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

戲曲類形

京劇(又稱京戲平劇)是中國戲曲劇種之一。分佈地以北京為中心,遍佈全中國,被視為中國「國粹」,亦有「國劇」之稱。

京劇
中華人民共和國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申報地區或單位中國京劇院北京市天津市遼寧省山東省上海市湖北省京劇院江蘇省演藝集團江蘇省淮安市
分類傳統戲劇
序號172
編號項目Ⅳ-28
登錄2006年
京劇《棋盤山
正在表演京劇的男演員

京劇在十九世紀中期融合了皖劇[1]漢劇[2],並吸收了秦腔[3]崑曲[1][4]梆子弋陽腔[1]等藝術的優點,形成後在清朝宮廷內得到了空前的繁榮。京劇的腔調西皮二黃為主,主要用胡琴鑼鼓等伴奏。2010年,京劇獲選進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京劇發展

編輯
 
天津的戲樓

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來自南方的四個徽劇戲班三慶班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稱為四大徽班)陸續來到北京,史稱「徽班進京」[5]第一個進京的徽班是以唱「二黃」聲腔為主的「三慶」,由於其聲腔及劇目都很豐富,逐漸壓倒了當時盛行於北京的秦腔。許多秦腔班演員轉入徽班,形成徽秦兩腔的融合。隨後,另外三個徽班:「四喜班」、「春台班」和「和春班」也來到北京,使盛行多年的崑劇逐漸衰落,崑劇演員也多轉入徽班。

清朝道光年間(1828年前後),大量湖廣地區演員進京表演,帶來了漢調楚調西皮),造成劇團的大融合,許多漢調藝人加入徽班,與徽班同台演出,形成了西皮二黃合流,形成所謂的「皮黃戲」。此時在京師里形成的皮黃戲,受到北京語音與腔調的影響,有了「京音」的特色。

後來由於他們經常到上海演出,上海人就把這種帶有北京特點的皮黃戲叫做「京戲」,也叫「京劇」。京劇這一稱呼首次出現於1876年2月7日申報刊登的《圖繪伶倫》一文[6]。後來國民黨北伐成功,將北京改名北平,「京劇」又被稱為「平劇」。又由於平劇迅速發展,使其藝術水平在中國戲曲中名列前茅,後來在全中國流行,近代學者齊如山甚至認為平劇是中國傳統戲劇的精華,所以平劇也被稱為「國劇」。

1950年代,大批中國大陸難民南下香港,並帶着京劇文化到香港,于占元1960年代在香港開辦京劇班,徒弟有七小福(包括成龍洪金寶元華袁和平等)。至1970年後,京劇班(七小福)解散,並各自發展。

2006年,《國家重點京劇院團保護和扶持規劃專項資金管理辦法》頒佈,對11個國家重點京劇院團進行扶持,包括中國京劇院北京京劇院天津京劇院上海京劇院湖北省京劇院天津市青年京劇團山東省京劇院雲南省京劇院瀋陽京劇院黑龍江省京劇院江蘇省京劇院[7]。省級重點京劇院團也依照該辦法扶持。[8]

臺灣

編輯

早在20世紀初臺灣日治時期即有上海京班來台巡演,將海派京劇藝術帶來台灣。上海京班擅長以機關佈景營造華麗效果,演出劇情緊湊、反映時事之連台本戲,因而受到台灣民眾的熱愛,基隆[9]、台北永樂座[10]新舞臺[11]、新竹[12]、台中[13]、草屯[14]、嘉義[15]、台南[16]、鳳山[17]、屏東[18]都有京班演出獲得好評的報導。1932年描述台北生活的流行歌〈臺北行進曲〉歌詞:「行入蓬萊閣旗亭,走樓親切恰叮嚀,檢番花譜提來擇,幼良寶惜及桂英,曲唱『清風亭』、『寶連燈』、『二進宮』。李樣起興,黃樣起統」,其中『清風亭』、『寶連燈』、『二進宮』皆是京劇劇目[19]。1934年辜顯榮昭和天皇敕選為貴族院議員時,鹿港舉行慶祝會,也請來京班開演三日[20]。然而台灣的京劇風潮在歌仔戲興起後呈現衰退,抗日戰爭期間台灣總督府更是禁止所有中國劇團來台演出。[21]

而後蔣介石政府因為國共內戰兵敗來台,同時也有很多外省人遷至台灣,並帶來了大陸各省的地方文化,京劇也因此重新傳入台灣。蔣介石政府早年有計劃地在台灣推廣京劇,並採納齊如山意見定名為「國劇」。1990年代以前,臺灣電視公司曾在每週播出《台視國劇》、中國電視公司曾在每週播出《國劇大展》、 中華電視公司曾在每週播出《戲曲精華》 ,也是以京劇為主要表演形式。然而後來隨着台灣意識的抬頭與台灣文化的復興,加上老一輩的外省人逐漸凋零,京劇由於失去了忠實觀眾而在台灣開始沒落;但國家戲劇院國立台灣戲曲學院也有進行京劇的保存、傳承與推廣工作,並經常公開上演。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每週播出之《公視表演廳》,不定期錄影轉播京劇之公開上演。

臺灣目前主要有四大京劇團:國立國光劇團國立臺灣戲曲學院復興京劇團[22](原國立復興國劇團)、臺北新劇團李寶春主持)、當代傳奇劇場吳興國主持)。經常固定演出京劇的場地有四處:臺灣戲曲中心臺北市藝文推廣處大稻埕戲苑[23]、國立臺灣戲曲學院(內湖校區、木柵校區)[24]、臺北戲棚(臺泥大樓)[25]。以上四個劇團並每年不定期於國家戲劇院臺北市中山堂、臺北市藝文推廣處城市舞台[26]等場所進行大型公演。

定為國粹的爭議

編輯

京劇被定為中國「國粹」,在部分人中引起爭議。京劇是因清朝皇帝乾隆的喜好而誕生,當時享有盛名的四大徽班進京演出,受到乾隆的青睞,在滿族導演的不斷改造下,一個由江南戲曲和滿州小調混雜的劇種由此誕生[27]。在清代,作為統治民族的滿族,他們與漢族有着不完全相同的思想意識、審美觀念和價值取向。京劇迎合了滿族人、特別是滿族上流社會的喜好。時至今日,滿語的唱詞在京劇中仍有大量遺存。在清朝皇室的追捧以及一些附庸風雅的京城閒人的跟風下,京劇逐漸開始在京津之間這一狹小地帶流傳,而受眾也多限於王公將相和追風的達官顯貴。[28]作家魯迅曾嚴厲批判京劇,表達厭惡之情。[29]電影、流行歌曲出現後,隨着娛樂方式的增多,京劇在京津一帶逐漸式微。目前各地的京劇院團,特別是京津、上海之外的大多數京劇院團,在地方財政支持下勉強維持生計。200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在10省區市中小學試點開設京劇課,這一舉動引發了爭議。[30]

祖師爺

編輯

老郎神唐明皇)是京劇的祖師爺,文革「破除迷信」時,中國大陸京劇劇團不許敬拜神佛,但在台灣京劇劇團還有供奉唐明皇的傳統。改革開放後,中國所有京劇劇團不再有禁止敬拜祖師爺的規定。

表演形式

編輯

京劇的表演形式主要可歸納為「四功五法」,其中四功乃「唱念做打」。

  • 就是唱腔,講究依字行腔、以氣帶腔、以情帶腔,詳見音樂條。各個行當之唱腔有不同的藝術特點及審美標準。
  • 就是具有音樂性的念白,京劇中的念白分「韻白」、「京白」和「方言白」。「韻白」乃是基於湖廣音、中州韻所創造出的特殊戲劇語言,它保留了尖團音的分別,部分語音有特殊讀法,稱之為上口字;典雅持重的主要人物多半念韻白。「京白」乃是經過藝術加工後之北京話;爽快詼諧的人物或者番邦人物多半念京白。「方言白」包含各地方言,如山西白、紹興白、四川白、山東白、蘇白、南京白、天津白等,多為丑角人物所用。
  • 又稱做表,就是「身段」動作的表演,包含各式靜、動態的肢體語言,如站姿、坐姿、亮相、臺步、圓場、山膀、雲手等。
  • 是結合民間武術將其舞蹈化的武打動作。

音樂

編輯

唱腔 京劇的唱腔以二黃腔西皮腔為主。二黃有正二黃與反二黃之分,板式有導板、迴龍、慢板、慢三眼、中三眼、快三眼、原板、散板、搖板、滾板等。西皮腔板式有導板、板、慢三眼、快三眼、原板、二六、流水、快板、散板、搖板等。

伴奏樂器

編輯

京劇的伴奏樂器分文武場,文場主要指管弦樂器,有京胡京二胡月琴弦子嗩吶等。武場主要指打擊樂器,有檀板單皮鼓(班鼓)、大鑼鐃鈸小鑼等。現代京劇也有使用西洋交響樂伴奏的,如《智取威虎山》。

臉譜、服裝和道具

編輯

臉譜

編輯
 
傳統京劇臉譜

臉譜是運用色彩和線條構成各種圖案,以象徵人物的性格和品質。

臉譜的根源,不少學者皆歸納為以下兩個來源:

  1. 祭舞面具說:源於古代祭典所用面具,像驅逐旱魃的儺舞,使用兇寧的面具來突出惡魔可怕的形象。
  2. 樂舞面具說:歷史傳說中北齊蘭陵王面目秀美,作戰時戴上威猛的面具,以懾服敵人。

後來,由於俳優頭罩面具,在舞臺施展動作,究竟不自然,而且無法操縱面部肌肉和眼神的收放來表達現實人物的情緒,於是逐漸放棄面具,於是發展到以臉譜替代面具,提高面部化粧的戲劇功能。

臉譜的作用可歸納成四點:

  1. 暗示性格
  2. 介紹特點
  3. 褒貶善惡
  4. 明辨美醜

基本可分為十類:紅、白、黑、黃、藍(青)、綠、紫、粉紅(灰)、金和銀。

紅:表示忠勇正直、義薄雲天、精忠報國和有血性,如關羽岳飛姜維常遇春穎考叔趙匡胤吳漢關勝

白:表示奸詐狠毒、笑裏藏刀和工於心計,如曹操秦檜趙高董卓魏忠賢嚴嵩司馬懿

黑:表示剛正、魯莽、勇猛和粗中有細,如包拯張飛項羽李逵

黃:表示兇狠殘暴、有勇無謀和富有心機,如典韋宇文成都

藍(青):表示中性、猛烈、暴躁和草莽,如夏侯惇程咬金竇爾敦馬武

綠:表示妖魔鬼怪,如蠍子精

紫:表示肅穆、穩重和富有正義感,如專諸張郃荊軻

粉紅(灰):表示年邁老弱和血氣衰弱,如黃忠嚴顏廉頗

金和銀:表示神秘、高貴和莊嚴,代表妖神佛一類。如如來佛孫悟空

服裝

編輯

傳統戲劇的服裝統稱為「ㄒㄧㄥˊ頭」,。基本的行頭包含:蟒、靠、褶、帔、衣、盔、靴等。這些行頭依角色身分和行當來穿着,無時代、地域或季節的限制,一套行頭通常可以在不同的情形下穿着。也就是說,同一套行頭在不同的劇目裏,各表現不同的角色。

根據《辭源》,「蟒衣為象龍之服,與至尊所御袍相肖,但減一爪耳。」蟒衣本指繡有蟒蛇形的袍衣。後為繡龍形有四爪的衣袍。明代為大臣所穿,清代則為各官員遇典禮時穿用。

更多關於京劇服裝的詳情請參考外部連結。

道具

編輯

京劇的道具十分寫意,比如一隻馬鞭就代表了胯下坐騎,兩面繡着車輪的旗子就可以代表一輛車,而坐車人實際是走着。

 
兩面繡着車輪的旗子就可以代表一輛車
 
演員用一根馬鞭就表現出戰馬嘶鳴(飾楊文廣《探谷·破敵》)

行當與流派

編輯

京劇的行當主要分末、丑五種。

  • 多半扮演形象較為正面、儒雅的男性角色,分老生(鬚生),小生武生
  • 扮演女性角色,分青衣(正旦),花旦花衫武旦刀馬旦老旦彩旦(丑旦,含丑丫頭、丑婆子,由丑角兼演)。
  • 又稱「花臉」,扮演性格粗獷豪邁的男性角色,分文淨(唱功花臉、銅錘花臉、黑頭),武淨(摔打花臉、架子花臉、武二花)。
  • 又稱小花臉、三花臉,扮演性格詼諧幽默的角色,分文丑武丑(開口跳),彩旦

此外,在元雜劇明傳奇中,角也曾作為獨立行當,扮演較年長的男性配角,後與行合併,約等同於「老生」行當。

京劇的流派主要指演員的表演風格和藝術特點,乃透過師徒相傳來傳承和發展。不同的流派有不同的代表劇目。

青衣花旦

編輯

王派

編輯

王瑤卿開創,演出風格打破青衣、花旦、刀馬旦之分野,開創唱、念、做、打、舞並重的「花衫」行當,為旦角流派發展打下深厚基礎。王瑤卿早年嗓音明亮剛健,對旦角唱腔多有革新,擅演《南天門》、《汾河灣》、《綵樓配》等青衣唱工戲,亦擅《虹霓關》等刀馬旦戲;後因嗓音失潤,側重排演花旦、刀馬旦應工的戲碼,代表劇目有:《十三妹》、《棋盤山》、《樊江關》、《穆柯寨穆天王》等。另因其經常奉旨於宮廷演出,遂吸收清朝貴族婦女之聲容儀態,搬演風格從容大氣的「旗旦」戲,如《雁門關》、《四郎探母》、《梅玉配》、《大登殿》、《珠簾寨》等戲。

梅派

編輯

梅蘭芳開創,其表演風格雍容華貴,簡潔大方,可用「中正平和」總括。梅蘭芳將自己的藝術創造歷程歸結為「簡、繁、簡」,初由樸素空乏充實至豐富多彩,再逐漸沖淡其中繁複累贅者,使整體歸於精煉自然。京劇界常形容梅派為「沒派」,稱梅派的特點就是「沒有特點」,實為稱揚梅派藝術之兼容並蓄。梅蘭芳繼承王瑤卿所打造的花衫行當,擅演《貴妃醉酒》、《宇宙鋒》、《奇雙會》等傳統劇目,並排演有《霸王別姬》、《天女散花》、《太真外傳》、《鳳還巢》、《生死恨》、《廉錦楓》、《抗金兵》、《西施》、《洛神》、《穆桂英掛帥》等古裝新戲,以及《一縷麻》等時裝新戲。亦演崑曲劇目《牡丹亭遊園驚夢》、《雷峰塔水鬥斷橋》、《孽海記思凡》、《鐵冠圖刺虎》等。

主要傳人有:言慧珠杜近芳梅葆玖魏蓮芳李世芳丁至雲李玉茹李玉芙楊秋玲關肅霜胡芝風楊畹農王志怡張春秋秦慧芬,再傳弟子有:魏海敏李勝素董圓圓張晶張馨月史依弘丁曉君胡文閣巴特爾等。

程派

編輯

程硯秋開創,代表劇目有:《鎖麟囊》、《春閨夢》、《荒山淚》、《碧玉簪》、《六月雪》、《亡蜀鑒》、《馬昭儀》、《女兒冢》、《青霜劍》等。

主要傳人有:王吟秋趙榮琛江新蓉李世濟新艷秋李薔華呂東明李文敏章遏雲,再傳弟子有:張火丁劉桂娟遲小秋李海燕李佩紅(並稱五小程旦)、呂洋趙歡郭瑋周婧隋曉慶楊磊張茜沙霏李麗呂耀瑤殷嬋娟姚億垚等。

尚派

編輯

尚小雲開創,以刀馬旦戲見長,代表劇目有:《雙陽公主》、《乾坤福壽鏡》、《昭君出塞》、《祭塔》、《二進宮》等。

主要傳人有:尚長麟吳素秋楊榮環李喜鴻尚慧敏孫明珠,再傳弟子有:鞠小蘇張艷玲周利查思娜李莉張蕊麟牟元迪等。

荀派

編輯

荀慧生開創,以花旦戲見長,代表劇目有:《紅娘》、《紅樓二尤》、《勘玉釧》、《荀灌娘》、《繡襦記》、《杜十娘》、《卓文君》、《霍小玉》、《花田錯》、《金玉奴》等。

主要傳人有:童芷苓趙燕俠孫毓敏宋長榮劉長瑜,再傳弟子有:龔蘇萍耿巧雲呂慧敏管波常秋月唐禾香熊明霞張雲許翠張佳春朱俊好尹俊等。

張派

編輯

張君秋開創,代表劇目有:《望江亭》、《詩文會》、《楚宮恨》、《秦香蓮》等。

主要傳人有:吳吟秋楊淑蕊薛亞萍董翠娜王蓉蓉趙秀君宋玉珍姜亦珊等。


筱派

編輯

筱翠花開創,以花旦、潑辣旦戲見長,代表劇目有:《翠屏山》、《坐樓殺惜》、《活捉三郎》、《紅梅閣》、《陰陽河》、《戰宛城》、《大劈棺》、《荷珠配》、《一匹布》、《馬思遠開茶館》等。

主要傳人有:毛世來陳永玲崔熹雲李丹林戴綺霞等。

黃派

編輯

黃桂秋開創,代表劇目有:《春秋配》、《蝴蝶媒》、《秋香三笑》等。

主要傳人有:王熙春顧正秋張敏智朱永康等。

徐派

編輯

徐碧雲開創,代表劇目有:《綠珠墜樓》、《虞小翠》等。

主要傳人有:毛世來畢谷雲等。

老旦

編輯

龔派

編輯

龔雲甫開創,代表劇目有 《釣金龜》、《遇皇后》、《打龍袍》、《游六殿》等。

李派

編輯

李多奎開創。

老生

編輯

譚派

編輯

譚鑫培開創,主要傳人有:譚小培譚富英譚元壽譚孝增譚正岩 等。

代表劇目有:《定軍山》等。

余派

編輯

余叔岩開創,為之後京劇老生行當聲腔藝術做出了極大貢獻,唱腔空靈,韻味綿長,擅用腦後音。主要傳人有:孟小冬李少春陳少霖楊寶忠楊寶森王少樓,再傳弟子王珮瑜等。

代表劇目有:《搜孤救孤》、《摘纓會》、《定軍山》、《戰太平》等。

楊派

編輯

楊寶森開創,主要傳人有:汪正華程正泰等。

代表劇目有:《空城計》、《碰碑》、《烏盆記》、《文昭關》、《捉放曹》、《擊鼓罵曹》等。

馬派

編輯

馬連良開創,唱腔瀟灑飄逸,精於做工念白,主要傳人有:言少朋馮志孝張學津等。

代表劇目有:《借東風》、《淮河營》、《四進士》等。

言派

編輯

言菊朋開創,代表劇目有:《打金枝》、《賀後罵殿》、《罵王朗》、《戰太平》等。

高派

編輯

高慶奎開創。主要傳人有:高世壽,李盛藻、 李和曾、李宗義、宋寶羅、沈金波、白家麟、虞仲衡等,再傳弟子辛寶達、李文林、倪茂才、吳平、 張躍孚等。

代表劇目有:《逍遙津》、《轅門斬子》、《斬黃袍》、《斬馬謖》、 《哭秦庭》、《李陵碑》、《潯陽樓》、《連營寨》、《胭粉計》、《七星燈》等傳統劇目;新編劇目有:《鼎盛春秋》、《三打祝家莊》、《八義圖》、《孫安動本》、《史可法救國記》、《掘地見母》、《宋十回》、《煤山恨》、《豫讓橋》、 《贈綈袍》、《馬陵道》、《蘇秦張儀》、《竊符救趙》、《蝴蝶夢》、《八搜鄒應龍》、《錘震金蟬子》、《朱仙鎮》、《生死牌》、《摘星樓》、《智斬魯齋郎》、《闖王旗》、現代戲《白雲紅旗》、《節振國》等。

奚派

編輯

奚嘯伯開創,代表劇目有:《白帝城》。

麒派

編輯

周信芳開創,主要傳人有:程毓章高百歲陳鶴峰周少麟小王桂卿等。

代表劇目有:《斬經堂》、《追韓信》、《打嚴嵩》、《四進士》、《徐策跑城》、《華容道》、《趙五娘》、《封神榜》、《九更天》。

唐派

編輯

唐韻笙開創,主要傳人有:張海濤唐登年邵麟童汪玉麟汪慶元等。

代表劇目有:《古城會》、《刀劈三關》、《后羿射日》等。

武生

編輯

楊派

編輯

楊小樓開創。

尚派

編輯

尚和玉開創,主要傳人有韓長寶、李柏君等。李柏君於1949年來台, 1984年開始任教於國立藝術學院(今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教授戲曲基本功與京劇武戲。劉亮佐唐從聖黃健瑋莊凱勛等人都曾經受過李師的教導[31]

蓋派

編輯

蓋叫天開創。

李派

編輯

李萬春開創。

李派

編輯

李少春開創。

 
西遊記孫悟空的造型

小生

編輯

姜派

編輯

姜妙香開創,主要傳人有:劉雪濤林懋榮等。

葉派

編輯

葉盛蘭開創,主要傳人有:葉少蘭馬玉琪等。

代表劇目有:《羅成叫關》、《轅門射戟》、《群英會》等。

俞派

編輯

俞振飛開創。

文淨

編輯

金派

編輯

金少山開創,主要傳人有:王泉奎

代表劇目有《御果園》等。

裘派

編輯

裘盛戎開創,主要傳人有:裘繼戎方榮翔李長春 (京劇)康萬生等。

代表劇目有:《赤桑鎮》、《鍘美案》、《探陰山》、《鎖五龍》等。

武淨

編輯

郝派

編輯

郝壽臣開創,擅演曹操戲,主要傳人有:袁世海,代表劇目有:《蘆花蕩》等。

侯派

編輯

侯喜瑞開創,代表劇目有:《馬踏青苗》、《清風寨》等。

代表流派有蕭派,由蕭長華開創。

培訓

編輯
 
1934年,北京一所戲劇學校的女生,她們正在練習蹺功

京劇演員的藝能通常是師徒相傳。在傳統科班中學習,則是成為京劇演員的重要途經。在1930年,創建的北平戲曲專科學校,是新的學習京劇的方式。

現如今在中國大陸一般學習京劇的方式是前往藝術類中專學習,一般為六年制。後進行高考藝考,開始大學本科四年的學習

著名藝人

編輯

道光時代三鼎甲

編輯

程長庚張二奎余三勝

後三鼎甲

編輯

譚鑫培汪桂芬孫菊仙

郝蘭田、張勝奎、梅巧玲劉趕三、余紫雲、程長庚、徐小香、時小福、楊鳴玉、盧勝奎、朱蓮芬、譚鑫培楊月樓

梅蘭芳程硯秋尚小雲荀慧生

四大鬚生

編輯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四大鬚生:余叔岩高慶奎言菊朋馬連良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四大鬚生:余叔岩言菊朋馬連良譚富英

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四大鬚生:馬連良譚富英楊寶森奚嘯伯

琴師

編輯

鼓師

編輯

行話

編輯

與「場」相關

編輯
  • 笑場,亦稱噴場,指演員在演出中脫離劇情與人物而失笑,破壞了舞台藝術的嚴肅性與真實感。
  • 誤場,指演員未能按時到達劇場扮戲,延誤了上場。
  • 冒場,和誤場相反,指演出時,演員過早地出現在舞台上。
  • 怯場,指演員因為初次登台經驗不足或對所演之戲生疏等緣故,臨場心慌而失去控制力,使演出效果受到影響。
  • 暈場,指演員由於對戲不熟練或精神過於緊張等原因,造成表演荒亂,出現忘詞、唱錯、失手等舞台事故。
  • 冷場,指演員由於忘詞、誤場等原因,造成舞台演出的突然停止。是舞台演出最忌諱的現象之一。演出中,不管發生什麼事情,都不應中斷。
  • 教場,指對演出中突然出現的失誤,同台的有關人員要及時採取相應措施,予以補救,使演出能繼續進行。
  • 翻場,指演出時,演員認為同場演員或樂隊有所失誤,引起不滿,當場給對方予斥責漫罵,使演出中斷。
  • 把場,指演員演某一劇目因經驗不足等原因,由師長在側幕照應把關,以穩情緒。有時演出特註明由某某名人「把場」,既抬高演戲演員的身價,又藉此招徠觀眾。
  • 飲場,京劇戲班的舊俗。舊時京劇演員在台上演出中間,常由檢場人員上台遞送茶水,讓演員當場飲用潤喉。1950年代提出淨化舞台,此俗遂除。
  • 明場,凡演員在台上表演的情節,都稱明場。
  • 暗場,某些刷目中的部分情節不在台上表演,而放在幕後進行。或通過人物的台詞加以說明,或運用音響效果表明。例如《打漁殺家》中蕭恩公堂受刑一節,即是作暗場處理的,通過幕後差役數打板子的聲音來交代。
  • 謝場,亦稱送客或金榜謝場。京劇戲班的舊俗。演出結束,由小生(穿大紅官衣,戴獵馬套翅)和旦角(穿霞披戴風冠)各一人至台前向觀眾行禮感謝。有時走下舞台,送觀眾到劇場門口。
  • 聽場,指後台候場的演員注意力集中於舞台上的演出,以便自己能準時出場。
  • 候場,指演員將上場之前,守候在出場處幕後,作好準備。
  • 墊場,指在場與場之間臨時墊場子,為後一湯的演員贏得時間。是救場的一種形式。
  • 愣場,指演員對舞台上突然出現的差錯,缺乏思想準備,不能隨機應變,造成演出中斷。
  • 趕場,一指在短暫的時間內,完成角色的改裝或換服裝等事宜.保證準時上場。如《鐵弓緣》中陳秀英女扮男裝成王富剛的形象;《四進士》中,光棍、看堂、師爺三角由一人兼飾,也需趕場,又稱作一趕三。二指同一演員在相近的時間內,在不同的地點演出常常是算準了時間,一場演出結束後,再趕往下一個場子。

封箱

編輯

京劇戲班的舊俗,指戲班年終休息。每年農曆十二月中旬以後,例行封箱典禮,將各種演出用具整理歸箱,站上「封箱大吉」的封條,至來年「開台」以前,不得再開箱。

意同挖。搶先上演其他演員要演的同一齣戲,稱為刨戲。在同一場演出中,先後出現雷同的場子,稱為刨場子。在同一場演出中,先後出現雷同的扮相,稱為刨扮相。刨為京劇界所忌諱,有的屬於戲德不好,有的則是安排不妥,都要避免。

客串

編輯

非京劇界的人員參加京劇演出。完全不取報酬的,稱為清客串。兒童參加串演的,稱為小客串。此外,非本劇團演員臨時參加演出,稱為外串。

壓軸

編輯

舊時戲園演白天戲,一般在中午十二點多開鑼,到傍晚六點多打住;戲目有六七齣甚至八九齣,一般分為三段,前三齣通常為新角兒或學生們演,中間兩三齣比較好,後三齣是觀眾最歡迎的戲。這三段裏每一段的末一齣,叫做「軸子」──前軸子、中軸子、大軸子,此乃清末民初北京幾家戲園子演戲的規程,說「軸子」就是每段最末演出的劇目,而倒數第二齣戲便成了「壓軸」。

北京老戲班的傳統,派戲人總是把唱工最好的戲,也就是這戲班中的台柱演員的戲,排在倒數第二齣。而最末一齣戲,則是全武行的戲,由戲班全體武行演員參與演出,這類戲佔用的時間為一刻鐘,所謂「一打一散」(角色上來簡單地交代一下情由,雙方便開打幾回合,勝負決定之後戲就結束),當時多數聽戲行家為達官貴人之屬,看大軸子一上,往往就起座出園。昔日京劇典籍裏有一首《戲提調歌》,形容戲班組織者的境遇:「軸子一上就套車」。

達官貴人來看戲都是坐騾車來的。主人們聽戲,趕車人就把騾子卸套、餵草,也可以進園子靠牆聽聽蹭戲,等大軸子武戲一上,就着手套車,把騾子架到轅上,便趕緊打點好轎車等主人出場。於是,等不到散戲,許多看客已經走開;所以那年代的大軸子,又叫「送客戲」,而真正好戲乃在倒數第二齣的「壓軸」。

由於這種傳統,致使當今有些並不太懂京戲的人,老以為壓軸是每場戲的末齣,而把「壓」字當做「最後一著」理解 ,其實與原意略有差別。

壓軸雖是倒數第二齣戲,但通常都是由台柱演員擔綱演出的一齣戲;故此可以用「壓軸」來稱呼最精彩的一場戲或是最大牌的演出者,形容最精彩的表演,而「壓軸」一詞今天可比喻最精彩、最引人注目的節目或事件。[32]

其他

編輯
  • 掭頭,表演過程中出現盔頭掉落的情況。

海外評論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1.2 徐城北. 《中國京劇》. 五洲傳播出版社. 2003. ISBN 7508501616. 
  2. ^ 吳同賓. 《京劇知識手冊》. 天津敎育出版社. 1995. 
  3. ^ 王芷章. 《中國京劇編年史第一卷》. 中國戲劇出版社. 2003. 
  4. ^ 《昆曲/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5. ISBN 7213029541. 
  5. ^ 四大徽班进京是如何诞生了国粹京剧?. www.sohu.com. [2019-06-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5) (英語). 
  6. ^ 京剧与上海——兼谈京派与海派. [2021-06-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1). 
  7. ^ 11家京剧院团获“国家重点京剧院团”称号 云南省京剧院榜上有名. 雲南日報. 2006-02-24 [2023-0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20). 
  8. ^ 国家重点京剧院团保护扶持规划实施五年成效显著. 中央政府入門網站. 2011-08-26 [2023-0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20). 
  9. ^ 樂勝班到基好評. 臺灣日日新報. 大正十三年四月二十二日. 
  10. ^ 永樂座京班好評. 臺灣日日新報. 大正十三年二月九日. 聞自舊元旦起。日夕滿座雲。 
  11. ^ 天勝京班來演. 臺灣日日新報. 大正十一年一月二十七日. 
  12. ^ 新竹共進會 什觀 京班好評. 臺灣日日新報. 大正十五年十二月十日. 例如七日夜。雖寒氣迫人。細雨欲滴。尚滿座無立錐餘地。 
  13. ^ 臺中特訊 提線京班好評. 臺灣日日新報. 大正十四年九月三十日. 上海提線京班。自去二十一日。來市內樂舞臺開演。大博好評。每夜觀客。均告滿庭。 
  14. ^ 復順京班歸北. 臺灣日日新報. 大正十四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又日前復有數氏鳩資。往南投郡草屯莊。欲聘在該地開演中之復順京班歸北。於新曆一月元旦起。假新舞臺開演。 
  15. ^ 京班開幕於嘉. 臺灣日日新報. 大正十四年九月二十九日. 
  16. ^ 赤崁特訊/京班好評. 臺灣日日新報. 大正十二年十月十四日. 自長春京班於去年九月二十三日開演以來。每日夜觀客幾無立錐餘地。 
  17. ^ 京戲開演. 臺灣日日新報. 大正十三年十二月四日. 
  18. ^ 京戲開演. 臺灣日日新報. 大正十三年十二月四日. 
  19. ^ 曾子玲. 臺南京劇研究.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2018年8月: 第12頁. ISBN 978-986-05-6313-9. 
  20. ^ 鹿港籌祝辜氏勅選 十九日起三日間行事 宴會演京班旗燈假裝行列. 臺灣日日新報. 昭和九年七月十五日. 
  21. ^ 王安祈. 臺灣京劇五十年, 第 2 卷. [2019-02-20]. 
  22. ^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復興京劇團. Facebook. [2024-11-12]. 
  23. ^ 大稻埕戲苑. Facebook. [2024-11-12]. 
  24. ^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 藝文中心. Facebook. [2024-11-12]. 
  25. ^ TaipeiEYE臺北戲棚. Facebook. [2024-11-12]. 
  26. ^ 城市舞台. Facebook. [2024-11-13]. 
  27. ^ 石林; 翟惠軍. 乾隆皇帝和京剧诞生. 《炎黃春秋》 (北京市: 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 1993年, (11期). ISSN 1003-1170. 
  28. ^ 趙志忠. 《滿族研究》 (遼寧省瀋陽市: 滿族研究雜誌編輯部). 2004年, (01期). ISSN 1006-365X.  缺少或|title=為空 (幫助)
  29. ^ 馬松. 鲁迅对京剧的态度. 《中學語文教學參考》 (西安市: 陝西師範大學). 2002年, (期). ISSN 1002-2155. 
  30. ^ 教育部推行京剧必修课引发争议. 新浪網. 2008年2月23日 [2012-08-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5) (中文(簡體)). 
  31. ^ 藝師典範. 
  32. ^ CMEX中文數碼化技術推廣基金會. 辭典檢視 [壓軸 : ㄧㄚ ㄓㄡˊ]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2021. dict.revised.moe.edu.tw. [2024-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6-09) (中文(臺灣)). 

參見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