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扰乱性编辑 编辑
本页简而言之:扰乱的编辑者可能会被不限期封禁或编辑禁制。 |
维基百科指引 |
---|
内容 |
编辑 |
关注度 |
格式 |
态度 |
删除 |
用户 |
另见:方针 |
扰乱性编辑(英语:Disruptive editing,曾译作毁损性编辑;请参见讨论页)是一种可能长期大范围地干扰条目提升或百科全书建设的编辑模式。扰乱性编辑通常不被认为是破坏,但破坏具有扰乱性质。每一个案例都应区别对待,考虑编辑者的行为是否违反了维基百科的方针和指引。如果一名编者把并非显然为破坏的行为视作破坏,这名编者可能因为疏远潜在的编者而影响百科的发展。
扰乱性编辑不总是故意的。编者可能偶然地作出这类编辑,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正确地编辑,或者他们缺乏合作所必需的沟通技能。但是,出于善意的扰乱性编辑不能改变这对维基百科有害的事实。
概述
编辑维基百科的成功归因于开放性。然而完全开放有时会招引图谋不轨人士将维基百科当作推广单一观点、原创研究、拥护或自我宣传的平台。我们欢迎值得注意的少数意见,其透过可靠来源、可供查证,建设性的编者偶尔也会犯错,有时编者制造长期问题——坚持不懈地编辑特定页面但没有可靠来源可供查证,或坚持给予小众观点不合理的比重。
总括而言,扰乱性编者伤害维基百科,降低成为参考来源时的可信赖性、耗费生产性编者的耐心使之可能挫折而离开维基计划,让扰乱性编者继续为非作歹。
认识扰乱性编辑的模式是必要的。在编辑战方针业已承认一项,动作本身可能未违反方针,但是一系列行动中的部分行为构成了违反方针的模式。扰乱性编辑可能不会出现在所有的24小时周期里,且可能不会重复相同的行动。尽管如此,一系列的修订随着时间推移可以形成严重损害维基计划的模式。
扰乱性编者可能试图伪装自己的行为成生产性编辑,但从可鉴别的特征能将其分辨。当讨论未能解决问题,编者于争议页面外取得公正的一致共识(像是条目探讨之类),进一步的毁损行动是编织理由阻止,可能引导至纪律更严的争论的解决程序。极端案例可能包含网站禁制,交付仲裁委员会,或由社群共识裁定。
“回退不过三”原则若扰乱性编者有照实遵守,不应被理解为执行方针以对抗扰乱性编者的抵御行动。“规则并非赋予回退页面特定次数的权利”。同样地,编者必须注意即使回退毁损编辑亦不得打破回退不过三原则。扰乱性编辑可能不是明显破坏,建议生产性编者遵照底下的处理程序而不要打破3RR规定。
意图规避查缉
编辑扰乱性编者可能会用不同的方法试图回避纪律行动:
- 编辑发生于长期间;无单一修订是明显毁损,但整体模式是破坏性的。
- 编辑主要局限于讨论页面,扰乱行为可能没有直接伤害条目,但经常扰乱其他编者达成共识以改进条目。
- 编辑经常游走在不文明与人身攻击之间,扰乱/妨碍改进条目的文明及协作编辑。
- 编辑少量几个、监视人数不多的页面。
- 与上述相反,编辑可能扩及大范围页面以降低被揭穿的可能性,使用者所监视到的受影响条目可能不够多。
尽管如此,这种扰乱性编辑依旧违反维基百科方针。
扰乱性编辑的迹象
编辑本指引讲述明显屡次严重违反基本方针的行径,而不是理性编者可能不同意,且不易察觉的问题。
扰乱性编者表现出下列倾向:
- 偏激:无视其他编辑的反对,长期编辑一篇或多篇条目以追求特定观点。偏激编辑除了添加材料;也可能会进行扰乱性删除(例如反复删除其他编者加入的可靠来源)。
- 不能遵守可供查证方针;无法举证、引用不适合百科全书的来源、扭曲可靠来源、或制造原创研究。
- 胡乱提出来源请求:对已有来源的内容加入不正当的
{{fact}}
标记,借此暗示适当引证的条目内容成疑。 - 不乐见共识建立:
- a. 在其他编者对自己的编辑提出问题/异议或要求解释时,反复漠视他们的诉求。
- b. 反复漠视其他编者对其操作的解释。
- 拒绝或不理会社群意见:拒绝接受调解和/或参与讨论,持续借编辑来追求特定观点,违背公正编者的共识。
此外,这样的编者可能:
- 6. 发起运动赶走建设性贡献者:违反Wikipedia:文明、Wikipedia:不要人身攻击、Wikipedia:条目所有权等方针与指引,或操控傀儡/真人傀儡。这种低水准的违规行为未必足以令社群失去耐性,但能够令守法的建设性编者耗尽耐心,不再编写/维护特定条目。
没有或拒绝抓住重点
编辑
有时候,社群已经达成共识,认为转移话题更加有益。不过,有的编者却在一段时间之后,坚持己见,挑起纷争,扰乱社群。
如果社群否决您的观点,即使认为自己的观点正确,您也不可以继续强推自己的立场,直至成功为止。他们这样做,并不是说他们漠视您的声音。这时您不应该继续发言,而是应该聆听别人,思考别人的发言内容,同时尽力了解他们的观点,求同存异。不要混淆“倾听”与“同意”。
有时,出于善意的编者可能会一直作出扰乱行为,浪费社群资源,例如坚称自己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儿。虽然维基百科鼓励编者更新页面,做他们认为对的事情,不过有时候他们可能没有能力去做这种事情。如果社群已经穷尽力气补救错误,教导他们方针和指引,却仍然没有解决问题,社群可以对他们实施封禁或编辑禁制。
阐释观点
编辑当某些人对方针与指引的实行方式感到沮丧时,他们可能忍不住把方针/指引生搬硬套,从而否定方针/指引及其解释。有时候,这样做只是为了在站内纠纷中证明自己的观点。有时候,他们可能会以不受欢迎的方式执行方针/指引,以达至修改方针/指引的目标。
这种手法是严重的扰乱行为。若你觉得方针有问题,您应该到方针讨论区提出你的意见。如果你只是不同意某人对条目的修改,您可以到条目讨论页或相关页面跟对方商议。
注意提出观点本身是正当行为,而阐释观点也不至于要扰乱维基百科。
与建设性编辑的区别
编辑编者经常发表小众观点。这符合维基百科任务范围,只要贡献可供查证、无不合理的比重、情况适当、遵守边缘理论。举证责任在于最初提供讯息或希望保留资料的编者。
中立性要求条目应该公平地表达所有以可靠来源发表的重要观点,并应与每个观点的显著性成比例。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通常来说,条目不应给予少数观点与更受欢迎的观点同样多的描述。
可查证及值得关注的观点包含原科学,其发表在有信誉的同行评议期刊。编者可以合理呈递有可靠来源纪录的活跃公众争议。例如,引用陈述在主流学术期刊、教材、或专著的观点本身不是扰乱性编辑。这项豁免并不适用于尘埃落定的争议;例如加入主张太阳绕地球转在当今是不恰当的,尽管这问题是在伽利略的时代是活跃的争议。然而在条目提及有此争议可能是合适的,如果争议本身值得一提(如同本例)。
有时好心编者可能被边缘出版物误导或陈述引证时做出老实错误。这种人可以在短时间内合理捍卫自己的立场,然后在遇到更佳证据或公正反馈时承认这个问题。
处理扰乱性质编者
编辑下列为矫正模型,但不必按顺序进行每个步骤。在某些极端情况,迅速报告至Wikipedia:当前的破坏可能是最好的第一步;在其他情况,立即编辑禁制可能是合适的。但是通常来说,逐步升级有益于大多数情况,期望在各个步骤可以帮助解决问题,而不需要更进一步处理:
- 似乎来自扰乱性质编者的首次不符合百科全书的修订。
- 若编者反回退:
- 如果此次出现来源资讯,什么也不做;如果没有来源,他们没有任何回应,再次回退。确认你的留言已清晰解释意见的不同。查阅你的编辑摘要。若可能,在讨论页建议折衷办法。
- 若回退持续,他们仍加入无来源的讯息:
- 回退,并请求管理员协助,经由Wikipedia:当前的破坏等合适页面。提供偏激编者多个回退的修订差异。简要留言(不要超过400个字)、清楚比较(多个明示证据的差异)、并聚焦在用户行为问题上(偏激编者不参与讨论/加入无来源讯息/忽视讨论页的共识)。避免在回报页面详述条目内容问题,这可能降低管理员愿意去理解投诉的可能性。注意:要容易投诉成功,你的过往必须干净。随时随地保持文明,并避免自己参与多个回退。
- 若偏激编者有使用来源,但来源贫弱或错误解释:
- 暂时不要提报。
- 回顾Wikipedia:争论的解决。如果相应的文件报告的可靠消息布告栏。
- 如果情况合适,提出报告至Wikipedia:互助客栈/条目探讨。
- 继续尝试和编者对话。指点方针与指引。
- 若调解驳回、失败、问题持续:
- 在对话页通知编者你所发现的扰乱性质编辑。
包括问题行为的条目连结或编辑差异。使用章节名称和(或)编辑摘要明示出你认识到的扰乱行为,但避免不必要的挑衅。请记住,你还在试图避免情况加剧。若其他编者参与,他们同样应该发表自己的意见,使参与者清楚知道社群不赞成偏激行为。
- 在对话页通知编者你所发现的扰乱性质编辑。
- 偏激编者持续回退。
- 假设一位编者在多个条目对抗某观点,持续回退偏激编者。若其24小时内回退超过三次,提报编辑战至Wikipedia:请求保护页面(但留意不要自己过多回退!)。然而,偏激编者无法在面对多位其他编者回退下维护问题内容。
- 若偏激编者没有违反回退不过三规则(3RR),或参与编者不足以贯彻维基百科方针:
- 提报至Wikipedia:当前的破坏。
- 编者持续忽视条目探讨的共识。
- 再次至Wikipedia:当前的破坏请求管理员调停协助,指出条目探讨的编者共识。管理员应当给予警告或适当暂时封禁。
- 若封禁不能解决问题,或你仍不能获得管理员的注意,而其他所有方法都已经试过了:
- 提交至仲裁委员会以检阅。严格根据于用户行为,而非条目内容。
封禁和制裁
编辑- 扰乱性质编辑可能招致警告并升级至封禁,通常第一次会封24小时。
- 主要用于扰乱性编辑的账号可能会受到不限期封禁。
参见
编辑备注
编辑延伸阅读
编辑- Wikipedia:没有不可或缺的编者
- Wikipedia:悲愤
- Wikipedia:放下它
- Wikipedia:标记小组
- Wikipedia:维基霸凌
- Wikipedia:扰乱性制裁(此方针的英文名就有点问题,因此翻译时请仔细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