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Shwangtianyuan/中华民国
以下内容为非正式内容,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勿用作正式用途。
本用户页因幽默而保留,请不要当真。 |
此条目论述以非正式为主,未必有普世通用的观点。 |
中华民国 | |||||||||||||
---|---|---|---|---|---|---|---|---|---|---|---|---|---|
大陆时期:1912年-1949年 台湾时期:1949年-2022年 | |||||||||||||
国歌:《中华民国国歌》 | |||||||||||||
首都 | 南京市(建国之初) 台北市(1949年-2022年) | ||||||||||||
常用语言 | 正体中文、现代标准汉语 | ||||||||||||
政府 | 多党制、三民主义、共和制 | ||||||||||||
国家元首 | |||||||||||||
• 1912 | 孙中山(首,临时大总统) | ||||||||||||
• 2020-2022 | 韩国瑜(末,总统) | ||||||||||||
政府首脑 | |||||||||||||
• 1912 | 唐绍仪(首,国务总理) | ||||||||||||
• 2020-2022 | 朱立伦(末,行政院院长) | ||||||||||||
立法机构 | 中华民国国会 | ||||||||||||
• 上议院 | 国民大会 | ||||||||||||
• 下议院 | 立法院 | ||||||||||||
历史 | |||||||||||||
• 辛亥革命 | 1911年10月10日 | ||||||||||||
• 建国 | 1912年1月1日 | ||||||||||||
• 两岸分治 | 1949年12月 | ||||||||||||
• 台湾回归 | 2022年10月1日 | ||||||||||||
面积 | |||||||||||||
1949年(政府迁台前) | 11,077,380平方公里 | ||||||||||||
2018年 | 36,192.8155平方公里 | ||||||||||||
人口 | |||||||||||||
• 1949年(政府迁台前) | 541670000 | ||||||||||||
• 2018年 | 23449287 | ||||||||||||
货币 | 中华民国大陆时期货币(1912年-1949年) 新台币(TWD)(1949年起) | ||||||||||||
|
中华民国,1912年-1971年通称中国,是位于东亚,曾经存在的共和立宪制国家,也是亚洲历史最久的民主共和国[1]。1971年后,受有效管辖范围和政治因素影响,在许多国际场合被称作台湾或者中华台北[2]。中华民国于1912年1月1日宣布正式成立,之后接继清朝统治中国大陆以及蒙古地区。1945年联合国成立时为其创始成员国,在1971年退出联合国前还担任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1949年12月后,中华民国的管辖领土有超过99%位于台湾岛,其他还包括澎湖群岛、金门群岛、马祖列岛、乌坵列岛和部分南海诸岛等岛屿[注 1]。中华民国首都与中央政府所在地最初位于南京市,政府迁台后,迁都至台北市[3],政府迁台后最大的城市则为新北市;2018年总人口约有2,300万人左右,主要由汉族与台湾原住民族组成[4]。
历经军阀割据时期、中国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后,以中国国民党为首的中华民国政府在1949年撤往台湾地区,而中国共产党则在中国大陆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尽管这时中华民国只控制台湾和周边岛屿,受冷战局势影响仍被联合国与大多数西方国家视为中国合法代表。一直到了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中华民国在联合国所持的中国席次,中华民国也决定退出联合国。之后许多国家接连宣布和中华民国断交,后者因而失去广泛地外交承认。在这般国际局势下,中华民国一方面在台湾地区积极发展经济,除了被列入亚洲四小龙外、也成为世界上排行第21名的经济体[5];另一方面开始从事民主改革工作,从原本威权主义的一党制国家发展成多党民主的直接民选国家,享有高度新闻自由、医疗保健[6]、公共教育、经济自由和人文发展[7][8]。
两岸分治后,中华民国的政治地位存有争议,起因在于国共内战后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分隔台湾海峡的分治关系。中华民国政府多次依据《中华民国宪法》主张拥有“中国”的主权,这包括过去统治的中国大陆地区[9][10]。但自1992年开始,政府不再把反攻大陆视为政治目标,宪法中提到的领土疆域问题也在国内引起许多争论[11]。今日政府的政治立场,主要是取决于执政的政治联盟[12]。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也声称自己是中国唯一合法代表,表示台湾是其拥有主权的第23个省份,进而否认中华民国主权国家的地位和存在。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还表示台湾如果发表任何独立声明、或者认为不可能和平统一时,有权对台湾地区使用武力作为回应[13][14]。另一方面,台湾部分人士否定中华民国拥有台湾主权,并依据《旧金山和约》声称台湾主权未定。
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与中华民国总统韩国瑜进行了对话。习近平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要在2年时间内,以一国两制建立特别行政区的形式,统治台湾地区。202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台湾,部队名称为驻台部队,隶属于东部战区。9月30日,韩国瑜宣告辞去中华民国总统职务;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台湾特别行政区成立,宣告着中华民国111年的统治结束。
历史
编辑成立之初
编辑清朝末年,中国社会因内部叛乱和外国势力影响而动荡不安。对列强发起的义和团运动引发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最终清朝军队败给外国联军。这迫使得清朝政府在往后39年必须支付4.5亿两白银的钜额赔偿,并丧失多项主权[15]。清朝政府为因应社会要求展开数项现代化政策[15],但立宪运动的改革速度过慢反而让政府失去信任[16][17],同时许多知识份子开始对长期的帝制提出质疑[18]。1911年10月10日,共进会和文学社成员发起反对清朝统治的武昌起义[19],后来这天成为中华民国每年庆祝的国庆日[20]。
革命行动很快获得许多省份的新军响应,数个月内在中国大陆扩大为辛亥革命[15]。反清势力一方面开始筹组中央临时政府,但就黎元洪和黄兴的权力问题有所争执[21];另一方面也于上海市和清朝重要将领袁世凯的代表展开议和谈判,在12月18日对往后政体、清朝皇室善后、大总统确立等达成共识[22]。同时双方就袁世凯成功逼迫清朝皇帝溥仪退位,便会推举其担任临时大总统达成秘密协议[15]。但12月29日,各独立省份代表于南京市推举自海外归国的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5][23][24]。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布正式成立[25][26],此时清朝原有的22个行省中有16个省份宣布独立[27]。孙中山在宣誓就职时提到将会推翻专制的清朝政府,借此巩固中华民国以及展开各项民生计画[28][29]。同年1月至3月,临时政府将去年12月25日通过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定为临时宪法[30]。而在袁世凯等大臣劝说和逼迫下,主掌政事的隆裕太后在2月12日代替溥仪发表《宣统帝退位诏书》宣布退位,并授权袁世凯组建临时政府[31][32]。自此清朝政府正式灭亡,也意味著中国历史上长达2,000多年的帝制宣告结束[27]。而中华民国则继承清朝之主权,统治中国大陆、外蒙古、新疆、西藏等大部分地区,但无法实际控制外蒙古和西藏等边境地区。
北洋时期
编辑袁世凯在1912年3月获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选举成为第二任临时大总统[25],但由于掌握军事权力而被临时参议院视为威胁,开始对总统权限有所抵制[33]。1912年12月至1913年3月临时政府举办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议员选举后,即将出任内阁总理的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遭人暗杀引起社会哗然[33]。尽管第一届国会等中央政府体制逐渐确立,但是国家政权也被袁世凯等北洋军阀人士所掌握,并且组成北洋政府。之后孙中山便以宋教仁遭暗杀和善后大借款为由发动二次革命[34],但行动最终失败[35]。不久袁世凯下令解散执政的国民党并取缔秘密组织[36],同时废止作为临时宪法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37]。1913年10月6日,中华民国初年国会选举袁世凯担任第一任中华民国大总统[38]。
1915年,袁世凯在各方建议下宣布就任中华帝国皇帝,然而改实施君主立宪制的主张随即引发社会反弹[37]。同时由试图废除行省以集中权力的袁世凯亦遭各地军阀反对,护国军随即在云南省宣告独立[39]。因为护国战争而被迫放弃帝制的袁世凯在1916年逝世[40][41][42],但之后中央政府缺乏实力统管各地,军阀开始各自在根据地发展[37]。这时北洋政府分成直系、皖系和奉系三大派系,并接连发生府院之争、多次贿选、派系冲突等事件,造成作为权力中心的北平地区动荡不安[37]。被迫流亡的孙中山则在1917年回到广东省与南部军阀合作,成立了反对北洋政府的护法军政府并发起护法运动[37],1919年10月更重新组建中国国民党[43]。孙中山希望能够率领军队往北推进以统一中国,却始终缺乏足够的军事实力以及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的支持,甚至在1922年时还一度因合作决裂而被迫逃离广东省[44]。
1919年,由于北洋政府就《凡尔赛条约》将山东省德国租界划分给大日本帝国仅软弱回应,不满的学生发起五四运动[45]。此时许多中国知识份子引进西方思维和反思传统文化价值[26],在这一氛围下马克思主义也传入学术界并广受欢迎,促成中国共产党在1920年宣告成立[46]。不过中国共产党的筹建与管理都受苏联共产党影响,且很长一段时间被视为第三国际的分支团体[47]。虽然北洋政府拒绝承认蒙古国独立并批评苏联趁势入侵[48],孙中山仍选择和苏联合作以换取军事援助,开始采行联俄容共政策[49]。在第三国际协助下,原先的护法军政府改组为以中国国民党为主的国民政府,并且获得苏联军事顾问和武器组建陆军军官学校以及国民革命军,但也让许多共产党势力得以进入中国国民党内部[50]。之后国民政府于中国南部发展自身势力,但孙中山没有看到北洋政府垮台便于1925年3月逝世[51]。
训政时期
编辑孙中山于1925年逝世后,汪精卫当选为国民政府主席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主席。之后国民政府任命蒋中正担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和军事委员会主席,蒋中正因而逐渐掌握中国国民党领导权。1926年他发起国民革命军北伐,期望击败统治各地的军阀以逐步统一中国[52]。在初期国民政府仍获得苏联的协助,但因为立场问题而爆发宁汉分裂。认为苏联试图掌握控制权的蒋中正下令驱逐顾问[53],并开始扫荡各地城市的中国共产党党员[54][55]。中国共产党则发动南昌起义等武装反抗行动、进而和国民革命军爆发第一次国共内战,之后中国工农红军在各地组织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55]。
蒋中正在1927年宣布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市,隔年尽管受到日本军队阻碍而发生五三惨案,然而西北军冯玉祥、晋系阎锡山先后加入蒋中正率领的国民革命军[56]。国民革命军兵分三路攻下北京市,最终在同年12月继承张作霖的奉系领导人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后,国民政府完成北伐而名义上统一整个国家[52]。蒋中正根据孙中山提出的《国民政府建国大纲》,实施以中国国民党为国家领导核心、暂行一党制的训政架构[57][58],并制定作为临时宪法的《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59][60]。这时期国民政府在外交关系、交通运输、公共财政、民生生活、学术教育、文化发展上都有所作为,甚至因多方面改革成就而誉为南京十年[61]。其中政府除了陆续成立中央研究院、中华民国中央银行等机构外,并且推行稳定物价、改革银行和统一币制等社会经济政策;同时政府也扩大增加当时中国社会的工业和农业生产,使得工业成长率达7.7%以上[61]。1932年时,更首次派遣中华民国代表团参与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62]。
但一方面因为裁撤部队问题造成中央政府与地方派系关系恶化,进而引发1930年李宗仁、阎锡山和冯玉祥发动中原大战,最后由国民政府获得胜利[63]。另一方面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仍在中国大陆爆发军事冲突[61][64],国民革命军最后迫使中国共产党从赣南地区撤往西北地区[52]。而自1931年大日本帝国发动九一八事变入侵东北地区并建立满州国后[65],便不断发起一·二八事变、长城战役、华北事变等敌对行动[66]。最初中国国民党计画采取安内攘外作为对应,但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挟持蒋中正,要求国民政府停止剿共并且一致抗日。这迫使得蒋中正决定停止安内攘外政策而和中国共产党重启合作,针对日本的侵略行动展开反击,原本的中国工农红军则编为国民革命军八路军与新四军[52][67]。但由于政府认为无足够实力与日本抗衡,因此继续拖延全面开战时间以存积实力和消耗日本战力[68]。
抗战和接管
编辑1937年7月7日,大日本帝国发动七七事变使得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当时国民革命军约有170万人投入作战[注 2][69]。不过一直到1941年12月7日日本发动珍珠港事件开启太平洋战争后,国民政府才正式对日宣战,并且加入同盟国行列[70]。这期间国民政府将首都从南京市撤退到重庆市,英国也开放滇缅公路以运补物资给予前线[71][72],不过日本也接继成立蒙疆联合自治政府、汪精卫政权等傀儡政权[52]。同时国民政府也透过谈判使得欧洲和美洲国家撤销不平等条约,并且和英国、美国等国家改签署平等条约[73]。
尽管国民革命军因为装备、经济等因素不如日军,而在整体战争中处于劣势状态。但是国民革命军仍成功拖住日军在中国战场的主要战力,并在部份战役中获得胜利。在美国于1945年8月初于日本投下原子弹、以及苏联发动日苏战争占领满洲国和中国东北地区后,日本最终在1945年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并且于同年9月2日签署《降伏文书》[74]。国民政府则于9月9日在南京市接受日本呈交投降书,至此中华民国于中国抗日战争中胜利,并在隔年将首都迁回南京市[75]。此时国民政府除了收复中国东北地区外,也依照盟军统帅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发布的《一般命令第一号》而代表同盟国对日本过去统治的台湾、澎湖群岛等岛屿实施军事占领[76]。
然而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间的矛盾再度浮出,1945年开始双方便在美国多次斡旋下同意就联合政府和平谈判[54]。但是由于两者期盼结果差异过大,最后在没有达成协议下第二次国共内战爆发[77]。同时国民政府也因为提出错误的政策,造成中国大陆经济面临恶性通货膨胀。而国民政府宣布光复台湾后成立了接管政务的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但是中国大陆人士垄断绝大多数中高级职位并发生种种弊端[76][78];同时因为施政错误而造成政治、经济、社会等种种问题,加上台湾与中国大陆族群间文化和语言的隔阂和相互歧视[79],使得新政府很快在台湾丧失民心[80][81]。1947年2月28日,因为枪击民众事件使得台湾各地发起大规模抗议。对此政府决定从中国大陆增援军力并实施武力镇压和后续的清乡,最终二二八事件估计造成18,000人至30,000人死亡[82][83][84]。
国共内战
编辑[[:File:Mao and Chiang1945.jpg|thumb|right|250px|1945年时,蒋中正、毛泽东和美国外交官派屈克·杰伊·赫尔利在重庆展开和平谈判。]]
在中国共产党代表抵制没有参与的情况下,以中国国民党为首的制宪国民大会于1946年12月25日通过《中华民国宪法》,该部宪法随后遭中国共产党强烈批评、并造成双方关系决裂[85][86]。1947年年初开始第二次国共内战全面展开,并且从偏远地区扩及至整个中国大陆。内战初期中国国民党军队在各个战场呈现进攻态势,经过数度波折最终在同年秋季收复全国大部分地区[87]。但是1947年入冬开始,中国共产党的部队开始反攻驻守在大城市的国民革命军,并且于1948年正式抛弃旧有番号而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
1948年时,第一届国民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蒋中正与李宗仁为行宪后第一任正副总统,于同年5月20日正式就任[88]。会议还因应当时全面爆发的内战局势,通过莫德惠、胡适等人提出的《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以[89]。国民政府亦在同时开始实施宪政主义而改组政府,但仍是由中国国民党继续执政。同年夏季,失去周围农村支持的中华民国国军被困守在城市,战局逐渐对中华民国政府不利。在经过9月爆发的辽西会战以及11月爆发的徐蚌会战和平津战役后,中国共产党完全控制中国东北和华北地区[90]。重要会战的失败导致蒋中正于1949年1月底宣布下野,总统职位则由李宗仁代理。1949年4月,中华民国政府和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北平和谈破裂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很快南下占领南部省份[91]。
其中在8月至10月陆续占领华南地区、10月推进至福建省,在11月至隔年3月陆续攻占四川省、西康省等地,而中华民国国军仅赢得古宁头战役等少数战役[92]。这时认为大势已去的李宗仁赴往香港并飞至美国,蒋中正则于中国西南地区继续领导军队持续作战。最后获得苏联支持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击败得到美国支援的中华民国军队[93][94],并在1949年10月于北京市宣布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54][95]。同年12月蒋中正下令已撤至西南地区的中央政府退守台湾,并将台北市定为临时首都[96][97][98]。撤退途中除了将中国外汇和黄金储备移往台湾外[89],许多部队也跟著政府撤往台湾地区[89],另外还有100万至200万名中国大陆居民同样选择前往台湾等岛屿[99][100][101]。
专制统治
编辑最初美国放弃撤至台湾的中华民国政权,认为台湾地区很快会被中国共产党军队占领[102]。然而1950年朝鲜与韩国全面爆发战争后[103],受冷战局势影响使得美国总统哈瑞·S·杜鲁门决定介入台湾海峡危机,派遣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89],以防止中国大陆和台湾发生敌对冲突[54]。1952年4月28日和同年8月5日分别生效的《旧金山和约》与《中日和约》,日本放弃有关台湾、澎湖等地区的所有权利、名义与要求,而在1942年前与中国签订的条约内容也失效[26];然而美国和英国对于中华民国或者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中国”之议题表示沉默,亦不愿表态何者是拥有岛屿控制权的合法政府[104]。但为因应1950年代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可能爆发冲突,美国陆续通过《中美共同防御条约》与《1955年福尔摩沙决议》介入地区局势[102]。
1950年代初期,中华民国政府陆续将部队撤离海南岛、大陈岛等中国沿岸岛屿,将统治重心放在台湾、澎湖、金门、马祖上[102];但尽管已经失去原本立国基础的中国大陆治权、而有效统治范围限缩至台湾地区,中华民国政府仍继续制定反攻大陆的军事计画[89]。对于内部反对派要求台湾独立而可能引起动乱、以及中国共产党占领中国大陆地区之威胁[105],中华民国政府统治台湾期间逐渐倾向威权主义、发展成为一党制的专政政府[106][107],并坚持对中国共产党实际接管的中国大陆地区拥有主权[108]。中国国民党除了于1950年代至1960年代进行组织改革外[109],还透过不同方式打压政治立场相对的反对人士[110]。在台湾白色恐怖时期,有140,000名民众因被视为反对中国国民党或者亲近中国共产党人士,而遭政府监禁或者处决[111]。
不过台湾省政府除了实施地方乡村自治、合作社以及基础教育等措施外,也推动《耕地三七五减租条例》、公地放领和耕者有其田等土地改革政策稳定农业[112]。往后更借由土地改革所提供的广大原物料与食物,开始推行市场整合的现代经济制度。这一政策除了促进后来台湾地区民营企业与工商业发展,更进一步发展出以加工出口导向为主的产业模式[113][114]。1960年代至1970年代期间,在政府强力推广下转型成为以工业化和技术性导向为主的经济型态[115]。而来自美国的投资资金以及对台湾产品的市场需求[106],使得中华民国经济获得快速增长、甚至被称作“台湾奇迹”[115]。1970年代时,中华民国的经济成长力在亚洲是仅次于日本的第二大国家,并且与香港、韩国以及新加坡并列为亚洲四小龙[116]。
民主化改革
编辑受冷战局势影响,1970年代以前联合国和大多数西方国家都认定中华民国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117]。然而1971年联合国通过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中国”的《联合国大会2758号决议》,大多数国家很快转而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合法代表[106]。相对地中华民国只与少数几个国家仍保持正式外交关系,在国际间也开始不能使用“中华民国”作为正式名称[118],而必须改以“台湾”或者是“中华台北”应对[119][120]。1975年4月5日蒋中正病逝后,先是由时任副总统的严家淦继任,随后由蒋经国当选第六任及第七任中华民国总统[113]。由于政府仍坚持戒严以打压反对派和控制新闻媒体,在1970年代陆续被许多西方社会批评并非民主[121]。这时中国国民党不允许成立新政党、也没有能实际与之抗衡的政党,因此具监督效力的民主选举并不存在[122][123]。
1979年在高雄市发起的抗议活动虽然快速遭到警方镇压,但促使得国内反对派势力更加团结[124]。由于陆续发生林宅血案、陈文成命案、江南案等事件,造成中华民国与美国的关系一度紧张。面对国际舆论的压力与党外运动的挑战,政府开始著手进行民主化改革的工作,并在蒋经国默许下反对党民主进步党于1986年正式成立[105][124]。1987年政府宣布解除戒严和开放组织政党[113],一年过后开放有关报纸登记的相关禁令[125]。1988年蒋经国逝世后则由副总统李登辉继任[113],且于1990年就任第八任总统[126]。同时野百合学运的发起,促使政府推动废除《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制定《中华民国宪法增修条文》以及全面改选国会。此时期中华民国政府已经放弃武力反攻中国大陆的想法,并且承认海峡两岸互为政治实体[113]。
一连串民主化发展促成1996年时举办第一次中华民国总统直接选举[127],由成功促进和平改革的李登辉获得连任[124][128]。到了2000年中华民国总统选举时,长期作为反对党的民主进步党候选人陈水扁当选总统[129],结束中国国民党长期执政的情况[105]。之后则因政党斗争、中国崛起、产业外移与媒体乱象影响,使得国内政治、社会和经济等方面开始显得动荡。期间陈水扁公开表示认为台湾是独立的主权国家,于2006年时宣布《国家统一纲领》终止适用。2007年9月,执政且支持台湾独立运动的民主进步党进一步通过决议,主张从中国独立并制定新宪法以成为“正常国家”[130]。然而在2008年则是由中国国民党候选人马英九当选中华民国总统[131][132],并在立法委员选举获得多数席次[133],之后马英九表示担任中国国民党主席期间不会统一、也不会宣布独立[134][135]。2012年1月时,主张改善海峡两岸关系的马英九与吴敦义搭挡连任总统成功[136][137],中国国民党也在立法院取得过半数议席[138]。
正式终结
编辑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与中华民国总统韩国瑜进行了对话。习近平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要在2年时间内,以一国两制建立特别行政区的形式,统治台湾地区。2022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台湾特别行政区基本法》。202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台湾,部队名称为驻台部队,隶属于东部战区。9月30日,韩国瑜宣告辞去中华民国总统职务;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台湾特别行政区成立,宣告着中华民国111年的统治结束。
注释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 ^ 国史馆. 中华民国之肇建. 行政院. 2014年2月7日 [2014年2月23日] (繁体中文).
- ^ 倪鸿祥和黄惠玟. 马英九:台湾是“中华民国”的通称. 《中国评论》. 2011年12月3日 [2014年2月23日] (繁体中文).
- ^ 国家符号. 国史馆. [2014年2月23日] (繁体中文).
-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
世界概況
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 中央情报局. GDP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世界概况》. [2014年2月23日] (英文).
- ^ Grace Yao、Yen-Pi Cheng和Chiao-Pi Cheng. The Quality of Life in Taiwan. 美国: 《社会指标》. 2008年10月6日 (英文).
-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
國情統計通報
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 行政院主计总处. 国情统计通报. 行政院. 2011年1月7日 [2014年2月23日] (繁体中文).
- ^ 田世昊、王寓中、陈杉荣和邹景雯. 马:92共识 可反对但不能否定. 《自由时报》. 2008年3月29日 [2014年2月23日] (繁体中文).
- ^ '1 country, 2 areas' in line with ROC Constitution: MAC deputy. 《英文中国邮报》. 2012年3月26日 [2014年2月23日] (英文).
- ^ 释字第 328. 司法院大法官. 1993年11月26日 [2014年2月26日] (繁体中文).
- ^ Chapter XIII. Fundamental National Policies. 中华民国总统府. [2014年2月23日] (英文).
- ^ Full text of Anti-Secession Law. 人民网. 2005年3月14日 [2014年2月23日] (英文).
- ^ Peter Brookes. U.S.-Taiwan Defense Relations in the Bush Administration. 美国传统基金会. 2003年11月14日 [2014年2月23日] (英文).
- ^ 15.0 15.1 15.2 15.3 15.4 美国国务院. The Chinese Revolution of 1911. 美国国务院历史局. [2014-02-23] (英文).
- ^ 乔纳森·芬比. The Penguin History of Modern China: The Fall and Rise of a Great Power, 1850-2008. 英国西敏寺: 企鹅出版集团. 2008-05-29: 第89页至第94页 [2014-02-23]. ISBN 978-0713998320 (英文).
- ^ Foster Rhea Dulles. American policy toward Communist China, 1949-1969. Crowell. 1972年: 第235页. ISBN 978-0690076127 (英文).
- ^ 卡尔·A·特罗基. Opium, Empire and the Global Political Economy: A Study of the Asian Opium Trade 1750-1950. 英国伦敦: Routledge. 1999-11-04: 第126页 [2014-02-23]. ISBN 978-0415199186 (英文).
- ^ 呜米. 辛亥百科. 广东新闻网. 2011年4月25日 [2014年2月23日] (简体中文).
- ^ 傅国涌. “国庆日”. 新浪. 2007年5月9日 [2014年2月23日] (简体中文).
- ^ 李小文. 论武昌首义中的黎元洪. 中华文史网. 2005年7月4日 [2014年2月23日] (简体中文).
- ^ 范福潮. 袁世凯当选临时大总统前的南北博弈. 《南方周末》. 2008年9月24日 [2014年8月8日] (简体中文).
- ^ 张耀杰. 张耀杰:民国初年的宪政挫折. 共识网. 2013年5月18日 [2014年2月23日] (简体中文).
- ^ 张玉法. 《中華民國史稿》. 台湾信义: 联经出版. 1998-10-26: 第28页. ISBN 978-9570818260 (正体中文).
- ^ 25.0 25.1 郭廷以. 1912──中华民国元年壬子. 汉典古籍. [2014年2月23日] (繁体中文).
- ^ 26.0 26.1 26.2 中华民国史. 国史馆. [2014年2月23日] (繁体中文).
- ^ 27.0 27.1 中华民国外交部. Birth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行政院新闻局. 2010年5月28日 [2014年2月23日] (英文).
- ^ 雪珥. 黎元洪谈孙中山:名声是虚构 对革命没有实质贡献. 凤凰卫视. 2011年7月11日 [2014年2月23日] (简体中文).
- ^ Jerome Chʼên. Yuan Shih-kʻai. 美国帕罗奥图: 史丹福大学出版社. 1972年 [2014-02-23]. ISBN 978-0804707893 (英文).
- ^ 百年记忆:宪法制订历程. 档案乐活情报. [2014年2月23日] (繁体中文).
- ^ 赵瑜. 历史很卑贱:铁打的袁世凯 流水的民国. 搜狐. 2014年1月15日 [2014年2月23日] (简体中文).
- ^ 郭廷以. 《中华民国史事日志》. 1979年: 第28页 (繁体中文).
- ^ 33.0 33.1 乔纳森·芬比. The Penguin History of Modern China: The Fall and Rise of a Great Power, 1850-2008. 英国西敏寺: 企鹅出版集团. 2008-05-29: 第123页至第125页 [2014-02-23]. ISBN 978-0713998320 (英文).
- ^ 《中央政府与国民党之问题》. 中国重庆: 《大公报》. 1913年6月1日 (繁体中文).
- ^ 二次革命失败 孙中山被迫流亡. 凤凰卫视. 2011年3月10日 [2014年2月23日] (简体中文).
- ^ 人民网. 1913年11月4日 袁世凯下令解散国民党. 凤凰卫视. 2009年11月4日 [2014年2月23日] (简体中文).
- ^ 37.0 37.1 37.2 37.3 37.4 第十一卷 近代前编(上册)·第四节 北洋政府的政权机构. 读书网. [2014年2月23日] (繁体中文).
- ^ 李光伟. 袁世凯是怎样当上中华民国大总统的?.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12年2月29日 [2014年2月23日] (简体中文).
- ^ 乔纳森·芬比. The Penguin History of Modern China: The Fall and Rise of a Great Power, 1850-2008. 英国西敏寺: 企鹅出版集团. 2008-05-29: 第131页 [2014-02-23]. ISBN 978-0713998320 (英文).
- ^ 郭廷以. 1916──中华民国五年丙辰. 汉典古籍. [2014年2月23日] (繁体中文).
- ^ 乔纳森·芬比. The Penguin History of Modern China: The Fall and Rise of a Great Power, 1850-2008. 英国西敏寺: 企鹅出版集团. 2008-05-29: 第136页至第138页 [2014-02-23]. ISBN 978-0713998320 (英文).
- ^ Kathryn Meyer和Terry Parssinen. Webs of Smoke: Smugglers, Warlords, Spies, and the History of the International Drug Trade. 美国朗汉(Lanham): 罗曼和利特尔菲尔德出版公司. 2002-10-22: 第54页至第56页 [2014-02-23]. ISBN 978-0742520035 (英文).
- ^ 年表. 中国国民党. [2014年2月23日] (繁体中文).
- ^ Edwin Pak-wah Leung. Modern Chinese History Essentials. 美国华盛顿特区: 美国教育研究学会. 2005-08-02: 第59页至第61页 [2014-02-23]. ISBN 978-0878914586 (英文).
- ^ 五四运动. 新华网. [2014年2月23日] (繁体中文).
- ^ Jacques Guillermaz. History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1921-1949. 蓝灯书屋. 1972年9月: 第22页至第23页. ISBN 978-0394464794 (英文).
- ^ 张戎和乔·哈利戴. 《毛澤東:鮮為人知的故事》(Mao: The Unknown Story). 英国伦敦: 乔纳森·凯普出版社. 2005-08-01: 第37页. ISBN 978-0224071260 (英文). 外部链接存在于
|title=
(帮助) - ^ 中俄蒙协约. 华中师范大学. [2014年2月23日] (简体中文).
- ^ 张弘光. 俄罗斯学者说黄埔建军经费来自苏联. 《大纪元时报》. 2003年4月5日 [2014年2月23日] (简体中文).
- ^ 张玉法. 《中華民國史稿》. 台湾信义: 联经出版. 1998-10-26: 第152页. ISBN 978-9570818260 (正体中文).
- ^ 张戎和乔·哈利戴. 《毛澤東:鮮為人知的故事》(Mao: The Unknown Story). 英国伦敦: 乔纳森·凯普出版社. 2005-08-01: 第42页至第44页. ISBN 978-0224071260 (英文). 外部链接存在于
|title=
(帮助) - ^ 52.0 52.1 52.2 52.3 52.4 李明和林天慧. 【历史今日】蒋中正捍卫中华彪炳千秋. 《大纪元时报》. 2012年4月5日 [2014年2月23日] (繁体中文).
- ^ 乔纳森·芬比. The Penguin History of Modern China: The Fall and Rise of a Great Power, 1850-2008. 英国西敏寺: 企鹅出版集团. 2008-05-29 [2014-02-23]. ISBN 978-0713998320 (英文).
- ^ 54.0 54.1 54.2 54.3 美国国务院. The Chinese Revolution of 1949. 美国国务院历史局. [2014-02-23] (英文).
- ^ 55.0 55.1 Richard R. Wertz. -Rebellion and Revolution- Nationalist Movements. ibiblio. [2014-02-23] (英文).
- ^ 中华民国教育部. 南京市. 《教育部国语辞典》. [2014年2月23日] (繁体中文).
- ^ 冯兆基(Edmund S. K. Fung). In Search of Chinese Democracy: Civil Opposition in Nationalist China, 1929-1949. 英国剑桥: 剑桥大学出版社. 2000-09-04: 第30页 [2014-02-23]. ISBN 978-0521771245 (英文).
- ^ 冯兆基(Edmund S. K. Fung). In Search of Chinese Democracy: Civil Opposition in Nationalist China, 1929-1949. 英国剑桥: 剑桥大学出版社. 2000-09-04: 第67页 [2014-02-23]. ISBN 978-0521771245 (英文).
- ^ 《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 中国南京: 国民政府. 1931年5月12日 (繁体中文).
- ^ Chen Lifu、Ramon H. Myers和Sidney H. Chang. The Storm Clouds Clear Over China: The Memoir of Ch'en Li-Fu, 1900-1993. 美国史丹福: 胡佛研究所. 1993年1月: 第102页 [2014-02-23]. ISBN 978-0817992729 (英文).
- ^ 61.0 61.1 61.2 温跃宽. 被西方誉成为的“民国黄金十年”. 忆库. 2013年10月17日 [2014年2月23日] (简体中文).
- ^ 张玉法. 《中華民國史稿》. 台湾信义: 联经出版. 1998-10-26: 第192页. ISBN 978-9570818260 (正体中文).
- ^ 张玉法. 《中華民國史稿》. 台湾信义: 联经出版. 1998-10-26: 第223页. ISBN 978-9570818260 (正体中文).
- ^ 冯兆基(Edmund S. K. Fung). In Search of Chinese Democracy: Civil Opposition in Nationalist China, 1929-1949. 英国剑桥: 剑桥大学出版社. 2000-09-04: 第5页 [2014-02-23]. ISBN 978-0521771245 (英文).
- ^ 美国国务院. The Great Depression and U.S. Foreign Policy. 美国国务院历史局. [2014-02-23] (英文).
- ^ 曾景忠. 中国抗日战争开端问题再研讨. 中国社会科学院. 2011年7月9日 [2014年2月23日] (简体中文).
- ^ 张玉法. 《中華民國史稿》. 台湾信义: 联经出版. 1998-10-26: 第248页. ISBN 978-9570818260 (正体中文).
- ^ 张玉法. 《中華民國史稿》. 台湾信义: 联经出版. 1998-10-26: 第302页. ISBN 978-9570818260 (正体中文).
- ^ 美国国务院. Japan, China,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Road to Pearl Harbor, 1937. 美国国务院历史局. [2014-02-23] (英文).
- ^ 《贵州大学学报》. 中国为何1941年才对日宣战?保障英美物资输入. 中国网. 2014年7月6日 [2014年8月22日] (繁体中文).
- ^ 锺元. 七七抗日76周年 蒋中正领导八年抗战真相再现. 《大纪元时报》. 2013年7月7日 [2014年2月23日] (繁体中文).
- ^ 《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 中国: 国民政府. 1937年11月20日 (繁体中文).
- ^ 何文光. 美英日废除对华不平等条约. 《解放军报》. 2011年12月21日 [2014年8月22日] (繁体中文).
- ^ 林志昇和何瑞元. 检视美国对台湾的政策. 台湾民政府. [2014年2月23日] (繁体中文).
- ^ 郭廷以. 1946──中华民国三十五年丙戌. 汉典古籍. [2014年2月23日] (繁体中文).
- ^ 76.0 76.1 外交部条约法律司. “台湾的国际法地位”说帖. 中华民国外交部. 2011年9月28日 [2014年2月23日] (繁体中文).
- ^ 时代公司. LIFE. 美国纽约: 《生活》. 1956年1月23日 [2014年2月23日] (英文).
- ^ 张炎宪. 《二二八事件責任歸屬研究報告》. 台湾台北: 二二八事件纪念基金会. 2006-02-13: 第8页至第15页. ISBN 978-9572936214 (正体中文).
- ^ 张炎宪. 《二二八事件責任歸屬研究報告》. 台湾台北: 二二八事件纪念基金会. 2006-02-13: 第15页至第22页. ISBN 978-9572936214 (正体中文).
- ^ Foreign News: This Is the Shame. 《时代》. 1946年6月10日 [2014年2月26日] (简体中文).
- ^ Foreign News: This Is the Shame. 《时代》. 1946年6月10日 [2014年2月26日] (英文).
- ^ CHINA: Snow Red & Moon Angel. 《时代》. 1947年4月7日 [2014年2月26日] (英文).
- ^ Civil war. BBC新闻. [2014年2月23日] (英文).
- ^ "28 February 1947". New Taiwan, Ilha Formosa. 2007年 [2013年10月17日] (英文).
- ^ 周恩来. 评马歇尔〔362〕离华声明. 人民网. 1947年1月10日 [2014年2月23日] (简体中文).
- ^ 《南京卫戍司令部致电梅园新村中共联络处限期撤退令》. 中国重庆: 《大公报》. 1947年3月1日 (繁体中文).
- ^ 文安立. Decisive Encounters: The Chinese Civil War, 1946-1950. 美国帕罗奥图: 史丹福大学出版社. 2003-03-19 [2014-02-23]. ISBN 978-0804744782 (英文).
- ^ 杨天石. 蒋介石曾提议胡适参选总统 意见遭党内否决. 人民网. 2010年8月4日 [2014年2月23日] (繁体中文).
- ^ 89.0 89.1 89.2 89.3 89.4 Retreat to Taiwan. BBC新闻. [2014年2月23日] (英文).
- ^ 蓝培刚. 失去的胜利—回首国共三大战役. 《大纪元时报》. 2009年9月22日 [2014年2月23日] (繁体中文).
- ^ 林桶法. 从溪口到台北:第三次下野期间蒋介石的抉择. 国史馆 [2014年2月23日] (繁体中文).
- ^ 关安邦. 古宁头大捷之前因与影响. 中华民国国防部. 2009年10月 [2014年2月23日] (繁体中文).
- ^ Introduction to Sovereignty: A Case Study of Taiwan. 史丹佛大学. 2004年 [2014年2月23日] (英文).
- ^ Dec 8, 1949: Chinese Nationalists move capital to Taiwan. 历史频道. [2014年2月23日] (英文).
- ^ Anthony Kubek. HOW THE FAR EAST WAS LOST. 英国英格兰: Intercontex Publishers. 1971-01-01. ISBN 978-0856220005 (英文).
- ^ 国际危机与两岸关系. 行政院新闻局. [2014年2月23日] (繁体中文).
- ^ 张其昀. 《先总统蒋公全集》第3卷. 台湾台北: 中国文化大学. 1984年4月: 第4,070页 (繁体中文).
- ^ China: U.S. policy since 1945. 美国: 美国国会季刊社. 1980-01-01. ISBN 978-0871871886 (英文).
- ^ 李鸿禧. 我们当然不是中国人,是百分之百台湾人. 《新台湾新闻周刊》. 2002年5月9日 [2014年2月23日] (繁体中文).
- ^ J.P.D. Dunbabin. The Cold War: The Great Powers and their Allies. 英国伦敦: Routledge. 2007-12-04: 第187页 [2014-02-23]. ISBN 978-0582423985 (英文).
- ^ Franklin Ng. The Taiwanese Americans. 美国西港(Westport):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1998-05-26: 第10页 [2014-02-23]. ISBN 978-0313297625 (英文).
- ^ 102.0 102.1 102.2 美国国务院. The Taiwan Strait Crises: 1954 and 1958. 美国国务院历史局. [2014-02-23] (英文).
- ^ 美国国务院. U.S.-China Ambassadorial Talks, 1955-70. 美国国务院历史局. [2014-02-23] (英文).
- ^ Muthiah Alagappa. Taiwan's Presidential Politics: Democratization and Cross-Strait Relations in the 21st Century. 美国阿蒙克: M. E. Sharpe. 2011年11月: 第265页 [2013-10-17]. ISBN 978-0765608345 (英文).
- ^ 105.0 105.1 105.2 Taiwan profile: Timeline. BBC新闻. 2014年4月22日 [2014年2月26日] (英文).
- ^ 106.0 106.1 106.2 Cold war fortress. BBC新闻网. 2002年 [2013年10月17日] (英文).
- ^ Denny Roy. Taiwan: A Political History. 美国伊萨卡: 康乃尔大学出版社. 2002-12-19: 第55页至第56页 [2014-02-28]. ISBN 978-0801488054 (英文).
- ^ 邵宗海. 两岸的政治定位之探讨. 国立政治大学. [2014年2月23日] (繁体中文).
- ^ 第二章 国民党组织运作发展之历程. 国立政治大学. [2014年2月23日] (繁体中文).
- ^ Sun Yat-Sen和Ramon H. Myers. Prescriptions for Saving China: Selected Writings of Sun Yat-Sen. 美国史丹福: 胡佛研究所. 1994年1月: 第36页 [2014-02-28]. ISBN 978-0817992828 (英文).
- ^ 路透社. Taiwan president apologises for 'white terror' era. AsiaOne. 2008-07-16 [2013-10-17] (英文).
- ^ 马若德和费正清. 《劍橋中國史:第13卷 中華人民共和國史下卷》(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 15: The People's Republic, Part 2). 英国剑桥: 剑桥大学出版社. 1991-11-29: 第837页. ISBN 978-0521243377 (英文).
- ^ 113.0 113.1 113.2 113.3 113.4 认识中华民国. 国史馆. [2014年2月23日] (繁体中文).
- ^ Gail E. Makinen和G. Thomas Woodward. The Taiwanese Hyperinflation and Stabilization of 1945-1952. JSTOR. 1989年2月 [2014年2月28日] (英文).
- ^ 115.0 115.1 第三章 外资对台湾经济发展之影响与现况. 国立政治大学. [2014年2月23日] (繁体中文).
- ^ China: Chiang Kai-shek: Death of the Casualty. 《时代》. 1975年4月14日 [2013年10月1] (英文).
- ^ Elutasította Tajvan felvételét az ENSZ. Index.hu. 2007-07-24 [2013-10-17] (匈牙利文).
- ^ 《同济大学学报》. 台湾对外交往权相关问题研究.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2005年. [2014年2月23日] (繁体中文).
-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
洪健昭
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 美国国务院. Asia 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APEC), 1989. 美国国务院历史局. [2014-02-23] (英文).
- ^ 冯兆基(Edmund S. K. Fung). In Search of Chinese Democracy: Civil Opposition in Nationalist China, 1929-1949. 英国剑桥: 剑桥大学出版社. 2000-09-04: 第85页 [2014-02-23]. ISBN 978-0521771245 (英文).
- ^ Linda Chao和Ramon Hawley Myers. Democracy's New Leaders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on Taiwan. 美国史丹福: 胡佛研究所. 1997年6月: 第3页 [2014-02-28]. ISBN 978-0817938024 (英文).
- ^ John Copper. Consolidating Taiwan's Democracy. 美国朗汉(Lanham): 美国大学出版社. 2005-01-06: 第8页 [2014-02-28]. ISBN 978-0761829775 (英文).
- ^ 124.0 124.1 124.2 Out with the old. BBC新闻. [2013年10月18日] (英文).
- ^ 唐复年. 转型再转型. 《联合报》. [2013年10月18日] (繁体中文).
- ^ 香港电台. 李登辉执政(下). 《神州五十年》. [2013年10月18日] (繁体中文).
- ^ 王业立. 总统直选对宪政运作之影响. 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 [2014年2月23日] (繁体中文).
- ^ Path to democracy. BBC新闻. [2013年10月18日] (英文).
- ^ Independence dilemma. BBC新闻. [2014年2月23日] (英文).
- ^ 唐复年. 新华网:专家评民进党“正常国家决议文”. 新华网. 2007年10月3日 [2013年10月18日] (繁体中文).
- ^ 全台谢票 马誓告别族群对立. 《泰国世界日报》. 2008年3月26日 [2014年2月23日] (繁体中文).
- ^ Taiwan profile: Leaders. BBC新闻. 2014年3月19日 [2014年2月26日] (英文).
- ^ Luke Sabatier. Retreat to Taiwan. GlobalSecurity.org. 2008年3月22日 [2014年2月23日] (英文).
- ^ Ko Shu-Ling. Ma refers to China as ROC territory in magazine interview. 《台北时报》. 2008年10月8日 [2014年2月26日] (英文).
- ^ Taiwan and China in ‘special relations’: Ma. 《英文中国邮报》. 2008年9月4日 [2014年2月26日] (英文).
- ^ 何庭欢. 无法回头的两岸 马连任致胜关键. 钜亨网. 2012年1月17日 [2014年2月23日] (繁体中文).
- ^ 外媒:两岸关系稳定 赢得民心关键. 《人间福报》. 2012年1月16日 [2014年2月23日] (繁体中文).
- ^ 梁国书. 台湾选举: 马英九成功连任总统. KTSF. 2012年1月14日 [2014年2月23日] (繁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