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越
百越,即百粵,又稱越人、粵人、古越人,是一種上古人群,在上古時居住於今長江以南至越南北部的地區,由於其中有多個不同的種姓,因此被稱之為百越,曾建立多個部落國家。其後代分別演化及融合為壯族、京族、畬族、漢族、黎族等不同的民族。
百越 | |||||||||||||||||||||||||||||||||||
漢語名稱 | |||||||||||||||||||||||||||||||||||
---|---|---|---|---|---|---|---|---|---|---|---|---|---|---|---|---|---|---|---|---|---|---|---|---|---|---|---|---|---|---|---|---|---|---|---|
正體字 | 百越 | ||||||||||||||||||||||||||||||||||
簡化字 | 百越 | ||||||||||||||||||||||||||||||||||
| |||||||||||||||||||||||||||||||||||
越南語名稱 | |||||||||||||||||||||||||||||||||||
越南語 | Bách Việt | ||||||||||||||||||||||||||||||||||
壯語名稱 | |||||||||||||||||||||||||||||||||||
壯語 | Bakyied |
關於越的名稱和起源
編輯越字來源於「鉞」。「越」因鉞的發明而得名。《集韻》載:「戉,威斧也。」《周禮・大司馬》注載:「戉,所以為將威也。」
古代「粵」、「越」通用。越人的祖宗起源於江蘇東海縣的羽山,是上古帝堯殛鯀的地方。越人是生活在長江以南的一個古老的部族。越人將遊歷之事記成書,即是《山海經》的起源。
夏朝稱「於越」;商朝稱「戉方」;周朝稱「揚越」、「荊越」;戰國稱「百越」。據宋朝人羅泌的《路史》說:「越裳、雒越、甌越、甌皚、且甌、西甌、供人、目深、摧夫、禽人、蒼梧、越區、桂國、損子、產里(西雙版納)、海癸、九菌、稽余、北帶、仆句、區吳(句吳),是謂百越。」
「越」字古作「戉」,最早可以見於商代的甲骨文,卜辭中就已經記載與戉人事跡;傳世的絕大多數越國青銅器都作「戉」。羅香林先生認為「戉」字甲骨文類似斧鉞,「越」字為「戉」字假借,指拿戉的越人;衛聚賢先生認為鉞只在古代浙江地區發現,因此鉞應當為浙江古人發明,「越」字即是「鉞」,越人以其發明的「鉞」為名,亦稱吳越、虞越[1]:5-6。而對於「戉」,學術界有人以為是犁鏵、有段石錛、扁平石斧,一般認為是扁平石斧,還有人認為「戉」作為族名在良渚末期,約夏朝初年就已存在。[2]:116-120 根據古漢文典籍記載「越」和「戉」有刀、斧之意,而壯語ye /je1/為刀、匕首之意,也從側面印證了南方侗台語族群和古越人有淵源關係。
關於越國,傳說由夏王室後裔在江浙一帶建立了越國[3],在商代甲骨文獻也有記載稱為戉的部落方國活動。于越的語言經後世學者復原為古越語。《竹書紀年》將其名稱寫為「于粵」與「于越」。何休《公羊傳》註疏記載,越國當地人自稱於越,但中原華夏諸國稱其為越[4]。他們被視為是與中原華夏部落習俗不同的蠻夷[5]。《左傳》《國語》《史記》等多稱「越」,而《越絕書》等有時稱「大越」。
《公羊傳·定公五年》:「于越者何?越者何?于越者,未能以其名通也;越者,能以其名通也。」東漢何休在給《公羊傳》作注時又進一步解釋說:「越人自名『于越』,君子名之曰『越』。治國有狀、能與中國通者,以中國之辭言之曰『越』;治國無狀、不能與中國通者,以其俗辭言之,因其俗可以見善惡,故云爾。」按照何休的解釋「于越」為越人自稱,而「越」乃華夏之稱越人。後世出土銘文也顯示,越人自稱為於越。如上海博物館所藏的越國青銅器銘文顯示「于越嗣王旨殹之大啚壽矛」[註 1],顯示越國全稱「于越」[2]:114-115。
百越是否可以算作統一的族群還是作為各族群的泛稱存在爭議,因古代傳說百越為禹的後代,許多學者將他們視為與漢族有密切關係的一支。清末學者梁啟超提出新假說,將他們視為獨立古族群,稱為吳越族。這個學說經由衛聚賢、蒙文通、徐松石等學者推廣,認為包括吳越、揚越、閩越等百越人群皆有共同先祖。凌純聲認為,夷為大海的意思,指的是居住在中國東岸海濱的古民族總稱,在東方者稱東夷,南方稱南夷,古越人出自於東夷集團之中。羅香林認為,百越為夏人的直接後裔。中華人民共和國學者董楚平認為,夏人為百越族分支,北上中原建立了夏朝[7]。香港大學語言學者金鐘,經由語言學考證,認為夏朝與扶餘國是由北上的百越族所建立,百濮也是百越的一個分支[8]。
遺傳研究
編輯部分學者認為,百越的祖先大約於三、四萬年前發源於江浙一帶,而後慢慢擴散開來並與其他部族融合演變成不同的族群,加上地理隔閡及文字發展相對落後,故而形成不同的族群神話起源傳說。[9][10],但是後代族裔分化極大[11]。
由於分子人類學的Y染色體DNA能對人群系統進行精細的分析,已經研究的百越群體顯示出遺傳發生關係和語言文化類型的差距,這與百越的整體認同和地域分化有關。根據數據的主成分分析得到百越集團系統遺傳結構的三個特點:
- 百越有單起源的遺傳學跡象,可能大約三、四萬年前發源於江浙一帶,而後慢慢擴散開來,但這個說法是基於猜測,沒有嚴謹的遺傳學根據。
- 百越分為以廣東為中心的南越和以西雙版納為中心的西越。
- 百越群體在發展過程中曾經由江浙向南、西南、西北三個方向遷徙。百越接觸過的許多族群也涵入了部分百越的遺傳類型。百越從江蘇經江西向廣東的擴散可能發生於很早以前,廣東與雲南的越人群體是不同路線遷來的。西部傣族類群是很晚從廣東遷出的[12]。
歷史學研究的進展發現了一個遷移模式:江蘇淮安的盤古氏,安徽巢湖的天皇有巢氏,浙江紹興的地皇燧人氏,湖北的人皇伏羲氏,皆係百越族群;百越民族的始源在淮河流域。這些主要屬於神話傳說。[來源請求]
遺傳學研究表明,南島諸民族、漢藏諸民族及侗台諸民族的父系血緣大多源於單倍群O-M175。
語言研究
編輯以百越為主體發展而來的民族主要有壯侗語族各民族,他們的語言有壯語(廣西、雲南、廣東)、布依語(貴州)、傣語(雲南)、侗語(湖南、貴州、廣西)、水語(貴州)、仫佬語(廣西)、毛南語(廣西)、黎語(海南)、泰語(泰國)、寮語(寮國)、撣語(緬甸東部)、黑泰、白泰、儂語和岱依語(越南北部山區)、阿洪語(印度阿薩姆邦)等。
語言學家李方桂將壯侗語族稱為「侗台語族」,並劃分為兩個語支、五個語群,即台語支分為北部語群(壯語北部方言、布依語和分布在泰國北部的石語)、中部語群(壯語南部方言、越南東北部的儂語和岱依語等)、西南語群(泰語、寮語、撣語、阿洪語、越南西北部的黑泰白泰紅泰語、雲南傣語),侗水語支分為侗語群(侗語、仫佬語)、水語群(水語、毛南語)。從語言學家的結論中可以看到,分布在中國南方和中南半島的眾多民族在語言文化上強烈的共通性,同樣表明了這些民族之間有著深厚的歷史親緣關係。[9]
另外相關的民族還有漢族、京族等。一些古百越語底層成分至今仍保留在南方漢語族中。[13]
百越後裔人群
編輯明確與古越人相關的族群
編輯族群 | 人口 |
---|---|
侗台語系 | 分布在中國境內的壯、侗、布依、仫佬、毛南、黎、水等七個民族,及越南的岱、儂、布依、熱依、高欄等五個民族,是屬於壯侗民族;而中國的傣族,越南的泰族、泐族,寮國的佬、普泰、泐、潤、央、賽克,泰國的泰族(馬來西亞和柬埔寨也有泰族)、佬族、緬甸的撣族,印度阿薩姆邦的阿豪姆人為傣泰民族。以上這眾多的民族,共約8000萬人,分布在8個國家,與古代的南越部族有著歷史親緣關係。[9] |
京族 | 主要分布在越南境內,約8000萬人的京族(越南主體民族)也與古代的百越中駱越部族有著親緣關係[14],其民族傳說雒越的第一個國家文郎國是由神農氏後裔貉龍君所建的[15]。 |
百越族 | 百越族中人口約9000萬的吳越人及甌越人、近1億的廣東廣府人除了與古代中原人有歷史親緣關係,也與古代的百越部落有著歷史親緣關係[16][17]。 |
可能與古越人相關的族群
編輯族群 | 註解 |
---|---|
台灣原住民 |
上海復旦大學研究生李輝和本科生林凌等研究人員比對馬橋地區與台灣原住各民族兩者DNA,發現兩者都有高比例的M119C,認為台灣原住各民族與大陸東南沿海居民有同源關係[18],但語言學等其他學界並不支持這部分假說,因為目前中國東南沿海沒有土著型的少數民族,所以無法從語言學上判斷。[19]。遺傳學支持台灣原住民在史前時代與華南土著具有同源關係,台灣原住民在常染色體上與福建新石器有密切關係,與南方漢人也有一點基因上的聯繫。 |
日本族 |
根據日本學者鳥越憲三郎的說法,倭族最先在長江中上游生活,在滇池附近成功栽種水稻,並在長江流域成立一些小王國,後被華夏人所滅,流散至東南亞各地和日本[來源請求]。 這個傳聞已被遺傳學否定,日本人在遺傳上與華南土著沒有直接關係[來源請求]。 |
琉球族 |
在《越絕書》中,百越分為「內越」和「外越」兩支。秦朝滅亡六國之後,獨外越不服,乘船避難於海上。秦始皇不得不調天下罪人赴東海,防備外越。由於秦朝的防備極其嚴厲,外越只能出海另謀生路。有中國學者認為[誰?]是,東海外越中的一部分可能到達臺灣、琉球和日本九州島南部,成為臺灣原住民、琉球族和大和族的祖先[來源請求]。 |
地理人文環境
編輯在中國南方、中南半島廣大的土地上,有許多聞名於世的大江大河,河流之間存在著許多相同或相似的自然地理生態環境,在此客觀外在的基礎上形成了以稻作農耕經濟為主要生活來源的古老部落———百越部落群體,隨著歷史的發展,以百越部落群體為主體,在內部外部諸多因素的影響、制約下,經過融合、分化與重新組合,形成了漢族、京族及現代壯侗語諸民族。
古代百越部落的分布區,北至北緯32度,南到北緯16度,西至東經94度,東到東經124度,其北與中原華夏文化相連,西北以巴蜀荊楚為界,西方以印度為鄰,東臨大海,南接中南半島,整個分布呈半月形。從現代國家的地域觀點看,主要是中國的江蘇、上海、浙江、江西、福建、廣東、廣西、雲南、貴州諸省區和越南、寮國、泰國、緬甸等國;從歷史的地域觀念看,他們卻是連成一片的,具有共同的地域。
在這個半月形地區內,空氣濕潤,氣溫高,雨量充沛,是熱帶亞熱帶氣候,有眾多的動植物,為百越群體的生存繁衍提供了富有特徵的自然生態資源這一地區大小河流密如蛛網,最有代表性的河流從東向西有長江、閩江、珠江、紅河、瀾滄江—湄公河、怒江、伊洛瓦底江—薩爾溫江,諸河流之間分布著的山地、山前台地、丘陵、盆地,犬牙交錯,溪流縱橫其間,使各個時期的百越群體及其後裔都可以選擇適合於他們的生存之地。
總之,百越部族的居住環境總的說來是分布在平原低地、山間盆地和靠近江河湖海、水道縱橫的地區,這樣的地理生態環境和人們生產生活的相互作用,便表現了固有的文化特質,如稻作文化、居住干欄、文身斷髮、龍蛇崇拜、鳥和太陽崇拜、懸棺葬俗、墾殖山田等,而且儘管各地的百越群體及其後裔在類似的生態環境中創造的文化雖各有個性,但共性也是明顯的,即地理生態環境類似、社會發展類似、但地域卻不一定相連,在相距很遠的不同群體的文化模式,卻具一定的共性。凡此種種獨特的自然地理生態環境是決定百越部族歷史發展最為重要的客觀外部條件。
但由於地域分布的廣大,接觸的群體眾多,人群間的相互影響極大,與自然地理生態環境相比,更為重要,是本質性的,即社會歷史環境的影響。比較顯著的是居於東部地區的部分受華夏和後來以華夏部族為主體發展起來的漢族影響較大。一般來說,中原文化對紅河以東百越部族後裔的影響帶有較為濃重的政治傾向,例如設置郡縣、移民屯墾,更主要的是儒家思想的滲透,這些都大大加快了其自身的發展進程和自然同化過程;而印度佛教文化對紅河以西百越後裔的影響則是潛移默化的,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內聚力和向心力的作用。[20]
史前文化
編輯大量考古材料表明,幾何印紋陶、有肩石斧、有鍛石錛、陶製紡輪是歷史學界、考古學界公認的百越部族早期使用的典型器物。它們廣泛存在於長江中下游地區、閩江流域、珠江流域、紅河中下游地區、瀾滄江—湄公河中下游地區、怒江—薩爾溫江中下游到伊洛瓦底中上游地區,一直到今印度阿薩姆邦。
中國南方各區域
編輯區域 | 簡介 |
---|---|
長江三角洲 | 長江下游地區以河姆渡文化遺址為代表,繼河姆渡文化之後是浙江嘉興的馬家濱文化,二者之間有明顯的繼承關係。馬家濱文化的直接繼承者是崧澤文化,目前考古學界認為馬家濱文化和崧澤文化是古越人的原始文化,如果馬家濱文化屬於百越文化的話,那麼在文化上有發展淵源關係的河姆渡文化也是百越先民的文化。良渚文化繼承了馬家濱文化、崧澤文化。從地望上來看,河姆渡文化、馬家濱文化、良渚文化的直接繼承者是百越部落中的于越,即春秋、戰國時的越國。良渚文化的年代為公元前3300年~公元前2200年。而吳、越先民亦活動於這一時期[21]。 《正義》引《輿地誌》說:「越侯傳國三十餘葉,歷殷至周敬王時,有越侯夫譚,子曰允常,拓土始大,稱王, 《春秋》貶為子,號為于越。」《越絕書·外傳記地》說:「昔者,越之先君無餘。乃禹之世,別封于越,以守禹冢。」禹約生活在公元前21世紀,而良渚文化在公元前2000~3000年之間,這時間是相符的。從考古材料看,吳、越境內的印紋陶、銅石並用文化存在的時間上始於夏、商,興盛於西周、春秋、戰國以後逐漸衰落,時間亦於前述相符。因而可以認為于越是繼承上述考古學文化發展而來的,于越分布地是百越群體分布的最東北端。 |
福建 | 福建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多集中在閩江下游地區。最有代表性的是曇石山文化遺址,該遺址分為上中下三個文化層,三個文化層之間有明顯的繼承關係,從上層有鍛石錛等文化遺物來看,應是古越人的一部分。後來發展成為史書上所謂的閩越。這些貝丘文化與兩廣地區的貝丘文化很相似,其中的有鍛石錛、有肩石斧、印紋陶與大陸東南沿海的同類器物有共同點,在文化上屬一個大系統。 |
嶺南 | 嶺南兩廣地區已發現的新石器文化遺址可分為洞穴、崗丘、貝丘、沙丘、台地等類型。兩廣的新石器文化,呈現出較大的個性特徵和濃厚的地方色彩,都屬農業種植部族,都存在著通體磨光的有鍛石錛、有肩石斧和印紋陶,屬於百越文化,為後來的南越、駱越所繼承,是百越部落分布的中部地區。 |
西南 | 西南地區新石器時代遺址,屬於百越群體先民的很多。貴州發現越文化遺物的有盤縣、水城、威寧。這幾個地方均為秦漢時期夜郎的分布區域。在雲南麻栗坡小河口、河口縣壩灑、金平縣油炸房、毛貝灣、大灰竹山發現了與廣西相似的有肩石斧;與滇東南相連的西雙版納亦以有肩石斧為主,由此西向的滇西南地區,1990年5月12日至21日中央民族學院的王恆傑教授在瑞麗主持發掘了距今約四千年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仍以石斧、石錛為主。在此之前,這一地區還出現過百越群體銅石並用時代使用的靴形銅斧。可見屬百越部落的分布區無疑。 |
中南半島地區
編輯區域 | 簡介 |
---|---|
越南 | 越南的新石器文化以北山文化為代表,在北部的梅陂、巴社、良安、諒山、板門,中部的義安、鳴琴、溪淙、深村、德詩等地都發現了有肩石斧,是中國南部、東南亞北部的典型樣式。北山文化的分布區恰好又是秦漢時期駱越分布的交趾、九真、日南三郡轄地。 |
寮國 | 寮國北部的臘特新和中部甘蒙省等地也發現了有肩石斧,琅勃拉邦、南坦杭等地也有類似發現,而且以有肩石斧居多。 |
泰國 | 20世紀60年代,泰國、丹麥考古隊在泰國西南發現了班告文化遺址;20世紀70年代初,美國、泰國聯合考古隊又發現班清遺址、翁巴洞遺址、神靈洞遺址等。經過比較發現與其他地方的百越群體的文化特質有許多共性,如都有大量的有肩石斧、幾何印紋陶存在。 |
緬甸 | 緬甸屬於百越群體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主要分布於伊洛瓦底江流域的乾燥區,即從北部的克欽山區到東南部的撣邦,以石錘、石鑿、有肩石斧為主。[22] |
歷史
編輯先秦諸國
編輯古越人和中原人早期的關係主要在貿易,越人以象牙、玳瑁、翠毛、犀角、玉桂和香木等交換北方的絲帛和手工產品(鍾倫納 2004)。
有觀點認為古籍中的「百越」由「古越人」經過漫長的歷史演變而成。戰國時代文獻中便出現了「百越」這一個新的稱謂。戰國後期,除了有百越這個名稱以外,還有「揚越」這個名稱指代揚州地區的越人。揚州包括今淮南、長江下游和嶺南的東部地區,有時又包括整個嶺南地區。所以揚越實際也是戰國以來至秦漢中原人對越人的另一種泛稱(王東 2003,3;陳國強 2000)。
國別 | 興衰 | 起訖 |
---|---|---|
於越及越國 | 當地人有自己獨特的文化,比如太湖地區的所發掘的馬橋文化。[23]和「越」相關的最早文字記錄,涉及「於越」,為春秋時期之越國的前身(越國的別稱就是於越),最晚在商朝的時候就已經存在。按《史記》記載,越國是由夏後少康的庶子無餘所建立[24],傳說建於公元前2031年[25],但春秋以前的世系失載。雖然沒有參加武王伐紂,但至少曾經北上當周成王的賓客。該國傳至勾踐 (前496年 - 前464年)的時候,他試著向北擴張,曾經沿著江蘇的海岸北上膠州灣,公元前473年,越國滅亡吳國後,勢力範圍一度北達江蘇,南入閩台,東瀕東海,西達皖南、贛東,雄踞東南。306年(楚懷王二十三年),楚國乘越內亂的時候,占領越國江東之地,並設立為郡[26]。越國因此分崩離析。越國人後裔進入浙江、福建、廣東等地,並與當地原住民融合,形成了閩越、甌越、南越等國。在當時的地理觀念中,越國屬於九州的揚州地域[27][28]。 | 前2032年~前222年 |
國別 | 興衰 | 起訖 |
---|---|---|
文郎國 | 主要由駱越人與西甌人構成的文郎國,根據史籍記載,是由炎帝後裔涇陽王於公元前2879年建立[29],至公元前257年,蜀泮滅文郎國建立甌貉國。 | 前2879年~前257年 |
夜郎國 | 關於夜郎國的記載主要見於《史記·西南夷列傳》,稱其「臨牂牁江」。而根據民間傳說,一般認為夜郎在中國的戰國時代已經存在。因為牂牁江是今六盤水市與普安縣的交界處,所以六盤水和畢節赫章可樂遺址這一片被認為是夜郎古國所在地。 | 戰國~~前27年 |
秦代諸郡
編輯秦時,從浙江南部、閩粵桂沿海至雲貴高原內陸,都歸入秦朝的版圖,或置郡縣或羈縻。
郡名 | 情況 |
---|---|
閩中郡 | 秦朝設置了「閩中郡」,但該郡的建制卻不相同,秦未派守尉令長到閩中來,只是廢去閩越王的王位,改用「君長」的名號讓其繼續統治該地[30]。 |
會稽郡 | 公元前222年,秦國大將王翦滅楚國後繼續東進,當時的越王投降秦軍,於是秦朝占領全部原越國範圍,設置了「會稽郡」[31]。 |
南海郡 | 南越部落居地,前219年開始,秦朝發動秦攻百越之戰,占領廣東地區[32]並進攻廣西地區的西甌、駱越人,死傷慘重,靈渠修成後,於前214年再次發動進攻,在嶺南設有桂林郡、象郡、南海郡。 |
桂林郡 | 西甌、駱越居地,同上。 |
象郡 | 西甌、駱越居地,同上。 |
地區 | 情況 |
---|---|
西南夷 | 秦始皇時,開通五尺道至雲貴並派遣官使管理當地[33]。 |
漢初諸國
編輯隨著秦朝的瓦解,百越地區逐漸形成幾個較強盛而明顯的國家,至遲在漢朝初期己形成,分別為「東甌」(原先是越國封的公侯國「東甌國」越國亡後,流亡的越國王族與當地的甌人融合,形成了新的「東甌人」)(前472年-前138年)、「閩越」、「南越」、「西甌」、以及「雒越」(駱越)。
各個王國都形成了當時該地的政治中心,比如說閩越第一代君主無諸、東海第一代君主騶搖、以及南越王趙佗,都曾經叱吒風雲過一段不算短的時間(陳國強 2000)。諸國後來都被漢武帝征服,大多改為漢朝的郡縣,諸國皆屬九州的範圍[34][35][36][37]。
國名 | 興衰 | 起訖 | 漢朝郡名 |
---|---|---|---|
東甌國 | 位於今浙江省南部的溫州一帶,於漢惠帝三年受封[38],首都在東甌。建元三年,因受閩越國威脅而徙往漢朝江淮地區,國除[39],率領屬民軍隊四萬多人北上,被安置在江淮流域的廬江郡(今安徽西部的舒城地區),並被降封為「廣武侯」,東甌國故被閩越國所併。 | 前193年~前138年 | 會稽郡 |
閩越國 | 在今福建省福州一帶,漢五年受封,首都在東治[40]。到了東越王餘善ㄧ代,刻「武帝」璽,自立為帝,並發兵反漢。漢武帝調遣四路大軍共數十萬人圍攻閩越國。前111年,閩越王城被漢武帝所派遣的大軍所攻克。 | 前202年~前111年 | 會稽郡 |
南越國 | 領有今日廣東、廣西、海南三省及越南北部地區。公元前206年,秦亡不久,控制南海郡的南海尉趙佗發動秦軍攻占桂林郡、象郡[41],公元前204年[42],在以番禺為中心建立南越國。至前112年秋,漢武帝調遣罪人和江淮以南的水兵共10萬人,兵分五路進攻南越。漢武帝在平定南越國後,將南越國領地設置了南海、蒼梧、鬱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七郡。前111年,楊仆率軍從合浦郡徐聞縣(今屬廣東省)渡海,占領了海南島。漢朝將其設為儋耳、珠崖兩郡,和前面七郡同隷屬於交州刺史部。[43] | 前204年~前112年 | 南海郡、蒼梧郡、鬱林郡、合浦郡、交趾郡、九真郡、日南郡、儋耳郡、珠崖郡共九郡 |
甌貉國 | 公元前257年,蜀泮滅文郎國建立甌貉國,後被趙佗所滅[44]。 | 前257年~前206年 | 交趾郡、九真郡、日南郡共三郡 |
滇國 | 疆域主要在以滇池中心的雲南中部及東部地區,境內的群體可能是古代越人的一支。據文獻記載和考古發現,滇國在雲南歷史上大約存在了三百九十年,出現於戰國中期而消失於東漢中期。通過半個多世紀的考古發掘,在滇中及滇東北地區發現的四十多個滇文化遺址勾畫出古滇國的疆域輪廓:東至陸良、瀘西一線,西至安寧、易門一帶,北到昭通、會澤之地,南達元江、新平、個舊之境,南北長約四五百公里,東西寬約兩百餘公里。元封二年(前109年)時,滇國歸降,漢朝因而在當地設置益州郡管轄,納入了漢王朝的版圖。同時賜「滇王之印」,並允許滇王繼續管理他的臣民。東漢時,隨著漢朝郡縣制的推廣、鞏固以及大量中原人的遷入,滇國土著被逐漸分解、融合、同化,最終完全消失。黃懿陸在《滇國史》中認為,古滇國當在東漢元初二年(115年)才完全滅亡。 | 前277年~公元115年 | 益州郡 |
夜郎 | 《史記》記載的西南夷的國家之一,夜郎的疆域,至今尚無定論,學術界的認識分歧亦很大。有學者認為位在今天貴州六盤水畢節一帶。關於夜郎國的記載主要見於《史記·西南夷列傳》,而根據民間傳說,一般認為其在中國的戰國時代已經存在。因為牂牁江是今六盤水市與普安縣的交界處,所以六盤水和畢節赫章可樂遺址這一片被認為是夜郎古國所在地。湖南新晃侗族自治縣曾名夜郎縣。漢武帝時因攻打南越國而派唐蒙出使南越,發現當地有蜀地生產的枸醬,得知是從夜郎來的,因此上書武帝,可以通夜郎以制南越,因此武帝派唐蒙出使夜郎,見其首領夜郎侯多同,並厚賜其財物,約定要在當地設置郡縣官吏並以其子為縣令,夜郎侯認為其國家與漢朝距離遠,就暫且先答應,但後屢次不服於漢。夜郎王興在漢成帝河平二年(前27年)時舉兵反漢,漢朝派兵誅滅,夜郎國亡。改設郡縣。[45] | 戰國~前27年 | 牂柯郡 |
句町 | 《史記》記載的西南夷的國家之一。民間傳說是春秋戰國時代由句町、進桑、漏臥等氏族部落聯盟發展而成的古代方國,漢武帝元鼎6年(前111年),句町王毋波率部歸附漢朝。漢昭帝始元5年(前82年),句町族首領亡波[46]奉漢昭帝調遣,「率其邑君長人民」參加平息滇中和滇西地區(姑繒、葉榆)的反叛,大破益州,「斬首捕虜五萬餘級,獲畜產十餘萬」。在漢昭帝六年秋七月被封為「句町王」,句町王國一直延續到南朝齊被南朝梁取代之時(公元前81-公元502年)。歷時達583年。享受著國縣並置的特殊待遇。憑此優勢,句町的勢力迅速發展。亡波率部從建水、通海北上,進擊滇池地區;又從安寧、楚雄西進,攻占大理一帶的葉榆、姑繒;通海在句町王毋波統治時代,曾是其控制滇中和滇西地區的行政中心。其崛起導致滇國的實力下降,滇王的地位亦不復存在了。「句町人」在滇的統治持續了54年之久。[47] | 前111~公元502年 | 句町縣 |
越裳 | 越裳位於緬北與寮國。[來源請求] | 不適用 | 不適用 |
漢朝以後
編輯漢末時期,由于軍閥割據,漢朝中央對東南部地區控制力喪失,當時作為袁術部下的孫策攻陷揚州江東、會稽郡等地區,於是當地一帶成為「虜庭」的一部分,所以「東甌、閩越之國」不再是漢地(漢朝領土)。[48]後來山越成為影響孫吳穩定的因素之一[49],也是孫吳的兵源[50]。
漢代百越部族人口
編輯上海師範大學潘悟雲根據《漢書》的記載,認為漢代的南越、閩越、東甌、駱越都各有人口以百萬計。因結論與一般認知的大不同,可能引發爭論。以下是潘悟雲論述的大概:
《漢書》記載,南越王趙佗上書漢文帝時說自己「帶甲百萬有餘」。吳王劉濞造反,說自己 「素事南越三十餘年,其王諸君皆不辭分其兵以隨寡人,又可得三十萬」(漢書.吳王劉濞傳)。南越派出的三十萬軍隊自然只是全國軍隊的一部分,可見趙佗自詡「帶甲百萬有餘」雖言過其實,但是相去當不會太遠。建元六年,閩越攻打南越,南越向漢廷求救,漢武帝準備派兵,淮南王劉安上書說「臣聞越甲卒不下數十萬」(漢書.嚴助傳)。南越、閩越的甲卒都有數十萬,甚至近百萬,其全國人口當然都以百萬計。吳王劉濞造反時,東甌也派了軍隊跟從他作戰,兵力「可萬餘人」。東甌國絕不會把全國的兵力都派去幫劉濞作戰,這「萬餘人」只是全國兵力的小部分。建元三年,閩越發兵圍東甌,東甌能支持到漢軍到來,說明東甌的兵力與閩越的「數十萬」不會差得太大,如此推測,東甌國也可能有上百萬的人口。南越、閩越、東甌只不過是百越中的三國,把百越的其他各支加起來,人口數會更多,例如元鼎五年漢武帝派伏波將軍平南越期間,甌駱四十餘萬口降,不降的人數估計不會少於此數,所以駱越人數也可能以百萬計。[51]
根據《漢書》給出公元2年的人口數據,原南越國故地[52]的人口有1,372,290人,而在東甌、閩越故地的會稽郡人口就有1,032,640人[53]。
文化
編輯語言
編輯越人有自己的語言,現代學者一般相信其語言,即古越語,應屬於壯侗語系或南亞語系,但古越語這種語言已經消亡。
據羅香林先生的研究,認為越語的特點是:發音輕利急速,有的詞與漢語不同,名詞類的音綴有複輔音和連音成分;詞序倒置,形容詞或副詞置於名詞或動詞之後。在《國語》、《越絕書》、《吳越春秋》中都有一些越語詞的紀錄,而漢劉向《說苑·善說篇》中所錄著名的「越人歌」則是保存最為連貫完整的越語資料。它記載了楚康王,楚靈王的同母弟泛舟河上之際,聽到越人擁楫而歌:「濫兮抃草濫予?昌(桓)澤予?昌州州(湛)。州焉乎秦胥胥。縵予乎昭澶秦逾滲。惿隨河湖」(譯文: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流。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後恥。心幾頑而不絕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語言學者鄭張尚芳根據對上古音的構擬,將《越人歌》中表音,與有關的泰語對照,破譯越人歌。並發現「山有木兮木有枝」是楚國譯人為滿足楚辭韻例湊足六句而添加的襯韻句。[54]
根據音韻學對漢字上古音的構擬,把《越人歌》中每一漢字的上古音和中古音,與有關的壯語詞一一對照,發現它與壯語存在著一定的關係。據對現代漢語變體對比研究,發現其中有部分詞語是相當一致的,因此從中可以看出,閩越、甌越、南越、駱越語在古代大概可以互通,因為古越語的成分至今仍有留存。
林惠祥先生認為古越語是一種膠著語,不同於漢語的單音成義,而是合多音膠著而成,故百越語譯成漢語時一字常譯為兩字,如愛為「憐職」,熱為「煦蝦」。表明古代百越語是一種帶有自己特點的獨立語言。
習俗
編輯百越部族的生活、風俗習慣也有特點,主要是:水稻種植、椎髻、著貫頭衣、鑿齒;斷髮紋身、雞卜鳥占;契臂為盟;多食蛇蛤海產;巢居,干欄式建築;善使舟及水戰;以及善鑄銅器,如青銅劍、銅鐸(大鈴,與日本彌生時代文化相似)、銅鼓、獵頭、食人、喜吃檳榔、男女混浴及喜鬥雞,龍[55]、蛇、鳥圖騰崇拜等。
文獻典籍
編輯神話及祖先
編輯文化影響
編輯雖然在今天已經找不到一個名叫百越的族群,不過,百越文化事實上卻透過種種不同的方式,在很多不同民族的文化裡面留下了種種痕跡。以下是一些比較值得加以探討的議題。
在新石器時代,該古代部族文化遺存中有一種以幾何印紋陶為特徵,是一個崇拜龍蛇鳥圖騰的部族,有紋身的習俗,生活於水鄉,自比是龍的子孫。有咀嚼檳榔黑齒的習慣。
對於當今某些民族之習俗的影響
編輯所謂的「拾骨葬」,或稱「二次葬」,在中國長江以南各地,比如說江蘇、浙江、福建、廣西、廣東、海南,以及很多中國南方民族、東亞及東南亞民族,比如說壯族、琉球族以及台灣的閩粵漢移民,都有這種習俗。事實上,一直到現在,中國南方、香港採用這種喪葬儀式十分普遍。拾骨葬是土葬數年後開棺取骨,然後將全副骨骼一一置入一稱為金斗甕仔(金塔)的陶甕當中。
這種拾骨葬的習俗,事實上是環太平洋原始民族中普遍分布的一種文化特質,廣及中國、東南亞和東北亞洲、南太平洋諸島、以及南北美洲、甚至馬達加斯加。根據台灣中央研究院民族學學者凌純聲的研究,整個拾骨文化圈裏諸民族所採行的拾骨文化,基本上均來自相同起源的一個文化習俗,而這個習俗最早的起源地,正是百越族所分佈的華南地區。倭人的水稻種植,斷髮紋身等生活習慣與百越人出奇地相似。
李壬癸認為,從語言的關係看,古代漢民族、傣民族、南島民族的地理分布,應該是漢民族在北,傣民族居中,南島民族在南。換言之,漢語與傣語有密切的接觸,傣語與南島語也有密切的接觸,但漢語與南島語卻沒有直接接觸的語言證據。李壬癸認為凌純聲假說在學術上的疑點尚有[19]:
- 文化容易移借,有相同文化特質未必就能證明是同一民族,民族、文化及語言三者不是單純一對一關係。例如在福建發掘的多處相似南島語族文化的古代遺址,如曇石山遺址等,就應是受到文化移植。
- 凌純聲所界定的大東南亞區域內,原本就包含極複雜的種族及語系。
- 凌純聲並未提出任何考古、體質或語言學的證據。
- 「台灣原住民族來自中國大陸」與「整個南島語族由亞洲大陸南遷至南海群島」是兩回事,不能混為一談。
漢語與南島語的關係正在研究中,分子人類學支持漢-南島語系的存在,使用該語系的人屬於單倍群O-M175。分子人類學支持漢-南島語系的起源地是緬甸和雲南,而百越文明的中心在長江中游與珠江流域。
備註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吳越史地協會編. 吴越文化论丛. 上海: 江蘇研究所. 1937: 388.
- ^ 2.0 2.1 孟文鏞. 越国史稿 1.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10: 715. ISBN 9787500480624. OCLC 639157035.
- ^ 《史記》越王句踐,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後帝少康之庶子也。封於會稽,以奉守禹之祀。文身斷發,披草萊而邑焉。
- ^ 《春秋》定公五年:「於越入吳。」
《公羊傳》:「於越者,未能以其名通也。越者,能以其名通也。」
何休疏:「越人自名『於越』,君子名之曰『越』。治國有狀、能與中國通者,以中國之辭言之曰『越』;治國無狀、不能與中國通者,以其俗辭言之,因其俗可以見善惡,故云爾。」 - ^ 《大戴禮記》卷7〈勸學〉:「於越戎貉之子,生而同聲,長而異俗者,教使之然也。」
- ^ Wu Yue Scripts. www.wuyuescripts.com. [2019-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23).
- ^ 董楚平《吳越文化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 ^ 金鐘《濮與中華民族》,廣州出版社,2012年。ISBN 978-7-5462-0291-4
- ^ 9.0 9.1 9.2 王文光:《百越民族史整體研究論述》,《雲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3期,第75頁。
- ^ 張鎮洪. 廣府文化與百越族文化的關係.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31) (中文(香港)).
- ^ 馬戎. 中国传统“族群观”与先秦文献“族”字使用浅析. 中国民族史和中华共同文化 1. 北京: 社會科學出版社. 2012 [2020-06-24]. ISBN 978-7-5097-4015-6. OCLC 84346948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28).
- ^ 李輝:《百越遺傳結構的一元二分跡象》,《廣西民族研究》2002年第4期,第26頁。
- ^ 李如龍.關於東南方言的"底層"研究[C]//國際漢藏語會議.2005.
- ^ 越族的基本特征. [2017-05-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15).
- ^ 《大越史記全書.外紀卷之一.鴻厖氏紀》:「涇陽王諱祿續,神農氏之後也。壬戌元年初,炎帝神農氏三世孫帝明,生帝宜。既而南巡至五嶺,接得婺僊女,生王。王聖智聰明,帝明奇之,欲使嗣位。王固讓其兄,不敢奉命。帝明於是立帝宜為嗣,治北北,封王為涇陽王,治南方,號赤鬼國。王娶洞庭君女,曰神龍,生貉龍君。」
- ^ 骆越后裔包括哪些民族?. [2017-05-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29).
- ^ 东亚人群Y染色体单倍体数据. [2017-05-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29).
- ^ 复旦大学一项研究得出结论 台湾[[高山族]]祖先在上海. [2017-05-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21).
- ^ 19.0 19.1 李, 壬癸. 台灣南島民族的族群與遷徙. 台北: 前衛出版. 2011: 20–23. ISBN 978-957-801-660-6.
- ^ 王文光:《百越民族史整體研究論述》,《雲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3期,第76頁。
- ^ 《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說:「越王勾踐,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後帝少康之庶子也,……後二十餘世至於允常。」
- ^ 王文光:《百越民族史整體研究論述》,《雲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3期,第77頁。
- ^ 毛穎、張敏,《長江下游的徐舒與吳越》,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
- ^ 《史記.卷四十一.越王勾踐世家.第十一》:「越王勾踐,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後帝少康之庶子也。封於會稽,以奉守禹之祀。文身斷髮,披草萊而邑焉。」
- ^ 《吳越春秋.勾踐伐吳外傳》「從無余越國始封,至餘善返越國空滅,凡一千九百二十二年。」按餘善的閩越國亡於公元前111年,上溯姒少康之子姒無余受封時間在公元前2032年。
- ^ 《史記.卷七十一.樗里子甘茂列傳第十一.甘茂》范蜎對楚懷王曰:「........且王前嘗用召滑於越,而內行章義之難,越國亂,故楚南塞厲門而郡江東。計王之功所以能如此者,越國亂而楚治也。........。」
- ^ 《史記.卷七十四.孟子荀卿列傳第十四》:「以為儒者所謂中國者,於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中國名曰赤縣神州。赤縣神州內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不得為州數。中國外如赤縣神州者九,乃所謂九州也。於是有裨海環之,人民禽獸莫能相通者,如一區中者,乃為一州。如此者九,乃有大瀛海環其外,天地之際焉。」
- ^ 《呂氏春秋.有始覽.有始》:「何謂九州?河、漢之間為豫州,周也。兩河之間為冀州,晉也。河、濟之間為兗州,衛也。東方為青州,齊也。泗上為徐州,魯也。東南為揚州,越也。南方為荊州,楚也。西方為雍州,秦也。北方為幽州,燕也。」
- ^ 《大越史記全書.外紀卷之一.鴻厖氏紀》
- ^ 《史記.卷一百一十四.東越列傳.第五十四》
- ^ 《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第六》始皇二十五年,降越君,置會稽郡。
- ^ 《淮南子·人閒訓》雲「使尉屠睢發卒五十萬,為五軍,一軍塞鐔城之嶺,一軍守九疑之塞,一軍處番禺之都,一軍守南野之界,一軍結餘干之水。」
- ^ 《史記卷一百一十六.西南夷列傳第五十六》秦時常頞略通五尺道,諸此國頗置吏焉。
- ^ 《漢書.天文志》:「斗,江、湖。牽牛、婺女,揚州。」
- ^ 《獻帝起居注》曰:「建安十八年三月庚寅,省州並郡,復禹貢之九州。冀州得魏郡、安平、鉅鹿、河閒、清河、博陵、常山、趙國、勃海、甘陵、平原、太原、上黨、西河、定襄、鴈門、雲中、五原、朔方、河東、河內、涿郡、漁陽、廣陽、右北平、上谷、代郡、遼東、遼東屬國、遼西、玄菟、樂浪,凡三十二郡。省司隸校尉,以司隸部分屬豫州、冀州、雍州。省涼州刺史,以並雍州部,郡得弘農、京兆、左馮翊、右扶風、上郡、安定、隴西、漢陽、北地、武都、武威、金城、西平、西郡、張掖、張掖屬國、酒泉、敦煌、西海、漢興、永陽、東安南,凡二十二郡。省交州,以其郡屬荊州。荊州得交州之蒼梧、南海、九真、交趾、日南,與其舊所部南陽、章陵、南郡、江夏、武陵、長沙、零陵、桂陽,凡十三郡。益州本部郡有廣漢、漢中、巴郡、犍為、蜀郡、牂牁、越巂、益州、永昌、犍為屬國、蜀郡屬國、廣漢屬國,今並得交州之鬱林、合浦,凡十四郡。豫州部郡本有潁川、陳國、汝南、沛國、梁國、魯國,今並得河南、滎陽都尉,凡八郡。徐州部郡得下邳、廣陵、彭城、東海、琅邪、利城、城陽、東莞,凡八郡。青州得齊國、北海、東萊、濟南、樂安,凡五郡。」
- ^ 《漢書.地理志上》:「以星土辯九州之地。」
- ^ 《漢書.地理志下》:「吳地,斗分野也。今之會稽、九江、丹陽、豫章、廬江、廣陵、六安、臨淮郡,盡吳分也...粵地,牽牛、婺女之分野也。今之蒼梧、鬱林、合浦、交阯、九真、南海、日南,皆粵分也。」
- ^ 《史記.卷一百一十四.東越列傳.第五十四》孝惠三年,舉高帝時越功,曰閩君搖功多,其民便附,乃立搖為東海王,都東甌,世俗號為東甌王。
- ^ 《史記.卷一百一十四.東越列傳.第五十四》東甌請舉國徙中國,乃悉舉衆來,處江淮之閒。
- ^ 《史記.卷一百一十四.東越列傳.第五十四》漢五年,復立無諸為閩越王,王閩中故地,都東冶。
- ^ 《史記.卷一百一十三.南越列傳.第五十三》秦已破滅,佗即擊並桂林、象郡,自立為南越武王。
- ^ 《史記.卷一百一十三.南越列傳.第五十三》自尉佗初王後,五世九十三歲而國亡焉。
- ^ 余天熾、覃聖敏、藍日勇、梁旭達、覃彩鑾:《古南越國史》,第233~234頁。
- ^ 《交州外域記》曰:「南越進兵攻之,安陽王發弩,弩折遂敗。安陽王下船逕出於海,今平道縣後王宮城見有故處。《晉太康地記》,縣屬交趾,越遂服諸雒將。」
- ^ 漢書
- ^ 《漢書·西南夷傳》:「有鉤町侯亡波」;《昭帝紀》「毋波」。亡即毋。
- ^ 存档副本. [2011-03-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2-03). 蘭天明,句町文化與壯族始祖布洛陀的淵源值得探究
- ^ 《三國志卷三十八·蜀書八·許靖》孫策東渡江,皆走交州以避其難,靖身坐岸邊,先載附從,疎親悉發,乃從後去,當時見者莫不嘆息。既至交阯,交阯太守士燮厚加敬待。陳國袁徽以寄寓交州,徽與尚書令荀彧書曰:「許文休英才偉士,智略足以計事。自流宕已來,與羣士相隨,每有患急,常先人後己,與九族中外同其飢寒。其紀綱同類,仁恕惻隱,皆有效事,不能復一二陳之耳。」鉅鹿張翔銜王命使交部,乘勢募靖,欲與誓要,靖拒而不許。靖與曹公書曰:「...迫於袁術方命圮族,扇動羣逆,津塗四塞,雖縣心北風,欲行靡由。正禮師退,術兵前進,會稽傾復,景興失據,三江五湖,皆為虜庭。臨時困厄,無所控告。便與袁沛、鄧子孝等浮涉滄海,南至交州。經歷東甌、閩越之國,行經萬里,不見漢地,漂薄風波,絕糧茹草,飢殍薦臻,死者大半。既濟南海,與領守兒孝德相見,知足下忠義奮發,整飭元戎,西迎大駕,巡省中嶽。...」
- ^ 《三國志》作者陳壽評論山越對吳國構成威脅,並導致吳國難以全力對抗魏國:「山越好為叛亂,難安易動,是以孫權不遑外禦,卑詞魏氏。凡此諸臣,皆克寧內難,綏靜邦域者也。」
- ^ 《三國志 卷六十四 吳書·諸葛滕二孫濮陽傳]]》記載吳國認為難以討平山越:「恪以丹楊山險,民多果勁,雖前發兵,徒得外縣平民而已。其餘深遠,莫能禽盡,屢自求乞為官出之。三年可得甲士四萬。眾議鹹以"丹楊地勢險阻,與吳郡、會稽、新都、鄱陽四郡鄰接,周旋數千里,山谷萬重,其幽邃民人,未嘗人城邑,對長吏,皆仗兵野逸,白首於林莽。逋亡宿惡,鹹共逃竄。山出銅鐵,自鑄甲兵。俗好武習戰,高尚氣力,其升山赴險,抵突叢棘。若魚之走淵,□狖之騰木也。時觀間隙,出為寇盜,每致兵征伐,尋其窟藏。其戰則蜂至,敗則鳥竄,自前世以來,不能羈也"。皆以為難...恪盛陳其必捷,權拜恪撫越將軍,領丹楊太守,授棨戟武騎三百。...恪到府,乃移書四郡屬城長吏,令各保其疆界,明立部伍,其從化平民,悉令屯居。乃分內諸將,羅兵幽阻,但繕藩籬,不與交鋒,候其穀稼將熟,輒縱兵芟刈,使無遺種。舊穀既盡,新田不收,平民屯居,略無所入,於是山民飢窮,漸出降首。恪乃復敕下曰:"山民去惡從化,皆當撫慰,徙出外縣,不得嫌疑,有所執拘。"臼陽長胡伉得降民周遺,遺舊惡民,困迫暫出,內圖叛逆,伉縛送諸府。恪以伉違教,遂斬以徇,以狀表上。民聞伉坐執人被戮,知官惟欲出之而已,於是老幼相攜而出,歲期,人數皆如本規。恪自領萬人,餘分給諸將。」
- ^ 潘悟雲. 語言接觸與漢語南方方言的形成,《語言接觸論集》2003,上海教育出版社。.
- ^ 《漢書.卷二十八下.地理志第八下》粵地,牽牛、婺女之分壄也。今之蒼梧、鬱林、合浦、交阯、九真、南海、日南,皆粵分也。
- ^ 《漢書.卷二十八上.地理志第八上》會稽郡,戶二十二萬三千三十八,口百三萬二千六百四。
- ^ 鄭張尚芳〈千古之謎《越人歌》〉《語言研究論叢》第7輯
- ^ 應劭曰:「常在水中,故斷其發,文其身,以象龍子,故不見傷害。」
延伸閱讀
編輯- 李輝:〈百越遺傳結構的一元二分跡象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