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主題

月球,即地衛一,俗稱月亮,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直徑略大於地球的四分之一,質量約為地球的1/81,相對於所環繞的行星,它是體積和質量最大的衛星,並且是太陽系第五大的衛星,也是太陽系內密度第二高的衛星,僅次於木衛一。一般認為月亮形成於約45億年前,即地球出現後的不久。有關它的起源有幾種假說,但沒有一種能完全合理地作毫無破綻的解釋,最被普遍認可的是大碰撞說,它假設月球形成於地球與火星般大小的「特亞」之間的一次巨大撞擊。它的自轉公轉同步潮汐鎖定),因此以同一面朝向地球。月球正面標記着黑暗的火山熔岩,中間夾雜着明亮和古老地殼的高地和明顯的隕石坑。從地球用肉眼觀測,月球是除了太陽之外最亮的天體,儘管它看起來非常明亮,但其表面實際很暗,反射率僅略高於舊瀝青。由於月球在天空中非常容易被觀測,再加上規律性的月相變化,使它自古以來就對人類文化如曆法、藝術和神話等產生重大影響。月球的引力影響造成地球海洋的潮汐和每一天的時間延長。月球現在與地球的距離,大約是地球直徑的30倍,換而言之,將太陽系八大行星外加冥王星塞進地球與月球間還有餘剩空間。而月球與太陽的大小比率與距離的比率相近,使得它的視覺大小與太陽幾乎相同,在日食時月球可以完全遮蔽太陽而形成日全食。月球是第一個人類曾經登陸過的地外星球。前蘇聯月球計劃在1959年發射了第一艘登月的無人太空船,而美國NASA阿波羅計劃是到目前為止,唯一實現的載人登月任務。阿波羅8號在1968年曾載人環繞月球,1969年阿波羅11號首次載人登陸月球,至1972年人類共六次登月成功。這些任務總共帶回超過380公斤的月球岩石,其中有些被用於研究月球的地質,以了解月球的起源(通過相關的研究提出月球形成於45億年前的巨大撞擊假說),月球內部結構形成以及月球形成後的歷史。在1972年阿波羅17號之後,只有無人太空船繼續拜訪月球,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蘇聯月球步行者漫遊車。自從2004年,日本、中國、印度、美國和歐洲太空總署都發射了繞月衛星。這些太空探測器確認了月球極區上永久陰暗的坑穴的土壤中有水冰的存在。2019年中國的探測器嫦娥四號首次登陸月球背面進行勘察,次年嫦娥五號攜帶月壤樣本於2020年12月17日1時59分返回地球。現在人類有載人重新登陸探測月球的計劃,例如美國重返月球計劃、中國探月工程等已經確定實施,但細節均在研議階段,短時間內還未能成行。現在在外太空條約下,月球依然是所有國家以和平的用途可以自由前往探測的場所。

刷新以下網頁內容

典範條目

地球遮擋了太陽的直射光線,導致月蝕出現。在本影區,直射陽光全部被地球遮擋,無法照到月球上出現月全蝕;在半影區,則僅有部分陽光被遮擋,出現月偏蝕或半影月蝕。
月蝕(英語:Lunar eclipse),又可寫為月食月噬,俗稱天狗食月,是一種當月球運行進入地球的陰影(又分本影和半影兩部份)時,原本可被太陽照亮的部份,有部份或全部不能被直射陽光照亮,使得位於地球的觀測者無法看到普通的月相天文現象

月食發生時,太陽、地球、月球恰好或幾乎在同一條直線上,因此月食必定發生在滿月的晚上(農曆十五、十六、或十七),如《說文》所說「日食則朔,月食則望」。地球陰影位於地球公轉軌道面(黃道面)內,此平面月球軌道面(白道面)並不重合,黃白道面交角約5;大多數滿月時,月球不在黃道面內,而是或偏北或偏南,不在地球陰影內,因此並不是每個滿月時,都發生月食。每年全球至少發生兩次月食。上一次月全食發生於2022年11月8日。而下一次月全食將發生在2025年3月14日


特色圖片

Earthrise, as seen by Apollo 8
Earthrise, as seen by Apollo 8
Credit: 威廉·安德斯 (William Anders)

「地球升起」,在1968年12月24日"阿波羅8號"任務,人類第一次看到了在月球表面升起的地球。這一景象是太空人到開始在其第四次環繞月球的軌道觀察到的,雖然第一張照片是黑白照片。需要注意的是,地球是在陰影中。直到"阿波羅17號"任務,太空人才拍攝到完全光線充足地球的照片。

歡迎參與


條目請求:

分類

相關主題

議題




維基媒體計劃

進入以下維基媒體計劃可獲取更多相關資訊:

維基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