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文化

(重定向自闽南文化

闽南文化闽南语白话字Bân-lâm bûn-hòa台湾闽南语罗马字拼音方案Bân-lâm bûn-huà潮州话白话字:Mâng-lâm bûng-huè ;潮州话拼音:mang5 lam5 bhung5 huê3)为闽南人自古不断发展至今的民族内涵、思想习俗,亦作闽台文化台闽文化福佬文化河洛文化Hô-ló bûn-hoà[1],主要分布于福建闽南广东潮汕广东海陆丰台湾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闽南文化内涵丰富,历史上曾经先后融合闽越文化华夏文化伊斯兰文化以及南洋文化。十七世纪开始,闽南文化开始随着闽南人往海外移民发展,并成为东亚极具影响力的一种文化,至今为海外华人的主要文化之一。

闽南文化
类属 华夏文化
语言 闽南语
地域 福建广东马来西亚新加坡台湾等地
意义 中华文化组成部分

语言文学

编辑

语言文字

编辑

闽南语汉藏语系的一支,为古代闽越人所使用的闽越语与汉人入闽带来汉语的结合;与其他南方汉语中国周边民族语言一样,闽南语有大量汉语词汇与本地词汇的融合[2]。闽南话白话文字发展,最早可以溯源至传奇作品《荔镜记》(Nāi-kèng-kì);歌仔册开始流传于闽南与台湾,歌仔册文字因而成为闽南语书写的先声,对后世台闽字的发展有重大影响。此外,19世纪时由基督教长老教会在福建厦门所创造并推行以拉丁字母拼音的白话字Pe̍h-ōe-jī)亦为闽南语书写的重要发展。

汉文文学

编辑

闽南白话文学

编辑
 
台湾日治时期的歌仔册《农场相褒歌》

歌仔册(Koa-á-chheh)是一种代表性的通俗闽南语白话文学形式,起源于19世纪,为歌仔由口头流传转为文字记述的产物,主要流传于闽南或台湾等闽南人生活区域。歌仔册内文多为“七言”的韵文文学,闽南语押韵但并不太整齐。歌仔册文字的使用则不尽统一,经常以拟音、训读造字的模式来书写。由于歌仔册唱本售价低廉、用语用字通俗易懂,使其影响层面迅速扩大至中低阶层的广大群众。歌仔册的用字是最能代表闽南语的通俗文字,对后世闽南语文学与台闽字的发展仍有重大且深远的影响。[3]

讲古(Kóng-kó)是一种闽南民间的口传文学,运用大量丰富的闽南语口语词汇,富含韵律谚语俗话掌故歌谣等特色,而内容大多是历史章回小说的故事。

文化习俗

编辑

宗教

编辑

闽南人传统上大多数信仰有儒教道教佛教三教合一中国民间信仰斋教等,亦有信仰佛教、道教、基督宗教伊斯兰教

佛教

编辑

道教和乡土神信仰

编辑

观音关帝妈祖哪吒王爷玄天上帝基本上是闽南民系共通的民间信仰,在明郑时移民的台湾闽南民系多半信奉明朝的护国海神玄天上帝[4],到了18世纪后移民台湾的闽南民系逐渐信奉妈祖。带来航海安全的妈祖信仰是闽南民系的特色,在闽南民系的聚居地可见到许许多多的妈祖庙。自明朝开始,闽南民系开始向海上贸易发展,北至天津南至爪哇,几乎都有着闽南民系的足迹。也因此,妈祖信仰亦跟随着闽南民系的扩张遍布沿海地区。

此外,由于是移垦社会,时常祭拜土地神,且因土地神能掌握农业以外,又能保佑商业与旅途,故视为重要神灵,以做牙为土地神祭日。

永春直隶州泉州府

漳州府

兴化府妈祖(不分,汉人普遍信奉妈祖,视为海神兴化人视为乡土神)、水部尚书

潮州府三山国王大峰祖师保生大帝珍珠娘娘双忠

建筑

编辑

土楼是闽南人的特色建筑,源于漳州。土楼的起源,可追溯到唐朝陈元光戍兵漳州,58姓落户闽南。闽南许多圆形山头,至今还遗留古代兵寨的遗迹。圆形的山头自然不宜筑方形山寨,因此山寨遗迹多呈圆形。这些圆形山寨便是圆土楼的原型。最初的圆形兵寨只有一层,后来逐渐演变为民居,为了节省耕地,便向高发展,成为多层圆土楼。客家人移居闽南后,为了防卫需要,因此也学习闽南人建起土楼居住。2008年7月,46处闽南土楼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闽南建筑强调屋脊及屋面的曲线,而屋脊又分为燕尾脊马背两类型。燕尾脊是弯曲两端上翘如燕尾般的屋脊,多用于庙宇及官宅;马背则是两端不翘起,形成拱起如马背的山墙,用于民宅,而马背山墙又分为五种形状,象征金、木、水、火、土五行[12]

闽南宅第建筑格局有三合院、四合院、三院落三种形式:

  • 三合院:“ㄇ”字形的三合院是最常见的建筑形式。
  • 三落院:以合院为基本格局,作纵向或横向发展,为地方望族或官宅使用。
  • 四合院:四合院形状如“口”字形,为官绅地主所喜用。

传统建材则多以“红砖红瓦”,因为历来将红色视为喜庆吉利的颜色,所以泉州人索性把红砖叫做“福办砖”,传统台湾闽南大厝或宫庙使用红瓦。日治时期开始引入日式的黑瓦或灰瓦,因此现今台湾常见的黑瓦或灰瓦,除少部分属于客家或潮州建筑外,大部分为日治时代所营建的建筑物。[13]

福建泉州南安蔡氏古民居建筑群
福建漳州南靖德远堂
台湾台北龙安坡黄宅濂让居
台湾台北林安泰古厝


漳州、泉州派建筑大木结构的差异[14]
构件 漳州派 泉州派
  • 用料较粗壮,梭柱收分明显
  • 用料较修长
  • 断面使用圆或方形,用料较大
  • 断面多用圆形,用料较小
步口通梁
  • 梁头常伸出吊筒,并雕以龙头
  • 梁头止于吊筒,外以木雕封套
束木(月梁)
  • 月梁作肥身或平板枋形
  • 束木置于叠斗的上层,直接承受桁木
  • 月梁作肥身断面,上凸下凹
  • 有时束木不直接承受桁木
瓜筒(瓜柱)
  • 瓜筒多呈圆球的南瓜形
  • 瓜筒多呈修长的木瓜形
  • 多用简单的方斗
  • 多用桃弯斗、六角斗、八角斗、圆斗
  • 多用造型多变的螭虎拱或草尾拱,拱身呈弯形
  • 多用简洁的葫芦平拱或关刀拱,拱较平直
鸡舌拱
  • 常省略鸡舌拱,直接以半圆槽的斗承受桁
  • 用料较大,拱头倒勾
栋架
  • 坡度较平缓,桁木间距较大,架数较少
  • 架数较多且坡度较陡峭,有如穿斗式屋架,喜作假四垂
闽南沿海传统民居布局组合[15][16]
基本布局
(街路厝)
附属建筑 室外院落 分布
【一条龙】
三间张单落厝
漳州、泉州较常见
前埕
【三合院】
三间张榉头止
四间张榉头止
五间张榉头止
漳州、厦门较常见三间张
泉州较常见五间张
前埕
回向 前埕
单护厝 前埕
双护厝 前埕
三护厝 前埕
【四合院】
三间张两落大厝
四间张两落大厝
五间张两落大厝
漳州、厦门较常见三间张
泉州较常见五间张
前埕
单埕头楼 前埕
双埕头楼 前埕
单突规房
单护厝
单护厝 前埕
双护厝 前埕
单护厝+回向 前埕
双护厝+回向 前埕
单护厝+单埕头楼 前埕
双护厝+单埕头楼 前埕
双护厝+双埕头楼 前埕
双护厝+单埕头楼+回向 前埕
双护厝+双埕头楼+回向 前埕
单护厝 前埕+单侧院
双护厝+回向 前埕+后界土
单护厝+单埕头楼 前埕+单侧院
单护厝 前埕+单侧院+后界土
双护厝 前埕+双侧院+后界土
【三合院、四合院组合】
三间张两落榉头止
五间张两落榉头止
前埕 泉州较常见
单护厝 前埕
双护厝+双埕头楼 前埕
【四合院】
三间张三落大厝
五间张三落大厝
前埕 漳州、厦门较常见三间张
漳州、泉州较常见五间张
回向 前埕
单护厝 前埕
双护厝 前埕
【四合院】
三间张多落大厝
五间张多落大厝
前埕 厦门、泉州较常见三间张
漳州较常见五间张
双护厝 前埕
【名词解释】
大厝身 民居建筑的主体,由各落及榉头组成。
衡量建筑面阔的标准,厦门、泉州称“开间”为“间张”,漳州为“间过”。
以三间张、五间张较常见,单落规(四间张)较少。
衡量建筑进深的标准,泉州也称为“进”。
榉头 两落之间的厢房,漳州、厦门称为“伸脚”,可作为厨房或闲杂间。
榉头止 单榉头(泉州):漳州称为“下山虎”,厦门为“四房二伸脚”。
双榉头(泉州):漳州称为“爬狮”,厦门为“四房四伸脚”。
漳州、厦门两种形式皆有。
两落大厝 漳州称为“四点金”。
第一进为“下落”,门厅所在;第二进为“顶落(上落)”,大厅及主要居住用房所在。
下落、顶落以及榉头围合成的空间,称为“天井”或“深井”,常铺以条石。
护厝 保护大厝身的纵向建筑,用于扩充居住空间,又称为“护龙”、“护甲”。
埕头楼 前埕两侧加建的纵向附属建筑,用于储藏,较少居住。
泉州称为“埕头楼”,厦门、漳州称为“护厝头”。
回向 前埕前方设置的单层横向建筑,对大厝身有遮挡海风及加强防御的作用。
可用于储藏、书房、店面以及居住,泉州地区较常见。
突规房 紧邻三间张大厝加建的纵向房屋,增补使用空间。
前埕 大厝正前方的空地,可铺设条石或红砖,成为“石埕”或“砖埕”。
可环以围墙区隔前埕和外界,此墙又称为“墙街”或“埕围”。
一般在大门前方左右两侧或单侧设门,称为“墙街门”,门上设屋顶则称为“门路亭”。
正对大门处的埕围,可增高建为“照壁”,饰以镇煞的图案。
侧院 大厝一侧的空地,可作为巷路、花园或将来扩建突规房甚至护厝,厦门较常见。
后界土 大厝后方的空地,可作为后院或将来扩建之用,泉州、厦门较常见。

服饰

编辑

早期服饰为汉服唐装,现代大多以西装衬衫为主要服饰。

福建水师军官之女肖像,胡博·华士作
惠安女塑像

惠安女惠安查某[a])服饰为一种闽南的特色文化,是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7]

饮食

编辑
蚵仔煎
润饼
肉圆、肉粽与四神汤
面线糊
丸仔汤
各色红龟粿
绿豆糕
贡糖
曼煎粿
帕托克印度尼西亚语Patuk, Gunungkidul肉饼爪哇语Bakpia Pathok

闽南人历来讲究饮食,形成“鲜、香、淡”的独特风味,在色香味上独树一帜。饮食注重口味、营养、多样,一般喜酸甜而不喜辛辣,喜清淡而不喜油腻。饮食种类繁多,有小菜、热菜、汤羹、主食、甜点、水果六种类别。厨师利用丰厚的特产,融合了闽南潮汕等地方美食“炒、炸、煎、烩”等传统工艺,综合体现了各地闽南民系人饮食的特色。蚵仔煎、鱼仔糜、鱼丸、丸仔汤、面线糊、糯米肠肉粽等等皆为各地闽南人居住地区饮食的著名代表。

闽南当地菜肴、点心、肉品及传统饮品 [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
种类 品名 备注
牛肉炕块 牛肉块川烫去腥污,以老姜、桂皮当归八角、酱油、绍兴酒等调料炖煮至酥烂。
牛排 带肉牛肋骨切段,川烫去腥污,与中药材、咖喱、冰糖等调料炖煮至酥烂,汤汁呈金黄色。
牛肉羹 牛肉除去筋膜,捶打成泥,与调料、番薯粉搅拌均匀,分次捏成不规则状下锅川烫捞出,
再与调料勾芡成羹汤。
牛肉丸 即牛肉扛丸。牛后腿肉除去筋膜,捶打成泥,与调料、淀粉搅拌均匀,分次捏出丸状下锅川烫捞出,
可煮牛骨汤或切丁和蔬菜拌炒。
牛头狮 即牛肉火锅,以多个部位的牛肉与其他配料熬煮。
风肠 猪前腿肉切丁,与料理酒、调味料搅拌均匀后腌渍。猪小肠洗净,以棉线束紧一端,填入腌渍猪肉,
两端束紧吊挂阴干数日。
烟肠 风肠馅料加入番薯粉搅拌均匀,灌肠后不阴干,水煮捞起食用。
封猪脚 带骨猪蹄川烫去腥污,沥干水分下锅油炸,捞起与配料、调味料、料理酒及中药材炖煮。
捆蹄 去骨猪蹄涂抹调味料,以棉线捆紧腌渍数日,再放入卤包加水蒸熟,切片调味后食用。
肉圆 即猪肉扛丸,以猪后腿肉制作。
猪血汤 汤底为大骨汤加中药材,放入猪料(凝固猪血)、葱花、猪大肠、猪油粕。可添加醋肉、油条食用。
扁食 猪绞肉加入虾米、葱花、红葱头的细末以及淀粉搅拌均匀,填入扁食皮收合捏紧,放入大骨汤煮熟。
烧卖 馅料量较扁食多,且烧卖皮并不收合至顶部,蒸熟后食用。
五香 或称“鸡卷”。猪绞肉加入荸荠丁、葱花、鸡蛋、番薯粉及调味料搅拌均匀,以豆皮卷成长条油炸。
醋肉 猪肉切块,和料理酒、醋搓揉均匀,沾番薯粉入锅煎炸。
酱瓜肉 酱瓜、香菇、红葱头切碎与猪绞肉、调味料翻炒焖煮或搅拌均匀蒸熟。
盐鸡 童子鸡放血、去毛后,扒去腹内(内脏)置于锅中,以盐覆盖整只鸡烹煮。
麻油鸡 鸡肉、麻油及调味料进行腌渍,老姜切片与麻油翻炒至焦脆,腌渍鸡肉、配料及料理酒先行焖煮,
再放入麻油姜片。
菠萝胗花 鸡胗或鸭胗切花,以料理酒腌渍去腥,入锅加调味料翻炒,再加入切块的菠萝焖煮。
盐烧鸭 全鸭与调味料、姜片放入内锅,砂或盐放入外锅,隔热烹煮。
芋香烧鸭 芋头切条川烫,鸭肉切条煎炒,再与肉汤、调味料及绍兴酒焖煮。
咸水鸭 全鸭放血、去毛,扒去内脏改填以调味料腌渍数日,川烫去腥污,捞起切块调味。
冬粉鸭 鸭汤加入鸭内脏、鸭血、姜片、冬粉、葱花、芫荽以及经过调味的鸭肉。
鸭仔糜 鸭肉与老姜、当归煮熟,放凉后切丁,加入大骨汤、鸭汤、米饭及调味料烹煮。
水产 鱼丸 鳗鱼狗母鱼马鲛之鱼浆,和水、番薯粉搅拌,分次捏出丸状,填以猪肉为内馅,下锅川烫捞出。
鱼松 大黄鱼狗母鱼巴朗鱼或杂鱼,蒸熟后剔除鱼骨,以花生油煎炒搅碎成黄色的鱼茸,
再添加白糖、老酒制成。
鱼卷 鳗鱼狗母鱼马鲛之鱼浆,和水、清粉(番薯粉)搅拌,
并调以油葱、荸荠、葱、姜、扁鱼、虾米,卷成条状蒸熟,可进一步清炖或油炸。
玉盏豆腐 鳜鱼肉泥和鸭卵清、面粉、淀粉搅拌成鱼浆,放入酒盏,填入虾米、猪肉、扁鱼等切碎制成的内馅,
再覆盖一层鱼浆,最后洒上切碎的香菇、葱、煎熟的鸭卵仁薄片等细丁蒸熟。
马鲛羹 马鲛肉和鸡蛋白、白糖、番薯粉、料理酒混合后搅拌成泥,分次捏成不规则状下锅川烫捞出,
再与调料勾芡成羹汤。
鱼仔糜 汤底为大骨汤,放入糯米饭搅拌,再加入加力鱼丁、猪肉丁、配料、调味料及料理酒烹煮。
炸糟鳗 鳗鱼洗净切块,与姜泥、蒜泥、鸡蛋、红糟、五香粉及料理酒搅拌均匀进行腌渍,
再涂抹番薯粉入锅油炸。
章鱼 小章鱼沾醋、辣酱、香油以及姜丝食用。
鲎羹 肉、鲎膏与调料勾芡煮至浓稠状,可加上醋、姜丝、蒜泥食用。
桂花蠘 梭子蟹之蟹肉、蟹黄,加上打散的鸡蛋、鸭蛋以及芹菜段、荸荠丁、肥猪肉丁,搅拌煎炒,
呈红、黄、白相间之色泽,犹如八月的桂花。食用前添加香油及芫荽
虾枣 鲜虾剥壳去除背部肠泥后拍碎,与猪肉、荸荠、盐水搅拌成糊,再捏成丸油炸至金黄色,状似金枣
蚵䭔 粉浆舀在圆勺内,放入蚵及切碎的葱、蒜和其他蔬菜配料,入锅油炸至金黄色。
蚵仔煎 蚵仔加入粉浆、蒜苗、鸡蛋翻炒,淋上酱汁食用。
炒花蛤 花蛤泡水吐沙,与姜丝、蒜末、碎辣椒、酱油、醋及酱料翻炒并焖熟。
清炖竹蛏 竹蛏泡水吐沙,与姜丝、料理酒浸泡再行炖煮。
土笋冻 土笋(可口革囊星虫)置于水中,吐出秽物后熬煮出胶质,待其冷却凝结即为土笋冻。
炒海金针 海金针(裸体方革星虫)置于水中,吐出秽物后与金针菇、豆芽菜拌炒。
面粉 卤面 汤底为大骨汤,放入炸物、卤料、虾仁、鱿鱼干、笋丝、香菇丝、金针花,打入鸡蛋搅拌并勾芡,
再加入黄面及蔬菜。
虾面 汤底为虾汤,加入黄面、虾仁、鱼丸、蔬菜。
沙茶面 汤底为大骨汤、沙茶酱,加入黄面、肉类、蔬菜。
手抓面 将黄面卷成面饼,涂抹酱料并放入炸物食用。
面线糊 汤底为大骨汤或海鲜熬制的汤,放入面线并勾芡,再加上海鲜、炸物或卤料。
发糕 面粉与糖、酵母粉、配料搅拌均匀,静置发酵,蒸熟后放凉切块食用。
满煎粿 面粉与鸡蛋、糖、酵母粉搅拌均匀,静置发酵,再倒入锅中加热,铺上花生、芝麻甜馅,继续加热,
对折成半圆形切块食用。
油炸鬼 或称“油炸粿”,即油条,亦常搭配羹、汤食用。
马蹄酥 面粉、水及白糖搅拌均匀,部分面团揉入馅料擀成中层面皮,以无馅的上下层夹合中层,入锅油炸。
蒜蓉枝 或称“索仔股”、“索仔条”,为麻花的一种。面团切成长条,拧出双股绳索缠绕的螺旋形状,
下锅油炸后捞起放凉,再浸泡添加蒜蓉的糖水,待蒜蓉糖衣凝结,恰似寒树挂霜。
枕头饼 面粉与猪油搅拌均匀,静置发酵,再加水擀入奶油,制作酥皮面团。将猪肉、冬瓜糖切丁,
与芝麻粉、花生粉及白糖混合成内馅,填入分次捏制的小长方条枕头状酥皮面团,入锅油炸捞起。
虎咬草 空心烧饼撞出一个缺口(虎口),放入花生糖(虎舌),饼皮内侧抹上甜辣酱(老虎口水),
再夹入芫荽(草)。
润饼 润饼皮铺平,放上蔬菜、海鲜、肉类、煎蛋丝、豆制品、花生粉及糖粉,包裹成卷。
面茶 面粉炒至暗黄色后过筛,再与油葱酥、白糖、芝麻(或花生粉)搅拌均匀。可冲泡开水呈糊状食用。
食饭米 菜饭 以猪油煎炸红葱头,放入葱花、虾米、香菇、木耳、豆类、蔬菜、炸豆腐或蚵干翻炒,
再加水和米饭焖煮。
菜头粿 米加水研磨成浆,加入菜头签(萝卜刨丝)熬煮并持续搅拌粿浆,粿浆蒸熟后可切片沾面粉浆油炸,
并沾酱食用。
碗粿 米浆与馅料盛入碗中蒸熟,划碎叉起沾酱食用。
九重粿 米浆蒸熟后再覆盖一层蒸煮,直至九层。每层可混入不同成分呈现相异颜色。
炒粿条 粿皮晒干后切成一指宽的粿条,加入调味料、蛋类、蔬菜及肉类翻炒。
炒米粉 米粉川烫沥干,调味料、香菇丝、海鲜、蔬菜及肉类先行翻炒,再放入米粉搅拌均匀焖熟。
米筛目 米浆用布袋压挤出水分成为“粿粹”,与番薯粉搅拌成团,再揉捏成细条,煮熟后捞起冷却。
可做为甜食或咸食。
鼎边糊 米浆浇入热锅边形成薄皮,再铲入卤汤,放入芫荽、猪肉、猪血、海鲜、卤料及油条。
米芳 或称“米香”。米煮熟后晒干,入锅油炸捞起,与炒花生、熬热的麦芽膏混合均匀,擀成厚片,
冷却后切块食用。
糯米 油饭 糯米浸泡后,沥干蒸熟,先行翻炒配料及调味料,加入糯米饭搅拌翻炒均匀,再放入芫荽。
肉粽 糯米洗净与油葱酥、卤汁翻炒,加上卤三层肉、香菇、笋干、鱿鱼干、虾米、调味料,
及莲子或栗子、鸡蛋或鸭蛋,以竹叶包裹捆好,浸入沸水煮熟。
豆粽 主要添加豆类做为粽料。
碱粽 糯米浸泡碱水后,以竹叶包裹捆好浸入沸水煮熟,可沾糖食用或切片煎至外表焦脆。
糯米肠 猪大肠去除油脂后洗净,填入浸泡过的糯米,两头束紧蒸熟。可切片煎至外表焦脆沾白糖食用。
米血糕 糯米浸泡后,加入新鲜液体猪血搅拌均匀蒸熟。可切块沾花生粉、姜醋汁或油炸、煮汤食用。
双糕润 糯米浸泡后磨碎,舂至适当的黏性,分别加入红、白糖贴合出双色双层或三层糕体,
洒上配料后蒸熟,切块食用。
茯苓糕 糯米粉、茯苓粉及糖粉混合均匀过筛后,沾水产生颗粒,将颗粒揉细,再重复将湿粉过筛、揉细。
放一层湿粉入蒸笼,铺上馅料,再覆盖一层湿粉,蒸熟后切块食用。
桔红糕 炒糯米粉、蜜制金桔碎末及红麹粉加入糖水搅拌,分小团搓成长条,再切出小圆柱沾满白糖。
红龟粿 糯米加水研磨成浆,以食用红粉染色,填入豆沙、花生或芝麻甜馅,蒸熟后用龟粿模压出花纹。
鼠麹粿 做法与红龟粿相似,改以鼠麹草混入糯米团染色。
麻蓼 或称“麻粩”、“麻枣”。糯米浸泡后蒸熟,舂出适当黏性,米团切成长条后晒干,入锅油炸捞起。
与麦芽糖浆翻炒,再沾上炒热的芝麻粒并覆盖整个表面。
碱糍 糯米浸泡草碱水,磨浆去除水分舂制而成的麻糍
藿米 藿米糍 藿米蒸熟,再舂制而成。可加糖或以配料拌炒为咸食。
淀粉 炒冬粉 冬粉浸泡软化,先行翻炒配料,再加入冬粉继续翻炒并调味。
番薯 番薯粉团 番薯粉加水与配料搅拌均匀,分次捏出小团后煎炒或蒸熟,可和蔬菜、海鲜、米粉、面线煮成咸汤。
炸枣 番薯泥与糯米粉、白糖搅拌均匀后分成小丸或小圆条,包入馅料入锅油炸。
芋头 八宝芋泥 芋头去皮后蒸熟,擀成芋泥,与油葱酥、糖、猪油搅拌均匀后,以一半芋泥铺底,
放入八种配料制成的内馅,再覆盖另一半芋泥,进行第二次蒸煮。
芋圆 芋签(芋头刨丝)与番薯粉搅拌,分次捏成丸,包入猪肉、虾米、葱花、调味料制成的内馅,
蒸熟后可沾糖粉、花生粉、辣酱或煮大骨汤食用。
芋包 白米磨浆和芋泥搅拌均匀,挤出水分,以一半铺底,放入甜馅或咸馅,再覆盖另一半进行蒸煮。
大豆 豆奶 豆浆
豆腐花 豆花,可放入甜汤或加入卤料食用,甜咸均有。
水灵丸 豆腐压成泥并挤出水分,将碎香菇、碎花生、蔬菜与豆腐泥、调味料搅拌均匀,分次捏成丸状蒸熟。
绿豆 翰林糕 即绿豆糕。
绿豆粉粿 绿豆浸泡后磨浆,除去渣滓,再沉淀晒干制成绿豆粉。将绿豆粉混合糖水加热,持续搅拌,
放凉后凝结成块。
石花菜 石花膏 即洋菜冻,可加入配料及糖水食用。
仙草 仙草粿 即仙草冻,可加入配料及糖水食用。
麦芽膏、明糖、贡糖。
蔬果干 柿饼 柿干。
檬脯 柠檬干。
蜜橘 以大金橘蜜渍。
冬瓜条 冬瓜条浸泡石灰水,加糖熬煮成冬瓜糖。
茶酒 糯米酒、米烧酒、番薯酒、高粱酒、绍兴酒。
石亭绿、乌龙茶(茶种相当多样)。

茶文化

编辑

工夫茶Kang-hu-tê)是闽南泉漳厦、广东潮汕以及台湾十分流行的茶文化;“工夫”一词即代表为一种仔细讲究且费时费工的茶艺精神。[41]这项茶艺“工夫”除了表现在制茶与泡茶等准备方面之外,也充分还表现在品饮和茶具等享受方面。因此,闽南人将饮茶的行为曰作“食茶(chia̍h-tê)”,与吃饭进食同等庄重。 漳州乃水仙之乡,安溪是鐡观音及乌龙茶的原产地

家族

编辑

在闽南的文化中,蕴含着“重乡崇祖”的文明内涵,闽南人的家族本位以及注重本土的精神从许多方面能够看出端倪。闽南人十分注重本身文化与语言的传承,多数闽南人皆十分强调宗族血缘与同乡情怀,借由撰修祖谱、建设祠堂来凝聚血缘文化的关系。此外,闽南人亦借着追溯本族历史、传承闽南语言文化、沿袭岁时习俗以及传承民间信仰来巩固文化脉络的延续。传统闽南文化中亦看中生子,重男轻女。[42]

人文艺术

编辑

音乐

编辑

南管

编辑

南管,原称弦管,于各地又有南音、南乐、五音、郎君乐、御前清曲、御前清音、泉州南音、福建南音等别称[43]

南管的历史相当悠久,是典型的汉族音乐模式,属于丝竹型的中国传统音乐[44];南管乐曲分有指、谱、曲三类,“指”又称指套,即套曲,为有谱、有词、有人物故事可供演唱之内容者。“谱”指乐器演奏曲,“曲”又称唱曲,即散曲,为供演唱之单曲。南管音乐为古老中国汉族传统音乐,以泉州一带为发源地,流传于现今的台湾闽南裔族群聚居地区和闽南语系泉漳话地区[45],传承了汉魏以来的古乐遗风[46]。 与智化寺京音乐等,为现存最古老的几个合奏乐种[47][48]。在台湾,与具有北方特色的北管相对[49]

南音以五人之间的合奏为主[50],五样乐器各有专属的定位,演奏时可听见各乐器的细致乐音,相辅相成、不相杂沓[51],包括拍板、琵琶、三弦、洞箫、二弦。有纯器乐演奏曲,也有执拍者歌唱的曲目。曲调高雅,素有千载清音的美誉[52]。因作为闽南地区的核心乐种,被诸多闽南剧种吸收运用[53],如梨園戲[54]、泉州木偶戏等等。2009年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无形文化遗产代表名录,流传于中国的厦门泉州漳州,以及台湾、东南亚的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华裔闽南人聚居地诸地[55]

歌仔

编辑

歌仔(Koa-á)是闽南语民歌、小曲的通称。

潮州音乐

编辑

潮州音乐,简称潮乐,是主要流传于广东潮汕地区的传统音乐,有“唐宋遗音”、“华夏正声”之称。潮州音乐大致可分为锣鼓乐、弦诗乐、细乐、庙堂音乐、外江音乐等。其中锣鼓乐属于广场乐,包括潮州大锣鼓、潮州小锣鼓、潮州苏锣鼓等;而弦诗乐、细乐、庙堂音乐、外江音乐等则属于室内乐。潮州音乐常用乐器约有20余种,最具有本地特色的是二弦、唢呐、深波等 [56]

戏剧

编辑


布袋戏
悬丝傀儡戏
梨园戏
高甲戏
歌仔戏
潮剧
白字戏

梨园戏

编辑

梨园戏发源于宋元时期的泉州,与浙江的南戏并称为“搬演南宋戏文唱念声腔”的“闽浙之音”,距今已有八百余年的历史,被誉为“古南戏活化石”。梨园戏广泛流播于福建泉州、漳州、厦门、台湾与东南亚闽南裔华人聚居区。

梨园戏可分为“上路”、“下南”及“小梨园”(七子戏)三大流派,前两者又称大梨园。每个流派风格与剧目不尽相同,三大流派各有其代表剧目,称为十八棚头。常见剧目有《陈三五娘》、《吕蒙正》、《郭华》、《朱弁》、《王十朋》等(梨园戏剧目大多数是用男主角来命名)。

演唱的曲调和乐队、乐器系福建南音(南管)系统,在台湾的戏路以小梨园为主,因此较常称为南管戏或是七子戏(小梨园)。2006年5月20日,梨园戏被列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演员曾静萍得到2次中国戏剧梅花奖,在2009年全国人大会议上,她提议将传统戏曲研究纳入学校课程。[57]

高甲戏

编辑

高甲戏,又叫“戈甲戏”、“九角戏”、“九甲戏”、“交加戏”,以闽南语为媒介语进行表演,是福建主要剧种之一,最初起源于合兴戏发源于福建泉州,流行于闽南地区,台湾和东南亚闽南裔华人聚居之地。高甲戏的音乐曲牌以泉州南音为主,兼收傀儡调和民间小调,具有浓郁的闽南地方韵味。

高甲戏剧目有六百多种,包括《大闹花府》、《斩黄袍》、《林文生告御状》、《管甫送》、《杏元思钗》、《孟姜女》、《番婆弄》等,来源多样化,大部分是从提线木偶戏、梨园戏、徽戏弋阳腔京剧吸收过来的。 角色行当有生、旦、丑、净、贴、外、末、北(净)、杂等,尤其擅长丑角表演。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泉州市高甲戏传承中心(泉州市高甲戏剧团、泉州市打城戏传承中心、泉州市打城戏传习所)、厦门市金莲陞高甲剧团获得“高甲戏”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歌仔戏(芗剧)

编辑

闽台歌仔戏(芗剧)为闽南人代表戏曲之一,歌仔戏为发源于台湾宜兰的本土汉文剧种,约产生于台湾日治时期1900年代前后。歌仔戏正式的雏形为宜兰本地的落地扫,吸收车鼓弄等元素,慢慢发展成小戏。而后又学习昆曲高甲戏乱弹戏京剧等各类大戏逐渐具备完整的戏曲形式。

歌仔戏于民国十四年回传入福建厦门,自此流行于流行于闽南地区,并成为福建省五大剧种之一;1927年传入东南亚闽南裔华人聚居区。歌仔戏(芗剧)使用闽南方言演唱,角色行当有生、旦、丑、净,其中前净行为受北管京剧影响而增加的行当。[58]

歌仔戏(芗剧)唱腔质朴醇厚、悠扬典雅,兼有锦歌类(老歌仔戏曲调)、哭调类、新调类等曲腔,唱腔结构属“板腔体”。[59]
主要特色乐器有壳仔弦、鸭母笛()、月琴大广弦。 2006年5月20日,歌仔戏(芗剧)被列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的第1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序号208,编号 Ⅳ—64。

潮剧

编辑

潮剧,又称潮州戏、潮音戏、潮州白字戏,是用闽南语潮州方言演唱,在丑生(角色)有突出表现[60]的地方戏曲,在明朝开始形成后,流行于广东潮汕闽南等地,并随潮州人传播到港澳台上海,以及海外的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柬埔寨越南东南亚欧美地区,是中国对外最有影响的地方戏剧之一。潮剧历史悠久,也是中国最古老的地方剧种之一,属南戏的一支,时称为潮腔潮调泉潮雅调,为明代南戏五大声腔之一[61]。明朝嘉靖丙寅年(1566年)刊本《荔镜记[注 1],是迄今所能见到的最早一个运用“泉潮腔”演唱的演出剧本。它于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62]

白字戏

编辑

白字戏,原指中国广东省粤东地区流行的以粤东闽语演唱而得名的戏曲剧种:潮州白字戏和海陆丰白字戏[63]。潮州白字戏后来演变成潮剧,而海陆丰地区仍称白字戏,白字戏之名现在所指是海陆丰白字戏。

白字戏都在海内外的潮州人鹤佬人聚落盛行,在通行鹤佬白话的台湾也曾大大流行,清代的台湾很兴盛白字戏和正字戏,二十世纪初时还有职业的潮州戏班,现时台湾已没有在地职业白字戏剧团。

潮剧和海陆丰(汕尾)白字戏都列进了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64]现存有“海丰县白字戏剧团”。

布袋戏

编辑

布袋戏(Pò-tē-hì),又称掌中戏、笼底戏,源于17世纪的福建泉州,为闽南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布偶戏剧,主要流行于闽南以及台湾。在台湾,更发展出电视布袋戏,以霹雳布袋戏最为有名。公元1993年,霹雳成立首家以布袋戏播放为核心的独立电视台“霹雳卫星电视台”。

悬丝傀儡戏

编辑

悬丝傀儡戏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传统戏剧形式,主要发祥地在福建泉州,也叫作泉州提线木偶戏。其起源于汉代,盛行于唐代,具有巫文化和“人神沟通”等性质;同时,传统的提线木偶戏剧目采用了木偶头雕刻工艺,隐含了民间信仰及婚丧喜庆等习俗,是闽南地区人民生老病死礼俗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2006年5月20日,泉州悬丝傀儡戏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Ⅳ-92。

傀儡戏在台湾地区俗称“嘉礼戏”,与闽南一样,基本上伴随生命礼俗信仰而存在;在台湾南部地区较偏重喜庆祈福的酬神仪式,而在台湾北部地区则重视驱邪禳灾的宗教功能。 表演时艺师以十余根丝线操纵人偶各处关节,以做出模仿真人动作。此演出一般作为除煞洁净之用;也就是说,若一地发生不平安之事,人们会聘请操偶师傅前来演出包含偶戏的道教仪式;其中有请神定棚跳锺馗(演出于车祸淹溺之除煞、普渡、谢土开庄等)等仪式,艺师因此必须学习多种道教法术,其养成因而辛苦耗时。此外,传统习俗上不允许不相干人等在旁观看仪式进行。因前述条件限制加上时代变迁,相关技艺已逐渐失传散轶。

宜兰地区因汉人移民多自漳州,曾存在许多傀儡戏团,其伴奏音乐多为北管;近年仅存福龙轩傀儡戏剧团、新福轩傀儡戏剧团及协福轩傀儡戏剧团等。[65]在南部地区(高雄台南)的傀儡同属泉州派别,演出形制类似。田都元帅(又称相公爷)为南部傀儡戏戏神,在其宗教仪式中扮演请神及送神的主祭角色。目前除一些仪式性戏文外,已无长篇戏文。

现今高雄的锦飞凤傀儡戏剧团是台湾唯一扩及文化场展演的职业傀儡戏剧团,外岛地区则有金门傀儡戏剧团。两者皆以艺文展演、校园巡回等方式推广傀儡戏。

雕刻

编辑
 
何朝宗的文殊菩萨白瓷雕像作品

座落于泉州清源山的9尊石造雕像为为宋元时期闽南的重要宗教遗迹,包括老君岩瑞像岩赐恩岩弥陀岩碧霄岩西峰岩千手岩等等,涵盖道教大乘佛教以及藏传佛教等宗教象征。其中,老君岩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宋代道教石像,除具有很高的艺术和历史价值之外,也是泉州清源山的标志性观光景点。9尊石造像于2001年所公布的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并称为“清源山石造像”。

明代泉州德化雕刻家何朝宗善于白瓷雕塑,其作品多为神仙、佛像,弥勒罗汉观音等,为当时知名的雕刻家。然而,现存的何朝宗作品已寥寥无几。北京故宫上海、福建、广东等地博物馆收藏的何朝宗作品都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而其瓷塑作品于欧美、日本以及东南亚各国也被列为国宝级的艺术文物,为闽南德化瓷塑赢得高度的国际声誉与关注。

绘画

编辑

武术

编辑
 
泉州清源山老君岩石造像

闽南泉州是南拳少林武术的发祥之地,以俞大猷的“俞公棍”为源头。[66]俞公棍为“荆楚长剑”与“杨家枪”所混合而成的一种棍术战技。俞大猷尔后又将其所创之棍术编纂成《剑经》流传于世,详细载录长兵器的“剑”、“射”、“阵”等战法,并认为棍术是“艺中魁首”。

明代末期,闽南永春开始发展出一种新兴拳术:白鹤拳。发展初期并无系统,后来渐次根据姿势特性而发展出四个派别,飞、鸣、宿、食等四类。

科技发明

编辑

造船术

编辑

隋唐五代,泉州港是中国四大对外港口之一,泉州造船业的规模与发展已是中国第一,尤擅于制造海船。福建(含福、泉二州)于唐朝时代,已经有能力建造出千(五六十吨重)的大船舰。[67]航海的技术也逐渐提升,以日月星宿等天文观察来定位与导航,也懂得利用季风顺风来掌握航程。泉州人所发明革命性的水密隔舱技术与工艺,更使泉州福船得以提高远洋航行的安全性;此时,泉州所造之海船已具有船身巨大、结构坚固、载重量大以及抗风力强等优良特点。[68]宋、元二朝,泉州港的海运贸易进入鼎盛时期,成为当时中国的造船中心,无论是质是量皆为当时之龙头。[69]

天文机械

编辑

医药化学

编辑

军火科技

编辑
 
于《武经总要》中所收录的各式火焰喷射器描摹图。

宋代晋江籍大学士曾公亮所主持编纂的军事巨作《武经总要》至今仍流传于世,其中除了丰富记载了各式海船战舰及投石机等作战机械以及传统兵器之外,它更是世界上最早含有硝石硫磺木炭等成分火药配方的记录。此外,书中更收录了多种当时所使用的先进火器示意图。其中大篇幅介绍了武器的制造,对科学技术史以及宋代军事思维和兵法的研究也有很重要的影响。

无形文化

编辑

航海

编辑

拥有优秀的造船技术,闽南人的民族史上更有众多的优秀航海家永乐帝统治时代,郑和曾多次出航西洋,郑和本人的航海知识与经验较浅,舰队的管理与航线的规划多由闽南龙岩县出身的王景弘负责统辖。二次下西洋时,王景弘更出使占城;七次下西洋时,郑和于古里去世,舰队由王景弘率领回明国。[70]明代末期,闽南倭寇戚继光俞大猷等朝廷将领相互对峙、彼此消长。闽南倭寇集团的始祖可以追溯至泉州人李旦,其事业由其子李国助所继承;此外,又有颜思齐郑芝龙等大海商的崛起。闽南籍倭寇的抢劫领域遍布中国大陆日本台湾以及东南亚各地,是影响力极大的海洋势力,当时的西洋海权国家更昵称李旦为中国甲必丹Kapitan Cina)。

至于郑芝龙则是在击败许心素刘香等闽粤海贼后,确立起日后明郑势力的根基。郑芝龙降清被软禁于北京后,其子郑成功继承了他的海上势力,帮助南明对抗清军,成为明郑领袖,驱逐荷兰人控制台湾、澎湖及闽南周边岛屿。1683年,清军在的闽籍将领施琅的帮助下取得澎湖海战的决定性胜利,进而将台湾纳入领土。明郑势力消逝后,闽南海贼仍持续兴盛,最为著名的便是曾一度称霸东海闽海南海的镇海王蔡牵

清代巡台御史黄叔璥描写之际的台湾:海船多漳、泉商贾,海壖弹丸,商旅辐辏,器物流通,实有资于内地。

台湾当地漳泉船户贸易项目[71]
地区 采买(除于内地贩售者外,其余运回台湾) 贩售
关东 药材、瓜子、松子、子、海参、银鱼、蛏干 乌茶、黄茶、糖、面、胡椒苏木
绸缎、布匹、碗、纸
山东 紫草、药材、麦、豆、盐、肉、红枣、核桃、柿饼
白蜡、茧绸
糖、胡椒苏木
粗细碗碟、杉枋、纸
江苏 牛油、金腿、包酒、惠泉酒
布匹、纱缎、枲绵、凉煖帽子
糖、鱼翅
浙江 绫罗、绵绸、绉纱、湖帕、绒线、绵花、草席
建宁
福州 干笋、香菰
大小杉料
兴化 杉板、砖瓦
泉州 磁器(瓷器)、纸张
同安县厦门 米、麦、菽、豆、黑白糖饧、番薯、鹿肉
漳州 柑、柚、青果、橘饼、柿饼
丝线、漳纱、翦绒、纸料、烟、布、草席、砖瓦、小杉料、鼎铛、雨伞
朝鲜王朝官方记载含有闽南人的海船贸易[72][73][74]
西元 事件经过 发现地点
1686
  • 自同安县厦门港发船,持方丝䌷、白丝段子、白糖、茶叶、药材、牟边纸
  • 往日本长崎岛贸金、银、铜
  • 途中遭东南风漂至朝鲜,42人溺毙,9人生还
全罗道顺天府金鳌岛(금오도)
全罗南道丽水市南面
1688
  • 自浙江宁波府定海县普陀山发船,持砂糖、药材、䌷子、大米
  • 往南京、苏州贸人参、绵花、靑蓝布
  • 途中遭西北风漂至朝鲜,48人溺毙,15人生还
全罗道济州牧济州岛(제주도)
1704
  • 持羽段、花䌷、砂糖、药材、苏木、皮子
  • 往日本长崎岛贸易
  • 途中遭风漂至朝鲜,全数生还
全罗道海南县甑岛(증도)
全罗南道海南郡门内面
1704
  • 自同安县厦门港发船,持苏木、白糖、乌漆、乌糖、犀角、象牙、黑角、
    藤黄、牛皮、鹿皮、鱼皮、乌𬬿、萪藤、大枫子、槟榔、银朱、水粉
  • 往日本长崎岛贸红铜、金、银、鲍鱼海参、漆器、铜器
  • 途中遭风漂至朝鲜,3人溺毙,113人生还
全罗道珍岛郡南桃浦(남도포)
全罗南道珍岛郡临淮面
1713
  • 持砂糖
  • 往日本贸易
  • 途中遭风漂至朝鲜,34人溺毙,8人生还
全罗道大静县毛瑟浦(모슬포)
济州道西归浦市大静邑
1725
  • 自江南松江府上海港发船
  • 往关东锦州府贸瓜子
  • 出锦州海口于山东海域遭风漂至朝鲜,全数生还
全罗道大静县大浦(대포)
济州道西归浦市中文洞
1740
  • 持黄茶、大布
  • 往关东锦州府贸瓜子
  • 往浙江宁波府
  • 途中遭西南风漂至朝鲜,全数生还
忠清道泰安郡安兴(안흥)
忠清南道泰安郡近兴面
1746
  • 往关东奉天府盖平县贸豆
  • 回福建途中遭风漂至朝鲜,全数生还
全罗道灵光郡鞍马岛(안마도)
全罗南道灵光郡落月面
1756
  • 自同安县发船,持各色糖
  • 往直隶天津府发卖
  • 往山东莱州府贸豆餠、粉干、黄豆、紫草、粮米
  • 出莱州海口遭风漂至朝鲜,3人溺毙,24人生还
全罗道灵光郡壬柄岛(임병도)
全罗南道灵光郡落月面
全罗道咸平县鼠头山(서두산)
1759
  • 自同安县厦门港发船
  • 往直隶天津府行商
  • 于山东海域遭风漂至朝鲜,全数生还
全罗道旌义县公泉浦(공천포)
济州道西归浦市南元邑
1760
  • 自同安县发船,持砂糖、武夷茶、粗碗
  • 往山东贸赤豆、棉花、木耳、薏仁、茧䌷
  • 回福建同安途中遭西风漂至朝鲜,全数生还
全罗道罗州牧慈恩岛(자은도)
全罗南道新安郡慈恩面
1777
  • 自关东奉天府盖州发船, 持黄豆、棉花、药材、面条、鱼、木耳、干蛤、山䌷
  • 于山东海域遭风漂至朝鲜,全数生还
黄海道长渊县吾义浦(오의포)
黄海南道龙渊郡
1777
  • 松江府上海县买卖
  • 往关东贸黄瓜子、乌豆、五味子
  • 出海口遭西风漂至朝鲜,全数生还
全罗道罗州牧飞禽岛(비금도)
全罗南道新安郡飞禽面
1777
  • 自龙溪县发船
  • 往关东锦州府贸黄豆、药材、棉花
  • 回福建途中于山东海域遭西北风漂至朝鲜,全数生还
全罗道罗州牧灵山岛(영산도)
全罗南道新安郡黑山面
1777
  • 自同安县厦门港发船,持糖货
  • 往关东锦州府锦县贸黄豆、瓜子、粉干、柴胡、棉花
  • 回福建途中于山东海域遭西北风漂至朝鲜,全数生还
全罗道罗州牧都草岛(도초도)
全罗南道新安郡都草面
1777
  • 持杂糖往江南贸茶叶
  • 往直隶天津府发卖
  • 往关东奉天府复州贸黄豆、绿豆、青豆
  • 回福建途中遭风漂至朝鲜,全数生还
全罗道珍岛郡讷玉岛(눌옥도)
全罗南道珍岛郡鸟岛面
1777
  • 自直隶天津府天津县大沽营发船, 持凉花(棉花)、枣子
  • 往广东贸易
  • 于山东登州府海域遭风漂至朝鲜,全数生还
全罗道茂长县九市浦(구시포)
全罗北道高敞郡上下面
1798
  • 漳州府海澄县船商,遭风漂至朝鲜,船户、舵工、水手共30人
  • 载有黄豆、青豆、绿豆、乌豆、糙米、纸、书籍,又有猫、犬、驯禽,畜于船上
  • 乘东风由海路返国
全罗道济州牧明月浦(명월포)
济州道济州市翰林邑
1801
  • 泉州府同安县25人,遭风漂至朝鲜
  • 长峯守军入往商船,窃饮船中酒沈醉不醒,又有商人财物见失,多人遭革职拿问
    ,财损由朝鲜官方折价赔偿
  • 舵桅俱折,从陆路返国
京畿道乔桐府长峯岛(장봉도)
仁川市瓮津郡北岛面
1810
  • 泉州府同安县29人,遭风漂至朝鲜
  • 船只破碎,从陆路返国
全罗道灵光郡荏子岛(임자도)
全罗南道新安郡荏子面
1813
  • 自同安县发船
  • 台湾府载糖
  • 往直隶天津府贸红黑枣、干葡萄、酸干(梅子干)、干小鱼、白米、烧酒
  • 回福建同安途中遭西北风漂至朝鲜,全数生还
全罗道扶安县格浦(격포)
全罗北道扶安郡边山面
1813 全罗道灵光郡荏子岛(임자도)
全罗南道新安郡荏子面
1813 全罗道灵光郡在远岛(재원도)
全罗南道新安郡荏子面
1819
  • 往关东锦州府贸豆子、瓜子、牛筋、甘草、杏仁
  • 于山东海域遭风漂至朝鲜,3人溺毙,27人生还
全罗道罗州牧慈恩岛(자은도)
全罗南道新安郡慈恩面
1825
  • 自海澄县发船,持各色糖货
  • 往关东奉天府盖平县贸黄豆、青豆、饭豆
  • 回福建海澄途中遭风漂至朝鲜,全数生还
全罗道罗州牧荷衣岛(하의도)
全罗南道新安郡荷衣面
1827
  • 泉州府同安县27人,遭风漂至朝鲜
  • 船只破碎,从陆路返国
平安道龙川府乭串岛(돌곶도)
平安北道盐州郡
1830
  • 泉州府同安县35人,遭风漂至朝鲜
  • 船只破伤,从陆路返国
全罗道灵光郡荏子岛(임자도)
全罗南道新安郡荏子面
1837
  • 自诏安县发船
  • 往广东潮州府饶平县载糖
  • 往直隶天津府贸烧酒
  • 往关东锦州府宁远州贸黄豆、绿豆、黑豆、白豆、黑枣
  • 回福建诏安途中遭风漂至朝鲜,全数生还
全罗道罗州牧黑山岛(흑산도)
全罗南道新安郡黑山面

闽学

编辑

商业

编辑

科举与仕宦

编辑

知府、府尹

编辑

明代,漳泉籍知府(或府尹)大多在南方地区任职,以邻接福建的广东、江西、浙江三地最为密集,北方则分布于华北东部。贯通南北的京杭大运河沿线,顺天河间东昌广平兖州淮安扬州镇江常州苏州嘉兴湖州以及杭州等十三府均具有漳泉籍知府(或府尹)。而具有漳泉籍知府(或府尹)的各府,在各省(福建除外)辖下之比重,呈现东南往西北逐步递减的趋势,如下表所示:

比重 两京十二布政使司
陕西、山西
少数府 云南、四川
半数府 河南
多数府 广西、贵州、湖广、山东、北直隶
全数府 广东、江西、浙江、南直隶

大多为进士出身,其次为举人。

非进士出身之知府[75][76][77]
姓名 籍贯 出身 官职
黄乔栋 晋江 以父黄光昇荫官 临安知府
史延云 晋江 以父史继偕荫官 南安知府
李启熊 晋江 以伯李廷机荫官 平越知府
张宓 惠安 以父张岳荫官 庆远知府
闻九皋 晋江 洪武年间茂才 广州知府
何晚龄 南靖 洪武年间贡生 黄州知府
王珤 南安 永乐年间贡生 广州知府
黄嵩 龙溪 宣德三年贡生 平乐知府
杨舆 晋江 正统年间荐辟 永州知府
蔡浩 龙溪 正统九年举人 琼州知府
蔡瑛 龙溪 正统九年举人 平乐知府、梧州知府
戴耀 龙溪 景泰元年举人 凤阳知府
庄科 晋江 弘治八年举人 高州知府
陈煌 惠安 正德二年举人 思南知府
郭敦 晋江 正德五年举人 宝庆知府
蔡焕 同安 嘉靖二十二年举人 临安知府
张敷潜 晋江 嘉靖三十一年举人 潮州知府
李贽 晋江 嘉靖三十一年举人 姚安知府
蔡民望 晋江 嘉靖三十一年举人 寻甸知府
傅道唯 晋江 万历元年举人 南康知府
蔡如川 永春 万历元年举人 寻甸知府
尤拔 晋江 万历四年举人 廉州知府
张锡 同安 万历七年举人 铜仁知府
苏朝阳 南安 万历十年举人 柳州知府
林采 漳浦 万历三十四年举人 高州知府
陈启祚 晋江 万历三十七年举人 安顺知府
廖鹏举 晋江 万历三十七年举人 南安知府
洪启胤 南安 万历三十七年举人 大理知府
侯世臣 晋江 万历四十年举人 贵阳知府
陈扬美 平和 万历四十年举人 温州知府
林龙采 同安 天启元年举人 宝庆知府
汪宗明 惠安 天启四年举人 处州知府
杨垂云 晋江 崇祯六年举人
崇祯十三年特用出身
太平知府
包嘉允 南靖 不详 广西知府

人数方面,达到250余人,分散于明代各地的104府,其中部分人于多个地区担任知府(或府尹),并不宥限于一府。

漳州籍 泉州籍 总计
任职人数 80余人 170余人 250余人
任职府数 63府 93府 104府
明代知府、府尹表 [75][78][79][80][81][82][83][84][85][86][87][88][77]
任职地区 姓名籍贯
漳州藉 泉州籍
北直隶 顺天 王应麟 王用汲庄钦邻
永平
河间 方文耀
保定 李廷槟
真定
顺德 陈瑛陈基虞庄毓庆
广平 陈公相
大名 王春泽陈公相 陈瑛
河南 开封
归德 赖庭桧
汝宁 林云程苏茂相
南阳
河南
怀庆 詹启东
卫辉
彰德 陈九仭朱一鹗 苏茂相陈基虞
山东 济南
东昌 黄润
兖州 王春复周思兼
青州 胡士鳌 林凤仪
莱州 陈亮采
登州
南直隶 应天 吴善 杨廷相周维京
苏州 陈洪谧
松江 黄润刘存德蔡增誉庄毓庆
常州 吴兆壆 张志选王观光
镇江 林魁张纯王应麟 许国诚翁为枢
淮安 蔡侃
扬州 朱一鹗颜容暄 吴震交
安庆 曾汝檀连继芳陈镳 杨道会赵世征
徽州 留志淑洪有助
宁国 黄梦松
池州 郭舒谢禧昌 曾仲魁柯实卿庄尹辰
太平 黄泮颜容暄 林一材
庐州 龚廷宾
凤阳 戴耀(龙溪举人)、颜容暄
浙江 杭州 胡士鳌杨联芳 留志淑王畿洪有助
嘉兴 李仕亨
湖州 邵应祯 黄永、史朝铉陈亮采张维枢
宁波 张佐治杨锺英张士良、林梦官 周良宾蔡贵易
绍兴 刘庭芥
台州 陆元祯 黄大节杨道会陈亮采刘梦松
金华 洪公谐张佐治陆元祯 郑一信吴逢翔
衢州 李汝嘉洪纤若林应翔
严州 杨守仁 庄壬春黄卷
温州 陈公相戴以让林应聚、陈扬美 戴一俊张国谦蒋光彦
处州 陈九叙郑怀魁 郭宗磐、汪宗明
江西 南昌 杜应楚苏宇庶黄其晟
南康 刘存德、傅道唯
九江 林兆 黄惟清余福韦尚贤林云程李梦祥
饶州 王健 林珹黄思近林欲厦陈大对
广信 陈惠林梓 韦尚贤
建昌 杨守仁陈仪 庄思宽蒋芳镛胡明佐
抚州 王昇曾汝檀 余福苏辅黄铸苏宇庶蔡侃
黄其晟蔡邦俊
临江 陈选涂乔芳
瑞州 王以通 庄朝宾周良宾陈振扬
袁州 王昇 傅道统
吉安 吴廷爚
赣州 刘孜林功懋杨莹锺 黄瓒、王春复黄克缵柯凤翔
南安 商文昭吴廷爚 洪聪陈健傅履礼林梦琦、廖鹏举、
史延云
湖广 武昌 王春泽韩济
汉阳 傅道统
黄州 何晚龄、林表、刘友仁、叶期远杨守仁 黄襄林肇开陈烜奎
德安 张惟芳
承天 陆元祯
襄阳 吴道迩 黄思近
郧阳 沈𫓧 柯实卿
荆州 林绍 王观光
岳州
常德 李时启
辰州
长沙 杨表、林敬谢宗泽 周标许自新庄毓庆
宝庆 田嵓、郭敦、张乔桧欧阳模、林龙采
衡州 吴仕典、刘友仁、游天庭、杨锺英 刘春蒋芳镛
永州 陈九仞 杨舆、史朝富
四川 成都
龙安
保宁
夔州 许宗镒
顺庆 丁自申林乔相
重庆 章文炳 薛天华
遵义
叙州 张瑞
镇雄
乌撒
东川
乌蒙
马湖
云南 云南 赵浑 郑普洪邦光
寻甸 蔡民望、蔡如川
曲靖 王任重
澂江
广西 蔡应科、包嘉允
广南
临安 蔡焕、黄乔栋
元江
孟艮
孟定
镇沅
景东
楚雄 傅履阶
蒙化
顺宁
永昌
丽江
永宁
鹤庆
大理 洪启胤
姚安 赵恒李贽
武定
贵州 贵阳 谢文炳 王任重、侯世臣
平越 李启熊
镇远 林表
石阡 郑一信
思南 林曾 陈煌
铜仁 张锡
思州 赵浑
黎平
都匀
安顺 陈启祚
广西 桂林 李甫文曾应棨 黄鑅洪澄源许国瓒黄其晟
平乐 蔡瑛、黄嵩、郑时章张一栋李甫文 陈子佐林奇材黄文炳柯凤翔王约
梧州 林兆、蔡瑛、林梓 丁自申林乔楠、陈嘉䇿、林道推
浔州 江万仞
南宁 曾汝檀林鹏飞张居方 李雍郭楠陈健林乔相林梦琦
思明
太平 杨垂云
镇安
思恩 黄鑅、庄科
庆远 张宓、柯凤翔
柳州 王任重、苏朝阳
广东 广州 刘友仁、谢彬邵应祯 王珤、闻九皋、刘应望
韶州 陈爵王以通 王三接谢台卿
南雄 林表 黄伟
惠州 王𬭤苏辅李伯遇王约胡明佐
潮州 王源周瑄 谢光、郑良佐、李春芳、张敷潜、金时舒
陈应堂李栻黄日昌、孙枝灼
肇庆 张一栋戴熺陈仪 黄瑗朱天应龚廷宾陈濂江中楠
陈烜奎
高州 陈爵胡文李甫文、林采、陈仪 陈腆、庄科、李熙
廉州 黄文豪郭廷良 张岳陈健、尤拔、陈基虞林转亨
雷州 赵浑、杨表、陈九仞 庄敏洪富周良宾
琼州 蔡浩 苏辅、黄瓒、李慎郭良璞史朝宜
王约陈龙可

世界文化遗产

编辑

福建土楼

编辑
 
中国元代漳州南靖裕昌楼

流传的范围

编辑

几百年来,特别是在清朝末期,因地少人多导致的耕地严重不足,闽南人被迫不断往海外移民,更有不少被卖猪仔至南洋各地沦为苦力,使得闽南民系(包括其分支潮汕人)的足迹遍布众多国家。如今的闽南文化主要流传于福建南部,广东的潮汕地区台湾,以及东南亚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文莱等地的华人社区

相关条目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顾炎武(清). 《天下郡国利病书》:郭造卿《防闽山寇议》. 上海书店. 1985. “漳猺人与虔汀潮循接壤处....常称城邑人为河老,谓自河南迁来畏之,繇陈元光将卒始也”
  2. ^ 1//董忠司 (编). 《福尔摩沙的烙印:台湾闽南语概要》(上册). 乡土文化专辑 1. 台北市: 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 2001年12月1日. ISBN 957-01-0024-9.
  3. ^ 根据王顺隆(2002)的看法,闽南语的“歌仔册”文化,可以算是明末以来各种不同汉语之地方戏文化的一部分,除了闽南语“歌仔册”以外,其他常见的还有吴语弹词粤语木鱼书、福州评话、潮州歌册、客语传仔等说唱刊本,都是以汉字书写方言口语文学的代表性作品。
  4. ^ 陈汉墀. 數位網路報: 駱芬美著:你所不知道的臺灣史(時報出版). 2013-02-20 [2018-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17). 
  5. ^ 〈台南西罗殿〉,2018,黄撰铭
  6. ^ 〈耆老开讲二月二日祭典口述历史〉,2000,施金山文教基金会
  7. ^ 《浯事吾聞》艋舺金門館傳承金門香火. [2018-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9). 
  8. ^ 前水頭「靈濟宮」蘇王爺被天公處罰之說. [2018-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3). 
  9. ^ 〈闽南斋姑对闽南佛教的影响〉,2016,林美容、李家恺
  10. ^ 〈漳州的由来〉,2020,中共漳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11. ^ 《嘉庆重修一统志》,1966,台湾商务印书馆
  12. ^ 閩南式建築住宅博物館 - 憨媽的天空. [2013-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0). 
  13. ^ 閩南民族簡介 急~. [2018-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17). 
  14. ^ 《闽台民居建筑的渊源与型态》,2003,戴志坚
  15. ^ 〈闽南古民居及其布局——承载着历史的古民居〉,2010,蒋钦全
  16. ^ 〈闽南沿海地区传统古厝民居布局类型研究〉,《南方建筑》,2019,顾煌杰、成丽
  17. ^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 国发〔2006〕18号. 中国政府网. 2006-06-02 [2008-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22) (中文(简体)).  Authors list列表中的|first1=缺少|last1= (帮助)
  18. ^ 《德化县志》,1992,新华出版社
  19. ^ 《龙岩地区志》,1992,上海人民出版社
  20. ^ 《龙海县志》,1993,东方出版社
  21. ^ 《晋江市志》,1994,上海三联书店
  22. ^ 《安溪县志》,1994,新华出版社
  23. ^ 《平和县志》,1994,群众出版社
  24. ^ 《永春县志》,1990,语文出版社
  25. ^ 《东山县志》,1994,中华书局
  26. ^ 《漳浦县志》,1998,方志出版社
  27. ^ 《芗城区志》,1999,方志出版社
  28. ^ 《云霄县志》,1999,方志出版社
  29. ^ 《诏安县志》,1999,方志出版社
  30. ^ 《同安县志》,2000,中华书局
  31. ^ 《厦门市志》,2004,方志出版社
  32. ^ 《长泰县志》,2005,方志出版社
  33. ^ 《泉州风味小吃》,1998,厦门大学出版社
  34. ^ 〈台湾泥沙地潮间带常被忽略的无脊椎动物〉,《乡土自然年刊》,李坤瑄
  35. ^ 〈泉州名小吃八宝芋泥:外冷内里热征服外国人〉,2013,泉州晚报
  36. ^ 〈闽南传统名菜槟榔芋烧鸭的做法〉,2015,每日闽南语
  37. ^ 〈福建好食记--泉州面线糊〉,2018,游雅惠
  38. ^ 〈你敢吃吗?漳州的奇葩美食,慎点!〉,2021,漳州吃喝玩乐圈
  39. ^ 〈姜母鸭是台湾或中国的? 她追索“台味”吃出自己身世〉,2021,联合报
  40. ^ 〈作家说菜1/陈静宜 寻小吃身世〉,2021,魏妤静
  41. ^ 按照台湾闽南语常用词辞典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之解析,闽南语的“工夫”一词形容“做工精密细腻”之意。
  42. ^ 林華東︰閩南文化的精神和基本內涵. [2014-1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24). 
  43. ^ 吕锤宽. 台灣傳統音樂槪論:器樂篇. 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7: 70. ISBN 9789571147055. 南管音乐的名称颇为多样,该音乐文化圈过去自称为弦管,道教与释教文化圈称之为南曲,二十世纪六〇年代之后,中国的学术界以及福建的该文化圈,多以南音或福建南音为称,东南亚的菲律宾或马来西亚的华人社会, 则习惯地称为南乐,此外,日治时期由日本学者撰写的风俗调查报告书,常记录以郎君乐或郎君唱。 
    沈冬. 南管音樂體制與歷史初探. 国立台湾大学出版委员会. 1986: 13–34. 当是以南词代替南曲,用以称呼南管,但此称现在已经不再通行了。……又名五音,这是由音阶形式而得名……郎君乐、郎君唱……奉祀乐府郎君故有此称……弦管这种称谓目前仍然被台湾精于此道的老前辈所习用,可以说南管是一般的俗称,弦管或泉州弦管却是内行子弟的专称。 
    吕锤宽. 台灣傳統音樂現況與發展. 国立台湾传艺总处筹备处传艺中心. 2009: 9. ISBN 9789860175295. 弦管一词,为1980年代之前南管文化圈的自称 
    林珀姬. 南管樂語與曲唱理論建構. 国立台北艺术大学. 2015: 4. ISBN 9789860435900. 它另有泉州弦管、弦管、南乐、南音、南曲、锦曲、郎君乐、五音、郎君唱、御前清曲等等名称 
    郑长铃,王珊. 南音.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5: 39. ISBN 9787213029578. 泉州南音是一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古老乐种,在形成和传播过程中有南曲、南乐、弦管、南管、丝竹、五音、郎君乐、郎君唱等各种别称,这些名称自有独特的内涵。 
  44. ^ 沈冬. 南管音樂體制與歷史初探. 国立台湾大学出版委员会. 1986: 30. “弦管”之意与“丝竹”全然无殊 
  45. ^ 吕钰秀. 臺灣音樂史. 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3: 380. ISBN 9789571134086. 南管音乐,发源于中国福建泉州一带,盛行于闽南语系地区 
    郑长铃,王珊. 南音.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5: 61. ISBN 9787213029578. 泉州南音的传播…… 
  46. ^ 林珀姬. 南管樂語與曲唱理論建構. 国立台北艺术大学. 2015: 9. ISBN 9789860435900. 总之南管音乐保存了汉、魏、唐、宋以来音乐的部分特色 
    林谷芳 编. 本土音樂的傳唱與欣賞. 国立传统艺术中心. 2000: 74-75. ISBN 9789570276565. 南管的音乐特质,主要表现在它的古老性和保守性,包括它的音乐理念、使用乐器、乐律制度、演奏型态、乐曲内容以及社会功能等,都保存着许多古老而不易变动的传统。 
    简上仁. 福爾摩沙之美:臺灣的傳統音樂. 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 2001: 92. ISBN 9789570100327. ……汉、魏以降,不同时期的遗迹 
  47. ^ 简上仁. 福爾摩沙之美:臺灣的傳統音樂. 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 2001: 92. ISBN 9789570100327. 是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 
    Robert C. Provine, Yosihiko Tokumaru, J. Lawrence Witzleben. Ensembles: Nanguan > History and Repertoire. The Garland Encyclopedia of World Music: East Asia: China, Japan, and Korea. Routledge. 2017. ISBN 9781351544290. Thus nanguan is recognized as one of the oldest musical genres in China and is seen as a "living fossil" of Chinese music history. 
    李宏如. 五台山佛教音樂現狀. 五台山研究 (五台山研究会). 1994, (2): 32. 它与北京智化寺京音乐、福建南乐、西安鼓乐……四大古乐。 
    周宁. 東南亞華語戲劇史.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7: 804–805. ISBN 9787561527542. 它和西安鼓乐、山西五台山音乐、北京智化寺音乐等被认为是……最古老的传统音乐。泉州南音还是……最丰富、最完整的一大乐种 
    北京文博交流馆;北京智化寺管理处. 古刹智化寺. 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5: 162. ISBN 7540217413. 它与西安城隍庙鼓乐、开封大相国寺音乐、五台山青黄庙音乐及福建南音……现存的最古老音乐 
  48. ^ 吕钰秀. 臺灣音樂史. 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3: 380. ISBN 9789571134086. 其音乐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被称为华夏传统音乐的活化石。 
    江韶莹. 傳藝大觀: 民間藝術保存傳習計畫. 国立传统艺术中心. 2005: 64. ISBN 9789860016864. 南管为传统音乐中较为内敛清雅的乐种,其演奏型态多元,更重要的是其乐器、乐律、内容即表演形式,一直保存着古老性及完整性,具有中国音乐活化石之美誉。 
    Robert C. Provine, Yosihiko Tokumaru, J. Lawrence Witzleben. Ensembles: Nanguan > History and Repertoire. The Garland Encyclopedia of World Music: East Asia: China, Japan, and Korea. Routledge. 2017. ISBN 9781351544290. Thus nanguan is recognized as one of the oldest musical genres in China and is seen as a "living fossil" of Chinese music history. 
    佟洵. 佛教與北京寺廟文化.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1997: 302. ISBN 9787810560634. 这个被视为世界音乐珍宝,而又有音乐的活化石之称的北京智化寺佛教音乐…… 
    靳学东. 中國音樂導覽.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1: 77. ISBN 9787103021545. 有关学者发现,今天的西安鼓乐(长安古乐)就是这样的“音乐活化石” 
    中国艺术研究院. 音乐研究所. 中國音樂年鑒.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6: 79. 现在五台山还保存着“青”、“黄”两庙词曲271首,其中不乏唐宋以来遗留的词曲,故曰:它是中国佛教音乐的“活化石” ... 
  49. ^ 林珀姬. 南管樂語與曲唱理論建構. 国立台北艺术大学. 2015: 4. ISBN 9789860435900. “南管”之名,在台湾乃是相对于“北管”而称之 
  50. ^ 周倩而. 從士紳到國家的音樂:台灣南管的傳統與變遷. 南天书局. 2006: 169. ISBN 9789576386787. 上面所介绍的是南管合奏的核心乐器,乐人以“上四管”总称之 
    温秋菊. 在東方:南管曲牌與門頭大韵. 国立台北艺术大学. 2012: 20. ISBN 9789860263206. 除了“整弦”大会的开场用“什音”演奏“指”(称“嗳仔指”)外,都以“上四管”合奏相同编制的乐队演奏或伴奏。 
    林珀姬. 南管樂語與曲唱理論建構. 国立台北艺术大学. 2015: 70. ISBN 9789860435900. 指套的演奏,最重要的是五人搭档默契与音乐的契合 
    沈冬. 南管音樂體制與歷史初探. 国立台湾大学出版委员会. 1986: 107. 就其时代关以确乎较“上四管”为晚,……今日则已相沿成俗,无法深究 
  51. ^ 周倩而. 從士紳到國家的音樂:台灣南管的傳統與變遷. 南天书局. 2006: 74. ISBN 9789576386787. 每一个乐器皆被赋予特定的音乐角色 
    周倩而. 從士紳到國家的音樂:台灣南管的傳統與變遷. 南天书局. 2006: 249. ISBN 9789576386787. 每一个乐器在扮演阳的同时,也可能在另一组合中担负着阴的位置,例如与琵琶对照时,箫扮演着阴的角色,但与二弦比对时,箫却是阳;同样的,三弦衬托琵琶时是阴,与箫与二弦对照时却是阳。 
    陈美娥. 南管古典之美解析. 中国音乐 (中国音乐学院). 1997, (1): 58. “……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八佾篇》)。孔子言下之意系谓-音乐刚开始时,众乐声音要若张若合地互动,这是为了让众音清浊高低准确的调和,然后音乐才放开来尽情表现,虽然繁音交响,主律节拍却明了不紊,各部乐音相互配合,也相互竞美,浑然圆融的好像不会停止,如此音乐才算告成,这段载述说明二千年前孔子所认为的理想音乐是先协调,后默契,再发挥的“合乐”式,而不是今日吾等所见所知的“大晟祭祀雅乐”、一声协一韵的“齐乐”式。据孔夫子推崇的音乐风格,较之今日的南管音乐风格,亦有相似之处 
  52. ^ 林珀姬. 南管樂語與曲唱理論建構. 国立台北艺术大学. 2015: 5. ISBN 9789860435900. 南管素有“千载清音”之称,其音乐内容,积累了从唐宋以来,至元、明、清历代的音乐遗存 
    沈冬. 南管音樂體制與歷史初探. 国立台湾大学出版委员会. 1986: 17. “南管”因为韵调清雅,体局静好,素来被仕绅阶级所赏爱 
  53. ^ 林明德, 中华民俗艺术基金会. 2002兩岸戲曲大展學術硏討會論文集. 国立传统艺术中心. 2003: 446. ISBN 9789570122848. ……是以成为闽南地区的核心乐种,透过强力的伞型辐射影响渗透在闽南地区的乐种中。因而以南管为载体的泉腔遂也为闽南的地方乐种吸收运用,如梨园戏、泉州木偶戏…… 
  54. ^ 林鹤宜. 臺灣戲劇史(增修版). 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 2015: 66. ISBN 9789863500674. 在清代台湾文献中,有七子(戏/班)、小梨园……等名称……在大陆称梨园戏,其实是1950年代戏曲改革之后才有的名称 
    林珀姬. 南管樂語與曲唱理論建構. 国立台北艺术大学. 2015: 48. ISBN 9789860435900. 因其脚色分生、旦、净、末、丑、贴、外,故旧称七子戏 
  55. ^ 吕钰秀. 臺灣音樂史. 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3: 380. ISBN 9789571134086. 南管音乐,发源于中国福建泉州一带,盛行于闽南语系地区,流行范围则包括泉州、漳州、厦门,台湾与东南亚。 
    郑长铃,王珊. 南音.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5: 61. ISBN 9787213029578. 泉州南音的传播…… 
  56. ^ https://baike.baidu.hk/reference/407519/ef65s2DBPnPCm8f0KCnx9Rc_m8o0vLwuWS8vTrk88cMAH954YdabDBhyID0UqhXB7SVAOdyoXDj4zBUwhN6GOFg_k6SQeSpAEXi40i5ayTDKiWOVmFa-d5FJjMLAfA。
  57. ^ Sun, Yunlong. Wonder woman leads Liyuan Opera revival. China Daily. 2009-03-19 [2009-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3). 
  58. ^ 杨馥菱著:《台湾歌仔戏》,汉光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页94
  59. ^ 徐丽纱著:《台湾歌仔戏唱曲来园分类研究》,学艺出版社,页47-338
  60. ^ 汕头市艺术研究室编:《潮剧百年史稿(1901-2000年)》,中国戏剧出版社2001年版,序言
  61. ^ 《第五届潮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李平《温潮同源 泉潮一腔———潮泉腔是明代南戏第五大声腔》
  62. ^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 中国国务院. 2006年6月2日 [2010-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22) (中文(中国大陆)). 
  63. ^ 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编. 广东印记 第4册.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2018.12: 31. ISBN 978-7-218-13306-5. 
  64. ^ 朱小丹主编. 广东年鉴 2017年. 广东年鉴社. 2017.09: 574. 
  65. ^ 宜兰傀儡戏纪录片,林英作,国立台湾艺术大学,2010
  66. ^ 纪效新书》:“俞公棍所以单人打不得,对不知音人打不得者,正是无虚花法也...只是照俞公棍法以使叉钯钩镰,庶无花法,而堪实用也。”
  67. ^ 唐会要 · 卷八七》:“臣弟听思昔曾任雷州刺史。家人随海船至福建往来。大船一只。可致千石。自福建不一月至广州。得船数十艘。便可致三五万石。”
  68. ^ 泉州造船業 - 泉州歷史網. [2014-1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7). 
  69. ^ 《忠穆集 · 卷二》:“南方木性与水相宜,故海舟以福建为上,广东船次之,船又次之。”
  70. ^ 陈学霖:〈王景弘下西洋之史事与传说〉。
  71. ^ 台海使槎录》,黄叔璥
  72. ^ 《备边司誊录》,1952,韩国国史编纂委员会
  73. ^ 《同文汇考》,1978,珪庭出版社
  74. ^ 朝鲜王朝实录‧正祖实录》,2011,中国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75. ^ 75.0 75.1 《泉州府志》,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怀荫布
  76. ^ 乾隆《福建通志》,郝玉麟
  77. ^ 77.0 77.1 道光《广东通志》,2002,上海古籍出版社
  78. ^ 《漳州府志》,光绪三年(1877年),沈定均
  79. ^ 雍正《畿辅通志》,唐执玉等纂修
  80. ^ 雍正《河南通志》,孙灏等纂修
  81. ^ 乾隆《江南通志》,2010,江苏广陵书社
  82. ^ 雍正《浙江通志》,1991,上海古籍出版社
  83. ^ 嘉庆《湖北通志》,汪煦等纂修
  84. ^ 嘉庆《湖南通志》,吴熊光等纂修
  85. ^ 雍正《四川通志》,1987,上海古籍出版社
  86. ^ 民国《新纂云南通志》,1949,周锺岳等纂修
  87. ^ 乾隆《贵州通志》,1987,上海古籍出版社
  88. ^ 雍正《广西通志》,1987,上海古籍出版社

备注

编辑
  1. ^ 白话字作 Hūi-oaⁿ cha-bó͘,“查某”系闽南语“女人”之意。

外部链接

编辑


引用错误:页面中存在<ref group="註">标签,但没有找到相应的<references group="註"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