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It's gonna be awesome/台湾重北轻南

重北轻南、又称为南北失衡南北经济差距[1][2],主要指的是以台湾南部为首的台湾中南部、东部与离岛等民众对于中央政府在区域资源投资建设上长期存在着分配不均、不公的弱势感受。 [3][4][5][1][6]在台湾的历史中,台湾中央政府的政策(是否愿意投入资源)对于台湾城市人口的兴衰扮演着重要的脚色[6]:51

研究显示,台湾长期以来的政治改革,存在着重北轻南的问题,也就是台湾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医疗[7]的发展成果及重心始终为台北市北台湾享有,其他地方所获得之“台湾长久以来经济发展的果实”与台北市相较之下不成比例。这样的问题使得许多地方政府的财源仰赖中央政府给予或举债[8],缺乏地方自主财源。[9]:185中国大陆的学者认为这与中国大陆沿海省份北京市的中央-地方关系相形失色。[9]:185

根据统计从1980年到2012年间,北部县市总人口增加368万,中部县市增加114万,南部县市增加86万,长期的趋势是南部人口成长比中部低,中部又比北部低,人口成长的趋势和距离首都台北市的远近成反比,此现象被认为是与中央政府整体国土规划与产业布局的结果有关。[10]

在过去七十年中,中国国民党作为中央政府的时间共计60年 (1949-2000、2008-2016);民主进步党作为中央政府的时间为10年(2000~2008、2016~现今),而台湾南北在经济与其他方面发展上的差距是中国国民党长期重北轻南政策的影响。[6][4][11][4]:85-86[5][1][12]:257[13]

一系列的南北争议背后潜藏的是台湾长期以来且持续到二十一世纪的省籍族群问题、资源分配问题、行政区划、及产业布局衍生出的经济与社会问题。[6]:v

历史沿革 编辑

研究指出“重北轻南”一词是由两股力量驱动着,一股来自民间,意即“重北轻南论述”;另一股则来自政治人物,称为“南北差异论述”。 “重北轻南论述”由台湾南部人民因资源长期配置不公所产生的弱势感受驱使著;而“南北差异论述”则是早期台湾的政治人物用以区隔选民种类所创造。[6]

中国国民党国共内战失利后撤退来台,并把撤退来台随身带来的大量资金资源及日后执政的科学资源、技术资源、研究资源、人力资源等大部分投放于以台北市为中心的北台湾,加上其日后在执政上重北轻南的作为,使得中南部的各项建设开始大幅落后北台湾。中国国民党把贸易商业等产业活动集中布局在北部,轻重工业主要布局在中南部的产业政策在日后台湾面临产业转型时,加剧了南北差距[11]中国国民党执政期间,北台湾的工商业企业的数量不断攀升,相形之下,中南部的工商企业数量则持续滑落。[11] 于是北台湾发展为台湾的经济与高科技中心,工商业发达,产业以服务业和高附加价值的高科技制造工业为主[11]。而中南部则是台湾的传统产业的中心。台湾的水稻产区主要集中在云林台南彰化嘉义屏东台湾西部平原地区。除此之外,台湾的畜牧业渔业也以台湾中南部为中心[11]。至于南部的工业仍停留在传统工业纺织、食品饮料)以及高污染的重工业化学工业[11]

台北市 编辑

重北轻南这个用来描述民众感受的词汇,出现的远因为:清朝末年到台湾日治时期以来台北逐渐成为台湾政经中心[6]。因为清朝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后,日军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成功占领北部[6]:36,不若日军在台湾中南部遭遇到历时长达五个月的顽强抵抗才成功征服全台湾(有出身南部的学者认为“外来统治民族来台湾,居台北,推行殖民地的语言文化,南部外来者人少,殖民文化浅,这是南北差异的主因”[14]),加上日方基于牡丹社事件后,清朝在台北建立许多机构,日军可直接就近使用、台北邻近基隆港且距离日本较近便于服务日本人等,是故日方建设台北的积极程度更甚以往。[6]

然而即便如此,当时台湾的人口仍是有效分流的,而非往北部单向集中。长期的南北分流、中台湾自我分流有效平衡了台湾各区域的发展[15]

近因则是台北市国共内战后“接收大量来自中国大陆随着国民党搬迁来台的‘ 台湾本省人[注 1]的移民”(截至1995年,全台湾外省人平均有超过四分之一居住于台北市;全台北市有将近四成的市民为外省人。迁移来台的外省人大多居住在台湾的都市,而台北市是所有都市中最多外省人选择的目的地,并成为台湾所有行政区里外省人占比最高的行政区[16][17][14][14])以及自1967年从省辖市升格为直辖市以来,财政所获得的优势。此优势导致其他县市与台北市的资源产生重大落差。值得注意的是,当时的国民政府将台北市升格为直辖市的主因为“解决台北市长屡屡由非国民党籍人士当选”的困扰、以及中央政府可借此直接取得台北市上缴的税金,是台北市升格后除了台北市之外在财政上的最大受益者,台北市自此不必再向台湾省政府缴纳任何费用。[6]:58

经济与财政 编辑

升格后的台北市地位不但高于其他台湾的所有县市,与台湾省政府平起平坐,而且在财政上更是睥睨全台,翻转连年举债的情况,年度财政出现结余。台北市受惠于《财政收支划分法》对于直辖市可保留较多税收自用的规定,自此成为全台财政最佳的县市。与此同时,其他县市仍受制于财政收支划分法,导致财政困难,对于公共建设发展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6]:58-59

台北挟著其作为中央政府及台湾省政府所在地的优势,获得来自国库、开始出现结余的市库的双重加持,得以从容支应各式各样的建设[6]:58-59

后续几年,随着台湾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取得成果,中央政府开始进一步利用此成果所带来的资金,大举注资大台北地区的各项公共建设,包办从河川整治(台北防洪计划)、违建拆除、开辟绿地、拓宽道路等到两厅院台视中视华视世贸中心国立中央图书馆国立中央图书馆台湾分馆台北市立美术馆台北捷运等各项重大公共建设、中华民国公营事业总部及各式产业布局[6]。台北市的壮大更嘉惠了周边的台北县桃园县远至新竹县[18]

统计自1980年代起,台湾的资源过半极为大量投入以台北市为核心的北台湾[6]。台北成为全台的政治、经济、金融、文化、传播媒体与学术的中心。[6]:24

高雄市 编辑

中央政府的出口导向政策,在高雄成立加工出口区以及十大建设下的各式各样的大规模重工业,带动人口移入,高雄跨越了晋身为直辖市的高门槛—人口破百万[6]。高雄市终于在1979年正式升格为直辖市[6]

然而高雄人很快就惊觉名为直辖市的高雄市并没有如同台北一般“集三千宠爱于一身”[6]。许多北高两市的评比结果都显示,高雄市除了“污染”程度胜过台北之外,其他各项指标都输给台北[6]

行政院近年来所进行的经建计划方案,尤其是交通建设方面,很明显的是重北轻南,我们只要注意全岛重大交通建设方案,北部所占分量之多即可证明......本席觉得很不公平,因为这些交通建设,本岛南部也有迫切需要,何独北有而南无?
难道南部纳税人所缴纳的税与北部纳税人的税不同?[6]:84
黄河清, 立法院公报,第74卷,第27期,页50-51

早在1980年初期,“环境污染”就已经位居高雄民众及高雄市长彼此共同的头号梦靥[6]。只不过当时的直辖市长皆为行政院指派,因此官派市长重视上级长官的意见更甚于地方民意,不敢忤逆中央,加上戒严令实施造就的万年国会体制,地方民意代表顶多仅能担任监督台湾省政府省议员。官派高雄市长实为中央政策的实践者,而地方民意代表的声音对于握有各级政府(包含省政府)人事及财政权的中央政府来说,缺乏实质影响力[6]。再者,正因为官派市长并不对民意负责,所以市议会对市长来说,约束力有限,仅扮演着“建议”的脚色,官派市长甚至还能否决市议会的决议[19]。是故,高雄人的感受难以在当时得到关注与回应[6]。而当时的官派高雄市长将高雄的环境污染问题归咎于地方缺乏规划导致“住厂混合”,于是便开始推动“住厂分离”的政策解决问题,言谈间并未把石化产业集中在高雄地区视为问题的来源;至于媒体提到高雄书店不足、文化风气不盛的现象,官派高雄市长则认为是高雄“人口组成”的问题,需透过教育市民来提振市民的文化兴趣[6]。然而这些通篇未提及中央政府的说词,在往后几年已经渐渐不被主流大众接受[6]。高雄市的企业认为重要机构与决策者都在台北,除了国税局国贸局之外,所有政府机构都以“高雄业务有限”为由谢绝在高雄设点,甚至连工业局都没有任何单位进驻带动台湾经济起飞的“工业城市”—高雄[6]

就像升格为直辖市之前的高雄,高雄人在高雄升格为直辖市之后仍要千里迢迢飞到台北洽公,一如往常无法和台北的企业家一般时常与政府决策高层进行“早餐会”、“酒会”等可以直接向层峰表达企业在台北所遇到的问题的社交场合[6]

高雄县市为主以及部分台南县市、屏东县的立委曾多次在立法院表达重北轻南的问题,而行政院长郝柏村曾以“任何国家的建设大抵是以中央政府所在地逐渐向其他地区扩展”回应。“首都优先”成了合理化资源集中在北台湾的理由。[6]

而中央政府迟迟不核准高雄市与高雄港“港市合一”,更使得高雄市平白丧失大量的市库税收。高雄市政府的官员曾讽刺地表示,“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台北市,大概早就港市合一了,这类的例子不胜枚举,只是再一次证明中央的经济政策失衡罢了。”[6]

差别待遇 编辑

政府的钱投在北部地区,科技经费、经济发展全部投在新竹以北,制定这些经济发展政策的人也全部住在新竹以北,这些人头脑里面,根本没有南部地区。[6]:85
梁定澎 (国立中山大学管理所教授), 《空间》1995/11

升格为直辖市的高雄市,市政府在行政体制上的编制安排就出现与台北市政府显著不同的情形,例如在市政府职责同样为主管都市建设发展的单位,台北市政府得以将之编制为城市规划处、建物管理处;高雄市政府获得的编制则为城市规划科、建筑管理科[6]。相较台北市政府已经正式成立捷运局,同期高雄市政府的捷运局“筹备处”都还未能成立[6]

长期投身于体育界的余政宪就曾说:“我国公共体育设施的兴建政策长年来都是重北轻南,我国的北高两市虽都是院辖市,但由于中央的政策关系,使得高雄在各种体育活动的举办上,始终不如台北市。”[6]

高雄在地的环保运动者王家祥也投书媒体诉说着:“当台北市的大安森林公园落成时,高雄市还在担心争取到的卫武营自然公园的计划是否生变;当阳明山国家公园已经落成,柴山却仍呈现无政府的欢乐状态;台北市的翡翠水库有政府要员要喝,全台水质第一;高雄的水质恶化,还得依靠民间的力量催促改善;只是中度污染的高屏溪替代兴建水库毁灭一座客家聚落的方案,与台北市优先整治淡水河的计划比起来,高雄市又得靠民间力量自己争取。”[6]

国立清华大学社会系的姚人多教授表示:“我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住高雄,当然如其他许多高雄人一样,面对周遭的环境,常常感到一种莫名的相对剥夺感。尤其当我大到知道高雄明明与台北市一样是个直辖市,不过却奇怪的与台北仍有一段不算小的‘城乡差距’时,这种感觉特别深刻。”[6]:68

高雄虽然不是唯一批评中央政府重北轻南的县市,但由于高雄市是与台北市同属同一个位阶的直辖市,被认为最有资格要求中央政府给予高雄市及中南部相对于台北及北台湾的公平待遇、最具正当性批评中央政府不公平地配置公共资源。[6]:68 事实上,许多台南县市及屏东县的政治菁英也是积极地向中央政府表达心声,亦有屏东县民投书说明屏东县的公共建设匮乏,只有产生秘雕鱼第三核能发电厂[6]

陆陆续续,高雄立委又分别控诉中央政府在财政分配、大学设立、交通建设、中华民国国家图书馆博物馆文化艺术设施场馆等明显存在重北轻南的倾向[6]:69

1980年代末,在民主进步党强力要求政治改革的努力下,国民党中央对于言论自由的箝制开始松绑,而重北轻南的控诉开始广为流传,末期官派高雄市长吴敦义也在此潮流下带领国民党籍的高雄市立委要求国民党中央平等对待高雄,不要重北轻南。吴敦义除了要求港市合一、亚太营运中心高雄铁路地下化之外,他还认为,高雄市的许多问题乃中央政府长期重北轻南所留下的沉痾[6]:73。吴敦义的高分贝重炮批评甚至落泪控诉国民党中央,不但累积了自己的政治筹码、回应高雄市民的民意、淡化自身与国民党中央政权与在他之前国民党官派地方首长的关系且让民进党丧失作为在野党的独特性,也让重北轻南的议题更加为人所知[6]:73-74

生活环境 编辑

由于高雄长期被定位为重工业城市,高雄市区每天有数千辆大型货柜车穿梭在市区及高雄港之间,造成市区的道路经常出现坑坑洞洞,高雄市民的生命安全备受威胁。[20][21]

媒体观点 编辑

在媒体的报导下,“南不如北”的印象更加深植人心。除此之外,媒体总是在报导高雄市的时候,探讨高雄市究竟落后台北市多少程度;而在报导台北市的时候,比较的对象则换成纽约东京等国际大都会[6]

[22]

亚洲运动会 编辑

1994年高雄市与台北市两个城市各自竞逐亚运的中华民国申办城市,这是台北市首度受到来自其他县市的挑战。原本获得中华奥会肯定准备最为积极充分,而压倒性荣获代表中华民国申办亚运的高雄市,却在中央政府屈从台北市政府主张的“首都优先”的大动作反扑之下,要求中华奥会重新评鉴北高两市。随后中华奥会以更为悬殊的票数压倒性的确认高雄市为全台准备最为积极充分县市。然而中华奥会又再度受到高层压力,被迫重新选举代表城市,结果出炉,台北市在意料之下逆转胜出[6]

然而这样的结果引起社会大众一致谴责中央政府重北轻南的政策,并且认为中央政府长期的重北轻南政策将使得南北差距更加恶化[6]。舆论更直指台北市这个天之骄子应该重新省思,不该再将独揽一切的非我莫属思维视为理所当然[6]。这样的挞伐声浪中,长达数月之久,最后在新任台北市长陈水扁表示无意申办亚洲运动会后,纷扰多时的南北战争才暂告平息[6]:76

将近二十年后,2012年3月25日台北市政府FISU签约,正式展开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筹办工作[23]。 同月,台北市政府为了全心筹办台北世大运,选择放弃申办二○一九年第十八届亚洲运动会主办权,然而台北市政府却只把决定通知中华奥会评选出的第三顺位新北市,没有通知第二顺位高雄市。新北市政府体育处官员说,台北市因为争取到主办二○一七年世大运,放弃争办二○一九年亚运,但新北市不会因此改变策略,仍以争取二○二三年的亚运主办权为目标。因为从没有同一个城市连办两届,争取恐怕只是徒劳无功。由于当时台湾城市获得承办权的几率颇高,因此时任高雄市长陈菊表示:“若双北市政府、中华奥会能即时告知高雄市政府讯息,高雄市就有机会做好万全准备,如今一切都为时已晚,很可惜。”[24][25][26]两年后,越南河内因财政困窘放弃2019亚运承办权,曾有议员在高雄市议会请陈菊争取承办,陈菊回应道:“除非中央愿意用支持台北世大运的积极态度支持高雄市,否则很困难。从杜哈广州仁川,近年每届亚运平均花费8百亿元,除非中央愿意支持,除非中央换党执政,否则以高市现有财力,很难争取承办。2009举办世运会连世运会主席Ron都说‘那是历来最好的一次’,但体育署计划争取的国际大型赛事根本没有高雄市,2023亚运也是以新北市为代表。”[27][28]

南北差距 编辑

1994年的亚运风波带起舆论探讨台湾南北差距的问题;民进党立委尤宏更提出《南北差距白皮书》陈述北高两市在财税金融、教育资源、文化活动及卫生医疗环境差距的第一本完整论述[6]

1994年起陆续有学术文献揭露台湾的区域发展往台北单向倾斜的问题,研究中也以各项数据(包含:预算分配、污染问题、河川整治顺位、公共卫生资源的差距、国际赛事地点、艺文活动数量、大学师生比、......)来呈现北高两市的差异,控诉中央政府长期重北轻南是多么的不合理[6]:80-83。也有文献探讨高雄的高等教育发展,抨击长期集权的国民党政府将大专院校集中布局在北台湾。1994年的亚运事件激起了重北轻南的知名度及南部人的公民意识。渐渐地,重北轻南成为全国民众经常性探讨的公共议题[6]

长久以来,众多人士均呼吁中央政府应该致力于弭平南北差距,这些诉求大致可分为四大类:

  1. 硬件建设(交通建设、公共建设、行政机构分支、高等教育机构、文化硬件设施、国家图书馆、艺文表演场所、商业展览场所等)[6]
  2. 财政分配(预算分配南北平衡、修正财政收支划分法)[6]
  3. 首都机能分散(迁都、部分中央部会南迁,例如:农委会迁移到农业重镇的嘉南平原;工业局迁移到工业大城高雄等)[6]
  4. 重要的文化活动可以移师到台北以外的地方举办(例如:中华民国国庆烟火台湾灯会等)[6]

也有一股与前述诉求相平行的呼声认为,高雄人也应该思考高雄有什么区域优势,以主动行销高雄的方式,吸引产业进驻,人才回流。[6]

相对剥夺感 编辑

1980年代起,台湾的新兴产业被集中布局于北台湾,台湾的劳动迁徒由传统的南北分流、中台湾自我分流,转变为向北单向集中,这造成距离北台湾较远的中部及南部所需负担的迁徒成本随着距离增加而变大,而本来就居住在北台湾的人,所需负担的迁徒成本却最小,这使得越往南的向北迁徒者所承受的相对剥夺感越大。这些迁徒成本包括但不限于离开家乡所需付出的时间与路程、租屋、被迫在北台湾负担沉重物价与房贷、国定例假日的返乡路途及塞车之苦等[6][29][30]

做为区域发展基础的学术与教育资源的重北轻南,催化台湾区域发展的失衡,也让中南部人自年轻求学时期就感受到明显的南北差距[31][32]

在如此长期结构性的问题下,许多人无从选择只能到北部就学就业。由于北台湾的人口持续增加,住房需求庞大,导致北台湾的房价和物价居高不下,于是那些被迫迁徒到北台湾的人又得面对在沉重的生活负担之下,薪水扣除房租、交通费、基本生活所需及社交费用后所剩不多而难以有效储蓄的困境;再者,居住地与户籍地不同也常带来困扰[33];另一方面,若选择回中南部谋职又会面临就业机会不多、低薪、发展机会受限的难题[6]:91。中南部人无论选择留下或离开都会掉入不同的困局[6]:91

这样的矛盾加深中南部民众心中的相对剥夺感[6]:91。而时至2010年代,台湾区域发展长期以来的结构性问题短时间内仍难以改善[6]:91

工厂在南部 缴税在台北 编辑

港口、重工业、中油、中钢、中船、石化工业等经济生产与经贸活动的生命线,都在南台湾,但生产者 却无法成为享受者 ,生产地无法变成建设地,如果以高雄为首的南部将一切生产线停摆,不知台北人在缺少石油、电力、物资等情况下如何生活。[6]—《重北轻南,高雄名流齐声讨》


生鸡蛋无,放鸡屎有 编辑

在没有地球暖化问题时,北部的电厂就规划使用天然气,却要南部人忍受煤炭污染;国民党的北部菁英将南部当作是厕所厨房,才会准备增加大林的污染。支持台电的两位专案小组委员,完全不理会高雄市政府“祇希望不增加污染量”的卑微要求。
新新闻》周刊1165期

中国国民党执政的中央政府对于南部建设的出发点往往着眼于“发展”、“生产”,而改善民众生活的大众运输建设、高等教育、文化建设等,相较于北台湾来说,形同付之阙如[6][14]

台湾中南部长久以来都单方面地将生产成果外送到以台北为核心的北台湾。这样的现象与“殖民者之于殖民地”的关系十分相似,意即台北等北台湾是殖民者,中南部则是台北等北部县市的殖民地,殖民者极尽所能地剥削、压榨遭受其殖民的地方,来滋养母国使之逐渐富裕走向繁荣,而殖民地若有任何建设,当然都是为了母国自身发展所需[6]:98[14]

财政收支划分法 编辑

族群政治 编辑

以区隔选民种类所产生的「南北差异论述」肇因于中国国民党党内的省籍斗争。[6]

中国国民党党内,主要由“非台湾省人”组成的新国民党连线非主流派(国民党内的保守派[34]),为了淡化自身及支持者的外省特征,试图将本身与由台湾本省人组成之【国民党主流派】(国民党内的改革派[34])之间的“省籍差异”包装成“地域差异”,推出以“‘台北都会区中产阶级选民’ 对比 ‘台湾中南部乡村选民’”的划分方式取代“‘外省人’ 对比 ‘台湾本省人’”的论述。[6][34]

「南北差异论述」原本是基于中国国民党党内的政治斗争而出现,后来随着国民党、民进党两党的政党竞争,渐渐在各项选举中被强调。1980年代台湾产业开始转型、及2000年后,“北蓝南绿”说法的出现(即为外省人势力无法到达中南部[11]),再再使南部人与北部人的差异广泛被讨论、论述,甚至出现北部人及台北媒体发表对南部人的歧视性言论,[6]:125[35][注 3]加深未来台湾南北出现严重对立与族群冲突的可能。[6]:125

美丽岛事件 编辑

虽然中国国民党没有亲口证实[13]。但另研究指出,南台湾美丽岛事件等事件上,对于当时执政的中国国民党的威权挑战,可能因此造成国民党在1980年后(即台湾产业转型阶段),大幅缩减对南台湾的经济支持[36][37][13][38][39],这也是造成台湾人口开始往北台湾单向集中的原因之一[38][37][40][13][18][41][42][43]

南北差异论述 编辑

早期台湾从农业社会转变为工业化社会的过程中,陆续出现许多台北与中南部环境的描绘。而这些内容都是为了探讨社会变迁过程的总体变化以及个体老百姓如何适应这样的动态转型。罗大佑曾经在1982年发表《鹿港小镇》一曲,歌词提到“台北不是我的家,我的故乡没有霓虹灯。”呈现出对于都市化的抗拒。[6]:126 在那纯朴的年代,人们关注的是“城乡差异”而且没有把“差异”本身赋予“南北”之分和“二元化的优劣歧视”。[6]:127

真正将这些现象投以各式价值判断的操作起于蒋经国逝世之后,也就是在公元1990年左右,国民党内的外省人为了与国民党内的本省人争夺主导国民党的核心权力而想出的办法,并加上以联合报系为首的统派媒体等台湾威权政体下的“侍从报业”配合炒作宣传所成。[6][44]

中国国民党党内,主要由“非台湾省人”组成的新国民党连线(国民党内的保守派[34]),为了淡化自身及支持者的外省特征,而将外省人众多的台北都会区美化为“都会中产阶级”,而台湾本省人居多的中南部地区则无辜成为他们拿来操作的对象,用以攻击斗争李登辉等国民党内的本土派[6][34]

这些统派媒体的宣传策略可以下列方式归类:
候选人论述
中南部候选人 = 地方候选人= 金权金牛)、派系 = 不提政见或不谈公共议题
台北候选人 = 王建煊赵少康 = 中产阶级 = 社会正义、有政治理想、理性而稳健
李晏甄. 台灣南北對立想像的興起. 台湾博硕士论文知识加值系统、国立政治大学. 2011-01 [2017-12-23].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7-12) (中文). 
选民论述
中南部选民 = 地方/乡村民众 = 教育程度低、不重视公共议题及候选人政见 = 受到派系操控、不反对贿选 = 不关心国家认同问题不关心统独问题
台北选民 = 都会区民众 = 知识分子、受薪阶级、社会经济地位高、教育程度高 = 重视公共议题、重视候选人政见 = 具有独立思考的判断能力
李晏甄. 台灣南北對立想像的興起. 台湾博硕士论文知识加值系统、国立政治大学. 2011-01 [2017-12-23].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7-12) (中文). 
教授说法
台大政治系教授胡佛表示:“根据他多年的研究,台湾选民 投票对人不对事,大部分都不在乎政见,而且越往南部,看政见投票的比率越低。因此他认为,王建煊(为了1992年的土地增值税事件)的辞职,顶多只能在台北这个高知识水准地区发生影响。北部与中南部的选举结构南辕北辙,目前中南部的选票完全为派系操纵。”
李晏甄. 台灣南北對立想像的興起. 台湾博硕士论文知识加值系统、国立政治大学. 2011-01 [2017-12-23].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7-12) (中文). 

本省人与外省人 编辑

土生土长于台湾的李登辉其欲带领国民党深耕本土化台湾主体性)的政策受到国民党内外“非台湾本省籍”大老及台湾外省人(包含部分外省人第二代,例如:马英九)的强烈批判[6][45][46][47][48]

蒋经国去世后,李登辉依照中华民国宪法以副总统的身份继任成为总统,不过因为李登辉是台湾本省人的身份所以与两蒋时代的国民党势力渊源不深,李登辉刚接任总统,就面临国民党外省势力的猜忌,李登辉便借着落实台湾民主改革回应民意,巩固自己在党内的地位。[6]:130[44][49]

外省人分布与政府部门 (政策决定者)的资源分配 编辑

台湾光复初期大量的外省人随着国民政府人员迁席来台,再加上国民政府对于外省人的特别优待,造成台湾公部门当中有高比例的外省人。[50][51][52]。 外省人受惠于国民党政府对于公教人员的教育补贴(包括但不限于:教育补助金、各项减免等福利措施[53]),让他们得以降低教育的投资成本,使得外省人相较于台湾本省人来说,具有较高的教育程度及社会经济地位。[50]

随着时间拉长,台湾本省人与台湾外省人相比,在军公教媒体(传播媒体)系统之中渐渐不再显得如同公元2000年前那般非常弱势,然而这样的差距一直来到二十一世纪,仍然存在。[54] 至于在非军公教及媒体系统之中,台湾外省人的优势,则随着台湾的产业转型,加之政府在九零年代解除戒严,与台湾本省人的差距开始越来越不明显[54]

2000年后统派媒体操作的南北差异论述 编辑

2004年五月,远见杂志制作了《向南走向北走:消费品味南北大差异》的专题报导,开场白即明确为北部人及南部人下定义。[6]:152 远见杂志通篇虽然没有明确界定何为北部和南部,却依然可以做出种种南北差异的论述。[6]:152 文献指出,《远见》的预设即为“北部人是一群紧跟着时代潮流,行事风格符合当代的‘理性’主流价值;南部人则‘较感情用事’”,因此北部人在总统的选择上是精挑细选的“采购”,相形之下,南部人则是不加思索的“打包”[6]:152

《台湾南北对立想像的兴起》:
《远见》〈向北走 向南走〉专题中所标举的南北差异[6]:152
北部 南部
形容词 都会菁英 乡土草莽乡亲
特质 个性独立、比较国际化 直率、热情、不服输
谈生意的方式 理性 先搏感情[注 4]再来谈生意
购物的准则 重视品质 俗搁大碗 [注 5]
讯息接收习惯 杂志、反复推敲的理性思考 广播、容易接收快速的传播
对品牌的想法 北部民众理性的求新求变 南部对大众品牌很“死忠”[注 6]
对产品的选择 自主意识强 重口耳相传
价格敏感度 精明北佬 豪气乡亲
饮食习惯 健康轻食 口味重咸

虽然《远见》记者是以客观且不带有价值判断的词汇来介绍北台湾和南台湾文化上的差异,不过一旦与当今的主流价值相对照,即可明了上述比较中隐含着优劣的价值区别[6]:153

北部人 = 理性 = 自主 = 獨立 = 精明 = 健康輕食。  
南部人 = 不服輸 = 死忠 = 豪氣 = 搏感情 = 喜歡俗擱大碗 = 不追求品質[6]:153

而“理性自主”乃当今社会崇尚的主流价值;相反的“人情、搏感情、口耳相传等”则非当今社会所崇尚的主流价值,虽然这不代表主流文化就完全不会出现“人情、搏感情、口耳相传”等言行举止。而随着健康知识日渐普及、人们逐渐追求养生之道,北部人被赋予的健康轻食特质显然较符合当代的正确资讯[6]:153

事实上,早在1990年代,诸如:《远见杂志》〈在那遥远的“地方”〉就已经认为南部有很多“问题”,例如:“过于保守”、“国际观匮乏”、“艺文水平不高”,而北部媒体认为问题的解决办法为“让北部的文明影响南部”[6]:153

综而言之,这些媒体往往都会有意无意的把北部人暗示为“跟得上时代趋势的”,南部人则是停留在过去的传统时代[6]:153,并且以“发现南部”、南部“其实也”很强很进步等口吻来介绍他们眼中的“南部”[6]:153-154

娱乐性质较强的电视节目,例如中天电视台的《大学生了没》曾经制播一系列探讨台湾南北大学生在等方面的差异。[6]:3[55][56]

战南北 编辑

thumb|upright=1.2|right|天龙国图绘示意图

战南北简言之,就是台湾南北部人口株笔伐、互戳对方痛处[57]。这类的南北战争中,通常由北部人为攻方,南部人为守方[57]。战南北起始于陈水扁当选为中华民国总统后[6]:3,随着时光的流逝,南北战争的氛围不但没有消停迹象,其烟硝味反而持续在各大网络平台蔓延至今[57]

2000年中华民国总统选举,民主进步党候选人陈水扁当选,而其在南台湾的得票率远高于第二名的宋楚瑜达20%,因此媒体指出“陈水扁是南部人 选出来的总统”。[6]:3陈水扁的当选,除了让“南部”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6]:3,各种关于“台湾南北”的议题也持续在媒体发酵[6]:3

约莫同时,网络上开始出现去论战台湾南北的差异与优劣的战南北文,论战的领域从饮食习惯、人群特质、政治局势、经济情势、天气、房价、物价、穿着、人口数、人口密度、早餐吃什么、生活步调、人情冷暖、工作量、工作强度......,几乎涵盖所有领域[58]。战南北文中常见网友互相称呼对方“台北国”、“南部国”、......等让彼此足以辨识敌我的称谓,双方都把一个台湾区隔为两个截然不同的国度,双方都认为这两个国度的使用的语言阶级组成文化水平截然不同,彼此势不两立[6]:3。台北国的国民嘲笑南部国国民的穿衣品味、文化水平;南部国的国民则反讽台北国的国民“不曾出国”、自觉高人一等[6]:3。往往北部人的一句无心之言即能成功引战[57]

公共电视台的《南部开讲》节目 编辑

2000年起公共电视台开始制播《南部开讲》节目,旨在让“南部”的声音被北部听见,同时期望能扭转北部民众对于南部的刻板印象[6]:3。陈水扁政府曾进一步核定34.5亿元于高雄多功能经贸园区兴建公广集团台语台既南部营运中心(台语电视台),然而马英九政府上任后,中国国民党党内意见决定由时任新闻局局长史亚平要求公广集团重新考量公广集团台语台既南部营运中心的必要性,从而延宕。[59][60][61][62]

北漂族的自我认同 编辑

许多论述指出,不少因中国国民党长期的重北轻南政策所导致结构性的不平等而必须北上谋职的中南部人,脑海中的观点英语point of view价值观常常在不知不觉中被北台湾的环境“同化”。北台湾历经聚集众多外省人及日本人的同化后,使得北部人的想法较回异于较少程度受到外来族群同化的中南部人[14][63][64]

中南部独立建国 编辑

英国在殖民苏丹期间推动分化与限制南苏丹北苏丹交流的“南方政策”至今余毒未解。许多苏丹南部的官员和百姓认为,苏丹的中央政府长期漠视苏丹南部的发展,导致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准原地踏步,加上中央政府一直以来不尊重苏丹南部的的习俗与文化,因此苏丹南部人不愿再当次等国民,要出头做自己的主人,准备举行独立公投。[65]

在台湾,同样也有地方领袖在同样的情况下呼吁台湾的中南部“走自己的路”。[66]

高等教育与产业转型 编辑

台湾中南部的普罗大众之所以持续呼应且讨论「重北轻南论述」,与1980年代以来台湾产业结构转型,导致劳力迁徙模式从原先的南北分流转变为向北台湾单向集中及此向北台湾单向集中现象所引发的各种效应有关。[6]

因为找工作是每个人人生旅途中必经的历程[6]。一个论述的产生,背后都有结构性的因素在支撑,使人们得以联想和呼应[67]。以社会运动共识动员的角度来说,要让民众接受某些社会安排是不符合公平正义的,并非社会运动者单方面提出就能成功,还必须符合民众对于生活世界的理解,方能水到渠成,激发共鸣[67]。重北轻南一词就是在中南部民众心中长期累积的相对剥夺感之氛围下得以持续被中南部百姓呼应[6]:87-88

高等教育及新兴产业 编辑

国民政府迁移来台初期,台湾人民普遍无法接受良好、高等的教育,恰逢台湾在那个年代在世界上具有竞争力的主流产业为低技术、劳力密集的加工出口等轻重工业,而国民政府也以“出口导向”的轻重工业政策为施政主轴在全台各处均衡地设置加工出口区十大建设,此举有效平衡了台湾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注 7][15]

1970年代末期,1980年初期,台湾历经中美断交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机等震撼教育、加上蒋中正宣布退出联合国所引起的外交危机开始发酵、中国国民党的独裁政权逐步受到党外人士及美丽岛事件党外运动的挑战、及随着台湾人工资上升,台湾原有的低技术、劳力密集的产业,在世界上慢慢地失去竞争力,出现亏损。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下,中国国民党遂决定将台湾的产业模式由劳力密集逐步转型为资本密集的产业,并在历经“第二次石油危机”后再调整为知识经济技术密集高科技产业金融业等以知识为资本的高端产业。自此台湾的产业模式从劳力密集逐步转型为对于知识所学要求较高的产业,然而加上当时的国民党政府因政治因素决定将新兴产业及高等教育集中布局于北台湾及台北都会区,致使全台各地的人才必须离乡背井前往台北及北台湾就学并谋职。[15][37][13][38]

省籍差异 编辑

根据研究,外省人成为台大学生的优势显著高于台湾本省人,如此的差异历经数十年仍存在。外省人在成为台大学生的优势上,又比成为大学生的优势为大。1997-2000年间,相较于全国平均的台大录取率为0.89%,台北市人口的台大录取率高达3.06%,其中大安区(全台所有行政区,外省人口最多,外省人比例最高的行政区[68])人口的6.10%会成为台大学生,然而台东县的比例则只有0.19%。综合言之,考上大学与外省本省籍,父母教育程度和居住在台北市或其他城市正相关,而考上台大与这些变数的相关程度又更大。[69]

研究指出,根据“家庭收支英语Disposable_household_and_per_capita_income”调查中1975-89年出生世代的家庭背景资料显示,省籍间父母教育程度的差异仍明显,台湾外省人往台湾都市集中的速度仍较台湾本省人快,因此未来省籍间教育成就的差异将会持续存在。[70] 这可能与军公教所需投入子女之教育费用较低、外省人集中在城市,城市比乡镇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国语”既是官方语言亦是升学筛选的一道重要媒介、来台的外省族群本身教育程度较高且又获得政府的许多补贴等因素有关[53][71]

社会与文化 编辑

随着时光推进,在全球化的影响之下,原有在台的加工出口业在世界上渐渐失去竞争力,并开始撤离中南部,转往中国大陆东南亚设厂。[15][3][9]许多未接受高等教育的人面临中年失业的危机。[15]此时,北台湾的加工出口业虽也面临大幅衰退,但因有一党专政的国民党中央政府的政策支持下,引进了许多更高产值的新兴产业弥补了旧有产业外移的损失,因此北台湾反倒成为全球化浪潮下的受益者。[15][3][9]

随着高科技产业在台湾蓬勃发展,获利惊人,造就许多在高等教育培育下,孕育而成的高收入科技新贵;前述那些中年失业的人基于自身经历及时代对比,便会严加督促其子女认真读书,避免阶级复制英语Social reproduction,继承父母的贫穷以及在社会上的弱势地位。[15][18]

在国民党政府于白色恐怖时期重北轻南政策的影响下[3],北台湾的就业类型相较中南部多元许多,以中南部为家乡的毕业生,毕业后往往必须面对两难:留在故乡接受类别单调、薪资、福利与制度都矮北台湾一截的工作[72][73],还是负担沉重的生活开销并远离挚爱的亲人,单独一人前往人生地不熟的北台湾谋取一份待遇较好且自己较有兴趣的职业,但又同时必须承受北台湾狭小又昂贵的居住空间与北台湾高不可攀的房价。[6]:2这导致了“中南部的透天厝空荡荡、北台湾的小套房却挤满人”的特殊现象。[6]:2[74]

南北矛盾 编辑

南方朔等北部学者观点自认其接触外来者的包容性较大,因为已经习惯冲突与容忍,并认为南部人大都是乡下人,世界观比较小[6]:153;然而在南部的学者观点中,至今台湾的话语权仍为“外来者”掌控,台北的日本人、外省人,先后都占台北市总人口的1/3 ~ 1/4,后来国民政府来台又带来了一百多万的外省人,其中大多居北部,使得北台湾本省人的文化、思维模式强烈受到外省人“同化”;而南部外来者人少,殖民文化浅,南部学者认为,“须慎防台湾人被稀释,头壳[注 8]被同化”。[14]

来自台北的肌肉脑网红陈之汉看到卫武营艺术文化中心的介绍影片,直呼场馆非常壮观,很高级,又有设计感,但他说:“卫武营花了那么多钱建设,往后维护成本一定更高,而歌剧等等的艺文表演一般人根本看不懂,接受度不高,这样一个场馆可以为高雄带来多少收益?卫武营绝对会赔钱,变成蚊子馆。”[75]

来自高雄的黄俊铭(英国爱丁堡大学社会学博士、国立政治大学传播学院助理教授)则肯定卫武营艺术文化中心的落成,指出南部观众不必再忍受高额交通成本,艺术家也不必以“到台北演出”为舞台梦想标竿,南北艺术学子终可有更多弹性选择,它将深刻连动南部人的艺术与生活世界。[76] 他期待卫武营艺术文化中心能海纳更多新住民、移工带来不同品种的文化活力,重新定义台湾艺术文化的能力。翻转“台北文化=台湾文化”的迷思[76]

黄俊铭在投书的末段写道:“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亲爱的高雄,终于拥有一座‘众人的剧院’,年迈的父母亲坐捷运就可抵达年轻时的远眺,在海港蓝天、工业污害交相辉映里升起希望,我们已感觉知足无比,因为它的名字叫做卫武营国家艺文中心。”[76]

南北族群裂痕 编辑

台湾南北仅长300余公里,却有“南北”的分野,政府应负最大的责任。主要因素是政府多年来都将南部地区视为生产、工业基地,忽略建设发展。可是台北不仅是政治中心,且成为经济、金融、与文化中心,不论是人才、资金或是对外联系管道,均以台北为核心,用台北的立场与想法看待台湾全省各地,长久对南部建议的忽视,造成南北在文化上、心理上、生活习惯上,甚至价值观上都有相当大的隔阂[6]:84
陈建平, 1994

1980年代后,由于一些攸关公共利益的社会公共议题[6]:125,让中南部人与北部人的差异广泛被讨论、论述,甚至出现北部人及台北媒体(诸如:联合报经济日报等)明示或暗示的发表潜藏其自身主观价值判断的言论来形容他们眼中居住在中南部的台湾人,诸如用:“未开化的落后偏乡地方”、“乡下人”、“落后”、“中下阶层”、“想法封闭又保守”、“工人”、“黑手”、“不重视打扮”、“教育程度不高”、“从事传统产业”、“想不到南部也这么进步!”、“南部人比较好骗”、“文化沙漠”、“下港人”、“乞丐会看歌剧吗?”、“又老又丑”、“又老又穷”、“北漂”、台客、“南部人都骑山猪上下学”、“南部有住人吗?”、“南部有便利商店?”、“南部人都在河边洗衣服”、发文战南北表示天龙人的骄傲等等将自身归类为自认为是优势族群的词汇及自身对于中南部人跟不上自以为“优势”的脚步的独断认知[57][14][77][78][6]:125:1:2[35],而台湾中南部人也以住在天龙国天龙人来形容不知民间疾苦、高高在上的台北人北部人。彼此之间一来一往,加深未来台湾南北因贫富差距而出现严重对立与族群冲突的可能。[资料群组 1][资料群组 2]

如果有人提议要在台北关渡平原燃媒电厂英语Flue-gas_emissions_from_fossil-fuel_combustion,那是天大的事。大林电厂扩建案,已不单单只是应该核给2座或4座机组这么简单的辩证而已,而是这个案子纠缠了许多最根本的问题,包括产业思维、南北长期失衡、能源政策、以及政府一直无法面对高雄地区长期污染的公平正义等等。[96]
台湾环境资讯协会-环境资讯中心, 2009

台湾各式资源向北台湾倾斜,让中南部的劳工或是学生无论是为了就业或就学而北上,都付出了比他们的台北同侪更多的代价,无形之中,心中持续累积的相对剥夺感越发浓烈,每当遇到来自北部人的嘲讽,中南部人长期根植在心底那股基于对现实资源配置的不满情绪就会涌上心头。那些嘲笑中南部的部分北部人没能意识到,他们今日所拥有的繁华与进步,其实是建立在剥夺其他县市的资源之上。这种结构性的不公平,正是长期以来台湾公共资源分配不平等的结果,时至今日仍难以扭转。若不能以同情与理解的角度看待弱势的那方,那么双方长久以来的对立是不可幸免的[97][6]

韩国瑜的爱河摩铁摩天轮政见 编辑

2018年,中国国民党推派自幼生长并生活于台北韩国瑜高雄市市长参选人,因而被认为是“空降”。韩国瑜在政见发表会上表示其振兴高雄的政见为[98]:在爱河畔兴建世界唯一结合汽车旅馆 (摩铁)功能的巨型摩天轮[99],并命名为“爱情摩天轮”。后续将把高雄爱河畔的旅馆与之结合,标榜“亚洲任何年轻人度蜜月欢迎你来高雄,上去转一圈两小时,做你爱做的事情,不必再另外上宾馆;我们请高雄所有‘漂亮的小姐’、‘没结婚的’,一个一个(对单身观光客)抛绣球,一分钟就可以结婚”[100],韩国瑜兴奋地表示这个政见,并补充:“你要基督教天主教还是佛教,所有仪式都帮你准备好。”[101] 他相信爱河会因此美化起来,犹如“右岸有罗密欧与茱丽叶、左岸有梁山伯与祝英台”,并带来人潮、且带动高雄经济复苏。 [98][102][103]

立法委员邱志伟发文指出:“我们不知道,韩国瑜主委(身兼国民党高雄市党部主委)是怎么看待高雄的?”发文提到,国民党从1998年失掉高雄市长政权,但其高雄市议会最大党身份历经整整十六年,迟至2014年才被民主进步党取代。“这代表的是,高雄市民其实给国民党很长时间的机会。但是国民党长期以来,有没有认真耕耘高雄市政,有没有努力想赢回高雄?”呼吁国民党参选人停止“纯粹戏谑发言”[104]。国民党高雄市长参选人的政见也引起网友哗然[103]及离乡在外地打拼的高雄子弟批评[105]

ECFA文宣 编辑

2009年,马英九政府为了向台湾人民推销简称ECFA的《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推出许多文宣,文宣中“反对ECFA”的脚色被设定为出生、成长于中南部的台南市、能说一口流利的台语、正值中年五专毕业、为传统产业的业务员、操著台语口音的台湾国语、个性得过且过、抱持老二哲学,但锱铢必较(只要对方少找他那怕只是5元新台币,他一定立马讨回)、不满他人升迁,但自己却只知出一张嘴说大话,从不付诸行动、嘻嘻哈哈轻松度日、不懂自我提升、缺乏危机意识、完全不了解ECFA,只会人云亦云,担心ECFA会影响到自己的工作。[6]:158

北漂 编辑

北漂是2018年中国党高雄市长参选人韩国瑜引用中国大陆流行词汇北漂来形容高雄因为缺乏就业机会使得大量高雄年轻人必须自高雄市北上到北方县市找工作的现象。引起广泛高雄人的共鸣。[106][107][108]

一个论述的产生,都有结构性的因素在背后支撑,使人们得以联想和呼应[67]

韩国瑜及国民党议员等试图将“北漂”的现象归咎于民进党在地方长期执政,藉以争取在地民众的呼应与支持。[106]

民主进步党没能在十年的中央政府执政期间迅速地扭转长年重北轻南政策下所造成的结构性的不公平[97][6],成为国民党高雄市长参选人韩国瑜在竞选过程中的施力点。高雄市成为2018年台湾选举最受瞩目的选区,民进党高雄市长参选人陈其迈选情备受挑战[109]。中国大陆报导分析,韩国瑜的崛起可能与台湾长期重北轻南之下,南部人潜意识认为“北部来的人比较优质”,造成长期在地深耕的陈其迈在意识结构上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110]香港媒体指出,高雄若被国民党攻陷,民主进步党将濒临土崩瓦解。[111]

国立中山大学社会系副教授叶高华根据人口普查数据和户籍资料指出,桃园、台中在升格为直辖市后不但吸纳了周边人口,也吸纳了双北的人口,人口不能算是向“北”移动,且人民并没有无户籍的情况,完全可以自由迁移,亦不能算是“漂”,因此台湾并不存在北漂现象。[112]

另有人投书批评韩国瑜将北漂当作选举语言是对高雄人的一种污辱[113]

又老又穷 编辑

又老又穷是中国国民党2018年高雄市长候选人韩国瑜的一句口号[114],韩国瑜说他在高雄的第一句口号就是“高雄又老又穷”[114]。韩国瑜表示他来到高雄九个月,他只想以四个字总结他九个月来对高雄的观察,那就是:“又老又穷”,因为他认为高雄不但人口老化而且高雄负债全国第一。[115]他说,高雄过去永远意识形态,一天到晚在搞政治,呼吁高雄市民“脑袋要打开来,给国民党一个执政机会”[115]

后来“又老又穷”成为韩国瑜竞选高雄市长时,常提到的用语,意在嘲讽民进党地方政府执政不利,但也引起一些中南部人批评[116][117][118]

然而,韩国瑜到台南为中国国民党台南市长候选人助选的时候却也说:“台南又老又穷。”[119] 随即,韩国瑜为中国国民党嘉义县长参选人吴育仁助选时也表示:“高雄又老又穷,嘉义县也和高雄市差不多。”[114]

后来这句口号被前总统马英九引用,他到屏东县为中国国民党屏东县长参选人苏清泉站台辅选时候致词提到“屏东县在民进党的长期执政之下,人口外流、产业衰退,与韩国瑜眼中的高雄相近,都是又老又穷”。[120]马英九更直言,“若非国民党执政,屏东会继续衰落。”[120]

当韩国瑜全台巡回助选来到苗栗县为国民党地方执政下破产的苗栗县政府替国民党籍的县长候选人致词时,却说“苗栗县地方政府很会拼经济”。[121] 引发网友质疑[121]

由于众多国民党人物持续在媒体上指摘南部的县市“又老又穷”,于是又老又穷一词非常频繁地出现在台北的传播媒体上,并引起网民开始探讨“台湾哪座城市,是正宗的、毫无疑问的、最老最穷的地方?”几乎所有中南部县市都被认为“又老又穷”。[122]

针对韩国瑜巡回到台南助选时说:“台南又老又穷”,台南市政府强势回应:“有人像漂鸟,心不在此,当然看不到美丽。”并且提出多项数据反驳韩国瑜的助选口号[123],并附注“台南是台湾的文化首都,‘老’反而成就历史纵深的内涵,这些都是肤浅政客无法体会的。”[124]

又老又丑 编辑

又老又丑是2018年中国国民党高雄市长参选人韩国瑜用来批评高雄市的口号。[125]国民党人士李明贤强调,“期盼大家一起支持韩国瑜,让他顺利推翻又老又丑的高雄,打造幸福繁荣新港都。”[126]

不过有从小在地成长的高雄人投书媒体指出:“高雄,我年轻时的故乡,我在左营海军基地,前几年我回高雄数趟,非常惊艳高雄的蜕变,从爱河的改变,到高雄捷运高铁、新商圈的设立、世界运动会场所,高雄从暮气沉沉的高污染城市,蜕变成为一个年轻新兴的城市,指著高雄骂又老又丑的候选人是否先照照镜子,自己是不是又老又丑?”[127]

另一位在德国定居的高雄孩子说:“30年多年前离开高雄来德国,那时的高雄才真是“又老又丑”,近几十年来,高雄的变化真大,我每一次回到故乡,每一次都见到变化,真有日新月异的感觉,我为高雄人而自豪。”[128]这位高雄孩子意有所指点出“年轻人善良与纯朴,没有经历过高雄的昨天,所以也就没有高雄新旧美丑的比较,凭借惊语大话吸引人,没有具体计划与方略服人”。[128]

高雄在2018年获得Lonely Planet评选为2018年全球十大旅游城市的第五位全球最佳旅游城市[118]

韩国瑜的竞选MV《高雄ㄟ赞》,以台湾中南部老歌《西螺七崁》为背景音乐,搭配高雄在地宗教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风景,例如:宋江阵戏狮甲电音三太子佛光山凤山六龟美浓等区的寺庙及景观,片中还穿插高雄市区繁忙的街景、一幢幢的高楼大厦、和高雄港区等景色。全片强调“高雄是真的美、是正港的水。”丝毫让人感觉不到高雄“又老又丑”,反而激起很多人想到访高雄观光的动机[129][130]

南北人口差距及影响 编辑

[10]

房价 编辑

研究显示,北台湾房价高涨原因是中央政府长期重之经济布局发展政策所致。[131]

2014年出刊的文献指出,中央政府长时间未在台湾中南部投资能带来就业机会的重大建设,使台湾的人口高度集中北部都会区。多数人自然而然加入竞逐供给有限的北台湾不动产行列,尤其当北台湾受地形因素影响而平地有限加之不能挪移的特性后尤烈。[131][6]:52

南北平衡 编辑

长期以来重北轻南政策遗留下的结构性不平等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改变。就改善南部经济的部分,政府应积极吸引外商、鼓励大厂到高雄设总部或分部,从而带动产业群聚效应,增加就业机会;除此之外,政府必须落实劳动检查并健全资方重视劳工权益的意识来改善低薪、劳资环境恶劣的问题。[132]

政治与意识形态的对立 编辑

故宫南院 编辑

国立故宫博物院南部院区,简称国立故宫南院故宫中南部分院[133]故宫南院,定位为“亚洲艺术文化博物馆”,位于台湾嘉义县太保市,邻近高铁嘉义站以及蒜头糖厂,主要展示品为亚洲艺术文化,另设有人工湖和主题花园等。 故宫南院发想于2002年[134],随后成为“新十大建设”中的一个项目。陈水扁政府在2003年元月核定了国立故宫博物院在嘉义县太保市成立南部院区,目的是希望能平衡南北的文化资源差距,让台湾中南部的民众,也能享受故宫的文化资产。[134]陈水扁总统在2005年的动工典礼上说到:“嘉义县太保市这块土地,最早是嘉南平原的原野。后来在日据时代,开垦为蔗田,生产蔗糖。长久以来,这块土地供应着台湾人民所需的各种蔗糖产品。直到现在,这块土地的历史,即将面临再一次的转变。嘉南平原这块土地,从这一刻起即将转型,过去进行农业的生产,即将过渡到文化与创意的生产。过去滋养人民的身体,未来更要照顾到人们的心灵。”显示中央政府希望透过故宫南院带动嘉义的产业转型[134]

故宫南院从动工到完工15年来历经台湾两次政党轮替,筹建过程中充满政治角力的凿痕。故宫南院成了民进党政府核定并动工,而中国国民党政府在建造过程中二度修改核定计划才完成的妥协产物。[135]

故宫南院在2000年代初期,成了民主进步党主张的台湾主体意识南北平衡等两个价值;中国国民党所坚持的中国化及“独尊中华文化[a]”两种意识形态的交会处[135]。这样价值上的冲突,使得故宫南院在陈水扁执政时屡屡遭到国民党籍立委杯葛[135]。2008年马英九当选总统,中国国民党重返执政,马英九政府试图拉低故宫南院规模成为地方级博物馆和休闲主题公园[135][136]。2009年,台北故宫新任院长周功鑫在立法院教育委员会宣布,故宫南院确定转型为以“花卉”主题,重新定位成“花卉文化博物馆”或“西游记主题乐园”[136],接受中国大陆媒体访问时更直言,她不赞成民进党南北平衡和本土化政策下的南院,她认为把南院盖在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农业县不易发展,可能会沦为蚊子馆。此言一出,造成嘉义县县长陈明文和南台湾百姓极度愤怒。马英九政府遂在民进党和南部民众的抗议声之下,让故宫南院回到原先陈水扁政府时期的定位[136],然而这无法改变2015年12月28日故宫南院在飞沙走石的工地中举办开幕典礼,几位与故宫南院毫无渊源之马英九政府的官员致词时,故宫南院已成为妥协版的事实[135]

周功鑫在其“花卉文化博物馆”或“西游记主题乐园”的构想无法实现后,陆续提出第二次变更计划,即为中止与 Antoine Predock 国际设计团队的合约,重新招标。这样的意义是,原本以嘉义玉山作为设计概念的南院建筑[135],变成以中国十二生肖”、“”、“”等元素交织而成的建筑风貌[136]。故宫南院的开馆时间也因此再从2012年延至2015年12月底[135]。马英九本人后续又提出扩建台北故宫的“大故宫计划”[136]

嘉义县长张花冠对于故宫南院兴建过程中的纷纷扰扰表达不平,娓娓道出,“台北人难道生下来就有文化吗?总是笑咱‘无文化’,这‘无影啦’[b],那是因为‘他们’占据所有文化资源与预算,那么多艺术文化表演在那样环境熏陶养成下形成的‘文化差距’。”张花冠坚定的相信着在中南部设立南部院区的政策,绝对是正确的。[137]著有《两个故宫的离合》一书、前朝日新闻台湾特派员野岛刚端传媒记者说着:“如果两个中国造就两个故宫,那么南院和北院就是‘两个台湾’。”[135]

陈水扁政府时期 编辑

陈水扁政府执政时期,第六届第七届立法院均由泛蓝主导。

陈水扁在2000年当选总统后,许多南部社团都呼吁陈水扁政府要努力平衡南北。[6]:3 媒体分析指出,陈水扁在南部的高得票率,反映出南部人对于中央政府长期重北轻南的不满。[6]:3

文化

核定故宫中南部院区卫武营国家艺术文化中心台中国家歌剧院六堆客家文化园区兴建

经济

核定:中部科学园区(带动大台中产业转型)、高雄多功能经贸园区高雄软件园区屏东农业生物科技园区亚洲新湾区五大建设(高雄展览馆港埠旅运中心海洋文化及流行音乐中心高雄捷运环状轻轨中钢集团总部大楼

体育

核定:世界运动会

交通

核定:乌日文心北屯线屏东铁路高架化高雄铁路地下化高雄捷运

马英九政府时期 编辑

马英九政府执政期间,第七届第八届立法院均由泛蓝主导。

2011年立法院预算中心首度在出版的【年度中央政府总预算整体评估报告】中,以“台湾南北区域的经济发展严重不均”为题,发现2011年度中央政府总预算中的计划内容,完全没有任何跟“高雄海空经贸城”计划有关的建设。预算中心批评,“显见马英九政府仍未能积极严肃看待台湾南北区域经济发展不均将导致的各种严重社会问题[1][138],呼吁政府应严肃看待“重北轻南”的问题并亟思解决之道。[139][138]。2012年中央政府要求高雄市政府必须为高雄车站调车场迁移到屏东潮州支付十亿元费用,是台湾第一个需要为铁路地下化调车场迁移而负担费用的案例[140],马英九政府也将高雄铁路地下化作为首个 “铁路立体化建设及周边土地开发计划申请与审查作业要点”的试办计划,高雄铁路地下化的凤山计划高雄需付担45%的兴建经费[140]。高雄铁路地下化是2012年马英九政府推出“铁路立体化建设及周边土地开发计划申请与审查作业要点”首个试办的计划。[141]中央政府据此要求铁路地下化凤山计划,高雄市政府需要负担的经费比例从25%增加到55%,从27亿元增加到约97亿元,比中央政府负担的80亿元还多17亿元。新财务计划颠覆了以往如台北铁路地下化专案,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所需分摊的工程经费比例。[142]由于“铁路立体化建设及周边土地开发计划申请与审查作业要点”,导致铁路地下化出口碍于经费因素,只能设在凤山区大智桥正西方不远处,其意味着高雄铁路地下化完工后不但大智桥必须保留之外,火车于住宅密集区(凤山区北门里)开出伴随的隧道回音将影响周边居民日常生活[143][144][145]。由于凤山计划的经费拮据,高雄铁路地下化工程的引道段出口落在凤山区北门里里内透天厝、大楼林立的住宅区,根据里长表示,北门里长期饱受火车噪音困扰,好不容易等到铁路地下化,也忍受工程施产生的全天候噪音,里长请求将铁路地下化延伸至大智陆桥东侧,不然里民们也只能抗争到底[146][145]

交通

核定:国道七号

蔡英文政府时期 编辑

第一届蔡英文政府时期的立法院由泛绿主导

医疗

台东县大武乡南回公路长期缺乏医疗资源[147][148],台东县府曾于2012年向马英九政府提报“大武乡卫生所暨南回线紧急医疗照护品质提升计划”,但因城市规划变更及用地取得因素遭到中央执政当局注销。台东县政府尝试在2016年再度争取,历经多次规划修改,行政院终于核定新台币1亿4000多万元的建设经费。[149]

交通

2018年七月,行政院长赖清德南下屏东县表示,政府已经核定高屏第二东西向快速公路计划,将全力缩短台湾的南北差距[150]

核定:嘉义铁路高架化高雄捷运捷运冈山路竹延伸线台中捷运蓝线

产业布局

前瞻基础建设计划后,2018年7月,政务委员张景森实地走访高雄表示将以在陈水扁政府以10个月的时间推动中部科学园区计划的速度推动“高雄第二科学园区”,积极协助高雄产业转型[151][152]

为了协助高雄产业转型,2018年行政院长赖清德行政院会中指示,将高雄新市镇开发为科学园区,并要求用“最快速”办理。政务委员张景森指示科技部,依照过往推动中科的经验,推动初期每半个月召开一次会议、之后一个月开一次会,以打破中科从决策到厂商动工仅花10个月的速度为目标。[152]

桥头科学园区预计占地436公顷,其中267公顷为产业用地。[153]然而遭到联合晚报认为赖清德是在“洒选举支票”[154]。行政院发言人Kolas Yotaka(谷辣斯‧尤达卡)表示,赖清德积极视察各县市的公共建设,所提及的建设皆有提报计划,并经行政院核定通过,也包括目前已在执行的公共建设。[154]

2018年七月底,高雄市长代理市长许立明表示,在行政院长赖清德政策支持之下,高雄推动桥头新市镇转型为科学园区,可望在一年内筹设完成高雄科学园区二期,此不仅加速高雄产业转型,更提升台湾高科技业的国际竞争力。桥头新市镇位于路竹科学园区楠梓加工出口区的产业廊带上,周边还有冈山区本洲产业园区永安工业区等产业群聚,因此,有效扩充产业腹地之外,更加强产业空间的连结使用。借由所谓“新市镇开发”与“园区筹设”双轨并行模式,亦即科技部进行园区报编的同时,内政部也办理联外道路开辟及用地储备,让厂商进驻的招商引资,得以零时差同步展开,创造就业机会让人才留在当地,带动桥头新市镇发展。而和发产业园区将在年底完工、仁武产业园区也预计在年底报编完成。[155]

蔡英文政府并且决定让长期供应全台湾军民用油的中油五轻[156],原用地未受污染部分 中的17公顷土地转型规划为扩大绿能科技研究所用地,并设置新材料产业研发园区[157]

数位科技产业

蔡英文政府考量到台湾的新兴数位科技产业过度集中北台湾,长久以来发展以北台湾为重,随着资源的投入与集中,资通讯硬件业者群聚于新竹县市、桃园市等地。数位内容、软件应用等业者则集中于大台北地区。蔡英文政府认为这样的现象不利于台湾人才在各地的流通与且造成南北无法平衡发展,于是针对地方产业特质,导入新兴数位科技应用,协助台湾中南部地区之产业发展。[158]

绿能产业与离岸风电

高雄海洋科技产业创新专区蔡英文政府为达成“风力发电4年计划”政策与推动离岸风电产业,借重兴达渔港潮差小、交通便利、学研单位资源丰富、支援产业健全等地利优势,于当地所建置。希望能有效活化兴达渔港,并融入当地资源及地方特色以开创新兴产业,同时提供海洋科技产业研发及制造基地。[159]

体感产业

2018年10月全台首座体感中心落脚高雄。[160]

体育资源

2017年8月:体育署长林德福表示,虽然2017年夏季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开幕式中间进场中断,不过最后还是排除困难,让选手能够入场,这部分获得国际领袖(国外体育协会高层人士,包含 FISU(国际大学运动总会)主席、ISF(国际学校体育总会)会长、IOC(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副主席以及许多单项世界运动总会会长等)的正面回应,他们也肯定台湾在处理突发状况时的能力。[28] 林德福补充,已经向 ISF 提出申办世界中学生运动会,获得正面回应,ISF 的技术人员将在这 3 天里,到桃园市各场馆访视。[28]台中已确定在 2019 年举办东亚青年运动会,接下来也希望在高雄举办盛大的国际型赛会。[28]

总统府南部办公室

2016年蔡英文总统出席“总统府南部办公室启用茶会”,强调不能只用“台北的观点看天下”,并呼吁各界团结努力,为南部打拼。总统致词时首先以台语表示,成立南部办公室是她选前的承诺,希望能有一个与南部乡亲交换意见的地方,“我们说到、也做到了。”总统感谢高雄市长陈菊无偿出借高雄市政府的办公室,让她南下时,可以在这边跟乡亲见面聊天,而在南部召集会议的时候也比较方便,不用让大家长途北上。总统指出,设立南部办公室有一个指标性的意义,就是政府不能坐在冷气房里做决策,不能“只用台北的观点看天下”。她因为行程繁忙,常常无法拨出时间到各地走一走,听听大家的意见跟想法,现在有了南部办公室,她就会常常南下,跟乡亲坐下来聊聊,或是交换意见。总统表示,在过去重北轻南、资源受限的情况下,南台湾依然做出亮眼的地方治理成绩,所以只要给南部乡亲更多支持,相信在硬件建设、交通运输及社会文化等,每一个面向的发展脚步,都会走得更稳、更快[161]

前瞻基础建设计划

蔡英文也提到,执政者必须时时刻刻将“区域平衡”记在心里,人民不管住在哪里,都应受到相同的照顾,所以只要做得到,政府都愿意给南部乡亲更多的支持。行政院正在筹画“前瞻基础建设计划”,由政府带头全面扩大基础建设的投资,希望能让下一个世代需要的建设快速到位,并促进地方发展与区域平衡。总统强调,“面向南方,建设南方,重视南部,南部再生”,现在是大家要更团结努力的时候,未来中央与地方政府会有更多也更紧密的合作,希望大家一起为南部打拼、为台湾打拼。总统府资政张俊雄亦出席。[161]

核定二0五兵工厂搬迁

2016年八月,国防部长冯世宽与市长陈菊签订合作意向书,预定2017年底发包,2024年完成迁移到高雄市大树区。二○五兵工厂占地五十六公顷位于亚洲新湾区,是高雄转型发展指标区域。[162]

高雄港市合一

2016年,高雄市长陈菊宣布,高雄市政府与台湾港务公司合资成立“高雄港区土地开发公司”。空喊长达四十年的“高雄港市合一”构想正式跨出一大步。2016年年底,民主进步党主导的立法院三读通过预算。2017年资本额一亿元,由台湾港务持股五一%、高市府持股四九%的新公司,开始营运。[163]

港务公司总经理郭添贵指出,高雄港区土地开发公司将在未来十年,陆续开发旧港区及周遭一三五公顷土地,要为高雄创造二十二万个就业机会、带来约五三○○亿元产值。[163]其中,水域区将结合游艇产业,规划成亚洲最高端的游艇码头;而三到十号码头面积约三十公顷,未来希望引进如环球影城迪士尼乐园等受欢迎的娱乐产业,以及饭店购物中心等,发展成商业综合区。[163]

大林蒲迁村

马英九政府估计迁村费用共需要700亿元并要求高雄市政府尽快办理[164],然而高雄市政府无力独自负担高额的迁村相关费用,在迁村计划前途未卜的情形下,迟迟无法开展初步的迁村普查[165]

2016年5月,政党轮替后,该计划重新获得中央政府的支持。11月19日时,行政院长林全率领高雄市长、中油、中钢、台电董事长以及台湾港务公司总经理前来大林蒲,和当地居民座谈,也为当地多年承受的污染,向他们鞠躬致歉,从大林蒲讨论迁村议题起,林全是第一位到大林蒲关注的行政院长[166]

获得中央力挺的高雄市政府于2017年[167],在大林蒲和凤鼻头举办多场迁村普查说明会[168],并开始进行迁村普查。

一位长期关心空气环保问题的教授认为,林全内阁向大林浦居民道歉乃“历史性的一刻”[169]

吴敦义 编辑

南星计划

第一任预算编列领域:


第二任预算编列领域:

谢长廷 编辑

第一任的预算编列领域:
第二任的预算编列领域:

陈菊 编辑

亚洲新湾区五大建设陆续完工以来,该区域已进驻一一○○间企业、增加一万一千个就业机会,年营收高达三百亿元并出现不少豪宅开发案,例如:远雄建设推出的高级住宅大楼远雄THE ONE结合“远雄悦来饭店”、另外高雄晶英酒店也预计2018年7月开幕[163]

陈其迈 编辑

 
陈其迈计划于东高雄发展山城绿农、和发产业园区仁武产业园区[170]

陈其迈认为当前高雄正面对四个挑战:经济结构转型、空气污染严重、人口结构老化,青壮年外流其他县市、财政困难,举债空间有限。[170] 他表示他将运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协助产业升级,创造高薪就业机会,吸引人才回流。[170]

政见 编辑

 
陈其迈计划于北高雄发展智慧产业(桥头科学园区楠梓加工出口区);沿海四区发展高雄海洋科技产业创新专区及海洋经济(茄萣区湖内区永安区弥陀区[170]
 
陈其迈计划于中高雄发展经贸行政[170]
 
陈其迈计划于南高雄发展智慧双港(高雄港小港机场扩建计划[170]
官方网站政见
经济
交通
  • 增加偏乡交通的公车班次和路线。[170]
  • 加速捷运建设。[170]
  • 以日本东京严格的施工品质,解决路平问题。[170]
环境
  • 国营事业带头降低固定污染源,补助购买电动机车[170]
  • 发展绿能产业、循环产业。[170]
居住
教育
媒体报导

陈其迈表示高雄铁路地下化完工可与目前兴建中的捷运黄线红线串联。他预告未来要启动大车站计划,透过左营新站、高雄车站及鳯山车站周边都更、开发商圈及社区并加速将旧铁道沿线改建成水绿园道;以及争取台铁地下化延伸到楠梓区,缝合楠梓交通及生活圈[173]

陈其迈表示现在高速铁路下的桥下道路只到阿莲区,尚未延伸到燕巢区,未来他会将高铁桥下道路从从台南市仁德区延伸到市区并衔接国道10号,连结大台南都会区与高雄都会区。除此之外,还要将国道10号延伸至六龟区,带动大旗山区美浓区的观光发展及农产运销,并同时强化路竹区冈山区旗山区美浓区等区域交通转运功能,扩大庄头巴士及公车小黄(具有公车功能的计程车),提升偏乡的交通水准[173]

韩国瑜 编辑

政见 编辑

官方网站(脸书)
  • “打造高雄 全台首富”
媒体报导
  1. 落实中英文双语教育:打造高雄新世代与世界无缝接轨。
  2. 领导招商引资小组:市长亲自担任小组长,全力争取外商投资高雄。
  3. 推动“南南合作”:争取农、渔、畜、工业、科技产品外销订单,打入大陆南方及东南亚市场,增加市民收入。
  4. 发展旅游产业链:推动医疗美容、爱情产业、地方特色旅游,让高雄成为好吃、好玩、浪漫的观光胜地。
  5. 南海科技首都:升级高软园区,整合港都空海优势,提升高科技产业发展。
  6. 优化整体高雄交通网络:改善转乘接驳,规划完善捷运网,强力推动“路平专案”,顺畅高雄交通。
  7. 向校园毒品宣战:集校区、社区、警区三区力量,联手防治毒品问题,让校园毒品一扫而空。
  8. 成立“青年局”,催生青年创业基金:解决青年就学、就业、创业以及住宅问题,吸引北漂青年返乡服务。
  9. 推行世代共好政策:发展托育、扶老的照护产业,解决育儿养老问题。
  10. 改善空污、水质:监督燃煤品质,优化水质,还给市民干净的饮用水和天空。

[181]

其他政治人物立场 编辑

国民党内的北部政治菁英通常不认为有重北轻南存在或不认为重北轻南造成了大问题,甚至认为重北轻南不过是政敌的借口。[182][183]

学术界 编辑

备注 编辑

  1. ^ 1949年国民政府及附随共有约200万来自中国大陆各个省份的人迁移到台湾,并主要落脚于北台湾。人们通常把这批人称为“外省人”,而1949年前到台湾的人称为“本省人”,本省人主要包括闽南人客家人[11]
  2. ^ 普通话:我们要去台北打拼了,听说所有好康的都在那。
  3. ^ *经济日报的社论曾以《财政部长请辞,选举效应南辕北辙》为题,将北部人比喻为知识分子受薪阶级,并讽刺南部人为“未开化的偏乡地方”。[6]:128
    • 联合报也发表许多北台湾与台湾中南部的比较,将中南部的地方选举候选人归类为“金权派系”、不必提政见及公共政策;中南部的“乡村”选民的特质为:不重视公共议题、不看候选人提出的政见、投票意向深受地方派系操控、对贿选习以为常;北台湾、台北都会区的地方选举候选人则为负有社会正义及“政治理想”的人;北部的中产阶级、都会区选民则为社会经济地位崇高的知识分子、重视公共议题、重视候选人提出的政见、具备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6]:128
  4. ^ 搏感情乃套交情的意思
  5. ^ 台语,价格便宜,料又多
  6. ^ 台语,忠心耿耿
  7. ^ 参见台湾的环境污染
  8. ^ 台语,头脑

注释 编辑

  1. ^ 参见:台湾省籍情结
  2. ^ 台语的“这不是真的啦!”

参考文献 编辑

参考书目 编辑

其他文献 编辑

  1. ^ 1.0 1.1 1.2 1.3 邱燕玲. 南北區域經濟發展嚴重失衡…政府重北輕南 立院籲正視 - 政治. 自由时报电子报. 2010-10-02 [2017-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23) (中文). 
  2. ^ 赵晓慧. 打破重北輕南 蔡英文:執政後3個月內 成立南台灣總統辦公室. Yahoo奇摩新闻、钜亨网. [2017-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10) (中文). 打破重北轻南:民进党2016年总统参选人蔡英文今(14)日到高雄参访,她表示,希望能翻转南部,变成下一个世代经济发展的领头羊,要摆脱“天龙国观点”、“从台北看天下”,若能顺利执政,将在3个月内成立南台湾总统办公室,领导政府全力推动南部再生。 蔡英文表示,一旦民进党重返执政,会将南北均衡发展,作为国土发展的首要政策;而且也将重新定位南台湾在国际分工的积极角色,至少有3个具体策略,可以用来发展南部的经济。 
  3. ^ 3.0 3.1 3.2 3.3 陈先才; 杨卓娟. 台湾社会“三中”议题研究. 首页- 厦门大学学术典藏库- Xiamen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2016-05-17 [2017-12-23]. ISSN 1674-319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23) (中文). 以南北差距为例,正是由于在国民党威权时期台湾当局重北轻南政策的推行,南部民众自认受到社会的不公正对待,与象征统治者和资本家的台北有着必然的矛盾情结。 
  4. ^ 4.0 4.1 4.2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巩固与深化. Google Books. [2017-12-17] (中文). 
  5. ^ 5.0 5.1 林富男:鬆綁管制,讓南台灣有感. 南台湾观光产业联盟. [2017-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23) (中文). 这种情况不但没有改善,而且更显严重。南台湾的观光业者期盼,两岸和平发展的进程,应重视南台湾民众的意识。 
  6. ^ 6.000 6.001 6.002 6.003 6.004 6.005 6.006 6.007 6.008 6.009 6.010 6.011 6.012 6.013 6.014 6.015 6.016 6.017 6.018 6.019 6.020 6.021 6.022 6.023 6.024 6.025 6.026 6.027 6.028 6.029 6.030 6.031 6.032 6.033 6.034 6.035 6.036 6.037 6.038 6.039 6.040 6.041 6.042 6.043 6.044 6.045 6.046 6.047 6.048 6.049 6.050 6.051 6.052 6.053 6.054 6.055 6.056 6.057 6.058 6.059 6.060 6.061 6.062 6.063 6.064 6.065 6.066 6.067 6.068 6.069 6.070 6.071 6.072 6.073 6.074 6.075 6.076 6.077 6.078 6.079 6.080 6.081 6.082 6.083 6.084 6.085 6.086 6.087 6.088 6.089 6.090 6.091 6.092 6.093 6.094 6.095 6.096 6.097 6.098 6.099 6.100 6.101 6.102 6.103 6.104 6.105 6.106 6.107 6.108 李晏甄. 指导教授:苗廷威. 台灣南北對立想像的興起 (PDF). 台湾博硕士论文知识加值系统、国立政治大学. 2011-01 [2017-12-2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12-24) (中文). 
  7. ^ Chu, Tu-Bin; Liu, Tsai-Ching; Chen, Chin-Shyan; Tsai, Yi-Wen; Chiu, Wen-Ta. Household out-of-pocket medical expenditures and national health insurance in Taiwan: income and regional inequality. BMC Health Services Research (Springer Nature). 2005-09-02, 5 (1). ISSN 1472-6963. doi:10.1186/1472-6963-5-60. 
  8. ^ 調查看天下/當舉債成為地方政府重要財源…|天下雜誌. 天下杂志. 2015-07-28 [2017-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23) (中文). 
  9. ^ 9.0 9.1 9.2 9.3 全球傳播與國際焦點. Google Books. [2017-12-23] (中文). 
  10. ^ 10.0 10.1 邓瑞兆; Teng, Ruey-Jaw. 高雄都會區產業發展與人口就業之研究. Chung-Hua University Repository. 2014-06-26 [2017-12-17] (中文). 
  11. ^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叶淑兰. 說南談北:台灣南北比拚 求同存異 各有千秋. 文汇报. 2014-0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2-05). 从历史上看,由于台南地区的地理、气候、物产等自然条件好,台湾南部是台湾经济开发最早的地区,人们在台南从事各种贸易和生产活动...国民党把从大陆带来了大量的资金、科技力量、人力资源投放于以台北为中心的北部地方,这进一步加强了台湾经济重心的北移。国民党执政时期,长期“重北轻南”,致使南部地区各项建设落后于北部。国民党把石化、汽车、钢铁和造船等重工业设在南部。这种工业的轻重区分强化了台湾南北差距,在国民党统治期间,北部地方的工商业企业不断呈现上升趋势,而南部则呈下降趋势。 
  12. ^ 何来美. 台灣客家政治風雲錄. 联经出版事业公司. 2017. ISBN 9789570848670. 受国民党主政长期重北轻南及邱连辉的影响,台湾客家族群的投票行为取向,长期出现北蓝南绿的现象,直到2016年总统大选,始被蔡英文打破。 
  13. ^ 13.0 13.1 13.2 13.3 13.4 中央研究院、林季平. 逢年過節,返鄉人潮為何一路向南?. 研之有物│串联您与中央研究院的桥梁 (tertiary source). 2018-03-21 [2018-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31) (中文). 官方没有亲口证实,美丽岛事件等政治挑战,也可能削弱了当时执政党对南台湾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度。问及会否担心不同立场的压力,林季平坚定地回应:“学术研究就是据实以报,真理会越辩越明,只是负面攻击的话没意义。”“......独裁者与煽动者,才是万恶之源。而借镜战争史,知识分子要勇敢成为阻挡战争的防线。”或许这也是,为什么林季平要以有凭有据的学术研究,涉入劳工之战,尽管背后会中了许多枪。 
  14. ^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庄万寿 长荣大学讲座教授. 破解「南北」、「藍綠」的迷思. 台南‧成大会馆. 2010-04-10. 外来统治民族来台湾,居台北,推行殖民地的语言文化,南部外来者人少,殖民文化浅,这是南北差异的主因,台北的日本人、中国人,先后都占有1/3 ~ 1/4的人口,1944年台北市人口40万,日人占12万多,已经是一个说日语的日本城。战后,中国蒋氏带来了一百多万人多居北部,同化力远超过日治时代。 
  15. ^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林季平. 台灣的人口遷徙及勞工流動問題回顧:1980-2000. researchgate.net. 2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10) (中文(台湾)). 
  16. ^ 锺艳攸. 政治性移民的互助組織-台北市之外省同鄉會(1946-1995) Mainlanders Native Place Associations in Taipei,1946-1995. 台北: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系/硕士. 1999. ISBN 978-957-9628-51-8. OCLC 45371330 (中文(台湾)). 
  17. ^ 远见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國民黨的陌路菁英. 远见杂志 - 前进的动力. 1993-08-15 [2018-10-24] (中文). 北知青党部集有众多重点大学,更不乏知名学者,往往最吸引社会瞩目。主张“台湾优先”的世新训导长庄硕汉批评,北部学界菁英中外省籍居多,又相当程度掌握媒体,他们呈现出的主脉动与社会脉动脱节,而且许多非主流人士过去在威权体制下扮演“压制性”的角色,今天却高喊民主,前后不一致 
  18. ^ 18.0 18.1 18.2 Lin Ji-Ping. 泥仔 , 编. 臺灣勞工的地表歷險記:逢年過節,返鄉人潮為何一路向南?. 地球图辑队. 2018-04-04 [2018-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10) (中文). 种种人择因素下,北部渐成为新兴产业的大本营,例如新竹科学工业园区、台北市信义计划区等等。影响范围甚至扩展到中坜桃园都会区,从 1990 年至 2000 年,此区人口增加了 31.4% (行政院主计处 2000)。 
  19. ^ 黄振超编纂,《台北市志》,卷3〈政制志.自治篇〉
  20. ^ 葛祐豪. 每天數千輛次大車轟隆隆 「高雄最吵道路」完成重鋪 - 生活. 自由时报电子报. 2017-09-29 [2018-10-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14) (中文). 
  21. ^ 何劲陞. 小港前鎮貨櫃車導致道路損壞 期盼爭取國道七號盡速興建. 亚太新闻网 ATA News. 2018-02-15 [2018-10-29] (中文). 
  22. ^ 媒體重北輕南 蔡英文嘆地方新聞難曝光 - 媒體公民行動網 - NccWatch. webcache.googleusercontent.com. 2007-11-26 [2018-10-31] (中文). 
  23. ^ 世大运签约 马总统:全力支持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2-03-26. 中央社 2012-3-25
  24. ^ 中國評論新聞:台北放棄亞運申辦權 陳菊埋怨不早說. 中国评论新闻. 2012-11-07 [2017-08-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22) (中文). 
  25. ^ 台北放棄亞運主辦權 張其強:全力辦世大運. 中国评论新闻. 2012-11-05 [2017-08-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22) (中文). 
  26. ^ 亞運競技水準 遠高於世大運. 自由时报电子报. 2012-11-05 [2017-08-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22) (中文). 
  27. ^ 【更新】高爭取2019亞運陳菊:除非中央換黨執政. 苹果日报. 2014-05-27 [2017-08-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22) (中文). 
  28. ^ 28.0 28.1 28.2 28.3 世大運/開幕遭鬧場 林德福:危機處理獲國際肯定. NOWnews、钜亨网新闻中心. 2017/08/21 16:3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03). 
  29. ^ 城鄉差距究竟有多大?臺灣鄉鎮的 8 大殘酷現實. NPOst 公益交流站. 2016-05-05 [2018-1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27) (中文). 
  30. ^ 到台北爭取曝光 地方參選人的難言之隱(動畫). 苹果日报. 2018-10-19 [2018-10-29] (中文). 
  31. ^ 財團法人十大傑出青年基金會 -- 2014年議題(一):教育資源分配與影響. persons.org.tw. 2015-03-05 [2018-10-22] (中文). 南北资源差异大,多数好的大学集中在北部,首都台北享有较好的大学也有较丰富的大学,许许多多的展览、活动和企业都在北部,北部的学生能拥有好的教育资源也可以同时参加不同的活动、展览或是企业实习。 
  32. ^ 李晏甄. 《行南專欄》南部人的相對剝奪感與台北人的中心主義. 《行南》季刊 -- 独立青年媒体. 2012-04-03 [2018-10-22] (中文). 同样地,学术资源集中在台北的情况,也使得不同区域的学生有着截然不同的处境。一方面,由于各项资源集中于台北,使得台北地区的学生认为留在台北的效益会比较大,包括资源的取得、因不必在外住宿节省下来的生活费,所以即便他考上了南部的国立大学,他还是宁愿选择台北的私立大学。而对中南部的学生来说,台北所拥有的这些资源,正是他们北上就学的诱因,“到台北这个中心看看”,依然是非常普遍的想法,加上排名前几名的国立名校都在北部,所以我们会发现一个现象,那就是“台北学生较不愿南下念大学,中南部学生却往北部跑”。 
  33. ^ 台湾关众. 徘徊在鄉愁與抱負之間. 中华民国总统府. 2018-10-21 [2018-10-29] (中文). 
  34. ^ 34.0 34.1 34.2 34.3 34.4 “Toward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Shen-Ji Wen-Ti’ in Taiwan, focusing on changes after political liberalization.” In Chung-min Chen et al(eds.) Ethnicity in Taiwan, Social,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Perspectives, 93-150.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Taipei, Taiwan.
  35. ^ 35.0 35.1 姚人多. 名家專欄《姚人多專欄》弱智的台北媒體是高雄人的悲哀. 南方快报:全球第一份台湾立场的新闻评论网站. [2018-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15) (中文). 可以确定的是,今日的国民党正在为过去高度的重北轻南政策付出惨痛的代价。在国民党几十年的执政下,“南部”是作为一种颇带着“异国情调”的“异己”,呈现在那些自认为文明进步的中产阶级台北人的认知架构中。在平日台北的媒体上我们不时地会发现“南部人比较好骗”、“南部人的想法与台北人不同”等类似的言论。或者,用一位所谓台北的“资深媒体人”的说法,陈水扁政权是南部“高龄、低阶泛绿选民/农民”所支持下的产物。 
  36. ^ Lin, Ji-Ping. Taiwan temporary workers and labor marginalization in the context of segmented labor market, 1991-2010. Arbor: Ciencia, pensamiento y cultura. 2016, 192 (777): 364–381 [2018-05-09]. ISSN 0210-196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10) (西班牙语). 
  37. ^ 37.0 37.1 37.2 Lin, Ji-Ping. Taiwan Temporary Workers and Labor Marginalization in the Context of Segmented Labor Market, 1991-2010. Arbor (secondary source) (Departmento de Publicaciones del CSIC). 2016-02-28, 192 (777): a291. ISSN 1988-303X. doi:10.3989/arbor.2016.777n1007. 
  38. ^ 38.0 38.1 38.2 Lin, Ji-Ping. Tradition and Progress: Taiwan's Evolving Migration Reality. migrationpolicy.org. 2012-01-24 [2018-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03). 
  39. ^ Lin, Ji-Ping, 2012, “Tradition and Progress: Taiwan’s Evolution Migration Reality”, Migration in The Modern Chinese World, 16.
  40. ^ Lin, Ji-Ping, 2016, “Taiwan Temporary Workers and Labor Marginalization in the Context of Segmented Labor Market, 1991-2010”, ARBOR-CIENCIA PENSAMIENTO Y CULTURA, Vol.192, No.777, 291.
  41. ^ 林季平,2005,〈台湾的人口迁徙及劳工流动问题回顾:1980-2000〉,《台湾社会学刊》,第34期,页147-209。
  42. ^ 林季平、章英华,2004,〈人力运用拟:追踪调查数据库的产过程、应用现况、及未来发展〉,《调查研究》,第13期卷,页39-69
  43. ^ 林季平、廖高礼,2011,〈台湾失业劳工的迁徙及再就业:初级、回流、及连续迁徙分析〉,《人口学刊》,第42卷第1期,页1-41
  44. ^ 44.0 44.1 林丽云. 台灣威權政體下「侍從報業」的矛盾與轉型:1949-1999 (PDF). 台湾产业研究: 89-148. 200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25).  参数|journal=与模板{{cite web}}不匹配(建议改用{{cite journal}}|website=) (帮助)
  45. ^ 陈明通. 《派系政治与台湾政治变迁》. 月旦出版. 1995年10月.
  46. ^ 张慧英,《李登辉:1988~2000执政十二年》
  47. ^ 薛化元. 總統直選, 條目撰稿人:政大歷史系薛化元教授. 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 2009-09-24 [2018-10-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25). 
  48. ^ 黄敬平. 李馬恩仇 力挺到逼宮. 苹果日报. 2008-03-23 [2018-10-25] (中文). 
  49. ^ 张炎宪,《迈向台湾国家建构的推手:李登辉总统的历史定位》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6-02-16.
  50. ^ 50.0 50.1 吴乃德. 檳榔和拖鞋,西裝及皮鞋:台灣階級流動的族群差異及原因 (PDF). 台湾社会学研究 (中央研究院社会研究所、国立台湾大学社会学系). 1997: 137-16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25). 
  51. ^ 林忠正、林鹤玲 (1993) 台湾地区各族群的经济差异,页101-160。见张茂桂主编,族群关系与国家认同,页27-51。台北:业强。
  52. ^ 蔡淑铃. 語言使用與職業階層化的關係:比較台灣男性的族群差異. 台湾社会学. 2001 / 06 / 01, (1): 65-111. doi:10.6676/TS.2001.1.65. 
  53. ^ 53.0 53.1 谢亚恒. 《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第39期,2004年05月15日. [2018-10-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4-30) (中文). 在教育成就上,因为外省族群较多任职于公共部门(军公教),相对的,对于子女教育的要求则会较高。另外,在教育资源分配上,外省人较多集中在城市,比其他乡、镇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所以对于学童在校的成绩表现或未来的升学竞争也较为有利;然而在语言使用上,“国语”是官方语言同时是做为升学筛选的一道媒介,语言的确造成了学习上的障碍与挫折,不利于学童在学业成就上的表现。(Chang,1992;杨莹,1994,1998;蔡淑铃和瞿海源,1992;Tsai & Chiu,1993;林忠正和林鹤玲,1993;蔡淑铃,2001)。 
  54. ^ 54.0 54.1 苏国贤、喻维欣. 台灣族群不平等的再探討 (PDF). 台湾社会学刊. 2007-12, (39): 1-63.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8-10-25). 
  55. ^ 大学生了没 (cti.college). 11/25(二)大學生南北生活大不同. 随意窝 Xuite日志. 2008-11-25 [2018-10-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2-26) (中文). 
  56. ^ 大学生了没 (cti.college). 10/28(三)外地求學經,我真的好不習慣. 随意窝 Xuite日志. 2009-10-28 [2018-10-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1-04) (中文). 
  57. ^ 57.0 57.1 57.2 57.3 57.4 李恩. 戰南北鄉民梗大盤點!台灣南部人真的「騎山豬上下班」?. JUKSY 街星. 2017-03-10 [2018-11-01] (中文). 
  58. ^ 马克. 台灣南北大不同. 今周刊. 2014-03-20 [2018-11-01] (中文). 
  59. ^ 【分享】基進黨籲高雄市府積極爭取台語公共電視台 作者:基進黨(基進側翼) -六都春秋 LADO POST. 六都春秋 LADO POST. 2018-04-16 [2018-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09) (中文). 
  60. ^ 爭設公廣南部台 基進青年:執政黨須兌現承諾. 芋传媒 TaroNews. 2018-04-16 [2018-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4) (中文). 
  61. ^ 重新評估? 公廣南部台可能生變. 苦劳网. 2008-08-27 [2018-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09) (中文). 公广集团迄未在高雄建台,昨天先在南部新闻中心新建摄影棚因应节目录影,高雄市长陈菊、台南市长许添财期盼媒体更重视南方观点。立委管碧玲指新闻局并未编列公广南部设台预算,“设台可能生变”;公广总经理冯贤贤坦承新闻局长史亚平要求公广“重新评估设台政策”。冯贤贤说,史亚平已告知公广集团要重新评估是否有设台需要,抑或设制播中心即可,史亚平表示国家资源有限,要再评估。 
  62. ^ takaogooday. 被扼殺的高雄電視台——公廣南部台之夢. 高雄好过日. 2017-09-01 [2018-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09) (中文). 在 2008 年马政府上台后,蓝营内部出现不同声音,尽管一开始表面上仍延续推动此政策,包含立委黄昭顺,行政院南服中心执行长罗世雄也都发言表示赞成推动,但却遭受新闻局打压。直到 2008 年 8 月,公广总经理冯贤贤才坦承当时新闻局长史亚平要求公广“重新评估设台政策”(实质上就是推翻过去政策),此案被打入冷宫。 
  63. ^ 王立. 這其實是一種透過教育機制,進行階級再複製的過程,進入台北都會區的學生,接受過大台北生活圈恩惠的,會把這種生活型態看做絕對,反過來貶低家鄉的落後與無能。. 王立第二战研所. 2018-10-30 [2018-10-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30). 
  64. ^ Yung-Chun Fang. 許多移往台北的青年,會內化台北的視角與價值觀,貶低自己的家鄉. 2010-10-30. 
  65. ^ 马超贤. 南部要獨立(馬超賢). 苹果日报. 2011-01-15 [2018-10-31] (中文). 
  66. ^ 李怡欣. 南北失衡 許添財:中南部城市必須走自己的路 - 大紀元. 大纪元 www.epochtimes.com. 2017-12-01 [2018-10-31] (中文). 
  67. ^ 67.0 67.1 67.2 王甫昌 (1996) 台湾反对运动的共识动员:一九七九~一九八九年两次挑战高峰的比较。台湾政治学刊1:129-210
  68. ^ 叶高华. 外省人的人數、來源與分布. 国立台湾图书馆. 
  69. ^ Ming-Ching Luoh. Who are NTU Students?-Differences across Ethnic and Gender Groups and Urban/Rural Discrepancy. 经济论文丛刊: 113 - 147. 2002 / 03 / 01 [2018-10-25]. doi:10.6277/ter.2002.3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4).  参数|journal=与模板{{cite web}}不匹配(建议改用{{cite journal}}|website=) (帮助); |volume=被忽略 (帮助); |issue=被忽略 (帮助);
  70. ^ 骆明庆(Ming-Ching Luoh). Differences in Educational Attainment across Ethnic and Gender Groups in Taiwan. 经济论文丛刊. 2001 / 06 / 01, 2 (29): 117 - 152. doi:10.6277/ter.2001.292.2. 
  71. ^ 范云、张晋芬. 再探台灣高教育成就的省籍差異 (PDF). 台湾社会研究季刊: 259-290. 2010年9月 [2018-10-2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10-25).  参数|journal=与模板{{cite web}}不匹配(建议改用{{cite journal}}|website=) (帮助); |issue=被忽略 (帮助)
  72. ^ 洪雪珍. 給中南部年輕人的忠告:想回鄉?30歲後再說吧 (台北工作,南部工作,想回家,到台北工作,離開家鄉工作,台北 工作,去台北工作,...) - 職場力 - 職場修練 - 非讀BOOK - 商周.com. 商业周刊 - 商周.com. 2017-05-24 [2018-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11) (中文). 
  73. ^ 曾诗婷. 被南部低薪嚇到 人力銀行副總:出了台北,要學會不用《勞基法》看台灣. Yahoo奇摩新闻. 2017-03-18 [2018-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11) (中文). 
  74. ^ 记者翁圣惠/整理报导. 南北差距有多大?鄉下人「看房子」感受最明顯. 好房网News. 2016-05-30 [2018-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23) (中文). 
  75. ^ 徐炳文. 衛武營貴森森 館長:鐵變「蚊子館」. 台湾民众电子报. 2018-10-24 [2018-10-29] (中文). 
  76. ^ 76.0 76.1 76.2 黄俊铭. 黃俊銘/衛武營能否「脫北」,共造深化南方、屬於未來的劇院?. 报导者 The Reporter. 2018-10-12 [2018-10-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13) (中文). 
  77. ^ 谢捷晃. 讀者投書》南部人您不生氣嗎?韓國瑜、館長一搭一唱 為選舉醜化污辱高雄 - 政治. 新头壳 Newtalk. 2018-10-23 [2018-10-24] (中文). 
  78. ^ 李晏甄. 《行南專欄》南部人的相對剝奪感與台北人的中心主義. 《行南》季刊 -- 独立青年媒体. 2012-04-03 [2018-10-22] (中文). “想不到南部也这么进步!”网络上一名刚从台中旅游回来的台北人,兴奋地在部落格发表旅游文,却引来一阵公干,并引起了双方的唇枪舌战。站在南部的这方,批评著发文者的自大与无知,不仅对于南部的地理定义有问题,而且对于南部存在着深刻的偏见;发文者这方,则无辜地表示,他并无恶意,反问南部人为何对台北人老是充满敌意? 
  79. ^ 《天龍人的委屈》 19歲女生文章逾5千人分享 - ETtoday新聞雲. ETtoday新闻云. 2012-02-02 [2018-0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16) (中文). 某用户简单的泛蓝政治立场表达,后来因为强烈的言词指称浊水溪以南—也就是传统的绿营票仓的“乱投”、“希望和台湾人切割”,之类的偏激甚至污辱性言语出现,导致激起了大批南部网友的不满和愤怒,在FB上发起串连指责以及希望她公开道歉的活动。......其中不乏死“台北人、死天龙人、滚回台北啊”干脆不要来]这类的话。 
  80. ^ 社評:沒有不再淹水的治水工程--上報. 上报 Up Media. 2018-08-31 [2018-09-09] (中文). 
  81. ^ 记者 宋珮文 / 摄影 赵立 报导. 電扶梯站左側!天龍國乘客轟南部是野蠻地區 遭肉搜. TVBS. 2018-08-20 [2018-09-09] (中文). 
  82. ^ 高雄捷運座椅生鏽標語貼歪 網憂「南部人做事品質」 - ETtoday新聞雲. ETtoday新闻云. 2017-10-09 [2018-09-09] (中文). 
  83. ^ 倪世杰, 上报 UP. 【從前瞻到高捷無人,天龍人夠了嗎?】我們繳一樣的稅,為什麼不能享受和台北人一樣便捷的交通. BuzzOrange. 2017-06-21 [2018-09-09] (中文). 
  84. ^ 周丽兰. 雲林人搭高鐵心酸 :都市人老想壟斷便利. 中时电子报. 2016-08-21 [2018-0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26) (中文). 据高铁公司统计,7月份的运量,苗栗4万7000人,彰化4万1000多人,云林有8万1000多人,与台北、台中、台南等大站不成比例,多数以台北为观点的媒体讥为“蚊子站”。 
  85. ^ 蔡沛宇, 上报 UP. 前瞻建設蓋來蚊子?一位台中人的告白:天龍人永遠無法體會外縣市爛又貴的大眾運輸. BuzzOrange. 2017-05-05 [2018-09-09] (中文). 
  86. ^ 庄楚雯. 北捷700人暴衝被酸「天龍人真弱」乘客怒:酸民懂個屁. 中时电子报. 2018-07-05 [2018-09-09] (中文). 
  87. ^ 蔡永雄. 台北市被稱為天龍國的原因. 东方报网站 - 欢迎光临. 2014-11-07 [2018-09-09] (中文). 
  88. ^ 北市民反映「天龍國」歧視 南部網友:那下港又何解? - ETtoday政治. ETtoday新闻云. 2014-10-21 [2018-0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15) (中文). 对于天龙国的说法,台北市长郝龙斌(下图/资料画面)曾说过,台北是个友善又热情的城市,这个说法对市民不公平,但尊重网友言论自由;国民党台北市长参选人连胜文也做过评论,“我觉得这个说法是有些夸张了,台北市民应该是不分你我,共同在同一条船上的伙伴,而不是用阶级对抗来分化彼此。我们要团结一致,共创台北的未来。” 
  89. ^ 林雍琁. 住台北超了不起!?天龍人之一句惹怒外地人名言錄 - 鄉民爆卦 - 熱搜話題. OOPS! 新鲜事. 2016-09-02 [2018-0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03) (中文).  已忽略文本“author” (帮助)
  90. ^ 松音 - 【動漫物語】那些天龍人的故事:航海王的特權階級與仇恨 - 想想台灣,想想未來. 想想论坛. [2018-0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20) (中文). 
  91. ^ 华人健康网. 網友編《天龍國之歌》 諷反癌重症里民 - 新奇 - 影音精選. 华人健康网. [2018-0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05) (中文). 
  92. ^ 周霖. 點將錄:果然是公文認證的天龍國政府. on.cc东网. 2014-10-23 [2018-0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09) (中文). 
  93. ^ 出生在天龍國就贏了一半?外國網友繪製「深度漫畫」超過20萬網友按讚,告訴你現實社會到底有多殘酷.... LIFE生活网. [2018-09-09] (中文). 
  94. ^ 高雄好過日/南北大淹水比一比,反思口水現象 - ETtoday新聞雲. ETtoday新闻云. 2018-09-10 [2018-09-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11) (中文). 
  95. ^ 陈晖. 【戰南北】一張圖表示天龍人驕傲 網友全怒了. 苹果日报. 2016-12-04 [2018-10-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09) (中文). 
  96. ^ 一票之差!大林電廠擴建案 通過2機組. 台湾环境资讯协会-环境资讯中心. 2009-07-30 [2017-1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04) (中文). 
  97. ^ 97.0 97.1 李晏甄. 《行南專欄》南部人的相對剝奪感與台北人的中心主義. 《行南》季刊 -- 独立青年媒体. 2012-04-03 [2018-10-22] (中文). 资源的倾斜,使得中南部的劳工或是学生,无论是为了就业或就学而北上,都付出了比他们的台北同侪更多的代价,无形中产生了强烈的相对剥夺感。所以不爽台北的心情并非只是一时情绪冲动的嘴炮,而是根著于现实生活的感受。 当这种相对剥夺感遇上台北人指控南部“落后”,战争就会爆发。因为对非中心地区的来说,台北今日所拥有的繁华与进步,其实是建立在剥夺其他县市的资源,台北占尽好处而不自觉,台北所拥有的“文明”及其他县市的相对“落后”,正是公共资源分配不均的结果。但是许多台北人,却未意识到种结构性的不平等,对于其他县市缺乏同情与理解,只是武断地批评它们现代化不足、公共建设低落。 
  98. ^ 98.0 98.1 周昭平/高雄报导. 韓國瑜拚市長搞觀光 喊愛河蓋摩天輪摩鐵. 苹果日报. 2018-05-05 [2018-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14) (中文). 韩国瑜提出发展爱河盖摩天轮、争取迪士尼到高雄带动人流,创造经济活络。 对发展经济与观光,韩国瑜提出争取迪士尼及发展包装爱河为爱情之河,兴建全世界唯一的“爱情摩天轮”,把摩天轮和汽车旅馆结合,欢迎亚洲各地年青人来,“上去一小时做爱做的事”,花一分钟就可以完成结婚,把爱情之河美化起来,“右岸有罗密欧与茱丽叶、左岸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相信可带动人流、创造经济产值。  参数|quote=值左起第37位存在水平制表 (帮助)
  99. ^ 韓國瑜拚市長搞觀光 喊愛河蓋摩天輪摩鐵. YouTube. 2018-04-12 [2018-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14). 
  100. ^ 【人物動畫】韓國瑜敢言 曾說要蓋摩天輪鼓勵市民嘿咻. 苹果日报. 2018-05-22 [2018-10-20] (中文). 
  101. ^ 记者 刘家耀 / 摄影 周育锋 报导. 「迪士尼蓋在高雄」 韓國瑜:不惜任何代價│TVBS新聞網. TVBS. 2018-05-05 [2018-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14) (中文). 
  102. ^ 东森新闻. 韓國瑜拚市長搞觀光 喊愛河蓋摩天輪摩鐵. 东森新闻. 2018-05-06 [2018-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14) (中文). 
  103. ^ 103.0 103.1 记者周志豪. 遭酸像賣火柴女孩 陳宜民:韓國瑜才像演愛情動作片 - 藍綠各黨拚選戰 - 要聞. 联合新闻网. 2018-01-22 [2018-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14) (中文). 韩提到几项重要政见,像是规划在爱河旁兴建“恋爱摩天轮”,转一圈两小时,情侣不用上宾馆可在包厢办事,引发乡民哗然。 
  104. ^ 邱志伟/立法委员. 候選人請先了解高雄處境 再對市政發言 - 蘋果日報. 苹果日报. 2018-05-07 [2018-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14) (中文). 
  105. ^ 王时齐. 【非常時齊】韓國瑜輕賤了高雄也輕賤了選舉. 放言Fount Media | 首页. 2018-10-16 [2018-10-16] (中文). 
  106. ^ 106.0 106.1 YouTube上的20181023中天新闻 北漂能量爆发?高雄选战关键?
  107. ^ YouTube上的20181021中天新闻 台北不是我的家...北漂族吐露“归乡好难”
  108. ^ YouTube上的20181026中天新闻 挺韩大集结! 高雄民众:不要政治要经济
  109. ^ 【高市長激戰】5萬韓粉擠爆大鳳山拼聲勢  陳其邁選情備受挑戰--上報. 上报 Up Media. 2018-10-26 [2018-10-27] (中文). 
  110. ^ 王昆义. 南进与北漂—解构韩国瑜现象. blog.dwnews.com. 2018-10-29 [2018-10-29] (中文). 
  111. ^ 观察者网. 港媒:高雄若被国民党攻陷 民进党将濒临土崩瓦解. 南台湾_新浪新闻. 2018-10-22 [2018-10-27] (中文). 高雄一旦被攻陷,绿执政即濒临土崩瓦解,民进党在南台湾20、30年的基业将被冲毁。 
  112. ^ 叶高华. 北漂是假議題! 專家3點強調「台灣根本沒這問題」. ETtoday新闻云. 2018-10-29 [2018-10-30] (-). 
  113. ^ 鹿谷. 將北漂當作選舉語言是對高雄人的污辱. 新公民议会. 2018-10-20 [2018-10-30] (中文). 
  114. ^ 114.0 114.1 114.2 韓國瑜又老又窮再加一縣-嘉義中槍. Yahoo!. 2018-10-30. 
  115. ^ 115.0 115.1 葛祐豪. 國民黨高市長選舉政見發表會 矛頭指向高雄經濟蕭條 - 政治. 自由时报电子报. 2018-04-29 [2018-10-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4) (中文). 
  116. ^ 陈嘉行. 焦糖哥哥致韓國瑜團隊:只會狂喊高雄「又老又窮」,高雄的長相不像台北就叫沒建設? - BuzzOrange. archive.is. 2018-10-29 [2018-10-29] (中文). 
  117. ^ 葛祐豪. 高雄又老又窮? 崗山之眼婚紗秀浪漫滿點 - 生活. 自由时报电子报. 2018-10-28 [2018-10-29] (中文). 
  118. ^ 118.0 118.1 黄良杰. 韓國瑜批又老又窮惹議 網友:高雄獲評2018全球10大旅遊城市 - 政治. 自由时报电子报. 2018-10-27 [2018-10-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27) (中文). 
  119. ^ 记者 黄子倩 / 摄影 顾守昌 张立陵 报导. 合體謝龍介 韓國瑜:台南又老又窮盼翻轉│TVBS新聞網. TVBS. 2018-10-30 [2018-10-30] (中文). 
  120. ^ 120.0 120.1 方佳琳 报导. 點名屏東「又老又窮」 綠委嗆馬:前元首最有資格│TVBS新聞網. TVBS. 2018-10-18 [2018-10-30] (中文). 
  121. ^ 121.0 121.1 韓國瑜讚苗栗「很會拚經濟」 網友酸:又老又窮自助餐. 苹果日报. 2018-10-30 [2018-10-30] (中文). 
  122. ^ 张达智. 台灣哪座城市正宗「又老又窮」?網友回應超心酸. 中时电子报. 2018-10-30 [2018-10-30] (中文). 
  123. ^ 沈聪荣. 台南市府強勢回應韓國瑜:有人像漂鳥 心不在此 當然看不到美麗. Rti 中央广播电台. 2018-10-29 [2018-10-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30) (中文). 
  124. ^ 邱灏唐. 台南又老又窮? 市府搬數據打臉 - 政治. 自由时报电子报. 2018-10-30 [2018-10-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30) (中文). 
  125. ^ 韓批高雄又老又醜 網用這個大反擊!. 三立新闻台. 2018年10月27日. 
  126. ^ 韩国瑜推官方MV
  127. ^ 张昭仁/加州会计师. 回魂吧!誰才是又老又醜?. 苹果日报. 2018-10-25 [2018-10-30] (中文). 
  128. ^ 128.0 128.1 文/田牧(德国). 【民報】【歐洲之聲】從「高雄又老又醜」說起. 民报 Taiwan People News. 2018-10-25 [2018-10-30] (中文). 
  129. ^ 王荣祥. 韓國瑜發表官方MV「高雄ㄟ讚」 看不到又老又窮! - 政治. 自由时报电子报. 2018-10-29 [2018-10-30] (中文). 
  130. ^ 又老又穷?韩国瑜MV《高雄ㄟ赞》 网赞爆:要去观光啦
  131. ^ 131.0 131.1 地政學訊 (PDF). 国立政治大学. 2014 年 1 月 11 日 [2017-12-1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7-12-17). ......然南北城乡的租税负担更隐含租税之不公平。举例而言,根据本年 7、8 月份屏东市、台北市及高雄市于内政部房屋实价登录网站资料,相同楼高及类似区段的大楼产品,成交总价分别为 320 万元、3,100万元及 512 万元,平均单价则分别为每坪 58,000 元、708,000 元及 134,000元,如以房屋税占分算房屋卖价之租税负担率分别为 0.39%、0.35%及0.31%,看似负担率相当,但加计该负担之地价税后,情形便大不相同,租税负担率分别为 0.29%、005%及0.17%,显示屏东县民同样拥有大楼房屋之租税负担率竟高于台北市或高雄市居民 6 倍及 2 倍,此种扭曲的不公平税制实有违量能课税之基本财税理论,也是财政当局尤应正视之处。造成北部房价高涨原因,不外乎政府长期重北轻南之经济政策,人口高度集中都会区,南部鲜少重大建设提供就业机会,自然使得多数人去竞逐供给有限的不动产,尤其土地资源不可增加及不能挪移的特性,更推波助澜这股沛然莫之能御的涨势。  |issue=被忽略 (帮助);
  132. ^ 高雄青年“北漂”的真相. 多维新闻网. 2018-10-12 [2018-10-29] (中文). 由于“重北轻南”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改变,政府除了积极吸引外商、鼓励大厂到高雄设总部或分部,进而带动产业群聚效应,增加就业机会,更应先正视低薪、劳资环境恶劣的问题,透过落实劳动检查、健全资方重视劳工权益的意识等,才能提升高雄青年留在家乡发展的诱因。 
  133. ^ 杨珮欣. 自由時報電子新聞網-綜合新聞. 自由时报电子报. [2018-1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22) (中文). 
  134. ^ 134.0 134.1 134.2 總統參加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動土典禮. 中华民国总统府. 2017-10-24 [2018-10-16] (中文). 
  135. ^ 135.0 135.1 135.2 135.3 135.4 135.5 135.6 135.7 林怡廷. 迷航於台灣、中華、亞洲之間的故宮南院. 嘉义. 2016-01-10. 
  136. ^ 136.0 136.1 136.2 136.3 136.4 引证错误:没有为名为人文_人文历史-多维新闻网 2017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137. ^ 引证错误:没有为名为生而平等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138. ^ 138.0 138.1 【100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整體評估報告】 (PDF). 台湾立法院. 2011 [2017-12-2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12-24). 
  139. ^ 邱燕玲. 南北區域經濟發展嚴重失衡…政府重北輕南 立院籲正視 - 政治. 自由时报电子报. 2010-10-02 [2017-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23) (中文). 
  140. ^ 140.0 140.1 經建會跨域加值 高市多付250億. 台湾时报. 2012年4月24日 [2018-05-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4月12日) (中文). 高雄市政府一年的资本门总预算约二百六十几亿元,如果经建会决定实施这套方案,将对高雄市政府的财政产生强大冲击。对此,许立明说,很头痛! 
  141. ^ 鐵路地下化鳳山計畫 陳菊:負擔比例應比照北市-區域情報-MyGoNews買購房地產新聞. MyGoNews买购房地产新闻-两岸房地产 投资新闻. 2012-03-12 [2018-05-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年5月22日) (中文). 中央将率先于高雄试办“铁路立体化建设及周边土地开发计划申请与审查作业要点”,致铁路地下化凤山计划之市府负担经费比例从25%增加到55%,负担金额增加近70亿元。高雄市长陈菊2012年3月30日表示,高雄铁路地下化已比台北慢了20年以上,市府只要求比照过去台北市的负担比例,未来绿色廊道开发亦比照台北无偿使用,否则就是中央在政策上 南北不公平。 
  142. ^ 台湾英文新闻. 鳳山鐵路地下化 高市盼降分攤. 凤山铁路地下化 高市盼降分摊 | 台湾英文新闻. 2012-03-22 [2018-05-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22) (中文). 市府工务局说,铁路地下化凤山段工程,总工程费约177亿元,纳入中央的TIF和TOD新制后,原本高市府只要负担1/4的工程款,如今变成负担55%,出资新台币约92亿元比中央要负担的80亿元还多。工务局工程企划处指出,凤山段工程预计今年底发包,目前市府编列初期工程预算1至2亿元,都还在财政许可能力范围,一旦到了工程高峰期,预算编列恐非高市府财力所能负担。 
  143. ^ 陈文婵. 民眾爭取高雄鐵路地下化延伸案 鐵工局:8-10年才能完工 - 生活. 自由时报电子报. 2016-03-08 [2018-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02) (中文). 
  144. ^ 李怡欣. 鳳山鐵路地下化 許智傑:盼中央提高補助 - 大紀元. 大纪元 www.epochtimes.com. 2016-03-08 [2018-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06) (中文). 
  145. ^ 145.0 145.1 林宏聪. 擔心噪音 鳳山居民爭取鐵路地下化延伸. 中时电子报. 2016-03-08 [2018-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9) (中文). 
  146. ^ 陈文婵. 〈南部〉鐵路地下化引道出口 鳳山北門里民反彈 - 地方. 自由时报电子报. 2015-03-11 [2018-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1) (中文). 
  147. ^ 记者林松斌、王浩原、谢孟哲/台北、台东报导. 偏鄉醫療悲歌!百公里南迴公路缺醫院 居民「跟路比命長」 - 生活. 三立新闻网 SETN.COM. 2018-09-28 [2018-09-29] (中文). 
  148. ^ 张雅筑. 南迴偏鄉無醫院…兒不幸送命 老父淚崩:下輩子別生在這了 - 生活. 三立新闻网 SETN.COM. 2018-09-27 [2018-09-29] (中文). 
  149. ^ 李先凤. 解決南迴地區醫療缺口 緊急醫療中心動土. NOWnews 今日新闻. 2018-05-26 [2018-09-29] (中文). 
  150. ^ 陈宗杰. 縮短南北差距 賴清德視察屏東交通、醫療建設. NOWnews 今日新闻. 屏东报导. 2018-07-07 [2018-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09) (中文). 
  151. ^ 王淑芬. 高雄2期科學園區 張景森:用最快速辦理 - 地方. 中央社 CNA. 2018-07-10 [2018-07-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10) (中文). 
  152. ^ 152.0 152.1 王淑芬. 高科2期在橋頭 張景森緊盯進度 - 即時. 经济日报. 2018-07-10 [2018-07-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10) (中文). 行政院政务委员张景森希望打破过去中部科学园区10个月的纪录,将会在推动初期半个月开一次会,盯紧进度,落实行政院的政策。高雄近年半导体与电子材料产业热络,张景森今天召集科技部,以及高雄市代理市长许立明、副市长史哲现勘桥头新市镇后期436公顷土地作为高雄科学园区二期用地 
  153. ^ 高科二期在橋頭 行政院張景森政委指示正式啟動. [2018-07-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10). 
  154. ^ 154.0 154.1 顾荃. 遭指灑選舉支票 政院:公共建設不分黨派 - 政治. 中央社 CNA. 2018-08-20 [2018-08-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20) (中文). 
  155. ^ 许立明. 中央給力 高雄產業翻轉更有勁. 中时电子报. 2018-07-31 [2018-08-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31) (中文). 
  156. ^ 李义、林宏聪、柯宗纬、吴江泉. 高雄煉油廠 明吹熄燈號. 中时电子报. 2015-10-31 [2018-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01) (中文). 
  157. ^ 廖禹扬. 五輕原用地 中油規劃發展綠能與新材料 - 即時. 经济日报. 2017-12-16 [2018-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16) (中文). 
  158. ^ 前瞻基礎建設-數位建設體感科技基地-體感園區計畫(核定本). 行政院. 2018-10-18. 
  159. ^ 經濟部對於外界高雄興達港風電專區「先天不良」恐成蚊子專區回應說明. 行政院万维网. 2011-12-26 [2018-04-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17) (中文). 
  160. ^ 颜瑞田. 全台首座體感中心 落腳高雄. 中时电子报. 2018-10-27 [2018-10-27] (中文). 
  161. ^ 161.0 161.1 總統府南部辦公室啟用 促進地方發展與區域平衡. 中华民国总统府. 2017-10-24 [2018-10-23] (中文). 
  162. ^ 黄旭磊. 〈南部〉延宕18年 205兵工廠6年內遷移 - 地方. 自由时报电子报. 2016-08-05 [2018-10-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16) (中文). 
  163. ^ 163.0 163.1 163.2 163.3 黄家慧. 高雄港拚轉型 把閒置空地變黃金. 今周刊. 2017-03-02 [2018-10-26] (中文). 
  164. ^ 唐佩君. 楊秋興支持石化專區 解決遷村 - 大紀元. 大纪元 www.epochtimes.com. 2014-08-20 [2017-1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04) (中文). 行政院政务委员杨秋兴表示,高雄气爆后管线不回填,但台湾不能没有石化产业,中央正规划高雄石化专区,但同时高雄市政府应解决专区周遭居民迁村事宜。杨秋兴同时也是国民党高雄市长参选人,今天接受飞碟电台主持人唐湘龙访问,针对高雄气爆后如何兼顾安全及石化产业发展,提出上述看法。 
  165. ^ 王淑芬. 設石化專區 大林蒲居民促遷村 - 大紀元. 大纪元 www.epochtimes.com. 2014-08-17 [2017-1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04) (中文). 
  166. ^ 王荣祥、洪臣宏. 大林蒲污染數十年 林全傾聽…道歉 - 焦點. 自由时报电子报. 2016-11-20 [2017-1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04) (中文). 
  167. ^ 谢梅芬. 大林蒲遷村普查一坪換一坪 獲林全院長支持 - 高屏離島 - 地方. 联合新闻网. 2017-08-04 [2017-1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04) (中文). 
  168. ^ 联合新闻网. 看嘸大林蒲遷村普查內容 高市辦6說明會. 即时. [2017-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9). 
  169. ^ 林全為大林蒲空污道歉 中興教授:歷史的一刻 - 政治. 自由时报电子报. 2016-11-19 [2017-1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05) (中文). 
  170. ^ 170.00 170.01 170.02 170.03 170.04 170.05 170.06 170.07 170.08 170.09 170.10 170.11 170.12 170.13 170.14 170.15 170.16 170.17 170.18 170.19 170.20 170.21 170.22 170.23 170.24 170.25 170.26 170.27 170.28 170.29 170.30 陳其邁競選官方網站:認識政策. #Team Kaohsiung – 相信高雄 看好未来 支持陈其迈!. 2018-10-20 [2018-10-27] (中文). 
  171. ^ 拒譁眾取寵!陳其邁救北漂 月給年輕人2千租金補貼 - 政治. 三立新闻网 SETN.COM. 2018-10-27 [2018-10-27] (中文). 
  172. ^ digital‧www.newmediamax.com.tw, Designer by NEWMEDIAMAX. 議員配合款 韓國瑜陳其邁政見相左. www.bcc.com.tw. [2018-09-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12). 
  173. ^ 173.0 173.1 173.2 擘劃高雄交通藍圖 陳其邁:帶動區域經濟發展 - 政治. 新头壳 Newtalk. 2018-10-12 [2018-10-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28) (中文). 
  174. ^ 「最強菜販」爆爭議!韓國瑜:當選後政治抗議通通不准. 苹果日报. 2018-10-31 [2018-10-31] (中文). 
  175. ^ 李义. 高雄》韓國瑜籲輕軌停工 交給下任市長處理. 中时电子报. 2018-07-19 [2018-10-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20) (中文). 
  176. ^ 联合新闻网. 韓國瑜主張適度恢復議員配合款 陳其邁:不會走回頭路 | 九合一選戰焦點 | 要聞 | 聯合新聞網. 联合新闻网. [2018-09-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12). 
  177. ^ 中时电子报. 韓國瑜推旗津觀光 變免稅區. 中时电子报. 2018.08.23 [2018-1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1) (中文(台湾)). 
  178. ^ 中时电子报. 拚經濟主張挨轟 韓國瑜反擊. 中时电子报. 2018.08.18 [2018-1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1) (中文(台湾)). 
  179. ^ 周昭平/高雄报导. 韓國瑜拚市長搞觀光 喊愛河蓋摩天輪摩鐵. 苹果日报. 2018-05-05 [2018-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14) (中文). 韩国瑜提出发展爱河盖摩天轮、争取迪士尼到高雄带动人流,创造经济活络。对发展经济与观光,韩国瑜提出争取迪士尼及发展包装爱河为爱情之河,兴建全世界唯一的“爱情摩天轮”,把摩天轮和汽车旅馆结合,欢迎亚洲各地年青人来,“上去一小时做爱做的事”,花一分钟就可以完成结婚,把爱情之河美化起来,“右岸有罗密欧与茱丽叶、左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相信可带动人流、创造经济产值。 
  180. ^ 宋德威. 韓國瑜拔樁深綠教會 支持家庭價值「避免過早同婚」 - ETtoday政治. ETtoday新闻云. 2018-05-28 [2018-10-29] (中文). 
  181. ^ 181.0 181.1 公布八不政策、十大支票 韓國瑜:以後活動只有礦泉水 - 九合一選戰焦點 - 要聞. 联合新闻网. 2018-09-19 [2018-10-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0) (中文). 
  182. ^ 小英指北漂族是國民黨執政時重北輕南 孫大千:沒見過這麼不要臉的. 2018年10月16日. 国民党籍前立委孙大千批,见过许多不要脸的,但是没有见过这么不要脸的。 
  183. ^ 叶滕骐. 蔡英文批前朝造成北漂族 孫大千:乾脆賴給鄭成功算了. 2018-10-16. 

文献来源群组 编辑

延伸阅读 编辑

参见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

Template:台湾社会运动

[[Category:台灣經濟]] [[Category:台灣社會]] [[Category:臺灣政治]] [[Category:對中國國民黨的批評與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