 杭州出版社. 2006-08: 第149頁. ISBN 7-80633-877-2. 
  107. ^ “西湖美船娘”重现杭州西湖. 新華網. 2006-07-03 [2009-06-23]. [永久失效連結]

參考文獻

編輯

延伸閱讀

編輯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山川典·西湖部》,出自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

注釋

編輯
  1. ^ 白居易主持修築的堤壩,在錢塘門外的石涵橋附近,稱為白公堤,並非現在的白堤。
  2. ^ 一說:正德三年,即1508年
  3. ^ 一說汪莊
  4. ^ 現時之碑已非乾隆時原物,陰陽兩面均只刻有景物名稱的康熙御筆。

外部連結

編輯

Template:杭州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