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史話
《電影史話》(英語:The Story of Film: An Odyssey)是一部關於電影史的紀錄片,共15集,總長度915分鐘。 本片導演為北愛爾蘭電影評論家馬克·卡曾斯,本片根據其2004年論著《電影的故事》(The Story of Film)改編。 [1]
電影史話 The Story of Film: An Odyssey | |
---|---|
類型 | 紀錄片 |
原作 | 電影的故事 馬克·卡曾斯作品 |
編劇 | 馬克·卡曾斯 |
導演 | 馬克·卡曾斯 |
旁白 | 馬克·卡曾斯 |
國家/地區 | 英國 |
語言 | 英語 |
集數 | 15 |
每集長度 | 61分鐘 |
製作 | |
拍攝/製作年份 | 2011 |
製作人 | 約翰·阿徹(John Archer) |
剪接 | 蒂莫·蘭格(Timo Langer) |
製作公司 | 跳房子電影 |
發行公司 | 八音盒電影 |
播出資料 | |
首播頻道 | More4 |
播出日期 | 2011年9月3日 | —2011年12月10日
外部連結 | |
八音盒電影 官方網站 | |
IMDb 介紹 |
本片於2011年9月在More4播出,並在2011年多倫多國際影展完整放映,[2]之後於2012年2月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放映,2013年9月在美國特納經典電影頻道播出。[3]
2011年9月《每日電訊報》以「年度電影盛會」為標題發評論,稱該片「充滿視覺的誘惑和智慧的靈動,它是一封獻給電影的情書、一位千載難逢的導師,亦是一部徹底重寫的電影史」。[4]《愛爾蘭時報》評論稱之具有「里程碑」意義(然而卻「不受重視而尷尬地播出」)。[5] 2013年該片因「兼收並蓄的態度、獨樹一幟的角度講述世界電影史」而獲皮博迪獎。[6]
2012年2月《紐約時報》評論員A·O·史葛稱該片「將一門一學期長的電影研究課壓縮到15集,且其中不乏爭議內容」,「代表一種集大成式的傳統智慧」。史葛亦將該片與尚盧·高達的《世界電影史》相提並論,稱卡曾斯的這部作品是「未來所有修正主義(電影史)的起點」。
分集列表
編輯第1集 電影的誕生
編輯簡介
- 《雷霆救兵》(1998),導演:史提芬·史匹堡
- 《藍白紅三部曲之藍》(1993),導演:古茲托夫·奇斯洛夫斯基
- 《卡薩布蘭卡》(1942),導演:米高·寇蒂斯
- 《長屋紳士錄》(1947),導演:小津安二郎
- 《虎膽忠魂》(1947),導演:卡羅爾·里德
- 《我所知道她的二三事》(1967),導演:尚盧·高達
- 《的士司機》(1976),導演:馬田·史高西斯
- 《密探霹靂火》(1971),導演:威廉·弗里德金
1895–1918:世界出現了一種新的藝術形式 或 電影的誕生
- 《利茲橋上行》(1888),導演:路易斯·普林斯
- 《親吻》(1896),導演:威廉·海澤
- 《離開工廠》(1895),導演:路易·讓·盧米埃爾
- 《火車進站》(1896),導演:盧米埃兄弟
- 《詭娃安娜貝爾的蛇舞》(1895),導演:威廉·甘迺迪·迪克森、威廉·海澤
- 《桑多》(1894),導演:威廉·甘迺迪·迪克森
- 《紐約23街上發生了什麼》(1901),導演:喬治·S·弗萊明、埃德溫·S·波特
- 《灰姑娘》(1899),導演:喬治·梅里愛
- 《月球旅行記》(1902),導演:喬治·梅里愛
- 《天文學家之夢》(1898),導演:喬治·梅里愛
- 《隧道里的吻》(1899),導演:喬治·阿爾伯特·史密斯
- 《浩劫》(1985),導演:克勞德·朗玆曼
- 《2001太空漫遊》(1968),導演:史丹利·寇比力克
- 《小病貓》(1903),導演:喬治·阿爾伯特·史密斯
- 《十月:震撼世界的十天》(1928),導演:沙治‧愛森斯坦
- 《萬里狂沙萬里仇》(1968),導演:賽爾喬·萊翁內
- 《科貝特–菲茨西蒙斯冠軍爭奪戰》(1897),導演:以諾·J·雷克托
1903–1918:從刺激變成敘事 或 荷里活之夢
- 《一個美國消防員的生活》(1903),導演:埃德溫·S·波特
- 《福爾摩斯二世》(1924),導演:巴士達·基頓
- 《脫韁之馬》(The Horse That Bolted,1907),導演:夏爾·百代[來源請求]
- 《暗殺吉斯公爵》(1908),導演:夏爾·勒·巴爾吉、安德烈·卡爾梅特
- 《她的一生》(1962),導演:尚盧·高達
- 《那些令人極其不快的帽子》(1909),導演:D·W·格里菲斯
- 《修補過的魯特琴》(1909),導演:D·W·格里菲斯
- 《深淵》(1910),導演:烏爾班·迦得
- 《舞台在我心》(1925),導演:艾倫·德萬
- 《神秘的X》(1914),導演:本傑明·克里斯滕森
- 《女巫:歷代的巫術》(1922),導演:本傑明·克里斯滕森
- 《英厄堡·霍爾姆》(1913),導演:維克多·舍斯特倫
- 《幽靈馬車》(1921),導演:維克多·舍斯特倫
- 《上海快車》(1932),導演:約瑟夫·馮·施滕貝格
- 《凱利幫的故事》(1906),導演:查爾斯·泰特
- 《紅妻白夫》(1914),導演:奧斯卡·愛普菲爾、施素·德美
- 《星球大戰:帝國反擊戰》(1980),導演:爾文·克許納
- 《落葉》(1912),導演:愛麗絲·居伊-布拉切
- 《懸念》(1913),導演:菲利普斯·斯莫利、洛伊斯·韋伯
- 《風》(1928),導演:維克多·舍斯特倫
- 《虎口餘生》(1908),導演:J·塞爾·道利
- 《閉門塞戶》(1910),導演:D·W·格里菲斯
- 《一路向東》(1920),導演:D·W·格里菲斯
- 《琉球風暴中的孤兒》(1921),導演:D·W·格里菲斯
- 《一個國家的誕生》(1915),導演:D·W·格里菲斯
- 《一個國家的重生》(2007),導演:幽靈DJ
- 《卡比利亞》(1914),導演:喬瓦尼·帕斯特洛納
- 《不可思議》(1916),導演:D·W·格里菲斯
- 《路上的靈魂》(1921),導演:村田實
第2集 荷里活之夢
編輯1918–1928:美國電影的輝煌……
- 《大國民》(1941),導演:奧遜·威爾斯
- 《月宮寶盒》(1924),導演:拉烏爾·沃爾什
- 《慾念》(1936),導演:法蘭·保沙治
- 《亂世佳人》(1939),導演:維克托·弗萊明
- 《1933年淘金女郎》(1933),導演:茂文·李洛埃
- 《萬花嬉春》(1952),導演:真·基利、史丹利·杜倫
- 《群雄奪寶鷹》(1941),導演:尊·候斯頓
- 《腥紅女皇》(1934),導演:約瑟夫·馮·施滕貝格
- 《攝影師》(1928),導演:愛德華·塞奇威克、巴士達·基頓
- 《一周》(1920),導演:愛德華·F·克萊因、巴士達·基頓
- 《福爾摩斯二世》(1924),第1集中首次提及,導演:巴士達·基頓
- 《三個時代》(1923),導演:巴士達·基頓、愛德華·F·克萊因
- 《巴士達·基頓歸來》(1965),導演:約翰·斯波頓
- 《將軍號》(1926),導演:克萊德·布魯克曼、巴士達·基頓
- 《妙想天開》(2002),導演:伊利亞·蘇萊曼
- 《舞台生涯》(1952),導演:差利·卓別靈
- 《城市之光》(1931),導演:差利·卓別靈
- 《孤兒流浪記》(1921),導演:差利·卓別靈
- 《性昏迷》(1980),導演:尼古拉斯·羅格
- 《大獨裁者》(1940),導演:差利·卓別靈
- 《於洛先生的假期》(1953),導演:賈克·大地
- 《托托的色彩美學觀》(1953),導演:斯特諾
- 《流浪者》(1951),導演:拉吉·卡普爾
- 《紅樓金粉》(1950),導演:比利·懷特
- 《熱情如火》(1959),導演:比利·懷特
- 《盧克的電影亂局》(1916),導演:哈爾·羅奇
- 《鬼鬼祟祟》(1920),導演:阿爾弗雷德·J·古爾丁、哈爾·羅奇
- 《永不軟弱》(1921),導演:弗雷德·C·紐邁爾、山姆·泰勒
- 《安全至下》(1923),導演:弗雷德·C·紐邁爾、山姆·泰勒
- 《我落第了,但……》(1930),導演:小津安二郎
…及其第一批叛逆者
- 《北方的南奴克》(1922),導演:羅拔·弗萊厄蒂
- 《房屋是黑的》(1963),導演:芙茹弗·法洛克扎德
- 《日月無光》(1983),導演:克利斯·馬凱
- 《未死的》(The Not Dead,2007),導演:布萊恩·希爾
- 《完美的人》(1967),劇中作為《五道障礙》一部分提及,導演:約爾延·列斯
- 《五道障礙》(2003),導演:拉斯·馮·提爾、約爾延·列斯
- 《盲目的丈夫們》(1919),導演:埃里希·馮·施特羅海姆
- 《迷失的飛行隊》(1932),導演:喬治·阿切因波特、保羅·斯隆
- 《貪婪》(1924),導演:埃里希·馮·施特羅海姆
- 《施特羅海姆在維也納》(Stroheim in Vienna,1948)
- 《凱莉女王》(1929),劇中作為《紅樓金粉》一部分提及,導演:埃里希·馮·施特羅海姆
- 《人群》(1928),導演:金·維多爾
- 《桃色公寓》(1960),導演:比利·懷特
- 《審判》(1962),導演:奧遜·威爾斯
- 《火星王后》(1924),導演:雅科夫·普羅塔扎諾夫
- 《死後》(1915),導演:葉甫蓋尼·鮑爾
- 《聖女貞德的受難》(1928),導演:卡爾·西奧多·德萊葉
- 《神喻》(1955),導演:卡爾·西奧多·德萊葉
- 《審判長》(1919),導演:卡爾·西奧多·德萊葉
- 《吸血鬼》(1932),導演:卡爾·西奧多·德萊葉
- 《葛楚》(1964),導演:卡爾·西奧多·德萊葉
- 《人間狗鎮》(2003),導演:拉斯·馮·提爾
- 《她的一生》(1962),第1集中首次提及,導演:尚盧·高達
第3集 世界電影的黃金時代
編輯1918–1932:世界上標新立異的偉大電影導演
- 《月宮寶盒》(1924),第2集中首次提及,導演:拉烏爾·沃爾什
- 《聖女貞德的受難》(1928),第2集中首次提及,導演:卡爾·西奧多·德萊葉
- 《羅貝特和貝爾特拉姆,有趣的流浪漢》(1915),導演:馬克思·馬克
- 《牡蠣公主》(1919),導演:恩斯特·劉別謙
- 《野貓》(1921),導演:恩斯特·劉別謙
- 《迴轉姻緣》(1924),導演:恩斯特·劉別謙
- 《輪》(1923),導演:阿貝爾·岡斯
- 《拿破崙》(1927),導演:阿貝爾·岡斯
- 《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1920),導演:羅拔·威恩
- 《泄密的心》(The Tell-Tale Heart,1928),導演:查爾斯·克萊因(Charles Klein)
- 《房客》(The Lodger,1927),導演:亞弗列·希治閣
- 《瘋狂的一頁》(1926),導演:衣笠貞之助
- 《大都會》(1927),導演:費立茲·朗
- 《人群》(1928),第2集中首次提及,導演:金·維多爾
- 《日出》(1927),導演:F·W·茂瑙
- 《光影遊戲:作品1號》(德語:Lichtspiel Opus 1.,1921),導演:瓦爾特·魯特曼
- 《間奏曲》(1924),導演:勒內·克萊爾
- 《唯有時間》(1926),導演:阿爾貝托·卡瓦爾康蒂
- 《意亂情迷》(1945),導演:亞弗列·希治閣
- 《一條安達魯狗》(1929),導演:路易士·布紐爾
- 《藍色夜合花》(1986),導演:大衛·連治
- 《黃金時代》(1930),導演:路易士·布紐爾
- 《真實電影第19號》(1924),導演:吉加·維爾托夫
- 《格盧莫夫的日記》(1923),導演:沙治‧愛森斯坦
- 《波特金號戰艦》(1925),導演:沙治‧愛森斯坦
- 《鐵面無私》(1987),導演:白賴仁·狄龐馬
- 《兵工廠》(1929),導演:亞歷山大·多夫任科
- 《大地》(1930),導演:亞歷山大·多夫任科
- 《我出生了,但……》(1932),導演:小津安二郎
- 《東京物語》(1953),導演:小津安二郎
- 《讓娜·迪爾曼,布魯塞爾,莫倫貝克-聖約翰,商業碼頭23號》(1975),導演:香特爾·阿克曼
- 《長屋紳士錄》(1947),第1集中首次提及,導演:小津安二郎
- 《浪華悲歌》(1936),導演:溝口健二
- 《大國民》(1941),第2集中首次提及,導演:奧遜·威爾斯
- 《近松物語》(1954),導演:溝口健二
- 《慾海情魔》(1945),導演:米高·柯蒂斯
- 《西廂記》(1927),導演:侯曜、黎民偉
- 《都市風光》(1935),導演:袁牧之
- 《神女》(1934),導演:吳永剛
- 《阮玲玉》(1992),導演:關錦鵬
- 《新女性》(1935),導演:蔡楚生
第4集 有聲的降臨
編輯1930年代:偉大的美國類型片……
- 《女學生的自白》(又名《她的兩難困境》Her Dilemma,1931),導演:達德利·墨菲
- 《紅樓艷史》(1932),導演:魯本·馬穆良
- 《泥人哥連出世記》(1920),導演:卡爾·伯塞、保羅·魏格納
- 《科學怪人》(1931),導演:占士·惠爾
- 《沒有面孔的眼睛》(1960),導演:喬治·弗朗瑞
- 《切膚之愛》(1999),導演:三池崇史
- 《國民公敵》(1931),導演:威廉·A·韋爾曼
- 《疤面煞星》(1932),導演:霍華德·霍克斯、理查德·羅森
- 《疤面煞星》(1983),導演:白賴仁·狄龐馬
- 《七俠四義》(1954),導演:黑澤明
- 《義薄雲天》(1984),導演:賽爾喬·萊翁內
- 《鐵騎》(1924),導演:尊·福
- 《俠骨柔情》(1946),導演:尊·福
- 《二十世紀快車》(1934),導演:霍華德·霍克斯
- 《小豹媒人》(1938),導演:霍華德·霍克斯
- 《導演電影的人:霍華德·霍克斯》(1973),導演:理查德·席克爾
- 《1933年淘金女郎》(1933),第2集中首次提及,導演:茂文·李洛埃
- 《恐龍葛蒂》(1914),導演:溫瑟·麥凱
- 《阿赫邁德王子歷險記》(1926),導演:洛特·賴尼格
- 《瘋狂的飛機》(1928),導演:華特·迪士尼、烏布·伊沃克斯
- 《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1937),導演:大衛·漢德、威廉·科特雷爾(William Cottrell)、威爾弗雷德·傑克遜、拉里·莫雷、珀西·皮爾斯、本·夏普斯廷
- 《101斑點狗》(1961),導演:克萊德·傑羅尼米、漢密爾頓·呂斯克、沃爾夫岡·賴特曼
…和歐洲電影的輝煌
- 《詩人之血》(1931),導演:讓·谷克多
- 《潛行凶間》(2010),導演:基斯杜化·路蘭
- 《操行零分》(1933),導演:讓·維果
- 《如果……》(1968),導演:林賽·安德森
- 《亞特蘭大號》(1934),導演:讓·維果
- 《霧港》(1938),導演:馬賽爾·卡爾內
- 《天堂的孩子們》(1945),導演:馬賽爾·卡爾內
- 《遊戲規則》(1939),導演:尚‧雷諾亞
- 《大幻影》(1937),導演:尚‧雷諾亞
- 《界限》(1931),導演:馬里奧·佩紹托
- 《一個好人的冒險》(The Adventures of a Good Citizen,1937),導演:斯特凡·西默松
- 《兩個男人和一個衣櫃》(1958),導演:羅曼·波蘭斯基
- 《藍光》(1932),導演:萊尼·里芬斯塔爾
- 《意志的勝利》(1935),導演:萊尼·里芬斯塔爾
- 《奧運會拍攝的幕後》(Behind the Scenes of the Filming of the Olympic Games,1937),導演:魯道夫·沙德[9]
- 《奧林匹亞·第2部分:美的盛宴》(1938),導演:萊尼·里芬斯塔爾
- 《低地》(1954),導演:萊尼·里芬斯塔爾
- 《影像的力量:萊尼·里芬施塔爾》(1993),導演:雷·穆勒
- 《迷魂記》(1958),導演:亞弗列·希治閣
- 《海角擒凶》(1942),導演:亞弗列·希治閣
- 《陰謀破壞》(1936),導演:亞弗列·希治閣
- 《國防大秘密》(1935),導演:亞弗列·希治閣
- 《艷賊》(1964),導演:亞弗列·希治閣
- 《妮諾奇嘉》(1939),導演:恩斯特·劉別謙
- 《綠野仙蹤》(1939),導演:維克托·弗萊明
- 《亂世佳人》(1939),第2集中首次提及,導演:維克托·弗萊明
第5集 戰後電影
編輯1939–1952:戰爭的創傷……和一種新的電影語言
- 《不設防城市》(1945),導演:羅貝托·羅西里尼
- 《驛馬車》(1939),導演:尊·福
- 《尊·福執導》(1971),導演:彼得·博格達諾維奇
- 《浪華悲歌》(1936),第3集中首次提及,導演:溝口健二
- 《靈與肉》(1926),導演:克拉倫斯·布朗
- 《追男記》(1944),導演:A·愛德華·薩瑟蘭
- 《大國民》(1941),第2集中首次提及,導演:奧遜·威爾斯
- 《我和奧遜·威爾斯》(2008),導演:李察·連利加
- 《夜半鐘聲》(1965),導演:奧遜·威爾斯
- 《卡比利亞》(1914),第1集中首次提及,導演:喬瓦尼·帕斯特洛納
- 《不可思議》(1916),第1集中首次提及,導演:D·W·格里菲斯
- 《將軍號》(1926),第2集中首次提及,導演:克萊德·布魯克曼、巴士達·基頓
- 《群雄奪寶鷹》(1941),第2集中首次提及,導演:尊·候斯頓
- 《黃金時代》(1946),導演:威廉·懷勒
- 《巴黎浮世繪》(2000),導演:米高·漢尼卡
- 《撒旦探戈》(1994),導演:陶爾·貝洛
- 《願嫁金龜婿》(1953),導演:讓·尼古萊斯科
- 《男歡女愛》(1966),導演:克勞德·勒盧什
- 《盜火線》(1995),導演:米高·曼
- 《狂牛》(1980),導演:馬田·史高西斯
- 《單車竊賊》(1948),導演:第昔加
- 《海報女郎》(1944),導演:H·布魯斯·亨伯斯通
- 《雙重賠償》(1944),導演:比利·懷特
- 《一個「60%完美」男人的肖像:比利·懷特》(Portrait of a 66% Perfect Man: Billy Wilder,1982),導演:安妮·特蕾斯戈[10]
- 《馬布塞博士的遺囑》(1933),導演:費立茲·朗
- 《夜長夢多》(1946),導演:霍華德·霍克斯
- 《赤膽屠龍》(1959),導演:霍華德·霍克斯
- 《星球大戰:帝國反擊戰》(1980),第1集中首次提及,導演:爾文·克許納
- 《漩渦之外》(1947),導演:雅克·圖爾納
- 《搭便車的人》(1953),導演:艾達·盧皮諾
- 《小凱撒》(1931),導演:茂文·李洛埃
- 《霧港》(1938),第4集中首次提及,導演:馬賽爾·卡爾內
- 《母狗》(1931),導演:尚‧雷諾亞
- 《血紅街道》(1945),導演:費立茲·朗
- 《美國電影:黑色電影》(American Cinema: Film Noir,1995),導演:阿蘭·克拉勒(Alain Klarer)[11]
- 《槍瘋》(1950),導演:約瑟夫·H·劉易斯
- 《雌雄大盜》(1967),導演:亞瑟·潘
- 《幕後嫌疑犯》(1997),導演:柯蒂斯·漢森
- 《銀翼殺手》(1982),導演:列尼·史葛
- 《蝙蝠俠—黑夜之神》(2008),導演:基斯杜化·路蘭
- 《濕婆》(1989),導演:拉姆·戈帕爾·維馬
- 《鐵達尼號》(1997),導演:占士·金馬倫
- 《第71屆奧斯卡金像獎》(1999),導演:路易斯·J·霍維茨
- 《花都艷舞》(1951),導演:文森特·明內利
- 《紅菱艷》(1948),導演:米高·鮑威爾、艾默利·普萊斯柏格
- 《萬花嬉春》(1952),第2集中首次提及,導演:真·基利、史丹利·杜倫
- 《飛到里約》(1933),導演:桑頓·弗里蘭
- 《1933年淘金女》(1933),第2集中首次提及,導演:茂文·李洛埃
- 《釣金龜》(1958),導演:史丹利·杜倫
- 《儷人行》(1967),導演:史丹利·杜倫
- 《平步青雲》(1946),導演:米高·鮑威爾、艾默利·普萊斯柏格
- 《加急郵件》(Post Haste,1933),導演:漢弗萊·詹寧斯
- 《傾聽不列顛》(1942),導演:漢弗萊·詹寧斯、史超域·麥卡利斯特
- 《黑獄亡魂》(1949),導演:卡羅爾·里德
- 《名副其實的光榮》(1945),導演:卡羅爾·里德、加森·卡寧
- 《的士司機》(1976),第1集中首次提及,導演:馬田·史高西斯
1953–1957:腫脹的故事——世界電影的宣泄
- 《阿飛正傳》(1955),導演:尼古拉斯·雷
- 《開羅車站》(1958),導演:尤賽夫·夏因
- 《紙花》(1959),導演:古魯·度特
- 《哈里什昌德拉國王》(1913),導演:達達沙赫布·帕爾凱
- 《詩聖圖卡拉姆》(1936),導演:維希納潘特·戈文·達姆利、謝赫·法泰拉爾
- 《小路之歌》(1955),導演:薩耶哲·雷
- 《女神》(1960),導演:薩耶哲·雷
- 《印度母親》(1957),導演:梅赫布·罕
- 《舞台姐妹》(1964),導演:謝晉
- 《生之慾》(1952),導演:黑澤明
- 《野良犬》(1949),導演:黑澤明
- 《七俠四義》(1954),第4集中首次提及,導演:黑澤明
- 《蜘蛛巢城》(1957),導演:黑澤明
- 《教父》(1972),導演:法蘭斯·哥普拉
- 《七俠蕩寇誌》(1960),導演:約翰·司圖加
- 《界限》(1931),第4集中首次提及,導演:馬里奧·佩紹托
- 《里約40度》(1955),導演:內爾森·帕雷拉·德桑托斯
- 《維拉將軍的一生》(1914),導演:克里斯蒂·卡班
- 《唐娜·芭芭拉》(1943),導演:費爾南多·德·福恩特斯、米格爾·M·德爾加多
- 《流寇誌》(1969),導演:山姆·畢京柏
- 《珍珠》(1947),導演:埃米利奧·費爾南德斯
- 《被遺忘的人們》(1950),導演:路易士·布紐爾
- 《深鎖春光一院愁》(1955),導演:道格拉斯·瑟克
- 《這兒我不熟》(I'm a Stranger Here Myself,1975),導演:大衛·哈爾彭(David Helpern)
- 《荒漠怪客》(1954),導演:尼古拉斯·雷
- 《煙火》(1947),導演:肯尼斯·安格
- 《天蠍星升起》(1964),導演:肯尼斯·安格
- 《馬蒂》(1953),導演:德爾伯特·曼
- 《馬蒂》(1955),導演:德爾伯特·曼
- 《碼頭風雲》(1954),導演:伊力·卡山
- 《紅河谷》(1948),導演:霍華德·霍克斯、亞瑟·羅森
- 《歷劫佳人》(1958),導演:奧遜·威爾斯
- 《搜索者》(1956),導演:尊·福
- 《迷魂記》(1958),第4集中首次提及,導演:亞弗列·希治閣
- 《赤膽屠龍》(1959),第5集中首次提及,導演:霍華德·霍克斯
- 《遠大前程》(1946),導演:大衛·連
- 《沙漠梟雄》(1962),導演:大衛·連
- 《夢幻世界》(1953),導演:林賽·安德森
- 《波特金號戰艦》(1925),第3集中首次提及,導演:沙治‧愛森斯坦
- 《上帝創造女人》(1956),導演:羅渣·瓦迪姆
第7集 歐洲新浪潮
編輯1957–1964:「新」衝擊——西歐現代電影創作
- 《離開工廠》(1895),第1集中首次提及,導演:路易·讓·盧米埃爾
- 《不良少女莫妮卡》(1953),導演:英瑪·褒曼
- 《第七封印》(1957),導演:英瑪·褒曼
- 《冬日之光》(1963),導演:英瑪·褒曼
- 《假面》(1966),導演:英瑪·褒曼
- 《扒手》(1959),導演:羅拔·布烈遜
- 《驢子巴特薩》(1966),導演:羅拔·布烈遜
- 《的士司機》(1976),第1集中首次提及,導演:馬田·史高西斯
- 《捕鼠者》(1999),導演:琳恩·拉姆塞
- 《於洛先生的假期》(1953),第2集中首次提及,導演:賈克·大地
- 《我的舅舅》(1956),導演:賈克·大地
- 《費里尼的卡薩諾瓦》(1976),導演:費德里柯·費里尼
- 《卡比利亞之夜》(1957),導演:費德里柯·費里尼
- 《8½》(1963),導演:費德里柯·費里尼
- 《魔幻星塵往事》(1980),導演:活地·亞倫
- 《五至七時的克萊奧》(1962),導演:艾麗絲·華妲
- 《去年在馬倫巴》(1961),導演:阿倫·雷奈
- 《四百擊》(1959),導演:法蘭索瓦·杜魯福
- 《精疲力盡》(1959),導演:尚盧·高達
- 《一個美國消防員的生活》(1903),第1集中首次提及,導演:埃德溫·S·波特
- 《兵工廠》(1929),第3集中首次提及,導演:亞歷山大·多夫任科
- 《已婚女人》(1964),導演:尚盧·高達
- 《美國舞男》(1980),導演:保羅·舒里達
- 《乞丐》(1961),導演:皮埃爾·保羅·帕索里尼
- 《馬太福音》(1964),導演:皮埃爾·保羅·帕索里尼
- 《聖女貞德的受難》(1928),第2集中首次提及,導演:卡爾·西奧多·德萊葉
- 《獨行俠連環奪命槍》(1964),導演:賽爾喬·萊翁內
- 《萬里狂沙萬里仇》(1968),第1集中首次提及,導演:賽爾喬·萊翁內
- 《荒漠怪客》(1954),第6集中首次提及,導演:尼古拉斯·雷
- 《戰國妖姬》(1954),導演:盧奇諾·維斯孔蒂
- 《洛可兄弟》(1960),導演:盧奇諾·維斯孔蒂
- 《蝕》(1962),導演: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
- 《職業:記者》(1975),導演: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
- 《流浪藝人》(1975),導演:泰奧·安哲羅普洛斯
- 《輪椅》(1960),導演:馬爾科·費雷里
- 《我為什麼命該如此?》(1984),導演:佩德羅·艾慕杜華
- 《維莉蒂安娜》(1961),導演:路易士·布紐爾
- 《我好奇——一部黃色的電影》(1967),導演:維爾戈特·斯約曼
- 《媽媽與妓女》(1973),導演:讓·厄斯塔什
第8集 新導演 新形式
編輯1965–1969年:新浪潮席捲全球
- 《灰燼與鑽石》(1958),導演:安德烈·華意達
- 《兩個男人和一個衣櫃》(1958),第4集中首次提及,導演:羅曼·波蘭斯基
- 《哈姆雷特》(1948),導演:羅蘭士·奧利花
- 《水中刀》(1962),導演:羅曼·波蘭斯基
- 《天師捉妖》(1967),導演:羅曼·波蘭斯基
- 《手》(1965),導演:伊里·特恩卡
- 《消防員舞會》(1967),導演:米洛斯·福曼
- 《雛菊》(1966),導演:維拉·希蒂洛娃
- 《紅軍與白軍》(1968),導演:揚喬·米克洛什
- 《伊凡·傑尼索維奇的一天》(2000),導演:克利斯·馬凱
- 《安德烈·魯布廖夫》(1966),導演:安德烈·塔哥夫斯基
- 《鏡子》(1975),導演:安德烈·塔哥夫斯基
- 《潛行者》(1979),導演:安德烈·塔哥夫斯基
- 《鄉愁》(1983),導演:安德烈·塔哥夫斯基
- 《遠祖的陰影》(1965),導演:謝爾蓋·帕拉傑諾夫
- 《安德烈·塔科夫斯基和謝爾蓋·帕拉傑諾夫——島》(Andrei Tarkovsky & Sergei Parajanov – Islands,1988),導演:魯本·格沃爾基揚茨(Ruben Gevorkyants;署名魯本·格沃爾吉揚茨,Ruben Gevorgyants)
- 《少年》(1969),導演:大島渚
- 《感官世界》(1976),導演:大島渚
- 《明治大正昭和 獵奇女犯罪史》(又名《愛與罪》Love and Crime,1969),導演:石井輝男
- 《日本昆蟲記》(1963),導演:今村昌平
- 《大國民》(1941),第2集中首次提及,導演:奧遜·威爾斯
- 《日本戰後史:酒吧女侍應的生活》(1970),導演:今村昌平
- 《的士男》(1958),導演:里特維特·戈托克
- 《雲遮星》(1960),導演:里特維特·戈托克
- 《推理、討論和敘述》(1975),導演:里特維特·戈托克
- 《我們每天的麪包》(1970),導演:馬尼·考爾
- 《黑上帝白魔鬼》(1964),導演:格勞貝·羅沙
- 《我是古巴》(1964),導演:米哈伊爾·卡拉托佐夫
- 《房屋是黑的》(1963),第2集中首次提及,導演:芙茹弗·法洛克扎德
- 《黑女孩》(1966),導演:烏斯曼·塞姆班
- 《浪子春潮》(1960),導演:卡雷·瑞茲
- 《凱斯》(1969),導演:肯·洛奇
- 《一夜狂歡》(1964),導演:理查德·萊斯特
- 《初選》(1960),導演:羅拔·德魯
- 《影子》(1959),導演:約翰·卡薩維茲
- 《觸目驚心》(1960),導演:亞弗列·希治閣
- 《來自美國的66幕》(1982),導演:約爾延·列斯
- 《口交》(1963),導演:安迪·沃霍爾
- 《靈欲春宵》(1966),導演:米克·尼高斯
- 《冷酷媒體》(1969),導演:哈斯克爾·韋克斯勒
- 《逍遙騎士》(1969),導演:丹尼斯·霍珀
- 《製作〈閃靈〉》(1980),導演:薇薇安·寇比力克
- 《2001太空漫遊》(1968),第1集中首次提及,導演:史丹利·寇比力克
- 《贏家》(德語:Der Sieger,1922),導演:瓦爾特·魯特曼
第9集 70年代的美國電影
編輯1967–1979:新美國電影
- 《鴨羹》(1933),導演:利奧·麥卡瑞
- 《藝術家與模特》(1955),導演:弗蘭克·塔什林
- 《烏龍瘋狂大轟炸》(1970),導演:米克·尼高斯
- 《風流軍醫俏護士》(1970),導演:羅拔·柯曼
- 《畢業生》(1967),導演:米克·尼高斯
- 《消防員舞會》(1967),第8集中首次提及,導演:米洛斯·福曼
- 《飛越瘋人院》(1975),導演:米洛斯·福曼
- 《最後一部電影》(1971),導演:丹尼斯·霍珀
- 《花村》(1971),導演:羅拔·柯曼
- 《竊聽大陰謀》(1974),導演:法蘭斯·哥普拉
- 《窮街陋巷》(1973),導演:馬田·史高西斯
- 《的士司機》(1976),第1集中首次提及,導演:馬田·史高西斯
- 《近松物語》(1954),第3集中首次提及,導演:溝口健二
- 《狂牛》(1980),第5集中首次提及,導演:馬田·史高西斯
- 《意大利裔美國人》(1974),導演:馬田·史高西斯
- 《美國舞男》(1980),第7集中首次提及,導演:保羅·舒里達
- 《迷幻人生》(1992),導演:保羅·舒里達
- 《扒手》(1959),第7集中首次提及,導演:羅拔·布烈遜
- 《步行者》(2007),導演:保羅·舒里達
- 《一個國家的誕生》(1915),第1集中首次提及,導演:D·W·格里菲斯
- 《殺羊人》(1978),導演:查爾斯·伯內特
- 《街角的商店》(1940),導演:恩斯特·劉別謙
- 《安妮荷爾》(1977),導演:活地·亞倫
- 《城市之光》(1931),第2集中首次提及,導演:差利·卓別靈
- 《曼克頓》(1979),導演:活地·亞倫
- 《好戲在後頭》(1971),導演:彼得·博格達諾維奇
- 《流寇誌》(1969),導演:山姆·畢京柏
- 《比利小子》(1973),導演:山姆·畢京柏
- 《窮山惡水》(1973),導演:泰倫斯·馬利克
- 《天堂之日》(1978),導演:泰倫斯·馬利克
- 《鏡子》(1975),第8集中首次提及,導演:安德烈·塔哥夫斯基
- 《歌廳》(1972),導演:鮑勃·霍士
- 《教父》(1972),第6集中首次提及,導演:法蘭斯·哥普拉
- 《唐人街》(1974),導演:羅曼·波蘭斯基
- 《群雄奪寶鷹》(1941),第2集中首次提及,導演:尊·候斯頓
- 《朱爾與吉姆》(1962),導演:法蘭索瓦·杜魯福
第10集 改變世界的電影
編輯1969–1979:70年代的激進導演與各國民族電影
- 《狐及其友》(1975),導演:賴納·維爾納·法斯賓德
- 《深鎖春光一院愁》(1955),第6集中首次提及,導演:道格拉斯·瑟克
- 《恐懼吞噬靈魂》(1974),導演:賴納·維爾納·法斯賓德
- 《柏蒂娜的苦淚》(1972),導演:賴納·維爾納·法斯賓德
- 《彗星美人》(1950),導演:約瑟·曼基威士
- 《愛麗絲漫遊城市》(1974),導演:雲·溫達斯
- 《金玉盟》(1957),導演:利奧·麥卡瑞
- 《瘟瘋之神》(1970),導演:賴納·維爾納·法斯賓德
- 《克里斯塔‧克拉格斯的第二次覺醒》(1978),導演:瑪加蕾特·馮·特羅塔
- 《電影夢》(1982),導演:萊斯·布蘭克
- 《一千零一夜》(1974),導演:皮埃爾·保羅·帕索里尼
- 《蜘蛛的策略》(1970),導演:貝納多·貝托魯奇
- 《同流者》(1970),導演:貝納多·貝托魯奇
- 《的士司機》(1976),第1集中首次提及,導演:馬田·史高西斯
- 《戀愛中的女人》(1969),導演:肯·羅素
- 《迷幻演出》(1970),導演:當奴·卡梅爾、尼古拉斯·羅格
- 《窮街陋巷》(1973),第9集中首次提及,導演:馬田·史高西斯
- 《假面》(1966),第7集中首次提及,導演:英瑪·褒曼
- 《澳洲奇談》(1971),導演:尼古拉斯·羅格
- 《懸崖上的野餐》(1975),導演:彼得·威爾
- 《我的璀璨生涯》(1979),導演:吉莉安·阿姆斯特朗
- 《水俁病:患者與他們的世界》(1971),導演:土本典昭
- 《祭軍魂》(1987),導演:原一男
- 《黑女孩》(1966),第8集中首次提及,導演:烏斯曼·塞姆班
- 《泰山的秘密寶藏》(1941),導演:理查德·索普
- 《舍努阿山婦女的努巴》(法語:La nouba des femmes du mont Chenoua,1977),導演:阿西婭·傑巴[12][13]
- 《哈拉》(1975),導演:烏斯曼·塞姆班
- 《電影:與吉布里爾·迪奧普·芒貝蒂的對話》(Sinemaabi: A Dialogue with Djibril Diop Mambéty,1997),導演:貝蒂·埃勒爾松·普朗克(Beti Ellerson Poulenc)
- 《壞男孩》(1970),導演:吉布里爾·迪奧普·芒貝蒂
- 《鬣狗之城》(1992),導演:吉布里爾·迪奧普·芒貝蒂
- 《家村來信》(1975),導演:薩菲·法耶
- 《收獲3000年》(1976),導演:海勒·格里馬
- 《希望》(1970),導演:耶爾馬茲·居內伊、謝里夫·格倫
- 《自由之路》(1982),導演:耶爾馬茲·居內伊、謝里夫·格倫
- 《智利之戰》(1975、1977、1979),導演:帕特里西奧·古斯曼
- 《聖山》(1973),導演:亞歷杭德羅·霍多羅夫斯基
1970年代起:全球流行電影的創新
- 《江山美人》(1959),導演:李翰祥
- 《俠女》(1971),導演:胡金銓
- 《龍爭虎鬥》(1973),導演:羅拔·克勞斯
- 《英雄本色》(1986),導演:吳宇森
- 《少年黃飛鴻之鐵馬騮》(1993),導演:袁和平
- 《22世紀殺人網絡》(1999),導演: 華高斯基姐妹
- 《黃飛鴻》(1991),導演:徐克
- 《新龍門客棧》(1992),導演:李惠民
- 《我王莫臥兒》(1960),導演:K·阿希夫
- 《女神》(1960),第6集中首次提及,導演:薩耶哲·雷
- 《季節》(1975),導演:古爾扎
- 《鎖鏈》(1973),導演:普拉卡什·梅赫拉
- 《怒焰驕陽》(1975),導演:拉梅什·希皮
- 《上帝的使者》(1976),導演:穆斯塔法·阿卡德
- 《一部史詩的製作:〈穆罕穆德,上帝的使者〉》(The Making of an Epic: Mohammad, Messenger of God,1976),導演:傑弗里·赫爾曼(Geoffrey Helman)、克里斯托弗·彭福德
- 《埃及六日》(阿拉伯語:Al-asfour,又名《麻雀》The Sparrow,1972),導演:尤賽夫·夏因
- 《驅魔人》(1973),導演:威廉·弗里德金
- 《名叫喬的傢伙》(1943),導演:維克托·弗萊明
- 《大白鯊》(1975),導演:史提芬·史匹堡
- 《史提芬·史匹堡的〈大白鯊〉的製作》(1995),導演:洛朗·布澤羅
- 《迷魂記》(1958),第4集中首次提及,導演:亞弗列·希治閣
- 《第三類接觸》(1977),導演:史提芬·史匹堡
- 《侏羅紀公園》(1993),導演:史提芬·史匹堡
- 《星球大戰IV:新希望》(1977),第1集中首次提及,導演:佐治·魯卡斯
- 《戰國英豪》(1958),導演:黑澤明
- 《意志的勝利》(1935),第4集中首次提及,導演:萊尼·里芬斯塔爾
第12集 反抗強權:膠片裏的抗爭
編輯1980年代:全球電影創作與反抗
- 《盜馬賊》(1988),導演:田壯壯
- 《黃土地》(1985),導演:陳凱歌
- 《大紅燈籠高高掛》(1991),導演:張藝謀
- 《十面埋伏》(2004),導演:張藝謀
- 《懺悔》(1984),導演:堅吉茲·阿布拉德澤
- 《兵工廠》(1929),第3集中首次提及,導演:亞歷山大·多夫任科
- 《自己去看》(1985),導演:埃列姆·克利莫夫
- 《漫長的告別》(1971),導演:基拉·穆拉托娃
- 《殺人短片》(1988),導演:古茲托夫·奇斯洛夫斯基
- 《觸目驚心》(1960),第8集中首次提及,導演:亞弗列·希治閣
- 《上帝的禮物》(1983),導演:加斯通·卡博雷
- 《光之翼》(1987),導演:蘇萊曼·西塞
- 《殺死廣播明星的音樂視頻》(音樂視頻,1979),導演:拉塞爾·馬爾卡希
- 《勁舞》(1983),導演:阿德里安·萊恩
- 《壯志凌雲》(1986),導演:東尼·史葛
- 《藍色夜合花》(1986),第3集中首次提及,導演:大衛·連治
- 《象人》(1980),導演:大衛·連治
- 《為所應為》(1989),導演:史碧克·李
- 《黑獄亡魂》(1949),第5集中首次提及,導演:卡羅爾·里德
- 《西科克斯七人組的歸來》(1980),導演:約翰·塞爾斯
- 《地下鐵》(1985),導演:洛·比桑
- 《新橋戀人》(1991),導演:里奧·卡哈斯
- 《花都艷舞》(1951),第5集中首次提及,導演:文森特·明內利
- 《激情迷宮》(1982),導演:佩德羅·艾慕杜華
- 《一夜狂歡》(1964),第8集中首次提及,導演:理查德·萊斯特
- 《光之夢》(1992),導演:維克多·埃里斯
- 《我美麗的洗衣店》(1985),導演:史提芬·費雅斯
- 《我的童年》(1972),導演:比爾·道格拉斯
- 《格雷戈里的女友》(1981),導演:比爾·福賽斯
- 《遠方的聲音》(1988),導演:特倫斯·戴維斯
- 《不可思議》(1916),第1集中首次提及,導演:D·W·格里菲斯
- 《一曲情歌三代緣》(1954),導演:戈登·道格拉斯
- 《一個Z和兩個O》(1986),導演:彼得·格林納威
- 《英格蘭末日》(1988),導演:德里克·賈曼
- 《錄影帶謀殺案》(1983),導演:大衛·哥連堡
- 《欲望號快車》(1996),導演:大衛·哥連堡
- 《鄰居》(1952),導演:諾曼·麥克拉倫
- 《蒙特利爾的耶穌》(1989),導演:丹尼斯·阿康德
第13集 新界綫:世界電影在亞非拉
編輯1990–1998:菲林電影在數字時代到來前的最後時光
- 《蘋果》(1998),導演:薩米拉·瑪赫瑪勒巴夫
- 《純真時刻》(1996),導演:莫赫森·馬赫馬勒巴夫
- 《何處是我朋友的家》(1987),導演:阿巴斯·基阿魯斯達米
- 《生生長流》(1991),導演:阿巴斯·基阿魯斯達米
- 《穿越橄欖樹林》(1994),導演:阿巴斯·基阿魯斯達米
- 《阿飛正傳》(1990),導演: 王家衛
- 《花樣年華》(2000),導演:王家衛
- 《迷離劫》(1996),導演:奧利華·阿薩耶斯
- 《悲情城市》(1989),導演:侯孝賢
- 《東京物語》(1953),第3集中首次提及,導演:小津安二郎
- 《愛情萬歲》(1994),導演:蔡明亮
- 《鐵男:子彈人》(1989),導演:冢本晉也
- 《錄影帶謀殺案》(1983),第12集中首次提及,導演:大衛·哥連堡
- 《鐵男2:血肉橫飛》(1992),導演:冢本晉也
- 《輪》(1923),第3集中首次提及,導演:阿貝爾·岡斯
- 《午夜凶鈴》(1998),導演:中田秀夫
- 《驅魔人》(1973),第11集中首次提及,導演:威廉·弗里德金
- 《雨月物語》(1953),導演:溝口健二
- 《切膚之愛》(1999),第4集中首次提及,導演:三池崇史
- 《破浪》(1996),導演:拉斯·馮·提爾
- 《情理法的春天》(電視劇,1993–1999),編劇:湯姆·豐塔納
- 《人間狗鎮》(2003),第2集中首次提及,導演:拉斯·馮·提爾
- 《恨》(1995),導演:馬修·卡索維茨
- 《為所應為》(1989),第12集中首次提及,導演:史碧克·李
- 《人,性本色》(1999),導演:布魯諾·杜蒙
- 《美麗蘿賽塔》(1999),導演:戴丹兄弟
- 《土狼之旅》(1973),導演:吉布里爾·迪奧普·芒貝蒂
- 《軍中禁戀》(1999),導演:克萊兒·德尼
- 《晚春》(1949),導演:小津安二郎
- 《候鳥》(1994),導演:多蘿塔·肯傑扎夫斯卡
- 《星期三》(俄語:Sreda,1997),導演:維克托·科薩科夫斯基
- 《每秒24格真相》(24 Realities per Second,2004),導演:妮娜·庫斯圖里卡
- 《巴黎浮世繪》(2000),第5集中首次提及,導演:米高·漢尼卡
- 《趣味遊戲》(1997),導演:米高·漢尼卡
- 《假面》(1966),第7集中首次提及,導演:英瑪·褒曼
第14集 新美國獨立電影和數字革命
編輯1990年代:數字時代之初,現實在美國和澳大利亞失去了真實性
- 《帝國驕雄》(2000),導演:列尼·史葛
- 《不可思議》(1916),第1集中首次提及,導演:D·W·格里菲斯
- 《未來戰士續集》(1991),導演:占士·金馬倫
- 《起錨》(1945),導演:喬治·西德尼
- 《恐龍葛蒂》(1914),第4集中首次提及,導演:溫瑟·麥凱
- 《侏羅紀公園》(1993),第11集中首次提及,導演:史提芬·史匹堡
- 《鐵達尼號》(1997),第5集中首次提及,導演:占士·金馬倫
- 《反斗奇兵》(1995),導演:尊·賴斯達
- 《死亡習作》(1999),導演:丹尼爾·邁里克、愛德華多·桑切斯
- 《十面埋伏》(2004),第12集中首次提及,導演:張藝謀
- 《盜亦有道》(1990),導演:馬田·史高西斯
- 《火車大劫案》(1903),導演:埃德溫·S·波特
- 《繡巾蒙面盜》(1946),導演:羅貝特·西奧德馬克
- 《危險人物》(1994),導演:昆頓·塔倫天奴
- 《落水狗》(1992),導演:昆頓·塔倫天奴
- 《龍虎風雲》(1987),導演:林嶺東
- 《法外之徒》(1964),導演:尚盧·高達
- 《天生殺人狂》(1994),導演:奧利華·史東
- 《米勒的十字路口》(1990),導演:高安兄弟
- 《影子大亨》(1994),導演:高安兄弟
- 《逃獄三王》(2000),導演:高安兄弟
- 《大保齡離奇綁架》(1998),導演:高安兄弟
- 《不羈的天空》(1991),導演:格斯·范桑特
- 《閃靈》(1980),導演:史丹利·寇比力克
- 《大象》(2003),導演:格斯·范桑特
- 《大象》(1989),導演:阿蘭·克拉克
- 《蓋瑞》(2002),導演:格斯·范桑特
- 《撒旦探戈》(1994),第5集中首次提及,導演:陶爾·貝洛
- 《讓娜·迪爾曼,布魯塞爾,莫倫貝克-聖約翰,商業碼頭23號》(1975),第3集中首次提及,導演:香特爾·阿克曼
- 《最後的日子》(2005),導演:格斯·范桑特
- 《觸目驚心》(1960),第8集中首次提及,導演:亞弗列·希治閣
- 《觸目驚心》(1998),導演:格斯·范桑特
- 《懸絲3》(2002),導演:馬修·巴尼
- 《安全至下》(1923),第2集中首次提及,導演:弗雷德·C·紐邁爾、山姆·泰勒
- 《鐵甲威龍》(1987),導演:保羅·范霍文
- 《星河戰隊》(1997),導演:保羅·范霍文
- 《天使與我同桌》(1990),導演:珍·甘比茵
- 《鋼琴課》(1993),導演:珍·甘比茵
- 《羅密歐與朱麗葉》(1996),導演:巴茲·魯爾曼
- 《紅磨坊》(2001),導演:巴茲·魯爾曼
第15集 電影的當下與未來
編輯2000年起:電影的回歸和電影的未來
- 《瑞士小姐》(1938),導演:約翰·G·布萊斯通、哈爾·羅奇
- 《金髮維納斯》(1932),導演:約瑟夫·馮·施滕貝格
- 《離開工廠》(1895),第1集中首次提及,導演:路易·讓·盧米埃爾
- 《華氏911》(2004),導演:米高·摩爾
- 《叛諜追擊2:機密圈套》(2004),導演:保羅·格連加斯
- 《山村猶有讀書聲》(2002),導演:尼古拉·菲利貝爾
- 《齊達內:21世紀的肖像》(2006),導演:道格拉斯·戈登、菲利佩·帕雷諾
- 《叛逆暗殺》(2007),導演:安德魯·多米尼克
- 《一路向東》(1920),第1集中首次提及,導演:D·W·格里菲斯
- 《適合分手的季節》(2006),導演:努里·比格·錫蘭
- 《無醫可靠》(2005),導演:克里斯蒂·普尤
- 《無頭女人》(2008),導演:盧克蕾西婭·馬泰爾
- 《天堂煉獄》(2005),導演:卡洛斯·雷加達斯
- 《綠洲曳影》(2002),導演:李滄東
- 《殺人回憶》(2003),導演:奉俊昊
- 《老男孩》(2003),導演:朴贊郁
- 《月球旅行記》(1902),第1集中首次提及,導演:喬治·梅里愛[註 1]
- 《失憶大道》(2001),導演:大衛·連治
- 《迷上癮》(2000),導演:達倫·艾朗夫斯基
- 《二樓傳來的歌聲》(2000),導演:羅伊·安德森
- 《老瑞和哈迪之西部歷險》(1937),導演:占士·W·霍恩
- 《釣金龜》(1958),第5集中首次提及,導演:史丹利·杜倫
- 《誘惑法則》(2002),導演:羅渣·阿弗里
- 《阿凡達》(2009),導演:占士·金馬倫
- 《阿凡達:動作捕捉復刻人物情感》(Avatar: Motion Capture Mirrors Emotion,2009),導演:豪爾赫·里瓦斯(Jorge Ribas)[14][15]
- 《熱帶幻夢》(2004),導演:阿彼察邦·威拉社他恭
- 《愛在你左右》(1997),導演:亞歷山大·索庫羅夫
- 《創世紀》(2002),導演:亞歷山大·索庫羅夫
- 《一氣呵成:亞歷山大·索庫羅夫的〈創世紀〉》(2003),導演:克努特·埃爾斯特曼
尾聲2046
備註信息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Scott, A. O. Your Film of Films: A Sweeping History of an Art. 《紐約時報》. 2012-01-31 [2019-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17) (英語).
- ^ Cousins, Mark. The Story of Film: An Odyssey - Real to Reel. 多倫多國際影展. 2011 [2012-02-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08) (英語).
- ^ King, Susan. 'The Story of Film: An Odyssey' gives a non-Hollywood history. 《洛杉磯時報》. 2013-09-02 [2019-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29) (英語).
- ^ Sandhu, Sukhdev. The Story of Film, cinematic event of the year. 《每日電訊報》. 2011-09-02 [2019-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23) (英語).
- ^ Clarke, Donald. Mark Cousins's Story of Film. 《愛爾蘭時報》. 2011-09-05 [2019-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14) (英語).
- ^ The Peabody Awards - The Story of Film: An Odyssey. 皮博迪獎. 2013 [2019-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10) (英語).
- ^ 工作人員. The Story of Film: An Odyssey. 第四台. 2012 [2012-0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7-04).
- ^ 工作人員. The Story of Film: An Odyssey - Episodes. 第四台. 2012 [2012-0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03).
- ^ The Making of Leni Riefenstahl's Olympia (1937). 檔案節. 電影檔案員協會. [2019-06-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13) (英語).
- ^ PORTRAIT D'UN HOMME À 60% PARFAIT: BILLY WILDER (1980) [一個「60%完美」男人的肖像:比利·懷特(1980)]. 英國電影協會. [2019-06-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5) (英語).
- ^ Gaydos, Steven. American Cinema [美國電影]. 《綜藝》. 1995-01-22 [2019-06-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0) (英語).
- ^ Arts - Cinéma - Cinéaste et filmographie [藝術 - 電影 - 電影製作人及其片目]. m-culture.gov.dz. 阿爾及利亞文化部. [2019-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11) (法語).
1977, THE NOUBA OF THE WOMEN OF MONT CHENOUA, ASSIA DJEBBAR, RTA
- ^ Nouba des femmes du mont Chenoua (La) [舍努阿山婦女的努巴]. Maghreb des Films. [2019-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17) (法語).
- ^ 占士·金馬倫. Avatar: Motion Capture Mirrors Emotion [阿凡達:動作捕捉復刻人物情感]. Discovery News [探索新聞] (採訪剪接). Jorge Ribas [豪爾赫·里瓦斯] (探索傳播). 2009-12-24 [2019-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14) –透過YouTube (英語).
- ^ 占士·金馬倫. Avatar: Interview with James Cameron [阿凡達:採訪占士·金馬倫]. Discovery News [探索新聞] (完整採訪). Jorge Ribas [豪爾赫·里瓦斯] (探索傳播). 2010-01-12 [2019-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0) –透過YouTube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