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星主题

太阳,我们最靠近的恒星。
太阳,我们最靠近的恒星。

恒星是通过重力聚集在一起的巨大的发光的等离子球体。在其演化结束时,一个恒星也可以包含一部分简并态物质。距离最靠近地球的恒星是太阳,这是地球上大多数能量的来源。当它们没有被大气现象掩盖时,其它恒星在夜间从地球上可见,并且因为其巨大的距离而表现为众多的固定发光点。从历史上看,在天球上最突出的恒星们被组合成星座星群,并且最明亮的恒星们获得了适当的名称。广泛的恒星目录星表已被天文学家们编制,提供了标准化的恒星命名

在它的演化过程中至少一部分,恒星闪耀是由于在其核心中氢的热核聚变释放出的能量,穿越恒星的内部,然后辐射外层空间。几乎所有比更重的天然元素都是由恒星产生的,或者通过在其演化中的恒星核合成,或者通过当恒星爆炸时候的超新星核合成

更多阅读 恒星, 及其形成演化命名结构,和多样性...
刷新以下网页内容

特色条目

哈伯太空望远镜拍摄的天狼星联星系统,在左下方可以清楚的看见天狼伴星(天狼 B)。
白矮星(white dwarf),也称为简并矮星,是由简并态物质构成的小恒星。它们的密度极高,一颗质量与太阳相当的白矮星体积只有地球一般的大小,微弱的光度则来自过去储存的热能。在太阳附近的区域内已知的恒星中大约有6%是白矮星。这种异常微弱的白矮星大约在1910年就被亨利·罗素爱德华·皮克林威廉敏娜·弗莱明等人注意到。白矮星的名字是威廉·鲁坦在1922年取的。

白矮星被认为是中、低质量恒星演化阶段的最终产物,在我们所属的星系内97%的恒星都属于这一类。中低质量的恒星在渡过生命期的主序星阶段,结束以融合反应之后,将在核心进行氦融合,将燃烧成3氦过程,并膨胀成为一颗红巨星。如果红巨星没有足够的质量产生能够让碳燃烧的更高温度,碳和氧就会在核心堆积起来。在散发出外面数层的气体成为行星状星云之后,留下来的只有核心的部分,这个残骸最终将成为白矮星。因此,白矮星通常都由碳和氧组成。但也有可能核心的温度可以达到燃烧碳却仍不足以燃烧的高温,这时就能形成核心由氧、氖和镁组成的白矮星。同样的,有些由 组成的白矮星是由联星的质量损失造成的。

白矮星的内部不再有物质进行核聚变反应,因此不再有能量产生,也不再由核聚变的热来抵抗重力崩溃;它是由极端高密度的物质产生的电子简并压力来支撑。物理学上,对一颗没有自转的白矮星,电子简并压力能够支撑的最大质量是1.4倍太阳质量,也就是钱德拉塞卡极限。许多碳氧白矮星的质量都接近这个极限的质量,通常经由伴星的质量传递,可能经由所知道的碳引爆过程爆炸成为一颗Ia超新星

白矮星形成时的温度非常高,目前发现最高温的白矮星是行星状星云NGC 2440中心的HD62166,表面温度约200000K,但是因为没有能量的来源,因此将会逐渐释放它的热量并解逐渐变冷,这意味着它的辐射会从最初的高色温随着时间逐渐减小并且转变成红色。经过漫长的时间,白矮星的温度将冷却到光度不再能被看见,成为冷的黑矮星。但是,现在的宇宙仍然太年轻 (大约137亿岁),即使是最年老的白矮星依然辐射出数千度K的温度,还不可能有黑矮星的存在。

特色图片


你知道吗

议题





太阳:

更新

欢迎参与

条目请求:


需要继续扩充或翻译的条目:
需要专家关注
  • 请补充

维基专题

WikiProjects


恒星专题

相关专题

什么是维基专题?

分类

相关主题

相关维基媒体

进入以下维基媒体计划可获取更多相关信息:

维基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