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州
益州,中国东汉末至北宋时的州,前身为监察区益州刺史部,其范围包括今天的四川盆地和汉中盆地一带。
益州 | |||||||||||||||||||||
---|---|---|---|---|---|---|---|---|---|---|---|---|---|---|---|---|---|---|---|---|---|
东汉至北宋的州 | |||||||||||||||||||||
188年-607年 618年-742年 981年-988年 994年-1059年 | |||||||||||||||||||||
国家 | 东汉至北宋 | ||||||||||||||||||||
人口 | |||||||||||||||||||||
• 282年 | 149300户 | ||||||||||||||||||||
• 464年 | 53141户,248293口 | ||||||||||||||||||||
• 639年 | 117889户,743102口 | ||||||||||||||||||||
历史 | |||||||||||||||||||||
• 成立 | 188年 | ||||||||||||||||||||
• 改为蜀郡 | 607年-618年 | ||||||||||||||||||||
742年-981年 | |||||||||||||||||||||
• 改为成都府 | 988年-994年 | ||||||||||||||||||||
• 废除 | 1059年 | ||||||||||||||||||||
| |||||||||||||||||||||
今属于 | 中国四川省、重庆市、云南省、贵州省 缅甸掸邦 老挝琅南塔省、丰沙里省 越南奠边省、莱州省、老街省、河杨省 |
四川历史系列条目 | |
---|---|
史前时期 前200000﹣前2000 | |
巴国与蜀国 前2100﹣前316 | |
秦汉时期 前316﹣214 益州 武都郡 汉中郡 蜀郡 巴郡 广汉郡 犍为郡 越巂郡 • 成家 25﹣36 | |
蜀汉 214﹣263 | |
两晋南北朝时期 263﹣581 | |
隋唐五代时期 581 – 965 剑南道 山南西道 | |
前后蜀 892 – 965 • 前蜀 892/907 – 925 •后唐 925 – 934 • 后蜀 934 – 965 | |
两宋时期 965 – 1234 • 李蜀 994 | |
元明时期 1206 – 1660 • 明夏 1363 – 1371 | |
大西 1643 – 1644 | |
清朝时期 1646 – 1912 | |
民国时期 1912 – 1949 四川省 重庆市 • 大清 (通志政权) 1917 | |
共和国时期 1949 – 今 四川省 重庆市 | |
沿革
编辑汉朝
编辑西汉元封五年(前106年),设立十三刺史部。其中,益州刺史部地处今四川、重庆、贵州、云南等省市大部,湖北省西北部及陕西省、甘肃省小部分地区。但此时的益州刺史部只是监察区,非真正意义上的行政区。
东汉中平五年(188年)后,州成为正式的一级行政区域。益州治广汉郡绵竹县(今四川省德阳市北),领十郡三属国:汉中郡、巴郡、广汉郡、蜀郡、汶山郡、犍为郡、牂牁郡、越巂郡、益州郡、永昌郡、广汉属国、蜀郡属国、犍为属国。
汉末,张鲁割据汉中郡,改为汉宁郡。兴平元年(194年),州治迁至蜀郡成都县(今四川省成都市)。兴平二年(195年),分巴郡置永宁郡、固陵郡。建安六年(201年),改巴郡为巴西郡,永宁郡为巴郡,固陵郡为巴东郡,分巴东郡置巴东属国。建安十八年(213年),分犍为郡置江阳郡。建安十九年(214年),改犍为属国为朱提郡。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平张鲁,复汉宁郡为汉中郡,分汉中郡置西城郡、上庸郡,改广汉属国为阴平郡。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刘备改巴东郡为固陵郡,巴东属国为涪陵郡。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分广汉郡置梓潼郡。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分巴西郡置宕渠郡,不久即省。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占领汉中郡。至此,刘备所据益州领十六郡一属国:蜀郡、汶山郡、汉中郡、巴郡、巴西郡、固陵郡、涪陵郡、广汉郡、梓潼郡、犍为郡、江阳郡、朱提郡、牂牁郡、越巂郡、益州郡、永昌郡、蜀郡属国。[1]
三国
编辑三国时期,刘备据益州建立蜀汉。章武元年(221年),改固陵郡为巴东郡,蜀郡属国为汉嘉郡。建兴三年(225年),改益州郡为建宁郡,分建宁、永昌二郡置云南郡,分建宁、牂牁二郡置兴古郡。建兴七年(229年),占领曹魏雍州之武都郡、阴平郡,属益州。延熙中(238年-257年),分广汉郡置东广汉郡,分犍为郡置南广郡。后省南广郡。至蜀汉末,益州领二十二郡:蜀郡、汶山郡、汉嘉郡、汉中郡、武都郡、阴平郡、巴郡、巴西郡、巴东郡、涪陵郡、广汉郡、东广汉郡、梓潼郡、犍为郡、江阳郡、朱提郡、牂牁郡、越巂郡、建宁郡、永昌郡、云南郡、兴古郡。
曹魏景元四年(263年),灭蜀汉,占领益州,分益州汉中、阴平、梓潼、广汉、东广汉(并入广汉)、涪陵、巴、巴西、巴东九郡置梁州,武都郡改属雍州。至此,益州领十二郡:蜀郡、汶山郡、汉嘉郡、犍为郡、江阳郡、朱提郡、牂牁郡、越巂郡、建宁郡、永昌郡、云南郡、兴古郡。[2]
两晋十六国
编辑西晋泰始七年(271年),分益州建宁、兴古、云南、永昌四郡置宁州。太康三年(282年),宁州并入益州。太康十年(289年),改蜀郡为成都国。永康元年(300年),益州乱,改成都国为蜀郡。
太安二年(303年),蜀、汶山、汉嘉、犍为(部分)四郡陷于李雄;分益州建宁、兴古、云南、永昌、朱提、牂牁郡、越巂七郡复置宁州,晋之益州仅馀江阳、犍为(部分)二郡,州治迁至江阳郡江阳县(今四川省泸州市)。永兴元年(304年),梁州涪陵、巴、巴东三郡改属益州。永嘉五年(311年),江阳、犍为二郡陷于成,州治迁至巴东郡鱼复县(今重庆市奉节县)。永嘉六年(312年),巴郡陷于成。建兴二年(314年),涪陵郡陷于成,益州仅馀巴东郡。[2]
成晏平元年(306年),分蜀郡置汉原郡,分汉嘉郡置沈黎郡,益州领蜀、汉原、汶山、汉嘉、沈黎、犍为六郡。后改益州为司隶。玉衡元年(311年),以晋之益州江阳郡置荆州。后以巴郡、涪陵郡属荆州。[3]
东晋咸康八年(342年),安州越巂郡改属益州。永和三年(347年),灭汉,以其蜀、汉原、汶山、沈黎、犍为五郡还属益州,改汉原郡晋原郡,不久蜀郡陷于范贲;巴东郡还属荆州。永和五年(349年),平范贲,收复蜀郡,益州还治成都。永和八年(352年),因安置三蜀流民,分蜀郡置宁蜀郡。后侨置江阳郡。至此,益州领八郡:蜀郡、汶山郡、犍为郡、晋原郡、沈黎郡、越巂郡、宁蜀郡、江阳郡。
宁康元年(373年),益州陷于前秦。太元十年(385年),收复益州。义熙元年(405年),益州陷于谯蜀。义熙九年(413年),收复益州。后以关陇流民置始康郡,以秦州流民置晋熙郡,以江阳郡旧土置东江阳郡。[2]
南北朝
编辑南朝宋初,梁州广汉郡、遂宁郡、巴郡、巴西郡、南阴平郡改属益州。后分广汉郡置新城郡。元嘉十年(433年),侨置宋宁郡、宋兴郡。元嘉十二年(435年),侨置南新巴郡、南晋寿郡。元嘉十六年(439年),梁州梓潼郡、南宕渠郡、南汉中郡、怀宁郡,南秦州安固郡改属益州。元嘉二十六年(449年),秦州北阴平郡、武都郡改属益州。后侨置天水郡,省南宕渠郡。
至宋末,益州领十二实土郡:蜀郡、汶山郡、犍为郡、东江阳郡、晋原郡、沈黎郡、越巂郡、梓潼郡、广汉郡、遂宁郡、巴郡、新城郡;十六侨郡:南阴平郡(有实县)、宁蜀郡(有实县)、江阳郡、始康郡、晋熙郡、巴西郡、宋宁郡、宋兴郡、南新巴郡、南晋寿郡、南汉中郡、怀宁郡、安固郡、北阴平郡、武都郡、天水郡。
南朝齐时,改宋宁郡为永宁郡,宋兴郡为安兴郡;分遂宁郡为东遂宁、西遂宁二郡;析置齐乐、齐基二郡;省晋熙、南汉中、武都三侨郡;侨置西宕渠、扶风、南安四郡;改越嶲、沈黎二郡为獠郡;置东宕渠、甘松、始平三獠郡;置北部都尉。建元二年(480年),巴郡改属巴州。永明元年(483年),省巴州,巴郡还属益州。建武三年(496年),置齐开、齐通二左郡。
至齐末,益州领二十实土郡:蜀郡、汶山郡、犍为郡、东江阳郡、晋原郡、梓潼郡、广汉郡、西遂宁郡、东遂宁郡、巴郡、新城郡、齐乐郡、齐基郡、东宕渠獠郡、越嶲獠郡、沈黎獠郡、甘松獠郡、始平獠郡、齐开左郡、齐通左郡;十六侨郡:南阴平郡(有实县)、宁蜀郡(有实县)、江阳郡、始康郡、巴西郡、永宁郡、安兴郡、南新巴郡、南晋寿郡、怀宁郡、安固郡、北阴平郡、天水郡、西宕渠郡、扶风郡、南安郡。
南朝梁时,荆州巴东、建平二郡改属益州,以实土郡梓潼郡、侨郡巴西郡置双头郡巴西梓潼二郡,改晋原郡为江原郡,析置东阳郡、怀仁郡、席郡、普慈郡、始康郡。普通三年(522年),北部郡(前身为北部都尉)改属绳州。普通四年(523年),分益州巴东、建平二郡置信州。后分益州越嶲郡置嶲州,东江阳郡改属泸州。太清二年(548年),分益州齐通左郡置青州。太清四年(550年),分益州巴郡置楚州。天正元年(552年),武陵王萧纪据蜀地称帝,分益州西遂宁、东遂宁、新城、始平、普慈、西宕渠等郡置新州,以巴西梓潼二郡、南阴平郡改属西益潼二州。天正二年(553年),益州陷于西魏。[2]
西魏时,废始康郡,析置金渊郡、武康郡,以怀仁郡置陵州。北周时,废东益州为九陇郡,属益州;废江原郡、齐基郡、宁蜀郡。至周末,益州领七郡:蜀郡、犍为郡、九陇郡、广汉郡、晋熙郡、金渊郡、武康郡。[3]
隋朝
编辑隋朝开皇三年(583年)废郡,益州七郡领县直属于州,新州玄武县改属益州。至此,益州领十五县:成都、郫、广都、新津、僰道、晋原、清城、九陇、新都、雒、阳泉、金渊、阳安、婆闰、玄武。
开皇十八年(598年),改雒县为绵竹县,新都县为兴乐县,阳泉县为孝水县,婆闰县为平泉县。仁寿元年(601年),改广都县为双流县。仁寿三年(603年),分郫县置万春县,分益州九陇、郫、孝水三县置濛州,分益州阳安、平泉二县置简州,分益州玄武、绵竹、金渊三县置凯州。大业二年(606年),废濛、简、凯三州,领县还属益州;废僰道、万春二县;改绵竹县为雒县,孝水县为绵竹县。至此,益州领十四县:成都、郫、双流、新津、晋原、清城、九陇、兴乐、雒、绵竹、金渊、阳安、平泉、玄武。
大业三年(605年),改益州为蜀郡,并兴乐县入成都县。[4]
唐朝
编辑唐朝武德元年(618年),改蜀郡为益州,金渊县为金水县;分新津县置唐隆县,分郫县置盘龙县;改盘龙县为灌宁县。武德二年(619年),分成都县置新都县,分雒县置什邡县,改灌宁县为导江县。武德三年(620年),分新都县置新繁县,分郫县置万春县,分雒县置德阳县;分益州九陇、导江、绵竹三县置濛州,分益州阳安、平泉、金水三县置简州;玄武县改属梓州。贞观二年(628年),濛州并入益州,改万春县为温江县。贞观十七年(643年),分成都县置蜀县。至此,益州领十七县:成都、蜀、新都、新繁、郫、温江、双流、新津、导江、九陇、唐隆、晋原、清城、雒、什邡、德阳、绵竹。
龙朔三年(663年),分双流县置广都县。咸亨二年(671年),析置金堂县。仪凤二年(677年),析置唐昌县、濛阳县。垂拱二年(686年),分益州新津、唐隆、晋原、清城四县置蜀州,分益州导江、九陇、唐昌、濛阳四县置彭州,分益州雒、什邡、德阳、绵竹、金堂五县置汉州,分成都县置犀浦县。至此,益州领九县:成都、蜀、新都、新繁、犀浦、郫、温江、双流、广都。
武周久视元年(700年),分蜀、广都二县置东阳县。至此,益州领十县:成都、蜀、东阳、新都、新繁、犀浦、郫、温江、双流、广都。
唐朝天宝元年(742年),改益州为蜀郡,东阳县为灵池县。至德二载(757年),升蜀郡为成都府。[5]
北宋
编辑北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降成都府为益州,为西川路治所。益州仍治成都,领十县:成都、华阳、新都、郫、犀浦、双流、温江、新繁、广都、灵池。端拱元年(988年),升益州为成都府。
淳化五年(994年),平定蜀地王小波、李顺之乱,复降成都府为益州。咸平四年(1001年),分西川路置益州路,仍治益州。天圣四年(1026年),改灵池县为灵泉县。嘉祐四年(1059年),复升益州为成都府,益州不再作为行政区划名称。[6]
长官
编辑- 东汉益州牧(188年-221年)
- 蜀汉益州牧(224年-234年)
- 蜀汉益州刺史(235年-263年)
- 曹魏益州刺史(263年-265年)
- 晋朝益州刺史(265年-420年)
- 罗宪(约265年-270年)
- 董荣(一作童策,泰始中)[13]
- 皇甫晏(?-272年)
- 王濬(272年-280年)
- 胡罴(280年-?)[12]
- 张敏(太康中)[14]
- 张牧(285年-288年)
- 栗凯(?-296年)
- 赵𫷷(296年-300年)
- 耿滕(300年)
- 罗尚(301年-310年)
- 皮素(310年)
- 韩松(310年-311年)
- 暴重(自领,311年)
- 张罗(行,311年)
- 王异(行,311年-312年)
- 张启(行,312年)[12]
- 向沈(312年-313年)
- 杜毗(314年见任)[15]
- 应詹(315年-319年)[16]
- 王逊(320年-323年)(兼)[17]
- 朱焘[18]
- 毌丘奥(?-333年)
- 周抚(333年-365年)[19]
- 周楚(365年-371年)
- 周仲孙(371年-373年)
- 毛穆之(373年、379年-381年)
- 竺瑶(374年-?)[20]
- 罗友(385年-388年)[21]
- 郭铨(390年-393年)[18]
- 毛璩(393年-405年)[22]
- 司马轨之(405年)[23]
- 司马荣期(405年-406年)[24]
- 鲍陋(406年-410年)[24][22]
- 朱龄石(412年-415年)[25][24]
- 沈叔任(415年-?)[26]
- 朱谌(419年见任)
- 成汉益州刺史
- 前秦益州牧
- 前秦益州刺史
- 王广(?-385年)
- 李丕(385年)[21]
- 谯蜀益州刺史(405年-413年)
- 刘宋益州刺史(420年-479年)
- 萧摹之(?-424年)[29]
- 张茂度(424年-426年)[30]
- 吉翰(426年-429年)
- 刘道济(429年-432年)
- 甄法崇(432年-436年)
- 周籍之(437年-?)
- 庾彦达(庾俊之,?-446年)[31][32]
- 陆徽(446年-452年)
- 刘瑀(452年-453年)[33]
- 刘秀之(453年-455年)
- 到元度(455年-456年)
- 刘瑀(456年)
- 张悦(456年-460年)
- 刘思考(460年-464年)[34]
- 萧惠开(464年-466年)
- 刘思考(未就任,465年)[35]
- 刘勔(466年-467年)
- 垣闳(467年-469年)
- 刘亮(469年-472年)
- 蔡那(未就任,472年)[36]
- 张岱(472年-476年)
- 王玄载(476年-478年)[37]
- 傅琰(478年-479年)[38]
- 南齐益州刺史(479年-502年)
- 傅琰(479年-481年)
- 陈显达(481年-484年)[39]
- 萧鉴(484年-491年)
- 刘悛(491年-493年)
- 王文和(493年-496年)[40]
- 萧懿(496年-497年)[41]
- 刘季连(497年-502年)[42]
- 鲁休烈(未就任,501年)
- 徐智勇(未就任,501年)[43]
- 南梁益州刺史(502年-553年)
- 刘季连(502年-503年)[42]
- 邓元起(503年-505年)[44]
- 萧渊藻(505年-510年)[45]
- 萧憺(510年-514年)
- 萧恢(514年-518年)[46]
- 萧渊藻(518年-520年)[47]
- 萧纲(未就任,520年-521年)[48]
- 萧渊猷(521年-525年)[47][49]
- 萧范(525年-537年)[47][50]
- 萧纪(537年-552年)[48][51]
- 萧循(552年)[52]
- 萧㧑(552年-553年)[53]
- 北魏益州刺史(504年-534年,治晋寿,今广元)
- 羊祉(505年-506年)
- 薛怀吉(508年)
- 傅竖眼(508年-524年)
- 邴虬(524年-526年)
- 长孙寿(528年-530年)
- 薛怀儁(530年-533年)
- 傅敬和(533年-534年)[54]
- 西魏益州刺史(553年-557年)
- 北周益州刺史(557年-581年)
- 隋朝益州刺史(581年-607年)
- 唐朝益州刺史(618年-627年)
- 段纶(益州总管兼任,618年)
- 窦琎(益州总管兼任,619年)
- 张贵(益州总管兼任,619年-620年)
- 郑诠(武德初年)
- 李厚德(益州长史兼任,武德初期)
- 李世民(益州行台尚书令兼任,620年)
- 窦轨(益州大都督兼任,620年-627年)
- 郭行方(益州道行台尚书兼任,626年见任)
- 唐朝益州刺史(益州大都督兼任,遥领,628年-742年)
- 唐朝益州大都督府长史(628年-742年)
- 皇甫无逸(627年—628年)
- 高士廉(628年—631年)
- 杜文纪(632年)
- 刘德威(635年—636年)
- 裴镜民(637年之前)
- 郭福善(638年之前)
- 裴之隐(贞观年间)
- 陆立素(贞观年间)
- 唐皎(贞观年间)
- 长孙操(贞观年间)
- 宋卓然(贞观年间)
- 卢承庆(永徽初年)
- 张绪(永徽后期)
- 高履行(652年—659年)
- 乔师望(660年)
- 萧锐(唐高宗初年)
- 丘行恭(662年)
- 简道通(664年)
- 胡树礼(666年)
- 李崇义(670年—671年)
- 来恒(唐高宗时)
- 杜行敏(唐高宗时)
- 权怀恩(唐高宗时)
- 郑燕基(唐高宗时)
- 李孝逸(677年—683年)
- 李崇真(684年)
- 杜慎行(天授年间)
- 任令辉(692年,长史)
- 李怀远(武周时,未任)
- 齐璿(766年—769年)
- 王及善(长寿年间—697年)
- 姚璹(697年)
- 张文感(武周时)
- 武尚宾(武周时)
- 李道广(700年)
- 张知泰(长安初年)
- 苏味道(长安年间—705年)
- 崔敬嗣(705年)
- 崔玄𬀩(705年)
- 邓某(神龙年间)
- 苏味道(神龙年间,未任)
- 裴元质(708年)
- 毕构(景龙年间)
- 李思训(景云初年)
- 窦怀贞(710年—711年)
- 毕构(711年—712年)
- 毕构(712年)
- 魏奉古(713年,长史)
- 毕构(713年,长史)
- 陆象先(713年—715年)
- 韦抗(715年—716年)
- 齐景胄(717年—718年)
- 刘知柔(719年—720年)
- 李濬(720年)
- 苏颋(720年—721年)
- 韦抗(721年—723年)
- 苏颋(723年—724年)
- 张嘉贞(724年)
- 张敬忠(724年—725年)
- 张守洁(726年—727年)
- 裴观(727年—728年)
- 宋之悌(729年—730年)
- 张敬忠(731年)
- 卢从愿(732年)
- 王昱(733年—735年)
- 张绍贞(735年—736年)
- 李尚隐(736年)
- 王昱(738年)
- 张宥(738年—739年)
- 章仇兼琼(739年—746年)[61]
- 北宋知益州军州事(981年-988年,994年-1059年)
- 辛仲甫(981年-?)[62]
- 高冕(?-985年)[63]
- 宋珰(?-988年)[64]
- 雷有终(994年)[65]
- 张咏(994年-998年)[66]
- 牛冕(998年-1000年)[67]
- 雷有终(1000年-1001年)[65]
- 宋太初(1001年)[68]
- 马知节(1001年-1002年)[66]
- 张咏(1002年-?)[66]
- 任中正(1011年见任)[69]
- 李仕衡[70]
- 凌策(1012年-1016年)[71]
- 王曙[72]
- 赵稹[73]
- 寇瑊(?-1022年)[74]
- 薛田(天圣中)[75]
- 薛奎(天圣中)[72]
- 程琳(天圣中)[73]
- 张逸[76]
- 韩亿[77]
- 王鬷(景祐中)[78]
- 杨日严[74]
- 任中师(?-1041年)[73]
- 蒋堂(庆历初)[79]
- 文彦博(?-1047年)[80]
- 杨察[81]
- 田况[82]
- 程戡(?-1054年)[83]
- 宋祁[84]
- 张方平[85]
参考文献
编辑- ^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秦汉卷》
- ^ 2.0 2.1 2.2 2.3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三国两晋南朝卷》
- ^ 3.0 3.1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十六国北朝卷》
- ^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隋代卷》
- ^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唐代卷》
- ^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宋西夏卷》
- ^ 《三国志·卷三十一·蜀书一·刘二牧传第一》
- ^ 《三国志·卷三十二·蜀书二·先主传第二》
- ^ 《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五·诸葛亮传第五》
- ^ 《三国志·卷四十四·蜀书十四·蒋琬费祎姜维传第十四》
- ^ 《三国志·卷二十八·魏书二十八·王毌丘诸葛邓锺传第二十八》
- ^ 12.0 12.1 12.2 《华阳国志·卷八·大同志》
- ^ 《三国志·卷四十二·蜀书十二·杜周杜许孟来尹李谯郤传第十二》裴注引《益部耆旧传》
- ^ 《晋书·卷五十五·列传第二十五》
- ^ 《晋书·卷九十·列传第六十》
- ^ 《资治通鉴·卷九十一·晋纪十三》
- ^ 《华阳国志·卷四·南中志》
- ^ 18.0 18.1 《晋书·卷八十一·列传第五十一》
- ^ 《晋书·卷五十八·列传第二十八》
- ^ 20.0 20.1 《资治通鉴·卷一百〇三·晋纪二十五》
- ^ 21.0 21.1 《资治通鉴·卷一百〇六·晋纪二十八》
- ^ 22.0 22.1 《宋书·卷二十五·志第十五》
- ^ 23.0 23.1 《资治通鉴·卷一一四·晋纪三十六》
- ^ 24.0 24.1 24.2 《宋书·卷四十八·列传第八》
- ^ 《宋书·卷二·本纪第二》
- ^ 《宋书·卷六十三·列传第二十三》
- ^ 《华阳国志·卷九·李特雄期寿势志》
- ^ 《资治通鉴·卷一百〇四·晋纪二十六》
- ^ 《宋书·卷四十四·列传第四》
- ^ 《宋书·卷五十三·列传第十三》
- ^ 《宋书·卷八十四·列传第四十四》
- ^ 《宋书·卷二十八·志第十八》
- ^ 《宋书·卷五·本纪第五》
- ^ 《宋书·卷六·本纪第六》
- ^ 《宋书·卷七·本纪第七》
- ^ 《宋书·卷八·本纪第八》
- ^ 《宋书·卷九·本纪第九》
- ^ 《宋书·卷十·本纪第十》
- ^ 《南齐书·卷二·本纪第二》
- ^ 《南齐书·卷三·本纪第三》
- ^ 《南齐书·卷六·本纪第六》
- ^ 42.0 42.1 《梁书·卷二十·列传第十四》
- ^ 《南齐书·卷七·本纪第七》
- ^ 《梁书·卷十·列传第四》
- ^ 《梁书·卷二十三·列传第十七》
- ^ 《梁书·卷二·本纪第二》
- ^ 47.0 47.1 47.2 《南史·卷五十五·列传第四十五》
- ^ 48.0 48.1 《梁书·卷三·本纪第三》
- ^ 《魏书·卷九·肃宗纪第九》
- ^ 《梁书·卷二十二·列传第十六》
- ^ 《梁书·卷五·本纪第五》
- ^ 《南史·卷五十二·列传第四十二》
- ^ 《周书·卷四十二·列传第三十四》
- ^ 吴廷燮《元魏方镇年表》
- ^ 《周书·卷二十一·列传第十三》
- ^ 56.0 56.1 《周书·卷十九·列传第十一》
- ^ 《周书·卷三十三·列传第二十五》
- ^ 《周书·卷十二·列传第四》
- ^ 《周书·卷二十二·列传第十四》
- ^ 《隋书·卷四十五·列传第十》
- ^ 郁贤皓《唐刺史考全编》
- ^ 《宋史·卷一百八十·志第一百三十三·食货下二》
- ^ 《宋史·卷二百六十九·列传第二十八》
- ^ 《宋史·卷二百七十六·列传第三十五》
- ^ 65.0 65.1 《宋史·卷二百七十八·列传第三十七》
- ^ 66.0 66.1 66.2 《宋史·卷二百九十三·列传第五十二》
- ^ 《宋史·卷六·本纪第六·真宗一》
- ^ 《宋史·卷二百七十七·列传第三十六》
- ^ 《宋史·卷六十三·志第十六·五行二上》
- ^ 《宋史·卷二百九十九·列传第五十八》
- ^ 《宋史·卷三百〇七·列传第六十六》
- ^ 72.0 72.1 《宋史·卷二百八十六·列传第四十五》
- ^ 73.0 73.1 73.2 《宋史·卷二百八十八·列传第四十七》
- ^ 74.0 74.1 《宋史·卷三百〇一·列传第六十》
- ^ 《宋史·卷一百八十三·志第一百三十六·食货下五》
- ^ 《宋史·卷四百二十六·列传第一百八十五·循吏》
- ^ 《宋史·卷三百一十五·列传第七十四》
- ^ 《宋史·卷二百九十一·列传第五十》
- ^ 《宋史·卷二百九十八·列传第五十七》
- ^ 《宋史·卷三百一十三·列传第七十二》
- ^ 《宋史·卷二百九十五·列传第五十四》
- ^ 《宋史》本传误作“知成都府”,赵希弁《昭德先生郡斋读书志》作“知益州军州事”。
- ^ 《宋史·卷二百九十二·列传第五十一》
- ^ 《宋史·卷二百八十四·列传第四十三》
- ^ 《宋史·卷三百一十八·列传第七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