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埃及
埃及
埃及阿拉伯共和國(阿拉伯語:جمهوريّة مصرالعربيّة ⓘ,簡稱埃及,來源於古希臘對埃及的稱呼Aigyptos,原型是古城孟菲斯的誤稱Hekaptah,意思為普塔神靈之家。阿拉伯語自稱埃及為:مصر,意為「遼闊的國家」,來源於亞述的楔型文字,塞姆語的米斯里。《諸蕃志》譯作蜜徐籬,《瀛涯勝覽》譯作米息),是東北非洲人口最多的國家,面積為1,020,000平方公里,人口已超過8000萬。埃及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地理上該國地跨二洲即亞洲和非洲,西奈半島位於西南亞(西亞),而該國大部分國土位於北非地區。伊斯蘭教為國教,信徒主要為遜尼派,另外還有基督教與其他宗教;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通用英語和法語。
特色條目
埃及神話(同時也是古埃及宗教)指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傳播以前,古代埃及人所信仰的神體系與宗教。
需要在文章開頭闡明的一點是,古代埃及人的信仰經歷了前後近3000年的歲月,其中多次出現大的變化。所以,一篇文章,乃至一整本書都不可能闡述完整的信仰系統。埃及神話中大多數神祇都具有獸頭人身的形象,這是埃及神話的一個顯著特點。
古埃及人相信「死後世界」的存在。他們認為身體是靈魂的容器,靈魂每天晚上會離開自己的身體,早上再回來。他們還相信人死後靈魂依然存在,必須保留身體以保證靈魂擁有自己的居所,所以發明了屍體防腐術和木乃伊。他們認為人死後,阿努比斯(Anubis)會用天平稱量他們的心臟以判斷其善惡,決定靈魂是去往死後世界還是被毀滅。有一本古書記載了一段對人死後復生的描述:"你的肉體將會活過來,你的骨頭會把你的身體支撐起來,你身體的各部分器官都將重新為你組合在一起.
特色建築
阿斯旺水壩(英文:Aswan Dam),分為阿斯旺低壩(又稱阿斯旺舊壩、小阿斯旺壩)和阿斯旺高壩(又稱阿斯旺大壩),阿斯旺是位於埃及的尼羅河第一瀑佈下的城市,兩座大壩在此跨過尼羅河,由於舊壩的設計不足以控制洪水,興建新的高壩來保護沿河居住的人口、農田及棉田。
英國人在1898年興建了舊壩,於1902年完工,長1900米,高54米,屬於中型重力壩,由於原設計的不足,舊壩已於1907-1912年和1929-1933年兩次加高,但在1946年時洪水卻幾乎漫壩,使得人們決定在舊壩上游6.4公里處建造新壩,而非再次加高舊壩。
在埃及總統納賽爾革命後,在1952年開始了新壩的設計,起初美國答應就此貸款2.7億美元,但由於埃及在1956年正式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美國取消了這項資助,埃及政府因此計劃用蘇伊士運河的收入來繼續這項工程,在1958年時蘇聯加入,提供了大約三分之一工程造價的資助,以及工程師和重型機械。
埃及
- 2月11日,在埃及民眾持續11天的大規模抗議活動之後,埃及總統穆罕默德·胡斯尼·穆巴拉克決定辭職,並將權力移交給軍方。
特色文物
莎草紙是古埃及人廣泛採用的書寫介質,它用當時盛產於尼羅河三角洲的紙莎草的莖製成。大約在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人就開始使用莎草紙,並將這種特產出口到古希臘等古代地中海文明地區,甚至遙遠的歐洲內陸和西亞。
對古代寫在莎草紙上手稿的研究,或稱為紙莎草學,是古希臘羅馬歷史學家的基本工具。
莎草紙一直使用到8世紀左右,後來由於造紙術的傳播而退出歷史舞台。在埃及,莎草紙一直使用到9世紀才被從阿拉伯傳入的廉價紙張代替。在此之前,羊皮紙和牛皮紙已經在很多領域代替了莎草紙,因為它們在潮濕的環境下更耐用,而且它們在任何地方都能生產。在歐洲,教會直到11世紀左右依然在正式文件中使用莎草紙。現在留存下來最近的具有確切年代的莎草紙實物文件是一份1057年的教皇敕令和一卷書寫於1087年的阿拉伯文獻。拜占庭帝國直到12世紀依然在使用莎草紙,但是沒能留下實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