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美術,有着獨特的延續性,明代的作品可以看到唐代的影響;清代的畫作繼承着宋代的特色,在臨摹的同時有所創新。歷代以來,雖然每位中國畫師的畫風及技巧各有不同,但創作主題經常是圍繞着自然生態。歷代中國藝術皆可看到宗教的影響,不少作品的繪畫方式有着道教陰陽二元論的色彩:意境的虛與實;用筆的輕與重。此外,不少作品更會出現中國神話人物。這些特色元素都可在中國畫中窺得一二。

中國藝術作品多見於宮廷和學院,其影響遍及整個東洋世界,包括朝鮮越南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

十六世紀,法國等西歐各國湧見中國熱,對中國的許多方面均十分追捧,中國的工藝品尤其是瓷器與陶器在西歐各國相當受歡迎,這時的中國藝術對歐洲的藝術發展有着顯著的影響。

上古先秦時期

編輯
 
戰國龍紋古玉 上海博物館館藏

舊石器時代的粗石器,已能磨光雕琢、鑽孔,符合對稱均衡形式美法則,初具節奏線條韻律美。在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中,可以找到中國美術的早期形式,這種形式一直延續直公元前6世紀。早在紅山文化時期,就已經有雕的形及其他佩飾作品出土,從半坡遺址中可以發現,仰韶時期已經有陶藝存在。早期的陶瓷製品沒有畫上去的圖案,但是有滾花。有很多畫有以對稱形式展開的魚或者人的面部的圖案。

新石器時代彩陶,從幾何紋飾進展到動植物紋樣,其中以仰韶文化馬家窯文化的彩陶紋樣最為豐富生動。除彩陶之外,具有獨立審美價值的人像、動物陶塑也同時出現。[1]

春秋時期以富有想像力和裝飾性的青銅器作為這一時期美術成就的標誌。中國目前已經發現最早的繪畫長沙楚墓出土的帛畫《龍鳳仕女圖》以及戰國時期的《御龍圖》[2][3][4][5]

戰國,以秦始皇陵兵馬俑霍去病石刻為代表,雕塑藝術成就卓著。繪畫品類繁多,帛畫壁畫畫像石畫像磚,異彩紛呈。形成中國書法藝術。

漢代

編輯
 
河南打虎亭漢墓的壁畫

時畫跡今已幾乎無存,最完整的為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畫,描繪了墓主人的地上和地下生活。山東肥城孝堂祠、嘉祥武梁祠石刻尚存,可窺見該畫師古拙有力的繪畫風格特徵。

西漢統治者也同樣重視可以為其政治宣傳和道德說教服務的繪畫,在西漢的武帝、昭帝、宣帝時期,繪畫變成了褒獎功臣的有效方式,宮殿壁畫建樹非凡。東漢的皇帝們同樣為了鞏固天下,控制人心,鼓吹「天人感應」論及「符瑞」說,祥瑞圖像及標榜忠、孝、節、義的歷史故事成為畫家的普遍創作題材。漢代厚葬習俗,使得我們今天可以從陸續發現的壁畫墓、畫像石及畫像磚墓中見到當時繪畫的遺跡。

魏晉南北朝時期

編輯
 
開鑿於北魏至北宋的四百餘年間的龍門石窟,仍存有窟龕2100多個,造像10萬餘尊,碑刻題記3600餘品。其中「龍門二十品」是書法魏碑精華,唐代著名書法家褚遂良所書的「伊闕佛龕之碑」則是初唐楷書藝術的典範。

佛教公元1世紀進入中國[6]。到8世紀,它在藝術領域已經展現了卓著的效應,尤其在大型宗教塑像方面[7]

南北朝佛教藝術勃興,敦煌石窟雲崗石窟龍門石窟等相繼開鑿,大量的壁畫泥塑,在描繪宗教內容的同時,反映着現實的生活;除民間畫工外,士林畫家大量湧現。東晉顧愷之的《女史箴圖》(現存摹本)是早期人物畫的代表作,該畫用筆如春蠶吐絲,緊勁連綿,形神兼備,格調古逸,內容是宣傳封建女性的德行修養。中國傳統人物畫注重「成教化,助人倫」的教育功能,由此可見一斑。著名代表人物有三國吳人曹不興

於書法方面,東晉書法家王羲之被後人名為古今之冠,字勢雄逸瀟灑。著名作品有《蘭亭序》、《快雪時晴帖》等。他的書法運轉自如,別樹一幟,受到後人的讚賞。

《快雪時晴帖》,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蘭亭集序(神龍本,普遍認為是最接近正本的摹本,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隋唐

編輯

則「君子之於學,百工之於藝,自三代歷漢,至唐而備矣。」尤以繪畫、雕塑成就輝煌。就繪畫而言,唐代是中國繪畫史上的完備時期,人物畫的神韻、題材、技法與藝術感染力到達巔峰,而山水畫與花鳥畫也逐漸邁向成熟期。唐代吳道子為首的釋道人物畫以及大畫面變相圖壁畫、張萱周昉仕女畫標誌着人物畫巔峰的建立。山水畫已擺脫了作為人物畫背景的附屬地位而成為一個獨立的畫種,李思訓的金碧山水,王維的水墨山水,王洽的潑墨山水,已經形成了中國畫山水畫的北派和南派的雛形。唐代薛稷的鶴,邊鸞的孔雀,刁光胤的花竹,也說明花鳥畫已開始興起。隋唐雕塑最引人注目的當推陵墓雕刻。昭陵石刻中那組以描繪李世民生前所騎六匹戰馬的浮雕像(習稱「昭陵六駿」)雕工精細,形體準確,造型生動,是中國雕塑史上的傑作[8]

五代至兩宋

編輯
 
北宋畫師張擇端所作的《清明上河圖》,繪畫了清明時,北宋京城汴梁汴河兩岸的都市景象。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宋代畫師崔白所繪的《雙喜圖》,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館藏

五代、兩是中國繪畫藝術的鼎盛期。隨着畫院的設立,宮廷繪畫呈現興旺活躍的景象,後世文人畫通常將繪畫傳統回溯至此時。新的繪畫內容如民俗畫也開始出現,如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以長卷式構圖,生動地描繪汴京(今開封)的繁華景象,如實地展示了當時的社會生活風貌。這一時期山水畫最後人着墨最多的部份,五代時生活在中原的荊浩關仝,活動於江南的董源巨然,分別以不同的筆墨技法描繪不同地域的山川景象,畫風各異,對後世山水畫的發展有着重要影響。北宋李成的平遠畫風,范寬的崇山峻岭,許道寧的林木野水,郭熙的巨嶂高壁,惠崇趙令穰的抒情小景,米芾米友仁父子的雲山墨戲,使北宋山水畫呈現高度成熟的狀態。到了南宋,大山堂堂的繪畫風格不再,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留白的繪畫方式,李唐繼承前朝,但開展出了獨特的斧劈皴技巧來畫山石,後來的院畫家如馬遠夏圭基本上追隨李唐的風格,然而在畫面上注重剪裁、大片留白渲染,呈現空氣感,被稱作是詩意山水,一變為纖巧,反映了山水畫的不斷變革和發展。

花鳥畫也有着長足的進步。五代時徐熙的汀花野竹,黃筌的奇花異鳥分別具有野逸和富貴兩種不同的風格。到了北宋,花鳥畫從對稱的裝飾性轉變為寫實生動,強調擬真,趙昌的折枝花卉,易元吉猿猴崔白的敗荷鳧雁可以看作是北宋早中期的代表。到了趙佶主政,刻意經營畫院,仿效科舉考試納才,增加畫院的待遇,讓徽宗朝成為宋代繪畫的高峰,其院體花鳥畫,強調精細寫實,栩栩如生。南宋梁楷法常的花鳥畫已水墨寫意之先河,文同的墨竹可說是最早沒骨花鳥的傑作。

陶瓷方面,宋代亦到高峰。此時的單色瓷工藝到達極致,北宋末期所燒製的汝窯是迄今認為單色瓷發展的極致,色澤溫潤,有珠玉光澤,以枝釘滿釉燒造,工藝技術高超,今日傳世品稀少,不足一百件。其他如定窯耀州窯磁州窯建窯都有非常高度的發展,並有大量外銷,影響周邊東亞等地。南宋官窯則被認為是繼承汝窯,供給宮廷使用的高級瓷器,龍泉窯景德鎮此時也有大量生產,供應外銷,近年考古發現的海底沉船可為佐證。

遼金西夏

編輯

西夏是中國北方民族所建立的國家,控制華北自10世紀到13世紀,直到忽必烈統一中國為止。傳統中國史學以宋代為正統,對北方政權並不在意,然而他們對中國繪畫史的影響力,應該要加以重視並深入研究。

遼代起於唐末混亂,五代十國之際,與後來的北宋分庭抗禮。在藝術表現上,傳世的藝術品不多。然而透過近年不斷出土的重要墓葬,如遼慶陵陳國公主墓葉茂台遼墓等,幫助我們對遼代美術有更多了解。遼代美術在某種程度上,比宋代美術更多的繼承唐代美術的風格,兼具契丹北方古樸渾厚的氣質。

金代遼而起,滅北宋之後,與南宋南北對峙。由於金代接收北宋首都汴京,並改為南京,可以推測大量北宋內府收藏進入金的宮廷,大幅提高金代皇室的文化與藝術素養。最為著名的皇帝為金章宗,不僅其書法刻意模仿宋徽宗瘦金體,甚至學習宣和年間的內府收藏機制,其收藏印是後代鑑別古畫的一個重要的根據。

金代畫家於中國繪畫史常被人忽略,但歐美學者很早就發現,古代書畫中許多佚名的宋代山水作品,可能是金人所作。而如今存有名字的畫家,如武元直李山王庭筠等,其山水竹石畫作,比起同時南宋院畫家的作品,似乎更顯出「文人」的品味。

元代

編輯
元代畫師趙孟頫畫馬

代未逾百年,然在中國繪畫發展上,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山水畫方面,由於蒙古朝廷輕視漢人,多所貶抑,漢人知識分子有不願出仕異族朝廷者,多避居山林,與友朋往來,其中不乏有以書畫交誼。此時的繪畫脫離了宮廷氣氛,文人畫獲得了突出的發展。文人畫多取材山水、花鳥,藉以抒發「性靈」和個人抱負。畫家標舉士氣,崇尚品藻,講究筆墨情趣,脫略形似,強調神韻,並開啟重視詩、書修養的文人條件。此類畫家以「元四家」(黃公望吳鎮倪瓚王蒙)為代表,並開啟後來中國山水畫主流。

入仕元朝的畫家也對中國繪畫有重要影響。如趙宋後嗣的趙孟頫,官拜刑部尚書的高克恭,以及如朱德潤柯九思任仁發唐棣等。趙孟頫提倡復古,主張青綠設色和古樸的山水構圖,著名的作品如《鵲華秋色圖》可為代表。而由於道教藝術在元代頗為活躍,多有壁畫及外銷畫作流傳,《永樂宮壁畫》是此類繪畫的代表作。

元代是景德鎮真正馳名的時期,最著名的瓷器即為青花瓷釉裏紅。此時的瓷器外銷極為暢行,所以有研究認為青花的紋樣是伊斯蘭教客戶的要求而出現。龍泉窯青瓷也非常著名,外銷日本朝鮮半島的數量甚多,亦大量外銷到東南亞一帶。

明代

編輯
 
明代畫師邊景昭的《雪梅雙鶴圖》 廣東省博物館館藏

明代初期,宮廷畫家師承南宋院體風格,稱之為「浙派」(代表畫家為戴進吳偉),雖然被晚明董其昌等人貶低,但是影響範圍廣及日本朝鮮等地,並一直透過民間畫師的傳承下來,今日台灣地區廟宇壁畫仍是浙派的延續。

另一方面,文人官僚以元四大家為學習對象,出現後來成為文人畫傳統的「吳派」(代表畫家是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與浙派為明代畫壇的兩大主要派別。由於晚明崇尚吳派而貶低浙派,致使吳派在中國傳統繪畫中成為山水畫的主流,影響力一直持續到民國初年,甚至國民政府遷台初的繪畫教育,依然以吳派繪畫為主。

此外,陳淳徐渭的大寫意花鳥,創潑辣豪縱一格,給中國傳統繪畫帶來了新的活力。陳洪綬崔子忠是明末有名的人物畫家,號稱「南陳北崔」。前者作品,形象誇張甚至變形,格調高古,對版畫的發展作出了貢獻。此一畫風,後世學者常稱為變形主義

清代

編輯
 
清代畫師惲壽平(1633-1690)的《摹古冊》 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館藏

清代延續晚明以來尊崇吳派的傳統,出現所謂四王,稱其畫風為「正統畫派」。然而民間出現一種嶄新的畫風,構圖大膽,別開生面,以前朝遺民八大山人石濤最為人所知。清代中葉江南地區富裕,揚州一帶出現以賣畫為生計的文人畫家,書畫均不落俗套,奇特新穎,後來學者將其中重要的八位稱之為揚州八怪

清代有不少西洋畫師來華,著名的有乾隆時期的意大利籍宮廷畫師郎士寧。中國當時唯一對外的口岸廣州,出現專門替歐洲商人以西洋油畫作畫的畫家。晚清上海闢作通商口岸,由於地處輻輳,成為重要港口,也帶動了油畫的發展。

清末上海取代揚州為商業中心,職業畫家也從揚州轉移到上海,出現了上海海派風格,可謂中國傳統繪畫的最後一脈。民初高劍父兄弟吸收日本畫的西洋式畫風,開創出嶺南畫派。兩者均代表了中西結合的新畫風,為中國畫的發展作出了有益的嘗試。清代民間美術的興隆值得稱道。木版年畫這一傳統民間美術品種在清代獲得了前所末有的發展。其製作地區遍及大江南北的一些城鎮鄉村,並形成了天津楊柳青蘇州桃花塢濰縣楊家埠等富有地方特色的年畫。與此同時,南京誕生了中國最早的美術高等教育院校。

辛亥革命後,中國社會發生了劇烈變化,傳統的中國美術又隨着時代的驟變而發展。

民國以後

編輯
 
《劉太太肖像》李鐵夫 1942年 畫布油畫
 
1929年法國春季沙龍授予顏文樑榮譽獎證書
 
徐悲鴻的《李印泉先生像》,爲一幅現代的仿古作品

民國美術大體延續清末發展,但是西化潮流因為政治變動而加速,中國開始有畫家留學西方,與歐洲繪畫直接接觸,如李鐵夫顏文樑徐悲鴻林風眠吳大羽方幹民等人。新式繪畫學校的建立也帶動中國繪畫西化的發展。相較之下,傳統中國繪畫則因為知識份子的抨擊而趨於衰微,如康有為對中國繪畫的強烈批評。1931年魯迅在上海倡導發起了中國新興木刻版畫運動,新興木刻從誕生那天起,便和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緊密相關,與廣大人民群眾的命運血肉相連。他是中國革命文藝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國統區美術的主力軍。當時的版畫是以藝術家和革命者的雙重身份出現,以藝術作為戰鬥武器,在思想教育戰線上發揮了它的巨大作用。由於魯迅的倡導,進步的藝術青年拿起了木刻刀,組織起木刻團體,1931年初春被國立杭州藝術專科學校開除和退學的「一八藝社」社員張眺(耶林)、於海(於寄愚)、陳卓坤(陳廣)、陳耀唐(陳鐵耕)等聯合上海的周熙(江豐)等人在上海成立一八藝社研究所。6月,在虹口每日新聞社樓上舉行一八藝社習作展覽會,展品180幅,其中有油畫、雕塑、圖案及木刻。這是新興木刻版畫首次在展覽會上展出,並出版了畫冊,魯迅為之作序。

從此在魯迅的領導下,以上海為代表的中國國統區(白區)新興木刻版畫代表人物有:胡一川陳鐵耕陳煙橋沃渣馬達黃新波李樺楊可揚江豐王琦黃永玉鄭野夫朱宣咸汪刃鋒王麥稈邵克萍鍾步青苗勃然陳鐵耕力揚荒煙王樹藝余白墅陳珂田徐甫堡等。後來中國新興木刻版畫運動,似星星之火燎原了整個中國大地,以延安為代表的解放區(紅區)新興木刻版畫也蓬勃發展了起來,代表人物有:古元力群馬達彥涵石魯夏風李少言等等。許多進步美術家在當時在報刊、雜誌發表了大量的揭露社會黑暗,反對專制統治,追求民主自由的文章和美術作品。引起了國民黨政府的不滿。40年代後期國共戰爭進入白熱化,國民黨的統治也日趨專制化。1948年12月蔣介石親自下令查封由知名人士儲安平在上海創辦《觀察》社並逮捕《觀察》進步人士,這就是近代史上被稱為「近代中國自由主義最後的絕唱」 的「《觀察》事件」。

此後著名的「七君子」之一王造時先生親自出面多方奔走以自己的影響力給當局施壓。並於次年2月親自擔保和營救了包括美術家朱宣咸在內的數位《觀察》進步人士出獄。1949年5月29日劉開渠、楊可揚、張樂平、(鄭)野夫、龐薰琹、朱宣咸、溫肇桐、陳煙橋、邵克萍、趙延年等國統區美術先驅代表上海美術界在《大公報》發表迎接解放的「美術工作者宣言」。該「宣言」的發表標誌着國統區美術和上海近代美術史從此翻開了嶄新的一頁。

不過,相較於歐洲已經開始從印象派之後新一波的繪畫革命,中國對於西洋繪畫的理解仍強調古典寫實的訓練。此種訓練在中共建國後由學習蘇聯的社會寫實主義所繼承。另一方面,透過共產黨引入的木刻版畫,也是民國之後所出現的新風格,同樣影響了中共建國之後的美術發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此兩種繪畫風格主導中國直到20世紀80年代,在改革開放之後,西方的當代藝術才大量進入中國,影響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其中,1985年前後興起的「85新潮」,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上的第一次當代藝術運動,標誌着中國當代藝術的誕生[9][10]

1949年後由國民黨統治的台澎金馬,藝術發展附屬在教育體制之下,直到1955年才有專門培養藝術人才的國立藝術學校。但在同一時期,以李仲生為首的一群大陸來台畫家,成立東方畫會,試圖將美國的抽象表現主義與中國文化結合,稱作現代中國繪畫,稍晚五月畫會也有類似的舉措。然而1971年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會員國及常任理事國的席次,引起台灣社會極大的波動,關懷台灣本土的文學鄉土主義開始盛行,影響到美術發展。當時如席德進描寫台灣鄉間風景,並關注台灣傳統建築民居,開啟台灣古蹟保護的發展。

中國畫理論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彩陶. [2009-03-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6). 
  2. ^ 帛画《人物御龙图》. 中國藝術網. [2009-03-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4-15). 
  3. ^ 馮驥才著. 画史上的名作 中国卷. 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2016-01: 6. ISBN 978-7-5039-6096-3. 
  4. ^ 悅讀坊主編. 美丽中国 骄傲的世界之最 上. 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5-09: 101. ISBN 978-7-5352-8029-9. 
  5. ^ 韓叢耀主編;武利華著. 中华图像文化史 秦汉卷 上 Cultural history of Chinese iconography. 北京:中國攝影出版社. 2016-06: 256. ISBN 978-7-5179-0488-5. 
  6. ^ 段渝. 巴蜀文化研究集刊第7卷. 巴蜀書社; Esphere Media(美國艾思傳媒). 2012-07-01 [2020-09-28]. ISBN 978755310065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0) (中文). 
  7. ^ Xie, Xuanjun. My Way of Looking at the Second Phase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Lulu.com. : 365 [2020-09-28]. ISBN 978132999534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2) (中文). 
  8. ^ 顏培金,王樂著. 石雕. 濟南:泰山出版社. 2017-02: 154. ISBN 978-7-5519-0085-0. 
  9. ^ '85新潮:中国第一次当代艺术运动. 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11-04) (中文). 
  10. ^ 李惠子. 中国当代艺术被忽视的历史. 南方美術. 《瞭望》. 2012-09-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11-04) (中文). 

延伸閱讀

編輯
  • Richard M. Barnhart u.a.: Three Thousand Years of Chinese Painting. New Haven 2002, ISBN 0300094477
  • Franca Bedin: Wie erkenne ich chinesische Kunst?. Stuttgart 1987, ISBN 3763019944
  • James Cahill: Die Chinesische Malerei. Genf 1960, ASIN B0000BL9NB
  • James Cahill: Chinesische Malerei 11-14. Jahrhundert. Hannover 1961, ASIN B0000BH1OW
  • Lee Yuan-Yuan and Shen, Sinyan. Chinese Musical Instruments (Chinese Music Monograph Series). 1999. Chinese Music Society of North America Press. ISBN 1-880464039
  • Lilian Chi u.a.: A Dictionary of Chinese Ceramics. Singapur 2003, ISBN 9810460236
  • Craig Clunas: Art in China. Oxford 1997, ISBN 0192842072
  • Salvatore Diglio: Urban Development and Historic Heritage Protection in Shanghai. in: Fabio Maniscalco (Hrsg.): Web Journal on Cultural Patrimony. Napoli 1.2006. ISSN 1827-8868
  • David Gowers u.a.: Chinese Jade from the Neolithic to the Qing. Chicago 2002, ISBN 1588860337
  • Shen, Sinyan. China: A Journey into Its Musical Art (Chinese Music Monograph Series). 2001. Chinese Music Society of North America Press. ISBN 1-880464071
  • Shen, Sinyan. Chinese Music in the 20th Century (Chinese Music Monograph Series). 2001. Chinese Music Society of North America Press. ISBN 1-880464047
  • Stephen Little: Taoism and the Arts of China. Berkeley 2000, ISBN 0520227840
  • Eugen Feifel: Geschichte der chinesischen Literatur. Darmstadt 1959, ASIN B0000BLWK8
  • Prudence Oliver Harper: China. Dawn Of A Golden Age (200-750 AD). New Haven 2004, ISBN 0300104871
  • Gloria und Robert Mascarelli: The Ceramics of China, 5000 BC to 1900 AD. Lancaster PA 2003, ISBN 0764318438.
  • Gerhard Pommeranz-Liedtke: Chinesisches Kunstschaffen - Gegenwart und Tradition. Berlin 1954, ASIN B0000BMFSI
  • Helwig Schmidt-Glintzer: Geschichte der chinesischen Literatur. München 1999, ISBN 3406453376
  • Peter Charles Sturman: Mi Fu: Style and the Art of Calligraphy in Northern Song China. New Haven 2004, ISBN 0300104871
  • Michael Sullivan: The Arts of China. Berkeley 2000, ISBN 0520218779
  • Mary Tregear: Chinese Art. London/New York 1997, ISBN 0500202990
  • Renée Violet: Einführung in die Kunst Chinas. Leipzig 1986, ISBN 3363000901
  • Watson, W., The Arts of China to AD 1900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5).
  • William Watson: The Arts of China to AD 900. New Haven 1995, ISBN 0300059892
  • 譚旦冏,中華藝術史綱。台北:光復書局,1973。
  • 永田英正:〈漢代石刻概說(上)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永田英正:〈漢代石刻概說(下)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