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紀年表,又稱中世紀時間軸中世紀時間線,記錄5至15世紀發生的重大事件。這一時期介於古典時代晚期近代之間。

中世紀前期

編輯

5至6世紀

編輯
年份 日期 事件 意義
約400 居住在高地的瑪雅文明向居住在低地的特奧蒂瓦坎遷移 瑪雅文明馬雅語系開始在高地衰落[1]
405 耶柔米完成武加大譯本 基督福音書有拉丁語譯本[2]
410 8月24日 西哥特人在其國王亞拉里克一世的帶領下洗劫了羅馬 西羅馬帝國開始衰落[3]
431 6月22日至
7月31日
以弗所公會議 確認原始尼西亞信經[4],譴責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聶斯脫里的教義,使聶斯脫里被流放,與東方教會分離
455 6月2日 汪達爾人在其國王蓋薩里克的帶領下洗劫了羅馬英語Sack of Rome (455)[5] 另一個導致羅馬帝國的衰落的事件。有些歷史學家認為這是「羅馬帝國的終結」[6]
476 9月4日 奧多亞塞廢黜羅馬皇帝羅慕路斯·奧古斯都 有些歷史學家認為中世紀由此開始
480 4月25日 尼波斯死亡,這是最後一個被承認的羅馬皇帝 有些歷史學家認為中世紀由此開始
493 3月15日 狄奧多里克大帝拉韋納圍城英語拉韦纳围城 (490年–493年)後的一次宴會上殺死奧多亞塞 東哥德王國在493年至553年統治意大利
約500 蒂卡爾成為瑪雅文明中心 瑪雅文明特奧蒂瓦坎文明開始交融[1]
約500 蒙斯巴多尼庫斯戰役英語Battle of Mons Badonicus 威塞克斯王國向英格蘭的進攻受到凱爾特布立吞人阻攔。該場戰役因有亞瑟王而知名,但由於資料有限,無法確定戰鬥的時間、地點和細節[7][8]
507 法蘭克人在國王克洛維一世帶領下打敗西哥特人 西哥特人撤退回西班牙[9]
約524 波愛修斯出版哲學的慰藉 這是西方在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早期關於基督教最有影響力的著作之一[10]
525 狄奧尼修斯·伊希格斯出版狄奧尼修斯復活節年表英語Dionysius Exiguus' Easter table 基督紀年誕生,後被格里曆儒略曆採用
527 8月1日 查士丁尼一世成為拜占庭皇帝 查士丁尼在529年頒布查士丁尼明法大全,並擴張帝國的領土,打敗東哥特人,奪回了羅馬
529–534 查士丁尼一世出版民法大全
529 努西亞的本篤卡西諾山建立修道院 努西亞的本篤建立的第一個修道院。他一生中創立了12個修道院。本篤會誕生
532 1月1日 君士坦丁堡發生尼卡暴動 近半個城市被燒毀破壞,數萬人死亡[11]
533 12月15日 貝利撒留帶領拜占庭打敗汪達爾人,奪回北非 汪達爾王國滅亡,拜占庭收回了北非的失地
535–554 查士丁尼一世為收復意大利發動哥特戰爭 拜占庭收回了意大利,但造成帝國的經濟衰退。後來東羅馬帝國倫巴第人打敗,失去意大利
563 聖高隆愛奧那島建立傳教部 修建修道院,使皮克特人逐漸基督化。修道院於794年被維京人毀滅 [12]
568 倫巴底王國在意大利建立 統治意大利。774年被法蘭克人滅亡
約570 穆罕默德出生 自稱是真主的使者,統一阿拉伯半島
589 中國隋朝發動隋滅陳之戰,陳朝滅亡 中國在近400年的混亂後重新統一
590 9月3日 額我略一世成為教宗 任期間通過改革,使羅馬教會迅速發展。
597 奧古斯丁到達肯特郡 英格蘭開始基督化
598–668 中國隋朝唐朝高句麗發動大規模戰爭 戰爭使隋朝衰落並滅亡。高句麗要面對來自唐朝新羅的威脅
約600 特奧蒂瓦坎發生一場巨型火災[13] 特奧蒂瓦坎帝國滅亡。蒂卡爾成為中部美洲最大的城邦[1]

7世紀

編輯
年份 日期 事件 意義
602–629 最後一次羅馬-波斯戰爭 長期戰爭消耗兩個帝國的實力,使其無法在7世紀30年代對抗阿拉伯軍隊
604–609 中國建造大運河[14] 中國南北貨物運輸更加方便
618–907 中國唐朝 統治中國289年
622 9月9日

至9月23日

穆罕默德麥加遷往麥地那 622年被定為伊斯蘭曆元年
626 君士坦丁堡之圍 君士坦丁堡勝利,阿瓦爾汗國由盛轉衰
627 12月12日 尼尼微之戰 希拉克略領導拜占庭打敗薩珊王朝
632 6月8日 穆罕默德逝世 逝世時,阿拉伯已被伊斯蘭化
632–668 舊大保加利亞王國 王國滅亡後產生保加利亞第一帝國和伏爾加保加利亞[15]
632 6月8日 阿布·伯克爾成為第一任哈里發 儘管他擔任哈里發的時間並不長,但是成功抵擋兩個王國的入侵
633–634 天域之戰英語Battle of Heavenfield 諾森布里亞王國擊敗威爾斯
643 阿姆魯·本·阿斯率領阿拉伯軍隊征服亞歷山大港
645 日本蘇我氏衰落 日本開始逐漸向中國學習。奈良時代在一年後考試
650 斯拉夫完成對巴爾幹半島的占領
約 650 Olmeca–Xicallanca建立霍奇卡爾科城邦 該城市之後成為一個文化商業中心[16]
663 惠特比主教會議英語Synod of Whitby 在英格蘭,羅馬基督教逐漸取代凱爾特基督教
668 朝鮮三國時代結束 新羅統一,朝鮮在30年後進入南北國時代[17]
674–678 君士坦丁堡之圍 伊斯蘭軍隊首次被打敗,阻礙伊斯蘭征服歐洲
681 保加利亞第一帝國建立 一個在中世紀歐洲具有極大影響力的國家誕生
685 丹尼奇坦之戰英語Battle of Dun Nechtain 皮克特人打敗諾森布里亞王國
687 特里之戰英語Battle of Tertry 確立丕平二世紐斯特利亞奧斯特拉西亞的市長地位,削弱了墨洛溫王朝的實力
698 阿拉伯軍隊發動迦太基之戰英語Battle of Carthage (698) 東羅馬帝國在北非的統治歷史結束
698 朝鮮開始南北國時代 統一新羅渤海國朝鮮半島並存,直至926年[18][19]

8世紀

編輯
年份 日期 事件 意義
711 倭馬亞征服西班牙 安達盧斯伊比利亞半島)被伊斯蘭教統治,直至15世紀末
718 君士坦丁堡之圍失敗 東羅馬帝國保加利亞聯軍消除阿拉伯在東南歐的威脅
726 破壞偶像主義利奧三世統治下的拜占庭流行,但遭到額我略二世的反對
732 10月 圖爾戰役 導致法蘭克人建立加洛林帝國的一個重大事件,阻止摩爾人向西南歐推進
735 5月26日 比德逝世 後被尊稱為「英國歷史之父」
750 1月25日 阿拔斯王朝建立 統治時間最長的哈里發國。1519年被奧斯曼帝國吞併
751 矮子丕平建立加洛林王朝
754 丕平將中部意大利獻給教皇 教宗國的建立提供了法律基礎,同時還將教宗的世俗權限擴展到羅馬公國之外
768 查理曼大帝登基
778 8月15日 龍塞斯瓦耶斯隘口戰役
786 9月14日 哈倫·拉希德成為哈里發
793 維京人洗劫了林迪斯法恩[20] 持續兩個世紀的維京時代開始
794 日本進入平安時代 日本歷史古典時代末期。平安時代時日本深受中國影響
795 7月29日 奧法逝世 麥西亞王國在英格蘭的統治結束
800 12月25日 查理曼加冕為神聖羅馬皇帝 查理曼帝國成為羅馬帝國滅亡之後歐洲最大的帝國
800 中國人發明火藥 火藥武器從中國傳播至阿拉伯印度歐洲

9世紀

編輯
年份 日期 事件 意義
814 1月28日 查理曼逝世 約30年後,查理曼帝國分裂
827 穆斯林征服西西里 穆斯林第一次嘗試征服拜占庭的西西里島。965年徹底征服
830 花拉子米完成《代數學
840 穆斯林占領巴里和意大利南部的大片地區
843 查理曼的孫子簽訂凡爾登條約,查理曼帝國分裂 神聖羅馬帝國的建立提供條件
843 肯尼思·麥克亞爾賓建立阿爾巴王國英語Kingdom of Alba
862 維京人開始統治俄羅斯
864 保加利亞基督化英語Christianization of Bulgaria 鮑里斯一世在864年皈依基督教。保加利亞王國受東羅馬帝國的影響而覆滅[21]
866 日本進入藤原氏開始發展 藤原氏成為日本平安時代最強大的氏族,並持續近三個世紀
866 維京大軍到達英格蘭
868 金剛經開始在中國印刷 世界上產生印刷品
871 阿爾弗雷德大帝登基,成為統一英格蘭後的第一個國王 抵禦維京人的入侵,制定新的法律,宗教和學術活動得以恢復
約 872 金髮哈拉爾成為挪威國王
874 諾斯人定居冰島
882 基輔羅斯成立 11世紀中期在智者雅羅斯拉夫的統治期間達到巔峰,13世紀蒙古征服基輔羅斯,國家滅亡
885 西里爾與美多德到達保加利亞 創造西里爾字母。幾十年內,保加利亞成為斯拉夫人東正教會的中心
885–886 維京人襲擊巴黎英語Siege of Paris (885–86)
893 西美昂一世成為保加利亞第一帝國的統治者 保加利亞第一帝國進入黃金時代(896-927)。西里爾字母普雷斯拉夫文學學校英語Preslav Literary School奧赫里德文學學校英語Ohrid Literary School中快速發展[22][23]

[24]

896 阿爾帕德人馬扎爾人開始在潘諾尼亞地區活動
899 10月27日 阿爾弗雷德大帝死亡
約 900 南部低地瑪雅城市崩潰 瑪雅文明古典期英語Mesoamerican chronology結束。位於尤卡坦半島的瑪雅文明蓬勃發展

10世紀

編輯
年份 日期 事件 意義
907 唐朝滅亡 中國進入五代十國時期
910 長者愛德華成為英格蘭國王,在泰滕霍爾之戰英語Battle of Tettenhall中打敗諾森布里亞王國
910 威廉一世建立克呂尼修道院 克呂尼成為公認的西方修行領袖。 修道院建立後,克呂尼開始改革
911 維京人羅洛依據埃普特河畔聖克萊爾條約建立諾曼底大公國
917 阿克盧斯之戰英語Battle of Achelous (917)西美昂一世打敗東羅馬帝國
919 薩克森公爵亨利一世成為德國國王 亨利一世被認為是中世紀德國創始人
925 托米斯拉夫成為第一個克羅地亞國王英語King of Croatia 托米斯拉夫征服達爾馬提亞潘諾尼亞,建立了一個強大王國
927 埃塞爾斯坦結束七國時代,統一 威塞克斯王國薩塞克斯埃塞克斯肯特東盎格利亞麥西亞王國諾森布里亞王國,建立英格蘭王國
927 波斯尼亞高地之戰英語battle of the Bosnian Highlands托米斯拉夫阿洛格博圖爾英語Alogobotur的領導下打敗保加利亞西美昂一世的軍隊 阻止保加利亞向西方的擴張
927 西美昂一世逝世
929 倭馬亞王朝阿卜杜拉赫曼三世成為哈里發 後倭馬亞王朝(929-1031)開始
936 高麗太祖統一後三國
938 吳權在白藤江之戰中打敗南漢 標誌中國在越南近1000年的統治結束
955 萊希菲爾德之戰奧托一世打敗馬扎爾人 阻止馬扎爾人入侵中歐
c.960 梅什科一世成為西波里安公爵 第一個波蘭統治者
960 趙匡胤奪取後周政權,建立宋朝 北宋和南宋一共統治中國319年
962 奧托一世加冕為神聖羅馬皇帝 第一個被加冕的神聖羅馬皇帝
963–964 奧托罷免若望十二世良八世代替他的職位 羅馬公民承諾,未經帝國批准,不選舉另一位教皇
965–967 波蘭的梅什科一世皈依基督教 基督教成為波蘭國教
969 約翰一世尼基弗魯斯二世被處死
976 拜占庭約翰一世逝世,巴西爾二世獨掌大權 帝國在查士丁尼時代後達到巔峰
978 阿爾曼索爾成為穆斯林de facto統治者
981 拜占庭在巴西爾二世的帶領下開始征服保加利亞 1018年征服完成
985 紅鬍子埃里克流亡到冰島,斯堪的納維亞對格陵蘭的殖民開始
987 于格·卡佩成為法國國王 卡佩王朝建立
988 弗拉基米爾一世·斯維亞托斯拉維奇皈依基督教
989 上帝的和平形成 天主教會第一次採取手段制止私下戰爭,也是中世紀歐洲第一次用非暴力手段控制歐洲社會

中世紀中期

編輯

11世紀

編輯
年份 日期 事件 意義
約1001 萊夫·埃里克松在今天加拿大的蘭塞奧茲牧草地定居 萊夫·埃里克松是在維京人殖民北美事件中第一個在美洲定居的歐洲人
約1005 紫式部創作源氏物語[25][26] 某些人認為這是世界上第一部長篇小說、現代小說和心理小說英語psychological fiction[27]
1016 克努特大帝愛德蒙死後成為英格蘭國王 丹麥人成為英格蘭君主26年
1018 拜占庭的巴西爾二世經過50年的苦戰,徹底征服保加利亞 拜占庭征服保加利亞完成
1025 醫學經典英語The Canon of Medicine完成 18世紀成為歐洲醫學教科書
1037 圖赫里勒·貝格建立塞爾柱帝國 塞爾柱帝國成為十字軍東征時的主要阻力,12世紀拜占庭的對手
1049 良九世成為教皇 良九世後來逐出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米海爾一世(米海爾一世也逐出良九世),造成東西教會大分裂
1050 用於導航的星盤開始在歐洲使用 航海家、占星家、天文學家的早期工具。
1050 懺悔者愛德華建造的西敏寺竣工
1054 東西教會大分裂,將基督教分裂為天主教會東正教會 中世紀時期,兩派之間的關係時好時壞
1066 諾曼底公爵威廉一世發動黑斯廷斯之戰,入侵英格蘭並成為國王 盎格魯-撒克遜人在英格蘭的統治結束
1067 額我略七世成為教皇 教會開始改革
1071 塞爾柱王朝阿爾普·阿爾斯蘭馬拉茲吉爾特打敗東羅馬帝國諾曼人占領了巴里 東羅馬帝國開始衰退
1075 額我略七世發布教宗訓令,限定教皇的權力 額我略改革進入巔峰時期,敘任權鬥爭開始
1077 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亨利四世徒步至卡諾莎,赤腳站在雪地里,請求教皇原諒他的過錯 助長了未來450年裡教皇對帝王的控制
1077 倫敦塔開始建造 倫敦塔成為英國的堡壘
1086 末日審判書開始匯編。威廉一世的一次大規模調查,調查結果編成末日審判書
1088 博洛尼亞大學建立 歐洲最古老的大學
1095 烏爾巴諾二世發動十字軍東征以奪取聖地,和東羅馬帝國阿歷克塞一世共同擊退塞爾柱王朝的突厥人 十字軍東征九場主要戰役中的第一場戰役
1098 熙篤會成立 遵守聖本篤準則,但是反對當時的本篤會
1099 第一次十字軍東征結束。教皇烏爾巴諾二世從穆斯林手中奪回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王國建立,在聖地統治了近兩個世紀

12世紀

編輯
年份 日期 事件 意義
1100 一些中世紀阿拉伯醫學著作拉齊等人翻譯成拉丁文
1102 克羅埃西亞王國匈牙利王國在匈牙利王國的提議下簽訂結盟協議。 中世紀的匈牙利克羅地亞成為共主邦聯直至1526年。1920年,兩國簽訂特里亞農條約劃清疆域邊界
1102 威斯敏斯特主教會議英語Synods of Westminster 廢除聖職買賣,牧師獨身英語Clerical celibacy
1106 9月28日 英格蘭亨利一世坦什布賴戰役中,打敗他的哥哥諾曼底公爵羅貝爾二世,並將羅貝爾囚禁在德維茲城堡英語Devizes Castle顯貴者埃德加紀堯姆·克利頓也被囚禁 加劇了英法之爭
1107 在亨利一世妹妹阿德拉建議下,英格蘭的敘任權鬥爭結束 減少了英格蘭君主和天主教會之間的摩擦
1109 波列斯瓦夫三世納克沃之戰中打敗波美拉尼亞人 波蘭沿海地區的領土重新確立
1109 8月24日 波列斯瓦夫三世亨德斯菲爾德之戰英語Battle of Hundsfeld中打敗神聖羅馬帝國的亨利五世 阻止德國人在中歐的擴張
1116 拜占庭軍隊在阿克謝希爾打敗土耳其人 土耳其人放棄了安納托利亞沿海地區和西部
1117 牛津大學建立 牛津大學是英國最古老的大學
1118 聖殿騎士團成立,保護前往耶路撒冷的歐洲朝聖者
1121 12月25日 聖諾伯特和29個同伴宣誓,標誌普利孟特瑞會成立 普利孟特瑞會在向神聖羅馬帝國東部的斯拉夫人傳福音起重要作用
1122 9月23日 教宗嘉禮二世簽訂沃爾姆斯宗教協定 該協議停止敘任權鬥爭,但皇帝和教皇之間仍有摩擦
1123 3月18日至
3月27日
第一次拉特朗公會議重申沃爾姆斯宗教協定
1125 薩克森公爵洛泰爾二世成為神聖羅馬皇帝 標誌韋爾夫吉伯林衝突的開始
1125–1127 靖康之變 金朝士兵洗劫開封市北宋滅亡,宋朝殘餘勢力向南遷徙至臨安,建立南宋
1130 12月25日 魯傑羅二世成為西西里島最高統治者,對立教宗安那克勒圖二世授予他皇族頭銜 標誌西西里王國建立。諾曼人在地中海區域建立許多帝國,可以與神聖羅馬帝國教宗東羅馬帝國相抗衡
1135 英格蘭陷入無政府狀態 標誌斯蒂芬瑪蒂爾達皇后間長達19年的內戰開始。最終,瑪蒂爾達的兒子亨利二世建立金雀花王朝,統一英格蘭
1139 4月 第二次拉特朗公會議對神職人員進行改革:宣布神職人員的婚姻無效,規範神職人員服裝,禁止攻擊神職人員,否則進行絕罰 執行額我略七世在幾十年前設想的重大改革
1140 格拉提安教令集頒布
1144 聖但尼聖殿重修
1147–1149 首批十字軍國家之一的埃德薩淪陷,第二次十字軍東征開始 首次由歐洲國王領導的十字軍東征
1150 1137年拉蒙·貝倫格四世佩德羅尼拉訂婚後,他們在1150年結婚 這次聯姻使阿拉貢帝國強大,領土擴張到地中海
1150 巴黎大學建立
1152 凱爾斯-梅利豐會議英語Synod of Kells-Mellifont確立愛爾蘭的教區制度,確認阿馬主教長 這次會議標誌愛爾蘭教會納入歐洲主流天主教
1154 亨利二世 建立英美法系
1158 漢薩同盟建立 標誌中北歐貿易進入新時期
1163 巴黎聖母院開始建設 巴黎聖母院是最有名的中世紀哥特式建築之一
1166 斯特凡·尼曼雅一世統一塞爾維亞,建立塞爾維亞國 塞爾維亞開始崛起,統治巴爾幹地區三個世紀。匈牙利帝國和威尼斯共和國和塞爾維亞結盟
1171 亨利二世登陸愛爾蘭,宣揚他至高無上的地位,卡舍爾會議英語Synod of Cashel承認他的主權 亨利登陸後,英格蘭占領愛爾蘭,持續七個半世紀
1174 7月12日 蘇格蘭國王威廉一世阿因維克之戰英語Battle of Alnwick (1174)中被英格蘭人俘虜。他接受英格蘭王室給予他的封建領主地位,並在約克進行效忠儀式 英格蘭征服蘇格蘭的開始
1175 法然創立日本淨土信仰 標誌日本佛教運動開始
1176 5月29日 倫巴第同盟萊尼亞諾戰役中打敗神聖羅馬帝國的腓特烈一世 步兵第一次戰勝騎兵
1179 3月 第三次拉特朗公會議開始
1183 腓特烈一世、教皇和倫巴第人簽署康斯坦茨和約 條約的各種條款破壞了帝國的統一
1183 源義仲平氏家族趕出京都市 兩年後爆發壇之浦之戰
1184 11月 教皇路爵三世頒布教宗詔書Ad Abolendam英語Ad Abolendam 該詔書確立中世紀的宗教裁判所
1185 人類使用並記錄了風車
1185 阿森彼得起義英語Uprising of Asen and Peter 保加利亞第二帝國建立
1185 源氏壇之浦之戰中殲滅平氏家族 鎌倉時代開始
1186 1月27日 神聖羅馬帝國皇位繼承人亨利六世與西西里女王科斯坦察結婚 歸爾甫派和吉伯林派的糾紛轉移到西西里島,推動霍亨斯陶芬王朝滅亡
1187 薩拉丁奪回耶路撒冷 導致第三次十字軍東征
1189 7月6日 理查一世成為英格蘭國王 加重稅收,引起貴族和平民的不滿
1189 11月11日 西西里古列爾莫二世逝世,坦克雷迪登基 導致1191年和1194年的遠征
1189–1192 英格蘭法國神聖羅馬帝國為搶下被回教敘利亞的薩拉丁佔領的耶路撒冷,發動第三次十字軍東征 沒有奪回耶路撒冷
1191 5月至8月 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亨利六世嘗試征服西西里失敗,皇后康斯坦茨被捕 1192年,布林迪西的馬加里托成為第一個被捕皇后馬耳他伯爵英語Count of Malta。同年,在教皇雷定三世的幫助下,皇后獲釋
1192 源賴朝成為征夷大將軍 源賴朝成為日本第一個軍事獨裁者
1193 穆罕默德·本·巴赫蒂亞爾·希爾吉英語Muhammad bin Bakhtiyar Khilji搶劫焚燒了那爛陀寺大學 佛教開始在硬度衰退
1193 第一個商人行會
1195 阿爾摩哈德哈里發(Almohad Caliphate)在阿拉科斯之戰英語Battle of Alarcos中擊敗卡斯蒂利亞王國 阿爾摩哈德驅逐基督徒,在安達盧斯確立自己為最高統治者
1199 歐洲人開始使用指南針

13世紀

編輯
年份 日期 事件 意義
1202 儘管受到教皇依諾增爵三世的威脅,十字軍為了還款威尼斯共和國,洗劫克羅地亞扎達爾 扎拉之圍英語Siege of Zara是第一次天主教十字軍攻擊天主教城市
1202 8月1日 米爾博之戰英語Battle of Mirebeau,英格蘭國王約翰俘虜了布列塔尼阿蒂爾一世和他的妹妹埃莉諾 約翰一直保守這個秘密,直到1241年埃莉諾去世
1204 第四次十字軍東征襲擊君士坦丁堡 東羅馬帝國開始衰落
1205 埃迪爾內之戰英語Battle of Adrianople (1205)卡洛揚帶領保加利亞人打敗拉丁帝國的鮑德溫一世 拉丁帝國開始衰落
1206 成吉思汗成為中國蒙古族可汗蒙古帝國建立 蒙古人將征服大片歐亞陸地,改變世界的版圖
1208 教皇意諾增爵三世勸誘法國國王發動十字軍攻擊阿爾比派
1209 劍橋大學建立
1209 方濟各會建立
1212 西班牙人在拉斯納瓦斯·德·托洛薩會戰中擊敗摩爾人收復失地 到1238年,只有西班牙南部的格拉納達酋長國穆斯林控制
1214 6月27日 布汶戰役 標誌英格蘭安茹帝國崩解和英格蘭國王約翰在位時期長達12年的金雀花-卡佩王朝戰爭結束
1215 6月15日 英格蘭國王約翰頒布大憲章 標誌着中世紀統治者的權力第一次受到限制
1215 第四次拉特朗公會議,命令猶太人穆斯林穿特別服裝,以將其和基督徒區分
1216 教皇承認道明會
1219 塞爾維亞正教會聖薩瓦的領導下獨立
1227 8月18日 成吉思汗逝世 他的帝國被他的兒孫分為元朝察合台汗國欽察汗國窩闊台汗國伊兒汗國
1237–1240 蒙古征服基輔羅斯 基輔羅斯分裂,欽察汗國建立
1246 貴由成為蒙古大汗 他在1246至1248年間統治蒙古帝國
1250 法蘭西國王路易九世第七次十字軍東征被俘
1257 索邦學院開放
1257 英格蘭國王亨利三世被迫簽訂牛津條例
1258 1月29日至
2月10日
巴格達之戰 伊兒汗國的蒙古人控制該地區,伊斯蘭黃金時代結束
1258 蒙古人入侵越南 蒙古軍隊被大越打敗
1272–1273 第九次十字軍東征 最後一次十字軍東征
1273 9月29日 德意志國王魯道夫一世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
1274 托馬斯·阿奎那的著作神學大全在他死後發表
1279 3月19日 崖門海戰 漢人建立的宋朝滅亡,蒙古人建立的元朝開始統治中國
1282 西西里晚禱,西西里人反抗安茹王朝的西西里國王查理一世的統治
1285 蒙古人第二次進攻越南 蒙古人失敗
1287 蒙古人第三次進攻越南 大越元朝建立朝貢關係
1296 英格蘭的愛德華一世進攻蘇格蘭
1297 9月11日 斯特靈橋之役 威廉·華萊士成為蘇格蘭的領袖
1298 馬可·波羅魯斯蒂謙出版馬可波羅遊記 促進亞歐貿易
1299 7月27日 奧斯曼一世建立奧斯曼帝國 統治持續600多年,是統治時間最長的伊斯蘭帝國

中世紀晚期

編輯

14世紀

編輯
年份 日期 事件 意義
1305 8月23日,星期三 威廉·華萊士被執行死刑
1307 10月13日,星期五 法國國王腓力四世下令逮捕並屠殺境內所有的聖殿騎士團成員
1307 亞維農教廷時期開始,聖座遷移到法國亞維農 教皇開始統治羅馬之外的地區,是天主教會大分裂的一個主要原因
1310 但丁出版神曲 中世紀後期的一部代表性的文學作品
1314 6月23日至

6月24日

班諾克本戰役 羅伯特一世使蘇格蘭再次獨立
1325 墨西加人發現特諾奇提特蘭 特諾奇提特蘭後來成為阿茲特克帝國首都[28]
1328 第一次蘇格蘭獨立戰爭英語First War of Scottish Independence以蘇格蘭的勝利告終,並簽訂愛丁堡-諾咸頓條約
1333 流亡的後醍醐天皇回歸,重新掌權,實施建武新政 鎌倉幕府時代結束,但是幾年後室町幕府時代開始
1337 英法百年戰爭開始,兩國為爭奪歐洲的主導地位而戰 戰爭持續了116年,出現了數次轉折,最終法國獲得勝利
1346 8月26日 克雷西會戰 在此次戰役中英格蘭長弓發揮了重要作用。英軍擊敗了約3倍於自己的敵人,取得相當大的勝利。戰役後,英軍更加穩固地控制着加萊騎士精神開始衰落
1347 黑死病開始在歐洲傳播,20%-40%的人在第一年死亡 這場瘟疫持續數年,帶走了歐洲一半的人口
1347 布拉格查理大學建立 世界上最古老的德語捷克語學校
1368 元朝滅亡,餘下的北元繼續統治蒙古 蒙古帝國解體,蒙古治世結束
1370 帖木兒建立帖木兒王朝 此後35年間,帖木兒為了復興蒙古帝國,剝削他統治的伊斯蘭國家,如欽察汗國德里蘇丹國
1378 天主教會大分裂 亞維農教廷瓦解
1380 德米特里·頓斯科伊帶領俄國人在庫里科沃之戰中擊敗蒙古人
1380 傑弗里·喬叟開始寫坎特伯雷故事集 奠定了現代英語的基礎
1381 英國瓦特·泰勒農民起義 英國歷史上波及最廣的一次起義,也是中世紀後期一個著名的起義
1381 約翰·威克里夫聖經翻譯成英文 第一份英文印刷品
1386 10月18日至10月19日 海德堡大學建立 德國最老的大學
1389 6月15日 科索沃戰役
1392 朝鮮王朝建立 統治朝鮮半島500年
1396 尼科波利斯戰役 標誌最後一次十字軍東征失敗,奧斯曼土耳其人征服了保加利亞
1397 卡爾馬聯盟成立 瑪格麗特一世女王統一丹麥瑞典挪威,並持續到1523年
1399 英格蘭國王理查二世將王位讓給博林布魯克的亨利,史稱亨利四世 金雀花王朝結束,蘭開斯特王朝開始

15世紀

編輯
年份 日期 事件 意義
1402 6月20日 安卡拉之戰 巴耶濟德一世帖木兒的軍隊俘虜,造成鄂圖曼帝國大空位期
1405 第一次鄭和下西洋
1409 拉迪斯勞把它在達爾馬提亞的權力以十萬達克特的價格賣給威尼斯共和國 威尼斯統治達爾馬提亞直至1797年
1410 格倫瓦德之戰 立陶宛波蘭條頓騎士團的重要歷史轉折點
1415 葡萄牙王國征服休達 地理大發現提供基礎
1415 10月25日 阿金庫爾戰役,英格蘭國王亨利五世帶領他的軍隊打敗法國,以少勝多,部分原因是使用了英格蘭長弓 英法百年戰爭的轉折點。五年後簽訂特魯瓦條約,亨利五世成為法國皇帝
1417 康士坦斯大公會議結束 接受教宗額我略十二世的請辭,廢黜了兩位對立教宗並選舉了教宗馬丁五世,結束了天主教會大分裂
1419 揚·胡斯逝世四年後,胡斯戰爭在歐洲中部打響
1428 特諾奇提特蘭的第四任國王伊斯科阿特爾特斯科科特拉科潘結盟,擊敗阿斯卡波察爾科 阿茲特克帝國誕生,並開始持續90年的侵略擴張[28]
1429 聖女貞德使奧爾良脫離困境 促使英國人撤離歐洲大陸
1431 5月30日 聖女貞德被處決
1434 位於佛羅倫薩美第奇家族開始發展壯大 接下來三個世紀中,美第奇家族成為歐洲擁有強大勢力的名門望族
1434 揚·范艾克創作阿諾菲尼的婚禮
1438 帕查庫特克成為印加帝國首位帝王 印加帝國建立,文明開始擴張[28]
1439 約翰內斯·谷登堡發明印刷機 文學作品、新聞等更易在歐洲傳播
1443 朝鮮世宗發明諺文
1444 11月10日 瓦爾納戰役 波蘭瓦迪斯瓦夫三世戰死,奧斯曼帝國勝利
1452 腓特烈三世登基
1453 君士坦丁堡奧斯曼土耳其人攻占 東羅馬帝國滅亡。君士坦丁堡成為奧斯曼帝國的首都E
1453 百年戰爭結束 英國在歐洲大陸的領土只剩加來
1455 5月22日 第一次聖奧爾本斯戰役 玫瑰戰爭開始
1456 貝爾格萊德圍城戰 使天主教歐洲免於土耳其進犯70年
1459 奧斯曼帝國攻陷斯梅代雷沃 中世紀塞爾維亞國家的終結
1461 奧斯曼帝國打敗特拉比松帝國
1467–1477 日本應仁之亂 除九州等部分地方以外,戰火遍及其他日本國土,使日本進入將近一個世紀的戰國時代
1475 克里米亞汗國成為奧斯曼帝國的附庸國 威尼斯共和國戰敗,奧斯曼帝國開始統治愛琴海
1485 托馬斯·馬洛禮創作亞瑟之死
1485 8月22日 博斯沃思原野戰役 理查三世戰死,亨利·都鐸成為英格蘭國王
1487 6月16日 斯多克之戰英語Battle of Stoke 玫瑰戰爭結束
1492 收復失地運動結束 穆斯林在伊比利亞半島結束統治,西班牙統一
1492 哥倫布發現新大陸 地理大發現時代開始
1494 6月10日 西班牙帝國葡萄牙帝國簽訂托德西利亞斯條約
1494 意大利戰爭爆發 使意大利城邦垮台
1497 瓦斯科·達伽馬歐洲航行到印度並返回 開闢到亞洲的新航路
1499 鄂圖曼帝國海軍佐奇奧戰役中打敗威尼斯共和國

參考

編輯
  1. ^ 1.0 1.1 1.2 Civilization.ca – Mystery of the Maya – Maya civilization timeline. www.historymuseum.ca. [2017-04-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2-16). 
  2. ^ Chapman, John. St Jerome and the Vulgate New Testament (I–II). The Journal of Theological Studies. o.s. 1922, 24 (93): 33–51. ISSN 0022-5185. doi:10.1093/jts/os-XXIV.93.33.  Chapman, John. St Jerome and the Vulgate New Testament (III). The Journal of Theological Studies. o.s. 1923, 24 (95): 282–299. ISSN 0022-5185. doi:10.1093/jts/os-XXIV.95.282. 
  3. ^ Moorhead, Sam; Stuttard, david. AD 410 The Year That Shook Rome. 2010. 
  4. ^ Schaff, Philip; Wace, Henry (編), The Seven Ecumenical Councils, Nicene and Post-Nicene Fathers: Second Series, 14, The Seven Ecumenical Councils, Grand Rapids, Michigan, U.S.A.: Eerdmans Pub Co., 1890, ISBN 0-8028-8129-7  [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2]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5. ^ June 2, 455 – Gaiseric, The Vandals & The Sack of Rome. Multiply. 2012 [28 February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4 March 2016). 
  6. ^ Multiply.com. History101.multiply.com. 2013-05-31 [2014-0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7. ^ Dupuy, R. Ernest & al. The Harper Encyclopedia of Military History From 3500 B.C. to the Present, 4th ed., p. 193. HarperCollins Pub. (New York), 1993.
  8. ^ Hollister, C. Warren. The Making of England to 1399, 8th ed., p. 31. Houghton Mifflin Co. (New York), 2001.
  9. ^ "[3]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10. ^ The Consolation of Philosophy (Oxford World's Classics), Introduction (2000)
  11. ^ Medieval Sourcebook: Procopius: JUSTINIAN SUPPRESSES THE NIKA REVOLT, 532. Paul Halsall. 1996 [22 January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09). 
  12. ^ Scotland's History – Columba. BBC. 1970-01-01 [2014-0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25). 
  13. ^ Teotihuacan. World History Encyclopedia. [2017-04-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03). 
  14. ^ Ebrey, Cambridge Illustrated History of China, 114: "[…] the Grand Canal, dug between 605 and 609 by means of enormous levies of conscripted labour."
  15. ^ The Other Europe in the Middle ages: Avars, Bulgars, Khazars, and Cumans, Florin Curta, BRILL, 2008, ISBN 9004163891, p. 351.. [2014-05-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03). 
  16. ^ Snow, Dean (2010). Archaeology of Native North America. Upper Saddle River: Prentice Hall. p. 157.
  17. ^ Encyclopedia of World History, Vol I, p.464 "Three Kingdoms, Korea", Edited by Marsha E. Ackermann, Michael J. Schroeder, Janice J. Terry, Jiu-Hwa Lo Upshur, Mark F. Whitters, ISBN 978-0-8160-6386-4
  18. ^ Encyclopedia, Naver, [2021-09-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6-28) 
  19. ^ Korean Britannica Encyclopedia, Daum, [2021-09-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6-30) 
  20. ^ Graham-Campbell & Wilson 2001,Salt-water bandits.
  21. ^ Sarris, Peter. Byzantium: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2015-10-01 [2021-09-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25). 
  22. ^ Dvornik, Francis. The Slavs: Their Early History and Civilization. Boston: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 1956: 179. The Psalter and the Book of Prophets were adapted or "modernized" with special regard to their use in Bulgarian churches, and it was in this school that Glagolitic writing was replaced by the so-called Cyrillic writing, which was more akin to the Greek uncial, simplified matters considerably and is still used by the Orthodox Slavs. 
  23. ^ Florin Curta. Southeastern Europe in the Middle Ages, 500–1250. Cambridge Medieval Textbook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6: 221–222. ISBN 0521815398. 
  24. ^ The Orthodox Church in the Byzantine Empire, Oxford History of the Christian Church, J. M. Hussey, Andrew Louth,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0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ISBN 0191614882, p. 100.
  25. ^ The Diary of Lady Murasaki, ed. Richard Bowring英語Richard Bowring, Penguin Classics 2005, p.31, note 41. In his introduction to the text, Bowring discusses its dating which, in any case, is generally accepted by most authorities. Royall Tyler, in his edition of the Tale of Genji cited below, also draws attention to the entry in Murasaki Shikibu's diary: see the Penguin Books edition, 2003, Introduction, p.xvii
  26. ^ 于震. 你必須知道的450個世界文化常識. 培育出版社. 2010年3月4日: 23. ISBN 9789866439230 (中文(臺灣)). 
  27. ^ Birmingham Museum of Art英語Birmingham Museum of Art. Birmingham Museum of Art : guide to the collection. [Birmingham, Ala]: Birmingham Museum of Art. 2010: 49 [2022-04-03]. ISBN 978-1-904832-77-5. (原始內容存檔於1998-05-14). 
  28. ^ 28.0 28.1 28.2 Restall, Matthew; Lane, Kris. Latin America in Colonial Times. New York,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1: 68–74. ISBN 978-0-521-132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