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羅馬歷史年表
王政時代(前753年—前509年)
編輯- 前754年 - 阿爾巴隆伽戰役。阿爾巴隆伽國王阿穆利烏斯曾篡奪政權,被其兄弟努米托和侄孫羅慕路斯率領的龐大戰團擊敗並殺死,其子全部被殺。
- 前753年 - 相傳,羅慕路斯與雷穆斯在這一年建立羅馬市,標誌羅馬王政時代的開始,羅穆盧斯成為第一任國王。
- 前753年~前715年 - 國王羅穆盧斯在位。
- 前715年~前673年 - 國王努馬·龐皮里烏斯在位,創建了元老院和祭司團。
- 前672年~前641年 - 國王圖路斯·荷提里烏斯在位。
- 前641年~前616年 - 國王安古斯·馬奇烏斯由庫里亞大會選舉即位。
- 前616年~前575年 - 國王盧基烏斯·塔奎尼烏斯·布里斯庫斯在位。
- 前575年~前535年 - 國王塞爾維烏斯·圖利烏斯在位。
- 前535年 - 塞爾維烏斯·圖利烏斯被女兒和女婿謀殺,女婿盧基烏斯·塔奎尼烏斯·蘇培布斯即位為新國王。
共和時代(前509年—前27年)
編輯- 前509年 - 國王盧基烏斯·塔奎尼烏斯·蘇培布斯被驅逐,羅馬共和國建立。
- 前508年 - 羅馬-伊特魯里亞戰爭:克魯西姆軍隊未能征服羅馬。
- 前504年 - 羅馬-薩賓戰爭:公元前 504 年,羅馬執政官普布普魯庫斯率軍戰勝薩賓人。
- 前501年 - 面對潛在的薩賓入侵,元老院授權執政官任命獨裁官,即在國家緊急狀態期間擁有絕對權力的行政長官。
- 前496年 - 雷吉盧斯湖戰役:拉丁同盟入侵現代弗拉斯卡蒂附近,試圖重新扶植盧基烏斯·塔奎尼烏斯·蘇培布斯。
- 前494年 - 第一次平民脫離運動:盧修斯·西西尼烏斯·維盧圖斯率領平民放棄羅馬,前往附近的聖山。
- 前471年 - 在一項允許組織平民部落的法律之後,平民會議由部落而不是庫里亞組織。
- 前459年 - 在民眾的壓力下,元老院將平民保民官的數量從兩人增加到了十人。
- 前458年 - 在辛辛納圖斯第一次獨裁統治期間,埃奎人發動了一場攻勢,破壞了停戰協議。辛辛納圖斯在阿爾吉多斯山之戰中擊敗了阿奎人,並在勝利之後於 16 天后返回了他的農場。
- 前449年 - 第二次平民脫離運動。平民會議的決議開始具有完全的法律效力,但須經元老院否決。十二銅表法頒佈完成。
- 前447年 - 部落會議成立,並被授予選舉財務官的權利。
- 前445年 - 第三次平民脫離運動。《卡努勒亞法》承認貴族與平民間跨等級的通婚。
- 前443年 - 設立有軍事指揮權的保民官,由三位貴族或平民保民官組成的委員會每年行使執政官的權力。設立監察官,由貴族行政長官負責在沒有執政官的年份進行人口普查。
- 前439年 - 貴族們要求辛辛納圖斯接受第二次獨裁統治,以防止斯普里烏斯·梅利烏斯奪取政權;貴族們懷疑斯普里烏斯用小麥收買平民的支持,自立為王。蓋烏斯·塞維利烏斯·阿哈拉被任命為騎士統領,以阻止梅利烏斯;在梅利烏斯發動襲擊後,阿哈拉殺死了他。辛辛納圖斯再次辭去獨裁統治,並在21天後返回他的農場。
- 前435年 - 維愛人攻佔台伯河上的一個重要貿易站菲德奈。
- 前396年 - 獨裁官馬庫斯·福利烏斯·卡米盧斯攻佔維愛。
- 前390年 - 阿利亞之戰:羅馬人被塞農人擊潰,隨後羅馬被塞農人洗劫。
- 前367年 - 再次引入執政官制度。
- 前366年 - 盧修斯·塞克斯提烏斯當選為第一任平民執政官。僅限貴族擔任的羅馬民選官設立,負責承擔執政官的司法職責。
- 前351年 - 第一位平民獨裁者和第一位平民監察官由選舉產生。
- 前343年 - 第一次薩莫奈戰爭爆發。羅馬人向薩莫奈人發起進攻,於巴巴羅山附近擊潰薩莫奈軍隊。
- 前342年 - 第四次平民脫離運動。
- 前341年 - 第一次薩莫奈戰爭以談判達成和平而告終。
- 前340年 - 拉丁戰爭爆發。拉丁同盟入侵薩莫奈。
- 前337年 - 第一位平民民選官由選舉產生。
- 前326年 - 在未能阻止薩莫奈人襲擊福萊傑雷後,羅馬向薩莫奈人宣戰,第二次薩莫奈戰爭爆發。
- 前321年 - 卡夫丁峽谷戰役:羅馬人被薩莫奈人困在一個封閉的山谷中後撤退。
- 前315年 - 勞圖萊戰役:薩莫奈人在泰拉奇納附近取得決定性勝利並將羅馬領土一分為二。
- 前311年 - 伊特魯里亞人圍攻蘇特里。
- 前310年 - 瓦迪莫湖戰役:羅馬重創伊特魯里亞人。
- 前308年 - 翁布里人、皮森特人和馬爾西人加入薩莫奈人對抗羅馬。
- 前306年 - 赫爾尼奇人宣佈脫離羅馬而獨立。
- 前304年 - 羅馬征服了埃奎人,第二次薩莫奈戰爭以和約結束。
- 前298年 - 第三次薩莫奈戰爭爆發,羅馬向薩莫奈人宣戰,佔領博亞諾和桑格羅堡。
- 前297年 - 蒂費爾努姆戰役:羅馬以少勝多,於卡斯泰洛城戰勝薩莫奈人。
- 前295年 - 森提努姆戰役:羅馬軍隊以少勝多,在森提努姆擊敗薩莫奈人、伊特魯里亞人、翁布里人和塞農人的聯軍。
- 前294年 - 羅馬軍隊和薩莫奈人在盧切拉交戰。
- 前293年 - 阿奎洛尼亞戰役:羅馬軍隊摧毀了大部分薩莫奈軍隊。
- 前291年 - 羅馬征服薩莫奈城市韋諾薩。
- 前290年 - 第三次薩莫奈戰爭結束,羅馬徹底征服薩莫奈人。
- 前287年 - 第五次平民脫離運動。霍滕西亞法的通過使平民會議的決議對所有羅馬人具有約束力。
- 前283年 - 瓦迪莫湖之戰:羅馬擊敗伊特魯里亞人、波伊人和塞農人的聯軍。
- 前281年 - 塔蘭托向伊庇魯斯同盟求助,以抵抗羅馬。
- 前280年 - 伊庇魯斯國王皮洛士率約25,000人軍隊在塔蘭托登陸,皮洛士戰爭爆發。皮洛士在赫拉克利亞戰役擊敗羅馬執政官布利烏斯·瓦萊里烏斯·拉埃維努斯所帶領的羅馬軍團。
- 前279年 - 皮洛士在阿斯庫路姆戰役中慘勝,也是西方諺語皮洛士的勝利的來由。
- 前275年 - 羅馬軍隊和伊庇魯斯軍隊在貝內文托展開了一場血戰。
- 前272年 - 皮洛士率軍撤退到伊庇魯斯,塔蘭托向羅馬投降,皮洛士戰爭結束。
- 前267年 - 財務官的數量從四人增加到十人。
- 前264年 - 第一次布匿戰爭爆發。羅馬軍隊在墨西拿擊敗了迦太基和敘拉古人的駐軍。
- 前242年 - 創立羅馬民選官,負責管轄外國人。
- 前241年 - 羅馬和迦太基簽定和約。西西里為羅馬所有。並且迦太基割讓「西西里與意大利之間的島嶼」,不包括撒丁島和科西嘉島。迦太基賠償羅馬3200他連特。西西里行省建立。
- 前238年 - 傭兵戰爭中的迦太基形勢危急。羅馬接受迦太基的撒丁島守軍於去年提出的投降要求,進佔撒丁島。
- 前237年 - 迦太基勝利結束傭兵戰爭。要求羅馬歸還撒丁島。羅馬以武力威脅。精疲力盡的迦太基被迫屈服。羅馬正式吞併撒丁島和科西嘉島。科西嘉與薩丁尼亞行省建立。
- 前229年 - 第一次伊利里亞戰爭爆發。羅馬入侵了阿爾迪安人的領土。
- 前228年 - 第一次伊利里亞戰爭以羅馬勝利告終,阿爾迪安人被迫與羅馬媾和,放棄利蘇斯城以南的沿海地區,並向羅馬納貢。羅馬立德米特里為阿爾迪安附屬國王。
- 前227年 - 財務官的人數從6升至8人,大法官人數從2升至4人。
- 前225年 - 泰拉蒙戰役:羅馬擊敗入侵的高盧人。執政官蓋烏斯·阿蒂利烏斯·雷古魯斯被殺。
- 前223年 - 擊敗山南高盧人。
- 前219年 - 第二次伊利里亞戰爭。羅馬入侵赫瓦爾島。
- 前218年 - 第二次布匿戰爭爆發。迦太基軍隊離開卡塔赫納。阿爾迪安國王德米特里隻身逃往馬其頓。
- 前216年 - 漢尼拔在坎尼戰役擊敗了數量上佔優勢的羅馬軍隊。
- 前214年 - 第一次馬其頓戰爭爆發。馬其頓艦隊攻佔了奧里庫姆。羅馬開始圍攻敘拉古。戰事在希臘半島進行,羅馬主要以其希臘盟友與馬其頓作戰。前205年的和約規定恢復戰前狀態。
- 前212年 - 羅馬攻破敘拉古並屠殺其居民。
- 前205年 - 第一次馬其頓戰爭結束。羅馬與馬其頓簽署了《腓尼基和約》,根據該條約,馬其頓放棄與迦太基的聯盟,以換取羅馬承認其在伊利里亞的利益。
- 前204年 - 大西庇阿(Scipio Africanus,意為阿非利加的征服者)率領一支入侵艦隊在烏提卡登陸,侵入阿非利加。
- 前202年 - 大西庇阿在扎馬戰役中徹底戰勝漢尼拔。
- 前201年 - 迦太基接受羅馬的和平條件,包括裁軍、一萬塔蘭特的戰爭賠款以及割讓伊比利亞,第二次布匿戰爭結束。
- 前200年 - 第二次馬其頓戰爭爆發。羅馬艦隊抵達伊利里亞,解除馬其頓對阿卑多斯的圍攻。
- 前197年 - 近西班牙和遠西班牙成為羅馬行省。財務官的人數從8升至12人,民選官人數從4升至6人。
- 前196年 - 第二次馬其頓戰爭以馬其頓對希臘征服地的放棄與戰爭賠款而告終。
- 前192年 - 塞琉古帝國入侵希臘,羅馬-塞琉古戰爭爆發。
- 前188年 - 阿帕米亞和約簽訂,羅馬-塞琉古戰爭結束。塞琉古國王安條克三世完全放棄歐洲及托魯斯山脈以西的亞洲地方、交出他所有的大象、以及只能擁有12艘戰船作為國民治安之用,然而在受到攻擊時他可以有多一些戰船,並支付15,000塔蘭同銀幣。帕加馬和羅德島獲得了塞琉古帝國在安納托利亞的全部領土作為長期支持羅馬的回報,羅馬的政治霸權得以擴張到地中海東部。
- 前172年 - 第三次馬其頓戰爭爆發,羅馬向馬其頓宣戰。
- 前167年 - 馬其頓國王珀爾修斯被俘,第三次馬其頓戰爭結束。馬其頓被分為四個區,受羅馬統治。
- 前155年 - 盧西塔尼亞人反抗羅馬,盧西坦戰爭爆發。
- 前150年 - 安德里斯庫斯自稱是珀爾修斯的兒子和馬其頓的合法國王反抗羅馬,第四次馬其頓戰爭爆發。
- 前149年 - 羅馬對迦太基宣戰,第三次布匿戰爭爆發。
- 前148年 - 安德里斯庫斯被俘後被處決,第四次馬其頓戰爭結束。
- 前146年 - 小西庇阿(Scipio Aemilianus)摧毀迦太基,第三次布匿戰爭結束。羅馬軍隊在科林斯徹底擊敗了亞該亞同盟的軍隊,史稱亞該亞戰爭。馬其頓和阿非利加行省建立。
- 前139年 - 盧西塔尼亞人的領袖維里阿修斯被羅馬人暗殺,盧西坦戰爭結束。
- 前133年 - 平民保民官提比略·格拉古因頒佈土地法案被殺害。帕加馬王國國王阿塔羅斯三世去世,遺囑宣佈要把他的王國「贈給羅馬」,亞細亞行省建立。阿里斯東尼克自立為帕加馬王國國王,反抗羅馬統治。
- 前129年 - 阿里斯東尼克被羅馬擊敗並絞死。
- 前121年 - 納博訥高盧行省建立,以確保到西班牙通路的安全。元老院頒佈首部捍衛共和決議以平息由保民官蓋約·格拉古引起的暴動威脅。
- 前112年 - 朱古達戰爭爆發,羅馬對努米底亞國王朱古達宣戰。
- 前107年 - 蓋烏斯·馬略當選執政官。
- 前106年 - 蓋烏斯·馬略再次當選執政官。努米底亞國王朱古達被囚禁在馬梅爾定監獄,朱古達戰爭結束。
- 前105年 - 阿勞西奧戰役:羅馬軍團被辛布里人和條頓人重創。
- 前104年 - 蓋烏斯·馬略被選連任五年的執政官。
- 前102年 - 蓋烏斯·馬略於六河(Aquae Sextiae)擊敗條頓人和安布羅內人。
- 前101年 - 韋爾切利之戰:羅馬軍隊以少勝多,徹底擊敗辛布里人。辛布里戰爭結束。
- 前100年 - 執政官候選人蓋烏斯·梅米烏斯遇刺身亡。
- 前96年 - 昔蘭尼國王托勒密·阿皮翁臨終前將王國獻給羅馬。
- 前91年 - 同盟者戰爭(Social wars)爆發,羅馬的眾多意大利同盟城邦叛亂。
- 前89年 - 本都王國重新佔領卡帕多西亞,第一次米特里達梯戰爭爆發。
- 前88年 - 執政官盧基烏斯·科爾內利烏斯·蘇拉統軍攻入羅馬。同盟者戰爭以羅馬共和國的勝利而告終,波河以南的意大利地區被統一在共和國之中。本都王國幾乎已征服了整個安納托利亞西部,隨後進軍歐洲,佔領馬其頓。
- 前87年 - 除了伊庇魯斯之外,整個希臘都投向了米特里達梯六世。盧基烏斯·科爾內利烏斯·蘇拉率領羅馬軍隊在伊庇魯斯登陸,以對抗本都王國,隨後開始圍攻雅典。
- 前86年 - 盧基烏斯·科爾內利烏斯·蘇拉攻克雅典,洗劫並毀壞了比雷埃夫斯港,後於喀羅尼亞戰役戰勝本都軍隊。
- 前85年 - 羅馬與本都達成和平協議,本都恢復戰前的邊界,第一次米特里達梯戰爭結束。
- 前83年 - 盧基烏斯·科爾內利烏斯·蘇拉發動內戰,在布林迪西登陸。羅馬將軍盧修斯·李錫尼烏斯·穆雷納入侵本都王國,第二次米特里達梯戰爭爆發。
- 前82年 - 蘇拉回到羅馬,任獨裁官。
- 前81年 - 盧修斯·李錫尼烏斯·穆雷納撤軍,第二次米特里達梯戰爭以本都勝利告終。蘇拉在同年實施了多項改革後辭去獨裁官。
- 前80年 - 蘇拉的最後一任執政官任期,一年結束後他離開了羅馬。
- 前82年 - 塞多留,最後的馬略黨人,登陸伊比利亞半島,支持盧西塔尼亞叛亂。
- 前74年 - 末代比提尼亞國王尼科美德四世去世後按遺囑將王國贈予羅馬。
- 前73年 - 本都王國入侵比提尼亞,第三次米特里達梯戰爭爆發。70多名角鬥士和奴隸在斯巴達克斯的率領下逃離卡普亞的角鬥士訓練所並發動起義,斯巴達克斯起義爆發。
- 前72年 - 塞多留被刺殺,隨後叛亂被格奈烏斯·龐培鎮壓。
- 前71年 - 斯巴達克斯起義失敗,斯巴達克斯被殺。
- 前69年 - 昆圖斯·卡埃基利烏斯·梅特魯斯·克雷提庫斯佔領克里特,克里特與昔蘭尼加行省建立。
- 前67年 - 格奈烏斯·龐培清剿地中海海盜。
- 前63年 - 本都王國國王米特拉達梯六世戰敗後,命令他的朋友和保鏢殺死自己,第三次米特里達梯戰爭結束。格奈烏斯·龐培滅亡塞琉古帝國,並使猶太人的哈斯蒙尼王朝成為羅馬附屬國。比提尼亞與本都行省與敘利亞行省建立。西塞羅任執政官,粉碎平民派領袖喀提林企圖奪權陰謀。
- 前60年 - 前三頭同盟建立,包括尤利烏斯·凱撒、格奈烏斯·龐培和馬庫斯·李錫尼·克拉蘇締結秘密同盟。
- 前60年 - 尤利烏斯·凱撒當選執政官。
- 前58年 - 尤利烏斯·凱撒發動高盧戰爭。塞浦路斯併入羅馬。
- 前55年 - 尤利烏斯·凱撒第一次入侵不列顛。
- 前54年 - 尤利烏斯·凱撒第二次入侵不列顛。
- 前53年 - 安息帝國在卡萊戰役擊敗羅馬軍隊並殺死馬庫斯·李錫尼·克拉蘇。
- 前50年 - 尤利烏斯·凱撒徹底征服高盧,高盧戰爭結束。
- 前49年 - 尤利烏斯·凱撒率領軍隊非法越過盧比孔河進入意大利。
- 前48年 - 尤利烏斯·凱撒在都拉斯登陸,追擊格奈烏斯·龐培及其黨羽貴族。格奈烏斯·龐培被托勒密王朝派人殺死。
- 前46年 - 尤利烏斯·凱撒離開阿非利加前往伊比利亞追擊格奈烏斯·龐培殘黨。新阿非利加行省建立。
- 前44年 - 尤利烏斯·凱撒遇刺身亡。
- 前43年 - 提提亞法授予屋大維、馬克·安東尼和雷必達制定、廢除法律和任命法的權力,史稱後三頭同盟。
- 前42年 - 屋大維和馬克·安東尼率領大約三十個軍團前往希臘北部追擊刺殺尤利烏斯·凱撒的刺客馬爾庫斯·尤利烏斯·布魯圖斯和蓋烏斯·卡西烏斯·朗基努斯。布魯圖斯戰敗後自殺身亡。
- 前40年 - 西努米底亞在最後一位國王死後被吞併。
- 前39年 - 屋大維娶了莉薇婭,提比略的生母,使提比略成為屋大維的繼子。
- 前33年 - 馬克·安東尼被安息帝國擊敗。後三頭同盟瓦解。
- 前31年 - 阿克提姆海戰:忠於屋大維的軍隊擊敗了馬克·安東尼和他的情人埃及女王克婁巴特拉七世。
- 前30年 - 馬克·安東尼與克婁巴特拉七世自殺身亡。托勒密王朝滅亡,埃及行省建立。
- 前29年 - 默西亞併入羅馬。坎塔布里亞戰爭爆發。
儒略-克勞狄王朝(前27年—68年)
編輯- 前27年 - 元老院授予屋大維「奧古斯都」和「第一公民」的頭銜。
- 前25年 - 屋大維指定他的侄子馬爾庫斯·克勞狄烏斯·馬塞盧斯為他的繼承人,並讓他娶自己的獨生女大茱莉亞。羅馬附庸國加拉太的阿明塔斯去世。 屋大維將其領土劃為加拉太行省。
- 前24年 - 屋大維命埃及總督埃利烏斯·加盧斯遠征阿拉伯半島,以失敗告終。
- 前23年 - 屋大維集中鑄造羅馬貨幣並改革其成分和價值。馬爾庫斯·克勞狄烏斯·馬塞盧斯去世。
- 前22年 - 埃塞俄比亞入侵上埃及,被擊退。
- 前21年 - 屋大維命名將瑪爾庫斯·維普撒尼烏斯·阿格里帕離婚,迎娶大茱莉亞。
- 前19年 - 坎塔布里亞戰爭以羅馬徹底征服坎塔布里亞和阿斯圖里亞斯告終。
- 前18年 - 屋大維作出改革,鼓勵元老院的元老和羅馬騎士相互通婚。
- 前17年 - 屋大維收養了瑪爾庫斯·維普撒尼烏斯·阿格里帕和大茱莉亞的兒子,以及他的孫子蓋烏斯·凱撒和盧基烏斯·凱撒為自己的兒子。
- 前16年 - 雷蒂亞和諾里庫姆被羅馬吞併。日耳曼部落跨過萊茵河,劫掠高盧和日耳曼行省。
- 前13年 - 屋大維授予瑪爾庫斯·維普撒尼烏斯·阿格里帕五年保民官權力,並派他鎮壓潘諾尼亞人。
- 前12年 - 尼祿·克勞狄·德魯蘇斯首次入侵日耳曼尼亞征服斯卡姆布里族,隨後從高盧北部海上入侵並征服了沿岸日耳曼部落。瑪爾庫斯·維普撒尼烏斯·阿格里帕病死。
- 前11年 - 屋大維命繼子提比略離婚,迎娶大茱莉亞,並出征潘諾尼亞。
- 前11年 - 尼祿·克勞狄·德魯蘇斯在出征日耳曼人的途中從馬上摔下受傷而死亡。潘諾尼亞被羅馬吞併。
- 前8年 - 屋大維謀臣梅塞納斯去世。提比略率軍出征日耳曼。
- 前6年 - 屋大維授予提比略五年保民官權力,提比略拒絕並宣佈退居羅得島。
- 前2年 - 屋大維被元老院授予國父稱號。屋大維判處大茱莉亞通姦和叛國罪,廢除了她與提比略的婚姻,並將她與她的母親流放。
- 2年 - 盧基烏斯·凱撒去世。屋大維允許提比略以普通公民身份返回羅馬。
- 4年 - 蓋烏斯·凱撒去世。屋大維收提比略為養子,並授予他保民官的權力,前往日耳曼戰場。尼祿·克勞狄·德魯蘇斯之子日耳曼尼庫斯被過繼給提比略。
- 6年 - 猶太變成羅馬的一個行省。達爾馬提亞人在伊利里亞起義反抗羅馬統治。
- 8年 - 瑪爾庫斯·維普撒尼烏斯·阿格里帕和大茱莉亞之女小尤莉婭因通姦被流放。
- 9年 - 達爾馬提亞叛亂被平定。日耳曼人在條頓堡森林戰役伏擊並殲滅了羅馬的三個軍團,羅馬指揮官瓦盧斯自殺。
- 10年 - 提比略開始指揮日耳曼尼亞的羅馬軍隊。伊利里庫姆被劃分為潘諾尼亞行省和達爾馬提亞行省。
- 13年 - 提比略被授予與屋大維同等的權力,成為共同元首。
- 14年 - 屋大維去世。日耳曼尼庫斯被任命為日耳曼尼亞羅馬軍隊的指揮官。駐潘諾尼亞軍團譁變,提比略之子德魯蘇斯·尤里烏斯·凱撒率軍鎮壓。日耳曼尼庫斯鎮壓駐日耳曼尼亞軍團譁變。
- 15年 - 日耳曼尼庫斯跨過萊茵河入侵查塔人。
- 16年 - 日耳曼尼庫斯率領的羅馬軍隊在威悉河上徹底擊敗了日耳曼軍隊。
- 17年 - 日耳曼尼庫斯被召回羅馬,提比略任命他與自己共同擔任下一任執政官。羅馬附庸國卡帕多西亞末代國王阿基勞斯去世,領土被羅馬吞併,建立卡帕多西亞行省。科馬基尼王國國王安條克三世去世,領土併入敘利亞行省。
- 19年 - 日耳曼尼庫斯死於安條克,疑似被提比略毒死。
- 21年 - 高盧爆發叛亂,後被鎮壓。
- 22年 - 提比略授予德魯蘇斯·尤里烏斯·凱撒保民官的權力,並與他共同擔任執政官,標誌着他被選定為繼任者。
- 23年 - 德魯蘇斯·尤里烏斯·凱撒疑似被妻子莉薇拉和禁衛軍長官塞揚努斯毒死。
- 25年 - 塞揚努斯向提比略請求迎娶莉薇拉,遭到拒絕。
- 26年 - 提比略退居卡普里島,讓塞揚努斯通過他的辦公室控制羅馬。
- 28年 - 弗里斯人絞死了他們的羅馬稅吏並驅逐了總督。
- 29年 - 提比略母親莉薇婭去世。瑪爾庫斯·維普撒尼烏斯·阿格里帕和大茱莉亞之女大阿格里皮娜因塞揚努斯的讒言被流放。
- 29年 - 提比略任命塞揚努斯與自己共同擔任執政官。
- 31年 - 大阿格里皮娜之子尼祿·凱撒死於流放地蓬扎島。塞揚努斯被提比略命令處決。提比略邀請日耳曼尼庫斯的兒子卡利古拉與他一起前往卡普里島。
- 33年 - 大阿格里皮娜疑似被提比略迫害致死。
- 37年 - 提比略去世,遺囑中將他的官職留給了卡利古拉和德魯蘇斯·尤里烏斯·凱撒之子提比略·格梅魯斯。
- 38年 - 提比略·格梅魯斯被卡利古拉下令處死。卡利古拉下令公開國家收支賬目,修改騎士階層准入要求,並恢復公民選舉權。
- 39年 - 卡利古拉下令在巴亞到波佐利的海上架橋。
- 40年 - 毛里塔尼亞的托勒密在對羅馬進行國事訪問期間被卡利古拉下令殺害。他的奴隸埃德蒙起義反抗羅馬統治,後被鎮壓。卡利古拉計劃征服不列顛,在高盧試圖殲滅當初背叛日耳曼尼庫斯的軍團,後被阻止。
- 41年 - 卡利古拉被禁衛軍士兵卡西烏斯·卡瑞亞殺死,禁衛軍擁立克勞狄一世成為皇帝。卡西烏斯·卡瑞亞被克勞狄一世處死。希律亞基帕一世成為猶太國王。日耳曼尼庫斯之女朱莉婭·利維拉被皇后瓦萊里婭·梅薩利娜以通姦罪指控處死。
- 42年 - 前毛里塔尼亞王國的領土被切割為凱撒毛里塔尼亞行省和廷吉塔納毛里塔尼亞行省。皇后瓦萊里婭·梅薩利娜試圖勾引繼父蓋烏斯·安內烏斯·錫拉努斯,遭拒絕後唆使克勞狄一世將其殺害。安納蘇斯·維尼西亞努斯擁立達爾馬提亞行省總督卡米盧斯為帝,失敗後二人自殺。
- 43年 - 奧魯斯·普勞提烏斯率軍開始征服不列顛。呂基亞被羅馬吞併。羅馬附庸奧德里西亞王國國王羅伊梅塔爾西斯三世被反羅馬勢力殺害,其國家被羅馬吞併,成為色雷斯行省。德魯蘇斯·尤里烏斯·凱撒之女朱莉婭·利維亞被皇后瓦萊里婭·梅薩利娜設計害死。
- 46年 - 羅馬附庸奧德里西亞王國國王羅伊梅塔爾西斯三世被反羅馬勢力殺害,其國家被羅馬吞併,成為色雷斯行省。
- 48年 - 皇后瓦萊里婭·梅薩利娜因與元老蓋烏斯·西柳斯通姦並舉辦公開婚禮,被克勞狄一世下令處死。希律亞基帕二世成為新猶太國王。
- 49年 - 克勞狄一世迎娶侄女小阿格里皮娜。
- 50年 - 皇后小阿格里皮娜令兒子尼祿迎娶繼妹屋大維婭。
- 54年 - 皇后小阿格里皮娜謀殺克勞狄一世,尼祿成為皇帝。
- 55年 - 尼祿毒死克勞狄一世之子不列塔尼庫斯。
- 58年 - 羅馬軍隊進攻亞美尼亞,以支持他們所青睞的亞美尼亞國王提格蘭六世,對抗安息帝國支持的梯里達底一世。
- 59年 - 尼祿與波培婭·薩賓娜通姦,令其夫奧托出任盧西塔尼亞總督。小阿格里皮娜被尼祿派人殺害。
- 60年 - 布狄卡領導不列顛諸部落反抗羅馬帝國佔領軍統治。
- 61年 - 布狄卡領導的起義被鎮壓。
- 62年 - 尼祿與繼妹屋大維婭離婚,迎娶懷孕的波培婭·薩賓娜。
- 63年 - 羅馬帝國和安息帝國同意梯里達底一世及其後代將作為羅馬的附庸繼續擔任亞美尼亞國王,從而結束了戰爭。波培婭·薩賓娜之女出生四個月即去世,死後被元老院封神。
- 64年 - 羅馬發生大火,六天內造成大量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尼祿開始建造宏偉而奢華的別墅金宮。
- 65年 - 尼祿獲悉有一項廣泛的陰謀,要暗殺他並任命元老格涅烏斯·卡爾普爾尼烏斯·皮索為羅馬領導人。陰謀旋即被鎮壓。波培婭·薩賓娜在懷孕時被尼祿踹中腹部而死。尼祿將一位叫斯波魯斯的小男孩閹割並迎娶為皇后。
- 66年 - 猶太民族起義反抗羅馬統治,第一次猶太–羅馬戰爭爆發。
- 68年 - 盧格敦高盧總督蓋烏斯·尤利烏斯·文德克斯起兵反抗尼祿,塔拉科西班牙總督塞爾維烏斯·蘇爾皮基烏斯·加爾巴隨後響應。上日耳曼尼亞總督盧基烏斯·維吉尼烏斯·魯弗斯鎮壓了文德克斯的叛亂。元老院宣佈尼祿為國家公敵,尼祿自殺。元老院宣佈塞爾維烏斯·蘇爾皮基烏斯·加爾巴為皇帝。禁衛軍長官薩賓努斯試圖自立為帝,被禁衛軍殺死。加爾巴召回盧基烏斯·維吉尼烏斯·魯弗斯,並派維特里烏斯指揮下日耳曼軍隊。以色列前猶太大祭司阿納努斯·本·阿納努斯包圍了第二聖殿中的奮銳黨人。
弗拉維王朝(69年—96年)
編輯- 69年 - 四帝之年:加爾巴拒絕收奧托為養子,而收皮索·李錫尼安努斯為養子。禁衛軍刺殺加爾巴並擁立奧托為皇帝。日耳曼行省與高盧行省軍隊擁立維特里烏斯為帝,不列顛、拉提亞與西班牙行省也倒向維特里烏斯。奧托軍隊被維特里烏斯軍將領法比烏斯·瓦倫斯擊敗,奧托自殺。萊茵軍團巴達維人輔助部隊的指揮官蓋烏斯·尤利烏斯·西維利斯反抗羅馬。猶太軍團的韋斯巴薌被擁立為帝,在克雷莫納擊敗維特里烏斯軍。法比烏斯·瓦倫斯在烏爾比諾被殺。韋斯巴薌之兄弗拉維烏斯·薩賓努斯在與維特里烏斯的戰鬥中身亡。韋斯巴薌進攻羅馬,維特里烏斯被殺。
- 70年 - 林貢斯人首領尤利烏斯·薩賓努斯自立為凱撒併入侵塞夸尼人領地,隨即失敗身死。巴達維人起義以和約結束。韋斯巴薌之子提圖斯攻佔耶路撒冷並摧毀第二聖殿。
- 71年 - 羅馬軍隊進入現代蘇格蘭。
- 73年 - 羅馬軍隊攻破了猶太極端主義教派短劍黨控制的山地堡壘馬薩達的城牆,第一次猶太–羅馬戰爭以猶太人的失敗告終。
- 77年 - 阿古利可拉出任執政官和不列顛總督。
- 79年 - 韋斯巴薌去世,其子提圖斯成為皇帝。維蘇威火山爆發毀滅了龐貝城和赫庫蘭尼姆。
- 80年 - 羅馬部分地區被大火摧毀。羅馬鬥獸場竣工。
- 81年 - 提圖斯去世,其弟圖密善繼位。
- 83年 - 圖密善以攻打查塔人為名出征日耳曼,無功而返。
- 85年 - 阿古利可拉在格蘭扁山脈擊敗喀里多尼亞人,被召回羅馬。
- 86年 - 達契亞國王德凱巴魯斯入侵羅馬,圖密善率軍親征。
- 88年 - 達契亞國王德凱巴魯斯同意歸還所有羅馬戰俘,並接受他作為羅馬附庸國的身份,以換取每年八百萬塞斯特斯的補貼,從而結束了戰爭。
- 89年 - 上日耳曼尼亞總督盧修斯·安東尼烏斯·薩圖尼努斯自立為帝,反抗圖密善的統治,旋即被鎮壓。
- 92年 - 圖密善下令禁止在意大利開闢新的葡萄園,並要求砍掉一半的葡萄園。對於這一敕令,響應者甚眾,實施者甚少。圖密善以違反貞操與美德為由處死最年長的維斯塔貞女科爾內利婭。
- 94年 - 羅馬在和薩馬提亞人的戰爭中慘敗。
- 96年 - 圖密善被暗殺,元老院任命涅爾瓦繼任,五賢帝時代開始。
安敦尼王朝(96年—192年)
編輯- 97年 - 貴族卡爾普尼烏斯·克拉蘇試圖謀反,被放逐。禁衛軍要求涅爾瓦交出刺殺圖密善的兇手,涅爾瓦被迫同意。涅爾瓦選擇駐下日耳曼的羅馬軍隊指揮官圖拉真為他的養子和皇位繼承人。
- 98年 - 涅爾瓦去世,圖拉真成為皇帝,懲罰曾對涅爾瓦傲慢無禮的禁衛軍將士。
- 99年 - 圖拉真進入羅馬。
- 101年 - 圖拉真度過多瑙河,擊敗了達契亞軍隊,但損失慘重。
- 102年 - 達契亞國王德凱巴魯斯投降,放棄對王國部分地區的主權,遣返在他保護下的羅馬逃亡者。圖拉真獲得「達契亞庫斯」稱號。
- 104年 - 達契亞國王德凱巴魯斯策劃通過一些羅馬逃兵謀殺圖拉真,但計劃失敗。德凱巴魯斯俘虜了圖拉真的使節。
- 105年 - 圖拉真再次親征達契亞,在多瑙河上修建石橋。
- 106年 - 達契亞國王德凱巴魯斯戰敗自殺。納巴泰王國被羅馬吞併。
- 112年 - 圖拉真廣場正式落成。
- 113年 - 圖拉真發動了對安息帝國的遠征。
- 114年 - 圖拉真廢黜亞美尼亞國王帕爾薩馬斯里斯,將亞美尼亞吞併為羅馬的一個行省。
- 115年 - 圖拉真佔領了美索不達米亞北部,並將其併入羅馬。昔蘭尼加猶太人叛亂,第二次猶太–羅馬戰爭爆發。
- 116年 - 埃及猶太人響應叛亂。圖拉真攻佔安息帝國首都泰西封,廢黜皇帝奧斯羅埃斯一世,立其子帕爾馬斯帕特,建立美索不達米亞行省和亞述行省。
- 117年 - 羅馬鎮壓所有猶太人叛亂,第二次猶太–羅馬戰爭結束。圖拉真率軍圍攻阿拉伯人聚集的哈特拉,被迫撤軍後死於途中,哈德良成為皇帝。安息帝國奧斯羅埃斯一世復位。
- 118年 - 哈德良撤出了亞美尼亞、亞述和美索不達米亞的領土。
- 119年 - 昆圖斯·龐培·法爾科鎮壓發生在不列顛的叛亂。
- 120年 - 哈德良開始遍訪各個行省,先進入高盧,後前往日耳曼尼亞。
- 121年 - 哈德良從日耳曼尼亞前往不列顛檢閱軍隊。
- 122年 - 哈德良長城開始建造。哈德良前往阿非利加。
- 123年 - 哈德良鎮壓毛里塔尼亞叛亂。哈德良到亞細亞化解與安息帝國的戰爭危機。
- 124年 - 哈德良前往希臘,在雅典過冬。
- 125年 - 哈德良前往西西里。
- 126年 - 哈德良返回羅馬。
- 129年 - 哈德良再次前往阿非利加。
- 130年 - 哈德良訪問亞細亞。
- 132年 - 哈德良訪問埃及的亞歷山德里亞。哈德良的男寵安提諾烏斯去世,哈德良命在其死亡之地建立同名城市。猶太人巴爾·科赫巴發動巴爾科赫巴起義。
- 135年 - 哈德良返回羅馬。巴爾科赫巴起義被鎮壓,當地名稱改為敘利亞巴勒斯坦行省。
- 136年 - 哈德良收養盧基烏斯·埃利烏斯·凱撒為繼承人。
- 138年 - 盧基烏斯·埃利烏斯·凱撒死於鎮靜劑。哈德良收養安敦寧·畢尤作為他的兒子和繼承人,並授予他保民官的權力,條件是他收養馬可·奧勒留和盧基烏斯·維魯斯作為他的兒子。哈德良去世,安敦寧·畢尤成為皇帝。
- 141年 - 羅馬入侵蘇格蘭。
- 142年 - 安東尼長城開始建造。
- 161年 - 安敦寧·畢尤去世,馬可·奧勒留和盧基烏斯·維魯斯成為皇帝。安息帝國廢黜亞美尼亞國王索海穆斯,擁立帕科魯斯繼位,隨後入侵敘利亞行省。
- 162年 - 盧基烏斯·維魯斯率軍抵抗安息帝國。
- 165年 - 羅馬人的東征使安東尼大瘟疫開始蔓延,導致整個羅馬帝國五百萬至一千萬人死亡。
- 166年 - 羅馬人佔領安息帝國首都泰西封,安息帝國放棄了對底格里斯河以西領土的所有主權,兩位皇帝共同獲得「帕提亞克」稱號。
- 168年 - 馬科曼尼人領導的日耳曼部落聯盟渡過多瑙河入侵羅馬帝國。馬可·奧勒留和盧基烏斯·維魯斯共同親征阿奎萊亞,與蠻族達成和約。
- 169年 - 盧基烏斯·維魯斯因病去世。
- 170年 - 馬可·奧勒留率軍征討馬科曼尼人。敘利亞總督阿維狄烏斯·卡西烏斯被授予「東方最高統帥」頭銜。
- 174年 - 馬可·奧勒留率軍進入多瑙河以北,擊敗夸迪人。
- 175年 - 羅馬與伊阿居格人簽署了一項條約,根據該條約,伊阿居格人同意歸還羅馬戰俘並提供軍隊,從而結束馬科曼尼戰爭。皇后小福斯蒂娜去世。阿維狄烏斯·卡西烏斯稱帝,被屬下殺害。
- 177年 - 夸迪人和馬科曼尼人再次叛亂。馬可·奧勒留任命其子康茂德為共治皇帝。
- 178年 - 馬可·奧勒留帶領康茂德再次親征。
- 179年 - 羅馬人對夸迪人取得決定性勝利。
- 180年 - 馬可·奧勒留因病去世,康茂德與馬科曼尼人和夸迪人達成和平條約後返回羅馬。安東尼大瘟疫結束。
- 182年 - 康茂德的姐姐露西拉試圖發動政變推翻他,失敗後身死。
- 184年 - 安東尼長城被羅馬軍隊廢棄。
- 185年 - 權臣佩倫尼斯密謀反對康茂德被處死。
- 187年 - 士兵馬特努斯試圖襲擊康茂德被處死。
- 190年 - 羅馬人發動暴動,迫使康茂德殺死寵臣克利安德。
- 191年 - 大火燒毀羅馬城內許多公共建築。
- 192年 - 康茂德被皇后和禁衛軍長官共同派人勒死。
塞維魯王朝(193年—235年)
編輯- 193年 - 五帝之年:禁衛軍長官萊圖斯擁立市政官佩蒂納克斯為帝。元老院宣佈康茂德為諸神之敵和國家之敵。佩蒂納克斯下令將康茂德遺體放於哈德良陵寢。萊圖斯試圖擁立執政官索修斯·法爾科為帝,被佩蒂納克斯發現後阻止。禁衛軍兵變殺死佩蒂納克斯,萊圖斯喬裝逃走。禁衛軍宣佈拍賣皇位,狄狄烏斯·尤利安努斯因出價最高成為皇帝。眾元老咒罵狄狄烏斯·尤利安努斯為叛徒,狄狄烏斯·尤利安努斯命士兵襲擊元老。佩斯切尼烏斯·奈哲爾被駐敘利亞的軍團擁戴為皇帝。塞普蒂米烏斯·塞維魯於潘諾尼亞被擁立為帝並進軍羅馬。不列顛和高盧的軍隊擁戴克洛狄烏斯·阿爾比努斯為帝。元老院處死狄狄烏斯·尤利安努斯。塞普蒂米烏斯·塞維魯驅逐禁衛軍。
- 194年 - 塞普蒂米烏斯·塞維魯在伊蘇斯擊敗佩斯切尼烏斯·奈哲爾,後者逃亡途中被抓獲處死。塞普蒂米烏斯·塞維魯處死支持佩斯切尼烏斯·奈哲爾的元老。
- 195年 - 塞普蒂米烏斯·塞維魯越過幼發拉底河平定美索不達米亞叛亂。
- 196年 - 塞普蒂米烏斯·塞維魯軍隊攻佔拜占庭。克洛狄烏斯·阿爾比努斯宣佈自己為奧古斯都。
- 197年 - 塞普蒂米烏斯·塞維魯在盧格杜努姆戰勝克洛狄烏斯·阿爾比努斯,克洛狄烏斯·阿爾比努斯自殺。
- 198年 - 塞普蒂米烏斯·塞維魯進攻安息帝國,攻克泰西封。塞普蒂米烏斯·塞維魯授予其子卡拉卡拉「奧古斯都」稱號。
- 199年 - 塞普蒂米烏斯·塞維魯包圍哈特拉,不克而還。
- 205年 - 禁衛軍長官普勞提阿努斯被卡拉卡拉派人殺死。
- 208年 - 塞普蒂米烏斯·塞維魯入侵喀里多尼亞。
- 209年 - 塞普蒂米烏斯·塞維魯立小兒子蓋塔為共治皇帝。
- 211年 - 塞普蒂米烏斯·塞維魯死於痛風。蓋塔被卡拉卡拉派禁衛軍殺害。
- 212年 - 卡拉卡拉發佈安東尼努斯敕令,宣佈羅馬帝國內所有自由人都應獲得完全的羅馬公民身份,帝國內所有自由婦女都應享有與羅馬婦女同等的權利。
- 213年 - 卡拉卡拉征伐阿勒曼尼人。
- 214年 - 對阿勒曼尼人的戰爭結束。
- 215年 - 卡拉卡拉與達契亞附近的蠻族戰鬥。卡拉卡拉屠殺譏諷他殺死蓋塔的亞歷山大人。
- 216年 - 卡拉卡拉來到安條克,入侵安息帝國並破壞皇陵。
- 217年 - 卡拉卡拉被禁衛軍長官馬夏爾殺死,另一位禁衛軍長官馬克里努斯被擁立為皇帝。安息帝國皇帝阿爾達班四世渡過底格里斯河與羅馬軍隊交戰,達成和議後撤軍。
- 218年 - 卡拉卡拉的表親埃拉伽巴路斯宣佈自己為卡拉卡拉的私生子,隨後被禁衛軍擁立為帝。馬克里努斯率軍平叛,在戰鬥中逃跑後被殺。埃拉伽巴路斯處死幫助自己奪取皇位的宦官甘尼斯。
- 222年 - 埃拉伽巴路斯被禁衛軍殺死,其堂弟兼養子亞歷山大·塞維魯被擁立為皇帝。
- 224年 - 安息帝國被薩珊王朝攻滅。
- 228年 - 禁衛軍長官烏爾皮安被士兵殺死。
- 230年 - 薩珊王朝皇帝阿爾達希爾一世入侵美索不達米亞,亞歷山大·塞維魯率軍對抗。
- 232年 - 亞歷山大·塞維魯擊退薩珊王朝入侵。
- 234年 - 亞歷山大·塞維魯出征日耳曼,在美因茨紮寨。
- 235年 - 亞歷山大·塞維魯在美因茨遇刺身亡,軍隊擁立馬克西米努斯·色雷克斯為帝。
三世紀危機(235年—284年)
編輯- 235年 - 在馬克西米努斯·色雷克斯渡過萊茵河大橋入侵日耳曼時,一個叫馬格努斯的執政官計劃在渡河後把橋斬斷,將他困在日耳曼,然後自己登上皇位,但陰謀被馬克西米努斯·色雷克斯及時發現。馬克西米努斯·色雷克斯大開殺戒,未經任何審判就屠殺了四千人。忠於亞歷山大·塞維魯的美索不達米亞弓箭手叛亂試圖扶植夸提努斯為帝,被鎮壓。
- 238年 - 六帝之年:阿非利加行省擁護總督戈爾迪安一世為帝,戈爾迪安一世立其子戈爾迪安二世為共治皇帝。元老院承認二人帝位,並宣佈馬克西米努斯·色雷克斯為羅馬公敵。努米底亞總督卡佩里亞努斯率軍進攻迦太基,擊敗並殺死戈爾迪安二世,戈爾迪安一世自殺。元老院立普皮恩努斯和巴爾比努斯為帝,並立戈爾迪安一世之孫戈爾迪安三世為凱撒。馬克西米努斯·色雷克斯回軍阿奎萊亞,被士兵殺死。禁衛軍殺死普皮恩努斯和巴爾比努斯。
- 242年 - 薩珊王朝皇帝沙普爾一世入侵羅馬,戈爾迪安三世御駕親征。
- 243年 - 羅馬軍隊在雷薩埃納戰役中戰勝薩珊王朝。
- 244年 - 羅馬軍隊在米西凱戰役中被擊敗,阿拉伯人菲利普煽動兵變,殺死戈爾迪安三世,被擁立為新皇帝,將美索不達米亞和亞美尼亞割讓給薩珊王朝。
- 248年 - 阿拉伯人菲利普舉辦羅馬建城一千周年慶祝儀式。
- 249年 - 德西烏斯平定敘利亞和默西亞叛亂,隨後在默西亞和潘諾尼亞被士兵擁立為帝。德西烏斯進軍維羅納,阿拉伯人菲利普戰敗身亡。
- 250年 - 哥特人渡過多瑙河,被加盧斯擊退,隨後進攻尼科波利斯,被德西烏斯擊敗。
- 251年 - 哥特人攻陷菲利普波利斯。色雷斯總督提圖斯·尤利烏斯·普里斯庫斯自立為帝,隨後被殺。德西烏斯和共治皇帝赫倫尼烏斯在阿伯里圖斯戰役中被哥特人殺害。加盧斯被擁立為皇帝,德西烏斯之子霍斯蒂利安和加盧斯之子沃魯西安努斯成為共治皇帝。加盧斯向哥特人支付貢金以結束戰爭。霍斯蒂利安可能死於塞浦路斯大瘟疫。
- 253年 - 薩珊王朝在巴巴利索斯擊敗羅馬軍隊。哥特人再次渡過多瑙河,被埃米利安努斯擊敗。埃米利安努斯被軍隊擁立為皇帝。加盧斯在與埃米利安努斯的戰鬥中被自己的士兵殺死。瓦勒良被士兵擁立為帝。埃米利安努斯在面對瓦勒良的軍隊時被自己的軍隊殺死。瓦勒良立兒子加里恩努斯為共治皇帝。加里恩努斯被派往高盧與日耳曼人交戰。
- 256年 - 薩珊王朝征服並洗劫了安條克。
- 257年 - 瓦勒良收復安條克。
- 258年 - 哥特人入侵小亞細亞。
- 259年 - 薩珊王朝皇帝沙普爾一世入侵羅馬,瓦勒良率軍迎戰。
- 260年 - 瓦勒良被薩珊王朝俘虜。波斯圖穆斯被高盧軍隊擁立為帝,史稱高盧帝國。巴爾米拉統治者奧登納圖斯襲擾薩珊王朝軍隊。英格努烏斯在潘諾尼亞反叛,被加里恩努斯率軍鎮壓。
- 261年 - 哥特人洗劫博斯普魯斯海峽沿岸。馬克利亞努斯被東方的羅馬軍隊擁立為帝,在與伊利里亞總督奧勒奧盧的戰鬥中陣亡。其部下巴利斯塔被擁立為帝,為奧登納圖斯所殺。塞斯提烏斯·埃米利安努斯在埃及自立為帝,後戰敗被殺。瓦列里烏斯·瓦倫斯和卡爾普尼烏斯·皮索稱帝,卡爾普尼烏斯·皮索被瓦列里烏斯·瓦倫斯派人殺死,瓦列里烏斯·瓦倫斯死於自己軍隊之手。
- 262年 - 哥特人洗劫包括雅典在內的愛琴海沿岸。奧登納圖斯渡過幼發拉底河,收復卡萊和努賽賓,直抵泰西封城下,自稱萬王之王。
- 264年 - 瓦勒良在囚禁中死去。
- 267年 - 奧登納圖斯遇刺身亡,其妻芝諾比婭掌控權力。
- 268年 - 奧勒奧盧自立為帝,加里恩努斯在率軍鎮壓時遇刺身亡。伊利里亞人克勞狄二世被軍隊擁立為帝。奧勒奧盧投降後被殺。
- 269年 - 波斯圖穆斯被士兵殺害,馬可·奧勒留·馬略被擁立為帝。維多里努斯殺死馬可·奧勒留·馬略並自立為帝。芝諾比婭征服埃及。克勞狄二世在納伊蘇斯戰役中擊敗哥特人,阻止其對巴爾幹半島的入侵。
- 270年 - 克勞狄二世死於瘟疫,其弟昆提盧斯繼位。多瑙河軍團擁立奧勒良為帝,昆提盧斯自殺。
- 271年 - 奧勒良在法諾擊退阿勒曼尼人。維多里努斯被一名他給戴綠帽的軍官謀殺,泰特里庫斯一世被擁立為帝,其子泰特里庫斯二世成為共治皇帝。芝諾比婭軍隊征服加拉太。
- 272年 - 芝諾比婭授予其子瓦巴拉圖斯「奧古斯都」頭銜。奧勒良自小亞細亞進攻巴爾米拉,並派普羅布斯收復埃及,芝諾比婭逃亡後被俘。
- 273年 - 奧勒良攻克巴爾米拉並屠城。埃及擁立菲爾穆斯為帝,遭到奧勒良鎮壓。
- 274年 - 奧勒良在沙隆戰勝高盧帝國軍隊,泰特里庫斯一世被俘,高盧帝國滅亡。
- 275年 - 奧勒良被禁衛軍殺害,刺殺行動主使者麥尼斯特烏斯畏罪自殺。元老院立克勞狄·塔西佗為帝。
- 276年 - 克勞狄·塔西佗在征討阿蘭人的途中死亡。弗洛里安努斯被西部軍隊擁立為帝,普羅布斯被東部軍隊擁立為帝。普羅布斯戰勝弗洛里安努斯,弗洛里安努斯被殺。
- 277年 - 普羅布斯在多瑙河下游擊敗哥特人。
- 278年 - 普羅布斯進入高盧戰勝日耳曼人。
- 279年 - 普羅布斯在伊利里庫姆發動了針對汪達爾人的戰役。
- 280年 - 薩圖尼努斯在巴勒斯坦被擁立為皇帝,失敗身死。普羅庫盧斯和博諾蘇斯在日耳曼行省稱帝,二人皆戰敗身亡。
- 282年 - 普羅布斯在出征薩珊王朝的途中被士兵殺害。禁衛軍長官卡魯斯被擁立為帝。卡魯斯懲罰殺害普羅布斯的兇手。卡魯斯授予其子卡里努斯和努梅里安「凱撒」頭銜。
- 283年 - 卡魯斯與努梅里安戰勝薩馬提亞人。卡魯斯東征薩珊王朝,橫掃美索不達米亞,被雷劈死。努梅里安撤軍。
- 284年 - 努梅里安死因可疑。東部軍隊擁立戴克里先為皇帝。
四帝共治時代(285年—324年)
編輯- 285年 - 戴克里先軍隊在摩拉瓦河戰役擊敗卡里努斯。卡里努斯被殺。戴克里先授予馬克西米安「凱撒」稱號。
- 286年 - 戴克里先將馬克西米安頭銜提升為「奧古斯都」,命其管轄西部帝國。馬克西米安懷疑卡勞修斯有勾結法蘭克人海盜而從中圖利的嫌疑,遂下令處死他。卡勞修斯自立為不列顛和高盧北部的皇帝。
- 287年 - 馬克西米安鎮壓高盧的巴高達運動。戴克里先擁立梯里達底三世為亞美尼亞國王。
- 289年 - 在多次討伐無果後,戴克里先和馬克西米安承認了卡勞修斯的地位和頭銜。
- 293年 - 戴克里先命伽列里烏斯為東部凱撒,統治多瑙河沿岸行省,君士坦提烏斯一世為東部凱撒,統治不列顛和高盧行省。君士坦提烏斯一世征服了卡勞修斯的高盧領土。卡勞修斯被其財務官阿勒克圖斯謀殺,阿勒克圖斯自立為帝。
- 296年 - 君士坦提烏斯一世登陸不列顛,阿勒克圖斯戰敗身亡。伽列里烏斯進攻薩珊王朝,被擊敗。
- 297年 - 多米提烏斯·多米提安在埃及稱帝,遭到戴克里先鎮壓。馬克西米安在北非征伐柏柏爾人。伽列里烏斯大勝薩珊王朝,達成如下協議:美索不達米亞北部地區全歸羅馬,以阿波拉斯河為兩國邊界;薩珊王朝割讓底格里斯河以東五省給羅馬;梯里達底三世復辟,擴大亞美尼亞王國疆域;今後,伊比利亞國王由羅馬皇帝直接任命。
- 301年 - 戴克里先頒佈《最高價格法》,改革貨幣並對多種商品設定價格上限。
- 303年 - 戴克里先與伽列里烏斯、馬克西米安頒佈迫害基督徒的法令,要求銷毀基督教聖書和禮拜場所,並剝奪基督徒的政府職位和政治權利。戴克里先到羅馬舉辦勝利慶典,於冬天離開返回東方。
- 305年 - 戴克里先和馬克西米安退位。君士坦提烏斯一世和伽列里烏斯被提升為西方和東方的奧古斯都。伽列里烏斯任命塞維魯二世為西方的凱撒,任命馬克西米努斯·戴亞為東方的凱撒。
- 306年 - 君士坦提烏斯一世死於埃伯拉肯,不列顛軍隊堅持擁立其子君士坦丁一世。伽列里烏斯立塞維魯二世為奧古斯都,君士坦丁一世為凱撒。伽列里烏斯試圖解散禁衛軍,禁衛軍反叛並擁立馬克西米安之子馬克森提烏斯為帝。馬克森提烏斯邀請馬克西米安回羅馬復辟。
- 307年 - 塞維魯二世在拉文納向馬克西米安投降後被處死。馬克西米安將女兒嫁給君士坦丁一世,並授予其「奧古斯都」稱號。伽列里烏斯進攻馬克森提烏斯,敗退。
- 308年 - 伽列里烏斯授予摯友李錫尼「奧古斯都」稱號。馬克西米安認可李錫尼為帝。馬克西米安與馬克森提烏斯不和,逃往高盧尋求君士坦丁一世庇護。
- 310年 - 馬克西米安試圖推翻君士坦丁一世,君士坦丁一世追擊至馬賽,馬克西米安被迫自殺。
- 311年 - 伽列里烏斯去世。李錫尼和君士坦丁一世結盟,馬克西米努斯·戴亞和馬克森提烏斯結盟。戴克里先去世。
- 312年 - 君士坦丁一世進攻馬克森提烏斯,馬克森提烏斯在米爾維安大橋戰役中淹死。
- 313年 - 君士坦丁一世與李錫尼頒佈米蘭敕令,宣佈羅馬帝國境內有信仰基督教的自由,歸還已經沒收的教會財產。李錫尼與君士坦丁一世的妹妹結婚。李錫尼在喬爾盧戰勝馬克西米努斯·戴亞,馬克西米努斯·戴亞戰敗自殺。君士坦丁一世將自己的將軍巴西亞努斯提升為凱撒。李錫尼慫恿巴西亞努斯加入針對君士坦丁一世的陰謀。巴西亞努斯被處死。
- 314年 - 君士坦丁一世在現代的溫科夫齊重創李錫尼軍隊。李錫尼立瓦萊里烏斯·瓦倫斯為凱撒。
- 315年 - 李錫尼殺死戴克里先的妻女。
- 317年 - 李錫尼在馬爾迪亞戰役再次被君士坦丁一世擊敗。雙方簽署協議,君士坦丁一世獲得潘諾尼亞、達爾馬提亞、達契亞、馬其頓和希臘的統治權,並將君士坦丁一世的兩個兒子克里斯普斯、君士坦丁二世和李錫尼的兒子李錫尼二世都擢升為「凱撒」,將瓦萊里烏斯·瓦倫斯處死。
- 321年 - 君士坦丁一世抵抗入侵多瑙河以南地區的哥特人。
- 322年 - 君士坦丁一世征伐薩馬提亞人時進入色雷斯,遭到李錫尼抗議。
- 324年 - 君士坦丁一世在亞德里亞堡擊潰李錫尼軍隊。克里斯普斯在海戰中戰勝李錫尼艦隊。馬提尼安努斯被李錫尼授予「凱撒」稱號。君士坦丁一世在克里索波利斯徹底戰勝李錫尼,李錫尼被迫退位,馬提尼安努斯被處死,羅馬帝國再次統一。君士坦丁堡開始修建。
君士坦丁王朝(324年—363年)
編輯- 325年 - 第一次尼西亞公會議召開,確立《尼西亞信經》,宣稱聖子與聖父同質,阿里烏教派被斥為異端。李錫尼被處死。
- 326年 - 君士坦丁一世之子克里斯普斯和皇后法烏斯塔被處死。
- 330年 - 君士坦丁一世正式遷都君士坦丁堡。
- 332年 - 君士坦丁一世在與哥特人的戰鬥中戰敗。
- 334年 - 君士坦丁一世向薩馬提亞人開戰。薩馬提亞人被哥特人打敗,後在奴隸幫助下反敗為勝,隨後奴隸趕走薩馬提亞人,建立利米甘特政權。
- 335年 - 君士坦丁一世在蘇爾召開宗教會議,在阿里烏教派要求下,亞歷山大主教亞他那修遭到罷免。
- 336年 - 阿里烏被召回君士坦丁堡後去世。
- 337年 - 薩珊王朝皇帝沙普爾二世入侵亞美尼亞和美索不達米亞。君士坦丁一世去世,三個兒子瓜分帝國。君士坦提烏斯二世得到亞細亞、敘利亞巴勒斯坦和埃及,君士坦丁二世分得不列顛、伊比利亞、高盧和伊利里亞,君士坦斯一世得到意大利和阿非利加,並承認君士坦丁二世的最高地位。
- 338年 - 君士坦丁二世向阿勒曼尼人開戰,並將伊利里亞送給君士坦斯一世。
- 340年 - 君士坦斯一世拒絕向君士坦丁二世臣服。君士坦丁二世入侵意大利,受伏擊而死。
- 341年 - 君士坦斯一世和君士坦提烏斯二世頒佈了禁止異教獻祭的法令。
- 344年 - 薩珊王朝在羅馬堡壘辛賈爾附近與羅馬軍隊交戰。
- 348年 - 薩珊王朝再次進軍辛賈爾,遭到羅馬軍隊夜襲後撤退。
- 350年 - 將軍馬格嫩提烏斯被擁立為帝並殺死君士坦斯一世。伊利里亞軍隊統帥維特拉尼奧自立為帝。君士坦提烏斯一世之孫涅波提安努斯在羅馬自立為帝,隨後被馬格嫩提烏斯派人處死。沙普爾二世在第三次圍攻努賽賓時,遭到馬薩格泰人入侵而撤軍。維特拉尼奧與君士坦提烏斯二世會面並放棄皇位。
- 351年 - 君士坦提烏斯二世授予堂弟君士坦提烏斯·加盧斯「凱撒」稱號。馬格嫩提烏斯進攻君士坦提烏斯二世,隨後在穆爾薩戰役被擊敗。
- 353年 - 君士坦提烏斯二世在塞琉古斯山徹底擊敗馬格嫩提烏斯,馬格嫩提烏斯自殺。
- 354年 - 君士坦提烏斯·加盧斯被君士坦提烏斯二世派人殺死。
- 355年 - 高盧將軍西爾瓦努斯自立為帝,在位二十八天後被殺。君士坦提烏斯二世令堂弟尤利安迎娶自己妹妹,並授予「凱撒」稱號和高盧統治權。
- 356年 - 尤利安征伐阿勒曼尼人。
- 357年 - 君士坦提烏斯二世訪問舊都羅馬,隨後前往伊利里亞迎擊夸迪人。尤利安在斯特拉斯堡附近戰勝阿勒曼尼人。
- 358年 - 君士坦提烏斯二世平定利米甘特人。尤利安征服法蘭克人,並令阿勒曼尼人首領索瑪爾和霍爾托利烏斯投降。
- 359年 - 尤利安第三次渡過萊茵河作戰。
- 360年 - 沙普爾二世佔領並摧毀阿米達、辛賈爾等地,君士坦提烏斯二世率軍抵抗。尤利安被要求率軍到東方戰場,被不滿的士兵擁立為奧古斯都。尤利安第四次渡過萊茵河懲罰法蘭克人。
- 361年 - 尤利安誘捕阿勒曼尼人首領瓦多瑪爾。尤利安向東方進軍。君士坦提烏斯二世因發燒去世。尤利安肅清宮廷,數以千計的總管、馬夫、理髮師和護衛被全部解散。
- 362年 - 尤利安頒佈法令,宣佈所有宗教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羅馬國家不會在其省份強加任何宗教,重新開放異教寺廟,歸還被沒收的寺廟財產,並讓那些被教會譴責或逐出教會的「異端」基督教主教從流放地返回,同時禁止基督徒教授古典作家的作品。尤利安命猶太人重建耶和華聖殿,但以失敗告終。
- 363年 - 尤利安率軍東征薩珊王朝,圍攻首都泰西封失敗,薩珊王朝在羅馬撤軍途中不斷騷擾,尤利安戰死。約維安被軍隊擁立為帝。約維安把底格里斯河外圍的五個行省割讓給薩珊王朝,並承諾從今以後不能向亞美尼亞國王提供援助。約維安宣佈基督教為國教,廢除尤利安的反基督教法令。
瓦倫提尼安王朝(364年—392年)
編輯- 364年 - 約維安去世,瓦倫提尼安一世被擁立為皇帝。瓦倫提尼安一世立瓦倫斯為共治皇帝,統治帝國東部。
- 365年 - 瓦倫提尼安一世罷免尤利安任命的大部分內廷大臣和行省總督。瓦倫斯試圖逮捕尤利安的隨從普羅科皮烏斯,普羅科皮烏斯逃脫並被哥特軍團擁立為帝。
- 366年 - 普羅科皮烏斯與瓦倫斯交戰,被士兵出賣後自殺。阿勒曼尼人入侵高盧,被羅馬軍隊擊敗。撒克遜人、皮克特人等對不列顛發動總攻,佔領並洗劫不列顛的整個西部和北部地區。
- 367年 - 瓦倫提尼安一世立其子格拉提安為奧古斯都。
- 368年 - 一個叫蘭多的阿勒曼尼人突襲美因茨,瓦倫提尼安一世與其子格拉提安包抄阿勒曼尼人並取得勝利。瓦倫提尼安一世任命老狄奧多西烏斯平定不列顛的蠻族。老狄奧多西烏斯將從蠻族手中奪回的不列顛行省命名為「瓦倫提亞」。
- 369年 - 老狄奧多西烏斯被擢升為騎兵統帥,負責管理多瑙河上游地區。不久,他打敗了阿勒曼尼人。
- 370年 - 撒克遜人對高盧北部發動進攻,遭到羅馬軍隊伏擊。
- 372年 - 柏柏爾王子菲爾穆斯反抗羅馬,老狄奧多西烏斯被指派平定叛亂。
- 374年 - 老狄奧多西烏斯俘虜了菲爾穆斯。
- 375年 - 夸迪人入侵,瓦倫提尼安一世在征討途中中風而死。格拉提安之弟瓦倫提尼安二世被軍隊擁立為帝,統治伊利里亞、意大利和阿非利加。匈人入侵哥特人領地。
- 376年 - 老狄奧多西烏斯被押送到迦太基處死。西哥特人向瓦倫斯尋求庇護,但因不公正的對待發動叛亂,大敗羅馬軍隊。
- 378年 - 格拉提安平定阿勒曼尼人入侵,試圖支援瓦倫斯。瓦倫斯獨自出征哥特人,在阿德里安堡戰役大敗慘死。哥特人先後圍攻阿德里安堡和君士坦丁堡均失敗,北撤劫掠。羅馬人以領賞為誘餌,大肆屠殺哥特青年。
- 379年 - 格拉提安命老狄奧多西烏斯之子狄奧多西一世為東部皇帝。
- 380年 - 狄奧多西一世頒佈《薩洛尼卡敕令》,將基督教確立為國教。
- 381年 - 第一次君士坦丁堡公會議召開,修訂了《尼西亞信經》,宣告了「聖神(聖靈)具有神性」的信仰。
- 382年 - 西哥特人向狄奧多西一世臣服,被分到默西亞行省和達契亞行省居住。
- 383年 - 不列顛軍官馬格努斯·馬格西穆斯自立為帝,向高盧進軍,並殺死格拉提安。狄奧多西一世承認馬格努斯·馬格西穆斯共治皇帝地位。
- 386年 - 東哥特人渡過多瑙河入侵,遭到羅馬軍隊重創,隨後向羅馬臣服。
- 387年 - 馬格努斯·馬格西穆斯進攻瓦倫提尼安二世,瓦倫提尼安二世逃往塞薩洛尼基。狄奧多西一世與薩珊王朝重新分割亞美尼亞,僅控制五分之一土地。安條克人因反對特別稅收發生暴亂,被狄奧多西一世赦免。
- 388年 - 狄奧多西一世擊敗並斬首馬格努斯·馬格西穆斯,命阿波加斯特鎮守高盧。
- 390年 - 塞薩洛尼基駐軍指揮官波特里克將城中最受歡迎的駕戰車者逮捕,引發暴動,波特里克被殺。狄奧多西一世下令對塞薩洛尼基人展開屠殺。
- 391年 - 在米蘭主教的要求下,狄奧多西一世為塞薩洛尼基屠殺事件悔過。
- 392年 - 瓦倫提尼安二世疑似被阿波加斯特謀殺。阿波加斯特立尤吉尼厄斯為帝。狄奧多西一世頒佈不寬容法令,禁止向異教神獻祭。
狄奧多西王朝(393年—457年)
編輯- 393年 - 狄奧多西一世命其子霍諾里烏斯為西部帝國奧古斯都。
- 394年 - 狄奧多西一世在冷河戰役中戰勝並殺死阿波加斯特和尤吉尼厄斯。
- 395年 - 狄奧多西一世去世,長子阿卡狄烏斯繼承東部帝位,斯提里科成為西羅馬帝國攝政,魯菲努斯成為東羅馬帝國首席大臣。宦官歐特羅庇厄斯令阿卡狄烏斯迎娶法蘭克人女孩艾莉婭·歐多西亞。斯提里科以哥特人入侵為由,率軍進入東部帝國,魯菲努斯被士兵殺死。
- 396年 - 西哥特人在亞拉里克一世帶領下洗劫希臘各城鎮。
- 397年 - 斯提里科在科林斯地峽登陸包圍西哥特軍隊,亞拉里克一世突破包圍,被任命為東伊利里亞軍事指揮官,斯提里科被命令離開東羅馬帝國。
- 398年 - 斯提里科命柏柏爾人菲爾穆斯的弟弟馬西澤爾率軍殺死另一個弟弟吉爾多。霍諾里烏斯與斯提里科之女瑪麗亞結婚。歐特羅庇厄斯戰勝在小亞細亞劫掠的匈人。
- 399年 - 歐特羅庇厄斯派蓋納斯鎮壓叛亂的哥特人。蓋納斯與皇后艾莉婭·歐多西亞串通流放歐特羅庇厄斯。
- 400年 - 蓋納斯被拒絕進入君士坦丁堡,率殘部勉強北上,向多瑙河進軍,最終被匈人王烏爾丁俘虜並殺死。
- 402年 - 西羅馬帝國遷都拉文納。亞拉里克一世率軍攻入意大利。霍諾里烏斯逃亡利古里亞的阿斯塔,亞拉里克一世包圍阿斯塔。斯提里科率軍擊敗亞拉里克一世。
- 403年 - 亞拉里克一世撤退後企圖奪取維羅納,再次被斯提里科擊敗。君士坦丁堡主教約翰一世被皇后艾莉婭·歐多西亞兩度流放。
- 404年 - 艾莉婭·歐多西亞難產而死。霍諾里烏斯視察羅馬,頒佈廢止角鬥士決鬥的法令。
- 405年 - 哥特首領拉達蓋蘇斯率領哥特人、阿蘭人、蘇維匯人和汪達爾人的聯軍進入意大利。
- 406年 - 斯提里科擊敗並殺死哥特首領拉達蓋蘇斯。霍諾里烏斯與教宗依諾增爵一世派代表團到君士坦丁堡要求前君士坦丁堡主教約翰一世復位,遭到羞辱。斯提里科向東羅馬帝國威脅奪取伊利里亞行省東部。汪達爾人、阿蘭人、蘇維匯人等外來部落聯軍渡過萊茵河入侵西羅馬帝國。
- 407年 - 西羅馬帝國皇后瑪麗亞去世。前君士坦丁堡主教約翰一世去世。君士坦丁三世 (西羅馬)在不列顛稱帝,並進軍高盧。
- 408年 - 前皇后瑪麗亞的妹妹塞曼提亞成為西羅馬帝國新皇后。君士坦丁三世 (西羅馬)征服西班牙。阿卡狄烏斯去世,狄奧多西二世繼承東部皇位。霍諾里烏斯下令逮捕並處決斯提里科,塞曼提亞被趕出皇宮。亞拉里克一世兵臨羅馬城下,獲得羅馬贖金後撤至托斯卡納。
- 409年 - 亞拉里克一世再次攻打羅馬,擁立羅馬市政官阿塔盧斯為帝。阿塔盧斯命亞拉里克一世擔任西羅馬帝國軍隊統帥,並要求霍諾里烏斯退位。君士坦丁三世 (西羅馬)在西班牙的將軍格隆提烏斯叛亂並扶持親戚馬克西姆斯作為共治皇帝。
- 410年 - 亞拉里克一世廢黜阿塔盧斯。亞拉里克一世攻克並洗劫羅馬城。亞拉里克一世向南進軍,準備侵入西西里和北非,被風暴阻止,不久去世。君士坦丁三世 (西羅馬)進軍意大利失敗,撤退至高盧。最後一支羅馬軍隊撤出不列顛。
- 411年 - 格隆提烏斯在維埃納擊敗了君士坦丁三世 (西羅馬)的軍隊,君士坦丁三世 (西羅馬)之子君士坦斯被捕並被處決。格隆提烏斯將君士坦丁圍困在阿爾勒。霍諾里烏斯命君士坦提烏斯三世兵發阿爾勒,格隆提烏斯自殺。君士坦丁三世 (西羅馬)向君士坦提烏斯三世投降後被處決。約維努斯在美因茨被勃艮第人和阿蘭人擁立為皇帝。
- 412年 - 亞拉里克一世之弟阿陶爾夫擔任西羅馬帝國將軍,撤軍至高盧南部。約維努斯立其兄弟塞巴斯提安努斯為共治皇帝。
- 413年 - 阿陶爾夫與霍諾里烏斯結盟並擊敗約維努斯,塞巴斯提安努斯和約維努斯先後被處決。阿陶爾夫佔領納博訥和圖盧茲。阿非利加行省總督赫拉克利安自立為帝,率艦隊進軍羅馬,敗逃後被處死。狄奧多西城牆第一階段完工。
- 414年 - 阿陶爾夫迎娶狄奧多西一世之女加拉·普拉西提阿。君士坦提烏斯三世封鎖高盧的地中海港口,阿陶爾夫擁立阿塔盧斯復位,越過比利牛斯山脈,攻克巴塞隆拿。
- 415年 - 阿塔盧斯被西哥特人拋棄後逃亡,落入君士坦提烏斯三世之手後被流放。阿陶爾夫遇刺身亡,西格里克繼位,並殺死阿陶爾夫的六個孩子,加拉·普拉西提阿淪為奴隸。西格里克即位第七天被刺殺,瓦利亞繼位。
- 417年 - 瓦利亞與霍諾里烏斯和解,並送還加拉·普拉西提阿。霍諾里烏斯強迫加拉·普拉西提阿嫁給君士坦提烏斯三世。
- 418年 - 瓦利亞在消滅羅馬在西班牙的大部分敵人後去世,狄奧多里克一世繼位。
- 419年 - 馬克西姆斯再次在西班牙發動叛亂(也可能並非同一人)。
- 421年 - 馬克西姆斯戰敗後被處死。霍諾里烏斯立君士坦提烏斯三世為共治皇帝。狄奧多西二世拒絕承認君士坦提烏斯三世。君士坦提烏斯三世去世。狄奧多西二世與艾莉婭·歐多琪亞結婚。
- 422年 - 加拉·普拉西提阿與其子女瓦倫丁尼安三世和奧諾莉亞逃往君士坦丁堡。
- 423年 - 霍諾里烏斯去世,約安尼斯被擁立為帝。
- 425年 - 狄奧多西二世進軍意大利,殺死約安尼斯並擁立瓦倫丁尼安三世為帝。君士坦丁堡大學建立。
- 426年 - 埃提烏斯解除狄奧多里克一世對阿爾勒的圍攻。
- 427年 - 北非總督博尼法切被加拉·普拉西提阿召回拉文納,但他拒絕召喚。西羅馬帝國將軍菲利克斯讓元老院宣佈博尼法切為國家公敵,並派軍隊征討。
- 428年 - 埃提烏斯擊敗墨洛溫王朝國王克洛迪奧,收復萊茵河沿岸部分領土。博尼法切與汪達爾人結盟。汪達爾人此時佔據貝提卡行省,該省因而得名「安達盧西亞」。聶斯脫里成為君士坦丁堡主教,引發亞歷山大宗主教西里爾猛烈抨擊。
- 429年 - 加拉·普拉西提阿與博尼法切和解。蓋薩里克率領汪達爾人渡海入侵北非。《狄奧多西法典》開始編纂。
- 430年 - 蓋薩里克大敗博尼法切,圍攻希波城。菲利克斯被埃提烏斯謀殺。瓦倫丁尼安三世承認蓋薩里克為所征服的土地之王。
- 431年 - 希波城之圍解除。東羅馬帝國將軍阿斯帕支援北非。以弗所公會議召開,反對基督二位論,宣佈聶斯脫里主義為異端,聶斯脫里被解除君士坦丁堡主教職務。
- 432年 - 埃提烏斯擔任執政官。蓋薩里克大敗阿斯帕與博尼法切的聯軍。博尼法切逃往意大利。埃提烏斯進攻博尼法切,博尼法切雖取得勝利,但重傷而死。埃提烏斯被宣佈為國家公敵,逃往匈人領地,不久重掌大權。
- 435年 - 汪達爾人和羅馬人簽署和平條約,劃定在北非的勢力範圍。聶斯脫里被流放到佩特拉。
- 436年 - 埃提烏斯擊敗勃艮第國王龔特爾。
- 437年 - 埃提烏斯再次擔任執政官。埃提烏斯與匈人聯合屠殺勃艮第人。
- 438年 - 《狄奧多西法典》由東西兩位皇帝共同頒佈。
- 439年 - 蓋薩里克通過偷襲奪取迦太基。埃提烏斯手下將領利托利烏斯在率領匈人軍隊進攻西哥特人時被殺。埃提烏斯擊敗西哥特人後,派阿維圖斯與西哥特人和談。
- 441年 - 匈人王阿提拉首次入侵東羅馬帝國。
- 442年 - 羅馬人再次和汪達爾人議和,劃定在北非的勢力範圍。
- 443年 - 東羅馬帝國皇后艾莉婭·歐多琪亞疑似因通姦被逐出宮廷。匈人王阿提拉和布列達大舉入侵東羅馬帝國,攻至君士坦丁堡。
- 445年 - 馬約里安擊退法蘭克人對圖爾的圍攻,法蘭克人國王克洛迪奧在進攻阿拉斯地區時遭到埃提烏斯和馬約里安伏擊。
- 447年 - 阿提拉率領匈人在烏圖斯戰役中擊敗東羅馬軍隊,再次攻至君士坦丁堡。
- 449年 - 埃提烏斯與匈人王阿提拉達成協議,允許匈人定居在薩瓦河沿岸的潘諾尼亞。
- 450年 - 瓦倫丁尼安三世的姐姐奧諾莉亞向匈人王阿提拉尋求幫助,阿提拉提出迎娶奧諾莉亞,遭到羅馬人拒絕。加拉·普拉西提阿去世。狄奧多西二世打獵時墜馬逝世,其姐姐普爾喀麗亞與馬爾西安結婚,並立其為帝。馬爾西安開始拒絕每年支付給匈人貢金。
- 451年 - 在阿蘭人邀請下,阿提拉渡過萊茵河,抵達奧爾良城下。埃提烏斯與狄奧多里克一世聯合解救奧爾良,並在沙隆戰役擊退阿提拉,狄奧多里克一世死於戰鬥,其子多里斯蒙德繼位。迦克墩公會議召開,宣佈歐迪奇和狄奧斯庫若的基督一性論為異端,君士坦丁堡主教地位與羅馬主教相等,制定《迦克墩信經》。
- 452年 - 阿提拉再次索要奧諾莉亞遭到拒絕,率軍攻克阿奎萊亞等城市,在教宗良一世勸說下撤軍。
- 453年 - 阿提拉在婚禮上血管破裂而死,匈人帝國開始瓦解。多里斯蒙德的弟弟狄奧多里克二世殺死他並篡位。普爾喀麗亞去世。
- 454年 - 埃提烏斯被瓦倫丁尼安三世刺殺。
- 455年 - 瓦倫丁尼安三世因強姦佩特羅尼烏斯·馬克西穆斯妻子被佩特羅尼烏斯·馬克西穆斯殺害。佩特羅尼烏斯·馬克西穆斯強迫瓦倫丁尼安三世妻子攸多西亞嫁給他,攸多西亞向蓋薩里克求援。蓋薩里克攻入意大利,佩特羅尼烏斯·馬克西穆斯被亂石攻擊而死。蓋薩里克洗劫羅馬,將攸多西亞和她的兩個女兒帶回迦太基軟禁。高盧軍隊首領阿維圖斯在狄奧多里克二世的支持下於阿爾勒稱帝。狄奧多里克二世前往西班牙進攻蘇維匯人。
- 456年 - 高盧人李希梅爾逼迫阿維圖斯退位。阿維圖斯隨後去世。
- 457年 - 馬爾西安去世,阿斯帕擁立利奧一世即位,並首次由君士坦丁堡牧首加冕。馬約里安擊退一支翻越阿爾卑斯山入侵意大利的阿勒曼尼人軍隊。李希梅爾擁立馬約里安為西羅馬帝國皇帝。
利奧王朝(457年—518年)
編輯- 458年 - 馬約里安打敗了一次汪達爾人對意大利的入侵。馬約里安率領一支由蠻族人組成的大軍進入高盧,在阿爾勒擊敗了狄奧多里克二世領導的西哥特人,迫使西哥特人放棄塞普提曼尼亞並向西撤退到阿基坦高盧。根據新的條約,西哥特人必須放棄在西班牙的巨大征服地並恢復聯盟地位。馬約里安重新征服了羅訥河谷,並從勃艮第人手中再次征服盧格杜努姆城。
- 459年 - 馬約里安進入西班牙西北部進攻蘇維匯人,並派匈人軍隊重新征服西西里。
- 460年 - 汪達爾人突襲迦太基西班牙的軍港,摧毀馬約里安為遠征北非準備的艦隊。
- 461年 - 李希梅爾煽動叛亂,馬約里安被迫退位後並被殺死。李希梅爾立利比烏斯·塞維魯為帝,達爾馬提亞總督馬塞林努斯與東羅馬帝國拒絕承認新皇帝。
- 465年 - 利比烏斯·塞維魯去世。
- 467年 - 李希梅爾向利奧一世求援以對抗汪達爾人。東羅馬帝國任命馬爾西安的女婿安特米烏斯為西部皇帝。安特米烏斯將女兒嫁給李希梅爾。達爾馬提亞總督馬塞林努斯承認安特米烏斯為皇帝。
- 468年 - 馬塞林努斯從汪達爾人手中收復地中海中的部分島嶼。利奧一世派妻弟巴西利斯庫斯與馬塞林努斯聯合進攻汪達爾人。蓋薩里克用火攻摧毀羅馬艦隊,馬塞林努斯被殺,巴西利斯庫斯逃回君士坦丁堡。蓋薩里克佔領西西里。
- 471年 - 李希梅爾從羅馬城出走。阿斯帕被利奧一世刺殺。
- 472年 - 李希梅爾圍攻羅馬,立瓦倫丁尼安三世的女婿奧利布里烏斯為帝。羅馬城淪陷,安特米烏斯被處死。李希梅爾與奧利布里烏斯先後去世。
- 473年 - 李希梅爾的繼承者勃艮第人甘多柏德擁立格利凱里烏斯為帝。西哥特王國國王尤里克入侵意大利後被擊敗,轉而入侵高盧,佔領了阿爾勒和馬賽。利奧一世立女婿芝諾之子利奧二世為凱撒。
- 474年 - 利奧一世去世。利奧二世與芝諾相繼升為奧古斯都。芝諾立尼波斯為西部皇帝,向意大利進軍。格利凱里烏斯退位為薩羅納主教。利奧二世去世。芝諾與蓋薩里克簽訂和約。
- 475年 - 巴西利斯庫斯煽動叛亂,芝諾出逃伊蘇利亞。巴西利斯庫斯成為皇帝。巴西利斯庫斯發佈通諭,譴責迦克墩公會議,支持基督合一性論。潘諾尼亞人歐瑞斯特率蠻族軍隊攻入拉文納,尼波斯逃往達爾馬提亞。歐瑞斯特立其子羅慕路斯·奧古斯都為帝。
- 476年 - 蠻族軍官奧多亞塞發動叛亂,歐瑞斯特兵敗身亡,羅慕路斯·奧古斯都被廢黜。君士坦丁堡發生大火,君主圖書館和勞修斯宮被燒毀。芝諾推翻巴西利斯庫斯復辟。奧多亞塞自立為王。
- 477年 - 芝諾殺死向自己倒戈的禁衛軍執政官哈爾馬提烏斯。蓋薩里克去世。
- 479年 - 安特米烏斯之子馬爾西安反叛,失敗後被流放。
- 480年 - 尼波斯在其位於斯普利特的居所中被謀害。格利凱里烏斯被奧多亞塞立為米蘭大主教。
- 482年 - 芝諾與君士坦丁堡牧首阿卡西烏斯頒佈《合一通諭》,宣稱基督既是神也是人,試圖修補與基督一性論的裂痕。
- 483年 - 利昂提烏斯在敘利亞發動叛亂,芝諾命伊魯斯平叛。
- 484年 - 伊魯斯向叛軍倒戈,利昂提烏斯被擁立為帝。撒馬利亞人發動起義,被鎮壓。教宗斐理斯三世對《合一通諭》不滿,將君士坦丁堡牧首阿卡西烏斯開除教籍。阿卡西烏斯開除教宗斐理斯三世的教籍,阿迦修分裂開始。
- 485年 - 東哥特王國的狄奧多里克大王前往敘利亞平叛。
- 488年 - 敘利亞的叛亂結束,利昂提烏斯和伊魯斯被殺。芝諾與狄奧多里克大王達成協議,允許東哥特人入侵意大利。
- 490年 - 奧多亞塞成功反擊東哥特人,將狄奧多里克大王包圍在帕維亞。西哥特王國國王亞拉里克二世派出援軍,解除包圍並擊敗奧多亞塞。
- 491年 - 芝諾去世。阿納斯塔修斯一世繼位,並與芝諾的遺孀結婚。
- 492年 - 芝諾的弟弟朗基努斯被逮捕並被流放。支持朗基努斯的派系發動伊蘇里亞戰爭。叛軍在屈塔希亞被擊敗。
- 493年 - 狄奧多里克大王徹底征服意大利,奧多亞塞被狄奧多里克大王殺害。
- 497年 - 朗基努斯叛軍被徹底擊敗,伊蘇里亞戰爭結束。
- 502年 - 薩珊王朝開始入侵羅馬。
- 506年 - 羅馬與薩珊王朝達成和平協議。
- 512年 - 由於新任君士坦丁堡牧首的基督一性論傾向,且三聖頌中「神聖的父,神聖而全能,神聖而不朽」後被加上「並為我們受十字架之苦」,信奉《迦克墩信經》的基督徒發動暴動。
- 518年 - 阿納斯塔修斯一世去世,查士丁一世繼位。
查士丁尼王朝(518年—602年)
編輯- 519年 - 教宗何彌派使團前往君士坦丁堡,宣告阿迦修分裂的終結。
- 525年 - 查士丁一世的養子查士丁尼一世與狄奧多拉結婚。
- 527年 - 查士丁一世去世,查士丁尼一世繼位。
- 529年 - 查士丁尼法典開始生效。
- 530年 - 貝利撒留在達拉戰役中擊敗薩珊王朝。蓋利默篡奪汪達爾-阿蘭王國王位,引發與羅馬人的戰爭。
- 531年 - 查士丁尼一世任命卡帕多西亞的約翰為禁衛軍執政官。
- 532年 - 聖索菲亞大教堂開始重建。查士丁尼一世與薩珊王朝皇帝霍斯勞一世簽署了一個被稱為「永久和平」的停火協約,帝國要為此提供一萬一千磅金的歲貢。尼卡暴動爆發,藍黨與綠黨之間發生衝突,隨後共同包圍皇宮,要求罷免卡帕多西亞的約翰,擁立阿納斯塔修斯一世的侄子希帕提烏斯為皇帝。在貝利撒留和宦官納爾塞斯幫助下,叛亂被鎮壓,希帕提烏斯被處死。
- 533年 - 汪達爾戰爭爆發,貝利撒留攻克迦太基城,並在特里卡馬魯姆擊退蓋利默的反攻。
- 534年 - 蓋利默投降,汪達爾-阿蘭王國滅亡。貝利撒留從西哥特人手中奪取休達。貝利撒留接受凱旋式殊榮。
- 535年 - 親羅馬的東哥特王國太后阿瑪拉遜莎被國王狄奧達哈德殺害。哥特戰爭爆發,貝利撒留率軍收復西西里。
- 535年 - 貝利撒留登陸意大利,攻克那不勒斯並屠城,隨後進入羅馬。
- 537年 - 聖索菲亞大教堂落成。東哥特人包圍羅馬,查士丁尼一世派出援軍。
- 538年 - 貝利撒留解除羅馬之圍。東哥特人包圍里米尼。納爾塞斯率軍抵達意大利。羅馬軍隊解圍里米尼。在米蘭大主教的邀請下,貝利撒留進入米蘭。
- 539年 - 東哥特人攻陷米蘭。納爾塞斯被調回君士坦丁堡。法蘭克王國國王希爾德貝特一世進軍意大利,同時與東哥特人和羅馬人為敵,因痢疾撤軍。查士丁尼一世派遣使節,試圖與東哥特人議和。
- 540年 - 貝利撒留利用東哥特人邀請他為王的提議奪取拉文納。霍斯勞一世攻破安條克並洗劫。貝利撒留離開意大利。東哥特人恢復對波河以北的意大利全境控制。
- 541年 - 在拉茲卡王國的邀請下,霍斯勞一世攻破佩特拉。貝利撒留率軍東征,但收效甚微。狄奧多拉與貝利撒留之妻安東尼娜合謀逮捕並流放卡帕多西亞的約翰。貝利撒留繼子弗提烏斯告發安東尼娜與養子通姦,反被狄奧多拉逮捕。托提拉登上東哥特王國王位,並收復維羅納。
- 542年 - 查士丁尼一世因查士丁尼大瘟疫而病倒。貝利撒留被解職。托提拉在穆傑羅谷地擊潰羅馬軍隊,羅馬僅有拉文納、羅馬、佛羅倫薩和幾個工事牢固的濱海城市仍在抵抗。
- 543年 - 東哥特人攻陷那不勒斯。
- 544年 - 貝利撒留再次進軍意大利,重新佔領了意大利南部的大部分地區。查士丁尼一世譴責「異端三章」,試圖通過譴責聶斯脫里主義以彌合和基督一性論者的矛盾,引發強烈不滿。
- 546年 - 托提拉攻陷羅馬城。
- 547年 - 教宗維吉呂到達君士坦丁堡以處理三章案問題,與君士坦丁堡牧首達成和解。羅馬軍隊收復羅馬城。
- 548年 - 教宗維吉呂正式譴責「異端三章」,但被阿非利加主教開除教籍。狄奧多拉去世。
- 549年 - 貝利撒留返回君士坦丁堡。
- 550年 - 托提拉再次攻陷羅馬城。查士丁尼一世命表弟日耳曼努斯進軍意大利,但日耳曼努斯於同年去世。教宗維吉呂被迫撤回對三章案的決議。查士丁尼一世再次譴責「異端三章」。
- 551年 - 教宗維吉呂因三章案問題被迫出逃至君士坦丁堡。
- 552年 - 納爾塞斯進軍意大利,於瓜爾多塔迪諾擊敗東哥特人,托提拉戰死。納爾塞斯收復羅馬城。利博琉斯遠征西班牙控制了從瓦倫西亞到加的斯一線以南的所有領土,包括科爾多瓦。教宗維吉呂與查士丁尼一世達成協議,宣告近期雙方有關「異端三章」的所有聲明無效。
- 553年 - 納爾塞斯在沙諾河谷地擊殺東哥特王國末代國王泰亞。第二次君士坦丁堡公會議召開,教宗維吉呂被流放,被迫再次正式譴責「異端三章」。
- 555年 - 教宗維吉呂死於歸途。
- 556年 - 查士丁尼一世向薩珊王朝支付三萬索里德,以訂立五十年和約。
- 559年 - 一個被稱為科特里古爾的匈人部族突入帝國的領土,逼近君士坦丁堡,貝利撒留將其擊退。
- 562年 - 貝利撒留被指控謀害皇帝,被剝奪所有的頭銜與特權。阿瓦爾人入侵色雷斯。
- 563年 - 貝利撒留名譽恢復。
- 565年 - 貝利撒留與查士丁尼一世相繼去世。查士丁尼一世的侄子查士丁二世繼位。
- 568年 - 倫巴第人入侵意大利。阿瓦爾人入侵達爾馬提亞,提比略二世出征阿瓦爾人。
- 569年 - 倫巴第人征服米蘭。
- 570年 - 倫巴第人建立斯波萊托公國。
- 571年 - 倫巴第人建立貝內文托公國。查士丁二世與阿瓦爾人簽訂和約,被迫支付八萬銀幣。
- 572年 - 倫巴第人攻克帕維亞。薩珊王朝治下的亞美尼亞爆發叛亂,引發與羅馬人之間的戰爭。
- 573年 - 納爾塞斯去世。霍斯勞一世攻克達拉,同時大舉入侵敘利亞。
- 574年 - 由於查士丁二世的精神錯亂,皇后索菲亞說服霍斯勞一世收取四萬五千個諾米斯瑪塔以停戰一年,並將提比略二世提升為凱撒。
- 576年 - 霍斯勞一世入侵小亞細亞被擊退。
- 577年 - 大批斯拉夫人湧入色雷斯與伊利里亞大區並定居。
- 578年 - 查士丁二世去世,臨終前升提比略二世為奧古斯都。
- 579年 - 索菲亞被提比略二世沒收大部分財產並遭到軟禁。
- 581年 - 阿瓦爾人攻陷色米姆。
- 582年 - 提比略二世去世,女婿莫里斯繼位。
- 584年 - 辛吉杜努姆被阿瓦爾人和斯拉夫人攻陷。莫里斯被迫十萬金幣與阿瓦爾人求和。
- 586年 - 羅馬軍隊在達拉以南戰勝薩珊王朝。阿瓦爾人圍攻塞薩洛尼基。
- 588年 - 未領到軍餉的羅馬士兵叛亂,為薩珊王朝提供了突破的機會,但叛亂者自己擊退了隨後波斯人的攻勢。君士坦丁堡牧首約翰四世首次接受「普世牧首」頭銜,引發教宗柏拉奇二世抗議。
- 589年 - 軍餉糾紛得到解決。薩珊王朝攻克錫爾萬。巴赫拉姆·楚賓擊退羅馬在高加索的攻勢,但隨後在阿拉斯河上游被擊敗。薩珊王朝皇帝霍爾木茲四世試圖解僱巴赫拉姆·楚賓,引發叛亂。
- 590年 - 霍爾木茲四世被推翻,其子霍斯勞二世逃往敘利亞尋求莫里斯支持。巴赫拉姆·楚賓稱帝。
- 591年 - 在莫里斯支持下,霍斯勞二世成功奪得帝位,殺死巴赫拉姆·楚賓。霍斯勞二世將亞美尼亞、東美索不達米亞,以及達拉和錫爾萬歸還羅馬。
- 592年 - 莫里斯從阿瓦爾人手中奪回了辛吉杜努姆。
- 595年 - 莫里斯擊敗阿瓦爾人,與阿瓦爾汗國首位可汗伯顏一世締結和平條約,允許羅馬人派遣遠征軍進入瓦拉幾亞。
- 598年 - 莫里斯撕毀條約,允許在阿瓦爾人的故土上進行報復性戰爭。
- 602年 - 莫里斯出征阿瓦爾人時下令軍隊留在多瑙河對岸過冬,引發兵變。福卡斯率領叛軍攻至君士坦丁堡,處死莫里斯。福卡斯成為皇帝。美索不達米亞行省總督納爾塞斯拒絕承認福卡斯,並攻佔埃德薩。福卡斯派兵圍攻埃德薩。
福卡斯時代(602年—610年)
編輯希拉克略王朝(610年—695年)
編輯- 613年 - 希拉克略在安條克城外對薩珊王朝發動大規模反攻,但被沙赫爾巴拉茲徹底擊敗。薩珊王朝佔領安條克與大馬士革。
- 614年 - 薩珊王朝佔領耶路撒冷並屠城,帶走真十字架等聖物。
- 617年 - 薩珊王朝攻佔迦克墩。
- 618年 - 沙赫爾巴拉茲率軍入侵埃及。希拉克略試圖放棄君士坦丁堡返回迦太基,被君士坦丁堡牧首阻止。希拉克略在小亞細亞建立奧普希金軍區、亞美尼亞坎軍區、安納托利亞軍區和卡拉比西安軍區。
- 619年 - 薩珊王朝攻克亞歷山大城。阿瓦爾人在與希拉克略會談期間攻至君士坦丁堡。
- 622年 - 希拉克略發動反攻,在卡帕多西亞擊敗沙赫爾巴拉茲。
- 623年 - 阿瓦爾人在與希拉克略會談期間試圖伏擊,並攻至君士坦丁堡。
- 624年 - 希拉克略進攻波斯腹地,取得重大勝利。西哥特人成功奪回了西部西班牙行省的首府卡塔赫納。
- 625年 - 希拉克略在撤軍途中遭到沙赫爾巴拉茲伏擊。
- 626年 - 希拉克略與西突厥的統葉護可汗達成聯盟。薩珊王朝與阿瓦爾人聯合圍攻君士坦丁堡,被擊退。
- 627年 - 希拉克略發動遠征,在尼尼微之戰擊敗薩珊王朝。
- 628年 - 希拉克略洗劫泰西封附近的達斯塔吉爾德。霍斯勞二世被推翻。和約簽訂,薩珊王朝交出征服的所有土地和所有的俘虜,奉還真十字架等聖物。希拉克略舉辦凱旋式。
- 634年 - 在哈立德·本·瓦利德指揮下,穆斯林軍隊征服了大馬士革。
- 636年 - 羅馬軍隊在雅爾穆克戰役被穆斯林擊敗。
- 637年 - 穆斯林軍隊征服了耶路撒冷、加沙與安條克。
- 638年 - 希拉克略之子赫拉克洛納斯成為共治皇帝。希拉克略頒佈《論述宣言》,宣揚基督一志論,試圖彌合與基督一性論的矛盾。
- 639年 - 阿姆魯·本·阿斯率領穆斯林軍隊進攻埃及。
- 641年 - 教宗若望四世發表了對《論述宣言》與基督一志論的強烈譴責。希拉克略去世,其子希拉克略·君士坦丁繼位三個半月後即去世。君士坦斯二世繼位,逮捕並流放希拉克略之妻馬爾提娜與赫拉克洛納斯。
- 642年 - 穆斯林軍隊佔領了亞歷山大城。
- 645年 - 羅馬人奪回了亞歷山大城。
- 646年 - 亞歷山大城再次被穆斯林佔領,羅馬對埃及的統治終結。
- 647年 - 阿卜杜拉·伊本·賽耳德率領穆斯林軍隊入侵了阿非利加總督區。
- 648年 - 穆阿維葉一世率領穆斯林軍隊抵達卡帕多西亞並奪去了凱撒利亞。君士坦斯二世頒佈了「典範令」,要求禁止爭論基督的人性和神性。
- 649年 - 穆阿維葉一世率領穆斯林軍隊襲擊了塞浦路斯。教宗瑪定一世召開集會,強烈譴責「典範令」。
- 652年 - 穆斯林軍隊襲擊了西西里島。
- 653年 - 塞浦路斯和克里特島被穆斯林軍隊攻佔。教宗瑪定一世與宣信者馬克西姆因反對基督一志論被羅馬軍隊逮捕。
- 654年 - 穆阿維葉一世率領穆斯林軍隊襲擊了羅德島,羅得島太陽神銅像被拆毀並出售。
- 655年 - 羅馬艦隊在菲尼凱附近與穆斯林艦隊爆發船桅之戰,穆斯林艦隊在勝利後撤退。教宗瑪定一世死於流放地赫爾松。
- 658年 - 君士坦斯二世對巴爾幹的斯拉夫人發動懲戒進攻。
- 660年 - 君士坦斯二世強迫其兄弟狄奧多西成為教士,而後將其殺害。
- 661年 - 宣信者馬克西姆受酷刑而死。
- 663年 - 君士坦斯二世渡過亞得里亞海,在塔蘭托上岸。君士坦斯二世圍攻倫巴第人佔據的貝內文托失敗。君士坦斯二世訪問那不勒斯與羅馬,隨後在錫拉庫薩定居。
- 668年 - 君士坦斯二世被內宮侍衛殺死在浴池裏,君士坦丁四世繼位。梅策齊烏斯在西西里發動叛亂。
- 672年 - 君士坦丁四世平定梅策齊烏斯叛亂。倭馬亞王朝艦隊進入馬爾馬拉海並佔領庫齊庫斯半島。
- 674年 - 倭馬亞王朝軍隊開始包圍君士坦丁堡。
- 678年 - 在希臘火幫助下,倭馬亞王朝艦隊撤軍,君士坦丁堡之圍結束。
- 679年 - 穆阿維葉一世與君士坦丁四世簽署和約,歸還近期佔據的所有愛琴海島嶼,每年向帝國進貢五十名奴隸、五十匹馬和三千磅金子。
- 680年 - 君士坦丁四世率領艦隊遠征保加爾人,被擊敗。第三次君士坦丁堡公會議召開。
- 681年 - 第三次君士坦丁堡公會議結束,通過了譴責基督一志論的決議。
- 685年 - 君士坦丁四世去世,查士丁尼二世繼位。
- 688年 - 倭馬亞王朝哈里發阿卜杜勒-馬利克與查士丁尼二世續簽和約,增加進貢的馬匹與奴隸數量,規定亞美尼亞和高加索伊比利亞,以及塞浦路斯的收入由締約雙方平分。查士丁尼二世向斯拉夫人的土地發動遠征。
- 689年 - 查士丁尼二世將愛琴海沿岸各地大批斯拉夫村民與農民轉移到奧普希金軍區安置。
- 692年 - 查士丁尼二世在教宗色爾爵一世未參加的前提下召開了昆尼色克特大公會議。查士丁尼二世試圖逮捕批判昆尼色克特大公會議決議的教宗色爾爵一世,以失敗告終。
- 695年 - 利昂提奧斯發動叛亂並被擁立為帝,查士丁尼二世被俘虜。查士丁尼二世被割去鼻子與舌頭並被流放至赫爾松。倭馬亞王朝佔領迦太基,隨後在羅馬軍隊的援救下被迫放棄。
二十年混亂時期(695年—717年)
編輯- 698年 - 倭馬亞王朝再次佔領迦太基。被派往援助迦太基的艦隊反叛,擁立提比略三世為帝,並推翻了利昂提奧斯。 羅馬軍隊進入奇里乞亞,並侵入倭馬亞王朝控制的敘利亞。
- 702年 - 亞美尼亞人發動了反對倭馬亞王朝的大規模起義,請求羅馬提供援助。查士丁尼二世逃出赫爾松,向可薩汗國求援,並迎娶可汗的妹妹。
- 704年 - 羅馬軍隊擊退試圖收復亞美尼亞的倭馬亞王朝軍隊。但最終還是無法阻止其收復亞美尼亞。提比略三世派人刺殺查士丁尼二世,查士丁尼二世再次出逃。
- 705年 - 在保加爾人援助下,查士丁尼二世攻入君士坦丁堡復位。
- 706年 - 利昂提奧斯與提比略三世被處死。保加爾可汗捷爾維爾被立為凱撒。
- 708年 - 羅馬軍隊在波莫里埃被某個保加爾人部族擊敗。
- 709年 - 卡帕多西亞的重鎮泰安那被阿拉伯人奪走。查士丁尼二世派軍隊前往拉文納處死大量顯貴。
- 711年 - 教宗君士坦丁訪問君士坦丁堡。查士丁尼二世遠征赫爾松。赫爾松人擁立菲利皮科斯為帝,攻入君士坦丁堡。查士丁尼二世被逮捕並處死。
- 712年 - 保加爾可汗捷爾維爾以為查士丁尼二世為復仇由攻至君士坦丁堡城下。
- 713年 - 菲利皮科斯被士兵殺死,阿納斯塔修斯二世被擁立為帝。
- 715年 - 阿納斯塔修斯二世罷免同情基督一志論的君士坦丁堡牧首約翰六世。利奧三世被任命為安納托利亞軍區將軍。阿納斯塔修斯二世試圖以羅德島作為行動基地進攻倭馬亞王朝,但奧普希金軍區部隊在羅德島叛亂,立狄奧多西三世為帝並推翻阿納斯塔修斯二世。
- 716年 - 利奧三世與入侵的倭馬亞王朝軍隊達成協議,說服其撤軍。
- 717年 - 利奧三世推翻狄奧多西三世,加冕為帝。倭馬亞王朝艦隊再次包圍君士坦丁堡。
伊蘇里亞王朝(717年—802年)
編輯- 718年 - 在保加爾人的協助下,利奧三世解除了君士坦丁堡之圍。
- 726年 - 利奧三世發動聖像破壞運動。
- 727年 - 拉文納總督區爆發反對聖像破壞運動的叛亂,殺死總督並宣告獨立。
- 730年 - 利奧三世罷免支持聖像崇拜的君士坦丁堡牧首聖傑曼努斯一世,並立阿塔納修斯為君士坦丁堡牧首。
- 731年 - 利奧三世沒收西西里和卡拉布里亞的教會收入。教宗額我略三世召開宗教大會,下令將所有褻瀆各類神聖之物的人開除教籍。利奧三世將西西里、卡拉布里亞的各主教區以及巴爾幹半島的一系列主教區從羅馬教廷轉交給君士坦丁堡牧首管理。
- 741年 - 利奧三世去世,其子君士坦丁五世繼位。
- 742年 - 君士坦丁五世的姐夫阿爾塔瓦茲德襲擊正在與倭馬亞王朝作戰的君士坦丁五世,自立為帝,並恢復聖像崇拜。
- 743年 - 在安納托利亞軍區支持下,君士坦丁五世擊敗阿爾塔瓦茲德。君士坦丁堡牧首阿塔納修斯被遊街示眾。聖像破壞運動加劇。
- 746年 - 君士坦丁五世入侵北敘利亞並奪取日耳曼尼基亞。
- 747年 - 羅馬艦隊在塞浦路斯海外摧毀了一支阿拉伯海軍。
- 751年 - 倫巴第王國攻佔拉文納。
- 754年 - 君士坦丁五世召開旨在支持聖像破壞運動的伊里亞宗教會議。支持聖像崇拜的前君士坦丁堡牧首聖傑曼努斯一世被開除教籍。
- 756年 - 君士坦丁五世率軍擊退保加爾人的入侵。丕平獻土事件發生,教宗國建立。
- 763年 - 君士坦丁五世在安基阿盧斯擊敗並殺死保加爾可汗特列茨。
- 775年 - 君士坦丁五世在出征保加爾人返回的路上去世,其子利奧四世繼位。
- 776年 - 阿拔斯王朝哈里發馬赫迪入侵羅馬。
- 778年 - 利奧四世反擊阿拔斯王朝,率領多個軍區的軍隊入侵敘利亞。
- 780年 - 利奧四世死於高燒,其子君士坦丁六世繼位,其妻雅典的伊琳娜繼位。支持聖像破壞運動的安納托利亞軍區部隊發生叛亂,被鎮壓。
- 782年 - 雅典的伊琳娜鎮壓西西里總督埃爾皮迪奧的叛亂。哈倫·拉希德率領阿拔斯王朝支援亞美尼亞軍官塔扎特斯的叛亂,迫使雅典的伊琳娜在接下來的三年之中每年支付七萬金第納爾。
- 783年 - 雅典的伊琳娜派軍隊鎮壓馬其頓和塞薩利的斯拉夫人叛亂。
- 784年 - 支持聖像破壞運動的君士坦丁堡牧首保羅四世退休,支持聖像崇拜的聖塔拉修斯繼位。
- 785年 - 雅典的伊琳娜邀請教宗哈德良一世參加新的大公會議。
- 787年 - 第二次尼西亞公會議召開,宣佈恢復聖像敬禮。
- 790年 - 雅典的伊琳娜要求將自己的名字居於君士坦丁六世之前。反對雅典的伊琳娜的叛亂爆發,雅典的伊琳娜遭到軟禁。
- 791年 - 哈倫·拉希德發動入侵,君士坦丁六世被迫簽訂屈辱的和約。
- 792年 - 君士坦丁六世從與保加爾人戰鬥的戰場逃回。雅典的伊琳娜的權力恢復。聖像破壞運動的支持者發動擁立利奧四世的兄弟尼基弗魯斯的叛亂,遭到鎮壓。
- 795年 - 君士坦丁六世與皇后阿米尼亞的瑪麗離婚,並與塞奧多特再婚。反對離婚的僧侶遭到鎮壓。
- 797年 - 雅典的伊琳娜廢黜君士坦丁六世並挖去其雙眼,成為羅馬帝國的第一個女皇。
- 800年 - 教宗良三世以雅典的伊琳娜不合法為理由,加冕查理曼為羅馬人的皇帝。
- 802年 - 查理曼派使節向雅典的伊琳娜求婚。雅典的伊琳娜遭到政變廢黜。財政大臣尼基弗魯斯一世成為皇帝。
尼基弗里亞王朝(802年—813年)
編輯- 803年 - 巴爾達內斯·托爾克斯發動叛亂自立為帝,遭到鎮壓。尼基弗魯斯一世之子斯陶拉基奧斯成為共治皇帝。
- 805年 - 一支規模可觀的斯拉夫人部隊攻擊了科林斯海灣的帕特雷,被擊退。
- 806年 - 哈倫·拉希德率領阿拔斯王朝軍隊入侵卡帕多西亞,奪取了泰安那,榨取了一萬金幣的贖金才撤走。
- 808年 - 保加利亞第一帝國可汗克魯姆在斯特魯馬河附近殲滅一支羅馬駐軍。
- 809年 - 克魯姆攻陷塞爾迪卡並屠殺駐軍。尼基弗魯斯一世洗劫保加利亞第一帝國首都普利斯卡。
- 811年 - 尼基弗魯斯一世再次佔領普利斯卡,在回軍途中被克魯姆伏擊殺死。斯陶拉基奧斯逃出戰場。尼基弗魯斯一世女婿米海爾一世自立為帝。斯陶拉基奧斯被送進修道院後去世。米海爾一世與查理曼達成一致,承認查理曼為皇帝。
- 812年 - 克魯姆奪取德維爾托斯。米海爾一世出兵對抗克魯姆,因軍隊譁變撤軍。克魯姆攻陷墨森布里亞。
- 813年 - 由於利奧五世脫逃,米海爾一世在維爾西尼西亞之戰被克魯姆擊敗。米海爾一世退位,利奧五世成為皇帝。克魯姆包圍君士坦丁堡,利奧五世試圖刺殺克魯姆而失敗。克魯姆洗劫君士坦丁堡郊區後撤軍。
利奧五世時代(813年—820年)
編輯弗里吉亞王朝(820年—867年)
編輯- 821年 - 米海爾二世之子狄奧斐盧斯成為共治皇帝,並迎娶狄奧多拉。斯拉夫人托馬斯自稱君士坦丁六世,發動叛亂並圍攻君士坦丁堡。
- 822年 - 米海爾二世擊潰圍攻君士坦丁堡的斯拉夫人托馬斯部隊。
- 823年 - 保加利亞第一帝國可汗奧莫爾塔格援助米海爾二世,擊潰斯拉夫人托馬斯部隊。米海爾二世圍攻阿卡狄奧波利斯,斯拉夫人托馬斯被迫投降並被處死。
- 824年 - 來自安達盧斯的阿布·哈夫斯佔領克里特島,建立克里特酋長國。皇后瑟克拉去世,米海爾二世迎娶尤弗洛斯內,遭到教士反對。
- 826年 - 尤菲米奧斯在西西里發動叛亂。
- 827年 - 受到自立為帝的尤菲米奧斯邀請,阿格拉布王朝入侵西西里。
- 828年 - 尤菲米奧斯被西西里駐軍殺死。
- 829年 - 米海爾二世去世,狄奧斐盧斯繼位。
- 830年 - 狄奧斐盧斯派使團出使阿拔斯王朝。狄奧斐盧斯入侵阿拔斯王朝,劫掠扎佩特拉。
- 831年 - 狄奧斐盧斯入侵穆斯林佔據的奇里乞亞,勝利後舉辦凱旋式。狄奧斐盧斯在卡帕多西亞被阿拔斯王朝擊敗。
- 833年 - 狄奧斐盧斯再次在卡帕多西亞被阿拔斯王朝擊敗。狄奧斐盧斯被迫向阿拔斯王朝求和。
- 837年 - 狄奧斐盧斯入侵美索不達米亞和西亞美尼亞,再次舉辦凱旋式。
- 838年 - 阿拔斯王朝入侵,狄奧斐盧斯在達茲蒙被擊敗。哈里發穆阿台綏姆佔領安卡拉和阿莫里烏姆。
- 839年 - 狄奧斐盧斯派使團前往萊茵河畔英格爾海姆,試圖與皇帝虔誠者路易結盟。
- 842年 - 穆阿台綏姆派艦隊進攻君士坦丁堡,但被風暴摧毀。狄奧斐盧斯去世,米海爾三世繼位。
- 843年 - 皇太后狄奧多拉放逐支持聖像破壞運動的君士坦丁堡牧首約翰七世,聖像破壞運動結束。狄奧多拉迫害保羅派。
- 847年 - 依納爵一世成為君士坦丁堡牧首。
- 853年 - 宦官達米安努斯率領艦隊突襲杜姆亞特,焚毀了這座城市以及港口之中停泊的所有阿拉伯艦隊。依納爵一世迫害錫拉庫薩大主教格里高利·阿斯貝斯塔斯,將其革除教籍。
- 855年 - 米海爾三世被狄奧多拉強迫與歐多西亞·德卡波利塔娜結婚。米海爾三世的舅舅巴爾達斯殺死狄奧多拉寵信的大臣狄奧克提斯托斯,狄奧多拉的掌權時期結束。
- 856年 - 羅馬軍隊渡過幼發拉底河,一路抵達阿米達。
- 858年 - 依納爵一世開除與兒媳通姦的巴爾達斯教籍。巴爾達斯說服米海爾三世逮捕依納爵一世,佛提烏成為新君士坦丁堡牧首。
- 859年 - 米海爾三世親自率軍渡過漲水的幼發拉底河。羅馬軍隊再度襲擊杜姆亞特。
- 860年 - 羅斯人艦隊襲擊君士坦丁堡後撤軍。米海爾三世被哈里發穆塔瓦基勒擊敗。基里爾前往可薩汗國傳播基督教,以失敗告終。
- 861年 - 教宗尼各老一世的特使訪問君士坦丁堡,宣佈支持佛提烏,並正式罷免依納爵一世,遭到尼各老一世反對。
- 862年 - 巴爾達斯被立為凱撒。大摩拉維亞公國的君主羅斯季斯拉夫要求米海爾三世和佛提烏派傳教士給斯拉夫人傳福音。
- 863年 - 羅馬軍隊戰勝馬拉蒂亞埃米爾帶領的阿拉伯人,埃米爾陣亡。教宗尼各老一世召開宗教會議,宣佈罷免佛提烏,恢復依納爵一世君士坦丁堡牧首地位。米海爾三世支持了基里爾和美多德對大摩拉維亞公國的傳教。米海爾三世入侵保加利亞第一帝國。
- 864年 - 米海爾三世與保加利亞第一帝國可汗鮑里斯一世簽訂和約,要求鮑里斯一世放棄與法蘭克人的同盟,並按照君士坦丁堡教會的方式接受基督教。
- 865年 - 鮑里斯一世在聖索菲亞大教堂接受洗禮。教宗尼各老一世要求依納爵一世與佛提烏前往羅馬申訴。
- 866年 - 由於佛提烏拒絕任命獨立的保加利亞牧首,保加利亞第一帝國可汗鮑里斯一世宣佈效忠於教宗尼各老一世。巴爾達斯在出征克里特島途中被巴西爾一世刺殺。巴西爾一世成為共治皇帝。
- 867年 - 教宗尼各老一世被加洛林王朝皇帝路易二世廢黜。米海爾三世被巴西爾一世刺殺。巴西爾一世派出一支擁有139艘戰艦的龐大艦隊前往亞得里亞海,驅逐了那裏的阿拉伯人。
馬其頓王朝(867年—1056年)
編輯- 869年 - 巴西爾一世邀請教宗哈德良二世派使團參加第四次君士坦丁堡大公會議,宣佈革除佛提烏教籍,依納爵一世再次成為君士坦丁堡牧首。巴西爾一世與路易二世嘗試了一次對巴里的進攻。巴西爾一世之子君士坦丁成為共治皇帝。
- 870年 - 保加利亞第一帝國可汗鮑里斯一世宣佈回歸君士坦丁堡牧首區。路易二世要求巴西爾一世承認自己為羅馬人的皇帝而非法蘭克人的國王,遭到拒絕。
- 871年 - 路易二世攻佔巴里。
- 872年 - 巴西爾一世攻佔保羅派的築壘城市泰夫里卡。
- 873年 - 巴西爾一世取得對貝內文托的阿代爾基斯的宗主權,並收復奧特朗托。
- 876年 - 巴里投靠巴西爾一世。
- 877年 - 依納爵一世去世,佛提烏再次成為君士坦丁堡牧首。
- 878年 - 錫拉庫薩被阿拉伯人攻陷。
- 879年 - 共治皇帝君士坦丁去世。
- 880年 - 教宗若望八世承認佛提烏的君士坦丁堡牧首地位。
- 883年 - 羅馬軍隊在塔爾蘇斯被擊敗。
- 886年 - 巴西爾一世去世,利奧六世與亞歷山大繼位。佛提烏再次被免職。利奧六世將自己的幼弟史蒂芬一世立為君士坦丁堡牧首。
- 887年 - 佛提烏在受審後隱退。
- 893年 - 西美昂一世成為保加利亞大公。
- 894年 - 羅馬大幅增加了保加利亞商人向帝國出口商品的關稅。西美昂一世侵入色雷斯,羅馬人收買馬扎爾人進攻保加利亞後方,西美昂一世收買佩切涅格人進攻馬扎爾人後方。
- 896年 - 西美昂一世侵入色雷斯,羅馬人收買馬扎爾人進攻保加利亞後方,西美昂一世收買佩切涅格人進攻馬扎爾人後方。西美昂一世在保加羅菲格大敗羅馬軍隊。
- 897年 - 西美昂一世與利奧六世締結和約。利奧六世妻子塞奧法諾去世,情人佐伊被接回君士坦丁堡。
- 898年 - 利奧六世與佐伊結婚。
- 899年 - 利奧六世的皇后佐伊去世。
- 900年 - 利奧六世戰勝塔爾蘇斯酋長國,俘虜埃米爾。利奧六世與歐多西亞·拜亞娜結婚。
- 901年 - 皇后歐多西亞·拜亞娜去世。
- 902年 - 羅馬在西西里的最後據點陶爾米納被西西里酋長國攻陷。穆斯林大軍侵入奇里乞亞。塞薩利港口德米特里阿斯被夷為平地。
- 903年 - 亞歷山大試圖謀殺利奧六世。
- 904年 - 的黎波里的利奧率領阿拉伯艦隊攻破並洗劫塞薩洛尼基。安德羅尼卡·杜卡斯率軍侵入敘利亞。亞歷山大失去共治皇帝的地位。
- 905年 - 羅馬率領艦隊將塔爾蘇斯夷為平地。
- 906年 - 安德羅尼卡·杜卡斯叛逃巴格達。利奧六世與「炭黑眼」佐伊結婚,是為第四次結婚。教會拒絕承認此次婚姻。
- 907年 - 利奧六世逮捕並罷免君士坦丁堡牧首尼古拉一世。教宗色爾爵三世與新任君士坦丁堡牧首尤錫米烏斯一世同意此次婚姻。
- 908年 - 利奧六世之子君士坦丁七世成為共治皇帝。
- 910年 - 羅馬艦隊劫掠拉塔基亞。
- 911年 - 利奧六世派艦隊試圖重奪克里特島。
- 912年 - 試圖重奪克里特島的艦隊幾乎全部被擊沉。利奧六世去世,亞歷山大繼位。亞歷山大廢除與西美昂一世的和約。亞歷山大恢復尼古拉一世的君士坦丁堡牧首地位。尼古拉一世放逐前君士坦丁堡牧首依納爵一世並試圖清洗其派系,遭遇抵抗而失敗。
- 913年 - 亞歷山大去世,君士坦丁七世繼位。君士坦丁堡牧首尼古拉一世逮捕君士坦丁七世之母「炭黑眼」佐伊。安德羅尼卡·杜卡斯之子君士坦丁·杜卡斯叛亂,被殺。西美昂一世包圍君士坦丁堡,在要求君士坦丁七世支付拖欠的歲貢和迎娶自己女兒後撤軍。
- 914年 - 「炭黑眼」佐伊再次成為皇太后攝政。
- 915年 - 「炭黑眼」佐伊扶植亞美尼亞國王阿碩特二世收復失地。羅馬軍隊擊敗從塔爾蘇斯出發進入帝國境內掠奪的穆斯林大軍。朗格巴迪亞軍區在卡普亞城外徹底殲滅了阿拉伯人的部隊。西美昂一世攻佔亞得里亞堡,被「炭黑眼」佐伊派軍收復。
- 917年 - 西美昂一世入侵色雷斯,「炭黑眼」佐伊收買佩切涅格人與羅馬軍隊夾擊保加利亞第一帝國。佩切涅格人與羅曼努斯一世爆發爭吵後撤軍。西美昂一世在安西亞盧斯城外擊潰羅馬軍隊。
- 918年 - 「炭黑眼」佐伊被迫終止攝政。
- 919年 - 羅曼努斯一世率軍進入君士坦丁堡,將女兒嫁給君士坦丁七世,自封主父。西美昂一世率部南進,一路抵達達達尼爾海峽。
- 920年 - 羅曼努斯一世逮捕政敵利奧·福卡斯。羅曼努斯一世召開宗教會議,頒佈《統一之章》,規定男子二婚完全合法,四十歲以下且沒有後代的鰥夫也可以三婚,不過婚禮之後要進行合宜的自我懲罰,但四婚者要被革除教籍,直到他們自行徹底否定這一婚姻之後才能恢復教籍。皇太后「炭黑眼」佐伊被送進修道院。羅曼努斯一世流放君士坦丁七世的教師塞奧多爾。羅曼努斯一世成為共治皇帝。
- 922年 - 西美昂一世洗劫斯特努姆周邊地區。
- 923年 - 西美昂一世奪取亞得里亞堡。約翰·庫爾庫阿斯成為帝國陸軍的最高指揮官。約翰·庫爾庫阿斯徹底擊敗的黎波里的利奧。
- 924年 - 西美昂一世試圖與法蒂瑪王朝聯合,被羅曼努斯一世破壞。西美昂一世入侵色雷斯,與羅曼努斯一世會談後撤軍。羅曼努斯一世與哈里發穆克塔迪爾簽訂和約。
- 925年 - 西美昂一世自封「羅馬人與保加利亞人的君主」。君士坦丁堡牧首尼古拉一世去世。
- 926年 - 西美昂一世宣稱保加利亞教會獨立,將保加利亞大主教立為牧首。約翰·庫爾庫阿斯開始對阿拉伯人作戰。
- 927年 - 西美昂一世去世,新任沙皇彼得一世與羅曼努斯一世的孫女結婚。羅曼努斯一世承認彼得一世為沙皇。
- 932年 - 約翰·庫爾庫阿斯奪取曼齊克特。
- 934年 - 約翰·庫爾庫阿斯奪取梅利泰內。
- 938年 - 約翰·庫爾庫阿斯被哈姆丹王朝擊敗。
- 940年 - 哈姆丹王朝大舉進攻,在約翰·庫爾庫阿斯援軍到達後後撤。
- 941年 - 基輔大公伊戈爾·留里科維奇圍攻君士坦丁堡,被擊敗。
- 942年 - 約翰·庫爾庫阿斯突入阿勒頗地區。
- 944年 - 基輔大公伊戈爾·留里科維奇再次入侵,與羅曼努斯一世簽訂和平條約。約翰·庫爾庫阿斯從被圍攻的埃德薩得到了耶穌的肖像布。羅曼努斯一世被兩個兒子逮捕並流放。
- 945年 - 逮捕羅曼努斯一世的兩個兒子被君士坦丁七世逮捕並流放。
- 946年 - 羅曼努斯一世認罪。
- 948年 - 羅曼努斯一世去世。
- 949年 - 君士坦丁七世與東法蘭克國王奧托一世聯合進攻克里特島,以失敗告終。克雷莫納的柳特普蘭德出使君士坦丁堡。
- 952年 - 君士坦丁七世創作《君士坦丁致其子羅曼努斯》,即《論帝國管理》。
- 953年 - 東部最高指揮官老巴爾達斯·福卡斯在東部與阿拉伯人作戰時受傷,其子尼基弗魯斯二世繼任。
- 955年 - 基輔的奧莉加前往君士坦丁堡受洗。
- 957年 - 尼基弗魯斯二世奪取潘菲利亞的阿達塔。
- 958年 - 約翰·庫爾庫阿斯奪取幼發拉底河河畔的薩姆薩特。
- 959年 - 君士坦丁七世去世,其子羅曼努斯二世繼位。
- 960年 - 尼基弗魯斯二世率軍登陸克里特島,在深入內陸時被克里特埃米爾國軍隊擊敗。尼基弗魯斯二世之弟小利奧·福卡斯擊敗阿勒頗埃米爾賽義夫·達夫拉的入侵部隊。
- 961年 - 尼基弗魯斯二世攻克伊拉克利翁,克里特埃米爾國滅亡。
- 962年 - 羅曼努斯二世去世。尼基弗魯斯二世攻入阿勒頗。尼基弗魯斯二世回軍君士坦丁堡。奧托一世被教宗若望十二世加冕為皇帝。
- 963年 - 尼基弗魯斯二世發動政變,成為皇帝,迎娶羅曼努斯二世的皇后塞奧法諾。
- 965年 - 尼基弗魯斯二世攻破塔爾蘇斯,隨後佔領塞浦路斯。尼基弗魯斯二世痛斥保加利亞使節,率軍進攻保加利亞邊境,並收買基輔大公斯維亞托斯拉夫·伊戈列維奇進攻保加利亞。
- 967年 - 奧托一世派遣使團覲見尼基弗魯斯二世,商討聯姻的可能性,以失敗告終。奧托一世對阿普利亞發動攻擊。尼基弗魯斯二世的亞美尼亞人衛隊與色雷斯水手之間的爭執演變成了全面的騷亂。
- 968年 - 克雷莫納的柳特普蘭德代表奧托一世出使君士坦丁堡,遭到冷遇。教宗若望十二世寫信稱尼基弗魯斯二世為「希臘人的皇帝」。
- 969年 - 尼基弗魯斯二世收復安條克。保加利亞第一帝國遭遇斯維亞托斯拉夫·伊戈列維奇進攻,大普雷斯拉夫被攻陷,沙皇鮑里斯二世被俘虜。尼基弗魯斯二世被皇后塞奧法諾與外甥約翰一世謀殺。約翰一世被牧首波利埃克塔斯要求將塞奧法諾趕出宮,隨後接受加冕。小利奧·福卡斯被流放。
- 970年 - 斯維亞托斯拉夫·伊戈列維奇入侵羅馬,在阿卡狄奧波利斯遭受重創。
- 971年 - 巴爾達斯·福卡斯叛亂並被擁立為帝,被擊敗並被流放。約翰一世迎娶前皇后塞奧法諾的姐妹塞奧多拉。法蒂瑪王朝進攻安條克。
- 972年 - 奧托二世之子迎娶約翰一世的親屬塞奧法諾。約翰一世攻克大普雷斯拉夫,驅逐當地羅斯人。約翰一世圍攻斯維亞托斯拉夫·伊戈列維奇所在地錫利斯特拉,迫使其離開。保加利亞第一帝國沙皇鮑里斯二世向約翰一世臣服,保加利亞牧首區被廢除。
- 973年 - 斯維亞托斯拉夫·伊戈列維奇被佩切涅格人殺死。法蒂瑪王朝在阿米達城下幾乎全殲一支羅馬軍隊。
- 974年 - 約翰一世與亞美尼亞結盟,攻克阿米達與錫爾萬,進入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對立教宗波尼法爵七世逃亡至君士坦丁堡,反對他的君士坦丁堡牧首巴西爾一世被流放。
- 975年 - 約翰一世攻克霍姆斯、巴勒貝克與大馬士革,重新控制巴勒斯坦、敘利亞和黎巴嫩的大部分土地。
- 976年 - 約翰一世去世,其子巴西爾二世與君士坦丁八世繼位。巴爾達斯·斯科萊魯自立為帝。
- 977年 - 巴爾達斯·斯科萊魯圍攻君士坦丁堡。巴爾達斯·福卡斯被任命進攻巴爾達斯·斯科萊魯,巴爾達斯·斯科萊魯撤軍。
- 979年 - 巴爾達斯·福卡斯在決鬥中重傷巴爾達斯·斯科萊魯。巴爾達斯·斯科萊魯逃往巴格達。
- 981年 - 東羅馬軍隊擊潰進入阿普利亞的奧托二世軍隊。
- 984年 - 對立教宗波尼法爵七世在羅馬帝國的幫助下推翻教宗若望十四世重新掌控教宗之位。
- 985年 - 巴西爾二世逮捕內廷總管巴西爾·拉卡潘努斯並將其流放。
- 986年 - 保加利亞的薩繆爾攻破拉里薩。巴西爾二世進攻保加利亞的薩繆爾,遭遇伏擊,損失慘重。
- 987年 - 巴爾達斯·斯科萊魯在梅利泰內再度自立為皇帝。巴爾達斯·福卡斯自立為帝。巴爾達斯·斯科萊魯被巴爾達斯·福卡斯逮捕。弗拉基米爾一世·斯維亞托斯拉維奇派軍隊援助巴西爾二世。
- 988年 - 瓦蘭吉衛隊正式組建。
- 989年 - 巴西爾二世與君士坦丁八世出征,巴爾達斯·福卡斯戰死。巴爾達斯·斯科萊魯向巴西爾二世臣服。弗拉基米爾一世·斯維亞托斯拉維奇佔領赫爾松。巴西爾二世將妹妹嫁給弗拉基米爾一世·斯維亞托斯拉維奇。弗拉基米爾一世·斯維亞托斯拉維奇歸還赫爾松,並正式受洗。保加利亞的薩繆爾攻破韋里亞。地震損壞了包括聖索菲亞大教堂在內的四十多座教堂。巴西爾二世與卡爾特利王國國王大衛三世簽訂城下之盟,要求大衛三世死後將所有土地交給帝國管轄。
- 991年 - 巴西爾二世率軍進攻保加利亞第一帝國。
- 992年 - 巴西爾二世與威尼斯共和國簽署協議,給予其貿易特權,作為回報在戰爭中提供艦船運輸帝國軍隊。
- 994年 - 阿勒頗附近的羅馬軍隊被法蒂瑪王朝殲滅。
- 995年 - 巴西爾二世出征敘利亞,解救阿勒頗。
- 996年 - 巴西爾二世頒佈法令,要求一切地產的所有權回歸羅曼努斯一世執政時的情況。奧托三世派使團前往君士坦丁堡求婚。保加利亞的薩繆爾伏擊並殺死了塞薩洛尼基的主官,一路向南劫掠直到科林斯。
- 997年 - 保加利亞的薩繆爾在溫泉關附近的斯佩耳刻俄斯河被擊敗,隨後攻佔都拉斯。
- 998年 - 羅馬軍隊在阿帕米亞被法蒂瑪王朝擊敗。
- 999年 - 巴西爾二世親征法蒂瑪王朝。
- 1000年 - 巴西爾二世與法蒂瑪王朝和談。威尼斯共和國總督彼得羅·奧爾塞奧羅二世獲封達爾馬提亞總督。
- 1001年 - 卡爾特利王國國王大衛三世去世,巴西爾二世繼承其遺產。巴西爾二世奪回韋里亞,肅清塞薩利的保加利亞第一帝國駐軍。
- 1002年 - 奧托三世迎娶巴西爾二世侄女生於紫室者佐伊,未見面即去世。
- 1005年 - 保加利亞的薩繆爾的幾個親戚叛變,將都拉斯交給巴西爾二世。
- 1009年 - 保加利亞的薩繆爾在塞薩洛尼基附近的克雷塔村慘敗。
- 1014年 - 巴西爾二世在克雷迪昂戰役徹底戰勝保加利亞的薩繆爾。保加利亞的薩繆爾去世。格魯吉亞王國國王巴格拉特三世去世,其子吉奧爾基一世入侵羅馬。
- 1018年 - 保加利亞第一帝國沙皇伊凡·弗拉基斯拉夫在圍攻都拉斯時陣亡。保加利亞第一帝國徹底滅亡。保加利亞軍區和帕里斯特里烏姆軍區建立。
- 1019年 - 南意大利的督軍巴西爾·博約安內斯在坎尼殲滅了倫巴第人與諾曼人的聯軍。
- 1021年 - 巴西爾二世東征格魯吉亞王國。
- 1022年 - 巴西爾二世迫使格魯吉亞王國國王吉奧爾基一世投降。巴西爾二世吞併瓦斯普拉坎地區,並說服亞美尼亞王國國王斯姆巴德三世死後讓王國併入帝國。巴西爾·博約安內斯擊退神聖羅馬皇帝亨利二世的進攻,迫使其撤回阿爾卑斯山以北。
- 1025年 - 巴西爾二世去世。
- 1026年 - 君士坦丁八世廢除了巴西爾二世時期的土地法。
- 1028年 - 羅曼努斯三世離婚並迎娶生於紫室者佐伊。君士坦丁八世去世,生於紫室者佐伊與羅曼努斯三世繼位。
- 1030年 - 羅曼努斯三世撕毀和約進攻米爾達西王朝,被擊潰。泰魯什軍區將軍喬治·馬尼亞克全殲入侵的阿拉伯騎兵。
- 1032年 - 喬治·馬尼亞克奪取埃德薩。
- 1033年 - 米海爾四世被帶到宮中,與生於紫室者佐伊通姦。
- 1034年 - 羅曼努斯三世暴斃,米海爾四世與生於紫室者佐伊結婚並繼位。生於紫室者佐伊被米海爾四世軟禁。
- 1038年 - 米海爾四世的姐夫斯蒂芬遠征西西里,喬治·馬尼亞克任全權指揮官。
- 1040年 - 羅馬軍隊攻破錫拉庫薩。斯蒂芬向米海爾四世舉報喬治·馬尼亞克謀反。喬治·馬尼亞克被召回逮捕。斯蒂芬戰死。南意大利的民兵共同譁變,西西里遠征軍被召回,除墨西拿外的西西里島再度落入阿拉伯人手中。斯蒂芬之子米海爾五世被米海爾四世收為養子。保加利亞的彼得二世發動叛亂,並攻佔都拉斯。
- 1041年 - 保加利亞彼得二世的叛軍被擊潰,向米海爾四世投降。米海爾四世去世,其兄孤兒院院長約翰擁立米海爾五世繼位。阿韋爾薩與梅爾菲被倫巴第人和諾曼人佔領。
- 1042年 - 孤兒院院長約翰被米海爾五世逮捕並流放。米海爾五世解散皇帝衛隊,用一支可能是由斯拉夫人組成的「斯基泰人」閹人部隊代替。米海爾五世逮捕並流放養母生於紫室者佐伊。君士坦丁堡發生暴動,生於紫室者狄奧多拉被擁立並與姐姐生於紫室者佐伊共治,米海爾五世被處死。君士坦丁九世與生於紫室者佐伊結婚並加冕為帝。喬治·馬尼亞克返回意大利鎮壓叛亂。君士坦丁九世情人瑪麗亞·斯科萊魯的兄弟羅曼努斯·斯科萊魯侵佔喬治·馬尼亞克的地產並玷污其妻子。喬治·馬尼亞克發動叛亂並自立為帝,在保加利亞的奧斯特羅沃戰死。
- 1043年 - 基輔大公智者雅羅斯拉夫派其子弗拉基米爾·雅羅斯拉維奇率領一支艦隊進攻君士坦丁堡,被擊退。
- 1044年 - 君士坦丁堡發生反對君士坦丁九世的情人瑪麗亞·斯科萊魯的騷亂。
- 1045年 - 亞美尼亞王國被羅馬正式吞併。
- 1046年 - 君士坦丁九世的女兒與智者雅羅斯拉夫之子弗謝沃洛德一世·雅羅斯拉維奇結婚。君士坦丁堡大學重建。塞爾柱王朝蘇丹圖赫里勒·貝格進攻亞美尼亞的瓦斯普拉坎,被擊敗。
- 1047年 - 君士坦丁九世的表兄弟利奧·托爾尼克斯發動叛亂並自立為帝,圍攻君士坦丁堡,失敗後被俘,遭受瞽刑。佩切涅格人穿過多瑙河定居。
- 1048年 - 佩切涅格人開始多次發動入侵。塞爾柱王朝攻破阿爾贊。
- 1050年 - 生於紫室者佐伊去世。
- 1053年 - 教宗良九世被諾曼人俘虜,教廷將原因歸於東羅馬軍隊背棄盟友。君士坦丁堡牧首米海爾一世下令君士坦丁堡的拉丁教堂採用希臘禮儀,否則關閉教堂,並譴責羅馬教會。塞爾柱王朝蘇丹圖赫里勒·貝格在亞美尼亞大肆劫掠。
- 1054年 - 教宗良九世的特使抵達君士坦丁堡。教宗良九世去世。教宗特使宣佈革除教籍,東西教會大分裂開始。
- 1055年 - 君士坦丁九世去世。
- 1056年 - 生於紫室者狄奧多拉去世,米海爾六世成為皇帝。君士坦丁九世的親屬塞奧多西奧斯發動政變,被鎮壓並流放。
科穆寧-杜卡斯王朝(1057年—1185年)
編輯- 1057年 - 伊薩克一世自立為帝,率軍推翻米海爾六世。伊薩克一世查抄近期賞賜給寵臣與佞幸的地產。
- 1058年 - 伊薩克一世逮捕並流放君士坦丁堡牧首米海爾一世。伊薩克一世鎮壓佩切涅格人。
- 1059年 - 米海爾一世去世。伊薩克一世去世,君士坦丁十世繼位。
- 1064年 - 塞爾柱王朝蘇丹阿爾普·阿爾斯蘭攻破阿尼。
- 1067年 - 塞爾柱王朝突入凱撒利亞和安卡拉後撤退。君士坦丁十世去世。
- 1068年 - 羅曼努斯四世加冕為帝。羅曼努斯四世攻佔赫拉波利斯。
- 1070年 - 塞爾柱王朝蘇丹阿爾普·阿爾斯蘭奪取曼齊克特與埃爾吉斯。
- 1071年 - 羅伯特·吉斯卡爾率領的諾曼人奪取巴里,羅馬帝國在意大利的統治結束。羅曼努斯四世在曼齊克特戰役戰敗被俘。塞爾柱王朝蘇丹阿爾普·阿爾斯蘭要求割讓曼齊克特、安條克、埃德薩和赫拉波利斯,並要求皇帝把一個女兒嫁給他的兒子,隨後釋放羅曼努斯四世。君士坦丁十世之子米海爾七世加冕為帝。
- 1072年 - 羅曼努斯四世被廢黜並遭遇瞽刑後去世。君士坦丁·伯丁在保加利亞自立為沙皇,遭到鎮壓。
- 1073年 - 塞爾柱人向安納托利亞大規模遷徙。諾曼人傭兵首領巴約勒的魯塞爾在小亞細亞建立獨立的公國。
- 1075年 - 蘇萊曼沙阿一世佔領尼科米底亞。迪米特里烏斯·佐尼米爾被教宗額我略七世代表團加冕為克羅地亞王國國王。巴約勒的魯塞爾被阿歷克塞一世抓獲。
- 1077年 - 蘇萊曼沙阿一世建立羅姆蘇丹國。尼基弗魯斯·布蘭恩努斯自立為帝。
- 1078年 - 尼基弗魯斯三世自立為帝,攻入君士坦丁堡。米海爾七世被廢,尼基弗魯斯·布蘭恩努斯被逮捕並受瞽刑。
- 1080年 - 塞爾柱王朝已佔領整個小亞細亞。阿歷克塞一世成為尼基弗魯斯三世養子。阿普利亞公爵羅伯特·吉斯卡爾用一東正教僧侶冒充米海爾七世,準備東征奪取帝位。
- 1081年 - 阿歷克塞一世率軍推翻尼基弗魯斯三世,成為皇帝。教宗額我略七世革除阿歷克塞一世教籍。羅伯特·吉斯卡爾發動入侵,阿歷克塞一世尋求威尼斯共和國幫助。羅伯特·吉斯卡爾圍攻都拉斯。阿歷克塞一世被羅伯特·吉斯卡爾擊敗。
- 1082年 - 羅伯特·吉斯卡爾攻破都拉斯。教宗額我略七世要求羅伯特·吉斯卡爾回意大利。阿歷克塞一世賜予威尼斯共和國完全免除關稅等貿易特權。
- 1083年 - 阿歷克塞一世在拉里薩擊敗羅伯特·吉斯卡爾之子博希蒙德一世。
- 1084年 - 羅伯特·吉斯卡爾洗劫羅馬城。羅伯特·吉斯卡爾攻陷科孚島。
- 1085年 - 羅伯特·吉斯卡爾去世。
- 1087年 - 佩切涅格人大舉入侵帝國。
- 1089年 - 教宗烏爾巴諾二世恢復阿歷克塞一世教籍。
- 1090年 - 佩切涅格人包圍君士坦丁堡。士麥那埃米爾沙卡佔領萊斯沃斯島、希俄斯島、薩摩斯島和羅德島。阿歷克塞一世派代表參加教宗烏爾巴諾二世在皮亞琴察舉辦的宗教會議,向西方世界求援。
- 1091年 - 君士坦丁·達拉森努斯將士麥那埃米爾沙卡趕出馬爾馬拉海入口。阿歷克塞一世聯合庫曼人,在馬里查河的勒烏尼昂擊敗佩切涅格人。
- 1092年 - 阿歷克塞一世引入海博菲隆金幣作為標準貨幣。
- 1095年 - 教宗烏爾巴諾二世召開克萊芒會議,號召發動十字軍東征。
- 1096年 - 第一次十字軍東征開始。隱士彼得率領的平民十字軍被塞爾柱王朝擊潰。布永的戈弗雷和鮑德溫到達君士坦丁堡,被阿歷克塞一世強迫效忠。
- 1097年 - 博希蒙德一世到達君士坦丁堡,宣佈效忠阿歷克塞一世。圖盧茲伯爵雷蒙四世由於四處劫掠,遭到阿歷克塞一世攻擊。十字軍奪取尼西亞,並在多利留姆戰役擊敗塞爾柱王朝。
- 1098年 - 十字軍奪取安條克。
- 1099年 - 十字軍奪取耶路撒冷。
- 1101年 - 倫巴第人奪取安卡拉,將該城交給帝國,隨後在梅爾濟豐被達尼什曼德王朝擊敗。
- 1107年 - 阿歷克塞一世改革教會體系,創立了佈道者系統,每名佈道者都有自己的負責區域。
- 1108年 - 安條克親王博希蒙德一世在圍攻都拉斯時被阿歷克塞一世擊敗,被迫簽訂迪沃爾條約,同意成為阿歷克塞一世附庸。
- 1109年 - 阿歷克塞一世確定貨幣兌換率。
- 1111年 - 熱那亞共和國和比薩共和國艦隊威脅發動掠奪。突厥人侵入色雷斯。
- 1112年 - 突厥人包圍尼西亞,被擊敗。
- 1116年 - 阿歷克塞一世在菲羅梅隆戰役擊潰入侵安納托利亞腹地的羅姆蘇丹國蘇丹馬立克沙。
- 1118年 - 阿歷克塞一世去世,其子約翰二世繼位。約翰二世挫敗其姐姐安娜·科穆寧娜的篡位陰謀。
- 1119年 - 約翰二世收復老底嘉。
- 1122年 - 約翰二世擊潰入侵色雷斯的佩切涅格人。由於約翰二世取消威尼斯共和國貿易特權,威尼斯共和國艦隊包圍科孚島。
- 1124年 - 達尼什曼德王朝奪取梅利泰內。
- 1126年 - 威尼斯共和國出兵凱法洛尼亞島,約翰二世被迫恢復威尼斯共和國貿易特權。
- 1127年 - 達尼什曼德王朝奪取凱撒利亞、安卡拉、卡斯塔莫努和昌克勒。
- 1128年 - 匈牙利王國國王伊什特萬二世奪取貝爾格萊德與尼什,掠奪塞爾迪卡和菲利普波利斯。約翰二世擊潰匈牙利王國軍隊,收復所有失地。
- 1133年 - 在與達尼什曼德王朝的戰爭中,約翰二世從比提尼亞進軍到帕夫拉戈尼亞,奪取重鎮卡斯塔莫努,一路推進到克澤爾河河畔。
- 1134年 - 約翰二世收復昌克勒。
- 1135年 - 約翰二世與神聖羅馬皇帝洛泰爾二世達成協議,支援其進攻西西里王國。
- 1137年 - 約翰二世征伐奇里乞亞亞美尼亞王國,奪取塔爾蘇斯、阿達納、摩普綏提亞與塞琉西亞。約翰二世圍攻安條克,迫使普瓦捷的雷蒙投降。
- 1138年 - 約翰二世征伐贊吉王朝,迫使夏薩埃米爾承認皇帝的宗主權。
- 1139年 - 約翰二世征伐達尼什曼德王朝,迫使叛變的特拉布宗總督君士坦丁·加巴拉斯投降。
- 1140年 - 約翰二世結束對達尼什曼德王朝的征伐。
- 1142年 - 約翰二世征伐埃德薩伯國和安條克公國。
- 1143年 - 約翰二世去世,其子曼努埃爾一世繼位。曼努埃爾一世派阿克索赫前往君士坦丁堡逮捕政敵。奇里乞亞亞美尼亞王國王族索洛斯二世從君士坦丁堡的監獄逃出。
- 1144年 - 曼努埃爾一世討伐安條克公國。贊吉王朝攻陷埃德薩,成為第二次十字軍東征的導火索。
- 1146年 - 曼努埃爾一世與德意志國王康拉德三世妻子的妹妹貝爾塔成婚。
- 1147年 - 第二次十字軍東征開始。曼努埃爾一世與突厥人停戰。德意志十字軍在多利留姆被擊潰。西西里王國海軍將領安條克的喬治攻佔科孚島。
- 1148年 - 曼努埃爾一世授予威尼斯共和國更多貿易特權,換取威尼斯共和國全部海軍六個月的徵調權。庫曼人渡過多瑙河進入帝國領土。康拉德三世拜訪君士坦丁堡,與曼努埃爾一世結盟,以對抗西西里王國。
- 1149年 - 第二次十字軍東征以失敗告終。曼努埃爾一世收復科孚島。安條克的喬治在君士坦丁堡周邊劫掠。塞爾維亞人發生暴亂。法蘭西王國國王路易七世在搭乘西西里王國船隻返航時遭到羅馬艦隊襲擊。
- 1151年 - 曼努埃爾一世平定與塞爾維亞人和匈牙利人的戰事。奇里乞亞亞美尼亞王國國王索洛斯二世擊潰了一隻小規模的羅馬軍隊。
- 1152年 - 康拉德三世去世,與曼努埃爾一世夾擊西西里王國的計劃流產。
- 1155年 - 曼努埃爾一世派軍官支援西西里王國的內部叛亂。曼努埃爾一世與教宗哈德良四世結盟對抗西西里王國。
- 1156年 - 羅馬軍隊在布林迪西被西西里王國擊敗。教宗哈德良四世與西西里王國國王古列爾莫一世和談。安條克親王沙蒂永的雷諾與奇里乞亞亞美尼亞王國國王索洛斯二世聯合襲擊塞浦路斯島。
- 1157年 - 西西里王國劫掠埃維亞島等地。
- 1158年 - 曼努埃爾一世與古列爾莫一世和談。曼努埃爾一世遠征奇里乞亞亞美尼亞王國,收復大部分領土。
- 1159年 - 安條克親王沙蒂永的雷諾向曼努埃爾一世投降。耶路撒冷王國國王鮑德溫三世與曼努埃爾一世會面。曼努埃爾一世進入安條克。曼努埃爾一世與贊吉王朝蘇丹努爾丁簽訂和約後撤軍。曼努埃爾一世與羅姆蘇丹國蘇丹基利傑阿爾斯蘭二世開戰。皇后貝爾塔去世。
- 1160年 - 教宗亞歷山大三世派使節前往君士坦丁堡,請求共同對抗對立教宗維篤四世。
- 1161年 - 曼努埃爾一世與鮑德溫三世的表妹瑪麗結婚。
- 1162年 - 羅姆蘇丹國蘇丹基利傑阿爾斯蘭二世放棄了近年來佔領的所有羅馬城市。
- 1163年 - 曼努埃爾一世要求匈牙利王國國王伊什特萬三世承認其弟貝拉三世繼承克羅地亞和達爾馬提亞。
- 1164年 - 曼努埃爾一世向匈牙利王國國王伊什特萬三世開戰。
- 1166年 - 曼努埃爾一世向教宗亞歷山大三世請求彌合東西教會大分裂,以失敗告終。
- 1167年 - 曼努埃爾一世大敗伊什特萬三世,控制達爾馬提亞、波斯尼亞、色米姆和克羅地亞大部。塞爾維亞國王斯特凡·尼曼雅大敗羅馬軍隊。
- 1171年 - 曼努埃爾一世以熱那亞共和國在加拉塔的定居點遭到襲擊為由,下令逮捕境內威尼斯共和國的所有公民。
- 1172年 - 曼努埃爾一世扶植貝拉三世奪取匈牙利王國王位,並要求其臣服。曼努埃爾一世親征,迫使塞爾維亞國王斯特凡·尼曼雅臣服。威尼斯共和國向曼努埃爾一世開戰,被誘往君士坦丁堡和談,和談以失敗告終。
- 1176年 - 曼努埃爾一世進攻羅姆蘇丹國,在密列奧塞法隆戰役被擊敗。
- 1180年 - 曼努埃爾一世之子阿歷克塞二世與法蘭西王國國王路易七世之女阿涅絲結婚。曼努埃爾一世去世,阿歷克塞二世繼位。
- 1181年 - 匈牙利王國國王貝拉三世奪回了達爾馬提亞、克羅地亞大部和色米姆地區。
- 1182年 - 約翰二世之侄安德洛尼卡一世發動叛亂。君士坦丁堡爆發屠殺拉丁人的暴亂。
- 1183年 - 安德洛尼卡一世攻入君士坦丁堡加冕為帝,處死皇太后瑪麗與皇帝阿歷克塞二世,並迎娶阿歷克塞二世之妻阿涅絲。匈牙利王國和塞爾維亞王國聯合入侵,劫掠貝爾格萊德、布蘭尼切夫、尼什和塞爾迪卡等地。
- 1185年 - 西西里王國國王古列爾莫二世發動入侵,攻陷都拉斯和塞薩洛尼基。安德洛尼卡一世以通敵為名,下令處決所有的囚犯和被流放者,以及他們的所有家人。伊薩克二世發動叛亂,被擁立為帝,推翻安德洛尼卡一世。伊薩克二世擊退入侵的西西里王國軍隊,收復塞薩洛尼基、都拉斯和科孚島。伊凡·阿森一世和彼得·阿森起義,建立保加利亞第二帝國。
安格洛斯王朝(1185年—1204年)
編輯- 1187年 - 阿萊克修斯·布拉納斯被派去攻打保加利亞第二帝國,卻反叛試圖奪取君士坦丁堡,戰敗被殺。阿尤布王朝蘇丹薩拉丁奪取耶路撒冷,成為第三次十字軍東征的導火索。
- 1189年 - 第三次十字軍東征開始。神聖羅馬皇帝腓特烈一世佔據菲利普波利斯。
- 1190年 - 神聖羅馬皇帝腓特烈一世死於行軍途中。
- 1191年 - 英格蘭王國國王理查一世奪取塞浦路斯島。
- 1192年 - 第三次十字軍東征以失敗告終。
- 1195年 - 伊薩克二世被其兄阿歷克塞三世廢黜,阿歷克塞三世自立為帝。神聖羅馬皇帝亨利六世要求阿歷克塞三世給自己的僱傭軍支付大筆貢金,阿歷克塞三世開徵「阿勒曼尼稅」。
- 1197年 - 伊薩克二世之女伊琳妮被迫嫁給亨利六世的兄弟士瓦本的腓力。亨利六世去世。
- 1202年 - 第四次十字軍東征開始。十字軍決定擁立伊薩克二世之子阿歷克塞四世登上帝位。
- 1203年 - 十字軍包圍君士坦丁堡。阿歷克塞三世逃亡,伊薩克二世復位,阿歷克塞四世成為共治皇帝。
- 1204年 - 伊薩克二世和阿歷克塞四世被推翻並死亡,阿歷克塞五世成為皇帝。十字軍再次包圍君士坦丁堡。十字軍攻破並劫掠君士坦丁堡,擁立鮑德溫一世為皇帝,建立拉丁帝國。威尼斯共和國控制了君士坦丁堡和帝國領土的八分之三,以及在帝國所有領土自由貿易的權利。阿萊克修斯一世建立特拉比松帝國。波尼法喬一世建立薩洛尼卡王國。阿歷克塞五世被處死。狄奧多爾一世在波伊曼恩農被擊敗,拉丁帝國控制了比提尼亞直到布爾薩的全部海岸地區。
拉斯卡里斯王朝(1204年—1261年)
編輯- 1205年 - 狄奧多爾一世建立尼西亞帝國。米海爾·科穆寧·杜卡斯建立伊庇魯斯專制國。保加利亞第二帝國沙皇卡洛揚在戰場上生擒鮑德溫一世,佛蘭德的亨利繼承皇位。拉丁帝國在小亞細亞的領土僅剩佩蓋。
- 1206年 - 保加利亞第二帝國攻破亞德里亞堡。
- 1207年 - 薩洛尼卡王國國王波尼法喬一世戰死,迪米特里奧斯繼位。保加利亞第二帝國沙皇卡洛揚被庫曼人謀殺。
- 1208年 - 君士坦丁堡牧首米哈伊爾四世來到尼西亞為狄奧多爾一世加冕。
- 1209年 - 佛蘭德的亨利與羅姆蘇丹國蘇丹凱霍斯魯一世結盟。
- 1211年 - 凱霍斯魯一世試圖扶植阿歷克塞三世復位,在米安德河河畔的安條克被狄奧多爾一世軍隊擊殺。阿歷克塞三世被囚禁到修道院後死去。狄奧多爾一世在林達庫斯河河畔被佛蘭德的亨利擊敗。
- 1214年 - 狄奧多爾一世與佛蘭德的亨利簽訂和約。米海爾·科穆寧·杜卡斯去世,狄奧多爾·科穆寧·杜卡斯繼位。
- 1216年 - 佛蘭德的亨利去世,皮埃爾二世被選為皇帝。
- 1217年 - 皮埃爾二世攻打都拉斯,被狄奧多爾·科穆寧·杜卡斯俘虜。佛蘭德的約蘭達成為拉丁帝國攝政。
- 1218年 - 狄奧多爾·科穆寧·杜卡斯進軍塞薩利和馬其頓。
- 1219年 - 佛蘭德的約蘭達去世,將皇位留給了她的兒子庫特奈的羅貝爾。
- 1221年 - 狄奧多爾一世去世,女婿約翰三世繼位。
- 1224年 - 狄奧多爾·科穆寧·杜卡斯攻滅薩洛尼卡王國。狄奧多爾·科穆寧·杜卡斯稱帝,史稱塞薩洛尼基帝國。庫特奈的羅貝爾進攻約翰三世,在波伊曼恩農被擊敗。
- 1227年 - 庫特奈的羅貝爾被貴族驅逐,逃往羅馬。
- 1228年 - 庫特奈的羅貝爾在摩里亞去世。
- 1229年 - 布列訥的約翰被選為皇帝。
- 1230年 - 狄奧多爾·科穆寧·杜卡斯在克洛科特尼察被保加利亞第二帝國沙皇伊凡·阿森二世俘虜,曼努埃爾·科穆寧·杜卡斯繼承塞薩洛尼基帝國,米海爾二世·科穆寧·杜卡斯奪取伊庇魯斯專制國。伊凡·阿森二世掌控了從亞得里亞海到黑海的整個北巴爾幹。
- 1231年 - 布列訥的約翰來到聖索菲亞大教堂加冕。
- 1232年 - 保加利亞第二帝國沙皇伊凡·阿森二世與教宗額我略九世斷交,恢復東正教牧首。
- 1235年 - 保加利亞第二帝國沙皇伊凡·阿森二世將女兒海倫娜嫁給約翰三世之子狄奧多爾二世。伊凡·阿森二世和約翰三世聯合圍攻君士坦丁堡,後解除圍攻,並要回海倫娜。
- 1236年 - 庫特奈的羅貝爾之弟鮑德溫二世前往意大利求援。
- 1237年 - 布列訥的約翰去世。伊凡·阿森二世允許庫曼人穿越他的領地給拉丁帝國服役。伊凡·阿森二世與拉丁帝國共同圍攻尼西亞帝國的茲盧魯姆。伊凡·阿森二世將海倫娜送回尼西亞,並與狄奧多爾·科穆寧·杜卡斯之女伊琳妮結婚。狄奧多爾·科穆寧·杜卡斯被釋放,推翻曼努埃爾·科穆寧·杜卡斯,擁立自己兒子約翰·科穆寧·杜卡斯繼位。
- 1238年 - 鮑德溫二世成為拉丁帝國皇帝。
- 1240年 - 鮑德溫二世從意大利返回君士坦丁堡加冕。
- 1241年 - 伊凡·阿森二世去世。約翰三世邀請狄奧多爾·科穆寧·杜卡斯做客,並囚禁他。
- 1242年 - 約翰三世護送狄奧多爾·科穆寧·杜卡斯返回塞薩洛尼基,要求約翰·科穆寧·杜卡斯放棄帝號,臣服於自己。
- 1243年 - 約翰三世與羅姆蘇丹國蘇丹凱霍斯魯二世結盟,以應對蒙古人的威脅。
- 1244年 - 約翰三世的妻子伊琳妮去世。約翰三世迎娶神聖羅馬皇帝腓特烈二世之女康斯坦絲。約翰·科穆寧·杜卡斯去世,德米特里歐斯·安格洛斯·杜卡斯繼位。鮑德溫二世再次前往西方求援。
- 1246年 - 約翰三世攻打保加利亞第二帝國,奪取塞雷,並以此為基地奪取了斯特魯馬河與馬里查河之間的地域,以及馬其頓西部的大片土地。塞薩洛尼基市民將城市獻給約翰三世,約翰三世流放狄奧多爾·科穆寧·杜卡斯,軟禁德米特里歐斯·安格洛斯·杜卡斯。
- 1248年 - 鮑德溫二世返回君士坦丁堡。
- 1249年 - 約翰三世與伊庇魯斯專制國簽訂和約,將孫女嫁給米海爾二世·科穆寧·杜卡斯的兒子。
- 1251年 - 米海爾二世·科穆寧·杜卡斯撕毀和約,奪取普里萊普,進軍到瓦爾達爾河。
- 1253年 - 約翰三世迫使米海爾二世·科穆寧·杜卡斯投降並割讓大量領土。米海爾八世被指控謀反,約翰三世提升他為大統帥,指揮全部拉丁僱傭兵。
- 1254年 - 約翰三世去世,其子狄奧多爾二世繼位。
- 1256年 - 米海爾八世再次被指控謀反,逃往羅姆蘇丹國。狄奧多爾二世擊退保加利亞第二帝國沙皇米海爾二世·阿森的入侵。狄奧多爾二世將女兒瑪麗亞嫁給米海爾二世·科穆寧·杜卡斯的兒子尼基弗魯斯,卻要求交出都拉斯和塞爾維亞作為聘禮。米海爾二世·科穆寧·杜卡斯進攻塞薩洛尼基。米海爾八世被重新啟用,卻被米海爾二世·科穆寧·杜卡斯擊敗。米海爾八世被革除教籍並逮捕。
- 1257年 - 保加利亞第二帝國沙皇康斯坦丁·阿森迎娶狄奧多爾二世的女兒伊琳妮。
- 1258年 - 狄奧多爾二世去世,其子約翰四世繼位。狄奧多爾二世指定的攝政喬治·穆扎隆被謀殺,米海爾八世成為攝政並加冕為共治皇帝。神聖羅馬皇帝腓特烈二世的私生子曼弗雷迪奪取科孚島和都拉斯等城市後與米海爾二世·科穆寧·杜卡斯聯姻並結盟,亞該亞侯國也加入同盟。
- 1259年 - 米海爾八世的軍隊擊敗米海爾二世·科穆寧·杜卡斯及同盟軍隊,俘虜亞該亞侯國親王紀堯姆二世,攻破阿爾塔。
- 1260年 - 米海爾八世圍攻君士坦丁堡,未成功而退兵。
- 1261年 - 米海爾八世與熱那亞共和國達成協議,賜予威尼斯共和國曾經擁有的一切特許權。米海爾八世攻入君士坦丁堡,鮑德溫二世逃亡,米海爾八世在聖索菲亞大教堂第二次加冕。約翰四世受瞽刑。
巴列奧略王朝(1261年—1453年)
編輯- 1262年 - 米海爾八世建立了新的「扎科內斯人」聚居區,將背井離鄉的難民們遷回都城。米海爾八世釋放亞該亞侯國親王紀堯姆二世,以獲得莫奈姆瓦夏等堡壘和金斯特納地區。紀堯姆二世與威尼斯共和國、教宗烏爾巴諾四世、鮑德溫二世等人結盟以對抗米海爾八世。
- 1263年 - 米海爾八世向教宗烏爾巴諾四世提議修補東西教會大分裂。米海爾八世派軍隊進攻亞該亞侯國,奪取拉科尼亞濱海地區大部,圍攻亞該亞侯國首府安茲拉維扎,被擊敗。帝國和熱那亞共和國的聯合艦隊被威尼斯共和國擊敗。
- 1264年 - 米海爾八世終止與熱那亞共和國的聯盟。亞該亞侯國侵入伯羅奔尼撒半島南部。
- 1267年 - 米海爾八世重新與熱那亞共和國簽約,允許被驅逐的所有熱那亞人返回,並割讓加拉塔區。
- 1268年 - 米海爾八世與威尼斯共和國簽約,授予其貿易特權。
- 1269年 - 西西里王國國王安茹的查理建立反對米海爾八世的同盟。
- 1270年 - 西西里王國國王安茹的查理的艦隊被暴風摧毀。
- 1272年 - 教宗額我略十世邀請米海爾八世參加第二次里昂大公會議。
- 1274年 - 米海爾八世派軍隊佔據布特林特和培拉特,將西西里王國的軍隊趕回都拉斯和阿弗羅那。米海爾八世派使節參加第二次里昂大公會議,宣佈東西教會重新統一。
- 1275年 - 君士坦丁堡爆發反對教會合一的示威。米海爾八世的派兄弟尊主約翰進攻塞薩利的統治者私生子約翰,被擊敗。尊主約翰在沃洛斯灣的迪米特里亞斯擊敗私生子約翰艦隊。教宗額我略十世安排米海爾八世與安茹的查理簽訂為期一年的停戰協議。
- 1277年 - 塞薩利的統治者私生子約翰自稱正教的護衛者,召開由避難的僧侶參加的「宗教會議」,正式譴責皇帝、牧首和教宗。米海爾八世再次與威尼斯共和國簽約。
- 1279年 - 教宗尼各老三世派使團前往君士坦丁堡,要求任命一位樞機主教特使留在君士坦丁堡。威尼斯共和國廢止與米海爾八世的協議。
- 1280年 - 安茹的查理發動入侵,圍攻培拉特。
- 1281年 - 西西里王國的入侵軍隊被擊敗,米海爾八世控制了整個阿爾巴尼亞內陸,以及直到約阿尼納的伊庇魯斯北部。教宗瑪定四世革除米海爾八世的教籍。
- 1282年 - 西西里晚禱戰爭爆發。阿拉貢王國國王佩德羅三世被擁立為西西里王國國王。米海爾八世去世,其子安德洛尼卡二世繼位。安德洛尼卡二世罷免支持教會合一的君士坦丁堡牧首約翰十一世。塞爾維亞王國國王斯特凡·烏羅什二世奪取斯科普里並定都於此。
- 1284年 - 安德洛尼卡二世迎娶自稱薩洛尼卡王國國王的蒙費拉托侯國侯爵古列爾莫七世的女兒約蘭達。
- 1289年 - 君士坦丁堡牧首額我略二世被指控異端而遜位,阿塔納修斯一世成為君士坦丁堡牧首。
- 1291年 - 那不勒斯王國與伊庇魯斯專制國結盟。安德洛尼卡二世派軍隊進攻伊庇魯斯專制國,收復約阿尼納和都拉斯後被迫撤軍。
- 1292年 - 安德洛尼卡二世的兄弟君士坦丁陰謀叛亂,被逮捕。
- 1293年 - 君士坦丁堡牧首阿塔納修斯一世被顯赫教士要求革除職務。
- 1294年 - 安德洛尼卡二世之子米海爾九世成為共治皇帝。
- 1295年 - 將軍亞歷克修斯·菲蘭索佩諾斯叛亂,被逮捕。
- 1296年 - 威尼斯共和國艦隊進攻熱那亞共和國在加拉塔的聚居地。熱那亞共和國摧毀了君士坦丁堡城中威尼斯人的主要建築,並將城中的威尼斯顯赫人士全部屠戮。
- 1297年 - 威尼斯共和國突入金角灣,焚毀安德洛尼卡二世擱淺在岸上的艦船。
- 1299年 - 安德洛尼卡二世將只有五歲的女兒西蒙尼斯嫁給塞爾維亞王國國王斯特凡·烏羅什二世。威尼斯共和國與熱那亞共和國簽訂和約,要求安德洛尼卡二世支付賠款。
- 1302年 - 威尼斯共和國掠奪君士坦丁堡,佔領比於卡達島。奧斯曼帝國發動入侵,在巴菲烏斯之戰取得勝利。加泰羅尼亞大傭兵團指揮官羅傑·德·弗洛爾為安德洛尼卡二世服役。
- 1303年 - 加泰羅尼亞大傭兵團指揮官羅傑·德·弗洛爾先後戰勝奧斯曼帝國和卡拉曼侯國。
- 1304年 - 加泰羅尼亞大傭兵團指揮官羅傑·德·弗洛爾在塔爾蘇斯戰勝突厥人。保加利亞第二帝國沙皇托多·斯維托斯拉夫入侵色雷斯,羅傑·德·弗洛爾率軍回援。艾登王朝佔領以弗所。
- 1305年 - 羅傑·德·弗洛爾返回小亞細亞後被刺殺。加泰羅尼亞大傭兵團發動叛亂。
- 1307年 - 安德洛尼卡二世割讓托多·斯維托斯拉夫佔領的黑海港口。奧斯曼帝國奪取特里科吉亞堡壘。
- 1308年 - 加泰羅尼亞大傭兵團進軍塞薩洛尼基,掠奪阿索斯山,南下塞薩利。
- 1309年 - 羅德島被醫院騎士團奪取。
- 1310年 - 東正教教會彌合阿爾森尼奧斯派的分裂。
- 1311年 - 共治皇帝米海爾九世在色雷斯被加泰羅尼亞大傭兵團擊敗。加泰羅尼亞大傭兵團奪取雅典公國。
- 1316年 - 米海爾九世之子安德洛尼卡三世成為共治皇帝。
- 1320年 - 安德洛尼卡三世殺死兄弟曼努埃爾。米海爾九世鬱鬱而終。安德洛尼卡三世被安德洛尼卡二世廢黜。
- 1321年 - 安德洛尼卡三世發動叛亂,兩安德洛尼卡戰爭爆發。安德洛尼卡三世免除色雷斯稅收以獲得支持。安德洛尼卡二世同意與安德洛尼卡三世分割帝國,安德洛尼卡二世統治博斯普魯斯海峽,安德洛尼卡三世在亞得里亞堡統治。
- 1322年 - 安德洛尼卡三世再次與安德洛尼卡二世開戰。雙方再次和談,兩人共同統治整個帝國,安德洛尼卡三世為唯一繼承人。
- 1325年 - 安德洛尼卡三世加冕為皇帝。
- 1326年 - 奧斯曼帝國攻破布爾薩,並定都於此。
- 1327年 - 安德洛尼卡三世與安德洛尼卡二世第三次開戰。塞爾維亞王國支持安德洛尼卡二世,保加利亞第二帝國支持安德洛尼卡三世。
- 1328年 - 安德洛尼卡三世與指揮官約翰六世進入塞薩洛尼基。保加利亞第二帝國沙皇米哈伊爾·希什曼倒戈向安德洛尼卡二世。安德洛尼卡三世說服保加利亞第二帝國指揮官撤退,奪取君士坦丁堡。安德洛尼卡二世退位。米哈伊爾·希什曼入侵色雷斯,被安德洛尼卡三世擊敗,雙方簽訂和約。
- 1329年 - 安德洛尼卡三世安排了四名新法官,作為「羅馬人的普世法官」,糾察帝國各地的司法問題,監察高級官員腐敗和偷漏稅。奧斯曼帝國貝伊奧爾汗一世封鎖尼西亞,擊敗安德洛尼卡三世和約翰六世的援軍。希俄斯島爆發反對熱那亞共和國統治的叛亂,回歸帝國。福西亞也向安德洛尼卡三世宣誓效忠。
- 1331年 - 奧斯曼帝國佔領尼西亞。
- 1332年 - 安德洛尼卡二世去世。
- 1333年 - 安德洛尼卡三世與奧爾汗一世和談,換取解除對尼科米底亞的圍攻。安德洛尼卡三世趕走伊庇魯斯專制君主喬瓦尼二世·奧爾西尼,重建對塞薩利的統治。
- 1334年 - 保加利亞第二帝國與塞爾維亞王國聯合發動入侵。塞爾吉安內斯·巴列奧略叛逃至塞爾維亞人的軍中,被刺殺。安德洛尼卡三世與塞爾維亞王國國王斯特凡·烏羅什四世會面。斯特凡·烏羅什四世承諾將塞爾吉安內斯·巴列奧略征服的土地歸還,但其他征服地由塞爾維亞王國繼續掌控。
- 1335年 - 熱那亞共和國佔領萊斯沃斯島。
- 1336年 - 羅馬人和突厥人的聯合艦隊收復萊斯沃斯島。
- 1337年 - 四名普世法官之有三人被證實受賄而被解除職務並流放。
- 1338年 - 安德洛尼卡三世奪取伊庇魯斯。
- 1339年 - 在名義上的拉丁帝國女皇嘉芙蓮一世的支持下,尼切福羅二世·奧爾西尼奪回伊庇魯斯。
- 1340年 - 安德洛尼卡三世和約翰六世再次奪取伊庇魯斯,尼切福羅二世·奧爾西尼放棄伊庇魯斯專制君主宣稱。
- 1341年 - 第五次君士坦丁堡公會議召開,靜修派成為東正教正統信仰。安德洛尼卡三世去世,其子約翰五世繼位。亞歷克修斯·阿珀考庫斯鼓動約翰六世稱帝,遭拒絕後加入反對約翰六世的派系。塞爾維亞王國、保加利亞第二帝國、奧斯曼帝國發動入侵。約翰六世與塞爾維亞王國、保加利亞第二帝國、奧斯曼帝國簽署和平協議。皇太后安妮和君士坦丁堡牧首約翰十四世等人共同進攻約翰六世。約翰六世被士兵擁立為帝,兩約翰戰爭爆發。塞薩洛尼基成為事實上獨立的共和國。
- 1342年 - 約翰六世與塞爾維亞王國國王斯特凡·烏羅什四世結盟。艾登王朝派軍隊援助約翰六世。
- 1343年 - 在獲得塞薩利的效忠後,約翰六世與艾登王朝的烏穆爾貝伊聯合圍攻塞薩洛尼基。皇太后安妮向教宗克萊孟六世請求改信天主教,並將皇冠典當給威尼斯共和國。教宗克萊孟六世發動對艾登王朝的十字軍。
- 1345年 - 亞德里亞堡向約翰六世投降。約翰五世將領阿珀考庫斯被殺。塞爾維亞王國國王斯特凡·烏羅什四世背叛約翰六世,奪取塞雷。約翰六世與奧斯曼帝國貝伊奧爾汗一世聯盟。
- 1346年 - 斯特凡·烏羅什四世加冕為塞爾維亞人與希臘人的皇帝。約翰六世受耶路撒冷牧首拉扎羅斯加冕。聖索菲亞大教堂東側倒塌。希俄斯島再次被熱那亞共和國佔據。
- 1347年 - 約翰六世進入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牧首約翰十四世被罷免並革除教籍。約翰六世被新君士坦丁堡牧首伊西多爾一世再次加冕。斯特凡·烏羅什四世征服伊庇魯斯、埃托利亞和阿卡納尼亞。君士坦丁堡遭遇黑死病。
- 1348年 - 斯特凡·烏羅什四世征服塞薩利。熱那亞共和國穿越金角灣焚毀羅馬艦船。
- 1349年 - 約翰六世用來反擊熱那亞共和國的艦隊被遺棄,被迫與熱那亞共和國議和。約翰六世命其子曼努埃爾·坎塔庫澤努斯統治摩里亞專制國。
- 1350年 - 約翰六世收復塞薩洛尼基。莫斯科大公謝苗一世奉獻黃金以修復聖索菲亞大教堂。
- 1351年 - 約翰六世要求將所有反對靜修派的人革除教籍。威尼斯共和國艦隊攻擊加拉塔的熱那亞人,約翰六世被迫與威尼斯共和國結盟。熱那亞共和國掠奪赫拉克利亞。
- 1352年 - 威尼斯共和國在馬爾馬拉海被熱那亞共和國擊敗。約翰六世被迫與熱那亞共和國簽訂和約。皇太后安妮在塞薩洛尼基控制整個馬其頓,約翰六世被迫同意讓約翰五世控制色雷斯大部。約翰五世圍攻約翰六世控制的亞德里亞堡。
- 1353年 - 約翰六世向奧斯曼帝國的奧爾汗一世求援,解圍亞德里亞堡。奧斯曼帝國在馬里查河擊潰約翰五世的同盟塞爾維亞帝國和保加利亞第二帝國。約翰六世宣佈廢黜約翰五世,推舉自己的兒子馬修為共治皇帝。君士坦丁堡牧首卡利斯圖斯一世拒絕為馬修加冕,宣佈革除約翰六世教籍。
- 1354年 - 君士坦丁堡牧首卡利斯圖斯一世辭職,菲洛修斯·科基諾斯成為君士坦丁堡牧首。約翰六世之子馬修成為共治皇帝。色雷斯發生地震,奧斯曼帝國趁機渡海佔領加里波利。約翰五世返回君士坦丁堡,與約翰六世和解。約翰六世退位,成為僧侶。
- 1355年 - 塞爾維亞帝國沙皇斯特凡·烏羅什四世去世,塞爾維亞帝國從此衰落。約翰五世向教宗意諾增爵六世請求增援。
- 1357年 - 教宗意諾增爵六世的特使抵達君士坦丁堡談判,但收效甚微。
- 1361年 - 奧斯曼帝國攻陷季季莫蒂霍。
- 1362年 - 奧斯曼帝國攻陷亞德里亞堡。奧爾汗一世去世,其子穆拉德一世繼位。
- 1363年 - 穆拉德一世攻陷菲利普波利斯,並與保加利亞第二帝國結盟。
- 1364年 - 約翰五世進攻保加利亞第二帝國,奪取安西亞盧斯。
- 1366年 - 約翰五世親自抵達布達,向匈牙利王國國王拉約什一世會談,拉約什一世要求約翰五世必須先改宗。約翰五世在返回途中被保加利亞第二帝國扣押。薩伏依伯爵阿梅迪奧六世派兵援助收復加里波利,並奪取保加利亞第二帝國的墨森布里亞和索佐波利斯,圍攻瓦爾納,迫使保加利亞第二帝國沙皇伊凡·亞歷山大釋放約翰五世。
- 1367年 - 約翰五世派約翰六世與教宗烏爾巴諾五世的特使保羅會談。
- 1369年 - 約翰五世來到意大利,宣佈接受天主教信仰,臣服於教宗烏爾巴諾五世。
- 1370年 - 約翰五世來到威尼斯,提出割讓特內多斯島以換回皇冠和戰艦,引發熱那亞共和國抗議。攝政安德洛尼卡四世被迫中止協議。
- 1371年 - 在約翰五世之子曼努埃爾二世的協助下,約翰五世回到君士坦丁堡。奧斯曼帝國在馬里查河河畔的赫爾諾曼擊潰塞爾維亞帝國。
- 1373年 - 約翰五世承認奧斯曼帝國的宗主權。約翰五世被迫前往安納托利亞與穆拉德一世共同作戰。安德洛尼卡四世發動叛亂,約翰五世被穆拉德一世要求刺瞎安德洛尼卡四世的眼睛。
- 1376年 - 威尼斯共和國要求約翰五世履行用特內多斯島換回皇冠的協議。熱那亞共和國釋放安德洛尼卡四世,並與穆拉德一世聯合廢黜約翰五世。安德洛尼卡四世將特內多斯島交給熱那亞共和國。
- 1377年 - 安德洛尼卡四世加冕為帝,其子約翰七世成為共治皇帝。特內多斯島拒絕投降熱那亞共和國,而投靠威尼斯共和國。安德洛尼卡四世向穆拉德一世割讓加里波利。
- 1379年 - 約翰五世與曼努埃爾二世逃出監獄,投靠穆拉德一世。穆拉德一世派軍隊護送約翰五世與曼努埃爾二世回到君士坦丁堡。
- 1380年 - 約翰五世與安德洛尼卡四世爆發內戰。曼努埃爾·坎塔庫澤努斯去世,約翰五世命自己兒子狄奧多爾一世·帕里奧洛格斯繼位。馬修·坎塔庫澤努斯起兵叛亂。奧斯曼帝國征服奧赫里德和普里萊普,進入阿爾巴尼亞。
- 1381年 - 約翰五世與安德洛尼卡四世和談。安德洛尼卡四世與約翰七世重新成為繼承人,獲得以瑟利姆布里亞為中心的領土。威尼斯共和國與熱那亞共和國和談,特內多斯島最終保持中立。
- 1382年 - 曼努埃爾二世返回塞薩洛尼基。
- 1383年 - 狄奧多爾一世·帕里奧洛格斯完全控制摩里亞專制國。奧斯曼帝國征服塞雷。
- 1385年 - 安德洛尼卡四世再次發動叛亂,不久去世。奧斯曼帝國征服塞爾迪卡。
- 1386年 - 阿索斯山諸多修道院共同向奧斯曼帝國臣服。奧斯曼帝國開始圍攻塞薩洛尼基。
- 1387年 - 曼努埃爾二世逃亡,奧斯曼帝國攻陷塞薩洛尼基。
- 1389年 - 奧斯曼帝國在科索沃戰役戰勝塞爾維亞人。穆拉德一世去世,其子巴耶濟德一世繼位。
- 1390年 - 約翰七世推翻約翰五世登基為帝。曼努埃爾二世發動反擊,將約翰七世趕出君士坦丁堡。巴耶濟德一世強迫曼努埃爾二世與約翰七世和自己一起攻陷羅馬帝國在小亞細亞的最後一個據點菲拉德爾菲亞。
- 1391年 - 巴耶濟德一世強迫約翰五世拆毀金門的堡壘。約翰五世去世,曼努埃爾二世逃往君士坦丁堡繼位。巴耶濟德一世強迫曼努埃爾二世到安納托利亞參與新的遠征。
- 1392年 - 曼努埃爾二世再度回君士坦丁堡加冕。
- 1393年 - 奧斯曼帝國攻克保加利亞第二帝國首都大特爾諾沃。
- 1394年 - 巴耶濟德一世召集曼努埃爾二世、狄奧多爾一世·帕里奧洛格斯、約翰七世等人,將其餘人放回,脅迫狄奧多爾一世·帕里奧洛格斯陪同自己征討塞薩利。狄奧多爾一世·帕里奧洛格斯不久逃回。巴耶濟德一世再度召喚曼努埃爾二世,被拒絕。巴耶濟德一世包圍君士坦丁堡。
- 1396年 - 巴耶濟德一世在尼科波利斯戰役戰勝匈牙利王國、法蘭西王國、醫院騎士團、威尼斯共和國等組成的聯軍。奧斯曼帝國徹底吞併保加利亞第二帝國。
- 1398年 - 曼努埃爾二世派使團前往西方求援。教宗波尼法爵九世號召發動新的十字軍。
- 1399年 - 曼努埃爾二世與約翰七世和解,隨後親自前往西方求援,約翰七世成為攝政。
- 1400年 - 曼努埃爾二世到巴黎與法蘭西王國國王查理六世會面,隨後前往倫敦與英格蘭王國國王亨利四世會面。
- 1402年 - 巴耶濟德一世在安卡拉之戰被帖木兒俘虜,君士坦丁堡解圍。
- 1403年 - 曼努埃爾二世回到君士坦丁堡。巴耶濟德一世之子蘇萊曼成為奧斯曼帝國歐洲部分的統治者,尊奉曼努埃爾二世為宗主。蘇萊曼歸還塞薩洛尼基、哈爾基季基、阿索斯山等大片地區。曼努埃爾二世放逐約翰七世。約翰七世聯合熱那亞人起兵。曼努埃爾二世承認約翰七世在塞薩洛尼基為「全塞薩利的皇帝」。
- 1404年 -曼努埃爾二世向法蘭西王國和阿拉貢王國派出新的使團。
- 1407年 -曼努埃爾二世向威尼斯總督寫信,請求放下與熱那亞共和國的成見,共同對抗奧斯曼帝國。狄奧多爾一世·帕里奧洛格斯去世,曼努埃爾二世命兒子狄奧多爾二世·帕里奧洛格斯統治摩里亞專制國。
- 1408年 -約翰七世在塞薩洛尼基去世。
- 1409年 -蘇萊曼迎娶曼努埃爾二世的侄女。
- 1411年 -蘇萊曼被兄弟穆薩殺死。穆薩廢棄蘇萊曼與曼努埃爾二世的和約,派軍隊進入塞薩利、圍攻塞薩洛尼基,並進攻君士坦丁堡。
- 1413年 -穆罕默德一世在曼努埃爾二世的支援下殺死穆薩。穆罕默德一世承認蘇萊曼與曼努埃爾二世的和約。
- 1414年 -曼努埃爾二世前往塞薩洛尼基,並支援薩索斯島對抗萊斯沃斯島的統治者弗朗切斯科·加蒂盧西奧的私生子喬治的威脅。康士坦斯大公會議召開。
- 1415年 -曼努埃爾二世前往伯羅奔尼撒建立六里城防,並擊敗當地人叛亂。曼努埃爾二世派使節參加康士坦斯大公會議。
- 1421年 -曼努埃爾二世之子約翰八世迎娶蒙費拉的索菲亞,並加冕為共治皇帝。穆罕默德一世去世,其子穆拉德二世繼位。約翰八世扶植穆斯塔法對抗穆拉德二世。
- 1422年 -穆斯塔法被穆拉德二世擊潰並處決。穆拉德二世派軍隊封鎖塞薩洛尼基,並進攻君士坦丁堡。穆拉德二世放棄圍攻君士坦丁堡。
- 1423年 -教宗瑪爾定五世再次要求希臘教會「歸入」羅馬教會。塞薩洛尼基被獻給威尼斯共和國。約翰八世前往西方求援。
- 1424年 -約翰八世回到君士坦丁堡。
- 1425年 -曼努埃爾二世與穆拉德二世和談,將馬爾馬拉海與黑海的濱海地區歸還。曼努埃爾二世去世。
- 1427年 -約翰八世與兄弟君士坦丁十一世共同殲滅伊庇魯斯專制君主卡洛二世·托科的艦隊。卡洛二世·托科將侄女馬達萊娜嫁給君士坦丁十一世,並割讓厄利斯與克拉倫扎。
- 1429年 -君士坦丁十一世從拉丁大主教手中奪取帕特雷。
- 1430年 -奧斯曼帝國從威尼斯共和國手中奪取塞薩洛尼基。
- 1431年 -約翰八世派使節前往巴塞爾參加宗教會議。新任教宗安日納四世要求會議轉移到意大利。與會的代表們拒絕轉移,教宗安日納四世宣佈會議無效。
- 1437年 -教宗安日納四世被迫承認巴塞爾會議合法性,並承認真正的統一必須靠整個東方與西方教會的全體代表召開大公會議才能實現。
- 1438年 -約翰八世親率代表團參加佛羅倫斯大公會議。
- 1439年 -佛羅倫斯大公會議通過《統一敕令》,宣佈東西教會統一。
- 1440年 -約翰八世回到君士坦丁堡。佛羅倫斯大公會議遭到大量譴責。
- 1441年 -約翰八世的兄弟迪米特里奧斯以維護東正教的名義發動叛亂,被約翰八世俘虜並軟禁。
- 1443年 -教宗安日納四世發動對奧斯曼帝國的十字軍。
- 1444年 -君士坦丁十一世迫使雅典公國成為附庸。十字軍在瓦爾納戰役被穆拉德二世殲滅。
- 1445年 -勃艮第公爵菲利普三世的援軍抵達摩里亞。君士坦丁十一世攻入阿爾巴尼亞,並派軍奪取福基斯西部。
- 1446年 -穆拉德二世奪回福基斯,並攻破六里城防,劫掠摩里亞。
- 1448年 -約翰八世去世。
- 1449年 -君士坦丁十一世披上紫袍成為皇帝,但未接受加冕。
- 1451年 -君士坦丁十一世向教宗尼各老五世寫信列舉反對教會統一派的具體訴求。穆拉德二世去世,其子穆罕默德二世繼位。
- 1452年 -穆罕默德二世建造如梅利堡壘,以完全控制博斯普魯斯海峽。教宗尼各老五世派使團到君士坦丁堡監管東方教會與西方教會的統一得以確實執行。君士坦丁十一世宣讀「天主歡慶」敕令,在名義上接受教會統一。
- 1453年 -穆罕默德二世率軍攻破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十一世不知所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