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國民革命軍戰鬥序列

概述

1938年國民革命軍戰鬥序列編列發佈於1月,是中國抗日戰爭爆發後,國民政府為了「持久抗戰,鞏固武漢核心」,並且有效抗擊日本的入侵,所編列的中國全境國軍戰鬥序列,戰略目的則在於「東保津浦,西守道清」[註 1]。另一方面,位於武漢國民政府以修正《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組織大綱》方式,將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定為戰時政府之實質統治機構,也將統率國軍的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取代國民政府主席成為實際上的中國最高領導人。

1938年的國民革命軍德械師

1938年11月中旬,中國軍隊於武漢保衛戰失利,加上南戰場重要據點廣州亦極為危險,至此,中華民國政府再度遷都重慶。為了此戰略異動變數,加上兵士折損眾多,國軍戰鬥序列於同年年底至翌年年初予以大幅度更動。而跟隨戰鬥序列更動,抗日戰爭第一期之第二及三階段亦告正式結束,而中國也正式邁入以重慶為根據地的第二期抗日戰爭。

兵力與軍費

編輯

編成於1938年元月的中國國軍戰鬥序列,連整訓部隊及未經整編部隊,共有210個步兵師,35個步兵旅,11個騎兵師,6個騎兵旅,18個砲兵團,8個砲兵營。以1937年年中之兵力估算,陸軍現役兵員約達170餘萬人。其中不包含1937年實補之30萬,及1938年實補之1713780人。

在軍費方面,1938年國軍軍費支出約十四億六千兩百萬法幣,包含普通軍務費(糧餉)四億兩千萬法幣,國防建設費(武器)三億一千萬法幣,其他戰務費用七億二千萬法幣。而該項支出佔同年中國國家總支出之二十二億一千法幣的六成一以上[註 2]

中日兵力對峙

編輯

1938年,與中國國軍列對峙的日軍軍隊為寺內壽一率領的華北方面軍[註 3]。以日本關東軍為主的該派遣軍,本只預計使用15個師團攻佔中國全境,不過年初已擴增至26師團,據估算,1938年[註 4]攻擊國軍之日軍平均已達45萬人之譜[註 5]

在這種兵力對峙下,1938年年間,中國國軍與日軍發生了徐州會戰武漢會戰兩次大會戰及193次重要戰鬥及戰役。其中,國軍陣亡249213人,負傷485804人。而日軍方面也死亡88978人,負傷355912人。

戰鬥序列表

編輯

國民政府整編了全國的軍隊,並將全國劃分為若幹作戰區域。陸海空軍最高統帥軍事委員會委員長是蔣中正,參謀總長是何應欽

第一戰區

編輯

第二戰區

編輯

第三戰區

編輯

第四戰區

編輯

第五戰區

編輯

第八戰區

編輯

武漢衛戍總司令部

編輯

西安行營

編輯

閩綏靖公署

編輯
  • 主任:陳儀
  • 兵力:共轄2個步兵師,4個步兵旅

軍委會直轄兵團

編輯

空軍

編輯

海軍

編輯
  • 第一艦隊下轄:海容海籌、寧海、逸仙、大同、自強、永健、永績、中山、建康、定安、克安,12艘17484噸
  • 第二艦隊下轄:楚有、楚泰、楚同、楚謙、楚觀、江元、江貞、永綏、民生、民權、鹹寧、德勝、江鯤、江犀、湖鵬、湖鷹、湖鶚、湖隼,19艘9359噸
  • 第三艦隊下轄:定海、永翔、楚豫、江利、鎮海、同安、海鷗、海鶴、海清、海燕、海駿、海逢、海琛,14艘14717噸
  • 練習艦隊下轄:應瑞、通濟,2艘4360噸
  • 巡防艦隊下轄:順勝、義勝、勇勝、仁勝、海寧、江寧、撫寧、綏寧、肅寧、威寧、崇寧、義寧、正寧、長寧,14艘4270噸
  • 測量艦隊下轄:甘露、青天、誠勝、公勝、景星、廣雲、璈日,7艘3000噸
  • 直轄艦隊下轄:平海、普安、武勝、辰字號魚雷艇、宿字號魚雷艇,5艘5825噸

註釋

編輯
  1. ^ 「津浦」指津浦鐵路;道清指道清支線鐵路
  2. ^ 因為會計年度更換原因,原表只列半年份,該數字係乘以二之數字。
  3. ^ 也就是之後的中國派遣軍
  4. ^ 甲種師團整編師團平均兵力17500名為估算。
  5. ^ 日軍共50個師團,其中24個師團防禦蘇聯

參考文獻

編輯
 
抗日戰爭兩軍戰鬥序列
國軍 日軍
抗日戰爭第一期第一階段: 1937年國民革命軍戰鬥序列 1937年北支那派遣軍戰鬥序列1937年上海派遣軍戰鬥序列
抗日戰爭第一期第二階段及第三階段: 1938年國民革命軍戰鬥序列 1938年北支那派遣軍戰鬥序列1938年中支那派遣軍戰鬥序列
抗日戰爭第二期第一階段及第二階段: 1939年國民革命軍戰鬥序列 1939年支那派遣軍戰鬥序列1940年支那派遣軍戰鬥序列
抗日戰爭第二期第三階段及第三期: 1944年國民革命軍戰鬥序列 1942年支那派遣軍戰鬥序列
空軍: 1937年中華民國空軍編成 1937年北平航空兵團部隊編成
海軍: 1937年中華民國海軍編成 1937年支那方面艦隊編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