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諸葛亮的評價
对三国时期蜀汉丞相军事家战略家政治家和军师诸葛孔明的正反评价
《三國演義》強化了諸葛亮的軍事指揮才能。歷史上諸葛亮雖有軍事成就,但不如政治功績耀眼。諸葛亮政治品德忠誠不二、奮鬥精神不畏艱難困苦、人格特色嚴於律己、人生態度積極進取、獻身精神死而後已、領導能力長於協調、管理思想以法為治,無論對於今人治軍治政置業,人生價值取向,都有着現實借鑒意義[1]。
相比起諸葛亮政治功績傑出,其軍事功績稍遜,但作為軍事家,得到歷代兵家認可。在《唐太宗李衛公問對》中,唐太宗與李靖多次提到諸葛亮治軍之法與八陣圖,評價極高,並表明陳壽在《三國志》中對諸葛亮評價是「史官鮮克知兵,不能紀其實跡焉」。唐朝時,評選諸葛亮與張良、韓信、白起等九位歷代兵家為武廟十哲。諸葛亮軍事著述眾多,如《南征》、《北伐》、《北出》等,對中國軍事界有一定貢獻。
東漢末三國時期對諸葛亮之評價
編輯以下是三國時期對諸葛亮之評價(未標註來源均來自《三國志》):
- 諸葛亮死後,直至蜀漢軍撤退,司馬懿細看諸葛亮營壘處所,讚道:「天下奇才也!」[2]、「我能夠料到諸葛亮生前想做甚麼,卻無法料到諸葛亮死後會如何。」[3]
- 劉備:「我有諸葛亮,就如魚得水一樣。」、「丞相諸葛亮知道朕的心意,從來都沒有對朕怠慢詆毀,並幫助(大漢)宣揚重建光復,照耀天下四方。」、「你(諸葛亮)的才能是曹丕的十倍,一定能安定國家,最後能完成復國大事。如果我的嗣子能接受你的輔助,就輔助他;但如果他還是不成才,你可以自做裁決。」[4]
- 徐庶對劉備推薦:「諸葛亮這個人你需要親自去見他,不能由其他人去做,還委屈將軍您坐車去拜訪他。[5]」
- 劉曄:「諸葛亮治國明確才做得起相國的。[6]」
- 諸葛亮逝世後民間有諺:「死者諸葛亮使走生者司馬懿。」[7][8]
- 賈詡:「諸葛亮很擅長管理國家。」[9]
- 孫權:「丞相諸葛亮受遺命輔政,使國家富裕、刑法清正,雖然有伊尹格外於皇天,周公光披於四表,也無以遠過。」、「丞相諸葛亮道德威望遠著,翼戴本國,操典戎旅在外,信義感陰陽,誠心動天地,重新恢復結盟,廣大誠意約誓,使東吳西漢士民咸共聞信得知。」[10]
- 司馬徽:「我這儒生是淺俗士人,怎麼會懂時勢事務?知道時勢事務的人都是英俊豪傑。在這地方,有臥龍(諸葛亮)、鳳雛(龐統)兩人。」[11]
- 孟獲:「諸葛亮,天降威靈呀,南方人不會再反啊。」[12]
- 馬謖失街亭被諸葛亮斬首前:「明公您視馬謖如同自己的孩子,馬謖亦視您為父親。希望您能仿效堯誅鯀而用禹之義,也不枉我們平日的交情,馬謖雖死也無恨於黃泉。」[13]
- 劉禪街亭之戰後下詔:「街亭之戰的事情,都是馬謖的錯,而你自己借用這些過失來貶抑自己,亦有違背你想要的意思來順從這些倫常。你上一年才出兵斬殺王雙,今年你又再帶兵曹魏,把郭淮打跑了,並收降氐、羌兩族,又收回二郡,展示你威武鎮壓凶暴,令你功績相當顯眼。而現在天下還在動亂,我國的元兇還沒被除去,你面臨這樣大的任務,還身為國家最主要的人物,而你因為這樣貶抑自己,不是為我們發揚光大的好方法,這次再恢復你丞相的職位,不要拒絕。」[14]
- 司馬炎:「那好呀!如果我有諸葛亮來幫助我,現在怎麼會這樣辛苦啊!」[15]
已隱藏部分未翻譯內容,歡迎參與翻譯。
- 劉禪下詔:「惟君體資文武,明叡篤誠,受遺託孤,匡輔朕躬,繼絕興微,志存靖亂;爰整六師,無歲不征,神武赫然,威鎮八荒,將建殊功於季漢,參伊、周之巨勳。如何不弔,事臨垂克,遘疾隕喪!朕用傷悼,肝心若裂。夫崇德序功,紀行命諡,所以光昭將來,刊載不朽。今使使持節左中郎將杜瓊,贈君丞相武鄉侯印綬,諡君為忠武侯。魂而有靈,嘉茲寵榮。嗚呼哀哉!嗚呼哀哉!」
- 李邈:「呂祿、霍禹未必懷反叛之心,孝宣不好為殺臣之君,直以臣懼其逼,主畏其威,故奸萌生。亮身杖強兵,狼顧虎視,『五大不在邊』,臣常危之。今亮殞歿,蓋宗族得全,西戎靜息,大小為慶。」[16]
- 郭沖:「金城郭沖以為亮權智英略,有踰管、晏,功業未濟,論者惑焉,條亮五事隱沒不聞於世者,寶等亦不能復難。扶風王慨然善沖。」[17]
- 法正:「昔高祖入關,約法三章,秦民知德,今君(諸葛亮)假借威力,跨據一州,初有其國,未垂惠撫;且客主之義,宜相降下,願緩刑弛禁,以慰其望。」[17]
- 馬良:「尊兄(諸葛亮)應期贊世,配業光國,魄兆遠矣。夫變用雅慮,審貴垂明,於以簡才,宜適其時。若乃和光悅遠,邁德天壤,使時閉於聽,世服於道,齊高妙之音,正鄭、衛之聲,並利於事,無相奪倫,此乃管弦之至,牙、曠之調也。」[18]
- 彭羕:「會公(諸葛亮)來西,僕因法孝直自衒鬻,龐統斟酌其間,遂得詣公於葭萌,指掌而譚,論治世之務,講霸王之義,建取益州之策,公亦宿慮明定,即相然贊,遂舉事焉。……足下,當世伊、呂也,宜善與主公計事,濟其大猷。……」[19]
- 劉琰:「琰稟性空虛,本薄操行,加有酒荒之病,自先帝以來,紛紜之論,殆將傾覆。頗蒙明公(諸葛亮)本其一心在國,原其身中穢垢,扶持全濟,致其祿位,以至今日。間者迷醉,言有違錯,慈恩含忍,不致之於理,使得全完,保育性命。雖必克己責躬,改過投死,以誓神靈;無所用命,則靡寄顏。」[19]
- 張裔:「公(諸葛亮)賞不遺遠,罰不阿近,爵不可以無功取,刑不可以貴勢免,此賢愚之所以僉忘其身者也。」[20]
- 呂凱:「今諸葛丞相英才挺出,深睹未萌,受遺託孤,翊贊季興,與眾無忌,錄功忘瑕。將軍若能翻然改圖,易跡更步,古人不難追,鄙土何足宰哉!」[21]
- 楊洪:「西土咸服諸葛亮能盡時人之器用也。」
- 樊建:「聞惡必改,而不矜過,賞罰之信詛感神明。」[22]
- 張溫:「然諸葛亮達見計數,必知神慮屈申之宜,加受朝廷天覆之惠,推亮之心,必無疑貳。」[23]
- 楊戲《季漢輔臣贊》中贊諸葛丞相:「忠武英高,獻策江濱,攀吳連蜀,權我世真。受遺阿衡,整武齊文,敷陳德教,理物移風,賢愚競心,僉忘其身。誕靜邦內,四裔以綏,屢臨敵庭,實耀其威,研精大國,恨於未夷。」(《三國志·蜀書·鄧張宗楊傳第十五》)
- 習隆、向充:「況亮德範遐邇,勳蓋季世,王室之不壞,實斯人是賴」[24]
- 張儼:「……諸葛、司馬二相,遭值際會,託身明主,或收功於蜀漢,或冊名於伊、洛。丕、備既沒,後嗣繼統,各受保阿之任,輔翼幼主,不負然諾之誠,亦一國之宗臣,霸王之賢佐也。歷前世以觀近事,二相優劣,可得而詳也。孔明起巴、蜀之地,蹈一州之土,方之大國,其戰士人民,蓋有九分之一也,而以貢贄大吳,抗對北敵,至使耕戰有伍,刑法整齊,提步卒數萬,長驅祁山,慨然有飲馬河、洛之志。仲達據天下十倍之地,仗兼併之眾,據牢城,擁精銳,無禽敵之意,務自保全而已,使彼孔明自來自去。若此人不亡,終其志意,連年運思,刻日興謀,則涼、雍不解甲,中國不釋鞍,勝負之勢,亦已決矣。昔子產治鄭,諸侯不敢加兵,蜀相其近之矣。方之司馬,不亦優乎!……諸葛丞相誠有匡佐之才,然處孤絕之地,戰士不滿五萬,自可閉關守險,君臣無事。空勞師旅,無歲不征,未能進咫尺之地,開帝王之基,而使國內受其荒殘,西土苦其役調。魏司馬懿才用兵眾,未易可輕,量敵而進,兵家所慎;若丞相必有以策之,則未見坦然之勳,若無策以裁之,則非明哲之謂,海內歸向之意也,余竊疑焉,請聞其說。答曰:……今仲達之才,減於孔明,當時之勢,異於曩日,玄德尚與抗衡,孔明何以不可出軍而圖敵邪?昔樂毅以弱燕之眾,兼從五國之兵,長驅彊齊,下七十餘城。今蜀漢之卒,不少燕軍,君臣之接,信於樂毅,加以國家為脣齒之援,東西相應,首尾如蛇,形勢重大,不比於五國之兵也,何憚於彼而不可哉?……余觀彼(諸葛亮)治國之體,當時既肅整,遺教在後,及其辭意懇切,陳進取之圖,忠謀謇謇,義形於主,雖古之管、晏,何以加之乎?」[25]
- 徵士傅幹:「諸葛亮達治知變,正而有謀,而為之相。」(傅玄《傅子》)[26]
- [27]、[28]
- 「亮慮多決少」、「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7]
- 張悌:「諸葛、司馬二相,遭值際會,託身明主,或收功於蜀漢,或冊名於伊、洛。丕、備既沒,後嗣繼統,各受保阿之任,輔翼幼主,不負然諾之誠,亦一國之宗臣,霸王之賢佐也。」」
陳壽
編輯- 西晉陳壽是《三國志》作者,父親在街亭一戰打敗仗,受到剃光頭刑罰,諸葛瞻也看不起陳壽;可是,陳壽寫完諸葛亮傳記後,對他評價如下:「諸葛亮年少時就有超逸眾人之才能,英雄霸者之材器,身長八尺之軀,儀容相貌甚為偉,時人異焉。……當時左將軍劉備以諸葛亮有特殊器量,乃三顧諸葛亮於草廬之中;諸葛亮深深稱謂劉備英雄姿態傑出,遂解韋帶出仕,深厚相結交。……孫權既一直佩服仰慕劉備,又觀諸葛亮奇雅,甚為敬重……及劉備殂亡,嗣子劉禪幼弱,事無大小,諸葛亮皆專任事。於是……立法施展公度,整理戎馬兵旅,工械技巧,物盡其用,科教嚴明,賞罰必信,無惡不懲,無善不顯,至於吏不容奸,人懷自厲,道不拾遺,強不侵弱,風化肅然。當此之時,諸葛亮之素志,進欲像龍驤虎視,包括四海之內,退欲跨陵邊疆,震蕩宇內。又自以為無身之日,則未有能蹈涉中原、抗衡上國者,是以用兵不絕,屢耀其武。然而諸葛亮才幹,於治戎狄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才幹,優於將略。而所與對敵者,或值人傑,加眾寡不侔,攻守不同,是故雖然連年動眾,未能有克。昔日蕭何推薦韓信,管仲舉王子城父,皆忖度自己之長處,未能兼有之故。諸葛亮之器能政理,是管仲、蕭何之亞匹,而當時之名將無王子城父、韓信,是故使功業陵遲,大義不及耶?蓋天命有歸分,不可以智力爭。……至今梁州、益州之人民,咨述諸葛亮者,言辭猶在耳邊,雖甘棠之詠召公,鄭人之歌子產,無以遠譬。……論者或怪諸葛亮文彩不艷,而過於丁寧周至。臣陳壽以為咎繇大賢,周公聖人,考之尚書,咎繇之謨略而雅,周公之誥煩而悉。為何?因為咎繇與舜、禹共談,周公與群下矢誓。亮所與言,盡是眾人凡士,故其文指不得指及遠。然而其聲教遺言,皆經事綜物,公誠之心,形於文墨,足以知其人之意理,而有補於當時世局。」[29][27];「諸葛亮做相國時,安撫百姓,建立儀容法度,制約官僚職權,依從權力制度,開誠意正心,布公正法道;歇盡忠心、有益於時者,雖是仇家,必定賞賜;觸犯法規、怠工慢事者,雖是親信,必定受罰;心服認罪、輸誠下情者,雖然重罪,必可釋放;浮游辭藻、巧言飾辯者,雖然罪輕,必遭刑戮;為善不因微小而不予賞賜,為惡不因纖薄而不予貶職;庶務事處理精練,即物窮理其根本,依循名謂責罰實情,虛假作偽不齒所為;終於國邦境域之內,都敬畏而崇愛他,刑罰雖然嚴峻而無人怨恨,因為他用心公平而規勸警戒明察。可説是認識治國之優良人才,可以和管仲、蕭何相匹敵。然而連年勞師動眾,未能成功,大概應變將兵戰略,不是他所善長罷!」[30]
裴松之
編輯- 劉宋裴松之:「察觀諸葛亮與劉備君臣相遇,可説是千載一時,由始至終以至分離,誰能離間他們?……關羽為曹操所虜獲,禮遇甚為優厚,可謂出盡其所能用者,猶存忠義不背棄本志,可説諸葛孔明不會及不上關羽。」[31]
常璩
編輯- 東晉常璩:以禮治國民眾無怨聲,不濫用私刑,沒有尚餘泣。……諸葛亮雖有英雄霸主之資質和能力,而入主非中興之國,欲以區區之蜀漢,假已經被廢之天命,北伐吞併強魏,抗衡上等大國,不是十分難嗎。像宋襄公稱霸嗎?然而諸葛亮對內修政理民,對外揚威振武[32]。
習鑿齒
編輯
已隱藏部分未翻譯內容,歡迎參與翻譯。
- 東晉習鑿齒:「昔管仲奪伯氏駢邑三百,沒齒而無怨言,聖人以為難。諸葛亮之使廖立垂泣,李平致死,豈徒無怨言而已哉!夫水至平而邪者取法,鏡至明而醜者無怒,水鏡之所以能窮物而無怨者,以其無私也。水鏡無私,猶以免謗,況大人君子懷樂生之心,流矜恕之德,法行於不可不用,刑加乎自犯之罪,爵之而非私,誅之而不怒,天下有不服者乎!諸葛亮於是可謂能用刑矣,自秦、漢以來未之有也。」[33]
- 習鑿齒《周魯通諸葛論》:「……客曰:諸葛武侯(諸葛亮)翼戴玄德,與瑜、肅何異,而子重諸葛,毀瑜、肅,何其偏也?主人曰:夫論古今者,故宜先定其所爲之本,跡其致用之源。諸葛武侯龍蟠江南,托好管、樂,有匡漢之望,是有崇本之心也。今玄德,漢高之正胄也,信義著於當年,將使漢室亡而更立,宗廟絕而復繼,誰云不可哉!」[34]
- 習鑿齒《諸葛武侯宅銘》:「達人有作,振此頹風,雕薄蔚采,鴟䦨惟豐。義範蒼生,道格時雍。自昔爰止,於焉龍盤,躬耕西畝,永嘯東巒,跡逸中林,神凝巖端,罔窺其奧,誰測斯歡?堂堂偉匠,婉翮陽朝,傾巖搜寶,高羅九霄,慶雲集矣,鑾駕三招。」[35]「觀其遺文,謀謨弘遠,雅規恢廓。己有功則讓於下,下有闕則躬自咎。見善則遷,納諫則改,故聲烈震於遐邇也。」
其他
編輯- 嵇康:「近觀諸葛亮不逼迫徐庶以入蜀漢,華歆不強求管寧以出卿拜相,這可以說是能相始相終,真是相知交呀。」[36]
- 山濤:「諸葛亮父子(同諸葛瞻)在蜀漢,雖然不明白天命,卻也是凡事盡心。」[37]
- 西晉梅陶讚陶侃:「你像魏武帝(曹操)一樣神機妙算,懂得看人;又像諸葛亮(孔明)一樣忠心服從及勤勞。」[38]
已隱藏部分未翻譯內容,歡迎參與翻譯。
- 王叡:「孔明創蜀,決沉機二三策,遽成鼎峙,英雄之大略,將帥之弘規也。」[39]
- 張輔:「樂毅諸葛孔明之優劣。」「諸葛孔明達治知變,殆王佐之才。」「毅相弱燕,合五國之兵以破強齊,雪君王之恥,圍城而不急攻,將令道窮而義服,此則仁者之師,莫不謂毅為優,餘以五國之兵,共伐一齊,不足為強,大戰濟西,伏屍流血,不足為仁,夫孔明包文武之德,劉玄德以知人之明,屢造其廬,咨以濟世,奇策泉涌,智謀從橫,遂東說孫權,北抗大魏,以乘勝之師,翼佐取蜀。及玄德臨終,禪登大位,在擾攘之際,立童蒙之主,設官分職,班敘眾才,文以寧內,武以折衝,然後布其恩澤於中國之民。其行軍也,路不拾遺,毫毛不犯,勳業垂濟而隕。觀其遺文,謀謨弘遠,雅規恢廓,己有功則讓於下,下有闕則躬自咎,見善則遷,納諫則改,故聲烈振於遐邇也。孟子曰:『聞伯夷之風,貪夫廉。』余以為覩孔明之忠,姦臣立節矣。殆將與伊、呂爭儔,豈徒樂毅為伍哉!」[40]
- 袁宏:「孔明盤桓,俟時而動,遐想管樂,遠明風流。治國以體,民無怨聲,刑罰不濫,沒有餘泣,雖古之遺愛,何以加茲。及其臨終顧託,受遺作相,劉後(備)授之無疑心,武侯(諸葛亮)處之無懼色,繼體納之無貳情,百姓信之無異辭,君臣之際,良可詠矣。」「堂堂孔明,基宇宏邈。器同生民,獨稟先覺。標牓風流,遠明管樂。初九龍盤,雅志彌確。百六道喪,干戈迭用。苟非命世,孰掃雰雺?宗子思寧,薄言解控。釋褐中林,鬱為時棟。」[41]
- 袁準:「或問諸葛亮何如人也,袁子曰:張飛、關羽與劉備俱起,爪牙腹心之臣,而武人也。晚得諸葛亮,因以為佐相,而群臣悅服,劉備足信、亮足重故也。及其受六尺之孤,攝一國之政,事凡庸之君,專權而不失禮,行君事而國人不疑,如此即以為君臣百姓之心欣戴之矣。行法嚴而國人悅服,用民盡其力而下不怨。及其兵出入如賓,行不寇,芻蕘者不獵,如在國中。其用兵也,止如山,進退如風,兵出之日,天下震動,而人心不憂。亮死至今數十年,國人歌思,如周人之思召公也,孔子曰「雍也可使南面」,諸葛亮有焉。又問諸葛亮始出隴右,南安、天水、安定三郡人反應之,若亮速進,則三郡非中國之有也,而亮徐行不進;既而官兵上隴,三郡復,亮無尺寸之功,失此機,何也?袁子曰:蜀兵輕銳,良將少,亮始出,未知中國彊弱,是以疑而嘗之;且大會者不求近功,所以不進也。曰:何以知其疑也?袁子曰:初出遲重,屯營重複,後轉降未進兵欲戰,亮勇而能鬥,三郡反而不速應,此其疑徵也。曰:何以知其勇而能鬥也?袁子曰:亮之在街亭也,前軍大破,亮屯去數里,不救;官兵相接,又徐行,此其勇也。亮之行軍,安靜而堅重;安靜則易動,堅重則可以進退。亮法令明,賞罰信,士卒用命,赴險而不顧,此所以能鬥也。曰:亮率數萬之眾,其所興造,若數十萬之功,是其奇者也。所至營壘、井竈、圊溷、籓籬、障塞皆應繩墨,一月之行,去之如始至,勞費而徒為飾好,何也?袁子曰:蜀人輕脫,亮故堅用之。曰:何以知其然也?袁子曰:亮治實而不治名,志大而所欲遠,非求近速者也。曰:亮好治官府、次舍、橋樑、道路,此非急務,何也?袁子曰:小國賢才少,故欲其尊嚴也。亮之治蜀,田疇辟,倉廩實,器械利,蓄積饒,朝會不華,路無醉人。夫本立故末治,有餘力而後及小事,此所以勸其功也。曰:子之論諸葛亮,則有證也。以亮之才而少其功,何也?袁子曰:亮,持本者也,其於應變,則非所長也,故不敢用其短。曰:然則吾子美之,何也?袁子曰:此固賢者之遠矣,安可以備體責也。夫能知所短而不用,此賢者之大也;知所短則知所長矣。夫前識與言而不中,亮之所不用也,此吾之所謂可也。」[42]
- 李興:「天子命我,於沔之陽,聽鼓鼙而永思,庶先哲之遺光,登隆山以遠望,軾諸葛之故鄉。蓋神物應機,大器無方,通人靡滯,大德不常。……英哉吾子,獨含天靈。豈神之祗,豈人之精?何思之深,何德之清!異世通夢,恨不同生。推子八陳,不在孫、吳,木牛之奇,則非般模,神弩之功,一何微妙!千井齊甃,又何祕要!昔在顛、夭,有名無跡,孰若吾儕,良籌妙畫?臧文既沒,以言見稱,又未若子,言行並徵。夷吾反坫,樂毅不終,奚比於爾,明哲守沖。臨終受寄,讓過許由,負扆蒞事,民言不流。刑中於鄭,教美於魯,蜀民知恥,河、渭安堵。匪皋則伊,寧彼管、晏,豈徒聖宣,慷慨屢歎!昔爾之隱,卜惟此宅,仁智所處,能無規廓。……惟子之勳,移風來世,詠歌餘典,懦夫將厲。遐哉邈矣,厥規卓矣,凡若吾子,難可究已。疇昔之乖,萬里殊塗;今我來思,覿爾故墟。漢高歸魂於豐、沛,太公五世而反周,想罔兩以髣髴,冀影響之有餘。魂而有靈,豈其識諸!」[43]
- 李密:「昔舜、禹、皋陶相與語,故得簡大雅,誥與凡人言,宜碎。孔明與言者無己敵,言教是以碎耳。」[44]
- 東晉李暠:「……覽諸葛亮訓勵,應璩奏諫,尋其終始,周孔之教盡在中矣。為國足以致安,立身足以成名,質略易通,寓目則了,雖言發往人,道師於此。……」[45]
- 傅玄:「諸葛亮誠一時之異人也。治國有分,御軍有法,積功興業,事得其機,入無餘力,出有餘糧,知蜀本弱而危。故持重以鎮之。」
- 王羲之:「荀、葛各一國佐命宗臣,觀其轍跡,實奇士也。然荀獲譏於憂卒,意長恨恨,謂其弘濟之心,宜被大道;諸葛經國達治無間然,處事而無玷累,獲全名於數代。至於建鼎足之勢,未能忘已,所謂命世大才,以天下為心者,容得爾乎?」(《全晉文·卷第二十四》)
- 崔浩:「夫亮之相劉備,當九州鼎沸之會,英雄奮發之時,君臣相得,魚水為喻,而不能與曹氏爭天下,委棄荊州,退入巴蜀,誘奪劉璋,偽連孫氏,守窮崎嶇之地,僣號邊夷之間。此策之下者。可與趙佗為偶,而以為管蕭之亞匹。不亦過乎?謂壽貶亮非為失實。且亮既據蜀,恃山嶮之固,不達時宜,弗量勢力。嚴威切法,控勒蜀人;矜才負能,高自矯舉。欲以邊夷之眾抗衡上國。出兵隴右,再攻祁山,一攻陳倉,疏遲失會,摧衄而反;後入秦川,不復攻城,更求野戰。魏人知其意,閉壘堅守,以不戰屈之。知窮勢盡,憤結攻中,發病而死。由是言之,豈合古之善將見可而進,知難而退者乎?」(《魏書·卷四十三·列傳第三十一》)[46]:5
後人對諸葛亮之評價
編輯隋唐
編輯- 王通:假使諸葛亮沒有死,禮樂有望復興[47]。
- 唐太宗李世民:「身為一個天下君主,以天下為公事,不私用任何物品。以前諸葛亮身為小國丞相,還說「我心就像公秤,做人不能輕重不分」,何況我今天治理大國[48]!」
- 王勃:於是諸葛亮適在軍中,向來命令帷幄有謀,軍容宿練,包攬左車之際,運籌田單之奇,曹魏懸兵數千,夜行三百。不繼軸重,不聞聲援,可不一戰而禽?坐以十萬之眾,而無一矢之防備,何有異於驅犬羊之群,餌入豺虎之口?故知應變將略,不是諸葛亮所長,此言相近[49]。
- 李世民:「漢、魏以來,諸葛亮為丞相,亦甚平直,嘗表廢廖立、李嚴於南中,立聞亮卒,泣曰:『吾其左衽矣!』嚴聞亮卒,發病而死。故陳壽稱『亮之為政,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讎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卿等豈可不企慕及之?」(《貞觀政要 卷五 公平第十六》)
- 虞世南:「彼孔明者,命世之奇才,伊呂之儔匹。」(《長短經 卷二 文中》)
- 唐朝劉知幾:陸機寫《晉史》,虛張捍拒諸葛亮之鋒芒……如果蜀漢還在,那就知道諸葛亮有多寃枉[50]。
- 唐朝孫樵:諸葛武侯逝世五百年,現在梁州、漢州的民眾,還熱烈歌頌其道德遺教,在寺廟還是有他的祭祀者,他遺愛民間那麼久遠[51]。
- 唐朝著名詩人杜甫曾作過數首詩讚賞諸葛亮,包括兩首《蜀相》,還有《詠懷古跡其四》、《諸葛孔明》、《八陣圖》、《古柏行》、《武侯廟》、《諸葛廟》、《閣夜》等。其中《蜀相》「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成為稱述諸葛亮一生的名句。
- 其他詩人亦有不少詩詞讚賞諸葛亮,如唐朝大詩人李白的《讀諸葛武侯傳書懷,贈長安崔少府叔封昆季》、唐朝溫庭筠《過五丈原》。
已隱藏部分未翻譯內容,歡迎參與翻譯。
- 杜黃裳:「然事有綱領小大,當務知其遠者大者;至如簿書訟獄,百吏能否,本非人主所自任也。昔秦始皇自程決事,見嗤前代;諸葛亮王霸之佐,二十罰以上皆自省之,亦為敵國所誚,知不久堪;魏明帝欲省尚書擬事,陳矯言其不可;隋文帝日旰聽政,令衛士傳餐,文皇帝亦笑其煩察。為人主之體固不可代下司職,但擇人委任,責其成效,賞罰必信,誰不盡心。」(《舊唐書·本紀第十四》)
- 杜牧:「周有齊太公,秦有王翦,兩漢有韓信、趙充國、耿恭、虞詡、段熲,魏有司馬懿,吳有周瑜,蜀有諸葛武侯,晉有羊祜、杜公元凱,梁有韋睿,元魏有崔浩,周有韋孝寬,隋有楊素,國朝有李靖、李勣、裴行儉、郭元振。如此人者,當此一時,其所出計畫,皆考古校今,奇秘長遠,策先定於內,功後成於外。
- 唐朝呂溫:諸葛武侯命世之才,實是含念帝皇之極。……尚未集得偉大勳業,上天卻奪去其魂魄。無忘至誠,光輝標炳日月,英烈之氣不散。雷電暴雨長作。可惜!以諸葛武侯之才能,明知已託孤顧國,土地雖然狹小,然而國家以勤儉致富貴;民眾雖然少數,然而士兵以節約制強敵。……或者稱其奇謀不是長處,然則舉兵斬伐將士、覆滅敵軍數無虛發;或者稱其運糧不繼,然則計算建築立室、返田耕作數有成功。嘗試思念一下,頗為有跡可尋。……及至舊時漢高祖、漢光武帝之德行與現世衰退漸遠,流行漢桓帝、漢靈帝之荼毒深入人之骨髓,因此諸葛武侯希望開始復興宏圖,提振繼絕皇統,以其本事論物,以其忠義臨事,欲使人心思念漢室,最終亦不可得到成功。假使諸葛武侯奉先主劉備之命,告訴天下民眾:「我的舉動,不是以劉姓宗室為私利,只是復活天下之元氣。曹姓有利於你們,我事奉他;曹姓有害於你們,我除去他。」俾使受殘虐之魏國偪逼脅從之民眾至誠感動,然後經過武力觀摩挑釁,長驅直入義軍呼聲,咸陽、洛陽不一而足平定。奈何魏國正值至大公無私之運,而強人以劉姓為私利,因此仍然力爭,民眾並未心悅誠服,勤功而收穫不足,不是很合理嗎[52]?
- 唐朝尚馳:「……公諱亮,字孔明。身長八尺,嘗躬耕隴畝,好為《梁甫吟》。雖經綸之材,隱括未用;而寥廓之誌,舉措輒形。既先主扶世奠民,渴明智用謀之佐,致三顧見咨當代之畫。公於是輕重中夏,揣摩全吳,定王業於胸心,決神機於掌握,由是身為先主所起,計為先主所用,自北徂南,周爰執事,夷險平亂,靡所不之。卒使劉氏以岷、峨之地為己封,梁、益之人為己蓄,曹操不敢以兵彊驟進,孫權不敢以境闊妄動,彼相之力焉。屬先主創業未半,中道而歿,遺詔邦家之事,大錄於公,敕後主事公如事父。至於職為臣,行令如君,其名近嫌也;位為君,事臣如父,其形近猜也。……竟能上不生疑心,下不興流言,苟非誠信結於人,格於神,移於物,則莫能至是。公復總戎仗律,無歲不征,將繼舊邦之業,用復先君之命。所以南禽孟獲而不殺,志在綏戎狄矣;西拔祁山而不賀,志在吞河、洛矣;役木牛流馬,濟人之力已紓矣;制陣圖兵法,敵國之軍可翫矣;故得三關不封,二邦喪氣。大勳未集,行師而殞,戎夷野祠,氓庶巷祭,遺愛所使,豈求而得之?……且以蜀之連山峻極,其險不為公死而平;沃土富饒,其利不為公死而薄;甲兵士卒,其眾不為公死而滅,府藏穀帛,其富不為公死而貧。……以人事而論,使武侯常存,殷若一敵國,勝於本朝百萬之師,北向爭衡,司馬懿復惕息而不敢戰,足明中原非曹丕所有也。……至令官書廟食,成不刊之典,一山之內,每有風行草動,狀帶威神,若歲大旱,邦人禱之,能為云為雨,是謂存與沒人皆福利,生死古今一也。死而不朽,反貴於生。」[53]
- 唐朝沈迥:「……惟武侯遭時昏亂,羣雄競起,高、光之澤已竭,桓、靈之虐在人,遇先主之短促,值曹魏之雄富,能以區區一州,介在山谷,驅贏卒,輔孱主,衡擊中原,撐拒彊敵,論時則辛癸惡稔,語地則燕、齊勢勝,遷夏、殷者未可校功,霸桓、昭者不足侔力。向使天假之年,理兵謂、汭,其將席捲西邑,底綏東周,祀漢配天,不失舊物矣。洪伐彰彰,宜冠今古,倬軼前烈,其誰曰不然?……武侯名跡,存乎《國志》,今之□書,姑務統論大略,敘我新意,至於備載爵位,追述史傳,非作者之意也,今則不書。……其銘日:桓、靈濟虐,雲海橫流。羣雄蝟起,毒蠚九州。天既厭漢,人思代劉。沸渭交爭,存亡之秋。其誰存之,時惟武侯。……」[54]
- 唐朝裴度:「……或秉事君之節,無開國之才,得立身之道,無治人之術。四者備矣,兼而行之,則蜀丞相諸葛公其人也。公本系在簡策,大名蓋天地,不復以云。……公是時也,躬耕南陽,自比管樂,我未從虎,時稱臥龍。……一言而定其機勢,於是翼扶劉氏,纘承舊服,結吳抗魏,擁蜀稱漢,刑政達於荒外,道化行乎域中。……其底定南方也,不以力制,而取其心服;震疊諸夏也,不敢角其勝負,而止候其存亡;法加於人也,雖從死而無怨;德及於人也,雖弈葉而見思。此所謂精義入神,自誠而明者矣。若其人存,其政舉,則四海可平,五服可傾。而陳壽之評,未極其能事,崔浩之說,又詰其成功,此皆以變詐之略,論節制之師,以進取之方,語化成之道,不其謬歟?……且權傾一國,聲震八紘,上下無異詞,始終無愧色,苟非運膺五百,道冠生知,曷以臻於此乎?故玄德知人之明者,倚仗曰魚之有水;仲達奸人之雄者,嗟稱曰天下奇才。……銘曰:……天未悔禍,公命不果,漢祚其亡,將星中墮。反旗鳴鼓,猶走司馬,死而可作,當小天下。……」[54]
- 李德裕:「蜀主之任孔明,苻堅之用景略,雖關羽不能移,樊世不能惑,蜀與秦皆君安國理,非專任之效歟?」(《全唐文·卷七百九》)
- 李靖:「將多謀,戎卒欲輯,令行禁止,兵利甲堅,氣鋭而嚴,力全而勁。廉頗之拒白起,守而不戰;宣王之抗武侯,抑而不進。」
宋至清
編輯- 何去非:「諸葛亮有立功的志向,卻沒有成功的器量;有將民眾團結的仁德,卻不用民眾的智慧。因此嘗試着勞動民眾而急着去立功。每次都達不到功勞,而民眾都疲累。這就是諸葛亮治理蜀漢的過失了。」[55]
- 戴少望:「有仁者君子的心態,不代表有英雄豪傑的才能;有英雄豪傑才華的人,不代表會有忠臣和義士的節操;即使有第三種人,世上的人都未必會達到全能。要說是全能的人,那就只有諸葛亮啊!」[56]
- 聶文豹:「從以前到現在議論諸葛亮的人,都不會沒有用忠義這個字眼稱讚諸葛亮。然而我哥哥文龍,曾經考究過諸葛亮生平,以為諸葛亮的才能,算得上識時務,但還不算明瞭大義;雖然可以說他對劉備忠心,但還稱不上對漢室忠心。」[57]
- 陳亮:「孔明管理蜀漢管得像王者一樣。」「孔明就是伊尹和周公旦這樣的人。」[58]
- 宋朝有政治家文學家王安石的《諸葛武侯》;明朝有文學家楊慎的《武侯祠》。
- 宋朝朱熹:「諸葛武侯即便名義俱備正當,沒有所謂隱秘匿藏,他為了漢室復仇的志向,就像青天白日,大家都知道。」[59]「諸葛孔明大綱資質好,但病於粗疏。孟子以後人物,只有子房與孔明。子房之學出於黃老,孔明出於申韓,如授後主以六韜等書與用法嚴處可見。若以比王仲淹,則不似其細密。他卻事事理會過來。當時若出來施設一番,亦須可觀。」「孔明本不知學,全是駁雜了。然卻有儒者氣象,後世誠無他比。」「孔明也粗。若興禮樂,也是粗禮樂。」「忠武侯天資高,所為一出於公。若其規模,並寫申子之類,則其學只是伯(霸)。程先生雲:『孔明有王佐之心,然其道則未盡。』其論極當。魏延請從間道出關中,侯不聽。侯意中原已是我底物事,何必如此?故不從。不知先主當時只從孔明,不知孔明如何取荊取蜀。若更從魏延間道出,關中所守者只是庸人。從此一出,是甚聲勢!如拉朽然。侯竟不肯為之!」「諸葛孔明天資甚美,氣象宏大。但所學不盡純正,故亦不能盡善。取劉璋一事,或以為先主之謀,亦必是孔明之意。然在當時多有不可盡曉處。如先主東征之類,不見孔明一語議論。後來壞事,卻追恨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東行。孔明得君如此,猶有不能盡言者乎?」(《朱子語類 卷一百三十六 歷代三》)
- 宋朝曹彬:「諸葛孔明雖然忠於漢室,可是他了令到蜀漢軍兵民眾都竭盡疲憊,連萬分之一的中原大地都不能光復,怎麼還稱得上是武侯呢?」[60]
- 清朝王鳴盛認為,諸葛亮的才能非但不止十倍於曹丕,甚至他自比的管仲、樂毅也不及他,只有杜甫的「伯仲之間見伊呂」將其與伊尹、呂尚相媲才稱得上「品題」。
已隱藏部分未翻譯內容,歡迎參與翻譯。
- 宋朝謝采伯:「孫權運籌於內,劉備、諸葛亮、周瑜、關侯等,合謀並智,方拒得曹操,敗之於赤壁,亦未為竒政縁。」(《密齋筆記•卷二》)
- 蘇軾:「密如神鬼,疾如風雷。進不可當,退不可追。晝不可攻,夜不可襲。多不可敵,少不可欺。前後應會,左右指揮。移五行之性,變四時之令。人也?神也?仙也?吾不知之,真臥龍也!」此外蘇軾還作詩《隆中》讚美諸葛亮。
- 洪邁:「諸葛孔明千載人,其用兵行師,皆本於仁義節制,自三代以降,未之有也。」
- 章如愚:「至於三國,各自據其土而成鼎峙之勢,亦諸人之力也。故在魏,則荀攸、賈詡之算無遺策,郭嘉、劉曄之才策謀畧,管寧之淵雅高尚,毛玠之典選清正;在吳,則周瑜、魯肅之儔入為腹心,出為股肱,甘寧、凌統之徒奮其威,黃蓋、蔣欽之屬宣其力;在蜀,則諸葛孔明之長於治國,費禕、董允之志慮忠純,向寵之性行均淑,皆一時之人傑也。」(《山堂考索》)
- 劉祁:「已而諸豪割據,士大夫各欲擇主立功名,如荀攸、賈詡、程昱、郭嘉、諸葛亮、龐統、魯肅、周瑜之徒,爭以智能自效。」
- 陳元靚:「德圖王,臥龍徐起。北伐南征,渭濱瀘水。周旋兩朝,勤勞一紀。星墮中軍,英雄巳矣 。」(《事林廣記後集》)
- 朱元璋:「若諸葛孔明、羊祜、杜預、李靖輩,文武兼資,難概以一律。」(《明實錄·太祖實錄》)
- 朱棣:「昔雲南僻在萬里,山川險固,歷代罕有能平,惟諸葛孔明以天下奇才、忠信智謀,南征北伐,功蓋一時,遂艾夷之。循至後世,叛服不常,莫能制馭。」
- 努爾哈赤:「人臣身秉國釣,因循從事,不能申明教令,誡諭君下,則無知之民,罹於法者必多。若各盡厥職,明法度,以訓國人,使不罹於刑戮,則君心嘉悅,眷顧日隆,如所謂皋陶、伊尹、周公、諸葛亮、魏徵諸臣生膺顯爵,沒垂令聞,斯於臣職為無負耳!」(《清太祖高皇帝聖訓》)
- 陳子龍:「自漢以後,文武漸分,然猶有虞詡、諸葛亮、周瑜、陸遜、司馬懿、羊祜、杜預、溫嶠、謝玄、韋睿、崔浩、李靖、裴行儉、郭元振、裴度、李德裕、韓琦、李綱、虞允文之徒奮策儒素建功閫外,為時宗臣。彼豈必有摶虎之力,射鵰之技哉?不過深明古今之事,能決機宜之便耳。」(《安雅堂稿·卷四》)
- 清朝康熙帝:「諸葛亮説: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身為人臣者,惟有諸葛亮能夠如此做到。」[61]
- 陳廷敬:「先儒謂亮有王佐之才,亮雖不及伊尹,然其學術亦自正大,後世如此等人才誠不易得,但其所遇之時勢不同,所以成功不及伊尹。」[62]
- 屈大均:「漢唐以來善兵者率多書生,若張良、趙充國、鄧禹、馬援、諸葛孔明、周瑜、魯肅、杜預、李靖、虞允文之流,莫不沉酣六經,翩翩文雅,其出奇制勝如風雨之飄忽,如鬼神之變怪。」(《翁山文外·訓練輯要序》)
- 乾隆:「諸葛孔明為三代以下第一流人物,約其生平,亦曰公忠二字而已。公故無我,忠故無私,無我無私,然後志氣清明而經綸中理。」
- 馬允剛:「兩漢以來無雙士、三代而後第一人。」
- 曾國藩:「公以丞相而兼元帥,凡宮中府中以及營中之事,無不兼綜,舉郭、費、董三人治宮中之事,舉向寵治營中之事,殆皆指留守成都者言之。其府中之事,則公所自治,百司庶政,皆公在軍中親為裁決焉。」
- 清朝學者趙藩作「攻心聯」,懸掛在成都武侯祠諸葛亮殿,內容為:
“ | 能攻心則反側自消,從古知兵非好戰;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後來治蜀要深思。 | ” |
現代
編輯- 孫中山在《三民主義》之民權主義中稱讚諸葛亮:「諸葛亮很有才能,所以在西蜀能夠成立很好的政府,並且能夠六出祁山去北伐,和吳魏鼎足而三。」
- 毛澤東一生嗜讀《三國志》和《三國演義》,推崇諸葛亮的聰明才智,但認為諸葛亮戰略觀不夠遠大而難以統一中原[引用 1]。
- 錢穆:「有一諸葛,已可使三國照耀後世,一如兩漢。」(《國史新論》)
- 王震:「諸葛孔明這個人物對當時中國社會的分裂狀態很不滿意,他一直懷有統一中國的遠大志向,很值得尊敬。」(日本著名思想家池田大作談吉川英治的《三國》)
- 曾任孫中山秘書的孫墨佛,於民國初年題於陝西省岐山縣五丈原諸葛亮廟山門兩側的楹聯:「一詩二表三分鼎,萬古千秋五丈原。」
- 譚良嘯:「諸葛亮富國強兵儘管是為了『興復漢室』,然而客觀上為整個巴蜀地區帶來了一段時間的安定、繁榮與和諧。「三國時期,諸葛亮治理的蜀國是『最好』的,也就是政治清明、經濟發達、人民安定。」(《一代雄才諸葛亮:安定巴蜀生民 》)
- 劉振凱:「諸葛孔明,浩氣盈胸,見識卓犖,決勝千里,捨我其誰。」(《遊蹤且伴翰墨香(六)》)
- 朱子彥:「我認為在三國時代,諸葛亮的軍事才能仍然是第一流的。面對綜合國力數倍於己的強大的魏國,諸葛亮以攻為守,主動向曹魏發動大規模的進攻,而且能做到『退若山移,進如風雨,擊潰若摧,合戰如虎』,是很不容易的,可謂創造了古今戰爭史上的奇蹟。」
- 周一良:「諸葛亮這個人應該說他是有兩個方面:一方面他在安邦治國方面,是採取「嚴刑峻法」的辦法。另外,他在為人方面有道家的一面。他的治家、人生觀我覺得恐怕應該同時注意到『淡泊明志』、『寧靜致遠』 的特徵。」
- 田余慶《隆中對再認識》一文指出:「劉備並未以《隆中對》的方略為念,孜孜以求實現,當然也沒有把諸葛亮放在運籌帷幄的地位,大事向他諮詢。劉備死前,諸葛亮長時間內並不在劉備身邊,戎機大政,並無諸葛亮參贊其間的事實,決計入蜀和叛攻劉璋,是法正、龐統之謀。他在荊不得預入蜀之謀,在蜀不得參出峽之議,這些關鍵之事不論正確與否,都與他無干係」。
- 范文瀾:「諸葛亮的行為在封建時代,道德標準是很高的。」[引用 2]
- 柏楊:「劉備先生託孤給諸葛亮,而且明言要諸葛亮自己接管政權,可真是名正言順,沒有人能阻擋得住。然而,諸葛亮不但沒有順水推舟,坐上寶座,反而擁戴一個十七歲,不過高中學一二年級的大孩子,『鞠躬盡力,死而無已。』在現實政治中,皇帝的寶座,誰的力量大,誰就可以往上坐。但我們對能往上坐而不往上坐的忠臣義士﹐仍備感尊敬。因為,那正是大丈夫有所不為的情操,便容易角落成一個無所不為的下三濫貨色。諸葛亮的有所不為,供我們頂禮。」[63]
- 周殿富:「諸葛亮的業績無可追及,但諸葛亮的政治品德、個性人格、不止不歇的奮鬥精神,樂此不疲的敬業思想,還是值得今人學習的。人的一生是短暫的,確如夏花秋葉般之訊息,關鍵的是如何利用這有限的生命資源,在有生之年做得多,做得好,多有所為。諸葛亮的一生從更深遠的意義上來說,為我們留下是一種歷史的鏡鑒,人生的啟迪。」[64]
已隱藏部分未翻譯內容,歡迎參與翻譯。
- 朝鮮肅宗作詩:「丞相大名 宇宙永垂 樂道南陽 平生自知 先主三顧 草廬日遲 實感隆遇 乃許駈馳 灑落風雲 情如渴飢 陋矣管樂 伯仲呂伊 夙夜匪躬 期臻雍熙 凜然仗義 至六出祁 八陳圖成 妙妙奇奇 神筭莫測 孰敢擬之 五丈秋風 漢鼎終移 悠悠千載 烈士隕悲 得君如彼 事業大違 匪曰才淺 蓋不遇時 易地則然 太公同歸 允矣先生 萬世之師 我用相感 繪畵想思 輪巾鶴氅 彷彿風儀 恨不同時 天職共治 惟將敬慕 聯寓贊辭 乙亥中夏上澣題」
- 韓元震:「諸葛武侯一生有失義者二事,失計者三事,失信荊州,誘奪劉璋,是失義也。獨任關羽致敗,不諫先主東征,不從魏延間道取長安之策,是失計也。而皆後人之所追恨者也。其失義之事,當時事情利害,不須追問,則此無說可解。至於失計之事,當只以利害論之,而其敗事如彼,則似亦難於爲解矣。然後人論古人成敗,不見當時事情之如何,只從事過後據其成敗之跡而論之,故未必盡中其機而盡得其實也。關羽固不可獨任,而當時旣無勝羽者,又使一人去分羽權,則恐羽不容他分權,或致變生門墻而取侮敵人也。先主東征,固當諫止,而以先主之重信義也。而始與羽結爲兄弟,焚香告天,死生存亡,誓不相負,則其意似難回,武侯之於先主,意之所在,當無不知,若知其諫而不從,徒撓軍心,則又不若不諫之爲愈也。魏延之言,誠亦進取之奇策,而舍延無他可使者,又恐放延在手外,不能保其無變也。又或道險有守,【操、懿之智,似已有備】實不可徑進也。當時事情,或有如此者,而後人皆不可知矣。但思武侯之識高慮遠,又在經歷多後,則其所慮於成敗利鈍所關大者,豈反不及於衆人之所及者哉。事到此處,實係漢室興亡之大數,亦豈人力所可容哉。此忠臣義士英豪之徒所遇者多不幸,而千古志士所同悲也。」[65]
相關
編輯參考
編輯文獻
編輯- ^ 周殿富:〈前言:歷史見證〉,《臥龍在天·諸葛孔明》,台北:晶冠出版社,2003-05-20,第7頁
- ^ 《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第五》
- ^ 《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第五》裴松之註引《漢晉春秋》:「吾能料生,不便料死也。」
- ^ 「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丞相亮其悉朕意,無怠輔朕之闕,助宣重光,以照明天下。」、「君(諸葛亮)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 ^ 此人(諸葛亮)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劉備)宜枉駕顧之。
- ^ 諸葛亮明於治而為相。
- ^ 7.0 7.1 《晉書·宣帝紀》
- ^ 「死諸葛走生仲達。」
- ^ 「諸葛亮善治國。」
- ^ 「丞相(諸葛亮)受遺輔政,國富刑清,雖伊尹格於皇天,周公光於四表,無以遠過。」、「諸葛丞相德威遠著,翼戴本國,典戎在外,信感陰陽,誠動天地,重複結盟,廣誠約誓,使東西士民咸共聞知。」
- ^ 「儒生俗士,豈識時務?識時務者在乎俊傑。此間自有伏龍(諸葛亮)、鳳雛。」
- ^ 「公(諸葛亮),天威也,南人不復反矣。」
- ^ 《三國志·蜀書·董劉馬陳董呂傳第九》裴松之注引《襄陽記》「明公(諸葛亮)視謖猶子,謖視明公猶父,原深惟殛鯀興禹之義,使平生之交不虧於此,謖雖死無恨於黃壤也。」
- ^ 街亭之役,咎由馬謖,而君(諸葛亮)引愆,深自貶抑,重違君意,聽順所守。前年燿師,馘斬王雙;今歲爰征,郭淮遁走;降集氐、羌,興復二郡,威鎮凶暴,功勳顯然。方今天下騷擾,元惡未梟,君受大任,幹國之重,而久自挹損,非所以光揚洪烈矣。今復君丞相,君其勿辭。
- ^ 「善哉,使我得此人以自輔,豈有今日之勞乎!」
- ^ 《華陽國志》卷十中《先賢士女總贊·廣漢士女》
- ^ 17.0 17.1 《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第五》裴松之注引《蜀記》郭沖五事
- ^ 《三國志·蜀書·董劉馬陳董呂傳第九》
- ^ 19.0 19.1 《三國志·蜀書·劉彭廖李劉魏楊傳第十》
- ^ 《三國志·蜀書·霍王向張楊費傳第十一》
- ^ 《三國志·蜀書·黃李呂馬王張傳第十三》
- ^ 《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第五》
- ^ 《三國志·吳書·虞張駱陸吾朱傳第十二》
- ^ 《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第五》裴松之注引《襄陽記》
- ^ 《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第五》裴松之注引張儼《默記》述佐篇論亮與司馬宣王書
- ^ 《太平御覽·卷四百四十四·人事部八十五》
- ^ 27.0 27.1 《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第五》
- ^ 《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第五》裴松之註引《漢晉春秋》)
- ^ 「亮少有逸眾之才,英霸之器,身長八尺,容貌甚偉,時人異焉。……時左將軍劉備以亮有殊量,乃三顧亮於草廬之中;亮深謂備雄姿傑出,遂解帶寫誠,厚相結納。……權既宿服仰備,又觀亮奇雅,甚敬重之……及備殂沒,嗣子幼弱,事無巨細,亮皆專之。於是……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極,科教嚴明,賞罰必信,無惡不懲,無善不顯,至於吏不容奸,人懷自厲,道不拾遺,彊不侵弱,風化肅然也。當此之時,亮之素志,進欲龍驤虎視,包括四海,退欲跨陵邊疆,震蕩宇內。又自以為無身之日,則未有能蹈涉中原、抗衡上國者,是以用兵不戢,屢耀其武。然亮才,於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干,優於將略。而所與對敵,或值人傑,加眾寡不侔,攻守異體,故雖連年動眾,未能有克。昔蕭何薦韓信,管仲舉王子城父,皆忖己之長,未能兼有故也。亮之器能政理,抑亦管、蕭之亞匹也,而時之名將無城父、韓信,故使功業陵遲,大義不及邪?蓋天命有歸,不可以智力爭也。……至今梁、益之民,咨述亮者,言猶在耳,雖甘棠之詠召公,鄭人之歌子產,無以遠譬也。……論者或怪亮文彩不艷,而過於丁寧周至。臣愚以為咎繇大賢也,周公聖人也,考之尚書,咎繇之謨略而雅,周公之誥煩而悉。何則?咎繇與舜、禹共談,周公與群下矢誓故也。亮所與言,盡眾人凡士,故其文指不得及遠也。然其聲教遺言,皆經事綜物,公誠之心,形於文墨,足以知其人之意理,而有補於當世。」
- ^ 「……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讎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游辭巧飾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庶事精練,物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偽不齒;終於邦域之內,咸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
- ^ 「觀亮君臣相遇,可謂希世一時,終始以分,誰能間之?……關羽為曹公所獲,遇之甚厚,可謂能盡其用矣,猶義不背本,曾謂孔明之不若雲長乎!」《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第五》裴松之注
- ^ 「治國以禮民無怨聲,不濫用私刑,沒尚有餘泣。……諸葛亮雖資英霸之能,而主非中興之器,欲以區區之蜀,假已廢之命,北吞強魏,抗衡上國,不亦難哉。似宋襄求霸者乎?然亮政脩民理,威武外振。」《華陽國志·卷七·劉後主志》
- ^ 《三國志·蜀書·李嚴傳》裴松之注引
- ^ 《太平御覽·卷四百四十七·人事部八十八》
- ^ 《初學記·卷第二十四·居處部》
- ^ 《晉書·卷四十九·列傳第十九》嵇康與山濤書告絕:「近諸葛孔明不迫元直以入蜀,華子魚不彊幼安以卿相,此可謂能相始終,真相知者也。」
- ^ 《三國志注·卷三十五·蜀書五·諸葛亮傳第五》:案諸葛氏譜云:京字行宗。晉泰始起居注載詔曰:「諸葛亮在蜀,盡其心力,其子瞻臨難而死義,天下之善一也。」其孫京,隨才署吏,後為郿令。尚書僕射山濤啟事曰:「郿令諸葛京,祖父亮,遇漢亂分隔,父子在蜀,雖不達天命,要為盡心所事。京治郿自復有稱,臣以為宜以補東宮舍人,以明事人之理,副梁、益之論。」京位至江州刺史。
- ^ 機神明鑒似魏武,忠順勤勞如孔明。
- ^ 《將略論》
- ^ 《藝文類聚·卷二十二》
- ^ 《三國名臣序贊》
- ^ 《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第五》裴松之注引袁準《袁子》
- ^ 《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第五》裴松之注引《蜀記》鎮南將軍劉弘至隆中觀亮故宅立碣表閭,命太傅掾犍為李興為文
- ^ 《晉書·卷八十八·列傳第五十八》司空張華問孔明言教何碎
- ^ 《晉書·卷八十七·列傳第五十七》李暠寫諸葛亮訓誡以勖諸子
- ^ 梅朝榮. 《諸葛亮:中國最虛偽的男人》. 台北市: 大旗出版. 2012. ISBN 978-986-6234-51-4.
- ^ 「使諸葛亮而無死,禮樂其有興乎!」《中說·卷一·王道篇》
- ^ 「君人者,以天下為公,無私於物。昔諸葛孔明,小國之相,猶曰『吾心如秤,不能為人作輕重」,況我今理大國乎!」
- ^ 「於是諸葛適在軍中,向令帷幄有謀,軍容宿練,包左車之際,運田單之奇,曹懸兵數千,夜行三百。軸重不相繼,聲援不相聞,可不一戰而禽也?坐以十萬之眾,而無一矢之備,何異驅犬羊之群,餌豺虎之口?故知應變將略,非武侯所長,斯言近矣。」(《三國論》)
- ^ 「……陸機《晉史》,虛張拒葛(諸葛亮)之鋒。……蜀老猶存,知(諸)葛亮之多枉。」《史通·內篇卷七·曲筆第二十五》
- ^ 「武侯死殆五百載,迄今梁漢之民,歌道遺烈,廟而祭者如在,其愛於民如此而久也。」
- ^ 「武侯命世,實念皇極。……大勳未集,天奪其魄。至誠無忘,炳在日月,烈氣不散。長為雷雨。於戲!以武侯之才,知已托國,土雖狹,國以勤儉富,民雖寡,兵以節制彊。……或曰奇謀非長,則斬將覆軍無虛舉矣;或曰饋糧不繼,則築室反耕有成算矣。嘗試念之,頗賾其原。……及高、光舊德,與世衰遠,桓、靈流毒,在人骨髓,武侯乃欲開興圖,振絕緒,論之以本,臨之以忠,使人思漢,卒亦不可得也。向使武侯奉先主之命,告天下曰:『我之舉也,匪私劉宗,唯活元元。曹氏利汝乎,吾事之;曹氏害汝乎,吾除之。』俾虐魏偪從之民,聳誠感動,然後經武觀釁,長驅義聲,咸、洛不足定矣。奈何當至公之運,而強人以私,此猶力爭,彼未心服,勤而靡獲,不亦宜乎。……」《諸葛武侯廟記》
- ^ 《諸葛武侯廟碑銘》
- ^ 54.0 54.1 《諸葛忠武侯新廟碑銘並序》
- ^ 「孔明有立功之志,而無成功之量;有合眾之仁,而無用眾之智。故嘗數動其眾而亟於立功。功每不就,而眾已疲。此孔明失於所以用蜀也。」
- ^ 「有仁人君子之心者,未必有英雄豪傑之才;有英雄豪傑之才者,未必有忠臣義士之節;三者,世人之所難全也。全之者,其惟諸葛亮乎!」
- ^ 「古今論孔明者,莫不以忠義許之。然余兄文龍,嘗考其顛末,以為孔明之才,謂之識時務則可,謂之明大義,則未也。謂之忠於劉備則可,謂忠之於漢室則未也。」(《南村輟耕錄》)
- ^ 「孔明治蜀,王者之治也。」「孔明,伊周之徒也。」
- ^ 「武侯即名義俱正,無所隱匿,其為漢復讐之志,如青天白日,人人得而知之。」《朱文公集》〈答魏元履書〉
- ^ 「孔明雖忠於漢,然疲竭蜀之軍民,不能復中原之萬一,何得為武?」張澍《諸葛忠武侯文集》錄《蜀古蹟記》記載
- ^ 「諸葛亮云: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為人臣者,惟諸葛亮能如此耳。」
- ^ 《康熙起居注》,1677年(康熙十六年)4月
- ^ 柏楊:《柏楊版資治通鑑:18.三國鼎立》,台北:遠流出版,1983,第215頁
- ^ 周殿富:《臥龍在天·諸葛孔明》,台北:晶冠出版社,2003-05-20,第5至6頁
- ^ 《南塘集》卷37, 雜着, 外篇 上
引用
編輯- ^ 《毛泽东妙评三国:诸葛亮《隆中对》有战略失误》. 鳳凰網. [2007-10-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8) (中文(簡體)).毛澤東青年時期在湖南第一師範學院求學期間,他在《講堂錄》裏就批註諸葛亮是「辦事之人」。1930年夏天,毛澤東在紅四軍幹部會議上作報告說:「黃忠本來年邁體衰,很難戰勝夏侯淵。但是,智謀高超的諸葛亮使用『激將法』,把黃忠的勇氣鼓動起來了,於是黃忠立下軍令狀:如不斬夏侯淵於馬下,則甘受軍法。我們的戰士有着高度的階級覺悟,用不着使用『激將法』。但是,我們要學習諸葛亮善於做宣傳鼓動工作。」1950年4月,毛澤東在北京中南海對董其武將軍說:「共產黨就是以諸葛孔明的辦法辦事。那就是『言忠信,行篤敬,開誠心,布公道,集眾思,廣眾益』」。1955年元旦,毛澤東在與王震討論退伍軍人的安置問題時說:「可以組織屯墾戍邊嘛!中國古代就有屯墾制,管仲搞過,諸葛亮在漢中也搞過呢!開荒就業,治療戰爭創傷,鞏固邊疆,應該是個好辦法。」1962年2月,毛澤東在和南京炮兵工程技術學院院長孔從洲談話中說:「我們祖先使用的十八般兵器中,刀矛之類屬於進攻性武器,弓箭是戈矛的延伸和發展。由於射箭誤差大,於是又有了弩機,經諸葛亮改進,一次可連發十支箭,準確性提高了。他征孟獲時使用了這種先進武器。可是孟獲也有辦法,他的三千藤甲軍就使諸葛武侯的弩機失去了作用。諸葛亮經過調查研究,發現藤甲是用油浸過的,於是一把火把藤甲軍給燒了。」1953年8月,西南軍區參謀長李達向毛澤東匯報貴州擒獲布依族女匪首程蓮珍請示是否殺掉她,毛澤東說:「不能殺。好不容易出了一個女匪首,又是少數民族,殺了豈不可惜?人家諸葛亮擒孟獲,就敢七擒七縱,我們擒了個程蓮珍,為什麼就不敢來個八擒八縱?連兩擒兩縱也不行?總之,不能一擒就殺。」毛澤東讀《資治通鑑·卷七十一·魏紀三》失街亭斬馬謖文字,對諸葛亮出師首戰不在最前線寫有眉批:「初戰,亮宜自臨陣。」且在《魏紀四》就諸葛亮出師木門道殺張郃事,批註眉批:「失街亭後,每出,亮必在軍。」他也曾試圖分析諸葛亮統一中國失敗原因。針對諸葛亮在「隆中對」中提出的荊州、益州兩路出擊北伐曹魏的總戰略,毛澤東評論說:「其始誤於隆中對,千里之遙而二分兵力。其終則關羽、劉備、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敗。」指諸葛亮的戰略不妥,荊州離益州千里之遙,兩地分兵的做法必然讓蜀漢失去兵力上的優勢。後一句「三分兵力」指的是關羽之鎮守荊州、劉備之進攻東吳、諸葛亮之北伐中原,「三分兵力」的歷史事實最終導致蜀漢元氣大傷,失去的統一中國的基礎。然而亦有人不同意毛澤東的分析,隆中對本是希望以「利盡南海」的全個荊州支持荊州軍北伐,再加上益州進行鉗形戰略,但後來劉備未能達到,亦因南郡之失,才令關羽失去在襄樊之戰中的優勢,而非為二分兵力之果。另一方面,對於失街亭、斬馬謖的歷史事件,毛澤東曾評點道:「初戰,亮宜自臨陣。」認為當時諸葛亮應親率大軍挺進、臨陣調度,不應分散兵力、委責於人。
- ^ 朱大渭、梁滿倉著:《一代軍師諸葛亮》下部,台北市:麥田,城邦文化出版,2009年11月,第32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