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讨论:格式手册/日期和数字/存档2

对于多位数字分节,是否应该从“撇节法”向“空格法”转变?

目前,格式手册中推荐使用“撇节法”分节,例如:123,456.0789。
但是,由于很多国家使用“逗号”作为小数点,第22届国际计量大会在表决中中明确提出:Numbers may be divided in groups of three in order to facilitate reading; neither dots nor commas are ever inserted in the spaces between groups(原文请查看:Resolution 10)。国家在《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也提到,优先使用“四分之一空格”分节,其次才是“撇号”。
诚然,使用“四分之一空格(U+2005)”很不方便,但是以通用空格(U+0020)来分节(例如:123 456.789)我认为也是可以接受的。不知诸位意向如何?——Yosinto

民國紀年是否應移至非公元紀年?

私以為公元紀年(民國紀年)或公元紀年(歷史紀年)方式較佳,例:1895年(清光緒21年、台永清1年、日明治28年),請指教。

Coord的格式手册

英文维基的日期数字格式手册里面有一节关于地理坐标的内容(en:Wikipedia:Manual_of_Style/Dates_and_numbers#Geographical_coordinates),写了一点坐标的格式注意事项,其中对于适用的精度(不要写太多小数点)和要用WGS84之类的都有提及。要不要准备翻译过来,提议合并进现有的Wikipedia:格式手册/日期和数字呢?——Artoria2e5 讨论要完整回覆请用ping 2017年8月17日 (四) 12:59 (UTC)

看了看,無甚爭議。但要先譯好,再正式討論。--Temp3600留言2017年8月20日 (日) 14:25 (UTC)

年份“YYYY- present”译为中文应使用什么格式?

格式手册的日期和数字一章规定了表示时间延续时的格式,但是没有说明“某年(某月某日)到现在”的持续范围应该使用的格式。是应该写作“YYYY - 至今”、“YYYY至今”还是“YYYY -”? 此外格式手册规定使用的全角连接符,对于大陆使用者而言实在非常难以直接用键盘输入,有没有什么比较好的办法?(上面使用了半角字符加空格) 本人不熟悉留言格式,故未直接在格式手册对应的讨论页提出。 谢谢各位。DragonSamYU留言2018年6月10日 (日) 17:18 (UTC)

YYYY -就可以了。至於連接號,在編輯時上方有全形連接號可以直接點擊。—AT 2018年6月10日 (日) 17:38 (UTC)
我一般会写“2018年至今”。--Vozhuowhisper 2018年6月11日 (一) 04:22 (UTC)
「YYYY-」也是常用用法,尤其是表達生者之生卒年份時。--【和平至上】💬📝 2018年6月11日 (一) 14:27 (UTC)
谢谢各位的帮助。但是我使用新可视化编辑器,“特殊符号”一项的“符号”中只找到了“–”(标示为“短划线”,经比对确认是En dash)、“—”(标示为“长划线”,Em dash)“−”(“减号”,经比对确认是minus sign,U+2212,ASCII不兼容);依连接号条目描述,Wikipedia:格式手册/日期和数字,中要求的连接号“-”是En dash的全角形式,与上面各符号均不符合。DragonSamYU留言2018年6月12日 (二) 04:59 (UTC)

“2016-17年”这种表述方式用在条目标题中是否合适?

这里“2016-17年”显然指的是“2016-2017年”,而且被在条目标题中大量使用。这种表述方式是否应该规范为“2016-2017年”?想征求一下大家的意见。--仍然相信友谊就是魔法CuSO4(话说SiuMai已经被不限期封禁三年了啊) 2018年12月1日 (六) 14:30 (UTC)

除了這樣還有甚麼好方法?像這樣Mamamoo? --船到橋頭自然捲留言2018年12月1日 (六) 14:36 (UTC)
為避免歧義應該要加年,不然含義就會變成「單純兩串數字中間加上一個橫槓」了。—— Eric Liu留言留名學生會 2018年12月2日 (日) 04:58 (UTC)
@Milkypine呃……我的意思是,“2016-17年”是否应该规范为“2016-2017年”?--仍然相信友谊就是魔法CuSO4(苟利国家生死以,?做总书记) 2018年12月2日 (日) 11:40 (UTC)

按此规定,应为“2016年-2017年”,各位怎么看?--曾晋哲留言2018年12月4日 (二) 18:04 (UTC)

有關日本歷史紀年問題

Wikipedia:格式手册/日期和数字#歷史紀年和民族紀年中提到,西曆以外的紀年均必須使用漢字。中國或其他國家的情況我不清楚,但是就日本而言,無論是漢數字還是阿拉伯數字在學術上都是可以接受,因此請求修例豁免日本不受此條文限制。希望得到各位的意見。謝謝。—AT 2019年6月24日 (一) 10:01 (UTC)

不了解日本政府對此的相關規定,但我覺得這對面的資料可以查一查作為就談論此事的依據。--舞月書生(JoyeZhang)👉☎️👈∮菜鳥,主要维护杨超越 2019年6月24日 (一) 16:46 (UTC)

  • 統一格式比較好,公曆也是可以用漢字,但卻依然禁止,應該就是有這考慮。--【和平至上】💬📝 2019年6月25日 (二) 01:47 (UTC)
  • 我個人同意明治六年以後的日本年號可以豁免(明治五年十一月初九日的改曆詔書規定當年十二月初二日的的翌日為明治6年1月1日),但明治六年以前則不同意,畢竟日本那時還是采用陰陽曆,是模仿中國的年號與曆法,應該比照中國的年號處理。Σανμοσα 2019年6月25日 (二) 01:58 (UTC)
  • 中国历史年号根据我在学校时学习的经验是不接受阿拉伯数字;但可否考虑接受日本明治六年以后的月份和日期采用全角阿拉伯数字表示(平成31年5月31日)?{{}}模板也是如此表示。--Super Wang欢迎您助力✈2012年空难系列条目 2019年6月27日 (四) 23:58 (UTC)
    • 我針對的仍然只是日本的歷史紀年而已。無論中史是怎樣,我認為如果日本史接受多種做法的話,那沒有不接受的理由,不應因為源於中國就一定要用漢字。—AT 2019年6月28日 (五) 09:09 (UTC)
  • 個人傾向支持統一格式,不然日本用舊曆的時候使用漢字,改曆之後使用阿拉伯數字的方案也可以。主要是日期一定要明確區分舊曆跟公曆,不然很容易搞混。有些書籍農曆月日也使用阿拉伯數字來寫,結果有人寫條目時一不注意就把日期搞錯了。像之前黃南球的出生日期寫成「1840年6月10日」,但是我查年譜之後發現「6月10日」是農曆,所以是「1840年7月8日」才對。而農曆(舊曆)日期用漢字數字寫出來的話,個人覺得前面的年號也跟著寫漢字數字比較好。--祥龍留言2019年6月28日 (五) 10:16 (UTC)
    • 日本寫舊曆日期時用阿拉伯數字的情況很多,所以沒有不統一的問題出現。—AT 2019年6月28日 (五) 10:19 (UTC)
      • 中文維基的舊曆日期條目是用漢字數字來寫,如二月初二七月十五。在維持統一格式的前提下,個人認為中文維基的舊曆日期還是採用漢字數字比較好。因此我還是認為統一使用漢字數字的格式,或是日本仍使用舊曆的時候使用漢字,改曆之後使用阿拉伯數字的方案也可以。--祥龍留言2019年6月28日 (五) 11:25 (UTC)
        • (~)補充順便提一下我碰到的一些格式,像《重修臺灣省通志》是「在民國前採用舊曆日期,民國後採用新曆日期,但是全部使用漢字數字」,而《臺灣歷史辭典》(遠流版)是「全面採用新曆日期,用阿拉伯數字表記(舊曆日期直接轉換)」。--祥龍留言2019年6月28日 (五) 11:25 (UTC)
  • 我最擔心的還是讀者會混淆農曆和西曆。Σανμοσα 2019年6月28日 (五) 11:06 (UTC)
    • 大家可以看看ja:豊臣秀吉ja:織田信長之類的日維條目,從中可以得知在日本歷史條目中使用阿拉伯數字是非常普遍的做法。而且,舊曆和西曆在理想情況下會同時標記,我認為不構成混淆的問題,只要寫清楚就沒有問題。—AT 2019年6月28日 (五) 12:24 (UTC)
    • 漢數字當然也沒有問題,只是如果是日本歷史條目的話希望能夠同時容許使用阿拉伯數字而已。—AT 2019年6月28日 (五) 12:30 (UTC)
      • 那麼如果發生某一個條目,有編者想要用漢字數字,可是另一個編者想要用阿拉伯數字,結果打起編輯戰的時候要如何處理呢?又或者是一個條目本來是用漢字數字,可是後來有人大幅增加內容,但他用阿拉伯數字。此時是要讓漢字數字跟阿拉伯數字並存,還是要先到先得全改成漢字數字,又或者是因為漢字數字出現的地方比較少,全改成阿拉伯數字?修改格式規範後,可能面臨的情況也需要思考一下。--祥龍留言2019年6月28日 (五) 13:57 (UTC)
        • 先到先得即可解決,而同一篇條目則應該只選用其中一種數字。—AT 2019年6月28日 (五) 14:02 (UTC)
          • 簡單整理一下,你的意見是希望「維基百科條目中的日本傳統紀年可以使用阿拉伯數字或漢字數字來寫」。另外對於同一篇條目的格式,你認為採用「先到先得,且同一條目格式統一」的方式處理。另外想問,如果規範修改之後,在修改之前以存在的條目是否就視為已經是「先到先得」,只有在這之後創建的條目才由創建者自行決定格式?--祥龍留言2019年6月28日 (五) 14:22 (UTC)
            • 是。—AT 2019年6月28日 (五) 14:33 (UTC)
              • 那麼個人雖然比較傾向現行規範(多少有個人偏好影響),不過也不反對修改。如果要修改規範的話,希望能將上面提到的「先到先得」、「同一條目格式統一」等規則也寫進去。此外希望要求在中文維基盡可能採用像「文久元年12月15日(1862年1月14日)」的完整標註,而非日文維基常見的「文久元年(1862年)12月15日」(只標記年),不過這樣就需要有可供參考的轉換資料庫了。(本來有兩千年中西曆轉換,但7月1日要關了。臺大只有從明朝以後的轉換資料
  • 題外話,「寫清楚」確實很重要。我讀《重修臺灣省通志》人物志的時候又就快搞不懂日期到底是農曆還是西曆了。像黃土水在《重修臺灣省通志》人物志是寫「光緒二十一年(一八九五年)七月三日生……」,而維基百科條目直接寫「1895年7月3日」。照凡例來看「七月三日」應該是農曆日期,可是《臺灣歷史辭典》也是寫「1895年7月3日」。--祥龍留言2019年6月28日 (五) 13:50 (UTC)
實在不想讓事情變得更複雜,但還是不得不提醒各位,西曆尚有儒略曆格里曆的區別(所以牛頓可以說是出生於聖誕節,也可以說不是;俄國十月革命對當時大多數國家而言是發生於十一月初),如果要把1582年10月4日以前出生的中國人與日本人的生日與忌日由農曆轉換為西曆,不知是應該採「當時」西方國家一體通用的儒略曆,還是「現在」幾乎全世界通用的格里曆呢?這兩者都是西曆喔!-游蛇脫殼/克勞 2019年6月28日 (五) 15:59 (UTC)
話說不是已經有像孔子等古人的生日換算過了,當時是用什麼標準換算的啊?兩千年中西曆轉換還有讓你選擇換曆時間的選項,像1582年10月15日(義、西、葡等)、1918年2月14日(俄國),不過這個系統也即將要關閉了。--祥龍留言2019年6月29日 (六) 00:47 (UTC)
自問自答,在孔子誕辰日裡查到了,9月28日是格里曆。--祥龍留言2019年6月29日 (六) 00:50 (UTC)
自薦一下小弟寫的中西曆轉換系統:紀年轉換工具 --Kanashimi留言2019年7月4日 (四) 06:08 (UTC)
  • 題外話,臺灣這邊似乎也沒有強制規定使用哪一種格式。像《重修臺灣省通志》是全面使用漢字數字寫年月日,遠流版《臺灣歷史辭典》附表、李乾朗《台灣古建築圖解事典》、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的電子報(如這篇〈臺灣的公路發展〉)皆使用阿拉伯數字,另外國家圖書館的《臺灣歷史人物小傳》就是維基也用的「年號紀年用漢字數字,西元年用阿拉伯數字」的格式。--祥龍留言2019年6月29日 (六) 00:47 (UTC)
  • 我认为没有必要,我倒是觉得日本现在的做法实在过于轻率。--K.Y.K.Z.K. 2019年6月29日 (六) 10:43 (UTC)
  • (+)支持,我认为这一提议符合实际情况,应予通过。--クオン·目安箱⚗·翡翠·鵺鳥·十姉妹·夜啼鳥 2019年7月4日 (四) 15:26 (UTC)
    • 基於上述諸位的意見,我建議將原條文:「各民族的非公曆紀年與中國清代和清代以前的歷史紀年相同,應該使用漢字,不能使用阿拉伯數字。若附帶公元紀年,則置於括號內,以利分辨。中國古代紀年除非必需,否則不另加干支和朝代名: 」更改為「各民族的非公曆紀年與中國清代和清代以前的歷史紀年相同,應該使用漢字,不能使用阿拉伯數字。然而,由於日本在學術上也採用阿拉伯數字來表示紀年,因此日本的年號可以採用漢字或阿拉伯數字。規範上,同一頁面只能採取其中一種,不能混用,如有爭議以先到先得的原則解決。若附帶公元紀年,則置於括號內,以利分辨。中國古代紀年除非必需,否則不另加干支和朝代名:」(粗體為新增條文)。—AT 2019年7月7日 (日) 16:05 (UTC)
  • (+)支持 老實說把阿拉伯數字一一改寫為漢字在編輯日本相關條目時造成了很多麻煩。 -- 阿万音鈴羽 致偶像大師系列條目編者不接受任何ping | 如有急事煩請留言2019年7月10日 (三) 22:22 (UTC)
自薦一下小弟寫的中西曆轉換系統:紀年轉換工具。雖不能完全免除您的困擾,但可以輔助編輯、自動轉換成中文數字,順便查核紀年的正確性。 --Kanashimi留言2019年7月14日 (日) 06:05 (UTC)
  • (=)中立通常来说较短的数字会使用汉字。明治六年显然比明治6年看起来更顺。日本不再有这种限制的原因可能是切换了书写系统,但不代表中文应当据此改变。日文不是中文。~ viztor 2019年7月10日 (三) 23:59 (UTC)
@舞月書生和平至上Sanmosa克勞棣Pbdragonwang@K.Y.K.Z.K.如無異議,將於不日內修改。謝謝。—AT 2019年7月22日 (一) 13:08 (UTC)

條目中一般來說應該使用什麼計數系統

關於數字書寫格式目前無主流共識。可能需要作社群意見調查,先以無共識結案,結以待續。-- 娜娜奇🐰鮮果茶☎️·☘️2019年8月28日 (三) 06:43 (UTC)

下列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至合適的討論頁進行,並不要再次編輯本討論。

「繼續使用十進制」查閱指引找不到原來就該用十進制的條文(漏洞),提議更新Wikipedia:格式手册/日期和数字#数字

現行條文
数字
定型詞的書寫
定型詞、詞組、成語、慣用語、縮略語或具有修辭色彩的詞語中作為語素的數字,必須使用漢字。
物理量量值的書寫
物理量量值必須使用阿拉伯數字,并正確使用法定計量單位。例如:一百五十平方米應寫作150平方米或150m2
約數的書寫
用“約”、“多”、“餘”、“左右”、“上下”等表示的約數一般用漢字,帶有“幾”字的數字表示約數時,必須使用漢字:
  • 正确:五十幾人
  • 错误:50幾人
一般量詞前的數值
一般量詞前面的數字應該使用阿拉伯數字,不應使用漢字表示:
  • 正确:11個月、50歲、200人、1000名
  • 错误:十一個月、五十歲、兩百人、一千名
......
......
代號、代碼和序號
軍隊的編排應用漢字,部隊番號、文件编号、证件号码和其他序列号,使用阿拉伯数字。古代典籍的版次、卷次、页码应參照原文獻,其餘文書則一般以阿拉伯数字表示。
提議條文
数字
原則上數字應使用十進制書寫,並根據不同場合使用適當的書寫系統:
定型詞的書寫
定型詞、詞組、成語、慣用語、縮略語或具有修辭色彩的詞語中作為語素的數字,必須使用漢字。
物理量量值的書寫
物理量量值必須使用十進制的阿拉伯數字,并正確使用法定計量單位。例如:一百五十平方米應寫作150平方米或150m2
約數的書寫
用“約”、“多”、“餘”、“左右”、“上下”等表示的約數一般用漢字,帶有“幾”字的數字表示約數時,必須使用漢字:
  • 正确:五十幾人
  • 错误:50幾人
一般量詞前的數值
一般量詞前面的數字應該使用十進制的阿拉伯數字,不應使用漢字表示:
  • 正确:11個月、50歲、200人、1000名
  • 错误:十一個月、五十歲、兩百人、一千名
......
......
代號、代碼和序號
軍隊的編排應用漢字,部隊番號、文件编号、证件号码和其他序列号,使用阿拉伯数字。古代典籍的版次、卷次、页码应參照原文獻,其餘文書則一般以阿拉伯数字表示。
其他計數系統的數字
某種數在其他計數系統有「足夠特殊」的性質,或者某種數本身就與不同計數系統或進制下的使用有高度相關(例如水仙花數哈沙德數可截短質數)且有「足夠特殊」的性質,則可以在介紹該計數系統、進制或數字的頁面中使用其他其他計數系統記載數字,否則不值一提。所謂足夠特殊,例如「在六進制下,2、3以外的質數必定以1或5結尾」,可能的情況不能超過兩個,不然就不夠特殊,例如「在十二進制下,2、3以外的質數必定以1、5、7、B結尾」與「在十進制下,奇數必定以1、3、5、7、9結尾」都沒有記載的價值。另外請注意,以上只是記載「某進制下,某種數的特殊性質」的必要條件,而不是充分條件。
以上。--宇帆留言·歡迎簽到R₁R₂NKC2019年6月13日 (四) 03:49 (UTC)

@克勞棣,而且十二進制的乘法表比十進制的好背好嗎?在十二進制中,2,3,4,6的乘法表都不需要背,因為她們是十二的因數,十二就是因為因數多,才比較適合作為進位制的底。101.10.116.37留言2019年6月13日 (四) 04:51 (UTC)

新條文

現行條文
数字
定型詞的書寫
定型詞、詞組、成語、慣用語、縮略語或具有修辭色彩的詞語中作為語素的數字,必須使用漢字。
物理量量值的書寫
物理量量值必須使用阿拉伯數字,并正確使用法定計量單位。例如:一百五十平方米應寫作150平方米或150m2
約數的書寫
用“約”、“多”、“餘”、“左右”、“上下”等表示的約數一般用漢字,帶有“幾”字的數字表示約數時,必須使用漢字:
  • 正确:五十幾人
  • 错误:50幾人
一般量詞前的數值
一般量詞前面的數字應該使用阿拉伯數字,不應使用漢字表示:
  • 正确:11個月、50歲、200人、1000名
  • 错误:十一個月、五十歲、兩百人、一千名
......
......
代號、代碼和序號
軍隊的編排應用漢字,部隊番號、文件编号、证件号码和其他序列号,使用阿拉伯数字。古代典籍的版次、卷次、页码应參照原文獻,其餘文書則一般以阿拉伯数字表示。
提議條文
数字
原則上數字應使用十進制書寫,並根據不同場合使用適當的書寫系統:
定型詞的書寫
定型詞、詞組、成語、慣用語、縮略語或具有修辭色彩的詞語中作為語素的數字,必須使用漢字。
物理量量值的書寫
物理量量值必須使用十進制的阿拉伯數字,并正確使用法定計量單位。例如:一百五十平方米應寫作150平方米或150m2
約數的書寫
用“約”、“多”、“餘”、“左右”、“上下”等表示的約數一般用漢字,帶有“幾”字的數字表示約數時,必須使用漢字:
  • 正确:五十幾人
  • 错误:50幾人
一般量詞前的數值
一般量詞前面的數字應該使用十進制的阿拉伯數字,不應使用漢字表示:
  • 正确:11個月、50歲、200人、1000名
  • 错误:十一個月、五十歲、兩百人、一千名
......
......
代號、代碼和序號
軍隊的編排應用漢字,部隊番號、文件编号、证件号码和其他序列号,使用阿拉伯数字。古代典籍的版次、卷次、页码应參照原文獻,其餘文書則一般以阿拉伯数字表示。
其他計數系統的數字
應優先使用十進制,若有使用其他計數系統的需要,應先書寫十進制,再以註明的方式紀錄其他計數系統的值並標明其計數系統。
請@YFdyh000Sanmosa克勞棣Leiem:看一下妥不妥當--宇帆留言·歡迎簽到R₁R₂NKC2019年6月13日 (四) 09:12 (UTC)
应是“记录”。对“應先書寫十進制”犹豫,是否应参考来源优先、十进制注明。“註明”是括号还是脚注,后者很不明显,并且可能非常多,但前者有混淆数学之括号等风险。对新增“其他计数系统的数字”中立。--YFdyh000留言2019年6月13日 (四) 09:22 (UTC)
看上去无问题。另外,“约数的书写”之“用‘约’、‘多’、‘余’、‘左右’、‘上下’等表示的约数一般用汉字,带有‘几’字的数字表示约数时,必须使用汉字”,这一条,是否用数字也妥当。如23500余篇文献等。--Leiem签名·留言 2019年6月13日 (四) 12:23 (UTC)
這好像是古條款,不過我建議可以這樣改:

以上。Σανμοσα 2019年6月13日 (四) 13:35 (UTC)

  • “一般用”挺好,比“建议使用”更推荐。“50几人”是真的不行,【带有“几”字的数字表示约数时,必须使用汉字】应当维持原状,原文也没看出问题User:Leiem,“带有”就好。--YFdyh000留言2019年6月13日 (四) 14:36 (UTC)
    • 了解。--Leiem签名·留言 2019年6月13日 (四) 14:47 (UTC)
      • 說起來“五十歲、兩百人、一千名”都居然是“錯誤”的,用詞也有點太極端了,“一千米”也是錯的?不如整千整百的也改成“建議使用”得了。一千一百米要說不行我就勉強認了(其實覺得還行),一千一百一十一不太行倒是真的。淺藍雪 2019年6月14日 (五) 20:41 (UTC)
      • 等等,看到楼上我才注意到,一直是“一般用汉字”而不是“一般用数字”?!我觉得用数字比较简明易读啊(是否千位分隔符另说)。虽然数字有越大误差感越明显的问题(如约50000人),但汉语“约五万人”本质上也有这个问题,是量级的问题。像是珠穆朗瑪峰高度,如果用汉字“约八千八百四十八米”,就太难读写了。说起来,若“约960万平方公里”墨守陈规,“万”是否要改成数字形式,亦或者“约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感觉规范条文挺难定的,不过阅读、书写感觉倒能协商共识。
      • 补充,好像“约数”与“一般量词”重叠时也比较困扰。按当前条文,是否会“在3000名士兵的检查中,约三十人AA,五十人BB,五百多人CC,11人DD,22人EE,其余XXXX人FF”,这样写好么。另,上文举例中,“五十人”可理解为是或不是“约”,不过这好像与数字写法关系不大。“五十五岁上下”等,写成数字明显更简洁。--YFdyh000留言2019年6月14日 (五) 22:27 (UTC)
        • 所以我覺得用“建議使用”之類不那麼強硬的說法就行了,詞語用法那麼多,一個一個列舉出來還定個非黑即白的標準,有什麼意思,差不多有個框架就得了。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通融通融也就完事了。“五十歲、兩百人、一千名”不能用根本已經違反常識了吧,維基人自己搞這麼多維基限定的規則,新手來了還挨個教導不成。X34看見就封不就行了,幹嗎為了這種人改方針,搞破壞的換個名目還能搞,你方針定了十進制,他還可以用方針不合理接著搗亂,根本就沒完,還指望這種人遵守方針呢,反而方針搞得過於複雜讓人看了莫名其妙。。淺藍雪 2019年6月14日 (五) 23:51 (UTC)
    1. WP:常识:不应因IP用户扰乱增加十进制的要求。
    2. en:MOS:LARGENUM:英文条目中一些大整数一般是约数,应当考虑加入相应处理内容。建议使用最近的中文数量级表示约数。
      • checks worth $250 (equivalent to $1,800 in 2016) (not $1,845.38 in 2016)
      • The city's 1920 population was 10,000 (not population was 9,996 – an official figure unlikely to be accurate at full precision)
      • but The town was ineligible because its official census figure (9,996) fell short of the statutory minimum of ten thousand (unusual case in which the full-precision official figure is truly informative)
    -Mys_721tx留言2019年6月15日 (六) 00:29 (UTC)
(!)意見:「一般量詞前面的數字應該使用十進制的阿拉伯數字,不應使用漢字表示」,這一條遇到年號或國家紀年時應該設為例外,阿拉伯數字和漢字都是可以的,我甚至認為漢字反倒還應該優先,例如:乾隆33年、嘉靖十七年、民國67年、主體四十四年、昭和六十一年都是可以的;另外,一個年號或國家紀年的第一年原則上必須寫成XX元年,而不是XX1年或XX一年,例如令和元年,而不是令和1年或令和一年。以上所述User:Outlookxp君應該很有看法,可以請他說說是否認同。-游蛇脫殼/克勞 2019年6月13日 (四) 18:30 (UTC)
我認為應該禁止中國年號使用阿拉伯數字(例如「康熙六十一年」可以,而「康熙61年」不可以),明治六年以前的日本年號也建議照辦(例如「明治五年」可以,而「明治5年」不可以;「明治六年」、「明治6年」就都可以)。我也同意一個年號或國家紀年的第一年原則上必須寫成XX元年,而不是XX1年或XX一年。Σανμοσα 2019年6月14日 (五) 04:30 (UTC)
(-)反对。我理解用中文数字和阿拉伯数字区别的好处,但(-)強烈反对“禁止使用阿拉伯数字”的动议。 --ᡠᠵᡠᡳUjui ᡠᠵᡠUju ᠮᠠᠨᡩ᠋ᠠᠨMandan 2019年8月2日 (五) 02:29 (UTC)
未見“禁止使用阿拉伯数字”的动议。-- 娜娜奇🐰鮮果茶☎️·☘️2019年8月9日 (五) 18:39 (UTC)
(!)意見上方的提議條文應該不是禁止。-- 娜娜奇🐰鮮果茶☎️·☘️2019年8月17日 (六) 15:40 (UTC)

條文修訂

現行條文
数字
定型詞的書寫
定型詞、詞組、成語、慣用語、縮略語或具有修辭色彩的詞語中作為語素的數字,必須使用漢字。
物理量量值的書寫
物理量量值必須使用阿拉伯數字,并正確使用法定計量單位。例如:一百五十平方米應寫作150平方米或150m2
約數的書寫
提議條文
数字
原則上在未有另外標明記數系統的情況下,數字應使用十進制書寫,並根據不同場合使用適當的書寫系統:
定型詞的書寫
定型詞、詞組、成語、慣用語、縮略語或具有修辭色彩的詞語中作為語素的數字,必須使用漢字。
物理量量值的書寫
物理量量值必須使用阿拉伯數字,并正確使用法定計量單位。例如:一百五十平方米應寫作150平方米或150m2
約數的書寫
請@YFdyh000Sanmosa克勞棣Leiem:,類似化學類的「在未有另外標明的情況下,數值為標準狀態數值」,沒有規範一定要用十進制,看一下妥不妥當。--宇帆留言·歡迎簽到R₁R₂NKC2019年6月16日 (日) 07:59 (UTC)
(+)支持。--Leiem签名·留言 2019年6月16日 (日) 08:06 (UTC)
不反對。Σανμοσα 2019年6月16日 (日) 08:10 (UTC)
(+)支持。-游蛇脫殼/克勞 2019年6月16日 (日) 08:13 (UTC)
(-)反对,永遠不應為了阻攔一兩個破壞者而更改條文,上面很多人已經反復說明了,你們只是故意無視而已。使用十進制是常識,這只是多此一舉。淺藍雪 2019年6月17日 (一) 02:02 (UTC)
其實這樣說,把常識寫進方針并不會導致不要使用十進制不良影響的話,我不認為有必要反對。Σανμοσα 2019年6月19日 (三) 12:49 (UTC)
問題在於寫進去並沒有實際作用,“使用常識”這條規則的好處就在於避免各種繁文冗節,條文太複雜對新手和老手都沒有幫助。一兩個破壞者也並不會就此停手。十進制這或許只是一個簡單的修改,但這個修改在不知道這個事件的人看來真的有任何意義嗎?淺藍雪 2019年6月25日 (二) 21:59 (UTC)
我的意思是沒必要反對,但反對也不是不可以。我不會特別支持或反對加入這個條文與否。Σανμοσα 2019年6月26日 (三) 09:19 (UTC)
(-)反对。使用常识。 --ᡠᠵᡠᡳUjui ᡠᠵᡠUju ᠮᠠᠨᡩ᠋ᠠᠨMandan 2019年7月16日 (二) 02:17 (UTC)
(-)反对遵循KISS原則,我們應保持简单規則和流程頁面,不然沒人想讀。同樣的,保持少量的規則數,避免撰寫冗餘的頁面;保持簡單的頁面能讓低技術力的人也能編輯。~ viztor 2019年7月17日 (三) 07:37 (UTC)


十二進制問題

約數的書寫

關於「約數的書寫」還有人有其他意見嗎?--宇帆留言·歡迎簽到R₁R₂NKC2019年6月18日 (二) 10:33 (UTC)

為什麼叫「約數」呢?不是應該是「概數」嗎?這算是地區詞嗎?另外,目前約數重定向到因數。-游蛇脫殼/克勞 2019年6月19日 (三) 15:40 (UTC)
那麼我的意見是:請提新條文者改成「概數的書寫」,以免約數與因數混淆。-游蛇脫殼/克勞 2019年7月20日 (六) 13:41 (UTC)


本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至合適的討論頁進行,並不要再次編輯本討論。

有關Wikipedia:格式手册/日期和数字#年月日

已通過:

已通過並完成所有修訂。--街燈電箱150號 2020年3月12日 (四) 03:36 (UTC)

下列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至合適的討論頁進行,並不要再次編輯本討論。

我想查詢一下當時規定“若年份中有需要使用中文數字「零」的,則用「〇」表示,不能用「0」或「零」代替”和“民國紀年應用阿拉伯數字,且在紀年的後面擴注公元紀年”的原因。ꓢꓯꓠꓟꓳꓢꓮ 問我國家哪像染病 2020年2月4日 (二) 13:05 (UTC)

零和〇分别是大小写,类似于壹和一的关系。从汉字表示数字的角度来说,可以写二〇或者贰零,而二零跟二壹一样,都是大小写混写的不规范用法。"0"的话,汉字跟阿拉伯字母混用显然也是不规范的,比如二0或者2一看上去就很奇怪。--Kezpe留言 2020年2月5日 (三) 12:40 (UTC)
我查询了中国大陆的常用标准,以事实标准《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ISBN 978-7-100-12450-8)为例:
  • 正文827页:“〇 (数)数的空位,同‘零’(多用于数字中):三~六号|二~~五年。”
  • 正文830页:“零…④(数)数的空位,在数码中多作‘〇’:三~一号|二~~~年。”
查询moedict,似乎台湾教育部门的《国语辞典》未收录“〇”。
避免民国纪年,是因为避免地域中心。目前依然在用这套纪年记录当下日期的,当只有台澎金马。--悔晚齋臆語2020年2月6日 (四) 08:55 (UTC)
民國紀年方面,我的重點其實是在“應用阿拉伯數字”這方面。ꓢꓯꓠꓟꓳꓢꓮ 問我國家哪像染病 2020年2月6日 (四) 10:36 (UTC)
我也有疑問,個人覺得民國紀年應該跟日本年號還有中國年號適用同一種規定才對?—— Eric Liu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0年2月9日 (日) 08:01 (UTC)
我提議修改Wikipedia:格式手册/日期和数字#年月日中公元紀年、民國紀年、歷史紀年和民族紀年的相關規定:
  1. 公元紀年部分:“若年份中有需要使用中文數字「零」的,則用「〇」表示,不能用「0」或「零」代替”改為“若年份中有需要使用中文數字「零」的,可用「零」或「〇」表示,而不能用「0」代替。規範上,同一頁面只能採取其中一種,不能混用,如有爭議以先到先得的原則解決。”,以容許使用「零」,原因見悔晚齋所言。
  2. 民國紀年部分:“民國紀年應用阿拉伯數字,且在紀年的後面擴注公元紀年”改為“民國紀年可以採用漢字或阿拉伯數字。規範上,同一頁面只能採取其中一種,不能混用,如有爭議以先到先得的原則解決。使用民國紀年時應附帶公元紀年,並置於括號內(或反之),以利分辨。”,容許民國紀年採用漢字或阿拉伯數字其一,並容許以公元紀年在括號外、民國紀年在括號内的方式標注年份。
  3. 歷史紀年和民族紀年部分:“若附帶公元紀年,則置於括號內,以利分辨”改為“若附帶公元紀年,則置於括號內(或反之),以利分辨”,容許以公元紀年在括號外、歷史紀年和民族紀年在括號内的方式標注年份。
以上。ꓢꓯꓠꓟꓳꓢꓮ 問我國家哪像染病 2020年2月9日 (日) 12:43 (UTC)
@sanmosa:之前引述词典内容时候,打错了一个字,请你看一下。中国大陆的事实标准是,如果在正式文本的纪年里用“零”是错的,应当用“〇”。--悔晚齋臆語2020年2月9日 (日) 16:30 (UTC)
悔晚斋那不影響,我的提案反而變成是兼顧各地差異的做法了。ꓢꓯꓠꓟꓳꓢꓮ 問我國家哪像染病 2020年2月10日 (一) 01:09 (UTC)
用詞統一似乎專業性比較好一些(日本年號有個性質不太一樣的先例,但是條文一致性還是得確保的),畢竟維基百科還是“百科全書”,我可不想弄得它有名無實。如果是直接引錄原文則自然不在此限。ꓢꓯꓠꓟꓳꓢꓮ 問我國家哪像染病 2020年2月12日 (三) 12:37 (UTC)
當然,如果當事人能明示「零」和「〇」用在不同段落可能會有的“各自的優勢”在哪裏就更好了,那樣或許我有會有一些新想法。反正我不急。ꓢꓯꓠꓟꓳꓢꓮ 問我國家哪像染病 2020年2月12日 (三) 12:39 (UTC)
竟然沒回應,那樣就是接受解釋了。現公示7日。ꓢꓯꓠꓟꓳꓢꓮ 問我國家哪像染病 2020年2月14日 (五) 04:09 (UTC)
用詞統不統一與專業性從來就沒有絕對的關係,不統一不代表專業性較低,所以仍然(-)反对必須統一。--街燈電箱150號 開箱維修 抄錶 檢驗證明 2020年2月14日 (五) 07:20 (UTC)
但是你還是沒説明「零」和「〇」用在不同段落可能會有的“各自的優勢”在哪裏。你的論點還是站不住脚的。ꓢꓯꓠꓟꓳꓢꓮ 問我國家哪像染病 2020年2月14日 (五) 08:25 (UTC)
另外,我不太認同“用詞統不統一與專業性從來就沒有絕對的關係,不統一不代表專業性較低”這句話,通常出現用詞不統一的學術、專業文獻會被認為是粗製濫造低品質文獻。還有,提醒大家一點:「零」和「〇」其實是兩個字,「〇」這個字原來的意思還要是和「零」差得遠,「零」和「〇」不屬於異體字的範疇。ꓢꓯꓠꓟꓳꓢꓮ 問我國家哪像染病 2020年2月14日 (五) 08:28 (UTC)
可能的情況恐怕多到難以估計,「各自的優勢」要用於個案時才會知道,不過從wikt:〇其實可以看到一些端倪。而且個別用詞不統一我並不認為就一定會被人認為是粗製濫造。--街燈電箱150號 開箱維修 抄錶 檢驗證明 2020年2月14日 (五) 09:02 (UTC)
我請你具體説明,否則你這樣説服不了任何人(我打從心底裏不認同wikt:〇的説辭)。你“並不認為”並不代表實際情況就如你所想。ꓢꓯꓠꓟꓳꓢꓮ 問我國家哪像染病 2020年2月15日 (六) 06:36 (UTC)
例已經舉了給您,您要是不認同也沒您法子。而且粗製濫造論其實也是您自己的想法罷了,實際情況才不會因為這少許的不同而被說粗製濫造。--街燈電箱150號 開箱維修 抄錶 檢驗證明 2020年2月17日 (一) 03:49 (UTC)
我懷疑你根本沒看過相關學術、專業文獻。ꓢꓯꓠꓟꓳꓢꓮ COVID-19 2020年2月17日 (一) 07:12 (UTC)
再專業的《芝加哥格式手冊》實際也不會強求大家每個同義用詞都必須統一。事實上參照Wikipedia:格式手冊/標點符號的規定來看,其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的觀點——它不規定要麼全篇統一用「等」字要麼全篇統一用「……」,它不規定要麼全篇統一用「9·11」要麼全篇統一用「九一一」,它不規定要麼全篇統一用「1000-2000年」要麼全篇統一用「1000年-2000年」。所以同樣道理這裏也不應該規定要麼全篇統一用「零」要麼全篇統一用「〇」。--街燈電箱150號 開箱維修 抄錶 檢驗證明 2020年2月17日 (一) 17:21 (UTC)
de jure和de facto還是有分別的。ꓢꓯꓠꓟꓳꓢꓮ COVID-19 2020年2月18日 (二) 01:36 (UTC)
我想我不會在Special:Permalink/58094463看到一段是「1854至1889年」而另一段是「1876年至1885年」就二話不說評它是粗製濫造而強迫要改,所以閣下的說法就算de facto也欠缺支持。--街燈電箱150號 開箱維修 抄錶 檢驗證明 2020年2月18日 (二) 07:19 (UTC)
看了一下,其實你也是把自己拿出來做例子而已。我個人的意見是:如果中間是連接號的話可以不動,但「1854至1889年」這樣的情況就應該要改為「1854年至1889年」的,這是本能反應。ꓢꓯꓠꓟꓳꓢꓮ COVID-19 2020年2月19日 (三) 13:16 (UTC)
「把自己拿出來做例子」?這條目可不是我寫的啊。「xxxx至yyyy年」文法上本身並無問題,何須一定要改?澳門法規關於2010至2020年電力合作框架協議就是個例子。--街燈電箱150號 開箱維修 抄錶 檢驗證明 2020年2月19日 (三) 14:02 (UTC)
由於我認為我已經采取足夠的措施反駁上邊的反對,公示期不受影響。ꓢꓯꓠꓟꓳꓢꓮ COVID-19 2020年2月17日 (一) 15:31 (UTC)
反駁成立與否不是您一個人說了就可以算,我上面已經再駁。另外現在這樣的狀態至少是不符合「共識應採納多數人的意見……重大修改更應獲得絕大多數的同意」的。--街燈電箱150號 開箱維修 抄錶 檢驗證明 2020年2月17日 (一) 17:21 (UTC)
現在反對的人好像只有你一個。而且,我認為你的論點從一開始就是錯的,我其實無義務回應ꓢꓯꓠꓟꓳꓢꓮ COVID-19 2020年2月18日 (二) 01:36 (UTC)
事實上也根本沒有其他人明確支持您針對於統一的觀點,而且又是您所謂的「我認為」而就沒有更多的,所以又是您一個人說了就算,自然就不符合多數的共識。--街燈電箱150號 開箱維修 抄錶 檢驗證明 2020年2月18日 (二) 07:19 (UTC)
  • 我也覺得全篇統一太過嚴格,Wikipedia:格式手册/日期和数字#整數一至十的書寫也只是要求上下文局部體例一致,而不是全部一致,建議參考這個去更改。--Opky9407留言2020年2月18日 (二) 12:27 (UTC)
    看看其他人怎麽想。公元紀年部分可以再討論;其他部分不受影響,到期可以照樣通過。ꓢꓯꓠꓟꓳꓢꓮ COVID-19 2020年2月18日 (二) 13:44 (UTC)
    澄清一下我反對的是「同一頁面只能採取其中一種,不能混用,如有爭議以先到先得的原則解決」的一段,這段話在公元紀年和民國紀年都有出現,兩者我都反對有這段而不僅僅是公元紀年,所以不受影響的衹有歷史紀年和民族紀年部分。如果該兩段都改為「應保持上下文局部體例一致」,我可以接受作為折衷,即如:
    1. 公元紀年部分:“若年份中有需要使用中文數字「零」的,可用「零」或「〇」表示,但不要用「0」代替,並應保持上下文局部體例一致。”
    2. 民國紀年部分:“民國紀年可以採用漢字或阿拉伯數字,但應保持上下文局部體例一致。使用民國紀年時應附帶公元紀年,並置於括號內(或反之),以利分辨。”
    3. 歷史紀年和民族紀年部分:“若附帶公元紀年,則置於括號內,以利分辨”改為“若附帶公元紀年,則置於括號內(或反之),以利分辨”。
    --街燈電箱150號 開箱維修 抄錶 檢驗證明 2020年2月18日 (二) 18:29 (UTC)
    民國紀年那部分必須有“規範上,同一頁面只能採取其中一種,不能混用,如有爭議以先到先得的原則解決”這句,這個和日本年號使用規定一致,我可不能一個規定就一種做法吧,所以不接受(公元紀年部分的一致性規定有些不同,所以那個我同意可以繼續討論,但民國紀年部分不可能)。@ATꓢꓯꓠꓟꓳꓢꓮ COVID-19 2020年2月19日 (三) 13:01 (UTC)
    好,我接受閣下的解釋,民國紀年那段可以按原定的方案通過。--街燈電箱150號 開箱維修 抄錶 檢驗證明 2020年2月19日 (三) 13:21 (UTC)
在下認為應該要統一用字(大部分人都不希望看到一篇介紹義大利旅遊景點的文章一會兒是翡冷翠,一會兒又是佛羅倫斯吧?),但我不認為一定要"全文"一致才是統一用字。我的意思是,平均每六個「零」就出現一個「〇」當然不是統一用字,但平均每49個「零」才出現1個「〇」就算統一用字了(有點類似每個月請假不超過一天就算全勤,而不是完全沒有請假才是全勤),反正讀者也很難注意到這篇文章有「零」也有「〇」。順帶一問,什麼是「局部體例」?-游蛇脫殼/克勞 2020年2月19日 (三) 04:15 (UTC)
局部體例大概就是同一段話裏應該統一用同一款字,例如條目某段的正文全部都是用「零」,而另外某段的列點式全部都是用「〇」。--街燈電箱150號 開箱維修 抄錶 檢驗證明 2020年2月19日 (三) 04:32 (UTC)
那樣看的話,我預期克勞棣不會同意你的主張,這和他所說“一會兒是翡冷翠,一會兒又是佛羅倫斯”是沒分別的。ꓢꓯꓠꓟꓳꓢꓮ COVID-19 2020年2月19日 (三) 13:19 (UTC)
@克勞棣ꓢꓯꓠꓟꓳꓢꓮ COVID-19 2020年2月21日 (五) 04:10 (UTC)
民國紀年部分、歷史紀年和民族紀年部分已經通過。ꓢꓯꓠꓟꓳꓢꓮ COVID-19 2020年2月21日 (五) 04:04 (UTC)
在下的意見比較虛無飄渺,大家聽聽就好,如果不明所以、窒礙難行,可以當作我沒說過沒關係,其實許多人的看法都比我好。誠如我說過的,我認為應該要統一用字,但不一定要條目"全文"一致才是統一用字,只要不會讓讀者覺得怎麼一下是「零」,一下又是「〇」就好。至於多高的比例才算是"統一用字",可以另議。但起碼在同一個「章節」(同一個"==二級標題=="下的所有內容)不應該又有「零」,又有「〇」;另一方面,同一個人的同一筆編輯也不應該又有「零」又有「〇」。謝謝!-游蛇脫殼/克勞 2020年2月21日 (五) 10:03 (UTC)
我大致看得懂你的話。所以我有一個比較複雜的問題:如果X條目的A章節和B章節分別使用「零」和「〇」,然後Y用戶直接編輯整個X條目,並同時動了A章節和B章節使用「零」或「〇」的部分,或同時在A章節和B章節加入「零」或「〇」,那樣他應該加「零」還是「〇」?ꓢꓯꓠꓟꓳꓢꓮ COVID-19 2020年2月22日 (六) 16:05 (UTC)
@克勞棣ꓢꓯꓠꓟꓳꓢꓮ COVID-19 2020年2月22日 (六) 16:06 (UTC)
這樣的話,我修改我的提議:「同一個人對同一章節的同一筆編輯不應該又有『零』又有『〇』。」,所以閣下的問題的答案就是A章節一律用「零」,B章節一律用「〇」。這樣就不算違反前述的原則(因為是不同章節,所以允許同一筆編輯又有『零』又有『〇』),並且符合「同一個章節不應該又有『零』,又有『〇』」的原則。-游蛇脫殼/克勞 2020年2月22日 (六) 16:40 (UTC)
這樣其實就是上下文局部體例一致了,也符合了我所說的「條目某段的正文全部都是用『零』,而另外某段的列點式全部都是用『〇』」。--街燈電箱150號 開箱維修 抄錶 檢驗證明 2020年2月22日 (六) 17:04 (UTC)
那也要他修改了意見才會有這樣的效果。零那方面其實我不太急,可以看看有沒有其他意見。ꓢꓯꓠꓟꓳꓢꓮ COVID-19 2020年2月23日 (日) 06:35 (UTC)
我贊成街燈君的上下文局部體例一致的意見,也贊成「條目某段的正文全部都是用『零』,而另外某段的列點式全部都是用『〇』」,至少目前我想不出有何不妥之處。-游蛇脫殼/克勞 2020年2月24日 (一) 17:19 (UTC)
經過超過一個星期,看來共識傾向於採取上下文局部體例的方式,故建議將〝若年份中有需要使用中文數字「零」的,可用「零」或「〇」表示,但不要用「0」代替,並應保持上下文局部體例一致〞作為定案,公示七天。--街燈電箱150號 開箱維修 抄錶 檢驗證明 2020年3月3日 (二) 09:51 (UTC)
基於考量,還好此頁面不是方針,不然會害死新手。況且之前也已經說過了,維基百科沒有很多人願意作出無私貢獻,在外界真的是被說成「抄功課的地方」。如果連同一個「ㄌㄧㄥˊ」要用大寫還是小寫都有異議的話,那真的不用編輯甚至不用來維基百科就好了。個人是認為,如果維基百科對於只是認為是個「抄功課的地方」的用戶,那他們也不會在意「ㄌㄧㄥˊ」究竟是大寫還是小寫,對他們眼中可能表達的意思是一樣的。--Z7504非常建議必要時多關注評選留言2020年3月8日 (日) 00:55 (UTC)

本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至合適的討論頁進行,並不要再次編輯本討論。

公元、年号与格式手册

当前在多个跟中国历史纪元相关的条目当中出现了编辑战,[3][4],跟「凸显主要对应的公元纪年」与「格式手册的规定」之间的冲突有关。在这里我想提供一个讨论的平台,尽力达成共识。@Joker TwinsLuciferianThomasSunny00217:交给你们了。不过有必要提醒Joker Twins,切记WP:回退不过三。--MilkyDefer推迟咕咕 2020年10月5日 (一) 13:46 (UTC)

中国年号纪年采用農曆。由于中国農曆属于阴阳合历,月份和日期采用阴历,但与二十四节气这一阳历部分相协调,公历属于纯阳历,中国農曆年份往往对应两个相邻公历年份:前一个公历年份除开头以外的绝大部分与后一个公历年份的开头。为了科学解决中国年号纪年与公元纪年对照问题,在对照表中,我建议用大字体在上方标明中国年号纪年所在農曆年份对应的前一个公历年份,用小字体在下方标明中国年号纪年所在農曆年份对应的后一个公历年份,这样既可表明中国年号纪年所在農曆年份往往对应两个相邻公历年份的事实,又可突出中国年号纪年所在農曆年份所对应的主要公历年份,编辑效果如下所示:

洪武 元年
公元 1368年
1369年
干支 戊申

首先声明:这样编辑符合维基规范。有人说这样编辑违反Wikipedia:格式手冊/文字格式#不要过度强调方针,然而仔细阅读相关条文即可发现,Wikipedia:格式手冊/文字格式#不要过度强调仅明文禁止叹号(!)、引号(“”)、粗体、双重重点四类过度强调的情形,根本没有提及大字体。这个指控显然站不住脚。

至于这样做的必要性,还有以下几个例子予以佐证:

  1. 清朝同治五年(丙寅年)十二月廿五日是1867年1月30日,这一天日本孝明天皇驾崩,然而同治五年(丙寅年)绝大部分处于1866年。
  2. 清朝同治十一年(壬申年)十二月初三日是1873年1月1日,这一天日本官方废除旧历(日本最后的旧历是天保历),改用格里曆(即公历),然而同治十一年(壬申年)绝大部分处于1872年。清朝光绪二十一年(乙未年)十一月十七日是1896年1月1日,这一天朝鲜王朝官方采用格里曆(即公历),然而光绪二十一年(乙未年)绝大部分处于1895年。
  3. 清朝光绪二十六年(庚子年)十二月廿六日是1901年2月14日,这一天慈禧太后掌握国家最高权力的清朝政府光绪帝名义颁布诏书,然而光绪二十六年(庚子年)绝大部分处于1900年。
  4. 清朝宣統三年(辛亥年)十一月十三日是1912年1月1日,这一天中華民國成立,中華民國官方采用格里曆(即公历)。清朝宣統三年(辛亥年)十二月廿五日是1912年2月12日,这一天隆裕太后宣统帝名义颁布宣統帝退位詔書清朝由此终结。然而宣統三年(辛亥年)绝大部分处于1911年。

--Joker Twins留言2020年10月5日 (一) 20:27 (UTC)

我已經表明過我的立場:當僅寫出農曆年份時只需要標記起始公元年份,如清朝同治五年(1866);若有寫月份則標記該月份所在的公元月份,如清朝同治五年十二月(1867年1月)。在不必要情況下同時標記所佔幅度小的年份容易造成過度累贅的內容。--LuciferianThomas留言 2020年10月5日 (一) 22:05 (UTC)
在年號的條目中,每個年號標記兩個年份屬於累贅,我在另一條目已經引入一個解決方式,就是僅加入一項注釋解釋農曆和公曆的分別。其實農曆和公曆的差別是不應該大規模在其他條目中作出解釋,反而應該在農曆條目中解釋農曆和公曆的月份差距,而在其他條目中則不必要重複解釋。--LuciferianThomas留言 2020年10月5日 (一) 22:10 (UTC)
@LuciferianThomas: 请注意:
  1. 我建议用大字体在上方标明中国年号纪年所在農曆年份对应的前一个公历年份,用小字体在下方标明中国年号纪年所在農曆年份对应的后一个公历年份的编辑做法,仅仅是在中国年号相关条目的公元纪年对照表中实行(具体做法我已在上面给出示例)。
  2. 我的建议做法既可表明中国年号纪年所在農曆年份往往对应两个相邻公历年份的事实,又可突出中国年号纪年所在農曆年份所对应的主要公历年份,一举两得,科学解决中国年号纪年与公元纪年对照问题(这是一个专业且严谨的历法学术问题,理应严丝合缝、不出纰漏,只显示中国年号纪年所在農曆年份所对应的主要公历年份显然不够精确严密),这正是我建议做法的必要性
  3. 若按我的建议做法实行,只需在中国年号相关条目中的公元纪年对照表下方做出如下说明:“由于中国農曆与公历差异,中国農曆年份往往对应两个相邻公历年份:前一个公历年份除开头以外的绝大部分与后一个公历年份的开头。中国年号纪年采用農曆。本表照此办理,中国年号纪年所处農曆年份对应的前一个公历年份用大字体显示于上方,后一个公历年份用小字体显示于下方。”仅仅两三句话就将我的建议做法解释清楚了,并不繁琐。
  4. 还有关键的一点:我的建议做法只在中国年号相关条目的公元纪年对照表中实行,这样做符合维基规范 因此对于我这样的编辑,其他人根本没有强制性的回退理由。包括管理员、回退员在内的有些维基用户对我这样编辑再三予以强制回退的做法毫无道理可言,还请这些维基用户专业一点,慎用回退权力,若坚持回退,请给出强制性的回退理由再说。
--Joker Twins留言2020年10月6日 (二) 07:31 (UTC)
當你同一個解釋要出現在過百個條目中的時候就屬於累贅和多餘了。有關農曆和新曆的差別不應該在年號的條目中解釋,而是在農曆中進行講解。套用AT在你的討論頁中所述:「如果您要準確表示的話,應該清楚列明年月日,而無需強調其中的主要年份。例如洪武元年應該直接寫成1368年1月20日 - 1369年2月6日,而不是1368年和1369年。」你絕對可以將「公元」的欄目改為「公元起始日期」之類,而我也在其中一個條目中提出可行的解決辦法,但你仍然選擇忽視並繼續一意孤行進行你的編輯。同時也請你不要鑽格式手冊的漏洞,使用大字顯然屬於強調的一種,沒有被列出不代表可以這樣做。另外,雖然閣下對你的用戶討論頁存在所有權,但你多次刪除我的警告(我還刻意增加了詳細警告原因),僅顯示你不願意溝通,警告無效下只能判定閣下的編輯屬於非建設性編輯而持續回退。--LuciferianThomas留言 2020年10月6日 (二) 07:55 (UTC)
写两个年份真的没有必要,(+)支持User:LuciferianThomas解決辦法 ——羊羊 (留言|贡献) 2020年10月6日 (二) 08:08 (UTC)
另外附注可以简化为“中国年号纪年采用農曆,而中国農曆年份往往对应两个公历年份:第一个公历年份除开头以外的绝大部分和第二个公历年份的开头。本列表僅標記該農曆年份對應的第一個公曆年。” ——羊羊 (留言|贡献) 2020年10月6日 (二) 08:12 (UTC)
另外根据正朔
原注释的一二月之类不应保留 ——羊羊 (留言|贡献) 2020年10月6日 (二) 08:19 (UTC)
@LuciferianThomas: 看来你对我上面所讲完全没明白。我在这再对你讲最后一次,你再装不明白那任谁也没辙,那样你也别再回复我了,该说的我都说过了,跟你多说无益。还是留给其他读者自行评论吧,只有更多读者充分讨论的结果才更有价值。
首先我重申一遍,我的建议做法仅仅是在中国年号相关条目的公元纪年对照表中实行。对此只需在对照表下加以说明:“由于中国農曆与公历差异,中国農曆年份往往对应两个相邻公历年份:前一个公历年份除开头以外的绝大部分与后一个公历年份的开头。中国年号纪年采用農曆。本表照此办理,中国年号纪年所处農曆年份对应的前一个公历年份用大字体显示于上方,后一个公历年份用小字体显示于下方。”仅仅两三句话就将我的建议做法解释清楚了,并不繁琐。我们完全可以在中国年号相关条目逐个条目进行修改,只需复制粘贴这一说明即可,且完全没必要赶工期。更何况我的建议做法既可表明中国年号纪年所在農曆年份往往对应两个相邻公历年份的事实,又可突出中国年号纪年所在農曆年份所对应的主要公历年份,一举两得,科学解决中国年号纪年与公元纪年对照问题,恰恰证明了我的建议做法具有其必要性,是需要加以反复强调的。
再来说为什么我要标明中国年号纪年所在農曆年份对应的两个相邻公历年份却不加上具体起止日期,中国年号纪年所在農曆年份对应的两个相邻公历年份很好找出,但具体起止日期并不好找出,这需要历法专业人士通过严密计算得出,专业性太强,绝大多数编者没有这类计算能力。且大家只需知道中国年号纪年所在農曆年份对应两个相邻公历年份这一事实即可,具体起止日期没必要在中国年号相关条目的公元纪年对照表中详细列出,如果执意按照你的建议给出具体起止日期,那才真是繁琐呢。
我在上面已详细论证了我建议做法的必要性,那么我的建议做法就有其建设性(总不能因为个别管理员回退员对我的编辑看不顺眼就以其一己偏见强行认定我的编辑毫无建设性从而无理固执地回退吧),且符合维基规定,你对我编辑的再三回退只能说明你在无理固执地回退,因为你根本拿不出强制回退的合理理由(我建议的方案兼具建设性与合规性),在此情形下我完全不必理会你无理固执的回退,而是继续坚持我的编辑。关于我编辑的合规性,我再重申一遍,Wikipedia:格式手冊/文字格式#不要过度强调仅明文禁止叹号(!)、引号(“”)、粗体、双重重点四类过度强调的情形,根本没有提及大字体。既然明文规定如此,那么大字体就不属于过度强调,这是基本逻辑。维基规则未做出明文规定,管理员回退员还是无权肆意引申规则内涵外延的,记住维基不是个别管理员回退员的人治社会、专制社会、一言堂,而是要看维基规则明文规定的,这也就是说维基规则确实是要扣字眼的。你要还是固执己见,一口咬定大字体属于过度强调,还得麻烦广大维基用户就此予以充分讨论,形成共识后才能修改规定。在此之前你要回退我的编辑还是没有强制理由的,你无理固执的回退行为可以歇歇了。
--Joker Twins留言2020年10月6日 (二) 11:43 (UTC)
@羊羊32521: 请你看一下我第一次对LuciferianThomas的回复(我在那里解释得很详细),我的建议做法其实是很有必要性的:我的建议做法只在中国年号相关条目的公元纪年对照表中实行,这种做法既可表明中国年号纪年所在農曆年份往往对应两个相邻公历年份的事实(这两个相邻公历年份以一上一下的位置布局都显示出来了),又可突出中国年号纪年所在農曆年份所对应的主要公历年份以大字体突出显示于上方),一举两得,科学解决中国年号纪年与公元纪年对照问题。(这是一个专业且严谨的历法学术问题,理应严丝合缝、不出纰漏,只显示中国年号纪年所在農曆年份所对应的主要公历年份显然不够精确严密)。按照我的方案,中国年号相关条目的公元纪年对照表下方还可加上说明:“由于中国農曆与公历差异,中国農曆年份往往对应两个相邻公历年份:前一个公历年份除开头以外的绝大部分与后一个公历年份的开头。中国年号纪年采用農曆。本表照此办理,中国年号纪年所处農曆年份对应的前一个公历年份用大字体显示于上方,后一个公历年份用小字体显示于下方。”仅仅两三句话就将我的建议做法解释清楚了,并不繁琐。还有很关键的一点:我的建议做法符合维基规则。我还要指出一个关键点:Template:Year in various calendars针对每个公历年份的農曆年份换算中,显示了公历年份对应的两个相邻農曆年份(其中前一个農曆年份仅是其末尾而已,后一个農曆年份是除其末尾以外的绝大部分),却也无人指摘,因为只有这样做才符合历法科学,而这和中国年号纪年与公元纪年对照问题极为类似。最后希望你对我的建议做法进行充分了解后再选择方案,感谢你的发言!--Joker Twins留言2020年10月6日 (二) 13:18 (UTC)
(:)回應@Joker Twins:我仍然(+)支持User:LuciferianThomas解決辦法。1.注释既也可表明中国年号纪年所在農曆年份往往对应两个相邻公历年份的事实,2.仅写出前一个公历年份也可突出中国年号纪年所在農曆年份所对应的主要公历年份(毕竟只写那一个年份)。而且3.一个农历年份对应的第二个公历年份就是第一个公历年份的下一年,不可能第一年是23年第二年就是25年,读者可自行推知,特地书写出来没有必要。 ——羊羊 (留言|贡献) 2020年10月6日 (二) 13:26 (UTC)
(:)回應@Joker TwinsTemplate:Year in various calendars并无注释 ——羊羊 (留言|贡献) 2020年10月6日 (二) 13:57 (UTC)
@羊羊32521中国年号相关条目的公元纪年对照表中,若按我的方案可将中国農曆年份往往对应两个相邻公历年份:前一个公历年份除开头以外的绝大部分(这一公历年份以大字体标注于上方)与后一个公历年份的开头(这一公历年份以小字体标注于下方)的事实展现得更为直观,再有我之所以建议在对照表下方加以说明,也是要让读者直接看到这样标注的原因(主要是为不理解我这种标注做法的读者做一个交代,如果大家没看过我提供的说明也能理解我这种标注做法,自然不必加以说明)。毕竟这只是一个中国年号纪年与公元纪年的对照表而已,一般情况下读者只会快速浏览、一扫而过,根本不会专门花时间仔细品读,在此情形下,直观展现而非使用不太引人注目的注释才更能让读者对于中国農曆年份往往对应两个相邻公历年份:前一个公历年份除开头以外的绝大部分与后一个公历年份的开头的事实一目了然。
我再指出一个关键点:Template:Year in various calendars针对每个公历年份的農曆年份换算中,显示了公历年份对应的两个相邻農曆年份(其中前一个農曆年份仅是其末尾而已,后一个農曆年份是除其末尾以外的绝大部分),却也无人指摘,因为只有这样做才符合历法科学,而这和中国年号纪年与公元纪年对照问题极为类似。希望你好好考虑一下这个历法对照模板对于中国年号纪年与公元纪年对照问题的参考价值。
--Joker Twins留言2020年10月6日 (二) 14:10 (UTC)
對此有保留:2020年頂端只有庚子年(鼠年,顯示並非必定需要標記多於一個年分;同時{{Year in various calendars}}用途確實是解釋曆法,但中國年號、干支相關條目並非用作解釋曆法而是純粹紀錄年號,完全不必要突出,如庚子中也不需要刻意強調第二年份也能達到其基本解釋對應年份的作用。--LuciferianThomas留言 2020年10月8日 (四) 10:44 (UTC)
路過插兩句話,這和科學八竿子打不著,沒有一門學問叫「曆法科學」;「曆法學」研究的是地球科學和天文學。沒有任何一條科學定律可以推論出用大小字是否好過標示月份和日數。在這件事上唯一真正符合科學的是拿兩種方案給隨機抽樣的讀者使用,然後在雙盲的情況下用量化的量表訪問他們的閱讀感受,再跑統計分析證明哪個方案比較好,那才叫科學。--Yel D'ohan留言2020年10月8日 (四) 12:48 (UTC)
我也插幾句話:「農曆年尾兼西曆年初」難道不應該是現代仍在使用農曆的華人的常識嗎?例如1923年大部分是豬年(癸亥年),但應該沒人會質疑出生於1923年1月的李登輝生肖屬狗吧!?同理,應該也不會有人質疑出生於1953年(大部分是癸巳年,蛇年)1月的鄧麗君屬龍吧!?常識為什麼還要標註呢?-游蛇脫殼/克勞 2020年10月11日 (日) 06:33 (UTC)
@Joker Twins七日未有回應。--LuciferianThomas留言 2020年10月12日 (一) 22:12 (UTC)
公元纪年和年号(农历)纪年的大致对应模式(宣统三年大致对应1911年)是华人世界行之有效百余年的惯例。我认为,在华人世界普遍改变这种惯例以前,中文维基百科不需要改变现有标注模式。--大南國史館從九品筆帖式留言2020年10月17日 (六) 09:16 (UTC)

用浪紋線表示範圍

我想問格式手冊中以下三處為什麼要求大家不要用浪紋線表示範圍?

格式手冊自己都說了,兩岸的政府標準都允許用浪紋線,我不懂禁止的理由是什麼。所謂「不符合中文造字習慣」意味不明,似是原創研究。如果是說中文應該用直線的話,那顯然並非事實:不管是括號、逗號、還是中文字的辶、乙、乚等等都有彎曲。我在台灣從小學到大學的每一位老師,不管是數學、歷史、化學科,不管是課本還是老師在黑板上寫的字,全都是用浪紋線來表示範圍。我反倒覺得用橫線和數字寫在一起很容易被誤會成減號,或是跟中文在一起被誤會成「一」字。如果沒有合理的反對原因,我希望修改這三處指引,允許使用全形浪紋線。

現行條文

对于日期段当中,应使用全角连字符“-”(Unicode:U+FF0D)连接,如:

  • 1906年-1967年10月17日

不要使用浪纹:

  • ~、~

注意连接号“-”不是破折号使用的“—”。

提議條文

对于日期段当中,应使用全角连字符“-”(Unicode:U+FF0D)或浪纹線“~”连接,如:

  • 1906年-1967年10月17日

注意连接号“-”不是破折号使用的“—”。

現行條文

连接号是用作标示某些相关联成分之间的连接。连接号的形式可分为:短横线“-”和一字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及中華民國教育部標準中浪纹线“~”可与一字线通用,但在维基百科中不建议采用浪纹线。如果输入一字线不方便,可以使用{{一字线}}({{连接号}})

提議條文

连接号是用作标示某些相关联成分之间的连接。连接号的形式可分为:短横线“-”和一字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及中華民國教育部標準中浪纹线“~”可与一字线通用。如果输入一字线不方便,可以使用{{一字线}}({{连接号}})

現行條文

中英文及阿拉伯数字混用以表示延續範圍,應使用中文的連接號,即英文全角的「-」,來連接,不是破折號「—」。浪號「~」和「~」亦不符合中文造字習慣[1]例如:1906年-1967年10月17日、15千米200千米。

  1. ^ 參見維基百科:格式手冊之第2节「時間、數字、度量衡」和7.14节「連接號」。
提議條文

中英文及阿拉伯数字混用以表示延續範圍,應使用中文的連接號,即英文全角的「-」或浪號「~」,來連接,不是破折號「—」。例如:1906年-1967年10月17日、15千米200千米。

以上--Yel D'ohan留言2020年10月7日 (三) 23:11 (UTC)

中西文(包括阿拉伯数字)混排的格式探讨

-- Sunny00217  2020年10月24日 (六) 09:43 (UTC)
下列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至合適的討論頁進行,並不要再次編輯本討論。

问题 讨论中西文混排时是否需要在中文和西文之间加入空格。
问题背景 根据 W3C 国际化兴趣组下的中文布局任务团编写的中文排版需求(网址 https://www.w3.org/TR/clreq/#mixed_text_composition_in_horizontal_writing_mode ),“原则上,汉字与西文字母、数字间使用不多于四分之一个汉字宽的字距或空白。但西文出现在行首或行尾时,则无须加入空白”。但维基百科的页面中基本不采用这一标准。
我的观点 我认为 W3C 小组的主张有其道理(虽然 W3C 小组的网页本身也并未体现这条主张)。理由如下:
  1. 中西文混排时在其间加入空格有利于视觉上的平衡,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大段网页文字阅读的疲劳感。
  2. 加入空格可以使得维基百科的行文更加规范。
  3. 一个外部例证在于 LaTeX 在排版过程中会自动在中西文之间加入 1/4 角(姑且如此称呼)的空格。

但此问题涉及巨量条目以及模板的修改,故提请讨论。

我的解决方案 在条目阿亚索菲亚中,我已经尝试着在其间绝大部分的中西文交界之处加了空格,但一些模板由于尚不熟悉模板编辑语法以及考虑到可能使其他大量页面出现不和谐的排版而未有修改。
此前的类似讨论

--CHih-See Hsie留言2020年10月9日 (五) 22:14 (UTC)


現在都2020年了(ˊ_>ˋ),明明許多網頁甚至瀏覽器都有科技手段實現自動空格為何還有需要手動打呢? --無心*插柳*柳橙汁 2020年10月10日 (六) 02:04 (UTC)


本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至合適的討論頁進行,並不要再次編輯本討論。

有關日本歷史紀年問題(第二次)

這裏是想諮詢一下大家對於以下陰曆日期的表達方式有甚麽意見(這裏不處理陽曆日期的表達方式),可以分開不同地方論述。這裏我先假設年號是“建武”(這是中國東漢光武帝在25年8月5日啓用的年號、日本後醍醐天皇在1334年3月5日啓用的年號,以及一堆其他政權用過的年號):

  1. 建武元年正月二十九日
  2. 建武五年四月初三日
  3. 建武1年1月29日
  4. 建武5年4月3日
  5. 建武元年1月29日
  6. 建武五年4月3日
  7. 建武元年正月29日
  8. 建武五年4月初3日
  9. 建武1年正月二十九日
  10. 建武5年四月初三日
  11. 建武元年
  12. 建武五年
  13. 建武1年
  14. 建武5年

以上。@AT和平至上PbdragonwangK.Y.K.Z.K.SANMOSA SPQR 2020年11月10日 (二) 03:36 (UTC)

補充:我個人的意見是1、2、11、12可以,14只能在日本如此,其他不行(就所有地方而言均如此)。SANMOSA SPQR 2020年11月10日 (二) 03:40 (UTC)
个人认为阴历日期应采用全汉字的形式。K·Y·K·Z·K 2020年11月10日 (二) 03:44 (UTC)
@K.Y.K.Z.K.:我可以把你的意見理解成“1、2、11、12可以,其他不行(就所有地方而言均如此)”嗎?SANMOSA SPQR 2020年11月10日 (二) 03:48 (UTC)
可以这样理解,不过如果是配合西历的话,令和2年x月o日或民国109年x月o日是可以接受的。但农历日期写成阿拉伯数字是絶対無理的。K·Y·K·Z·K 2020年11月10日 (二) 05:51 (UTC)
所以我才説這裏不處理陽曆日期的表達方式,明治六年以後的我不會碰。民國紀年本來就是用格里曆的,不受影響。SANMOSA SPQR 2020年11月10日 (二) 06:19 (UTC)
年號的第一年一定要寫作「XX元年」,漢字的「XX一年」或阿拉伯數字的「XX1年」都不可以,除非是為了研究曆法與紀年所作的涉及多個年份的數學運算;唐朝在744年758年間甚至不能稱「年」,而要稱「載」(參見天宝 (唐朝)至德 (唐朝));這都是為了不要以今非古。其他的在下再想想。順道一提,農曆不是陰曆,而是陰陽曆。-游蛇脫殼/克勞 2020年11月10日 (二) 04:22 (UTC)
@克勞棣:習慣上來説,陰陽曆也會叫成陰曆。「載」的問題留意到,但這不在我的討論範圍内。SANMOSA SPQR 2020年11月10日 (二) 06:02 (UTC)
根據過往討論,日本年號可以使用阿拉伯數字或漢數字。也就是說,如果不允許使用第4點的標示的話,將會變成被逼使用第5至7點之類的(或是第1或第2點),變相地前後數字出現不統一的情況。因此,在配合日本年號使用時應該允許年月日均標記為阿拉伯數字或漢數字,其餘阿拉伯數字和漢數字混用的做法則應該禁止。--AT 2020年11月10日 (二) 10:26 (UTC)
所以我並未排除把先前允許使用阿拉伯數字表達所有日本年號的規則取消的情況。SANMOSA SPQR 2020年11月10日 (二) 13:58 (UTC)
返回到项目页面“格式手册/日期和数字/存档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