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讨论:命名常规/存档13
本页是以往讨论的存档。请勿编辑本页。若您想发起新讨论或重启现有讨论,请在当前讨论页进行。 |
有关维基百科:命名常规中对原创译名规定的缺失
几个月前以及近期发生于User:暖城2016-02-05,User:Dragoon17cc等用户的编辑争议围绕着译名的问题。在下注意到暖城用户申明:“编者有权在没有官方译名的时候原创中文译名”;然而须知WP:NOT#OR申明维基百科不是:"发表原创或初级研究 ,例如提出新理论及解法、原创意念、自创定义或词语等"的地方,且目前的命名常规对原创译名并无定义;因此在下建议社群讨论是否有必要对原创译名的行为进行可于命名常规方针中确认的许可,并规定何时可使用原创译名,以进一步减少可能发生的争议。--Innocentius Aiolos 2017年11月21日 (二) 23:06 (UTC)
- 维基百科:命名常规并没有对“编者有权在没有官方译名的时候原创中文译名”这一句和类似语句,暖城表达的应该是“目前不能通过解释、调解、讨论命名方针达成共识。则先得先到”,翻译本身就是双面刃,要照字面意思翻、还是所指事物翻、还是音译,还是要讲究雅信达。都是需要共识,我可以支持保持目前装况给予未有中文名称事物一个译名,但有其他用户认为翻译不当时可以提出讨论、删除,有先例为一用户德国地名译名后另一用户表示该发音并非德语发音而修改,即是一个经讨论的例子。--米莉娅诺朵卡 2017年11月21日 (二) 23:24 (UTC)
- 然而在命名常规没有对原创译名进行规定的同时,亦有规定表示可以使用英文命名的情况:“原文比中文翻译在中文中更加常用”时,“尽量使用人、物或事项的最常见的名称”时,等。相反,使用原创译名并不被方针支持,同时也不符合“先到先得”的“使用条目匹配命名方针的最初使用名称”。--Innocentius Aiolos 2017年11月22日 (三) 00:14 (UTC)
- 维基百科:命名常规并没有对“编者有权在没有官方译名的时候原创中文译名”这一句和类似语句,暖城表达的应该是“目前不能通过解释、调解、讨论命名方针达成共识。则先得先到”,翻译本身就是双面刃,要照字面意思翻、还是所指事物翻、还是音译,还是要讲究雅信达。都是需要共识,我可以支持保持目前装况给予未有中文名称事物一个译名,但有其他用户认为翻译不当时可以提出讨论、删除,有先例为一用户德国地名译名后另一用户表示该发音并非德语发音而修改,即是一个经讨论的例子。--米莉娅诺朵卡 2017年11月21日 (二) 23:24 (UTC)
- 人名、地名有一套完善的翻译体系,这个是应该全部翻译的,其他的先听听大家怎么说。--苞米(☎) 2017年11月22日 (三) 04:24 (UTC)
- 想说明一下:“编者有权在没有官方译名的时候原创中文译名”这不是我发明或者创造的规则,是在去年年底或者今年年初客栈讨论的时候有人提到的,具体是哪一次需要找一下。--暖城2016-02-05(留言) 2017年11月25日 (六) 15:31 (UTC)
- 请参见Talk:摩洛哥皇家货运航空。--暖城2016-02-05(留言) 2017年11月25日 (六) 15:55 (UTC)
- 见上述讨论,在下认为原创译名并非不可。然而根据WP:5P:维基百科必须遵循非原创研究方针。这意味着若有可供查证的中文译名时,原创译名应当尽量被避免。同时,原创译名亦有可能产生各种各样的异议,在这些异议发生之时,不应当采用“先到先得”的方法(须知“时间原则”比较的是可靠可查证来源的先后,而不是编者编辑条目的先后;而“先到先得”也只应用于“符合方针要求的,匹配命名方针的最初的使用名称”,而原创译名尽管与命名方针不冲突,但显然不被五大方针支持),而应当将条目移动到原文的原名称(即符合命名方针:“除非原文比中文翻译在中文中更加常用,否则请使用中文来对条目进行命名”),并将其作为共识形成之前的暂命名。故提出以下建议:
|
|
希求各位的建议。--Innocentius Aiolos 2017年11月25日 (六) 19:52 (UTC)
- 原创译名这名称不好听,另议,而且如果前一个人翻译很烂翻出一个不好的名称,举个例子,我知道这个例子很烂,但越烂用能知道这是否会有问题,例如“うるさいこうくう”是一个日文条目,而且没有官方中文翻译,小绿自己翻“乌鲁赛依勾哭”并写成条目,根据先得先到是使用这个怎么看都很烂的名称,其他人如小红翻成“五月苍蝇航空”、小白翻成“啰嗦航空”、小蓝坚持要叫“乌鲁赛依航空”,而网络上有人使用“吵吵航空”(15笔资料结果)和“乌鲁赛依航空”(2笔资料结果)。。。这个状况下如何解决?--米莉娅诺朵卡 2017年11月25日 (六) 20:21 (UTC)
- 这是属于中文来源有中文译名的状况,应当使用最常用的译名,相关方针已澄清。若是来源中没有任何人使用任何中文译名,那么在争议解决前应当使用条目的元语言原名“うるさいこうくう”或者“うるさい航空”(相信日文也有这样的写法)作为该条目的名称。--Innocentius Aiolos 2017年11月25日 (六) 20:25 (UTC)
- 原创译名这名称不好听,另议,而且如果前一个人翻译很烂翻出一个不好的名称,举个例子,我知道这个例子很烂,但越烂用能知道这是否会有问题,例如“うるさいこうくう”是一个日文条目,而且没有官方中文翻译,小绿自己翻“乌鲁赛依勾哭”并写成条目,根据先得先到是使用这个怎么看都很烂的名称,其他人如小红翻成“五月苍蝇航空”、小白翻成“啰嗦航空”、小蓝坚持要叫“乌鲁赛依航空”,而网络上有人使用“吵吵航空”(15笔资料结果)和“乌鲁赛依航空”(2笔资料结果)。。。这个状况下如何解决?--米莉娅诺朵卡 2017年11月25日 (六) 20:21 (UTC)
- 应该要指出是要可靠来源采用该译名才算数,不是一个blog用了某译名我们就要跟随。--Temp3600(留言) 2017年11月26日 (日) 08:37 (UTC)
- 没有理由反对(taz腔),修正。--Innocentius Aiolos 2017年11月26日 (日) 13:50 (UTC)
- “元语言原名”的定义是什么,翻译源语言?(假设翻译了日文版的英国地名)/主题本土语言?(会出现冷门语言,虽然准确但可能罕用)。“原文名称”或许更好,参照外文可靠来源。其他(+)支持。原创译名虽然不符合非原创研究,但五大支柱中的忽略所有规则可能适用,无争议情况下的便利性妥协。--YFdyh000(留言) 2017年11月26日 (日) 22:23 (UTC)
- 感谢,做出修正。先不着急支持,还没统一意见勒。--Innocentius Aiolos 2017年11月27日 (一) 03:25 (UTC)
- 建议将译名争议直接合并入“使用中文”中。“命名冲突”章节并非指下述内容,也没有明显的讨论记录(?)。——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2017年11月27日 (一) 00:34 (UTC)
- 感觉这一节还是比较符合“命名冲突”的定义的(原创译名导致的冲突,编辑战,等),做出一定修改,请您再评价。--Innocentius Aiolos 2017年11月27日 (一) 03:31 (UTC)
- 刚刚再翻了常规,好像还有一个大章节“使用其他语言时”,也就是说原则上允许使用非中文名称,这样会不会被利用为不翻译为中文名称的“退路”,也就是说,如果存在原创译名并发生争议的话,其实可以直接回退为不翻译,保留语源名加{{chinesetitle}}。——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2017年11月27日 (一) 04:17 (UTC)
- 是的,然而这样就成立了使用原创译名与不使用原创译名的争议,(个人认为)这个时候应当回退到原文名称,并判断该原创译名是否可行。--Innocentius Aiolos 2017年11月27日 (一) 05:15 (UTC)
- 刚刚再翻了常规,好像还有一个大章节“使用其他语言时”,也就是说原则上允许使用非中文名称,这样会不会被利用为不翻译为中文名称的“退路”,也就是说,如果存在原创译名并发生争议的话,其实可以直接回退为不翻译,保留语源名加{{chinesetitle}}。——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2017年11月27日 (一) 04:17 (UTC)
- 注意Wikipedia:译名规范里列出的比照规则,除了人名、地名都已规范完备外,如《世界人名翻译大辞典》等还附有译音表可资利用,因此各语种音译也是有规范可循的。因此最容易出现的争议是由外语意译引发。本讨论应聚焦在意译上。因为各种中外双语词典已载有大量中外词语,所以其实绝大部分意译都可以将一个词分成几部分词语来译出,而不是必须要先有整个词的中译。易有争议的是已有个不太好的中译。根据十多年来的争议历史,我认为有如下几点值得进一步探讨:
- 感觉这一节还是比较符合“命名冲突”的定义的(原创译名导致的冲突,编辑战,等),做出一定修改,请您再评价。--Innocentius Aiolos 2017年11月27日 (一) 03:31 (UTC)
- 当一个无中文名的译名根据词典可以意译,同时根据译音表也可音译的情况下,在无歧义的前提下是否一般应以意译为优先?
- 当一个译名根据词典可以意译,同时存在一个有可靠来源但翻译质量不高(这点需要界定范围)的音译情况下,在无歧义的前提下是否一般应以前者为优先?
- 无中文名情况下,第一个重要译名如有较大争议,而又无法达成共识,是应直接使用外文原名,还是应以词典意译(次之是译音表音译)为优先?Sgsg(留言) 2017年11月27日 (一) 13:55 (UTC)
- 这里似乎在讨论的是"原创译名何时可以使用"和"原创译名出现争议时在无共识之前条目应该使用的名称"。具体原创译名是应该音译还是意译就成了一个更大更广的问题,而应当另开讨论(须知Wikipedia:译名规范亦非共识)。请允许在下修正您的问题:
- 当仅有的可靠来源的翻译质量不高时,在无歧义的条件下是否可以允许自创译名?
- 无中文名情况下,第一个重要译名如有较大争议,而又无法达成共识,是应直接使用外文原名,还是应以参照词典进行翻译为优先?--Innocentius Aiolos 2017年11月27日 (一) 18:12 (UTC)
- 即已七日无人推进讨论,推请公示7~14日,若无反对意见,请修改相应方针。--Innocentius Aiolos 2017年12月3日 (日) 17:26 (UTC)
- @Sgsg:想回应一下吗?--Temp3600(留言) 2017年12月5日 (二) 03:41 (UTC)
- 观乎上列讨论,未见异议,今起公示,为期七日,如无异议,则视为通过。--J.Wong 2017年12月14日 (四) 11:16 (UTC)
- 感谢邀约!多日没来,方才刚刚看到。我的异议有如下两点:
- 修改段落错误:提议增补的条文位于“使用中文”段落里,这恐怕存在问题。“使用中文”段落规定的是命名中通常使用中文而非外文,而增补的条文说的是怎样确定译名的问题,并不属于“使用中文”段落的范围。这段话不应加在“使用中文”段落里,而应直接在“命名冲突”里说明。
- 上述提议未厘清所谓“原创译名”的含义。理论上说,维基百科必须遵循非原创研究方针,所以“原创译名”这一提法是不合适的(@米莉婭諾朵卡:也对这一提法表达了异议,见上)。按以往的做法,如可靠中文来源没有中文译名,则第一步是使用作为可靠来源的工具书等进行翻译(包括意译或音译),如借助工具书也无法翻译,得使用其他语言命名。所以拟修改的“命名冲突”中的规定似可作:
- 感谢邀约!多日没来,方才刚刚看到。我的异议有如下两点:
|
上述规定的解决流程将是:a可靠来源没有中文译名(或有但不符合命名方针)→b根据工具书或其他可靠来源译出中文译名/或者c使用原文名称(即转到“使用其他语言时”那段)。若b造成移动战或争议且目前不能达成共识,则进入c即使用原文名称。c的原文名称在两种情况下可以修改:一是共识产生,或者二是可靠来源有了中文译名(这样就跳出了该规定的范围)。不知诸君以为如何?欢迎大家继续探讨。Sgsg(留言) 2017年12月17日 (日) 05:14 (UTC)
- 感谢您的回应!您的建议我认为没有问题,只是希望能把“命名中,在可靠来源没有中文译名...可以根据工具书或其他可靠来源译出中文译名。”这句话单拿出来放到使用中文一栏。这句话应当归为“如何使用中文”而不是“命名冲突”:可以使用查询工具书找到的译名,这其实是属于“可以使用中文”一范畴的条例,而似乎和“命名冲突”没啥关系?--Innocentius Aiolos 2017年12月17日 (日) 06:06 (UTC)
- 感谢您的回复。关于章节归属问题,我认为还是更适合放在“命名冲突”中。因“使用中文”是“命名惯例”下的章节,其含义是“应当使用中文”,而和“如何使用中文”无关。这正类似于其后各节的意思是“应当使用事物的常用名称”、“应当使用全称”等等。具体“如何使用中文”自有“具体命名”、“翻译指引”等章节指导,无须将这样的细节规定到“命名惯例”中。而且“命名中,在可靠来源没有中文译名...可以根据工具书或其他可靠来源译出中文译名。”这句话并不需要作为惯例额外加以规定,因为根据维基百科:可供查证、维基百科:非原创研究(特别注意其中的“翻译”一节)等的规定,这句话说的其实是毋庸置疑的做法,并无任何争议。这句话放在此处的目的仅仅是限定该命名冲突的范围。如您对这句话的位置仍有疑问,我认为另一个解决办法是您对维基百科:非原创研究中的“翻译”一节提出修改建议。本部分规定也应充分注意与维基百科:非原创研究中的“翻译”一节相符合。Sgsg(留言) 2017年12月23日 (六) 09:37 (UTC)
- 同意,按您的方法修改。在下会进一步关注WP:OR与这里的关联。--Innocentius Aiolos 2017年12月23日 (六) 15:33 (UTC)
- 感谢您的回复。关于章节归属问题,我认为还是更适合放在“命名冲突”中。因“使用中文”是“命名惯例”下的章节,其含义是“应当使用中文”,而和“如何使用中文”无关。这正类似于其后各节的意思是“应当使用事物的常用名称”、“应当使用全称”等等。具体“如何使用中文”自有“具体命名”、“翻译指引”等章节指导,无须将这样的细节规定到“命名惯例”中。而且“命名中,在可靠来源没有中文译名...可以根据工具书或其他可靠来源译出中文译名。”这句话并不需要作为惯例额外加以规定,因为根据维基百科:可供查证、维基百科:非原创研究(特别注意其中的“翻译”一节)等的规定,这句话说的其实是毋庸置疑的做法,并无任何争议。这句话放在此处的目的仅仅是限定该命名冲突的范围。如您对这句话的位置仍有疑问,我认为另一个解决办法是您对维基百科:非原创研究中的“翻译”一节提出修改建议。本部分规定也应充分注意与维基百科:非原创研究中的“翻译”一节相符合。Sgsg(留言) 2017年12月23日 (六) 09:37 (UTC)
有必要将非拉丁字母的原名拉丁化,使用“うるさいこうくう”或者“うるさい航空”命名并不恰当,毕竟很多人并不认识假名字母--苞米(☎) 2017年12月18日 (一) 07:00 (UTC)
- 只需要遵循"仅在无原文可循且无其他语言版本时,为非汉语圈事物条目标注英文"即可?--Innocentius Aiolos 2017年12月18日 (一) 16:26 (UTC)
- 赞成Lnnocentius的上述回应,只需要遵循“仅在无原文可循且无其他语言版本时,为非汉语圈事物条目标注英文”即可。Sgsg(留言) 2017年12月23日 (六) 09:47 (UTC)
- 已有很长一段时间征求建议和意见,且先前的争议亦已达成共识并解决,请参照相关讨论修改相关方针。--Innocentius Aiolos 2018年1月1日 (一) 05:20 (UTC)
我就直说了吧:只要一天还有媒体死跟着英语发音规则,硬要把“普京”译成“普丁”,原创译名这回事就没法规范,至少没法滴水不漏地规范。毕竟连媒体的译名都信不过了,懂其他语言的用户也只能够引用《孙中山是男性无须引用》来为自己辩护了。【粤语文学大使残阳孤侠】 2018年1月2日 (二) 16:42 (UTC)
- 简单来说,这个提案不是为了去规范“哪个译名可以使用,哪个更好听”,而是“仅在没有可靠媒体使用译名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编者自创的译名”,仅此而已。--Innocentius Aiolos 2018年1月3日 (三) 05:38 (UTC)
- 已经根据上方sgsg的提案修改相应方针。--Innocentius Aiolos 2018年1月7日 (日) 06:14 (UTC)
连接号的使用
维基百科:命名常规#连接号的使用的要求与维基百科:格式手册/标点符号#连接号的要求不一致。--苞米(☎) 2017年12月27日 (三) 11:16 (UTC)
连接号是用作标示某些相关联成分之间的连接。连接号的形式可分为:短横线“-”和一字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及台湾教育部标准中浪纹线“~”可与一字线通用,但在维基百科中不建议采用浪纹线。
|
维基百科:命名常规#连接号的使用的要求: 连接号即连字符。中文维基百科允许两种连接号的使用,一种是全角连字符“-”(Unicode:FF0D),另一种是半角连字符“-”(Unicode:002D)。
有关先前对连接号方面的讨论,详见Wikipedia:投票/格式手册中关于连字号的规定。
|
以标准中符合规范的“比尔-朗伯定律”为例,并不符合“命名常规”的要求。一字符,也就是全角连字符“-”。应该按照规范,限定为“相关项目的起止”和“数值的范围”,如“上海-台北城市论坛”应该用半角连接号。--苞米(☎) 2017年12月27日 (三) 11:20 (UTC)
- 这部分格式手册订立比命名规则更晚,应该按格式手册。 --达师 - 345 - 574 2017年12月28日 (四) 06:59 (UTC)
- 但方针优先于指引。所以的确应该选一个版,然后统一两页内容。--J.Wong 2017年12月29日 (五) 09:03 (UTC)
- 两个似乎都是方针,我觉得是不是把命名常规的改了,将一字符的适用范围限定到“相关项目的起止”和“数值的范围”,其他都使用“-”是一个比较简单的修改方案。--苞米(☎) 2017年12月29日 (五) 11:32 (UTC)
- 格式手册属于指引,命名常规才是方针。--J.Wong 2017年12月30日 (六) 06:18 (UTC)
- 两个似乎都是方针,我觉得是不是把命名常规的改了,将一字符的适用范围限定到“相关项目的起止”和“数值的范围”,其他都使用“-”是一个比较简单的修改方案。--苞米(☎) 2017年12月29日 (五) 11:32 (UTC)
- 但方针优先于指引。所以的确应该选一个版,然后统一两页内容。--J.Wong 2017年12月29日 (五) 09:03 (UTC)
双边关系条目命名中的连接号
改为统一使用“-”号,优点:
- 符合“维基百科:格式手册/标点符号”要求;
- 便于输入
--苞米(☎) 2017年12月26日 (二) 03:56 (UTC)
- (?)疑问:关于连接号要用哪一种,这确定是符合的吗?能否稍微解释一下。--Fauzty(留言) 2017年12月26日 (二) 05:25 (UTC)
- 参见WP:命名常规,英文连字号只用于带有连字号的外语专有名词(比如摩棉-加冷、布特罗斯-加利),以及技术规范。双边关系条目应该用中文连字号。(上个星期才因为这个问题,回退了一次移动操作。)采用哪种连字号对于读者搜索相关条目应该没什么影响。--春卷柯南庆祝加入维基十周年 ( 论功行赏 ) 2017年12月26日 (二) 06:03 (UTC)
- “中国-日本关系”这样的连接号,不是应该属于“复合名词中起连接作用”吗--苞米(☎) 2017年12月26日 (二) 07:00 (UTC)
- 短横线“-”属于中文连接号的一种,另一种是一字线“-”--苞米(☎) 2017年12月26日 (二) 07:39 (UTC)
- 参见WP:命名常规,英文连字号只用于带有连字号的外语专有名词(比如摩棉-加冷、布特罗斯-加利),以及技术规范。双边关系条目应该用中文连字号。(上个星期才因为这个问题,回退了一次移动操作。)采用哪种连字号对于读者搜索相关条目应该没什么影响。--春卷柯南庆祝加入维基十周年 ( 论功行赏 ) 2017年12月26日 (二) 06:03 (UTC)
- (&)建议:本人建议不管以“-”还是“-”为标准,都应该设置非标准写法到标准写法重定向,以便检索。--CuSO4 2017年12月27日 (三) 08:27 (UTC)
- 同上,重定向即可。--Leiem(留言) 2017年12月28日 (四) 06:15 (UTC)
- (-)反对:建议@Baomi查找过往的讨论;我找了一下没找到那个讨论,大意就是说连接号的问题。我所记得的内容是:双边关系中,连接符应该是-。 -- SzMithrandir ❈ Ered Luin ❈ 2018年1月1日 (一) 05:51 (UTC)
- @SzMithrandir:这个问题就这样吧,后来想想,觉得有些像“茴”字的写法,没什么讨论的必要。--苞米(☎) 2018年1月1日 (一) 09:13 (UTC)
- (:)回应:不至于那么trivial。连字符这个东西,很大程度上是要跟西方文字(尤其英文)对应;而英文中双边关系(如Canada–United States relations、Canada–China relations)显然用的不是hyphen,“Hungarian-American”“Saxe-Coburg”这些才是hyphen——虽然这种思想有点过于依赖enwiki,认为enwiki都是对的,但现实确实如此。参见en:dash。-- SzMithrandir ❈ Ered Luin ❈ 2018年1月1日 (一) 20:30 (UTC)
- @SzMithrandir:这个问题就这样吧,后来想想,觉得有些像“茴”字的写法,没什么讨论的必要。--苞米(☎) 2018年1月1日 (一) 09:13 (UTC)
修改命名常规
|
|
--苞米(☎) 2018年1月5日 (五) 04:02 (UTC)
@hat600、Wong128hk、Fauzty、春卷柯南、CopperSulfate、@PhiLiP、Leiem、SzMithrandir、Ochloese、Fdcn、@Winertai、Mywood、蘇州宇文宙武、街燈電箱150號、Ch.Andrew、@Cloudcolors、Fireattack、Webridge、XiaoZhou、Mewaqua、@Tp0910:希望各位可以对这个修改发表一下看法,谢谢。如有打扰,在这里先说声抱歉。--苞米(☎) 2018年1月5日 (五) 04:15 (UTC)
- 补充,之前关于双边关系条目应该使用哪一种连接号,就已经有几位编辑(包括我)提出与楼主的意见相反的观点。以后有机会,我会表明我的立场;但是要立即回复的话,我现时的立场和上次讨论的时候一样。--春卷柯南庆祝加入维基十周年 ( 论功行赏 ) 2018年1月5日 (五) 04:20 (UTC)
- 感觉没什么问题。不过条目即使含全角符号,也要设立半角的重定向,这样便于输入。--Leiem(留言) 2018年1月5日 (五) 05:01 (UTC)
- @Leiem:这个没想好怎么叙述,阁下认为怎么加,加哪里合适?--苞米(☎)“霍克森宝藏”正在参加同行评审,诚邀各位移步这里,给出宝贵的意见 2018年1月5日 (五) 11:21 (UTC)
- 看看WP:重定向里有没有相应描述,没有的话新建一个讨论。--Leiem(留言) 2018年1月5日 (五) 16:15 (UTC)
- @Leiem:这个没想好怎么叙述,阁下认为怎么加,加哪里合适?--苞米(☎)“霍克森宝藏”正在参加同行评审,诚邀各位移步这里,给出宝贵的意见 2018年1月5日 (五) 11:21 (UTC)
- 感觉没什么问题。不过条目即使含全角符号,也要设立半角的重定向,这样便于输入。--Leiem(留言) 2018年1月5日 (五) 05:01 (UTC)
- 建议:1) 保留参见关于连接号的讨论;2) 增加{{seealso|Wikipedia:格式手册/标点符号#连接号}};3) 考虑增加“全角连字符应建立半角重定向”的规定。 --达师 - 370 - 608 2018年1月5日 (五) 06:21 (UTC)
- (:)回应@hat600:1)修改后就和之前讨论的结果不相符了,没有保留的必要;2)已增加;3)这个没想好怎么叙述--苞米(☎)“霍克森宝藏”正在参加同行评审,诚邀各位移步这里,给出宝贵的意见 2018年1月5日 (五) 11:16 (UTC)
- 支持提议条文。适用现行对外双边关系条目的全角连字符“-”不变,至于设立半角的重定向,持开放态度。--Tp0910(留言) 2018年1月5日 (五) 11:28 (UTC)
- @Tp0910:双边关系的命名是否需要在修改后的方针中体现,若需要,怎么描述--苞米(☎)条目“霍克森宝藏”正在参加同行评审,诚邀各位移步这里,给出宝贵的意见 2018年1月5日 (五) 14:54 (UTC)
- 建议表示相关地区、项目、数值的起止或范围,或者,不用特意添加,“上海-台北”航班亦可套用双边关系的命名。--Tp0910(留言) 2018年1月5日 (五) 15:13 (UTC)
- @Tp0910:我还是认为双边关系用的连接号是和“上海-台北”不同的,“上海-台北”这个例子中连接号可以理解为“到”,而双边关系“中国-日本关系”中的是“与/和”。如果想要现在双边关系的命名习惯符合条文要求,应该添加条文说明它可以例外,因为按现在打算的条文,它是不符合要求的。--苞米(☎)条目“霍克森宝藏”正在参加同行评审,诚邀各位移步这里,给出宝贵的意见 2018年1月6日 (六) 13:39 (UTC)
- 那就表示相关项目、数值的起止或范围 或 表示相关地区、项目、数值的起止或范围。这样“上海-台北”就可解释为“到”(起止)、“和”(范围)。--Tp0910(留言) 2018年1月6日 (六) 15:58 (UTC)
- @Baomi:或直接表示相关项目、数值的范围。项目不必限定为起止、数值不局限在范围,而且范围也有起止的含意。--Tp0910(留言) 2018年1月9日 (二) 16:51 (UTC)
- @Tp0910:我还是认为双边关系用的连接号是和“上海-台北”不同的,“上海-台北”这个例子中连接号可以理解为“到”,而双边关系“中国-日本关系”中的是“与/和”。如果想要现在双边关系的命名习惯符合条文要求,应该添加条文说明它可以例外,因为按现在打算的条文,它是不符合要求的。--苞米(☎)条目“霍克森宝藏”正在参加同行评审,诚邀各位移步这里,给出宝贵的意见 2018年1月6日 (六) 13:39 (UTC)
- 建议表示相关地区、项目、数值的起止或范围,或者,不用特意添加,“上海-台北”航班亦可套用双边关系的命名。--Tp0910(留言) 2018年1月5日 (五) 15:13 (UTC)
- @Tp0910:双边关系的命名是否需要在修改后的方针中体现,若需要,怎么描述--苞米(☎)条目“霍克森宝藏”正在参加同行评审,诚邀各位移步这里,给出宝贵的意见 2018年1月5日 (五) 14:54 (UTC)
- (!)意见我觉得中文及英文(或其它各种语言)在百科外的真实世界,本来就有对连字号固定用法,尤其是一些专有/特定的名词或专门的描述在某个专业间都有他们各自专业间的规定,百科应该以各描述内容时的专业为主,格式手册的规定应只是参考,否则会变成为了百科格式的正确,反而要回过头来改本来某个词或某在描述在人家专业使用时的用法,这样反而本末倒置了。--天上的云彩 | สนทนาธรรมได้ที่นี่ 2018年1月9日 (二) 00:15 (UTC)
- @Cloudcolors::中国大陆和台湾都有标点符号相关的规范可以查,其他行业、专业是不是有另外的规定不是很清楚。现实中,中文的连接号使用乱的很,几乎可以用随意来说,除了短横“-”和一字符“-”,还有半个破折号“—”和波浪线。以“2017上海-台北城市论坛”为例,中新社网站用了短横“-”,统战部网站用了一字符“-”。我打算放弃这个修正案了,就这么着吧,想用哪个自己随意也好。--苞米(☎) 2018年1月10日 (三) 12:23 (UTC)
- 讨论半途而废,又反对投票解决,难怪维基百科待办事项一箩筐。--Tp0910(留言) 2018年1月10日 (三) 12:59 (UTC)
- @Tp0910:发起这个修正案的初衷,是为了让命名常规符合中国大陆和台湾相关规范的要求,但搜索的一些资料后发现,这些规范并不是执行的很好,也就是现实中很多权威机构也不执行这些规范,所以也就没有最初的坚持了--苞米(☎) 2018年1月10日 (三) 14:55 (UTC)
- GB/T 15834―2011有过修订,不知是否已参考。注意,为推荐而非强制标准。--YFdyh000(留言) 2018年1月11日 (四) 19:07 (UTC)
- 讨论半途而废,又反对投票解决,难怪维基百科待办事项一箩筐。--Tp0910(留言) 2018年1月10日 (三) 12:59 (UTC)
- @Cloudcolors::中国大陆和台湾都有标点符号相关的规范可以查,其他行业、专业是不是有另外的规定不是很清楚。现实中,中文的连接号使用乱的很,几乎可以用随意来说,除了短横“-”和一字符“-”,还有半个破折号“—”和波浪线。以“2017上海-台北城市论坛”为例,中新社网站用了短横“-”,统战部网站用了一字符“-”。我打算放弃这个修正案了,就这么着吧,想用哪个自己随意也好。--苞米(☎) 2018年1月10日 (三) 12:23 (UTC)
- 阁下注意,在那次修订前,该标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强制标准。国标中连字符条款没被修订过。中国内地出版行业和新闻行业实际应遵守该规范。--云间守望 2018年1月14日 (日) 01:22 (UTC)
- @WQL:烦请指明标准编号,修订代替的GB/T 15834―1995也是国标/推荐。--YFdyh000(留言) 2018年1月21日 (日) 02:11 (UTC)
修改WP:命名常规之括号的使用
|
|
以上。--Leiem(留言) 2018年1月15日 (一) 10:52 (UTC)
- 基本(+)支持:但似乎没有举出“由于技术原因需改为全角括号”的例子。--Tazkeung(留言) 2018年1月16日 (二) 05:54 (UTC)
- 事实性修改,另楼上+1,其他(+)支持。--Yangfl(留言) 2018年1月16日 (二) 07:28 (UTC)
- @Tazkeung:@Yangfl:已添加例子螺[5.5]十一烷。--Leiem(留言) 2018年1月16日 (二) 11:36 (UTC)
- @Leiem:(?)疑问2.2.2-穴醚则何如?--Yangfl(留言) 2018年1月16日 (二) 14:08 (UTC)
- 如果是正式名称应该没什么问题。--Leiem(留言) 2018年1月16日 (二) 14:13 (UTC)
- 我认为因为技术原因使用代替标点的,应该标识出来,并且正文中应使用正确的标点,链接要使用管道链接。--苞米(☎) 2018年1月16日 (二) 14:16 (UTC)
- 完成。已挂correct title模板。--Leiem(留言) 2018年1月16日 (二) 14:22 (UTC)
- 我认为因为技术原因使用代替标点的,应该标识出来,并且正文中应使用正确的标点,链接要使用管道链接。--苞米(☎) 2018年1月16日 (二) 14:16 (UTC)
- 如果是正式名称应该没什么问题。--Leiem(留言) 2018年1月16日 (二) 14:13 (UTC)
- @Leiem:(?)疑问2.2.2-穴醚则何如?--Yangfl(留言) 2018年1月16日 (二) 14:08 (UTC)
- @Tazkeung:@Yangfl:已添加例子螺[5.5]十一烷。--Leiem(留言) 2018年1月16日 (二) 11:36 (UTC)
- 建议不要纳入命名常规的通用章节。在Wikipedia:命名常规_(技术限制)已规定了方括号的情况。而其他可置于Wikipedia:命名常规#具体命名一节下。 --达师 - 370 - 608 2018年1月19日 (五) 11:37 (UTC)
- 那可以把方括号的去掉。只留圆括号的使用。--Leiem(留言) 2018年1月19日 (五) 15:22 (UTC)
- 提醒︰此修订须与下列新《命名常规‧括号的使用》配合。--J.Wong 2018年1月24日 (三) 07:23 (UTC)
命名常规修订
有用户就《命名常规‧括号的使用》作出以下增订,属事实陈述。如有异议,请七日内提出,否则视为通过。
-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Wikipedia:命名常规 (技术限制)|技术限制]],花括号({ })、方括号([ ])、尖括号(< >)之半角形式均不允许出现在页面标题中。此类符号若不得不使用,只能使用全角符号。参见下节[[#特殊符号]]。」
关于命名方针与连字符的问题
各位维基人,根据WP:NAME确定的技术要求中文维基百科允许两种连接号的使用,一种是全角连字符“-”(Unicode:FF0D),另一种是半角连字符“-”(Unicode:002D),其中全角连字符“-”主要用于中文、日期或时间的连接,如“上海-台北”。但是在本人编辑宁波舟山港条目时出现了一个现实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和交通运输部的多份官方文件[1][2],宁波舟山港的正式名称为“宁波—舟山港”,其中的连字符使用的是半个破折号“—”,而不是全角连字符“-”。本人计划根据正式名称对条目进行移动和重定向,但对于新条目名称中连字符的使用产生了困惑,恳请诸位维基人帮助。 --KirkTalk 2018年1月30日 (二) 08:02 (UTC)
- (※)注意此外,该问题还涉及到条目内容,这也意味着涉及维基百科:格式手册/标点符号#连接号。关键在于是否对官方的命名予以保留,还是适当对官方命名进行修改以使之与现行方针统一。--KirkTalk 2018年1月30日 (二) 08:12 (UTC)
- (※)注意该问题在约十年前进行过讨论维基百科:投票/格式手册中关于连字号的规定。目前有可能具备一定关联性的类似问题还有各高速公路的问题,现行国标GB/T 917-2017中高速公路全称需要使用连字符时,也采用了半个破折号“—”,而不是全角连字符“-”,该问题是否应当一并解决,还是与宁波—舟山港问题区别看待。--KirkTalk 2018年1月30日 (二) 08:17 (UTC)
- 前段时间,我曾发起过连接号相关的讨论,没有达成共识。您可以参考一下“Wikipedia_talk:格式手册/标点符号#连接号的使用”--苞米(☎) 2018年1月30日 (二) 12:46 (UTC)
- 中国大陆官方及官媒对于符号的使用是无意识的。最近一两年新华社已经改用U+FF0D了,然而其他地方未见更改;甚至有同一篇文章的同一个连字符,新华社是U+FF0D而政府网站上是U+2014的情况出现。因此除非有证据证明官方有意识地使用其中一种,否则没有必要纠结于官方用了哪种符号。现状方针不修改的话,楼主应该使用U+FF0D。 --达师 - 370 - 608 2018年1月30日 (二) 16:57 (UTC)
- @KirkLU:我认为半个破折号实在太难看了,也不规范,肯定只是无意中用错的,或者根本不懂规范采用的,还是全角连字符最为规范吧。——苏州宇文宙武的主页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8年2月1日 (四) 08:24 (UTC)
规范问题
- 之前提过但可能没被注意,修订、代替GB/T 15834―1995(《标点符号用法》)并现行的PRC推荐性标准GB/T 15834―2011中阐述:取消了连接号中原有的二字线,将连接号形式规范为短横线“-”、一字线“―”和浪纹线“~”,并对三者的功能做了归并与划分(4.13);,没有提及“-”为1995或2011版推荐性标准的规范用法。另,新找到《夹用英文的中文文本的标点符号用法(草案)》(2014-06-01,教育部),其中就连接号使用做了解释,称中文常用的连接号有三种形式:一字线“―”、半字线“-”、波浪式连接号“~”,英文连接号即连字符“-”。称半字线用于构成中文词语的复合结构、连接相关字母和数字以构成产品型号及专门用语、构成化学品名称等。所以维基百科目前所用可能是半字线(我从观感也如此认为),而非“全角连字符”。
- 推行改变的难点及预先回应:后者是草案,虽然更新。后者“规定了夹用英文的中文横排右行文本”(未理解),“适用于夹用英文的中文文本,包括……”(双语教材和书刊)。是推荐性标准(基本不可能为强制标准)。仅是PRC标准,未能查证对比其他标准。波及范围相当大(大量条目、模板,以及观感、习惯)。输入难度,―和-似乎都不便直接输入。建议:补充和修订Wikipedia:格式手册/标点符号及连接号的阐述说明。是否更改需要详议。--YFdyh000(留言) 2018年2月1日 (四) 09:50 (UTC)
- 结论
按照目前的讨论,最适合的方案是“氨气”→“氨气性质表”。--Leiem(留言) 2018年1月17日 (三) 14:31 (UTC)
|
|
以上为于Wikipedia:互助客栈/条目探讨#关于Category:无附加数据页的化学条目数据页的化学条目命名的初步共识,请求更改WP:命名常规,@Leiem、蘭斯特、Yangfl、Sanmosa、SzMithrandir:@Xiplus、SzMithrandir、Kou Dou、Wolfch:@七个点:请先前发表意见者也一起参与讨论。-- 宇帆(今年二月加入维基将满十周年!留言·欢迎签到·联络) 2018年1月17日 (三) 18:33 (UTC)
- 建议加注 性质表的前面名称必须与原本条目相同 , 例如条目是 “X” 的话 数据为 “X性质表”、有消歧义也要包含“Y (Z)”为“Y (Z)性质表”,以利模版上的运作。--Zest 2018年1月17日 (三) 18:36 (UTC)
- (+)支持,但是有例外,如二氧化碳的条目包括二氧化碳和干冰,即干冰的性质表会指向二氧化碳性质表。--Leiem(留言) 2018年1月18日 (四) 01:10 (UTC)
- 不建议“Y (Z)”变“Y (Z)性质表”的做法,消歧义不应放在中间。--【和平至上】💬📝 2018年1月18日 (四) 05:11 (UTC)
- (-)反对甲 (某乙)的数据页写成甲 (某乙)性质表,我觉得可以直接去掉消歧义括号,或者挪到最后,即:甲性质表或甲性质表 (某乙)。对了,技术服务于人而不是人屈从于技术,不是吗(>人<;)-
七个点 (留言 ) 2018年1月18日 (四) 07:35 (UTC)
- (+)支持,但是有例外,如二氧化碳的条目包括二氧化碳和干冰,即干冰的性质表会指向二氧化碳性质表。--Leiem(留言) 2018年1月18日 (四) 01:10 (UTC)
- “A性质表 (B)”较“A (B) 性质表”为佳:“A (B) 性质表”究竟需多少个半形空格?一个还是两个?反而“A性质表 (B)”可以确定需要一个半形空格。— Sanmosa 2018年1月18日 (四) 08:27 (UTC)
- 其实我觉得如果没有同名可建立数据页的东西那个消歧义括号就没有啥意义,可以直接某性质表就行了。毕竟消歧义的前提是有歧义可消。-
七个点 (留言 ) 2018年1月18日 (四) 08:45 (UTC)
- 其实我觉得如果没有同名可建立数据页的东西那个消歧义括号就没有啥意义,可以直接某性质表就行了。毕竟消歧义的前提是有歧义可消。-
- 技术上是可以,用lua可以删除标题后面的消歧义,亦能二个参数手动添加来修改控制,消歧义放中间确实不好看,我不太确定有没有同名而有消歧义的化学物,但至少希望性质表和条目名称一样(删掉消歧义),其他如“(1,1%27-双(二苯基膦)二茂铁)二氯化钯”的性质表为“(1,1%27-双(二苯基膦)二茂铁)二氯化钯性质表”,原条目名称直接加上性质表不再添加空格,上述Leiem所言,干冰性质表要么不建,要么重定向至二氧化碳性质表,使用重定向的方式,觉得如何?--Zest 2018年1月18日 (四) 08:31 (UTC)
- @蘭斯特、Sanmosa、七个点:已去掉消歧义括号模块:沙盒/a2569875/test1/doc,完全没有问题。 若原本为 “A物质 (B歧义)”其数据页命名成“A物质性质表 (B歧义)”完全没有问题。-- 宇帆(今年二月加入维基将满十周年!留言·欢迎签到·联络) 2018年1月18日 (四) 08:56 (UTC)
- 先膜一发宇帆,不过你说的话我有一点看不懂@_@。对了,条文内容里的譬如后面加一个冒号怎么样。-
七个点 (留言 ) 2018年1月18日 (四) 09:02 (UTC)- @蘭斯特、Sanmosa、七个点:我指的是不用管技术问题,已解决,不用刻意将消歧义放在中间,所以上面的(+)支持(-)反对的争论其实没有必要。-- 宇帆(今年二月加入维基将满十周年!留言·欢迎签到·联络) 2018年1月18日 (四) 09:25 (UTC)
- 以下为测试案例
- 物质 (有机物)
- 物质性質表 (有机物)
- 物質性質表 (有機物)
- 物質性質表 (有機物)
- 物质(官能基)离子(官能基2)物质 ()物质 (有机物)
- 物质(官能基)离子(官能基2)物质 ()物质性質表 (有机物)
- 物質(官能基)離子(官能基2)物質 ()物質性質表 (有機物)
- 物質(官能基)離子(官能基2)物質 ()物質性質表 (有機物)
- 无消歧义的物质
- 无消歧义的物质性質表
- 無消歧義的物質性質表
- 無消歧義的物質性質表
- -- 宇帆(今年二月加入维基将满十周年!留言·欢迎签到·联络) 2018年1月18日 (四) 09:25 (UTC)
- 本来就没在担心技术问题,这边一堆技术帝,既然要改命名方针了当然希望一次讨论完整,现在讨论的是视觉感官问题,空格和括号要不要在标题显示,不统一的命名会逼死强迫症。--Zest 2018年1月18日 (四) 10:05 (UTC)
- 先膜一发宇帆,不过你说的话我有一点看不懂@_@。对了,条文内容里的譬如后面加一个冒号怎么样。-
- @蘭斯特、Sanmosa、七个点:已去掉消歧义括号模块:沙盒/a2569875/test1/doc,完全没有问题。 若原本为 “A物质 (B歧义)”其数据页命名成“A物质性质表 (B歧义)”完全没有问题。-- 宇帆(今年二月加入维基将满十周年!留言·欢迎签到·联络) 2018年1月18日 (四) 08:56 (UTC)
- 建议加注 性质表的前面名称必须与原本条目相同 , 例如条目是 “X” 的话 数据为 “X性质表”、有消歧义也要包含“Y (Z)”为“Y (Z)性质表”,以利模版上的运作。--Zest 2018年1月17日 (三) 18:36 (UTC)
- (+)支持消歧义括号放最后面,例如“物质 (物质的消歧义)”→数据页为:“物质性质表 (物质的消歧义)”。-- 宇帆(今年二月加入维基将满十周年!留言·欢迎签到·联络) 2018年1月18日 (四) 10:09 (UTC)
- 我(+)支持在必要情况下增加末尾的消歧义标识,如果某一名称物质其原本条目是个消歧义结果页,但是与其同名的事物没有需要置数据页的,那么我(-)反对在其数据页末尾增加消歧义标识。一来冗余、二来没意义。-
七个点 (留言 ) 2018年1月18日 (四) 10:17 (UTC)- (:)回应:@七个点:改好了,若函数输入“有歧义的物质 (物质的消歧义)”,
- 如
{{ #invoke:DataPage | getDataPageNameByArg | 1=有歧義的物質 (物質的消歧義) | NoDisambig = yes }}
,- 效果为“有歧义的物质性质表”,
- 如
- 可以利用
| NoDisambig = yes }}
参数控制末尾要不要消歧义,- 例如
{{ #invoke:DataPage | getDataPageNameByArg | 1=有歧義的物質 (物質的消歧義) | NoDisambig = no }}
- 效果为“有歧义的物质性质表 (物质的消歧义)”
- 例如
- 请看看是否满意。-- 宇帆(今年二月加入维基将满十周年!留言·欢迎签到·联络) 2018年1月18日 (四) 12:45 (UTC)
- 非常棒!揉揉A25!(つ°ω°)つ -
七个点 (留言 ) 2018年1月18日 (四) 13:02 (UTC)- 想了半天没想到有什么可以消歧义的条目。比如二氧化铬和三氧化铬虽然都是铬的氧化物,但是条目名称已经足以区分。--Leiem(留言) 2018年1月18日 (四) 13:07 (UTC)
- 就当是以防万一了吧(つ°ω°)つ leiem-
七个点 (留言 ) 2018年1月18日 (四) 13:18 (UTC)
- 就当是以防万一了吧(つ°ω°)つ leiem-
- (:)回应: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出来带消歧义括号的情况。严格讲锂 (药物)这个其实都不能算数,作为药物的话,一般不需要data page,因为药理毒理性质都是文字陈述为主;而作为化学品,已有碳酸锂。-- SzMithrandir ❈ Ered Luin ❈ 2018年1月18日 (四) 16:59 (UTC)
- 想了半天没想到有什么可以消歧义的条目。比如二氧化铬和三氧化铬虽然都是铬的氧化物,但是条目名称已经足以区分。--Leiem(留言) 2018年1月18日 (四) 13:07 (UTC)
- (:)回应:@七个点:改好了,若函数输入“有歧义的物质 (物质的消歧义)”,
小结
|
|
- @七个点、Leiem、蘭斯特、和平至上、sevenpoints:@Sanmosa:根据先前讨论,现在来讨论是否需要针对消歧义再新增条文。-- 宇帆(今年二月加入维基将满十周年!留言·欢迎签到·联络) 2018年1月18日 (四) 13:45 (UTC)
- 个人觉得药物、营养素等可以不单独建立数据页。这些内容可以分别合并到相应的化合物页面中,如碳酸锂性质表中可以增加“毒理性质”(如LD50等)、“药理性质”(不过这个可以在主条目内介绍)等。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讨论。--Leiem(留言) 2018年1月18日 (四) 14:20 (UTC)
- 另外,“分子、离子或粒子”这几个字可以去掉。--Leiem(留言) 2018年1月18日 (四) 14:24 (UTC)
- (:)回应:@Leiem:那个其实就是为了挤出有消歧义的物质而搜出来的一个做为示例的页面而已,实际上应该不会建立条目,不然我换一个。-- 宇帆(今年二月加入维基将满十周年!留言·欢迎签到·联络) 2018年1月18日 (四) 14:35 (UTC)
- 说到这个,我想到另一个情况。是否以更常用的名称,或者学名命名性质表。如芥子毒气条目,对应的性质表是芥子毒气性质表、芥子气性质表还是二氯二乙硫醚性质表?按照目前的方案应该会选用第一种。--Leiem(留言) 2018年1月18日 (四) 14:44 (UTC)
- (:)回应:@Leiem:现在更改的方针虽是WP:命名常规,但并无动到“先到先得规范”以及WP:命名常规#命名冲突章节,因此依照“‘名从主人’、‘时间优先’和‘常用名称’三原则进行命名”不会有问题,例如若“芥子毒气性质表”先被建立,则就使用“芥子毒气性质表”而不需移动到“二氯二乙硫醚性质表”;而若是“二氯二乙硫醚性质表”先被建立,则就使用“二氯二乙硫醚性质表”而不需移动到“芥子毒气性质表”。-- 宇帆(今年二月加入维基将满十周年!留言·欢迎签到·联络) 2018年1月18日 (四) 15:04 (UTC)
- 现在没什么问题了。表述中“分子、离子或粒子”可以去掉,因为化学物质已经可以代表这些。--Leiem(留言) 2018年1月18日 (四) 15:07 (UTC)
- (!)意见:我觉得应当澄清混合物和化合物:芥子气是化合物的别称,与二氯二乙硫醚是完全相等的语义;而锂 (药物)则很可能是混合物,而且是复杂混合物,每家药厂的产品可能都有区别。如果别称具有明显的常用性,则可以使用别称;否则应当以规范名称为准,比如电石、电木等就不合适做数据页/性质表名称了。-- SzMithrandir ❈ Ered Luin ❈ 2018年1月18日 (四) 16:59 (UTC)
- @SzMithrandir:非常抱歉,关于锂 (药物)是因为根本找不到例子啊,找不到更好的例子,是为了提供方针陈述需要具体的例子,若您认为不妥,请指出更好的例子,否则,请不要偏移讨论重点,所以跟锂 (药物)是不是化合物完全无关,这里的重点是若有需要消歧义的物质要怎么命名,感谢。-- 宇帆(今年二月加入维基将满十周年!留言·欢迎签到·联络) 2018年1月18日 (四) 17:10 (UTC)
- 我没跑题啊,芥子气这个词目前看来是纯净物,和二氯二乙硫醚完全相等,但推而广之,很容易想当混合物的情况(例:汽油、柴油等)。我的意思是,复杂的、成分未知的、没有统一行业标准的混合物,不应该以其为基础建立性质表(也许汽油柴油不是最好的例子,但也许红糖就算是了),这个观点是受锂 (药物)启发而来。 然后我说的另一方面是:对于某个化学物质,应当采用规范名还是常用名。-- SzMithrandir ❈ Ered Luin ❈ 2018年1月18日 (四) 17:20 (UTC)
- (:)回应:@Leiem:现在更改的方针虽是WP:命名常规,但并无动到“先到先得规范”以及WP:命名常规#命名冲突章节,因此依照“‘名从主人’、‘时间优先’和‘常用名称’三原则进行命名”不会有问题,例如若“芥子毒气性质表”先被建立,则就使用“芥子毒气性质表”而不需移动到“二氯二乙硫醚性质表”;而若是“二氯二乙硫醚性质表”先被建立,则就使用“二氯二乙硫醚性质表”而不需移动到“芥子毒气性质表”。-- 宇帆(今年二月加入维基将满十周年!留言·欢迎签到·联络) 2018年1月18日 (四) 15:04 (UTC)
- 说到这个,我想到另一个情况。是否以更常用的名称,或者学名命名性质表。如芥子毒气条目,对应的性质表是芥子毒气性质表、芥子气性质表还是二氯二乙硫醚性质表?按照目前的方案应该会选用第一种。--Leiem(留言) 2018年1月18日 (四) 14:44 (UTC)
- (:)回应:@Leiem:那个其实就是为了挤出有消歧义的物质而搜出来的一个做为示例的页面而已,实际上应该不会建立条目,不然我换一个。-- 宇帆(今年二月加入维基将满十周年!留言·欢迎签到·联络) 2018年1月18日 (四) 14:35 (UTC)
- 另外,“分子、离子或粒子”这几个字可以去掉。--Leiem(留言) 2018年1月18日 (四) 14:24 (UTC)
- 0A0没说明“如果某一名称物质其原本条目是个消歧义结果页,但是与其同名的事物没有需要置数据页的,那么不在其数据页末尾增加消歧义标识。”这个啊QAQ。难道说不需要说明?-
七个点 (留言 ) 2018年1月18日 (四) 14:21 (UTC)- @七个点:请自由地依照您的意思修改 中的内容。(我怕我会错意)感谢-- 宇帆(今年二月加入维基将满十周年!留言·欢迎签到·联络) 2018年1月18日 (四) 14:25 (UTC)
- “若原条目是一个消歧义结果页且其同名物质中至少有一个也需要建立数据页时,为其建立的数据页当沿用其消歧义标识并将此标识放置在题目最末尾处,如:VX (神经毒剂)的数据页应为VX性质表 (神经毒剂);否则为其建立的数据页不应当含有任何消歧义标识”_(:зゝ∠)_,你看看吧,我觉得我只能说成这样了。-
七个点 (留言 ) 2018年1月18日 (四) 14:46 (UTC) - (?)疑问:感谢提出此例,第一次见到这样的情况...没有更好的方式吗?不可以VX神经毒剂性质表,一定要VX性质表 (神经毒剂)?我有点(-)反对这样的做法。-- SzMithrandir ❈ Ered Luin ❈ 2018年1月18日 (四) 16:59 (UTC)
- @SzMithrandir:不知道。尽量不要一味的(-)反对,请提出您的看法,比如应如何做才妥当等,感谢您。-- 宇帆(今年二月加入维基将满十周年!留言·欢迎签到·联络) 2018年1月18日 (四) 17:06 (UTC)
- 我不是说了吗,VX神经毒剂性质表。而且我只反对神经毒剂这种特殊情况的处理,其他同意。-- SzMithrandir ❈ Ered Luin ❈ 2018年1月18日 (四) 17:12 (UTC)
- (:)回应:非常感谢您的意见,已做修改Special:Diff/47892335,@SzMithrandir:请复查。-- 宇帆(今年二月加入维基将满十周年!留言·欢迎签到·联络) 2018年1月18日 (四) 17:18 (UTC)
- 我没有任何钦定的意思,我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我只能说这是暂定/暂行方案。-- SzMithrandir ❈ Ered Luin ❈ 2018年1月18日 (四) 17:26 (UTC)
- 与其改动方针不如直接把VX(神经毒剂)改成VX神经毒剂得了。-
七个点 (留言 ) 2018年1月18日 (四) 21:29 (UTC)
- “若原条目是一个消歧义结果页且其同名物质中至少有一个也需要建立数据页时,为其建立的数据页当沿用其消歧义标识并将此标识放置在题目最末尾处,如:VX (神经毒剂)的数据页应为VX性质表 (神经毒剂);否则为其建立的数据页不应当含有任何消歧义标识”_(:зゝ∠)_,你看看吧,我觉得我只能说成这样了。-
- @七个点:请自由地依照您的意思修改 中的内容。(我怕我会错意)感谢-- 宇帆(今年二月加入维基将满十周年!留言·欢迎签到·联络) 2018年1月18日 (四) 14:25 (UTC)
- 加一票(+)支持。--Leiem(留言) 2018年1月18日 (四) 15:18 (UTC)
- 这个的格式反而完全不统一。--Zest 2018年1月18日 (四) 18:14 (UTC)
- 我们在此处求的是语言上的“统一”,而不是代码上的“统一”。(つ°ω°)つ 蘭斯特-
七个点 (留言 ) 2018年1月18日 (四) 21:29 (UTC)
- 我们在此处求的是语言上的“统一”,而不是代码上的“统一”。(つ°ω°)つ 蘭斯特-
- 我在tg/irc上原本有一个备取方案“数据页/pagename”,这样不管消歧义如何都能再最后,有兴趣再考虑这一点吧。--Zest 2018年1月18日 (四) 18:21 (UTC)
- (-)反对子页面的用法,我觉得性质表,东西加前面或后面没有问题,总之只(+)支持统一的部分是以‘性质表’命名,觉得以‘性质表’命名就足够统一了,(-)反对“数据页/pagename”。-- 宇帆(今年二月加入维基将满十周年!留言·欢迎签到·联络) 2018年1月18日 (四) 18:30 (UTC)
- 致其他维基人Wikipedia:互助客栈/条目探讨#关于Category:无附加数据页的化学条目此处的初步共识为不建议采取子页面方式。-- 宇帆(今年二月加入维基将满十周年!留言·欢迎签到·联络) 2018年1月18日 (四) 21:10 (UTC)
- (-)反对子页面的用法,我觉得性质表,东西加前面或后面没有问题,总之只(+)支持统一的部分是以‘性质表’命名,觉得以‘性质表’命名就足够统一了,(-)反对“数据页/pagename”。-- 宇帆(今年二月加入维基将满十周年!留言·欢迎签到·联络) 2018年1月18日 (四) 18:30 (UTC)
- 这个的格式反而完全不统一。--Zest 2018年1月18日 (四) 18:14 (UTC)
- 个人觉得药物、营养素等可以不单独建立数据页。这些内容可以分别合并到相应的化合物页面中,如碳酸锂性质表中可以增加“毒理性质”(如LD50等)、“药理性质”(不过这个可以在主条目内介绍)等。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讨论。--Leiem(留言) 2018年1月18日 (四) 14:20 (UTC)
我发现个问题,VX被重定向到[VX (神经毒剂)]]而且条目最顶部没有消歧义的模版,那么这种多余的消歧义的东西适合用在这里做例子吗?@A2569875、SzMithrandir:-
- (:)回应:思索片刻后,我是这样认为的:一、enwiki使用VX (nerve agent)是因为VX就是英语,无法“中外结合”扁化为VX nerve agent,而zhwiki反而没有这个问题,VX神经毒剂和VX (神经毒剂)看上去都挺好。 二、消歧义页面VX应当被创建,欢迎各位创建,没有人的话,我过两天弄下;VX是否应当定向到该毒素,存疑,但我感觉不应当,不构成压倒性主要用法。 三、这个例子确实不太适合,因为现在一思考发现条目标题本身有改进的可能;但另一方面看,也适合,假想一个东西,确实需要(消歧义),那么该如何处理其性质表的命名呢?-- SzMithrandir ❈ Ered Luin ❈ 2018年1月19日 (五) 01:10 (UTC)
小结2
|
不特地为了“VX (神经毒剂)”特例化,@七个点、Leiem、蘭斯特、和平至上、sevenpoints:@Sanmosa:欢迎参与讨论。-- 宇帆(今年二月加入维基将满十周年!留言·欢迎签到·联络) 2018年1月19日 (五) 11:45 (UTC)
- @A2569875、SzMithrandir、七个点:本人已在Talk:VX (神经毒剂)#移动请求提出移动请求,但本人反而建议直接把VX (神经毒剂)改名为VX,因“VX”一字现在暂无歧义。— Sanmosa 2018年1月19日 (五) 12:05 (UTC)
- 锂 (药物)的性质其实为碳酸锂的性质,是否可以(±)合并?--Leiem(留言) 2018年1月19日 (五) 12:07 (UTC)
- (-)反对:反对直接VX,原因很简单,en:VX里很多条目都是有一定重要度的,在zhwiki也是如此,不会明显低于VX神经毒剂。-- SzMithrandir ❈ Ered Luin ❈ 2018年1月19日 (五) 14:41 (UTC)
- (:)回应:@SzMithrandir:VX的问题请至Talk:VX (神经毒剂)#移动请求提出反对,在这里反对会影响最后共识的解读,另外就是“疑似跑题”。-- 宇帆(今年二月加入维基将满十周年!留言·欢迎签到·联络) 2018年1月19日 (五) 14:59 (UTC)
建立Wikipedia:命名常规 (化学)的讨论
接上方Wikipedia:互助客栈/方针#修改WP:命名常规之括号的使用,我觉得可以考虑单独开辟一页Wikipedia:命名常规 (化学)了。 --达师 - 370 - 608 2018年1月19日 (五) 12:13 (UTC)
- (:)回应:@hat600:Draft:Wikipedia:命名常规_(化学)。-- 宇帆(今年二月加入维基将满十周年!留言·欢迎签到·联络) 2018年1月20日 (六) 04:44 (UTC)
- (+)支持 修改后的条文我认为比较可以做出明确的区别,也可以让后续编辑者更容易编辑。 --HDW9707(留言) 2018年1月19日 (五) 13:37 (UTC)
- (+)支持,但就目前几个方针来说,建立的页面内容较少。--Leiem(留言) 2018年1月19日 (五) 15:24 (UTC)
- 方针写的长也没什么好处。 --达师 - 370 - 608 2018年1月23日 (二) 03:14 (UTC)
- @a2569875:在Draft:Wikipedia:命名常规 (化学)里,==化学反应==那可以增加例子:可以搜索到化学反应的中文名称时,使用中文。如铃木反应作为条目名称优先于Suzuki反应,但Suzuki反应可以建立重定向至铃木反应。 ==化学物质==这是否需要增加一行CAS号重定向的说明?还有这句话如何:化学物质的名称化学通用名优先于系统命名或IUPAC命名。有多种命名法时采取先到先得。--Leiem(留言) 2018年1月25日 (四) 10:34 (UTC)
- 方针写的长也没什么好处。 --达师 - 370 - 608 2018年1月23日 (二) 03:14 (UTC)
新结论
根据以上讨论,得出的结论,将目前讨论出来的修订,皆记载至Draft:Wikipedia:命名常规_(化学)中,如有意见,欢迎再次提出:
|
|
而Draft:Wikipedia:命名常规_(化学)中,除了WP:命名常规原有内容外,新增了本讨论与Wikipedia:互助客栈/方针#修改WP:命名常规之括号的使用讨论到目前为止的共识
|
|
如有意见,欢迎再次提出。
- (+)支持。理由在上述讨论已叙述。--Leiem(留言) 2018年1月27日 (六) 06:13 (UTC)
看来你们都讨论完所有可供讨论的地方了,我就不插嘴了_(:зゝ∠)_,关于VX (神经毒剂)的条目名称还是在其讨论页说吧。
最终结论
由于上方讨论#建立Wikipedia:命名常规 (化学)的讨论中提到要整合的部分《修改WP:命名常规之括号的使用》已存档,且先前整合出的最终结论已经一周无其他反对意见,故得出新结论,且主要内容记载于Draft:(草稿正式建立后请移除)Wikipedia:命名常规_(化学):
|
|
且Template:Chembox/sandbox以及相关Lua程式Module:DataPage已完成测试,且Draft:Wikipedia:命名常规 (化学)也已依目前共识完成修订,因此公示七日后,若无异议则请管理员协助发布Template:Chembox/sandbox编辑请求以及发布Draft:Wikipedia:命名常规 (化学)草稿至正式页面,后实施新制。-- 宇帆(2/28加入维基将满十周年!留言·欢迎签到·联络) 2018年2月2日 (五) 13:28 (UTC)
的沙盒后续讨论
- (*)提醒本案有两则编辑请求:Template_talk:Wikipedia_policies_and_guidelines、Template_talk:Chembox。前者已有人处理,
但后者尚未有人处理。-- 宇帆(2/28加入维基将满十周年!留言·欢迎签到·联络) 2018年2月10日 (六) 07:50 (UTC) - Ping几个管理员吧:@Shizhao、Kegns、Jimmy Xu、Mys 721tx、Bluedeck、@Iokseng、Kuailong、AT、Lanwi1、Xiplus君等,请协助一下。谢谢!— 卍・留言・卐 2018年2月14日 (三) 03:57 (UTC)
完成本案已通过,且后续动作皆全数结束,无进一步讨论必要,可以准备存档了。-- 宇帆(2/28加入维基将满十周年!留言·欢迎签到·联络) 2018年2月14日 (三) 06:22 (UTC)
拟对Wikipedia:命名常规进行若干细节修改
删除Wikipedia:命名常规#技术要求下各章节顶部的“惯例:”。原因是这些是技术限制而不是惯例。
|
|
及,调整消歧义括号的例子。原例子是项目页面,不是十分理想。
|
|
由于无实质性变更,仅在此提议。若认为需前往互助客栈,也请提出。 --达师 - 370 - 608 2018年2月24日 (六) 12:00 (UTC)
- 省略多余条文比对。--J.Wong 2018年2月25日 (日) 05:54 (UTC)
- 您把讨论移到客栈来,还改了条文比对,为何唯独讨论标题不做修改? --达师 - 370 - 608 2018年2月25日 (日) 07:01 (UTC)
- 所以阁下仍然应该如何改?--J.Wong 2018年2月25日 (日) 07:24 (UTC)
- 没问题,无意义上的更动。——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2018年2月25日 (日) 07:47 (UTC)
- 现交付公示,为期七日,如无异议,则视为通过。--J.Wong 2018年3月4日 (日) 18:53 (UTC)
- 已修订。--J.Wong 2018年3月12日 (一) 00:50 (UTC)
私以为将俄罗斯远东地区的部分地名以中文惯用名做为条目名,此举尚有不合理之处。故专门看了一遍2007年关于此问题的讨论,私以为当时并未达成此类条目名称命名之“共识”。
提倡的调整:
- 将“库页岛”移至“萨哈林岛”、“伯力”移至“哈巴罗夫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兰泡”等条目与此相同,简单来说即:
- 俄文音译名称。
- 于上述几个条目中设置字词转换。
理由如下:
- 若在地图上仅标注“库页岛”、“伯力”一类旧称、民间称呼,不合标准。详见中国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对于公开地图内容表示的若干规定之
“ | 第十七条 有关地名注记表示规定:
俄罗斯境内以下地名必须括注中国名称,汉语拼音版地图和外文版地图除外: 1.“符拉迪沃斯托克”括注“海参崴”; 2.“乌苏里斯克”括注“双城子”; 3.“哈巴罗夫斯克”括注“伯力”; 4.“布拉戈维申斯克”括注“海兰泡”; 5.“萨哈林岛”括注“库页岛”; 6.“涅尔琴斯克”括注“尼布楚”; 7.“尼古拉耶夫斯克”括注“庙街”; 8.“斯塔诺夫山脉”括注“外兴安岭”。 |
” |
- 这说明大陆地区的公开地图不应使用旧称为地名,而应将旧称作为一个注解加进括号。
- 对于哈巴罗夫斯克等地名,俄方早就如此。参见苏联1972年对于远东地区部分地名之调整。
- 在萨哈林岛命名部分,几位维基人曾提到“日文维基百科使用‘桦太’为条目名”,以此得到“中文维基有理由如此做”之推论。请看日本外务省对该地区的立场。此中明确表明:南萨哈林岛地区争议尚存。日本立场显然已与中国之立场不同。故不可等量齐观。
- 港澳台惯用旧名。故在下提出“设置字词转换”一举,即旨在消除此分歧。
以上。
--Saλya 2018年2月27日 (二) 10:06 (UTC)
- (!)意见:既然可以字词转换,就没有必要移动条目了。——苏州宇文宙武的主页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8年2月27日 (二) 11:26 (UTC)
- (:)回应@蘇州宇文宙武:私以为原条目名有地域偏颇性,且我并未找到港澳台地区对于类似地名的明文规定。故认为应遵从以上文件。--Saλya 2018年2月27日 (二) 11:50 (UTC)
- (!)意见:不赞同这样的修改。
- 道理上讲不通。我们做的是条目,并不是地图。条目名字的展示方法,可以跟地图不一样。
- 第十七条 有关地名注记表示规定 可以有其他的理解。比方说,新旧两种地名是平等使用的,如果条目名称按照这种理解,那么条目叫 符拉迪沃斯托克 或者 海参崴 都可以。或者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理解,括号内的是旧称或不常用的名称,那么如果条目命名根据地图,应使用新名称即符拉迪沃斯托克。
- 这个事情不会有共识。例如,“名从主人”,2015俄中博览会将在哈巴罗夫斯克或符拉迪沃斯托克举行-俄罗斯联邦驻华大使馆,那么应该使用哈巴罗夫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这样的译名。
- 甚至可以说“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是错的,因为人家城市的名字并不叫“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海参崴)”并不是地名的组成部分。与此相比,“萨哈(雅库特)共和国”(Республика Саха (Якутия) )中“(雅库特)”是地名的一部分,[3],两种情况不一样。
- 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这种标记几乎只有地图用。新华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俄罗斯卫星网或用海参崴,或用符拉迪沃斯托克,提及这座城市时并不写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
- 译名(旧名)的命名方式并不符合中文维基百科城市条目的命名习惯。--如沐西风(留言) 2018年2月27日 (二) 14:22 (UTC)
- @如沐西风: 谢谢您提醒我,刚刚查阅了命名常规中关于括号使用的指引,发现半角括号在条目名中仅用作消歧义用。
- 基本同意@如沐西风:、@蘇州宇文宙武:两位意见。最终结果:不移动条目,仅加入字词转换。--Saλya 2018年2月27日 (二) 16:03 (UTC)
- 没有异议最好了。——苏州宇文宙武的主页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8年2月28日 (三) 03:14 (UTC)
有关英国政治人物译名事宜
我之前曾去信英国驻香港总领事馆询问有关英国内阁成员、影子内阁成员、伦敦市长及苏格兰、威尔士首席部长译名,以及4名国会议员(分别是苏格兰民族党下议院领袖Ian Blackford、民主统一党下议院领袖Nigel Dodds、自由民主党前党魁Tim Farron和工党国会议员Dennis Skinner)的译名,并已获英国驻香港总领事馆答复。而有关的译名表已经转寄至info-zh,如有需要可向OTRS义工索阅。--Billytanghh 讨论 欢迎参与第十五次动员令 2018年1月26日 (五) 03:34 (UTC)
在此亦召唤@Clithering及@1233。--Billytanghh 讨论 欢迎参与第十五次动员令 2018年1月26日 (五) 03:34 (UTC)
- 附注:该4名国会议员的香港译名已使用转换组作出更新。请不要无理回退该编辑。--1233|点此与此废青展开激情对话 | 千错万错都是阿道夫的错! 2018年1月26日 (五) 03:38 (UTC)
- (:)回应,谢谢您对事件的关注。如情况许可,烦请把名单电邮给我参考。--Clithering(MMXVIII) 2018年1月26日 (五) 05:37 (UTC)
综观目前情况,维基百科的英国政治人物汉化译名,有一部分明显是英方提供的官方译名,这些译名没有问题。但另一部分是一些来源不明的汉化译名,这是问题所在。关于有问题的部分,现在有人提出证据,解释其中一部分来源不明的汉化译名,其实是私下向英方查询,然后取得的官方译名。
我必须强调,维基百科是人人可编辑的百科全书,个别人士可能的确私下从英方取得官方译名,然后把这些译名用于维基百科,但也不排除有其他人士把自行原创的译名用于维基百科。这两类人士从来都没有提供资料来源,外人根本无从区别。加入这些译名的人士,绝对有举证责任。
维基百科很重视资料来源可供查证,反对原创研究,就算自称译名是从官方取得,但一日不注明来源,都很难令人信纳。因此,这些来源不明、可信性存疑的译名,应当予以取缔,以免对读者构成误会,我相信所有为维基百科着想的人士都会认同这一点。
毕竟,维基百科的编辑是义务工作,并不能指望他们能够时刻全面审查成千上万的条目,确保非官方或没有可靠来源的自创译名都能够及时除下,这当然更加不是我的责任。鉴于维基百科使用自创汉化译名的问题颇为严重,我在此呼吁各位多加关注。--Clithering(MMXVIII) 2018年1月26日 (五) 10:04 (UTC)
- 英国官员译名以英国领事馆官方翻译为准。但在下于领事馆网站及fb亦寻不获此翻译,目前仍有待更多资料。118.143.147.130(留言) 2018年1月26日 (五) 11:31 (UTC)
- 我不同意,如果官网没有,可参考其他可信的二手资料,如主流报章的报导。谢谢。--Clithering(MMXVIII) 2018年1月26日 (五) 13:09 (UTC)
- 香港主流报章只代表香港(zh-hk),不能代表英国官方翻译(zh)。118.143.147.130(留言) 2018年1月26日 (五) 14:08 (UTC)
- 不太明白您的看法。如果有主流香港报章引述英国官方公布的汉化译名,当然是用于zh-hk,如果有并非官方译名的汉化译名也在香港广泛使用,当然也可用于zh-hk。不同地区的译名,可用地区字词转换系统处理。这事实上也是目前的安排。--Clithering(MMXVIII) 2018年1月26日 (五) 14:31 (UTC)
- 如有确切英国官方翻译,根据WP:名从主人原则,此译名即可代表预设中文(zh)。例如,某君之香港译名与官方译名不同,在条目开首应表述为:‘“官方译名”,香港又译“香港译名”’,而非‘“香港译名”,英国译“官方译名”’。在下认为其他不同地区词显示亦应如此。118.143.147.130(留言) 2018年1月29日 (一) 13:23 (UTC)
- 回应一下IP 君和Jyxyl9 的话:这些译名已说明只在香港使用😂--1233|点此与此废青展开激情对话 | 千错万错都是阿道夫的错! 2018年2月6日 (二) 12:42 (UTC)
- 我认为应以英国领事机构为第一优先级,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为第二优先级,各地主流媒体为各地第三优先级。—— Jyxyl9批判一番 2018年2月5日 (一) 11:06 (UTC)
- 同意英国领事或外交部第一优先,WP:名从主人。各中文地区外交部再其次。名中文地区传媒再其次。118.143.147.130(留言) 2018年2月10日 (六) 18:27 (UTC)
- 如有确切英国官方翻译,根据WP:名从主人原则,此译名即可代表预设中文(zh)。例如,某君之香港译名与官方译名不同,在条目开首应表述为:‘“官方译名”,香港又译“香港译名”’,而非‘“香港译名”,英国译“官方译名”’。在下认为其他不同地区词显示亦应如此。118.143.147.130(留言) 2018年1月29日 (一) 13:23 (UTC)
- 不太明白您的看法。如果有主流香港报章引述英国官方公布的汉化译名,当然是用于zh-hk,如果有并非官方译名的汉化译名也在香港广泛使用,当然也可用于zh-hk。不同地区的译名,可用地区字词转换系统处理。这事实上也是目前的安排。--Clithering(MMXVIII) 2018年1月26日 (五) 14:31 (UTC)
- 香港主流报章只代表香港(zh-hk),不能代表英国官方翻译(zh)。118.143.147.130(留言) 2018年1月26日 (五) 14:08 (UTC)
- 我不同意,如果官网没有,可参考其他可信的二手资料,如主流报章的报导。谢谢。--Clithering(MMXVIII) 2018年1月26日 (五) 13:09 (UTC)
- 明白并理解Clithering的担心,虽应以名从主人遵循官方译法,但私下咨询难以列明来源和进行查证,其他人无从验证通信往来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比如转发的邮件可以任意修改内容),也难以列明来源。如果可能,通信建议对方公布正式译名最为可靠。关于自行咨询所得内容的载体、可靠性及证明力,可能会有不同看法,比如信件、传真的影印,电子邮件的电子或纸质副本,各情况下能否证明是对方真实、正式和有效的表达。--YFdyh000(留言) 2018年2月11日 (日) 03:27 (UTC)
- 译名和其他内容一样,须有可靠来源方能加入。否则今天我说我从某渠道获得了一批译名,明天他说他从另一渠道又获得一批译名,谁也无法证实来源。因此通信获得对方私下告知并非合乎维基规定的可靠来源,无法作为编辑依据。Sgsg(留言) 2018年2月18日 (日) 08:48 (UTC)
- 另应注意,“名从主人”的主人是指该人物本人,而非其供职的机构。机构发布的人物译名不属于“名从主人”规则的范围。请注意:“人物:其所工作或隶属的机构、组织、公司的中文资料中出现他的中文姓名或译名的,“名从主人”原则仅起参考作用。”Sgsg(留言) 2018年2月18日 (日) 08:52 (UTC)
- @Sgsg:,这批译名有英国FCO的电邮查询号码作实,基本上可视为官方翻译,可以在维基百科使用。--Billytanghh 讨论 欢迎参与第十五次动员令 2018年2月19日 (一) 01:19 (UTC)
关于公司行号命名常规
Category:中国公司、Category:日本公司及子分类大量条目违反WP:COMPANY,我想协助修订这些问题,感谢大家积极参与讨论。
- “××”、“××公司”、“×× (公司)”界定模糊吗?
- “××有限”、“×× (有限)”、“××株式会社”、“×× (株式会社)”可以出现吗?
小弟不才,跪求斧正。--一生悬命勉强(留言) 2018年2月21日 (三) 16:30 (UTC)
- 以常用为准。在不需要的情况下,企业的常用名称不会包括“股份”“公司”等字样;但是在需要的情况下就会有。此处只需强调不使用全称即可,其余依靠WP:COMMONNAME和可靠来源的自治就可以了。 --达师 - 370 - 608 2018年2月25日 (日) 06:59 (UTC)
提议修改维基百科:命名常规
|
|
修改原因:这一规定已与“必须精准简练”中“请不要在一个页面上使用一个繁复或容易混淆的标题”的规定矛盾,使用该人物的名称已足够识别该人物。该条文通过时只是使用投票草率通过,并未取得共识,反对意见未得到处理。--【和平至上】💬📝 2018年3月31日 (六) 08:41 (UTC)
- 请先待VPD讨论结束。JC1 2018年3月31日 (六) 09:09 (UTC)
- 不必要,统一在这里讨论更好。--【和平至上】💬📝 2018年3月31日 (六) 09:34 (UTC)
- 撤回申请。--【和平至上】💬📝 2018年4月1日 (日) 17:33 (UTC)
近期参与存废讨论([4]),注意到一个问题:一些维基人认为“萝卜萝科瑟”一类标题“不符命名常规”。若是按照其思路,以命名常规中多条方针与其比对,确不符;但细看命名常规:“尽量使用人、物或事项的最常见的名称”、“请使用最常见且不混淆的名称”、“请尽量不要使用简称或缩写来命名条目”等数句,明显表明该方针不适用于重定向页。而WP:R中“不删除的理由”中数句与该方针互相矛盾,故部分维基人会持有“命名常规是方针,而WP:R并未达成共识,故方针优先”之观点。若如此将该方针用于所有条目(包括重定向和消歧义),绝大多数重定向页也许根本不该存在。重定向页亦属于条目名字空间,个人认为命名常规应将其包括在内。另外,建议尽早讨论出一个合适的重定向方针:从以上我所述之观点来看,目前提删重定向,除了最后那一小章节的方针(只针对外文重定向)之外,无据可考。
如条件允许,我希望参与该存废讨论的几位维基人:@Lnnocentius、Super Wang、RabbitMeow、Sanmosa、Shwangtianyuan能够参与讨论。
以上,yελεтς 2018年4月10日 (二) 17:16 (UTC)
- 建议修改WP:R以符合命名常规。ŚÆŊMØŠĀ 2018年4月10日 (二) 23:35 (UTC)
- 我的意见:中文是表意文字,外来语译名不说符合信达雅,至少也不要让人想到太无关的东西。“萝卜罗科瑟”容易让人想到萝卜,而萝卜和该条目主题不相关,会分散读者注意力。此外同SANMOSA君建议修改WP:R来符合WP:NAME,因后者是方针,前者尚未取得有效共识,发生冲突时当以方针为准。--Super Wang (一百萬分的感謝!) 2018年4月11日 (三) 01:02 (UTC)
- @Super Wang:如您所说,“萝卜萝科瑟”等标题欠正经,且容易误导阅读者,但这些指标都是非常主观的,没有任何方针指引做理据。正如“不删除的理由”所称,“有人觉得这个重定向有用,那就保留”,个人认为此处欠严谨。万一是破坏者觉得有用呢?修改《重定向》我认为较为合适,不至于提删一个不合适的重定向却找不到合适的理由。--yελεтς 2018年4月11日 (三) 04:38 (UTC)
- @Yelets:那么用关注度来判断重定向是否应存在如何?--Super Wang (一百萬分的感謝!) 2018年4月11日 (三) 04:40 (UTC)
- @Super Wang:关注度个人认为不合适,严格来说重定向和主条目都是解释同一事物的,而有无关注度,一般指的也是该事物,暂无“某名称的关注度”之说法。--yελεтς 2018年4月11日 (三) 04:42 (UTC)
- 或者经过长期讨论令WP;R也成为方针?--Super Wang (一百萬分的感謝!) 2018年4月11日 (三) 01:10 (UTC)
- 或许可以修改一下WP:R,使其符合WP:NAME?--暗中观察的RabbitMeow ∞ 与兔喵对话 さよなら、友人A 2018年4月11日 (三) 01:55 (UTC)
- 《命名常规》应该用以限制“条目”命名,而此处“条目”不应该扩大解释成“主名字空间”。否则,《重定向》就变得极为多余。而且根据《命名常规》,条目名应该只有一至两个条目名是最符合常规要求。但重定向就绝对不止一两个吧。对重定向命名亦应该比条目命名宽松一点。--J.Wong 2018年4月11日 (三) 03:20 (UTC)
- 话说主名字空间除了条目还有啥来着?--Super Wang (一百萬分的感謝!) 2018年4月11日 (三) 04:24 (UTC)
- @Super Wang:主名字空间就是条目名字空间。--yελεтς 2018年4月11日 (三) 04:27 (UTC)
- @Yelets、Wong128hk:所以我不明白“‘条目’不应该扩大解释成‘主名字空间’”是什么意思。--Super Wang (一百萬分的感謝!) 2018年4月11日 (三) 04:29 (UTC)
- 如@Wong128hk所述,我个人的观点亦是“不应扩大命名常规到主名字空间的所有页面标题”。只是当下提删重定向,确是按照《命名常规》的。所以个人也想了解一下大家有没有好的提议。这样按照命名常规提删定是不可行的。--yελεтς 2018年4月11日 (三) 04:31 (UTC)
- @Super Wang:J.Wong所述之“条目”即一个条目的“正式名称”,而不包括重定向和消歧义等,如“苏联”和“前苏联”,“苏联”即是其所述之条目,“前苏联”为重定向。--yελεтς 2018年4月11日 (三) 04:34 (UTC)
- @RabbitMeow、Sanmosa:个人观点见上,即希望《命名常规》与《重定向》有所不同。不知两位意见如何?--yελεтς 2018年4月11日 (三) 05:23 (UTC)
- 支持一楼观点。再次建议展开一个关于 “命名冲突方针”的讨论。白玉京の悼亡(留言) 2018年4月11日 (三) 05:30 (UTC)
- @白玉京の悼亡:Wikipedia:命名常规#命名冲突。--yελεтς 2018年4月11日 (三) 05:40 (UTC)
- @Yelets:如果不涉及移动战而保留萝卜,会否因为用户多使用无需重定向的名称(即大家都访问机器砖块而不是萝卜)而再度提删?顺带一提,百度了一下之后没发现和萝卜罗科瑟有关的任何信息。--Super Wang (一百萬分的感謝!) 2018年4月11日 (三) 07:18 (UTC)
- @Super Wang:萝卜确实是原创译名没错,但是若真如您所说,到时因此提删,所依据的方针指引又是什么?建议能将《重定向》修改后作为方针使用,否则就如@Shizhao所述,“命名常规所适用的‘条目’不包括重定向”,故提删重定向无据可考。--yελεтς 2018年4月11日 (三) 07:26 (UTC)
- @Yelets:那如果重定向和命名常规冲突时,又该以哪个为准?--Super Wang (一百萬分的感謝!) 2018年4月11日 (三) 07:28 (UTC)
- @Super Wang:如我提出该讨论时的理据中所述:《命名常规》根本不适用于重定向,其中多条标准实则指引每个条目介绍的事物只有一个名称。正因如此,才提出讨论。--yελεтς 2018年4月11日 (三) 07:32 (UTC)
- @Yelets:如此一来两个页面的表述根本就是互相矛盾……我有点不知所措了,恳请其他维基人早些讨论出结果。--Super Wang (一百萬分的感謝!) 2018年4月11日 (三) 07:35 (UTC)
- @Super Wang:确实如您所说,两页面相矛盾。在这里再次说明一遍情况:
- 欲于“萝卜萝科瑟”之存废讨论投票,故阅读《命名常规》,得出该重定向该删除的结论;
- 查看《重定向》,从“不删除的理由”中得出该重定向该保留的结论;
- 重新阅读《命名常规》后,发现该命名常规如我所述,根本不适用于重定向页,但重定向页亦属于条目名字空间;
- 但因《重定向》非方针而《命名常规》为方针,且重定向页属于条目名字空间,只能按照《命名常规》的规定做决定。
- 从上得出两种可能:
- 《命名常规》适用的“条目”为“条目名字空间”,即“主名字空间”,而重定向亦属于主名字空间。则依《命名常规》,绝大多数重定向都应该删除,甚至重定向这一概念也不应存在;
- 《命名常规》适用的“条目”定义即WP:条目中所述之定义,故“消歧义与重定向都不算是一个条目”,如此则缺少重定向方针(《重定向》并非方针),提删重定向无据可考,也许演变为依据提删者心情及常识判断。
- 因参与讨论的几位维基人也都支持修改,故:提议将《重定向》略作修改后作为指引或在命名常规中加入重定向部分。--yελεтς 2018年4月11日 (三) 07:54 (UTC)
- @Yelets:删除重定向显然并不实际,建议将WP:R修改后定为方针。--Super Wang (一百萬分的感謝!) 2018年4月11日 (三) 09:15 (UTC)
- 请参考WP:条目,重定向和消歧义页面都不算作是一个条目。而从统计上来说,则是重定向和没有wiki链接的都不算是条目--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8年4月11日 (三) 07:17 (UTC)
- @Shizhao:但主名字空间确实又称“条目名字空间”,《命名常规》定义不明。--yελεтς 2018年4月11日 (三) 07:22 (UTC)
- 问题不清,请直接指出哪句产生混乱。另外,提删重定向可依据《删除方针》。--J.Wong 2018年4月11日 (三) 08:34 (UTC)
- 个人认为仍需补充重定向的命名常规,现在完全没有重定向命名标准可言。--yελεтς 2018年4月11日 (三) 15:42 (UTC)
小弟以前的重定向不会GG吧...--Temp3600(留言) 2018年4月11日 (三) 16:14 (UTC)
- @Yelets:没看到“又称”的来源。条目名字空间是条目所在、所属的名字空间,不等于该名字空间里的页面都为“条目”(如重定向、消歧义页)。“明显表明该方针不适用于重定向页”不一定准确,Wikipedia:命名常规开篇称“命名常规,是关于如何命名一个页面的指导方针”,而后续细则有些限定条目(如“使用中文”),有些又称页面(如“必须精准简练”),这些可能需斟酌并修订。--YFdyh000(留言) 2018年4月11日 (三) 22:46 (UTC)
- @YFdyh000:可能我表述不准确,所以原创研究了。主名字空间的页面,无论是消歧义还是重定向,左上都标示“条目”,且“名字空间”的模板{{Namespaces}}里“主”和“条目”也是并列标示的,至少会造成误解。--yελεтς 2018年4月12日 (四) 13:11 (UTC)
- 前者似乎为习惯及翻译问题,英文界面中为Page(页面)。后者的并列显示可以理解,说“主名字空间”可能有人不明白,并列为“/”可理解为择一使用。--YFdyh000(留言) 2018年4月12日 (四) 17:12 (UTC)
- @YFdyh000:但后者并列确实造成一定误导,很容易理解成该名字空间有两个名称。--yελεтς 庆祝百万条目达成 2018年4月13日 (五) 17:21 (UTC)
- 前者似乎为习惯及翻译问题,英文界面中为Page(页面)。后者的并列显示可以理解,说“主名字空间”可能有人不明白,并列为“/”可理解为择一使用。--YFdyh000(留言) 2018年4月12日 (四) 17:12 (UTC)
- 《维基百科:什么是条目》,《命名常规》是给条目用的,而重定向与消歧义并非条目。——白布飘扬(留言) 2018年4月13日 (五) 17:06 (UTC)
- @白布飘扬:请您看看上面几句讨论。--yελεтς 庆祝百万条目达成 2018年4月13日 (五) 17:16 (UTC)
- @YFdyh000:可能我表述不准确,所以原创研究了。主名字空间的页面,无论是消歧义还是重定向,左上都标示“条目”,且“名字空间”的模板{{Namespaces}}里“主”和“条目”也是并列标示的,至少会造成误解。--yελεтς 2018年4月12日 (四) 13:11 (UTC)
- @Yelets:没看到“又称”的来源。条目名字空间是条目所在、所属的名字空间,不等于该名字空间里的页面都为“条目”(如重定向、消歧义页)。“明显表明该方针不适用于重定向页”不一定准确,Wikipedia:命名常规开篇称“命名常规,是关于如何命名一个页面的指导方针”,而后续细则有些限定条目(如“使用中文”),有些又称页面(如“必须精准简练”),这些可能需斟酌并修订。--YFdyh000(留言) 2018年4月11日 (三) 22:46 (UTC)
提议修改Wikipedia:命名常规#地名(其二)
本提议是一个影响面巨大的提议,不论持何种意见,望谨慎考虑后参与讨论。
- 目前关于中国大陆行政区划的规定来自于2006年的投票Wikipedia:投票/中国大陆行政区条目名称投票。其中已经列出了一些理由,大部分对于本提案仍然适用。
- 关于消除歧义:比较简单的歧义比如“黑龙江(省)水利”、“黄山(市)旅游”乃至“北京铁路”(北京市铁路?北京铁路局?)等都存在歧义。纯区划名称歧义的像吉林省吉林市、承德市承德县等也很多。当然这不可能消除全部歧义(及,这里不打算讨论如何区分一个描述北京市通州区交通的条目和一个描述南通市通州区交通的条目)。
- 一如2006年的情况,实际上台湾这方面做得不错,可参照台北市下各主条目名;如与区划不相符合,则不用区划名(如台北交通),而与区划相符合的则使用区划名(如台北市道路列表)。
- 依据现有情况,扩大本段落限制范围(即超出中国大陆,而及台湾、日本等区域)的问题将另案考虑。
请社群讨论。 --达师 - 370 - 608 2018年4月1日 (日) 12:15 (UTC)
- (+)支持:没大问题。ŚÆŊMØŠĀ 2018年4月5日 (四) 04:14 (UTC)
- 对拟新增的条文做了小修改。 --达师 - 370 - 608 2018年4月6日 (五) 17:02 (UTC)
- (+)支持,确实减少了不少歧义,加的字也不影响分类名成为一个读起来正常的名字,不过之后可能讨论一下怎么实施吧(数量很大,全靠机器人又好像不太现实)。--E8×E8(512) 2018年4月7日 (六) 02:45 (UTC)
- 涉及的主要是省级分野条目(山东经济,etc)、省级分类和部分地市分野条目。考虑到分类可利用cat-a-lot操作,其余条目数量其实不是很大,远不及当年区划条目更名。我想操作上问题不是很大。 --达师 - 370 - 608 2018年4月8日 (日) 13:07 (UTC)
- (+)支持:很好。比如吉林省和吉林市就需要分开。--相信友谊就是魔法的CuSO4正在努力提高知识水平 2018年4月7日 (六) 11:51 (UTC)
- (+)支持,可以规范一系列的条目,比如XX市公交线路表等。--Leiem(签名·留言) 2018年4月10日 (二) 14:22 (UTC)
- 另外,模板中出现大量并列的行政区划也是这样吗?--Leiem(签名·留言) 2018年4月10日 (二) 14:23 (UTC)
- 本方针只管标题,不管页面的任何具体内容。 --达师 - 370 - 608 2018年4月11日 (三) 13:41 (UTC)
- 另外,模板中出现大量并列的行政区划也是这样吗?--Leiem(签名·留言) 2018年4月10日 (二) 14:23 (UTC)
- 达师君,上列讨论未有异议,似可公示,未知阁下意下如何?--J.Wong 2018年4月19日 (四) 01:29 (UTC)
- 可公示。考虑到会有较大影响,公示的时间应该稍长一些。 --达师 - 370 - 608 2018年4月20日 (五) 07:04 (UTC)
- 现交付公示,并承提案者要求,延长公示期,为期两周,期内如无合理异议,则视为通过。--J.Wong 2018年4月21日 (六) 11:07 (UTC)
(防存档)。 --达师 - 370 - 608 2018年5月2日 (三) 17:52 (UTC)
- @Wong128hk:公示期已过,期间未有任何意见。ŚÆŊMØŠĀ 2018年5月5日 (六) 15:54 (UTC)
- 已修订。--J.Wong 2018年5月6日 (日) 06:51 (UTC)
《Wikipedia:命名常规》增补提议
具体提议为:在《非中文人名》一节前面(或者在《公司行号》一节后面)加上一节《以人名/地名命名的组织》,并在《以人名/地名命名的组织》一节里增加如下条文:“以人名/地名或其衍生词命名的组织,其条目应优先采用能体现与人名/地名之间的关系的名称或译名。”
以上。 【粤语文学大使残阳孤侠】欢迎加入反对病毒音译名的行列! 2018年5月2日 (三) 18:15 (UTC)
- 有例子吗?--Leiem(签名·留言) 2018年5月3日 (四) 00:37 (UTC)
- @Leiem:有,例如“马迪亚拿联”。暂且不论“马迪亚拿”是不是病毒音译名,这间俱乐部的葡萄牙语名称之一是“União da Madeira”,直译为“马德拉联盟队”,因为它位于马德拉群岛丰沙尔,但“马迪亚拿联”则完全体现不出球会和马德拉群岛之间的关系,因为“Madeira”中文叫“马德拉群岛”,即使香港也不叫“马迪亚拿群岛”。【粤语文学大使残阳孤侠】欢迎加入反对病毒音译名的行列! 2018年5月3日 (四) 04:37 (UTC)
- 如果有官方名用官方名比较好,没有的话音译也行。--Leiem(签名·留言) 2018年5月3日 (四) 04:49 (UTC)
- 刚刚在官方网站查过,没有官方中文名。【粤语文学大使残阳孤侠】欢迎加入反对病毒音译名的行列! 2018年5月3日 (四) 19:16 (UTC)
- 如果有官方名用官方名比较好,没有的话音译也行。--Leiem(签名·留言) 2018年5月3日 (四) 04:49 (UTC)
- @Leiem:有,例如“马迪亚拿联”。暂且不论“马迪亚拿”是不是病毒音译名,这间俱乐部的葡萄牙语名称之一是“União da Madeira”,直译为“马德拉联盟队”,因为它位于马德拉群岛丰沙尔,但“马迪亚拿联”则完全体现不出球会和马德拉群岛之间的关系,因为“Madeira”中文叫“马德拉群岛”,即使香港也不叫“马迪亚拿群岛”。【粤语文学大使残阳孤侠】欢迎加入反对病毒音译名的行列! 2018年5月3日 (四) 04:37 (UTC)
- (-)反对,还是同样的理由,译名有来源在使用即可。--Kuailong™ 2018年5月3日 (四) 16:06 (UTC)
- (:)回应 那如果几个候选名称都有来源怎么办?是纯粹看在Google上有多少个结果,还是取决于谁的来源更可靠?阁下三番四次反对以任何形式检查译名是否可靠,到底是出于什么原因?【粤语文学大使残阳孤侠】欢迎加入反对病毒音译名的行列! 2018年5月3日 (四) 19:16 (UTC)
- “应优先采用……”包含无可靠来源使用的原创译名吗。如果“不能体现……”的译名是官方中文名或常用中文名又如何。--YFdyh000(留言) 2018年5月4日 (五) 02:49 (UTC)
- (:)回应:作为一个读者搜寻资料时的索引工具,维基百科的条目名称是以最广为使用的译名为优先,不是用来阐述某些概念的工具,而“体现出球会和马德拉群岛之间的关系”就是一种概念的阐述,这件事应该是要在内文中说明清楚,但没有必要在条目名称上做文章。我想楼主在主张增补命名常规规则之前,请先理解维基百科的命名常规、思索一下条目名称真正的用途好吗?--泅水大象™ 讦谯☎ 2018年5月4日 (五) 04:11 (UTC)
- (:)回应: 这个马迪亚拿联是一个错误的音译啊。如果以这个条目作为例子,那么问题就是在于“错误音译的纠正”方面。但如果优先采用能体现与人名/地名之间的关系的名称或译名,有两种情况:1,的确将条目与关联人、地名联系了起来。2,关联人物、地名自己有复数的翻译方法,甚至本身就有翻译错误。在第二种情况,无法优先采用一项名称,因为哪一项名称似乎都是对的/错的。举例比如斯多葛主义,关联地名为古雅典的一个叫Stoa的地方。但是Stoa延伸出形容词Stoicos。结果有人为了显示这样一种联系,可以翻成斯多亚学派,斯多葛学派,还有斯多阿学派,三种都能找到来源。----梁桂(留言) 2018年5月4日 (五) 05:50 (UTC)
- (!)意见:经查网络上有很多网站使用“马迪亚拿”(较常见)或“马迪亚拿联”(较少见)的译名方式,所以这的确是个符合广为使用名称原则的译名,至于音译的正确与否反而不是维基百科要检讨的事,中文领域中多得是没照正确发音翻译的广用译名。--泅水大象™ 讦谯☎ 2018年5月4日 (五) 06:08 (UTC)
- (!)意见: Yeah。我主要是在这句话后面的那部分举了反例来说明这个提议如果付诸执行,将会不是普遍有效的。----梁桂(留言) 2018年5月4日 (五) 06:19 (UTC)
- (:)回应:是的,我觉得梁桂君举的例子是个很不错的反证。其实我去看了开题楼主的个人页面,很明显的看得出他是一个主张音译要精准的人,且很想把自己的理念推广开来。说真的在某种程度上我个人也是支持音译要准确的,但个人的主张是个人的事,在维基百科这里就是得遵循既有且广为接受的规则,不该想去把个人的理念混入维基百科的规则中。维基百科当初会以最广为使用译名为优先,主要是考量条目标题的主要作用是要让读者辨认认知用的,而不是用来纠正发音准确或意译精准度的媒介(那些可以收录在内文中),如果没能理解这个出发点的不同只是一直往规则细节钻牛角尖,就会看到上述这种主张每隔一阵子就会被拿出来提一次。--泅水大象™ 讦谯☎ 2018年5月4日 (五) 06:45 (UTC)
- 由于可预见此提案将不获广泛支持,故关闭之。ŚÆŊMØŠĀ 2018年5月9日 (三) 13:25 (UTC)
有关非官方华语译名的使用问题,《命名常规》方针当中的条文,《非原创研究方针》当中的条文和《译名规范》当中的条文
在Wikipedia:互助客栈/条目探讨#贵为FA的2002年太平洋台风季的讨论当中,非官方华语译名的使用问题,《命名常规》方针当中的条文,《非原创研究方针》当中的条文和《译名规范》成为主要的争论点,而Jarodalien一直以非官方华语译名,《命名常规》方针当中的条文,《非原创研究》方针当中的条文作为编辑依据,致使某用户一直坚持台/飓风季相关条目应按Jarodalien的做法行事,但本人和另一位用户对此并不认同,因此经标题修正后,继续再就此议题讨论。--MCC214强烈要求维基条目宁缺勿滥#我做了什么? 2018年4月28日 (六) 10:37 (UTC)
- 通过菲律宾的热带气旋在子标题上添加菲律宾特殊命名的中译,有助于读者了解,况且台湾媒体报导时也会引用该等译名(如[5]),其他中文地区媒体亦然(如[6]),如此作法并无不妥。--Kolyma(留言) 2018年4月28日 (六) 12:56 (UTC)
- 《译名规范》规定“如果已有长期、广泛使用的译名,就不新制译名”菲律宾华语译名并非长期、广泛使用的译名。“如果已有长期、广泛使用的译名,就不新制译名”即是“如果没有长期、广泛使用的译名,就不新制译名” 其他风季条目应该按照“2002年太平洋台风季”修改,以符合《译名规范》、《禁止原创研究方针》和《命名常规方针》。--M.Chan 2018年4月30日 (一) 04:05 (UTC)
- 《译名规范》规定“如果已有长期、广泛使用的译名,就不新制译名”,菲律宾华语译名并非长期、广泛使用的译名。“如果已有长期、广泛使用的译名,就不新制译名”,其他风季条目应该按照2018年太平洋台风季修改,以符合《忽略所有原则》方针,尤其是发生争议的时候!--MCC214强烈要求维基条目宁缺勿滥#我做了什么? 2018年4月30日 (一) 07:03 (UTC)
- 一,7不是神,不是所有条目都要跟随6+的做法,二,格式各文各异,无须强行统一,三,支持先到先得原则,不知Sanmosa对Michael Chan的回应有何看法?--MCC214强烈要求维基条目宁缺勿滥#我做了什么? 2018年4月30日 (一) 06:53 (UTC)
- (※)注意:1946年太平洋台风季,1958年太平洋台风季和2000年太平洋飓风季都被Michael Chan修改为Jarodalien的版本。--MCC214强烈要求维基条目宁缺勿滥#我做了什么? 2018年4月30日 (一) 07:03 (UTC)
- MCC214君完全是在扰乱。他说“菲律宾华语译名并非长期、广泛使用的译名。”然后“如果已有长期、广泛使用的译名,就不新制译名”到底菲律宾华语译名是否长期、广泛使用的译名?Sanmosa君。--M.Chan 2018年4月30日 (一) 08:08 (UTC)
- 我只能说:不完全符合。此非广泛使用的译名。ŚÆŊMØŠĀ五四运动九十九周年了,知情权呢? 2018年4月30日 (一) 08:40 (UTC)
- Sanmosa君,简而言之,长期使用则不新制译名,不长期使用则新制译名。--M.Chan 2018年4月30日 (一) 10:29 (UTC)
- @Michael Chan:阁下不得忽略“广泛使用”。ŚÆŊMØŠĀ五四运动九十九周年了,知情权呢? 2018年4月30日 (一) 10:38 (UTC)
- Sanmosa君,简而言之,广泛使用则不新制译名,不广泛使用则新制译名。--M.Chan 2018年4月30日 (一) 10:40 (UTC)
- @Michael Chan:菲律宾华语译名 一望而知 非广泛使用。ŚÆŊMØŠĀ五四运动九十九周年了,知情权呢? 2018年4月30日 (一) 10:45 (UTC)
- Sanmosa君,同意。广泛使用则不新制译名,不广泛使用则新制译名。--M.Chan 2018年4月30日 (一) 10:46 (UTC)
- @Michael Chan:国际译名 一望而知 广泛使用,故不新制。ŚÆŊMØŠĀ五四运动九十九周年了,知情权呢? 2018年4月30日 (一) 11:17 (UTC)
- Sanmosa君,“如果已有长期、广泛使用的译名,就不新制译名”国际名称显然不可能是菲律宾英文名称的译名,故不可能是菲律宾英文名称的长期、广泛使用的译名。--M.Chan 2018年5月1日 (二) 02:36 (UTC)
- @Michael Chan:菲律宾也会使用国际名称和国际译名。ŚÆŊMØŠĀ五四运动九十九周年了,知情权呢? 2018年5月1日 (二) 04:07 (UTC)
- 台风天鸽为例,天鸽根本不可能作为对“Isang”的译名,仅为对“Hato”的译名,并对“Hato”的翻译而然为长期、广泛使用的译名,但不是对“Isang”的译名。--M.Chan 2018年5月1日 (二) 04:20 (UTC) 以
- @Michael Chan:我是指菲律宾会同时使用国际名称和自家名称,而国际名称比自家名称更广泛使用,故不为“Isang”制译名。ŚÆŊMØŠĀ五四运动九十九周年了,知情权呢? 2018年5月1日 (二) 04:24 (UTC)
- @Michael Chan:菲律宾也会使用国际名称和国际译名。ŚÆŊMØŠĀ五四运动九十九周年了,知情权呢? 2018年5月1日 (二) 04:07 (UTC)
- Sanmosa君,“如果已有长期、广泛使用的译名,就不新制译名”国际名称显然不可能是菲律宾英文名称的译名,故不可能是菲律宾英文名称的长期、广泛使用的译名。--M.Chan 2018年5月1日 (二) 02:36 (UTC)
- @Michael Chan:国际译名 一望而知 广泛使用,故不新制。ŚÆŊMØŠĀ五四运动九十九周年了,知情权呢? 2018年4月30日 (一) 11:17 (UTC)
- Sanmosa君,同意。广泛使用则不新制译名,不广泛使用则新制译名。--M.Chan 2018年4月30日 (一) 10:46 (UTC)
- @Michael Chan:菲律宾华语译名 一望而知 非广泛使用。ŚÆŊMØŠĀ五四运动九十九周年了,知情权呢? 2018年4月30日 (一) 10:45 (UTC)
- Sanmosa君,简而言之,广泛使用则不新制译名,不广泛使用则新制译名。--M.Chan 2018年4月30日 (一) 10:40 (UTC)
- @Michael Chan:阁下不得忽略“广泛使用”。ŚÆŊMØŠĀ五四运动九十九周年了,知情权呢? 2018年4月30日 (一) 10:38 (UTC)
- Sanmosa君,简而言之,长期使用则不新制译名,不长期使用则新制译名。--M.Chan 2018年4月30日 (一) 10:29 (UTC)
- 我只能说:不完全符合。此非广泛使用的译名。ŚÆŊMØŠĀ五四运动九十九周年了,知情权呢? 2018年4月30日 (一) 08:40 (UTC)
毕加索(Picasso),毕加索全名“巴勃罗·鲁伊斯·毕加索”(Pablo Ruiz Picasso),通称“巴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教名“巴勃罗·迪戈·何塞·弗朗西斯科·迪保拉·胡安·尼波穆切诺·玛丽亚·迪洛斯雷梅迪奥斯·西普里亚诺·迪拉圣蒂西马·特立尼达·鲁伊斯·毕加索”(Pablo Diego José Francisco de Paula Juan Nepomuceno María de los Remedios Cipriano de la Santísima Trinidad Martyr Patricio Clito Ruíz y Picasso),那么是否除了“毕加索”外其他的名称都要使用英文,不标注中文?--M.Chan 2018年5月1日 (二) 04:38 (UTC)
“Hato”比“Isang”更广泛使用,但“Hato”和“Isang”是两个不同的名称,在翻译的个称中互不相干。“如果已有长期、广泛使用的译名,就不新制译名”“‘天鸽’是‘Isang’的长期、广泛使用的译名?”情况有如- 鱼目混珠。上方例乃是同文,台风例非。ŚÆŊMØŠĀ五四运动九十九周年了,知情权呢? 2018年5月1日 (二) 07:51 (UTC)
- M.Chan 2018年5月1日 (二) 08:16 (UTC)
- 菲律宾文不是常用的翻译对象。ŚÆŊMØŠĀ五四运动九十九周年了,知情权呢? 2018年5月1日 (二) 08:55 (UTC)
- M.Chan 2018年5月1日 (二) 10:24 (UTC)
- 本人之前已提出《命名常规》与《非原创研究方针》相辅相成,故《非原创研究方针》“如果非中文的材料没有公开的中文译本时,维基百科编者可以提供他们自己翻译的版本”之条文仅限标题。ŚÆŊMØŠĀ五四运动九十九周年了,知情权呢? 2018年5月1日 (二) 10:35 (UTC)
- M.Chan 2018年5月1日 (二) 15:17 (UTC)
- 可 一望而知 。另:本人正在放维基假期,未能再有进一步回复。ŚÆŊMØŠĀ五四运动九十九周年了,知情权呢? 2018年5月1日 (二) 23:31 (UTC)
- 一望而知 没有此规定。--M.Chan 2018年5月2日 (三) 06:53 (UTC)
查无此规定,请直接援引相关条文。-- - 可 一望而知 。另:本人正在放维基假期,未能再有进一步回复。ŚÆŊMØŠĀ五四运动九十九周年了,知情权呢? 2018年5月1日 (二) 23:31 (UTC)
- M.Chan 2018年5月1日 (二) 15:17 (UTC)
《禁止原创研究方针》“如果非中文的材料没有公开的中文译本时,维基百科编者可以提供他们自己翻译的版本。”菲律宾文是不是常用的翻译对象,不在考量范围之内。-- - 本人之前已提出《命名常规》与《非原创研究方针》相辅相成,故《非原创研究方针》“如果非中文的材料没有公开的中文译本时,维基百科编者可以提供他们自己翻译的版本”之条文仅限标题。ŚÆŊMØŠĀ五四运动九十九周年了,知情权呢? 2018年5月1日 (二) 10:35 (UTC)
- M.Chan 2018年5月1日 (二) 10:24 (UTC)
“Isang”没有长期、广泛使用的译名,可以新制译名。-- - 菲律宾文不是常用的翻译对象。ŚÆŊMØŠĀ五四运动九十九周年了,知情权呢? 2018年5月1日 (二) 08:55 (UTC)
- M.Chan 2018年5月1日 (二) 08:16 (UTC)
- MCC214君:请提出其他合理异议。--M.Chan 2018年5月2日 (三) 17:19 (UTC)
- 请先理解“如果非中文的材料没有公开的中文译本时,维基百科编者可以提供他们自己翻译的版本。”的“非中文的材料”是指什么。--MCC214强烈要求维基条目宁缺勿滥#我做了什么? 2018年5月3日 (四) 10:37 (UTC)
- “Isang”肯定是“非中文材料”的一种。--M.Chan 2018年5月3日 (四) 14:17 (UTC)
- 我们从来没有听过“Isang”叫“伊桑”,“Odette”叫“奥黛特”,Wikipedia:命名常规#使用事物的常用名称当中有言“惯例:尽量使用人、物或事项的最常见的名称,......。”,再者《命名常规》方针与《非原创研究》方针相辅相承,所以“非中文材料”肯定只是指条目标题,“非中文材料”=“非中文标题”,即“如果非中文的标题没有公开的中文译本时,维基百科编者可以提供他们自己翻译的版本。”。--MCC214强烈要求维基条目宁缺勿滥#我做了什么? 2018年5月4日 (五) 08:50 (UTC)
- “美国”最常用的名称肯定是“America”。所以“美国”要被移动至“America”?--M.Chan 2018年5月4日 (五) 08:55 (UTC)
- 我们有听过“America”叫“美国”,但我们从来没有听过“Isang”叫“伊桑”,“Odette”叫“奥黛特”,而Wikipedia:命名常规#使用事物的常用名称当中有言“惯例:尽量使用人、物或事项的最常见的名称,......。”,请您不要无限上纲,再者“America”有公开的中文译本叫“美国”!--MCC214强烈要求维基条目宁缺勿滥#我做了什么? 2018年5月4日 (五) 09:20 (UTC)
- “Isang”没有公开的中文译本!--M.Chan 2018年5月6日 (日) 04:17 (UTC)
- “Isang”没有公开的中文译本,那又怎样?大家都知去年重创澳门的台风叫“天鸽”,已经有这个国际通用的命名,你才不会无缘无故去把天鸽叫作“伊桑”吧。人家都不知道这个“伊桑”或者那个“奥黛特”在哪里跑出来!现在问你,“伊桑”或“奥黛特”从何得来,你难道真的说是你自己给予的译名?如此一来有什么公信力可言?——W. Synchro(背弃了理想,谁人都可以) 2018年5月6日 (日) 12:33 (UTC)
- Michael Chan表示基于《非原创研究方针》当中“如果非中文的材料没有公开的中文译本时,维基百科编者可以提供他们自己翻译的版本。”的条文而作为编辑依据。--MCC214强烈要求维基条目宁缺勿滥#我做了什么? 2018年5月7日 (一) 11:52 (UTC)
想不到为了一个可有可无的“菲律宾华语译名”竟然可以吵得如此激烈。过往讨论中我的立场是反对使用“菲律宾华语译名”,今次也不例外。坦白说,既然条目都以国际命名为主,即使菲律宾章节也是,“菲律宾华语译名”在整篇条目最多只出现一两次,而PAGASA虽有当地名称,但也承认国际命名,只是以当地名称为先、国际命名放后,那为何还要加“菲律宾华语译名”在条目顶部?已经有一列国际编号、JTWC编号和PAGASA当地名,再加“菲律宾华语译名”只是刷字数,且是非官方、非正式、没公信力、没多少人理会、甚至可能没来源证实的译名,对中文维基读者而言完全没需要,那就不加也罢。再强调多一次,PAGASA是不会为当局使用的当地风暴名称提供标准华语译名。已有国际命名时,随便引用当地传媒、甚至自创一个在条目都不怎样使用的“菲律宾华语译名”,简直多余。过去某些影响菲律宾的风暴条目有资料来源(什么《菲律宾世界日报》?)且在“影响”的菲律宾章节真有使用的话我都算了,例如2013年台风海燕,我不会拦阻;某些其他气象爱好者有办法写得丰富的无国际命名热带低气压条目,我最多不理会,反正自己没留意。但于近期条目无中生有地再加,我真的觉得很无谓——这个所谓的“菲律宾华语译名”有又怎样、没有又怎样?除非你要以该译名为条目标题,否则要来根本没用!——W. Synchro(背弃了理想,谁人都可以) 2018年5月6日 (日) 12:33 (UTC)
- 完全同意Weather Synchronize的看法,为此令到台风卡努_(2017年)+1946年太平洋台风季+1958年太平洋台风季+2000年太平洋飓风季全保护就真的觉得很无谓了。--MCC214强烈要求维基条目宁缺勿滥#我做了什么? 2018年5月7日 (一) 11:54 (UTC)
- 本身英文名乃官方名称,删掉了如何认? 维基百科不只有气象、政府、航空等相关专业的维基人的!--MCC214强烈要求维基条目宁缺勿滥#我做了什么? 2018年5月8日 (二) 06:50 (UTC)
- Michael Chan不断删除重要资讯,使大量资讯流失!--MCC214强烈要求维基条目宁缺勿滥#我做了什么? 2018年5月8日 (二) 06:52 (UTC)
- Sanmosa,Michael Chan不断删除重要资讯,使大量资讯流失!--MCC214强烈要求维基条目宁缺勿滥#我做了什么? 2018年5月8日 (二) 06:55 (UTC)
- “‘Isang’有公开的中文译本,那又怎样?”《禁止原创研究方针》“翻译”一节已经清楚提到“如果非中文的材料没有公开的中文译本时,维基百科编者可以提供他们自己翻译的版本。”所以“现在问你,‘伊桑’或‘奥黛特’从何得来,你难道真的说是你自己给予的译名?”为什么不可以呢?这是有方针支持的。如果有人想改为“如果非中文的材料没有公开的中文译本时,维基百科编者不可以提供他们自己翻译的版本。”请到方针区提案,如果社群不反对,在下亦无异议。--M.Chan 2018年5月8日 (二) 07:03 (UTC)
- 我真的觉得很无谓,Michael Chan您可不可以人性化一些呢?之所以有WP:IAR,就是因为有一些人,长期只是执著于方针指引的字眼,而不懂变通和尝试缓解编辑争议,更没有想到有人不会同意他执著于方针指引字眼的做法,事实上,“如果非中文的材料没有公开的中文译本时,维基百科编者可以提供他们自己翻译的版本。”,即表示您可以提供您自己翻译的版本,您亦可以不提供您自己翻译的版本!--MCC214强烈要求维基条目宁缺勿滥#我做了什么? 2018年5月8日 (二) 07:12 (UTC)
- 使用《规则忽略方针》时,应该非常小心。请论证“为什么要要求例外而不去修改方针”及“此例外如何改善维基百科”。另外“亦可以不提供他们自己翻译的版本”的理由?--M.Chan 2018年5月8日 (二) 07:17 (UTC)
- Michael Chan,编辑争议发生的时候,不要篡改内容,就已经可以改善维基百科,再者在这里,Weather Synchronize,Sanmosa和我都反对“使用他们自己翻译的版本”,相反只有Kolyma和您支持“使用他们自己翻译的版本”!--MCC214强烈要求维基条目宁缺勿滥#我做了什么? 2018年5月8日 (二) 07:26 (UTC)
- 共识并非投票制的。而且除了Kolyma君和在下支持外,尚有《禁止原创研究方针》支持。--M.Chan 2018年5月8日 (二) 07:29 (UTC)
- Michael Chan,问题是编辑争议依然存在,所以请您不要篡改内容,事实上,《禁止原创研究方针》的“如果非中文的材料没有公开的中文译本时,维基百科编者可以提供他们自己翻译的版本。”是一条很有弹性的条文,即表示您可以提供您自己翻译的版本,您亦可以不提供您自己翻译的版本,再者请想想为何《禁止原创研究方针》是写“如果非中文的材料没有公开的中文译本时,维基百科编者可以提供他们自己翻译的版本。”而不是“如果非中文的材料没有公开的中文译本时,维基百科编者必须提供他们自己翻译的版本。”,《禁止原创研究方针》并没有完全支持您的做法,故忽略。--MCC214强烈要求维基条目宁缺勿滥#我做了什么? 2018年5月8日 (二) 07:35 (UTC)
- 请提供“亦可以不提供他们自己翻译的版本”的理据。--M.Chan 2018年5月8日 (二) 07:40 (UTC)
- 基于《禁止原创研究方针》的“如果非中文的材料没有公开的中文译本时,维基百科编者可以提供他们自己翻译的版本。”是一条很有弹性的条文。--MCC214强烈要求维基条目宁缺勿滥#我做了什么? 2018年5月8日 (二) 07:46 (UTC)
- 《禁止原创研究方针》是写“如果非中文的材料没有公开的中文译本时,维基百科编者可以提供他们自己翻译的版本。”而不是“如果非中文的材料没有公开的中文译本时,维基百科编者不能提供他们自己翻译的版本。”,《禁止原创研究方针》并没有完全支持您的做法,故忽略。--M.Chan 2018年5月8日 (二) 07:48 (UTC)
- 请先理解“可以”在“如果非中文的材料没有公开的中文译本时,维基百科编者可以提供他们自己翻译的版本。”里面的意思。--MCC214强烈要求维基条目宁缺勿滥#我做了什么? 2018年5月8日 (二) 07:50 (UTC)
- 共识下普遍反对自创菲律宾华语译名。ŚÆŊMØŠĀ 2018年5月8日 (二) 07:53 (UTC)
- 何出此言?--M.Chan 2018年5月8日 (二) 08:10 (UTC)
- 基于《禁止原创研究方针》的“如果非中文的材料没有公开的中文译本时,维基百科编者可以提供他们自己翻译的版本。”是一条很有弹性的条文+“可以”在“如果非中文的材料没有公开的中文译本时,维基百科编者可以提供他们自己翻译的版本。”里面的意思。--MCC214强烈要求维基条目宁缺勿滥#我做了什么? 2018年5月8日 (二) 08:16 (UTC)
- 我真的觉得很无谓,2000年太平洋飓风季和2018年太平洋台风季又因为非官方华语译名的使用问题和格式问题而被全保护了。--MCC214强烈要求维基条目宁缺勿滥#我做了什么? 2018年5月8日 (二) 08:07 (UTC)
- 简而言之,即是菲律宾华语译名可以使用。--M.Chan 2018年5月8日 (二) 09:10 (UTC)
- 简而言之,即是菲律宾华语译名可以使用,亦都可以不使用。--MCC214强烈要求维基条目宁缺勿滥#我做了什么? 2018年5月8日 (二) 09:23 (UTC)
- 不使用的理由?--M.Chan 2018年5月8日 (二) 09:38 (UTC)
- 编辑争议依然存在,所以请您不要篡改内容,再者请想想为何《禁止原创研究方针》是写“如果非中文的材料没有公开的中文译本时,维基百科编者可以提供他们自己翻译的版本。”而不是“如果非中文的材料没有公开的中文译本时,维基百科编者必须提供他们自己翻译的版本。”,《禁止原创研究方针》并没有完全支持您的做法。--MCC214强烈要求维基条目宁缺勿滥#我做了什么? 2018年5月8日 (二) 09:41 (UTC)
- 《禁止原创研究方针》是写“如果非中文的材料没有公开的中文译本时,维基百科编者可以提供他们自己翻译的版本。”而不是“如果非中文的材料没有公开的中文译本时,维基百科编者不能提供他们自己翻译的版本。”,《禁止原创研究方针》并没有完全支持您的做法,故忽略。--M.Chan 2018年5月8日 (二) 09:45 (UTC)
- “可以”不等于“必须”,再者即使不是“如果非中文的材料没有公开的中文译本时,维基百科编者不能提供他们自己翻译的版本。”,但亦不是“如果非中文的材料没有公开的中文译本时,维基百科编者必须提供他们自己翻译的版本。”,《禁止原创研究方针》并没有完全支持您的做法,故忽略。--MCC214强烈要求维基条目宁缺勿滥#我做了什么? 2018年5月8日 (二) 09:53 (UTC)
- Sanmosa君,请问对MCC214君的言论有什么意见?--M.Chan 2018年5月8日 (二) 10:04 (UTC)
- 见上。--MCC214强烈要求维基条目宁缺勿滥#我做了什么? 2018年5月8日 (二) 10:09 (UTC)
- 有方针支持不代表可以为所欲为,本人不斟酌方针字眼,我们一起看看更实际的问题——就是“菲律宾华语译名”根本没多少人知道是什么。还是那句,中文维基百科的读者中,没人会无故把天鸽叫作“伊桑”。即使你搬出“有方针支持”,也解决不了没人知道的问题。看看阁下在2018年太平洋台风季干的好事,把那些PAGASA当地命名全换成“菲律宾华语译名”,若非事前知道,我们怎分得出哪个译名是哪个当地名?我也实在不明白“菲律宾华语译名”如何改善条目质素、怎样会“有好过没有”,为什么PAGASA都承认国际命名时,仍有编者坚持要把“菲律宾华语译名”加进条目?“中文维基应尽量用中文”,那我们便完全用国际命名了,即使“影响”的菲律宾章节也如是。既然如此,还需要“菲律宾华语译名”吗?——W. Synchro(背弃了理想,谁人都可以) 2018年5月10日 (四) 04:31 (UTC)
- 菲律宾有超过一千万名华人。而且条目中已经有注明这是菲律宾华语译名。--M.Chan 2018年5月10日 (四) 10:23 (UTC)
- Michael Chan持续扰乱和WP:GAME。--MCC214强烈要求维基条目宁缺勿滥#我做了什么? 2018年5月10日 (四) 10:26 (UTC)
- 同意Weather_Synchronize的说法,所以本人为了将2018年太平洋台风季当中的“菲律宾华语译名”全换成PAGASA当地命名,引起Michael Chan与本人编辑战,2018年太平洋台风季自5月8日起便被全保护14天了,为此我真的觉得很无谓。--MCC214强烈要求维基条目宁缺勿滥#我做了什么? 2018年5月10日 (四) 10:14 (UTC)
- 菲律宾当局承认国际命名,而华语译名亦不是当地政府取的,现在无中生有地创造出这个非正式的华语译名,当地华人看中文维基百科的时候大概也未必一望而知这些译名指的是哪个热带气旋吧?反而,国际命名的中文译名,以及PAGASA的菲律宾语(?)命名获得认可,当地华人也会看得懂,而“菲律宾华语译名”倒未必,所以我也认为菲律宾华语译名是没有必要写的。--Win. M. 2018年5月10日 (四) 15:30 (UTC)
- 对,最重要的是要让所有华人看中文维基百科的时候 一望而知 这些名指的是哪个热带气旋,而不是完全搬出《命名常规》方针当中的条文,《非原创研究方针》当中的条文和《译名规范》当中的条文作挡箭牌(所谓的似是而非),却让所有华人看中文维基百科的时候大概也未必 一望而知 这些译名指的是哪个热带气旋。--MCC214强烈要求维基条目宁缺勿滥#我做了什么? 2018年5月11日 (五) 06:06 (UTC)
- 所谓的华语译名只是当地的华语报章所提供,并非菲律宾官方机构提供的正式译名,建议加入。--B dash(留言) 2018年5月11日 (五) 06:56 (UTC)
- 从来没有规定要官方的正式译名才能加入。而且已经开门见山地注明是菲律宾华语名,保证读不会混淆。--M.Chan 2018年5月11日 (五) 07:18 (UTC)
- “开门见山”?所有华人看中文维基百科的时候大概也未必 一望而知 这些译名指的是哪个热带气旋。--MCC214强烈要求维基条目宁缺勿滥#我做了什么? 2018年5月11日 (五) 07:38 (UTC)
- “菲律宾华语译名:卡罗伊”这不叫开门见山?“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会对进入或是在其预警责任海域形成的热带低气压命名,这样,同一场风暴就可能会有两个名称,这类情况会在下文中同时列出两个名称,其中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的命名以括弧括出。”这不叫开门见山?“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对责任区域内的热带气旋使用独立的命名方法,所有在其责任海域形成,或是进入其责任海域,或是有可能进入其责任海域的热带低气压都会获得名称,命名名称每4年完成一次轮换,只有退役的名称会予以替换,并且还准备有辅助名单,以便在名称全部用完时替补。以下列出2002年的风暴名单,未经启用的名称以灰色表示,括弧内则是风暴的国际名称:”这不叫开门见山?--M.Chan 2018年5月18日 (五) 09:56 (UTC)
- 请不要假定所有华人读者在看中文维基百科的时候都会看这个引言,这个引言本身就有些长+太长不看,难道要所有华人读者在看中文维基百科的时候看了这个引言,才知道这些非官方华语译名指的是哪个热带气旋吗?读者希望在看中文维基百科的热带气旋条目的时候,就 一望而知 这些名称指的是哪个热带气旋,而不是反而使到读者在看中文维基百科的热带气旋条目的时候造成麻烦,再者这些(菲律宾)非官方华语译名在所有华人读者的普及度当中,肯定不及国际非官方华语译名,国际官方英文译名和(菲律宾)官方英文译名,故将这个所谓“开门见山”的引言忽略。--MCC214强烈要求维基条目宁缺勿滥#我做了什么? 2018年5月19日 (六) 09:27 (UTC)
- 那么国际名称就很好吗?阁下随便问其中一个编者,知道“尼格”是什么吗?难道就这样删掉风季条目?--M.Chan 2018年5月19日 (六) 09:47 (UTC)
- 那么非官方华语译名就很好吗?阁下随便问其中一个不看这个引言的编者,知道阿加顿,巴斯扬,卡罗伊,都蒙,埃斯特,佛罗里达,加度,亨利,印戴,裘西,卡丁,路易丝,梅梅,涅宁,翁彭,庞恩,昆妮,洛西塔,撒母耳,托马斯,鄂斯曼,维纳斯,瓦尔督,亚扬,泽妮,阿基拉,巴维斯,奇多,迪亚哥,艾莲娜,菲力诺,冈丁,哈莉,因当,杰莎是什么吗?--MCC214强烈要求维基条目宁缺勿滥#我做了什么? 2018年5月19日 (六) 10:18 (UTC)
- 行话解释。--M.Chan 2018年5月23日 (三) 09:11 (UTC)
- M. Chan说的正是,他自己的那些菲律宾华语译名正是名符其实的行话,国际译名明显更普遍。ŚÆŊMØŠĀ粉饰太平 2018年5月24日 (四) 08:41 (UTC)
- 在下从来没有否认国际译名被菲律宾华语译名普遍,但国际英文名称、国际编号、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编号在汉语圈都没有菲律宾华语译名普遍,要移除的话,是否先移除它们?--M.Chan 2018年5月24日 (四) 11:21 (UTC)
- 请您不要将国际英文名称、国际编号、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编号在汉语圈的通用程度和非官方华语译名作类比,另不知Sanmosa对Michael Chan的回应有何看法?--MCC214强烈要求维基条目宁缺勿滥#我做了什么? 2018年5月25日 (五) 08:09 (UTC)
- @MCC214:可以帮M. Chan之言挂个OR模板了。ŚÆŊMØŠĀ粉饰太平 2018年5月25日 (五) 08:33 (UTC)
- 搜索一下很难吗?--M.Chan 2018年5月27日 (日) 08:42 (UTC)
- 阁下随便问其中一个不看这个引言的编者,知道阿加顿,巴斯扬,卡罗伊,都蒙,埃斯特,佛罗里达,加度,亨利,印戴,裘西,卡丁,路易丝,梅梅,涅宁,翁彭,庞恩,昆妮,洛西塔,撒母耳,托马斯,鄂斯曼,维纳斯,瓦尔督,亚扬,泽妮,阿基拉,巴维斯,奇多,迪亚哥,艾莲娜,菲力诺,冈丁,哈莉,因当,杰莎是什么吗?--MCC214强烈要求维基条目宁缺勿滥#我做了什么? 2018年5月27日 (日) 08:48 (UTC)
- 请不要假定每个读者都懂得英文。--M.Chan 2018年5月28日 (一) 08:32 (UTC)
- 但至少他们也懂得普通话拼音,应该大概知道英文的读法。而且,不论任何百科全书,其作用皆欲使读者可直接了解某事物,如仍须另行搜寻,则已失却百科全书之本意。ŚÆŊMØŠĀ粉饰太平 2018年5月28日 (一) 08:34 (UTC)
- 懂得中文等于懂得普通话?--M.Chan 2018年5月28日 (一) 08:51 (UTC)
- 如果一个中国人懂得普通话的话,他会大概了解到为何英文字会有如此中译。如果不懂得的话,他肯定懂英语。ŚÆŊMØŠĀ粉饰太平 2018年5月28日 (一) 11:42 (UTC)
- 那么中文维基百科直接用英文撰写就好。--M.Chan 2018年5月30日 (三) 05:40 (UTC)
- 如果一个中国人懂得普通话的话,他会大概了解到为何英文字会有如此中译。如果不懂得的话,他肯定懂英语。ŚÆŊMØŠĀ粉饰太平 2018年5月28日 (一) 11:42 (UTC)
- 懂得中文等于懂得普通话?--M.Chan 2018年5月28日 (一) 08:51 (UTC)
- 但至少他们也懂得普通话拼音,应该大概知道英文的读法。而且,不论任何百科全书,其作用皆欲使读者可直接了解某事物,如仍须另行搜寻,则已失却百科全书之本意。ŚÆŊMØŠĀ粉饰太平 2018年5月28日 (一) 08:34 (UTC)
- 请不要假定每个读者都懂得英文。--M.Chan 2018年5月28日 (一) 08:32 (UTC)
- 请您不要再作类比论证!另本人意见如上,故不再补充,不知Sanmosa对Michael Chan的回应有何看法?--MCC214强烈要求维基条目宁缺勿滥#我做了什么? 2018年5月28日 (一) 11:26 (UTC)
- 这么多的强词夺理、转移视线、偷换概念,我也不想看了。还是那句,所谓“菲律宾华语译名”一无是处、不知所谓兼毫无公信力,加了不会提升条目质素,反而只会惹来质疑,问这译名是否适当、怎样得来,那么不要也罢。有国际命名已足够,尤其PAGASA都承认国际命名。有资料来源且风暴有影响菲律宾的话,你要放在菲律宾章节内我不阻你,但没来源下自创就是不能接受,拿方针作挡箭牌又如何,根本不能服众!——W. Synchro(背弃了理想,谁人都可以) 2018年5月31日 (四) 08:30 (UTC)
- 完全同意Weather Synchronize的看法,本人一早就说过“最重要的是要让所有华人看中文维基百科的时候 一望而知 这些名指的是哪个热带气旋,而不是完全搬出《命名常规》方针当中的条文,《非原创研究方针》当中的条文和《译名规范》当中的条文作挡箭牌(所谓的似是而非),却让所有华人看中文维基百科的时候大概也未必 一望而知 这些译名指的是哪个热带气旋”。--MCC214强烈要求维基条目宁缺勿滥#我做了什么? 2018年5月31日 (四) 09:20 (UTC)
- @Weather Synchronize:像昨日的典范条目“台风柏加(英语:Typhoon Paka)在菲律宾名为台风鹿宾(他加禄语:Bagyong Rubing)”这样阁下是否接受?--M.Chan 2018年5月31日 (四) 09:30 (UTC)
- 一看就知又是翻译英文维基作品(Typhoon Paka, known in the Philippines as Typhoon Rubing)。其实我认为这也是多余,“鹿宾”是谁给予的翻译?尤其是对菲律宾零影响,更加不用提。——W. Synchro(背弃了理想,谁人都可以) 2018年5月31日 (四) 11:07 (UTC)
- 就是啊。--MCC214强烈要求维基条目宁缺勿滥#我做了什么? 2018年6月1日 (五) 06:16 (UTC)
- 请您不要再作类比论证!另本人意见如上,故不再补充。--MCC214强烈要求维基条目宁缺勿滥#我做了什么? 2018年5月31日 (四) 09:58 (UTC)
《命名常规》与《地区词转换》
在此页面的讨论易发展成激烈的争论。请在讨论和编辑时保持冷静,遵守礼仪,文明讨论,寻求共识,不要人身攻击。 |
《命名常规》规范条目名称,至于条目内文出现的名称,在《维基百科:地区词处理》中有“官方中文名称应避免地区词转换的情况”一节。由于《维基百科:地区词处理》并非《WP:RULES》,为减少争议,建议社群讨论以达成共识。以下列出一些方案以作讨论:
- 一旦按命名常规确定条目名称,条目内文(不论是主条目抑或是其他条目)出现该名称时应使用条目名称,但在首段列出各地不同名称(如[7])。
- 一旦按命名常规确定条目名称,条目名称不作地区词转换,但条目内文(不论是主条目抑或是其他条目)出现该名称时作地区词处理(如[8])
- 一旦按命名常规确定条目名称,在首段列出各地名称后,条目名称连同条目内文(不论是主条目抑或是其他条目)出现该名称时作地区词处理(如[9])
--Gakmo(留言) 2018年5月12日 (六) 17:00 (UTC)
@白布飘扬:欢迎讨论--Gakmo(留言) 2018年5月12日 (六) 17:02 (UTC)
查看了一下Wikipedia:地区词处理#参考文献中应避免地区词转换的情况,似乎都在讲过度转换的问题(专名词应该整体转换),感觉讨论不成立。如果是这样的话,个人倾向- 如果没有官方译名,命名按照先到先得,标题连同内文一同转换。
- 如果有官方译名,命名按官方译名,标题不转换,第一次提及时列出各地不同名称,内文转换。
这主要还是考虑到读者的最佳感受。如“磁盘”与“硬碟”,若正文全部以硬碟出现,对大陆读者来说,每次看到这个词都要想一想,势必影响体验。--Yangfl(留言) 2018年5月12日 (六) 18:25 (UTC)
- “磁盘”与“硬碟”不存在“名从主人”,无论标题还是内文,只需依照地区词全文转换,不需烦恼此问题。——白布飘扬(留言) 2018年5月13日 (日) 04:00 (UTC)
- 当然说是如果出现这种情况 囧rz……--Yangfl(留言) 2018年5月13日 (日) 08:00 (UTC)
- 个人倾向第一项,尤其是在主条目,内文跟随标题是为了题文一致,否则可能出现读者以为标题错误而贸然移动条目的情况。(如:[10])
- 关于第二项,问题如上所述。
- 关于第三项,等同架空《命名常规》“名从主人”的原则,条目的实际名称变得无意义。而且,突出名从主人,也是为了让读者知道正确的名称,而不是以讹传讹。例如,有港台或海外华文媒体注意到了马来西亚当地的官方名称后,也开始跟随称为马来西亚首相、马哈迪等等(如:YouTube上的视频、YouTube上的视频),所以坚持地方的非正式翻译是不必要的。——白布飘扬(留言) 2018年5月13日 (日) 04:00 (UTC)
@蘇州宇文宙武:欢迎讨论。——白布飘扬(留言) 2018年5月13日 (日) 04:03 (UTC)
- (!)意见:如果没有官方译名的话,个人认为应该允许他人以“硬套非本族语发音规则翻译,令译名与原文发音相差太远”为理由,要求更改现有的译名。有时候,“先到先得”这项规则,恰好会导致或者促进以讹传讹。某K字头用户的命名风格就是最好的例子。【粤语文学大使残阳孤侠】欢迎加入反对病毒音译名的行列! 2018年5月13日 (日) 06:32 (UTC)
- 这个议题已有定论,可改动情况仅限原创译名,且此问题与是次议案无关。请勿再发表类似议题。--Yangfl(留言) 2018年5月13日 (日) 08:03 (UTC)
请大家继续讨论,完成后可在命名常规加入“其他常用名称”一节,参见en:WP:OTHERNAMES--Gakmo(留言) 2018年5月13日 (日) 14:12 (UTC)
- @白布飘扬:请收手,不要再将马来西亚政治人物的中国大陆的官方译名换成马来西亚的名称。译名本来就是翻译过来的,只要符合各自的翻译规律,无所谓正确与否,谈不上“以讹传讹”。至于近来港澳台媒体开始逐渐使用马来西亚当地的官方名称,那可能只是因为直接复制转载自马来西亚华文媒体的报道而没有转换,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苏州宇文宙武的主页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8年5月13日 (日) 14:29 (UTC)
- @蘇州宇文宙武:官方名称才是稳定译名,其它地区的非正式译名都只是暂时性、变动不定,台湾公视等自制节目并非直接转载,不应否定其转变。另,之前马哈迪淡出政坛,所以无正式的官方译名,但如今进入内阁,就以官方译名为主——白布飘扬(留言) 2018年5月13日 (日) 14:42 (UTC)
- 官方不只是马来西亚一家官方,中国大陆有权力拥有自己的官方译名。另外,并没有反对条目名称使用所在国的官方译名,只是内文有各地区的用词转换,你不准其他国家和地区有自己的译名是何道理?如果按照你的观点,那地区用词转换还有存在的必要吗?——苏州宇文宙武的主页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8年5月13日 (日) 14:45 (UTC)
- “名从主人”是指主题人事物的拥有方自已定下的中文名称,不是其它地方的官方翻译,比如首尔,当年也是直接依照韩国官方的定名,而不是坚持依照中文各地区当时仍然常用的汉城来作地区转换。——白布飘扬(留言) 2018年5月13日 (日) 15:06 (UTC)
- 那是尊重韩方,不代表中国不能有自己的译名。我现在说人名,你跟我扯地名。好,就算地名,马来西亚很多地名的当地官方译名都和大陆不一样,那又如何?大陆不还是用自己的译名吗?中国驻马来西亚的那几个总领馆用的都是大陆的译名,马来西亚抗议了吗?——苏州宇文宙武的主页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8年5月13日 (日) 15:13 (UTC)
- “名从主人”是指主题人事物的拥有方自已定下的中文名称,不是其它地方的官方翻译,比如首尔,当年也是直接依照韩国官方的定名,而不是坚持依照中文各地区当时仍然常用的汉城来作地区转换。——白布飘扬(留言) 2018年5月13日 (日) 15:06 (UTC)
- 官方不只是马来西亚一家官方,中国大陆有权力拥有自己的官方译名。另外,并没有反对条目名称使用所在国的官方译名,只是内文有各地区的用词转换,你不准其他国家和地区有自己的译名是何道理?如果按照你的观点,那地区用词转换还有存在的必要吗?——苏州宇文宙武的主页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8年5月13日 (日) 14:45 (UTC)
- @蘇州宇文宙武:官方名称才是稳定译名,其它地区的非正式译名都只是暂时性、变动不定,台湾公视等自制节目并非直接转载,不应否定其转变。另,之前马哈迪淡出政坛,所以无正式的官方译名,但如今进入内阁,就以官方译名为主——白布飘扬(留言) 2018年5月13日 (日) 14:42 (UTC)
- 见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哥打基纳巴卢总领事馆,不是说马来西亚当局用了亚庇,我们就要跟着用的。——苏州宇文宙武的主页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8年5月13日 (日) 15:21 (UTC)
- 马来西亚华语规范理事会是马来西亚官方规范当地华语的组织,不是规范全世界华语的组织!——苏州宇文宙武的主页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8年5月13日 (日) 15:22 (UTC)
- 中国的总领事馆名称自然以中方为准,但大马的地名自然以大马为准,这就是“名从主人”的应用。——白布飘扬(留言) 2018年5月13日 (日) 15:31 (UTC)
- “名从主人”原则仅仅对条目的命名有所规定,对条目的内文没有做任何规定,望好好了解。其他的我就不和你多废话了,告辞。——苏州宇文宙武的主页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8年5月13日 (日) 15:35 (UTC)
- 中国的总领事馆名称自然以中方为准,但大马的地名自然以大马为准,这就是“名从主人”的应用。——白布飘扬(留言) 2018年5月13日 (日) 15:31 (UTC)
- @Gakmo:我选3,因为做了地区用词转换,各地区的人自然会看到他所在地区的用词,还管其他地区怎么写的作甚?——苏州宇文宙武的主页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8年5月13日 (日) 15:40 (UTC)
白布飘扬建议条目名称和内文都不作地区词转换,否则属架空命名常规;但全面使用名从主人而忽视地区差异,这又会不会是架空了地区词转换?苏州宇文宙武建议全面使用地区词转换,则与白布飘扬支持的方案处于两极。如果各自坚持,解决不了问题,争执只会没完没了([11]、[12]、[13]),这对各方都不是好事。下面提出妥协建议,希望大家考虑和讨论,找出大家都可以接受的方案。
【条目名】:AAAAA(基于“名从主人”原则的条目名称,条目名称不作地区转换,否则作地区转换)
【首段】:BBBBB(官方译名为AAAAA,港澳地区译作BBBBB,中国大陆地区译作CCCCC,台湾地区译作DDDDD...)...
--Gakmo(留言) 2018年5月13日 (日) 22:42 (UTC)
- 个人认为:一、除非官方译名与非官方译名相比之下歧义较大,否则应从1。二、官方译名与非官方译名相比之下歧义较大者则从3。三、2与所谓“妥协建议”皆不伦不类。ŚÆŊMØŠĀ 2018年5月14日 (一) 09:57 (UTC)
- 不过,要如何判断歧义之大小,可否举例?——白布飘扬(留言) 2018年5月14日 (一) 11:44 (UTC)
- 个人还有另一个想法,只要主人名在某个地区的使用率非零(不一定要最常用),该地区就应当采用“名从主人”优先,不再转换。——白布飘扬(留言) 2018年5月14日 (一) 11:44 (UTC)
- 例子:[14]、[15]、"马哈迪", site:.cn、"马哈蒂尔", site:.cn。——白布飘扬(留言) 2018年5月14日 (一) 12:00 (UTC)
- 当年其它主人译名压倒各地区常用译名的例子:哆啦A梦压倒小叮当、叮当。——白布飘扬(留言) 2018年5月14日 (一) 12:53 (UTC)
- 不过,也有主人名连当地中文都罕用而依地区词转换的例子:使用洪森而不用云升,使用他信、达信而不用丘达新等等。——白布飘扬(留言) 2018年5月14日 (一) 12:53 (UTC)
- 个人感觉标题和内文直接作地区词转换即可(即源代码先到先得),按该地区最常用的名称,并可以在引言提一下其他地区的翻译。--【和平至上】💬📝 2018年5月14日 (一) 15:03 (UTC)
- 先到先得仅用于无关“名从主人”的各地最常见名称,现在讨论的是“名从主人”优先的情况下是否依旧以地区转换的问题,目前的地区词处理指引中有“官方名称应避免地区转换”之指导,且此前也有主人名称优先于常见名称的例子。——白布飘扬(留言) 2018年5月14日 (一) 15:55 (UTC)
- 强烈抗议并坚决反对以“名从主人”为名进行语言压迫!!!个别人的行为已经超出了“名从主人”原则的适用范围,变成了语言压迫,不准条目中出现大陆的译名,只准用大马的译名,简直就是霸道。要是这样,还要地区用词转换干吗,干脆全部改成你想用的拉倒了。说句政治不正确的话,你大马区区不到一千万的华人,想要规范中国大陆14亿人怎么讲汉语,是不是太自不量力了?——苏州宇文宙武的主页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8年5月15日 (二) 02:29 (UTC)
- 那只是您的个人意见,“名从主人”原则不限于大马译名,而是尊重主人名称,全世界事物、包括中国大陆事物都适用,例如,当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哥打基纳巴卢总领事馆在未来建立时,新马简体也不应当转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驻亚庇总领事馆,就如中华民国总统也不会因为某些地方的“一个中国”政策而转换成“台湾地区领导人”一样。——白布飘扬(留言) 2018年5月15日 (二) 05:32 (UTC)
- 我尊重大马自己使用你们自己的称呼,而且条目名称也用了大马的称呼,你们也要尊重我们有自己的称呼,这才是“名从主人”原则的真正意义。——苏州宇文宙武的主页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8年5月15日 (二) 07:57 (UTC)
- 其实,各地区要如何翻译路人甲、乙、丙、丁,我相信维基人不会有太多争议,而且,我相信大陆乃至多数港台读者来说,一个外国人Mahathir叫作马哈迪还是马哈蒂尔也不是很重要,但对马来西亚华文用户来说则不然,事实上,马来西亚华语规范理事会也多次向中国有关当局提出正名意愿[16][17],只是不知中国有关当局如何看待。同样的道理,如果有人依照各地的官方用词在蔡英文或马英九的条目挂上{{noteTA|zh-cn:台湾地区领导人;zh-tw:中華民國總統;zh-hk:台灣地區領導人;zh-sg:台湾地区领导人}},看似井水不犯河水,实则必定冒犯大多数的台湾维基人,所以,名从主人其实也是出于基本礼貌,应当在方针中明确确立,以减少不必要的编辑争议。说真的,有时我会怀疑是不是台湾维基人比较“强悍”,而新马维基人是软杮子,才造成这样的双重标准?——白布飘扬(留言) 2018年5月15日 (二) 08:52 (UTC)
- 你不用扯到别的地方,我们现在讨论的是翻译问题,本就有不同的翻译方法,而台湾领导人那个并不是翻译问题,不可相提并论。——苏州宇文宙武的主页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8年5月15日 (二) 08:58 (UTC)
- 对你来说只是一个译名,但对我们来说,是正名。就如前首相选定了“纳吉”作为自己的中文名字(之前当地有“那吉”与“纳吉”两种译法),那就是他的中文名字了,还需要再重新翻译吗?——白布飘扬(留言) 2018年5月15日 (二) 09:15 (UTC)
- 所以大家各自用各自的,井水不犯河水不就行了?你管我怎么叫他?你有这个权力吗?——苏州宇文宙武的主页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8年5月15日 (二) 09:17 (UTC)
- 无主名字没关系,但这个不行,就像当年中华民国反对日本使用从英文“Republic of China”翻译过来的支那共和国一名一样。——白布飘扬(留言) 2018年5月15日 (二) 09:24 (UTC)
- 马哈蒂尔、纳吉布等多次访华,中国官方的报道比比皆是,他们反对了吗?等你们反对了,我们接受了再说,否则都是废话。——苏州宇文宙武的主页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8年5月15日 (二) 09:38 (UTC)
- 无主名字没关系,但这个不行,就像当年中华民国反对日本使用从英文“Republic of China”翻译过来的支那共和国一名一样。——白布飘扬(留言) 2018年5月15日 (二) 09:24 (UTC)
- 所以大家各自用各自的,井水不犯河水不就行了?你管我怎么叫他?你有这个权力吗?——苏州宇文宙武的主页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8年5月15日 (二) 09:17 (UTC)
- 对你来说只是一个译名,但对我们来说,是正名。就如前首相选定了“纳吉”作为自己的中文名字(之前当地有“那吉”与“纳吉”两种译法),那就是他的中文名字了,还需要再重新翻译吗?——白布飘扬(留言) 2018年5月15日 (二) 09:15 (UTC)
- 你不用扯到别的地方,我们现在讨论的是翻译问题,本就有不同的翻译方法,而台湾领导人那个并不是翻译问题,不可相提并论。——苏州宇文宙武的主页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8年5月15日 (二) 08:58 (UTC)
- 其实,各地区要如何翻译路人甲、乙、丙、丁,我相信维基人不会有太多争议,而且,我相信大陆乃至多数港台读者来说,一个外国人Mahathir叫作马哈迪还是马哈蒂尔也不是很重要,但对马来西亚华文用户来说则不然,事实上,马来西亚华语规范理事会也多次向中国有关当局提出正名意愿[16][17],只是不知中国有关当局如何看待。同样的道理,如果有人依照各地的官方用词在蔡英文或马英九的条目挂上{{noteTA|zh-cn:台湾地区领导人;zh-tw:中華民國總統;zh-hk:台灣地區領導人;zh-sg:台湾地区领导人}},看似井水不犯河水,实则必定冒犯大多数的台湾维基人,所以,名从主人其实也是出于基本礼貌,应当在方针中明确确立,以减少不必要的编辑争议。说真的,有时我会怀疑是不是台湾维基人比较“强悍”,而新马维基人是软杮子,才造成这样的双重标准?——白布飘扬(留言) 2018年5月15日 (二) 08:52 (UTC)
- 我尊重大马自己使用你们自己的称呼,而且条目名称也用了大马的称呼,你们也要尊重我们有自己的称呼,这才是“名从主人”原则的真正意义。——苏州宇文宙武的主页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8年5月15日 (二) 07:57 (UTC)
- 那只是您的个人意见,“名从主人”原则不限于大马译名,而是尊重主人名称,全世界事物、包括中国大陆事物都适用,例如,当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哥打基纳巴卢总领事馆在未来建立时,新马简体也不应当转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驻亚庇总领事馆,就如中华民国总统也不会因为某些地方的“一个中国”政策而转换成“台湾地区领导人”一样。——白布飘扬(留言) 2018年5月15日 (二) 05:32 (UTC)
难道使用“亚庇”为Kota kinabalu是破坏吗?,还有个人认为在这个讨论未完成前请不要擅自更改地区词,维基百科每个用户都是平等的,如果无法解决建议用投票代替讨论[开玩笑的]。这里我就先说如果小明去英国,他可能是Xiao Ming或是Siao Beng,这个就要看他个人国家的意愿了。也请各位维基人互相尊重,编辑不是破坏OK。 angys →讨留奖 2018年5月15日 (二) 07:47 (UTC)
- @Cherjau、Shensihao、O-ring、玄云翼:@春卷柯南、Ginson Lim、Jarl Sverre、Bfyhdch:@IOS314、Cnvery、1233:也请讨论谢谢。 angys →讨留奖 2018年5月15日 (二) 07:50 (UTC)
- 请注意:先擅自更改地区词的是你们,之前很好地在用,各地区有各地区的用法,井水不犯河水,现在倒好,全部强行改成大马的唯一用法,那就等于没有地区词。你们倒打一耙倒是很溜啊。——苏州宇文宙武的主页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8年5月15日 (二) 07:57 (UTC)
请各位围观的维基朋友(※)注意:原本地区用词转换就是尊重各地区的不同习惯,解决因名称而引发的不必要的纷争,这和“名从主人”原则一向是相辅相成的,因为“名从主人”规定的是条目名称,而内文用词就属于地区用词转换的功能,而且新马方面一直没有多大争议。不料最近某人以“名从主人”为由,强制将马来西亚译名作为所有地区的译名,也是因为我是国际关系专业,关心近来的大马大选,不然就被他神不知鬼不觉地变成“既定事实”了。他的逻辑是,既然大马官方说“马哈迪”,那么所有华人只能说“马哈迪”,不能说“马哈蒂尔”或其他的,这不是霸道,不是语言压迫是什么?照他的说法,中文维基的条目只能有一种名称,其他都不是官定的,干脆取消地区用词转换拉倒。所以大家可以明白这次的争议到底是由谁发起的,谁是没事找事。——苏州宇文宙武的主页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8年5月15日 (二) 09:12 (UTC)
- 话说回来,“亚庇”这个词,新华社也在用啊:"亚庇" site:xinhuanet.com。领事馆网站上也说“州首府为哥打基纳巴卢(又称亚庇,KOTA KINABALU)”。这个译名可能参考[[Wikipedia:互助客栈档案室/2005年1月#条目名称的选择:旧金山|“旧金山”与“圣弗朗西斯科”模式]]更恰当吧?--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18年5月15日 (二) 09:09 (UTC)
- 是在用,但有主次之分,因为在正式场合用的是哥打基纳巴卢,而亚庇只是“又称”,当是兼顾当地的表述而已,和旧金山的例子还不一样。——苏州宇文宙武的主页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8年5月15日 (二) 09:15 (UTC)
- 如果都在用的话,单纯从搜索引擎结果来看,也是“亚庇”占多呀(255,000条"亚庇" site:.cn、22,600条"哥打基纳巴卢" site:.cn)。--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18年5月15日 (二) 09:23 (UTC)
- 官定。——苏州宇文宙武的主页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8年5月15日 (二) 09:38 (UTC)
- 强词无理,多重标准,无法苟同。罢了,静待维基社群定夺。——白布飘扬(留言) 2018年5月15日 (二) 10:29 (UTC)
- 官定。——苏州宇文宙武的主页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8年5月15日 (二) 09:38 (UTC)
- 如果都在用的话,单纯从搜索引擎结果来看,也是“亚庇”占多呀(255,000条"亚庇" site:.cn、22,600条"哥打基纳巴卢" site:.cn)。--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18年5月15日 (二) 09:23 (UTC)
- 是在用,但有主次之分,因为在正式场合用的是哥打基纳巴卢,而亚庇只是“又称”,当是兼顾当地的表述而已,和旧金山的例子还不一样。——苏州宇文宙武的主页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8年5月15日 (二) 09:15 (UTC)
- 首尔的例子若按苏州宇文宙武的说法“说句政治不正确的话,你大马区区不到一千万的华人,想要规范中国大陆14亿人怎么讲汉语,是不是太自不量力了?”是否也要政治不政确的比人口再去争韩国人能不能管汉字?我觉得按首尔的例子来说,就比较明确有“官方中文名称应避免地区词转换的情况”的适用条件。这就和特定读者习惯未必有关系,而是尊重官方定的中文名称吧。更进一步谈的话,条目内文要怎么处理也比较清楚了,就是回到上下文的需求,若是谈到现代或官方的内容就还是用官方名避免地区词转换,但谈是谈到更早的近代史或前国族国家的时候,由于官方现代名称在历史上是相对较短暂的,就可以适度地用旧名或俗名,那些就可以来做地区词转换。这样子就比较符合标准词典或百科全书的写法。讨论这种问题,尽量把知识实体和名字分开,以知识实体出发为单元的是百科全书,以名字出发为单元的是词典,这样思考这问题或许有点帮助,我们这里处理的问题是知识实体为主,次要的是对这个知识实体不同的名字要怎么安排比较合理,那么就得回到知识实体的上下文。--❦‽研究及来源 hanteng✉ 2018年5月15日 (二) 11:30 (UTC)
- (+)支持Hanteng说法。 ——CommInt'l(留言) 2018年5月15日 (二) 11:53 (UTC)
- 用首尔的例子不正确。因为首尔在正名后在各地均成为了常用的名称,所以维基百科才使用首尔。现在讨论的是常用于名从主人时不一样的情况。--【和平至上】💬📝 2018年5月15日 (二) 12:58 (UTC)
- 楼上和平君已经替我回答了,我就不说啥了。首尔要不是中国官方认同,到现在中国大陆用的还是汉城,这个没啥好说的。而且首尔的例子恰恰能够说明,除非中国官方认同,否则大马的译名没有资格成为大陆的唯一译名,其他大中华地区也是一样。——苏州宇文宙武的主页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8年5月15日 (二) 14:21 (UTC)
- 中国官方用语不是中文维基百科的一切,无论从最常用的原则还是名从主人来看,大陆用户最常用的也是“亚庇”,就连中国官方也不曾阻止民间使用,你又有什么权力阻止大多数大陆用户继续使用“亚庇”一词?——白布飘扬(留言) 2018年5月16日 (三) 16:17 (UTC)
- 此外,地区词转换本意是为了让维基百科贴近各地读者的使用习惯,但除了习惯,资讯传达对百科来说更为重要。各地读者也应当有权知悉“主人名称”这样的重要资讯,不应被地区词转换变相掩盖。
- 指“名从主人”是“语言压迫”、“架空地区词转换”已然太过夸大。首先,名从主人对于非专有名词的地区转换没有影响。对于专有名词,“名从主人”主要应用于有显著中文名称的在世人物、企业、主权地方等等的主题所在条目,对于本身无正式中文名称的人事物则不适用。反之,坚持不使用主人名称反而带有强烈的“地域中心主义”兼漠视主人之意味,这绝非地区词转换之本意。——白布飘扬(留言) 2018年5月16日 (三) 16:17 (UTC)
- 这是我最后一次回复你关于这个话题,因为我发现你非常善于胡搅蛮缠,偷换概念,跟你多废话就是浪费时间。“亚庇”这个我承认比“哥打基纳巴卢”更简单易用,所以另说,但你不要以为就这一个就说明你的观点能够成立。你去查一下“马哈蒂尔”和“马哈迪”哪个在大陆更常用,结果不言自明,不让“马哈蒂尔”在条目中出现依然是语言压迫的表现。另,地区词转换什么时候掩盖了“主人名称”?你要表示照样可以表示,没有任何问题。最后,你所谓的“名从主人”也只不过在大马使用,可能港澳也有使用但不是唯一的用语,说明你的所谓“名从主人”只不过是另一种“地域中心主义”,你没有任何理由把大陆的用法贬低为“地域中心主义”,更没有权力不让大陆版本显示大陆的译名。我将坚决捍卫被你剥夺的显示大陆译名的权力,建议社群通过投票解决纷争,虽然这一纷争其实是“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以上。——苏州宇文宙武的主页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8年5月16日 (三) 16:58 (UTC)
- 其实苏州的质疑是正确的,我亦认为应该跟随下面的转换原则:
- 官方常用译名优先
- 报纸/地区官方常用译名
- 民间常用译名
如果三者有冲突,则以常用为先,如果没有,则应该按照上述顺序定转换组使用的词语--1233( T / C) 2018年5月17日 (四) 09:35 (UTC)
- 个人认为任何地区都可以有自己的译法。至于,正名是否可以盖过常用名,应该基于各地区的官方决定。如果译名只有大马这样认为的话,那么大马继续使用就可以了,其他地区的官方机构认为有需要改的话自然会调整,否则应该沿用常用名。—AT 2018年5月17日 (四) 15:21 (UTC)
- 同意和平至上和AT的说法,另外苏州别太激动。马来西亚命名用在马来西亚简体转换即可,我是搞不懂为什么一定要强行把马来西亚的命名弄到大陆简体的转换里面,感觉上面白布飘扬一直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还有上面说的首尔与这个不是一个概念,感觉hanteng和下面支持他的CommInt'l根本没有搞清楚其他人在讨论什么(
或者因为见到是苏州发言就路过反对了)。--60.241.57.131(留言) 2018年5月17日 (四) 16:20 (UTC)- 已经回答过了,主人名应当比地方译名来得重要,这也是百科条目中的重要的资讯,过渡坚持地方用词反而落入了地域中心的通病之中。——白布飘扬(留言) 2018年5月18日 (五) 05:52 (UTC)
- 不认为一个不受该地官方认证又不常用的名称可以当作该地区的用词。顶多,您可以说大马是用这样的名称云云,直接全篇改动则不合常理,与地域中心也没有关连。早前白俄罗斯名称问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白俄罗斯将官方中文名称改为白罗斯,但是由于其他中文地区官方没有跟随改动,白俄罗斯也一直是常用名,因此尽管是官方名称也没有作更改。可见,官方名不一定就能够取代常用名,除非该地区的官方机构带头修改或民间逐渐改变称呼,否则强行更改反而可能违反命名常规。—AT 2018年5月18日 (五) 07:42 (UTC)
- 是的,像是丘达新、丘英乐、云升的例子,连当地中文媒体都不用的主人名称,自然可以忽略,但纳吉、马哈迪之类,不但是马来西亚华语规范理事会(语范)规范,也是马、新当地民间唯一使用的中文名称,而且语范也一直积极对外推广这些官方中文名称(见此),陆港台也有部分媒体跟进使用,所以应当比照哆啦A梦取代小叮当之例,在主题所在条目使用主人名,不作转换,而其它条目则可通融(考虑到不同时空语境需求、技术上也难以一一检查)。此外,非主人中文名称,如当地民间马来人物的通用译名,则可继续用地区词转换。——白布飘扬(留言) 2018年5月19日 (六) 06:29 (UTC)
- 其它运用例子:拉曼大学、拉曼学院、拉曼生(该院校的学生)这类固定的官方中文名称,不应再转换成“拉赫曼大学”、“拉赫曼学院”、“拉赫曼生”这样的译名;朝鲜人民民主主义共和国不应被转换成“北韩人民民主主义共和国”或“北朝鲜人民民主主义共和国”等等。这些都是“名从主人”优先于地区常用词的例子。——白布飘扬(留言) 2018年5月19日 (六) 07:00 (UTC)
- 像拉曼大学虽然是用人名,但是中文字可是刻在校门外的,自己改了反而是宣传研究。(&)建议给那些看惯大陆和新马译名的用户加个各地中文名,像之前普腾未正名时也是有使用,同意白布的说法,但是如果各位不满意,建议在下方做个投票区,看看维基人的意见,也让双方心服口服。 angys →讨留奖 2018年5月19日 (六) 07:31 (UTC)
- 标题名称我明白,但内文转换为北韓有什么问题?JC1 2018年5月20日 (日) 13:58 (UTC)
- 不认为一个不受该地官方认证又不常用的名称可以当作该地区的用词。顶多,您可以说大马是用这样的名称云云,直接全篇改动则不合常理,与地域中心也没有关连。早前白俄罗斯名称问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白俄罗斯将官方中文名称改为白罗斯,但是由于其他中文地区官方没有跟随改动,白俄罗斯也一直是常用名,因此尽管是官方名称也没有作更改。可见,官方名不一定就能够取代常用名,除非该地区的官方机构带头修改或民间逐渐改变称呼,否则强行更改反而可能违反命名常规。—AT 2018年5月18日 (五) 07:42 (UTC)
- 已经回答过了,主人名应当比地方译名来得重要,这也是百科条目中的重要的资讯,过渡坚持地方用词反而落入了地域中心的通病之中。——白布飘扬(留言) 2018年5月18日 (五) 05:52 (UTC)
(!)意见:你们也是,这还不好理解:马来才多少华人,马来华人想推广马来本地的汉语名称,因为觉得好听,但如果分开地区词显示,大陆的读者编者很可能就都读不到马来本地的名称了,或者说起不到满屏幕都是亚庇的“洗脑”(网络流行词语,非政治迫害用意)效果了。白布飘扬作为马来华人,希望能借刀维基百科宣传马来本地的译名,这样回国做生意交流的时候比较方便嘛。你们大陆人就不能照顾一下海外华侨,行行方便嘛,哈哈。我就呵呵。-- SzMithrandir ❈ Ered Luin ❈ 2018年5月19日 (六) 08:56 (UTC)
- (:)回应,也可以反过来说,这类资讯可以让各地中文圈朋友前来大马旅游时,不会因为不熟悉当地中文名称而出现鸡同鸭讲的情况,我也呵呵。——白布飘扬(留言) 2018年5月19日 (六) 09:10 (UTC)
- (:)回应“不会因为不熟悉当地中文名称而出现鸡同鸭讲的情况”:维基百科不是旅游指南。--云间守望淡出中,有事请发邮件 2018年5月19日 (六) 09:52 (UTC)
- 如果要改方针,如何改? ——CommInt'l(留言) 2018年5月19日 (六) 09:54 (UTC)
- 第一项略作修改:“一旦按命名常规确定“名从主人”的条目名称,标题与条目内文(尤其在主题条目)应使用此一主人名称,避免将其以地区词转换,但可在首段列出各地不同名称。“——白布飘扬(留言) 2018年5月19日 (六) 13:30 (UTC)
- 梦该醒了。——苏州宇文宙武的主页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8年5月19日 (六) 13:31 (UTC)
- 第一项略作修改:“一旦按命名常规确定“名从主人”的条目名称,标题与条目内文(尤其在主题条目)应使用此一主人名称,避免将其以地区词转换,但可在首段列出各地不同名称。“——白布飘扬(留言) 2018年5月19日 (六) 13:30 (UTC)
(*)提醒@SzMithrandir:马来是民族名,马来华人不就是指华马混血儿??马来西亚简称“大马”,华人最多也叫大马华人,马来指的是马来人,我们可不是马来人,是马来西亚人,我也呵呵。要不要也地区词一下 angys →讨留奖 2018年5月19日 (六) 10:32 (UTC)
一点疑惑
条目名称到底指什么?是第一行的大字?还是首段第一句的加粗字?--140.180.255.199(留言) 2018年5月16日 (三) 18:02 (UTC)
- 条目名称指的就是条目的本来名称。。。有简体繁体之分,也有各地区之分,根据方针都按照条目所在地区的用法来定,大陆的就用大陆简体,香港的就用香港繁体,等等。第一行大字是显示出来的条目名称,不一定和真正的条目名称一致,比如简体版本显示出的第一行大字的就是简体,即使条目名称是繁体。——苏州宇文宙武的主页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8年5月17日 (四) 03:19 (UTC)
- 建议称作“实际标题”或者“地址名”;同时显示的标题应该叫“显示标题”、“显示名”。-- SzMithrandir ❈ Ered Luin ❈ 2018年5月19日 (六) 08:43 (UTC)
投票表决
(注:投票不能代替共识,但能暂时解决纷争,故以简单多数决,获得最多票数的方案成为临时解决方案)
- 投票时间:2018年5月20日0:00~2018年5月26日23:59(UTC)
- 方案一(正在使用中的方案):条目名称遵从“名从主人”原则,使用条目描述事物(人、物、事件等)所在地的最常用用法(例如新马简体版本:马哈迪);但其他地区语言版本依然显示该地区的最常用用法(例如大陆简体版本:马哈蒂尔),在内文以“地区词转换”方式显示名称(注:此方案不反对在文中个别地方标明条目描述事物在其他地区的名称)。
- 应反方要求开此投票,先来第一票,某些人不要过分。——苏州宇文宙武的主页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8年5月20日 (日) 03:46 (UTC)
- 我完全看不到有变更的需要,香港中文又是否需要名从主人使用马哈迪不作繁简转换?为什么不需要?假设西部数据出了一项产品叫“XX硬碟”,是否全都使用XX硬碟不作转换?JC1 2018年5月20日 (日) 13:54 (UTC)
- (+)强烈支持。同看不到变更必要。--云间守望淡出中,有事请发邮件 2018年5月20日 (日) 14:24 (UTC)
- (+)支持,比较符合常理,也能方便读者。--⌬胡葡萄 就是胡萝卜 2018年5月20日 (日) 14:27 (UTC)
- (+)支持。当初设立名从主人的原则,是过去十多年来,基于对编辑对条目编写和完善的主导性,既是善意推定、也是条目编写免入政治纠纷的原委,也是无数条目编写方向中最有效益的方法之一(结果导向)。“地区词转换”本身就极大地规避了这类政治纠纷风险,所以应当在能使用“地区词转换”时鼓励使用,而避免僵化因为对条目无意义的“控制”。相反,如果内文中全然使用某一地区用词用法,那么“名从主人”的原则坚持又有何意义?后者本身就存在逻辑谬误。彼时又会滋生出现因“条目用词都是B”而推翻“名从主人A”的原则,月经贴“繁简分家”的主张也会再次绵绵不绝。Walter Grassroot(留言) 2018年5月20日 (日) 15:26 (UTC)
- (+)支持,我想既然要依当地用语的话,那么是否大陆大马的事物就要用简体,港澳台就要用繁体,其他地区都不能转换,这样显然无法让人接受。地区用语与繁简也是同样意思,不能因为当地这样说,就其他地区都必须跟随。—AT 2018年5月20日 (日) 16:41 (UTC)
- (+)支持:命名常规解决的是“条目名称只有一个”这一前提下可能发生的冲突,而地区词转换不存在这一前提,完全可以井水不犯河水。维基百科不是宣传工具,不应该强求条目中使用不常用名称;如果“主人”希望所有地区都使用某个不常用名称,应当先通过其他途径完成这一变化,维基百科再被动跟进。--哪位维基人能够一下打死五个? 2018年5月20日 (日) 17:01 (UTC)
- 我认为这是一个比较好的妥协方案:条目命名遵从“名从主人”原则,而地区词转换遵从当地最常用名称:这样并没有完全摒弃在地区词上也“名从主人”的可能性。对于“主人名”,维基百科可以有一些滞后,等到大多数人改口后再改也不晚。“不要通过改变维基百科来改变大众的看法,要通过改变大众的看法来改变维基百科”。--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18年5月21日 (一) 06:54 (UTC)
- (+)支持,维基百科不是用于推动标准译名的场所。--Yangfl(留言) 2018年5月21日 (一) 07:22 (UTC)
- (+)支持:比较支持方案一,是,大马的条目就应该写大马的译名,身为马来西亚人的我明白。但也需要考虑其他国家吧?其他国家的居民可能在新闻、聊天都使用他们那里的译名,在维基百科却硬生生地改了?不是很支持这样。每个地区有自己的文化,语言自然不同。--水泷の巢穴 2018年5月21日 (一) 08:41 (UTC)
- (+)强烈支持:这个事情,说白了,就是zh-cn、zh-hk、zh-mo、zh-tw、zh-sg是否应当随着zh-ma更改地区词。请问,地区词是什么意思?都改得跟你一样,还叫地区词?今天是这个城市,明天是那个城市,后天怕不是外国人的译名就要改。我上面呵呵这两位马来西亚华人朋友,还反被呵呵;求求你想一下为什么我们反对。-- SzMithrandir ❈ Ered Luin ❈ 2018年5月22日 (二) 03:51 (UTC)
- 先说一下,我只是说马来不是马来西亚,绝无恶意,如果这方案通过我也不会去“搞破坏”,谢谢。 angys →讨留奖 2018年5月23日 (三) 05:32 (UTC)
- (+)支持:除非名称主体有实际行文或呼吁整个中文圈都应该使用其所选择的中文名称(例如首尔跟泽尻英龙华之类的情况),否则光只是官方有定中文名并不表示他/她/他们坚决反对其他中文译名的使用方式,更不用说把这点套到中文维基的条目与内文命名方式。--泅水大象™ 讦谯☎ 2018年5月23日 (三) 07:19 (UTC)
- @SElephant:方案二就是要强调“尊重主人意愿”、“名从主人”,马来西亚官方所设立的马来西亚华语规范理事会其实一直积极对外推广要求各地使用他们规范的马来西亚地名、马来西亚官职名称、马来西亚官员名字等官方事物的中文名称,而两岸三地也有不少媒体跟随使用,但在这里却一直被莫明其妙地转换成其它非主人名。才会想要在方针中确立这一原则。——白布飘扬(留言) 2018年5月23日 (三) 08:47 (UTC)
- 积极推广,别人答应了吗?莫名其妙?你是说中国官方一直是“莫名其妙”吗?这里是反映各地中文用语的地方,不是给你一家“正名”强制推广的地方!——苏州宇文宙武的主页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8年5月23日 (三) 08:59 (UTC)
- 我认为首尔、泽尻英龙华乃至于马来西亚(如果真的找得到资料证明马来西亚官方有积极希望其他国家采用其译名版本)的状况,都是特例,但方案二的主张是只要人事物的主人有自己选择的中译版本,其他地区不管是否有更常用译名都得遵从,我认为那是矫枉过正了!举例来说,有不少英国的政治人物都有替自己取中式的中文姓名,但他们并没有强调中文圈“只能”用这个名字称呼他/她而不能使用常用的英译中名称;某个外国城市可能有在官网放置中文页面,上面有自己选择的中文译名,但并不一定会积极要求所有中文圈都采用一样的译名。因为此处在讨论的是一个通盘性的议题,所以我还是会以“最广用称呼方式”这个基本原则为优先,若马来西亚政府有其特殊的主张方式,应该是另外以特案讨论,而不是去更动原始的命名原则。--泅水大象™ 讦谯☎ 2018年5月23日 (三) 09:16 (UTC)
- @SElephant:方案二就是要强调“尊重主人意愿”、“名从主人”,马来西亚官方所设立的马来西亚华语规范理事会其实一直积极对外推广要求各地使用他们规范的马来西亚地名、马来西亚官职名称、马来西亚官员名字等官方事物的中文名称,而两岸三地也有不少媒体跟随使用,但在这里却一直被莫明其妙地转换成其它非主人名。才会想要在方针中确立这一原则。——白布飘扬(留言) 2018年5月23日 (三) 08:47 (UTC)
- (+)支持,不认为需要更改。--B dash(留言) 2018年5月23日 (三) 14:02 (UTC)
- (+)支持,附议上面的支持票。--门可罗雀的雾岛诊所从头来过继续奋斗神社的羽毛飘啊飘 2018年5月26日 (六) 14:30 (UTC)
- 方案二(反方想要推动的方案):条目名称遵从“名从主人”原则,使用条目描述事物(人、物、事件等)所在地的最常用用法(例如新马简体版本:马哈迪,例如台湾正体版本:朝鮮),其他地区语言版本即使有其他最常用用法(例如大陆简最常用马哈蒂尔,例如台湾正体版本:北韓),但在内文依然全文都使用条目描述事物所在地的最常用用法(例如大陆简体版本:马哈迪,例如台湾正体版本:朝鮮)(注:此方案不反对在文中个别地方标明条目描述事物在其他地区的名称)。
- (+)支持——白布飘扬(留言) 2018年5月20日 (日) 12:10 (UTC)
- (+)支持 angys →讨留奖 2018年5月20日 (日) 13:25 (UTC)
- (+)强烈支持。(题外话:如果投票结果中一方占总票数的三分二或以上,我认为已可视为共识)ŚÆŊMØŠĀ即使感动了苍天,时光未返。 2018年5月20日 (日) 13:38 (UTC)
- 本投票为简单多数决。--140.180.246.217(留言) 2018年5月20日 (日) 22:20 (UTC)
- (+)支持。另有疑问,U:Gakmo最初2号方案是否不须修改方针? ——CommInt'l(留言) 2018年5月20日 (日) 16:04 (UTC)
- 方案二也是要修改方针,因为之前的方针《命名常规》里的名从主人并未限制使用地区词转换,倒是指引《地区词处理》提到了“官方名称应避免地区词转换”之语。如果这次修定被否决,那么地区词处理的这句也就和方针抵触而必须移除,以后有人转换官方名称或许也不受限制了,例如李宗仁以后的“中华民国总统”大概也可以转换成“台湾地区领导人”之类,毕竟陆港澳新马官方都不承认中华民国嘛。反过来,台湾正体如果要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转换成“大陆领导人”也就名正言顺了。——白布飘扬(留言) 2018年5月21日 (一) 15:20 (UTC)
- 这个例子就是扯,李宗仁什么时候成台湾地区领导人了?新中国建国后他根本没到过台湾好吧?有点历史常识!——苏州宇文宙武的主页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8年5月21日 (一) 16:47 (UTC)
- 李宗仁以后,久坐电脑刷维基损伤视力,(&)建议阁下多向远处眺望一会。--140.180.246.217(留言) 2018年5月22日 (二) 19:26 (UTC)
- 这个例子就是扯,李宗仁什么时候成台湾地区领导人了?新中国建国后他根本没到过台湾好吧?有点历史常识!——苏州宇文宙武的主页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8年5月21日 (一) 16:47 (UTC)
- @SElephant:想听听您的意见。——白布飘扬(留言) 2018年5月21日 (一) 15:43 (UTC)
- 这次投票不涉及方针,至多涉及《地区词处理》指引。--140.180.246.217(留言) 2018年5月22日 (二) 19:26 (UTC)
- 方案二也是要修改方针,因为之前的方针《命名常规》里的名从主人并未限制使用地区词转换,倒是指引《地区词处理》提到了“官方名称应避免地区词转换”之语。如果这次修定被否决,那么地区词处理的这句也就和方针抵触而必须移除,以后有人转换官方名称或许也不受限制了,例如李宗仁以后的“中华民国总统”大概也可以转换成“台湾地区领导人”之类,毕竟陆港澳新马官方都不承认中华民国嘛。反过来,台湾正体如果要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转换成“大陆领导人”也就名正言顺了。——白布飘扬(留言) 2018年5月21日 (一) 15:20 (UTC)
- (+)支持。个人认为在主体本身或主体所在地机构/官方通讯社确认官方译名后,应尊重对方意愿。zh-cn、zh-hk、zh-mo、zh-tw、zh-sg五种版本在官方译名确认前有权利使用各自的译名。Bfyhdch(留言) 2018年5月23日 (三) 03:12 (UTC)
- (+)支持 — IOS314回退员(留言) 2018年5月24日 (四) 14:13 (UTC)
- 中立
- (=)中立,对我是中立党--1233( T / C) 2018年5月21日 (一) 17:00 (UTC)
结果
投票已结束。——苏州宇文宙武的主页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8年5月27日 (日) 03:09 (UTC)
公布结果:
- 方案一:14票
- 方案二:6票
- 中立:1票
- 总票数21票,方案一以最高票数14票胜出,且占总票数三分之二,基本可视为达成共识(用方案二支持者之一的话来说)。请方案二支持者、此议题的主要讨论者确认。——苏州宇文宙武的主页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8年5月27日 (日) 03:09 (UTC)
- @白布飘扬、*angys*、Sanmosa:请确认。三位是一开始就关注这个议题的,当可代表方案二支持者们。——苏州宇文宙武的主页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8年5月27日 (日) 03:12 (UTC)
- 既然寡不敌众,那么纳吉,马哈迪我会让他地区词的,这样就没有争议了吧,反正您们认为中国官版的比较适用,这个我会调整。 angys →讨留奖 2018年5月27日 (日) 04:52 (UTC)
- @蘇州宇文宙武:你自己说的:“投票不能代替共识,但能暂时解决纷争,故以简单多数决,获得最多票数的方案成为临时解决方案”,始终还是临时的,最终方案还是要经过社群广泛商讨。当然,以方案一作为条目现时的状态,我不反对。ŚÆŊMØŠĀ粉饰太平 2018年5月29日 (二) 11:10 (UTC)
意见
注:以上投票提出者(也是遵从反方意见)为苏州宇文宙武的主页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8年5月19日 (六) 13:46 (UTC)
(?)疑问@蘇州宇文宙武:两方案第一句表述会不会引起条目名称只有“名从主人”这一原则的歧义?因为WP:NAME不止“名从主人”这一条,“名从主人”也不适用于所有的情况。--140.180.246.217(留言) 2018年5月20日 (日) 21:48 (UTC)
- (:)回应:已经标明了“最常用”,应该不会有歧义,何况这只是一个针对个别行为的争端解决方案,不是正式方针。——苏州宇文宙武的主页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8年5月21日 (一) 05:20 (UTC)
- “这只是一个针对个别行为的争端解决方案,不是正式方针。”划重点备考。--140.180.246.217(留言) 2018年5月21日 (一) 20:37 (UTC)
- 这是关于《地区词处理》“避免转换官方中文名称”这一指引的存废讨论。——白布飘扬(留言) 2018年5月23日 (三) 06:14 (UTC)
- “这只是一个针对个别行为的争端解决方案,不是正式方针。”划重点备考。--140.180.246.217(留言) 2018年5月21日 (一) 20:37 (UTC)
[18] --Gakmo(留言) 2018年5月30日 (三) 17:22 (UTC)
- 《命名常规》是否需要修改?--J.Wong 2018年6月1日 (五) 05:22 (UTC)
- 另外,参考《繁简处理指引》,《地区词处理》是否需要确立为指引?--J.Wong 2018年6月1日 (五) 05:36 (UTC)
- 可以改一下,加入最新共识。——苏州宇文宙武的主页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8年6月2日 (六) 11:57 (UTC)
- @Gakmo::在下对此遗憾。 ——CommInt'l(留言) 2018年6月5日 (二) 09:30 (UTC)
免责声明
如果有维基人坚持要转换官方词的话,我不会为他们承担受全域锁定的风险。之前伊利莎伯线已经因为“线”字而闹出一场风波了,如果大家坚持要违反方针转换官方词的话,后果自负。ŚÆŊMØŠĀ即使感动了苍天,时光未返。 2018年5月21日 (一) 04:16 (UTC)
- 这是在人身威胁吗?谁能解释一下说的是什么意思,没看懂。——苏州宇文宙武的主页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8年5月21日 (一) 08:21 (UTC)
- Talk:横贯铁路#伊利莎伯线——白布飘扬(留言) 2018年5月21日 (一) 15:01 (UTC)
- 两个例子不一样,一个是译名,一个是原名。另,还是不明白“全域锁定”“后果自负”是什么意思?——苏州宇文宙武的主页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8年5月21日 (一) 15:13 (UTC)
- “纳吉”是人家的中文名,但也被强行转换成译名纳吉布了。其实马来西亚有不少非华人都有自己的中文名,但经常被当作译名而被强行转换。——白布飘扬(留言) 2018年5月21日 (一) 15:48 (UTC)
- 中文名不是原名,谢谢!——苏州宇文宙武的主页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8年5月21日 (一) 16:44 (UTC)
- 哦,邓小平、蒋中正也不是原名。——白布飘扬(留言) 2018年5月23日 (三) 06:03 (UTC)
- 你非得断章取义是吗?纳吉布平时用中文吗?他又不是陆克文。邓、蒋不是原名,但后来改成小平、中正了,如果他二人在大马有其他名字是更常用的,我也不会反对在大马版本使用,但有吗?——苏州宇文宙武的主页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8年5月23日 (三) 09:03 (UTC)
- 哦,邓小平、蒋中正也不是原名。——白布飘扬(留言) 2018年5月23日 (三) 06:03 (UTC)
- 还有如果方案一通过,那么Kota Kinabalu在大陆简体就可以用哥打基纳巴卢(亚庇),反之方案二通过就使用亚庇(哥打基纳巴卢),其他地名比如旧金山还是五山城也是如此。(某百科的机场也称亚庇机场和网站,且两个都有被大陆使用,保留音译和贯称)。至于马哈迪和纳吉若方案一通过则需要置放各地中文名模板也希望马来西亚政府日后若可以获中共首肯采纳马方官译,那么到时才废除此条规则(可能吗?)
- 中文名不是原名,谢谢!——苏州宇文宙武的主页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8年5月21日 (一) 16:44 (UTC)
- “纳吉”是人家的中文名,但也被强行转换成译名纳吉布了。其实马来西亚有不少非华人都有自己的中文名,但经常被当作译名而被强行转换。——白布飘扬(留言) 2018年5月21日 (一) 15:48 (UTC)
- 两个例子不一样,一个是译名,一个是原名。另,还是不明白“全域锁定”“后果自负”是什么意思?——苏州宇文宙武的主页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8年5月21日 (一) 15:13 (UTC)
- Talk:横贯铁路#伊利莎伯线——白布飘扬(留言) 2018年5月21日 (一) 15:01 (UTC)
另外很多时候如果穆斯林本身不常用自己中文名,那就可以跟转换规则,莫哈末尼查和努鲁伊莎就是其中一个例子。(陈升顿我就不太懂了) angys →讨留奖 2018年5月21日 (一) 15:55 (UTC)
- 请勿遗漏,朝鲜台湾正体版中暂未转换官方汉字“朝鮮”为台湾常用之“北韓”。 ——CommInt'l(留言) 2018年5月21日 (一) 20:57 (UTC)
限定条件
又看了一遍讨论,我依然大体上支持方案一,但我希望澄清一点:我们在这里说到的官方名和地区词,都只是针对的是从另外一种语言音译过来的写法,而不是某个地区对固有中文名称的用法。举例如下:
- “纳吉布”和“纳吉”都是马来语中“Najib”的音译,因此应用方案一没有问题。
- “中华民国总统”是固有的中文名称,不能因此转换成“台湾地区领导人”,或在zh-cn加上带有不承认之意的引号。(引用目的的引号是可以而且应该cn、tw一致的,如本行)
以上。--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18年5月24日 (四) 14:32 (UTC)
- 这个没问题,民国总统毕竟有大陆时期,不会强制转换。——苏州宇文宙武的主页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8年5月25日 (五) 03:10 (UTC)
- 马来西亚是中文使用区之一,但纳吉不是华人,“是否有权定固有中文名称”是否按种族分?又例如,某些语言有对应汉字,越南字喃,“韓國/南韓/南朝鮮”、“朝鮮/北韓/北朝鮮”。 ——CommInt'l(留言) 2018年5月24日 (四) 14:56 (UTC)
- 第一个问题,我觉得不是按种族,而是按这个名字是从什么语言来的(华人也可以有英文名,做英文名翻译的时候也适用方案一)。对于越南语、韩语、日语这些有对应汉字的,我倾向于适用方案一,因为这三种语言归根结蒂并不是中文(早前方针没有规定而产生的例外/不是例外很多,如宋慧乔、阿倍仲麻吕,见汉字使用国间专有名词互译)。--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18年5月24日 (四) 15:02 (UTC)
- 顺带一提,“纳吉”是由留学北京的儿子季平亲自帮父亲选定的正式中文名字,是受纳吉本人承认和使用的(详见阿Jib哥 - Home里的简介),也是马来西亚华语规范理事会规范使用的正式名字。IOS314回退员(留言) 2018年5月24日 (四) 15:55 (UTC)
命名常规方针这部分没看懂,希望有人能解释一下
“除非原文比中文翻译在中文中更加常用,否则请使用中文来对条目进行命名,并将外文原文附在条目的首行。仅在无原文可循且无其他语言版本时,为非汉语圈事物条目标注英文。”
啥意思啊? 晕--相信友谊就是魔法的CuSO4正在努力提高知识水平正在努力提高知识水平 2018年6月8日 (五) 03:32 (UTC)
应该是“除非原文比中文翻译在中文中更加常用,否则请使用中文来对条目进行命名,并将外文原文附在条目的首行。在正文中,仅在无原文可循且无其他语言版本时,为非汉语圈事物条目标注英文。”的意思。两句是分开的,第二句用以指明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标明外文。--【和平至上】💬📝 2018年6月8日 (五) 04:18 (UTC)
- 后半我也看不懂,“无原文可循”是什么原文,“无其他语言版本”是条目还是名称。为什么结果是“标注英文”,因为英语通用吗,本句意思是找不到原文或其他语言译法才标注英文?如果不知道原文但知道其他语言(如日文、韩文)译文,就不标英文译文了?--YFdyh000(留言) 2018年6月8日 (五) 06:18 (UTC)
- @和平至上、YFdyh000:那么条目首段什么时候该用{{subst:Lang-en}}(或其他类似的模板)呢?--相信友谊就是魔法的CuSO4正在努力提高知识水平正在努力提高知识水平 2018年6月8日 (五) 06:25 (UTC)
命名常规修订通知
有用户就《命名常规》作出修订,请悉。七日内如有异议则再议,不然存档。--J.Wong 2018年6月8日 (五) 05:45 (UTC)
- Wikipedia:互助客栈/求助#命名常规方针这部分没看懂,希望有人能解释一下--YFdyh000(留言) 2018年6月8日 (五) 06:20 (UTC)
- (+)支持该修订。--相信友谊就是魔法的CuSO4正在努力提高知识水平正在努力提高知识水平 2018年6月9日 (六) 11:33 (UTC)
整理命名常规
将目前所有杂项命名常规降级为指引。根据方针与指引流程方针,方针需要对所有维基百科条目都有可是适用性。那么就命名而言,特定话题的命名最多只能是指引。viztor ✪ 2018年11月4日 (日) 15:48 (UTC) <意见>实际上,撰文人已经考虑到了这一点
“ | “命名惯例部分虽然是社群长期以来约定俗成,并且获得共识成文的做法,应该对绝大多数条目有效;但它在特定的情况下可能不适用。技术要求部分则对所有条目的标题都有效。因方针不完善而出现条目命名争议时,应按照命名争议的处理一节所列的方式处理。如果条目所属的专门领域存在具体命名规定,应遵照该规定执行,而不再按照命名惯例的要求确定名称;但这些条目仍需遵守技术要求一节的规定。” | ” |
建议将对所有条目适用的单独拆一个命名方针,常规其附属页面做降为指引。
提议修改Wikipedia:命名常规#地名(其一)
|
|
此修改为落实并强调2015年在WP:VPD获得共识的讨论(讨论存档在Talk:复兴区_(台湾)#问:为何以龙潭区_(桃园市)、复兴区_(桃园市)命名?)。
目前存在的问题:
- 关于部分地名在中国大陆和台湾之间重名时,解决两岸用语问题。
- 需要一些合适的其他的例子。
本段落对于消歧义词的规定不应限于地名条目,可能需要专门指出。
请社群讨论。 --达师 - 370 - 608 2018年4月1日 (日) 11:49 (UTC)
- (+)支持在同一国家有同名地名时,使用能够区分的最上级行政区划名作为消歧义关键词,理由是"原则上"越上级行政区划越知名。-游蛇脱壳/克劳棣 2018年4月2日 (一) 02:59 (UTC)
已新增了关于非地名的其他条目的叙述。 --达师 - 370 - 608 2018年4月2日 (一) 12:38 (UTC)
- (+)支持:没大问题。ŚÆŊMØŠĀ 2018年4月5日 (四) 04:12 (UTC)
- (!)意见,提案赞同,不过这似乎不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英国伦敦明显是伦敦这个话题的朱条目,因而不用标注。另外用原名是中文的例子可能更好?至于大中华地区以外的地名,感觉参考英文版的指引比较完善(虽然有点地域中心):
“ |
|
” |
——en:WP:NCPLACEDAB |
--E8×E8(112) 2018年4月7日 (六) 02:41 (UTC)
- 是的,我也写了,目前需要一些合适的例子。如果有用户能想到的话希望指出。虽然可能解决两岸用语问题更重要一些。 --达师 - 370 - 608 2018年4月8日 (日) 13:04 (UTC)
- (!)意见:英国伦敦明显比加拿大的更有名,应该用主条目消歧义,不是合适的例子。比较合适的例子有:海得拉巴 (印度)、海得拉巴 (巴基斯坦)。——苏州宇文宙武的主页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8年4月8日 (日) 13:15 (UTC)
- 达师君,请回应。--J.Wong 2018年4月17日 (二) 04:35 (UTC)
- 上述几位提供的例子都可使用。但在明确两岸用语以前尚不宜通过此修订。 --达师 - 370 - 608 2018年4月18日 (三) 13:48 (UTC)
- 达师君,两岸用语之别是指例子上,抑或整体上?--J.Wong 2018年4月19日 (四) 00:39 (UTC)
- 整体上。2015年的讨论(链接见上方)批量移动了一些区划至XXX (台湾),但有一些被移回。被移回的(似乎)都是中国大陆有同名区划的条目,因此我推测可能有一些编者在两岸用语上有反对意见。确实,从WP:BIAS来看,现状XXX (台湾)在两岸用语上确实有所不妥。 --达师 - 370 - 608 2018年4月20日 (五) 07:03 (UTC)
- 达师君,抱歉,能否列几个例子?--J.Wong 2018年4月21日 (六) 11:02 (UTC)
- 查了一下,似乎没有确实涉及两岸用语被移回的情况,可能是本人的记忆有偏差。但这个问题还是存在,例如复兴区 (邯郸市)该改名叫什么——已知中国大陆没有第二个复兴区,而台湾桃园市有复兴区 (台湾)。 --达师 - 370 - 608 2018年4月21日 (六) 16:12 (UTC)
- 达师君,照此草案是应该使用两国国名来消歧义,但目前就此缺乏社群意见,所以建议在草案之中,明言将两岸条目暂且剔除,直至有共识为止。--J.Wong 2018年4月29日 (日) 07:44 (UTC)
- 实际上如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国”是既符合两岸用语要求,又符合“最上级区划”本意的,但是用语比较硬,区划以外的事物这样区分也显不妥。如果用“中国大陆”“台湾”主要有台湾地区与台湾省的问题。暂时作为例外排除,以后再议,也许是个好办法。拟议条文稍后修改。 --达师 - 370 - 608 2018年5月2日 (三) 17:57 (UTC)
- 修改了条文,但觉得可能有更好的表述,请提供意见。 --达师 - 370 - 608 2018年5月4日 (五) 08:06 (UTC)
- 实际上如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国”是既符合两岸用语要求,又符合“最上级区划”本意的,但是用语比较硬,区划以外的事物这样区分也显不妥。如果用“中国大陆”“台湾”主要有台湾地区与台湾省的问题。暂时作为例外排除,以后再议,也许是个好办法。拟议条文稍后修改。 --达师 - 370 - 608 2018年5月2日 (三) 17:57 (UTC)
- 达师君,两岸用语之别是指例子上,抑或整体上?--J.Wong 2018年4月19日 (四) 00:39 (UTC)
- 上述几位提供的例子都可使用。但在明确两岸用语以前尚不宜通过此修订。 --达师 - 370 - 608 2018年4月18日 (三) 13:48 (UTC)
- 修改了例子,海得拉巴的例子已经加进去了。板桥区的例子也可用,但尚涉及两岸用语,暂未加入。 --达师 - 370 - 608 2018年4月23日 (一) 09:14 (UTC)
- 现交付公示,为期七日。期内如无异议,则视为通过。--J.Wong 2018年5月11日 (五) 11:08 (UTC)
- 我比较同意 克劳棣|游蛇脱壳 的建议,以上一级地域名为主,而不是国家。至于上一级地域名是什么,可以参考en:GDAM Database of Global Administrative Areas为最简易全面来源,还有各国政府最新的公告为主。这样子才能根本解决在同一个国家也有同地名的问题,上一级地域名比较合理。--❦‽研究及来源 hanteng✉ 2018年5月15日 (二) 11:01 (UTC)
- 达师君,请回应。--J.Wong 2018年5月16日 (三) 08:01 (UTC)
- 以下引用。
“ | 一般而言使用可兹分辨的最上级地区当作消歧义,是建立在越上级的地名通常越知名的基础上,读者比较容易一看到标签内的地名,就能大致知道这地方应该是在世界上的哪个角落。或许因为桃园市本身还算是有些知名度,所以各位会觉得用它当标签很合理,但如果今天出现一个非常小的行政区条目(例如村庄、邻里之类的),它的直属上级行政区也不会有啥名气,此时就可以看出这种消歧义标签的不合理处,例如如果出现一个达观里 (和平区)这般的条目,各位会觉得“和平区”这标签本身合适吗?(消歧义标签本身恐怕就是一个有歧义的地名,本身还得再消歧义……),这条目实际上是在达观里 (台中市)这名字底下,原因是台湾存在复数以上的达观里,但其中只有一个在台中市范围内。以上这些都还只是中文文化圈里面的地名,如果把眼光放远点到其他国家,难道各位认为达比逵 (阿扎兹区)这样的条目名称很有意义吗?难道各位不觉得相比之下达比逵 (叙利亚)这条目名称会更有意义、可兹辨识得多?--泅水大象™ 讦谯☎ 2015年3月12日 (四) 12:25 (UTC) | ” |
——Talk:复兴区_(台湾)#问:为何以龙潭区_(桃园市)、复兴区_(桃园市)命名? |
- Hanteng仅表示“比较合理”,何谓合理,未见表述。Hanteng表示认同克劳棣之意见,然而未见克劳棣之意见与其一致。至于“同一个国家也有同地名的问题”,试想如果是人名消歧义,用生年,用国籍,用行业,哪一个能保证不出现第二个相同的人名?最后不还是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维基百科不是印刷品,条目名称是可以改的,我不认为这是一个需要“根本解决”的问题。 --达师 - 370 - 608 2018年5月16日 (三) 14:26 (UTC)
- “根本解决”与"比较合理"的基础是这个意思:本地域名(上一级地域名)绝对不会和另外一个同地域名,但非同一上一级地域名的地名撞名。举例来说:
- Z1-Y1-X1-A1国
- X2-Y2-A1国
- Z3-Y3-X3-A2国
- 假定Z1 X2 Z3 撞名了,那么按国消岐义则会出现
- Z1(A1国) --仍撞名
- X2(A1国) --仍撞名
- X3(A2国)
- 至于hat600达师所言,“维基百科不是印刷品,条目名称是可以改的”与此方针设计选择决定并没有偏好某方案,至于人名消歧义,则和地名在信息的组织和权威上有极大差别,我于上已提供一个简要的数据库GDAM可以供编辑快速查找,人名则无,且人名的生年,国籍,行业并不是地名的上一级地域名的纯树状信息组织关系,所以在此纯讨论地域名的话,就不用用人名的方式把这信息结构及来源查找较简单的一起讨论了吧。
- 至于SElephant|泅水大象所言,“更有意义、可兹辨识”已涉及到读者已知及不知的意义领域,这不无道理,要是在特定选取范围的百科全书这样做很有意义。但是,维基百科我们不能过度假设读者熟什么不熟什么,再加上海纳百川的特性,若要再给不同编者争论何为更知名,何为更不知名,容易因为编者和读者对于地理名称的知名度有不同判别而有争议,所以为避免这种潜在的冲突,用上一级地域来处理会较好。--❦‽研究及来源 hanteng✉ 2018年5月21日 (一) 11:41 (UTC)
- 我不认为值得“为避免这种潜在的冲突”牺牲识别性。举个例子吧。伦敦 (加拿大)会变成[[伦敦 (安大略省)]],请问有多少人知道加拿大的伦敦?有多少人知道安大略省?又有多少人知道伦敦在安大略省?读者想要找加拿大的伦敦,在搜索框输入伦敦,请问他会点“伦敦 (加拿大)”还是“伦敦 (安大略省)”?编者想要链接,又会输入哪个呢?上述讨论中的例子里,[[海得拉巴 (特伦甘纳邦)]]和[[海得拉巴 (信德省)]]又有多少人知道呢?
- 我认为双方都已经认识到了对方的论点,多谈无益。因此不准备再回应您的问题。Hanteng的观点与命名常规方针原有规定冲突,与2015年的社群共识冲突,和上方讨论相比也相去甚远。作为提案人,本人不准备接受他的意见。 --达师 - 370 - 608 2018年5月24日 (四) 05:21 (UTC)
- 所以达师君是打算放弃提案?--J.Wong 2018年5月31日 (四) 07:51 (UTC)
- 我认为上方的意见无法推翻2015年达成的共识。即便没有本提案,编辑过程中也必然不断地引用2015年的讨论。本提案的初衷是将该共识落实到方针中,因此应该继续推动通过,而不是放弃。 --达师 - 370 - 608 2018年6月1日 (五) 05:43 (UTC)
- Hanteng君,可有回复?--J.Wong 2018年6月6日 (三) 05:26 (UTC)
- 现交付公示,为期七日。期内如无异议,则视为通过。谨此知会Hanteng君。--J.Wong 2018年6月13日 (三) 08:31 (UTC)
- 已修订。--J.Wong 2018年6月20日 (三) 07:55 (UTC)
中国大陆的铁路线页面应如何命名?
日韩及台湾的铁路线页面均以“oo线”命名。如京釜线、集集线等。 中国大陆铁路线页面以“oo铁路”命名,这种命名方式在工程建设名称中比较常见,如“新建哈尔滨至佳木斯铁路”,简称哈佳铁路。 但在部分铁路上存在问题: 一是铁路支线,此类铁路一般以“oo支线”或“oo线”命名,若强制改为“oo铁路”,这种形式并不会使用。 二是联络线,此类铁路往往不单独作为工程,因此不存在“oo铁路”的说法,如虹安线、虹七线等。 可见,“oo铁路”的命名法较多存在于工程建设中。而“oo线”的命名法较多存在于运营中,如这里的客里表。 考虑到工程建设只是一时,而运营为长期进行。应考虑将“oo铁路”改名为“oo线”。—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DCInfo(对话|贡献)于2018年6月30日 (六) 14:55 (UTC)加入。
- 倾向于大部分应该改成线,中文维基百科条目大多涉及运营线路方面。如果是工程单列一个条目,那还是铁路。仅供参考.--云间守望 2018年6月30日 (六) 15:52 (UTC)
- (-)强烈反对,XX线也有可能代表公路,例如川藏线与川藏铁路。日语中的ja:线路在交通中只有铁路这一层含义,所以常用线路来指代铁路,但是在中国完全不是这样,不要随意套用。->>Vocal&Guitar->>留言 2018年7月2日 (一) 10:34 (UTC)
- (+)支持Ohtashinichiro君观点。“XX线”确实有歧义。--相信友谊就是魔法的CuSO4正在努力提高知识水平 2018年7月7日 (六) 09:24 (UTC)
(标题)中英文之间留有空格是否遵循了NC方针
WP:NC没有提到这一点,特来指教。譬如Top Gear 竞赛,是否需要移动?-- By Jimmy Young. (Talk) 2018年7月9日 (一) 11:28 (UTC)
- 我倾向于移动。原因在于,这种空格应该由网页排版实现,加空格可能导致无法查找到条目名称。--云间守望 2018年7月10日 (二) 06:49 (UTC)
- (►)移动至Top Gear竞赛。无此用法。--相信友谊就是魔法的CuSO4正在努力提高知识水平 2018年7月10日 (二) 08:17 (UTC)
- 除非特别指明,否则中英文之间应无空格。--B dash(留言) 2018年7月11日 (三) 06:28 (UTC)
- 我会认为这个空格应该是浏览器渲染生成。--达师 - 370 - 608 2018年7月11日 (三) 10:06 (UTC)
- 后续:我们拿来举例的那个页面居然被G13了。--相信友谊就是魔法的CuSO4正在努力提高知识水平 2018年7月13日 (五) 13:15 (UTC)
建议增修《命名常规》,以规范俄文等语言的译名.
如今中文维基百科对苏联/俄罗斯飞机的译名五花八门,有的用汉字(例如“苏-57战斗机”),有的用罗马化缩写(例如“Tu-144”)。由于苏联/俄罗斯所有大型设计局都有现成的中文译名和中文缩写,因此再用罗马化名称已经完全没必要。我这次建议增修《命名常规》,就是为了统一这些五花八门的译名。
具体建议如下:
- 冠以设计局名称的飞行器:未来所有新条目用汉字缩写,不用罗马化缩写;现有条目的罗马化缩写全部改为汉字缩写。
- 上述飞行器名称统一为“设计局缩写+半角连接号+数字+飞行器类型”的格式(例如:用“图-160战略轰炸机”而不用“Tu-160海盗旗战略轰炸机”);为免引发其他争论,名称不包括任何绰号,绰号只需在文中列出即可。
- 以基里尔字母缩写命名的飞行器(例如“Kh-15导弹”):在“罗马化”被加入《命名常规》之前,可以用罗马化名称,也可以用基里尔字母名称。
在某种飞行器在一种由苏联/俄罗斯设计局设计的飞行器同时有苏联/俄罗斯编号和北约阵营编号(包括美国国防部编号等)的时候,以苏联/俄罗斯编号为条目名称(是否罗马化另议),北约阵营编号只需在文中列出即可。
以上。【粤语文学大使残阳孤侠】欢迎加入反对病毒音译名的行列! 2018年8月13日 (一) 20:30 (UTC)
- 不反对。3不太懂。“在某种飞行器”得加个合适限定。--YFdyh000(留言) 2018年8月13日 (一) 23:28 (UTC)
- 举例说明一下:
- 若有更多问题请发问,我乐意回答。【粤语文学大使残阳孤侠】欢迎加入反对病毒音译名的行列! 2018年8月14日 (二) 05:59 (UTC)
- “К”不便于输入,以及较难看出不是K,我这里看几乎一样。立文混用可能比较乱,尤其是要并列时,暂时混用不反对。北约代号虽不是其本名,但“AS-6”在中文文献中很常见且有中文名,更符合使用中文、使用事物的常用名称。--YFdyh000(留言) 2018年8月14日 (二) 22:36 (UTC)
- @YFdyh000: ““К”不便于输入”,因此我的提议包括罗马化在内——在楼上决定是否实行全面罗马化之前,有罗马化和承袭基里尔字母两种做法;混用拉丁字母和基里尔字母我是绝对反对的。另外维基百科也有“名从主人”的常规,因此采用苏联/俄罗斯代号是十分合理的。【粤语文学大使残阳孤侠】欢迎加入反对病毒音译名的行列! 2018年8月15日 (三) 06:21 (UTC)
- 是的,我的意思是不必在方针/指引中说“目前两者都能用”(虽然可能有短期共识),以免尾大不掉。名从主人我检查过,目前只适用于官方中文名。--YFdyh000(留言) 2018年8月15日 (三) 13:52 (UTC)
- 我在草稿中说“目前两者都能用”,是因为不知道关于罗马化的争论什么时候会有结果,也不知道还有没有其他人会反对罗马化。尾大不掉的确是可能的后果,但我的目的是在关于罗马化的争论有结果之前尽可能避免改名战。
- 另外,即便“名从主人”真的只适用于官方中文名,为什么摆着自家的代号不用,一定要用外国人给的代号?目前对应《KSR-5反舰导弹》的外语维基文章,除德语用最原始的代号Ch-26(Χ-26的罗马化)外,无一例外地沿用苏联代号“KSR-5”,北约代号只是在正文中说明,并未用作标题。【粤语文学大使残阳孤侠】欢迎加入反对病毒音译名的行列! 2018年8月16日 (四) 15:56 (UTC)
- 是的,我的意思是不必在方针/指引中说“目前两者都能用”(虽然可能有短期共识),以免尾大不掉。名从主人我检查过,目前只适用于官方中文名。--YFdyh000(留言) 2018年8月15日 (三) 13:52 (UTC)
- @YFdyh000: ““К”不便于输入”,因此我的提议包括罗马化在内——在楼上决定是否实行全面罗马化之前,有罗马化和承袭基里尔字母两种做法;混用拉丁字母和基里尔字母我是绝对反对的。另外维基百科也有“名从主人”的常规,因此采用苏联/俄罗斯代号是十分合理的。【粤语文学大使残阳孤侠】欢迎加入反对病毒音译名的行列! 2018年8月15日 (三) 06:21 (UTC)
- “К”不便于输入,以及较难看出不是K,我这里看几乎一样。立文混用可能比较乱,尤其是要并列时,暂时混用不反对。北约代号虽不是其本名,但“AS-6”在中文文献中很常见且有中文名,更符合使用中文、使用事物的常用名称。--YFdyh000(留言) 2018年8月14日 (二) 22:36 (UTC)
- 一例,Su-35战斗机该如何命名,cn/hk/tw现在是三种命名。tw是使用“Su-”命名?--YFdyh000(留言) 2018年8月19日 (日) 21:44 (UTC)
- 命名为“苏-35战斗机”。因为这里的“Су”/“Su”指的是设计局,所以应该用中文缩写“苏”而不是字母缩写“Su”。无论是“苏霍伊”还是“苏恺”还是“苏凯”,开头的都是“苏”字。【粤语文学大使残阳孤侠】欢迎加入反对病毒音译名的行列! 2018年8月20日 (一) 00:10 (UTC)
- 会发生问题的是伊尔/伊留申等等飞机——C933103(留言) 2018年9月2日 (日) 00:24 (UTC)
- 命名为“苏-35战斗机”。因为这里的“Су”/“Su”指的是设计局,所以应该用中文缩写“苏”而不是字母缩写“Su”。无论是“苏霍伊”还是“苏恺”还是“苏凯”,开头的都是“苏”字。【粤语文学大使残阳孤侠】欢迎加入反对病毒音译名的行列! 2018年8月20日 (一) 00:10 (UTC)
- 建议尽量避免直接使用西里尔字母命名条目。大部分中文使用者所使用的电脑系统都需要特别启用相关选项才能输入西里尔字母——C933103(留言) 2018年9月2日 (日) 00:24 (UTC)
- 话说,为什么“图-144”这样写的时候要保留中间的横线?直接写“图144”不行吗?——C933103(留言) 2018年9月2日 (日) 00:24 (UTC)
关于同州同县有两个相同地名的问题
在阿拉巴马州的莱姆斯通县(模板请见此,在下将于明天创建),有两个名为“奥克兰(Oakland)”且同名、同州和同县的地名。英语维基为分办此两地名,于是便把两个地名以较接近城市来区分两地(一个近阿森斯 (阿拉巴马州),一个近麦迪逊 (阿拉巴马州))。这样的难题我还是自己解决不了,而且中文维基百科也没有明确的指引来说明这棘手的难题。请问我该怎么做呢?如欲回复,请到我的讨论页上留言,或是在此页ping我,感激不尽!--SickManWP=维基病夫=H2244932=879 2018年8月27日 (一) 15:23 (UTC)
- @SickManWP:消歧义指引里面其实是没有硬性规定消歧义标签内的东西该怎么写, 只是习惯上地理条目都是以(可作为区分的)最上级行政单位为标签。但以此特例来说,连county等级的单位都是一样所以惯例不适用。我仔细看了两地的条目后,觉得如果不使用英文维基的消歧义标签的话,其他还可作为区分的只剩GNIS编号与方位,但考量到GNIS编号对一般读者没有意义,所以建议或许可以利用这两个地方在Limestone County的方位不太相同,以“莱姆斯通郡西北”“莱姆斯通郡东南”当标签?--泅水大象™ 讦谯☎ 2018年8月28日 (二) 08:26 (UTC)
- 谢谢回复,应该可以这样做吧!--SickManWP=维基病夫=H2244932=880 2018年8月28日 (二) 08:28 (UTC)
- 用方位来区分还不错,大象兄设想周到。--章安德鲁(留言) 2018年8月28日 (二) 14:24 (UTC)
- 谢谢回复,应该可以这样做吧!--SickManWP=维基病夫=H2244932=880 2018年8月28日 (二) 08:28 (UTC)
1 + 2 + 3 + 4 + …这类条目条目名的格式怎么弄比较好?
我觉得应该把那些空格去掉,大家觉得呢?--相信NOIP就是魔法的CuSO4 普通的disco我们普通的摇 2018年9月16日 (日) 10:43 (UTC)
- 不反对去掉,但留着也行(模板、条目正文等都要动)。其他语言方面,仅日文维基百科不加空格。--YFdyh000(留言) 2018年9月16日 (日) 11:20 (UTC)
- 我想保留。比较好看。--Temp3600(留言) 2018年9月17日 (一) 13:15 (UTC)
- 我也支持随大流,而且由于中文字体原因,没空格确实不好看。--Yangfl(留言) 2018年9月17日 (一) 13:32 (UTC)
- 用全形的+比较好看。--113.52.81.38(留言) 2018年9月17日 (一) 13:43 (UTC)
- 感觉应该去掉。中文数学教材里似乎并没有教过要在算式里加空格?美观不应该作为条目名选择的理由。 --Kuailong™ 2018年9月17日 (一) 16:56 (UTC)
- 恰恰相反,加空格的反而是多数,[19],因为不加空格的−1和+1往往特指这个数,而不是运算。--Yangfl(留言) 2018年9月18日 (二) 00:50 (UTC)
- 空格去掉吧,然后display title用全角或加空格的版本。--Leiem(签名·留言) 2018年9月23日 (日) 11:41 (UTC)
- 现在此类级数条目都是有空格的,无须劳师动众改成别的样式。如果是考虑到打空格不方便,可以建立各种重定向。反对用全形字符。{{DISPLAYTITLE}}可以用{{math}}模板。钢琴小子 2018年9月24日 (一) 08:58 (UTC)
- 用全角确实不恰当。--相信NOIP就是魔法的CuSO4 2018年9月25日 (二) 09:42 (UTC)
地名规范
现行方针Wikipedia:命名常规#地名之规定,未见其然也。一位维基用户曾于Wikipedia:互助客栈档案室/2004年2月#地名规范指出:应使用北京、长沙、湖南为条目名称,“首先北京是一个地名,而北京市只是一个行政区划的级别,完全可以包括在北京之内。而且一般都使用北京、而不使用北京市。《中国大百科全书》也是这样命名的”。我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省、地(市)、县、乡(镇)四级结构中,在省、市二级,以日常使用频率而论,“湖南”、“长沙”、“北京”等都是显然高于“湖南省”、“长沙市”、“北京市”的。现在公示的Wikipedia:命名常规/更新草案2018将“使用常用名称”作为四大命名原则之一,由此而论,除特殊情况外(目前只想到三沙市),应去中华人民共和国省、市二级行政区条目的“省”、“市”后缀。以上意见,即
|
|
欢迎讨论。Fire and Ice 2018年9月28日 (五) 10:59 (UTC)
- 也有些地名使用北京、湖南。-Neville Wang 烦请关注 2018年9月28日 (五) 14:58 (UTC)
- 都在北京 (消歧义)之类消歧义条目里了,和本意见并不相关,中华人民共和国省、市区划的影响力是压倒性的,因此现在北京重定向到北京市,等等。Fire and Ice 2018年9月28日 (五) 16:07 (UTC)
- (?)疑问:吉林省、吉林市、平原省、朝阳市、三门峡市、平顶山市之类的怎么办?--相信NOIP就是魔法的CuSO4 2018年9月29日 (六) 00:29 (UTC)
- 修改提议,改为弱化版“一般不加”。Fire and Ice 2018年9月29日 (六) 05:41 (UTC)
- 加的好处是统一,不加则更为常用,而且避免行政级别改变后也要随着改。另外,吉林省、吉林市这种应参考消歧义的规定,不加括号的处理方式--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8年9月29日 (六) 03:19 (UTC)
- 变更这个感觉会改变条目主题(从区划改为地域),都要改序言。比如湖南省,是否将写成“湖南,现湖南省,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行政区,……”或者大幅重写;如果只改标题,加粗的“湖南省”就不对了,序言只去掉“省”也不对。--YFdyh000(留言) 2018年9月29日 (六) 16:49 (UTC)
- 直接删掉“省”即可,“湖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行政区”,也可以像吉林省那样写,“吉林是中国东北地区中部的一个省份”。Fire and Ice 2018年9月29日 (六) 17:34 (UTC)
- (-)反对。
- 理由见Wikipedia:投票/中国大陆行政区条目名称投票。而且这一段几个月之前刚刚进行过修改,与提案直接相关,也未见提出异议。
- 在命名常规修订草案的逻辑构建中,针对专门领域的要求是强于其他要求的。或者换句话说,既然已经制定了专门要求,不应再以通用要求作为理由。
- 及,草案中没有加“一致性”作为命名原则的原因主要是截至目前中文维基百科没有关于一致性的任何成文共识,为了优先完成命名常规逻辑梳理、尽可能减少突然的改动而暂时将其搁置,而不是真的不要。
- 在上述投票中长夜无风发言明指《中国大百科全书》区划用全名,与上述引用Shizhao发言内容矛盾,不知以何为准。
- 地域和区划不完全重合者有之(如藏区之于西藏、巴蜀之于四川,还有陕西),在中国大陆城市和城市区划更完全是两回事(单纯从城市的角度出发应该认为燕郊是北京的一部分,而区划上不是这样)。相对而言使用区划全称,则条目可以明确是在说区划,而不是地域、文化或者城市。明确条目主题是区划,那么就有可能将区划和地域(城市)条目分立(例如东京之于东京都、台北都会区之于台北市——台北甚至是消歧义页);如果把条目名中的区划部分删掉,那么会有很多条目无法明确它的描述主体。
- 建议阅读投票中的讨论。
- 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有高度结构化、由机器人编辑的部分,全部使用全称是比较方便的手段。突然系统性地修改命名(且不是全部去掉后缀)将会有一定麻烦,我们可能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相应修改,甚至可能为了短时间内完成相应修改要拆掉大量的结构化模板——当然,怎么改是后话。
- 我认为行政区划调整,包括单纯名字的修改,本身就是很大的变化。为此条目总要大幅变更,增加一项要修改条目名也并无不妥。shizhao说的级别改变,那就像巢湖市 (地级市),太严重了,我想他可能不是这个意思。
- --达师 - 370 - 608 2018年9月29日 (六) 17:43 (UTC)
- 窃以为达师说得挺对,尤其是第5点Berthe:啊啊啊啊啊[开玩笑的]。还有就是如果去掉“省”“市”字样的话不够统一。--相信NOIP就是魔法的CuSO4 2018年9月30日 (日) 08:26 (UTC)
- 我发展自上述第4条的想法,即有些人实在分不清地域和区划。所谓北京除了行政区域外,也有现在的点和面的北京,还有过去的点和面的北京,现在的北京市,上括数千年的历史,其实是过去的北京和现代北京(点面俱存)的共存造成的,如果去掉历史包袱,就专谈现有北京,那就应该是现代的面和点,本朝首都、政权代指、现代行政区划(含变迁),过去的部分应该外置放入北京历史等条目。譬如我们以交通一节来看,我们不会在北京项目内放置已经无效的水路、马车等交通方式,也就是说北京一条,其实是以现代方式思考的。使用者在北京一条上,无法区分过去和现在,至少百科书写者应该要认识到,北京重定向成北京市,应该是指类似交通一节所指涉的现代北京。气候部分亦然。我觉得要解决争议,就要犹如东京和东京都般(但它们内容分界不清),来增加北京这个条目,可能北京市条目应该放更多注意力在北京该词的差异并把北京市简称北京的叙述放入,以及现代北京市一词的名词和地理变化。过去元明清的北京城,应该放入历史完全挪走才是。如此一来,所谓北京依然是现代北京市,争议最关键的部分应该转移去新设条目,或所谓北京一词应该重定向为现代还是过去的北京,若是现代的北京,则是点(边界模糊)还是面(有边界)的。这样这种讨论才会有结果。作行政区域(面),用北京市毋庸置疑,所谓使用者习惯(点面俱存),应该是讨论重定向。重定向有困难,则是北京市(面)或北京(点)一条目编写时角度有问题,可能应该要分开或重写。我的主张是北京是点,边界模糊的,无法统计的,北京市是面的,有清楚的边界,能有统计数据的,两者按照编辑成果,都和过去的时空切割。若不分成两个条目,按照现有的混合书写,应该把北京视为较接近北京市,因为虽然怪异但面能包容点,点在逻辑上无法拥有太多面的叙述(有面积和人口等数据是极为奇怪的)。详细一点的话,以北京市该条目言之,历史与文化归北京,其余的书写属于北京市。其它的以经济一节举例,北京可以拥有的叙述是比较含糊的,譬如说究竟是属于何等形态的经济,农业工业,富裕贫穷、市面、中心等比较抽象的叙述。譬如南穷北富一段其实就包含有抽象的叙述,数据虽然是明确的,但是所谓的南北却是模糊的,叙述中无须写至五区。这样子比较类似中国这个条目。同样做法在南昌、山东等都可以用。Cherjau(留言) 2018年10月20日 (六) 10:59 (UTC)
提议大幅修订命名常规
- 下列讨论已经关闭,请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见,请在合适的讨论页提出,而非再次编辑本讨论。
本次调整的主要内容:
- 在首段描述了本方针的适用范围。
- 将“命名争议的处理”与各地用语差异、命名原则冲突分离,单独置于一个二级标题下。
- 将外文处理合并到前文,不再独立成为一个二级标题。
- (重要)调整叙述结构。将“使用常用名称”作为命名原则,优先级提升到使用全称和名从主人之上。
- (重要)大幅调整语焉不详的前几个惯例。
- 参照英文版在名从主人之下新增关于官方更名的说明。
- 新增外文命名应罗马化的要求。(我记得有过共识说日本人名只有假名且无法写汉字时要罗马化,但不知在哪里)
问题主要是,如果参照英文版的各项目标设定命名原则,则常用名称应作为一个惯例而不是原则。
另外英文版的“一致性”(即类似名称应具有一致的格式)没有引入。
本人预计争议很大,可能短期内无法通过。但将根据社群意见修改草案,以求最终完成修订。
请社群讨论。 --达师 - 370 - 608 2018年6月26日 (二) 10:04 (UTC)
- 为方便往后考究,请将草案置于Wikipedia:命名常规/更新草案2018。有劳。--J.Wong 2018年6月26日 (二) 12:40 (UTC)
- 已创建该页面。 --达师 - 370 - 608 2018年6月26日 (二) 13:03 (UTC)
- 问题:“使用常用名称”和“使用全称”、“名从主人”是否有机会有冲突?SænmōsàI'll find a way, or I'll make one. 2018年6月26日 (二) 13:21 (UTC)
- 冲突的机会非常多。和“使用全称”的冲突,例如在命名常规现行内容下方有专门针对公司名称的规定,要求的是尽可能使用简称,不要把名字写全(例:振华重工 vs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实际上大部分公司名称是很少有机会提到全称的(只要不涉及歧义)。和“名从主人”的冲突,例如在中国大陆,機動戦士ガンダム的官方名称是“机动战士敢达”,而常用名称是“机动战士高达”。 --达师 - 370 - 608 2018年6月26日 (二) 18:38 (UTC)
- 例如文翠珊,是英国政府的译名(只适用于香港,名从主人),在香港也常用(常用名称);但在内地和台湾,英国政府未有另译,内地作“特雷莎·梅”,台湾作“德蕾莎·梅伊”。现时条目名为“文翠珊”,是否须因应整体常用性而更动条目名称?还是仍以
{{noteTA}}
解决问题?SænmōsàI'll find a way, or I'll make one. 2018年6月27日 (三) 23:56 (UTC)- 我想您应该看看现行方针。命名常规不决定{{NoteTA}}的使用,只决定页面的实际标题。 --达师 - 370 - 608 2018年6月28日 (四) 05:00 (UTC)
- 例如文翠珊,是英国政府的译名(只适用于香港,名从主人),在香港也常用(常用名称);但在内地和台湾,英国政府未有另译,内地作“特雷莎·梅”,台湾作“德蕾莎·梅伊”。现时条目名为“文翠珊”,是否须因应整体常用性而更动条目名称?还是仍以
- 常用和名从的话,可以参考ACG的命名常规做法?——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 避免做作,免敬 2018年6月27日 (三) 02:40 (UTC)
- 实际上现行方针和ACG专题的命名要求(实际上也就是那张图)很大程度上是相近的。当初订立这一部分处理方式时也参考了那张图。 --达师 - 370 - 608 2018年6月28日 (四) 05:00 (UTC)
- 冲突的机会非常多。和“使用全称”的冲突,例如在命名常规现行内容下方有专门针对公司名称的规定,要求的是尽可能使用简称,不要把名字写全(例:振华重工 vs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实际上大部分公司名称是很少有机会提到全称的(只要不涉及歧义)。和“名从主人”的冲突,例如在中国大陆,機動戦士ガンダム的官方名称是“机动战士敢达”,而常用名称是“机动战士高达”。 --达师 - 370 - 608 2018年6月26日 (二) 18:38 (UTC)
"外文命名应罗马化"是什么道理?我觉得完全没必要--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8年6月27日 (三) 02:48 (UTC)- 额,理解错了--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8年6月27日 (三) 02:56 (UTC)
- 会误解,那看来描述过于简略了。修改了相关描述。 --达师 - 370 - 608 2018年6月28日 (四) 05:07 (UTC)
- 额,理解错了--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8年6月27日 (三) 02:56 (UTC)
- “名从”是否约定对于事件的有效性?因为最近在处理台湾问题时遇到的。对于事件(即一个时间段内发生的非实物或人的something)的话,尤其对于多方参与者(相当于事件的“主人”)意见不一致时(适用于大部分事件)时,不应该依靠“名从”判断,除非是多方参与者意见一致时(例如:赛事等)才适合“名从”(理论上现有“名从”对于这项好像勉强适用(?))。是否乘这次修订追加?——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 避免做作,免敬 2018年7月3日 (二) 03:21 (UTC)
- 本次修订希望解决命名常规语焉不详和自相矛盾的问题,其他问题尽可能另案处理。 --达师 - 370 - 608 2018年7月4日 (三) 09:17 (UTC)
- 达师君及各位︰稍为修改条文,谨此通知。--J.Wong 2018年7月10日 (二) 04:23 (UTC)
- @hat600、Wong128hk:,关于这句“同时,条目名称一般应该和条目内容一样,符合其他方针和指引的要求。”,我担心这样要考虑到中立方针,中立方针的原则是兼顾正反意见,但是这样会与命名要基本的唯一会有冲突,尤其一些涉及政治类的条目的命名争议,很多时候是通过忽略中立方针,只考虑命名中的常用原则等来决定。所以我建议不保留这句。无异议的话,可能一天后处理。——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 避免做作,免敬 2018年7月11日 (三) 00:53 (UTC)
- 如果认为此处不妥,应细化而非移除。比如说条目名称需要遵守两岸用语规定。 --达师 - 370 - 608 2018年7月11日 (三) 09:41 (UTC)
- 达师君,是否交付公示?--J.Wong 2018年7月19日 (四) 06:57 (UTC)
- 上方User:cwek提出的问题可能还需讨论。我可能要先整理一下可能需要引用的其他方针,请稍等一段时间。 --达师 - 370 - 608 2018年7月19日 (四) 09:36 (UTC)
- 我建议不要加这句,因为现有也没有依赖这句,也可以避开和中立方针的两难(主要是常用和中立有冲突)。——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 避免做作,免敬 2018年7月23日 (一) 08:57 (UTC)
- 这样吧。先删掉这句话。关于中立性和常用之间的冲突参照英文版新增章节(另案)处理。 --达师 - 370 - 608 2018年7月27日 (五) 10:55 (UTC)
- 我建议不要加这句,因为现有也没有依赖这句,也可以避开和中立方针的两难(主要是常用和中立有冲突)。——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 避免做作,免敬 2018年7月23日 (一) 08:57 (UTC)
- 上方User:cwek提出的问题可能还需讨论。我可能要先整理一下可能需要引用的其他方针,请稍等一段时间。 --达师 - 370 - 608 2018年7月19日 (四) 09:36 (UTC)
我认为“全称”与“名从主人”应该优先于“常用名称”。名称的常用度大多很难界定标准,而且易受用户所在区域与网络农场影响,而且“全称”与“名从主人”比较能够消除歧义。台湾007(留言) 2018年7月27日 (五) 02:48 (UTC)
- 您的观点与长期以来的做法相违背。绝大多数情况下,存在一个唯一且无争议的常用名称,而难以界定的少之又少,此时可使用全称或名从主人的原则。我想草案中也已经写明,常用名称是在可靠来源中常用,而网络农场几乎没有可靠来源。 --达师 - 370 - 608 2018年7月27日 (五) 10:54 (UTC)
后来想想,不同类的条目命名应有不同的规定,故不太适合将现行这三项原则某些订为主要某些订为次要,比如说“中国”这个词,用“全称”与“名从主人”优先于“常用名称”会是现在的页面。如果是“常用名称”优于“全称”与“名从主人”,有机会变成在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所以您的提案部分是有危险性的。至少在国家介绍上,“全称”与“名从主人”应优先于“常用名称”。台湾007(留言) 2018年7月27日 (五) 11:46 (UTC)
- 美利坚合众国?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俄罗斯联邦?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根本原因是“中国”这个词有歧义,我们只能退而求其次,而不是全称要优先于常用;另外需要指出,名从主人并不意味着要使用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也使用“中国”作为官方自称。 --达师 - 370 - 608 2018年8月2日 (四) 12:21 (UTC)
现在法国的全称是“法兰西共和国”,非“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我认为国家的条目名称全称应该优先于‘常用’。因全称优先于‘常用’除了消除歧义外,更能保持客观中立,比‘常用’优先于全称好得多;另外即使是名从主人,正式名称也只能选一个。台湾007(留言) 2018年8月4日 (六) 17:50 (UTC)
- 全称客观中立也是错误的认识。举个例子,“让爱与和平占领中环”官方、全称,但里面的美化用语使得它很难说是中立的。请允许本人再说一遍:您的观点和中文维基百科长期以来的实际操作不符。大量实际案例和具体规定都表明社群认为常用名称一般优先于其他规定。 --达师 - 370 - 608 2018年8月7日 (二) 13:34 (UTC)
- 您举的例子是活动或事件,命名标准应该跟国家的名称有不同。还有我认为“长期或短期这样作”与“这样作有没有道理”应该是两回事情,不然您提的所有提案跟已存在的方法一比也是与长期以来的实际操作不符,旧方法用这个理由永远比新方法有道理。台湾007(留言) 2018年8月7日 (二) 18:39 (UTC)
- 这里讨论的是命名的基本原则,对于绝大多数条目主题都是适用的。条目名称最重要的要求是便于读者搜索、便于编者链接,这使得条目名称应该是常用的名称,而常用的名称一般简短;只有在存在歧义的时候才有消除歧义的必要,否则根本上来说是人为制造麻烦。“中立”在条目名称上显然是一个独立的要求,不应该将其与全称或者官方进行挂钩——我也已经说明了,全称和官方并不意味着中立。本人认为您虚构了一个问题——这些国家条目的名称一致正常运作,没有遇到过问题,既没有不中立也没有歧义(——有歧义的都已经解决),您却仍然坚持使用全称以避免不中立问题(不存在)和歧义问题(都已解决)。 --达师 - 370 - 608 2018年8月9日 (四) 07:19 (UTC)
- 您举的例子是活动或事件,命名标准应该跟国家的名称有不同。还有我认为“长期或短期这样作”与“这样作有没有道理”应该是两回事情,不然您提的所有提案跟已存在的方法一比也是与长期以来的实际操作不符,旧方法用这个理由永远比新方法有道理。台湾007(留言) 2018年8月7日 (二) 18:39 (UTC)
在国家条目的方面,简称毕竟是民间流传的名称,国家如果在这里不以全称作介绍,日后浏览者必会更加淡忘这些国家的全称,造成反客为主的情形。在基本原则的方面,全称与名从主人不一定中立,但‘常用’更难达到中立。例如让“爱与和平占领中环”,若是以常用作为较优先的准则,因为中国大陆的人口较多,经过一些操作便能让“非法占中”变成该条目名称。已经有重定向与消歧义的功能存在时,条目名称的搜索已经很难造成什么难度。(在这里我把常用加上括号,代表现有条目的常用不一定是真的常用,因为真的常用很难统计)台湾007(留言) 2018年8月11日 (六) 18:56 (UTC)
- “国家如果在这里不以全称作介绍,日后浏览者必会更加淡忘这些国家的全称,造成反客为主的情形”——不知全称有何不可?有几个人知道国际商业机器公司?不论国家名称相近的情况,除了研究宪法学,有几个人真的需要知道国家的全称?
- 再延伸一步,有几个人需要知道毕加索的全名呢?
- 既然您已经承认“全称与名从主人不一定中立”,那么您的论述中它们对于常用名称的优势就已不复存在;而既然不复存在,您再论述常用不一定中立,是没有意义的——我从未主张过常用更容易中立。您的其他担忧在WP:BIAS中有比较详细的论述。
- 是否100%匹配在输入条目名称时确实是起到很大作用的;如果只匹配某一个重定向的前几个字,首个候选结果不一定是这个重定向。
- 您又回到了常用不存在的论调上。维基百科不需要严密证明,使用常识可以获得大多数主题的常用名称。少部分主题可以通过对来源乃至搜索结果的统计获得较常用名称。再难以区分的情况,我们允许其他命名手段,不是要在常用的一棵树上吊死。
- --达师 - 370 - 608 2018年8月13日 (一) 09:42 (UTC)
- “国家如果在这里不以全称作介绍,日后浏览者必会更加淡忘这些国家的全称,造成反客为主的情形”——不知全称有何不可?有几个人知道国际商业机器公司?不论国家名称相近的情况,除了研究宪法学,有几个人真的需要知道国家的全称?
- 1.IBM是符合名从主人的缩写,并无反客为主(而且IBM也不是国名)。我想您不能断定谁真的需要知道全称,也不能不论国家名相近的情况。
- 2.我是说名从主人与全称“相对”常用来说较中立,当一个原则相对来说比较好,当然就选相对好的那个。
- 3.我不晓得您想说是什么?可以说详细一点吗?我想先说重定向页本身是可以新增、编辑跟扩充的。
- 4.总和以上,‘常用’跟其他原则在同一层级就好,即是保持现在的状况。台湾007(留言) 2018年8月13日 (一) 10:38 (UTC)
- 您在混淆名从主人和使用全称。这是两件不同的事。如果您去查找各主要国家驻中国大使馆的页面,基本上都会有该国的中文全称及简称出现。因此如果按照您的逻辑,也是“符合名从主人的缩写,并无反客为主”。不论谁真的需要,我想不需要的人更多。
- 但是,作为命名原则,常用名称相对来说比较好。只有当我们发现常用名称与WP:NPOV冲突时,我们才有必要使用不常用的名称。这种方式既可以解决您的担忧,也可以最大限度上方便读者与编者。
- 维基百科的搜索框会根据用户输入的内容进行匹配。如果您输入“JR東”,那么它不会直接匹配到“JR東日本”,因为JR东日本是个重定向。只有当你输全“JR東日本”的时候,才会匹配到。而且还有前提条件是繁简也必须一致。
- --达师 - 370 - 608 2018年8月16日 (四) 09:15 (UTC)
- 1.你说的情况是简称与全称只是单单都出现的情况下。但是IBM是他们已经拿来当作主要自身的名称。而且我认为公司与国家并不能相提并论。
- 2.现在的版本也能作到该中立要求。
- 3.若“JR东”只有“东日本旅客铁道”一种意思,且若目前又没有重定向到该页,那您应该就是帮他创建一个重定向吧。通常“JR东日本”作为“东日本旅客铁道”的别名也会出现在内容中,以搜索引擎的规则,输入“JR东”可能是能搜到的。
- 我看到您在下面的讨论说出真正的想法了:“我们没有放弃全称和官方的要求,只是在它们和常用名称相冲突的时候更加倾向于常用”,而我认为“它们相冲突时应更倾向于全称与名从。”台湾007(留言) 2018年9月2日 (日) 06:03 (UTC)
- 如果说明不限于中文,那么显然英国不会使用“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作为您所说的“主要自身的名称”;它一定是使用“The United Kingdom”。同样的,英国驻中国大使馆的中文页面根本就没有出现“大不列颠”字样。显然,英国政府(及其在中国的雇员)在中文环境中对于“英国”的使用远远多于“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因此完全有理由认为“英国”是受到官方承认并且被官方常用的名称。这件事恰好公司和国家是一样的:它们都有一个(也许)很长的全称,它们通常都有一个较为简短的称呼,且它们都通常使用简称自称,别人也通常使用简称称呼它们。
- 如果您输入“东日”,匹配列表里会出现“东日本旅客铁道”,而输入“JR东”并不会。这里我要说的重定向是“JR东日本”,因为搜索候选显然不能要求用户输入完整标题。从您的回复来看显然您还没有去尝试在搜索框里输入。
- 那没什么好说的了。我不会接受您的意见,因为社群的长期实践中常用名称都是最优先的,只有常用有其他不妥时才会取其他名称。而且更重要的是,这样做操作中没有出现问题,您想要的结果是推翻一个长期实践有效,并且导向一个不好的结果——不论如何,强行使用全称一定会导致条目名称冗长,这一点是无法避免的。
- --达师 - 370 - 608 2018年9月2日 (日) 14:46 (UTC)
- 1.另外看英国的讨论页中有人认为英国有其它歧义与那条目命名不严谨,使用全称就不会有这些争议。在联合国[20]与台湾的外交部的介绍也是用全称,这样明白有力。
- 2.在维基百科搜寻栏用“JR东”来搜寻,第一个搜寻结果就是“东日本旅客铁道”,您真的有搜寻过吗?
- 3.若只有常用不妥时才会取其他名称,常用本来就是主观、难确定、浮动的,您在第一项举的例子中就有争议在了。在所有国家条目中用较完整的名称可能较长,带是带来是一个清楚明晰的概念,这样就很值得。台湾007(留言) 2018年9月12日 (三) 16:08 (UTC)
- 您已经偏离了您的论点。您似乎在说“反客为主”的问题。请您理顺您自己的逻辑。
- 我已经说明,但也许说明不充分,您没有完全理解。我指的不是Special:Search这个页面提供给您的内容,而是将内容填写进搜索栏后,不点击搜索,也不按回车,自动显示的候选结果。我想输入“JR东”的第一条结果应该是JR东日本E231系电力动车组。
- 请使用常识。何况您的例子恰恰说明,即便存在一定的争议,社群仍然倾向于以常用名称为优先。
- --达师 - 370 - 608 2018年9月13日 (四) 08:36 (UTC)
- 1.符合全称也符合名从主人,有什么偏离?请您别忘了联合国创始国是那些?
- 2.您说的那甚至还不是搜寻系统,那只是帮助别人少打几个字的功能,您的意思难道是现在搜寻系统可以忽视或废除(然后为此所有条目都要改成相近的名字才有办法按下A所有名称(包含别称)中含有A的条目都跑出来)?把这个要看作正式搜寻系统来用有点太扯了吧。
- 3.每个人的常识不一样,诉诸常识时往往就是诉诸主观好恶。台湾007(留言) 2018年9月15日 (六) 08:20 (UTC)
- 之前,您在2018年8月11日 (六) 18:56 (UTC)说:“在国家条目的方面,简称毕竟是民间流传的名称,国家如果在这里不以全称作介绍,日后浏览者必会更加淡忘这些国家的全称,造成反客为主的情形。”我想我已经明确地说明了,英国政府以“英国”作为中文自称,因此根本不存在“反客为主”的情形。请问您想说什么?
- 及,回复您在2018年9月12日 (三) 16:08 (UTC)的发言:在条目首段必然会写全称,已经“带来”了“一个清楚明晰的概念”,额外把条目名称变成全称不会带来额外的好处,反而带来额外的坏处,因此完全不值得。
- 之前,您在2018年8月11日 (六) 18:56 (UTC)说:“已经有重定向与消歧义的功能存在时,条目名称的搜索已经很难造成什么难度。”。我举出了重定向在“条目名称”的“搜索”(按前缀搜索显然属于搜索的一种)中并没有被完全与条目标题视同。您反过来说“那只是帮助别人少打几个字的功能”“把这个要看作正式搜寻系统来用有点太扯了吧”。但是,让别人少打几个字是非常重要的功能。让别人少加载一次页面更是非常重要的功能。不论如何,以“不正式”来否定这个功能对于读者带来的巨大便利是求名而不求实的行为。
- WP:IAR;WP:UCS。这两个页面在维基百科的地位高于大部分方针。您的相关意见不会被接受,并且本人不会因为您的这一意见认为没有达成共识。
- --达师 - 370 - 608 2018年9月15日 (六) 11:26 (UTC)
- 之前,您在2018年8月11日 (六) 18:56 (UTC)说:“在国家条目的方面,简称毕竟是民间流传的名称,国家如果在这里不以全称作介绍,日后浏览者必会更加淡忘这些国家的全称,造成反客为主的情形。”我想我已经明确地说明了,英国政府以“英国”作为中文自称,因此根本不存在“反客为主”的情形。请问您想说什么?
- 1.联合国成员在联合国网页中以使用全称来作为他的名称,这也是名从主人。另外在英格兰讨论页有提到英国在台办事处把England也称作英国。因此在都符合名从主人的状况时,因使用全称来避免歧义。
- 2.本来就是按下搜寻框的放大镜图案或其他相同功能按键后所执行的才是搜寻,“搜寻建议”本来就不是搜寻,你的要求是简直是要“搜寻建议”取代搜寻功能。“搜寻建议”跳出来的结果很少,本来就无法包含所有相关结果。况且你觉得打“JR东”无法跳出“东日本旅客铁道”的选字,那改成“JR东日本”以后,输入“东日”的人便无法自动跳出“JR东日本”的选项。如同把“大韩民国”改成“韩国”后,打“南”或是“大”都无法自动跳出韩国,这不管怎么样都会造成另一方人的不便。
- 3.在那两个方针页的使用常识应是遇到编辑中遇见问题时的暂时做法,并不适用于现在已在讨论中的情况。台湾007(留言) 2018年9月15日 (六) 13:57 (UTC)
(-)反对“罗马化”及“第二个和以后的字母用小写”。
- 举个例:英语维基就有“罗马化”这条规则,但由于对太多细节语焉不详,因此许多不懂装懂的人胡乱罗马化(例:w:en:Talk:Dejan Jakovic)。即使真的要罗马化,最好的做法也也应该是由有相关知识的人进行罗马化,或者指定根据哪一种规则进行罗马化(例如:应该按英化转写法还是按科学转写法罗马化斯拉夫字母)。
- “第二个和以后的字母用小写”并不能适用于所有语言。“爱尔兰共和国”的盖尔语全称为“Poblacht na hÉireann”,“苏格兰王国”的盖尔语全称为“Rìoghachd na h-Alba”,两者当中“hÉireann”和“h-Alba”都是第二个字母才大写的,改成第一个字母大写就违反正字法了。
另:建议把“或可靠来源的中文译名均不符合命名方针时”增补成“可靠来源的中文译名均不符合命名方针、或所有现有译名皆来自不可靠来源时”。【粤语文学大使残阳孤侠】欢迎加入反对病毒音译名的行列! 2018年8月4日 (六) 21:51 (UTC)
- 第一条因噎废食;应该提供可查阅的罗马化规定,而不是放弃罗马化。第二条有一定合理性,可以调整相关表述。 --达师 - 370 - 608 2018年8月7日 (二) 13:29 (UTC)
- @hat600: 请问为什么这是“因噎废食”?可否详述?【粤语文学大使残阳孤侠】欢迎加入反对病毒音译名的行列! 2018年8月7日 (二) 15:45 (UTC)
- Sænmōsà动员令:为西雅图桥梁列表消绿 2018年8月8日 (三) 01:36 (UTC) 如果订明罗马化须用当地官方标准,无当地官方标准则使用ISO标准,无ISO标准则使用美国国会图书馆标准,美国国会图书馆无相关语言之标准则使用该语言最常用的标准,如何?
- 另:大写方面,建议订明按语言之书写常规作恰当的大写(如英文中的iPhone,苏格兰盖尔语中的h-Alba,按其语言常规并非首字母大写)。Sænmōsà动员令:为西雅图桥梁列表消绿 2018年8月8日 (三) 01:41 (UTC)
- @Sanmosa: 如果非罗马化不可的话,我会建议对每种语言分别指定根据哪种方案罗马化,例如:俄文按照《ISO 9》转写。如何?另外顺便提议:基于ASCII的转写方案能不用就最好别用。【粤语文学大使残阳孤侠】欢迎加入反对病毒音译名的行列! 2018年8月8日 (三) 16:08 (UTC)
- 这样我们会出现大型的语言罗马化转写标准表,不利维基人阅读。(E)ASCII的缺陷也颇大的,同意可免则免。Sænmōsà动员令:为西雅图桥梁列表消绿 2018年8月9日 (四) 00:31 (UTC)
- 恕难苟同。制定大型的语言罗马化转写标准表只会进一步确保编辑质量,又如何会“不利阅读”?【粤语文学大使残阳孤侠】欢迎加入反对病毒音译名的行列! 2018年8月9日 (四) 16:43 (UTC)
- @Cedric_tsan_cantonais:请使用常识:真的有这么多人愿意花那么多时间去看那冗长的翻译标准表吗?太长不看。Sænmōsà动员令:为西雅图桥梁列表消绿 2018年8月10日 (五) 01:41 (UTC)
- @Sanmosa: 我也可以举两个反例:法文维基百科的《足球准入规则》和《冰球准入规则》,想要参与编辑的人想不看都不行。【粤语文学大使残阳孤侠】欢迎加入反对病毒音译名的行列! 2018年8月10日 (五) 03:32 (UTC)
- @Cedric_tsan_cantonais:我质疑命名常规要搞得如法维般尾大不掉的必要性;只有法国人才有心思弄这类东西出来,而我们又不是法国人。另:请阁下别忘记en:Special:PermaLink/757281803#Indefinite block for Cedric。Sænmōsà动员令:为西雅图桥梁列表消绿 2018年8月10日 (五) 03:38 (UTC)
- 不论如何,罗马化方案的具体规定不会出现在命名常规的正文中。这些规定应该以专题方针为主,并辅以专门导引页面。 --达师 - 370 - 608 2018年8月10日 (五) 08:55 (UTC)
- @Cedric_tsan_cantonais:我质疑命名常规要搞得如法维般尾大不掉的必要性;只有法国人才有心思弄这类东西出来,而我们又不是法国人。另:请阁下别忘记en:Special:PermaLink/757281803#Indefinite block for Cedric。Sænmōsà动员令:为西雅图桥梁列表消绿 2018年8月10日 (五) 03:38 (UTC)
- @Sanmosa: 我也可以举两个反例:法文维基百科的《足球准入规则》和《冰球准入规则》,想要参与编辑的人想不看都不行。【粤语文学大使残阳孤侠】欢迎加入反对病毒音译名的行列! 2018年8月10日 (五) 03:32 (UTC)
- @Cedric_tsan_cantonais:请使用常识:真的有这么多人愿意花那么多时间去看那冗长的翻译标准表吗?太长不看。Sænmōsà动员令:为西雅图桥梁列表消绿 2018年8月10日 (五) 01:41 (UTC)
- 恕难苟同。制定大型的语言罗马化转写标准表只会进一步确保编辑质量,又如何会“不利阅读”?【粤语文学大使残阳孤侠】欢迎加入反对病毒音译名的行列! 2018年8月9日 (四) 16:43 (UTC)
- 这样我们会出现大型的语言罗马化转写标准表,不利维基人阅读。(E)ASCII的缺陷也颇大的,同意可免则免。Sænmōsà动员令:为西雅图桥梁列表消绿 2018年8月9日 (四) 00:31 (UTC)
- 只是因为罗马化存在困难,或者存在出错的可能性,就放弃罗马化,任凭各种奇怪的字符对读者阅读造成不利影响,我想这是最典型的因噎废食了。 --达师 - 370 - 608 2018年8月9日 (四) 07:10 (UTC)
-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罗马化是最后的保证手段;一般情况下应该翻译成中文,而不是罗马化。楼上诸位似乎高估了罗马化带来的影响。 --达师 - 370 - 608 2018年8月9日 (四) 07:25 (UTC)
- 同样需要说明的是:罗马化不仅是“存在困难”,而且是“存在维基百科独有的困难”。维基百科和其他百科全书不同,即使是对相关主题一无所知的人(不针对在座任何人)也可以编辑。而且只要错误的罗马化泛滥开来,一无所知的人就可以以《WP:RIGHTGREATWRONGS》为挡箭牌,彻底将行内人的论点、论据和论证贬低得一文不值。因此我反对罗马化不是“因噎废食”,而是在确保各位在吞咽时记得用会厌挡住气道。【粤语文学大使残阳孤侠】欢迎加入反对病毒音译名的行列! 2018年8月9日 (四) 16:43 (UTC)
- 我想您多虑了。RIGHTGREATWRONGS的前提是已经存在大量可靠来源使用了“错误”的内容。而对于绝大多数需要落到罗马化的主题而言,连找到一条中文的可靠来源都极为困难(因为正式的中文来源还是更倾向于翻译、或者利用已有的英文来源,而非从头开始罗马化)。何况如我上方所指出的,需要罗马化的情况本身就极为罕见。 --达师 - 370 - 608 2018年8月10日 (五) 08:52 (UTC)
- @hat600: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愿意收回反对,改为(&)建议先确定是否真的一时难以译成中文,然后指定跟哪个规则进行罗马化,最后再进行罗马化。同意指定的规则加入《维基百科:命名常规/罗马化》。【粤语文学大使残阳孤侠】欢迎加入反对病毒音译名的行列! 2018年8月10日 (五) 16:25 (UTC)
- 我想您多虑了。RIGHTGREATWRONGS的前提是已经存在大量可靠来源使用了“错误”的内容。而对于绝大多数需要落到罗马化的主题而言,连找到一条中文的可靠来源都极为困难(因为正式的中文来源还是更倾向于翻译、或者利用已有的英文来源,而非从头开始罗马化)。何况如我上方所指出的,需要罗马化的情况本身就极为罕见。 --达师 - 370 - 608 2018年8月10日 (五) 08:52 (UTC)
- 明白所担忧为何,然而罗马化的确是目前常用做法。所以纠缠该条文存在与否其实没有什么意义。不过也欢迎提供更多标准相关资料。--J.Wong 2018年8月9日 (四) 20:30 (UTC)
- 提供更多标准相关资料当然可以。Omniglot.com是个相当可靠的来源。Omniglot 阿拉伯文 希伯莱文 藏文 向下滚动就会看到非拉丁字母和拉丁字母转写的对应表。【粤语文学大使残阳孤侠】欢迎加入反对病毒音译名的行列! 2018年8月10日 (五) 16:25 (UTC)
- @Sanmosa: 如果非罗马化不可的话,我会建议对每种语言分别指定根据哪种方案罗马化,例如:俄文按照《ISO 9》转写。如何?另外顺便提议:基于ASCII的转写方案能不用就最好别用。【粤语文学大使残阳孤侠】欢迎加入反对病毒音译名的行列! 2018年8月8日 (三) 16:08 (UTC)
关于罗马化的一条补充提议
(&)建议 用于数学、科学和工程的希腊字母,不受以上罗马化规则限制。例如:“Θ函数”不改为“Thēta函数”。【粤语文学大使残阳孤侠】欢迎加入反对病毒音译名的行列! 2018年8月15日 (三) 03:49 (UTC)
- 更新了Wikipedia:命名常规/更新草案2018#使用外文命名时的专门要求。基本上按照上方讨论和意见进行了修订。对于上述希腊字母的建议也予以采纳,但考虑到可能存在其它字母(如阿列夫数)的情况,未限制在希腊字母上(这使得行文有一些拖沓)。 --达师 - 370 - 608 2018年8月20日 (一) 08:43 (UTC)
(!)意见应该连条目名也要不同地区有不同名字吧。。。Pigppp(留言) 2018年8月25日 (六) 07:35 (UTC)
- (如果我对您发言的理解正确的话……)由于MediaWiki系统的限制,同一条目的名称只允许存在一个。目前可以通过系统内置的繁简地区词转换系统和{{NoteTA}},使得条目名称在繁简和地区词不同时,显示不同的标题。这件事不是命名常规的适用范围。而由于同一条目只能有同一名称,具体选择哪一个,是命名常规的适用范围,现行方针和拟定草稿中均对此做了比较详尽的规定。 --达师 - 370 - 608 2018年8月25日 (六) 10:04 (UTC)
- (!)意见:罗马化? CJK系统除中文外都不能用? 汉字文化圈外的如日韩都不能用? 日文假名不能用? (-)反对:日文假名转写罗马化本人觉得十分反对,就如同本人反对闽南语版维基全篇拉丁文还要花脑力把他们拼组起来。需要照顾不太熟练使用类似汉语拼音系统的读者。-- 宇帆(维基贡献十周年!留言·欢迎签到 [试用小工具]) 2018年8月30日 (四) 12:33 (UTC)
- 那你认为,如果我现在要写篇介绍“タッチでGo!新干线”的条目,这名字前段除了罗马化还能怎样?——C933103(留言) 2018年9月1日 (六) 06:03 (UTC)
- 直接写“タッチでGo!新干线”,(!)抗议明明有汉字文化圈(中日韩相关符号)符号能用却硬要用拉丁字母。-- 宇帆(维基贡献十周年!留言·欢迎签到 [试用小工具]) 2018年9月1日 (六) 06:19 (UTC)
- (!)抗议拉丁字母,“Go”是不得已的。-- 宇帆(维基贡献十周年!留言·欢迎签到 [试用小工具]) 2018年9月1日 (六) 06:22 (UTC)
- 有多少人能看懂日文假名和韩文谚文?是用“タッチでGo!新干线”比较多人能看懂,还是写“Touch de Go!新干线”比较多人能看懂?——C933103(留言) 2018年9月1日 (六) 07:36 (UTC)
- 仍然(-)反对,请不要把中文维基百科变成像闽南语维基百科那样的被拉丁文淹没,闽南语维基百科那许多闽南语母语使用者看了都说“看都看不懂”。-- 宇帆(维基贡献十周年!留言·欢迎签到 [试用小工具]) 2018年9月1日 (六) 08:35 (UTC)
- 又不是说要把句子拉丁化,请不要危言耸听
- 个人碰到此前未曾接触闽南语文字化教育的东南亚闽南语L2使用者表示看得懂闽南语维基百科,要是说母语使用者说看都看不懂是不是有点太夸大了?
- ——C933103(留言) 2018年9月1日 (六) 11:23 (UTC)
- 仍然(-)反对,请不要把中文维基百科变成像闽南语维基百科那样的被拉丁文淹没,闽南语维基百科那许多闽南语母语使用者看了都说“看都看不懂”。-- 宇帆(维基贡献十周年!留言·欢迎签到 [试用小工具]) 2018年9月1日 (六) 08:35 (UTC)
- 有多少人能看懂日文假名和韩文谚文?是用“タッチでGo!新干线”比较多人能看懂,还是写“Touch de Go!新干线”比较多人能看懂?——C933103(留言) 2018年9月1日 (六) 07:36 (UTC)
- (!)抗议拉丁字母,“Go”是不得已的。-- 宇帆(维基贡献十周年!留言·欢迎签到 [试用小工具]) 2018年9月1日 (六) 06:22 (UTC)
- 直接写“タッチでGo!新干线”,(!)抗议明明有汉字文化圈(中日韩相关符号)符号能用却硬要用拉丁字母。-- 宇帆(维基贡献十周年!留言·欢迎签到 [试用小工具]) 2018年9月1日 (六) 06:19 (UTC)
- 中文维基百科一般使用中文,考虑到英文缩写词在中文中的使用频率,以及中文用户一般使用英文键盘,应该可以假定他们至少认识英文字母。而日文、韩文独有字符并不被中文用户所认识,因此即便它们和中文字符有一定渊源,也不应认为中文用户认识它们。因此您发言中隐含的日文韩文优先于英文字母的前提是不成立的。至于您其他的担忧,罗马化是无法翻译时最后的保障手段,如本讨论上方所言,数量极少,且一般属于极为冷门的内容,不会造成泛滥的问题。退一步讲,对于中文用户而言,相比起字母的泛滥,恐怕假名和谚文的泛滥才更令人看不懂。 --达师 - 370 - 608 2018年9月1日 (六) 18:03 (UTC)
- 那么如果改成“想办法用中文字(普通话发音)拼凑出接近的音”呢? 这样就不会有要用日文假名还是拉丁文的问题了。-- 宇帆(维基贡献十周年!留言·欢迎签到 [试用小工具]) 2018年9月2日 (日) 06:07 (UTC)
- 文字不只有一种。至于日文假名,您应该去看看Wikipedia:汉字文化圈语言专有名词中译规则及其讨论页。 --达师 - 370 - 608 2018年9月2日 (日) 14:24 (UTC)
- 那么如果改成“想办法用中文字(普通话发音)拼凑出接近的音”呢? 这样就不会有要用日文假名还是拉丁文的问题了。-- 宇帆(维基贡献十周年!留言·欢迎签到 [试用小工具]) 2018年9月2日 (日) 06:07 (UTC)
- 那你认为,如果我现在要写篇介绍“タッチでGo!新干线”的条目,这名字前段除了罗马化还能怎样?——C933103(留言) 2018年9月1日 (六) 06:03 (UTC)
- (&)建议:那么原文和罗马名并列好不好?(你可别跟我说东京駅也要译作Tōkyō站)Pigppp(留言) 2018年8月31日 (五) 17:17 (UTC)
- 日文罗马化标准中对于Tokyo或者Yen之类历史流传下来的翻译不是有特别规定吗?——C933103(留言) 2018年9月1日 (六) 06:03 (UTC)
- 我要说多少遍?可以翻译时应提供翻译,只有无法翻译时才允许使用罗马化。 --达师 - 370 - 608 2018年9月1日 (六) 17:42 (UTC)
“东京駅”已经有对应汉字了,所以不用罗马化。我认为在翻译日文假名与韩语谚文在无对应汉字时可适度使用罗马字母,不然“タッチでGo!新干线”变成“塔去打苟!新干线”变成不知在讲什么外星话,我一直认为中文音译拼出相近音无法实现信雅达的要求,即是用相近字来音译不信、不雅也不达。 而闽南语维基百科是把能用汉字写的一般词语这些不该罗马化的也罗马化了,这是另一种糟糕的状况。台湾007(留言) 2018年9月2日 (日) 08:23 (UTC)
条目名称罗马化通常只有外来名词,如ATM,把外来名词加到中文句子里是可以用的,如“我去ATM领个钱”。闽南语维基百科那是整句都罗马化了,以汉语拼音作范例变成“Wǒ qù ATM lǐng gè qián”,闽南语百科属于后者,请您要分清楚两者的不同。
请您别忘了现在英语是基本教育,简单的名词大家几乎都懂都会拼。既然没有翻译当然也没信雅达问题,也比会误导人的音译来得好。台湾007(留言) 2018年9月2日 (日) 08:49 (UTC)
- (:)回应英语是基本教育,简单的名词大家几乎都懂都会拼,那是因为那些是我们已经熟悉的单词,比如apple、money、Tōkyō等。而其他字母组合对于没有学过汉语拼音或类似系统的读者来说根本乱码,比如“Wo qu ATM ling ge qian”是啥?ge难道是锗吗。要是我念我会念成“屋哭ATM拎解款”。-- 宇帆(维基贡献十周年!留言·欢迎签到 [试用小工具]) 2018年9月2日 (日) 08:56 (UTC)
生字音译成汉字也堪比乱码的火星文,而且还没办法透过英语的字首字尾判断大概的意思。受完基本教育后,遇到没看过的英文单字应该也能念出来。 对于“Wǒ qù ATM lǐng gè qián”,先不说是您自己把声调删掉了才念错,那句话本来就是在说闽南语百科连一般有对应的汉字的字都要罗马化很糟糕。与原来就是外来语的字音译失信是不同情况,请您先冷静一下重整思绪,不要误读别人的文意,如此对讨论比较有帮助。台湾007(留言) 2018年9月2日 (日) 10:18 (UTC)
我很赞成在没有适合的中文名称时使用罗马化,这本来就是许多语言,例如日文在处理相关问题时的方式。--章安德鲁(留言) 2018年9月28日 (五) 03:47 (UTC)
有关于常用vs正式/全称
个人建议应当注明仅在该常用名称被广泛视为其正式全名时使用[正式≠官方]。(不然的话某几部日本动画就会被命名为“京紫”或者“国家队”或者“京吹部”了,iPhone也会被翻译成爱疯,YouTube翻译成油管)。——C933103(留言) 2018年9月1日 (六) 05:45 (UTC)
- 您举的这些例子恐怕都不会在可靠来源中占主导地位,或者换句话说谈不上是常用名称。反而是草案(及现行方针)中提到的“台中一中”是一个更为合适(至少在常用上更加模糊)的例子。——所以这里要强调的是,我们没有放弃全称和官方的要求,只是在它们和常用名称相冲突的时候更加倾向于常用。如果真的有一天大部分可靠来源都使用“京紫”来指代《紫罗兰永恒花园》,那么我们应当把条目建立过去;但是现在并不是这样。 --达师 - 370 - 608 2018年9月1日 (六) 17:52 (UTC)
- 达师君,请问进度如何?是否可以公示?--J.Wong 2018年9月10日 (一) 00:56 (UTC)
- 我目前无法说服上方的一位用户(他要求官方和全称优先于常用),而且我认为没有太大的可能让他信服,也不认为有条件和他寻求妥协。其他意见基本都已解决,或在充分说明后获得用户的理解。目前草案基本稳定,如果您认为现在的状况适合发起公示,那么请公示。 --达师 - 370 - 608 2018年9月11日 (二) 07:26 (UTC)
- (?)疑问:官方名称也不能保证百分之百就是主要名称或者正确名称吧(虽然不常看到这情况)?--Z7504非常建议必要时多关注评选(留言) 2018年9月11日 (二) 07:55 (UTC)
- 我没有要求官方优先而只是觉得正式名称应该优先[含非官方但被认为是正式的命名,注意这里我所采用的对于官方和正式名称的定义不同于ACG专题的定义]——C933103(留言) 2018年9月11日 (二) 14:46 (UTC)
- 正式名称也应该是常用之后才应该作为标题。维基百科不应该用来正名--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8年9月12日 (三) 02:38 (UTC)
- @C933103::我大概理解了您的观点。您的“正式”是“看上去正式”,对吗?如果是这样的话,我认为依靠可靠来源进行限定(如上方所述)是合适的。 --达师 - 370 - 608 2018年9月17日 (一) 07:54 (UTC)
- 是。——C933103(留言) 2018年9月17日 (一) 12:40 (UTC)
- C933103举出的例子与其说是常用,看起来更像是“昵称”,昵称就有某种程度上的原创味,本来就不能用吧。--章安德鲁(留言) 2018年9月28日 (五) 03:47 (UTC)
- 是。——C933103(留言) 2018年9月17日 (一) 12:40 (UTC)
- 我目前无法说服上方的一位用户(他要求官方和全称优先于常用),而且我认为没有太大的可能让他信服,也不认为有条件和他寻求妥协。其他意见基本都已解决,或在充分说明后获得用户的理解。目前草案基本稳定,如果您认为现在的状况适合发起公示,那么请公示。 --达师 - 370 - 608 2018年9月11日 (二) 07:26 (UTC)
- hat600用户认为维基百科的常用判定或统计不用严密证明(我应该没会错意吧?),既然不要严密证明(而事实上也根本极难统计到严密证明),那又要怎么判定何者才为常用?因此不同条目有其不同状况,而条目命名不该规定何项优先何项次要,避免规则绑手绑脚妨碍他人编辑,带来更多混乱。台湾007(留言) 2018年9月12日 (三) 16:08 (UTC)
- 使用常识。不同条目有不同状况是在草案里是写明的。请您在发表意见之前仔细阅读草案。 --达师 - 370 - 608 2018年9月13日 (四) 08:32 (UTC)
为了不同条目有不同状况,所以不该把部分惯例拉到比其他惯例的层级更高,把草案中的命名原则与接在其后的惯例分作同区是比较理想的作法。台湾007(留言) 2018年9月15日 (六) 08:32 (UTC)
- 在草案中,常用名称是命名原则,不是惯例。因此不存在“拉到比其他惯例的层级更高”的“部分惯例”。您提出的问题在草案中并不存在。 --达师 - 370 - 608 2018年9月15日 (六) 11:11 (UTC)
我的上段第二句在叙述您的改动时若无特别指称自然的是指“现行的版本”与“您的草案”间的不同。您怎会理解成“您的草案”与“您的草案”间的不同?而你对前面的其他反对项目例如“罗马化”时却能自动当作“现行的版本”与“您的草案”间的不同。台湾007(留言) 2018年9月15日 (六) 13:57 (UTC)
- “常用”在草案中是条目命名的一个目标,而不是一个方法。另外,实际上您在2018年9月15日 (六) 08:32 (UTC)的发言中的“所以”所连接的前后语句在本人看来没有因果关系。 --达师 - 370 - 608 2018年9月17日 (一) 06:48 (UTC)
关于台湾007的意见的整理和回应
由于台湾007的发言多少比较零碎,特在此整理为表格,并在表格中回应。基本一致的发言,只取较典型的一次。
台湾007的发言 | 时间戳 请使用浏览器搜索功能 |
回应 |
---|---|---|
名称的常用度大多很难界定标准 | 2018年7月27日 (五) 02:48 (UTC) | 使用常识。对于大部分条目主题来说,是存在一个常用名称的。 |
每个人的常识不一样,诉诸常识时往往就是诉诸主观好恶。 | 2018年9月15日 (六) 08:20 (UTC) | 如果有冲突,讨论得出结果。此外草案和现行方针都对命名争议的处理进行了规定。 |
而且易受用户所在区域与网络农场影响 | 2018年7月27日 (五) 02:48 (UTC) | 草案中有“各地汉语差异的影响”一节。该节内容同现行方针一致,已施行多年。 网络农场大多不是可靠来源,草案中已明确在条目名称的调查中应予排除。 |
而且“全称”与“名从主人”比较能够消除歧义 | 2018年7月27日 (五) 02:48 (UTC) | 该发言中提到的两点,本人同意“使用全称”能够最大程度的消除歧义,但是“名从主人”能够消除歧义本人并不认同。在草案中命名原则有一项是消除歧义,本身就是因为常用名称往往存在歧义,需要与之对抗;至于歧义如何消除,应由编者决定。而如果一味偏就全称,歧义不存在也还要消除,必将造成读者不便。 |
不同条目有其不同状况,而条目命名不该规定何项优先何项次要,避免规则绑手绑脚妨碍他人编辑,带来更多混乱。 | 2018年9月12日 (三) 16:08 (UTC) | 本人不反对某些内容主题或者专题做单独规定,实际上现行方针已有大量专门规定。但是一个总体的规定是有必要的,否则编者将无所适从,命名争议的发生将更为频繁,反而带来混乱。而且,纵观现行各类单独规定,基本上除了确实存在或易存在歧义的情况,大多要求条目使用较简短的常用名称。 |
还有我认为“长期或短期这样作”与“这样作有没有道理”应该是两回事情,不然您提的所有提案跟已存在的方法一比也是与长期以来的实际操作不符,旧方法用这个理由永远比新方法有道理。 | 2018年8月7日 (二) 18:39 (UTC) | 长期实施,并行之有效,没有发生问题,说明相应的方法是可行的。没坏就不要修。 |
在国家条目的方面,简称毕竟是民间流传的名称,国家如果在这里不以全称作介绍,日后浏览者必会更加淡忘这些国家的全称,造成反客为主的情形。 | 2018年8月11日 (六) 18:56 (UTC) | 首先,浏览者淡忘全称并无不妥。其次,在条目开头处必然要写明全称;在条目标题上重复一遍,不会有额外的好处。 |
已经有重定向与消歧义的功能存在时,条目名称的搜索已经很难造成什么难度。 | 2018年8月11日 (六) 18:56 (UTC) | 搜索框的自动补全功能中,重定向的排位是靠后的,这在上方讨论中已经明确描述,这里不再赘述。如果使用其他搜索引擎,比如Google,重定向的排位也一般不会高于条目名称100%匹配时的排位(同样,可以以JR东日本和东日本旅客铁道为例)。 |
把草案中的命名原则与接在其后的惯例分作同区是比较理想的作法 | 2018年9月15日 (六) 08:32 (UTC) | 命名原则是目标。其他的惯例是实现这些目标的方法。 |
以上。本表格开放增添内容,唯希望不要增加列。 --达师 - 370 - 608 2018年9月17日 (一) 07:31 (UTC)
- 这真是时间顺序乱套加上断章取义的恶质讨论法,别把别人的话单独截出来,不看前因后果要怎么看出一个理序,一方面还可以遮蔽自己在讨论中的失误,这个表格应该删除或收折。回到常规讨论法。台湾007(留言) 2018年9月17日 (一) 10:29 (UTC)
- 您的观点非常细碎,而且前后存在矛盾(我想是您的观点发生了变化)。不论具体现象是怎样的,本人都无法准确地掌握您的观点。这种情况下讨论是低效的,因此本人需要一个这样的表格来整理您的发言,以确保本人能够理解您的观点。类似的行为在今年2月对删除方针的讨论中曾经被使用过,当时没有人提出“时间顺序乱套”“断章取义”“恶质讨论”,我想还是一种可行的方法。本人多次重复阅读了上方的讨论,认为您的观点基本都涵盖在上述表格中,且本人不认为有曲解您的意思的地方。您认为断章取义了,具体位置在哪里,如何断章取义,请您指出,本人好进行修改。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如果上述表格存在曲解您意思的地方,那么通常的讨论形式同样会曲解您的意思。又及,对于您所谓的讨论失误,这不是辩论赛,有发言不妥需要收回自行提出便是,没有人会指责。如果您认为这种讨论方法令您感到不适,请您提供一份经过整理的观点。 --达师 - 370 - 608 2018年9月18日 (二) 04:39 (UTC)
- 对于该用户第三个意见,我想说:他忘了{{noteTA}}这个解决问题的好工具;对于第六个意见:如果规则是长期施行,然而长期产生问题没人提出的话,我早退出了Wikimedia Projects;对于第七个意见:朝鲜的完整国名“朝鲜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11字)有必要完整记住吗?只记住“朝鲜”或“朝鲜”其实已经足够。至于第五个意见,个人认为专题内可有各自的命名常规(但务必先得到共识),并列于主命名常规内。余同达师。Sænmōsà把孤独留给过去 2018年9月18日 (二) 08:52 (UTC)
- 撇除上方讨论;总体而言,本人(+)支持提案,反正多数情况下{{noteTA}}已经解决了问题。Sænmōsà把孤独留给过去 2018年9月18日 (二) 08:52 (UTC)
- 我也(+)支持提案。--章安德鲁(留言) 2018年9月28日 (五) 03:47 (UTC)
- 现行《命名常规》早载有该三项原则——“使用全称”、“命从主人”及“使用常用名称”,将其并列。更新草案2018虽有将该三项原则分置不同段落,但诚然未见有分主次之意。即,在此方面,提案与现行方针并无二致。如此而言,如果有用户认为此等原则应该分出主次优先,则建议另案再议,提交足够理据,说服社群。达师君︰现案似乎应已可交付公示。--J.Wong 2018年9月27日 (四) 11:21 (UTC)
- 那么请公示。 --达师 - 370 - 608 2018年9月27日 (四) 11:48 (UTC)
- 现交付公示,为期七日,期内如无合理异议,则视为通过。--J.Wong 2018年9月27日 (四) 12:01 (UTC)
- 公示期内对首段进行了一笔有实际变化的更改,明确专题要求的地位优先于通用要求。 --达师 - 370 - 608 2018年9月29日 (六) 18:16 (UTC)
- 本讨论已关闭,请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见,请在合适的讨论页提出,而非再次编辑本讨论。
我认为需要新的方针来针对电竞队伍的命名方式,包含台港澳及中国
维基的中文命名对于这些电竞队伍并非为时常使用的中文名称很鸡肋,因为观众、主播、赛评几乎都使用队伍英文缩写或全英文来称呼该队伍。所以我想需要新的规定来修正。-Neville Wang 奈威 2018年9月25日 (二) 20:55 (UTC)
- (-)反对 电竞领域无法独立于或是凌驾于维基百科命名方针。--暖城2016-02-05(留言) 2018年9月26日 (三) 16:49 (UTC)
- (+)支持。(-)反对上述(-)反对的意见。只要合理就应该忽略所有规则。——C933103(留言) 2018年9月26日 (三) 17:26 (UTC)
- 我不认为电竞队伍有什么如此出众之处。Category:标准普尔500指数成分股里面的条目,一样以中文命名。--Temp3600(留言) 2018年9月26日 (三) 17:40 (UTC)
[21]、[22],在里面的队伍介绍都是英文,网友们对于这些队名早已是习以为常,如果用中文命名,会感到困惑,为什么这些队名跟我想像中的不一样?-Neville Wang 奈威 2018年9月26日 (三) 19:55 (UTC)
- 可以用重定向将英文名连到中文名字上去。在条目入面出现名字的机会不多,大可不理。--Temp3600(留言) 2018年9月26日 (三) 20:44 (UTC)
- 我是指条目是介绍队伍,队名理应用英文队名,因为原本就使用英文,但是却是用公司名或是俱乐部称呼,我举个例子,诚泰Cobras如果用中文命名就会变诚泰眼镜蛇,但官方就是用英文作为队名,这可以使用英文为什么电竞队伍就不能?-Neville Wang 奈威 2018年9月26日 (三) 21:05 (UTC)
*(+)支持,现行的维基命名常规方针有常用名称,基于这点应该要保障条目英文命名。条目Google公司也是著名例子。--章安德鲁(留言) 2018年9月27日 (四) 12:57 (UTC)
- 闪电狼、华义Spider、台北暗杀星、皇族电子竞技俱乐部这些没有问题,皇族主要是先前中国就以此称呼,IG电子竞技俱乐部、广州EDG电子竞技俱乐部、侠盗勇士电子竞技俱乐部、J战队、香港态度、ahq电子竞技俱乐部、MAD Team这些战队的称呼通常为:
IG电子竞技俱乐部:IG(Invictus Gaming)
广州EDG电子竞技俱乐部:EDG(EDward Gaming)
侠盗勇士电子竞技俱乐部:RW(Rogue Warriors)
J战队:J Team
香港态度:HKA(Hong Kong Attitude)
ahq电子竞技俱乐部:AHQ
MAD Team:MAD
我放上影片
- AHQ vs MAD:[23]在6分36秒、6分50秒时主播、赛评对于两队的称呼
- HKA vs JT:[24]在8分13秒、8分36秒时主播、赛评对于两队的称呼
- EDG vs IG:[25]在0分10秒、14分28秒
- RW vs KZ:[26]在9分05秒。-Neville Wang 奈威 2018年9月27日 (四) 15:27 (UTC)
- 特定资料或习惯不足以设立新条文。如果几乎所有场合都用英文名,可考虑运用常用规则,但官方常用中文名(如在官网通用)则应该用中文名,而非民间的习惯称呼。--YFdyh000(留言) 2018年9月29日 (六) 00:07 (UTC)
- 我有放上官方的队伍介绍,是使用英文名。-Neville Wang 烦请关注 2018年9月29日 (六) 05:45 (UTC)
- YFdyh000(留言) 2018年9月29日 (六) 12:24 (UTC)
- Neville Wang 烦请关注 2018年9月29日 (六) 16:36 (UTC)
- 再举例,兄弟象不会使用兄弟象棒球队作为称呼吧?众所皆知兄弟象是职棒球队,我上述所说的都是电竞战队所以不必加入XX电子竞技俱乐部。-Neville Wang 烦请关注 2018年9月29日 (六) 16:44 (UTC)
- 只要有一定使用(而非仅登记、公文使用)就应该用中文名,要考虑队名的完整性等。可以考虑条目主题和关注度(有效介绍)在哪里。--YFdyh000(留言) 2018年9月29日 (六) 16:46 (UTC)
- 条目主题是该队伍,关注度的话英文比起中文有更多的资料,所以我比较反对使用中文名。-Neville Wang 烦请关注 2018年9月29日 (六) 16:53 (UTC)
可是中文名很少使用阿,称呼队伍都是用缩写,如:EDG、AHQ、HKA,有些条目根本不是该队的队名,比较像是俱乐部名。-
未细看,但资料似乎是赛事而非战队官方。没必要新增条文,名从主人、中文优先以及常用优先足够了。如果战队官方定下了中文名并且不是极少使用,就应该用中文名,序言、正文则可用其他名。-- - Neville Wang 烦请关注 2018年9月29日 (六) 16:36 (UTC)
- YFdyh000(留言) 2018年9月29日 (六) 12:24 (UTC)
- 我有放上官方的队伍介绍,是使用英文名。-Neville Wang 烦请关注 2018年9月29日 (六) 05:45 (UTC)
- (※)注意:命名常规方针已于10月6日通过修订案,这里讨论所用的版本需要重新调整。--章安德鲁(留言) 2018年10月7日 (日) 07:23 (UTC)
- 除闪电狼、皇族外,这些队伍参加比赛或其他活动时都是用英文作为队名的。-Neville Wang 烦请关注 2018年10月7日 (日) 08:13 (UTC)
- 有官方中文名的用中文名,常用英文名可以在概述中说明“在参加比赛或其他活动时常用英文队名XXXX”--苞米(☎) 2018年10月7日 (日) 12:30 (UTC)
- Neville Wang 烦请关注 2018年10月11日 (四) 13:13 (UTC) 可是队伍在公开场合出席大多是比赛,该中文圈赛事也大多是使用英文作为队名。-
- (!)意见只要符合命名常规里面“如果原文名称比中文翻译的名称在中文中更加常用,应使用原文名称”这个条件就应该可以直接使用英文名作条目名称,不需要额外的特例吧。——C933103(留言) 2018年10月12日 (五) 00:55 (UTC)
- Neville Wang 烦请关注 2018年10月12日 (五) 05:06 (UTC) 希望如此,还要看别人脸色。-
有关命名常规使用小写的疑问
我看了一下更新的命名常规,想知道像PSY这种命名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英文维基对大小写判定的规则比中文维基要细致的多。比如这里、这里。英文维基的共识是像“Psy”这种既非专有名词也非缩写的词不应该全部大写,不知道中文维基怎么看。--Vozhuowhisper 2018年10月8日 (一) 05:07 (UTC)
- 看语源,官方宣传或报道上使用PSY还是Psy。——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 避免做作,免敬 2018年10月8日 (一) 09:22 (UTC)
- 官方宣传用的是全大写,其他媒体来源的话根据英文维基的讨论英文世界用“Psy”要高于“PSY”,中文世界应该用全大写比较多。英文维基是不采用商业宣传的全大写的,中文维基没这种规则。另外吐槽一下全大写的“PSY”极易让人读成“P-S-Y“,但实际上根本不是这样读的。--Vozhuowhisper 2018年10月11日 (四) 11:47 (UTC)
- 看语源,官方宣传或报道上使用PSY还是Psy。——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 避免做作,免敬 2018年10月8日 (一) 09:22 (UTC)
- 基于WP:ENWPSAID和上方所述,不需要限制全大写。--YFdyh000(留言) 2018年10月11日 (四) 13:21 (UTC)
- 再举个例子,Party和PAPARAZZI这两个条目同样是少女时代的单曲,一个首字母大写,一个全大写,哪个是正确的,还是说都可以接受?--Vozhuowhisper 2018年10月12日 (五) 05:36 (UTC)
- 看语源,我觉得兄弟你自顾自的不去理解被人说的?两个单曲封面如标题,只是Party的行文用字才是错的。——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 避免做作,免敬 2018年10月12日 (五) 05:48 (UTC)
- 不能理解“看语源”的意思。如果只看封面的话,不符合的条目多了去了。Genie、The Boys、Lion Heart。--Vozhuowhisper 2018年10月16日 (二) 07:10 (UTC)
- “语源”就是事物如何定义名字的写法,然后跟随一下命名常规判断是否有问题来确定。命名常规关于大小写规定了专有名词和缩写全大写除非的其他第二个字母开始小写,我认为这些专辑类算不算专有名词?如果不算,则改成小写,反之亦然。——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 避免做作,免敬 2018年10月16日 (二) 08:20 (UTC)
- 不能理解“看语源”的意思。如果只看封面的话,不符合的条目多了去了。Genie、The Boys、Lion Heart。--Vozhuowhisper 2018年10月16日 (二) 07:10 (UTC)
- Party中名称全大写的写法有来源吗,如果可靠来源匮乏则纠正为好。--YFdyh000(留言) 2018年10月16日 (二) 11:55 (UTC)
- 看语源,我觉得兄弟你自顾自的不去理解被人说的?两个单曲封面如标题,只是Party的行文用字才是错的。——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 避免做作,免敬 2018年10月12日 (五) 05:48 (UTC)
- 再举个例子,Party和PAPARAZZI这两个条目同样是少女时代的单曲,一个首字母大写,一个全大写,哪个是正确的,还是说都可以接受?--Vozhuowhisper 2018年10月12日 (五) 05:36 (UTC)
- 如果是本人明确希望被用特定的方式写出,如will.i.am或hide,那么应该依照名从主人的原则予以尊重。如果只是作为一种字体外观,那么应该改回只有首字大写的正常写法,像Nokia和7-Eleven不会写成NOKIA和7-ELEVEn一样。-- Yel D'ohan(留言) 2018年10月24日 (三) 21:36 (UTC)
提议修改Template:暂定名称
之前在Wikipedia_talk:命名常规_(生物)的讨论中,@靖天子、Ch.Andrew、Shizhao:等用户有过如下讨论:
一个相关的问题:{{暂定名称}}(好像还有一个外文标题的模板)现在是黄色的维护模板,但挂此模板不表示条目有维护问题,只是暂时没有中文名而已,建议将此二模板改为消歧异、医学免责声明等小型模板。--Wikimycota~receptor/genome 2018年9月3日 (一) 08:34 (UTC)
*我也觉得暂定名称之类的模板改成像是消歧义的型态会比较好,免得到时候在DYK讨论时因为规则而产生误解。--章安德鲁(留言) 2018年9月5日 (三) 17:25 (UTC)
**这样说的话,用{{CJK-New-Char}}或{{NomText}}这种模板比较恰当。但目前模版内的说明似乎更适合mbox--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8年9月6日 (四) 02:40 (UTC)
按照以上讨论,个人提议:将名称问题分为两个模板,由于主编编辑过程中的错误导致的名称问题归类为“不当名称”;而由于无中文名称、多个名称没有明显的优劣之分等客观原因导致的名称问题归类为“暂定名称”。这样可以避免没有质量问题的条目因为客观原因而无法评选DYK等问题。
个人目前已写了两个模板:{{不当名称}},而暂定名称因为与现有的“暂定名称”模板冲突,暂时放在个人用户页的子页面:User:Raccoozzy/暂定名称,欢迎大家发表意见。——٩(๑❛ᴗ❛๑)۶这里是一只名叫ozzy的小浣熊【来玩啊来玩啊】 2018年9月25日 (二) 16:25 (UTC)
- 看User:Raccoozzy/暂定名称的表述方式,仍然是维护模板的方式,用{{CJK-New-Char}}这类模板挺怪的--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8年9月26日 (三) 02:22 (UTC)
- 突然想到,要是多个{{CJK-New-Char}}这类上下两道横线的顶注模板连用,会不会很难看?--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8年9月26日 (三) 02:24 (UTC)
- 被区分的应该是:名称不妥应改变,名称有争议无优选。无中文名应该用{{NotChineseTitle}}。有些不当名称(涉及条目主题)可能应该用现不常用的{{Title}}。深入讨论过或已知无优选可以用CJK-New-Char那种小声明,NomText的位置则不太适宜。对两则新模板不太满意,主题“可能明显不妥当”比较主观,并感觉明知故犯或“甩锅”,第二则的“请勇于将其移动至更合适的标题”不适合,“暂定”必定有原因,应先讨论取得共识。--YFdyh000(留言) 2018年9月26日 (三) 09:21 (UTC)
- 一个设想:将“暂定名称”列为需要更改,“争议名称”则为无优选、小声明。“争议”有点像需要议和改,但也可以是已争议但无结论。--YFdyh000(留言) 2018年9月26日 (三) 09:27 (UTC)
- 但如果是无中文名,编者根据外文名自行翻译的名称,个人认为不应该挂{{NotChineseTitle}}这一模板。——٩(๑❛ᴗ❛๑)۶这里是一只名叫ozzy的小浣熊【来玩啊来玩啊】 2018年9月26日 (三) 11:49 (UTC)
- 自行译名不用NotChineseTitle,它是“尚无中文译名,或编者暂未找到译文”(此处的“或”可以理解为原因的“且”)而“暂时使用非中文标题”。--YFdyh000(留言) 2018年9月29日 (六) 00:20 (UTC)
- 但如果是无中文名,编者根据外文名自行翻译的名称,个人认为不应该挂{{NotChineseTitle}}这一模板。——٩(๑❛ᴗ❛๑)۶这里是一只名叫ozzy的小浣熊【来玩啊来玩啊】 2018年9月26日 (三) 11:49 (UTC)
- 为什么挂了{{disputed title}}就不是维护问题?WP:NAME是方针,有争议的情况下你的条目就敢于送DYKC?。->>Vocal&Guitar->>留言 2018年9月28日 (五) 03:51 (UTC)
“ | 本页面虽然是方针、是所有维基百科用户应遵从的标准,但毕竟只是整理了过去编者约定俗成的常规,并非绝对。随着维基百科的逐渐发展变化,有些一度有意义的常规可能已经过时,某些特定常规可能明显不再合适。无论如何,当你对条目命名犹豫不决的时候,请参考命名常规所倡议的标准。 | ” |
简而言之,很多时候新生事物找不到对应合适译名或命名的时候,才需要勇于编辑页面、暂定一个标题。--Mend My Way 2018年9月28日 (五) 04:58 (UTC)
- 讨论过后可以不是维护问题,而是暂定、无共识的妥协名称。--YFdyh000(留言) 2018年9月29日 (六) 00:20 (UTC)
- 支持将{{NotChineseTitle}}与{{disputed title}}改为消歧义那样的小型横幅,而非现在维护模板,特别是前者,只是“条目主题可能尚无中文译名”,例如一种没有中文名称的生物,只能用学名为标题,不表示条目本身有任何问题。--Wikimycota~receptor 🍄 2018年10月1日 (一) 18:42 (UTC)
- 物种学名无对应中文可以算是相当典型的状况了。——٩(๑❛ᴗ❛๑)۶这里是一只名叫ozzy的小浣熊【来玩啊来玩啊】 2018年10月2日 (二) 14:58 (UTC)
- 建议将{{disputed title}}改为User:Raccoozzy/暂定名称的版本,至于{{NotChineseTitle}},我其实不太懂这个模板的意义何在,这个模板文字说“据命名常规,本条目标题应使用中文”,所以是“应用中文而未用中文”的条目才应该挂此模板吧,如果是符合命名常规所言“原文比中文翻译在中文中更加常用”,或像物种学名那样,可能根本没有在中文圈出现过,那使用原文当标题就是应该的(反之自己强译就成了原创研究),不应挂此模板。但吊诡的来了:如果一个以外文为标题的条目,有任何编者发现了该主题有中文名称,那他直接把条目名称移动到中文的就好,实在想不到何时会出现有人发现有条目“应用中文而未用中文”,却不能自己去移动,而要挂上这个模板的情况。--Wikimycota~receptor 🍄 2018年10月6日 (六) 04:05 (UTC)
- 物种学名无对应中文可以算是相当典型的状况了。——٩(๑❛ᴗ❛๑)۶这里是一只名叫ozzy的小浣熊【来玩啊来玩啊】 2018年10月2日 (二) 14:58 (UTC)
- @Raccoozzy、WQL、Ohtashinichiro、YFdyh000、Shizhao:抱歉打扰了。我也做了一个User:靖天子/无中文名,希望能取代现有的{{NotChineseTitle}},加上Raccoozzy所做的User:Raccoozzy/暂定名称,可以取代现有的{{暂定名称}},另外新增{{不当名称}}用于明显不妥的标题,诸位以为如何?--Wikimycota~receptor 🍄 2018年10月9日 (二) 18:01 (UTC)
- (:)回应 感觉语气不够百科。整体没问题,细节可商榷。建议:
- “注意:本条目主题尚无中文译名,因此使用原文命名,这不意味着条目的质量问题。如果您在可靠来源中找到了本主题的中文名称,可将其移动至中文标题。”
- “注意:本页面名称为暂定名称,这可能是由客观原因引起,并不意味着条目的质量问题。如果您认为有更合适的名称,请在取得共识后将其移动到合适的名称。”
- “本条目当前标题“”可能明显不妥。本条目的标题可能显著违反了命名常规,或有其他明显错误。如果您认为有更合适的名称,请勇于将其移动至合适的标题。”
- 理由:“并不意味着条目有任何质量问题”范围偏大。单个可靠来源提及一次中文名,是否可“勇于”,不太确定。暂定名称多有讨论和争议,应该有共识。“可能明显不妥当”->“可能明显不妥”,感觉语气更好。不当名称移动无需再取得共识。--YFdyh000(留言) 2018年10月9日 (二) 21:11 (UTC)
- 任何质量问题确实太广,已修改。关于将原文名移动到中文名,我个人认为有一个可靠来源即可(当然前提是来源够可靠)。--Wikimycota~receptor 🍄 2018年10月10日 (三) 00:53 (UTC)
- 同意,已做出修改.——٩(๑❛ᴗ❛๑)۶这里是一只名叫ozzy的小浣熊【来玩啊来玩啊】 2018年10月10日 (三) 06:19 (UTC)
- “并不意味着条目的质量问题”没有受词 Orz 应更改为“与条目品质无关”比较通顺。—— Eric Liu (留言.留名.学生会) 2018年10月14日 (日) 05:35 (UTC)
- YFdyh000(留言) 2018年10月16日 (二) 11:50 (UTC) 条目名称与条目品质有关吧。“这并不意味着条目的质量问题”指明是“名称”选用一事。--
- @YFdyh000:原句表达的意思应该是“这模板挂上来的原因是客观因素造成的,跟条目品质什么的没有直接关系呦~”吧⋯⋯还有在下上面的意思是,“这并不意味着条目的质量问题”中“条目的质量问题”(注意不是“条目的质量有问题”)这一串字为单一名词,而“意味着”后面应接“完整子句”。换个说法,“这并不意味着电风扇”这句话有意义吗?原句看起来好像可以,不过阁下仔细看,看久了肯定也会看出违和感的。—— Eric Liu (留言.留名.学生会) 2018年10月18日 (四) 15:39 (UTC)
- @Ericliu1912:我认为日常用语中可以省略“有”这个介词。准确来说应该是“这并不代表它是条目的一个质量问题”。不太确定该怎么表述。“有”或“有任何”感觉都可能范围过度。--YFdyh000(留言) 2018年10月18日 (四) 16:04 (UTC)
- @YFdyh000:用“与条目品质无关”或“与条目品质无直接关系”,直接把话说清楚就好了吧。用“这并不意味着条目的质量问题”就必须提到那“质量问题”到底是什么⋯⋯—— Eric Liu (留言.留名.学生会) 2018年10月19日 (五) 00:05 (UTC)
- @Ericliu1912:重点是不应该将条目名称(标题和正文所用)排除在“条目质量问题”之外。“这与条目内容的品质无关”,感觉仍不太准确,一个乱取的名字显然影响条目品质,“无直接关系”同上。--YFdyh000(留言) 2018年10月19日 (五) 10:40 (UTC)
- @YFdyh000:嗯⋯⋯上面那句是出现在{{User:Raccoozzy/暂定名称}}跟{{User:靖天子/无中文名}}中,而{{User:Sunny00217/不当名称}}才是乱取的⋯⋯话说这个措辞不就是让名称模板分成三个的原因吗⋯⋯ —— Eric Liu(留言.留名.学生会) 2018年10月19日 (五) 12:09 (UTC)
- {{不当名称}}或许可以改用这个版本:User:Sunny00217/不当名称-- Sunny00217 --邀请你一同关注历史上的今天 2018年10月17日 (三) 12:23 (UTC)
- @Sunny00217:这样的讨论排版有点怪,下方未真正分节的“状况”要继续更新?不当名称应该继续用黄色的维护模板,为维护性问题。--YFdyh000(留言) 2018年10月18日 (四) 16:04 (UTC)
- @YFdyh000:欢迎自行更新,另外,下面并非使用替换引用,会自动更新-- Sunny00217 --邀请你一同关注历史上的今天 2018年10月19日 (五) 09:08 (UTC)
{{User:Raccoozzy/暂定名称}}:
{{User:靖天子/无中文名}}: User:靖天子/无中文名 {{不当名称}}:
本条目当前标题“Wikipedia:互助客栈/其他”可能明显不妥。 |
- @Raccoozzy、WQL、Ohtashinichiro、YFdyh000、Shizhao、靖天子:现在是在公示十日吗?({{暂定名称}}->{{User:Raccoozzy/暂定名称}}的版本;{{NotChineseTitle}}->{{User:靖天子/无中文名}}的版本)-- Sunny00217 --邀请你一同关注历史上的今天 2018年10月27日 (六) 13:01 (UTC)
- 应该是比原来好。遣词造句不是很满意,但也许不应该将讨论拖得太长、太大。例如“无中文名”的“并不意味着条目的质量问题”,前方无“这”感觉不是很顺。--YFdyh000(留言) 2018年10月27日 (六) 13:36 (UTC)
- 其实如果可以在模板形式上(一般/维护性模板)作出区别,就不用特地强调“没有质量方面的问题”了,不然干嘛分种类。—— Eric Liu(留言.留名.学生会) 2018年10月27日 (六) 14:58 (UTC)
- 同上意见,此地无银,吃相难看。->>Vocal&Guitar->>留言 2018年10月27日 (六) 23:11 (UTC)
- 确实不用特地强调质量问题,我将那句话拿掉了。不过楼上所言“吃相难看”,恕不懂阁下想表达何意?这里有谁想要获得什么好处吗?--Wikimycota~receptor 🍄 2018年11月2日 (五) 18:22 (UTC)
- 如果我看到了这句“本页面名称为暂定名称,这可能是由客观原因引起【哪些客观原因?】,并不意味着条目的质量问题。如果您认为有更合适的名称,请在取得共识后【怎么取得共识?】将其移动至更合适的标题。”WP:NAME的链接也没有,讨论页链接也没有,真的都当大家是老油条吗?。->>Vocal&Guitar->>留言 2018年10月27日 (六) 23:21 (UTC)
- 已修改。——٩(๑❛ᴗ❛๑)۶这里是一只名叫ozzy的小浣熊【来玩啊来玩啊】 2018年10月28日 (日) 13:31 (UTC)
- 还有原来的
{{#if:{{{alternate title|}}}|候补建议标题为“'''{{{alternate title}}}'''”。}}{{#if:{{{alternate titles|}}}|其他建议标题为:“'''{{{alternate titles}}}'''”。}}
应该也要保留吧?-- Sunny00217 --邀请你一同关注历史上的今天 2018年11月2日 (五) 13:26 (UTC)
- 换用这类模板之后文字过长是否会影响美观呢?个人建议将候补名称放置在讨论页。——٩(๑❛ᴗ❛๑)۶这里是一只名叫ozzy的小浣熊【来玩啊来玩啊】 2018年11月4日 (日) 09:19 (UTC)
- @Raccoozzy、Sunny00217、Ohtashinichiro、YFdyh000、Ericliu1912:抱歉打扰,无中文名的模板应已达成共识,不知现在可否将{{User:靖天子/无中文名}}移动到{{NotChineseTitle}}?--Wikimycota~receptor 🍄 2018年11月12日 (一) 04:13 (UTC)
- @靖天子:若完成移动,是否需要将挂上暂定名称模板的条目中不适用该描述的条目移至相应的类型?—— Eric Liu(留言.留名.学生会) 2018年11月12日 (一) 04:19 (UTC)
- 暂定名称模板的用字似乎还在讨论,无中文名的则应已确定,因此我想可以先移动无中文名的模板,继续讨论暂定名称的?--Wikimycota~receptor 🍄 2018年11月12日 (一) 04:22 (UTC)
- 我支持直接移动无中文名模板,不知其他人意见如何。——٩(๑❛ᴗ❛๑)۶这里是一只名叫ozzy的小浣熊【来玩啊来玩啊】 2018年11月12日 (一) 05:10 (UTC)
- 还行。细节:“注意:本条目主题因尚无中文译名,而使用原文作为标题”->“注意:本条目主题尚无中文译名,因而使用原文作为标题”,我觉得这样更通顺。--YFdyh000(留言) 2018年11月12日 (一) 07:58 (UTC)
- 暂定名称模板的用字似乎还在讨论,无中文名的则应已确定,因此我想可以先移动无中文名的模板,继续讨论暂定名称的?--Wikimycota~receptor 🍄 2018年11月12日 (一) 04:22 (UTC)
- Category:非中文标题的条目分类有确定要停用?--Xiplus#Talk 2018年11月16日 (五) 15:19 (UTC)
- 应该是不用停用。不知道要怎么修改模板才能自动加上自x年X月起非中文标题的分类?--Wikimycota~receptor 🍄 2018年11月16日 (五) 19:21 (UTC)
- 完成-- Sunny00217 --维基餐厅开幕了,欢迎参观。 2018年11月22日 (四) 17:38 (UTC)
- 应该是不用停用。不知道要怎么修改模板才能自动加上自x年X月起非中文标题的分类?--Wikimycota~receptor 🍄 2018年11月16日 (五) 19:21 (UTC)
- 是否应当继续讨论暂定名称模板的问题?——٩(๑❛ᴗ❛๑)۶这里是一只名叫ozzy的小浣熊【来玩啊来玩啊】 2018年11月21日 (三) 14:21 (UTC)
- NotChineseTitle}}的格式套在User:Raccoozzy/暂定名称上改成了User:Sunny00217/暂定名称-- Sunny00217 --维基餐厅开幕了,欢迎参观。 2018年11月22日 (四) 20:49 (UTC) 应该还是要 。另外,我将{{
- 如最上我的意见,无中文译名改了我勉强可以接受,但是我反对修改{{disputed title}},今后此讨论亦无须ping我。->>Vocal&Guitar->>留言 2018年11月23日 (五) 00:33 (UTC)
- 说来说去提议人只是想过DYKC而已,如果挂有{{disputed title}}的页面要送交DYKC,只要说明已对该条目名进行了充分讨论而无共识,则不影响评选。->>Vocal&Guitar->>留言 2018年11月23日 (五) 00:39 (UTC)
命名常规归为指引
在总共30多项方针中,各个学科类目的命名常规可能有近十项,但根据方针指引的精神,方针必须有普适性。为执行某一方针所创制的具体制度,属于指引。在此精神下,提出两个提案。
先前提案
|
---|
~ viztor ✪ 2018年11月15日 (四) 16:57 (UTC)
指引是“为执行某一方针所创制的具体制度”吗?这样的认识似乎并不正确。指引之制定并非以方针为依据。——Aotfs2013 留于 2018年11月16日 (五) 15:56 (UTC)
|
具体学科的命名常规归为指引存在共识,命名常规归为指引本身无共识。 下述修改提议:
- 具体学科的命名常规全部归为指引。
- 命名常规中针对具体学科的内容归类与的对应常规,并提供列表。
~ viztor ✪ 2018年11月17日 (六) 15:36 (UTC)
- (-)反对:各专门领域的规定更为具体、可操作性更强,而不是约束力更弱。 --达师 - 370 - 608 2018年11月18日 (日) 15:42 (UTC)
指引则用以列出各个具体情况下标准做法为何,以资遵守方针所列规范。
--WP:方针与指引。除非先修改此节,否则我看不出具体领域命名常规作为方针是合法的做法。- 阁下所说没有错,确实是“更为具体、可操作性更强”,所以这一类内容比如WP:格式手册都是属于指引范畴。参考CAT:维基百科内容方针, 一望而知命名常规明显不符合常规操作。只有很重要的原则才可以作为方针。~ viztor ✪ 2018年11月18日 (日) 19:28 (UTC)
- 代码规范等guideline再具体和原则,算不上是方针(policy)。
- 可能是当初翻译的人都已经不活跃了所以许多人就习惯于按照翻译望文生义了吧。英文对policy和guideline的区分。 同时guideline的常见翻译其实包括“方针”,但在中文维基的语境下,“方针”目前对对应“policy”,希望不要误解。~ viztor ✪ 2018年11月18日 (日) 19:43 (UTC)
- WP:POL明确写着“编辑者应尝试遵守指引,但最好仍要以常识判断是否合适,有时例外是适用的。”这是对于约束力的描述。对于大多数领域来说,方针是笼统而严格,指引是具体而宽松的。但在命名常规中事情不同,总体原则是笼统而宽松的,个别领域是具体而严格的。何况这样分离之后,一些具体规定中与总体多少有冲突的部分会被描述成下位指引违反上位方针,那么从“法理”上就必须修改。 --达师 - 370 - 608 2018年11月19日 (一) 07:02 (UTC)
- 阁下这样的观点未尝是错的。只是小心滑坡,很容易造成“方针泛滥”,几乎所有内容都可以分门别类列出内容。
- 不认为这二者是“严格、宽松”,更像是“笼统,具体”的对立。
- 参考其他方针,“严格”应当定义为多次违反可以封禁。“宽松”应当是修改就好。
- 命名常规应当视作是格式手册同级的规定。~ viztor ✪ 2018年11月19日 (一) 08:48 (UTC)
- 我明确反对这一点。违反格式手册很少造成大型的编辑战(因而很少直接封禁),但因命名争议而来的移动战十分严重而普遍。严格遵守命名常规是守护维基的关键。--Temp3600(留言) 2018年11月20日 (二) 03:27 (UTC)
- 建议区分“因命名争议而来的移动战”,以及具体到学科的命名,就条目命名而言已经规则泛滥。~ viztor ✪ 2018年11月20日 (二) 06:09 (UTC)
- 在上面关于生物分类的讨论中讲到了这个观点,复制到这里:我们认为子常规在自己的领域应该比母常规位阶更高(Wikipedia: 命名常规:如果条目所属的专门领域存在具体命名规定,应遵照该规定执行,而不再按照命名惯例的要求确定名称),如果子常规作为论述,在出现问题时难以援引其作为约束。——٩(๑❛ᴗ❛๑)۶这里是一只名叫ozzy的小浣熊【来玩啊来玩啊】 2018年11月29日 (四) 08:17 (UTC)
- WP:POL明确写着“编辑者应尝试遵守指引,但最好仍要以常识判断是否合适,有时例外是适用的。”这是对于约束力的描述。对于大多数领域来说,方针是笼统而严格,指引是具体而宽松的。但在命名常规中事情不同,总体原则是笼统而宽松的,个别领域是具体而严格的。何况这样分离之后,一些具体规定中与总体多少有冲突的部分会被描述成下位指引违反上位方针,那么从“法理”上就必须修改。 --达师 - 370 - 608 2018年11月19日 (一) 07:02 (UTC)
建议正式采用1995年版ISO 9标准作为中文维基百科东/南斯拉夫语言罗马化标准
一段时间以前这里有过一场关于标题当中的非罗马字母是否应该罗马化的争论,得出的结论是:原则上同意推动标题罗马化。万丈高楼平地起,今天就请容在下呈上这万丈高楼的第一块砖头:1995年版ISO 9(基里尔字母罗马化)标准。我推荐此项标准的原因有:
- 此项标准包含了所有有官方语言地位,而且用基里尔字母书写的语言。
- 此项标准属于基里尔字母科学转写系统之一,和ICAO转写相比,“转写前后字母(组合)不能一一对应”的现象出现的机会显著更小。例如:ISO 9以E对应Е(耶)、以Ë对应Ё(哟)、以È对应Э(欸),而ICAO的E则要同时对应Е、Ё和Э。
- 此项标准相对更接近现存的西/南斯拉夫拉丁字母书写系统(如捷克语和克罗地亚语的书写系统),懂得西/南斯拉夫拉丁字母书写系统的用户,不需太多练习就可以掌握ISO 9系统。即使是不懂任何斯拉夫语言的用户,仍然可以凭借一一对应进行转写。
当然,这套系统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例如分别把Ъ和Ь转写成双引号和单引号就容易引起混乱。但和其他系统相比,ISO 9比其他系统都——引用一句傅雷的话——“less imperfect”。
如是故,在下提议中文维基百科采纳ISO 9作为东/南斯拉夫语言罗马化标准。诸君意下如何?【粤语文学大使残阳孤侠】粤维辞典起锚! 2018年11月26日 (一) 11:36 (UTC)
- 大体上支持,但可否先做一个对照表让大家看看?那样大家都有一个基本概念。Sænmōsà 2018年11月26日 (一) 15:10 (UTC)
- @Sanmosa: 当然可以:
1995年版ISO 9(基里尔字母罗马化)标准 基里尔字母 ISO 9:1995转写 注解 A A Б B В V v Г G g 在白俄罗斯文及乌克兰文中转写为H Ґ G̀ g̀ 乌克兰文字母 Д D Ѓ Ǵ 马其顿文字母 Ђ Đ 塞尔维亚文字母 Е E Ё Ë 俄文及白俄罗斯文字母 Є Ê 乌克兰文字母 Ж Ž З Z Ѕ Ẑ 马其顿文字母 И I 1995年前在乌克兰文中转写成“Y” I Ì 乌克兰文及白俄罗斯文字母 Ї Ï 乌克兰文字母 Й J Ј J̌ 塞尔维亚文及马其顿文字母 К K Л L Љ љ L̂ l̂ 塞尔维亚文及马其顿文字母;对应克罗地亚文字母Lj М M Н N Њ N̂ n̂ 塞尔维亚文及马其顿文字母;对应克罗地亚文字母Nj О O П P Р R С S Т T Ќ Ḱ 马其顿文字母 Ћ Ć 塞尔维亚文字母 У U u Ў Ŭ 白俄罗斯文字母 Ф F Х H h 1995年前在塞尔维亚文和马其顿文当中转写为“H”,在其他语言中转写为“Ch” Ц C c 1995年前可以转写成Ts Ч Č Џ D̂ 塞尔维亚文及马其顿文字母;对应克罗地亚文字母Dž Ш Š Щ Ŝ ŝ 1995年前在保加利亚文中转写成“Št”,在乌克兰文中转写成“Šč” Ъ ʺ 在保加利亚文中转写成“Ă” Ы Y 俄文及白俄罗斯文字母 Ь ʹ Ѣ Ě 教会斯拉夫文字母 Э È 俄文及白俄罗斯文字母 Ю Û û Я Â â ʼ ʼ 用于白俄罗斯文、乌克兰文及马其顿文 Ѫ Ǎ 教会斯拉夫文及保加利亚文字母,现已被淘汰 Ѳ F̀ 教会斯拉夫文及俄文字母,现已被淘汰 Ѵ Ỳ 教会斯拉夫文及俄文字母,现已被淘汰
- 保加利亚文“ъ”和“ѫ”在词尾时(常见于1945年前的书面语)不转写;
- 俄文和白俄罗斯文“ъ”在词尾时(常见于1918年前的书面语)不转写。
- 以下是几个转写例子:
基里尔字母 ISO 9:1995转写 中文名 语言 Гео́ргий Константи́нович Жу́ков Georgij Konstantinovič Žukov 朱可夫 俄文 Кири́лл Афана́сьевич Мерецко́в Kirill Afanasʹevič Mereckov 梅列茨科夫 俄文 Олег Костянтинович Антонов Oleg Konstântinovič Antonov 安东诺夫 乌克兰文 Сяргей Сяргеевіч Сідорскі Sârgei Sârgeevìč Sìdorskì 西多尔斯基 白俄罗斯文 Ана Брнабић Ana Brnabić 布尔纳比奇 塞尔维亚文 Бранко Црвенковски Branko Crvenkovski 茨尔文科夫斯基 马其顿文
- 以上。【粤语文学大使残阳孤侠】粤维辞典起锚! 2018年11月26日 (一) 18:56 (UTC)
- 不明白为何非要转写?人家怎么用就跟随人家的用法就好了。--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8年11月27日 (二) 02:46 (UTC)
- 顺道说说我对于罗马化的意见:罗马化不应强制实施,但如果加入了合乎规定的罗马化,就不可以移除,但可以放在其他地方(例如太长的话可以放infobox)。Sænmōsà 2018年11月27日 (二) 09:22 (UTC)
- 举个例子,很多人以为的CCCP其实是СССР,这种已经是惯用的似乎也没必要/不应该罗马化吧?另外,“加入了合乎规定的罗马化,就不可以移除”似乎有些问题,如果罗马化虽然合规,但因为各种原因大众普遍用的不是合规的罗马化,那么应该也以大众所用的不合规的罗马化为主才对--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8年11月28日 (三) 02:57 (UTC)
- 确实可以设置这个例外,我都是倾向通用译名优先(如果所有正确的译名皆并不是通用译名时)。Sænmōsà 2018年11月28日 (三) 10:04 (UTC)
- (:)回应@Shizhao::
- 当时的争论焦点是“条目标题(全部或部分)没有现成译名而且没有人懂得怎么翻译的时候时候应该罗马化”。
- 我本人也主张能翻译的就尽量翻译,罗马化只应该是最后手段。至于内文的罗马化转写嘛⋯⋯我认为可以同时在附注
<ref group="譯註"></ref>
里记录符合规则的罗马化和媒体常用的非标准罗马化。 - 至于把“СССР”写成“CCCP”,这已经不是简单的罗马化错误,而是偷懒了。我以前在粤语维基百科甚至看到有人把维塔斯的名作《Опера 2》写成《Onepa 2》的(不过我没去深究是谁)。【粤语文学大使残阳孤侠】粤维辞典起锚! 2018年11月28日 (三) 16:34 (UTC)
连接号字符
问题描述中“一字线”“连接号”“连字号”所指的都是维基百科:格式手册/标点符号#连接号章节中的“连2”一项。
目前的问题:目前的中文维基百科将全角连字符“-”(Unicode:U+FF0D)作为一字线连接号的标准,但其使用有多种问题。其次,维基百科:格式手册/标点符号与维基百科:命名常规#连接号的使用中对其用法的建议有冲突。
问题背景:当前格式手册/标点符号以是6年前(2013年初)的讨论为蓝本。其中提出规范连接号在复合名词中的使用问题并通过投票。然而其中对于一字线的符号选择沿用了10年前(2009年初)的关于连字号的投票。当时这一投票对于连字号的符号选择讨论并不充分。这一投票成为维基百科:命名常规#连接号的使用的基础,但新的格式手册/标点符号通过后并没有对前者的规定做出更新,造成了冲突。
全角连字符“-”(Unicode:U+FF0D)作为一字线使用面临多种问题。在某些操作系统中,全角连字符“-”在以有衬线字体时会显示成如图所示的样子。我最近向一位参与过 Unicode Editorial Committee 会议的语音文字学方面的专业人士请教过,他向我表示 U+FF0D 这一字符在实际中从未被广泛使用过,在字体渲染时没有统一的标准,字体设计界也没有一致的外观,现实中许多字体实际并不支持这一符号。另外一字线应当恰好是破折号的一半(不仅仅是长度上一半),破折号的主流用法通常没有争议,即两个 em dash(Unicode:U+2014)“——”,一字线字符选用应与破折号一致。
另外维基百科:格式手册/标点符号与维基百科:命名常规#连接号的使用中冲突之处在于:命名常规要求除了人名以外的中文都应用一字线。而实际上格式手册已经做出了更新,有更为完善的表述。
相关问题已经有众多的讨论(见末尾“此前的类似讨论”),至于维基百科:命名常规#连接号的使用也应该相应地做出更新。
我的观点:
- 应该使用“—”(em dash,Unicode:U+2014)作为中文连接号。
- 使用 em dash 作为中文连接号对字体渲染有更好的支持。
- 使用 em dash 作为中文连接号是中文印刷品中的主流选择。
- 全角连字符“-”(Unicode:U+FF0D)从未被广泛使用过。
- 多数中文字体对全角连字符的支持并不理想。
- 一字线应当恰好占据一个字符(即一个 em 长度)。
- 一字线应当恰好是破折号的一半。
- em dash 是中华民国教育部连接号的唯一标准。
- em dash 应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所推荐的标准。
- U+FF0D“-”FULLWIDTH HYPHEN-MINUS 是 U+002D“-”HYPHEN-MINUS的全角版本,二者应该表达相同的含义,不应被当成两个不同的标点。
我的解决方案:
修改
|
|
更新
|
|
此前的类似讨论
- Wikipedia_talk:格式手册/标点符号/存档1#抛弃全角连字符(U+FF0D),改用em_dash(U+2014)字符表示“一字线”连接号
- Wikipedia_talk:格式手册/标点符号#又议格式手册标点符号中的连接号
- Wikipedia_talk:格式手册/标点符号#连接号的使用
- Wikipedia_talk:格式手册/标点符号#关于命名方针与连字符的问题
- Wikipedia_talk:命名常规/存档13#关于命名方针与连字符的问题
--InstantNull(留言) 2018年12月8日 (六) 08:00 (UTC)
@Artoria2e5、@Baomi、@KirkLU、@YFdyh000 邀请讨论。--InstantNull(留言) 2018年12月9日 (日) 05:53 (UTC)
讨论区
- 支持,见我之前讨论的原因。(暂时懒得多写几句了。)--Artoria2e5编 讨论要完整,回复请用ping。 2018年12月9日 (日) 06:22 (UTC)
- (+)支持,的确也不好输入--苞米(☎) 2018年12月9日 (日) 06:37 (UTC)
- 感谢InstantNull邀请,很高兴看到有人再次议审视当前规范。-的间距外观个人认为不错,但的确很难输入。对使用U+2014存有怀疑,未曾了解它的使用是否广泛(即“使用 em dash 作为中文连接号是中文印刷品中的主流选择。”部分),感觉外观上它与中文“一”太容易混淆(对比:一—),一字线的适用范围(WP:DASH)我还不太确定。个人曾收集和研究的资料是这些。“― U+2015 HORIZONTAL BAR”根据此介绍应该是不适用,且不同字体下呈现有别。PRC的推荐标准(《标点符号用法》+某草案)提及了一字、半字、短横、波浪共四种,比较复杂。--YFdyh000(留言) 2018年12月9日 (日) 08:51 (UTC)
- 正是因为如此一字线才更应该用一个与“一”字很像的符号啊,哈哈。而至于你提到的《夹用英文》的那份草案我之前也看到了,不过它关于英文中连接号的说法问题很大,“英文连接号即连字符”是错的,连接号是 dash,而连字符是 hyphen,二者并不相同,在不严格的场合中都可以用键盘上的 hyphen-minus 代替。而且我姑且认为里面提到的“半字线”就是短横线。实际上U+FF0D“-”FULLWIDTH HYPHEN-MINUS的其中一个问题正是它太短了,甚至有点像半字线(短横线),一字线的长度应该是半字线的两倍。总之这份草案并不严谨。一字线的适用范围就是表示起止,最常用的就是比如生卒日期、“北京—上海”列车之类的。--InstantNull(留言) 2018年12月9日 (日) 10:53 (UTC)
- 非常感谢阁下邀请讨论,由于本人没有形成至少自认为成熟看法,本不适合发言。但是考虑到,此提议影响面较大,因此本人在此留言,以表达本人并未忽视此问题,并将对此事持续关注和思考。--Kirk │ 讨论签名 2018年12月12日 (三) 17:27 (UTC)
- (+)支持:“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议”和“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议”两者在连结上显示出来的不大一样。然而如果直接输入这两种来进行搜寻或者打上括号连结,又都有可能是蓝连或著都红连,搜寻不便--Z7504非常建议必要时多关注评选(留言) 2018年12月13日 (四) 01:19 (UTC)
- 我记得从某年开始新华社改用了U+FF0D,供考。另外这个提案改去容易,想再改回就很难了,希望谨慎一些。 --达师 - 370 - 608 2018年12月14日 (五) 05:51 (UTC)
- 题外话,现行规定符号在 iOS 系统(手机端)里就是中文语系键盘点选-符号长按之后选全形而已,其实还蛮简单的。—— Eric Liu(留言.留名.学生会) 2018年12月14日 (五) 12:02 (UTC)
为方便讨论,在此帮助总结中英文里连接号,包括连字符的使用。英文中的规则不管是在出版业还是学术界都已经相当成熟,很多用法对照起来更容易理解。
符号 | 英文使用 | 英文例子 | 中文使用 | 中文例子 |
---|---|---|---|---|
连字符、短横线 | 英文中的连字符被用来链接一个单词的各部分,这个单词可能是由于排版换行被拆成了两半,也有可能是多个部分组成的复合词。简单来说,由连字符连接的词仍然是一个单词。符号通常用U+002D“-”HYPHEN-MINUS表示,特殊情况下才用Unicode中真正表示连字符的U+2010“‐”HYPHEN |
|
中文里并不需要连字符,中文里用到短横线的地方其实大部分是由于外来语、数字中包含了连字符。除此以外大陆国家标准建议复合名词使用短横线链接。符号用U+002D“-”HYPHEN-MINUS表示 |
|
连接号、一字线 | 英文中用来链接并列的部分,或者表示起止、范围等,并列部分的地位是平等的。符号是U+2013“–”EN DASH |
|
中文里用一字线表示起止、范围等。两岸的标点使用标准中都没有提到并列使用的这种例子,他们应该被短横线代替。简而言之,一字线的使用可以被文字“至”“到”代替。建议使用U+2014“—”EM DASH |
|
破折号 | 在英文中用于解释或阐述,可以使用U+2014“—”EM DASH,也可以用 en dash 两侧加空格代替 |
|
相当于中文中的破折号,中文中使用两个连续的U+2014“—”EM DASH,—— |
|
再有,我加入到了上文“我的观点”里的第十点,中文全角/半角(全形/半形)符号,二者只用其一,不应两者都用。例如半角分隔号“/”及全角分隔号“/”,他们都可以表示分隔号,但二者互斥,即使用了其中一个最好就不要使用另一个。所以即便是要使用全角连接号,它也应该是替换半角连接号,而不是用来作为另一个符号。--InstantNull(留言) 2018年12月15日 (六) 05:46 (UTC)
@hat600:的确是需要谨慎,因为之前确定U+FF0D的时候太过草率了。请问根据我上面的例子,新华社是将U+FF0D作为哪一种符号来使用的呢?--InstantNull(留言) 2018年12月15日 (六) 05:46 (UTC)
- 一字线。 --达师 - 370 - 608 2018年12月15日 (六) 16:26 (UTC)
(-)反对改用“—”(em dash,Unicode:U+2014)作为中文连接号:香港有很多路名以及由路名衍生的地名就含有了“–”(en dash,U+2013),而且“–”(U+2013)也是香港政府在路名上的官方标准中文连字号(如:青山公路-荃湾段,见[28];我找到另一份政府文件使用普通hyphen的,但hyphen明显是拉丁字元,故忽略);(&)建议应考虑改为采用“–”(en dash,U+2013)而非“—”(em dash,Unicode:U+2014)。Sænmōsà 2018年12月20日 (四) 11:28 (UTC)
- @Sanmosa:抱歉没太明白,您说的例子里用的不是全形(U+FF0D FULLWIDTH HYPHEN-MINUS)吗?而且它刚创建时用的是短横线,是后来其他人根据现行的准则移动的:[29].另外 en dash 的某些用法在英文里是与 em dash 通用的,区别在于,使用 en dash 时两侧要加空格,例如上面表格中的连接号、一字线一栏中的英文例子里的日期(July 23, 1790 – December 1, 1791)就是用的{{Spaced en dash}}。您给的香港政府链接好像地址有误,不过我猜测它沿用了英文中的用法,因此也并不是正规的中文标点。两岸三地的所谓官方文件形形色色,每种例子我相信都能找到。我们还是以标点符号标准为准,这也是目前方针里使用的依据。而且假如是一个名词里本身就含有 en dash,自己包含了这样一个符号那就不算“标点符号”,它本身就是名词的一部分,直接沿用原文就可以了,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内。此外 en dash 的长度只有 em dash 的一半,能和它比较的是短横线。--InstantNull(留言) 2018年12月20日 (四) 12:02 (UTC)
但其实en dash在我提及的那个词语内的作用就是附上后面的文字作注解的用途,可以视作与括号差不多的用途,应该视为作为标点符号的一部分的连字号。Sænmōsà 2018年12月20日 (四) 13:03 (UTC)意思即是:“青山公路”才是名词,“荃湾段”是注解,只不过通常提及荃湾那一段青山公路的时候,两者会一起写。Sænmōsà 2018年12月20日 (四) 13:03 (UTC)- 先收回反对,我看了看,发现香港政府好像没有统一标点。Sænmōsà 2018年12月20日 (四) 13:19 (UTC)
- (!)意见:如果是破折号,我支持使用两个em dash,如果是单纯连字号,则不太支持,因为em dash在某些电脑看,可能会太幼。Sænmōsà 2018年12月20日 (四) 13:19 (UTC)
- 连字号(短横线)应该没有争议,是用的键盘上的 hyphen-minus,而连接号(一字线)的适用范围其实很有限,主要是日期之前那个符号。--InstantNull(留言) 2018年12月21日 (五) 09:43 (UTC)
- @Sanmosa:抱歉没太明白,您说的例子里用的不是全形(U+FF0D FULLWIDTH HYPHEN-MINUS)吗?而且它刚创建时用的是短横线,是后来其他人根据现行的准则移动的:[29].另外 en dash 的某些用法在英文里是与 em dash 通用的,区别在于,使用 en dash 时两侧要加空格,例如上面表格中的连接号、一字线一栏中的英文例子里的日期(July 23, 1790 – December 1, 1791)就是用的{{Spaced en dash}}。您给的香港政府链接好像地址有误,不过我猜测它沿用了英文中的用法,因此也并不是正规的中文标点。两岸三地的所谓官方文件形形色色,每种例子我相信都能找到。我们还是以标点符号标准为准,这也是目前方针里使用的依据。而且假如是一个名词里本身就含有 en dash,自己包含了这样一个符号那就不算“标点符号”,它本身就是名词的一部分,直接沿用原文就可以了,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内。此外 en dash 的长度只有 em dash 的一半,能和它比较的是短横线。--InstantNull(留言) 2018年12月20日 (四) 12:02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