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人

德国公民、文化认同为德意志语言和历史,或者祖先来自德意志的人
(重定向自德國人

德意志人(德语:die Deutschen),或德国人(德语:Deutsche),指的是居住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本地人或居民,拥有该国的公民权。在历史上,德意志人可以更广泛的指代所有以德语母语的人,也可以指代任何拥有日耳曼-德意志认同的人[7][8]

德意志人
Deutsche
总人口
总计约1.2亿
分布地区
 德国72,650,269[a]
 美国534,000[b]
约 40,000,000[3]
 瑞士357,000[c]
 英国310,000[d]
 奥地利233,000[e]
 意大利211,000[f]
 法国203,000[g]
 西班牙201,000[h]
 加拿大157,000[i]
约 450,000[4]
 俄罗斯142,000[j]
约 840,000[5]
 澳大利亚125,000[k]
982,226 [6]
 波兰101,000[l]
约 700,000[5]
 匈牙利36,000[m]
约 250,000[5]

在目前的《德国宪法》中,明确将德国人和德意志人定义为是同一个意思,两者都是“德国的全体公民”之意。在这个定义中,拥有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公民权的人才能算是德国人,即使他们不俱备德意志血缘,或者不会讲德语;但是,说德语、有德意志认同,但不拥有德国国籍的人则不能算作是德国人。目前的德国人认同以属地论为唯一的判断依据[9]。在19世纪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关于德国人的身份认同其实非常混乱,拥有共同语言文化血统历史的德意志人经常认为自己就是德国人[10]。到了今天,用语言或历史已不再能用来判断一个人是否为德国人,众多说德语方言的外国人也被视为是和德国人无关的其他民族,这些民族对德意志这个国家没有认同[11]。世界上德国人的总数约在1亿到1.5亿之间,在德国的德国人最便于统计,但在其它国家,由于历史遗留下来的认同混乱而没法作一个精确统计[11]

德国人的祖先——日耳曼人在公元前2000年就有,但德意志人作为一个明显有自我认同的族群是10世纪才开始的,以“奥托一世东法兰克王国的国号成神圣罗马帝国”为标志。在神罗帝国中,以德语为母语的人数量最多,久而久之,他们所居住的地区就被叫做“德意志王国”。在随后的几个世纪里,神罗成为欧洲表面上地位最高的国家,其人口也随之大幅增长,在向东传播天主教的过程中,神罗的居民用德语大量同化了波兰人波罗的人。不仅如此,神圣罗马帝国虽然名为帝国,但实际上却是个松散的邦联,由多个小王国公国帝国自由市主教辖区联合而成,没有一个邦国能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在宗教改革发生的16世纪,神罗内部的很多小邦国开始不信天主教,改信新教,导致神罗的统一性无法维持。这些小邦国在三十年宗教战争结束后共同签订了《西伐利亚条约》,取消了神罗内部所有的政府机构,只留下“神圣罗马帝国”这个名字,虽然小邦国们在名义上还是神罗的属国,但在事实层面上已经被《国际法》认可为主权独立的国家了。

19世纪神圣罗马帝国正式解体灭亡,随之而来的就是欧洲人的“民族主义心理觉醒”。普鲁士王国1871年合并了大部分说德语的小国,建立德意志帝国,让德国人第一次拥有一个纯粹的单民族国家,然而在奥匈帝国里也有相当一部分说德语的人自认是德国人;俄罗斯帝国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境内也拥有大量的德国人移民。此时恰逢移民潮,大量来自德奥俄帝国的德语居民开始在新大陆国家长期居住,尤其以美国加拿大巴西,并在新西兰澳大利亚建立了移民社区。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匈帝国德意志帝国被瓜分,导致许多德意志人成为了新独立出来的国家中的少数民族阿道夫·希特勒趁机对德国人说明种族灭绝的重要性,成为纳粹德国独裁者。他完全统一了德国奥地利,并发动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大屠杀。德国在二战战败后再次被瓜分,德国分裂为西德东德,数百万德国人被东欧驱逐至西德。为了警惕大屠杀的悲剧(Erinnerungskultur),“去种族主义”成为了西德国民教育中的必学内容,此后种族就不能是判断一个人是否为德国人的依据,而国籍则取而代之。1990年,西东德重新统一成现代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德国人从此有了明确的“唯一祖国”。2010年后,众多来自土耳其北非中东伊斯兰教移民让德国逐渐变为多民族国家,这些移民的后代也受到德国社会的接纳,迅速被同化为对德国俱有认同的国民。

由于德国在历史上长期分裂,除二战外,也从没对内部人民施加过“强制融合”的政策,加上德国人本身亦是由多个日耳曼民族的分支混血而成的,因此今日德国的包容性才会如此巨大。目前,德国的各个地区依然保有强烈的地方主义联邦德国政府也不实行中央集权制,而是坚定的采用地方分权制。德意志民族最有成就的领域包括哲学文学音乐心理学工业,历代的德国政权都能为人才塑造出一个自由发挥的环境,所以促成人类科学进步的德国人才会如此之多。

定义

编辑

指的是对和德国有关系的人的一种暧昧不明的文化分类,此词汇在历史中有多重含义,例如:

  1. 拥有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国籍的人,也是“德意志人”目前最主要的定义,大量已经移民到德国的土耳其裔、伊斯兰裔的德国国籍的人也能被算作此类。
  2. 大德意志为国家认同的人,包括奥地利人、法国的阿尔萨斯人和丹麦南部的德意志人,这个含义在二战前非常流行,但二战后,除了德国自己之外,其余地区均通过义务教育而产生了不同于德意志的民族认同。
  3. 德语为第一母语的人,包括奥地利人、瑞士人卢森堡人,瑞卢两国虽然一直都以德语为自己的官方语言,但在历史中早已形成了完全独立于德国的国家认同,故在国家的独立性上没有争议。
  4. 德意志裔人,例如美国、加拿大、澳洲等白人移民国家中的德裔人士,他们可能在认同上和德国已经没有关系、也不会说德语,但是他们的生活习俗依然和德意志文化有关。
  5. 祖先有几代人生活在德国,或是曾经居住在德国的版图之上的人,例如如今波兰A的居民。

族名

编辑

汉语(以及其他东亚语言)对德国和德国人的称呼直接来自德语“德意志”(德语:Deutsche),其源自高地德语diutisc,意思是“种族”或“与人民相关”至少从8世纪开始,这个词语就被用于中欧讲西日耳曼语的人,此后至少一些生活在神圣罗马帝国内的人开始出现独特的日耳曼民族身份。

而英文的称呼Germans源自日耳曼民族名(拉丁语:Germani),古时用于日耳曼人。在英语中,“Germans”一词也可适用于任何德国公民、居民、侨民,或有德国血统的人,以及日耳曼民族的成员,不管他们是否是德国人。

历史

编辑

古代历史

编辑
 
一张地图描绘了位于莱茵河和易北河之间的短暂的罗马古日耳曼省,这是早期罗马帝国试图征服和控制的地区,但是由于条顿堡森林的惨败而不得不放弃

罗马将军兼政治家朱利叶斯·凯撒征服日耳曼及高卢以及他留下的《高卢战记》提供了关于生活在现在德国境内的人民的第一个信息。罗马时期,高卢包括莱茵河以西现在德国的部分地区。他特别指出了未来可能来自莱茵河东部落的潜在威胁。在凯撒的继任者的领导下,罗马人开始征服和控制莱茵河和易北河之间的整个地区,几个世纪后,这些地区构成了中世纪德国的核心,许多德国中世纪重镇,如科隆、特里尔、维也纳、萨尔茨堡都在此时被建立。公元9年,阿米尼乌斯领导的地方联盟在条顿堡森林战役中取得胜利,大大挫败了罗马人长久统治日耳曼地区的愿望。公元1世纪的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在《日耳曼尼亚志》中详细描述了早期日耳曼人。在这个时候,日耳曼人分裂成大量的部落,他们经常与罗马帝国和其他部落发生冲突。他将他们描述为一个多元化的群体,统治著比德国大得多的地区,向东延伸至维斯瓦河,向北延伸至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在凯撒入侵时,中欧的大部分地区分布着凯尔特人,然而至少从公元前2世纪开始,与这些民族相关的日耳曼语开始接近莱茵河地区。由此产生的更接近罗马人的人口状况可能是凯尔特人和日耳曼人的同化。学者们普遍认为,早在公元前500年就存在日耳曼语使用者是可能的。这些日耳曼语族被认为是从贾斯托夫文化的方向向莱茵河传播的,贾斯托夫文化是一种受凯尔特人影响的文化,存在于易北河附近地区的前罗马铁器时代。定义日耳曼语系的第一个日耳曼语辅音转换很可能发生在这一时期。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更早的北欧青铜时代也显示出与贾斯托夫文化有明确的人口和物质连续性。但尚不清楚这些是否表明种族连续性。

中世纪

编辑

公元395年,东西罗马帝国分裂。在随后的一个世纪里,西罗马帝国被持续的蛮族入侵冲垮以至于解体,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起了数个蛮族王国,例如:

  1. 高卢-法兰克王国-今法国
  2. 希斯帕尼亚-西哥特王国-今西班牙
  3. 山南高卢-伦巴第王国-今北意大利
  4. 意大利-东哥特王国-今意大利
  5. 阿非利加-汪达尔王国-今突尼斯和阿尔及利亚
  6. 山北高卢-勃艮第王国-今勃艮第地区

而德国本土仍然处于部落为政的分裂时期,被例如法兰克人弗里斯兰人撒克逊人图林根人阿勒曼尼人巴伐利人的部落分治。该地区根据这些种族名称被划分为长期的分裂或部落公国,在西方法兰克人的统治下,克洛维一世在5世纪建立了对高卢罗马后裔和法兰克人的控制,并开始了征服莱茵河以东人民的新进程。在随后的几个世纪里,法兰克人的力量显著增长,并将势力扩展到了德国东南部。

到公元9世纪初,欧洲大部分地区已在法兰克领袖查理曼大帝的统治下统一起来,他将法兰克帝国向多个方向扩张,包括在莱茵河以东征服了萨克森人和弗里斯兰人,从而建立了加洛林帝国。查理曼于800年被教皇利奥一世加冕为皇帝。814年,查理曼大帝儿子虔诚路易继位,帝国随即陷入内战。国家在凡尔登条约(843年)中被瓜分为了西法兰克中法兰克东法兰克三国,由此奠定了现代法国、意大利和德国的雏形。从捕鸟者亨利开始,非加罗林家族的成员开始了统治德意志王国的进程,在他的儿子奥托一世的统治下,德意志人阻挡着了马扎尔人的袭扰,同时延续了和罗马教廷合作的传统,通常意义上的神圣罗马帝国由奥托962年的加冕开始。

神圣罗马帝国这个松散架构的帝国除了德意志王国外,还有以前独立的意大利王国勃艮第王国洛泰林吉亚王国(这是一个旧罗马和法兰克地区,其中包含一些最古老和最重要的德国城市,包括亚琛科隆特里尔)。齐整的日耳曼王国则由诸个部落公国构成,如巴伐利亚弗兰肯士瓦本萨克森。德意志国王由贵族家族成员选举产生,他们经常试图让弱小的国王当选,以维护自己的独立性。这阻止了德国人的早期统一。

 
描绘德意志东向移民的地图,左边的地图显示了大约公元895年的情况;右边的地图显示的是公元1400年的情况。德意志人以浅红色表示

骑士贵族统治著中世纪封建的德国社会,而大多数德国人口都是农民,几乎没有政治权利。教会在中世纪的德国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与贵族争夺权力。11至13世纪期间,德国人积极参加了五次十字军东征以“解放”圣地,条顿骑士团便在此时诞生。从王国成立之初,其王朝也参与了向东推进到斯拉夫语地区的行动。在北部的萨克森东部边境,易北河以东的波拉比亚斯拉夫人在几代人经常残酷的冲突中被征服。这些地区成为了现代德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上的城市如柏林波茨坦德累斯顿吕贝克但泽科尔贝格布雷斯劳等。德国人口也从11世纪开始向东迁移,随着时间的推移,斯拉夫和德语人口被同化,这意味着许多现代德国人都有大量的斯拉夫血统。从12世纪开始,许多德国人作为商人和工匠定居在波兰地区,他们在格但斯克等许多城市中心的人口中占了很大比例。在13世纪,条顿骑士团开始征服古普鲁士人,并建立了最终成为强大的德意志普鲁士国家

再往南,波希米亚和匈牙利发展成为拥有自己非德语精英的王国。奥地利在多瑙河中游的边疆区在11世纪停止向东向匈牙利扩张。在奥托卡二世统治下,波西米亚成为帝国内的一个王国,甚至设法控制了德语区的奥地利。然而在13世纪后期,哈布斯堡王朝的鲁道夫一世当选皇位,他得以为自己的家族获得了奥地利公国,由此开启了哈布斯堡王朝统治神罗、争雄欧洲的历史。然而神圣罗马帝国此时仍然很弱,到中世纪晚期洛泰林吉亚勃艮第/阿尔勒的大部分地区都处于法国王朝瓦卢瓦-勃艮第王朝瓦卢瓦-安茹王朝的控制之下。而意大利、瑞士和萨沃伊也不再受帝国有效掌控。

随着贸易增加,艺术和手工艺专业化。在中世纪晚期,德国经济在城市中心的影响下发展,城市规模和财富增加,并形成强大的联盟,如汉萨同盟士瓦本同盟,以保护他们的利益,通常是通过支持德国国王在他们与贵族的斗争中。这些城市联盟对德国商业和银行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近代历史

编辑
 
1648年分裂的神圣罗马帝国

哈布斯堡家族在近代早期成功地保持了对神圣罗马帝国宝座的控制。虽然帝国本身在很大程度上持续将权力分散,但哈布斯堡王朝在德意志核心领土之外的个人权力却在增加。查理五世亲自继承了匈牙利和波希米亚王国、富裕的低地地区、卡斯蒂利亚阿拉贡西西里那不勒斯撒丁王国以及米兰公国的控制权,这使哈布斯堡君主国成为一个强大的多语言帝国以及第一个“日不落帝国”。然而在他死后,奥地利和西班牙哈布斯堡分家,低地国家归属西班牙王冠,由此脱离了日耳曼地区。

德国发明家约翰内斯·古腾堡引入印刷术,这促进了对信仰和理性的新理解。数十年后,德国修道士马丁·路德在天主教会内部推动改革,由此诞生了新教。宗教分裂是三十年战争的主要原因,这场冲突撕裂了神圣罗马帝国及其邻国,导致数百万德国人死亡。1648年签订的结束战争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条款包括大幅削减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中央权力。在霍亨索伦王朝统治下的新教普鲁士成为战后出现的最强大的德意志国家之一。

经过几个世纪的政治分裂,德意志统一愿望在18世纪开始出现。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神圣罗马帝国在大革命战争拿破仑战争中风雨飘摇、持续衰落,直到在1806年被拿破仑彻底解散。在中欧地区,拿破仑战争引发了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巨大变革,并催化了德国人的民族觉醒意愿。到18世纪后期,约翰·戈特弗里德·赫尔德等德国知识分子阐明了植根于语言的德国身份的概念,这一概念帮助激发了德国民族主义运动,该运动试图将德国人统一为一个民族国家。最终,共同的血统、文化和语言(尽管不是宗教)定义了德国民族主义。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上,大部分德意志邦国松散地统一在德意志邦联之下,普鲁士奥地利成为了邦联内的两大强国,他们的斗争成为了19世纪德国的主基调。

整个19世纪,普鲁士的实力不断增强。1848年,德国革命者成立了法兰克福临时议会,企图推举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德意志皇帝,但被其拒绝。普鲁士人提议建立德意志各邦的埃尔福特联盟,但这一努力被奥地利人通过奥尔米茨条约(1850年)破坏,由此重建了德意志邦联。作为回应,普鲁士寻求利用关税同盟来增强其在德意志各邦中的权力。在奥托·冯·俾斯麦普鲁士战争部的将领的领导下,普鲁士赢得了普丹普奥两次战争的胜利,随后建立了北德意志联邦。1871年,普鲁士联军在普法战争中击败了法兰西第二帝国,吞并了德语区的阿尔萨斯-洛林,同年1月,普鲁士国王在凡尔赛宫镜厅加冕称帝,由此建立起了第一个统一的德意志人国家

 
1914年的德意志人分布图,除了德国本土外,德意志人在其海外殖民地、美国、巴西、阿根廷、东欧都有广泛分布

在统一后的几年里,德国社会被许多进程彻底改变,包括工业化、理性化、世俗化和资本主义的兴起。德国实力迅速增强,并建立了许多海外殖民地。在此期间,德国人口大幅增长,许多人移民到其他国家(主要是南北美),促进了德国侨民的增长。列强之间对殖民地的争夺促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组成了同盟国,这个同盟最终被打败,三大帝国无一幸存。根据凡尔赛条约的条款,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同时解体和瓜分,导致数百万德国人成为其他国家的少数民族。德国境内的君主,包括德国皇帝威廉二世被废除,魏玛共和国建立。奥匈帝解体后,奥地利的德意志人宣布成立德奥共和国,并寻求并入德国,但这被战胜国通过《凡尔赛条约》和《圣日耳曼条约》所禁止。

 
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里的万人坑

许多德国人认为以凡尔赛为奇耻大辱,独裁和反犹太主义意识形态持续酝酿。1929年的大萧条都促成了阿道夫希特勒和纳粹的崛起,后者在1933年上台,建立了极权主义的第三帝国,其意识形态的核心即是德意志人的民族主义和优越主义。在1938-40年,德意志第三帝国将中东欧的德语区逐步并入本土,建立起了实际意义上的“大德意志”。然而在其征服欧洲的过程中,600万犹太人被杀害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大范围破坏,数千万士兵和平民丧生,而德国则四分五裂,东部领土全部丧失。大约1200万德国人不得不逃离或被驱逐出东欧。德国的声誉和身份也受到了重大损害,民族主义远不如以前。

德国的西德和东德成为冷战的焦点,但在1990年重新统一。尽管有人担心重新统一的德国可能会恢复民族主义政治,但该国如今被广泛认为是“欧洲中心的稳定成员”和“民主一体化的推动者”。

认同

编辑

德语是大多数德国人的母语。它是德国民族认同的关键标志。德语是一种西日耳曼语言,与弗里斯兰语(特别是北弗里斯兰语萨特兰弗里斯语)、卢森堡语、英语、荷兰语低地德语密切相关。现代标准德语以高地德语中部德语为基础,是大多数德国人的第一或第二语言,在伏尔加德意志人尤其如此。

文化

编辑

德国人的特点是地域多样性,这使得识别单一的德国文化变得非常困难。几个世纪以来,艺术和科学一直是德国身份的重要组成部分。启蒙时代和浪漫时代见证了德国文化的繁荣的腾飞。这一时期对艺术和科学做出重大贡献的德国人包括作家歌德席勒赫尔德荷尔德林海涅诺瓦利斯格林兄弟、哲学家康德黑格尔叔本华;建筑师申克尔;画家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以及作曲家巴赫贝多芬莫札特海顿舒伯特斯特劳斯瓦格纳

流行的德国菜包括黑面包和炖菜。与其他欧洲民族相比,德国人饮酒量大,尤其是啤酒。肥胖在德国人中相对普遍。狂欢节是德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德国南部。德国的一个重要节日是慕尼黑啤酒节

越来越多的德国人成为基督徒。大约三分之一是罗马天主教徒,而三分之一信奉新教。另外三分之一不信奉任何宗教(主要分布在前东德地区)。许多德国人庆祝圣诞节和复活节等基督教节日。穆斯林的人数正在增长。纪念大屠杀是德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分布

编辑

德语文化占主体的区域

编辑

德国

编辑
 
德语区分布:
  德语是(共同)官方语言(法律上或事实上)和大多数人口的第一语言
  德语是共同官方语言,但不是大多数人的第一语言
  德语(或德语的变体)是标记国家/地区法律认可的少数民族语言(主要分布区域是彩色的;地理分布太分散或地图比例太小的地方用正方形标记)
  德语(或德语的变体)由相当大的少数族群使用,但没有法律地位

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数据,截止2022年9月30日,德国人口为84,270,625人,其中72,569,978为德意志人,德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德意志人国家,也是德意志语言、文化和影响力的主要源地。

奥地利

编辑

18世纪和19世纪的部分时期,普鲁士和奥地利争夺神圣罗马帝国内部霸权的冲突愈演愈烈。1806年,随着众多德国小邦加入法国皇帝拿破仑一世创建的莱茵邦联,最后一位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朗茨二世退位,神圣罗马帝国解体。1813年夏,奥地利加入反法同盟后和俄罗斯、普鲁士一同对抗拿破仑,并在莱比锡附近的民族之战中击败拿破仑皇帝,导致了拿破仑帝国的覆灭,同时为德意志邦联的成立奠定了基石。在1848年革命期间,当建立一个德意志民族国家似乎成为可能时,就是否可以与奥地利一起找到大德意志解决方案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哈布斯堡帝国还包括许多德意志人仅占少数的地区,例如波希米亚和匈牙利,将其包含在内将与国家解决方案相矛盾。德国问题最终在三次王朝战争中得到解决,建立了北德意志邦联,然后推动了一个没有奥地利的普鲁士主导的德意志帝国的解决方案。尽管如此,由于同种同文,德(普)-奥之间的同盟政治联系以及友好邻国之间常见的文化联系仍然存在。

1918年奥匈帝国崩溃后,帝国的奥地利部分根据民族自决原则建立了德意志-奥地利共和国。对于这种被剥夺了匈牙利农业区和波西米亚工业区的“残余国家”能否独立存在,存在着很多怀疑。然而由于圣日耳曼条约的限制,德意志-奥地利共和国无法与德国合并。1919年,德意志-奥地利共和国的名称也被禁止,并改为“奥地利共和国”。

 
1938年3月维也纳街头庆祝德奥合并的盛况

奥地利法西斯国家时期(1933年至1938年,从议会的废除和联邦总理恩格尔伯特·多尔弗斯民主结构的废除开始),奥地利人对自己的民族身份只有一种基本的感觉,他们觉得自己是奥地利人,但只是模糊地将自己与德国人区分开来。作为联邦总理库尔特·许士尼格迫于德国越来越大的压力,要求就奥地利是否应该成为德国的一部分举行全民公决,甚至想到借助此前一直受迫害的社民党的支持,德国领导层要求最后通牒取消公投。公投最终以压倒性的多数同意和德国合并。1938年3月13日德奥的统一受到无数人的欢迎,也有人不得不逃离或被捕。包括许士尼格在内的奥地利社会民主党祖国阵线的许多成员被送往集中营。随后发生的事件,即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纳粹独裁统治,导致人们更加渴望回归奥地利民族国家。许多奥地利人作为抵抗纳粹政权的战士积极参与争取自由的活动。

奥地利解放和奥地利共和国重建后,1945年7月10日,《奥地利公民身份过渡法》允许奥地利公民从被德国吞并的地位中脱离,集体放弃德国国籍。第二共和国官方将奥地利人身份认同与德国人身份认同划清界限。除了谴责国家社会主义的历史之外,奥地利自称为“国家社会主义的第一个受害者”,希望与占领国有更好的和平条件。奥地利强调其在国家社会主义政权下遭受的苦难,例如利奥波德·菲格尔阿道夫·沙尔夫等政治家遭受的迫害和被迫迁移。1955年,各国确认了奥地利的中立地位。今天,大部分奥地利人认为自己与德国人有显著不同(例如尽管通用语言为德语巴伐利亚方言,然而仍存在语法、风格,尤其是方言的差异)。在如今的奥地利共和国,政府对说德语、斯洛文尼亚语罗姆语斯洛伐克语匈牙利语克罗地亚语的奥地利公民进行了区分,并相应地规定了官方少数民族语言。

瑞士

编辑
 
1499年的士瓦本战争是瑞士政治上脱离德意志地区的开端

瑞士的国土包括与邻国接壤的德语、法语、意大利语和罗曼文化和语言区,以及主要信仰天主教和新教的州。一方面,瑞士的土著族群试图保持各自的身份,但另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已经形成了跨族群的共同归属感和维护共同国家的坚定意志。没有分裂主义的努力,所以人们也称他们的社区为意志的国家。瑞士德语主要由讲德语的瑞士人使用,在瑞士德语区使用的阿勒曼尼方言的统称,是瑞士社区和家园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日常语言使用。瑞士高地德语在日常生活中几乎不被使用,主要用于与不说瑞士德语的人交流或相互交流,例如B.与意大利瑞士罗曼蒂的居民或外国人或移居这里的人在一起。

1500年左右,瑞士人在他们自己和其他人眼中都是神圣罗马帝国的成员,在当代意义上是德意志人。因此,伯尔尼编年史家迪博尔德·席林(Diebold Schilling)用短语“同盟者和所有讲德语的人”(德语:gemeinen Eidgnossen und aller Tütschen nacion)将瑞士人定义为更大组织的一部分。因此“民族”(nacion)一词在其中世纪语境中必须主要翻译为语言社区而不是民族社区。“瑞士人”这个民族名最初并不是一个民族的名字,而是一个共同体组织

瑞士人与德国的分离、关于德国的想法,或者瑞士与德意志民族之间不断变化的关系,很难被归结为划时代的日期。相反它是一个长达数百年的过程,其中可以区分四个阶段:直到1550年左右在帝国协会框架内形成赫尔维提卡国家(德语:natio Helvetica);从大约1550年到大约1650年,旧瑞士联邦与神圣罗马帝国之间关系的法律矛盾;瑞士主权在1650年至1750年左右的世纪中得到正式确立;最后在1700年,瑞士文化民族的形成。瑞士的国家建设的过程瑞士比德国起步更早,这一点也为同时代人所注意。德国政治学家弗里德里希·卡尔·冯·莫塞尔在其1766年出版的《德国民族精神》一书中声称,与瑞士人相比,德国人缺乏民族意识。在威廉时代和纳粹政权期间,瑞士人比以前更远离德国人。

列支敦士登

编辑

列支敦士登公国是德语区唯一以德语为官方语言和学校语言的国家。神圣罗马帝国灭亡后,列支敦士登于1806年独立,19世纪为德意志邦联成员。从1852年到1919年,列支敦士登通过海关条约与奥地利建立了经济联系。然而在哈布斯堡君主国解体后,它越来越倒向于瑞士(根据1923年海关条约)。国歌的例子表明,尽管列支敦士登的德意志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受到质疑,但其受到同时代人的大力捍卫。创作于19世纪中叶的国歌《在年轻的莱茵河上》,在1895年前后已广为流传,最晚于1920年成为正式国歌。歌词将莱茵河指定为“德意志的”,甚至明确提及德国(“德意志祖国这个亲爱的家园”)显然在19世纪并没有引起冒犯。迟至1916年,列支敦士登的民族诗可以包含德意志莱茵河,诗人可以将自己描述为“德国人”。从1930年代开始,德国人甚至具有国家社会主义思想的列支敦士登人之间有时会发生激烈争论,列支敦士登的民族爱国者也传下了国歌的文字。忠于国家的团体使用“净化”文本来将自己与国家社会主义者和德意志帝国区分开来。尽管在战争结束后不久再次尝试改革,但直到1963年,列支敦士登议会才宣布一个没有德意志一词、略有不同的文本作为国歌。

比利时德语社群

编辑
 
比利时德语社群实质上是1918年德意志帝国战败后割让给比利时的领土(奥伊彭-马尔默迪),其在图中用数字8标注

德语是比利时的三种官方语言之一,在该国东部作为母语使用,主要分布在欧本州圣维特州。德语在德语区享有官方地位,该区包括1920年以前属于德国的东比利时部分,但马尔梅迪和韦姆马尔梅迪州)除外),那里的大部分法语甚至在并入比利时之前就已被使用。此外,比利时还有一些地方在1920年(旧比利时)之前讲德语。他们不在比利时的德语区,唯一的官方语言和教学语言是法语。

南蒂罗尔

编辑
 
南蒂罗尔的德意志人穿着传统民族服装

1919年,根据《圣日耳曼条约》,奥地利不得不割让南蒂罗尔给意大利。从1922年开始,法西斯意大利压制非意大利人口、打压他们的语言和文化,并奉行严格的意大利化政策。第三帝国兼并奥地利导致希特勒和墨索里尼达成协议。1939年10月,南蒂罗尔人的德意志人可以选择回归德国,或留在意大利,但是放弃他们的德语名字,改用拉丁名字和姓氏。尽管86%投票赞成重新安置(仅男性有投票权),但实际上只有72,000人进行了移民。他们中的许多人后来返回了南蒂罗尔。

1946年,南蒂罗尔正式获得自治权,​​但直到1972年第二个自治法令才得到全面实施。在经历了1950年代的低谷之后,现在大约69%的人口属于德语群体。根据官方说法,复杂而差异化的法律体系、职位轮换、委员会中的平等代表以及所有三种语言群体的比例代表保证了德语、意大利语和拉丁语的和平共处。根据博岑-南蒂罗尔自治省统计局的一项调查,在2014年,80.7%的南蒂罗尔德语群体将自身的“领土、种族和民族归属”表述为“南蒂罗尔人”,排在第二位的是“欧洲”,占18.4%,此外9.3%的人称自己为“意大利人”,4.0%的人称自己为“德意志人”。

德语文化式微的区域

编辑

波罗的德意志人

编辑

波罗的德意志人指波罗的海东岸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的德意志人居民。尽管波罗的海的德意志人占人口少数,但从12世纪20世纪初,波罗的海的德意志人组成了波罗的骑士团并控制着这两地的政治、经济、教育和文化。自从12世纪初拉丁语在波罗的海东岸地区衰落,德语迅速取而代之,成为一切正式文件的官方语言,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的所有城镇村庄,一律采用德文名字,为时达数百年之久直到19世纪90年代。

数百年来波罗的海的德意志人是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的地主,他们是这地区的实际统治阶层。政治上他们在1710年之前只听命于瑞典帝国,在1917年之前听命于俄罗斯帝国。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的本土原居民,大多数是居住在乡村的农奴,不享有同等的权利。这种情况延续到1917年帝俄覆灭,1918年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脱离俄国独立为止。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独立后推行土地改革,剥夺波罗的海德意志人地主的土地。此后多数波罗的海的德国人成为爱沙尼亚国或拉脱维亚国的公民。

波罗的海德国人的历史在1939年骤然告终,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的秘密附加协议书划分出德苏势力范围——爱沙尼亚与拉脱维亚被纳入苏联势力范围,希特勒将大批波罗的海德国人迁移到纳粹德国在二战中占领的波兰西部(时称瓦尔特兰帝国大区)。1944年苏联占领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国,波罗的海德国人再也没有返回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的家园。

伏尔加德意志人

编辑

伏尔加德意志人是生活在俄罗斯的南部,伏尔加河流域的萨拉托夫(伏尔加河下游港口)周边及其以南的德意志族人。他们最初响应普鲁士出身的女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号召,迁徙到南俄罗斯进行屯垦。伏尔加德意志人保留了德意志文化语言、习俗以及宗教信仰。许多伏尔加德意志人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叶移居到美国加拿大巴西阿根廷巴拉圭等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伏尔加德意志人被强制迁徙、驱逐至中亚,或关入集中营;20世纪后期,许多余下的德意志族人也陆续移居回德国,现今仍有50余万德意志人生活在伏尔加河流域。

苏台德德意志人

编辑

苏台德德意志人也称波西米亚和摩拉维亚德意志人,是曾经生活在波西米亚王国所属的捷克地域上的德意志人,这一部分在一战后并入了新成立的捷克斯洛伐克。在1945年之前,有超过三百万德意志人居住在这一区域,约占捷克斯洛伐克全国人口的23%以及波西米亚和摩拉维亚人口的29.5%。

从11世纪起,德意志人口不断迁入神圣罗马帝国的选侯国波希米亚王国。他们绝大多数居住在称为苏台德兰的边境地区,该地区以苏台德山脉得名[12]。德意志人扩张的过程被称为“Ostsiedlung”(东向殖民)。 “苏台德德意志人”这个名称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匈帝国垮台,民族主义运动兴起时出现的,当时该地区的德意志人希望和奥地利一起建立德意志-奥地利共和国并并入德国本土,但遭到了战胜国的禁止。在慕尼黑协定签署之后,的苏台德地区了成为纳粹德国的一部分,在此建立了苏台德兰帝国大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该地区讲德语的人口,主要是罗马天主教徒和少数新教徒,都被驱逐到德国和奥地利。苏台德地区拥有化学工厂和褐煤矿以及纺织、瓷器和玻璃工厂,历史上工业高度发达。波西米亚与巴伐利亚的边界主要由德国人居住。上普法尔茨森林沿着巴伐利亚边境延伸到波西米亚南部的农业区,是德国人的聚居区。更具特色的是德语方言岛,这些城镇由德国少数民族居住并被捷克人包围。苏台德德国人大多是罗马天主教徒,这是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数百年统治的遗产。

并非所有的德意志人都生活在与世隔绝和明确界定的地区。由于历史原因,捷克人和德意志人在很多地方混居,捷克和德国双重语言和法律转换相当普遍。尽管如此,在 19 世纪下半叶,捷克人和德意志人开始建立各自独立的文化、教育、政治和经济机构,这使两个群体彼此半隔离。这种分离形式一直持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几乎所有德意志人都被驱逐出境为止

外西凡尼亚德意志人

编辑

德意志人移居外西凡尼亚始于匈牙利盖萨二世(1141年-1162年)。德意志移住者的主要任务是防卫匈牙利王国东南部的国境地带,殖民持续到13世纪末。虽然殖民者大多是神圣罗马帝国西部的出身者,多说法兰克语方言(通行于阿亨科隆特里尔周边),但是萨克森出身的德意志人在匈牙利担任大臣职、法官职,所以这些殖民者被统称为“萨克森人”。外西凡尼亚德意志人巅峰时期(1930年)曾达到70万人,在二战以及冷战后的民族迁徙中,这些德意志人绝大多数都迁回了德国和奥地利。

高加索德意志人

编辑

高加索德意志人是俄罗斯和苏联的德裔少数民族。他们主要在19世纪上半叶迁移到高加索地区,并在北高加索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卡尔斯地区(今土耳其东北部)定居。1941年,在约瑟夫·斯大林在苏联的人口转移期间,他们中的大多数被驱逐到中亚和西伯利亚。在斯大林于1953年去世和赫鲁晓夫解冻开始后,高加索地区的德国人被允许返回,但是很少有人这样做,他们中的许多人在当地被同化。

德裔美国人

编辑
 
一战时期美国销售国债的宣传海报,其中把德国人妖魔化为东方的猛兽,标题写道《以自由券反击匈人》(匈人之名来自德国威廉皇帝的《匈奴演说》)

德裔美国人是指祖先为德意志人、祖上有德意志血统[13]美国公民。目前德裔美国人是美国人数最多的一个移民族群,约占美国总人口的17%[14]。最早一批大规模德裔移民于1680年代抵达今日的纽约宾夕法尼亚一带。从那时起到今天,共有大约800万德国移民来到美国。在19世纪时持续有大批的德国移民涌入,并在1840年到1900年间达到高潮。德裔移民成为人数最多的移民族群,超过了爱尔兰英格兰[15]。这些移民中,有些是为了追求宗教政治自由,有些则是为了寻找比欧洲更好的就业机会,有些人只是想在新大陆上开始新生活。

如今有总计超过5000万的美国人确认他们的祖先是德国人。根据1990年的美国人口普查,约5800万美国人声称他们拥有完全或者部分德国血统[16]。宾夕法尼亚州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英语德语同为官方语言[17]。由于两次世界大战敌对国的因素,许多德裔美国人被迫放弃了其德语认同,转而融入了英语社会。许多名人都有德意志血统,如设计布鲁克林大桥的工程师约翰·奥古斯塔·罗布林英语John A. Roebling,以及建筑师沃尔特·格罗佩斯留下有形的建筑杰作。另一些生于德国的德裔美国人,例如玛丽亚·格佩特-梅耶沃纳·冯·布劳恩则树立了知识的丰碑;在体育界,贝比·鲁斯卢·格里克霍纳斯·瓦格纳被公认为属于历史上最伟大的棒球选手之列[18];其他的例如著名的演员克拉克·盖博[19][20]帕里斯·希尔顿[21][22]大卫·哈塞尔霍夫[23][24]玛琳·黛德丽[25][26]多瑞丝·戴[27][28]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29]布鲁斯·威利斯[30]珊卓·布拉克[31]爱德华·阿诺德[32]克斯汀·邓斯特[33]。有三位美国总统的父亲是德国移民后裔:德怀特·艾森豪威尔(家族最初的姓氏是Eisenhauer,并且母亲家族也是来自德国/瑞士),赫伯特·胡佛(家族最初的姓氏是Huber)[34],和唐纳德·川普(祖父为德国移民)。 而母亲是德国移民后裔的总统是理查德·尼克松[35]

今天,尽管在许多大都市地区仍然有德裔美国人集中聚居,但大多数德裔美国人社区已经不再具有可确认的族群特征,这些大都市中包括底特律芝加哥堪萨斯城克利夫兰印第安纳波利斯明尼阿波利斯—圣保罗圣路易斯辛辛那提路易斯维尔里士满密尔沃基

其他

编辑

德意志人在其他国家也有移民分布,如巴西(南里奥格兰德州布卢梅瑙新汉堡周边地区)、阿根廷(米西奥内斯克雷斯波科罗内尔苏亚雷斯巴里洛切贝尔格拉诺将军别墅)、智利、巴拉圭(瓦尔迪维亚奥索尔诺巴拉斯港蒙特港周边地区)和前德国殖民地纳米比亚

脚注

编辑
  1. ^ 根据官方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30日居住于当地的德意志人[1]
  2. ^ 居住于当地的德意志人[2]
  3. ^ 居住于当地的德意志人[2]
  4. ^ 居住于当地的德意志人[2]
  5. ^ 居住于当地的德意志人[2]
  6. ^ 居住于当地的德意志人[2]
  7. ^ 居住于当地的德意志人[2]
  8. ^ 居住于当地的德意志人[2]
  9. ^ 居住于当地的德意志人[2]
  10. ^ 居住于当地的德意志人[2]
  11. ^ 居住于当地的德意志人[2]
  12. ^ 居住于当地的德意志人[2]
  13. ^ 居住于当地的德意志人[2]

参考资料

编辑
  1. ^ Bevölkerung nach Nationalität und Geschlecht 2020. [2021-06-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22) (德语).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Immigrant and Emigrant Populations by Country of Origin and Destination. Migration Policy Institute. 2014-02-10 [2022-03-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4). 
  3. ^ U.S. Census Bureau, 2019 American Community Survey 1-Year Estimates. data.census.gov. [2021-06-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5). 
  4.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Moser_Populations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5. ^ 5.0 5.1 5.2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Haarmann_Populations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6. ^ Ancestry | Australia | Community profile. [2021-10-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1). 
  7. ^ Definition of German by Merriam-Webster. [2020-1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3). 
  8. ^ German. Oxford Dictionary of English.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0: 733 [2020-12-22]. ISBN 978-0199571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4). 
  9. ^ Bundesministerium der Justiz und für Verbraucherschutz (编). Article 116. Basic Law for 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2021-06-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7). Unless otherwise provided by a law, a German within the meaning of this Basic Law is a person who possesses German citizenship or who has been admitted to the territory of the German Reich within the boundaries of 31 December 1937 as a refugee or expellee of German ethnic origin or as the spouse or descendant of such person. 
  10. ^ Moser 2011,第172页. "German identity developed through a long historical process that led, in the late 19th and early 20th centuries, to the definition of the German nation as both a community of descent (Volksgemeinschaft) and shared culture and experience. Today, the German language is the primary though not exclusive criterion of German identity."
  11. ^ 11.0 11.1 Moser 2011,第171页. "The Germans live in Central Europe, mostly in Germany... Estimates of the total number of Germans in the world range from 100 million to 150 million, depending on how German is defined, but it is probably more appropriate to accept the lower figure."
  12. ^ Otto Bauer. The Question of Nationalities and Social Democracy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2000), 160
  13. ^ 不太懂德文的德裔人访德国 2023-02-18 关键评论网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23-02-18.
  14. ^ United States Census Bureau. US demographic census. [2007-0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2). 
  15. ^ Adams, J.Q.; Pearlie Strother-Adams. Dealing with Diversity. Chicago, IL: Kendall/Hunt Publishing Company. 2001. 0-7872-8145-X. 
  16. ^ The Germans in America. LIBRARY OF CONGRESS. 2010-09-21 [2011-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4) (英语). 
  17. ^ German or English. THE GERMAN AMERICANS AN ETHNIC EXPERIENCE. [2011-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05) (英语). 
  18. ^ Rating the Top Baseball Players of All Time. [2007-1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4). 
  19. ^ [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German Heritage of Clark Gable."
  20. ^ 存档副本. [2007-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7-20).  "...born in Cadiz, Ohio. Both Gable's mother (Adeline Hershelman) and father (William H. Gable) had German ancestors (Frankenfield, Hershelman, and Haupt) who had settled in Pennsylvania."
  21. ^ 存档副本. [2008-0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7-05). "I think German guys are really hot ... I am German."
  22. ^ [2]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German Heritage of Paris Hilton."
  23. ^ [3]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His parents are Joseph and Dolores Hasselhoff, and his family is of mainly German ancestry."
  24. ^ http://www.nndb.com/people/246/00002517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NNDB page of David Hasselhoff
  25. ^ [4]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German-American motion-picture actress whose aura of sophistication and languid sensuality made her one of the most glamorous of all film stars."
  26. ^ [5]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German Heritage of Marlene Dietrich."
  27. ^ 存档副本. [2006-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4-04-16).  "though as it happens, Doris Day, nee Doris Kappelhoff, is purebred German."
  28. ^ 存档副本. [2007-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7-20).  "Doris Day (Doris Mary Ann von Kappelhoff, 1924- ; some bios claim she was born in 1922) - American film actress and TV personality born in the Cincinnati suburb of Evanston, Ohio in her family's house, "attended by a good German midwife." Both her parents were children of German immigrants. (Her maternal grandfather Welz came from Berlin.) Despite being Catholics, Doris' parents separated over William von Kappelhoff's extramarital affair when Doris was eleven, and later divorced. In the 1940s in California, the singer began to use the stage name Doris Day."
  29. ^ 存档副本. [2006-05-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5-09).  "He's half-German, half-Italian." 存档副本. [2006-0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3-23).  "His dad, George DiCaprio, half German and half Italian, is an underground comic book artist... DiCaprio's mother, Irmelin Indenbirken (sometimes spelled In Den Birken), was born in a German air raid shelter in the midst of a World War II air raid. After the war, in the 1950s, she emigrated to the US with her parents as a young child... DiCaprio's maternal grandparents, Wilhelm and Helene Indenbirken, continued to live in the US for many years before returning to Germany to enjoy their retirement." [6]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0. ^ [7]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German-born, New Jersey-raised Willis, 43, is one of Hollywood's biggest..."
  31. ^ 存档副本. [2006-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6-24).  "The half-German, half-Alabaman Bullock was born in Washington, DC...
  32. ^ 存档副本. [2008-0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4-12-15).  "He was born Guenther Edward Schneider February 18, 1890 in New York City to fur cutter Carl Schneider and Elizabeth Ohse formerly of Hanover, Germany. Five children made for a crowded coldwater flat, but the thrifty German family somehow always had enough food on the table."
  33. ^ 存档副本. [2006-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2-28).  "...posters of this Swedish/German beauty will be plastered in locker rooms everywhere..."
  34. ^ The Hoover Family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07-09-28.
  35. ^ [Stephen E. Ambose Nixon chapter 1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