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歷史
明朝歷史,在中國歷史學家的定義,自1368年朱元璋金陵稱帝為始,至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為止的歷史情況[1] 。但是明朝的餘絮有1662年滅亡的南明政權與1683年滅亡的臺灣明鄭王朝。
明初武功極盛一時,明太祖朱元璋立國江南,以「驅逐胡虜,恢復中華」[2]的口號北伐中原[3][4],最終推翻蒙古人建立的元朝並逐步從戰亂中恢復國力,史稱洪武之治,又利用胡藍黨獄剷除權臣,以斷後患。明太祖的繼承人明惠帝在位時爆發靖難之變,燕王朱棣最終獲勝,朱棣改元永樂,史稱明成祖。明成祖時曾北進蒙古,南征安南,令鄭和下西洋宣揚國威致萬邦來朝,史稱永樂盛世。其後的十一年在明仁宗和明宣宗的治理下,大明國力達到頂峰,史稱仁宣之治。宣宗之子明英宗幼年即位時,朝中有「三楊」楊溥、楊士奇、楊榮主持政局,一時「海內清平」。
至明英宗正統七年(1442年),張太皇太后去世,明英宗僅十五歲,宦官王振趁機開始擅權;正統十四年(1449年)發生土木堡之變,英宗被俘[5]。但名臣于謙另立明景帝,並擊退了瓦剌,取得京師保衛戰的勝利,瓦剌於是送還了英宗,但英宗從此被景帝軟禁[6]。數年後,英宗利用奪門之變復辟,並廢除自明太祖時殘酷的殉葬制度[7],並逐漸任賢用人使朝政有所轉機。英宗之子明憲宗繼位後,前期勵精圖治但後期寵幸閹宦汪直。明孝宗統治的弘治年間,明朝君臣同心協力,國家呈現中興氣象,史稱弘治中興[8]。
到了正德、嘉靖兩朝雖然開創了嘉靖革新的局面,但後世後期逐漸中衰,社會矛盾萌發,並面臨蒙古、倭寇兩大外患,加上1556年陝西省發生大地震,導致明朝國庫連續兩年虧空。明穆宗隆慶朝名臣名將薈萃,陸上與蒙古達成和議,史稱俺答封貢;海上開放民間貿易,史稱隆慶開關[9];因為這兩項措施,明朝又重現中興氣象,史稱隆慶新政。明神宗萬曆朝初期在名相張居正的輔政之下曾一度中興。後世計當時朝廷歲收,明朝的經濟規模可稱世界第一。惟至萬曆朝中期始,因立太子之爭,君臣關係緊張,終致皇帝怠政、官員腐化,關外女真興起,明朝開始走向衰敗[10]。但萬曆年間,明朝仍取得了明緬戰爭的勝利、援助朝鮮擊敗日本的勝利。神宗去世後,兒子朱常洛登基,年號泰昌,史稱明光宗。而光宗在位僅一個月去世,由兒子朱由校即位,年號天啟,也就是明熹宗。少年皇帝明熹宗事事信賴太監魏忠賢。
至崇禎年間,臣子黨爭激烈,皇帝決策失准,誅殺袁崇煥[11],後金軍隊突破長城,五入關內燒殺搶掠。又遇連年災荒疫疾,民不聊生[12],各地爆發民變,叛降數易,官兵疲於奔命。在如此嚴峻的形勢之下,明朝仍取得了料羅灣海戰的勝利擊敗荷蘭東印度公司。
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的大順軍隊攻佔北京,崇禎帝自縊[13],隨後清朝軍隊在原明朝將領吳三桂的帶領下入關擊敗大順軍,但由明朝宗室在江南建立的若干個南明政權延續了數十年,忠於明朝的鄭成功從荷蘭人手中取得臺灣作為反清基地,是謂明鄭王朝。直到1683年清軍佔臺,明廷餘絮完全滅絕[1]。
明朝建立
編輯元朝末期,官員貪污日盛,朝政腐敗。蒙古立國之初,稅務由耶律楚材制定,項目清楚且限於一定額度。元朝建立後,元世祖忽必烈發行的中統寶鈔、至元寶鈔等亦能正常流通使用較長時間。然而元末時蒙古貴族有靡爛之象,亟需金錢,除了加重賦稅以外還發行新鈔「至正寶鈔」並大量印製,導致金融紊亂,並飽受嚴重的通貨膨脹,民不聊生。至正十一年(1351年),元政府徵調農民和兵士十幾萬人治理黃河水患。黃河兩岸農民本已飽受災荒之苦,在治河工地上又橫遭監工的鞭打,被苛扣口糧,民間愈發怨懟[14]。於是,「治河」和「變鈔」就成為民變爆發的導火線,終致紅巾軍起義的爆發[15] 。
至正十一年(1351年)五月,紅巾軍起義爆發。次年,郭子興聚眾起義,攻佔濠州(今安徽鳳陽)。不久,貧苦農民出身的安徽鳳陽人朱元璋投奔郭子興,屢立戰功,得到郭子興的器重和信任,並娶郭子興養女為妻[16]。之後,朱元璋離開濠州,發展自己的勢力[17]。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率兵佔領集慶(今江蘇南京),改名為應天府,並攻下周圍一些軍事要地,獲得了一塊立足的基地[18]。初時的朱元璋「地狹糧少」「孤軍獨守」,遠不及其他起義軍勢力,處境十分艱難。朱元璋採納了謀士朱升「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19]的建議,經過幾年努力,朱元璋軍事和經濟實力迅速壯大。至正二十年(1360年),陳朱雙方在集慶城(今南京)西北的龍灣展開惡戰,陳友諒勢力遭到巨大打擊,逃至江州(九江)。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通過鄱陽湖水戰,陳友諒勢力基本被消滅[20],至正二十七年、吳王元年(1367年),朱元璋攻下平江(今蘇州),張士誠自盡[21][22]。同年朱元璋又消滅割據浙江沿海的方國珍[23]。至正二十八年、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朱元璋於金陵應天府即皇帝位,開啟三百年的明朝。之後趁元朝內訌之際乘機北伐和西征,同年攻佔元大都(今北京),元朝撤出中原[24]。之後於洪武四年(1371年),消滅位於四川的明玉珍勢力,於洪武十四年(1381年),消滅據守雲南的元朝梁王。最後,於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深入漠北進攻北元。天下至此初定[15]。
明朝初期
編輯明初大致是天下大定,國力迅速發展得時期,朱元璋期間史稱洪武之治。他去世後,其孫朱允炆即位,但其在靖難之役中敗於原駐守燕京的朱元璋第四子朱棣,也自此失蹤。朱棣登基後遷都至順天府(今北京市),將北平布政使司改為北直隸,原京師應天府改稱南京[參1]。成祖朱棣時期,開疆又遣鄭和下西洋,較哥倫布早近百年開始遠洋航行,船隊曾駛抵非洲,史稱永樂盛世,為中國史上最大的盛世之一。其後的仁宗和宣宗時期國家仍處於興盛時期,史稱仁宣之治[參2]。
洪武之治
編輯明朝建立後,朱元璋一方面減輕農民負擔,恢復社會的經濟生產,改革元朝留下的不合理的吏治,懲治貪污的官吏,社會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史稱洪武之治。明初的經濟也迅速恢復,國力迅速成長,達到了明朝史上最好的水平[27]。朱元璋確立了里甲制[a]配合賦役黃冊戶籍登記簿冊和魚鱗圖冊的施行[b],落實賦稅勞役的徵收及地方治安的維持。
政治上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罷中書省,分相權於六部。六部尚書直接對皇帝負責,執行皇帝的命令。其後,進一步宣布不許再議置丞相。秦漢以來行之一千餘年的宰相制度,從此廢除[28]。同時在全國掀起了「反貪官」運動,矛頭對準從中央六部和中書省到地方縣、府的各級貪官污吏。首先,朱元璋對貪污六十兩銀子以上的官員格殺勿論。只要是貪污,不管涉及到誰,決不心慈手軟,一查到底[29]。朱元璋還允許民間百姓上訪,允許百姓扭送不法官吏。在明朝上訪受到了朝廷的保護,不僅如此,對於應當接訪而沒有接訪處理的上級官員,亦要依法論處[30]。
朱元璋平定天下後,大封功臣[c]。但是朱元璋性格多疑,也對這些功臣有所猜忌,恐其居功枉法,圖謀不軌。而有的功臣也越過禮法,為非作歹。朱元璋藉此兩興大獄,即「胡藍黨獄」,幾乎將功臣全部誅殺[31]。廖永忠是最先被殺害的功臣。在此之後,朱亮祖、李文忠先後死於非命[d]。胡惟庸是當時中書省的左丞相,深得朱元璋寵信,故日益跋扈,不知自忌[e]。朝中奏章大事須先經其手,若不利於其的奏章就予以隱匿,後逐步懈怠政務[f],同時,胡惟庸大肆收取賄賂。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以擅權枉法之罪名殺胡惟庸[32],又殺御史大夫陳寧、御史中丞塗節等人。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有人告發李善長交通胡惟庸情狀,韓國公李善長因此被賜死,家屬七十餘人被殺。總計株連者達三萬餘人。此後,朱元璋又借大將軍藍玉張狂跋扈之名對其誅殺,連坐被族誅的有一萬五千餘人[33]。加上空印案、郭桓案兩案,開國功臣除了謀士劉基、大將湯和、長興侯耿炳文和武定侯郭英外幾乎全部被殺。朱元璋通過打擊功臣、特務監視等一系列方式加強皇權[31]。
靖難之變
編輯明太祖分封諸子為親王,以加強邊防、保衛天子。北方諸王勢力較強,原因主要是對蒙古的邊防任務。而其中又尤以燕王(朱棣)和晉王勢力最大[34]。為防止朝中奸臣不軌,明太祖規定諸王可移文中央捉拿奸臣,必要時得奉天子密詔,領兵「靖難」。同時為防止宗室諸王尾大不掉,明太祖也允許今後的皇帝在必要時可下令「削藩」[31]。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駕崩,由於太子朱標早死,所以朱允炆以皇太孫的身份即皇帝位,改元建文,翌年為建文元年。建文帝立刻與親信大臣齊泰、黃子澄等密謀削藩[35]。周王、代王、齊王、湘王等先後或被廢為庶人,或被殺[36][37][38]。同時以邊防為名調離燕王的精兵,準備削除燕王。結果燕王朱棣在姚廣孝的建議下以「清君側,靖內難」的名義起兵南下,佔領京師,是為靖難之役,燕王即位,年號永樂[39]。建文帝(惠帝)在宮城大火中下落不明[40][41]。
永樂盛世
編輯朱棣即位之後,武功昌盛,先是出擊安南,將安南納入明朝版圖,設立交趾布政司。後又親自五入漠北攻打蒙古以絕後患。明成祖冊封瓦剌三王,使與韃靼對立,等到瓦剌興盛後又助韃靼討伐瓦剌,不使任何一方獨大[42] 。同時,明成祖將大寧都司內遷保定,將寧王朱權內遷南昌,授予兀良哈蒙古的朵顏、泰寧和福余三個衛所自治權,但不允許三衛蒙古人南遷到大寧地區駐牧。明成祖還於永樂四年(1406年)和永樂二十年(1422年)對兀良哈蒙古進行鎮壓,以維持這一地區的穩定[43]。明成祖為安撫東北女真各部,在歸附的海西女真(位於松花江上游)與建州女真(位於松花江、牡丹江之間)設置衛所,並派亦失哈安撫位於黑龍江下游的野人女真。永樂七年(1409年)亦失哈在黑龍江下游東岸奴兒干地方(元朝征東元帥府舊地)設置奴兒干都司,擴大明朝東疆,但因為韃靼干預,至永樂九年(1409年),明成祖擊敗韃靼後,派遣亦失哈護送此前委任的康旺、王肇州前往奴兒干都司衙署就任,奴兒干都司正式建立[44]。亦失哈並於永樂十二年(1413年)視察庫頁島,設立囊哈兒衛,宣示明朝對此地的宗主權[45]。明成祖一改明太祖閉關自守的外交策略,自永樂三年(1405年)開始派宦官鄭和下西洋,前後六次[46],規模空前,擴大了明朝的影響力。向各國交往、宣示威德以及建立朝貢體制,也有為圍堵西亞帖木兒帝國的說法[41][42]。
在內政上,朱棣下令修大型類書永樂大典。在三年時間內即告完成。永樂大典有22877卷,又凡例、目錄60卷,全書分裝為11095冊,引書達七八千種,字數約有三億七千多萬,且未有任何刪節,這是之後的四庫全書無法相提並論的[47] 。根據記載,明朝年間僅有明孝宗和明世宗二帝閱《大典》[48]。此外,明成祖並未將《永樂大典》複寫刊刻,且決定只製作一份抄本,並於永樂八年(1410年)告一段落[49][50]。
從永樂三年(1405年)開始,朱棣將北平改名北京,稱行在,並設立北平國子監等衙門。永樂四年,他下詔在北京修建宮殿。永樂七年(1409年),朱棣巡幸北京,在北京設立六部與都察院,並在北京為逝世的徐皇后設立陵寢,已經顯示遷都的跡象。經過十幾年的經營,北京初步得到了繁榮。永樂十四年(1416年),朱棣公佈遷都的想法,得到認同。永樂十五年(1417年)開始大規模營造北京,永樂十八(1420年)年宣告完工,永樂十九年(1421年)正式遷都。因為永樂年間天下大治,並且大力開拓海外交流,所以將這段時期稱為永樂盛世。
但是永樂帝同樣對異議者進行殺戮,諸如黃子澄、齊泰等建文舊臣等都被殺。其中以方孝孺的「誅十族」(初見於祝枝山《野記》,一般認為非正史)和景清的「瓜蔓抄」最為慘烈[g]。
仁宣之治
編輯成祖駕崩後,其長子朱高熾即位,是為明仁宗。朱高熾即位時,由於年齡已經偏高,因此即位僅一年就已經駕崩。但是在其統治時期,推行諸多仁政。任用「三楊」(楊士奇、楊榮、楊溥)等賢臣輔佐朝政。並且停止鄭和下西洋和對外戰爭,以積蓄民力。更鼓勵生產,寬行省獄,力行節儉。其死後長子朱瞻基即位,是為明宣宗。他基本繼承了父親的路線,實行德政治國,國家進一步強大。後代史書對仁宣之治有高度的評價。《明史》稱仁宣之治為:「官吏稱職,政治清平,綱紀嚴明,倉庫常滿,百姓安居樂業,遇災多救不為害。此治理是明朝開國六十年後遇到的盛世,民氣得以漸漸舒展,整個王朝也有蒸蒸日上治平的氣象了。」[51]學者谷應泰亦將仁宣之治與周朝的「成康之治」、漢朝的「文景之治」相提並論[52]。
宣宗同樣熱愛美術,有畫作傳世。但是,由於宣宗喜好養蟋蟀(古名「促織」),許多官吏因此競相拍馬,宣宗也被稱為「促織天子」[53][54]。同時,在這一時期打破了太祖留下的太監不得干政的規矩[h],一些太監開始干政,為英宗時期的太監專權埋下隱患[55] 。
明朝中期
編輯明朝中期主要從英宗和代宗時期遭遇土木之變開始的,對外漸轉為保守防禦,經于謙等人抗敵,最終解除危機。憲宗和孝宗相繼與民休息,孝宗則力行節儉,減免稅賦,史稱弘治中興[參3]。武宗時期爆發南巡之爭和安化王之亂、寧王之亂。世宗即位初,引發大禮議之爭,他清除宦官和權臣勢力後總攬朝綱,實現嘉靖中興,並於屯門海戰與西草灣之戰中擊退葡萄牙,任用胡宗憲和俞大猷等將領平定東南沿海的海盜,世宗駕崩後經過隆慶新政國力得到恢復,不過女真勢力也開始崛起,一海之隔的日本也快結束了戰國時代,正在蠢蠢欲動。
土木之變
編輯宣德十年(1435年),九歲的朱祁鎮繼位,即明英宗,年號正統[41]。英宗寵信宦官王振。自此開始明朝的宦官嚴重專權行為。王振原為教官,後淨身入宮,服侍英宗左右。英宗即位後,對其寵信有加。在太皇太后及元老重臣「三楊」死後[57],王振更加專橫跋扈,更將明太祖留下的禁止宦官干政的鐵牌撤下。舉朝稱其為「翁父」[58]。王振擅權七年,家產計有金銀六十餘庫,其受賄程度可想而知[59]。
正統初年,蒙古瓦剌部逐漸強大,經常在明朝邊境一帶生事。瓦剌首領也先在正統十四年的七月南下攻明。王振即挾英宗領兵五十萬親征[60]。大軍離京後,兵士乏糧勞頓。八月初大軍才至大同。王振得報前線各路潰敗,懼不敢戰,又令返回。回師至土木堡時,被瓦剌軍追上,兵士死傷過半,隨從大臣有五十餘人陣亡[61]。英宗突圍不成被俘[5],王振死於亂軍之中[62](一說王振為護衛將軍樊忠所怒殺,又有錘殺與斬殺兩種說法,該說得不到《明史紀事本末》的支持)[63],此即為土木之變[64]。是明朝由盛轉衰的一個轉捩點[59]。
土木之變的消息來到京師後,朝中混亂。一些大臣要求遷都南京,被兵部侍郎于謙駁斥。繼而大臣擁戴英宗弟朱祁鈺即位,是為代宗(景泰帝)[6]。于謙升任兵部尚書,整頓邊防積極備戰,同時決定堅守北京,隨後兩京、河南、山東等地勤王部隊陸續趕到[65]。同年十月,瓦剌軍直逼北京城下,安置英宗於德勝門外土關。于謙率領各路明軍奮勇抗擊,屢次大破瓦剌軍,也先帶著瓦剌軍大敗逃走[66]。明朝取得了京師保衛戰的勝利,但英宗還在也先手上,于謙力排眾議,加緊鞏固國防,拒絕求和,並於次年擊退瓦剌多次侵犯[59][67]。
英宗復辟
編輯也先見繼續綁架英宗已無意義,乃於景泰元年(1450年)八月釋放英宗[68]。但之後,皇室內鬥。景帝先是不願遣使迎駕,又把英宗放在南宮(今南池子)軟禁,並廢皇太子朱見深(英宗之子,後來的憲宗),立自己的兒子朱見濟為太子。不久之後,朱見濟病死,景帝也遲遲不恢復朱見深為太子(景帝無他子),儼然有奪正之貌,英宗、景帝兄弟因而嚴重對立[69] 。景泰八年正月,景泰帝病危。十六日,副度御史徐有貞率軍夜入南宮,擁戴英宗奪門(東華門)復位。又殺害于謙及大學士王文[70],誣陷其欲立襄王之子為帝。此為奪門之變,又號「南宮復辟」。英宗登基後一改過去錯誤,之後流放徐有貞,誅殺石亨等人並下令罷黜自洪武到景泰時期的殘酷殉葬制度[7][71]。使朝政日有好轉。在天順一朝,國家機器運作基本正常,主要得力於英宗的勤政與賢臣李賢的輔佐,英宗吃穿簡約每日批閱奏章且聽取大臣簡報,同時如王竑、年富、程信、姚夔、李秉、崔恭、耿九疇、軒輗、李紹之類的忠良也在李賢的推薦與英宗的提拔下得以受重用,同時對流民問題始終採取寬仁安撫政策而無嚴重失誤,天順朝的朝政表明英宗已經成熟,可謂勤政且仁德,雖無力重振明朝往日雄風,但也遠沒有把明朝敗壞到正德、萬曆的程度[72]。
憲宗時期
編輯英宗死後,兒子朱見深即位,是為明憲宗,年號成化[59]。初年為于謙冤昭雪,恢復代宗帝號。又能體諒民情,勵精圖治,儼然為一代明君。但皇帝口吃內向,因此很少廷見大臣[73][74] 。琉球、哈密、暹羅、土魯番、撒馬兒罕等國紛紛入貢。但是憲宗在位後期,好方術,終日專寵比他大19歲的宮女萬貴妃[75],並寵信宦官汪直、梁芳等人,以至奸佞當權,西廠橫恣。明憲宗還開始了皇帝直接頒詔令封官的制度,是為傳奉官。結果傳奉官氾濫,舞弊成風。直到孝宗時期這些官員才全被裁撤。宦官汪直受到憲宗的寵信,透過西廠張狂跋扈。不久後西廠被罷,但汪直依然握有大權。直到成化十八年(1482年)汪直因言官彈劾才被貶[59]。此外,他也是皇莊的始置者。該舉措事實上鼓勵了豪強兼併土地,危害不淺。成化一朝羣小當道:女寵、外戚、佞幸、奸宦、僧道共聚一堂,朋比為奸,濁亂朝政[76] 。
弘治中興
編輯憲宗死後,孝宗朱祐樘即位,改年號弘治。由於孝宗自幼生於貧寒,所以孝宗在位期間「更新庶政,言路大開」[77],使英宗朝以來奸佞當道的局面得以改觀,被譽為「中興之令主」[78]。
孝宗在位期間,先是將憲宗期間留下的一批奸佞冗官盡數罷去,逮捕治罪。並選賢舉能,將能臣委以重任[79]。孝宗勤於政事,每日兩次視朝。孝宗對宦官嚴加節制,錦衣衛.東廠也只能謹慎行事,用刑寬鬆。孝宗力行節儉,不大興土木,減免稅賦。並踐行一夫一妻制,一生除了張皇后外沒有任何妃嬪。在他的治理下,弘治一朝成為明朝中期以來形勢最好的時期之一,明史也稱孝宗「恭儉有制,勤政愛民」。孝宗的勵精圖治,使得當時明朝政治清明經濟繁榮百姓富裕天下小康,被稱為弘治中興[8]。
武宗時期
編輯弘治十八年(1505年)五月,孝宗皇帝駕崩。十五歲的皇太子朱厚照即位,是為武宗,以次年為正德元年。武宗天性聰穎,但是清代野史常說他極好逸樂,縱情於聲色犬馬[80]。劉瑾、馬永成、谷大用、魏彬、張永、丘聚、高鳳、羅祥等八位過去的東宮宦官相互勾結,是為「八虎」[81]。
八虎想盡辦法奉迎阿上,導引皇帝逸樂,殘害忠良,朝政為其所害。八虎之中的劉瑾獨攬大權,將自己的黨羽延攬入閣,還想方設法滿足武宗的玩樂需求,建造豹房供其淫亂[82][83]。但是劉瑾的專權擴權(增加西廠內行廠)也引發了朝中大臣以及其它「七虎」的不滿。最終劉瑾被捕後處以凌遲之刑。但是,武宗依然不思朝政,又開始信用佞臣江彬、錢寧,權力自東廠轉移至江彬主政之錦衣衛。
武宗為了方便自己能出宮到各處僖游,製造了一個虛構的人物:「鎮國公威武大將軍總兵官朱壽」,以朱壽身份,藉出征為名,實際上僖游為實[84]。武宗的荒游逸樂導致正德年間變亂頻生,先後發生寧夏安化王朱寘鐇謀反、山東劉六劉七民變、江西寧王朱宸濠謀反等重大事件,但先後皆遭到平定。
武宗時期王守仁得以講學,使得心學得到進一步發展,同時期武宗還擊敗韃靼小王子進犯。
正德十五年(1520年),武宗假借朱壽身份,親自俘虜已被王守仁擊敗的朱宸濠後,於班師回京途中,南直隸清江浦(江蘇淮安)泛舟取樂時落水染病。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武宗去世[85][8],剛即位的嘉靖皇帝下令將江彬抄家處死。
嘉靖時期
編輯武宗無子嗣無兄弟,最終導致孝宗一脈絕嗣[86] 。死後由孝宗弟興獻王長子朱厚熜即位,是為世宗,並且致使大明統系發生第二次小宗入為大宗的情況[i][8]。
世宗在位期間,罷黜各地鎮守太監。但是大禮議事件嚴重損害了朝政:世宗要求尊父為興獻皇帝,母為興獻皇后。但內閣首輔楊廷和、禮部尚書毛澄等權臣引宋濮安事強令明世宗尊親生父母為皇叔父母,引起明世宗的反感[j]。但是也有一些大臣紛紛迎合帝意。世宗在這些人的助長下蔑視禮法,不僅尊其父母為皇帝和皇太后,又為父親在太廟旁專立一廟祭祀,成為獻皇帝廟。又稱父親為睿宗,在武宗之上,還為父親修皇帝實錄。此為大禮議事件。大禮議引起軒然大波,朝臣中反對者均受打擊,或被罷官,或被入獄。受杖者一百八十餘人,杖死者十七人[87] 。同時,世宗奉道教,信用方士,在宮中日夜祈禱。先是將道士邵元節入京,封為真人及禮部尚書。邵死後又大寵方士陶仲文[8]。自嘉靖十三年(1534年)後世宗即不視朝。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十月,乾清宮發生宮女之變,楊金英、邢翠蓮等宮女十餘人與寧嬪王氏趁世宗熟睡之際企圖將其勒死,但未成功,此即壬寅宮變。自此之後,世宗移駕西苑,不入宮內。同時,權臣嚴嵩藉此竊權,排斥異己,結黨營私。其子嚴世蕃協助其父作惡。朝臣雖然不斷有人彈劾嚴嵩結黨營私,但均已失敗告終。世宗後期,嚴嵩年事已高,朝臣徐階開始取代嚴嵩之位。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徐階策動言官彈劾首輔大臣嚴嵩。嚴嵩辭去官職回鄉。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嚴世蕃以通倭罪被判斬刑、嚴嵩被削為民,兩年後病死[88]。
嘉靖一朝,國家外患不斷。北面韃靼部趁明朝衰弱而佔據河套。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韃靼首領俺答進犯大同,大同總兵重金收買俺答,結果俺答直接進攻京師。韃靼軍隊在北京城郊大肆搶掠之後西去,明朝軍隊在追擊過程中大敗,此為庚戌之變。由於世宗時期明朝宣布海禁,由日本浪人與中國海盜組成的倭寇與沿海居民合作走私,先並且後襲擾山東、浙江、福建與廣東等地區。朱紈、張經等將領受明廷干擾而未能平定倭寇。而後兵部尚書胡宗憲署理浙江巡撫兼浙直總督全力剿倭,招撫浙江勢力最強的汪直(後被明廷殺害)。戚繼光與俞大猷平定浙閩粵等地的倭寇,為後來隆慶開關建立好背景[89]。葡萄牙人在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開始移民澳門,但及至明亡,葡萄牙人及澳門始終為廣東布政司香山縣管轄。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朱厚熜崩於乾清宮,廟號世宗肅皇帝。唯一存活的皇子朱載坖即位,是為穆宗,年號隆慶[88]。穆宗任用能臣如高拱、徐階、張居正、海瑞等,內政形勢總體較佳。也為萬曆初年的中興奠定基礎。
嘉靖大地震
編輯嘉靖三十四年農曆臘月十二(1556年1月23日),山西、陝西和河南同時發生地震。這次地震分布在陝西、山西、河南、甘肅等地,地震波及大半個中國,有感範圍遠達福建、兩廣等地。百姓民眾因壓砸、焚溺、與飢疫而死者無法估計,其奏報有名者便達83萬有多,不知名者不可勝數。死亡人口之多幾達當時中國人口的百分之一,也是古今中外地震史上僅有的案例。這次大地震致使陝西、山西、河南等省97州受災,101個縣受害,災區面積大約28萬平方公里。地震有感範圍為5省227個縣。「餘震月動三五次者半年,未止息者三載,五年漸輕方止」。由於明代後期吏治腐敗,國庫空虛。地震發生後明朝從國庫調撥大量資金用於救災,導致明朝國庫連續兩年虧空,加上地震引發的自然災害和瘟疫導致明朝政府稅收減少,對明朝的國力和財政狀況亦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90][91]
隆慶新政
編輯穆宗即位後,即啟用在藩邸的老師高拱、張居正。隆慶初年,位處執政之首的世宗舊臣徐階策動朝官彈劾高拱,迫高拱辭官回鄉。高拱亦不甘示弱,一年後策動朝官彈劾徐階。徐階也被迫正式退休。朝廷的實際政務漸漸落到了張居正的手上。隆慶末年,高拱回朝出任內閣首輔[92][93]。
隆慶朝名臣名將薈萃,陸上與蒙古達成和議,史稱俺答封貢;海上開放民間貿易,史稱隆慶開關[9];因為這兩項措施,明朝又重現中興氣象,史稱隆慶新政。
明朝後期
編輯此時期為明末年,而萬曆是明朝由盛轉衰的轉折期[參4]。神宗前期任用張居正,推行萬曆新政,社會風尚呈現出活潑開放的新鮮氣息,史稱萬曆中興[參5]。後經過萬曆三大征平定內憂外患,粉碎日本豐臣秀吉藉由渡海攻占朝鮮進而入明的計劃,然而因為國本之爭,皇帝逐漸疏於朝政,史稱萬曆怠政,同時東林黨爭也帶來了政治混亂,光宗不久因紅丸案暴斃,熹宗繼承改元天啟,天啟年間魏忠賢閹黨禍亂朝綱,至崇禎帝即位後剷除閹黨,但閹黨倒臺後,黨爭又起,政治腐敗以及連年天災[註1][註2],導致國力衰退,最終爆發大規模民變。崇禎年間爆發「明末大鼠疫」,並傳入北京城。1644年4月25日(農曆三月十九),李自成率領的大順軍攻破北京,崇禎帝自縊於煤山,是為甲申之變。隨後吳三桂倒戈相向,滿族建立的清朝入主中原。
張居正變法
編輯隆慶六年(1572年),穆宗皇帝因中風突然駕崩,年僅九歲的皇太子朱翊鈞繼位,改元萬曆,就是明神宗,史稱萬曆皇帝[88]。由於神宗年幼,於是由太后攝政。重臣高拱由於與太后信任的宦官馮保對抗而被罷官,相反張居正得到馮保的鼎力支持。張居正輔政十年,推行改革,在內政方面,提出了「尊主權,課吏職,信賞罰,一號令」,推行考成法,裁撤政府機構中的冗官冗員,整頓郵傳和銓政。經濟上,清丈全國土地,抑制豪強地主,改革賦役制度,推行一條鞭法,減輕農民負擔[100] [101]。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全國耕種田地有三百六十六萬零七千七頃。到了弘治十五年(1502年)也只上升到四百二十二萬八千零五十八頃。而萬曆九年(1581年)經過張居正的治理後達到七百零一萬三千九百七十六頃[102] 。
軍事上,加強武備整頓,平定西南騷亂,以名將戚繼光守衛北京的重鎮薊州、以遼東李成梁安撫東北女真、以宣大王崇古、方逢時安撫韃靼,其他重臣如四川的劉顯、兩廣的殷正茂、凌雲翼、浙江的張佳胤,張居正也十分信任他們[76]。張居正還啟用潘季馴治理黃河,變水患為水利。同時張居正嚴懲貪官污吏,裁汰冗員,但他自己本身也貪污受賄[103]。張居正整頓朝正,改革體制,史稱萬曆中興[88]。
萬曆五年(1577年)年秋,張居正父親去世,按常理他需要丁憂(解職回鄉守孝三年),但張居正以為改革事業未竟,不願丁憂。他的政敵藉此大做文章,此即為奪情之爭。最後在神宗和兩太后的力挺下張居正被奪情起復(免於在家守孝),使得其改革並未被中斷。但是,這成為了他的政敵之藉口。同時,張居正利用自己的職權讓自己的兒子順利通過科舉進入翰林院。張居正死後立刻被反對改革的政敵清算。張府一些來不及退出的人被囚禁於內,餓死十餘口。生前官爵也被剝奪[88]。
萬曆時期
編輯張居正死後初期,神宗尚能保持對朝政的興趣,但不久就開始怠政。在國本之爭後,更是採取消極態度怠政。明神宗在位期間對內有東林黨爭、國本之爭與萬曆怠政等嚴重事件;對外則有萬曆三大征與後金崛起等大型戰役。萬曆一朝成為明朝由盛轉衰的轉折期[10] 。
國本之爭是貫穿於明神宗中期至晚期的重大政治事件。主要是圍繞著皇長子朱常洛與福王朱常洵(鄭貴妃所生)。神宗遲遲不立太子[104],令群臣憂心如焚。朝中上下也因此分成兩個派別。直到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朱常洛才被封為太子,朱常洵被封為福王。但是福王遲遲不離京就任藩王。直到梃擊案發生,輿論對鄭貴妃不利後,福王才離京就藩[105]。
明神宗於國本之爭對大臣極度不滿,於萬曆十五年1587年開始以不上朝作為報復,僅處理一些重要事件[106]。萬曆十五年(1587年)後,神宗就開始連續不上朝。萬曆十七年(1589年)元旦後,神宗以日食為由免去元旦朝賀,此後每年的元旦神宗再也不視朝。自萬曆十六年(1588年)後,早朝也經常看不到神宗。神宗整日在深宮中不理政事,沉浸在花天酒地之中,每年還進行選美[107]。
同時,神宗還好營建,經常大興土木。在他二十一歲時就開始籌建陵園。萬曆十七年(1589年),大理寺左評事上疏,稱神宗沉湎於酒、色、財、氣。結果被貶為民。明神宗中後期財政困難[108],因此明神宗派太監為天下礦監和稅監以充實內庫,然而礦監稅使大多假借名義搜刮民間財產,擾亂天下,同時由於深受神宗信任的遼東總兵李成梁後期的腐化墮落大肆謊報軍情,騙取軍功封賞,在軍事打擊目標上偏袒努爾哈赤所部,導致明朝末年邊患嚴重,並最終導致滿清入主中國。由於神宗不理朝政,缺官現象非常嚴重。萬曆三十年(1602年),南北兩京共缺尚書三名,侍郎十名;各地缺巡撫三名,布政使、按察使等六十六名,知府二十五名[109]。神宗委頓於上,百官黨爭於下,明廷完全陷入空轉之中。官僚隊伍中黨派林立,互相傾軋,如東林黨、宣黨、崑黨、齊黨、浙黨等名目眾多,但其所議議題卻不是如何改良朝政,只是人事佈局而已。因此明史言:「論者謂:明之亡,實亡於神宗。[110][111]」部分史學家認為明朝自此開始走向滅亡[112]。
神宗在位期間的東林黨爭也是嚴重敗壞朝綱的事件。由於朝政混亂,部分中下階官吏在政治上受到排斥,紛紛要求政治改革,並強調道德標準。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癸巳京察促成東林黨的形成,其名稱源自顧憲成創辦的東林書院。主持京察的孫鑨、李世達和趙南星,利用京察將不符他們標準和不屬於東林黨的官吏降職解僱。經過多次京察後,引起眾多反對黨如宣黨、崑黨、齊黨、浙黨等興起並與東林黨互相傾軋。自此門戶之禍堅固而不可拔,圖使朝政空轉內耗[113]。明熹宗時閹黨專權,東林黨受到嚴重打擊,直到明思宗初期才重新被啟用[105]。
在對外軍事方面,以萬曆三大征最為顯著,分別為平定蒙古哱拜叛變的寧夏之役、抗擊日本豐臣政權入侵朝鮮王朝的朝鮮之役,以及平定苗疆土司楊應龍叛變的播州之役,這三場戰爭幾乎同時發生,其性質均不相同。明朝於三戰皆勝以鞏固明朝邊疆、守護朝鮮王朝,但也消耗大量人力物力,成為國庫空虛、財政拮据的重要原因之一[114][115]。粗略統計出這八年間國家的軍事開支高達一千一百六十餘萬兩白銀。萬曆四十五年(1617年)後金努爾哈赤以「七大恨」為由反明,兩年後在薩爾滸之戰中大敗明軍,明朝至此對後金改以防禦為主的策略[105]。
明末三大案
編輯「明末三大案」指明朝末期宮廷中發生的梃擊案、紅丸案、移宮案的總稱。這三宗事件本身並不是很重要,但是卻標誌著明末紛亂和衰亡的開始,故有「三大案」之稱。明末三案萬曆晚期國本之爭的延續,使得明廷的政治鬥爭更加劇烈,也是標誌著明末衰亡的開始[116]。
- 梃擊案
梃擊案發生於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五月初四。一位名叫張差的男子手持木棍闖入皇太子朱常洛居住的慈慶宮並打傷守門宦官李鑒,後被捕。後經審問,顯示鄭貴妃與此案有關。由於當時審案人員都是浙江籍人士,而當時的浙黨領袖方從哲與鄭貴妃關係良好,因此頗受人質疑。結果當時的陝西籍刑部主事秘密審訊了張差,結果招出鄭貴妃與此確有關係。鄭貴妃見東窗事發,哀求皇太子。皇太子也請求萬曆皇帝快速了結,加之萬曆帝寵信鄭貴妃,除了張差被處決外,此案不了了之,一些主張繼續追查的官員事後都受了輕重不等的處分[117]。
- 紅丸案
光宗朱常洛在還是太子之時,就寵愛兩名李氏選侍,分別為「東李」和「西李」。其中西李最為得寵。鄭貴妃與西李暗中交結,鄭貴妃向光宗提請西李為皇后,西李提請鄭貴妃為皇太后,後因大臣反對而作罷。光宗因過度縱慾,即位五天後就得了腹瀉之疾。光宗服用了一位與鄭貴妃關係密切的太監崔文升所進的藥物,結果病情加劇。西李以侍奉為由入住光宗寢殿。八月二十九日,鴻臚寺丞李可灼獻上一顆紅丸,光宗服後獲得暫時的舒適。黃昏後再食一顆,到半夜去世。此即為紅丸案。結果,朝中謠言遍起。李可灼被罰回鄉養病。更有大量彈劾奏章要求罷免方從哲。天啟二年(1622年)四月,朝中又發生了對於紅丸案的爭論。最後方從哲仍然沒有判罪,而崔文升被貶放南京[118]。
- 移宮案
光宗去世後,西李據守乾清宮,與心腹太監魏忠賢要挾皇太子朱由校。李氏還要求官員要先將奏章給她看,再給朱由校看,導致強烈反彈。群臣也因此聯合要求西李移宮。在群臣催促下,西李不得不移出乾清宮[119][120]。後朱由校即位,年號天啟,是為熹宗。結果四年後,熹宗又封西李為康妃,次年更頒布《三朝要典》,顛倒三大案的黑白[121]。
泰昌時期
編輯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明神宗去世[122]。其長子朱常洛登基是為明光宗,年號泰昌,光宗僅在位一個月,他在登基前的七月二十二日及二十四日,倆次發內帑共計一百六十萬兩,賞賜在遼東前線明軍並重用名將熊廷弼對抗後金的崛起,緩解薩爾滸之役後前線的困境。光宗也相繼重用東林黨人使朝政轉危為安,並且罷除天下礦監稅使[116]。鄭貴妃為了攏絡明光宗,他進獻八位美女。光宗在十多年不得其父寵愛下登位,心理壓抑於是一口氣收下了八位美女。由於縱慾過度不久病倒,太監崔文升進以瀉藥,連瀉三四十次;八月二十九日,又因服用李可灼的紅丸,九月一日五更時猝死,時年39歲。
天啟時期
編輯熹宗由於幼年喪母,對乳母客氏有特殊感情。客氏與宦官魏忠賢狼狽為奸。魏忠賢因為在一次賭博中輸錢而自宮,改名為李進忠,入宮為宦官。後皇帝賜他恢復原姓,並恢復舊名忠賢。魏忠賢善於逢迎拍馬,加上與客氏互相勾結,一路快速陞遷,還成為秉筆太監。
熹宗即位早期大量啟用東林黨人,結果導致東林黨與其它黨鬥爭不斷,熹宗因此對朝政失去耐心,魏忠賢藉此機會干預政治,將反對東林黨的勢力集結,號為閹黨。天啟四年(1624年)後,閹黨控制了內閣[123]。自此之後魏忠賢更加張狂,其爪牙遍佈中央與地方。在其權勢最盛時,其養子竟能代替皇帝祭太廟。全國遍佈他的生祠,並號為九千歲後又稱九千九百歲[124]。更有閹黨的國子監生提出魏忠賢配孔子,魏忠賢父配啟聖公[125] 。魏忠賢並大肆打擊東林黨,借「梃擊、紅丸、移宮」三案為由,唆使其黨羽偽造《東林黨點將錄》[126]上報朝廷,天啟五年(1625年),熹宗下詔,燒燬全國書院。大量東林黨人入獄,甚至處死[116]。
天啟六年五月初六(1626年5月30日),北京西南隅的工部王恭廠火藥庫發生王恭廠大爆炸,造成2萬多人死傷[127] 。事發時的明朝正值內外交困、風雨飄搖之際,國家政治腐敗,宦官專權。災難的消息迅速傳遍全國後,朝野震驚,中外駭然,人心惶惶。天啟年間各種天災人禍都比不上王恭廠的破壞程度,故沈國元於《兩朝從信錄》中稱此災變「乃古今未有之變也」[128]。很多大臣認為這場大爆炸是上天對皇帝的警告,紛紛上書,要求熹宗皇帝匡正時弊,重振朝綱。皇帝不得不下了一道罪己詔,表示要痛加省醒,告誡大小臣工「務要竭慮洗心辦事,痛加反省」,希望藉此能使大明江山長治久安,萬事消弭,且下旨發府庫萬兩黃金賑災。此事後來亦被御筆太監載入明朝正史。
同年熹宗在西苑遊玩時不慎落水,一年後死去。接替熹宗的是其五弟信王朱由檢,是為思宗,年號崇禎[116]。
崇禎時期
編輯明思宗即位後,銳意改革朝政。他首先下令停建生祠,又逼客氏移居宮外。時機成熟後,思宗下令魏忠賢去鳳陽守陵。魏忠賢在前去過程中得知思宗已派錦衣衛來逮捕他,便與黨羽李朝欽一起自縊。思宗將其首級懸於河間老家。同時將客氏押到浣衣局處死。閹黨其它分子也被貶黜或處死[129][130] 。閹黨專權雖然結束,但其後朝中又黨爭不斷,思宗對朝政又開始失望。並加強集權,控制百官,信用宦官[116]。
明思宗在位期間,首先要面臨後金的外患。最初在袁崇煥的經略之下,遼東的形勢已經有所改觀。此後,後金在遼東戰場失利的情況下,改採越過長城,直接偷襲京師的方法攻明。崇禎二年(1629年)皇太極率後金大軍包圍北京城。袁崇煥回兵解圍。崇禎三年(1630年),思宗因袁崇煥不作為與個人能力低下造成時局不堪,誅殺袁崇煥[11],此後遼東局勢日益惡化。其後皇太極多番遠征蒙古,終於在六年後徹底擊敗林丹汗,取得了傳國玉璽,1636年皇太極在盛京稱帝改國號為大清公開向明朝叫板,並且陸續發起五次經長城入侵明朝直隸、山東等地區,史稱清兵入塞。當時直隸連年災荒疫疾,民不聊生[131]。遼西局勢亦日益惡化,清軍多次與明軍作戰,1640年,清軍攻打錦州,明軍大敗,次年,洪承疇投降。至此,除寧遠外,遼東地區全數陷入滿清的統治下。明朝勢力退縮至山海關[116]。
而國內也因明清小冰期氣候變冷,農業減產,爆發了全國性饑荒[132]。但是朝廷依舊加派「遼餉」,用於增加軍費。民眾苦不堪言。天啟七年(1627年),陝西澄城饑民暴動,拉開明末民變的序幕。此後民變風起雲湧,逐步集合到王嘉胤旗下,轉戰於陝晉邊區[133]。崇禎四年(1631年),王嘉胤遇害,後王自用、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等農民起義作亂。1636年,高迎祥戰死,李自成接替高迎祥成為新闖王。1641年,李自成攻陷洛陽,殺死福王朱常洵,繳獲大批糧餉。1643年十月年李自成攻破潼關,十一月佔領西安,擊潰總督孫傳庭於關中,傳庭陣亡,明朝北方最後的主力被消滅。此外,另一支張獻忠領導的義軍主要在南方發展,先是控制了湖廣地區,之後又改進攻四川,是為大西政權。但是,兩支農民義軍沒有合作,而是競爭的關係[116]。
崇禎十七年1644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市宣佈建國,國號大順,年號永昌。是年華北氣候嚴寒缺煤,李自成部得以迅速擴充攻城掠地,三月,李自成大順軍攻陷大同、宣府、居庸關,十七日已兵臨北京城下。十八日,大順軍攻克北京外城,宦官開城門迎李自成,致山海關守將吳三桂帥領五萬關寧鐵騎回救北京不及。次日凌晨,明思宗在明都北京煤山自縊[13][134],明思宗死後,自殺官員有戶部尚書倪元璐、工部尚書范景文、左都御史李邦華、左副都御史施邦曜、大理寺卿凌義渠、太常寺卿吳麟徵、左中允劉理順、刑部右侍郎孟兆祥等,駙馬都尉鞏永固全家自殺,太監自殺者以百計,戰死在千人以上。宮女自殺者三百餘人。紳生生員等七百多家舉家自殺[135]。次年明思宗堂兄弟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登基延續明廷半壁江山,是為弘光帝。
李自成攻克北京後,縱容部將在京城內不惜重刑相逼大肆搜刮明官遂失民心[136][137],又沒有及時應對駐守山海關明將吳三桂,結果吳三桂引清兵入關。四月二十一日,李自成親率部隊攻吳三桂,失敗。四月二十九日,李自成在武英殿匆匆即皇帝位,深夜便焚燒宮殿與九門城樓,向西撤退。大順軍僅在北京駐紮四十一日。之後,大順軍與清軍交戰時也連連失敗[116]。
五月初二,清攝政王多爾袞進京。為安撫漢人籠絡民心,多爾袞下令禮葬明思宗,臣民服喪三日。十月,順治帝進北京。北京開始成為清朝的都城。
南明時期
編輯李自成攻陷北京後,明朝南方皇族勢力尚存,明朝宗室於江南地區相繼成立南明諸政權,歷史上統稱為南明(1644年-1662年)。南明建立的若干政權,主要勢力有四系王為主,分別是福王弘光帝朱由崧、魯王監國朱以海、唐王隆武帝朱聿鍵與紹武帝朱聿𨮁、桂王永曆帝朱由榔等。當南明滅亡後,又有鄭成功建立的明鄭與夔東十三家軍抗清。其中吸收鄭成功等海上武裝集團的加入,率領明軍攻下被荷蘭東印度公司占據的台灣島維持最久。1662年,南明最後一位皇帝永曆帝被俘後被殺,1683年施琅的水師攻佔澎湖,奉大明為正朔的明鄭向清朝投降,明朝殘餘勢力方為清朝所消滅[參8]。
弘光政權
編輯南京是明朝的陪都,在南京明朝設有基本的(南京六部)。崇禎十七年(1644年)北京被李自成攻陷後,南明大臣意圖擁護皇族北伐。經過多次討論後由鳳陽總督馬士英與江北四鎮高傑、黃得功、劉澤清與劉良佐擁護明思宗的堂兄弟朱由崧於同年五月初三日推為監國。十二天後,朱由崧即皇帝位,以次年為弘光元年。由於南京兵部尚書史可法瞻前顧後,延誤時機,導致弘光政權基本操控在原鳳陽總督馬士英的手上。弘光政權內部由閹黨餘孽專權,朝臣間內鬥不斷,弘光帝昏庸懦弱,怠於政事,沉湎在酒色之中。弘光元年(1645年)清朝派多鐸率大軍南下南京,駐紮在淮北地區的藩將劉澤清、劉良佐降清,兵力最強的高傑被暗中已經降清的許定國誘殺,南京北邊防務空虛。清軍鋒線直指揚州城。史可法死守七日七夜,城破,史可法被殺。清軍隨後在揚州進行整十日的大屠殺,史稱揚州十日[139]。
不久之後,清軍渡江,南京不戰而降,不久弘光帝在逃亡蕪湖的路上被清兵逮捕押解到北京處死[140],不少明廷宗室也押解北京處死。清軍占南京後,進展神速,接連攻降蘇州、杭州、松江、常州等江南重鎮,並重新下達剃髮令。引發了漢族百姓的強烈反彈。先後發生了一系列等抗清起義,但都被清軍剿滅。尤其李成棟在嘉定連續三次屠殺平民最為慘烈,史稱嘉定三屠。大規模的屠城還有江陰八十一日等等[139]。
魯王監國
編輯弘光政權覆滅後,明廷宗室魯王朱以海宣佈監國於紹興,而唐王朱聿鍵則一直以浙江部份州縣及舟山群島為據點繼續抗清,在鄭芝龍等人的擁立下,於福建福州稱帝,即隆武帝。監國自居的魯王朝廷與隆武朝廷互相對抗,雙方互不承認其明朝正統地位,雙方的軍隊時常在閩浙邊界上發生衝突。時隆武二年(1646年),清軍趁明朝內訌之機開始征討浙江,由於得不到隆武朝的支援,明軍大敗,浙江各州縣被清兵攻取。永曆五年(1651年)九月,清兵攻陷舟山,魯王又在張名振、張煌言陪同下,赴廈門依靠鄭成功,不久病死在金門[139]。
隆武政權
編輯大明弘光朝廷覆滅後,在魯王朱以海宣佈監國於紹興之時,唐王朱聿鍵在鄭芝龍等人的擁立下登皇帝位於福州。
隆武帝即位後,曾聯絡各地抗清義軍,並屢議出師北伐,然受制於鄭芝龍,終無所成。首輔黃道周不得已脫離鄭芝龍去江西出師北伐,北伐軍進至廣信府,準備攻打徽州。但兵敗,黃道周被清兵逮捕,不屈而死。時魯王朱以海在浙江抗清多次要求隆武朝廷援救,但隆武朝廷要求魯王朱以海承認其正統帝位,否則不予出兵支援。隆武二年二月(1646年),清軍開始征福建與浙江。六月,魯王朱以海兵敗,漂泊海上。八月,隆武帝於汀州逃往江西時被俘後絕食而死,十一月,鄭芝龍降清,隆武朝廷亡。鄭芝龍兒子鄭成功起兵反清後,鄭芝龍被清廷囚禁。永曆十五年(1661年),鄭芝龍及其子孫家眷11人被清廷斬殺於北京菜市口[139]。
紹武政權
編輯朱聿鍵死後,其弟南明紹武帝,名朱聿𨮁在廣州受大學士蘇觀生及廣東布政使顧元鏡擁立登基稱帝。被後世史學家稱之為紹武帝,但與肇慶的永曆帝朝廷互相內訌,甚至大打出手。同年十二月十五日,李成棟導由福建攻入廣東的清兵混入城內,奪占廣州,李成棟在廣州進行大屠殺,朱聿𨮁自縊而死(一說被殺),結束了他為期一個月的皇帝生涯,史稱紹武帝[139]。
永曆政權
編輯1646年隆武帝遇害後,桂王朱由榔獲得瞿式耜、張獻忠餘部李定國、孫可望等勢力以及福建鄭成功勢力的支援於廣東肇慶稱帝[141],改元永曆[142]。迫於形勢壓力,永曆政權與張獻忠、李自成的餘部聯合抗清[143][144],一度收復湖南全境。同時各地降清的原明軍將領先後反正,如1648年正月江西提督金聲桓和副將王得仁在南昌反正[145],四月廣東提督李成棟率剪辨穿漢服在廣東全省反正,廣西巡撫耿獻忠也在梧州同梧州總兵楊有光率部反正,一時之間南方數省重歸南明控制。這掀起了南明的第一次抗清大潮[146] 。
永曆三年(1649年)後,清軍大兵壓境,湖南再度淪陷。永曆四年(1650年),清軍攻克廣州與桂林。期間,尚可喜等清軍攻下由李成棟部守衛的廣州後,屠城十日,屍橫遍地,史稱廣州屠城[147] 。永曆帝被迫退守南寧。
永曆五年(1651年),大西軍餘部孫可望等人迎永曆帝入貴州安隆所,並派劉文秀進攻四川,收復四川大部。李定國進攻廣西,攻克桂林,逼清定南王孔有德自焚[148],還直搗衡陽,擊斃清敬謹親王尼堪,並乘勢進軍廣東收復了兩廣失地[149]。鄭成功也先後在東南沿海發動攻勢並乘勢渡長江包圍南京,並一度導致清廷震動。這掀起了南明的第二次抗清大潮[150]。
但是,孫可望的日益驕橫跋扈引發永曆帝和李定國的嚴重不滿,李定國奉迎永曆帝駐蹕昆明[151]。永曆十一年(1657年),孫可望發動內鬥,大規模進攻李定國,失敗後投降清朝,西南情報盡為清朝所知[152]。永曆十三年(1659年),清軍三路入滇,永曆帝流亡緬甸首都曼德勒,被緬甸王莽達收留。永曆十五年(1661年),吳三桂逼迫緬甸國王交出永曆帝[153]。莽達之弟莽白乘機發動政變,殺死其兄後繼8月12日,莽白發動咒水之難,殺盡永曆帝侍從近衛[154]。永曆十六年(1662年),永曆帝父子及眷屬25人在昆明被吳三桂用弓弦縊死[155],同年,李定國聞訊後發病死於緬甸猛臘[156],但是緬甸果敢地區尚留明朝殘餘軍隊,尚未被清軍肅清[139]。
明鄭政權
編輯永曆被害後,全國較大規模的抗清活動就只有夔東十三家軍與在台灣的明鄭兩支了。李自成餘部在湖南抗清失敗後,轉移到川、鄂山區進行活動,在夔州府以東地區繼續抗清,稱為夔東十三家軍[157]。1662年清軍開始對其進行絞殺。1664年,夔東十三家軍抗清失敗。首領李來亨全家自焚[158] 。
鄭成功則堅持在東南沿海地區進行抗清活動。一度攻克過漳泉二府,取得過江東橋大捷、崇武大捷、海澄大捷、泉州大捷、護國嶺大捷。永曆九年清軍重兵南下,鄭成功退守廈門金門兩地。永曆十一年,鄭成功被封為延平郡王。同時,鄭成功帶領水軍向舟山群島進發。永曆十三年(1659年),鄭成功進入長江,攻佔下瓜洲、鎮江、江浦等地,包圍南京,清廷震動。之後鄭軍中清軍緩兵之計遭擊敗,被迫回到閩南大本營。永曆十四年(1660年)7月清軍大舉圍攻廈門的鄭成功,至次年春敗退,鄭軍取得廈門大捷。永曆十五年(1661年)鄭成功派兒子鄭經留守金廈,自己率部攻佔台灣。永曆十六年(1662年)鄭成功逝世[139][159],鄭成功從攻克台灣到逝世為止,僅僅統治台灣1年又數月。
鄭經從廈門來到台灣接手經營,並繼續沿用永曆年號。1663年,鄭經放棄金廈兩島。三藩之亂時鄭經乘機率兵反攻大陸,攻佔福建漳州等府縣,一度聲勢浩大,但不久敗退台灣。1681年,清康熙帝平三藩後開始著手攻打台灣。此時,鄭氏政權早已虛弱不堪,且爆發內訌。鄭經去世後,1683年,康熙帝命施琅為水師提督進攻台灣。清軍攻克澎湖列島,鄭克塽見大勢已去便剃髮投降,明廷殘餘勢力徹底滅亡[158]。從永曆十五年(1661年)4月鄭成功入台到1683年9月鄭克塽降清為止,鄭氏計在南台灣經營共23年[160] 。不過,此後台灣仍存有經常性的反清復明活動,俗諺稱台灣「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亂」。在清朝統治台灣的212年,大大小小民變事件發生116次,比如康熙時期的朱一貴、吳福生和乾隆時期的林爽文,同治時期的戴潮春等所發動的起事,但最終均以失敗告終[161]。
注釋
編輯- ^ 以一百一十戶編為一里,其中丁糧多的十戶為里長,其餘的一百戶十戶編為一甲,共十甲。每年由里長和甲首管理一里或一甲的賦稅勞役等事項。在十年中,一個裡的各個里長每年輪流當里長,一個甲的各戶每年輪流當甲首,而先後順序取決於各戶丁糧的多少。
- ^ 賦役黃冊就是戶籍登記簿冊,魚鱗圖冊就是耕地登記簿冊。
- ^ 朱元璋封6人為公爵——韓國公李善長、魏國公徐達、鄭國公常茂(常遇春的兒子,常遇春去世較早)、曹國公李文忠、宋國公馮勝、衛國公鄧愈。28位大將軍被封為侯爵:湯和、唐勝宗、陸仲亨、周德興、華雲、顧時、耿炳文、陳德、王志、鄭遇春、費聚、吳良、吳禎、趙庸、廖永忠、俞通源、華高、楊璟、康茂才、朱亮祖、傅友德、胡美、韓政、黃彬、曹良臣、梅思祖、陸聚、郭子興(已去世)等。朱元璋親定功臣位次,以徐達為首,次常遇春、李文忠、鄧愈、湯和、沐英、胡大海、馮國用、趙德勝、耿再成、華高、丁德興、俞通海、張德勝、吳良、吳禎、曹良臣、康茂才、吳復、茅成、孫興祖凡二十一人。死者像祀,生者虛位。又以廖永安、俞通海、張德勝、桑世傑、耿再成、胡大海、丁德興七人配享太廟。此位序屢經刪汰,已非洪武二年所定名單位次。
- ^ 《明史》記載徐達是病死,民間傳說為朱元璋賜死。
- ^ 一天,胡惟庸的兒子騎馬在大街上橫衝直撞,結果跌落馬下,被一輛過路的馬車壓了,胡惟庸將馬夫抓住,隨即殺死。朱元璋十分生氣。
- ^ 洪武十一年(1378年)十一月又發生了占城貢使事件。占城貢使到南京進貢,把象、馬趕到皇城門口,被守門的太監發現,報與朱元璋,朱元璋大怒,命令將左丞相胡惟庸和右丞相汪廣洋抓進監獄。但是,兩丞相不願承擔罪責,便推說接待貢使是禮部的職責,於是,朱元璋便把禮部官員也全部關了起來。
- ^ 誅十族是指九族外加門生,瓜蔓抄是指株連的範圍很廣,像瓜蔓一般蔓延到更多的人身上。
- ^ 宣宗,在皇宮內設立「內書堂」就是宦官學校。從設立內書院始,宦官讀書成為定製。
- ^ 第一次宗法的轉移,是以靖難後,建文帝不知所蹤,朱棣在南京稱帝。使得大明統續從太子朱標系轉入燕王朱棣系
- ^ 宋濮安懿王事:趙曙,即宋太宗之曾孫,商恭靖王趙元份之孫,濮安懿王趙允讓之子,後過繼給宋仁宗,由宋仁宗與曹皇后撫養,最終以太子身份繼承皇位,但這不同於明世宗入嗣明孝宗。
參考文獻
編輯引用
編輯- ^ 1.0 1.1 姜公韜. 《中國通史·明清史·第二章·明太祖的開國規模》. 九州出版社. 2010: 第40頁-第49頁. ISBN 9787510800627.
- ^ 宋濂起草,《喻中原檄》:「…宰相專權,憲台抱怨,有司毒虐,於是人心離叛,天下兵起,使我中國之民,死者肝腦塗地,生者骨肉不相保,雖因人事所致,實乃天厭其德而棄之之時也,…當此之時,天運循環,中原氣盛,億兆之中,當降生聖人,驅除胡虜,恢復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今一紀於茲,未聞有治世安民者,徒使爾等戰戰兢兢,處於朝秦暮楚之地,誠可矜閔。………」
- ^ 《明史·卷一·本紀第一》:「甲子,徐達為征虜大將軍,常遇春為副將軍,帥師二十五萬,由淮入河,北取中原。」
- ^ 《明史·卷一百二十五·列傳第第十三·徐達、常遇春》:「尋拜征虜大將軍,以遇春為副,帥步騎二十五萬人,北取中原,太祖親禡於龍江。是時稱名將,必推達、遇春。兩人才勇相類,皆太祖所倚重。」
- ^ 5.0 5.1 《明史紀事本末》(卷32):「初,師既敗,上乃下馬盤膝面南坐」。
- ^ 6.0 6.1 清·張廷玉等,《明史》(卷170):「初,大臣憂國無主,太子方幼,寇且至,請皇太后立郕王。王驚謝至再。謙颺言曰:「臣等誠憂國家,非為私計。」王乃受命。」
- ^ 7.0 7.1 《稗事彙編》記載:「用人殉葬,吾不忍也。此事宜自我止,後世勿復為。」
- ^ 8.0 8.1 8.2 8.3 8.4 《明史:一個多重性格的時代·〈第二篇 第九章 從弘治中興到正德亂局 第三篇 第十二章 嘉靖初政與大禮紛爭〉》. 第159頁-第171頁. 第211頁-第224頁.
- ^ 9.0 9.1 “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选题及简介. 復旦大學儒學文化研究中心. [2014-0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3).
- ^ 10.0 10.1 樊樹志. 《万历皇帝传》. 鳳凰出版社(原江蘇古籍出版社). 樊樹志. ISBN 9787807297956 (中文).
- ^ 11.0 11.1 《崇禎長編》卷之三十七 諭以袁崇煥付託不效,專恃欺隱,以市米則資盜,以謀款則斬師,縱敵長驅,頓兵不戰,援兵四集盡行遣散,及兵薄城下又潛攜喇麻堅請入城,種種罪惡。命刑部會官磔示依律家屬十六以上處斬,十五以下給功臣家為奴,今止流其妻妾子女及同產兄弟於二千里外,余俱釋不問。
- ^ 抱陽生《甲申朝事小計》卷六提到崇禎十六年二月北京,「大疫,人鬼錯雜。薄暮人屏不行。貿易者多得紙錢,置水投之,有聲則錢,無聲則紙。甚至白日成陣,牆上及屋脊行走,揶揄居人。每夜則痛哭咆哮,聞有聲而逐有影」。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卷七十八中說「「京師內外城堞凡十五萬四千有奇,京營兵疫,其精銳又太監選去,登陴訣羸弱五六萬人,內閹數千人,守陴不充」。
- ^ 13.0 13.1 《明史·后妃列傳·莊烈帝愍周皇后》: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暝,都城陷,帝泣語後曰:「大事去矣。」後頓首曰:「妾事陛下十有八年,卒不聽一語,至有今日。」乃撫太子、二王慟哭,遣之出宮。帝令後自裁。後入室闔戶,宮人出奏,猶雲「皇后領旨」。後遂先帝崩。帝又命袁貴妃自縊,系絕,久之蘇。帝拔劍斫其肩,又斫所御妃嬪數人,袁妃卒不殊。世祖章皇帝定鼎,諡後曰莊烈愍皇后,與帝同葬田貴妃寢園,名曰思陵。下所司給袁妃居宅,贍養終其身。
- ^ 《征服王朝的時代》〈第六章 元代的中國支配〉: 第157頁.
- ^ 15.0 15.1 姜公韜. 《中國通史·明清史·第一章·元明之際》. 九州出版社. 2010: 第9頁-第16頁. ISBN 9787510800627.
- ^ 吳晗: 《朱元璋傳》第二章
- ^ 《明史》 (卷1).
十二年春二月,定遠人郭子興與其黨孫德崖等起兵濠州。元將徹里不花憚不敢攻,而日俘良民以邀賞。太祖時年二十四,謀避兵,卜於神,去留皆不吉。乃曰:「得毋當舉大事乎?」卜之吉,大喜,遂以閏三月甲戌朔入濠見子興。子興奇其狀貌,留為親兵。戰輒勝,遂妻以所撫馬公女,即高皇后也。子興與德崖齟齬,太祖屢調護之。秋九月,元兵復徐州,李二走死,彭大、趙均用奔濠,德崖等納之。子興禮大而易均用,均用怨之。德崖遂與謀,伺子興出,執而械諸孫氏,將殺之。太祖方在淮北,聞難馳至,訴於彭大。大怒,呼兵以行,太祖亦甲而擁盾,發屋出子興,破械,使人負以歸,遂免。是冬,元將賈魯圍濠。太祖與子興力拒之。
- ^ 《明史》 (卷1).
十六年春二月丙子,大破海牙於採石。三月癸未,進攻集慶,擒兆先,降其眾三萬六千人,皆疑懼不自保。太祖擇驍健者五百人入衛,解甲酣寢達旦,眾心始安。庚寅,再敗元兵於蔣山。元御史大夫福壽,力戰死之,蠻子海牙遁歸張士誠,康茂才降。太祖入城,悉召官吏父老諭之曰:「元政瀆擾,干戈蜂起,我來為民除亂耳,其各安堵如故。賢士吾禮用之,舊政不便者除之,吏毋貪暴殃吾民。」民乃大喜過望。改集慶路為應天府,辟夏煜、孫炎、楊憲等十餘人,葬御史大夫福壽,以旌其忠。
- ^ 張廷玉(清)·《明史·卷一百三十六 ·列傳第二十四 》太祖下徽州,以鄧愈薦,召問時務。對曰:「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太祖善之。
- ^ 《明史》 (卷1).
二十三年春正月丙寅,遣汪河報之。二月壬申,命將士屯田積谷。是月,友諒將張定邊陷饒州。士誠將呂珍破安豐,殺劉福通。三月辛丑,太祖自將救安豐,珍敗走,以韓林兒歸滁州,乃還應天。夏四月壬戌,友諒大舉兵圍洪都。乙丑,諸全守將謝再興叛,附於士誠。五月,築禮賢館。友諒分兵陷吉安,參政劉齊、知府朱叔華死之。陷臨江,同知趙天麟死之。陷無為州,知州董會死之。秋七月癸酉,太祖自將救洪都。癸未,次湖口,先伏兵涇江口及南湖觜,遏友諒歸路,檄信州兵守武陽渡。友諒聞太祖至,解圍,逆戰於鄱陽湖。友諒兵號六十萬,聯巨舟為陣,樓櫓高十餘丈,綿亙數十里,旌旗戈盾,望之如山。丁亥,遇於康郎山,太祖分軍十一隊以御之。戊子,合戰,徐達擊其前鋒,俞通海以火砲焚其舟數十,殺傷略相當。友諒驍將張定邊直犯太祖舟,舟膠於沙,不得退,危甚,常遇春從旁射中定邊,通海復來援,舟驟進,水涌太祖舟,乃得脫。己丑,友諒悉巨艦出戰,諸將舟小,仰攻不利,有怖色。太祖親麾之,不前,斬退縮者十餘人,人皆殊死戰。會日晡,大風起東北,乃命敢死士操七舟,實火藥蘆葦中,縱火焚友諒舟。風烈火熾,煙焰漲天,湖水盡赤。友諒兵大亂,諸將鼓譟乘之,斬首二千餘級,焚溺死者無算,友諒氣奪。辛卯,復戰,友諒復大敗。於是斂舟自守,不敢更戰。壬辰,太祖移軍扼左蠡,友諒亦退保渚磯。相持三日,其左、右二金吾將軍皆降。友諒勢益蹙,忿甚,盡殺所獲將士。而太祖則悉還所俘,傷者傅以善藥,且祭其親戚諸將陣亡者。八月壬戌,友諒食盡,趨南湖觜,為南湖軍所遏,遂突湖口。太祖邀之,順流搏戰,及於涇江。涇江軍復遮擊之,友諒中流矢死。張定邊以其子理奔武昌。九月,還應天,論功行賞。先是,太祖救安豐,劉基諫不聽。至是謂基曰:「我不當有安豐之行。使友諒乘虛直搗應天,大事去矣。乃頓兵南昌,不亡何待。友諒亡,天下不難定也。」壬午,自將征陳理。是月,張士誠自稱吳王。冬十月壬寅,圍武昌,分徇湖北諸路,皆下。十二月丙申,還應天,常遇春留督諸軍。
- ^ 《明史》 (卷1).
二十五年春正月己巳,徐達下寶慶,湖湘平。常遇春克贛州,熊天瑞降。遂趨南安,招諭嶺南諸路,下韶州、南雄。甲申,如南昌,執大都督朱文正以歸,數其罪,安置桐城。二月己丑,福建行省平章陳友定侵處州,參軍胡深擊敗之,遂下浦城。丙午,士誠將李伯升攻諸全之新城,李文忠大敗之。夏四月庚寅,常遇春徇襄、漢諸路。五月乙亥,克安陸。己卯,下襄陽。六月壬子,朱亮祖、胡深攻建寧,戰於城下,深被執,死之。秋七月,令從渡江士卒被創廢疾者養之,死者贍其妻子。九月丙辰,建國子學。冬十月戊戌,下令討張士誠。是時,士誠所據,南至紹興,北有通、泰、高郵、淮安、濠、泗,又北至於濟寧。乃命徐達、常遇春等先規取淮東。閏月,圍泰州,克之。十一月,張士誠寇宜興,徐達擊敗之,遂自宜興還攻高郵。
- ^ 《明史》 (卷1).
二十七年春正月戊戌,諭中書省曰:「東南久罹兵革,民生凋敝,吾甚憫之。且太平、應天諸郡,吾渡江開創地,供億煩勞久矣。今比戶空虛,有司急催科,重困吾民,將何以堪。其賜太平田租二年,應天、鎮江、寧國、廣德各一年。」二月丁未,傅友德敗擴廓將李二於徐州,執之。三月丁丑,始設文武科取士。夏四月,方國珍陰遣人通擴廓及陳友定,移書責之。五月己亥,初置翰林院。是月,以旱減膳素食,復徐、宿、濠、泗、壽、邳、東海、安東、襄陽、安陸及新附地田租三年。六月戊辰,大雨,群臣請復膳。太祖曰:「雖雨,傷禾已多,其賜民今年田租。」癸酉,命朝賀罷女樂。秋七月丙子,給府州縣官之任費,賜綺帛,及其父母妻長子有差,著為令。己丑,雷震宮門獸吻,赦罪囚。庚寅,遣使責方國珍貢糧。八月癸丑,圜丘、方丘、社稷壇成。九月甲戌,太廟成。朱亮祖帥師討國珍。戊寅,詔曰:「先王之政,罪不及孥。自今除大逆不道,毋連坐。」辛巳,徐達克平江,執士誠,吳地平。戊戌,遣使致書於元主,送其宗室神保大王等北還。辛丑,論平吳功,封李善長宣國公,徐達信國公,常遇春鄂國公,將士賜賚有差。朱亮祖克台州。癸卯,新宮成。
- ^ 《明史》 (卷1).
冬十月甲辰,遣起居注吳琳、魏觀以幣求遺賢於四方。丙午,令百官禮儀尚左。改李善長左相國,徐達右相國。辛亥,祀元臣余闕於安慶,李黼於江州。壬子,置御史台。癸丑,湯和為征南將軍,吳禎副之,討國珍。甲寅,定律令。戊午,正郊社、太廟雅樂。
- ^ 《明史》 (卷1).
庚申,召諸將議北征。太祖曰:「山東則王宣反側,河南則擴廓跋扈,關隴則李思齊、張思道梟張猜忌,元祚將亡,中原塗炭。今將北伐,拯生民於水火,何以決勝?」遇春對曰:「以我百戰之師,敵彼久逸之卒,直搗元都,破竹之勢也。」太祖曰:「元建國百年,守備必固,懸軍深入,饋餉不前,援兵四集,危道也。吾欲先取山東,撤彼屏蔽,移兵兩河,破其籓籬,拔潼關而守之,扼其戶檻。天下形勝入我掌握,然後進兵,元都勢孤援絕,不戰自克。鼓行而西,雲中、九原、關隴可席捲也。」諸將皆曰善。
-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
<ref>
標籤 -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
<ref>
標籤 - ^ 明朝. 中華文化信息網. [2014-02-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13) (中文).
- ^ 中央和地方组织的变化. 中華文化信息網. [2014-0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8-13) (中文).
- ^ 整顿吏治. 中華文化信息網. [2014-0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3) (中文).
- ^ 朱元璋如何对付贪官. 2011-08-06 [2014-0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01) (中文).
- ^ 31.0 31.1 31.2 《明史:一個多重性格的時代·〈第一篇 第二章 開國制度與政治整肅〉》. 第20頁-第45頁
- ^ 《明史》 (卷72).
洪武九年汰平章政事、參知政事。正月,誅丞相胡惟庸,遂罷中書省。其官屬盡革,惟存中書舍人。
- ^ 《明史》 (卷3).
二十六年春正月戊申,免天下耆民來朝。辛酉,大祀天地於南郊。二月丁丑,晉王棡統山西、河南軍出塞,召馮勝、傅友德、常升、王弼等還。乙酉,蜀王椿來朝。涼國公藍玉以謀反,並鶴慶侯張翼、普定侯陳桓、景川侯曹震、舳艫侯朱壽、東莞伯何榮、吏部尚書詹徽等皆坐誅。己丑,頒《逆臣錄》於天下。庚寅,耕耤田。三月辛亥,代王桂率護衛兵出塞,聽晉王節制。長興侯耿炳文練兵陝西。丙辰,馮勝、傅友德備邊山西、北平,其屬衛將校悉聽晉王、燕王節制。庚申,詔二王軍務大者始以聞。壬戌,會甯侯張溫坐藍玉黨誅。
- ^ 《明史》卷七:寧獻王權,太祖第十七子。洪武二十四年封。逾二年,就藩大寧。大寧在喜峰口外,古會州地,東連遼左,西接宣府,為巨鎮。帶甲八萬,革車六千,所屬朵顏三衛騎兵皆驍勇善戰。權數會諸王出塞,以善謀稱。
- ^ 《明通鑑》卷十一:至是燕王自北平奔喪,援遺詔止之,於是諸王皆不悅,流言煽動,聞於朝廷。謂子澄曰:「先生憶昔東角門之言乎?」對曰:「不敢忘。」於是始與泰建削藩之議。
- ^ 《明鑑綱目》卷一:乃命曹國公李景隆以備邊為名,猝至開封,圍王宮,執之以歸。……乃廢橚為庶人,竄蒙化。諸子皆別徙。
- ^ 《明鑑綱目》卷二:(建文元年)夏四月,湘王柏自焚死,齊王榑、代王桂有罪,廢為庶人。柏膂力過人,握刀槊弓矢,馳馬若飛。至是有告其反者。帝遣使即訊,柏焚其宮室,彎弓躍馬,投火中死。榑累歷塞上,以武功喜,時與燕通,為府中人所告;會代郡亦上變,乃廢二王為庶人,錮榑京師,幽桂大同。
- ^ 《明鑑綱目》卷二:(建文元年)六月,岷王楩有罪,廢為庶人:西平侯沐晟奏楩不法,廢為庶人,徙漳州。
- ^ 《明太宗實錄》卷九下:己巳,上謁孝陵,欷歔感慕,悲不能止。禮畢,攬轡回營,諸王及文武群臣備法駕,奉寶璽,迎上於道,遮上馬不得行。上固拒再言,諸王及文武群臣擁上登輦,軍民耆老,萬眾夾道,俯歡呼,連稱萬歲。上不得已升輦,曰:「諸王群臣以為我奉宗廟宜,莫如予。宗廟事重,予不足,今為眾心所載,予辭弗獲,強循眾志,然宜協心輔予不逮。」遂詣奉天殿,即皇帝位,諸王暨文武群臣上表稱賀。
- ^ 商傳,「靖難之役」條目,中國大百科全書智慧藏
- ^ 41.0 41.1 41.2 《明史:一個多重性格的時代·〈第一篇 第三章 從創業到守成的轉變〉》. 第46頁-第65頁.
- ^ 42.0 42.1 姜公韜. 《中國通史·明清史·第三章·制度的更張與勢力的發揚》. 九州出版社. 2010: 第33頁-第49頁. ISBN 9787510800627.
- ^ 蔡石山著,江政寬譯,《永樂大帝:一個中國帝王的精神肖像》,中華書局,2009年11月,ISBN 978-7-101-06977-8,第八章、永樂和蒙古人,第145-146頁
- ^ 李林楠著,《永樂之治:朱棣傳》,文化發展出版社,2021年11月,ISBN 978-7-5142-3397-1,第五章、新的秩序,第3節、對東北的開拓與經略,第357-358頁
- ^ 《永寧寺記》.
永樂九年春特遣內官亦失哈等率官軍一千餘人、巨船二十五艘復至其國,開設奴兒干都司。昔遼、金疇民安故業,皆相慶曰:「□□今日復見而服矣!」遂上□朝□□□都司,而餘人上授以官爵印信,賜以衣服,賞以布、鈔,大賚而還。依土立興衛所,收集舊部人民,使之自相統屬。
- ^ 第七次下西洋為明成祖之孫明宣宗在位年間進行的。
- ^ 永乐大帝朱棣. 廣州: 中國廣州. 2006-12-14 [2014-0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21) (中文).
- ^ 《清代輯佚研究》,第39頁
- ^ 蔡石山著,江政寬譯,《永樂大帝:一個中國帝王的精神肖像》,中華書局,2009年11月,ISBN 978-7-101-06977-8,第七章、文皇帝,第123-124頁
- ^ 李林楠著,《永樂之治:朱棣傳》,文化發展出版社,2021年11月,ISBN 978-7-5142-3397-1,第七章、艱難的治世,第1節、《永樂大典》與官修經史,第528-529頁
- ^ 清·張廷玉等,《明史》(卷9):「贊曰:仁宗為太子,失愛於成誼。其危而復安,太孫蓋有力焉。即位以後,吏稱其職,政得其平,綱紀修明,倉庾充羨,閭閻樂業。歲不能災。蓋明興至是歷年六十,民氣漸舒,蒸然有治平之象矣。若乃強籓猝起,旋即削平,掃蕩邊塵,狡寇震懾,帝之英姿睿略,庶幾克繩祖武者歟。 」
- ^ (清)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卷28):「明有仁、宣,猶周有成、康,漢有文、景,庶幾三代之風焉。然高、成肇造,享國長久,六七十年之間,倉廩贍足,生齒繁殖,而兵革數起,脫劍未祀。後之哲王,但當愉愉煦煦,撫摩瘡痏,斲雕為樸,廢觚為圓,是所尚矣。語有之,承平之主,與戡亂異。假令永樂以前,施仁、宣之政,則行軍而用鄉飲;洪熙以後,用高、成之治,則無疾而食烏喙也。故餘以仁、宣之朝,專務德化,雖曰度量,蓋亦有時勢焉。」
- ^ 《萬曆野獲編》載:「我朝宣宗最嫻此戲,曾密詔蘇州知府進千個。一時語云:『促織瞿瞿叫,宣德皇帝要。』」
- ^ 《明朝小史》載:「宣宗酷好促織之戲,遣取之江南,價貴數十金。楓橋一糧長以郡督遣覓,得一最良者,用所乘駿馬易之。妻謂駿馬所易,必有異,竊視之;躍出,為雞啄死。懼,自縊死。夫歸,傷其妻,且畏法,亦自經焉。」
- ^ 明朝为何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太监帝国. 鳳凰網. 2008-08-07 [2014-0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22) (中文).
-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
<ref>
標籤 - ^ 《明通鑑·卷22》:「(張太皇太后言)皇帝年幼,豈知此輩自古禍人家國?我聽帝暨諸大臣留振,此後不得令干國事也。」
- ^ 《明史紀事本末·卷29》:「朕自在春宮,至登大位,幾二十年。爾夙夜在側,寢食弗違,保護贊輔,克盡乃心,正言忠告,裨益實多。」
- ^ 59.0 59.1 59.2 59.3 59.4 《明史:一個多重性格的時代·〈第二篇 第七章 土木之變與保衛京師 第八章 天順與成化年間的政治變亂〉》. 第46頁-第65頁.
- ^ 《明史》(卷169):「帝將親征也先,直率廷臣力諫」。
- ^ 《明史·英宗本紀》
- ^ 《明史》(卷304):「帝蒙塵,振乃為亂兵所殺。」
- ^ 《明史紀事本末·卷29·王振用事》:「(樊忠言)吾為天下誅此賊。」
- ^ 《明史紀事本末》(卷32):「軍士脫者踰山墜谷,連日饑餓,僅得達關。騾馬二十餘萬,並衣甲器械輜重,盡為也先所得。太監喜寧降於也先,盡以中國虛實告之。」
- ^ 清·張廷玉等,《明史》(卷170):「帝深納之。十月敕謙提督各營軍馬。」
- ^ 清·張廷玉等,《明史》(卷170):「寇轉至西直門,都督孫鏜禦之,亨亦分兵至,寇引退。副總兵武興擊寇彰義門,與都督王敬挫其前鋒。寇且卻,而內官數百騎欲爭功,躍馬競前。陣亂,興被流矢死,寇逐至土城。居民升屋,號呼投磚石擊寇,嘩聲動天。王竑及福壽援至,寇乃卻。相持五日,也先邀請既不應,戰又不利,知終弗可得志,又聞勤王師且至,恐斷其歸路,遂擁上皇由良鄉西去。謙調諸將追擊,至關而還。」
- ^ 清·張廷玉等,《明史》(卷170):「論功,加謙少保,總督軍務。謙曰:「四郊多壘,卿大夫之恥也,敢邀功賞哉!」固辭,不允。乃益兵守真、保、涿、易諸府州,請以大臣鎮山西,防寇南侵。」
- ^ 明·焦竑編,《國朝獻徵錄·兵部尚書於公謙傳》(卷38,王世貞書):「時復議遣使與也先和且迎太上羣臣王直等請之力上意不懌曰我非貧此位而卿等強樹焉而今復作紛紜何眾不知所對謙從容曰天位已定寧復有它言和者覬以解目前而得?備耳上顧而改容曰從汝從汝於是左都御史楊善以使往而上皇返駕」
- ^ 沈一民; 馮雪飛. 《盛世中国·明朝卷·土木之变》. 華藝出版社. 2009. ISBN 9787802520509 (中文).
- ^ 清·張廷玉等,《明史》(卷170):「景泰八年正月壬午,亨與吉祥、有貞等既迎上皇復位,宣諭朝臣畢,即執謙與大學士王文下獄。誣謙等與黃竑構邪議,更立東宮;又與太監王誠、舒良、張永、王勤等謀迎立襄王子。亨等主其議,嗾言官上之。都御史蕭惟禎定讞。坐以謀逆,處極刑。」
- ^ 《明史·英宗後紀》譽「罷宮妃殉葬,則盛德之事可法後世者矣。」
- ^ 趙毅、羅冬陽,《明英宗傳》,北京市,人民出版社,2019年7月。
- ^ 陸容《菽園雜記》記載說,憲宗每次上朝,如果准許大臣所奏之事,只說一個「是」字,以免出醜。
- ^ 朱见深《一团和气图》:皇帝作画倡和谐. 中國日報網. 2012-08-13 [2014-0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23) (中文).
- ^ 查繼佐.《罪惟錄·列傳卷2·皇后列傳》皇太后周氏曰:「彼有何美,而承恩多?」明憲宗曰:「彼撫摩吾安之,不在貌也。」
- ^ 76.0 76.1 姜公韜. 《中國通史·明清史·第四章·明朝中後期的政局》. 九州出版社. 2010: 第51頁-第71頁. ISBN 9787510800627.
- ^ 張廷玉,《明史·卷一百八十·列傳第六十八》:「當是時,帝更新庶政,言路大開。新進者爭,欲以功名自見。」
- ^ 夏燮.《明通鑑·卷40》。
- ^ 《明史·卷304·懷恩傳》:「一時正人匯進,恩之力也。」
- ^ 毛奇齡《明武宗外記》:「掣去尚寢諸所司事,遂遍遊宮中,日率小黃門爲抵蹋麴之戲,隨所駐輒飲宿不返,其入中宮及東西兩宮,月不過四五日。」
- ^ 《明史》卷三七《佞幸列傳》載「武宗日事般游,不恤國政,一時宵人並起。錢寧以錦衣幸;江彬、許泰以邊將幸;馬昂以女弟幸;禍流中外,宗社幾墟。
- ^ 《明史列傳一百九十二·宦官一·張忠傳》:「御馬太監張忠與司禮張雄、東廠張銳並侍豹房用事,時號三張,性皆凶悖。忠利大盜張茂財,結為弟,引入豹房,侍帝蹴鞠。」
- ^ 《明史列傳一百九十二·宦官一·劉謹傳》:劉謹「每奏事,必偵帝為戲弄時。帝厭之。亟麾去曰:』吾用若何事,乃溷我!』自此遂專決,不復白。」
- ^ 《明史本紀十六,武宗》載:「五年六月庚子,帝自號大慶法王,所司鑄印以進。」,「十三年九月癸丑,敕曰:「總督軍務威武大將軍總兵官朱壽親統六師,肅清邊境,特加封鎮國公,歲支祿米五千石。吏部如敕奉行。」
- ^ 《明史列傳一百八十七·方伎·吳傑傳》「正德中,武宗得疾,傑一藥而愈,即擢御醫。一日,帝射獵還,憊甚,感血疾。服傑藥愈,進一官。自是,每愈帝一疾,輒進一官,積至太醫院使,前後賜彪虎衣、繡春刀及銀幣甚厚。帝每行幸,必以傑扈行。帝欲南巡,傑諫曰:「聖躬未安,不宜遠涉。」帝怒,叱左右掖出。及駕還,漁於清江浦,溺而得疾。至臨清,急遣使召傑,比至,疾已深,遂扈歸通州。時江彬握兵居左右,慮帝晏駕己得禍,力請幸宣府。傑憂之,語近侍曰:「疾亟矣,僅可還大內。倘至宣府有不諱,吾輩寧有死所乎!」近侍懼,百方勸帝,始還京師。甫還而帝崩,彬伏誅,中外晏然,傑有力焉。」
- ^ 大太监刘瑾擅权. 中國網. 2008-04-03 [2014-0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3) (中文).
- ^ 中期的兴衰. 中國歷代帝王. [2014-0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22) (中文).
- ^ 88.0 88.1 88.2 88.3 88.4 《明史:一個多重性格的時代·〈第三篇 第十三章 世宗失道與隆萬改革 第十四章 北虜南倭問題及其解決方法〉》. 第227頁-第271頁.
- ^ 沈德符在《萬曆野獲編》中記述嘉靖末年因海內宴安,社會上書畫古玩收藏之風的興起:「嘉靖末年,海內宴安。士大夫富厚者,以治園亭,教歌舞之隙,間及古玩。」
- ^ 鄧凌原. 明朝嘉靖大地震之后. 民生周刊. [2012年第38期].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5-14).
- ^ 陕西纪念世界上死亡人数最多的华县大地震450周年. 新華網. 2006-10-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22).
- ^ 趙世明. 《高拱“尽反阶政”浅析》. 《殷都學刊》 (天水師範學院文史學院). 2008年, (01期).
- ^ 岳天雷. 高拱研究60年:回顾与展望. 國學網. [2014-03-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4).
-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
<ref>
標籤 -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
<ref>
標籤 -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
<ref>
標籤 -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
<ref>
標籤 -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
<ref>
標籤 -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
<ref>
標籤 - ^ 张居正变法与万历怠政. 鳳凰網. 2008-12-25 [2014-0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22).
- ^ 明朝历代皇帝像. 中國網. 2010-10-03 [2014-0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21) (中文).
- ^ 张居正变法与万历怠政. 天津: 北方網. 2008-11-24 [2014-02-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21) (中文).
- ^ 张居正变法与万历怠政(图). 鳳凰網. 2008-12-25 [2014-0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22) (中文).
- ^ 《明史紀事本末‧卷六七‧爭國本》:「元子嬰弱,少俟二三年舉行」
- ^ 105.0 105.1 105.2 《明史:一個多重性格的時代·〈第四篇 第十七章 神宗貪怠與東林會議〉》第327頁-第345頁。
- ^ 《明實錄·神宗實錄》卷一. "上明習政事,乾綱獨攬,予奪進退,莫可測識。晚頗厭言官,章奏概置不報。然每遇大事,未嘗不折衷群議歸之。聖裁中外,振聳四封。"
- ^ 《明史·周弘禴傳》:「十七年,帝始倦勤,章奏多留中不下。」萬曆十七年十二月大理寺左評事雒於仁寫《酒色財氣四箴疏》:「皇上之恙,病在酒色財氣也。夫縱酒則潰胃,好色則耗精,貪財則亂神,尚氣則損肝」。鄒漪《啟禎野乘》卷一《馮恭定傳》中也說到明神宗荒於酒色:「因麴櫱而驩飲長夜,娛窈窕而晏眠終日。」《明史鈔略》記載萬曆二十一年皇太后萬壽時,神宗在暖閣召見王錫爵:……上曰:「朕知道了。」錫爵又奏:「今日見了皇上,不知再見何時?」上曰:「朕也要先生每常相見,不料朕體不時動火。」爵對:「動火原是小疾,望皇上清心寡欲,保養聖躬,以遂群臣願見之望。」
- ^ 明代中后期的商业税收研究. 林楓. 2009-08-12 [2011-06-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09) (中文).
- ^ 《明神宗實錄》卷四一九,記萬曆三十四年大學士沈鯉等上言:「今吏部尚書缺已三年,左都御史亦缺一年,刑、工二部僅以一侍郎兼理,大司馬(指兵部尚書)既久在告,而左、右司馬(指兵部左、右侍郎)亦未有代匱者,禮部止一侍郎李廷機,今亦在告,戶部止有一尚書。蓋總計部院堂上官共三十一員,見缺二十四員,其久注門籍者尚不在數內。此猶可為國乎?」
- ^ 《明史·神宗本紀》
- ^ 趙翼《廿二史劄記·萬曆中礦稅之害》:「論者謂明之亡,不亡於崇禎而亡於萬曆。」清高宗在《明長陵神功聖德碑》則道:「明之亡非亡於流寇,而亡於神宗之荒唐,及天啟時閹宦之專橫,大臣志在祿位金錢,百官專務鑽營阿諛。及思宗即位,逆閹雖誅,而天下之勢,已如河決不可復塞,魚爛不可復收矣。而又苛察太甚,人懷自免之心。小民疾苦而無告,故相聚為盜,闖賊乘之,而明社遂屋。嗚呼!有天下者,可不知所戒懼哉?」
- ^ 黃仁宇. 《萬曆十五年》.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 ^ 《明史·卷224·孫鑨傳》、《明史·卷243·趙南星傳》、文秉·《定陵註略·卷三·癸巳大計》
- ^ 《明史·卷350·陳增傳》.
寧夏用兵,費帑金二百餘萬。其冬,朝鮮用兵,首尾八年,費帑金七百餘萬。二十七年,播州用兵,又費帑金二三百萬。三大征踵接,國用大匱
- ^ 《明史·卷123·王德完傳》.
近歲寧夏用兵,費百八十餘萬;朝鮮之役,七百八十餘萬;播州之役,二百餘萬
- ^ 116.0 116.1 116.2 116.3 116.4 116.5 116.6 116.7 第四篇 第十九章 天啟崇禎年間的政治亂象 第二十章 內外威脅與明朝滅亡//《明史:一個多重性格的時代》. . 第363頁-第404頁.
- ^ 《明季北略》(卷1):「科臣何士晉請窮其事,上大怒因召百官進。百官膝而前,時太子、三皇孫俱侍。上曰:昨有風癲張差突入東宮傷人,此是異事,與朕何與?外庭有許多閒說,爾等誰無父子,乃欲離間我父子耶?止將有名人張差、龐保、劉成,即時凌遲處死。其餘不許波及無辜一人。尋執太子手,示群臣曰:此兒極孝,我極愛惜他。時御史劉光復伏於眾中,喜極揚言曰:陛下極慈愛,太子極仁孝。因班聯稍後,聲頗高,上誤以為別有所爭。命中涓拿下,承旨者梃杖交下,上令押朝房待旨。怒稍夷,又以手約太子體曰:彼從六尺孤,養至今成丈夫矣。我有別意,何不於此時更置。至今長成,又何疑耶?尋誅張差於市,斃龐、劉於內庭,事遂寢。於是罷王之采官,補何士晉於外。」
- ^ 《明季北略》(卷1):「楊漣論內官崔文升用藥之誤,言帝疾法宜清補,文升反投以相反相伐之劑云云。此八月二十四日疏。九月三日,御史鄭宗周請下文升法司嚴鞫,言往歲張差之變,禍幾不測,張差之後因有文升,致先帝一旦崩逝,當寸斬之。結事惠世揚奏崔文升輕用剝伐之藥,傷損先帝。科臣台臣論之,輔臣方從哲,又何心而代擬出脫。南京太常寺少卿曹珍疏,請究醫藥奸黨陰謀,謂當與先年梃擊青宮,同一奸謀雲。南台御史傅宗皋論崔文升用藥之誤。御史馬逢皋、南御史李希孔交章劾文升用藥之故,宜正典刑。刑部主事王之采奏請復先帝之仇,論李選侍、鄭貴妃、崔文升、李可灼共一線索。禮部尚書孫慎行參方從哲、李可灼進藥之罪。吏部尚書張問達會同戶部尚書汪應蛟等公奏曰:李可灼非醫官也,一旦以紅丸輕進,而龍馭上升,罪勝誅乎?崔文升身歷提督,當可灼進紅丸之時,何不詳察,罪又在可灼上矣。上諭李可灼拿解法司究問正罪。崔文升發遣南京三年。戍可灼。御史郭如楚,論李可灼之罪。」
- ^ 《明史》(卷114):「康妃李氏,光宗選侍也。時宮中有二李選侍,人稱東、西李。康妃者,西李也,最有寵,嘗撫視熹宗及莊烈帝。光宗即位,不豫,召大臣入,帝御暖閣,憑幾,命封選侍為皇貴妃。選侍趣熹宗出曰:「欲封後。」帝不應。禮部侍郎孫如游奏曰:「今兩太后及元妃、才人謚號俱未上,俟四大禮舉行後未晚。」既而帝崩,選侍尚居乾清宮,外廷恟懼,疑選侍欲聽政。大學士劉一燝、吏部尚書周嘉謨、兵科都給事中楊漣、御史左光斗等上疏力爭,選侍移居仁壽殿。事詳一燝、漣傳。」
- ^ 《明季北略》(卷2). "予按鄭貴妃慧人也,神宗寵之,生福王;李選侍鄭黨也,光宗寵之。當光宗登極,鄭、李進美人等,遂致不起。光宗崩,李選侍猶居干清宮,欲與熹宗同居,邀封后,垂簾稱制;而楊、左等以選侍素無德,又非生母、嫡母與養母,恐有武氏之禍,必欲令選侍出干清宮,不與熹宗同居,豎議甚正,未免稍激,遂為群小所忌,而禍自此始矣。"。
- ^ 《明史》(卷114):「是時,熹宗初即位,委任司禮太監王安,故敕諭如此。久之,魏忠賢亂政。四年封選侍為康妃。五年修《三朝要典》,漣、光斗等皆得罪死,復召繼春,與前旨大異矣。久之,始卒。」
- ^ 《明實錄·神宗實錄》卷之五百九十六,七月丙申條. "上疾大漸,召英國公張惟賢、大學士方從哲、吏部尚書周嘉謨、戶部尚書李汝華、兵部尚書董嘉善、署刑部事摠督倉場尚書張問達、署工部事協理戎政尚書黃克纘、禮部右侍郎孫如游等入見於弘德殿。勉以用心辦事,大小諸臣各致詞問安。尚書周嘉謨仍以用人為請隨賜。俞允諸臣叩頭而出。上諭內閣:『朕嗣祖宗大統歷今四十八年,久因國事焦勞以致脾疾,遽不能起。有負先皇付託惟。皇太子青宮有年,實賴卿與司禮監協心輔佐。遵守祖制,保固皇圖,卿功在社稷萬世不泯。』是日,上崩。"
- ^ 《明史》(卷244):「楊漣疏劾忠賢,大中亦率同官上言:「從古君側之奸,非遂能禍人國也。有忠臣不惜其身以告之君,而其君不悟,乃至於不可救。今忠賢擅威福,結黨與,首殺王安以樹威於內,繼逐劉一燝、周嘉謨、王紀以樹威於外,近且斃三戚畹家人以樹威於三宮。深結保姆客氏,伺陛下起居;廣布傅應星、陳居恭、傅繼教輩,通朝中聲息。 人怨於下,天怒於上,故漣不惜粉身碎首為陛下陳。今忠賢種種罪狀,陛下悉引為親裁,代之任咎。恐忠賢所以得溫旨,即出忠賢手,而漣之疏,陛下且未及省覽也。陛下貴為天子,致三宮列嬪盡寄性命於忠賢、客氏,能不寒心?陛下謂宮禁嚴密,外廷安知,枚乘有言『欲人弗知,莫若弗為』,未有為其事而他人不知者。又謂左右屏而聖躬將孤立。夫陛下一身,大小臣工所擁衛,何藉於忠賢?若忠賢、客氏一日不去,恐禁廷左右悉忠賢、客氏之人,非陛下之人,陛下真孤立於上耳。」忠賢得疏大怒,矯旨切讓,尚未有以罪也。」
- ^ 呂毖:《明朝小史》。
- ^ 韓大成. 《魏忠贤传》.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7. ISBN 9787010022987 (中文).
- ^ 《明季北略》(卷2):「點將錄(阮大鋮作。獻魏奄,指為東林惡黨)天罡星托塔天王李三才、及時雨葉向高、天巧星浪子錢謙益,聖手書生文震孟、白面郎君鄭鄤、霹靂火惠世揚、鼓上蚤汪文言、大刀楊漣、智多星繆昌期等共三十六人。地煞星神機軍師顧大章、青面獸左光斗、金眼彪魏大中、旱地忽律游士任等共七十二人。」
- ^ 381年前北京王恭厂大爆炸之谜 僵尸都"裸体". 中國網. 2007-07-30 [2014-02-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8) (中文).
- ^ 明未王恭厂灾异事件分析. 中國地學期刊門戶網.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中文(中國大陸)).
- ^ 崇祯智除魏忠贤. 農村新報. 2009-03-07 [2014-0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22) (中文).
- ^ 陳時龍; 許文繼. <思宗朱由检>. 《正说明朝十六帝》. 北京: 中華書局. 2005-01-01. ISBN 9787101045499 (中文).
- ^ 抱陽生. 《甲申朝事小計·卷六》: "崇禎十六年二月北京,「大疫,人鬼錯雜。薄暮人屏不行。貿易者多得紙錢,置水投之,有聲則錢,無聲則紙。甚至白日成陣,牆上及屋脊行走,揶揄居人。每夜則痛哭咆哮,聞有聲而逐有影」。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卷七十八中說「「京師內外城堞凡十五萬四千有奇,京營兵疫,其精銳又太監選去,登陴訣羸弱五六萬人,內閹數千人,守陴不充」。"
- ^ 近代有學者認為明代末葉明神宗萬曆二十八年至明思宗崇禎十七年,進入中國歷史上第五個小冰河期,是中國歷史上最寒冷的時期。萬曆、天啟、崇禎年間,旱災變得越來越頻繁,大旱之年的比率也在增加,持續了七十年之久。最後終於導致亡國。
- ^ 陳龍正《救荒策會》。
- ^ 《明史》列傳第九曰:「長平公主,年十六,帝選周顯尚主。將婚,以寇警暫停。城陷,帝入壽寧宮,主牽帝衣哭。帝曰:『汝何故生我家!』以劍揮斫之,斷左臂;又斫昭仁公主於昭仁殿。越五日,長平主復甦。大清順治二年上書言:『九死臣妾,跼蹐高天,願髡緇空王,稍申罔極。』詔不許,命顯復尚故主,土田邸第金錢車馬錫予有加。主涕泣。逾年病卒。賜葬廣寧門外。」
- ^ 明亡後殉難人數可見諸《明史紀事本末》第八十卷;《甲申傳信錄》;《閩中紀略》國變難臣鈔
- ^ 《明季北略·卷20》:「凡拷夾百官,大抵家資萬金者,過逼二三萬,數稍不滿,再行嚴比,夾打炮烙,備極慘毒,不死不休。」。
- ^ 《懷陵流寇始終錄·卷18》:「牽魏藻德、方岳貢、丘瑜、陳演、李遇知等,勛戚冉興讓、張國紀、徐允楨、張世澤等八百人追贓助餉。」。
- ^ 引用錯誤:頁面正文含有沒有分組的
<ref>
標籤 - ^ 139.0 139.1 139.2 139.3 139.4 139.5 139.6 姜公韜. 第五章 明清之際. 《中國通史 明清史》. : 第73頁-第93頁.
- ^ 鄭達,《野史無文》記載:在北京被加以謀為不軌的罪名凌遲處死。
- ^ 邵廷寀《東南紀事》卷一於隆武元年(1645)八月下記:「遣使冊封桂世子由桹(榔)為桂王。」《嶺表紀年》卷一為「十月十日壬辰」;《明季南略》卷九《粵中立永曆》條記「以十月初十日監國,十四日丙戌即皇帝位」;道光十三年《肇慶府志》卷二十二《事紀》云:「十月十四日稱監國於肇慶。十一月十八日遂稱尊號,改元永曆,以肇慶府署為行宮。」
- ^ 南沙三餘氏《南明野史》卷下記載,定永曆為年號是「取藩封永字,又以神宗孫取歷字」,即永明王與萬曆各取一字。
- ^ 顧幀:《客滇述》「明朝三百年正統,天意必不絕亡,我(張獻忠)死,爾急歸明,毋為不義。」。
- ^ 溫睿臨:《南疆逸史·卷52》:「今蜀事不成,是天未厭明德也,我(李定國)等何可終踵敗轍,盍相與反正扶明。」
- ^ 順治三年五月兵部揭帖,見《明清檔案》第四冊,A4—115 號。參見《清世祖實錄》卷二十六。
- ^ 《南明史·第二节 李成栋以广东全省反正》. 國學導航. [2014-03-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22) (中文).
- ^ 360年前广州遭十日屠城 海幢寺兴起恰与之有关. 網易網. 2010-06-23 [2014-02-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中文).
- ^ 瞿昌文,《虞山集·卷107》:便「聚其寶玩於一室,手刃愛姬,遂閉戶,自焚死」。
- ^ 《殘明紀事》,轉引自郭影秋《李定國紀年》。
- ^ 黃宗羲:《永曆紀年》:「逮夫李定國桂林、衡陽之戰,兩蹶名王,天下震動。此萬曆戊午以來全盛天下所不能有。」。
- ^ 邵廷采:《西南紀事·卷10》:「臣定國一日未死,寧令陛下久蒙幽辱,幸稍忍待之。臣兄事可望有年,寧負友必不負君。「
- ^ 溫睿臨:《南疆逸史·卷52》。
- ^ 劉健《庭聞錄》卷三記十二月初二日,吳三桂派遣高得捷等往迎,「是日日昃,緬紿永曆曰:『晉王(李定國)至矣。今送帝出就晉王軍。』縛竹椅為肩輿舁永曆入舟,及岸,水淺舟膠,高得捷負以登岸。永曆問其名,曰:『臣平西王前鋒高得捷也。』永曆曰:『平西王,吳三桂也。今來此乎!』遂默然。初三日,永曆至舊晚坡。」
- ^ 劉健《庭聞錄》記:「七月十九日,緬酋盡殺永曆從臣。」
- ^ 康熙三十五年《雲南府志》卷五《沿革》記:吳三桂「遣固山楊珅、章京夏國相等縊永曆於篦子坡,焚其屍揚之,家屬送京。」
- ^ 康熙四十一年《永昌府志》卷二十六《雜記》載:「李定國聞永曆被執,遂死於景線。所葬之地至今寸草不生,夷人過者必稽顙跪拜而後去,有入其地者曾目擊其事雲。」
- ^ 鄧凱《求野錄》記劉文秀遺表:「我死,國事可預知。臣精兵三萬人皆在黎雅建越之間,嘗窖金二十萬,臣將郝承裔知之。臣死之後,若有倉猝,臣妻操盤匜以待,臣子御駕靮以備御。請駕幸蜀,以十三家之兵出營陝、洛,庶幾轉敗為功也。」
- ^ 158.0 158.1 从历代小朝廷的命运看台湾问题. 海疆參考. 2013-01-10 [2014-02-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25) (中文).
- ^ 查繼佐《罪惟錄》:「成功薨。病劇時,諭其弟襲舍:『輔吾少子,主東寧。』」
- ^ 黃秀政、張勝彥、吳文星. 《臺灣史·〈鄭氏王國治臺時期〉》. 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2002: 第51–P60頁. ISBN 957-11-2738-8 (中文).
- ^ 台湾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鳳凰網. 2009-02-17 [2014-02-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22) (中文).
來源
編輯- 主要參考書籍
- 《細說明朝》,黎東方,上海人民出版社,ISBN 7-208-02512-6
- 《南明史》,顧誠,中國青年出版社,ISBN 7500624085
- 其它參考書籍
- 《明史》,中華書局,ISBN 7101003273
- 《國榷》,談遷,中華書局,ISBN 7101003729
- 《明史簡述》,吳晗,中華書局,ISBN 7101047424
- 《南明史》,錢海岳,中華書局,ISBN 7101044298
- 《中國斷代史系列——明史上下》,南炳文、湯綱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ISBN 7208041261
- 《晚明史:1573-1644年》,樊樹志,復旦大學出版社,ISBN 7309037464
- 《劍橋中國明代史》,牟復禮(Frederick W. Mote)、崔瑞德(Denis Twitchett)著
- 《南明史》,司徒琳(Lynn H. Struve)
- 《國史大綱》,錢穆,中華書局,ISBN 7-100-01766-1/K‧143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錢穆,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ISBN 7-108-01528-5
- 《中國大歷史》,黃仁宇,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ISBN 7-108-01036-4/K‧231
- 《十六世紀明代中國之財政與稅收》,黃仁宇,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ISBN 7-108-01456-3/K‧334
- 《明清戰爭史略》,孫文良,江蘇教育出版社,ISBN 7534369517
- 《1644年中國社會大震盪》,孫文良、張傑,江蘇教育出版社,ISBN 7534-36983-5
- 《正說明朝十六帝》,陳時龍、許文繼,中華書局,ISBN 7-101-04549-9/K‧1968
- 《正說明朝十六臣》,王豐明,中華書局,ISBN 7-101-05077-8/K‧2228
- 《話說中國——集權與裂變》,胡敏、馬學強,上海文藝出版社,ISBN 7-5321-2805-9
- 《簡明中國歷史》,張元、李孝悌 著,龍騰文化 ISBN 957-458-522-0
- 《中國經濟通史》第七卷,吳量愷 主編,湖南人民出版社
- 《明代政治制度研究》,張治安,經聯出版事業公司 ISBN 957-08-0135-2
- 《萬曆十五年》,黃仁宇,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ISBN 7-108-00982-X/K‧211
參見
編輯
引用錯誤:頁面中存在<ref group="參">
標籤,但沒有找到相應的<references group="參" />
標籤
引用錯誤:頁面中存在<ref group="註">
標籤,但沒有找到相應的<references group="註" />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