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第二次北属时期

越南歷史時期
(重定向自第二次北屬

越南第二次北属时期(43年-544年,越南语Thời Bắc thuộc lần thứ 2時北屬𠞺次2?)是越南历史上一段被中国统治的时期,是越南北属时期的一部分。

交州刺史部(43年-220年)
交州士氏政权(220年-280年)
交州(280年-554年)
43年—544年
地位中国领土
统治中心交趾郡
常用语言上古汉语
政府君主制
皇帝 
• 43年-57年
汉光武帝 (首)
• 552年-554年
南梁元帝 (末)
交州刺史 
• 43年-?年
李善 (首)
• 535年-546年
侯咨 (末)
历史 
• 汉伏波将军马援领兵平叛,杀死二征
43年
• 李贲称帝,建立万春国政权
544年
前身
继承
征氏姐妹
万春国
今属于 越南


越南历史系列条目
史前时期东山文化
传说时期鸿庞氏瓯貉
第一次北属时期 前207–40
南越西汉东汉
东汉:征氏姐妹 40–43
第二次北属时期 43–544
东汉
吴:赵妪 248
前李朝(万春国)544–602
第三次北属时期 602–905
武周
唐:梅叔鸾冯兴杨清
越南自主时期 905–938
后梁南汉
静海军曲家杨廷艺矫公羡
吴朝十二使君时期 938–967
丁朝 968–980
前黎朝 980–1009
李朝 1009–1226
陈朝 1226–1400
胡朝 1400–1407
第四次北属时期 1407–1427
明:后陈朝 1407–1413
后黎朝前期 1428–1527
莫朝 1527–1592
南北朝
1533–1592
莫朝 后黎朝
后期
后黎朝后期 1533–1789
后黎朝后期
郑阮分治
1627–1672
1774–1775
郑主
1545–1787
阮主
南进
1558–1777
西山朝 1778–1802
阮朝 1802–1945
法属时期 1884–1945
北圻中圻南圻
法属印支:保护国阮朝
日属时期 1940–1945
法属印度支那政府)
日属:保护国阮朝越南帝国 1945
越盟 法属时期 1945–1954
法属印支:南圻国山地国越南临时中央政府
越南民主共和国
1945–1976
越南国
1949–1955
越南共和国
1955–1975
越南南方共和国1969–1976
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 1976至今
越南主题

公元40年,在征氏姐妹的领导下,交州爆发了民变。43年,汉伏波将军马援领兵平叛,杀死二征。交州重归汉朝管辖,第二次北属时期开始。

在这一时期,今越南地区曾先后被置于东汉、交州士氏政权、东吴晋朝刘宋南齐南梁南陈的统治之下。541年,交州爆发了李贲起义。544年,李贲称帝,建立万春国政权,标志着第二北属时期的结束。

历史沿革

编辑

东汉重建统治秩序

编辑

东汉光武帝建国称帝之初,越南北、中部隶属汉廷统治,当时置有交趾九真日南等郡。公元40年,交趾麊泠豪族征氏姊妹起事作反。汉廷派马援率军南下,于公元43年歼灭征氏姊妹,平地定越地的各处叛乱。到日南郡南界时,树立铜柱,以作汉朝国境的边界。[1]

马援在越期间,曾推行过不少新措施,改革州郡的政治制度。如在交趾郡人口众多的西于县(当时有三万二千户),分设封溪、望海二县。马援行军所过的郡县,则修治城郭(《越史略》称:“筑为茧城,其圆如。”),穿渠灌溉,以便利当地民众。又整理当地的“越律”与“汉律”,向越人颁布施行。自此,以雒越为主的越人部落一直仅遵马援的定制。[2]马援的做法,据中国大陆学者郭振铎张笑梅的论述,是要使郡县制度在当地加紧推行,以使从各级,都能够由中央朝廷指派官员,直接掌握军事及行政。[3]

东汉明帝时,任李善为日南太守。李善的管治“以惠爱为政”,务求“怀来异俗”,稳固汉廷对越地各族的统治。[4]

日南地区的反抗及林邑建国

编辑

东汉中期,日南郡象林地区发生了多次乱事。公元100年,“日南、象林蛮夷”二千余人起事,寇掠百姓,烧毁官寺,当地郡县政府旋即发兵讨平,并置“象林将兵长史”一职,负责防备其患。[5]汉廷又作出安抚措施,于101年账贷“日南贫民及孤、寡、羸弱不能自存者”,并对于“象林民失农桑业者,赈贷种粮,禀赐下贫谷食”。[6]不过,汉人在越地的统治仍相当松散。东汉顺帝时的交趾太守周敞就曾于136年上书朝廷,称“交土既远,处九围之外,北望京师,若瞻云汉,宜有方伯,为国南藩”,指出汉廷在越地有必要设置权力较大的州牧为行政长官,以加强管理效能。[7]但汉廷经过研究后,“朝议不许”,又任周敞为权力较低、仅有监察权的交州刺史[8]

其后,象林地区“蛮夷”的反抗行动日益炽烈。据《后汉书》的记载,137年,象林人区怜率数千人起事,攻击象林县,烧城寺,杀长吏。汉廷采取招诱手段,派交趾刺史张乔“开示慰诱”,以及九真太守祝良“招以威信”,于是“岭外复平”,乱事暂时平息。[9]然而,这次象林“蛮夷”的反抗只是林邑国(即占婆)立国的滥殇。中国大陆学者郭振铎张笑梅就认为:“如果指出林邑国建国的具体年代,也可说是在汉顺帝永和二年(137年)”。[10]

从此,东汉王朝便多次在日南地区周旋。144年,日南蛮夷攻烧城邑,交趾刺史夏方将之招降。157年,九真郡居风县朱达等因不满县令贪暴无度,便与当地“蛮夷”起兵,人数达四五千人,击杀居风县令及九真太守儿式。后来被九真都尉魏朗击破,屯据日南,至160年汉廷委任夏方为交趾刺史,日南民众才看在他“威惠素著”而降。178年,合浦郡乌浒蛮为乱,迅即蔓延到九真、日南等地,到181年被交趾刺史朱儁击破。[11]

其后林邑国的情况,据《水经注》称“自区连以后,国无文史,失其纂代,世数难详,宗胤灭绝,无复种裔”。[12]然而,据乔治·马司培罗的研究指出,到中国的三国时代,该国便继续有所活动。[13]

东汉晚年及士燮时期

编辑

东汉晚年,交州的吏治情况有所好转。184年,交趾驻兵造反,汉廷派贾琮为刺史。贾琮来到后便召开研讯,当地民众供称:“赋敛过重,百姓莫不空单,京师遥远,告冤无所,民不聊生,故聚为盗贼。”贾琮了解到当地民情,于是采取一系列措施及手段,“各使安其资业,招抚荒散,蠲复傜役,诛斩渠帅为大害者,简选良吏试守诸县”。[14]贾琮的做法相当见效,据《后汉书》及《大越史记全书》等典籍所载,贾琮深得交州人民的爱戴和歌颂。[15]

继贾琮之后,汉廷任交州人李进为刺史。李进曾向汉廷上书:“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今登仕朝廷,皆中州之士,未尝奖劝远人。”要求汉廷能提拔越人入仕,朝廷便下诏交州“有孝廉茂才,许除补属州长吏”,但“不得任中州”,即不能在中原一带任官。适值有宿卫京师的交州人李琴等,向朝廷申诉“皇恩不均”,情意恳切,朝廷乃批准以交趾茂才一人为夏阳县令(夏阳在今中国陕西省)、孝廉一人为六合令(六合在今中国江苏省)。后来,李琴官至司隶校尉,日南人张重官至金城太守,成为越人为中国朝廷效力的典范。[16]

在东汉末期中原内地的乱世当中,交州在士燮的管治下处于相对安定的状态。士燮于187年出任交趾太守,其后,190年,交州刺史朱符被当地“夷贼”所攻杀,交州大乱,士燮便保境安民,由兄弟出任州内要职,其家族遂成为州内的重要势力。[17]据《三国志·吴志·士燮传》载,“燮兄弟并为列郡,雄长一州,偏在万里,威尊无上”。207年,曹操所委派的交州刺史张津被部将所杀,曹操便以刘表“窥看南土”为由,授任士燮“绥南中郎将,董督七郡,领交阯太守如故”,后来又增加“安远将军”、“龙度亭侯”等封衔,认同士燮在交州的政治地位。与此同时士燮凭着个人威望及品德,招揽中原人士,“体器宽厚,谦虚下士,中国士人往依避难者以百数”。[18]于是当地文教甚为盛行,后来越南史家吴士连就称赞:“我国(指越南)通诗书,习礼乐,为文献之邦,自士王(士燮)始。”[19]

210年,据有中国江东一带的孙权委任步骘为交州刺史,授任士燮为左将军,然而交州实权仍在士燮兄弟手中。到226年,士燮去世。士燮死后,孙权有感交州地殊遥远,就将北部的合浦郡苍梧郡桂林郡南海郡划为广州,交州只保留交趾郡九真郡日南郡。士燮之子士徽抗命不服,但最终被东吴的广州刺史吕岱等率兵讨平,亦使越南归入东吴统治。[20]

226年,江东东吴政权铲除士氏家族,夺得交州的控制权后,吴大帝孙权便命吕岱为交州刺史。吕岱在当地任职十二年,形象廉洁,曾派使到海外宣扬东吴国威。[21]248年,交趾九真等地发生骚动,起事者攻没城邑,孙权命陆胤为交州刺史及安南校尉,采取恩信招降及赠以财币的方式,使当地人民归顺,交州恢复安宁。[a][23]

中国北方地区的西晋成立之初,曾与东吴进行交州的争夺战。先是曹魏政权于263年吞并蜀汉时,适值交趾郡吏吕兴杀太守造反,遣使到魏,要求内附,九真日南两郡亦响应。曹魏就乘机收取三郡,派爨谷出任交趾太守,到达时晋武帝司马炎已取代曹魏,交州便成为西晋领土。东吴君主孙皓设法规复交州,268年派军进击,但被晋军大败。其后东吴派陶璜等率军出战,经过一轮战事,到271年终于收回交州。陶璜父亲陶基亦曾任交州刺史,在当地享有一定声望,孙皓委任他为“使持节都督交州诸军事、前将军、交州牧”。到280年,西晋灭吴,陶璜仍保有交州,孙皓手书劝谕,陶璜才降。于是交州再度归入西晋统治。[24]

西晋统一中国后,交州历经陶璜、吾彦两任刺史,局面大体安宁。到西晋末、东晋初期,州务由督军梁硕所把持,而局势亦陷入混乱。梁硕曾与谋求割据交广两州的王机交战,其后王机被广州刺史陶侃所平后,梁硕自立为交址太守,拥立脩湛主管州事,但到322年,晋廷当权者王敦则派王谅任交州刺史,杀脩湛,梁硕因而造反。323年,梁硕歼灭王凉,割据交州,不久被陶侃派军平定。晋廷便委任陶侃“兼领交州刺史”。[25]

在整个东晋时期,交州时常处于内忧外患。交州南方的林邑国屡次北侵。而内忧方面,380年,发生九真太守李逊的叛变,并惹起林邑入侵,其后为交趾太守杜瑗所平。410年,曾在东晋内地的五斗米道起事者卢循入侵交州,但被当时的交州刺史杜慧度(又作杜惠度)击破。[26]

杜慧度在南朝宋初期继续就任交州刺史,在他治下州政得到整顿,“禁断淫祀,崇修学校,岁荒民饥,则以私禄赈给。为政纤密,有如治家,由是威惠沾洽,奸盗不起,乃至城门不夜闭,道不拾遗”。[27]到南朝宋的后期,交州一度被当地人士所割据。468年,交州刺史刘牧死,交趾人李长仁趁机据据州造反,自称刺史。该年十一月,李长仁向宋廷请降,自贬“行州事”,宋廷亦派刺史到交州赴任,但均形同虚设,州务由李长仁主理,交州遂处于割据状态。李长仁死后,从弟李叔献继续专制交州。直到南朝齐时期,485年,南齐武帝刘楷率军入交州,李叔献才惧而入朝,割据之局亦告终结。据学者吕士朋的见解,李长仁、李叔献的专制交州是“开后来交州人士自谋独立之先声”。[28]

南朝梁时,505年,交州刺史李凯造反,被长史李畟所平。[29]516年,阮宗孝反,亦被李畟所击破。[30]到541年,交州爆发规模庞大的李贲起事,第二次北属时期亦至此终结。

与林邑国的关系

编辑

林邑国(即占婆)自东汉时期建国以后,便与中国历朝交往密切,双方既互通使节,又时起冲突,而交州治下的越南中、北地区,则常为交战区域。

东吴时期,于220年至230年间,交州刺史吕岱遣使“南宣国化”,林邑国亦遣使到吴访问。但友好关系持续不久,到248年,林邑进攻交州辖下的交阯九真等郡,甚而攻没城邑。东吴军队再与林邑战于古战湾,丧失区粟之地。吴主孙权遂派员到林邑边境,喻以恩信,双方经过妥协后便罢兵停战。到东吴晚期,林邑国范熊联结扶南范寻进攻交州郡县,杀害吏民。吴主孙皓便派陶璜为交州刺史,对林邑作多年的征战,才稳住当地局面。[13]

西晋统治时,林邑王范逸于284年遣使到晋廷访问。到4世纪中期,林邑在国王范文治下日益助大,吞并邻近的大岐界小岐界式仆徐狼等部。范文因见交州治下的日南土地富饶,加以该郡民众不满东晋官员的管治,范文便乃于347年,乘机进攻日南,击毙太守夏侯览等五六千人,铲平日南郡的西卷县,日南失陷。交州刺史朱蕃与林邑相约,以日南北部的横山为界。不久,范文撤回林邑,朱蕃派督护刘雄率兵回到日南,但旋即被林邑击退。348年,范文进攻九真。349年,晋派征西督护滕畯率交广军队,在日南郡卢容县与范文军队爆发战事,结果晋军战败,退入九真。同年,范文死,由儿子范佛继位。[31]

林邑王范佛继位后,351年,晋廷派滕畯与交州刺史杨平、九真太守灌邃等,率交广两州之兵征伐林邑。晋军抵达日南境内,与范佛于旧治所开战。范佛一度在城中坚守,但亦不敌晋军,范佛出逃,与晋方议和结盟。到353年,交州刺史阮敷再度出兵日南,攻破林邑所设的城垒五十余。359年,因林邑进侵交州边境,交州刺史温放之率兵,从水陆两路攻打林邑本土,范佛便重求议和,交还日南,双方以温公浦为界。其后,范佛数度遣使到晋廷入贡,以作友好性质的访问。[32]

到东晋后期,399年,林邑国派兵攻打日南,并进至九德郡,先后擒获日南及九德太守。交趾太守杜瑗派都护邓逸率兵,将之击破。407年,林邑再攻日南,交州刺史杜瑗再遣海逻督护阮斐成攻截击,斩获甚多。但当时东晋境内因有卢循之乱,战事蔓延至交广地区,林邑国王范胡达乃乘机于413年,进攻九真,却被晋人杜慧期击败,俘获林邑贵族及将领等百余人。[33]林邑与东晋交战不断的结果,中国典籍《晋书》便有所评论:“至义熙中(405年─418年),每岁又来寇日南、九真、九德等诸郡,杀伤甚众,交州遂致虚弱,而林邑亦用疲弊。”[34]

其后,林邑内乱数年,到420年,南朝宋交州刺史杜慧度派兵万人南征林邑,林邑请降,并向宋廷致送大象、金银、古贝等礼物。421年,林邑王阳迈一世遣使到宋廷入贡,并获宋武帝册封。但到阳迈二世时,于427年入侵日南、九德等郡。431年,林邑入贡宋廷。432年,阳迈二世派水兵入侵九真,交州刺史阮弥之派军抵抗,驱逐至区粟而回。433年,阳迈二世遣使到宋廷,要求“领交州”,宋廷不许,阳迈二世因此大为愤恨,虽常遣使入贡,但亦常派兵入侵交州。446年,宋文帝派龙骧将军交州刺史檀和之、太尉府振武将军宗悫等征讨林邑。战前,宋帝提示檀和之,倘若林邑国能够诚心求和,便可答允。檀和之派人向阳迈二世谕以恩信时,阳迈二世竟加以扣留,于是双方进行交战,经过一轮攻守,宋军取得上风,宗悫部队更攻克林邑(Campapura),阳迈二世出逃。[35]此一征战令林邑元气大伤,“家国荒殄,时人靡存”[36]

此后,林邑国没有再起兵进犯交州,与中国南朝宋(420年─479年)、(479年─502年)、(502年─557年)等王朝的关系趋于和好,多次遣使到华访问进贡。[37]

李贲起事

编辑

541年,交州德州李贲不满出身梁朝宗室的刺史萧咨暴虐,乃连附近地区起兵,萧咨闻讯逃入广州,李贲占据州城龙编梁武帝派军征讨,但途中遇上疾疫而回。李贲乃于544年,自称“南越帝”,年号“天德”,[38]越南史学上称其政权为万春国前李朝[39]545年十一月,梁廷派杨瞟为交州刺史,陈霸先为司马,率兵攻击李贲。李贲不敌,逃至屈獠洞,后在该地死去,当地人将其首级呈交梁廷,时在548年三月。[40]

陈霸先击破李贲后,在梁朝中掌握大权,后更于557年夺取帝位,建立南朝陈,但无暇兼顾交州。而李贲兄李天宝等继续反抗。[41]到中国北方的隋朝灭陈后,交州尚有李佛子势力,隋朝乃派兵将之平定。[42]

历任长官概况

编辑
  • 李善东汉明帝时,为日南太守。史称“以惠爱为政,怀来异俗”。[43]
  • 张恢:东汉明帝时为交趾太守,因贪赃被调回惩处。[44]
  • 胡贡:为交趾都尉
  • 樊演:137年(东汉顺帝永和二年),任交趾刺史。任内遇上日南象林区怜起事,樊演攻之不胜。[7]
  • 张乔:138年(东汉顺帝永和三年),任交趾刺史,成功劝慰象林的起事者投降。[45]
  • 祝良:永和年间(136年─141年)任九真太守,区怜起事,祝良“招以威信,降者数万”,于是“岭外复平”。[45]
  • 周敞:136年任交趾太守,后调任交州刺史。[45]
  • 夏方:在东汉顺帝初年任交州刺史。任内交趾、九真等地发生动乱,夏方“诱以恩信”使之投降,其后迁入中国内地的桂阳任太守。到160年(东汉桓帝延熹三年),九真乱事再起,夏方再任交州刺史,他就任后“威惠素著,贼相率降”。[46]
  • 杨扶:任交趾刺史。[46]
  • 儿式:东汉桓帝永寿年间(155年─158年)任九真太守,因居风县令贪暴,惹起朱达起事,儿式在战事中战死。[46]
  • 魏朗(字少英):任九真都尉。157年(东汉桓帝永寿三年),当地民众起事,被魏朗讨平。[47]
  • 祝恬(字伯休):任交州刺史,史称他“政清恩溥,甚得民心”。[48]
  • 葛祗:任交趾刺史,被贼所拘略。[49]
  • 丁宫东汉桓帝时任交州刺史。[50]
  • 张磐(字子石):东汉桓帝延熹年间(158年─167年)任交州刺史。[50]
  • 士赐:东汉桓帝时任日南太守。[51]
  • 刘操:《越史略》记载他是“桓帝时人”。[52]
  • 周隅:《越史略》记载他是“灵帝时人”。[52]
  • 虞歆:任日南太守,史称“惠泽及民”。[53]
  • 朱隽(字公伟):178年(东汉灵帝光和元年),交州爆发梁龙等领导的叛变,汉廷任朱隽为交州刺史。朱隽经过一番部署,最终将事件讨平。[53]
  • 贾琮(字孟坚):东汉灵帝中平年间(184年─188年)任刺史。在他之前的刺史均“率无清行,吏民怨叛”,他到任后整顿当地的政治、经济,诛戮起事者,使当地获得安宁。[54]
  • 李进(字登高):东汉灵帝时任交州刺史。学者武尚清据《嘉庆重修一统志》指出,他是交州人士,于中平年间(184年─188年)代贾琮任刺史。任内,向汉廷争取到提拔交州人士在内地任官。[55]
  • 周乘:任交州刺史,任内对“彊宗聚奸,长吏肆虐”的情况加以打击。[56]
  • 蹇兰:汉廷派任交趾太守。[56]
  • 赖先:汉廷派任交趾太守。[56]
  • 黄盖:东吴政权任为日南太守,后来“贪冒见逐”。[56]
  • 儋萌:任九真太守,因私怨杀下属番歆,番歆弟复仇杀萌。[57]
  • 朱符:200年(建安五年)任交趾刺史,侵虐强贼,结果反被逐杀。[57]
  • 张津(字子云):201年(建安六年)任交州刺史,与荆州刘表不和,年年交战,结果张津被将领区景所杀。[57]
  • 赖恭:刘表任命为交州刺史,后被苍梧太守吴巨所逐。[58]
  • 綦毋闿:刘表任命为交州刺史。[59]
  • 士燮(字威彦):汉廷任为交趾太守,到郡后得到当地人尊敬。管治该郡达四十年。他的家族“并为列郡,雄长一方”。[60]
  • 士䵋:士燮之弟,任九真太守。[61]
  • 戴良:226年(东吴孙权黄武五年),士燮去世,东吴命戴良为交州刺史(只管辖交趾、九真、日南三郡)。戴良在途中被士燮之子士徽发兵拦阻。[62]
  • 陈时:士燮死后,东吴派陈时担任交趾太守,但被士燮之子士徽发兵拦阻。[62]
  • 士徽:士燮之子,继士燮任交趾太守,后被东吴将领吕岱所杀。[61]
  • 步骘(字子山):东吴孙权派步骘为交州刺史。[63]
  • 吕岱(字定公):226年(东吴孙权黄武五年),任交州刺史,率兵到该地,铲除士氏一族。任内又派使节从交州出发南下,宣示声威,“扶南林邑诸王遣使入贡”。[64]至240年拜为交州牧,246年出镇武昌。
  • 薛综(字敬文):自少避地交趾,孙权命为合浦、交趾太守,与吕岱一同铲除士氏。[65]
  • 吴邈:孙权时任交趾太守。[66]
  • 陆胤(字敬宗):248年(东吴孙权赤乌十一年),交趾、九真发生动乱,孙权任陆胤为交州刺史。陆胤“谕以恩信,务崇招纳,遗以财帛”,于是“交域清泰”,陆胤因此获加封“安南将军”。[67]258年,自交州召还。
  • 孙谞:东吴孙休孙休年间(258年─264年)任交趾太守,贪暴,当地民众作乱,结果被下属吕兴所杀,投降西晋,九真、日南均响应。[67]
  • 邓荀:东吴朝廷鉴于孙谞贪暴,派邓荀负责督察。然而邓荀却打算致送孔雀三十头到东吴国都建业,导致交趾民众不满。吕兴作反时,杀孙谞及邓荀。[68]
  • 吴兴[68]
  • 霍弋,265年至271年,西晋任为交州刺史。[68]
  • 陈袭:264年(东吴永安七年)任交州,郡治在龙编[67]
  • 虞汜(字世洪):西晋占领交州后,东吴孙皓派虞汜为监军使者,与薜珝陶璜等进攻交趾,击败晋军,收复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其后虞汜获授任为交州刺史。[69]
  • 谷朗(字奉先,或作义先):东吴任为九真太守。[70]
  • 綦毋俊:东吴任为交州刺史。[71]
  • 陶基:东吴任为交州刺史。[72]
  • 修则:东吴任为交州都督。与军作战,败死。[71]
  • 刘俊:268年,东吴任为交州刺史,与晋军作战,败死。[73]
  • 董元:西晋任为九真太守。[74]
  • 爨谷:西晋任为交趾太守。[74]
  • 马融:西晋任为交趾太守。[74]
  • 杨稷:西晋任为交趾太守。[75]271年为交州刺史。
  • 孟干:曾参与西晋进攻交趾的战事,被吴军所擒。后来获西晋任为日南太守。[75]
  • 陶璜(字世英):陶基之子,曾先后获东吴(271年)、西晋(280年)任为交州刺史。史他“有谋策,周穷好施,能得人心”;“在南三十年,及卒,举州号哭”。[76]290年去世。
  • 吾彦(字士则):290年,西晋任为交州刺史,史称他“在镇二十年,恩威宣著,南州宁谧”。[77]任至约303年。
  • 顾秘(字公直):303年,西晋任为交州刺史。[78]约309年,去世。
  • 顾参:顾秘之子。约309年,顾秘死后,州人立顾参为刺史,领州事。[78]
  • 顾寿:顾秘之子,顾参之弟。约310年,顾参死后,顾寿意图继承权力,但不获州人接纳,最终被梁硕迫害而死。[79]
  • 陶威(一作陶咸):前交州刺史陶琪之子。约310年,梁硕杀顾寿后,拥立陶威为交州刺史。[79]至314年,去世。
  • 陶淑:陶威之弟,约晋成帝时,继任为刺史。[80]
  • 陶绥:《越史略》记载他是陶淑之子。[81]
  • 王敦:晋朝权臣,为“镇东大将军,都督广六州诸军事”。[80]
  • 王机(字令明):起兵进攻广州、交州等地,并向王敦求得“交州刺史”名衔,但被新昌太守梁硕所拒。最后被陶侃讨平。[80]
  • 梁硕:任新昌太守,并自领交趾太守。他把持交州地区的官员任命,对抗王敦,史称他“专威交土”。[82]
  • 王谅(字幼成):306年(西晋惠帝永兴三年),王敦派王谅为交州刺史,意图行刺梁硕,不果,323年,被梁硕所杀。[83]
  • 陶侃(字士行):讨平梁硕等的作乱,323年至324年,因功“领交州刺史”。[84]
  • 卞展:晋廷任为交州太守。[85]
  • 褚陶(字季鸦):晋廷任为九真太守。[85]
  • 阮放(字思度):324年,晋廷任为交州刺史。到州后,326年,死于暴疾。[86]
  • 张琏(字君器):约327年,任交趾刺史,328年(东晋成帝咸和三年),起兵造反,被击破。[85]
  • 傅咏:约晋成帝时,任交州刺史。[87]
  • 李畴:约晋成帝时,任交州刺史。
  • 夏侯览东晋穆帝永和年间(345年─356年)任日南太守,因“耽酒乱政”,被林邑范文进攻,杀夏侯览。日南遂被范文所据。[88]
  • 姜壮:约339年至344年,晋廷任为交州刺史。[89]
  • 朱蕃:约345年至348年,晋廷任为交州刺史。347年(东晋穆帝永和三年),林邑据日南,朱蕃先后派督护刘雄反击,不利,林邑进一步进攻九真郡,晋军在此役中有十之八九阵亡。朱蕃再遣督护滕畯征讨,亦战败。[88]
  • 杨平:351年(东晋穆帝永和七年)晋廷任为交州刺史。[90]
  • 阮敷:353年(东晋穆帝永和九年),晋廷任为交州刺史,攻林邑,击破五十余垒。[91]
  • 温放之:约356年至362年,晋廷任为交州刺史。东晋穆帝升平年间(357年─361年),攻林邑,击败林邑王范佛,范佛请降。[91]
  • 杜宝:晋廷任为交州刺史。[91]
  • 滕含:晋廷任为交州刺史。升平末,再征林邑。[91]
  • 葛洪(字稚川):钻研炼丹延寿之术,闻悉交趾出产丹砂,向晋廷要求出任该郡的句漏(苟屚)县令。现代学者武尚清指出,葛洪在广州被刺史所留,便在罗浮山炼丹,因此应没有亲到句漏上任。[89]
  • 朱辅:《越史略》记载:“朱辅,苻坚时为刺史。”[81]
  • 李逊:东晋晚期出任九真太守,父子均有相当权力,“威制交土”,后被交趾人杜瑗所杀。[89]
  • 滕遁之:约380年至398年,任交州刺史。[92]
  • 杜瑗(字道言):朱鸢人。东晋末年任日南、九真太守,平定李逊之乱,使交州重获安宁。399年,晋廷授任为“龙骧将军、交州刺史”。在广州一带作乱的卢循遣使与杜瑗通好,杜瑗斩其来使。[93]
  • 杜慧度杜瑗第五子,411年(东晋安帝义熙七年)获授任交州刺史,参与平定卢循之乱。南朝宋宋武帝于421年(永初)二年拜授慧度为交州刺史。史称他深得“吏民畏爱”。[94]423年去世。
  • 杜慧期:杜慧度之弟。任交趾太守。[95]
  • 杜弘文:杜慧度之子,宋文帝任为“镇远将军、交州刺史”,史称他“以宽和得众”。后来宋廷派王徽之代任。[96]
  • 王徽之:426年(南朝宋文帝元嘉四年)任为交州刺史。[92]
  • 刘义康: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间(424年─453年),为都督江、交、广州军事。[92]
  • 阮谦之:宋廷任为交州刺史,元嘉年间,阮谦之率兵征林邑,遇风暴而回。[97]
  • 阮研:宋廷任为交州刺史。[98]
  • 张穆之(字思静):宋廷任为交趾太守。[98]
  • 阮弥之:430年至432年,任交州刺史。
  • 李秀之:432年至434年,任交州刺史。
  • 李耽之:434年至435年,任交州刺史。
  • 苟道覆:435年至437年,任交州刺史。
  • 徐森之:437年至443年,任交州刺史。
  • 檀和之:元嘉末年(443年至446年)任“龙骧将军、交州刺史”。曾派将领宗悫等击败林邑国王范阳迈[99]
  • 萧景宪:446年至451及455年至456年,任交州刺史。
  • 垣闳(字叔通):455年及458年至462年,宋廷任为交州刺史。[100]
  • 垣阅:垣闳之弟,在九真郡任职。[101]
  • 费淹:456年至458年,任交州刺史。
  • 檀翼之:462年至465年,任交州刺史。
  • 张牧:465年至468年,任交州刺史。
  • 孙奉伯:468年,任交州刺史。
  • 刘勃:468年至469年,任交州刺史。
  • 陈伯绍:469年至471年及473年至475年,任交州刺史。
  • 刘牧南朝宋明帝时刺史。[102]
  • 李长仁:约476年至477年,任刺史。[102]
  • 沈焕:刘宋末年任刺史。但因李叔献发兵拒守,未上任而卒。[102]
  • 沈景德:477年,任交州刺史。
  • 赵超民:约478年至479年,任交州刺史。
  • 李叔献:李长仁从子。长仁死后,叔献“领州事”,向宋廷要求任刺史,但被拒绝,只获任武平、新昌二郡太守,于是叔献发发兵守险。南朝齐高帝于479年(建元元年)任叔献为刺史,然而叔献仍割据一方,至485年(南朝齐武帝永明三年),齐廷派刘楷为刺史,率兵征讨,叔献才投降。[102]
  • 刘楷:参与征讨李叔献,南朝齐武帝永明年间(483年─493年),担任刺史。[102]
  • 房法乘:488年,任交州刺史。因有疾,不能理事,由长史伏登之擅掌权力。房法乘便与伏登之发生冲突,结果法乘被登之所执。[103]
  • 伏登之:490年,擒获房法乘后,齐廷任为交州刺史。[103]
  • 申希祖:494年,任交州刺史。
  • 臧灵智:494年,任交州刺史。
  • 宋慈明:494年至498年,任交州刺史。
  • 刘勃:齐廷任为交州刺史。[104]
  • 李凯:南朝梁时的交州刺史,505年(梁武帝天监四年)造反,被李畟所平。[104]
  • 李畟:原为交州长史,平定李凯的叛乱,梁廷任为刺史。[104]
  • 王燮:梁廷任为刺史。[104]
  • 侯咨:梁武帝大同(535年─546年)初年任交州刺史,因态度严刻,当地土豪李贲作反,侯咨逃到广州[105]
  • 杨㬓:梁廷任为交州刺史,与陈霸先一同征讨李贲。[105]
  • 陈霸先:参与征讨李贲的动乱,梁简文帝大宝年间作交州刺史,后来返回朝廷争夺帝位。[106]

※李贲起事以后,至隋朝管治交州(602年)以前的官吏委任情况,据中国大陆学者郭振铎张笑梅的说法,当时“交州刺史变更频仍,中央各封建王朝对交州的统治,时而治时而乱。……其中交州刺史李幼荣萧勃袁昙𬱟寻𬱟盛等均听命于中国诸封建王朝的调遗,常向中央贡奉方物”。[107]另外,据黎崱《安南志略》,尚有南朝陈宣帝太建初年授任欧阳纥为“都督交、广等十九州军事”[108]杨缙任“交爱二州都督”[108],以及杨休浦(字卫卿)在杨缙死后代领“交州都督”。[109]

各朝地理建置

编辑

东汉时期交趾、九真、日南属县及人口

编辑

东汉时,于越南地区设置交趾郡九真郡日南郡,隶属交州刺史部。(此外,交州尚辖有位于中国境内的南海郡苍梧郡郁林郡合浦郡。)

东汉在越地设置的州郡县,有如下表所述:

郡名 辖县
交趾郡
*西汉武帝时设置,辖县十二。
龙编县
*为交趾郡郡治。
𨏩𨻻县
安定县
苟屚县
麊泠县
曲阳县
北带县
稽徐县
西于县
朱䳒县
封谿县
*公元43年,东汉光武帝建武十九年置。
望海县
*公元43年,东汉光武帝建武十九年置。
九真郡
*西汉武帝时设置,辖县五。
*户口:46,513。
*人口:209,894。
胥浦县
*为九真郡郡治。
居风县
咸懽县
无功县
无编县
日南郡
*西汉武帝时设置,辖县五。
*户口:18,263。
*人口:100,676。
西卷县
*为日南郡郡治。
朱吾县
卢容县
象林县
比景县

※以上各项,依据司马彪《续汉书志·郡国志》(北京中华书局范晔《后汉书》校注本,3531─3533页)制成。

东吴在越地的建置

编辑

三国时期东吴政权在越南地区设置交趾郡新兴郡武平郡九真郡九德郡日南郡,均隶属交州。(此外,交州尚辖有位于中国境内的合浦郡珠崖郡。)

东吴在越地设置的州郡县,有如下表所述:

郡名 辖县
交趾郡
*汉时设置。
龙编县
*汉旧县。
苟屚县
*汉旧县。
望海县
*汉旧县。
𨏩𨻻县
*汉旧县。
西于县
*汉旧县。
朱䳒县
*汉旧县。
曲阳县
*汉旧县。
北带县
*汉旧县。
稽徐县
*汉旧县。
定安县
*汉旧县。
武宁县
*吴置。
吴兴县
*吴置。
武安县
*吴置。
军平县
*吴置。
新兴郡
*271年,东吴建衡三年,分交趾麊泠县设置。
麊泠县
嘉宁县
吴定县
封山县
武平郡
*271年,东吴建衡三年,讨扶严夷,以其地置。
武平县
封谿县
平道县
武兴县
进山县
根宁县
安武县
扶安县
九真郡
*汉时设置。
胥浦县
*汉旧县。
都庞县
*汉旧县。
移风县
*汉旧县。
建初县
*吴置。
常乐县
*吴置。
扶乐县
*吴置。
九德郡
*吴末,分九真郡置。
咸驩县
九德县
阳成县
越常县
扶苓县
曲胥县
日南郡
*汉时设置。
朱吾县
*汉旧县。
卢容县
*汉旧县。
比景县
*汉旧县。
象林县
*汉旧县。
区粟县
*故西卷。

※以上各项,依据吕士朋《北属时期的越南》(香港中文大学新亚研究所出版,71─72页)制成。

晋朝在越地的建置

编辑

晋朝时,在越南地区设置交阯郡新昌郡武平郡九真郡九德郡日南郡,属交州。(此外,交州尚辖有位于中国境内的合浦郡,一共统郡七,县五十三,户25,600。)

晋朝在越地设置的州郡县,有如下表所述:

郡名 辖县
交趾郡
*汉时设置,统县十四
*户口:12,000。
龙编县
*旧县。
苟屚县
*旧县。
望海县
*旧县。
𨏩𨻻县
*旧县。
西于县
*旧县。
武宁县
*旧县。
朱䳒县
*旧县。
曲昜县
*旧县。
交兴县
* 吕士朋认为:“疑为吴之吴兴。”
北带县
*旧县。
稽徐县
*旧县。
安定县
*旧县。
南定县
*吴之武安。
海平县
*吴之军平。
新昌郡
*吴时设置,统县六。
*户口:3,000。
麊泠县
*旧县。
嘉宁县
*旧县。
吴定县
*旧县。
封山县
*旧县。
临西县
*晋置。
西道县
*晋置。
武平郡
*吴置,统县七。
*户口:5,000。
武宁县
*旧县。
武兴县
*旧县。
进山县
*旧县。
根宁县
*旧县。
安武县
*旧县。
扶安县
*旧县。
封溪县
*旧县。
九真郡
*汉时设置,统县七。
*户口:3,000。
胥浦县
*旧县。
移风县
*旧县。
津梧县
*晋置。
建初县
*旧县。
常乐县
*旧县。
扶乐县
*旧县。
松原县
*晋置。
九德郡
*吴时设置,统县八。
*户口:3,000。
九德县
*旧县。
咸驩县
*旧县。
南陵县
*晋置。
阳遂县
*旧县,阳成改名。
扶苓县
*旧县
曲胥县
*旧县。
浦阳县
*晋置。
都洨县
*晋置。
日南郡
*汉时设置,统县五。
*户口:600。
*。吕士朋认为,本郡因“林邑侵据,名存实亡”。
象林县
*旧县。
卢容县
*旧县。
朱吾县
*旧县。
西卷县
*旧县。
比景县
*旧县。
寿泠县
*吕士朋:“晋置。”
无劳县
*吕士朋:“晋置。”

※以上各项,依据房玄龄等《晋书·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校注本,465─466页)及吕士朋《北属时期的越南》(香港中文大学新亚研究所出版,73─74页)制成。

南朝宋在越地的建置

编辑

南朝宋时,在越南地区设置交州(完全在越南境内),领交阯郡武平郡九真郡九德郡日南郡义昌郡宋平郡新昌郡,共八郡,五十三县,户10,453。

南朝宋在越地设置的州郡县,有如下表所述:

郡名 辖县
交趾郡
*汉时设置,统县十二。
*户口:4,233。
龙编县
*旧县。
苟屚县
*旧县。
朱䳒县
*旧县。
吴兴县
*旧县。
西于县
*旧县。
定安县
*旧县。
望海县
*旧县。
海平县
*旧县。
武宁县
*旧县。
𨏩𨻻县
*旧县。
曲昜县
*旧县。
南定县
*旧县。
武平郡
*吴时设置,统县六。
*户口:1,490。
* 沈约《宋书·州郡志》里的内容有缺佚。
吴定县
*旧县。
新道县
*旧县。
晋化县
*旧县。
九真郡
*汉时设置,统县十二(疑有误)。
*户口:2,328。
移风县
*旧县。
胥浦县
*旧县。
松原县
*旧县。
高安县
*《宋书·州郡志》:“何《志》(何徐《州郡》)晋武帝立。《太康地志》无。《吴录》晋分常乐立。”吕士朋认为是“宋置”。
建初县
*旧县。
常乐县
*旧县。
军安县
*《宋书·州郡志》:“何《志》(何徐《州郡》)晋武帝立。《太康地志》无此县,而交趾有军平县。”吕士朋认为是“宋置”。
武宁县
*《宋书·州郡志》:“吴立,何《志》(何徐《州郡》)武帝立。《太康地志》无此县而交趾有。”吕士朋认为是“宋置”。
都庞县
*旧县。
宁夷县
*《宋书·州郡志》:“何《志》(何徐《州郡》)晋武帝立。《太康地志》无。”吕士朋认为是“宋置”。
津梧县
*旧县。
九德郡
*吴时设置,统县十一。
*户口:809。
浦阳县
*旧县。
阳远县
*《宋书·州郡志》:“阳远,吴立曰阳成,太康二年(281年)更名,后省。”
九德县
*旧县。
咸驩县
*旧县。
都洨县
*旧县。
西安县
*《宋书·州郡志》:“何《志》(何徐《州郡》)晋武帝立。《太康地志》无,《吴录》亦无。”吕士朋认为是“宋末置”。
南陵县
*旧县。
越常县
*旧县。
宋泰县
*宋末置。
宋昌县
*宋末置。
希平县
*宋末置。
日南郡
*汉时设置,统县七。
*户口:402。
西卷县
*旧县。
卢容县
*旧县。
象林县
*旧县。
寿泠县
*旧县。
朱吾县
*旧县。
无劳县
*旧县。
北景县
*旧县。
义昌郡
*宋末立。
宋平郡
*《宋书·州郡志》:“孝武世,分日南立宋平县,后为郡。”
*吕士朋据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一一二提出:“分交趾龙编县立宋平县,寻改为郡。”
新昌郡
*吴时设置。

※以上各项,依据沈约宋书·州郡志》(北京中华书局校注本,1204─1208页)及吕士朋《北属时期的越南》(香港中文大学新亚研究所出版,75─76页)制成。

南朝齐在越地的建置

编辑

南朝齐时,在越南地区设置交州九真郡武平郡新昌郡九德郡日南郡交阯郡宋平郡义昌郡。(另外,还有位于中国境内的宋寿郡,于480年从越州割归交州管辖。)

南朝齐在越地设置的州郡县,有如下表所述:

郡名 辖县
九真郡
*汉时设置。
移风县
*旧县。
胥浦县
*旧县。
松原县
*旧县。
高安县
*旧县。
建初县
*旧县。
常乐县
*旧县。
津梧县
*旧县。
军安县
*旧县。
吉庞(都庞)县
*旧县。
武宁县
*旧县。
武平郡
*吴时设置。
武定县
*吴之武平。
封溪县
*吴故县。
平道县
*吴故县。
武兴县
*吴故县。
根宁县
*吴故县。
南移县
*齐置。
新昌郡
*吴时设置。
范信县
*齐置。
嘉宁县
*晋故县。
封山县
*晋故县。
西道县
*晋故县。
临西县
*晋故县。
吴定县
*晋故县。
新道县
*宋时武平郡。
晋化县
*宋时武平郡。
九德郡
*吴时设置。
九德县
*旧县。
咸驩县
*旧县。
浦阳县
*旧县。
南陵县
*旧县。
阳远县
*《宋书·州郡志》:“阳远,吴立曰阳成,太康二年(281年)更名,后省。”
都洨县
*旧县。
越常县
*旧县。
西安县
*《宋书·州郡志》:“何《志》(何徐《州郡》)晋武帝立。《太康地志》无,《吴录》亦无。”吕士朋认为是“宋末置”
日南郡
*汉时设置。
西卷县
*旧县。
象林县
*旧县。
寿泠县
*旧县。
朱吾县
*旧县。
比景县
*旧县。
卢容县
*旧县。
无劳县
*旧县。
交阯郡
*汉时设置。
龙编县
*旧县。
武宁县
*旧县。
望海县
*旧县。
苟屚县
*旧县。
吴兴县
*旧县。
西于县
*旧县。
朱䳒县
*旧县。
南定县
*旧县。
曲昜县
*旧县。
海平县
*旧县。
𨏩𨻻县
*旧县。
宋平郡
*宋时设置。
昌国县
*齐置。
义怀县
*齐置。
绥宁县
*齐置。
义昌郡
*萧子显《南齐书·州郡志》:“永元二年(500年),改沃屯置。”
*吕士朋:“领县无考。”

※以上各项,依据萧子显南齐书·州郡志》(北京中华书局校注本,266─267页)及吕士朋《北属时期的越南》(香港中文大学新亚研究所出版,76─79页)制成。

南朝梁时在越地的建置

编辑

南朝梁在509年以前,州郡建置大指沿袭。其后州份渐多,废置合分不可胜计。原本的交州分成兴州、爱州、利州、明州、德州、安州(不在越南境内)、黄州(不在越南境内)。有时州的大小还不如以往一郡。

南朝梁在越地设置的州郡县,有如下表所述:

州名 辖郡 辖县
交州 交趾郡 龙编县(旧县)
武宁县(旧县)
望海县(旧县)
苟屚县(旧县)
吴兴县(旧县)
西于县(旧县)
朱䳒县(旧县)
南定县(旧县)
曲阳县(旧县)
海平县(旧县)
𨏩𨻻县(旧县)
宋平郡 昌国县(旧县)
义怀县(旧县)
绥宁县(旧县)
武平 武定县(旧县)
武兴县(旧县)
根宁县(旧县)
南移县(旧县)
兴州 新昌郡 嘉宁县(旧县)
封山县(旧县)
西道县(旧县)
临西县(旧县)
吴定县(旧县)
新道县(旧县)
晋化县(旧县)
范信县(旧县)
爱州 九真郡 胥浦县(旧县)
移风县(旧县)
松原县(旧县)
建初县(旧县)
常乐县(旧县)
吉庞县(旧县)
津梧县(旧县)
高安县(旧县)
军安县(旧县)
武宁县(旧县)
九真县(梁置)
日南县(梁置)
利州
所领郡县未详
明州
所领郡县未详
德州 九德郡 九德县(旧县)
咸驩县(旧县)
越常县(旧县)
浦阳县(旧县)
南陵县(旧县)
都洨县(旧县)
西安县(旧县)
安远县(梁置)
日南郡 象林县(旧县)
卢容县(旧县)
朱吾县(旧县)
西卷县(旧县)
比景县(旧县)
寿泠县(旧县)
无劳县(旧县)

※以上各项,依据 吕士朋《北属时期的越南》(香港中文大学新亚研究所出版,79-81页)制成。

南朝陈的情况

编辑

南朝陈时期在地的地理建置具体情况,如学者吕士朋认为已“无从考索”,并指出:“陈武帝永定二年(558年),仍以欧阳𬱟广州刺史、都督广等十九州,十九州中包括交州方面之交州、南新州、爱州、德州、利州、明州及不在今越南境内之安州、黄州等。按南新州,陈武帝永定三年(559年)置新州于新昌,领郡二:即新昌郡,领吴定等八县,实即梁时兴州地;武平郡,领武定等六县,乃割梁时交州之武平郡归属之。其余州郡多仍梁旧。而实际上,其时交州方面,李佛子割据,建国称号,陈之政治势力,始终未曾进入。故陈时对交州之郡县建置,虽有若无,名存实亡。[110]

货币的流通

编辑

第二次北属时期中国内地长期处于分裂状态,然而地区民众仍保持往来,故此越南地区曾使用多个政权的钱币。东汉时,越地使用光武帝时始铸的东汉五铢。东汉末、三国时期,因战乱频繁,钱币使用受到影响,统治南方的东吴更一度停止铸钱,任民间以谷帛交易,到238年以后才开始铸币,从而也流通至越南地区。与此同时,地割据者刘璋刘备的货币,也流通到越南。到晋代时期,越南地区仍然使用蜀、吴货币。后世学者认为,在这种货币混杂流通的情况下,可能已不是按币面价值使用,而是按枚数使用,不过交州地区经济仍在正常发展。到南北朝,钱币使用进一步减少,只有梁朝梁五铢被证实曾在越南使用,而主要的交易媒介已转为金、银、盐、米、布等等了。[111]

在现代越南,出土了东汉中央朝廷、汉末刘璋、蜀汉、东吴及南朝梁所铸的货币,这些货币详情列于下表:[112]

所属政权 货币名称 铸造时期 形制 备注
东汉 五铢钱 公元40年始铸。 有“五”字相交两笔弯曲、“铢”字的“金”旁字头为较大正三角形和四点变长、“朱”旁笔划圆折,中竖两端略细等数种。 又称为“东汉五铢”。
刘璋 蜀五铢 约在214年之前 钱体较一般五铢小,“五铢”二字笔画肥壮,铜色赭黑。 该币流入可能在三国时期早期流入越南地区。
蜀汉 直百五铢 214年以后 钱文用篆书,对读。一般为光背,少量背有“为”字,以示铸造地在蜀汉犍为郡。初期铸造约重8克,后减到6克,约在235年又改铸2克重,249年后不断减重,至每枚0.6克左右。 直百五铢原意是一枚当蜀五铢一百枚,其后减重至2克时,面值仅是虚名,实际上一枚直百五铢只能当一枚蜀五铢使用。流传在越南的直百五铢大多是2克重左右的。
东吴 大泉五百 236年始铸 初重约12克,后改为8克。“大泉五百”四字篆书,对读,古朴遒劲。正、背面均有内外廓。 越南出土者大都是8克左右。
大泉当千 238年始铸 初铸时约20克左右,后减重为11或12克。钱文“大泉当千”四字篆书,旋读。 该钱一枚当小钱千枚,铸行不久后民众大为反对,吴帝孙权乃停铸并出价收回,但民间仍有奸人私铸此款钱币,减重至4克以下,越南地区流通有这种私铸减重钱。
南朝梁 梁五铢 出土数量非常稀少,可见流入量甚少,并可能因量少,反而被收藏或用作器物原料。

对外交通

编辑

第二次北属时期,越南中、北部地区是中国南洋交通的重要孔道。台湾学者吕士朋指出“交州位居我国(中国)西南,地滨南海,南洋及西方诸国之人,由海道来中国,大都先在交州登陆”,当中的日南郡是“海外诸国贡献必经之道”。[113]法国学者伯希和也提到:“纪元初年,中国与南海诸国商业政治关系频繁之时。交趾──质言之东京,曾为航行之终点。”[114]

东汉时期,南亚地区的叶调(今爪哇)、掸国(今北)、天竺国(今印度)等国,所派至中国的使节,均经日南入境。[113]166年(东汉桓帝延熹九年),罗马帝国(中国史书称作“大秦”)人士到中国致送象牙、犀角、玳瑁等礼品,也是途经日南。[115]

三国时代,交州地区的交通重要性更为突出。东吴的交州刺史吕岱曾遗使“南宣国化”,让林邑扶南等国派员入吴交往。[116]在西方,有罗马帝国商人来到交趾,并在交趾太守吴邈协助下晋见孙权[66]

晋代时,自南海“通中国者盖鲜”,越地交通一度处于低潮,到南朝时,中国对南海的交流才见起色[117],而当时“商货所资,或出交部”,越北的交州地区仍是重要交通地点之一。[118]梁朝时中国南海交流日益频繁,“航海岁至,逾于前代”[117],而交州从中也发挥重要作用。到日后的隋朝时期,交趾仍发挥此一功能,与南海(今中国广州)同为对南方交往的重要地带,《隋书》记载“南海、交趾,各一都会也,并所处近海,多犀象玳瑁珠玑,奇异珍玮,故商贾至者,多取富焉”。[119]

文化发展

编辑

中国文化的输入

编辑

越南第一次北属时,因中国内地人移入日多,加上推行文治教化政策,使当地加深接触中国文化。到东汉晚期,有交州人士李进任交州刺史李琴张重等在中国内地任官。到汉末全国大乱,交州则在士燮家族管治下,政局相对安定,而且能谦恭待人,因而吸引到“中国士人往依避难”[120],例如桓晔许靖许慈刘熙程秉薛综等等,这批人士在文化界均有一定地位,对越地文化也起到了相当的推动作用。[121]

三国时代东吴统治时,先前避难到交州的士人,回到北方的甚多。但亦有文官被贬到交州,而且潜心学问,因而维持了当地文风。[122]如被孙权流放到交州的虞翻,“虽处放,而讲学不倦,门徒常数百人。又为《老子》、《论语》、《国语》训注,皆传于世”。[123]又如东吴名臣顾雍之子顾谭,在交州“幽而发愤,著《新言》二十篇”。[124]

另外,中国魏晋南北朝时代的好玄学、重门第等风尚,亦影响越地。[125]如出身交州官宦的杜慧度,“布衣蔬食,俭约质素,能弹琴,颇好庄、老。禁断淫祀,崇修学校”。[27]南朝梁时,有一位善于文学的交趾并韶,希望在朝廷求得高官职位,但由于“并姓无前贤”而落空,后来愤而参与李贲起义[126]

佛教传入

编辑

第二次北属期间,佛教中国传入。推动传播这些宗教的,较重要的有牟子。牟子在东汉末年时避乱交趾,获得当地太守士燮招揽,著有《理惑论》,贬抑百家经传,斥神仙方术,尊崇佛教。

自牟子开始,佛教在交州盛行。在三国时代东吴康僧会(祖先是康居人,父亲因经商移居交趾)在交趾出家为僧,由于受“舍利之感应”,获得东吴朝廷重视,并从而带动了中国江南的佛教发展。在255年时,有西域僧人支彊梁接在交州译《法华三昧经》。学者吕士朋认为,康僧会和支彊梁接等的事迹,反映了佛教在交州兴盛的情况。[122]

自然异象

编辑

越南在第二次北属时期发生了若干自然异象,相关记录如下:

  1. ^ 有典籍记载,陆胤所平定的起事者,有九真军宁县女子赵妪。如黎崱《安南志略》卷十五里载:“赵妪,九真军宁县女子。少不嫁。乳长三尺,置于背外;著金褐齿履;乘象头,与敌战,居山中,聚党为盗,交州刺史陆胤诛之[22]。赵妪是否真正存在仍无法证实,最早出现赵妪记载的是《太平御览》引 晋朝刘欣期《交州记》,而官方史书最早出现赵氏贞的文献是《大越史记全书》引《交趾志》,距她的时代已千年有余,且《交州志》、《交州记》两书皆已散佚,无法证实真伪。1788年阮文惠的檄文内甚至也没有她的记载。

注释

编辑
  1. ^ 吕士朋《北属时期的越南》,香港中文大学新亚研究所,42页;陈仲金《越南史略》,北京商务印书馆中译本,31页。
  2. ^ 范晔《后汉书·马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839页;《越史略》卷上,收录于《钦定四库全书》(史部)第46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563页。
  3. ^ 郭振铎、张笑梅《越南通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62页。
  4.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七,北京中华书局,160页;吕士朋《北属时期的越南》,香港中文大学新亚研究所,43页。
  5. ^ 范晔《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北京中华书局,2837页。
  6. ^ 范晔《后汉书·和帝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88页。
  7. ^ 7.0 7.1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七,北京中华书局,161页。
  8. ^ 房玄龄等《晋书·地理志下》,北京中华书局,464页。
  9. ^ 范晔《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北京中华书局,2838─2839页。此外,《水经注》卷三十六提到:“初平(190─193年)之乱,人怀异心,象林功曹姓区,有子名连,攻其县,杀令,自号为王。值世乱离,林邑遂立,后乃袭代,传位子孙。”近代学者杨守敬指出《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的记载“与此言起自初平异”。见《水经注疏》卷三十六,郦道元注,杨守敬、熊会贞疏,江苏古籍出版社,3008页。
  10. ^ 郭振铎、张笑梅《越南通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68页。
  11. ^ 范晔《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北京中华书局,2839页;吕士朋《北属时期的越南》,香港中文大学新亚研究所,44页。
  12. ^ 《水经注疏》卷三十六,郦道元注,杨守敬、熊会贞疏,江苏古籍出版社,3008页。
  13. ^ 13.0 13.1 马司培罗《占婆史》第二章《起源》,台湾商务印书馆,25页。
  14. ^ 范晔《后汉书·贾琮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111─1112页。
  15. ^ 《后汉书·贾琮列传》载:“巷路为之歌曰:‘贾父来晚,使我先反;今见清平,吏不敢饭。’”见北京中华书局,1112页。《大越史记全书·外纪全书·属东汉纪》载:“街巷为之歌曰:‘贾父来晚,使我先反。今见清平,不敢复叛。’”见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硏究所校合本,129页。
  16. ^ 吴士连等《大越史记全书·外纪全书·士王纪》,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硏究所,130─131页;吕士朋《北属时期的越南》,香港中文大学新亚研究所,44─45页。
  17. ^ 吕士朋《北属时期的越南》,香港中文大学新亚研究所,53页。
  18. ^ 陈寿《三国志·吴志·士燮传》,北京中华书局,1191─1192页。
  19. ^ 吴士连等《大越史记全书·外纪全书·士王纪》,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硏究所,133页。
  20. ^ 陈寿《三国志·吴志·士燮传》,北京中华书局, 1192─1193页;吕士朋《北属时期的越南》,香港中文大学新亚研究所,55─56页。
  21. ^ 陈寿《三国志·吴志·吕岱传》,北京中华书局, 1385─1386页;吕士朋《北属时期的越南》,香港中文大学新亚研究所,59─60页。
  22. ^ 中华书局校注本 《安南志略》 第357页
  23. ^ 陈寿《三国志·吴志·陆胤传》,北京中华书局,1407页;吕士朋《北属时期的越南》,香港中文大学新亚研究所,59─61页。
  24. ^ 房玄龄等《晋书·陶璜传》,北京中华书局,1558─1560页;吕士朋《北属时期的越南》,香港中文大学新亚研究所,61─62页。
  25.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八,北京中华书局,184─189页;吕士朋《北属时期的越南》,香港中文大学新亚研究所,63─65页。
  26. ^ 黎崱《安南志略》卷十五,北京中华书局,345─346页;吕士朋《北属时期的越南》,香港中文大学新亚研究所,65─66页。
  27. ^ 27.0 27.1 沈约《宋书·良吏列传·杜慧度》,北京中华书局,2265页。
  28. ^ 萧子显《南齐书·南夷列传·交州》,北京中华书局,1017─1018页;吕士朋《北属时期的越南》,香港中文大学新亚研究所,67─68页。
  29. ^ 姚思廉《梁书·武帝本纪》,北京中华书局,42页。
  30. ^ 姚思廉《梁书·武帝本纪》,北京中华书局,56页。
  31. ^ 马司培罗《占婆史》第二章《起源》,台湾商务印书馆,26─27页。
  32. ^ 马司培罗《占婆史》第二章《起源》,台湾商务印书馆,27─28页。
  33. ^ 马司培罗《占婆史》第二章《起源》,台湾商务印书馆,28─29页。
  34. ^ 房玄龄等《晋书·四夷传·南蛮·林邑国》,北京中华书局,2547页。
  35. ^ 马司培罗《占婆史》第二章《起源》,台湾商务印书馆,31─34页。
  36. ^ 《水经注疏》卷三十六,郦道元注,杨守敬、熊会贞疏,江苏古籍出版社,3014页。
  37. ^ 马司培罗《占婆史》第二章《起源》,台湾商务印书馆,34─38页。
  38. ^ 姚思廉《梁书·武帝本纪》,北京中华书局,87─88页;李延寿《南史·梁本纪·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216页。
  39. ^ 黎崱《安南志略》卷十五称:“贲僭号、置官,建万春台居之。”见北京中华书局,358页。另外,《大越史记全书·外纪全书·前李纪·前李南帝》称:“建国号曰万春,望社稷至万世也。”见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硏究所校合本,148页。
  40. ^ 姚思廉《梁书·武帝本纪》,北京中华书局,90及93页;陈仲金《越南史略》,北京商务出版社,38─39页;吕士朋《北属时期的越南》,香港中文大学新亚研究所,69─70页。
  41. ^ 姚思庆《陈书·高祖本纪》,北京中华书局,3页;吕士朋《北属时期的越南》,香港中文大学新亚研究所,70页。
  42. ^ 魏徵等《隋书·刘方传》,北京中华书局,1357─1358页;吕士朋《北属时期的越南》,香港中文大学新亚研究所,70页。另外,越南典籍称梁陈时期交州尚有一位赵光复(赵越王)割据,见《大越史记全书·外纪全书·前李纪·赵越王纪》,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硏究所,150至─152页;陈仲金《越南史略》,北京商务出版社,39─40页。
  43.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七,北京中华书局,160页。
  44. ^ 范晔《后汉书·锺离意传》,北京中华书局,1407页。
  45. ^ 45.0 45.1 45.2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七,北京中华书局,162页。
  46. ^ 46.0 46.1 46.2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七,北京中华书局,163页。
  47.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七,北京中华书局,164页。
  48.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七,北京中华书局,164─165页。
  49. ^ 范晔《后汉书》,司马彪《续汉书志·天文志》,北京中华书局,3257页。
  50. ^ 50.0 50.1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七,北京中华书局,165页。
  51.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七,北京中华书局,171页。
  52. ^ 52.0 52.1 《越史略》卷上,收录于《钦定四库全书》(史部)第46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563页。
  53. ^ 53.0 53.1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七,北京中华书局,166页。
  54.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七,北京中华书局,167─168页。
  55.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七,北京中华书局,167页。
  56. ^ 56.0 56.1 56.2 56.3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七,北京中华书局,168页。
  57. ^ 57.0 57.1 57.2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七,北京中华书局,169页。
  58.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七,北京中华书局,169─170页。
  59.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七,北京中华书局,170页。
  60.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七,北京中华书局,171─172页。
  61. ^ 61.0 61.1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七,北京中华书局,172页。
  62. ^ 62.0 62.1 陈寿《三国志·吴志·士燮传》,北京中华书局,1193页。
  63.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七,北京中华书局,174页。
  64.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七,北京中华书局,174─175页。
  65.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七,北京中华书局,175页。
  66. ^ 66.0 66.1 姚思廉《梁书·诸夷传·海南诸国》,北京中华书局,798页。
  67. ^ 67.0 67.1 67.2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七,北京中华书局,176页。
  68. ^ 68.0 68.1 68.2 《越史略》卷上,收录于《钦定四库全书》(史部)第46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564页。
  69.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七,北京中华书局,177页。
  70.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七,北京中华书局,177─178页。
  71. ^ 71.0 71.1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七,北京中华书局,178页。
  72. ^ 房玄龄等《晋书·陶璜传》,北京中华书局,1558页。
  73.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七,北京中华书局,179页。
  74. ^ 74.0 74.1 74.2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八,北京中华书局,180页。
  75. ^ 75.0 75.1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八,北京中华书局,181页。
  76.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八,北京中华书局,181─182页。
  77.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八,北京中华书局,184页。
  78. ^ 78.0 78.1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八,北京中华书局,185页。
  79. ^ 79.0 79.1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八,北京中华书局,186页。
  80. ^ 80.0 80.1 80.2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八,北京中华书局,187页。
  81. ^ 81.0 81.1 《越史略》卷上,收录于《钦定四库全书》(史部)第46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565页。
  82.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八,北京中华书局,186─189页。
  83.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八,北京中华书局,188─189页。
  84.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八,北京中华书局,189页。
  85. ^ 85.0 85.1 85.2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八,北京中华书局,190页。
  86.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八,北京中华书局,191页。
  87.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八,北京中华书局,195─195页。
  88. ^ 88.0 88.1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八,北京中华书局,192页。
  89. ^ 89.0 89.1 89.2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八,北京中华书局,195页。
  90.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八,北京中华书局,193页。
  91. ^ 91.0 91.1 91.2 91.3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八,北京中华书局,194页。
  92. ^ 92.0 92.1 92.2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八,北京中华书局,196页。
  93.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十五,北京中华书局,345─346页。
  94.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十五,北京中华书局,346页。
  95.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十五,北京中华书局,347页。
  96.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十五,北京中华书局,345页。
  97.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八,北京中华书局,197页。
  98. ^ 98.0 98.1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八,北京中华书局,199页。
  99.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八,北京中华书局,200页。
  100.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八,北京中华书局,201页。
  101. ^ 李延寿《南史·垣护之传》,北京中华书局,689页。
  102. ^ 102.0 102.1 102.2 102.3 102.4 《越史略》卷上,收录于《钦定四库全书》(史部)第46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566页。
  103. ^ 103.0 103.1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八,北京中华书局,202页。
  104. ^ 104.0 104.1 104.2 104.3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八,北京中华书局,203页。
  105. ^ 105.0 105.1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八,北京中华书局,204页。
  106.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八,北京中华书局,204─205页。
  107. ^ 郭振铎、张笑梅《越南通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3─194页。
  108. ^ 108.0 108.1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八,北京中华书局,205页。
  109.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八,北京中华书局,206页。
  110. ^ 吕士朋《北属时期的越南》,香港中文大学新亚研究所,81─82页。
  111. ^ 云南省钱币研究会、广西钱币学会编《越南历史货币》,中国金融出版社,12─14页。
  112. ^ 此列表参考云南省钱币研究会、广西钱币学会编《越南历史货币》,中国金融出版社,13─14页制成。
  113. ^ 113.0 113.1 吕士朋《北属时期的越南》,香港中文大学新亚研究所,100页。
  114. ^ 伯希和《交广印度两道考》,冯承钧译,台湾商务印书馆,2页。
  115. ^ 范晔《后汉书·西域列传·大秦》,北京中华书局,839页。
  116. ^ 陈寿《三国志·吴志·吕岱传》,北京中华书局,1385页。
  117. ^ 117.0 117.1 姚思廉《梁书·诸夷传》,北京中华书局,783页。
  118. ^ 沈约《宋书·夷蛮传》,北京中华书局,2399页。
  119. ^ 魏徵等《隋书·地理志下》,北京中华书局,887─888页。
  120. ^ 陈寿《三国志·吴志·士燮传》,北京中华书局,1191页。
  121. ^ 吕士朋《北属时期的越南》,香港中文大学新亚研究所,109─111页。
  122. ^ 122.0 122.1 吕士朋《北属时期的越南》,香港中文大学新亚研究所,113页。
  123. ^ 陈寿《三国志·吴志·虞翻传》,北京中华书局,1321─1322页。
  124. ^ 陈寿《三国志·吴志·顾雍传》,北京中华书局,1230。
  125. ^ 吕士朋《北属时期的越南》,香港中文大学新亚研究所,114页。
  126. ^ 司马光《资治通鉴·梁纪》,北京中华书局,4909页。
  127. ^ 范晔《后汉书》,司马彪《续汉书志·五行志四》,北京中华书局,3333页。
  128. ^ 房玄龄等《晋书·五行志中》,北京中华书局,858页。
  129. ^ 房玄龄等《晋书·五行志下》,北京中华书局,891页。

参考书籍

编辑

参考网站

编辑

相关条目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