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管理员布告板/编辑争议

提报发生中的编辑战
  1. 如果您发现了编辑战,请使用{{subst:uw-3rr}}警告违规用户
  2. 如果您的警告无效或对方已经违反了回退不过三原则时,请点击“举报编辑争议”按钮进行举报,并在表单中描述编辑战的细节,最新的报告应放在本页最顶端
  3. 请在举报编辑战时,清楚地指出用户名、发生编辑战的页面及双方争议的情况,必要时并提供页面前后的差异链接,以便管理员尽快处理。
  4. 如果您没有维基百科账号,或者不清楚如何操作,请发送电子邮件至info-zh-hans@wikimedia.org,并将您遇到的情况描述清楚。
  5. 管理员实施禁制后,请更新禁制纪录此工具可用以协助查核用户互动情况。
  6. 如阁下用户名列于下方,并认为对方亦有不当,请于同一章节提出,将对方用户名并列于标题,并以顿号分隔,毋须开设新提案。敬请合作。
管理员请注意部分主题已订为高风险主题,处理相关扰乱编辑时请注意相关流程。

正在发生的编辑争议

85.23.96.9 编辑

182.239.117.105 编辑

上饶站及展线 编辑

  • Howard61313讨论 · 贡献 · 日志封禁 · 过滤器 · 全域账号信息
  • 上饶站 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
  • 展线 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
  • 就上饶站的东北联络线没有来源佐证、也不符合常识(上饶站的联络线是利用站场东北侧的空地建设联络两条干线而非减缓坡度)的情况下原创总结为“展线”。
  • 发现人:MNXANL 贡献 讨论 2024年4月14日 (日) 04:22 (UTC)[回复]
    (:)回应:这条联络线所连接的两条铁路(沪昆高速铁路合福高速铁路)位于不同层,其高程之间存在差异,因此这条联络线绕一个大螺旋才能连接高度不同的两条铁路,光是这点就能判断其确实是为了减缓坡度才盖成螺旋形,也符合展线一词的英文“Spiral”或“Spiral loop”,至于联络线是否就表示并非展线,条目里根本就没有提及,并没有说展线只能做为正线,而不能作为联络线。另外,“东北联络线”这个名称才是原创,因为上饶站并没有使用这个名称来称呼这条联络线。--Howard61313留言2024年4月14日 (日) 06:25 (UTC)[回复]
    (:)回应@Howard61313我是不同意您的说法的。
    1. 根据中文版的定义,展线是“受到地形限制”所采取的方式。而这段联络线之所以绕一大圈,并非因为地形因素。即使这两条线是平交的,也需要这段(接近环形的)联络线才能换线。
    2. 英文的 Spiral 跟中文的展线,其内涵并不一定完全一致,所以采用英文版的定义并不合适。
    3. 即使按英文版的定义,它也是“用来攀登陡峭山坡”的技术。
    4. 您给的来源里好像也没有提到“展线”,怎么能证明您的说法呢?
    5. 我发现您已经是一位很资深的编辑了,我猜您应该清楚Wikipedia:共识#在讨论页形成共识:“如果一次编辑已被回退,而你随后的编辑也未逃此运,请在讨论页添加新的话题去讨论这个问题。”所以,您执意添加的行为,还是有点出乎我的意料的。
    --Ma3r铁塔2024年4月14日 (日) 11:55 (UTC)[回复]
    (:)回应
    1. 根据中英两条目的说法,虽可判断地形限制和攀登陡坡确实是采取展线设计的原因,但并没有说所有的展线都是因为地形限制或攀登陡坡才施建。
    2. 实例部分(尤其英语条目),在我编辑之前的版本早已有列出一些并非因为自然地形而采用展线或Spiral loop设计的铁路,例如日本东京港区的彩虹大桥,显见并非所有的展线都是因为地形限制或攀登陡坡才施建。
    3. 这并不是通过文字本身证明的。我引用的链接是一篇最早发布自中国网的文章(上饶站条目里使用的旧链接仅是转载这篇文章的其他网页),而中国网原文中的第四张图片拍到了这条螺旋型路线的一部分,对比各大搜索引擎的卫星地图后也可以证实这条上饶联络线确实是一条螺旋形路线。
    4. 您执意回退的行为在一开始也相当出乎我意料,而且既然您指出您不同意我的部分,那我也指出我一开始难以苟同您的部分是您第一时间就直接默认编辑是原创总结,而不是比较委婉的“请检查是否有原创研究”,不过还是感谢您在后来向我解释了。然而,您在这串讨论对我使用的模板我在这串讨论被人使用的模板是“vandal”,基于这个词的英文定义是“破坏者”,这给人的感觉是这样的处理根本没有好好注意WP:GOODFAITH。因此,比起直接指责别人的编辑是原创总结,或许可以考虑修正为“希望能通过讨论来避免演变成或误会成原创的潜在可能”。而且,比起把意见不同者单方面当成破坏者迳直送到这个布告板,真正合适的讨论地点应该是编辑冲突发生的条目讨论页。
    5. (?)疑问:如果您还是对于使用展线这名词有意见,那我想询问一下单纯使用“螺旋形联络线”是否能够作为您我双方都可接受的折衷方案,毕竟该词符合这条联络线的实体特征,也不涉及到这条线是否为展线的严格定义讨论。--Howard61313留言2024年4月14日 (日) 14:17 (UTC)[回复]
    (:)回应@Howard61313
    1. 什么是定义?符合的就是,不符合就不是。
    2. 英文版就是对的么?您应该也清楚,不能拿英文版当依据的。所以,您这个“显见并非所有的展线都是因为地形限制或攀登陡坡才施建”没有任何依据。
    3. 没有人否认这段线路是螺旋线,但是要说“所有螺旋线都是展线”,同样没有任何依据。
    4. 实际上,是 MNXANL 君回退了两次,我也回退了两次,请勿混淆。一开始以原创研究为由回退的是 MNXANL 君,不过我同意他的看法。我好像没有使用什么 vandal 模板,而且好像跟您相比,我们俩都不算资深。至于您说的讨论地点的观点,我同意。
    5. 如果称之为“螺旋形联络线”,我没有任何意见。但是,既然不称之为“展线”,就不应该出现在展线的条目中。
    --Ma3r铁塔2024年4月15日 (一) 03:10 (UTC)[回复]
    1、那个叙述的方式,并不是一个排他性的定义,换言之,符合这个定义的确实就是,但没说符合其他定义的就不是
    2、主张“英文版就是对的”人根本不是我,我上方的论述反而指出存在英文版定义以外的例子
    3、没有人说“所有螺旋线都是展线”,因为这一系列的编辑本来就并非旨在处理所有的螺旋线。换言之,“所有螺旋线都是展线”是一个不存在的议题。当然,您的论证目前并未构成稻草人论证,但也请小心朝这方向演变的潜在可能。
    4、是我用词不清,我想表达的是我被使用vandal模板,但没有限定用户是谁,我会修改我前面的论述。
    5、感谢,毕竟这是我退一步后提出的折衷方案。--Howard61313留言2024年4月15日 (一) 06:09 (UTC)[回复]
    (:)回应@Howard61313
    1. 那这个联络线,符合哪个定义了?
    2. 先提英维的,应该是您吧?
    3. 既然您承认“不是所有螺旋线都是展线”,那么您要把这一段螺旋线称为“展线”,依据是什么?
    4. 是不是跟我没关系?
    --Ma3r铁塔2024年4月15日 (一) 12:24 (UTC)[回复]
    1. 就是一个为了减缓坡度而盖成螺旋形的铁路,这个部分我早就叙述很多遍了。
    2. 谁先提的都一样,主张“英文版就是对的”的人根本不是我,请勿将两者混为一谈。
    3. 依据就是第1点。您大可不同意,但这部分我没说服您,您也没说服我,那这部分我们再讨论几次都不会有什么进展。但是,关于条目最终应该以哪个版本为准,我们两方是有共识的,毕竟您也说如果称之为“螺旋形联络线”您没有任何意见,那条目的部分已经没争议了。
    4. 我应该几个小时前就已经修正了。
    --Howard61313留言2024年4月15日 (一) 13:58 (UTC)[回复]
    (!)意见当放入新内容,尤其是当内容有争议时,wp:列明来源(且WP:可靠来源清楚写明“上饶站的联络线是展线”)而不是坚持wp:原创研究应该是最基本的吧...MNXANL 贡献 讨论 2024年4月14日 (日) 19:45 (UTC)[回复]
    1、来源里的图片也是推断依据,并没有局限于仅能以文字作为载体
    2、坚持原创这个说法的人是您,所谓的内容有争议也仅是您的见解。虽然我还是对于您就来源所提出的提醒表示感谢,但我对于来源已补正后您执意使用vandal模板的行为表示不能接受,歧见的解决完全没必要被您上升到这种程度。
    3、考虑到您的不同意见,我已经发布善意退一步提出一个折衷版本说法了,这样就可以避免对定义的争执,您是否同意我们两方各退一步?--Howard61313留言2024年4月15日 (一) 02:39 (UTC)[回复]
    上饶站条目处可以适用螺旋形但不适用展线,也无法同意“[[展線|螺旋形]]”的写法,理由Ma3r的3和5。我刚才看了好几篇学术论文并根据此扩充了上饶站条目正文。但在这些论文中,均没有找到能引用把东南/西南联络线定义为“展线”的段落。这些学术论文均指出联络线是为了配合“十字骑跨”站场的结构而修建,并非为了减缓坡度。--MNXANL 贡献 讨论 2024年4月15日 (一) 03:59 (UTC)[回复]
    感谢您同意折衷方案,也衷心期盼这能成为各方共识。但这里还是要说明,光是“为了十字骑跨站场结构而建”这句话,本身就意味着这条联络线的目的是为了减缓坡度。理由很简单,十字骑跨站场意指一座车站的两条路线使用不同层楼(不同高度)的月台(站台),而上饶联络线兴建的目的正是为了使列车能够在两个不同层的站体之间往返,并通过绕圈及拉长线路的方式来减缓坡度。--Howard61313留言2024年4月15日 (一) 06:16 (UTC)[回复]
    (-)反对“这条联络线的目的是为了减缓坡度”的说法。即使把两条线做成平交的,联络线一样需要绕这么一圈。--Ma3r铁塔2024年4月15日 (一) 13:18 (UTC)[回复]
    不好意思,“两条线做成平交的”的说法是一个不存在的假议题。因为这两条路线必然是上下垂直交会,前面都提到这是十字骑跨站场了。而既然两条路线必然是上下交会,那两者间的联络线就一定有坡度。只不过条目里面可以不用提及其是否为展线,只要提及其为螺旋形联络线就行了,毕竟前面显示这说法我们两方都可以接受。--Howard61313留言2024年4月15日 (一) 13:50 (UTC)[回复]
    (:)回应@Howard61313我作假设,只是为了说明,这条线绕一圈,跟“坡度”毫无关系。它的目的是“联络”,而不是“爬坡”。--Ma3r铁塔2024年4月16日 (二) 00:45 (UTC)[回复]
    说的没错,联络确实是它的目的。然而在上饶站,联络和爬坡两个目的同时存在,两者并无冲突,毕竟它要联络的两条路线高度有落差。--Howard61313留言2024年4月16日 (二) 01:26 (UTC)[回复]
    (:)回应@Howard61313是需要爬坡,但不是“为了爬坡而绕”。像丰台站,也是两层,也需要爬坡,但是这点坡根本不需要绕,随便一架就上去了。--Ma3r铁塔2024年4月16日 (二) 02:21 (UTC)[回复]
    (:)回应:我尊重您的见解,但同时我也保留自己的见解。--Howard61313留言2024年4月16日 (二) 11:23 (UTC)[回复]
  • (&)建议MNXANL表示“上饶站条目处可以适用螺旋形”,而Ma3r也表示如果称之为螺旋形联络线,其“没有任何意见”,那编辑争议的部分应该已经解决了,最后要加入条目的内容版本为何也确定了。
    至于我们各方对于是否使用展线一词意见不同,应该已经不算是编辑争议了(因为上饶站的联络线是否为展线,并没有要加入条目之中),那如果两位还想讨论展线是否适用于上饶站的议题,或许在条目讨论页就能进行了。不知两位意下如何?--Howard61313留言2024年4月15日 (一) 14:30 (UTC)[回复]
    ( ✓ )同意--Ma3r铁塔2024年4月16日 (二) 00:46 (UTC)[回复]
    ( ✓ )同意 上饶站的修改方案--MNXANL 贡献 讨论 2024年4月16日 (二) 03:47 (UTC)[回复]
  • 处理:非管理员关闭因相关当事人及参与者已达成共识,故此提报案予以关闭,也建议当事人应回归条目讨论区径行后续商讨,并且请尽量保持理性,谢谢。薏仁将🍀

Abcet10 编辑

晚食当肉 编辑

凉州将军 编辑

重庆轨交18 编辑

除被提报者外的参与对象包含(依时间早至晚排序)
新增的其他页面具有滥用编辑摘要对话的情形,大致的差异记录列在下方,历史记录很混乱)
  1. 看门狗2记录[6][7][8][9]
  2. 孤岛惊魂5记录[10][11]
合并2024年4月13日 (六) 06:48 (UTC)的提报文
@Rastinition你不说我还没发现这事情。我觉得重庆轨交18的动机确实有些可疑,而且他上面的言论显然是在诉诸人身。Sanmosa Szégyen a futás, de hasznos 2024年4月4日 (四) 02:39 (UTC)[回复]
@Sanmosa我认为更接近于WP:GAME(混合WP:POINT)而且滥用category或对应操作引起的争议刷编辑--Rastinition留言2024年4月4日 (四) 03:34 (UTC)[回复]
这么说吧,建一个Category:邪教相关电子游戏(已经被我移到了Category:邪教题材电子游戏)本身没什么。但是为什么要放着明显符合分类标准的条目不管,去争一个看门狗呢?我怎么都想不通。--MilkyDefer 2024年4月4日 (四) 04:14 (UTC)[回复]
@重庆轨交18还是请当事人说一下以上指控是否属实--Benho7599 | Talk 2024年4月4日 (四) 09:03 (UTC)[回复]
@重庆轨交18 2024年4月13日 (六) 07:51 (UTC)提到上次,注意到这个提报还存在,是否合并提报还不确定是否要这样操作,但另外注意到@Hoben7599的提问还未被处理--Rastinition留言2024年4月13日 (六) 08:15 (UTC)[回复]
在显而易见的破坏者都不需要进行任何回应的情况下,本人不存在破坏行为,为什么要回应这些长篇大论的指控?阁下对我单一目的,刷编辑的指控全都是子虚乌有。因此不像回应你的虚假指控。本人也从未对法轮功相关条目展现出任何单一兴趣。尤其是对比wetrace等人--重庆轨交18留言2024年4月13日 (六) 08:34 (UTC)[回复]
Wetrace(!)意见-在下刚刚才看到,说明在下浅见:
  1. 关于Category:对组织的批评Category:对法轮功的批评,创建者是编辑次数 一百多次 的 2024年3月13日注册新用户Special:用户贡献/重庆轨交18。该两分类完全没有必要,本来各该批评,有对公司的批评、对宗教的批评等,都在各自有系统的分类区块下;但用户“重庆轨交18”创建此“对组织的批评”分类,并放入Category:对公司的批评Category:对法轮功的批评,被在下认为过度分类而移除后,“重庆轨交18”后续再加上其它两个Category:对中国共产党的批评与争议(本来已在上层分类 Category:对政党的评价之下)、Category:法轮功批评者(本来就有其它上曾分类)。因此,新增Category:对组织的批评分类,明显是过度分类、且针对个案而打乱了本来分类体系的问题。这可以参见WP:页面分类的规范。
    1. 关于Category:对组织的批评---在下于系统时间4月2日 在讨论页留言【此新建分类,有过度分类的问题。各种类别批评,已存在各相关领域的分类。】,“重庆轨交18”完全可以在讨论页回应、或者留言给在下,但“重庆轨交18”直接在客栈留言、且标题说法相当误导性与挑动性。----怎会不能批评?本来就有Category:法轮功批评者这一分类。
    2. 关于Category:对法轮功的批评---也是“重庆轨交18”系统时间4月2日所新创建分类,里面只放Category:法轮功批评者一个分类,在下Wetrcae 4月2日 编辑理由清楚写明【过度分类。且与批评者分类 重叠。】。
  2. 从上述情况看来,“重庆轨交18”新创建Category:对法轮功的批评Category:对组织的批评,明显过度分类,分类的需要性是什么?依照“重庆轨交18”的分类逻辑,那是不是应该把其它所有公司、政党、宗教、社团,一一全部都纳入Category:对组织的批评?尽管其各自本来都已经有上层分类了。----那么为什么只针对“法轮功”?会不会引起疑虑,变相形成 诱导、扩大 “对法轮功批评”的扩散效果?这是否维基百科精神与规范?
    1. 许多国际人权报告显示,中共针对法轮功、基督教地下教会等一些信仰群体的攻击、网络审查相当严重。
    2. 在下以为,分类应当是中立、普遍性的、依据一般分类逻辑。依据维基百科的精神、WP:页面分类规范,新注册用户“重庆轨交18”的作法,是过度分类。这难以合理解释、似乎给人有针对性、歧视性、非普遍性的作法用意。
  3. Special:用户贡献/重庆轨交18,编辑次数168次、注册半个月,频繁新增分类、但这样的过度分类,给人感觉有些特意突显单一对象、而不是依据普遍性分类逻辑。在下以为,这样作法不大合理。Wetrace欢迎参与WP人权专题 2024年4月4日 (四) 17:52 (UTC)[回复]
@Wetrace:你在回退的时候有没有留意这些新分类是不是有英文的跨语言链接?我清理他的XX相关作品(不是XX主题作品)的时候,感觉他有点是想照搬英维的分类体系(work about XX, fiction about XX),自己又没有那个能力打理好,成了这样子。--MilkyDefer 2024年4月5日 (五) 04:06 (UTC)[回复]
我基本上多数帮他打理好了。其实分类体系确有缺漏,只要别总是冲着特定操作去,不会有大问题。——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4年4月7日 (日) 09:04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