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Ws227/汉服
--?>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5年3月22日) |
汉服 | |||||||||||
繁体字 | 漢服 | ||||||||||
---|---|---|---|---|---|---|---|---|---|---|---|
简化字 | 汉服 | ||||||||||
|
'汉服,即汉族传统服饰,广义上则是汉文化的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华夏衣冠、汉装、华服、唐服、衣裳,最早应可以上溯自黄帝即位(约公元前2698年[1])至明末 (公元17世纪中叶)这近四千年中[2][3][4],以汉族(及汉族的祖先之一华夏族群)的礼仪文化为基础[5],通过历代汉人王朝推崇周礼、象天法地而形成的具有独特华夏民族文化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它民族传统服装的服装体系。[6]。“汉服”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民族服饰之一[7][8][9]。
汉文明的核心之一是礼仪文化,而礼仪文化植根于服制,正如孔子所著《易·系辞传》曰:“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10][11]。而据《尚书正义》及《春秋左传正义》,汉族的族群祖先之一华夏族的“华”在古籍中指服饰制度[12][13]。
中国历史上有过几次少数民族政权禁止“汉服”的时期,导致汉族服饰受到影响。唐代敦煌被吐蕃占领,当地唐人被迫跟从吐蕃人的习俗,只有祭祖时才忍悲含恨穿上唐朝衣饰,“遗衣整巾潜泪垂,誓心密定归分记”。[14][15]吐蕃汉人沿袭汉服保持民族气节和习俗,保持和唐朝的联系。[16]公元1129年,金朝政权下令禁民汉服,又令髡发,不如式者杀之。后来海陵王首先宽松了政策:诏河南民,衣冠许从其便,最后结果反而是金人服饰汉化。
1644年清军入关,推行剃发易服政策,为了易于辨识顺逆,故强迫被征服或投效的汉人剃发易服[17]。据《清稗类钞》记载,自顺治元年(1644年)起清廷就严厉禁止“大袖方巾”一类的汉服,即使是私居是戴方巾,被发现就会被处死,常熟有两个士人在巡按行香日被发现戴方巾混在群众中,即被杖打数十,后更被磔刑处死[18]。实际上清初易服令时有张弛,多尔衮入关时并未严厉执行易服令,不但汉人未改满装,满族官员还要穿着明服,满人对此不满。至南明弘光帝朱由崧政权覆灭后,易服令即严格执行[19]。顺治二年六月,易服令仍较为宽松[20],故当时不少百姓仍穿着汉服,但到七月,清廷就厉行易服[21],与剃发令同样严厉,以至不少未易服者遭受刑戮。然而,旧衣服不能在短时间内尽毁,故人民的服饰时有反复,据《启祯纪闻录》记载,顺治三年至九年苏州的易服令经常改变,故此当时仍有百姓未易服[22][23][19]。葛兆光指出于顺治六年,汉人已不得不剃发易服,至康熙九年已全面易服[24]。人们看见朝鲜人所穿的汉衣冠皆热泪凝眶。至顺治十三年,朝鲜王朝的麟坪大君于山海关及北京看到当地汉人见到他们所穿的汉衣冠时往往流泪。至乾隆中期,因易服已久,人们对汉服已感陌生,把本属汉族的衣冠看成异乡制度,汉族文人潘庭筠看见朝鲜使者洪大容戴方冠、穿广袖衣服,称赞其制度古雅,却要洪大容反过来告诉他其衣冠乃明朝遗制。至乾隆四十二年,朝鲜使臣李岬更指原来的中华礼服在清国已沦为戏服。而据《朝鲜王朝实录》载朝鲜使臣许积、南龙翼于乾隆年间出使中国,见到当时人们已经“剃头变服”,看见他们类似明朝服饰的服装时更垂头而泣[25] 。女性服饰虽然没有强制改易,但受到统治者的冲击、影响下也逐渐满化,襟型变成源于满人旗装的大开襟式大襟,传统的交领被贴颈围的圆领所取代[26]。
然而,部分研究者如孙世圃、沈从文则认为至乾隆年间,百姓也没有完全易服,他们以一些风俗题材画作如《康熙御制耕织图》、《雍正耕织图》、《农村演戏图》中的全部人物以及《姑苏繁华图》部分人物服饰为例子,认为由于剃发易服令难以实行,因此在清朝期间亦有广大百姓的服饰依然穿着汉服的情况[27][28]。但清代《耕织图》为宋代楼俦之摹本绘画,所绘的实为宋代服饰,且同期的写实画作如《康熙南巡图》、《武英殿聚珍版程式》、1793年英国马嘎尔尼使团画家的写生画、1799年日本出版的《清俗纪闻》、以及传世写实容像等,人物皆已剃发易服,且未见同时期有相关文献记载当时民间仍有人穿汉服。而孙世圃则指辛亥革命年间在某些地区也依然保留了“明代式样”的服饰[29][30][31]。
另一方面亦有强迫他族接受汉人服饰的历史记载,例如越南在属明时期于明朝的统治下被迫“留发易服”,由传统越服改穿明代服饰[32],以及民国政府强制在少数民族地区推行汉化政策,下令少数民族须改穿汉人服饰[33]。
定义
编辑汉文化风格特点的民族服装
编辑“汉服”一词在近十多年来专指汉族“具有独特的汉文化风格特点、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装或民族服装”,又指“被剃发易服影响前的汉族传统服饰”,近年来有一些媒体、学术论文、宗教团体以及百科书接受这个定义[3][4][8][9][34][35][36]。
汉朝服饰
编辑“汉服”一词的记载最早见于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简牍:“简四四‘美人四人,其二人楚服,二人汉服’。”[37],而正史的最早记载则出现在《汉书》:“后数来朝贺,乐汉衣服制度”。这里的“汉”主要是指汉朝,是指汉朝的服装礼仪制度,特别是以《周礼》、《仪礼》、《礼记》为基础的儒家礼典,因为汉朝的礼仪制度由汉高祖的太常叔孙通依据周礼所制定[38]。
流行于清代至近代的传统汉族服饰
编辑由清朝后期至近现代的文献和书籍亦常以“汉服”一词指汉族传统服饰(包括受易服令影响的)以及民国流行衣着,如长衫、马褂、旗袍、中山装等服饰[39][40][41][42][43],部分于这段时期流行的服饰在现代被称为唐装[44]。
词源
编辑唐代樊绰的《蛮书》(又名《云南志》)中以“汉服”一词专指唐国服饰[45][8]《新唐书》亦有记载吐蕃和南诏军穿着汉服冒充友军进行破坏和抢掠,当中“汉服”一词指唐代服装>[46][47]。
宋朝以降,“汉服”一词指宋人服饰,以区别外族之服装。如北宋晁说之《阴山女歌》提及“汉服”、“汉装”,与“汉曲”同样是代表“汉家”[48]。北宋官修军事著作《武经总要》描述契丹入侵河北,德清军失守,俘虏人民在当地置城居住,多穿汉服[49]。宋代《宋朝事实类苑》记载当时幽州人与外国人混居的现象,除契丹、渤海妇女穿胡服外,其余皆穿汉服[50]宋代地理著作《方舆胜览》记载珍州(今贵州正安)僚人酋长以汉服为贵[51]。《宋史》记载,金兵入侵,郭靖不愿弃宋朝冠服而自杀。[52]
辽朝统治者用“汉服”来指称承传唐代至五代服装的汉式官服,如“辽国自太宗入晋之后,皇帝与南班汉官用汉服;太后与北班契丹臣僚用国服,其汉服即五代晋之遗制也”。宋代《契丹官仪》记述宋朝庆历年间余靖出使辽国的见闻,当时领燕中职事者称为“汉官”,不论是胡人还是汉人皆穿汉服。[53]
南宋徐梦莘编《三朝北盟会编》记载金人对宋使的言论,金人亦称宋人服装为“汉衣冠”[54],又记载金国禁止汉服,即使只是穿着犊鼻禈也要斩杀[55](然而《三朝北盟会编》一书所记金人事迹被指“往往传闻失实,不尽可凭,又当日臣僚札奏,亦多夸张无据之词”)[56]。
元代修《辽史》时为辽朝汉式官服开辟了一个“汉服”条,分皇室朝臣祭服、朝服和常服。[57]这里的“晋之遗制”和“汉服”都属于儒家的周礼服制。路振奉宋真宗之命出使契丹,记载幽州故国居民“俗皆汉服,中有胡服者,盖杂契丹渤海妇女耳”,又见“虏主衣汉服,黄纱袍,玉带。”[58]辽使出使北宋着辽国国服,而其副使则着汉服。[59]1126年金太宗颁布改俗令,禁民汉服及削发,不如式者死。见小民有依犊鼻者,亦责以汉服斩之。生灵无辜被害,不可胜纪。[60][61]
明代时,“汉服”一词指汉人服饰,如全元立《送章参军之任丽江》一诗以“汉服居民”指汉人,表明边疆地区汉人与其他民族混居的情况[62]《明实录》记述蒙古鞑靼士兵诈穿汉服骗开城门后突入进行劫掠[63]。至清初剃发易服令执行前后,“汉服”一词指明代易服令针对的汉人衣饰,如刘城《峄桐文集》记述1645年抗清英雄吴应箕被捕后坚持不脱去巾帻(汉服),不屈而死[64]。
至清中期,清人仍以“汉服”一词指明朝汉人服饰,如清人倪在田的《续明纪事本末》记载1649年金声桓反正后遭清军攻击,全家着汉服自焚[65]。而徐珂的《清稗类钞》中记述乾隆帝在深宫穿“冕旒袍服”,[66]。乾隆《御制文集》反对改穿明代服饰,认为此举会“耽宴乐”和导致“武备浸弛”:“及继世之孙,不数年而遂易汉服,又不数十年而遂以屋社。吁,可不畏哉,可不怀哉!”[67][68]。史载,所谓金熙宗“循汉俗,服汉衣冠,尽忘本国言语”。清朝统治者以此为鉴,谕旨对“服汉衣冠”、“效他国衣冠”、束发以及裹足者治重罪[69]。
清初时期的朝鲜亦用“汉服”一词指明朝汉人服饰,如朝鲜王朝《仁祖大王实录》记载朝鲜君臣对话,朝鲜史载明朝平辽将军总兵官毛文龙令投降的金虏(后金人)换着汉人服饰[70]。祖大寿兵败,张春坚与朱之蕃之弟被俘,坚决不剃发,着汉服居长兴寺。[71]
清朝学者亦用“汉服”一词指汉人服饰,如《成都通览》记载“罗、郭二姓,原籍云南,均汉服顶戴,满口京腔,亦少蛮气,皆行汉官礼节……土千总二,皆汉服。”;[72]。《黔南职方纪略》及《黔南识略》记载清廷在苗人地区实行文治教化政策,建立学校,鼓励苗民学习汉文化、改汉装:“内辖既久,蛮俗渐更。今男子多有汉装者”;“薙发而易汉服者已过半”;“习华风,编姓氏,妇女有改汉装者,多与军联姻”[73]。
民国时期同样以“汉服”一词指汉人服饰,如民国政府就强迫南方一些少数民族改用汉人服饰:“苗、瑶、侗之衣裙应一律改用汉服……”;“男子衣裤用棉布系以腰带,有钮扣与汉服略同者,称之为汉苗”[74][75]。
21世纪初,部分人认为汉人曾经穿过或现在仍在穿用的长衫、马褂、唐装、旗袍,以及中山装等被视为代表中国的服装与真正的汉民族传统服饰没有正常的演变衔接过程,不能够代表汉文化,于是发起汉服复兴运动[76][9][77]。
特点
编辑汉服的特点主要是交领右衽、大襟、宽衣博带、系带隐扣[4]。虽然历代各有变化,但在礼仪服装中一直传承这些特征,显得妙曼脱俗,体现着中国文化倡导逍遥、追求玄远的精神内涵,宽衣博带使身体藏而不露,尽显含蓄典雅、恢宏大度的气质,提示人们身合人间之正道,行动进退合权衡规矩,体现公平正直的民族美德。[77]
交领右衽
编辑综合从上古至明代汉服特征,汉服领型最典型的特点之一是交领右衽,象征着地道之方正。交领指衣服前襟左右相交,右衽则是指衣襟向右掩(左前襟掩向右腋系带,将右襟掩覆于内),在外观上表现为“y”字形,形成整体服装向右倾斜的效果。而古代华夏周边一些民族的服装是向左掩,称为“左衽”。古代贵族“二十而冠”,平民戴巾,只有异族是披发为常。《论语》中记载孔子曾说,若无管仲尊王攘夷,就会沦为异族统治而“被发左衽”。[78]由此可见华夏夷狄之分也被体现在服饰之上[79]。此外,在中华传统文化“左”与“右”暗示着在社会中的地位的等级意识,分为“尊左卑右”与“尊右卑左”两种。前者主要体现在乘车、官职封号、宫室、陵墓等设置上,后者则包舍服饰的衣襟、出身、官制等[10]可见“右衽”这一特征对于汉民族的重要性[80][77]。
然而根据古代文献,明代初期公开宣布包括盘领衣在内的圆领袍服为“正统衣冠”,而交领衣服如窄袖衣袴褶、辫线腰褶以及两截胡服(上衣下裳)都是要被革除的“胡服”[81]。而实际上历代汉服领形亦多变,并非只有交领,如圆领袍就是一种常见的款式[82]。
宽衣博袖
编辑汉服虽然是平面剪裁,但用料远远大于覆盖人体的需要,穿着时可放任身体随意舒展,反映中国文化中重视人与自然的共融关系,体现“天人合一”的思想内涵尊重了自然和谐的人文思想,表现出飘逸灵动的动感美。典型的汉服袖子是既宽且长,主要见于贵族、官员、士人服饰的大袖,不仅是袖径的宽大,袖子的长度也十分长,使穿衣者垂手时而不露出来,并可以挽回相当的长度。汉服礼服的袖长度是整个手臂的一倍半,要求能“回肘”,最长更可达四尺。这种宽大的剪裁,被认为显示出雍容大度、典雅、庄重、飘逸灵动的风采。而典型的袖型则是圆袂收祛,代表天圆地方中的“天圆”。而日常便服、军事服装的袖则较窄。宽袍大袖还具有透气、散热等实用优点[83][10][82]。
隐扣系带
编辑汉服一般用束带系扎,少用扣子。早期服装以腰带束缚,后来出现把系带缝于衣上的做法。腰带它不仅有实用性,而且有装饰性,另外还象征身份、地位、权力等。虽然很早已发明纽扣,但在明代之前并不大量使用,且一般不用于显眼位置。至明代中后期才较多于显眼处使用纽扣,但其剪裁、领型、袖型等与满清服饰仍有明显不同,见于女装及少数男装常服、军服、便服等;满清服饰以布制盘扣为主,扣带很长,极为显眼,大量用于礼服、官服、常服等各类型、各身份人物所穿的服装[83]。
“乘殷之辂,服周之冕”是儒家治国思想的要义。[84]《左传·定公十年》:“裔不谋夏,夷不乱华”,《春秋左传正义·定公十年》:“夏,大也。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可知中国古称华夏,乃基于衣冠礼乐文明而得名,尤以衣冠制度之完善,及礼乐制度之。“服章”乃君臣位阶识别之衣装。故各华夏朝代均宗周法汉以继承汉衣冠为国家大事,于是有了二十四史中的舆服志。
剪裁结构
编辑汉服的结构主要分为10个部分:领、襟、裾、袂、袪、袖、衿、衽、带、系。[85]一套完整的汉服通常有三层:小衣(内衣)、中衣、大衣。小衣即贴身穿着的内衣,如袜胸、裈等。中衣则功能类似汗衫,形制有上衣下裤、中单、曲领等。大衣即外衣,如深衣、圆领袍、衣裳、袴褶、裙襦,还有外套如半臂、褙子、大衫等。此外,还有配件如袜、帔、革带、玉带、銙等等。
古代布帛是人民向国家上交的税收之一,幅宽二尺二寸。[86]传统的汉服通常用幅宽二尺二寸(50cm左右)的手工布缝制。[87]取两幅相等长度的布,分别对折,作为前襟后裾,缝合后背中缝,此背缝称裻。前襟无衽即为直领对襟衣。若再取一幅布,裁为两幅衽,缝在左右两襟上,则为右衽。裾的长度分为要中,膝上,脚背上。袖子与襟裾的接缝称为袼,袖口称为祛。
类型
编辑虽然汉服的款式名称很多,但汉服的基本款式,主要可分为礼服、吉服、常服、便服等。[88]从形制上看,主要有上衣下裳式(上下分开,上身着短衣,下身着裙)、上下连缀式(把上衣下裳缝连起来)、上衣下裤式、上下通裁等类型。上衣下裳是汉服最基本的式样,至今汉语仍然用“衣裳”这两个字作为服装的统称。其中“裳”指下裙,古代男女都可以穿着。后来男子逐渐改穿袍衫作为日常服饰,上衣下裳的样式多保留在礼服中,如冕服。而女子依旧以上衣下裳的样式为主,称为襦裙。襦裙是中国服饰史上最早也是最基本的服装形制之一,是几千年中汉族妇女最常见的衣着。襦指短上衣。裙,里衣也。古服裙不居外,皆有衣笼之。[89]上襦下裙的女服样式,早在战国时代已经出现,一直持续到明末清初,因为剃发易服而终止[8][10]。
上下连缀式又称深衣制,周代至汉代流行的曲裾袍、直裾袍都属于上下连缀式。古时上下通行之衣为深衣,代表时代特征的服装亦为深衣,深衣实可为古服之特征。言古服者,应先及之。何谓深衣,《礼记正义·深衣》曰:“所以称深衣者,以余服则,上衣下裳不相连,此深衣衣裳相连,被体深邃,故谓之深衣。”士人取得科举功名后,就脱去白衣,改穿襕衫了。明代的曳撒、贴里、鞠衣等也属于上下连缀式。上下通裁的有圆领袍、直裰、直身、道袍等,特点是上下不分裁的袍服。上衣下裤式为上身穿短衣,下身穿裤子,其中裋褐是劳动人民常见的衣着[8][10]。
外套类有褙子、半臂、披风、鹤氅衣等。褙子是一种由半臂或中单演变而成的上衣。[90]程大昌《演繁露·背子·中禅》:“今人服公裳,必衷以背子。背子者,状如单襦袷袄,特其裾加长。直垂至足焉耳。其实古之中禅也,禅之字或为单,中单之制正如今人背子。”相传始于唐,盛行于宋。《宋史·舆服志》云:“妇人大衣长裙、女子在室者及众妾皆褙子。”宋明皇后常服红罗背子。[91]披风由褙子演变而来,于明代出现。
服制
编辑汉服的礼服、祭服无论颜色、尺寸都有严格的规定,不同身份的规定亦有不同。公服、官服、命妇服饰也有一定规格。常服、吉服一般无严格规定。虽然如此,常服服制有时也表现出等级差异,例如贵族常衣大袖长裾的大掖衣,士庶则着短衣小袖的襦绔。明代甚至规定“庶民衣长去地五寸。袖长过手六寸。袖桩广一尺。袖口五寸。军人衣长去地七寸。袖长过手五寸。袖桩广不过一尺。窄不过七寸。”[92]然而部分朝代也常出现服饰僭越。
皇室与贵族服饰
编辑古代天子及男性近支皇族的大礼服为冕服,配冕冠,先秦贵族礼服为玄端,用作祭服、朝服、冠礼及婚礼服。祭服又有素端,这几种服装都是交领、右衽的上衣下裳制、大袖。唐代之后不再以玄端为祭服,另设祭服。皮弁服也是皇室男性礼服的一种。皇后、太子妃大礼服为翟衣,属上下通裁的大袖袍服。明代时鞠衣、大衫为其他女性皇族的礼服,穿着时配凤冠霞帔;鞠衣为上下分裁的深衣制圆领袍。
皇帝及近支宗室常服为衮龙袍,皇帝的衮龙袍常用黄色,故又称黄袍。衮龙袍最常见为圆领,上面缀有龙纹,但亦有些是交领。
-
宋皇族朝服配方心曲领
官员命妇服饰
编辑官员服饰称为官服,上朝所穿的为朝服,宋代官员朝服配方心曲领,依等级戴进贤冠、貂蝉冠或解豸冠。明初朝服为青色衣缘的赤罗衣、赤罗裳,头戴梁冠。明代官员祭服为青罗衣、赤罗裳配方心曲领。官方祭祀时官员会穿祭服,宋明祭服会配方心曲领。
公服为官员之制服,唐至明时公服皆为圆领袍,唐宋公服按照等级依次用紫、朱、绿、青色,戴展脚幞头[93]。明代公服按等级依次用绯、青、绿色,只在朔望日朝参穿着,其他日子则穿官常服。明代官常服缀有补子,又称补服,颜色不拘,有圆领、交领两种款式。命妇礼服为大衫霞帔,配翟冠。常礼服为缀有补子的圆领袍或袄裙。有功之大臣、命妇可获皇帝赐蟒服。
-
唐代官员朝服
-
宋代官员公服
-
寇准蓝地撮晕花公服
-
宋代女官服饰
-
穿方心曲领的司马光
-
明代一品文官常服像
-
明代二品文官常服像
-
明代三品风宪官常服像
-
明代五品文官常服像
-
明代戴翟冠、穿补服命妇像
-
蟒服
-
明代戴梁冠、穿补服命妇像
军事服饰
编辑又称戎装,有皮弁服、剑服、盔甲与战袍等。除用作军队或战争用途外,一些较轻便的戎装如罩甲也用作骑射、狩猎之用
-
西周头盔
-
秦代铠甲
-
南越国铠甲
-
北魏铠甲骑马武将俑
-
唐三彩铠甲武将俑
-
宋代甲盔
-
明代铠甲武将塑像
-
明朝宣宗射猎图,画中明宣宗的衣着为罩甲
士庶服饰
编辑深衣为士庶男子礼服、祭服,宋代深衣及朱子深衣均为直衿、大袖,穿着时为交领右衽,明式深衣则为斜衿。襕衫亦为士人常礼服。
先秦至汉代的直裾袍、曲裾袍为士庶礼服,男女皆可服。后世士庶男子常礼服及吉服多为袍服,女子常礼服及吉服多为襦裙。裋褐则是便服,男女通用,为上衣下裤,在体力劳动或体育运动时穿着。窄袖襦裙亦是女子便服。
-
穿衣裤的宋代庶民妇女
-
穿交领襦裙的宋代妇女
-
宋代穿襦裙的妇女和穿裋褐的男子
-
穿对襟襦、抹胸的宋代妇女
-
穿袍服的宋代男子
-
穿直身的宋代士人
-
宋代庶民男子服饰
-
明代士人服饰
儿童服饰
编辑汉族儿童衣服形制一般与成年人差异不大,最常见是上衣下裤类,除了一般的裋褐外还有单穿半臂和裈者,较少见袍服类。唐宋时女孩也会穿襦裙,明代则有穿袄裙。一些幼童也会只穿内衣如肚兜、连腿裹肚衣、抹胸、裲裆等。婴儿常穿开裆裤、戴围嘴(又称涎水兜、涎兜),围嘴常裁成花瓣状或梅花状,也有其他形妆,常会绣上吉祥图案。稍大能控制大小便的幼儿则改穿合裆裤。至清代虽然推行剃发易服,但由于“老从少不从”,年幼穿汉服的习惯一直延续至今,交领右衽系带的设计不易弄伤婴儿和幼童的幼嫩肌肤,同时也有教孩子不忘明朝、祖宗衣裳的意义,今人多称“和尚衣”[94][95][96]。
儿童的首服与成年人有差异,婴儿和幼童常戴虎头帽,因为人们相信老虎有威镇邪气和鬼怪的力量,能保护小孩和给小孩带来力量。除帽子外还有箍子(又称抹额、额箍、额子、圈帽等),常有老虎、花朵等图案,也有素面的。还有风帽,是一种后面延长的帽子,可以挡风。也有些首服和成人的相同,例如幅巾。鞋履除了一般的鞋子外,婴儿和幼童还会穿兽鞋如虎头鞋、猪头鞋等[95] 。
-
穿连腿裹肚衣的唐代婴儿
-
单穿半臂的唐代婴儿
-
穿纱褙子、襦裙,戴箍子的宋代女孩
-
穿裲裆的宋代小孩
-
穿肚兜的宋代小孩
-
戴幅巾(上)、风帽(下)的小孩
-
《明宪宗元宵行乐图》中穿袄裙的女孩
-
戴虎头圈帽、穿披风的明代小孩
-
绣上老虎头的花形围嘴
-
绣上“指日高升”字样和吉祥图案的儿童肚兜
婚礼服饰
编辑先秦士的婚礼称为士昏礼,新郎亲迎时穿着大夫等级的爵弁、纁裳缁袘,即玄色上衣、纁色缀有黑边的帷裳,“袘”即缀边。新娘则穿纯衣纁袡,即纁色衣缘的黑色深衣,“袡”即衣缘。其余程序则依照士的服制。也就是卿大夫的妻子穿白色的展衣,士庶人的妻子以黑色的褖衣为礼服[97]。《礼记正义· 曾子问》:“嫁服者,士妻褖衣,大夫妻展衣,卿妻则鞠衣。故《士昏礼》云:“女次纯衣𫄸袡。”(纯衣即褖衣也。)因此,按照周礼,士庶的新娘穿黑色褖衣,大夫的新娘穿白色展衣,天子正妻受册穿祎衣。
唐宋制度,新郎四品以上以冕服婚,九品以上以爵弁服婚,庶人以绛公服(大红圆领袍)婚。新娘视新郎等级穿着,初唐新娘穿花钗礼衣,为深衣制礼服;后来花钗礼衣之制渐式微,新娘改穿大袖襦裙出嫁,多为绿色。士庶绿衣新娘与穿红圆领公服的新郎配在一起,是为“红男绿女”。宋初承唐制,后来新娘改为穿凤冠霞帔出嫁,此制延续至明代。明代官员婚礼,新郎按照官品穿官常服,新娘视其夫等级穿命妇常礼服。士庶婚礼可假九品官服、九品孺人常服,但时有僭越;亦有不穿官服以士庶常礼服(男穿袍服、女穿袄裙)为婚服者。
丧礼服饰
编辑汉服的丧服主要依据五服制定,五服是指一定范围内亲属逝世时以居丧期限长短和丧服的粗细定下的规则,当中的服装是在丧礼中穿着。五服中最重的丧服是斩衰,是用最粗的生麻布做的丧服。斩衰衣旁和下边不缝边。其次是齐衰,用熟麻布做的。因为缝边整齐,所以叫做齐衰。再次之是大功,亦称“大红”,这是用熟麻布做的,比齐衰精细些。小功又次于大功,亦称“小红”,小功服比大功服更精细。五服中最轻的是缌麻,比小功服更精细。明代皇帝、皇后鴐崩,官员所服之斩衰服是把乌纱帽去双翅、以白布包裹,穿素色圆领袍、配腰绖(麻绳)、麻鞋;除服后换素服、乌纱帽,黑角带,百日后穿回平日的衣服。命妇则穿麻布圆领、麻布裙、麻鞋,头盖麻布盖头,二十七日除服。
五服制度较为复杂,历代多有简化,称为孝服,又称孝衣。除服后,居丧期间会穿着普通的服装,但会选一些颜色较素淡的,女子也少用华丽的首饰,明代时女子会由平日黑色或金丝狄髻改戴白色孝髻。
奴仆在主人丧礼期间会穿白布衣、戴白帽。
-
齐衰
-
大功
-
小功
领形
编辑上衣的领子可分为直领、圆领、方领、竖领,再搭配大襟或对襟而有不同风貌,大襟即两襟相交。直领穿着时若有明显交叠又可称交领,例如配上大襟时。以封闭曲线包围颈根附近则称圆领,又称盘领。竖领又称立领,是以直领为基础,前端上提包住脖子演变而成。领形是汉服的主要特征,“领”也是汉服上衣的计量单位。
-
直领对襟
-
直领大襟(交领)
-
圆领大襟
-
立领大襟外搭直领对襟
布料和染印
编辑汉服传统用布分为:金缕、锦、罗、绫、绢、䌷、纻丝、缣、绮、纚、纱、帛、布、棉、麻等等。[98]织金、锦、罗、绫是最昂贵的织物,绫罗锦绣自古就是富人的象征。秦汉时期,除齐纨、鲁缟享有盛名外,[99]尚有吴绫、越罗、楚绢、蜀锦等名品。汤式《一枝花·赠美人》曰:“价重如齐纨鲁缟,名高似蜀锦吴绫。”最古老最廉价的材料是麻葛。[100][101]
周礼就规定有典丝、染人从事印染。传统染色的材料都是植物。[102]包括:红花、乌梅、芦木、苏木、黄蘖、青矾、苋蓝、槐花、棓子、杨梅皮、蓝牙叶、莲子壳、绿豆粉等等。[103]古典布料的染色遵从古制,体现了华夏阴阳五行信仰。有六象六色之说,青所以象东方的木,赤所以象南方的火,白所以象西方的金,黑所以象北方的水,玄所以象天,黄所以象地。除了六正色以外,还有对应的间色:𫄸-黄赤色、紫-青赤色、红-赤白色、绿-青黄色、缥-青白色。间色也是唐宋公服的色制,公服五等:朱、紫、绯、绿、青。
另外还有绀-深青扬赤色、绯-赤、绛-大赤、缇-丹黄、朱-深𫄸。
色彩 | 染料 | 色图 |
---|---|---|
蓝 | 蓝草 | |
红 | 红花 | |
绿 | 槐花 | |
金黄色 | 芦木 | |
鹅黄色 | 黄蘖 | |
紫色 | 苏木、青矾 |
最廉价普遍的是蓝草制靛的蓝印花布,[104]是传统的镂空版白浆防染印花,又称靛蓝花布,俗称“药斑布”、“浇花布”,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年历史。最初以蓝草为染料印染而成。 蓝印花布源于秦汉,兴盛于唐宋时期,古时称为药斑布。[105]汉族的染印工艺称作三缬,即蜡缬、夹缬、绞缬。缬是指系缯帛而后染之,使系处形成一定的花纹,起源自秦汉时代。[106][107]明代的织锦与刺绣兴起以后,夹缬逐渐衰落,并被碱印、拓印,刮浆防染法取代。
汉服的织绣工艺通过苏绣、湘绣、蜀绣、汉绣、粤绣以及蜀锦、云锦、宋锦流传至今。缂丝是技艺最高的织花艺术品。唐代,始有用丝织制缂丝,以生丝为经,以染织熟丝为纬,有的加饰金线或孔雀羽,工艺复杂细致,用色最多达 70 多种。
纹饰
编辑汉服的纹饰及其丰富,《周礼》“以纹为贵”[108]代表了汉文化的信仰和习俗,千古的服饰文化思想之表征,勉人向善,在在充满尊天、隆祖、明礼、尚义之义涵。黻衣是天子带有纹饰的上衣,黻即指两色相 背的纹饰。《诗经》云:“君子至止、黻衣绣裳、佩玉将将、寿考不忘。”虞皇的“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十二纹饰中,日、月、星辰昭明,象发生 万物、养成万物。山龙兴云雨、能适应沾物济众以配天。火明而炎上,强调明理崇礼精神。又如虎,严猛;蜼,智慧,象神武定乱。粉米粒民。黼象割断能决。韨象 背拂于非义,或君臣可否相济。其次,《新唐书·车服志》记载文官官服章纹,有鸾衔长绶、鹤衔灵芝、鹊衔瑞草、雁衔威仪、俊鹘衔花、地黄交枝等名目。
配饰
编辑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汉服的内部体系非常成熟、完备,配饰种类繁多、样式丰富。
首服
编辑冠帽是汉族服饰的重要部分之一。包括冕冠、爵弁(雀弁)、皮弁、韦弁、冠弁、武弁、通天冠、长冠、幅巾、乌帽等等。皇帝、公侯参加祭祀典礼时所戴的礼冠叫做冕。冕冠的顶部,有一块前圆后方的长方形冕板,冕板前后垂有“冕旒”。冕旒依数量及质料的不同,是区分贵贱尊卑的重要标志。汉代规定,皇帝冕冠为十二旒(即十二排),为玉制。冕冠的颜色,以黑为主。冕冠两侧,各有一孔,用以穿插玉笄,以与发髻拴结。并在笄的两侧系上丝带,在颌下系结。在丝带上的两耳处,还各垂一颗珠玉,名叫“珫耳”。不塞入耳内,只是系挂在耳旁,以提醒戴冠者切忌听信谗言。后世的“充耳不闻”一语,即由此而来。梁冠,是历代文官的冠饰,源于战国时代的进贤冠。笼冠就是“武冠”或“惠文冠”,是历代武官的冠饰。
古代汉族男女成年之后都把头发绾成发髻盘在头上,以笄固定。男子常常戴冠、巾、帽等,形制多样。儿童帽饰则有虎头帽、花帽等。
女子发髻也可梳成各种式样,并在发髻上佩带珠花、步摇、翠翘、冠梳等各种饰物。鬓发两侧饰博鬓,也有戴帷帽、盖头的。头插梳篦自汉代即有记载。[109]南朝妇女就爱在髻上插饰梳栉。[110]唐朝妇女流行广插钗梳。[111]汉族妇女还有戴绢花的习俗,所谓“宝髻簪花花”。[112]王母娘娘见汉武帝髻上插大花。[113]明朝孔府在大庄设佃户花庄,一年四季专供孔府摆设和夫人、小姐插戴,演习宫女的冠戴装束绢花。明代中期开始又流行抹额,遮盖额头。
-
定陵出土凤冠
-
定陵出土明神宗金丝翼善冠
-
东坡巾
-
垂脚襆头
-
婴幼儿戴的虎头帽
腰部装饰
编辑腰带会有很多种:大带,蹀躞带,革带,丝绦等,而各个腰带也会有不同的分工。例如革带是用来悬挂重物,如蔽膝,佩剑。
佩剑也是古汉服的一部分(剑在战国后已逐渐由兵器变为礼器),士人着正式服装往往有佩剑。
足衣
编辑汉服的足衣分为:袜、舄、履、屦、屐、靴、鞋。古书记载传说尧舜禹以后始服木屐。伊尹以草为履,以帛为屦。[114],但中国境内出土的最古老木屐是宁波市慈城镇内的慈湖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夹脚式木屐,为良渚文化产物。周人以麻为鞋。屐是木履之下有齿者,又称木屐。江南以桐木为底,用蒲为鞋,麻穿其鼻。草屦是黄帝之臣所做,即草鞋。[115]靴来自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女性的鞋履常有绣花,称为绣花鞋。婴儿和幼童多穿虎头鞋、猪头鞋等。
-
三国时期的木屐
-
绣花童鞋
传承
编辑几千年来华夏王朝对周礼服制坚持代代相传、世世相袭,在儒教礼典的永恒中也不断适应时代的需要而产生朝代特色的常服。不同朝代的常服则不尽相同,各朝代往往对各个等级允许的颜色、式样有细致规定,朝代特征较明显[116]。
先秦时期
编辑上古
编辑汉代《世本》记载:黄帝的臣子“伯余作衣裳”、“胡曹作冕衣”。《易·系辞》说“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之妻嫘祖养蚕制丝,以作衣裳。唐代张守节《史记正义》记载“黄帝造屋宇,制衣服”[117]。王逸《机赋说》认为,上古人们拿兽皮当衣服,伏羲、炎帝以来,已经出现了真正的衣裳,到黄帝时期,则出现了衮冕等较为完备的服饰制度。[118]。考古发现则证实,距今七八千年前的裴李岗文化遗址、陕西临潼白家村遗址中都发现骨针、纺轮,说明当时人们已会纺布制衣。到了约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不但大量发现纺轮,还在陶器上发现大量布纹的印痕。同时期的遗址中还发现了苎麻、蚕茧。说明此时已经产生了原始的农业和纺织业,用苎麻织成的麻布和饲蚕得到的丝纺来做衣服,人们的衣冠服饰日臻完备。只是,此时期的服装实物,在考古发掘中至今尚未发现。[119]。
夏商周时期
编辑这一时期的服装继承了上古时期的特征,并且已有充分的实物可证实汉服的基本特征已在此时确定:交领、右衽、系带为最基本的典型特征,上衣下裳是最基本的式样。在甲骨文、金文的多种字形中,很常见的一种字形的“衣”字即为交领右衽上衣的形象。夏朝黑衣裳,商朝尚白则缟衣裳,周朝折中夏殷之制而玄衣素裳。[120]夏商周的衣裳之制即吉礼中的冠弁服、皮弁服、爵弁服。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玉人亦穿着此种特点的服装,该玉人是中国目前出土的最早、最完整的服饰造型。下装称为“裳”。上衣下裳是汉服最基本的式样,至今汉语仍然用“衣裳”这两个字作为服装的统称。除交领外,西周至战国时期还流行矩领。
春秋战国时期,服饰大致沿袭周代的服制,只是略有变化。百家学说对服饰的完善有着一定的影响。冠服制被纳入了“礼治”的范围,成了礼仪的表现形式,从此中国的衣冠服制更加详备。
这时的衣服一般在以腰带固定,腰带以带钩系结,有的在带上还挂有玉制的饰物。
这一时期出现了深衣与袍服,袍服大致分为曲裾袍、襜褕两种。还出现了襦裙。
-
穿袍的东周玉人像
-
复原的战国武士矩领服饰
秦汉时期
编辑秦汉服装基本沿袭战国时期,袍按裁剪方式大致分为绕襟袍(曲裾袍)、襜褕直裾两种,都是男女均可穿着。武士则着短衣小袖大绔。[121]
秦汉时期曲裾袍是女服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服式,这种服装通身紧窄、长可曳地,穿上后下䙓一般呈喇叭状,行不露足。汉代窄袖紧身的绕襟深衣,衣服几经转折,绕至臀部,然后用绸带系束,衣上还绘有精美华丽的纹样。衣袖有宽窄两式,袖口大多镶边。衣领部分通常用交领,领口很低,以便露出里衣。如穿几件衣服,每层领子必露于外,最多的达三层以上,现代称“三重衣”。
由于袍服的普遍流行,穿襦裙的妇女有所减少,但并没有消失,在汉乐府诗中就有不少描写。这个时期的襦裙样式,一般上襦极短,只到腰间,而裙子很长,下垂至地。1957年在甘肃武威磨咀子汉墓中发现了襦裙实物。
汉朝时期,中国的文化、经济、政治、军事等各方面都空前繁荣、强大,汉族由此而得名。此时期的服饰礼仪制度也极大完备,并由此出现了一个成语“汉官威仪”来称颂汉朝的服饰制度。“汉服”的名称也间接由此而来。
-
秦代穿短衣的武士俑
-
秦代穿交领袍、系上配带钩皮带的武士俑
-
穿复原襜褕(左一)、绕襟袍的汉代着衣俑
-
穿垂胡袖袍服的汉代俑
-
汉代带钩
-
汉代带钩
-
复原的绕襟袍
-
东汉武士俑
-
穿大袖三重衣的汉代弹琴俑
-
穿襦裙的汉代女俑
魏晋南北朝时期
编辑据古代学者的描述,汉人服饰在晋朝已经深受外族影响而“全用胡服”,并且“遂相承袭”:“中国(中原)衣冠,自北齐以来,乃全用胡服。窄袖、绯绿短衣、长靿靴、有蹀躞带,皆胡服也。窄袖利于驰射,短衣、长靿皆便于涉草。”;“今世之服,大抵皆胡服,如上领衫、靴、鞋之属。先王冠服,扫地尽矣。中国(中原)衣冠之乱,自晋五胡,后来遂相承袭,唐接隋,隋接周,周接元魏,大抵皆胡服”[122][123]。
隋唐五代时期
编辑唐代男子常服,以幞头袍衫为尚,幞头又称袱头,是在汉魏幅巾基础上形成的一种首服。官吏除穿圆领窄袖袍衫之外,在一些重要场合,如祭祀典礼时仍穿礼服。礼服的样式,多承袭前朝旧制,头戴介帻或笼冠,身穿对襟大袖衫,下着围裳、玉佩组绶等。
隋唐妇女的常服仍然是襦裙。在隋代及初唐时期,妇女流行齐胸襦裙。除齐胸襦裙外,这时期的仍有高腰和中腰襦裙,上襦低胸。此外还有“半臂”,又称“半袖”, 是一种从短襦中脱胎出来的服式。披帛,又称“披子”,通常一轻薄的纱罗制成,上面印画图纹。长度一般为二米以上,用时将它披搭在肩上,并盘绕于两臂之间。走起路来,不时飘舞,十分美观。从传世的壁画、陶俑来看,穿着这种服装,里面一定要穿内衣(如半臂),而不能单独使用。
五代时期服饰基本沿袭了唐朝服饰。
-
唐圆领袍
-
唐乾陵永泰公主墓壁画中的仕女襦裙,部分为低胸装
-
唐朝交领襦裙配披帛
-
着裙襦下棋的宫女
-
穿袒领半臂的唐代女俑
-
《宫乐图》
-
五代《韩熙载夜宴图》(局部)中的汉服
-
韩干画《牧马图》
-
重屏会棋图
-
《丽人行》中贵族妇女穿齐胸襦裙
-
晚唐至五代贵族妇女
-
穿诃子裙、半臂的五代女子
-
穿高腰襦裙、配披帛的南唐女子和穿裤的婴儿
宋朝
编辑宋朝汉族男子野服沿袭了大襟右衽交领和圆领这两种传统服饰式样。宋朝汉族女服以襦裙为主,基本式样有两种:大襟右衽交领和对襟襦裙,女装相比男装要富于变化些,出现褙子。
-
《宋徽宗听琴图》中的上衣下裳配褙子
-
宋代庶民妇女服饰
-
穿短褙子和裤的宋代妇女
-
穿对襟襦裙的宋代妇女
-
穿褙子的杂剧演员
-
穿褙子的宋代妇女
元朝
编辑元朝时期汉人服饰也受到了外族服饰文化的影响,例如明代流行的曳撒就是继承于元代的腰线袄[124]。
-
元代汉族男子的装束
-
元曲演出壁画
-
元代版画中的人物服饰
明朝
编辑明太祖朱元璋推翻元朝后,诏令“衣冠制度悉如唐宋之旧”,以圆领袍服等唐宋服饰为“正统衣冠”。明代男子服饰基本沿袭了大襟右衽交领和圆领这两种传统服饰式样。但又吸收了一些元代服饰特点,发展出曳撒等特色服饰。明代妇女的服装以袄裙为主,与前代襦裙的主要差异在于上衣并不束在裙子内。除了一直流传的衫、袄及裙子外,还流行霞帔、褙子、比甲等新鲜样式,衣服的多变与款式做工达到一个高峰。[125]。明代开始于显眼处使用纽扣,在部分常服及军服中使用较多,礼服、官服则仍然沿用交领及盘领款式,不在显眼处用扣子。
清朝
编辑1644年清兵入关,推行易服政策,下令禁止人民穿着前朝衣饰,使汉族延绵数千年的传统服饰制度被迫中断。 为保护文物衣冠,汉族各阶层人士以各种方式反抗清朝政府的政策,如孔子的后裔孔闻謤上书摄政王多尔衮请求保存孔府服饰;郑成功的儿子明郑郑经以继承明朝为号召,将剃发易服作为拒绝投降的原因之一[126][127]。
中国皇帝的朝服有着悠久历史,历来统治者认为衣冠冠制关系国家兴衰,因此,为了巩固其统治,清朝皇帝便组织群臣学习《金世宗本纪》,告诫群臣不要学习汉人“陋习”,从北魏至辽金元“凡改汉衣冠者,无一不再世而亡……凡一朝所用原各自有法程,所谓礼不忘其本也。自北魏始有易服之说,至辽金元诸君浮慕好名”;若致满洲衣冠,效汉人服饰制度,宽衣大袖,左佩矢,右挟弓,就好像把左手交给他人,“待他人割肉而后食”,故创建了一套既符合民族特色,又利于骑射的冠服制度[128]。
据传有“十从十不从”之民谣,譬如:“生从死不从”,指男子生前要穿满人衣装,死后则可服明朝衣冠;“男从女不从”、“老从少不从”,指女子及少年儿童可以不剃发易服。[129][130]。
-
清康熙年间戏服
中华民国大陆时期
编辑1910年(宣统二年),资政院议决剪辫易服案,中国各地各族人民开始群起剪辫。袁世凯逼宣统帝退位之后,临时政府颁布“剪辫令”。袁世凯的北洋政府颁布《暂行祭祀冠服制》恢复了清代前的祭服。[131]夏震武束发深衣,张大千也宽袍大袖游历欧洲。钱玄同在辛亥年作《深衣冠服说》,1912年3月他在浙江教育司当科员时玄冠深衣,系上大带去上班。但由于同盟会的核心人物主张全盘学习西方,当时中国人正式改穿西式服装,而没有全盘恢复清代前的汉族传统服饰。
有些婴儿和儿童服饰仍然维持明代以来的交领右衽,时人称为和尚衫。
-
中华民国大总统袁世凯祭天仪式上的官员身穿清代前式样的祭服
-
一位穿祭服的福建籍民国官员
-
穿交领祭服的民国官员
-
第十七届孔教大会部分参加者穿交领袍服
-
陈焕章深衣照
-
赛金花交领袍照
-
1930年燕京大学一位毕业生穿着交领服
当代
编辑传统的汉服婴儿和儿童交领右衽服饰一直流传至今(有部分的系带方式有所改变),并有人大量生产于市面出售,被称为和尚衣(交领右衽类似僧侣服装)、奶哺衣(视为婴儿专用款式)、揭领衣、交领衣、绑带衣(依其交领系带的特征)等[96]。近年,一些汉人重新倡导恢复清朝以前的汉族传统服饰,即当代汉服复兴运动,汉服才开始被广大民众重新认识,并获得一些年轻人以及对传统文化有兴趣的人及部分海外华人认可。汉服倡导者着重倡导在传统节庆及祭祀等等场合率先穿着汉服,对于这个正在兴起的现象,社会上有各种不同的看法。
当代,汉服根据其用途,主要分两种:礼仪汉服与家常汉服。顾名思义,礼仪汉服是为了在隆重或喜庆的公共仪式中的重要角色而用的,所以通常着重华美繁重,而忽略朴素方便。而家常汉服,又称便常汉服,其目的是为了在当代人日常室内起居中亦可穿著汉服,以取代现在在家居中普遍使用的唐装以及西方睡衣等,着重的是朴素,方便,舒适,简单。现在日本和服中的浴衣、甚平,现代韩国的上衣下裤韩服,便常使用的功能是十分大的。这是因为这些民族在冠婚葬祭仪式(冠礼、婚礼、葬礼、祭礼)中使用本民族服饰更频繁,所以本民族的和服、韩服的便常功能就自然彰显。但是在中国,由于当代汉服运动是从仪式汉服开始的,代替睡衣,浴衣功能的家常汉服,现在才刚刚起步。而依传统形制裁剪的汉服,当代也会在布料、纹饰、配色、装饰、配件上创新,以迎合当代人的喜好。
-
有些婴儿“和尚衣”系带方式有所改变
汉服与华夏文化
编辑“衣冠”“冠带”之类的词汇常常成为文明的代名词。比如五胡乱华之时,原先在中原地区的知识分子及各阶层人民纷纷逃亡到南方,保留了中原文明的火种,而逐渐把江南开发成繁华富庶之地,这一事件史称“衣冠南渡”。
“衣冠”之类的词汇也常常用作中国或汉族的代称。如明人沈国元在《两朝从信录》中称:“奴酋(努尔哈赤)倡逆,而佟养性、佟养真等佐之,明弃我之冠裳,甘为贼之肺腑。”把“冠裳”作为中国明朝的代称。
表演艺术中的汉服
编辑舞蹈服饰
编辑舞蹈是儒教郊祀和朝会仪式中的重要环节。”《三辅黄图》卷五记载:“[汉]武帝时祭泰乙,上通天台,舞八岁童男女三百人,祠祀招仙人。”例如,唐代舞蹈,有文武之分。武舞又称“健舞”,文舞又称“软舞”,两种风格截然不同;前者威武激越,后者飘然若仙。两种不同的舞蹈采用两种不同的服饰。总的看来,健舞的舞服以小袖为多,以便腾越旋转。而软舞的服装则多用长袖,以表现出婉转、舒展的姿态。郊庙雅乐的重要乐器是编钟,味淡声希,伶官口耳相传,其音韵曲折、恬淡高雅。[132]民间的民俗舞蹈则采用加以装饰的士庶日常服饰或吉服。
舞蹈时所穿的服装往往更富有装饰性,袖子较长,便于舞动时表现出各种不同的姿态。
-
穿长袖舞衣的汉代舞俑
-
穿长袖舞衣的唐代舞俑
-
穿特别款式舞衣的唐代舞俑
-
穿舞衣的唐代舞俑
-
穿舞衣、披帛的唐代舞姬
-
现代以晚唐至五代大袖裙襦设计的舞衣
戏曲服饰
编辑戏曲服装较通常的服装更具有装饰性。传统戏曲服装虽不是现实或历史服饰的照搬,服饰的色彩、纹饰及着法又必然要展示舞台人物的尊卑贵贱和遇到一些难以“僭越”的禁例。戏曲服装大致可分为小生褶子、帔风、老生蟒袍、官生官衣、武生靠衣五大类。宋代初年之后,黑色则和白色一起。为庶人所服。戏曲舞台以黄、紫、 朱(红)、绿、蓝的次序来标明人物的社会地位,显然不是随心所欲,而是有充分生活依据的。以尊贵者服用的“上色”褒扬善士,以卑贱者服用的“贱色”贬抑恶行,是古代色彩习俗。
宗教服饰
编辑道教服饰
编辑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服装形制与通常的汉服基本一致,道士平日所穿的服饰通常无花纹,进行仪式时会穿着华丽的法服,并有专用的首服如混元巾、纯阳巾、五老冠等,因应仪式所需配搭。法服花纹图案有道教特色,如袍上常常会绘制太极图、八卦图案等。一般认为,道袍一说,来自庄子所著的儒服。由于满清实行剃发易服时容许道士穿着汉服,因此道士的服装传承至今,但部分道教宗派的法服会变得舞台化,缀上水袖。
-
明嘉靖年间道士
-
清末民初道士
-
清末民初蟠桃宫道士
-
一位现代道士的服装
汉传佛教服饰
编辑佛教来自印度,传入中国后受中国文化影响,成为汉传佛教,初期服装仍然保留印度风格,披着僧祇支(sanghati)。至后魏时,始加右袖,缝合两边,称为偏衫。[133][134]正规的法衣仍然是印度僧衣式样,日常穿着的常服是根据汉服稍加改动、对颜色样式等规定后确定下来的,明朝称之为直裰。[135]已皈依佛教徒所穿的海青也是汉服演变而来。
-
穿交领右衽僧袍的广钦法师
-
清末民初的僧侣
-
穿交领右衽僧衣的现代僧人
神祇仙佛服饰
编辑满清实行剃发易服后,传统宗教的神、仙、佛等的塑像及画像的服饰依然保持汉服典型特征,虽然后世神像衣饰有戏服化的倾向,但依然保持“汉官威仪”,除了一些生于清朝被视为神祇崇拜的人物外,传统神祇不论是汉传佛教、道教还是民间信仰都穿着汉服,甚至一些本来非汉族的人物被汉人视为神明后,其神像亦穿上汉服,例如来自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后,本是印度人造型的佛祖、菩萨等佛教神祇在汉族地区的造像都改穿汉服,其中观世音菩萨在中国被认为是女性后,形象是穿着襦裙的妇女。而台湾民间信仰中的来自西方的八宝公主(船难中漂流到台湾被原住民杀害的白人女性),其神像就穿上汉服而非她生前穿着的西式服装。
绘画中的汉服
编辑中国画本以人物为主题。现存最早的战国帛画,便描绘了汉服的广袖、细腰,揭示出那个时代的审美。汉代的石刻,唐代宋代的人物画,均以当时的服制为主。唐代的《捣练图》、《宫乐图》、《簪花仕女图》等可以说是中国仕女画之颠峰,也是今天人们研究汉服历史的重要参考。明代的写实画作如风俗画、容像亦然。而名画家方人定指清代“禁止服汉服,而夷狄的衣冠,画家不肖以之入画”[136],但与实际情况不符,清代至今的中国人物画既有身穿清代服装,也有身穿汉服者,甚至同一画中有两类服装同时出现。
语言文学中的汉服
编辑古代中国文人曾经留下大量与冠裳有关的诗句,赞美了汉服的绚丽华美、繁复多端。
如,唐朝李贺的《秦宫诗》“越罗衫袂迎春风,玉刻麒麟腰带红”描写了汉代美少年秦宫的服饰。
王维的《和贾至散人早朝大明宫作》“绛帻鸡人送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描写了唐天子的服饰之华美以及大唐的气势。
对周边地区民族服饰的影响
编辑汉人服饰由于华夏儒教王道文化的传播而影响深远,周边地区的民族、包括许多其他儒家文化圈(汉文化圈)国家通过效仿华夏礼仪制度借鉴了汉服的某些特征,用于吉凶宾军嘉五礼。此外,华夏宾礼也规定四夷 之君必须穿本国服饰朝见中国天子,谓“蕃主服其国服”。[137]汉唐藩属体制中,周 边民族首领存在着定期朝见皇帝的所谓"朝集" 制度。无论是外国君主及其使者或者臣子朝谒中国天子,接受官职,贡献方物,还是中国天子宴请外国君主,外国君主都要穿国服奉礼。国服制度促使了周边民族形 成自己的民族服饰。比如,契丹太宗入晋,接触到中原衣冠制度,北归后,参照中原服制制定了本朝国服与汉服制度。[138]
中国历史上有过几次非汉族政权禁止“汉服”的时期,导致汉族服饰的发展受到影响。唐代敦煌被吐蕃占领,汉人被迫从夷俗,只有祭祖时才穿上汉服,“遗衣整巾潜泪垂,誓心密定归分记”,设法回归唐朝。[139][140]吐蕃汉人沿袭汉服保持民族气节和习俗,保持和唐朝的联系。[141]公元1129年,金朝政权下令禁民汉服,又令髡发,不如式者杀之。后来海陵王首先宽松了政策:诏河南民,衣冠许从其便,最后结果反而是金人服饰汉化。此外,满族的前身女真族在入关前已经学习汉人的服装,并改造成具有独特风格的满服。
另一方面亦有强迫他族接受汉人服饰的历史记载,例如越南在属明时期于明朝的统治下被迫“束发易服”[142],明朝亦曾对征剿过后幸存的都掌人被迫更名易服[143],以及更改有都掌特色的地名,消除都掌文化[144]。
影响汉服系服装
编辑汉服系服装如日本的和服、朝鲜半岛的韩服[4]、越南的越服、琉球的琉装等皆受到汉服影响,这些地区曾经颁令模仿汉服制作本民族服装。
对明朝女真族的影响
编辑建州女真从朝鲜人记载的“杂乱无章”走向“贵贱有别”的过程当中受到了明代服饰很大影响。明朝初期禁止民人穿着“马褂的先祖”对襟衣和罩甲等服饰:“禁官民步卒人等服对襟衣,唯骑士许服……其不应服而服者罪之”,但后来由于禁令渐渐废弛而逐渐走入民间,这一世俗化和普及化的过程,被认为会对关外的满洲有所影响,由于满洲的崛起有赖于骑射之利,而对襟衣之类又便于骑射。在此情形下,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满洲被指理所当然地吸收并大量借鉴了明代的冠服制度,例如马甲就是由明代罩甲演变而成[145][146]。
相关条目
编辑注释
编辑- ^ 黄帝纪元
- ^ 精彩100‧國寶總動員展件清單_器物類 (PDF). 国立故宫博物院. [2015-03-12].
清代为满洲人建立的帝国,自建国之初即排斥改满衣冠效汉服的建议,因此作为皇帝重要象征的朝服,大部分遵循满洲习俗,再加入草原民族的因素,以玉草编织而成的笠状朝冠、长垂及腰的朝珠和系佩刀、火镰石等的腰带等,都包含了多元文化的因素,展现其作为多民族统治者的政权特质。同时透过唯一的明黄色和东珠的使用,彰显皇帝独尊的地位。
- ^ 3.0 3.1 Ju Brown. China, Japan, Korea Culture and Customs. Ju Brown. 2006: 79. ISBN 978-1-4196-4893-9.
Hanfu ... has a recorded history of more than 3000 years until the end of Ming dynasty (1368-1644). During the Qing dynasty, Hanfu clothing was replaced by Manchu style of clothing ... Today most Han Chinese were western style clothing and Hanfu is largely unknown.
- ^ 4.0 4.1 4.2 4.3 Sandra Lee Evenson. Hanfu Chinese robes. Annette Lynch; Mitchell D. Strauss (编). Ethnic Dress in the United States A Cultural Encyclopedia.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135–136. 30 October 2014. ISBN 978-0-7591-2150-8 (英语).
Chinese hanfu robes are full-length wrapped garments with bell-shaped sleeves extending over the hand. The front left opening is extended to a triangle shape....When wrapped, the contrat banding creates a dramatic play of line and color. Both men and women wear the haunfu; however, the overlap on the men's style is less extensive. In the Disney film Mulan, the title chracter wears a hanfu to visit the matchmaker. History The term "hanfu" means "dress of the Han people." It is based on the two-piece, fitted shenyi of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475-221 BCE). ....By the Han dynasty (206 BCE-220 CE), the one-piece version emerged as a long voluminous linen or silk robe in vivid, contrasting primary colors. Manchu people from the northeast founded the Qing dyansty (1616-1911 CE). ...To expunge the Han identity, Qing rulers prohibited Han national dress and require them to wear garments in the Manchu tradition. Han resistance was so severe that the policies were modified. Men, government officials, Confucian scholars, and prostitutes wore the Manchu style; women, errand boys, children, monks, and Taoists were free to wear Han styles. Han dress was also permitted for special occasions suc as weddings and funerals. During the Republic of China period (1911-1949 CE), Euro-America lifestyles and products influenced Chinese dress, representing a shift from dynastic to popular rule.... After the revolution in 1949 and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both traditional dress and world dress were rejected in favor of Mao suits and boxy cotton jackets and pants for bot men and women. Communist leadership discouraged reference to historical clals hierarchies and modern capitalistic values. As a result, traditional Han dress was relegated to ceremonial use. With the liberalization of the Chinese economy, interest in national dress prompted a search for popular, authentic, and intrinsically Chinese styles. ... Because of its proportions, the hanfu is impractical for everyday dress, but is worn in China for Mid-Autumn Festival and for a new created coming-of-age ritual. Some favor the hanfu as a prototype for China's acaemia regalia. On the other hand, the hanfu resembles the Japanese kimono and Korean hanbok, both based on Chinese robes. Some scholars note that this cultural authentication of styles blurs the geopolitical boundaries of what is authentically Han. Infusion of Chinese-American aesthetics and meanings may further complicate identifying an intrinsically Chinese national dress. Hanfu in the United States Han dress arrived in the United States with Chinese immigrants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Male laborers tended toward Manchu jackets and pants for work on the pineapple and sugarcane plantations of Hawi'i, in the gold fields of the American West (1848-1855 CE), and on the transcontinental railroad (1863-1869 CE). Over time, their families joined them, bringing traditions such as ceremonial dress.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hanfu is sorn as ethnic dress for special occasions through out the life cycle. Women's hanfu are billowing and fluid, with extended sleeves, trailing ribbons, and swaying dangles. Accessories range from the very traditional to the fashion forward, similar to the trending of other wedding dresses in America. Men's styles are more restrained, but equally elegant. Influence and Impact Euro-Americans often identify the hanfu as traditional Chinese dress, inspiring Seventh Avenue, Hollywood, and individuals alike. In addition, when times change, dress is often the stage where the negotiation of cultural values play out. The hanfu has been that stage, both historically and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The hanfu is also used as costuming in cosplay, where tradition and fantasy combine.
- ^ 陈致平. 《中華通史》. : P.20 (中文). :“先秦上古时期称为华夏族,秦汉以后称为汉族”
- ^ 漢服的盛衰存亡. 2006-04-08.
- ^ 新华网2010年07月01日品汉服之美: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民族服饰之一
- ^ 8.0 8.1 8.2 8.3 8.4 李冬青; 刘涛. 汉服的文化意義及傳承方式研究. 辽宁丝绸. 2014,. 2014年第2期: 18–20.
- ^ 9.0 9.1 9.2 刘安琳. 华夏有衣,襟带天地— — 浅析汉衣冠审美文化沿革.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 2014年第2期: 72–74. 已忽略未知参数
|month=
(建议使用|date=
) (帮助); - ^ 10.0 10.1 10.2 10.3 10.4 李樊乔; 王家民、乔益民. 汉服款式特征的文化研究. 包装与设计. 2014,. 2014年第2期: 104–106.
- ^ 勿让广袖衣裾成绝响. 石家庄新闻网.
- ^ (唐)孔颖达疏:《尚书正义》卷11“冕服采章曰华,大国曰夏。”,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92页
- ^ (唐)孔颖达撰:《春秋左传正义》卷56《左传·定公十年》:“裔不谋夏,夷不乱华”,曰:“夏,大也。中国(中原)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表示官吏身份品秩的服饰,见《辞源》)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587页
- ^ 白居易,《缚戎人》
- ^ 《唐书》第216卷下
- ^ 翟理斯,《东方和非洲研究学院通报》第7卷第559页
- ^ 《清太宗实录》卷10,天聪五年十一月庚午条
- ^ 《清稗类钞》:“明之士人类多方巾大袖者。至顺治甲申,则戴平头小帽,以自晦匿。而禁令苛暴,方巾为世大禁,虽巨绅士子,出与平民无异。间有惜饩羊之遗意,私居偶戴方巾者,一夫窥瞷,惨祸立发。常熟有二生,于巡按行香日,戴方巾杂行众中,为所瞥见,即杖之数十,并题奏将二生磔之于市。”
- ^ 19.0 19.1 《清史》,郑天挺著,知书房出版集团,2003年,页264—267
- ^ 《清实录·顺治实录》二年六月十五日:“其衣帽装束,许从容更易,悉从本朝制度。”
- ^ 《清实录·顺治实录》二年七月:“(初九日)戊午谕礼部。官民既已薙发。衣冠皆宜遵本朝之制从前原欲即令改易。恐物价腾贵、一时措置维艰故缓至今日。近见京城内外军民衣冠遵满式者甚少。仍著旧时巾帽者甚多甚非一道同风之义。尔部即行文顺天府五城御史晓示禁止官吏纵容者访出并坐。仍通行各该抚按转行所属、一体遵行。”
- ^ 《崇祯纪闻录》卷七:“是岁丙戌,四月初八日……苏松新兵道行牌,云大兵将至,士庶不许方巾大袖,速更满洲衣帽。……十六日,斩不剃发一人于城隍庙场。……二十六日……是日,土公悬示皋桥,欲士民俱遵满装,一切巾帽,俱不许戴。巾铺歇闭改业,违者重责枷示。……十一月初一,复严衣帽之禁,大袖每加扑责,巾即扯毁,由是举监生儒皆戴小帽,士庶漫无分别。……丁亥新正,城市俱服大袖,月余,因贝勒王自浙回兵,复经吾苏,仍点民夫以俟护送,抚按有司申饬衣帽有不能备营帽箭衣者,许令黑帽缀以红缨,常服改为箭袖。由是人尽加红绒一撮于帽顶。”
- ^ 《崇祯纪闻录》卷八:“四月初三日,土公又出示六门云;时当初夏,民间俱应戴凉笠,缀以伍缨,小帽满巾,俱不许戴。五日外,以违制论,后按院至,而遂禁也。”
- ^ 葛兆光《大明衣冠今何在?》,《史学月刊》2005年第10期
- ^ 《朝鲜王朝实录·显宗实录》十三卷八年:“其人(南龙翼)即成绝句以示曰: 西㺚即蒙古, 明孙如落花。汉仪不复见, 何日变中华。”(许)积曰:“彼之失人心, 专在于剃头变服。见臣等着冠耳掩, 指示其儿曰: ‘此乃明朝旧制’, 垂头而泣, 见来惨然矣。”
- ^ 刘若琳《中式服装大襟结构研究》,《丝绸》,第52卷,2015年6月,第6期
- ^ 孙世圃《中国服饰史教程》,中国纺织出版社,第161页
- ^ 孙世圃《中国服饰史教程》,中国纺织出版社,第212页
- ^ 孙世圃《中国服饰史教程》,中国纺织出版社,第175页
- ^ 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 ^ 魏千志《明清史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358-360页
- ^ [越南]陈重金《越南通史》,商务印书馆
- ^ 《黎平县志·大事记》,巴蜀书社,1940年1月
- ^ 李艳. 由黄梅戏服装到中国传统汉服的思考.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第35卷第4期: 72–74.
- ^ 《中国新闻周刊》汉服专题报导,2005年9月5日:“而在现代汉语辞典里,并没有汉服这个称谓。汉服其实是网友们的民间定义,即“汉民族传统服饰”的简称,主要是指服装具备明末以前汉族人穿着特色”
- ^ 新唐人首届汉服回归大赛圆满落幕
- ^ 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省文物考研研究所编:《长沙马王堆二、三号汉墓》·《第一卷:田野考古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4年,第177页
- ^ 司马迁,西汉,《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 ^ 清.光绪 《大通县乘帙稿》:“土人无土司,有土民。俗尚亦朴实,说土话,俱通汉语。男服大领长袖,亦有汉服者。”
- ^ 匡国鑫,汪洪亮,任羽中《民国时期边疆教育文选》第80-81页:“ 民国时期史学家张廷休:‘今日苗夷的男子大都是穿汉服能说汉话。’
- ^ 《马关县志·风俗志》:“男子衣裤用棉布系以腰带,有钮扣与汉服略同者,称之为汉苗”
- ^ 刘成刚著《桑热嘉措传》,青海人民出版社,西宁,1994年:“藏族学者桑热嘉措:“……但我从民国28年进入马步芳省政府工作以来,逐渐学着穿汉服……””
- ^ 高爱民《"西欧首都"-布鲁塞尔》人民日报1993年5月8日第7版:“中国北京市代表团送上了专门为他设计的一套汉族对襟衣衫。传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时,小于莲便身着汉服(对襟衣)迎接四面八方客人"”
- ^ 《广州市黄埔区志》:“清末民初时期,大多数人都是以穿汉服(唐装)为主。”,1999年10月
- ^ 樊绰; 赵吕甫校释. 《云南志校释》.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5: 143页 (中文).
“裳人,本汉人也。部落在铁桥北,不知迁徙年月。初袭汉服,后稍参诸戎风俗,迄今但朝霞缠头,其余无异。”
- ^ 《新唐书》卷222中. 中华书局. 2000: 4639页 (中文).
“结赞以羌、浑众屯潘口,傍青石岭,三分其兵趋陇、汧阳间,连营数十里,中军距凤翔一舍,诡汉服,号邢君牙兵,入吴山、宝鸡,焚聚落,略畜牧、丁壮,杀老孺,断手剔目,乃去。”
- ^ 《新唐书》卷216下. 中华书局. 2000: 4639页 (中文).
“蛮攻黎州,诡服汉衣,济江袭犍为,破之。裴回陵、荣间,焚庐舍、掠粮畜。”
- ^ (宋)晁说之:《阴山女歌》:“(闻阴山下有女子,汉服弹琵琶,传意甚异)阴山女汉服,初裁泪如雨。自看颜色宜汉装,琵琶岂复传胡谱。……使者高义重咨嗟,衣裳盟会其敢许。汉装汉曲阴山坟,七十年来愁暮云。即今山川还汉家,泉下女儿闻不闻。”,《全宋诗》第21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3706页
- ^ (宋)曾公亮:《武经总要》前集卷22·中京四面诸州:“初契丹入寇河北,德清军失守,俘虏人民于此,置城居之。城方二里,至低小,城内有瓦舍仓廪,人多汉服。”,《中国兵书集成》第3-5册,解放军出版社、辽沈书社1988年,第1105页
- ^ (宋)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卷77:“幽州……居民棋布,巷端直,列肆者百室,俗皆汉服,中有胡服者,盖杂契丹渤海妇女耳。”,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011页
- ^ (宋)祝穆撰,祝洙增订,施和金点校:《方舆胜览》卷61习俗:“珍州……其昏姻以铜器、毡刀、弩矢为礼。其燕乐以锣罗鼓、横笛、歌舞为乐。至与华人交易,略无侵犯礼仪之风。凡宾客聚会,酋长乃以汉服为贵。”,中华书局2003年,第1078页
- ^ 《宋史》:“吾家世为王民,自金人犯边,吾兄弟不能以死报国,避难入关,今为曦所逐,吾不忍弃汉衣冠,愿死于此,为赵氏鬼。”
- ^ (宋)余靖:《契丹官仪》:“胡人之官,领番中职事者皆胡服,谓之契丹官。枢密、宰臣则曰北枢密、北宰相。领燕中职事者,虽胡(蕃)人亦汉服,谓之汉官。执政者则曰南宰相、南枢密。”,《武溪集》卷18,《丛书集成续编》第101册,上海书店,第174页
- ^ (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110:“昨来,见贵朝初得燕山,举族相庆,将谓自此复为中华人物,且睹汉衣冠之盛,不谓再有此段事,不知自此,何日再得为中华人物?”,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805-806页
- ^ (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110:“(金)元帅府禁民汉服,及削发不如法者死。……见小民有依旧犊鼻者,亦责以汉服斩之。”
- ^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四十九.史部五
- ^ 脱脱,元代,《辽史·仪卫志二·汉服》
- ^ 路振,宋,《乘轺录》,江少虞《事实类苑》卷七七引
- ^ 《东京梦华录》“诸国使人,大辽大使顶金冠,后檐尖长,如大莲叶,服紫窄袍,金蹀躞;副使展裹金带,如汉服。大使拜则立左足,跪右足,以两手著右肩为一拜。副使拜如汉仪。”
- ^ 《大金吊伐录》卷三《枢密院告谕两路指挥》
- ^ 《三朝北盟会编》卷一三二
- ^ (明)全元立:《送章参军之任丽江》:“沙江流水斜侵郭,汉服居民半杂夷。”,(清)胡文学辑,袁元龙点校:《甬上耆旧诗》卷17,宁波出版社2010年,第486页
- ^ 《明世宗实录》卷546:“虏数千骑突入延绥黄甫川关城,焚劫城内外凡四日,攻堡不克而去。虏之初至也,以数骑汉服扣关,诈称为大同镇奉公役至者,阍人启扉,千众奄至,把总高尚钧中流矢死。”,民国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第8823页
- ^ (明)刘城撰:《峄桐文集》卷10·吴次尾先生传:“次尾叱曰:‘我不死卒手,尔官自持刃,且巾帻汉服也,吾不去此,不得无礼我。’”,《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121册,北京出版社影印光绪十九年养云山庄刻本,第500页
- ^ 倪在田. 《续明纪事本末》. 台湾大通书局. 1957: 214页 (中文).
“(金)声桓预作数十棺,全家汉服坐其中,自焚死。”
- ^ 徐珂. 《清稗类钞》第13册·服饰类. 中华书局. 1984: 6146页 (中文).
“高宗在宫,尝屡衣汉服,欲竟易之。一日,冕旒袍服,召所亲近曰:‘朕似汉人否?’一老臣独对曰:‘皇上于汉诚似矣,而于满则非也。’乃止。”
- ^ (清)乾隆:《金世宗论》,《御制文二集》卷3,《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301册,台湾商务印书馆,第305页
- ^ “《清稗类钞》:“我辈若宽衣大袖,则左佩弓,右挟矢,忽遇硕翁科罗巴图鲁劳萨,挺身突入,能御之乎?我国士卒初有几何,因娴于骑射,所以野战则克,攻城则取,天下盛称我兵,曰立则不动摇,进则不回顾也”
- ^ 《清史稿》:“昔金熙宗循汉俗,服汉衣冠,尽忘本国言语,太祖、太宗之业遂衰。”“有效他国衣冠、束发裹足者,治重罪。”
- ^ 吴晗辑:《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第9册卷55·《仁祖实录》仁祖九年闰十一月壬戊:“‘凡虏之来投者,使其养子毛有见主之,即换着汉服,人不得识别矣。’”,中华书局1980年,第3487页
- ^ 朝鲜《仁祖实录》“朱之蕃之弟亦被执,终始不屈,张、朱两人,不为剃头。城外有长兴寺,张、朱着汉服,居于寺中云。”上曰:‘此可嘉矣。’”
- ^ 傅崇矩《成都通览》,巴蜀书社,1987版
- ^ 古永继,李和《清代外来移民对黔东南苗疆习俗变化的影响研究》,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14年第2期
- ^ 《马关县志•风俗志》
- ^ 杨筑慧《中国侗族》,宁夏人民出版社,2012年
- ^ 赵文龙. 由汉服的发展看中国民族服饰的文化传承. 美术教育研究. 2014,. 2014年2期: 28.
- ^ 77.0 77.1 77.2 贺晓梅. 汉服是华夏传统文化鲜明的旗帜. 职大学报. 2014,. 2013年第1期: 102–104.
- ^ 《论语·宪问》:“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 ^ 胡晓东. 从《论语》看传统汉服的意蕴. 服饰导刊. 2014,. 2014年3月第3期: 130–144. 已忽略未知参数
|month=
(建议使用|date=
) (帮助); - ^ 周星. 本质主义的汉服言说和建构主义的文化实践——汉服运动的诉求、收获及瓶颈. 民俗研究. 2014,. 2014年第3期: 130–144.
- ^ 《明太祖实录》卷3,《诏复衣冠如唐制文》
- ^ 82.0 82.1 品汉服之美. 中国网.
- ^ 83.0 83.1 付丽娜; 谷联磊. 细说汉服由来及款式特征. 轻纺工业与技术. 2014,. 2012年第41卷第2期: 54–56.
- ^ 《论语·卫灵公》:“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车,服周之冕。”
- ^ 刘熙,东汉,《释名·释衣服》
- ^ 《册府元龟》“唐高祖武德二年制,每一丁,租二石、绢二疋、绵三两,自兹以外,不得横有调敛。”
- ^ 《汉书》:“布、帛广二尺二寸为幅,长四丈为匹。”
- ^ 林良浩.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Esphere Media (美国艾思传媒). 1 June 2010: 103–. ISBN 978-7-80742-860-2.
- ^ 《太平御览》
- ^ 《占今图书集成·礼仪典·衣服部》引《实录》曰:“秦二世诏朝服上加褙子,其制袖短于衫、身与衫齐而大袖。”又日;“隋人业中、内宫多服半臂,除即长袖也;唐高祖减其袖,谓之半臂,今背子也;江淮之间或日绰子,士人竞服。”
- ^ 《文献通考》“孝宗乾道中,中宫常服,有司进真红大袖,红罗生色为领,红罗长裙,红霞帔,药玉为坠,背子用红罗,衫子用黄红纱,裆袴以白纱,裙以明黄,短衫以粉红纱为之。”
- ^ 《明史》卷六十七志第四十三
- ^ 《宋史》“公服。凡朝服谓之具服,公服从省,今谓之常服。宋因唐制,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朱,七品以上服绿,九品以上服青。其制,曲领大袖,下施横襕,束以革带,幞头,乌皮靴。自王公至一命之士,通服之。”
- ^ 女子出嫁遮竹筛的由来
- ^ 95.0 95.1 《温州晚报》记忆中那淡淡奶香“百家衣”
- ^ 96.0 96.1 上衣
- ^ 《礼记正义》 曰:“子、男、大夫一命,其妻服展衣也。子、男之士不命,其妻服褖衣。”
- ^ 《魏志》曰:自公侯已下,大夫以上,皆服绫、锦、罗、绮、金缕之物。自是以下,杂彩之服,通于贱人也。
- ^ 《管子·轻重戊》“管子对曰:‘鲁梁之民,俗为绨。公服绨,令左右服之,民从而服之。公因令齐勿敢为,必仰于鲁梁,则是鲁梁释其农事而作绨矣。’”
- ^ 《大明会典》“锦一尺八贯,纱一疋八十贯,绫一疋一百二十贯,罗一疋一百六十贯,麻布一疋八贯,葛布一疋二十贯。”
- ^ 《宋史》“惟春、冬加绢各百匹,大绫各二十匹,小绫各三十匹,罗各十匹,绵各五百两。”
- ^ 植物染色样
- ^ 宋应星,《天工开物》
- ^ 型染めとは
- ^ 《古今图书集成》卷中记载:“药斑布——以布抹灰药而染青,候干,去灰药,则青白相间,有人物、花鸟、诗词各色,充衾幔之用。”
- ^ 隋《二仪实录》“缬,秦汉间始有”。
- ^ 玄应《一切经音义》:“谓以丝缚缯,染之,解丝成文曰缬也。”
- ^ 《礼记·礼器》
- ^ (唐)宇文氏,《妆台记》“汉武就李夫人取玉簪搔头,自此宫人多用玉。时王母下降,从者皆飞仙髻、九环髻,遂贯以凤头钗,孔雀搔头,云头篦以玳瑁为之。”“魏武帝令宫人梳反绾髻,插云头篦,又梳百花髻。”
- ^ (唐)段公路《北戸録》“着白紗帽而尚青袍或牙梳挿髻”
- ^ 《旧唐书·文宗纪》:“太和二年,诏诸公主不得广插钗梳。”
- ^ 魏庆之,宋,《诗人玉屑》
- ^ (汉)班固撰《汉武帝内传》
- ^ 郭若虚,宋,《图画见闻志》
- ^ 李时珍,明,《本草纲目·服器部》
- ^ 《中国古代人物服式与画法》,黄辉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第191页
- ^ “黄帝之前,未有衣裳屋宇。及黄帝造屋宇,制衣服,营殡葬,万民故免存亡之难。”(《史记正义》注“五帝本纪”)
- ^ “古者衣皮即服装也,衣裳未辨。羲、炎以来,裳衣已分,至黄帝而衮冕。”
- ^ 朱和平《中国服饰史稿》,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年07月第1版,16-18页
- ^ 《礼记·王制》:“有虞氏皇而祭,深衣而养老。夏后氏收而祭,燕衣而养老。殷人冔而祭,缟衣而养老。周人冕而祭,玄衣而养老。”
- ^ 《汉书·王莽传下》:"乃身短衣小袖,乘牝马柴车"
- ^ 北宋·沈括《梦溪笔谈》
- ^ 南宋·朱熹《朱子语类》
- ^ 罗玮《明代的蒙元服饰遗存初探》,首都师范大学
- ^ 《大明会典》卷之六十·冠服一,卷六十一·冠服二;《明史》卷六十六·志第四十二·舆服二,卷六十七·志第四十三·舆服三;《礼部志稿》卷十八·仪制司职掌九·冠服
- ^ 《清世祖实录》:原任陕西河西道孔闻謤奏言:“臣家宗子衍圣公孔允植,已率四氏子孙告之祖庙,俱遵令剃发讫。但念先圣为典礼之宗、颜曾孟三大贤,并起而羽翼之。其定礼之大者,莫要于冠服。先圣之章甫缝掖,子孙世世守之,是以自汉暨明,制度虽各有损益,独臣家服制三千年来未之有改。今一旦变更,恐于皇上崇儒重道之典有未尽也。应否蓄发,以复先世衣冠?”统惟圣裁得上旨:“剃发严旨,违者无赦。孔闻謤疏求蓄发,已犯不赦之条,姑念圣裔免死。况孔子圣之时,似此违制,有玷伊祖时中之道。著革职,永不叙用”
- ^ 康熙收复台湾,人民文摘.2002年第八期
- ^ 上衣以象天 下裳以象地 ——浅谈清代皇帝朝服
- ^ http://gb.cri.cn/9223/2005/12/14/342@821256.htm “华服”之变(《中国新闻周刊》汉服专题)
- ^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近代中国与世界》,第500页
- ^ 《暂行祭祀冠服制》
- ^ 历代女子服饰发式变迁.
- ^ 宋赞宁《僧史略·服章法式》:“又后魏宫人见僧自恣,偏袒右肩,乃施一肩衣,号曰偏衫,全其两扇衿袖,失祇支之礼,自魏始也。”
- ^ 《六物图》:“此方往古并服祇支,至后魏时始加右袖,两边合谓之褊衫,截领开裾,犹存本相。故知偏衫左肩,即本祇支
- ^ 《敕修百丈清规》卷五“相传,前辈见僧有偏衫而无裙,有裙而无偏衫,遂合二衣为直裰。”
- ^ 方人定. 《我的写画经过及其转变》. 《再造社特刊》. 1941年.
- ^ 《大唐开元礼·宾礼》
- ^ 彭林, 宋德金, 唐赞功,1994,《中华文明史: 辽宋夏金》,河北教育出版社
- ^ 白居易,《缚戎人》
- ^ 《唐书》第216卷下
- ^ 翟理斯,《东方和非洲研究学院通报》第7卷第559页
- ^ [越南]陈重金《越南通史》,商务印书馆
- ^ (明)诸葛元声《两朝平攘录》,卷二.都掌:“凡新拘留被掳民妇,各蒙亲属认领还家。至于降蛮老幼妇女数千余人,各变姓名,易冠服,配去远方卫所安置。于是九丝一空,都蛮尽平”
- ^ 曾省吾《平蛮全录》,卷四.经略平蛮善后疏:“各寨旧名多恶,宜更换以新耳目。权将九丝城呼为平蛮城,凌霄城为拱极城,印靶山为文印山,吊猴山为降蛮山,鸡冠岭为金鸡岭,内官寨为武宁山,都都寨为都守寨”
- ^ 丁超《清代黄马褂源流考》,〈清史研究〉.2011年5月第2期,第127-133页
- ^ 《中国现代学术经典.章太炎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316页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