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捷运
台北都会区大众捷运系统,简称台北捷运[b]、北捷,是服务台北都会区的大众捷运系统,路网范围涵盖台北市及新北市,为台湾第一座投入运营、以及规模最大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4]。运营机构为台北捷运公司,工程兴建则另由台北市政府捷运工程局负责。自1996年开始运营,目前共有5条主要线路[c]、2条单站支线与1条缆车线,线路里程136.9公里、运营里程131.1公里,运营车站共117站[a][1],乃台北都会区的交通骨干[4],亦为国际地铁联盟成员[5]。
台北捷运 | |
---|---|
Taipei Metro | |
概要 | |
所有者 | 台北捷运公司 |
地区 | 中华民国(台湾) 台北市、新北市 |
交通类型 | 大众捷运系统 机场联络轨道系统 |
线路 | 5主线、2支线、1缆车线 |
车站 | 117[a][1](换乘站合并计算) |
日客流量 | 1,945,714 人次(2023年)[2] 3,206,078人次(单日最高 2019年12月31日) |
年客流量 | 710,185,578人次(2023年)[3] |
首席执行官 | 赵绍廉(董事长) 黄清信(总经理) |
总部 | 中华民国(台湾)台北市中山区民安里中山北路二段48巷7号 |
网站 | www |
运营 | |
开始运营 | 1996年3月28日 |
间隔时间 | 80秒~7分钟(深夜12~15分钟) |
运营单位 | 台北捷运公司 |
列车长度 | 高运量主线2组6辆、支线1组3辆 文湖线:2对4辆﹝非固定编组﹞ |
技术 | |
系统长度 | 线路总长:136.9公里 运营里程:131.1公里 兴建中:17.91公里 规划中:65.88公里 |
轨距 | 1435毫米(标准) |
台湾语言写法及拼音 | |
---|---|
汉字 | 台北捷运 |
注音 | ㄊㄞˊㄅㄟˇㄐㄧㄝˊㄩㄣˋ |
汉语拼音 | Táiběi Jiéyùn |
通用拼音 | Tái-běi Jié-yùn |
威妥玛拼音 | T'ai2-pei3 Chieh2-yün4 |
台语罗马字 | Tâi-pak Tsia̍t-ūn |
客罗 | Thòi-pet Chia̍p-yun |
台湾语言写法及拼音 | |
---|---|
汉字 | 台北大众捷运系统 |
注音 | ㄊㄞˊ ㄅㄟˇ ㄉㄚˋ ㄓㄨㄥˋ ㄐ一ㄝˊ ㄩㄣˋ ㄒ一ˋ ㄊㄨㄥˇ |
汉语拼音 | Táiběi Dàzhòng Jiéyùn Xìtǒng |
通用拼音 | Tái-běi Dà-jhòng Jié-yùn Sì-tǒng |
威妥玛拼音 | T'ai2-pei3 Ta4-chung4 Chieh2-yün4 Hsi4-t'ung3 |
台语罗马字 | Tâi-pak Tāi-tsiòng Tsia̍t-ūn Hē-thóng |
客罗 | Thòi-pet Thai-zung Chia̍p-yun He-thúng |
历史
编辑缘起
编辑1968年6月,中华民国交通部表示研究台北都会区兴建大众捷运系统的可行性[6],但因经费与需求低而未执行。1970年,台北都会区交通量日渐庞大,台北捷运系统的实质规划启动。1975年台北市政府与行政院经建会[d]、交通部以三对等负担经费方式,由交通部统筹办理“台北都会区大众捷运系统初步规划”,并于1977年底完成报告[7]。
1977年2月,交通部运委会[e]最初规划U1、U2、U3、S1和S2五条线路[8]。1981年9月,运委会聘请英国大众捷运顾问工程司(British Mass Transit Consultants;BMTC)和中华顾问工程司组成计划小组,改善规划报告,并借镜香港地铁的同台换乘设计,将市区路网修正为L型会让,也解决线路过度重叠的问题。[8]。
1982年,台北市府委托国立台湾大学进行中运量捷运系统发展研究。1984年1月,隶属于台北市政府的中运量专案小组提出1号线、2号线两条中运量系统线路的规划[8]。
1984年9月,行政院正式宣布十四项建设计划,内含台北捷运系统初期计划。1986年,行政院宣布由台北市政府成立捷运工程局以执行台北捷运的兴建工作,另外由行政院经建会成立协调委员会,负责协调地方政府及中央政府意见[7]。
初期设计
编辑1985年3月,经建会与台北捷运顾问工程司(TTC)[f]签约,进行台北捷运系统的综合研究。修正BMTC的路网,也将台北市府提出之中运量1号线纳入路网。隔年,行政院核定经建会所通过的第一版《台北捷运初期路网方案》,包含现今淡水线、新店线、中和线、板桥线、南港线、木栅线之雏形[g][7]。
1986年6月,台北市府捷运工程局筹备处成立[9],准备兴建捷运,也修正线路规划。1987年2月,台北市政府捷运工程局(简称台北市捷运局)正式成立[9],将淡水线、新店线、中和线、板桥线、南港线、木栅线、维护轨修正成今日模样,为第二版“初期路网”。1990年初,再加入土城线及内湖线,初期路网计划完成。远期路网留有环状线、桃园机场捷运之雏形[h][7]。此时即奠定北捷路网特色,由数个L型线路环环相扣,在市区呈现格状路网,乘客可以多元选择适宜换乘车站到达目的地。
六线齐发
编辑1988年7月,北投机厂正式举行开工典礼。初期路网除了后来追加的内湖线,其余六条线路几乎同时动工兴建,号称“六线齐发”[10]。内湖线因系统型式和中高运量、高架化、地下化、行经线路等不同方案有争议、加上经费被冻结,直到2002年才动工,最后也由捷运工程局改为中期路网区间[11]。
捷运兴建期间传出许多负面消息,木栅线除了土建工程出现瑕疵,试车时也问题不断,于1993年试车时发生两次的火烧车事件[12]。负责木栅线机电工程的法国厂商马特拉也成为众矢之的。由于合同问题,在1993年的商务仲裁判断下,台北市捷运局须赔偿马特拉16亿4千万元[7]。使得台北捷运成为当时政治人物的争辩话题,与台北市民所诟病的对象,甚至传出拆除台北捷运的声浪[13]。除此以外,捷运局内部的弊端、经费透支问题和6条线同时兴建所造成的沉重交通冲击,也是当时争论的焦点[7]。
初期路网
编辑1994年7月27日,台北捷运公司成立,台北捷运自此形成兴建、运营机构分离的模式。1996年3月28日,木栅线通车,成为台湾第一条通车的捷运线路。1997年3月至1999年11月,淡水线、中和线、新店线逐段通车,行驶模式为淡水站-新店站和北投站-南势角站。
1999年12月24日,板南线市政府站-龙山寺站通车后,与其他已经通车的线路共同构成状似“卄”字的路网,当时称为“双十路网”[14],台北车站和忠孝复兴站成为最重要的换乘站。2000年8月,板桥线龙山寺站-新埔站、小南门线通车;同年12月南港线市政府站-昆阳站全线通车。
2004年9月,因新店机厂附近住户催生于机厂顶楼加盖的小碧潭支线完工通车,从小碧潭站上车于七张站换乘新店线[15]。
2006年5月,捷运板桥线第二阶段延伸和土城线完工通车,全长7.2公里,板南线终点站由新埔站南移至永宁站[16]。
二期路网
编辑二期路网多数可追溯至BMTC之规划,但是因为所需经费庞大,因此先行核定兴建初期路网络线。于初期路网大致完工后,二期路网工程开始进行,包括内湖线、信义线、松山线、新庄线、芦洲线、南港线东延段、土城线延伸顶埔段。
2009年7月,内湖线通车,原木栅线在运营超过13年后自中山国中站连接内湖线延伸至南港展览馆站,并且全面更新为庞巴迪运输系统。原称为木栅内湖线(俗称栅湖线),后于同年10月重新命名为文湖线(文山内湖线) 。
2010年11月,新庄线(局部)连接芦洲线通车,来往忠孝新生站及芦洲站,称芦洲线[18],芦洲机厂同时投入调度运营作业。台北捷运亦从轨道运输标竿联盟[19]的地下铁路系统提升到每年运量5亿人次以上的国际地铁联盟水准[18][20]。
2011年2月,南港线东延段南港展览馆站正式通车启用,同年9月台北捷运正式晋升为国际地铁联盟会员[21][22]。
2012年1月,新庄线大桥头站-辅大站段通车,运营线路从忠孝新生至辅大,在台北市与已经通车的芦洲线共线,合称新芦线。同年9月,新庄线忠孝新生站-古亭站段通车;开通近14年的中和线不再经新店线连通至淡水线,改衔接新芦线,统称为中和新芦线。原北投站-南势角站线路则改为北投站-台电大楼站。隔年6月新庄线也从辅大站延伸运营到回龙站,捷运新庄线车站全数通车[23][24]。
2013年11月,信义线通车,为维持淡水-新店线路不受影响,北投站-台电大楼站区间车以及单线行驶超过13年的小南门线,暂时整并为北投站-象山站、西门站-台电大楼站两条线路[23]。隔年,松山线通车,串连同为绿线的新店线;而淡水线全线亦改行同为红线的信义线,直通超过15年的淡水线与新店线列车不再连通行驶。台北市线路接近完工,台北市中心形成三纵三横的棋盘状路网;五大线路回归原路网兴建时的设计,并经台北捷运公司定名及加注线路编号。
2015年7月,土城线延伸至顶埔站完工通车,板南线至此全线完工通车,台北捷运公司亦在官方网站公布四条高运量线路之列车时刻表。
2016年10月,数字线路名改为颜色代码线路名,站内标示全面更换,并纳入车站代号[25]。
2019年3月31日上午11时35分,于中和新芦线新庄站,达成了台北捷运总运量第一百亿人次。
2021年1月14日,新庄机厂投入调度运营,是最后一个启用的高运量系统机厂。[26]
其他线路路网
编辑1996年10月,台北捷运紫线改由中央政府统筹改隶于中正国际机场捷运系统,并以BOT模式招标。之后在2003年因长生公司倒闭,与桃园捷运蓝线合并为交通部之桃园国际机场捷运系统计划。
2000年初期,台北市捷运局提出淡海线[i]及安坑线可行性评估;2012年12月,受新北市政府委托展开三莺线综合规划。随后转由新北市政府主导,多数改为新北捷运系统推动,仅三莺线维持仍以“台北捷运系统”名义送交中央政府审查。
2006年,原订以BOT方式之环状线第一阶段,改由政府主办,由台北县政府以地方主管机关之地位委托台北市政府规划与兴建。2010年1月,环状线第一阶段主体工程开工。[27]
2013年3月,中正纪念堂站开始为容纳万大-中和-树林线车站而进行改建工程;该年底万大线第一阶段土建工程正式动工。
2020年1月,环状线第一阶段正式通车,成为第一条全境位于新北市、以联络新北市各大市区为主要目的之主线。自通车日起由台北捷运公司代为运营3年。[28]
2022年,民生汐止线由新北市政府另案送审,先行推动汐东捷运。
2023年1月,环状线第一阶段的经营权交还新北市政府,包含人员移转、契约权利移转及财产移交等筹备,新北市政府与台北市政府进行移交[29][30];同年5月23日,环状线第一阶段正式移交新北捷运公司运营,但票务系统继续与台北捷运系统连动[31]。
线路
编辑台北捷运已经通车运营的线路有文湖线、淡水信义线、松山新店线、中和新芦线、板南线、环状线共六条主线,以及新北投支线、小碧潭支线共两条支线,和猫空缆车共一条缆车线。兴建中的则有万大树林线、环状线南北环。此外,台北捷运尚有多条规划中的线路,通往台北都会区各地。全部线路完工后,路网总长度将达到250公里,预计每日可发送360万人。惟以下仅列出由台北市捷运工程局主导规划,作为地方主管机关之线路[j]。
目前已经通车线路所行经的行政区,除了台北市全市12个行政区,尚有新北市淡水、永和、中和、新店、板桥、土城、三重、芦洲、新庄等9个行政区,总共为21个行政区。目前规划中与兴建中的线路预计经过汐止、树林、五股3区。
线路概览
编辑线路 | 区间 | 长度(公里) | 现况 | 系统 | 机厂 | |||
---|---|---|---|---|---|---|---|---|
文湖线 | 木栅线 | 动物园-中山国中 | 10.9 |
25.7
|
运营中 |
|||
内湖线 | 中山国中-南港展览馆 | 14.8
| ||||||
淡水信义线 | 信义线东延段 | 广慈/奉天宫-象山 | 1.42 |
32.22
|
兴建中
|
|||
信义线 | 象山-中正纪念堂 | 6.4
|
运营中
| |||||
淡水线 | 中正纪念堂-淡水 | 23.2
| ||||||
新北投支线 | 北投-新北投 | 1.2
| ||||||
松山新店线 | 新店线 | 新店-中正纪念堂 | 9.3 |
21.3
|
运营中
|
|||
小南门线 | 中正纪念堂-西门 | 1.6
| ||||||
松山线 | 西门-松山 | 8.5
| ||||||
小碧潭支线 | 七张-小碧潭 | 1.9
| ||||||
中和新芦线 | 中和线 | 南势角-古亭 | 5.4 |
31.5
|
运营中
|
|||
新庄线 | 古亭-回龙 | 19.7
| ||||||
芦洲线 | 大桥头-芦洲 | 6.4
| ||||||
板南线 | 土城线延伸顶埔段[32] | 顶埔-永宁 | 2.0 |
28.2
|
运营中
|
|||
土城线[33] | 永宁-府中 | 5.6
| ||||||
板桥线 | 府中-西门 | 7.1
| ||||||
南港线 | 西门-昆阳 | 11
| ||||||
南港线东延段 | 昆阳-南港展览馆 | 2.5
| ||||||
猫空缆车 | 动物园-猫空 | 4.3
|
运营中
|
空中缆车系统 (自动循环式) |
||||
万大中和树林线 | 第一期 | 中正纪念堂-中和高中 | 7.8
|
23.4
|
兴建中
|
|||
机厂支线[34] | 中和高中-莒光 | 1.6
| ||||||
第二期[k] | 中和高中-回龙 | 14
|
部分路段流标中 及兴建中 | |||||
环状线 | 南环段 | 动物园-大坪林 | 5.73
|
49.18[l]
|
部分路段流标中 及兴建中
|
|||
北环段 | 新北产业园区-剑南路 | 14.93
|
部分路段流标中 及兴建中 |
|||||
东环段 | 剑南路-动物园 | 13.12
|
兴建中
|
东机厂
| ||||
民生汐止线 | 第二期(台北市段)[m] | 工程代码SB01站-东湖 | 10.5
|
12.73
|
综合规划中
|
|||
已取消或移交其他地方主管机关之线路 | ||||||||
环状线 | 南北线 | 剑南路 - 秀朗桥 | 16.5
|
终止规划
|
东机厂(已取消)
| |||
第一阶段[n] | 大坪林-新北产业园区 | 15.4
|
49.18[o]
|
由新北捷运公司运营中
|
||||
民生汐止线 | 第一期(汐止东湖线) | 东湖-工程代码SB15站 | 5.56
|
改由新北捷运局主导推动汐东捷运
|
线路通车时间表
编辑年份 | 日期 | 区间 | 所属线路 |
---|---|---|---|
1996年 | 3月28日 | 中山国中-动物园 | 木栅线 |
1997年 | 3月28日 | 北投-新北投 | 新北投支线 |
淡水-中山 | 淡水线 | ||
12月25日 | 中山-台北车站 | ||
1998年 | 12月24日 | 台北车站-中正纪念堂 | |
中正纪念堂-古亭 | 新店线 | ||
古亭-南势角 | 中和线 | ||
1999年 | 11月11日 | 古亭-新店 | 新店线 |
12月24日 | 市政府-西门 | 南港线 | |
西门-龙山寺 | 板桥线 | ||
2000年 | 8月31日 | 龙山寺-新埔 | |
西门-中正纪念堂 | 小南门线 | ||
12月30日 | 市政府-昆阳 | 南港线 | |
2004年 | 9月29日 | 七张-小碧潭 | 小碧潭支线 |
2006年 | 5月31日 | 新埔-府中 | 板桥线 |
府中-永宁 | 土城线 | ||
2007年 | 7月4日 | 动物园-猫空 | 猫空缆车 |
2008年 | 12月25日 | 昆阳-南港 | 南港线东延段 |
2009年 | 7月4日 | 中山国中-南港展览馆 | 内湖线 |
2010年 | 11月3日 | 忠孝新生-大桥头 | 新庄线 |
大桥头-芦洲 | 芦洲线 | ||
2011年 | 2月27日 | 南港-南港展览馆 | 南港线东延段 |
2012年 | 1月5日 | 大桥头-辅大 | 新庄线 |
9月30日 | 忠孝新生-古亭 | ||
2013年 | 6月29日 | 辅大-回龙 | |
11月24日 | 中正纪念堂-象山 | 信义线 | |
2014年 | 11月15日 | 西门-松山 | 松山线 |
2015年 | 7月6日 | 永宁-顶埔 | 土城线延伸顶埔段 |
2020年 | 1月31日 | 大坪林-新北产业园区 | 环状线第一阶段 |
线路命名
编辑在规划时期以线路识别色命名。初期路网时由于未全线通车,故以运营区间主要提供服务的地域名称为名。现在,以地区套用线路的名称已经为台北捷运系统的惯例,且使用者多已习惯。所以,即使全线通车的线路还是以地名为线路名,如已经全线通车的捷运棕线称为“文湖线”[36]。2014年10月,捷运松山线通车,不再有不同识别色线路跨越行驶情形,线路加注编号[37]。
预定时程与进度
编辑各兴建中线路的预定时程,2024年10月29日更新,进度依台北市政府捷运工程局发布为准[38]:
预定通车时间 | 线路名称 | 区间 | 预定进度 | 实际进度 | 相较进度 | |
---|---|---|---|---|---|---|
2025年[39] | 12月 | 信义线东延段 | 象山-广慈/奉天宫 | 80.78% | 80.78% | 相等 |
2027年 | 6月 | 万大中和树林线一期 | 中正纪念堂-莒光 | 76.90% | 76.90% | 相等 |
2031年 | 6月 | 万大中和树林线二期 | 中和高中-回龙 | 30.89% | 30.63% | 落后0.26% |
2031年 | 6月 | 环状线南环段、北环段 | 动物园-大坪林、新北产业园区-剑南路 | 44.14% | 43.79% | 落后0.35% |
线路/进度 | 可行性研究 | 综合规划 | 设计 | 招标 | 执行 | 预 计 完 工 |
备注
| |||||||||||||||||
---|---|---|---|---|---|---|---|---|---|---|---|---|---|---|---|---|---|---|---|---|---|---|---|---|
启
动 |
送
审 |
交 通 部 核 定 |
国 发 会 核 定 |
行 政 院 核 定 |
启
动 |
环
评 |
环 境 部 核 定 |
交 通 部 核 定 |
国 发 会 核 定 |
行 政 院 核 定 |
设 计 完 成 |
审 议 完 成 |
公 示 |
决 标 |
施 工 |
试 车 |
初 勘 |
履 勘 | ||||||
淡水信义线 | 信义线东延段 | 广慈/奉天宫-象山 | 兴建中
| |||||||||||||||||||||
环状线 | 北环段 | 新北产业园区-剑南路 | 部分路段流标中 部分路段兴建中 | |||||||||||||||||||||
南环段 | 大坪林-动物园 | 部分路段流标中 部分路段兴建中 | ||||||||||||||||||||||
东环段 | 剑南路-动物园 | 细部设计中
| ||||||||||||||||||||||
万大中和树林线 | 万大线、莒光线 | 中正纪念堂-莒光 | 兴建中
| |||||||||||||||||||||
树林线 | 中和高中-回龙 | 部分路段流标中 部分路段兴建中 | ||||||||||||||||||||||
民生汐止线 | 台北市段 | 工程代码SB01站-东湖 | 可行性评估修正、综合规划中
|
运营与服务
编辑基本设施
编辑台北捷运各车站均设有询问处,设于各站的穿堂层,负责一般咨询、票务与其他旅客事务等[40]。
设有完善的无障碍设施,包括导盲砖、无障碍闸门、轮椅专用区等。候车站台并设有夜间安心候车区,保障夜间乘客搭乘捷运的安全[41]。每座车站广设自动扶梯连络出入口、穿堂和站台,并宣导“紧握扶手、站稳踏阶”。
台北捷运各车站站台皆设有LED显示器和等离子电视,显示列车预计到站时间与相邻车站的列车行驶概况。通信方面,地下车站和线路内也设有移动电话基地台[42]。
运营措施
编辑初期商业活动因车站内完全设为禁食区,后因禁食区范围缩小至付费区内,非付费区得以设置各种类型的商店,部分车站周边亦设有地下街或商场。
车站和列车内全区禁烟,禁食区(黄线内)禁止饮食、嚼食口香糖和槟榔,另禁止旅客于未经捷运公司许可下从事商业行为,违者会被依大众捷运法处以1,500元新台币以上、7,500元新台币以下罚锾[43]。
为了视障旅客需求,站台设置视障优先椅,提供候车或等候导引服务[23][44]。
广播系统
编辑- 站台广播
线路 | 区间 | 内容 |
---|---|---|
文湖线 | 南港展览馆站-动物园站 | [p] |
淡水信义线 | 淡水站-象山站 | [q] |
松山新店线 | 松山站-新店站 | [r] |
中和新芦线 | 回龙站 / 芦洲站 -南势角站 | [s] |
板南线 | 南港展览馆站-顶埔站 | [t] |
站台上的列车入站广播,自2014年起[u],所有车站全设置入站广播。为便于辨识,*各线上行站台全面采用女声,下行站台全面采用男声。[来源请求]以中和新芦线为例:(广播“一站台列车往回龙。/Platform 1 for Huilong.”)时,终点站即回龙站,如要前往芦洲线车站,可等候下一班往芦洲方向列车(广播“一站台列车往芦洲。/Platform 1 for Luzhou.”)。
列车上透过预录广播播报站名、一般宣导广播和紧急信息。列车乘降门关闭前会透过站台广播系统发出列车离站警示音 。[v]
- 车站广播
台北捷运广播系统自通车至今,早期由孙积祥(华语)以及陈惠卿(华语、闽南语)担当,现今由谢佼娟担当华语换乘广播[w]。
根据各语言平等的法令,台北捷运的广播从原本木栅线时期仅播放华语、英语演变为现今依序播放华语、英语、日语、韩语、闽南语、客语的情形[y]。为服务视障乘客,全线(包含高运量和中运量)电力动车组播音系统在2010年全部更新完成,内容为“左/右侧开门”(相对于列车行驶方向)。换乘站提示广播,现在[z]中、英语换乘广播更改为“换乘文湖(淡水信义/松山新店/中和新芦/板南/环状)线/台铁/高铁/桃园机场捷运/淡海轻轨/安坑轻轨,请在本站换车。”和“Transfer station for the Brown(Red/Green/Orange/Blue/Yellow) Line / Taiwan Railway / Taiwan High Speed Rail / Taoyuan Airport MRT[aa] / Danhai LRT / Ankeng LRT.”[ab]。
- 列车进站及站体环境音乐
2016年,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启动台北声音地景计划。除了文湖线外,其余线路皆于列车进站前播放各线路专属之进站音乐,仅于平行换乘车站、非地下车站和端点站,无设置进站音乐。2018年,推出站体环境音乐,并于整点时播放。目前总共20个车站有环境音乐。
指示设计
编辑此章节需要扩充。 |
台北捷运的标示皆为中英双语,站名牌字体(站台、车站出入口)依据台北市捷运局设定的标准,中文采调整过的特明体,英文则为Optima Bold[48]。指标部分采黑体,中文字体以文鼎粗黑体与华康粗黑体为主。[49]
2023年8月起,因应日韩观光旅客增加的趋势,台北捷运西门、台北车站、中正纪念堂等21座车站内的站名标示除了中、英文外,另外增加了日文、韩文的标示。[50]
收费
编辑台北捷运依里程收费,单程票价为20~65元,同一组起迄站,皆按最短乘车里程计费。北北基桃TPASS月票1200元(30天),敬老爱心优待票4折。
乘车里程(公里) | ||||||||||
≤ 5 | >5 ~ 8 | >8 ~ 11 | >11 ~ 14 | >14 ~ 17 | >17 ~ 20 | >20 ~ 23 | >23 ~ 27 | >27 ~ 31 | > 31 | |
---|---|---|---|---|---|---|---|---|---|---|
票价(新台币:元) | 20 | 25 | 30 | 35 | 40 | 45 | 50 | 55 | 60 | 65 |
常客优惠方案:以电子票证进站搭乘者,当月同一张卡可累积搭乘次数,台北捷运会在次月依搭乘次数阶梯式回馈储值金。
当月回馈金=前月累计搭乘金额×现金回馈比例
(尾数不满1元者,按四舍五入计算) | |
---|---|
前月累计搭乘次数 | 现金回馈比例 |
11~20次 | 10% |
21~30次 | 15% |
31~40次 | 20% |
41~50次 | 25% |
51次以上 | 30% |
公交车接驳
编辑捷运站外大部分设有名为“捷运○○站”的公交车站[ac],可换乘台北市联营公交车或新北市公交车,另外也行驶如“色N”(色=颜色,N=编号,如蓝1、红13等)等以颜色和编号组合命名的接驳公交车系统[51],使用悠游卡、一卡通、爱金卡的旅客于换乘优惠容许时间(目前1小时)内搭乘捷运直接换乘公交车,或搭乘公交车直接换乘捷运,依不同票种可享有不同额度之优惠,此外,部分百货公司、饭店、运动场所、医院等机构也有行驶免费接驳车至附近的捷运站(详见免费接驳车线路列表(便民线路、其他线路))。
运量
编辑从捷运通车至路网建构以来,运量逐年增加,目前运量约每天200万人次上下。
行动通信
编辑台北捷运覆盖了移动电话网络,台北捷运的车站附有第四代行动通信(4G)及第五代行动通信(5G)等电信业者的移动网络。
自行车乘车服务
编辑为便利自行车民众搭乘捷运的便利性,于北捷路网大部分线路/车站提供开放自行车乘车服务,自行车民众可搭乘电梯及无障碍坡道,向询问处购买“人车同行票”,并仅限于头尾车厢之1-1、1-2、6-3、6-4号门上下车(支线为1-1、1-2、3-3、3-4号门)。
识别标志
编辑台北捷运的识别标志呈六角形造型,上下两半互为依扶,隐含两仪六合混元一体弥漫宇内之意,二“人”字图案,作双向奔驰乃人来人往之意,并代表捷运系统堤供民众运输之效能,外型有如鸟之飞翔,有捷如飞之意,色彩以蓝、白两色显示沉静、清洁与速捷。
台北捷运的品牌标志(企业识别标志)则以上述标志为基础调整。现行品牌标志是第四代版本,自2021年3月25日起使用。
-
台北捷运系统识别标志
-
台北捷运企业识别标志
硬件设施
编辑车站
编辑目前台北捷运共有131个车站,其中16个是换乘车站;若会让的各线路站台相互独立,捷运公司和捷运局统计时,将九个非平行换乘站的各线路站台视为多个车站。
站台
编辑站台设计采用侧式站台、岛式站台、叠侧式站台、岛式叠式站台、混合式站台等五种型式。各站站台长度,文湖线均有六节车厢长,目前仅使用四节车厢的空间。至于高运量线路各站皆有六节车厢长,仅小碧潭站为三节长。
站台门
编辑依北捷局文献称呼,站台门依形式区分为“高站台门”和“低站台门”。由于落轨事件会对捷运系统、行车和乘客造成严重干扰,为了顾及乘客安全[53],曾在没有站台门的车站派员加强巡逻,并自2005年11月开始逐步增设低站台门,至2018年9月正式全数完工[54][55]。
高站台门
编辑高站台门因木栅线自动驾驶,全线均有装设。高运量线路因乘客量日益增加及站台、行车安全,二期路网络线站台全装设高站台门。装设高站台门的线路为文湖线全线、信义线、松山线、新庄线、芦洲线、板南线南港展览馆站及顶埔站[40][42][56]。
低站台门
编辑由于高运量线路有行车专员,初期路网仅在站台两端点设站台端点闸门,禁止与阻隔乘客进入,并以红外线越线侦测作为站台轨道侵入预警系统的防护替代。但随着落轨事件频传,最先就台北车站和忠孝复兴站架设1.45米高低站台门,然而因为遮蔽站台广告灯箱的视线,之后加装的低站台门改为1.4米高[53]。分期逐步,初期路网全面增设站台门,并于2018年9月全数完工[40][42][55][57]。 装设低站台门的线路为淡水线及新北投站、新店线及小碧潭站、中和线、板南线永宁站至南港站。
同台换乘站
编辑台北捷运中的跨月台换乘设计,始于1980年代的设计阶段,中华民国交通部运委会聘请BMTC与中华顾问工程司(今台湾世曦工程顾问股份有限公司)组成计划小组进行设计。其中BMTC部分人员为曾经参与香港地铁设计的工程师,故将香港的同月台换乘设计加入台北捷运当中,取代了原先部分会让站必须上下楼层、徒步进行换乘的动线。
开工之后,共兴建了4座同台换乘站。有别于2个站构成的双胞胎转车组[ae],台北捷运是由3座两两相邻的车站——中正纪念堂站、古亭站及东门站,形成“三角转车组”。西门站则是除此转车组外的第4个换乘站。
车站命名
编辑台北捷运车站的中文名称,字数介于2至6字不等。命名的主要原则,系以所在地附近之地名、街道、地标或名胜古迹、提供土地的机构为主[58][59][60]。部分车站具有双站名,如台北101/世贸站及广慈/奉天宫站。少部分车站于启用后更名,如“新店区公所站”、“南京复兴站”[af]。
站名译音方面,早期除淡水站[ag]、人名采用其惯用拼法外,皆采用当时惯用的威妥玛拼音或邮政式拼音[63]译写。2003年台北市政府决定改采汉语拼音[64],仅台北因已为国际通用而维持Taipei。台北县当时采通用拼音,因此境内车站加注通用拼音[65][66],直到2009年中华民国政府改以汉语拼音为标准英译而去除。2011年6月,因内政部地政司以具有历史悠久及特殊意义两项原则,而配合将淡水的译名恢复为Tamsui[67]。
站名加注
编辑部分车站站名为尊重民意,或是车站出入口用地由机关学校提供,于轨道旁站名板以括号、斜线或直线分割方式加注标示别名(即俗称的副站名),中正纪念堂与十四张站增加加注于出入口站名版。目前共有26个车站加注标示。
列车
编辑台北捷运列车皆为动力分散式的电力动车组,以第三轨供电(750伏特直流电)方式推进[68],并搭载列车自动运行装置,可以在无人自动或行车专员驾驶下开停车及开关乘降门。
中运量
编辑中运量系统部分,文湖线为胶轮路轨系统。初期采用由法国马特拉设计和制造之VAL256电力动车组、机电、信号系统[69]。然而1997年马特拉和捷运局发生合同纠纷后,不再提供维修服务;后其又被德国西门子公司并购,维修服务亦改由西门子提供[70]。现在使用加拿大庞巴迪运输的INNOVIA APM 256型电力动车组与CITYFLO 650机电、信号系统。列车编制为1对2辆,2对4辆为1列。采用自动驾驶,由计算机控制,列车不配置行车专员。
高运量
编辑高运量系统部分,列车使用钢轮,行驶于钢轨轨道上。高运量线路列车皆采用钢轮钢轨系统,轨距采用标准轨。高运量列车有5种型式:301型、371型、381型由日本川崎重工制造,321型和341型由德国西门子公司制造。未来将于2026年引进现代Rotem所制造列车。[71]主线列车编制为1组3辆,2组共6辆为1列;支线列车则是单组3辆1列[ah]。原则配置一名行车专员,负责操作车关关闭。
隧道
编辑地上隧道
编辑除了河底隧道[ai]之外,另外还有两座位于地面上的隧道。一座位于红线竹围站-关渡站段上,为台铁淡水线“关渡隧道”改建而成;一座位于棕线麟光站-辛亥站段上,俗称“福州山隧道”[aj]。
麻花隧道
编辑信义线、新庄线于东门站会让,共有五条隧道[ak],且设计为平行换乘,在杭州南路地下以麻花辫型式纵相交叠[al][72][73][74]。该段工程于2005年9月随着信义线动工而展开,2009年1月完成[74]。由于路幅狭窄、穿越大量建筑地底,隧道兴建难度高,也是台湾首宗在狭小区域内进行多条隧道且近里程交叠的工程。[74]
相关事件
编辑路网图
编辑公共艺术
编辑设有公共艺术作品的车站如下列表[75][76],其中中山站和台北车站设有艺文廊,部分艺术概念则直接融入车站建筑。如南港站便于站内出入口穿堂层、出入口楼梯侧、穿堂层公共区通道和站台侧墙等处以艺术珐琅板呈现6幅出自几米绘本〈地下铁〉的大型彩色壁画。
- 文湖线:南港展览馆站-松山机场站
- 淡水信义线:石牌站、明德站、士林站、圆山站、双连站、台北车站 、台大医院站、东门站-象山站、新北投站
- 松山新店线:松山站-北门站、中正纪念堂站、古亭站、公馆站、大坪林站、新店站
- 中和新芦线:芦洲站/回龙站-南势角站
- 板南线:南港展览馆站-昆阳站
纪念铭板、纪念碑
编辑台北捷运的车站、线段,都会有纪念线路和车站通车的铭板。以古亭站为例,位于出口一设有古亭站和该段通车的纪念铭板。铭板上之线路名称以工程为单位,是故一期路网中小南门站与台大医院站,分别注记为南港线与新店线,而非新店线与淡水线。
纪念章
编辑现台北捷运各站之车站纪念章,大多以该站文化、观光为主轴,供游客作为纪念。纪念章大多放置在服务台旁,依线路有不同的章戳形状及颜色[77]。曾有环状线之纪念章,于移交经营权后取消[78]。
参见
编辑注释
编辑- ^ 1.0 1.1 西门站、中正纪念堂站、古亭站及东门站等4个换乘站于不同线路共用站体计为1站,其余换乘站计为2站。
- ^ 多以采用俗体的“台北捷运”表记。而因汉语圈内各地习惯用语的不同,香港和中国大陆有时以“台北地铁”称呼。
- ^ 其中 中和新芦线于一端分歧成新庄线、芦洲线2条主线。
- ^ 行政院经济建设委员会,国发会前身
- ^ 交通部运输计划委员会,交通部运输研究所前身
- ^ 由三间美国顾问公司所组成。
- ^ 此版本里,红线始于淡水终于新店;橙线即今日中和线,惟站数较多,终点位置不同;蓝线始于浮洲车站,走忠孝东路,终于松山车站;棕线即今日木栅线,惟走木栅路及庆城街。
- ^ 黄线修正为环状线第一阶段及北环段,棕线支线修正为南环段,紫线始于桃园机场终于林口或松山机场
- ^ 非淡海轻轨,走线大不相同。
- ^ 另外,三莺线规划书揭示以台北捷运系统送审;桃园机场捷运(台北-机场段)之前身为台北捷运紫线,随后与桃园捷运蓝线合并由交通部担任主管机关。
- ^ 本分段系受新北市府委托兴建,由台北市捷运局代办。[35]
- ^ 现行规划环状线总里程。
- ^ 民生汐止线全线已改由新北市府担任全线地方主管机关。本分段将由台北市府委托新北市捷运局代办。
- ^ 本分段系受新北市府委托兴建,由台北市捷运局担任建设地方主管机关。也是首次全线与地方主管机关不同之情事,并引发经营权争议。
- ^ 现行规划环状线总里程。
- ^ “一站台列车往南港展览馆”、“二站台列车往动物园”,全自动声控。
- ^ “一站台列车往淡水(北投)”、“二站台列车往象山(大安)”(换乘站及端点站除外),其中大安站为平峰区间车的端点站,列车抵达该站第二站台后广播“二站台进站列车不提供载客服务,请改搭下一班往象山的列车”。
- ^ “一站台列车往松山”、“二站台列车往新店(台电大楼)(小碧潭)”(换乘站及端点站除外),其中台电大楼站为平峰区间车的端点站,列车抵达该站第二站台后广播“二站台进站列车不提供载客服务,请改搭下一班往新店的列车”,七张站为小碧潭支线终点站,列车抵达一站台后广播“一站台进站列车不提供载客服务,请改搭下一班往松山的列车”。
- ^ “一站台列车往回龙(芦洲)”、“二站台列车往南势角”(换乘站及端点站除外)。
- ^ “一站台列车往南港展览馆(昆阳)”、“二站台列车往顶埔(亚东医院)”(换乘站及端点站除外),其中亚东医院站为平峰区间车的端点站,列车抵达该站第二站台后就会变成“二站台进站列车不提供载客服务,请改搭下一班往顶埔的列车”,少数列车以昆阳为终点站,抵达一站台后广播“一站台进站列车不提供载客服务,请改搭下一班往南港展览馆的列车”。
- ^ 2012年1月起,于新芦线、中和线,于往辅大、芦洲之重叠区间提醒乘客“○站台列车往○○。/Platform ○ for ○.”。2013年7月起,淡水线、新店线、板南线的区间车也采用(2013年7月23日先于淡水线石牌站实施,而于7月31日扩大实施,随信义线通车后不分区间、全程车均采用。),同年11月起信义线、小南门线(随信义线通车,小南门线由中正纪念堂站向南延驶至新店线台电大楼站。)也正式采用。
- ^ 过去曾于中和线试办以柔和的音乐声作为警示音的方案,惟配合“捷运声音地景计划”,2015年5月后中和新芦线各站的警示统一为鸟鸣声[45]。
- ^ 2022年7月曾于淡水信义线试办站名换乘新广播,由谢佼娟调试配音(仅301型029/030编组以及381型523/524编组实装)。
- ^ 台北市政府原住民事务委员会曾提议大众捷运工具行经原住民集居地或对原住民族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的场所时,可增加原住民族语的播音服务。
- ^ 华语、英语→华语、闽南语、客语、英语→华语、英语、闽南语、客语→现今的华语、英语、日语、韩语、闽南语、客语。有别于一般地铁系统的英语广播,台北捷运英语播报站名时会特别加上“station”。亦曾考虑于部分车站增加原住民语广播,但并未付诸实行[x][46]2018年8月,淡水信义线及板南线部分车站增设日语到站广播[47]。2023年8月,部分车站增设韩语到站广播。2024年,于终点站、换乘站及部分车站增设日语与韩语广播。2024年6月17日,全线车站均启用日、韩语广播。
- ^ 2000年最初的中英文广播为:“往○○(○○方向)的旅客,请在本站换车。”和“Attention,Passengers transferring to ○○ line, please change trains at this station.”。2011年,英文换乘提示变更为精简版本,广播为:“换乘文湖线(淡水线/新芦线/板南线/中正纪念堂/南势角/新店),请在本站换车。”和“Transfer station for the Wenhu Line(Tamsui Line/Xinlu Line/Bannan Line/C.K.S. Memorial Hall/Nanshijiao/Xindian).”。导入线路编号后,中、英文换乘广播内容为:“换乘1号文湖(2号淡水信义/3号松山新店/4号中和新芦/5号板南)线,请在本站换车。”和“Transfer station for the Line.”
- ^ 早期曾称Taoyuan metro
- ^ 其它宣导广播,包含下车时请注意间隙、换车时请勿奔跑、您好,请尽量往车厢内部移动,以利其他旅客上下车、乘降门即将关闭。区间车终点站时,会预先提醒续行前往末端的旅客提前换车。行驶站间里程较长时,适时播放其他内容之宣导广播。当淡水信义线区间车停靠奇岩站时,由于下一站为区间车终点站北投站,因北投站站台配置的关系无法同台换乘淡水方向的列车,因区间车抵达时会停靠在三站台,而往淡水方向的列车抵达时则是会停靠在一站台,会在播完站名广播后加上“您好,本列车终点站为北投站,继续往淡水及关渡方向的旅客,请于奇岩站换车”的广播提醒旅客换车。当中和新芦线列车停靠松江南京站时,加上“并依换乘指标前往正确站台搭车”的中文广播提醒旅客,因松江南京站站台设计相较其它换乘站比较特殊,下层 中和新芦线为岛式站台,上层 松山新店线为侧式站台,因此在松山线通车后会经常发生有旅客走错站台的情形。
- ^ 也有少数不采用这种命名方法,例如小碧潭站外的公交车站牌仍维持“中央新村”的旧名,台电大楼站外称为“罗斯福师大路口”。
- ^ 环状线亦同
- ^ BMTC原先规划两线的另一换乘站民权西路站亦为跨月台换乘设计,后来实际兴建时取消,因此台北捷运的同台换乘服务未形成双胞胎转车组。
- ^ 部分车站虽在规划阶段已有命名,但仍在正式运营前,因为景点、历史、代表性等因素变更。红树林站原订“竿蓁林”。明德站原订“天母”。亚东医院站原订“湳子”。大桥头站原订“大桥国小”。南港软件园区站原订“经贸北站”。南港展览馆站原订“经贸南站”。信义安和原订“安和路”。台北101/世贸站原订“世贸中心”。台北小巨蛋站原订“市立体育场”站。
- ^ 参考荷西时期以来的名称Tamsui[61]写作Tamshui[62]。
- ^ 新北投支线的运用,早期以301型6辆,随后因噪音改以解编与改造013/014以3辆运行;小碧潭支线则以321型6辆以物理阻隔方式仅开放3辆上下车。直到371型3系引入。
- ^ 文湖线大直站-松山机场站段贯穿基隆河、 松山新店线景美站-大坪林站段贯穿景美溪、 中和新芦线古亭站-顶溪站段贯穿新店溪、三重国小站/台北桥站-大桥头站段贯穿淡水河、三重站-先啬宫站贯穿二重疏洪道、 板南线龙山寺站-江子翠站段贯穿新店溪
- ^ 两条隧道事实上未有正式名称,现有俗称是台北市政府捷运工程局为了工作方便而定的。
- ^ 包含信义线上下行路轨、新庄线上下行路轨和共同管道。
- ^ 其中最浅者为深达7至8米的共同管道,其次为13.4米的新庄线上行隧道,最深则为深约25.3米的信义线下行隧道。
参考资料
编辑引注
编辑- ^ 1.0 1.1 路網與系統. 台北大众捷运股份有限公司. 2015-12-09 [2023-1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19) (中文(台湾)).
- ^ 關於我們>統計資料>旅運量. 台北大众捷运股份有限公司. 2019-10-15 [2019-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8) (中文(台湾)).
- ^ 臺北市交通統計查詢系統. [2014-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22).
- ^ 4.0 4.1 使命與願景. 台北大众捷运股份有限公司. 2010-10-11 [2010-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26) (中文(台湾)).
- ^ 杨子葆. 台北捷運20歲/處處有歷史和故事. 台北画刊 (台北市政府观光传播局). 2016-03, (578): 20 [2019-10-01]. ISSN 0039-905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01) (中文(台湾)).
- ^ 維持北市通勤交通 孫運璿主張 建捷運系統. 联合报. 1968-06-29: 第2版.
- ^ 7.0 7.1 7.2 7.3 7.4 7.5 刘宝杰,吕绍炜. 《捷運白皮書: 4444億的教訓——臺北捷運》. 时报. 1994. ISBN 957-13-1432-3 (中文(台湾)).
- ^ 8.0 8.1 8.2 《捷運技術·臺北都會區捷運路網規劃理念》. 台北大众捷运股份有限公司. : 第22期 (中文(台湾)).
- ^ 9.0 9.1 台北市政府捷运工程局 (编). 臺北捷運五年大事紀要. 台北市政府捷运工程局. 1992: 页1, 16, 86. ISBN 957-00-0430-4 (中文(台湾)).
- ^ 范植明. 他山之石-六線齊發 最大錯誤 獅城取經 決先推動木柵線通車. 联合报. 1995-09-26: 第14版.
- ^ 臺北捷運內湖線大直段二十三日動工. 大纪元时报. 2002-05-20 [2006-09-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29) (中文(台湾)).
- ^ 捷運天蠶變—火燒車疑雲(台灣光華雜誌). [2024-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29) (中文(台湾)).
- ^ 孙友廉. 木柵捷運線 馬特拉勝訴 北市要賠16.4億. 自由时报. 2005-07-23 [2006-09-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18).。
- ^ 臺北市文山區誌: 第三章 捷運. 台北市文山区公所. [2010-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2) (中文(台湾)).
- ^ 杨丽华. 馬市長主持捷運小碧潭支線完工通車典禮. 2004-09-29 [2011-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1-06) (中文(台湾)).
- ^ 捷運板橋土城線通車路線說明. 台北市政府交通局. [2011-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09) (中文(台湾)).
- ^ 幾米「畫」妝 捷運南港站今通車. 苹果日报. 2008-12-25 [2011-01-10] (中文(台湾)).[永久失效链接]
- ^ 18.0 18.1 蘆洲線正式通車 一個月免費試乘. 台北大众捷运股份有限公司. 2010-11-03 [2011-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1-09) (中文(台湾)).
- ^ NOVA官方网站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4-01-15.. (英文).
- ^ COME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英文).
- ^ 《臺北捷運公司2011年年報》 (PDF). 台北大众捷运股份有限公司. [2014-12-2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6-02-02) (中文(台湾)).
- ^ 捷運南港線南港展覽館站通車環狀路網實質成形 每年服務超過5億人次今年將加入世界大型地鐵營運行列. 台北大众捷运股份有限公司. 2011-02-27 [2011-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3-02) (中文(台湾)).
- ^ 23.0 23.1 23.2 《臺北捷運公司2013年年報》 (PDF). 台北大众捷运股份有限公司. [2014-12-2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8-11-18) (中文(台湾)).
- ^ 北捷新莊線迴龍站通車 郝龍斌:北北桃共榮的起點. NOWnews 今日新闻. 2013-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12).
- ^ 臺北捷運車站站名增加編號作業 10月初起分3階段逐站施作 預計明年7月中旬前全面更新. [2017-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16).
- ^ 克服萬難的新莊機廠啟用營運 (PDF). [2021-06-1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6-24).
- ^ 「OPEN!3環6線」三環六線進度公開專頁. open33.ntpc.gov.tw. [2021-05-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8).
- ^ 台北市政府捷运工程局. 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 台北市政府捷运工程局. 2012-07-05 [2021-05-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4) (中文(繁体)).
- ^ 新北負責環狀線經營權?捷運局:契約到期後交接. 联合新闻网. 2022-06-06 [2022-06-06] (中文(台湾)).
- ^ 捷運環狀線雙北共識 新北112年1/31收回自營. 中央社 CNA. 2022-06-06 [2022-06-06] (中文(台湾)).
- ^ 高华谦. 交通部核准移轉 新北23日全權掌握環狀線經營權. 中央社. 2023-05-16 [2023-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21).
- ^ 土城線延伸頂埔段路線說明. 台北市政府捷运工程局. 2018-04-02 [2020-0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21).
- ^ 土城線路線說明. 台北市政府捷运工程局. 2018-04-02 [2020-0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5).
- ^ 新北市政府捷运工程局. 萬大中和線. [2023-1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02).
- ^ 黄怡娟. 各都會區捷運路網概況. [2024-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11).
- ^ 涂维穗. 都會區捷運系統建設之現況概述. 财团法人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 2002-12-12 [2011-0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中文(台湾)).
- ^ 松山线通车后之台北捷运线路图大公开!整合线路名称并附加数字编号(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台北大众捷运股份有限公司. 2014-10-11. [2014-12-18].
- ^ 工程進度. 台北市政府捷运工程局. [2021-04-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22) (中文(台湾)).
- ^ 信義線東延段施工資訊平台. 中华工程. [2021-0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9) (中文(台湾)).
- ^ 40.0 40.1 40.2 第三篇 工程設計 (PDF). 台北市政府捷运工程局. [2014-12-18].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4-12-18) (中文(台湾)).
- ^ 江嘉泓. 臺北市捷運系統視障者無障礙環境設施之研究與探討. 2007-12 [2011-0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25) (中文(台湾)).
- ^ 42.0 42.1 42.2 刘坤彊. 臺北捷運系統概論 (PDF). 台大营建知识网. [2011-01-1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1-06-26) (中文(台湾)).
- ^ 臺北捷運系統旅客須知. 台北大众捷运股份有限公司. 2010-12-16 [2011-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06) (中文(台湾)).
- ^ 《臺北捷運公司2012年年報》 (PDF). 台北大众捷运股份有限公司. [2014-12-2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4-12-20) (中文(台湾)).
- ^ 為地景聲音做準備 捷運中和線離站音樂沒了. 自由时报. 2015-05-17 [2011-0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9) (中文(台湾)).
- ^ 臺北市政府原住民事務委員會施政報告. 台北市政府. 2005-0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01).
- ^ 快訊/北捷說日語!車廂廣播增日語 5語報站. TVBS新闻. 2018-08-12 [2019-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13) (中文(台湾)).
- ^ 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標誌基本要素. [2021-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9).
- ^ 苏炜翔. 台北捷運標示系統:一些搜查(新增補充). justfont. 2013-03-13 [2021-1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8) (中文(台湾)).
- ^ https://www.metro.taipei/News_Content.aspx?n=30CCEFD2A45592BF&sms=72544237BBE4C5F6&s=45ECFBCDC4054F58%7C 是“동문”还是“둥먼”? 韩语抉择大考验! 台北捷运更臻国际化 即日起完成21站列车日、韩语到站广播 8月底前完成21站日、韩语站名指标
- ^ 公車動態資訊系統. 台北市公共运输处. [2010-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1-29) (中文(台湾)).
- ^ 帶自行車搭捷運. 台北大众捷运股份有限公司. 2023-05-30 [2023-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10).
- ^ 53.0 53.1 北捷再传落轨 15站将增设站台门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11-05-11
- ^ 防跳軌 北捷15站設月台門. 苹果日报. 2010-10-21 [2016-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12) (中文(台湾)).
- ^ 55.0 55.1 延後2個月 北捷117站月台門總算全建置完. 联合新闻网. 2018-09-29 [2018-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9) (中文(台湾)).
- ^ 防跳軌 捷運3站將設月台門. 自由时报. 2009-0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4-28) (中文(台湾)).
- ^ 臺北捷運淡水線民權西路站月台門9月2日正式啟用.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01) (中文(台湾)).
- ^ 捷運百科—車站命名始末. 台北市捷运工程局. [2006-09-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29) (中文(台湾)).
- ^ 臺北捷運府中站 春節前將加註「林家花園」. NOWnews 今日新闻. 2007-01-23 [2011-0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27) (中文(台湾)).
- ^ 〈臺北市臺北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捷運車站命名更名或車站站名加註名稱作業要點〉. 台北市法规查询系统. 台北市政府法务局. 2019-01-17 [2019-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9).
- ^ 淡水、Tamsui 与 Danshui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09-04-23.
- ^ Tamshui Line Information. 台北捷运公司. (原始内容存档于1998-07-03).
淡水 TAMSHUI
- ^ Mucha Line Information. 台北捷运公司. (原始内容存档于1998-07-03).
南京东路 NANKING EAST ROAD
- ^ 捷運百科—捷運車站名採漢語拼音說明. 台北市捷运工程局.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1-10) (中文(台湾)).
- ^ 臺北捷運車站英譯 年底全面改為漢語拼音式. 大纪元. 2003-11-23 [2011-0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15) (中文(台湾)).
- ^ 捷運站名英譯拼音方式係採漢語拼音. 台北市政府交通局. 2004-1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22) (中文(台湾)).
- ^ 淡水、鹿港不愛漢語拼音 2古城爭回傳統譯名. 自由时报. 2011-06-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12) (中文(台湾)).
- ^ 捷運百科—機電設施(臺北市捷運工程局). [2006-09-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11-04) (中文(台湾)).
- ^ 阮达仁, 朱唯中, 李健男, 张国鸿. 《軌道經營與管理·文湖線行車地理資訊系統》 (PDF). 台北市政府. 2012-07-01 [2014-12-2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4-12-20) (中文(台湾)).
- ^ 關於西門子-產品事業. 西门子台湾. [2011-0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16) (中文(台湾)).
- ^ 联合新闻网. 台北捷運將引進「韓國樂鐵電聯車」 6大亮點曝光. 联合新闻网. [2024-03-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14) (中文(台湾)).
- ^ 方永寿, 朱旭主编. 《捷运大地工程困难案例》. 地工技术研究发展基金会. 2009-02.
- ^ Five Shield Tunnels Intersect Underneath Dongmen Station. 2005-06-05 [2010-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6-15).
- ^ 74.0 74.1 74.2 臺北捷運東門站麻花隧道宣告成形. Department of Rapid Transit Systems. 2009-04-01 [2011-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2-11) (中文).
- ^ 公共藝術簡介(臺北市捷運工程局). [2006-09-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8-20).
- ^ 公共藝術簡介. 台北大众捷运股份有限公司. [2008-04-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3-29) (中文(台湾)).
- ^ 台北捷运公司. 車站專屬紀念章戳. 台北捷运公司. [2023-06-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10).
- ^ 台北捷运公司. 環狀線專屬紀念章戳 (PDF). 台北捷运公司. [2023-08-0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5-22).
参考书目
编辑- 刘宝杰, 吕绍炜. 《捷運白皮書: 4444億的教訓——臺北捷運》. 时报出版. 1994. ISBN 957-13-1432-3 (中文(台湾)).
- 台北市政府捷运工程局 (编). 臺北捷運五年大事紀要. 台北市政府捷运工程局. 1992. ISBN 957-00-0430-4 (中文(台湾)).
外部链接
编辑- 台北捷运公司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繁体中文)、(英文) 、(日语)、(朝鲜文)
- 台北捷运的Facebook专页
- 台北市政府捷运工程局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繁体中文)
- 新北市政府捷运工程局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繁体中文)
- 台北市法规查询系统—捷运类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繁体中文)
- Urbanrail.net (英文)
- 中华技术电子书-捷运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繁体中文)
- 台北市捷运工程之回顾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繁体中文)
- Department of Rapid Transit Systems (英文)
- 台北捷运线路和票价查询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繁体中文)
- 台北捷运出口查询|捷近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查询捷运出口到目的地最近的线路及导航
- “OPEN!3环6线”三环六线进度公开专页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繁体中文)
- 台北捷运2021新品牌形象网站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台北捷运线上商城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台北捷运官方直营店-虾皮商城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台北捷运 - 台北旅游网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台北捷运Go APP(ios版)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台北捷运Go APP(Android版)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