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討論:格式手冊/標點符號/存檔2
本頁是以往討論的存檔。請勿編輯本頁。若您想發起新討論或重啟現有討論,請在當前討論頁進行。 |
又議格式手冊標點符號中的連接號
我提議對WP:DASH中「連2」的一字線字符進行修改,從U+FF0D 「-」 (全形版的「-」)改為U+2014 「—」 (半個「——」)。理由如下:
- 之前討論中祭出的大陸政府文檔在推敲計算機編碼字符方面基本無效。這份文檔中的破折號表現為「---」(FF0D 旁邊夾了一對 -),顯然是自動OCR識別所致。
- W3C CLREQ為少數扯得上網頁字符編碼和中文標點的半標準文檔。此文檔中「一字線」使用的是「—」。
- 形態上說,FF0D在Unicode標準渲染中不占滿一格,而2014和大陸《用法》都占滿一格。
- 功能上說,「-」在西文中只用於「連1」的用法,而各種「dash」則可用於破折號和「連2」的各種用途。FF0D作為全形版的「-」,或許也不適合這些用途。
參見:
- 之前的討論
- 標準:
- PRC:《標點符號用法》(好像沒有OCR?)
- ROC:《重訂標點符號手冊》(考慮到夾注號和破折號的糟糕情況,建議只看形狀不看字符)
- Unicode: FULLWIDTH HYPHEN/FF0D, em dash/2014
- 之前參考的標準及其問題:
@Zerng07、Hat600:這次理由整理清楚一些了,希望兩位還能再回來討論。 ——Artoria2e5編 保持討論完整,直接ping我回復。 2017年3月1日 (三) 14:42 (UTC)
- 其實連2的話,浪紋線「~」也是標準之一。要不改用浪紋?EM DASH在語義上並不如FULLWIDTH TILDE更佳,而EM DASH還有兩個問題是:在某些字體下會被誤認為數字「一」,或並非剛好兩個半角的長度(MacOS下大概有2.5個半角的長度,強迫症不能忍)。--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17年3月2日 (四) 16:26 (UTC)
- @PhiLiP:全形波浪稍有些難以忍受(個人品味上),且輸入也較為困難(這也是「半個破折號」相對於FF0D的優點之一)。全半角波浪都受字體影響稍大(在頂上還是在中間?)。如果不在意中文的網格對齊,可以考慮兩者均合併到en dash(–)打天下。不過這就是原創研究了。
- em dash的形狀大概算是個小問題。應該和處理Illustration和破折號的情況類似,人類還是能夠順著讀下去的……
- 順便,「2.5個半角的長度」是怎麼定義的?半角的正確定義依賴等寬字體環境,而全形的定義也至少需要一個em box類的形狀(例如漢字)。——Artoria2e5編 保持討論完整,直接ping我回復。 2017年3月3日 (五) 01:47 (UTC)
- 2.5個半角看我的截圖: 。--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17年3月3日 (五) 02:46 (UTC)
- 發出來之後點了inspect element發現字體被放大到了125%。當我沒說……然而EM DASH「—」和「一」混淆的問題怎麼辦?--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17年3月3日 (五) 02:48 (UTC)
- 另外,有全形浪紋線跑頂上去的字體例子嗎?我也不是完全反對EM DASH(10分反對裡面大概也就5分),但總覺著這樣排版也不會很好看。--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17年3月3日 (五) 19:20 (UTC)
- 排版上大概是「銻星—南通專線」的感覺。對比「~」的「銻星~南通專線」,應該不難做出「這啥玩意兒」的結論……關於字體,好像還真沒找到例子(宋體試了下居然沒抽風,怪事)。——Artoria2e5編 保持討論完整,直接ping我回復。 2017年3月5日 (日) 03:17 (UTC)
- 「美國—中國」、「一—十」:比較擔心會有字體會糊在一起。但這些算個人主觀看法了,如果要改我不反對。--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17年3月6日 (一) 07:13 (UTC)
- 我覺得全形波浪紋【~】是很好的字符,因為不會和漢字【一二三】的【一】混淆。從習慣上來講,【—】的確比較適應我的閱讀習慣,不知道台灣的編者怎麼看「銻星~南通專線」?(極端例子「工藤新一—一方通行關係」)Bluedeck excited 2017年3月6日 (一) 07:58 (UTC)
- 「美國—中國」、「一—十」:比較擔心會有字體會糊在一起。但這些算個人主觀看法了,如果要改我不反對。--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17年3月6日 (一) 07:13 (UTC)
- 排版上大概是「銻星—南通專線」的感覺。對比「~」的「銻星~南通專線」,應該不難做出「這啥玩意兒」的結論……關於字體,好像還真沒找到例子(宋體試了下居然沒抽風,怪事)。——Artoria2e5編 保持討論完整,直接ping我回復。 2017年3月5日 (日) 03:17 (UTC)
- 2.5個半角看我的截圖: 。--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17年3月3日 (五) 02:46 (UTC)
- 同意採用U+2014 「—」 ,個人認為用 EM Dash 足矣。--Zerng07(留言) 2017年3月4日 (六) 18:18 (UTC)
@Zerng07、Bluedeck、PhiLiP:初步共識是 em dash 比 ff0d 好,但可以考慮啟用其他樣式,對嗎?——Artoria2e5編 保持討論完整,直接{{ping}}我回復。 2017年3月12日 (日) 18:49 (UTC)
本條目使用顏色區分對錯,會不會給色盲患者造成困擾?
紅綠色盲會不會分不清?要不要改成「 」的樣式?
- 我有鉛筆、橡皮和尺子。
- 我有鉛筆,橡皮,尺子。
頓號
根據國標《GB/T 15834-2011》4.5.3.5,「標有引號的並列成分之間、標有書名號的並列成分之間通常不用頓號。若有其他成分插在並列的引號之間或並列的書名號之間(如引語或書名號之後還有括注),宜用頓號」。標準中舉例有:
- 「日」「月」構成「明」字。
- 店裡掛著「顧客就是上帝」「質量就是生命」等橫幅。
- 《紅樓夢》《三國演義》《西遊記》《水滸傳》是我國長篇小說的四大名著。
- 李白的「白髮三千長」(《秋浦歌》)、「朝如青絲暮成雪」(《將進酒》)都是膾炙人口的詩句。
現在的「維基百科:格式手冊/標點符號」是不是應該修改--苞米(☎) 2017年8月6日 (日) 14:01 (UTC)
- 也未必:[1]-hiJK910 じぇじぇじぇ 2017年8月6日 (日) 14:33 (UTC)
- 《重訂標點符號手冊》中提供的例子——形容女子的美麗,可以用「閉月羞花」、「明眸皓齒」和「國色天香」等成語——在引號之間用了頓號,閣下是說這個?--苞米(☎) 2017年8月6日 (日) 15:35 (UTC)
- 那就「可不使用」好了。 --達師 - 345 - 574 2017年8月9日 (三) 08:18 (UTC)
雙邊關係條目命名中的連接號
改為統一使用「-」號,優點:
- 符合「維基百科:格式手冊/標點符號」要求;
- 便於輸入
--苞米(☎) 2017年12月26日 (二) 03:56 (UTC)
- (?)疑問:關於連接號要用哪一種,這確定是符合的嗎?能否稍微解釋一下。--Fauzty(留言) 2017年12月26日 (二) 05:25 (UTC)
- 參見WP:命名常規,英文連字號只用於帶有連字號的外語專有名詞(比如摩棉-加冷、布特羅斯-加利),以及技術規範。雙邊關係條目應該用中文連字號。(上個星期才因為這個問題,回退了一次移動操作。)採用哪種連字號對於讀者搜索相關條目應該沒甚麼影響。--春卷柯南慶祝加入維基十週年 ( 論功行賞 ) 2017年12月26日 (二) 06:03 (UTC)
- 「中國-日本關係」這樣的連接號,不是應該屬於「複合名詞中起連接作用」嗎--苞米(☎) 2017年12月26日 (二) 07:00 (UTC)
- 短橫線「-」屬於中文連接號的一種,另一種是一字線「-」--苞米(☎) 2017年12月26日 (二) 07:39 (UTC)
- 參見WP:命名常規,英文連字號只用於帶有連字號的外語專有名詞(比如摩棉-加冷、布特羅斯-加利),以及技術規範。雙邊關係條目應該用中文連字號。(上個星期才因為這個問題,回退了一次移動操作。)採用哪種連字號對於讀者搜索相關條目應該沒甚麼影響。--春卷柯南慶祝加入維基十週年 ( 論功行賞 ) 2017年12月26日 (二) 06:03 (UTC)
- (&)建議:本人建議不管以「-」還是「-」為標準,都應該設置非標準寫法到標準寫法重定向,以便檢索。--CuSO4 2017年12月27日 (三) 08:27 (UTC)
- 同上,重定向即可。--Leiem(留言) 2017年12月28日 (四) 06:15 (UTC)
- (-)反對:建議@Baomi查找過往的討論;我找了一下沒找到那個討論,大意就是說連接號的問題。我所記得的內容是:雙邊關係中,連接符應該是-。 -- SzMithrandir ❈ Ered Luin ❈ 2018年1月1日 (一) 05:51 (UTC)
- @SzMithrandir:這個問題就這樣吧,後來想想,覺得有些像「茴」字的寫法,沒什麼討論的必要。--苞米(☎) 2018年1月1日 (一) 09:13 (UTC)
- (:)回應:不至於那麼trivial。連字符這個東西,很大程度上是要跟西方文字(尤其英文)對應;而英文中雙邊關係(如Canada–United States relations、Canada–China relations)顯然用的不是hyphen,「Hungarian-American」「Saxe-Coburg」這些才是hyphen——雖然這種思想有點過於依賴enwiki,認為enwiki都是對的,但現實確實如此。參見en:dash。-- SzMithrandir ❈ Ered Luin ❈ 2018年1月1日 (一) 20:30 (UTC)
- @SzMithrandir:這個問題就這樣吧,後來想想,覺得有些像「茴」字的寫法,沒什麼討論的必要。--苞米(☎) 2018年1月1日 (一) 09:13 (UTC)
連接號的使用
維基百科:命名常規#連接號的使用的要求與維基百科:格式手冊/標點符號#連接號的要求不一致。--苞米(☎) 2017年12月27日 (三) 11:16 (UTC)
連接號是用作標示某些相關聯成分之間的連接。連接號的形式可分為:短橫線「-」和一字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及臺灣教育部標準中浪紋線「~」可與一字線通用,但在維基百科中不建議採用浪紋線。
|
維基百科:命名常規#連接號的使用的要求: 連接號即連字符。中文維基百科允許兩種連接號的使用,一種是全形連字符「-」(Unicode:FF0D),另一種是半角連字符「-」(Unicode:002D)。
有關先前對連接號方面的討論,詳見Wikipedia:投票/格式手冊中關於連字號的規定。
|
以標準中符合規範的「比爾-朗伯定律」為例,並不符合「命名常規」的要求。一字符,也就是全形連字符「-」。應該按照規範,限定為「相關項目的起止」和「數值的範圍」,如「上海-台北城市論壇」應該用半角連接號。--苞米(☎) 2017年12月27日 (三) 11:20 (UTC)
- 這部分格式手冊訂立比命名規則更晚,應該按格式手冊。 --達師 - 345 - 574 2017年12月28日 (四) 06:59 (UTC)
- 但方針優先於指引。所以的確應該選一個版,然後統一兩頁內容。--J.Wong 2017年12月29日 (五) 09:03 (UTC)
- 兩個似乎都是方針,我覺得是不是把命名常規的改了,將一字符的適用範圍限定到「相關項目的起止」和「數值的範圍」,其他都使用「-」是一個比較簡單的修改方案。--苞米(☎) 2017年12月29日 (五) 11:32 (UTC)
- 格式手冊屬於指引,命名常規才是方針。--J.Wong 2017年12月30日 (六) 06:18 (UTC)
- 兩個似乎都是方針,我覺得是不是把命名常規的改了,將一字符的適用範圍限定到「相關項目的起止」和「數值的範圍」,其他都使用「-」是一個比較簡單的修改方案。--苞米(☎) 2017年12月29日 (五) 11:32 (UTC)
- 但方針優先於指引。所以的確應該選一個版,然後統一兩頁內容。--J.Wong 2017年12月29日 (五) 09:03 (UTC)
修改命名常規
|
|
--苞米(☎) 2018年1月5日 (五) 04:02 (UTC)
@hat600、Wong128hk、Fauzty、春卷柯南、CopperSulfate、@PhiLiP、Leiem、SzMithrandir、Ochloese、Fdcn、@Winertai、Mywood、蘇州宇文宙武、街燈電箱150號、Ch.Andrew、@Cloudcolors、Fireattack、Webridge、XiaoZhou、Mewaqua、@Tp0910:希望各位可以對這個修改發表一下看法,謝謝。如有打擾,在這裡先說聲抱歉。--苞米(☎) 2018年1月5日 (五) 04:15 (UTC)
- 補充,之前關於雙邊關係條目應該使用哪一種連接號,就已經有幾位編輯(包括我)提出與樓主的意見相反的觀點。以後有機會,我會表明我的立場;但是要立即回覆的話,我現時的立場和上次討論的時候一樣。--春卷柯南慶祝加入維基十週年 ( 論功行賞 ) 2018年1月5日 (五) 04:20 (UTC)
- 感覺沒什麼問題。不過條目即使含全形符號,也要設立半角的重定向,這樣便於輸入。--Leiem(留言) 2018年1月5日 (五) 05:01 (UTC)
- @Leiem:這個沒想好怎麼敘述,閣下認為怎麼加,加哪裡合適?--苞米(☎)「霍克森寶藏」正在參加同行評審,誠邀各位移步這裡,給出寶貴的意見 2018年1月5日 (五) 11:21 (UTC)
- 看看WP:重定向里有沒有相應描述,沒有的話新建一個討論。--Leiem(留言) 2018年1月5日 (五) 16:15 (UTC)
- @Leiem:這個沒想好怎麼敘述,閣下認為怎麼加,加哪裡合適?--苞米(☎)「霍克森寶藏」正在參加同行評審,誠邀各位移步這裡,給出寶貴的意見 2018年1月5日 (五) 11:21 (UTC)
- 感覺沒什麼問題。不過條目即使含全形符號,也要設立半角的重定向,這樣便於輸入。--Leiem(留言) 2018年1月5日 (五) 05:01 (UTC)
- 建議:1) 保留參見關於連接號的討論;2) 增加{{seealso|Wikipedia:格式手冊/標點符號#連接號}};3) 考慮增加「全形連字符應建立半角重定向」的規定。 --達師 - 370 - 608 2018年1月5日 (五) 06:21 (UTC)
- (:)回應@hat600:1)修改後就和之前討論的結果不相符了,沒有保留的必要;2)已增加;3)這個沒想好怎麼敘述--苞米(☎)「霍克森寶藏」正在參加同行評審,誠邀各位移步這裡,給出寶貴的意見 2018年1月5日 (五) 11:16 (UTC)
- 支持提議條文。適用現行對外雙邊關係條目的全形連字符「-」不變,至於設立半角的重定向,持開放態度。--Tp0910(留言) 2018年1月5日 (五) 11:28 (UTC)
- @Tp0910:雙邊關係的命名是否需要在修改後的方針中體現,若需要,怎麼描述--苞米(☎)條目「霍克森寶藏」正在參加同行評審,誠邀各位移步這裡,給出寶貴的意見 2018年1月5日 (五) 14:54 (UTC)
- 建議表示相關地區、項目、數值的起止或範圍,或者,不用特意添加,「上海-台北」航班亦可套用雙邊關係的命名。--Tp0910(留言) 2018年1月5日 (五) 15:13 (UTC)
- @Tp0910:我還是認為雙邊關係用的連接號是和「上海-台北」不同的,「上海-台北」這個例子中連接號可以理解為「到」,而雙邊關係「中國-日本關係」中的是「與/和」。如果想要現在雙邊關係的命名習慣符合條文要求,應該添加條文說明它可以例外,因為按現在打算的條文,它是不符合要求的。--苞米(☎)條目「霍克森寶藏」正在參加同行評審,誠邀各位移步這裡,給出寶貴的意見 2018年1月6日 (六) 13:39 (UTC)
- 那就表示相關項目、數值的起止或範圍 或 表示相關地區、項目、數值的起止或範圍。這樣「上海-台北」就可解釋為「到」(起止)、「和」(範圍)。--Tp0910(留言) 2018年1月6日 (六) 15:58 (UTC)
- @Baomi:或直接表示相關項目、數值的範圍。項目不必限定為起止、數值不侷限在範圍,而且範圍也有起止的含意。--Tp0910(留言) 2018年1月9日 (二) 16:51 (UTC)
- @Tp0910:我還是認為雙邊關係用的連接號是和「上海-台北」不同的,「上海-台北」這個例子中連接號可以理解為「到」,而雙邊關係「中國-日本關係」中的是「與/和」。如果想要現在雙邊關係的命名習慣符合條文要求,應該添加條文說明它可以例外,因為按現在打算的條文,它是不符合要求的。--苞米(☎)條目「霍克森寶藏」正在參加同行評審,誠邀各位移步這裡,給出寶貴的意見 2018年1月6日 (六) 13:39 (UTC)
- 建議表示相關地區、項目、數值的起止或範圍,或者,不用特意添加,「上海-台北」航班亦可套用雙邊關係的命名。--Tp0910(留言) 2018年1月5日 (五) 15:13 (UTC)
- @Tp0910:雙邊關係的命名是否需要在修改後的方針中體現,若需要,怎麼描述--苞米(☎)條目「霍克森寶藏」正在參加同行評審,誠邀各位移步這裡,給出寶貴的意見 2018年1月5日 (五) 14:54 (UTC)
- (!)意見我覺得中文及英文(或其它各種語言)在百科外的真實世界,本來就有對連字號固定用法,尤其是一些專有/特定的名詞或專門的描述在某個專業間都有他們各自專業間的規定,百科應該以各描述內容時的專業為主,格式手冊的規定應只是參考,否則會變成為了百科格式的正確,反而要回過頭來改本來某個詞或某在描述在人家專業使用時的用法,這樣反而本末倒置了。--天上的雲彩 | สนทนาธรรมได้ที่นี่ 2018年1月9日 (二) 00:15 (UTC)
- @Cloudcolors::中國大陸和台灣都有標點符號相關的規範可以查,其他行業、專業是不是有另外的規定不是很清楚。現實中,中文的連接號使用亂的很,幾乎可以用隨意來說,除了短橫「-」和一字符「-」,還有半個破折號「—」和波浪線。以「2017上海-台北城市論壇」為例,中新社網站用了短橫「-」,統戰部網站用了一字符「-」。我打算放棄這個修正案了,就這麼著吧,想用哪個自己隨意也好。--苞米(☎) 2018年1月10日 (三) 12:23 (UTC)
- 討論半途而廢,又反對投票解決,難怪維基百科待辦事項一籮筐。--Tp0910(留言) 2018年1月10日 (三) 12:59 (UTC)
- @Tp0910:發起這個修正案的初衷,是為了讓命名常規符合中國大陸和台灣相關規範的要求,但搜索的一些資料後發現,這些規範並不是執行的很好,也就是現實中很多權威機構也不執行這些規範,所以也就沒有最初的堅持了--苞米(☎) 2018年1月10日 (三) 14:55 (UTC)
- GB/T 15834―2011有過修訂,不知是否已參考。注意,為推薦而非強制標準。--YFdyh000(留言) 2018年1月11日 (四) 19:07 (UTC)
- 討論半途而廢,又反對投票解決,難怪維基百科待辦事項一籮筐。--Tp0910(留言) 2018年1月10日 (三) 12:59 (UTC)
- @Cloudcolors::中國大陸和台灣都有標點符號相關的規範可以查,其他行業、專業是不是有另外的規定不是很清楚。現實中,中文的連接號使用亂的很,幾乎可以用隨意來說,除了短橫「-」和一字符「-」,還有半個破折號「—」和波浪線。以「2017上海-台北城市論壇」為例,中新社網站用了短橫「-」,統戰部網站用了一字符「-」。我打算放棄這個修正案了,就這麼著吧,想用哪個自己隨意也好。--苞米(☎) 2018年1月10日 (三) 12:23 (UTC)
- 閣下注意,在那次修訂前,該標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強制標準。國標中連字符條款沒被修訂過。中國內地出版行業和新聞行業實際應遵守該規範。--雲間守望 2018年1月14日 (日) 01:22 (UTC)
- @WQL:煩請指明標準編號,修訂代替的GB/T 15834―1995也是國標/推薦。--YFdyh000(留言) 2018年1月21日 (日) 02:11 (UTC)
關於命名方針與連字符的問題
各位維基人,根據WP:NAME確定的技術要求中文維基百科允許兩種連接號的使用,一種是全形連字符「-」(Unicode:FF0D),另一種是半角連字符「-」(Unicode:002D),其中全形連字符「-」主要用於中文、日期或時間的連接,如「上海-台北」。但是在本人編輯寧波舟山港條目時出現了一個現實問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和交通運輸部的多份官方文件[2][3],寧波舟山港的正式名稱為「寧波—舟山港」,其中的連字符使用的是半個破折號「—」,而不是全形連字符「-」。本人計劃根據正式名稱對條目進行移動和重定向,但對於新條目名稱中連字符的使用產生了困惑,懇請諸位維基人幫助。 --KirkTalk 2018年1月30日 (二) 08:02 (UTC)
- (※)注意此外,該問題還涉及到條目內容,這也意味著涉及維基百科:格式手冊/標點符號#連接號。關鍵在於是否對官方的命名予以保留,還是適當對官方命名進行修改以使之與現行方針統一。--KirkTalk 2018年1月30日 (二) 08:12 (UTC)
- (※)注意該問題在約十年前進行過討論維基百科:投票/格式手冊中關於連字號的規定。目前有可能具備一定關聯性的類似問題還有各高速公路的問題,現行國標GB/T 917-2017中高速公路全稱需要使用連字符時,也採用了半個破折號「—」,而不是全形連字符「-」,該問題是否應當一併解決,還是與寧波—舟山港問題區別看待。--KirkTalk 2018年1月30日 (二) 08:17 (UTC)
- 前段時間,我曾發起過連接號相關的討論,沒有達成共識。您可以參考一下「Wikipedia_talk:格式手冊/標點符號#連接號的使用」--苞米(☎) 2018年1月30日 (二) 12:46 (UTC)
- 中國大陸官方及官媒對於符號的使用是無意識的。最近一兩年新華社已經改用U+FF0D了,然而其他地方未見更改;甚至有同一篇文章的同一個連字符,新華社是U+FF0D而政府網站上是U+2014的情況出現。因此除非有證據證明官方有意識地使用其中一種,否則沒有必要糾結於官方用了哪種符號。現狀方針不修改的話,樓主應該使用U+FF0D。 --達師 - 370 - 608 2018年1月30日 (二) 16:57 (UTC)
- @KirkLU:我認為半個破折號實在太難看了,也不規範,肯定只是無意中用錯的,或者根本不懂規範採用的,還是全形連字符最為規範吧。——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8年2月1日 (四) 08:24 (UTC)
規範問題
- 之前提過但可能沒被注意,修訂、代替GB/T 15834―1995(《標點符號用法》)並現行的PRC推薦性標準GB/T 15834―2011中闡述:取消了連接號中原有的二字線,將連接號形式規範為短橫線「-」、一字線「―」和浪紋線「~」,並對三者的功能做了歸併與劃分(4.13);,沒有提及「-」為1995或2011版推薦性標準的規範用法。另,新找到《夾用英文的中文文本的標點符號用法(草案)》(2014-06-01,教育部),其中就連接號使用做了解釋,稱中文常用的連接號有三種形式:一字線「―」、半字線「-」、波浪式連接號「~」,英文連接號即連字符「-」。稱半字線用於構成中文詞語的複合結構、連接相關字母和數字以構成產品型號及專門用語、構成化學品名稱等。所以維基百科目前所用可能是半字線(我從觀感也如此認為),而非「全形連字符」。
- 推行改變的難點及預先回應:後者是草案,雖然更新。後者「規定了夾用英文的中文橫排右行文本」(未理解),「適用於夾用英文的中文文本,包括……」(雙語教材和書刊)。是推薦性標準(基本不可能為強制標準)。僅是PRC標準,未能查證對比其他標準。波及範圍相當大(大量條目、模板,以及觀感、習慣)。輸入難度,―和-似乎都不便直接輸入。建議:補充和修訂Wikipedia:格式手冊/標點符號及連接號的闡述說明。是否更改需要詳議。--YFdyh000(留言) 2018年2月1日 (四) 09:50 (UTC)
對分號的擔心
考慮到絕大多數程式語言將分號視為代碼的停止詞(意即見到分號,一行代碼就stop word了),又由於絕大多數情況下「部分斷句」毫無意義可言,本人提請減少本站的正文分號使用,只應在確實應當「部分斷句」或針對編程的極端情況下使用。--Liuxinyu970226(留言) 2018年4月2日 (一) 03:26 (UTC)
- Liuxinyu970226君︰此處比較少人留意,建議直接發至互助客棧方針區。--J.Wong 2018年4月2日 (一) 03:31 (UTC)
指引小修改‧格式手冊/標點符號
- 下列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
- Special:diff/50327527,已經不再使用 /temp 作為重寫草稿,故移除。--Xiplus#Talk 2018年7月9日 (一) 10:53 (UTC)
- 本討論已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
Wikipedia:標點符號沒有提到的一些問題
- 下列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
- 比賽比分應該使用短橫線(-)還是一字線(-)?
- 在條目標題中分隔號應該使用半角的「/」還是全形的「/」?(WP:命名常規亦無相關規定)
以上--相信友誼就是魔法的CuSO4正在努力提高知識水平 2018年7月19日 (四) 14:21 (UTC)
- 小修改,特此通知。--J.Wong 2018年7月20日 (五) 05:41 (UTC)
- 第二個似乎半角是沒問題的,例如GNU/Linux。zhwiki主命名空間沒開子頁面所以沒問題。不過有一點特殊情況,可參見Wikipedia:命名常規_(技術限制)。 --RubyyTalk 2018年7月19日 (四) 15:49 (UTC)
- 本討論已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
連接號字符
問題描述中「一字線」「連接號」「連字號」所指的都是維基百科:格式手冊/標點符號#連接號章節中的「連2」一項。
目前的問題:目前的中文維基百科將全形連字符「-」(Unicode:U+FF0D)作為一字線連接號的標準,但其使用有多種問題。其次,維基百科:格式手冊/標點符號與維基百科:命名常規#連接號的使用中對其用法的建議有衝突。
問題背景:當前格式手冊/標點符號以是6年前(2013年初)的討論為藍本。其中提出規範連接號在複合名詞中的使用問題並通過投票。然而其中對於一字線的符號選擇沿用了10年前(2009年初)的關於連字號的投票。當時這一投票對於連字號的符號選擇討論並不充分。這一投票成為維基百科:命名常規#連接號的使用的基礎,但新的格式手冊/標點符號通過後並沒有對前者的規定做出更新,造成了衝突。
全形連字符「-」(Unicode:U+FF0D)作為一字線使用面臨多種問題。在某些作業系統中,全形連字符「-」在以有襯線字體時會顯示成如圖所示的樣子。我最近向一位參與過 Unicode Editorial Committee 會議的語音文字學方面的專業人士請教過,他向我表示 U+FF0D 這一字符在實際中從未被廣泛使用過,在字體渲染時沒有統一的標準,字體設計界也沒有一致的外觀,現實中許多字體實際並不支持這一符號。另外一字線應當恰好是破折號的一半(不僅僅是長度上一半),破折號的主流用法通常沒有爭議,即兩個 em dash(Unicode:U+2014)「——」,一字線字符選用應與破折號一致。
另外維基百科:格式手冊/標點符號與維基百科:命名常規#連接號的使用中衝突之處在於:命名常規要求除了人名以外的中文都應用一字線。而實際上格式手冊已經做出了更新,有更為完善的表述。
相關問題已經有眾多的討論(見末尾「此前的類似討論」),至於維基百科:命名常規#連接號的使用也應該相應地做出更新。
我的觀點:
- 應該使用「—」(em dash,Unicode:U+2014)作為中文連接號。
- 使用 em dash 作為中文連接號對字體渲染有更好的支持。
- 使用 em dash 作為中文連接號是中文印刷品中的主流選擇。
- 全形連字符「-」(Unicode:U+FF0D)從未被廣泛使用過。
- 多數中文字體對全形連字符的支持並不理想。
- 一字線應當恰好占據一個字符(即一個 em 長度)。
- 一字線應當恰好是破折號的一半。
- em dash 是中華民國教育部連接號的唯一標準。
- em dash 應該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所推薦的標準。
- U+FF0D「-」FULLWIDTH HYPHEN-MINUS 是 U+002D「-」HYPHEN-MINUS的全形版本,二者應該表達相同的含義,不應被當成兩個不同的標點。
我的解決方案:
修改
|
|
更新
|
|
此前的類似討論
- Wikipedia_talk:格式手冊/標點符號/存檔1#拋棄全形連字符(U+FF0D),改用em_dash(U+2014)字符表示「一字線」連接號
- Wikipedia_talk:格式手冊/標點符號#又議格式手冊標點符號中的連接號
- Wikipedia_talk:格式手冊/標點符號#連接號的使用
- Wikipedia_talk:格式手冊/標點符號#關於命名方針與連字符的問題
- Wikipedia_talk:命名常規/存檔13#關於命名方針與連字符的問題
--InstantNull(留言) 2018年12月8日 (六) 08:00 (UTC)
@Artoria2e5、@Baomi、@KirkLU、@YFdyh000 邀請討論。--InstantNull(留言) 2018年12月9日 (日) 05:53 (UTC)
討論區
- 支持,見我之前討論的原因。(暫時懶得多寫幾句了。)--Artoria2e5編 討論要完整,回覆請用ping。 2018年12月9日 (日) 06:22 (UTC)
- (+)支持,的確也不好輸入--苞米(☎) 2018年12月9日 (日) 06:37 (UTC)
- 感謝InstantNull邀請,很高興看到有人再次議審視當前規範。-的間距外觀個人認為不錯,但的確很難輸入。對使用U+2014存有懷疑,未曾了解它的使用是否廣泛(即「使用 em dash 作為中文連接號是中文印刷品中的主流選擇。」部分),感覺外觀上它與中文「一」太容易混淆(對比:一—),一字線的適用範圍(WP:DASH)我還不太確定。個人曾收集和研究的資料是這些。「― U+2015 HORIZONTAL BAR」根據此介紹應該是不適用,且不同字體下呈現有別。PRC的推薦標準(《標點符號用法》+某草案)提及了一字、半字、短橫、波浪共四種,比較複雜。--YFdyh000(留言) 2018年12月9日 (日) 08:51 (UTC)
- 正是因為如此一字線才更應該用一個與「一」字很像的符號啊,哈哈。而至於你提到的《夾用英文》的那份草案我之前也看到了,不過它關於英文中連接號的說法問題很大,「英文連接號即連字符」是錯的,連接號是 dash,而連字符是 hyphen,二者並不相同,在不嚴格的場合中都可以用鍵盤上的 hyphen-minus 代替。而且我姑且認為裡面提到的「半字線」就是短橫線。實際上U+FF0D「-」FULLWIDTH HYPHEN-MINUS的其中一個問題正是它太短了,甚至有點像半字線(短橫線),一字線的長度應該是半字線的兩倍。總之這份草案並不嚴謹。一字線的適用範圍就是表示起止,最常用的就是比如生卒日期、「北京—上海」列車之類的。--InstantNull(留言) 2018年12月9日 (日) 10:53 (UTC)
- 非常感謝閣下邀請討論,由於本人沒有形成至少自認為成熟看法,本不適合發言。但是考慮到,此提議影響面較大,因此本人在此留言,以表達本人並未忽視此問題,並將對此事持續關注和思考。--Kirk │ 討論簽名 2018年12月12日 (三) 17:27 (UTC)
- (+)支持:「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議」和「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議」兩者在連結上顯示出來的不大一樣。然而如果直接輸入這兩種來進行搜尋或者打上括號連結,又都有可能是藍連或著都紅連,搜尋不便--Z7504非常建議必要時多關注評選(留言) 2018年12月13日 (四) 01:19 (UTC)
- 我記得從某年開始新華社改用了U+FF0D,供考。另外這個提案改去容易,想再改回就很難了,希望謹慎一些。 --達師 - 370 - 608 2018年12月14日 (五) 05:51 (UTC)
- 題外話,現行規定符號在 iOS 系統(手機端)裡就是中文語系鍵盤點選-符號長按之後選全形而已,其實還蠻簡單的。—— Eric Liu(留言.留名.學生會) 2018年12月14日 (五) 12:02 (UTC)
為方便討論,在此幫助總結中英文裡連接號,包括連字符的使用。英文中的規則不管是在出版業還是學術界都已經相當成熟,很多用法對照起來更容易理解。
符號 | 英文使用 | 英文例子 | 中文使用 | 中文例子 |
---|---|---|---|---|
連字符、短橫線 | 英文中的連字符被用來連結一個單詞的各部分,這個單詞可能是由於排版換行被拆成了兩半,也有可能是多個部分組成的複合詞。簡單來說,由連字符連接的詞仍然是一個單詞。符號通常用U+002D「-」HYPHEN-MINUS表示,特殊情況下才用Unicode中真正表示連字符的U+2010「‐」HYPHEN |
|
中文裡並不需要連字符,中文裡用到短橫線的地方其實大部分是由於外來語、數字中包含了連字符。除此以外大陸國家標準建議複合名詞使用短橫線連結。符號用U+002D「-」HYPHEN-MINUS表示 |
|
連接號、一字線 | 英文中用來連結並列的部分,或者表示起止、範圍等,並列部分的地位是平等的。符號是U+2013「–」EN DASH |
|
中文裡用一字線表示起止、範圍等。兩岸的標點使用標準中都沒有提到並列使用的這種例子,他們應該被短橫線代替。簡而言之,一字線的使用可以被文字「至」「到」代替。建議使用U+2014「—」EM DASH |
|
破折號 | 在英文中用於解釋或闡述,可以使用U+2014「—」EM DASH,也可以用 en dash 兩側加空格代替 |
|
相當於中文中的破折號,中文中使用兩個連續的U+2014「—」EM DASH,—— |
|
再有,我加入到了上文「我的觀點」里的第十點,中文全形/半角(全形/半形)符號,二者只用其一,不應兩者都用。例如半角分隔號「/」及全形分隔號「/」,他們都可以表示分隔號,但二者互斥,即使用了其中一個最好就不要使用另一個。所以即便是要使用全形連接號,它也應該是替換半角連接號,而不是用來作為另一個符號。--InstantNull(留言) 2018年12月15日 (六) 05:46 (UTC)
@hat600:的確是需要謹慎,因為之前確定U+FF0D的時候太過草率了。請問根據我上面的例子,新華社是將U+FF0D作為哪一種符號來使用的呢?--InstantNull(留言) 2018年12月15日 (六) 05:46 (UTC)
- 一字線。 --達師 - 370 - 608 2018年12月15日 (六) 16:26 (UTC)
(-)反對改用「—」(em dash,Unicode:U+2014)作為中文連接號:香港有很多路名以及由路名衍生的地名就含有了「–」(en dash,U+2013),而且「–」(U+2013)也是香港政府在路名上的官方標準中文連字號(如:青山公路-荃灣段,見[4];我找到另一份政府文件使用普通hyphen的,但hyphen明顯是拉丁字元,故忽略);(&)建議應考慮改為採用「–」(en dash,U+2013)而非「—」(em dash,Unicode:U+2014)。Sænmōsà 2018年12月20日 (四) 11:28 (UTC)
- @Sanmosa:抱歉沒太明白,您說的例子裡用的不是全形(U+FF0D FULLWIDTH HYPHEN-MINUS)嗎?而且它剛創建時用的是短橫線,是後來其他人根據現行的準則移動的:[5].另外 en dash 的某些用法在英文裡是與 em dash 通用的,區別在於,使用 en dash 時兩側要加空格,例如上面表格中的連接號、一字線一欄中的英文例子裡的日期(July 23, 1790 – December 1, 1791)就是用的{{Spaced en dash}}。您給的香港政府連結好像地址有誤,不過我猜測它沿用了英文中的用法,因此也並不是正規的中文標點。兩岸三地的所謂官方文件形形色色,每種例子我相信都能找到。我們還是以標點符號標準為準,這也是目前方針里使用的依據。而且假如是一個名詞裡本身就含有 en dash,自己包含了這樣一個符號那就不算「標點符號」,它本身就是名詞的一部分,直接沿用原文就可以了,不在我們的討論範圍內。此外 en dash 的長度只有 em dash 的一半,能和它比較的是短橫線。--InstantNull(留言) 2018年12月20日 (四) 12:02 (UTC)
但其實en dash在我提及的那個詞語內的作用就是附上後面的文字作註解的用途,可以視作與括號差不多的用途,應該視為作為標點符號的一部分的連字號。Sænmōsà 2018年12月20日 (四) 13:03 (UTC)意思即是:「青山公路」才是名詞,「荃灣段」是註解,只不過通常提及荃灣那一段青山公路的時候,兩者會一起寫。Sænmōsà 2018年12月20日 (四) 13:03 (UTC)- 先收回反對,我看了看,發現香港政府好像沒有統一標點。Sænmōsà 2018年12月20日 (四) 13:19 (UTC)
- (!)意見:如果是破折號,我支持使用兩個em dash,如果是單純連字號,則不太支持,因為em dash在某些電腦看,可能會太幼。Sænmōsà 2018年12月20日 (四) 13:19 (UTC)
- 連字號(短橫線)應該沒有爭議,是用的鍵盤上的 hyphen-minus,而連接號(一字線)的適用範圍其實很有限,主要是日期之前那個符號。--InstantNull(留言) 2018年12月21日 (五) 09:43 (UTC)
- @Sanmosa:抱歉沒太明白,您說的例子裡用的不是全形(U+FF0D FULLWIDTH HYPHEN-MINUS)嗎?而且它剛創建時用的是短橫線,是後來其他人根據現行的準則移動的:[5].另外 en dash 的某些用法在英文裡是與 em dash 通用的,區別在於,使用 en dash 時兩側要加空格,例如上面表格中的連接號、一字線一欄中的英文例子裡的日期(July 23, 1790 – December 1, 1791)就是用的{{Spaced en dash}}。您給的香港政府連結好像地址有誤,不過我猜測它沿用了英文中的用法,因此也並不是正規的中文標點。兩岸三地的所謂官方文件形形色色,每種例子我相信都能找到。我們還是以標點符號標準為準,這也是目前方針里使用的依據。而且假如是一個名詞裡本身就含有 en dash,自己包含了這樣一個符號那就不算「標點符號」,它本身就是名詞的一部分,直接沿用原文就可以了,不在我們的討論範圍內。此外 en dash 的長度只有 em dash 的一半,能和它比較的是短橫線。--InstantNull(留言) 2018年12月20日 (四) 12:02 (UTC)
問:在2019年美韓朝三方會談中,西文報刊名稱是否應該使用中文書名號?
各位好。在下於前幾日移除了2019年美韓朝三方會談條目中報章Ohmynews兩側的書名號,改為斜體。但有編輯者User:BrianYWH認為此舉不妥,因為格式手冊/標點符號(書名號)中有規定必須用中文書名號。
個人認為這一點可能在實際操作中比較常見且有所爭議,故希望一起討論中文文本中夾帶西文書名時的處理方式。個人查詢到了中國大陸的一份行業標準,顯示在中國大陸的出版界遇到中文中夾帶西文書名時不加書名號,而是使用斜體。希望有來自其他中文使用地區的先進提供當地的常見操作標準。--Bellslash(留言) 2019年7月17日 (三) 09:05 (UTC)
- 我的考證與建議:
- 那條規定是2013年2月4日 (一) 08:43加入,之後馬上作了一次小修改:[6];
- 加入時該指引尚為草案,不過正在提議成為指引,之後不久即通過為指引;
- 有關該規定的討論見《Wikipedia_talk:格式手冊/標點符號/存檔1#書名號》;
- 更早(2007年)的討論見《Wikipedia_talk:格式手冊/存檔3#《》與斜體》。
- 我覺得國家標準好一些,這類情形用斜體就好,用中文書名號不好。
- 西文單詞兩側應留出空格,就本例來說,應寫成「……報章 Ohmynews 在會談舉行後的兩日委託調查機構 Realmeter 訪問501名成年公民。……」--Cswquz(留言) 2019年7月17日 (三) 18:57 (UTC)
- 中國大陸以外的標準呢? --ᡠᠵᡠᡳUjui ᡠᠵᡠUju ᠮᠠᠨᡩ᠋ᠠᠨMandan 2019年7月18日 (四) 01:17 (UTC)
- 就專業而言,我覺得是否大陸的區別不大。~ viztor ✪ 2019年7月19日 (五) 09:38 (UTC)
- 英語中對於書名等都是使用的斜體,在中文維基百科中如果使用書引號,在遇到引用整句英文等時,看會出現同一書名前後不統一的情況。所以,我(+)支持在中文中的英文書名也使用斜體,而非書引號。——Huangsijun17(留言) 2019年7月19日 (五) 14:54 (UTC)
- 為什麼條目里竟然還需要引用整句英文? --ᡠᠵᡠᡳUjui ᡠᠵᡠUju ᠮᠠᠨᡩ᠋ᠠᠨMandan 2019年7月22日 (一) 01:49 (UTC)
- 請勿輕易斷言「不需要」什麼什麼。而且我想,引用整句西文是頗為常見的需求。--Cswquz(留言) 2019年7月22日 (一) 21:01 (UTC)
- 我並沒有斷言不需要。請勿曲解。我是問,為什麼竟然需要。引用整句西文並不是很常見的需求,很多情況下是因為寫得不好才需要引用整句西文。 --ᡠᠵᡠᡳUjui ᡠᠵᡠUju ᠮᠠᠨᡩ᠋ᠠᠨMandan 2019年7月23日 (二) 05:38 (UTC)
- 假如在中文語境下,有人突然說了一句英文,或是中文句子中有英文短句,這種情況下一般是注釋但不翻譯的。~ viz ✪ 2019年7月25日 (四) 04:35 (UTC)
- 引用外文整句話,我能想到的合理的例子也就是slogan/motto之類的。這種句子裡竟然還需要斜體標書名?李彥宏的「What's your problem」可以引用,但是也沒有書名號啊。 --ᡠᠵᡠᡳUjui ᡠᠵᡠUju ᠮᠠᠨᡩ᠋ᠠᠨMandan 2019年7月25日 (四) 08:58 (UTC)
- 假如在中文語境下,有人突然說了一句英文,或是中文句子中有英文短句,這種情況下一般是注釋但不翻譯的。~ viz ✪ 2019年7月25日 (四) 04:35 (UTC)
- 請勿輕易斷言「不需要」什麼什麼。而且我想,引用整句西文是頗為常見的需求。--Cswquz(留言) 2019年7月22日 (一) 21:01 (UTC)
- 堅決(-)反對去除外層的中文書名號。理由有二:
- 請注意,既然是中文維基百科,就不應該期待讀者對解讀其他文種具有除了識別符號同一性(在這裡,如果真的要出現英文書名號的話,是辨認兩處提及的英文書名拼寫相同的知識)以外的任何程度的知識。就本題而言,斜體這種標示書名的排版慣例是英文的知識,我們不能期待一個只懂中文的讀者能夠從斜體中領會到「這是一個書名」的信息。換過來說,英文維基百科的格式手冊里也不可想像會出現「正文中出現中文等的原文書名時應當使用中文書名號等相應的原文種的手段標示」之類的指引。
- 書名號或英文的斜體作為一種嵌入書名的格式手段,本身並非書名的固有組成部分,而是屬於外部語境——書封面上印出的書名從來不會用書名號(或在英文書的例子上,即使為了設計因素用了斜體也不意圖提示書名)。有人提到正文中用書名號會與上下文的英文引語中提到該書名時的多次出現之間產生格式的不統一——當然會不統一而且不應該統一:正文本來是中文語境,是引入英文引文造成了不統一;如果認為這種不統一是不可接受的,應該摒棄英文引文而採用翻譯加括注,而不是本末倒置地要求中文語境裡的外文書名都不加書名號。Shenyileirob(留言) 2020年1月28日 (二) 02:43 (UTC)
外文書名的書名號問題
中國的規範草案《夾用英文的中文文本的標點符號用法(草案)》的第6.2條規定:
中文句子中夾有英文書籍名、報刊名時,不能借用中文書名號,而應以英文斜體字標示。英文文章的標題用引號標示。
給出的例句是:
- The Evening Post 發表了這篇評論,但把標題改成了 「What We Eat Tomorrow?」。
中國的行業標準《中文出版物夾用英文的編輯規範》(CY/T 154—2017)的第10.1條則規定
中文句子內夾有英文書籍名、報刊名時,不應借用中文書名號,應以英文斜體表示。
給出的例句是:
- 《今日晨報》第 4 版轉載的那篇有關飲食結構的文章譯自周一出版的 Football Daily。
- 她在《中國出版》、《出版發行研究》、Learned Publishing 等國內外期刊發表過數篇文章。
第10.2條規定:
中文句子內夾有英文文章的標題,該標題使用英文正體字,用中文引號標示。
給出的例句是:
- World of Tomorrow 是去年的暢銷書,其中第七篇文章「Will Human Be Joyfully Enslaved by Cellphone?」在讀者中成為熱門話題。
可以看出業界的規範是在中文文本中夾雜的英文書名時直接使用英文斜體,而不使用中文書名號。
而維基百科卻是規定:
書5:在中文段落中,非中文作品名稱也應當採用中文書名號格式。書名號內若全為外文,可選擇依照該語言書名形式使用斜體,或與中文格式統一而不斜體;若全為中文則不可斜體。在維基百科,可用「正文」的方式標識斜體。
這種做法並不符合業界規範,所以我認為需要修改。請各位維基人支持修改維基百科的這條規定。
--Yejianfei(留言) 2020年2月5日 (三) 13:53 (UTC)
- @Yejianfei:上面已經討論過這個問題了,我同意Shenyileirob的意見。而且,要「尊重」英文格式斜體,那俄文要«……»、日文要『……』嗎?我覺得用這個規範為英文開後門不合適。--洛普利嫩 2020年2月6日 (四) 07:35 (UTC)
- 再舉個例子,Wii Sports這個作品是日本出品的,日文版、中文版、英文版都用這個標題。請問提到「Wii Sports」時,到底是用日文直角引號、中文式書名號,還是英文的斜體呢。難道指代日文版寫『Wii Sports』、指代英文版寫Wii Sports、指代中文版寫《Wii Sports》?如果沒有特別指代哪個版本,又要用什麼符號呢?如果要小心翼翼地分辨西文是不是「英文」({{lang-en}}),還要忍受各種各樣的書名標記方式,那我覺得這對編者和讀者都沒什麼好處。祭出經典的WP:XXSAID,這個規範是否符合中文維基實情,套用到中文維基是否合適?--洛普利嫩 2020年2月6日 (四) 07:52 (UTC)
- 1.上面的討論我看過了。我沒參加過,所以我要重新發起討論。2. 我沒說只為英文開後門,你如果認為確實有必要引入俄文書名,使用俄文相應的標點符號或許也可以。這個你可以展開討論。3. 這個指引的第一段就說參考兩個標準,那麼中文文本內的英文書名這地方怎麼就不參考了?搞雙重標準嗎?4.維基百科裡面的「原創研究」(WP:OR)應該是一個禁忌。你如果認為這裡該用書名號,請給出第三方的證據。 --Yejianfei(留言) 2020年2月6日 (四) 08:14 (UTC)
- @Yejianfei: 1. 所以您看過後,怎麼回應User:Shenyileirob的反對意見? 2. 我認為英文也用中文書名號;引入俄語書名號就是Wii Sports這個弔詭結果。(您認為按您的理論,怎麼給Wii Sports標書名號?) 3. 參考不是絕對遵守,要我個人觀點,《Angel in the HELL》已經有了中文書名號,斜體都畫蛇添足。4. WP:OR適用於內容,格式方面是中文維基在結合現實,由社區自己規定的。--洛普利嫩 2020年2月6日 (四) 08:26 (UTC)
- 1.上面的討論我看過了。我沒參加過,所以我要重新發起討論。2. 我沒說只為英文開後門,你如果認為確實有必要引入俄文書名,使用俄文相應的標點符號或許也可以。這個你可以展開討論。3. 這個指引的第一段就說參考兩個標準,那麼中文文本內的英文書名這地方怎麼就不參考了?搞雙重標準嗎?4.維基百科裡面的「原創研究」(WP:OR)應該是一個禁忌。你如果認為這裡該用書名號,請給出第三方的證據。 --Yejianfei(留言) 2020年2月6日 (四) 08:14 (UTC)
- 再舉個例子,Wii Sports這個作品是日本出品的,日文版、中文版、英文版都用這個標題。請問提到「Wii Sports」時,到底是用日文直角引號、中文式書名號,還是英文的斜體呢。難道指代日文版寫『Wii Sports』、指代英文版寫Wii Sports、指代中文版寫《Wii Sports》?如果沒有特別指代哪個版本,又要用什麼符號呢?如果要小心翼翼地分辨西文是不是「英文」({{lang-en}}),還要忍受各種各樣的書名標記方式,那我覺得這對編者和讀者都沒什麼好處。祭出經典的WP:XXSAID,這個規範是否符合中文維基實情,套用到中文維基是否合適?--洛普利嫩 2020年2月6日 (四) 07:52 (UTC)
- 1. 針對User:Shenyileirob說的,既然你引入了外文,你肯定不是故意引入讀者看不懂的文字,所以可以認為讀者能看懂這種文本的相應規則,例如那門語言文字標點符號和斜體。認識英文的人,自然認識斜體書名。認識俄文的人,自然認識俄文書名號。 2. 你為什麼認為是Wii Sports是「弔詭」結果?「這裡有四本書,分別是:中文書《ABC》、英文書ABC、俄文書«ABC»和日文書『ABC』。」,這句話真的很「弔詭」嗎?哪裡弔詭了? 3. 這裡有必要遵守,很多書報雜誌也都遵守了,維基百科不該在這裡例外。你的這個例子應該去掉書名號。 4. 反對,WP:OR應該貫穿這個標點符號方針,而不是自創一些不符合大多數書報雜誌的做法。 --Yejianfei(留言) 2020年2月6日 (四) 08:48 (UTC)
- 請您確認您的觀點。您是說您認為條目里根據來源語言不同可以使用不同的表示書名的規則嗎?我覺得相當不現實。 --ᡠᠵᡠᡳUjui ᡠᠵᡠUju ᠮᠠᠨᡩ᠋ᠠᠨMandan 2020年2月6日 (四) 09:00 (UTC)
- @Yejianfei: 1. 我一直巡查WP:VG/N,近五年的新遊戲條目我基本都看過,也算是常和書名號打交道的人。至少據我的經驗,不少條目作者不知道英文作品名用斜體、不知道英文單曲名用引號而非斜體,也不知道英文作品名翻譯成中文後,斜體應該換成中文書名號。 2. 「Wii Sport全球銷量8,287萬套」,這裡「Wii Sport」同時包括了日文版、中文版、北美版、歐洲版(又分為德文版、法文版等),這時「Wii Sports」應該用哪種符號?然後純粹為了邏輯,又說作品名不標書名號?一個中文書名號解決的事情,實現標記作品名的功能,結果非要搞到操作那麼麻煩,我是覺得很弔詭。 3. 維基百科的格式規則是自己討論制訂的,您提出的標準在這裡也只是一個「論據」,不自然成為維基百科的「標準」。WP:OR是維基百科在WP:CON下自己制定,用來約束條目內容的標準,WP:PUNCT是維基百科在WP:CON下自己制定,用於約束條目中標點符號的標準;您舉出的WP:OR和WP:PUNCT,其實都是我們自己的「原創研究」,兩者一個層級,只是分工不同。 4. 至少我沒見過遊戲雜誌用斜體標記英文遊戲名。小結:標點符號涉及這裡一百萬篇條目,規則是否便於編者執行、是否利於讀者理解,規則若更改條目如何更新,這些才是需要考慮的問題。外部規則說到底只是一個參考。好了,我打住。--洛普利嫩 2020年2月6日 (四) 09:40 (UTC)
- 1. 針對User:Shenyileirob說的,既然你引入了外文,你肯定不是故意引入讀者看不懂的文字,所以可以認為讀者能看懂這種文本的相應規則,例如那門語言文字標點符號和斜體。認識英文的人,自然認識斜體書名。認識俄文的人,自然認識俄文書名號。 2. 你為什麼認為是Wii Sports是「弔詭」結果?「這裡有四本書,分別是:中文書《ABC》、英文書ABC、俄文書«ABC»和日文書『ABC』。」,這句話真的很「弔詭」嗎?哪裡弔詭了? 3. 這裡有必要遵守,很多書報雜誌也都遵守了,維基百科不該在這裡例外。你的這個例子應該去掉書名號。 4. 反對,WP:OR應該貫穿這個標點符號方針,而不是自創一些不符合大多數書報雜誌的做法。 --Yejianfei(留言) 2020年2月6日 (四) 08:48 (UTC)
- @UjuiUjuMandan: 我沒說一定要這麼做。我只是說這麼做不見得就「弔詭」了。前面我也說過了,非英文的外文書名情況,這個可以展開討論。畢竟也沒有人規定過非英文的外文書名要怎麼做。 --Yejianfei(留言) 2020年2月6日 (四) 10:49 (UTC)
- @Lopullinen: 「至少據我的經驗,不少條目作者不知道英文作品名用斜體、不知道英文單曲名用引號而非斜體,也不知道英文作品名翻譯成中文後,斜體應該換成中文書名號。」這個不適合做為理由。你如果這麼說,那同樣也有不認識英文的人。我的意思是,既然你出現了英文書名,那麼你自然就是寫給認識英文的人看的,那麼認識英文的人,應該是可以默認他們知道這些規則的。如果他們不知道,那不應該屬於你寫給的對象了。 --Yejianfei(留言) 2020年2月6日 (四) 11:00 (UTC)
- @Yejianfei 「既然你引入了外文,你肯定不是故意引入讀者看不懂的文字,所以可以認為讀者能看懂這種文本的相應規則」這個邏輯是不能成立的。我們在中文維基百科的正文中引入外文,原因有很多,有的比如沒有通行的翻譯,有的比如譯文囉嗦而前文已有交代,還有的和字面翻譯一起出現而希望讀者注意到中外文的文意差異,等等。引入外文固然不是故意讓讀者看不懂,但請注意讀者並不是因為編寫者的沒有惡意就因此讀得懂外文。相反,在中文維基百科裡,假定讀者不懂外文才是正常的——否則我們為什麼需要中文維基百科呢?我復讀一遍自己上面表述過的觀點:「既然是中文維基百科,就不應該期待讀者對解讀其他文種具有除了識別符號同一性(在這裡,如果真的要出現英文書名的話,是辨認兩處提及的英文書名拼寫相同的知識)以外的任何程度的知識。」我們當然可以期待最標配的中文用戶也應當具有識讀拉丁字母的能力(比如中國大陸的車牌是漢字、阿拉伯數字、拉丁字母的組合),並且利用這種識讀能力在該正文頁的上下文或者在網際網路上找到關於該拼寫所代表的書的更多中文信息;但是並不能期待他們知道拉丁字母的組合在任何的外文中表示什麼意思——這些信息本應當是通過追加翻譯提供的。一句話說,在中文維基百科中,給原文拼寫只提示文字形式,給中文翻譯才提示意義;只用原文拼寫(和格式)而企圖直接傳達原文的意義,就是在濫用原文書名這一手段。Shenyileirob(留言) 2020年2月6日 (四) 12:52 (UTC)
- @Shenyileirob: 通常情況下,中文維基百科裡面假定讀者不懂外文是正常的,但是在出現外文的情況下,假定讀者讀得懂外文才是正常的。否則就是惡意夾雜外文了。 --Yejianfei(留言) 2020年2月6日 (四) 13:13 (UTC)
- @Yejianfei 「既然你引入了外文,你肯定不是故意引入讀者看不懂的文字,所以可以認為讀者能看懂這種文本的相應規則」這個邏輯是不能成立的。我們在中文維基百科的正文中引入外文,原因有很多,有的比如沒有通行的翻譯,有的比如譯文囉嗦而前文已有交代,還有的和字面翻譯一起出現而希望讀者注意到中外文的文意差異,等等。引入外文固然不是故意讓讀者看不懂,但請注意讀者並不是因為編寫者的沒有惡意就因此讀得懂外文。相反,在中文維基百科裡,假定讀者不懂外文才是正常的——否則我們為什麼需要中文維基百科呢?我復讀一遍自己上面表述過的觀點:「既然是中文維基百科,就不應該期待讀者對解讀其他文種具有除了識別符號同一性(在這裡,如果真的要出現英文書名的話,是辨認兩處提及的英文書名拼寫相同的知識)以外的任何程度的知識。」我們當然可以期待最標配的中文用戶也應當具有識讀拉丁字母的能力(比如中國大陸的車牌是漢字、阿拉伯數字、拉丁字母的組合),並且利用這種識讀能力在該正文頁的上下文或者在網際網路上找到關於該拼寫所代表的書的更多中文信息;但是並不能期待他們知道拉丁字母的組合在任何的外文中表示什麼意思——這些信息本應當是通過追加翻譯提供的。一句話說,在中文維基百科中,給原文拼寫只提示文字形式,給中文翻譯才提示意義;只用原文拼寫(和格式)而企圖直接傳達原文的意義,就是在濫用原文書名這一手段。Shenyileirob(留言) 2020年2月6日 (四) 12:52 (UTC)
曾經的投票者有 @Hawyih、Shizhao、乌拉跨氪、Edouardlicn、Zy26、@Banyangarden、SElephant、Mukdener、PhiLiP、Fdcn、@Polyhedron、Ffaarr 。全ping出來。 --Yejianfei(留言) 2020年2月6日 (四) 13:32 (UTC)
基於此討論,有鑒於Wikipedia:格式手冊/標點符號#連接號現行條文中有關一字線的規定的第二條和命名常規對於條目名稱中的年份的要求及Wikipedia:格式手冊/日期和數字#公元紀年衝突,現請求廢除該條,或調整該條以符合相關規定。該條的原文是:
“ | 數值的範圍。在不引起歧義的情況下,可省略前一數值的單位或附加符號。例如: 1000-2000年、1-5千克。 | ” |
以上。ꓢꓯꓠꓟꓳꓢꓮ 問我國家哪像染病 2020年2月4日 (二) 08:54 (UTC)
- 個人認為不一定要廢除條文(命名常規的限制範圍本就與格式手冊不同),惟建議條目命名時不應省略「年」字。—— Eric Liu(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0年2月4日 (二) 09:16 (UTC)
- 這真的是個人閱讀或編寫習慣的問題了--Z7504非常建議必要時多關注評選(留言) 2020年2月4日 (二) 10:35 (UTC)
- (:)回應:「可省略」意味著「省略也可以,不省略也可以」,沒有強制性;「應省略」、「須省略」才有強制性。所以你寫1000年-2000年、1千克-5千克,或1000-2000年、1-5千克都可以,與該條條文都沒有衝突。至於「2019年-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事件」也沒有衝突。因為該條並無強制編者把前一個數字的單位省略。-游蛇脫殼/克勞棣 2020年2月4日 (二) 11:10 (UTC)
- 根據命名常規對於條目名稱中的年份的要求及Wikipedia:格式手冊/日期和數字#公元紀年,「年」這個字是不得省略的,「可省略」的做法已經直接違背了「不得省略」的規定,因為「可省略」的做法容許他人違規,那樣我還要規則來做甚麽?ꓢꓯꓠꓟꓳꓢꓮ 問我國家哪像染病 2020年2月4日 (二) 12:57 (UTC)
- 我認為閣下說得有道理,所以我只能解釋為命名常規對於條目名稱中的年份的要求及Wikipedia:格式手冊/日期和數字#公元紀年當初在撰寫的時候只考慮到「單一年份」,而沒有考慮到「連續的一段年份區間」與「不完全連續的數個年份(如「1997年、2000年-2007年、2011年-2016年、2019年」)」,這方面條文有待補充;或者您反過來認為命名常規對於條目名稱中的年份的要求及格式手冊/日期和數字#公元紀年不需要改,該改的是Wikipedia:格式手冊/標點符號#連接號現行條文中有關一字線的規定的第二條,我也不反對;惟須取得共識。-游蛇脫殼/克勞棣 2020年2月4日 (二) 14:48 (UTC)
- 「應省略」「須省略」意味著在「省略」中選一個;「可省略」意味著在「省略」和「不省略」中選一個;「不得省略」意味著在「不省略」中選一個。兩個規則分別要求「可省略」和「不得省略」,那編輯命名條目時只要選擇「不省略」,就可以同時滿足二者的限制。要是兩條規則分別要求「應省略」和「不得省略」,才是真規則打架沒得選。(好吧,其實這是我是胡扯的。)--洛普利嫩 2020年2月4日 (二) 13:25 (UTC)
- 同User:Lopullinen,原規定不需要完全廢除,最多衹須移除有關範例。--街燈電箱150號 開箱維修 抄錶 檢驗證明 2020年2月5日 (三) 14:04 (UTC)
- 完全不同意以上的理解。現行的規定既然提供了容許他人違規的可能性,就意味著會有編者最終會違規(見此討論,這已經發生了),我們有責任排除任何會令編者最終會違規的可能性,要知道,編者看規定不會看全。另外,我的請求是「廢除該條,或調整該條以符合相關規定」,如果大家認為調整比較合適的話,那樣我有一個提議條文:
- 同User:Lopullinen,原規定不需要完全廢除,最多衹須移除有關範例。--街燈電箱150號 開箱維修 抄錶 檢驗證明 2020年2月5日 (三) 14:04 (UTC)
- 根據命名常規對於條目名稱中的年份的要求及Wikipedia:格式手冊/日期和數字#公元紀年,「年」這個字是不得省略的,「可省略」的做法已經直接違背了「不得省略」的規定,因為「可省略」的做法容許他人違規,那樣我還要規則來做甚麽?ꓢꓯꓠꓟꓳꓢꓮ 問我國家哪像染病 2020年2月4日 (二) 12:57 (UTC)
“ | 數值的範圍。在不引起歧義的情況下,可省略前一數值的單位或附加符號。例如: 1000-2000年、1-5千克。特別地,條目的標題中提及年份時不適用以上規定。例如: 1000-2000年, 1000年-2000年。 | ” |
以上。ꓢꓯꓠꓟꓳꓢꓮ 問我國家哪像染病 2020年2月6日 (四) 10:45 (UTC)
- 其實根本沒有必要修改格式手冊,因為格式手冊規範的是條目的內容,而命名常規規範的是條目的標題,兩者實際上並沒有牴觸。—— Eric Liu(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0年2月8日 (六) 15:32 (UTC)
- 格式手冊並無明確指明它規範的是條目的內容,而且它也有有關條目命名的段落(雖然只有一個連去命名常規的連結就是了)。ꓢꓯꓠꓟꓳꓢꓮ 問我國家哪像染病 2020年2月9日 (日) 02:53 (UTC)
- 您以格式手冊並無明確指明規範條目標題與否為由執意要稱格式手冊與命名常規矛盾,有遊戲維基規則的嫌疑。真退一步來說(假設都實際規範條目標題),格式手冊是指引,命名常規是方針,方針應優先於指引。另外,命名常規專門規範條目標題,應屬特殊法,格式手冊規範的是廣義的條目格式,應屬一般法,而特殊法應優先於一般法。—— Eric Liu(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0年2月9日 (日) 07:50 (UTC)
- 我又「遊戲維基規則」了?現在是已經有人搬了格式手冊出來作為移動條目的理由,那樣就代表在格式手冊並無明確指明規範條目標題與否的情況下,確實(也已經)有人會認為格式手冊的適用範圍包括條目命名,而如果要消除這個解讀,除非你和當事人(我不是那個當事人)取得共識,否則只有修改條文才能把相關情況消除。ꓢꓯꓠꓟꓳꓢꓮ 問我國家哪像染病 2020年2月9日 (日) 09:21 (UTC)
- 您以格式手冊並無明確指明規範條目標題與否為由執意要稱格式手冊與命名常規矛盾,有遊戲維基規則的嫌疑。真退一步來說(假設都實際規範條目標題),格式手冊是指引,命名常規是方針,方針應優先於指引。另外,命名常規專門規範條目標題,應屬特殊法,格式手冊規範的是廣義的條目格式,應屬一般法,而特殊法應優先於一般法。—— Eric Liu(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0年2月9日 (日) 07:50 (UTC)
- 格式手冊並無明確指明它規範的是條目的內容,而且它也有有關條目命名的段落(雖然只有一個連去命名常規的連結就是了)。ꓢꓯꓠꓟꓳꓢꓮ 問我國家哪像染病 2020年2月9日 (日) 02:53 (UTC)
- 還有Wikipedia:格式手冊/日期和數字#公元紀年是「結尾加上『年』以避免混淆」,「1000-2000年」中的1000本來可不視為結尾,所以Wikipedia:格式手冊/日期和數字#公元紀年與Wikipedia:格式手冊/標點符號#連接號之間根本沒有衝突。--街燈電箱150號 開箱維修 抄錶 檢驗證明 2020年2月8日 (六) 16:16 (UTC)
- 問題在於此討論中有人認為有衝突。究竟是一堆年份的結尾加上「年」一次就可以,還是每一個年份的結尾也要加上「年」?社群確實存在如此的解讀差異,你可不能又説我游戲規則吧。ꓢꓯꓠꓟꓳꓢꓮ 問我國家哪像染病 2020年2月9日 (日) 02:50 (UTC)
- 那個「有人」就是我,而我提出討論的原始理由是認為該條目的標題違反命名常規,而不是違反格式手冊,因為格式手冊的規範範圍不包含條目標題。我從頭到尾根本沒有提到格式手冊,也沒有認為格式手冊之間有衝突。—— Eric Liu(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0年2月9日 (日) 07:54 (UTC)
- 問題在於此討論中有人認為有衝突。究竟是一堆年份的結尾加上「年」一次就可以,還是每一個年份的結尾也要加上「年」?社群確實存在如此的解讀差異,你可不能又説我游戲規則吧。ꓢꓯꓠꓟꓳꓢꓮ 問我國家哪像染病 2020年2月9日 (日) 02:50 (UTC)
- 其實根本沒有必要修改格式手冊,因為格式手冊規範的是條目的內容,而命名常規規範的是條目的標題,兩者實際上並沒有牴觸。—— Eric Liu(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0年2月8日 (六) 15:32 (UTC)
- 都不明白明明就是出了問題,大家怎麽還是認為沒出問題。不過呢,我剛才注意到此討論中有人反映現在的條目命名方式會出現贅字,也有人反映媒體報道、政府公文都採用「2019-2020年」的格式,所以還有另一個辦法:Wikipedia:格式手冊/標點符號#連接號現行條文適用於Wikipedia:命名常規#年份,不過要先看社群反應。@TaiwanAlex1、E8xE8。ꓢꓯꓠꓟꓳꓢꓮ 問我國家哪像染病 2020年2月9日 (日) 09:21 (UTC)
我寫了懶漢這個條目,然後因為《懶漢》是歌曲,所以我根據Wikipedia:格式手冊/文字格式把英文名字加了英文引號。然後Milkypine三番四次把英文引號改成斜體或移除英文引號,我都不能再回退了,他還聲稱因為Wikipedia:格式手冊/標點符號並沒有相關規定,所以他非得要移除英文引號,然而我認為他這樣實際上違反了格式手冊,因為Wikipedia:格式手冊/文字格式和Wikipedia:格式手冊/標點符號具有同等地位,而且前者的相關規定並不與後者衝突。請大家評論。SANMOSA SPQR 2020年7月31日 (五) 04:06 (UTC)
然而Wikipedia:格式手冊/標點符號並沒有說明這樣的情況,所以請你不要重複強調。 --無心*插柳*柳橙汁 2020年7月31日 (五) 03:26 (UTC)
- Wikipedia:格式手冊/文字格式和Wikipedia:格式手冊/標點符號具有同等地位,而且前者的相關規定並不與後者衝突。我認為你作出的相關改動已經實際上違反格式手冊,所以我請你先行回復為我的版本,其他事慢慢討論。SANMOSA SPQR 2020年7月31日 (五) 03:58 (UTC)
- 前者Wikipedia:格式手冊/文字格式只說「其餘一般情況應以標點符號方式標明西文作品名」,但是Wikipedia:格式手冊/標點符號並沒有相關規定,所以我把它刪除。 --無心*插柳*柳橙汁 2020年7月31日 (五) 04:01 (UTC)
- Wikipedia:格式手冊/標點符號沒有相關規定,但Wikipedia:格式手冊/文字格式有相關規定的時候,理當以Wikipedia:格式手冊/文字格式為準。無論如何,我把這事送客棧了。SANMOSA SPQR 2020年7月31日 (五) 04:08 (UTC)
- 前者Wikipedia:格式手冊/文字格式只說「其餘一般情況應以標點符號方式標明西文作品名」,但是Wikipedia:格式手冊/標點符號並沒有相關規定,所以我把它刪除。 --無心*插柳*柳橙汁 2020年7月31日 (五) 04:01 (UTC)
- 因為他就沒有寫說加上「英文引號」啊... --無心*插柳*柳橙汁 2020年7月31日 (五) 04:10 (UTC)
- Wikipedia:格式手冊/標點符號沒有相關規定,但Wikipedia:格式手冊/文字格式有相關規定的時候,理當以Wikipedia:格式手冊/文字格式為準。除非另有説明,否則所有指引在任何時候都同時適用,不可能因為一個指引沒有相關規定而直接無視其他指引的相關規定。不然所有指引都要整合到單一頁面裏?SANMOSA SPQR 2020年7月31日 (五) 04:14 (UTC)
- 無心*插柳*柳橙汁 2020年7月31日 (五) 04:17 (UTC)
- SANMOSA SPQR 2020年7月31日 (五) 04:19 (UTC)
- 當然不是甚麼理所當然的事情,斜體都有限定使用範圍了。 --無心*插柳*柳橙汁 2020年7月31日 (五) 04:22 (UTC)
應該視乎該語言對相關標點的使用習慣而加入相應的標點符號。我以為按照該語言對相關標點的使用習慣寫出外語是理所當然的事。
然而只有說加上標點符號,文字格式都沒有說應該加甚麼了,請問你加上英文引號的行為是否也不洽當,兩個指引都沒有提到可以加入「英文引號」,就算法無禁止也不能想放就放啊。 -- - SANMOSA SPQR 2020年7月31日 (五) 04:19 (UTC)
我還是這句話: - 無心*插柳*柳橙汁 2020年7月31日 (五) 04:17 (UTC)
- Wikipedia:格式手冊/標點符號沒有相關規定,但Wikipedia:格式手冊/文字格式有相關規定的時候,理當以Wikipedia:格式手冊/文字格式為準。除非另有説明,否則所有指引在任何時候都同時適用,不可能因為一個指引沒有相關規定而直接無視其他指引的相關規定。不然所有指引都要整合到單一頁面裏?SANMOSA SPQR 2020年7月31日 (五) 04:14 (UTC)
- @AT。SANMOSA SPQR 2020年7月31日 (五) 04:28 (UTC)
- 我認為在不影響結構的情況下,都可以接受。例如試播集 (邪惡力量)等FA似乎都多用斜體來標示英語原文,Charlotte (動畫)等則沒有用到日語慣用的引號。所以,使用與否也無傷大雅吧?—AT 2020年7月31日 (五) 05:44 (UTC)
- SANMOSA SPQR 2020年7月31日 (五) 05:50 (UTC)
- 我同意在無合理的原因下不應干涉別人的選擇,在這裡我想先聽一聽他的說法,再考慮如何處理。—AT 2020年7月31日 (五) 06:00 (UTC)
- 的確沒有理由干涉,但既然指引沒有指引,那麼就給他刪除。畢竟Slug變成"Slug"也是過度強調,而且Wikipedia:格式手冊/文字格式也沒有把英文名字加了英文引號的根據 --無心*插柳*柳橙汁 2020年7月31日 (五) 06:23 (UTC)
- 然而Wikipedia:格式手冊/標點符號指引也沒有容許你刪除(尤其在Wikipedia:格式手冊/文字格式表明需要加標點的情況下)。這是一個點。再者,「"Slug"」才是正確的英語表示法,「Slug」變成「"Slug"」是基本的英語改正工作,我從來沒有聽過有人把改正工作稱為「過度強調」的。中文維基百科不代表非中文的東西就能夠亂來。SANMOSA SPQR 2020年7月31日 (五) 06:55 (UTC)
- 話說這裡是中文維基,除了來源有寫採用原文之外,正常情況不是應該使用中文格式嗎?對於指引有意見歡迎提出修改而非跟我抗議,指引沒有容許我刪除並不代表你擁有加上「""」權力。 --無心*插柳*柳橙汁 2020年7月31日 (五) 07:42 (UTC)
- 標示外語當然隨外語的規則,標示中文的情況當然用中文的格式,兩者是不衝突的。我不是對於指引有意見,我是對於你對指引的錯誤解讀有意見。我請你以後不要亂動有關外語的標點使用,不然我會採取進一步行動。SANMOSA SPQR 2020年7月31日 (五) 09:00 (UTC)
- 「標示外語當然隨外語的規則」其實是不對的,不然標示英文的時候就得用半角括號了,整個句子應該用中文規則;而且,我從FA裏選了十幾個作品類條目,沒有一個用「英文引號」。 【和平至上】支持通過港區國安法💬 2020年7月31日 (五) 10:04 (UTC)
- 你將「標示外語」的範圍錯誤地泛化了,這裏所指的英語標點是排除括號後的英語標點,請你先看清楚討論重點。此外,其他FA這樣錯不代表我必須跟著它們錯。SANMOSA SPQR 2020年7月31日 (五) 12:02 (UTC)
- 不知道我這樣有沒有理解錯誤,「()如同租借和領事館,只要是這個領域就不適用中文維基」。好吧槽點很多,「其餘一般情況應以標點符號方式標明西文作品名」並不會讓「Slug」變成「"Slug"」,這與基本英語改正工作無關,終究是維基沒有指引,應以標點符號這句話可沒有表示套用英文規則,就算是常識也不等於可以使用。 --無心*插柳*柳橙汁 2020年7月31日 (五) 17:06 (UTC)
- 但也沒有表示不能套用,因此套用與否應該視乎個人喜好(所以我沒有動其他,我已經夠尊重了)。SANMOSA SPQR 2020年8月1日 (六) 01:49 (UTC)
- 不知道我這樣有沒有理解錯誤,「()如同租借和領事館,只要是這個領域就不適用中文維基」。好吧槽點很多,「其餘一般情況應以標點符號方式標明西文作品名」並不會讓「Slug」變成「"Slug"」,這與基本英語改正工作無關,終究是維基沒有指引,應以標點符號這句話可沒有表示套用英文規則,就算是常識也不等於可以使用。 --無心*插柳*柳橙汁 2020年7月31日 (五) 17:06 (UTC)
- 你將「標示外語」的範圍錯誤地泛化了,這裏所指的英語標點是排除括號後的英語標點,請你先看清楚討論重點。此外,其他FA這樣錯不代表我必須跟著它們錯。SANMOSA SPQR 2020年7月31日 (五) 12:02 (UTC)
- 「標示外語當然隨外語的規則」其實是不對的,不然標示英文的時候就得用半角括號了,整個句子應該用中文規則;而且,我從FA裏選了十幾個作品類條目,沒有一個用「英文引號」。 【和平至上】支持通過港區國安法💬 2020年7月31日 (五) 10:04 (UTC)
- 標示外語當然隨外語的規則,標示中文的情況當然用中文的格式,兩者是不衝突的。我不是對於指引有意見,我是對於你對指引的錯誤解讀有意見。我請你以後不要亂動有關外語的標點使用,不然我會採取進一步行動。SANMOSA SPQR 2020年7月31日 (五) 09:00 (UTC)
- 話說這裡是中文維基,除了來源有寫採用原文之外,正常情況不是應該使用中文格式嗎?對於指引有意見歡迎提出修改而非跟我抗議,指引沒有容許我刪除並不代表你擁有加上「""」權力。 --無心*插柳*柳橙汁 2020年7月31日 (五) 07:42 (UTC)
- 然而Wikipedia:格式手冊/標點符號指引也沒有容許你刪除(尤其在Wikipedia:格式手冊/文字格式表明需要加標點的情況下)。這是一個點。再者,「"Slug"」才是正確的英語表示法,「Slug」變成「"Slug"」是基本的英語改正工作,我從來沒有聽過有人把改正工作稱為「過度強調」的。中文維基百科不代表非中文的東西就能夠亂來。SANMOSA SPQR 2020年7月31日 (五) 06:55 (UTC)
- 的確沒有理由干涉,但既然指引沒有指引,那麼就給他刪除。畢竟Slug變成"Slug"也是過度強調,而且Wikipedia:格式手冊/文字格式也沒有把英文名字加了英文引號的根據 --無心*插柳*柳橙汁 2020年7月31日 (五) 06:23 (UTC)
但他也總不能不讓我用吧,而且還改一半不改一半。麻煩幫我回退一下。 - 我同意在無合理的原因下不應干涉別人的選擇,在這裡我想先聽一聽他的說法,再考慮如何處理。—AT 2020年7月31日 (五) 06:00 (UTC)
- SANMOSA SPQR 2020年7月31日 (五) 05:50 (UTC)
- 我認為在不影響結構的情況下,都可以接受。例如試播集 (邪惡力量)等FA似乎都多用斜體來標示英語原文,Charlotte (動畫)等則沒有用到日語慣用的引號。所以,使用與否也無傷大雅吧?—AT 2020年7月31日 (五) 05:44 (UTC)
- @AT。SANMOSA SPQR 2020年7月31日 (五) 12:02 (UTC)
- 為何不直接使用斜體?—AT 2020年7月31日 (五) 12:09 (UTC)
- @AT:Wikipedia:格式手冊/文字格式禁止使用斜體標示非整段作品列表或書目的西文作品名。SANMOSA SPQR 2020年7月31日 (五) 15:14 (UTC)
- 老實說我倒是希望可以討論斜體的使用範疇來解決這問題,畢竟只有「作品列表或書目」不符使用習慣[
來源請求],先不論為什麼模板都會自動斜體這點,英文維基也不有如此侷限的使用範圍,當然這裡是中文維基,應該採用中文做法。 --無心*插柳*柳橙汁 2020年7月31日 (五) 17:00 (UTC)- 模板沒有自動斜體,斜體是要手動加入的。SANMOSA SPQR 2020年8月1日 (六) 01:49 (UTC)
- 有的,例如遊戲條目常用的模板:Infobox VG與模板:Vgname,模板:Nihongo title也具有相同的功能,就算沒有自動轉換,也會提示請記得手動標示斜體(例如模板:電影資訊框)。
- 我已經將懶漢的編輯修改回來,另外我也在下面開了個關於增設斜體使用範圍的新話題 --無心*插柳*柳橙汁 2020年8月1日 (六) 04:08 (UTC)
- 居然還有這種規定?我覺得這規定已經不符合現實了。 【和平至上】支持通過港區國安法💬 2020年8月1日 (六) 07:03 (UTC)
- 模板沒有自動斜體,斜體是要手動加入的。SANMOSA SPQR 2020年8月1日 (六) 01:49 (UTC)
- 老實說我倒是希望可以討論斜體的使用範疇來解決這問題,畢竟只有「作品列表或書目」不符使用習慣[
- @AT:Wikipedia:格式手冊/文字格式禁止使用斜體標示非整段作品列表或書目的西文作品名。SANMOSA SPQR 2020年7月31日 (五) 15:14 (UTC)
- 為何不直接使用斜體?—AT 2020年7月31日 (五) 12:09 (UTC)
日本作品名中的波浪號
逾3周沒有新動態,亦沒有可供公示的具體提案,容當後議。--Kirk★ 0#0 2020年9月8日 (二) 12:33 (UTC)
- 下列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至合適的討論頁進行,並不要再次編輯本討論。
依WP:外文命名「一般而言,條目名稱應被翻譯成中文」,然而目前有許多條目保留了日文的波浪號(~)或半形橫線(-)來標示副標題(例:Category:東方Project和Category:日本現場影像底下眾多條目),或單純當作裝飾(例:~Sphere's_rings_live_tour_2010~、~infinity~∞)。中文裡,副標題應用冒號(偶爾用破折號)來表示,裝飾符號也只是平常玩玩不會用到正式文書中。格式手冊/標點符號中沒有描述波浪號,只在連接號底下說「可與一字線通用,但在維基百科中不建議採用」,且列出的連接號用法中不包括此用法。有說這些符號是專有名詞的一部份,在沒有統一中文翻譯下應保留原文,然而標點符號的使用規則相對嚴謹,該如何翻譯應該不會產生太多爭議性才是。而且既然和製漢字都要求改成中文字(例:「櫸」坂46),7-Eleven也沒有寫成「7-ELEVEn」,台灣原住民 Kolas Yotaka 條目也無視名從主人強制換成漢語名,我認為沒道理允許日文標點符號繼續用在條目名稱。--Yel D'ohan(留言) 2020年8月9日 (日) 10:40 (UTC)
- 就日本相關條目來說,由於這些條目名稱都是專有名詞,因此沿用並無不可,屬於WP:名從主人,相反如果棄用波浪號,改用冒號的話,將構成WP:原創研究,實際上也沒有任何中文媒體有這樣的改動,結果嚴重影響理解之餘,在查找上反而出現困難,矯枉過正。而且,格式手冊本身的要求應該在於限制句子結構,而非個別條目名稱。另外,和製漢字的情況與標點符號不同,可替換的漢字大多在另一邊並不常用,例如而且實際上沿用和製漢字的條目也很多,例如咲和辻之類,如果強行換成所謂中文字,反而造成誤解,強行轉換條目標題的標點符號亦同理。—AT 2020年8月9日 (日) 11:19 (UTC)
- 照這樣說所有還沒有出現在中文第三方來源中的條目名稱都不應該翻譯,甚至連假名都應該保留原字,否則不也是原創研究?另,目前就算是沒有中譯的不知名西方人名,若出現在條目內文中,也常常被要求予以音譯,而非留下原文。--Yel D'ohan(留言) 2020年8月9日 (日) 18:06 (UTC)
- 如果翻譯後變得更難理解的話,那的確維持原文比較妥當或至少應同時標記原文。不過,文字跟標點符號還是有一定的差異,在改用冒號來標記的中文來源是零或顯然地波浪號是主流用法的情況下,單純以標點符號應該以中文為標準來改動一篇源自日文的條目是太過強人所難,也就是說,可能冒號是有標記副標題的作用,然而在中文語境中關於日文相關的主題使用波浪號上,相對地較多人接受,也可以說成是日文翻成中文時予以的一種豁免。要知道目前使用波浪號的名稱並非無人使用,相反使用冒號來代替的情況我卻是從沒看過,也就是說一個所謂"正確"但沒有人使用的名稱跟一個可能有瑕疵但有人使用的名稱,那顯然地應該使用後者,一個語意上錯誤的標題如果有夠常用的話,那就應該維持使用其作為標題,而不是為了所謂"糾正錯誤"而因小失大。—AT 2020年8月10日 (一) 09:03 (UTC)
- OK,我接受副標題的情況。請教您對~Sphere's rings live tour 2010~和―煙火―這樣的例子怎麼看?Google搜尋會發現不管是中文還是日文來源,有加和沒加波浪的情況都有人使用。在我看來,只有頭尾加符號就如「☆㊣↖中二遊戲ID↘㊣☆」一樣只是裝飾,不應視為名稱的一部份。對使用者來說,輸入這些符號也不方便(我剛試了一下,目前甚至連沒有波浪號的重定向都不存在)。--Yel D'ohan(留言) 2020年8月11日 (二) 09:46 (UTC)
- 官方網站可以印證這並非裝飾,而是條目名稱的一部分,例如[7]。前者明顯有波浪號仍是主流,而且是官方名稱。煙火則歧義太多,找到沒有標點符號的也不奇怪。輪入方面,維基編輯欄上方已有各式各樣的標點符號,波浪號跟橫線也在其中,不存在輸入困難的問題。—AT 2020年8月11日 (二) 10:29 (UTC)
- OK,我接受副標題的情況。請教您對~Sphere's rings live tour 2010~和―煙火―這樣的例子怎麼看?Google搜尋會發現不管是中文還是日文來源,有加和沒加波浪的情況都有人使用。在我看來,只有頭尾加符號就如「☆㊣↖中二遊戲ID↘㊣☆」一樣只是裝飾,不應視為名稱的一部份。對使用者來說,輸入這些符號也不方便(我剛試了一下,目前甚至連沒有波浪號的重定向都不存在)。--Yel D'ohan(留言) 2020年8月11日 (二) 09:46 (UTC)
- 如果翻譯後變得更難理解的話,那的確維持原文比較妥當或至少應同時標記原文。不過,文字跟標點符號還是有一定的差異,在改用冒號來標記的中文來源是零或顯然地波浪號是主流用法的情況下,單純以標點符號應該以中文為標準來改動一篇源自日文的條目是太過強人所難,也就是說,可能冒號是有標記副標題的作用,然而在中文語境中關於日文相關的主題使用波浪號上,相對地較多人接受,也可以說成是日文翻成中文時予以的一種豁免。要知道目前使用波浪號的名稱並非無人使用,相反使用冒號來代替的情況我卻是從沒看過,也就是說一個所謂"正確"但沒有人使用的名稱跟一個可能有瑕疵但有人使用的名稱,那顯然地應該使用後者,一個語意上錯誤的標題如果有夠常用的話,那就應該維持使用其作為標題,而不是為了所謂"糾正錯誤"而因小失大。—AT 2020年8月10日 (一) 09:03 (UTC)
- 照這樣說所有還沒有出現在中文第三方來源中的條目名稱都不應該翻譯,甚至連假名都應該保留原字,否則不也是原創研究?另,目前就算是沒有中譯的不知名西方人名,若出現在條目內文中,也常常被要求予以音譯,而非留下原文。--Yel D'ohan(留言) 2020年8月9日 (日) 18:06 (UTC)
- 電子遊戲條目的處理方式是WP:NCVG:保留日文原標點,並將之替換為中文標點。英文媒體是能清一色的把日文各類副標題分隔符替換為冒號,但中文媒體保留符號、換成冒號、改成空格分隔的都有。為了命名減少爭議,也就保留日文的副標題標點了。—洛普利寧 2020年8月9日 (日) 11:29 (UTC)
- (:)回應那麼應該使用該作品的官方中文名稱--Cyril Yoshi (留言信箱) 前來簽名吧! 齊來參與動員令! 2020年8月9日 (日) 12:18 (UTC)
- 官方中文名稱也很多直接用波浪號,不覺得有甚麼問題。--【和平至上】支持通過港區國安法💬 2020年8月9日 (日) 12:48 (UTC)
- 7-Eleven何來名從主人的問題?參見[8],圖片並非總是基準。 2020年8月9日 (日) 15:41 (UTC)
- (~)補充一些中文正式譯名:輝夜姬想讓人告白~天才們的戀愛頭腦戰~、只有我能進入的隱藏迷宮~低調鍛鍊化身世界最強~、〈Infinite Dendrogram〉-無盡連鎖-、流星花園~Next Season~、AKB49~戀愛禁止條例~。(這些在中文維基百科裏都有條目。)-hiJK910 七一七二一or4B7NpHwbY 2020年8月11日 (二) 16:58 (UTC)
- 本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至合適的討論頁進行,並不要再次編輯本討論。
音樂作品中Infobox的作品年表是否有必要用《》標註作品
目前各維基人處理作品年表的方式都不同,有的用《》標示各作品(例如Eyes of the Insane),有的按照語言習慣使用""(例如Sleepwalking),有的則是什麼都不加(例如only my railgun)。而就算是相同的編輯,也會有不同的做法(例如CBNWGBB大編輯的愛情守則與型_(歌曲)前後明顯不同),試問這有相關指引或方針嗎?
另外一個題外話,Infobox的title是否有需要也加上《》,目前我在維基除了道歉 (一體共和歌曲)和星光燦爛的旗幟之外,真的不常看到有人會把title加上《》。 --無心*插柳*柳橙汁 2020年9月13日 (日) 20:20 (UTC)
- 我不喜歡加,而且似乎title上的文字只會沿用到該歌手的年表,不會沿用到其他主唱的年表,所以加了會比較麻煩。--Easterlies 2020年9月14日 (一) 00:25 (UTC)
- 需要提醒,事實上臺灣規範單首歌曲使用的是單書名號〈〉,所以理論上所有的《》都應該改用{{單雙書名號轉換}}處理(不過多數人都沒注意就是了)。——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0年9月14日 (一) 08:04 (UTC)
- (:)回應話說回來單雙書名號轉換要怎麼用啊,如果用noteTA,不就會讓《專輯》變成〈專輯〉。 --無心*插柳*柳橙汁 2020年9月14日 (一) 19:11 (UTC)
- 有需要使用單書名號的時候,直接以模板包裹文字,例如「{{單雙書名號轉換|歌曲}}」(〈歌曲〉),而沒有必要使用的時候,直接用純文字的雙書名號處理即可,例如《專輯》。——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0年9月15日 (二) 00:09 (UTC)
- (:)回應話說回來單雙書名號轉換要怎麼用啊,如果用noteTA,不就會讓《專輯》變成〈專輯〉。 --無心*插柳*柳橙汁 2020年9月14日 (一) 19:11 (UTC)
- 目前常用的音樂作品模板當中,除了沒有翻譯完善的模板:Infobox musical composition,其他或多或少都有相關說明。
- 模板:Infobox single:在「Album」欄位有特別說明「請自行添加書名號」
- 模板:Infobox anthem:會自動為「title」「chinese_title」欄位文字添加書名號(不過星光燦爛的旗幟就只有成功添加「chinese_title」而已)
- 模板:Infobox song:會自動為「album」「EP」欄位文字添加書名號,「A-side」「B-side」可加可不加,「prev_title」與「next_title」欄位的說明寫到「必要時用書名號標注」並無強制使用。
- 模板:Infobox album:無特別說,一旁的範例也是有加《》與無加《》的情況混用
- 同樣常用的模板:External music video和模板:Extra chronology則沒有相關規範,而模板:Extra track listing則是英文規則不符合中文語法。
- 歡迎有參與編輯音樂條目的維基人一同討論無心*插柳*柳橙汁 2020年9月14日 (一) 19:11 (UTC) 。 --
- {{infobox single}}雖然寫了請自行添加書名號,但代碼里包了{{work}},會自動添加書名號。->>Vocal&Guitar->>留言 2020年9月15日 (二) 01:53 (UTC)
- 傾向於不加,正文除外,看編者的習慣。--百戰天蟲(留言) 2020年9月16日 (三) 03:31 (UTC)
- @百战天虫:維基有強迫必須加上書名號的指引嗎?如果沒有我倒是希望可以不加,這樣格式也較為簡練。話說回來維基百科:格式手冊/標點符號是有提到「輸入中文內容時應使用標準的中文標點符號」,如果真的是這樣,那麼所有的使用中文名稱的歌曲都要加《》了。 --無心*插柳*柳橙汁 2020年9月16日 (三) 06:23 (UTC)
- Wikipedia:格式手冊/標點符號#書名號第一句話就是「書名號是用於標示語段中出現的……」,那不是語段的場合就可以不用書名號。以
{{Infobox single}}
來看:|Name=
只有一個名字,顯然是可以不用書名號的;|Last single=
相當於名字後加括號,也算不上文段,再加上這一欄本身就很窄,不加書名號會好一些;|Albumfrom=
勉強算個句子,而且專輯名和其他文字混到一起,書名號的確能起到標註專名的作用。PS:WP:LOW里對作品列表的要求是,標題加不加書名號皆可。我的理解是,有些人認為「* 《夏日傾情》(1993年,寶麗金)」算文段,有些人認為不算,所以加不加書名號都算不違反標點符號格式手冊。—洛普利寧 2020年9月16日 (三) 12:59 (UTC)- @Lopullinen:所以像「YouTube上的XXX」屬於文段的內容也需要根據XXX作品屬性去添加書名號。 --無心*插柳*柳橙汁 2020年9月17日 (四) 07:26 (UTC)
- 是這個意思。—洛普利寧 2020年9月20日 (日) 08:30 (UTC)
- @Lopullinen:所以像「YouTube上的XXX」屬於文段的內容也需要根據XXX作品屬性去添加書名號。 --無心*插柳*柳橙汁 2020年9月17日 (四) 07:26 (UTC)
- Wikipedia:格式手冊/標點符號#書名號第一句話就是「書名號是用於標示語段中出現的……」,那不是語段的場合就可以不用書名號。以
- @百战天虫:維基有強迫必須加上書名號的指引嗎?如果沒有我倒是希望可以不加,這樣格式也較為簡練。話說回來維基百科:格式手冊/標點符號是有提到「輸入中文內容時應使用標準的中文標點符號」,如果真的是這樣,那麼所有的使用中文名稱的歌曲都要加《》了。 --無心*插柳*柳橙汁 2020年9月16日 (三) 06:23 (UTC)
@Ericliu1912:話說WP:PUNCT#書1寫的是「音樂…等各類用…聲音…表現的作品的名稱使用雙書名號」;然後書2偏偏又沒有提到歌曲。所以這裡意思是,維基百科指代音樂作品統一使用雙書名號,不區分專輯和單曲嗎?--洛普利寧 2020年10月15日 (四) 15:04 (UTC)
- 我認為要區分,至少依教育部《重訂標點符號手冊》修訂版來看是這樣。—— Eric Liu 歡慶雙十中國國慶(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0年10月16日 (五) 09:18 (UTC)
- 好的。因為最近在整理{{《}}模版,看到表示篇章時都會用這個模版,但標歌曲時幾乎沒人這麼做,所以想再確認一下。—洛普利寧 2020年10月17日 (六) 04:48 (UTC)
關於WP:DASH
WP:DASH規定,「-」用於相關計畫起止和數值範圍(如1000-2000年),「-」用於複合名詞連接(如秦嶺-淮河線南極-艾托肯盆地)。因此像中華民國-尼加拉瓜關係這樣的用法是否應改爲中華民國-尼加拉瓜關係?--Konno Yumeto 肺炎退散 2020年10月9日 (五) 05:38 (UTC)
- (-)反對:不明白為甚麼要改。--203.145.94.216(留言) 2020年10月9日 (五) 11:38 (UTC)
- 其實是前者搞錯了,秦嶺、淮河是屬於空間項目的起止。而且如果不是要改WP:DASH的話,我想這是一個屬於WP:VPD而不是WP:VPP的問題。--DRIZZLE (按此給我留言) 2020年10月9日 (五) 13:54 (UTC)
- 中華民國標準中似乎不用半形連接線,畢竟稿紙上不可能在兩個漢字之間使用半形,直書時也很難弄出一半長度的垂直線。--Yel D'ohan(留言) 2020年10月9日 (五) 15:14 (UTC)
用浪紋線表示範圍
我想問格式手冊中以下三處為什麼要求大家不要用浪紋線表示範圍?
- Wikipedia:格式手冊#時間、數字、度量衡:「請不要使用浪紋」
- Wikipedia:格式手冊/標點符號#連接號:「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及中華民國教育部標準中浪紋線「~」可與一字線通用,但在維基百科中不建議採用浪紋線。」
- Wikipedia:格式手冊/日期和數字#原則:「中英文及阿拉伯數字混用以表示延續範圍,應使用……。浪號「~」和「~」亦不符合中文造字習慣。」
格式手冊自己都說了,兩岸的政府標準都允許用浪紋線,我不懂禁止的理由是什麼。所謂「不符合中文造字習慣」意味不明,似是原創研究。如果是說中文應該用直線的話,那顯然並非事實:不管是括號、逗號、還是中文字的辶、乙、乚等等都有彎曲。我在台灣從小學到大學的每一位老師,不管是數學、歷史、化學科,不管是課本還是老師在黑板上寫的字,全都是用浪紋線來表示範圍。我反倒覺得用橫線和數字寫在一起很容易被誤會成減號,或是跟中文在一起被誤會成「一」字。如果沒有合理的反對原因,我希望修改這三處指引,允許使用全形浪紋線。
|
|
|
以上--Yel D'ohan(留言) 2020年10月7日 (三) 23:11 (UTC)
- 香港不用波浪線,供參考。--Temp3600(留言) 2020年10月8日 (四) 04:39 (UTC)
- 目前的規定:地域包容性強,能夠覆蓋不使用(或常用)的地域;使用範圍包容性強,如根據GB/T 15834-2011,波浪線不僅只是有時使用,而且使用範圍較橫線來得小,統一用範圍更大、更常用的可以避免額外對使用範圍進行界定;實現統一,避免各條目混雜使用(在前述兩點及大致上看現有的各種來源官方命名以橫線居多的情況下,統一為一字線更適宜)。--Kirk★ 0#0 2020年10月8日 (四) 08:29 (UTC)
- 囧……一直到2012年移居國外之前,我只在外文期刊上看過用一字線表示範圍。不過這似乎也沒辦法作為地區詞轉換,因為只有一個字元,而且很多ACG作品名稱的中譯仍保留了浪紋線……--Yel D'ohan(留言) 2020年10月8日 (四) 12:05 (UTC)
- 反對使用波浪號,行之已久,統一比較好。-hiJK910 七一七二一 2020年10月8日 (四) 12:17 (UTC)
- 除非根據「名從主人」,作品名明確使用波浪線,否則其他地方應保持原有規範。烏拉跨氪 2020年10月8日 (四) 16:22 (UTC)
- 我感覺在台灣波浪線比一字線更常用,而且用法完全和格式手冊中描述的全形一字線相同。這裡提供幾個例子:中華民國氣象局的氣溫、中華民國主計處的年齡(表一到四)和時數(表六)、台灣大學課程時間、大學指考中的溫度和雨量(第29題)、台北捷運營運時間和班距、貓空纜車營業時間(中、英、日文版都用浪紋線)。我理解技術上可能不容易轉換,但是為了追求條目統一完全禁用我覺得不合理,至少應該允許在條目內部統一的情況下先到先得。--Yel D'ohan(留言) 2020年10月8日 (四) 17:25 (UTC)
- 依據重訂標點符號手冊,連接號為甲式,波浪號為乙式。不過在國際用法,表示範圍沒有在用波浪號的。我認為標準可以修改成優先推薦連接號,波浪號雖不推薦但不禁止使用。臺灣杉在此發言 (會客室) 2020年10月9日 (五) 03:41 (UTC)
- (-)反對:用浪紋很奇怪,沒必要改。--203.145.94.216(留言) 2020年10月9日 (五) 11:36 (UTC)
- 說點可能些微離題的,典範條目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之前一度全文使用波浪號,後來被其他用戶修改為連接號。我在典範條目評選的時候問過主編標點符號的問題(那個時候條目還沒被改),茲將其回應摘錄如下:「根據格式手冊#連結號,『連接號是用作標示某些相關聯成分之間的連接。連接號的形式可分為:短橫線「-」和一字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及中華民國教育部標準中浪紋線「~」可與一字線通用,但在維基百科中不建議採用浪紋線。』由以上語句判斷維基並不硬性規定『~』和『-』⋯⋯」他的回應以現行方針與指引來看合理嗎?—— Eric Liu 歡慶雙十中國國慶(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0年10月9日 (五) 13:41 (UTC)
- 未見到要用全形浪紋的必要性,本來全形連字符就夠奇怪的了,沒什麼必要整這一出。—MintCandy♫ 歡迎參與浙江專題 台州專題 2020年10月16日 (五) 14:51 (UTC)
唱片名稱中的斜線
唱片名稱中的斜線(en:slash (punctuation)),用以分隔不同曲目,條目命名及正文格式用半形「/」,還是全形「/」?如果是半形,前後需要加空格嗎?--Konno Yumeto 肺炎退散 2020年10月29日 (四) 17:12 (UTC)
- 建議可以ping相關編輯人士,我目前遇過的也就《Pop/Stars》和《真實情感/千言萬語》而已。 --無心*插柳*柳橙汁 2020年11月2日 (一) 08:26 (UTC)
- 我個人覺得用全形比較好。——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0年11月2日 (一) 11:00 (UTC)
- 我是覺得沒所謂,不過像《Pop/Stars》等全英文名稱的推薦用半形,如果是全中文名稱推薦用全形。SANMOSA SPQR 2020年11月2日 (一) 11:16 (UTC)
- 用於條目名稱時,基本上是名從主人,官方使用半形就用半形,全形亦同,因為唱片名稱較少有可靠來源與官方不一致的情況。 2020年11月2日 (一) 17:36 (UTC)
- (▲)同上。--安憶Talk 2020年11月7日 (六) 12:56 (UTC)
- 大陸沒有用全形斜線的習慣,即便兩側均為中文,一般也還是用半形。—洛普利寧 2020年11月4日 (三) 17:16 (UTC)
- 補充一下:雖然我個人在部分情況下習慣使用全形「/」,但是基於輸入的方便性,香港通常習慣使用半形「/」。SANMOSA SPQR 2020年11月5日 (四) 09:19 (UTC)
- 所以大家的意見是心情? --無心*插柳*柳橙汁 2020年11月7日 (六) 06:51 (UTC)
- 應該是沒限制。但我仍建議如果條目名稱不存在任何全形字元,應用半形。SANMOSA SPQR 2020年11月8日 (日) 03:45 (UTC)
- 更正於2020年11月8日 (日) 07:26 (UTC)。SANMOSA SPQR 2020年11月8日 (日) 07:26 (UTC)
- 目前看下來除了Eric Liu大表示「用全形比較好」,其他參與人員都覺得使用「使用半形即可」以及「名從主人」。但話說回來雖然唱片名稱較少有可靠來源與官方不一致的情況,但我上面提及的《真實情感/千言萬語》,其官方來源就有半形全形,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應該優先採用半形還是全形? --無心*插柳*柳橙汁 2020年11月8日 (日) 06:14 (UTC)
- 基本上應該可以最早出現的稱呼為準,例如專輯推出時的相關新聞之類的。——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0年11月8日 (日) 07:03 (UTC)
- 應該是沒限制。但我仍建議如果條目名稱不存在任何全形字元,應用半形。SANMOSA SPQR 2020年11月8日 (日) 03:45 (UTC)
這邊ping一下各位好了@Yumeto、Pseudo Classes、AnYiLin、Lopullinen、Sanmosa、Ericliu1912:對於擁有斜線名稱的條目,根據「名從主人(原文名稱)」選擇使用半形「/」與全形「/」。如果歌曲名稱的官方中文與原文名稱採用不同的「斜線」,則優先採用原文名稱。 --無心*插柳*柳橙汁 2020年11月14日 (六) 08:09 (UTC)
- (+)支持。 2020年11月14日 (六) 09:09 (UTC)
- 我覺得在有官方中文名稱時應優先採用,若無官方中文名稱時才採用原文名稱為宜。——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0年11月15日 (日) 06:12 (UTC)
- 這邊不是指不用中文,而是指半形「/」與全形「/」,不過看起來的確容易讓人誤會,我修改一下。 --無心*插柳*柳橙汁 2020年11月15日 (日) 12:06 (UTC)
- 我沒有誤會,我確實覺得斜線也以官方中文名稱優先為宜。畢竟官方中文名稱若和原文名稱在斜線上做出了不同的處理,那就代表官方認為這種斜線用在中文語境中比較適當,或至少有經過考慮。——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0年11月15日 (日) 13:44 (UTC)
- 這邊不是指不用中文,而是指半形「/」與全形「/」,不過看起來的確容易讓人誤會,我修改一下。 --無心*插柳*柳橙汁 2020年11月15日 (日) 12:06 (UTC)
唱片名稱中的括號
既然提到斜線,那麼我想要討論一下括號。之前我將《西西莉亞(妳傷透了我的心)》移動到《西西莉亞 (妳傷透了我的心)》,但Yumeto大表示「括號是屬原本標題」,但歌曲原本的標題使用半形[9],同樣情況的還有《單身女士(給它戴上戒指)》。試問名稱有括號的條目在命名時該麼處理。
- @Yumeto、Pseudo Classes、AnYiLin、Lopullinen、Sanmosa、Ericliu1912、Easterlies:@jarodalien、AT、H2226、百战天虫、Hijk910、Moonshimmer93、Mikupuff:我這裡多ping一點有寫唱片條目的維基人,希望大家能順便參與上面的議題。 --無心*插柳*柳橙汁 2020年11月22日 (日) 05:10 (UTC)
- 個人意見如前所述,在各家媒體用法不一的情況下,支持名從主人,以官方中文名稱為準。——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0年11月22日 (日) 05:16 (UTC)
- 半形括號容易讓人誤會為消歧義用,應該用全形。名字完全只有半形字元的例外,這個時候應該用半形,用全形看起來反而突凹。SANMOSA SPQR 2020年11月22日 (日) 05:19 (UTC)
- (▲)同上,以官方中文名稱優先。但有一點不同,如果沒有官方中文名稱,是自己翻譯來的,我認為括號前為中文時使用全形括號比較合適,為英文時使用半角。--安憶Talk 2020年11月22日 (日) 05:21 (UTC)
- (+)支持 名稱括號使用全形。 ℳ𝒾𝓀𝓊𝓅𝓊𝒻𝒻 ✳ 2020年11月22日 (日) 05:27 (UTC)
- 不止唱片名稱,我認爲英文自然應用半形,如Bank of China (Hong Kong)。但翻譯成的中文(也包括原本就是中文的),既然是中文,應用全形,如中國銀行(香港)。 Konno Yumeto 肺炎退散 2020年11月22日 (日) 05:29 (UTC)
- 你舉出的例子,其名稱在官方網站顯示為「中國銀行(香港)」,英語維基百科選擇將此名稱視為消歧義,而本地根據名從主人應移動至「中國銀行(香港)」。如果你的意思是「未來所有的中文標題只要有括號出現,就一律使用全形括號;同理,英文標題一律使用半形括號」的話,那麼這是不可能的,至少在消歧義頁面的實踐上根本無法實現,消歧義的使用並非只有維基百科,在SEO中使用的頻率也相當高。-- 2020年11月22日 (日) 09:52 (UTC)
- 這裏只涉及非消歧義括號的使用。英文句子用「 ()」,恰好和消歧義形式相同;但中文句子用「()」,和消歧義形式相混恐不妥。至於名從主人,並非照搬網頁字符,如間隔號都用成「·」。 Konno Yumeto 肺炎退散 2020年11月22日 (日) 11:07 (UTC)
- 你舉出的例子,其名稱在官方網站顯示為「中國銀行(香港)」,英語維基百科選擇將此名稱視為消歧義,而本地根據名從主人應移動至「中國銀行(香港)」。如果你的意思是「未來所有的中文標題只要有括號出現,就一律使用全形括號;同理,英文標題一律使用半形括號」的話,那麼這是不可能的,至少在消歧義頁面的實踐上根本無法實現,消歧義的使用並非只有維基百科,在SEO中使用的頻率也相當高。-- 2020年11月22日 (日) 09:52 (UTC)
- (+)支持使用全形。Moonshimmer93(留言) 2020年11月22日 (日) 10:00 (UTC)
- 提供一個使用的例子,目前日語維基百科對標題名稱的括號有「一律使用半形」的限制。我比較傾向Sanmosa的意見。 2020年11月22日 (日) 10:21 (UTC)
- 說實話我有點改不太清楚各位對於唱片名稱的「相關規則的優先度」
- 首先是中文名稱(官方>常用)>英文名稱>>>>>>既不是中文也沒有羅馬拼音的名稱(例如完全都是韓文的KPOP歌曲)
- 英文「該用半形」,中文「該用全形」
- 然而這兩段光是官方中文的名稱就可以產生衝突,例如照理來說應該用全形,但官方卻用半形 (真實情感/千言萬語和西西莉亞(妳傷透了我的心))。還是各位覺得遇到這種符號問題應該採用與英文文法強制大小寫的做法標示需要全形?(反正條目內也可以做解釋,例如〈Dat Stick〉條目有註記「風格化為Dat $tick」,〈The Baddest〉條目有註記「風格化為全大寫」) --無心*插柳*柳橙汁 2020年11月23日 (一) 16:30 (UTC)
- 補充一下,中文不都用全形,也有半形,如WP:PUNCT列有中文半形「-」「/」(通「/」)用法。 Konno Yumeto 肺炎退散 2020年11月23日 (一) 17:03 (UTC)
- 而官方的話,網頁常不及實體產品用法標準,如網頁的中文也常出現「,」(應用「,」)等,不必盡從。大體支持上言使用標準標點符號的意思。 Konno Yumeto 肺炎退散 2020年11月23日 (一) 17:16 (UTC)
- 那看起來,各位覺得「名稱括號使用全形」這邊沒有問題。 --無心*插柳*柳橙汁 2020年11月25日 (三) 13:19 (UTC)
- @Yumeto:如果視覺上沒有差太多的話,{{Support}}。-- 2020年11月25日 (三) 17:15 (UTC)
總結
- 「唱片名稱中的斜線」
- 優先根據唱片的官方中文唱片名稱命名,在沒有官方中文的情況下則根據原文唱片名稱命名。
- 「唱片名稱中的括號」
- 當唱片名稱有半形括號時,應將其轉換為全形括號,避免與用作消歧義的半形括號混淆。
以上是討論結果,歡迎各位提出意見,@Yumeto、Pseudo Classes、AnYiLin、Lopullinen、Sanmosa、Ericliu1912、Easterlies、jarodalien:@AT、H2226、百战天虫、Hijk910、Moonshimmer93、Mikupuff、Softyu、Jacklamf1d14、Joker6666、Leehsiao:。 --無心*插柳*柳橙汁 2020年11月28日 (六) 04:58 (UTC)
- (!)意見:如果採用全形,建議全部一致,不希望出現一下半形一下全形的情況。即斜線也全形,這樣視覺效果較佳。-- 2020年11月28日 (六) 06:06 (UTC)
- 我個人是沒有意見,不過還是等看看其他人的反應好了。 --無心*插柳*柳橙汁 2020年11月29日 (日) 02:58 (UTC)
- 支持括弧和斜線都用全形。--H2226(留言) 2020年11月29日 (日) 10:37 (UTC)
- (▲)同上。--Easterlies 2020年11月29日 (日) 12:47 (UTC)
- 仍然主張如果條目名稱不存在任何全形字元,應用半形。建議以上結論僅適用於條目名稱存在全形字元的情況。SANMOSA SPQR 2020年11月29日 (日) 13:02 (UTC)
- 剛剛把《Pop/Stars》移動到《Pop/Stars》,該怎麼說呢...,我總覺得會有人建立重定向,並且使用重定向名稱。 --無心*插柳*柳橙汁 2020年11月29日 (日) 14:48 (UTC)
- 移回了。SANMOSA SPQR 2020年12月1日 (二) 15:04 (UTC)
- 括號強制要求變為全形還有道理,但斜線(分隔號)改為全形我要給予反對。 --無心*插柳*柳橙汁 2020年12月1日 (二) 17:45 (UTC)
- 移回了。SANMOSA SPQR 2020年12月1日 (二) 15:04 (UTC)
- 剛剛把《Pop/Stars》移動到《Pop/Stars》,該怎麼說呢...,我總覺得會有人建立重定向,並且使用重定向名稱。 --無心*插柳*柳橙汁 2020年11月29日 (日) 14:48 (UTC)
- 之前我說台灣在表示範圍時傾向用浪號而非橫線,大家還是認為要統一用橫線;現在有人說中國大陸和香港傾向用半形斜線,又有許多人認為要用全形……只能呵呵。--Yel D'ohan(留言) 2020年12月2日 (三) 21:06 (UTC)
- 我是可以理解要用全形的心態啦(一個要全大家一起全的概念),但問題是比起「視覺效果較佳」,許多維基人更多都是複製貼上(從各種有/的條目就可以看到加空格根本是看複製條目的狀態),不過目前發言的大多都是英語歌的朋友,日語歌和中文歌還沒有回應...,反正最慘就是回歸到隨便命名的程度而已。 --無心*插柳*柳橙汁 2020年12月3日 (四) 08:19 (UTC)
- 我個人是反對「全部一致採用全形」,雖然目前我們這裡只有討論到「斜線」與「括號」,但還有其他形式條目,例如「橫線」的《Pen-Pineapple-Apple-Pen》、「浪紋線」的《愛之歌~東日本大震災慈善專輯》。題外話,視覺效果較佳絕對是優先度最低的命名條件,像我這樣的懶人一定是有中文就用,其次是考慮名稱有沒有撞名,再來就是系統限制,視覺效果的順位之後面其實從歷年建立條目就可以看到(命名都沒有按照正常外語習慣調整大小寫,視覺效果就算真的成立也是虛設,最後肯定也是用重定向)。 --無心*插柳*柳橙汁 2020年12月3日 (四) 08:30 (UTC)
- 我覺得我要重新提案:
- 「唱片名稱中的斜線」
-
- 唱片名稱中的斜線使用全形與否,遵從「先到先得」原則。惟如唱片名稱(除斜線及括號外)不存在任何全形字元,則僅應用半形斜線。
- 「唱片名稱中的括號」
-
- 當唱片名稱有半形括號時,應將其轉換為全形括號,避免與用作消歧義的半形括號混淆。惟如唱片名稱(除斜線及括號外)不存在任何全形字元,則不應將其轉換為全形括號,而應沿用半形括號。
- 以上。中國大陸好像是完全不用全形斜線的,這方面我們這些喜歡用全形斜線的人要顧及一下。SANMOSA SPQR 2020年12月3日 (四) 08:51 (UTC)
句號 | 逗號 | 頓號 | 分號 | 冒號 | 引號 | 問號 | 嘆號 | 間隔號 | 連接號 | 分隔號 | 斜線 | 省略號 | ||
---|---|---|---|---|---|---|---|---|---|---|---|---|---|---|
全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半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那不然乾脆把第一項改為除了括號的標點符號如何?這些有全形用全形,沒全形用半形應該也可。 2020年12月10日 (四) 07:59 (UTC)
- 對了,有些唱片標題的半形斜線,前後會加上不換行空格,這也應該納入討論的範圍。-- 2020年12月10日 (四) 08:01 (UTC)
- @Pseudo Classes:前者不太行,需要另外討論。後者我建議完全排除半形斜線前後的不換行空格。SANMOSA SPQR 2020年12月10日 (四) 08:05 (UTC)
- @Sanmosa:那要另外再開討論還是在這裡就好?-- 2020年12月12日 (六) 02:59 (UTC)
- 開新吧。SANMOSA SPQR 2020年12月12日 (六) 03:22 (UTC)
- @Sanmosa:那要另外再開討論還是在這裡就好?-- 2020年12月12日 (六) 02:59 (UTC)
唱片標題中的標點符號
句號 | 逗號 | 頓號 | 分號 | 冒號 | 引號 | 問號 | 嘆號 | 間隔號 | 連接號 | 分隔號 | 斜線 | ||
---|---|---|---|---|---|---|---|---|---|---|---|---|---|
全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半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常用於唱片標題的標點符號有上述,編者建立頁面時可能會有混用等問題,為避免編者建立頁面時有疑問,現開啟討論關於唱片標題使用全型或半形的時機。 2020年12月12日 (六) 03:33 (UTC)
- 中文用中文符號,非中文用相應文種符號,如「啊!」「Ah!」「あ!」「아!」(最後兩例由於標題一般採中文或拉丁化而不用)。Konno Yumeto 肺炎退散 2020年12月13日 (日) 10:30 (UTC)
- 另,「…」是省略號,「...」只是三個點(英文維基百科將錯就錯)。 Konno Yumeto 肺炎退散 2020年12月13日 (日) 10:33 (UTC)
- 已修正,這樣省略號不需要討論。 2020年12月16日 (三) 09:07 (UTC)
- 又,「.」(中國大陸、日本字形:「.」)是全形實心句號,不是間隔號,而且進了標題黑名單。歐文彎引號「“ ” ‘ ’」(電腦多簡化成直引號「" " ' '」)和簡體中文「“ ” ‘ ’」使用同一字元,但半全形不同。 Konno Yumeto 肺炎退散 2020年12月17日 (四) 14:48 (UTC)
- 2020年12月16日 (三) 09:07 (UTC)
- 我希望可以加註有官方中文則依據官方中文為主(例如真實情感/千言萬語)。 --無心*插柳*柳橙汁 2020年12月17日 (四) 02:33 (UTC)
- 正式中文有全形有半形(如瑪麗亞·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法蘭克福-巴黎,省/市/縣/鄉=省/市/縣/鄉),參WP:PUNCT。 Konno Yumeto 肺炎退散 2020年12月17日 (四) 15:01 (UTC)
- 其實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根據WP:PUNCT使用標點符號,就像外文需要符合外文格式不能全部大寫一樣。 --無心*插柳*柳橙汁 2020年12月17日 (四) 15:08 (UTC)
- 是個不錯的辦法。-- 2020年12月18日 (五) 19:42 (UTC)
- 其實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根據WP:PUNCT使用標點符號,就像外文需要符合外文格式不能全部大寫一樣。 --無心*插柳*柳橙汁 2020年12月17日 (四) 15:08 (UTC)
我認為這些標點符號在標題沒有中文字的情況下用半形,有中文字則用全形,如何?
- 真心覺得可以順便寫音樂條目命名常規。 --無心*插柳*柳橙汁 2020年12月23日 (三) 17:19 (UTC)
- 先舉個有遇到問題的例子吧,這樣問題直觀直觀一些。--Rowe Wilson Frederisk Holme(留言) 2020年12月25日 (五) 16:21 (UTC)
在格式手冊/標點符號#引號中加入POV一節
- 下列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至合適的討論頁進行,並不要再次編輯本討論。
維基百科部分條目中有一些不大適當的引號使用。例如某些編輯歷史甚至是主要為了在看似理性的評論中的個別詞組或詞語上加入引號。鄙人亦曾對類似用法產生疑惑,後發覺容易被誤用/濫用。現建議在WP:格式手冊/標點符號#引號下加入一條內容(基本照搬英文維基百科對應內容)。
|
|
下給出一些類似例子:
- 習近平條目中,「第十四世達賴喇嘛也稱讚習近平「更務實、更開明」」。
- 還願 (遊戲)#爭議中,「中國大陸玩家批評團隊「夾帶私貨」(隱蔽或不光明正大地展示個人政治立場)、「侮辱國家領導人」、「侮辱中國公民」」。
--Yangwenbo99論 文 2021年3月1日 (一) 03:27 (UTC)
- 「投射」是影射吧。目前而言不反對。--YFdyh000(留言) 2021年3月1日 (一) 08:26 (UTC)
- 代改了。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1日 (一) 10:33 (UTC)
- 不反對自英文維基百科補充翻譯格式手冊,但我覺得應該要説明作為正文內使用引文的部分不能過長(過長的例子: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都變成新聞稿了),如果實在是比較長,而且確實有需要列出,應該使用{{cquote}}、{{quote}}之類的模板(很多FA和GA都有這樣的使用方式)。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1日 (一) 10:33 (UTC)
- 建議為此另加一條規則。--Yangwenbo99論 文 2021年3月1日 (一) 18:00 (UTC)
- 提案人能不能在同一提案下就此事作另擬?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2日 (二) 11:00 (UTC)
- 建議為此另加一條規則。--Yangwenbo99論 文 2021年3月1日 (一) 18:00 (UTC)
- 另外,維基百科:格式手冊/標點符號中有不少格式問題。{{Quote_box}}中的第一個 bullet point 基本上都會被吃掉,各位有沒有甚麼修正的建議?--Yangwenbo99論 文 2021年3月2日 (二) 13:27 (UTC)
-
- @Yangwenbo99:根據上面的測試結果,你用bullet point的話(不只在{{Quote box}},各類的quote模板和wikitable也如是)一定要在第一個bullet point前面開一個新行。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2日 (二) 13:45 (UTC)
- 維基百科:格式手冊/標點符號中的{{Quote_box}}大都是使用 "quote" 指名參數,而非位置參數。而此頁面在上一年年末依舊顯示正常。是否是因為這段時間{{Quote_box}}發生了改動?--Yangwenbo99論 文 2021年3月4日 (四) 08:37 (UTC)
- @Yangwenbo99:2月26日被改過一次,先回退了。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4日 (四) 09:47 (UTC)
- 維基百科:格式手冊/標點符號中的{{Quote_box}}大都是使用 "quote" 指名參數,而非位置參數。而此頁面在上一年年末依舊顯示正常。是否是因為這段時間{{Quote_box}}發生了改動?--Yangwenbo99論 文 2021年3月4日 (四) 08:37 (UTC)
- @Yangwenbo99:根據上面的測試結果,你用bullet point的話(不只在{{Quote box}},各類的quote模板和wikitable也如是)一定要在第一個bullet point前面開一個新行。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2日 (二) 13:45 (UTC)
-
- (+)支持。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2日 (二) 13:45 (UTC)
對引4的修改
依照U:Sanmosa建議,現提議對引4作如下修正:
|
|
--Yangwenbo99論 文 2021年3月2日 (二) 13:27 (UTC)
- (+)支持。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2日 (二) 13:45 (UTC)
- {{Cquote}}似乎不適合用於條目中(見該模板說明頁面)。——BlackShadowG(留言)維基百科20歲生日快樂! 2021年3月4日 (四) 13:49 (UTC)
- 此處中文和英文維基百科似乎規定有所不同,而該模板頁面中所援引者是英文維基百科的格式手冊。如果覺得有需要修改,可以另行提議--Yangwenbo99論 文 2021年3月5日 (五) 06:43 (UTC)
- 同上,我自己寫條目也會用{{Cquote}}。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6日 (六) 00:42 (UTC)
- 現公示7日。SANMOSA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2021年3月14日 (日) 09:15 (UTC)
- 本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至合適的討論頁進行,並不要再次編輯本討論。
在香港/澳門畫名如何使用書名號?
範例表格 | 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在書畫名旁是否應該使用書名號?如果使用,應當用雙書名號「《》」還是單書名號「〈〉」? |
---|---|
問題背景 |
|
我的觀點 | 鑑於書名號的用法比較複雜,這裡只討論在香港繁體/澳門繁體下畫名中的書名號用法。
|
我的解決方案 | 建議統一兩個模板的語法,即在香港繁體/澳門繁體下均使用雙書名號或單書名號(亦或無書名號?但在畫作名之外的場合似乎是普遍用書名號的,而該模板不止用於畫作)。
|
此前的類似討論 |
|
--立日(留言) 2021年6月6日 (日) 08:48 (UTC)
- 雙書名號。--【和平至上】💬 2021年6月7日 (一) 01:32 (UTC)
- 謝謝,也就是說在畫名使用Template:單雙書名號轉換比較合適嗎。--立日(留言) 2021年6月8日 (二) 03:40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