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郡 (中国)

(重定向自丹揚郡

丹杨郡[1]中国古代的郡。西汉鄣郡置。

历代变更
设置秦朝
使用状况江苏省南京市
秦朝鄣郡
西汉鄣郡→丹杨郡(前121年)
新朝丹杨郡
东汉丹杨郡
三国丹杨郡(孙吴)
西晋丹阳郡
南北朝丹阳尹(宋)
丹阳尹(齐)
丹阳郡(梁)
丹阳郡(陈)
隋朝蒋州→丹阳郡(607年)
改称为扬州(620年)
唐朝润州→丹阳郡(742年)
改称为润州(758年)
丹阳郡
别名:丹阳郡
历史
 • 行政中心宛陵县(汉)
建业县(三国吴、西晋)
建康县(东晋、南朝)
历史 
• 成立
前121年(西汉)
• 废除
758年(唐)
地望:江苏省南京市
安徽省黄山市
浙江省西北部一带

沿革

编辑

秦汉

编辑

鄣郡(一说名为故鄣郡[2]),治故鄣县(今浙江安吉县西北)。辖境约今江苏省长江以南,安徽省水阳江流域以东,江苏省茅山、浙江省天目山以西和安徽、浙江两省的新安江流域。

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3]改鄣郡为丹杨郡。辖原鄣郡十二县及原庐江郡四县,治宛陵,隶属于杨州刺史部汉成帝绥和元年(前8年),丹杨郡领十七县:

东汉前期,省宣城县[5]顺帝桓帝年闲复置宣城县。灵帝时釐置安吉、原乡二县。汉献帝时,析丹杨郡南部置新都郡孙权改秣陵为建业,移治于此。又分丹杨郡置临川郡[6],寻废。又析置宁国、怀安、广德、始安、安吴、永平、临城、臼阳八县。

六朝

编辑

三国定都建业。孙皓宝鼎元年(266年),分吴郡之阳羡、永安、余杭、临水,丹杨郡之故鄣、安吉、原乡、於潜、乌程九县置吴兴郡[7]

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分秣陵县立临江县,改永平县为永世县,复立溧阳、湖熟二县,分丹杨郡之宛陵、广德、怀安、宁国、宣城、安吴、泾、临城、陵阳、石城十县立宣城郡。太康二年(281年),改临江县为江宁县。[8]太康三年(282年),改建业县为建邺县。太康中,丹杨郡领十一县:建邺、江宁、丹杨、于湖、芜湖、永世、溧阳、江乘、句容、湖熟、秣陵。[9]太康十年(289年),立皇子司马晏为吴王,以丹杨、吴兴、吴三郡为国,丹杨太守改称内史。[10]建兴元年(313年),为避晋愍帝讳改建邺县为建康县。

晋元帝太兴元年(318年)三月,称帝,建都建康。同年六月,撤销吴王司马晏的封国,改丹杨内史为丹杨尹。[11]太兴三年(320年),在丹杨郡境内立怀德县,以安置过江的琅邪国人。晋成帝时,在丹杨郡境内侨立淮南郡上党郡,以安置流民。咸康元年(335年),割丹杨郡之江乘县境侨立琅邪国,省怀德县。晋末,割丹杨郡之于湖县为淮南境;在芜湖县境内侨立襄垣县,属上党郡。后省上党郡为县,芜湖县并入襄垣县,上党、襄垣二县改属淮南郡。此时,丹杨郡余八县:建康、秣陵、江宁、丹杨、永世、溧阳、句容、湖熟。[8]

梁武帝时,分丹杨郡立南丹杨郡,分秣陵县立同夏县。陈文帝天嘉五年(564年),南丹杨郡并入丹杨郡。[12]陈宣帝太建十年(578年),立建兴郡,同夏、湖熟二县改属建兴郡。[13]

隋唐

编辑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灭陈,废丹杨郡,改置蒋州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改蒋州为丹杨郡。丹杨郡领三县:江宁、当涂、溧水。[14]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杜伏威降唐,改丹杨郡为杨州。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润州为丹杨郡。丹杨郡领六县:丹徒、丹杨、延陵、江宁、句容、金坛。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分丹杨郡之江宁、句容二县置江宁郡。乾元元年(758年),改丹杨郡为润州,江宁郡为昇州[15]

人口

编辑
  • 汉平帝元始二年(2年),丹杨郡有107541户,405171口。[16]
  • 汉桓帝永寿二年(156年),丹杨郡有136518户,630545口。[5]
  • 晋武帝太康三年(282年),丹杨郡有51500户。[9]
  • 宋孝武帝大明八年(464年),丹杨郡有41010户,237341口。[8]
  • 隋炀帝大业五年(609年),丹杨郡有24125户。[14]
  • 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年),丹杨郡有102033户,662706口。[15]

行政长官

编辑

丹杨太守(前121年—9年)

编辑

丹杨大尹(9年—23年)

编辑

丹杨太守(23年—289年)

编辑

丹杨内史(289年—300年)

编辑

丹杨太守(300年—301年)

编辑

丹杨内史(301年—318年)

编辑

丹杨尹(318年—589年)

编辑

丹杨郡太守(607年—620年)

编辑

丹杨郡太守(742年—758年)

编辑

国主

编辑

西晋吴国(289年—300年,301年—310年代)

编辑
吴国(289年—300年,301年—310年代)
以丹杨、吴兴、吴三郡为国
代数 封爵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吴王 孝王 司马晏 289年—300年 晋武帝子
徙封宾徒县王,后复
1 吴王 孝王 司马晏 301年—311年 晋武帝子
没于刘聪,国绝

参见

编辑

注释及征引文献

编辑
  1. ^ 作为郡、县名的“丹杨(阳)”,汉代封泥、六朝石刻均作“丹杨”,唐代颜真卿的《祭侄稿》亦作“丹杨”,传世文献因版本不同而“丹杨”与“丹阳”互见。参见辛德勇:《秦始皇三十六郡新考》,《文史》2006年第2期;罗新、叶炜:《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中华书局,2005年3月第1版。
  2. ^ 辛德勇认为,鄣郡当作故鄣郡,见《秦始皇三十六郡新考》第三节。
  3. ^ 汉书地理志作元封二年,误。周振鹤云:“汉志系鄣郡改名于武帝元封二年,恐传钞导致误。”
  4. ^ ,不作春榖、春谷
  5. ^ 5.0 5.1 《后汉书》郡国志
  6. ^ 其地望与后世之临川郡不同
  7. ^ 《三国志 卷四十八 吴书三 三嗣主传第三》
  8. ^ 8.0 8.1 8.2 《宋书 卷三十五 志第二十五》
  9. ^ 9.0 9.1 《晋书 卷十五 志第五 地理下》
  10. ^ 10.0 10.1 《晋书 卷六十四 列传第三十四》
  11. ^ 11.0 11.1 《晋书 卷六 帝纪第六》
  12. ^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陈书 卷三 本纪第三》
  13. ^ 13.0 13.1 13.2 13.3 13.4 《陈书 卷五 本纪第五》
  14. ^ 14.0 14.1 《隋书 卷三十一 志第二十六》
  15. ^ 15.0 15.1 《旧唐书 卷四十 志第二十》
  16. ^ 《汉书 卷二十八上 地理志第八上》
  17. ^ 《汉书 卷九十二 游侠传第六十二》
  18. ^ 《后汉书 卷二十一 任李万邳刘耿列传第十一》
  19. ^ 《后汉书 卷二十四 马援列传第十四》
  20. ^ 《后汉书 卷四十五 袁张韩周列传第三十五》
  21. ^ 《后汉书 卷六 孝顺孝冲孝质帝纪第六》
  22. ^ 《后汉书 卷七十三 刘虞公孙瓒陶谦列传第六十三》
  23. ^ 《后汉书 卷七十六 循吏列传第六十六》
  24. ^ 《后汉书 卷八 孝灵帝纪第八》
  25. ^ 《太平寰宇记》:吴煇字光修,丹阳太守,吴景父也
  26. ^ 《三国志 卷七 魏书七 吕布张邈臧洪传第七》裴注引谢承《后汉书》
  27. ^ 《后汉书 卷七十九上 儒林列传第六十九上》
  28. ^ 《三国志 卷一 魏书一 武帝纪第一》
  29. ^ 29.0 29.1 29.2 《三国志 卷五十 吴书五 妃嫔传第五》
  30. ^ 《后汉书 卷五十四 吴书九 周瑜鲁肃吕蒙传第九》
  31. ^ 《三国志 卷四十六 吴书一 孙破虏讨逆传第一》
  32. ^ 32.0 32.1 32.2 《三国志 卷四十七 吴书二 吴主传第二》
  33. ^ 33.0 33.1 《三国志 卷五十一 吴书六 宗室传第六》
  34. ^ 《三国志 卷十四 魏书十四 程郭董刘蒋刘传第十四》
  35. ^ 《三国志 卷五十六 吴书十一 朱治朱然吕范朱桓传第十一》
  36. ^ 36.0 36.1 《三国志 卷六十四 吴书十九 诸葛滕二孙濮阳传第十九》
  37. ^ 37.0 37.1 《三国志 卷四十八 吴书三 三嗣主传第三》
  38. ^ 《晋书 卷七十八 列传第四十八》
  39. ^ 《梁书 卷三十六 列传第三十》
  40. ^ 《晋书 卷二十八 志第十八》
  41. ^ 《晋书 卷四 帝纪第四》
  42. ^ 42.0 42.1 42.2 42.3 42.4 《晋书 卷六十八 列传第三十八》
  43. ^ 43.0 43.1 43.2 《晋书 卷六十五 列传第三十五》
  44. ^ 《晋书 卷六十九 列传第三十九》
  45. ^ 45.0 45.1 45.2 45.3 《晋书 卷六十九 列传第三十九》
  46. ^ 46.0 46.1 《晋书 卷七 帝纪第七》
  47. ^ 《晋书 卷六十七 列传第三十七》
  48. ^ 48.0 48.1 《晋书 卷四十九 列传第十九》
  49. ^ 《晋书 卷一百 列传第七十》
  50. ^ 50.0 50.1 《晋书 卷七十六 列传第四十六》
  51. ^ 51.0 51.1 《晋书 卷六十一 列传第三十一》
  52. ^ 52.0 52.1 《晋书 卷七十八 列传第四十八》
  53. ^ 《晋书 卷七十一 列传第四十一》
  54. ^ 54.0 54.1 54.2 《晋书 卷七十五 列传第四十五》
  55. ^ 55.0 55.1 《晋书 卷七十三 列传第四十三》
  56. ^ 《晋书 卷九 帝纪第九》
  57. ^ 57.0 57.1 57.2 《晋书 卷八十三 列传第五十三》
  58. ^ 《晋书 卷九十三 列传第六十三》
  59. ^ 59.0 59.1 《晋书 卷八十四 列传第五十四》
  60. ^ 60.0 60.1 《晋书 卷九十九 列传第六十九》
  61. ^ 《宋书 卷一 本纪第一》
  62. ^ 62.0 62.1 62.2 《宋书 卷五十二 列传第十二》
  63. ^ 《宋书 卷二 本纪第二》
  64. ^ 《宋书 卷四十二 列传第二》
  65. ^ 65.0 65.1 65.2 《宋书 卷四十三 列传第三》
  66. ^ 《宋书 卷六十四 列传第二十四》
  67. ^ 67.0 67.1 《宋书 卷五十三 列传第十三》
  68. ^ 68.0 68.1 68.2 《宋书 卷五 本纪第五》
  69. ^ 《宋书 卷六十 列传第二十》
  70. ^ 70.0 70.1 70.2 《宋书 卷七十八 列传第三十八》
  71. ^ 《宋书 卷九十七 列传第五十七》
  72. ^ 《宋书 卷六十六 列传第二十六》
  73. ^ 73.0 73.1 《宋书 卷七十一 列传第三十一》
  74. ^ 《宋书 卷四十六 列传第六》
  75. ^ 75.0 75.1 《宋书 卷五十四 列传第十四》
  76. ^ 《宋书 卷七十四 列传第三十四》
  77. ^ 77.0 77.1 《宋书 卷七十二 列传第三十二》
  78. ^ 《宋书 卷九十九 列传第五十九》
  79. ^ 79.0 79.1 79.2 79.3 79.4 79.5 《宋书 卷六 本纪第六》
  80. ^ 80.0 80.1 80.2 《宋书 卷五十一 列传第十一》
  81. ^ 《宋书 卷八十一 列传第四十一》
  82. ^ 82.0 82.1 《宋书 卷七 本纪第七》
  83. ^ 83.0 83.1 83.2 83.3 《宋书 卷八十 列传第四十》
  84. ^ 84.0 84.1 《宋书 卷七十七 列传第三十七》
  85. ^ 《宋书 卷八十五 列传第四十五》
  86. ^ 86.0 86.1 《南齐书 卷二十三 列传第四》
  87. ^ 《宋书 卷八十九 列传第四十九》
  88. ^ 《南齐书 卷四十九 列传第三十》
  89. ^ 89.0 89.1 《南齐书 卷四十四 列传第二十五》
  90. ^ 《南齐书 卷三十三 列传第十四》
  91. ^ 91.0 91.1 91.2 91.3 《南齐书 卷三 本纪第三》
  92. ^ 92.0 92.1 92.2 《南齐书 卷四十 列传第二十一》
  93. ^ 《南齐书 卷二十六 列传第七》
  94. ^ 《南齐书 卷二十七 列传第八》
  95. ^ 《南齐书 卷三十八 列传第十九》
  96. ^ 96.0 96.1 96.2 《南齐书 卷三十五 列传第十六》
  97. ^ 97.0 97.1 《南齐书 卷四十二 列传第二十三》
  98. ^ 《南齐书 卷四 本纪第四》
  99. ^ 99.0 99.1 《南齐书 卷五十 列传第三十一》
  100. ^ 《梁书 卷二十五 列传第十九》
  101. ^ 《梁书 卷十 列传第四》
  102. ^ 102.0 102.1 《梁书 卷二十一 列传第十五》
  103. ^ 《梁书 卷十三 列传第七》
  104. ^ 104.0 104.1 104.2 《梁书 卷二十二 列传第十六》
  105. ^ 105.0 105.1 105.2 《梁书 卷二 本纪第二》
  106. ^ 106.0 106.1 《梁书 卷十六 列传第十》
  107. ^ 《梁书 卷九 列传第三》
  108. ^ 108.0 108.1 《梁书 卷四 本纪第四》
  109. ^ 《梁书 卷十二 列传第六》
  110. ^ 110.0 110.1 110.2 《梁书 卷二十三 列传第十七》
  111. ^ 《梁书 卷十七 列传第十一》
  112. ^ 《梁书 卷五十五 列传第四十九》
  113. ^ 《梁书 卷三十一 列传第二十五》
  114. ^ 114.0 114.1 114.2 114.3 114.4 《梁书 卷三 本纪第三》
  115. ^ 115.0 115.1 《梁书 卷二十九 列传第二十三》
  116. ^ 116.0 116.1 《南史 卷五十一 列传第四十一》
  117. ^ 《梁书 卷三十四 列传第二十八》
  118. ^ 118.0 118.1 《梁书 卷四十四 列传第三十八》
  119. ^ 《北史 卷二十九 列传第十七》
  120. ^ 《陈书 卷十八 列传第十二》
  121. ^ 121.0 121.1 121.2 《陈书 卷十二 列传第六》
  122. ^ 122.0 122.1 《陈书 卷十七 列传第十一》
  123. ^ 《陈书 卷二 本纪第二》
  124. ^ 《陈书 卷八 列传第二》
  125. ^ 《陈书 卷十 列传第四》
  126. ^ 《陈书 卷十五 列传第九》
  127. ^ 《陈书 卷二十三 列传第十七》
  128. ^ 《陈书 卷二十 列传第十四》
  129. ^ 129.0 129.1 《陈书 卷四 本纪第四》
  130. ^ 《陈书 卷三十六 列传第三十》
  131. ^ 《陈书 卷十四 列传第八》
  132. ^ 132.0 132.1 132.2 《陈书 卷二十八 列传第二十二》
  133. ^ 《陈书 卷二十六 列传第二十》
  134. ^ 134.0 134.1 134.2 134.3 《陈书 卷六 本纪第六》
  135. ^ 《旧唐书 卷一百四十六 列传第九十六》
  136. ^ 《旧唐书 卷九十二 列传第四十二》
  137. ^ 《旧唐书 卷十 本纪第十》
  138. ^ 《唐刺史考全编》

参考书目

编辑
  • 王先谦,《后汉书集解》,中华书局影印虚受堂本
  • 谭其骧等,1974,《中国历史地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
  • 周振鹤,1987,《西汉政区地理》,北京:人民出版社
  • 李晓杰,1999,《东汉政区地理》,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