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蛮,原是上古三代王朝或中原一带的人对南部一些部落的称呼。[1]

南蛮
汉语名称
繁体字 南蠻
简化字 南蛮
越南语名称
国语字 Nam Man
中国中心主义四夷

九州境内各部落演变而来的汉族[2],继承这种称呼,用来代指南方非汉的外族,在中国中心主义天下观中,西戎东夷北狄、南蛮合称四夷

有观点指出,原南宋国的领土范围被蒙古族称之为“蛮子国”[3]满族称汉族为“蛮子”[4]清军亦曾称汉人为“蛮子”[5]

先秦“南蛮” 编辑

楚王曾经直呼自己为“蛮夷”:“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中原或周朝)之号谥”[6]。诸夏也不承认其为“华夏”或“中国”。周天子命楚人说“镇尔南方夷越之国,无侵中国”。晋人和郑人皆称其为“荆蛮[7],后来楚人成为“诸夏”之一[8][9]。被周王朝形容为“蛮”的还有越、庸、百濮、巴、蜀、僬侥、岛夷、三苗、和夷等上古各部落。

学者卢美松认为“蛮”是自称,有“民、人”之意。而更直接的意思是自称为“蛇”,其音缓读则为“弥麟”、“冥灵”,如沈莹《临海水土志》:“山夷自呼为‘弥麟’”,以及《庄子》:“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10]

语言学家白一平沙加尔重构上古汉语发音,认为“蛮”在上古汉语中读作“*mˤro[n]”,与南方部落“”的读音“*mrə[n]”非常相近。[11]

徐旭生提出三集团说,认为中国人的三大来源为华夏东夷与南蛮三族[12]

“南蛮”外族 编辑

被归类为南蛮的外族外国:林邑扶南[13][14]、獠人[15]、俚族[16]盘盘国、狼牙脩国、师子国[17]南诏室利佛逝、南平獠、骠国真腊国、东谢蛮西赵蛮等。

隋唐以来,南方少数民族称峒蛮、洞蛮。清朝时期,有观点认为准噶尔族称满族为“蛮子”[18]

而日本文化中的“南蛮”自15世纪与欧洲进行贸易(详见南蛮贸易)后,则指欧洲人。

今日某些族群的自称,例如苗族(Hmong)、瑶族(Mien)、布鲁族(Bru)、缪族英语Mro people(Mro)及末昂人(Maang,为彝族支系)。根据Martha Ratliff对原始苗瑶语的重构,“Hmong”在原始苗瑶语中读作“*hmʉŋA”,而“Mien”读作“*mjænA”。[19]

延伸阅读 编辑

[]

 周书·卷49》,出自令狐德棻周书
 旧唐书·卷197》,出自刘昫旧唐书

注释 编辑

  1. ^ 尔雅·释地》:“九夷、七戎、六蛮,谓之四海。”郭璞注:“六蛮在南。”
  2. ^ 汉族名称的来历. [2018-05-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25). 
  3. ^ 《中国历史文物》编辑部,《中国历史文物》(第1-6期),2008年,第26页
  4. ^ 《明实录.神宗.卷五百二十四》万历四十二年九月壬戌,巡按山东御史翟凤翀疏言:“自奴酋反侧...向来夷汉一家,墩台俱废哨了不设,夷人假入市伺虚实,汉人亦出边透漏消息,且闻高淮一撤参随司房等役半投东夷,与近年惧罪脱逃之人俱以奴寨为窟穴,奴酋特筑一城居之,号曰蛮子城,其人往来内地,人不知觉...。”
  5. ^ 《嘉定乙酉纪事》:“丁每遇一人,辄呼蛮子献宝,其入悉取腰缠奉之,意满方释。遇他兵,勒取如前。所献不多,辄砍三刀。至物尽则杀。”
  6. ^ 《史记.卷四十.楚世家第十》
  7. ^ 刘宝才《先秦史》,五南图书出版,第330页
  8. ^ 《左传.襄公十三年》秋,楚共王卒,子囊谋谥,大夫曰:“君有命矣。”子囊曰:“君命以共,若之何毁之?赫赫楚国,而君临之,抚有蛮夷,奄征南海,以属诸夏。而知其过,可不谓共乎!请谥之共。”大夫从之。
  9. ^ 《史记·太史公自序》春秋之后,陪臣秉政,彊国相王;以至于秦,卒并诸夏,灭封地,擅其号。作六国年表第三。
  10. ^ 简荣聪. 〈臺閩文化的歷史觀(下)〉. 《台湾源流》 (台湾: 台湾省各姓渊源硏究学会). 2001-03, (第21期) (中文(台湾)). 
  11. ^ Baxter, William H. and Laurent Sagart. 2014. Old Chinese: A New Reconstruc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19-994537-5.
  12. ^ 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华夏、夷、蛮三族实为秦汉间所称中国人的三个主要来源。”
  13. ^ 《晋书.卷九十七.列传第六十七.四夷传.南蛮》条
  14. ^ 《南齐书卷五十八》
  15. ^ 《魏书.卷一百一.列传第八十九》:“獠者,盖南蛮之别种。”
  16. ^ 《宋书卷九十七》
  17. ^ 《梁书卷五十四》
  18. ^ 《大义觉迷录》:“满洲人皆耻附于汉人之列,准噶尔呼满洲为蛮子,满洲闻之,莫不忿恨之。”
  19. ^ Ratliff, Martha. Hmong–Mien language history. Canberra, Australia: Pacific Linguistics. 2010. ISBN 0-85883-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