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韶文化半坡類型

半坡文化是一種位於中國陝甘地區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類型,以西安半坡遺址命名,其年代約在公元前4905~前4005年之間[1],後來發展為廟底溝類型 [2]

半坡文化被稱為仰韶文化半坡類型,曾經有考古學者將其視為獨立的考古學文化[3][4],但深入研究後,半坡文化是屬於仰韶文化的早期類型[5][6]

分佈範圍 編輯

半坡文化的分佈範圍以渭河流域為中心,包括陝西省大部、甘肅省東部、山西省西南部以及河南省西部地區。

重要遺址 編輯

文化特徵 編輯

陶器分夾砂、泥質和細泥三種,絕大多數為紅陶,灰陶和黑陶數量很少。彩陶發達,多為黑彩,極少數為紅彩,圖案以魚紋、人面魚紋、鹿紋、網紋為主。陶器上還發現有刻劃符號。石器多為磨製,少數為打制。[7]

半坡和廟底溝文化(仰韶文化的中期類型)的彩陶都盛行幾何圖案和象形花紋,總的構圖特點是對稱性強,半坡文化彩陶的主要風格為紅底黑彩,流行用直線、折線、直邊三角組成的直線體幾何圖案和以魚紋為主的象形紋飾,線條簡練,主要繪製在缽、盆、尖底罐和鼓腹罐上[5]

參考文獻 編輯

  1. ^ 西安半坡遗址年代的确定.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10). 
  2. ^ 王克林著:《山海經與仰韶文化》,山西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125-126頁。
  3. ^ 趙賓福. 半坡文化研究[J]. 華夏考古, 1992, 2: 004.
  4. ^ 孫祖初. 半坡文化再研究[J]. 考古學報, 1998 (4): 419-446.
  5. ^ 5.0 5.1 庙底沟文化:中国史前第一次艺术高潮 ——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仁湘. [2018-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10). 
  6. ^ 半坡文化.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09). 
  7. ^ 20世紀中國學術大典: 考古學, 博物館學[M].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7:157-159.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