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或称女权主义)是指一个主要以女性经验为来源与动机的社会理论与政治运动。在对社会关系进行批判之外,许多女性主义的支持者也着重于性别不平等的分析以及推动妇女的权利、利益与议题。
女性主义理论的目的在于了解不平等的本质以及着重在性别政治、权力关系与性意识(sexuality)之上。女性主义政治行动则挑战诸如生育权、堕胎权、教育权、家庭暴力、产假、薪资平等、投票权、代表权、性骚扰、性别歧视、同性恋、跨性别与性暴力等等的议题。女性主义探究的主题则包括歧视、刻板印象、物化(尤其是关于性的物化)、身体、家务分配、压迫与父权。
女性主义的观念基础是认为,现时的社会建立于一个男性被给予了比女性更多特权的父权体系之上。
现代女性主义理论主要、但并非完全地出自于西方的中产阶级学术界。不过,女性主义运动是一个跨越阶级与种族界线的草根运动。每个文化下面的女性主义运动各有其独特性,并且会针对该社会的女性来提出议题,比如苏丹的残割女性生殖器(genital mutilation)或北美的玻璃天花板效应。而如强奸、乱伦与母职则是普世性的议题。
更多关于女性主义... |
特色条目
西班牙同性婚姻于2005年7月3日起合法实施。2004年,由首相何塞·路易斯·罗德里格斯·萨帕特罗领导的新任社会党政府开始推动同性婚姻的合法化运动,包括同性伴侣收养子女的同等权利。经过长时间辩论后,西班牙议会(采两院制,由众议院与参议院组成)于2005年6月30日通过同性婚姻法案,并于2005年7月2日公布。西班牙的同性婚姻在2005年7月3日星期天起正式迈入合法一途,是继荷兰和比利时后,第三个举国实行合法同性婚姻的国家,比加拿大早了17天。 |
特色图片
夏绿蒂·科黛(Charlotte Corday,1768年7月27日-1793年7月17日),是法国大革命恐怖统治时期的重要人物。出身破落贵族家庭,她是温和共和派支持者,反对罗伯斯比尔的激进派独裁专政。后策划并刺杀了激进派领导人马拉,被逮捕并杀害。
当年今月
特色人物
伊丽莎白·安吉拉·玛格丽特·鲍斯-莱昂(Elizabeth Angela Marguerite Bowes-Lyon,1900年8月4日-2002年3月30日),英王乔治六世的夫人,1936至1952年间的英国王后,称伊丽莎白王后(Queen Elizabeth)。她也是现任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母亲。自1952年起,她的官方头衔是伊丽莎白王后,王母太后(Queen Elizabeth, The Queen Mother),中文通译为“伊丽莎白王太后”。
伊丽莎白是最后一位爱尔兰王后以及印度皇后。伊丽莎白最为人所周知的是她在二次大战所扮演的正义角色,希特勒甚至形容她是“欧洲最危险的女人”。在她接下来的岁月中,在其他王室成员都不受公众认同时,她一直是英国王室中最受欢迎的成员。
你知道吗
分类
维基专题
欢迎参与
特色内容
特色条目
优良条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