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互助客栈/方针/存档/2006年2月

Archive 本页是Wikipedia:互助客栈/方针的存档页,这些主题讨论已经结束,并已尽可能将讨论主题移动至相关条目或页面的讨论页存档。请不要再对此页进行编辑。若您希望发起新的讨论或重新提起旧有讨论,请前往Wikipedia:互助客栈/方针

目前这个主题的提法有问题,英文版现在标题是"Computer and video games",即"电脑与视频游戏" 虽然专业游戏圈中都知道电子游戏是什么,但说电子游戏容易让人误解电脑游戏是电子游戏的一种,说TV Game又不能包含所有的游戏机、手机游戏,所以我建议参照英文版和其他语言的版本定为"电脑与视频游戏" 220.171.164.110 13:46 2006年2月1日 (UTC)

参见Template talk:Portals。--Wengier留言) 23:16 2006年2月9日 (UTC)

关与维基专用编辑软件的设想

中文维基的条目数和中文作为最多人使用的语言的现状很不匹配啊 ,中文条目数是英文的6%左右,而英文使用者是中文的35%,因此英文维基的生命力是中文维基的45倍!!! 但是如果在维基编辑方式上我们能够通过专门软件编辑,然后上传,这样就能避过网络封锁带来的不便,而且人人一开机都能编辑,查询好条目和条目情况,编辑完新条目就能上传,那么这个革新就会带来巨大的效果!!!!!! 如果有谁能够弄出来这个软件,我倡议所有的维基人捐款 这个软件采用本地编辑,结果上传,动态更新,动态查询,保持和中央数据库同步 ,这个专用软件的数据上传也可以采用代理或者p2p方式,避开网络监察(未签名的留言 Vitay讨论 | 贡献

对中国大陆的封锁我不能说太多,可以做的也不多。问题是在政府身上,我也帮助不到他们明白事实。这明显是学校教的东东,怎样都是中国政府自身的问题。抱怨也没有用。还有往后在留言后记得签名。而且常常拿自身与英文版比是没有益处,英文版是维基百科最早拥有的语言版本。条目多是必然的,怪就要怪在中国大陆政府不知搅什么来个封禁玩自闭。其实你自己将中文维基百科和英文维基百科去比是不太公平吧。中国虽然是多人,但受教育的比率远比懂英文受教育的人数低。而且英文在国际语言的地位还暂时占优,暂时,倒可能中文有一天会成为国际语言。-- 07:09 2006年2月3日 (UTC)
似乎的确如今在编辑的时候感觉不是很得心应手

Renious 23:50 2006年2月4日 (UTC)

实际上就是让软件来做代理……感觉还是找代理服务器比较容易--Skyfiler 04:36 2006年2月9日 (UTC)

关于犹太人的分类

我不理解为什么有这样一个分类。我知道在一些其他语言版本(比如英语)中有这个分类。但一般来说我们按照一个人的国籍或者出生来分,比如中国人、美国人、德国人等等,但是比如我们不分汉族人、回族人。为什么对待犹太人就要这样特别地分?我觉得这个分类不合理。尤其是许多犹太人自己并不强调自己是犹太人,这样分类的方法使我联想起纳粹强迫犹太人佩戴大卫星、使用特别名字的做法。--Wing 08:19 2006年2月6日 (UTC)

同意,应该删除这个分类。否则所有的人都应该有民族/族群上的分类。但是从遗传学上,一个人如果是混血儿,呢么应该如何分类?或者混血儿与混血儿的子女应该如何分类?因此建议还是删除的好--百無一用是書生 () 08:25 2006年2月6日 (UTC)
其实我们这类分类也不是没有,例如华人这个分类(甚至还有美籍华人等等的子分类),另外也有台湾原住民人物这个分类,其他类似的还有像匈奴人、日裔美国人、非洲裔美国人等等(其他有些按族分人的分类虽然不存在,但其实有些人物直接放到该族的分类里),我觉得其他族群也可以有这样的分类,只是目前还没作而已,混血我觉得就要看他个人认同那个族群,至于没有特别对族群认同的人就不一定要分(就像我们有职业的分类,但也是有那种没职业的人,那就不用硬要分给一个职业)至于强迫佩戴分类,我觉得应该没那么严重啦,毕竟犹太人是个事实的叙述(如果分类名有贬义的话那当然不行),就像有些人也许也不认同自己的国家,但我们还是得要给他或她一个国家的分类(举个例子,如果问伊拉克境内的库尔德族人,你是伊拉克人还是库尔德人,大概很多人会选后者吧)--ffaarr (talk) 11:47 2006年2月6日 (UTC)

从政治正确的角度来说,似乎应该删除。不过为了便于人们查找这个主题,这个分类还是有价值的。只要不是太无理的分类,我觉得应该尽量让它存在。我们也完全可以建立“满族人”这样的分类。此外,混血儿应该不是问题,可以同时放到几个分类。宋楚瑜可以放到湖南人台湾人么。--Hamham 12:42 2006年2月6日 (UTC)

在下有一些疑问,一些犹太人例如盛智文,在德国出生,加拿大长大,在香港做生意,他又没有否认自己是犹太人,我们怎样为他分类? 而且一些使用者想找著名的犹太人,例如爱恩斯坦,他们会否认为没有这分类会造成麻烦,又或重新建立呢? 应该归属于德国科学家还是美国科学家?因此,比较倾向于维持不变。--Toblerone 12:57 2006年2月6日 (UTC)

提到删除投票中去了,请到那里参加讨论。--Wing 13:24 2006年2月6日 (UTC)

维基内容专家的分类

已搬到Wikipedia talk:维基荣誉与奖励#维基专家和创作奖的分类

维基被利用作为学校教学的疑问

最近有学校教师利用维基作为学生交功课的地方,而近日就出现了一些不恰当及侵权的条目 (参看删除请求)。有没有任何方针或指引,是关于把维基作为学校教学用途? 如果全世界的学生都来维基交功课,又会怎样? --Toblerone 13:21 2006年2月6日 (UTC)

正式来讲应该没有,但站在香港的资讯科技教学趋势,现时香港很强调资讯素养,而尊重版权亦是资讯素养的其中一个重要环节。所以若有学校老师希望学生在一个强调资讯素养的环境(rather than街边的一个讨论区),维基百科的确是一个好地方,只是作为老师,个人认为,最少亦必须对维基文化有一定的认识。就如上次我在将军澳官立小学实习时的最后一课,我也在课堂上跟学生强调他们所放上网的都必须是原创,或先得到版权持有人同意。--石添小草 13:25 2006年2月6日 (UTC)
廖老师在用户页面的确有跟学生提过不得抄袭,但学生好像没怎么理会。-- tonync (talk) 01:13 2006年2月7日 (UTC)
长期来说,鼓励学生参与这般的网站,无论是对教育还是对整个人类知识的提升(别忘了这是维基成立的初衷),都是好事,因此我认为不该因为一时的麻烦就扼杀拿维基作为教学用途的可能性。更何况,因为要交作业而进来维基的学生,再怎样也是参与者,于规则上我们也没资格禁止其参与。要解决目前遇到的问题,解铃尚须系铃人,如果与学生沟通不了,跟老师沟通总行了吧?(毕竟,在课堂里他是真正对学生有禁制权力的人)只要我们先与老师理性沟通达成共识,我相信他自然有办法去对学生们作进一步的开导甚至进行实际的奖惩。但请大家注意沟通时的发言态度,人家在做的毕竟是好事,请勿将他们当作troublemaker来对待,这样只会徒增误会而已。--泅水大象 讦谯☎ 04:26 2006年2月7日 (UTC)
同意。另外应该对那些学生灌输“维基百科是多方面协同和参与写作的地方”的观念。维基百科不是班房或课堂。除了他们要对老师给的功课负责以外,也要让其他维基百科人提请删除或修改他们的条目,让他们有心理准备。当然他们也可以合理地改其他人的条目。zzz....很困 "Press" my name and Wake me up inside 04:50 2006年2月7日 (UTC)

唉!想不到这个作业计划,竟然为大家制造了不少麻烦,让我再一次向各管理员及编辑致歉!

策划这个作业前,我在维基内刚打滚了不足一个月,那时学生刚完成了电脑科的大测,这个作业是给学生一个加分的机会。我向学生提出作业时,已多次向他们重申内容必须要是原创,于农历年假前两周我已向他们多次提及作业的做法... 奈何只有部分学生真正付上时间和心机...直至呈交的当天才开工... 8.( 我为此气得半死!

毕竟在我校,学生对维基网站并不熟悉,除布置作业前向他们提及外,我就只有在学年初(去年九月)时,对他们作了个简短的介绍... 事前功夫作得不够,是为大家造成这次麻烦的一个原因。另外,我亦忽略了沙盒的功能,若能在堂上,花点时间处理沙盒,相信效果会好一点。

zzz....很困Toblerone两位亦先后给我一些建议,如:自建一个维基Server试验;分组创作;定题目进行创作... 等,都是一些好的方法。

另外,学生的语文水平不足,故不少内容的语文水准,未必能达至维基的要求。我希望各位能在这方面忍让。在我的立场而言,我深信每个人对不同方面的知识有不同程度的掌握,在这个信息时代,孩子可能对某方面知识的认识,比我们成人更深,更可能认识一些我们从未接触过的事物...只是当他们以文字表达时,未能如各位前辈般挥洒自如,恳请各位前辈对孩子们多多包容。

今次为制造的麻烦,我深信是可以避免的,希望各位能再给我和学生机会,我相信我下一次可以比今次作得更成功!在此再一次感谢各位给予小弟的宝贵意见。 -- glio 09:05 2006年2月7日 (UTC)

其实维基百科可以很好的被应用在教学上,学生可以在这里找到很多的资料。而学生在选择适当的题材及充足的资料搜集下,也可写出很好的条目,当然大前提是明白及重视版权。现时的情况,有点像第一次驾车便尝试驶进繁忙大街甚至高速公路,未有足够的认识与经验,亦会影响其他驾驶者。
引导学生适当地参与维基始终是好事。希望廖老师提醒学生,不要把个人意见加入条目,例:叉烧包洛文, 这是部分条目被管理员提出删除的理由。希望可以见到你的学生写出高水准的条目。努力! --Toblerone 09:55 2006年2月7日 (UTC)

网上有免费 wiki 网站申请,例如 http://www.free-wiki-hosting.com/ (用户使用 isgeeky.com 的子域名或由用户提供域名) --Hello World! () 10:33 2006年2月7日 (UTC)

其实有这样的情况都不是一种坏事。只要创建的条目有百科性质,及不侵犯版权就可以了。可能学生们不知道以什么主题去作条目。其实如果学生们找不到心仪的题目,可以考虑从已请求的条目中选择,来创建有百科性质的条目。--Shinjiman 12:40 2006年2月7日 (UTC)
已请求的条目中的条目会不会深了点啊|||orz -- 英仙座 12:58 2006年2月7日 (UTC)

我个人认为利用维基来交作业是一件好事,我也非常鼓励,但是必须在学生对于维基有了解的情形下,而老师对此有义务教导学生了解,何为著作权、且何种版权宣告之下是与维基可相容的。在台湾有一些大学教授会要求学生以维基或古腾堡计划来做作业。我觉得在学生对于著作权不了解的情形下,也许可以以上传古文献到维基文库,会比在维基百科上更适合,例如唐诗三百首、中国古代各朝散文、法律条文,要求学生将古文数字化当作作业,既没有版权的问题,又可以为人类文明以另一种方式保留下, 就当作那些学生侵犯他人著作权的处罚,罚他们抄书吧 XD!而维基辞典也可以作为应用,例如每人罚贡献10条成语。--KJ(悄悄话) 13:12 2006年2月7日 (UTC)

我也支持利用维基百科要求学生参与网络上的学术社群,或许初次的尝试有点规划不周延而造成结果与预期的落差,但我反倒想鼓励Glio兄别气馁,下次有机会可以再拟定更周延的方案,再接再厉。不过我有个建议,或许对于学生而言,因为本身学识程度有落差并不一定有办法顺利参与编辑方面的事务,但或许可以思考从查找资料的方向当成作业。例如,提出数个人、事、物的主题作为题目,要求学生利用维基百科这平台(或甚至整个网络环境),想办法求得答案,并且将查找的过程与心得纪录下来,这也是一种运用方式,不妨参考。--泅水大象 讦谯☎ 03:53 2006年2月8日 (UTC)
大象的意见好,他的提议除了训练运用方式以外,也可以训练学生们对版权等资料的思考和辨别。如果让他们查到维基百科的资料有错误(对一些人气不够的资料是尤其容易),然后由他们的调查结果(语文水平不足可以有其他维基人补充)来改,成功感应该都几大的。zzz....很困 "Press" my name and Wake me up inside 04:25 2006年2月9日 (UTC)

再一次感激各位对这次功课计划的意见...亦想不到大家对这次计划的看法是十分正面。这一次计划虽然不太成功,但下一次我会作出较周详的部署。我亦打算把维基计划,推介予校内不同科组的老师,让他们鼓励学生更多使用与维基相似的学术社群,深信对学生的学习及资料查找有很大帮助。 -- glio 06:23 2006年2月9日 (UTC)

“帮帮我”和“寻求帮助的维基人”

从英文维基百科搬来了一个东东:

  • {{帮帮我}}模板,新手遇到困难可以将该模板放入他们的用户页或对话页。
  • Category:寻求帮助的维基人分类,使用上面模板的用户页会自动加入这个分类,帮助新手的人可以时常看看这个分类。

大家可以再发挥发挥。--用心阁(对话页) 12:34 2006年2月7日 (UTC)

可以归纳到super1那个计划。Cybercavalier 12:50 2006年2月7日 (UTC)
让我想到小主人和小天使的游戏。呵~--KJ(悄悄话) 13:14 2006年2月7日 (UTC)
我正在构想中的中文学习中心也有一个辅导老师制,可以帮助非以中文为母语的使用者。我想到时候也可以纳进去。 --mingwangx 14:03 2006年2月7日 (UTC)

我想到一个很基本的问题:如何让新手知道而且会使用这个模板? --mingwangx 14:06 2006年2月7日 (UTC)

这个问题很简单,就是放在{{welcome}};但是这个问题也很有趣,通常需要帮忙的,都是不看{{welcome}}的。其实我觉得目前中文维基的说明档虽不完整,但对新手来说,已经足够,大家努力帮新人做了很多方便的东西,但是有些人是连看都不看的。--KJ(悄悄话) 18:38 2006年2月7日 (UTC)
是的,在英文维基的welcomeip和welcome模板就有对该模板的描述,我已经加到我们的welcomeip模板,如下:
现在,如果你是新手,你可以再这个页面输入{{helpme}},一个有经验的维基人就会前来解答你可能有的人和问题。
--用心阁(对话页) 02:03 2006年2月8日 (UTC)

业绩表

某天有个异想天开,如何刺激维基人来做管理工作?就想到也许可以做一个业绩表来做排名,参与者要自行报业绩,统计一周(或定期内)抓了几篇侵权、提报几篇快速删除、提报几篇删除、协助更换定期更新的模版次数、辅导过几位新人(非使用模板的沟通方式).....,然后依累积的业绩表名次(例如,三个月内业持续前三名),可以直接(或附加条件)获得维基奖励,这样会不会鼓励大家来做管理工作呢?--KJ(悄悄话) 18:48 2006年2月7日 (UTC)

呼吁对模板(Template)进行维护和分类,以便推广

模板是维基百科编辑中非常有用途的一个工具,可以简化条目编辑,统一条目格式等,但是现在模板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我希望通过对模板进行分类来维护和推广模板的使用,让用户更清楚什么模板是什么用途,编辑条目时有哪些模板可用。我计划将模板像条目一样进行分类,在分类名后面加“模板”两个字,例如关于“人物”的模板就分入“人物模板”Category里面,具体请参考Category talk:维基百科模板上面我的计划,并提出意见,谢谢! -无名无形 04:09:36 2006年2月9日 (UTC)

请到Wikipedia:整理工作小组维基人列表#模板分类签名,谢谢!--Isnow 10:31 2006年2月9日 (UTC)

删除模板

删除模板闹双包了,由APM使用的是自行制作的Template:Pfd并没有加入Wikipedia:模板消息/删除供使用者公开使用。而另一个是由管理员保护的删除模板Template:Afd。在此提出是因为我发现否些删除候选条目的语句可以再做些修改──如果您不想让这个页面被删除,请到删除投票列表中投反对票。想把这段改为请至该列表页面参与讨论。才发现APM所挂的模板是另外一套。--Jasonzhuocn17:27 2006年2月2日 (UTC)

参见历史,我也建议重定向。--Isnow 18:57 2006年2月2日 (UTC)
支持应该改成重定向,同一个功能(尤其如此重要的功能)不应该有两套不统一的模板,我觉得只要分成有直接写理由还没拉接写理由两种即可。--ffaarr (talk) 00:44 2006年2月3日 (UTC)
已重定向了。真得很乱,有时在提请删除时不知该贴那一个模版才对。;)-- 04:28 2006年2月3日 (UTC)
应该精简后分类并固定目前用于维护的模板,这样能让人清晰易用。--维游 (+_+) 07:07 2006年2月15日 (UTC)

用户名User:汉奸是否适当?

用户名User:汉奸看起来未违反现行用户名命名原则,但是是否适当,请各位发表看法。个人认为负面词汇的适当性很难一刀两分,有些负面词汇能够接受,有些却又令人厌恶,受个人主观的影响很大,似乎只能以专案处理。-- 百楽兔04:04 2006年2月9日 (UTC)

关于用户名可以拿到Wikipedia:更改用户名里讨论。个人认为这是用户本人的观念,只要没有冒犯或影响其他个体便可以了。例如User:我是猪是可以的,但是User:周济是猪不行。zzz....很困 "Press" my name and Wake me up inside 04:15 2006年2月9日 (UTC)
不记得有规定要求参与者不能用负面的辞汇来做为用户名,只要它不冒犯他人也不具有任何特殊的意识主张用途,以这里的案例来说,我会把该用户的作法看作是一种自嘲(尤其是该用户自己也声明他对恶搞文化有高度的兴趣)。--泅水大象 讦谯☎ 05:53 2006年2月9日 (UTC)
哈~不好意思,忘了还有Wikipedia:更改用户名可以讨论,维基的窗口太多了,常常迷路...^_^||。请哪位好心路过的管理员帮我们转转版吧,谢谢。
我知道目前的规定应该是允许这类用户名的,我只是在想,这会不会是一个潜在的漏洞而已。-- 百楽兔 13:21 2006年2月9日 (UTC)
我去点了那个橙色模板的“新消息”,找了半天才知道自己上了user:汉奸的当,呵呵。--长夜无风 13:55 2006年2月9日 (UTC)
现在的MediaWiki版本中,可以在橙色的新信息模板中按下与上一版本的差异‘您有新信息 (差异)’,总比以前就方便得多了。--Shinjiman 15:54 2006年2月13日 (UTC)

续:维基被利用作为学校教学的疑问

大家是否看得太过正面呢?我在英文维基见过类似的情况,一名香港大学的教授强迫要求学生用维基交功课,结果在一段很短的时间内出现了大量不合规格的香港条目,教授当然不会帮忙更正,却害苦了其他编辑。

大家都当过学生,都明白被迫交功课是怎样的一种情况,在那种情况下交出来的东西会对维基有益吗?可能我是个太实际的人,未能明白各种伟大的教学理想,但既然大家不能接受维基是个“民主试验场”,何以能够接受维基成为“教学试验场”呢?--邓启昌 08:38 2006年2月11日 (UTC)

我还是站在倾向强烈赞成将维基用作作业的型式之一。而最近持续在近行的条目竞赛,也是希望能够建立一个这类活动的试验计划。每个维基人上来维基,本来就是来学、来教,教学相长,只是大规模的活动,需要较完整的计划和实行方式。再说,维基不只是维基百科,还有许多其他计划,百科在内容、版权上的要求较高,但是其他计划也可以作为作业活动的平台,学生是最接近知识,也是最常在接触知识的群人,我个人认为,应该善用学生的力量。--KJ(悄悄话) 10:17 2006年2月11日 (UTC)
假如老师只是在堂上推广一下维基,我想那会是很好的事,这一点谁也不会反对,但是要求学生用维基百科来做功课呢,大家就要想清楚一点了。维基应该是自愿参与的,而不是为了他爸/妈的一个学分而被迫参与的,这完全扭曲了维基百科的意义(显然我针对的不是上面那位澳门教师,而是那个教授)。--邓启昌 11:13 2006年2月11日 (UTC)
“强迫”这个问题的确是该好好考虑的,学生也有主张作业的著作权为何的权利,但是这点我们也无法要求老师怎么做,既然身为老师,自己应该更要主动了解维基百科的著作权为何。但是如果以加分选项,让学生自由选择要不要做这项作业,就是一个可行的方案。--KJ(悄悄话) 12:52 2006年2月11日 (UTC)
我的意见(好像已讲过)是在内联网设置Wiki供学生呈交作业。目前的问题是学生未有足够技巧使用维基,也未可写出符合维基百科标准的条目,在内联网经过学习,有足够水平后,参与这里当然无任欢迎。当然,没有功课不是被迫交的。--Toblerone 13:02 2006年2月11日 (UTC)
问题的症结应该是成品的质量吧?讨论创作过程及动机似乎没有必要,即便要限制也是窒碍难行。我记得维基百科创办人在募款时说过,“知识应该是人类共有的,维基百科的成立目的除了保存知识,也是为了消除知识取得的障碍(大意如此)”。基于此目标,不论是自愿或作业,创作的成品有价值就是好作品。说句玩笑话,司马迁史记也是他的血泪之作啊(喔,我是指他创作时的心情,当然我也是想当然耳的 )。但是如果维基百科的目标是和迪士尼一样要带给大家欢笑与快乐,强迫交作业的做法当然就不适当了。-- 百楽兔 14:10 2006年2月11日 (UTC)

我来说句话吧!我会说,用维基来交功课,的确是可以的。不过,希望廖老师宽恕我坦白,若以去年我在教院读书时老师所要求的标准,那这份功课就肯定不合格。原因如下:

  1. 在要求学生利用维基百科之前,有没有为学生提供研习材料呢?维基百科的说明及互助客栈都不算是研习材料,否则我也可以给我学校的小朋友丢一本Microsoft Word的用户手册,然后让他们自己返屋企“刨”,省得我花五课时间去教他们怎样用Word。
  2. 评分标准不够清晰,而且太简单。不过他首先详列出得分的要求,这已经不错。意见如下:
    1. 内容资料详尽。这一点不够清晰。怎样为之详尽呢?以枕头这条目为例,最初的版本已经值得给2分满分,只要条目内容没有从其他书或网站抄出来的痕迹,并且补上所参考过的书目。但是,

楼上一位好像还没有完... 想不到这部分的讨论还未完,若我再搞一次,我会:

  1. 制作一个wiki服务器供学生练习使用;
  2. 分组进行(2~3人一组);
  3. 以专题研习方式进行,引导学生找出他们喜欢的主题;
  4. 教导题目必须具备的格式及要求;
  5. 除评分标准外,还必须清楚列出条目的规格;
  6. 所有创作必须先于学校服务器上测试,格式、质量皆可接受,经修改及评分后再上载于维基

我现在觉得以维基作为功课平台,其实与使用纸张作报无异,故我持中立的立场,但为免增加编辑及管理员的工作量,教师必须负上清理的责任,建议提出功课前,教师除必须具备维基使用经验,最好向维基要求一个临时管理员账号,以便清理。不过维基网站本身的理念是正面的,我亦会继续鼓励学生及其他教师使用。 -- glio 16:21 2006年2月12日 (UTC)

今天的维基百科很古怪

从早到晚到不停的断线,使我写的内容经常都要重贴。:-( --石添小草 17:11 2006年2月11日 (UTC)

好像在把某 IP 区段禁封后,就不再不停的断线了 --Hello World! () 17:58 2006年2月11日 (UTC)
呵呵,可以想象一下我们大陆维基人被封锁后的处境。我经常贴一些内容上来都要重贴两三次才能成功,有时忘记了上传前备份到记事本,上传失败后一两个小时的心血就全部白费,痛苦啊!而且速度有时象蜗牛,大条目是常常出来一半就死掉,有时实在忍受不了,我甚至有把家里的电脑砸掉的冲动。--长夜无风 09:58 2006年2月12日 (UTC)

带有国旗页面的背景色

我觉得应该加上浅黄#ffffe0浅绿#f0fff0的背景色以更好地体现出带有白色底色的国旗。参看此页(日本、塞浦路斯、格鲁吉亚。。。) --Shibo77 05:23 2006年2月12日 (UTC)

我的建议是由编辑者自行视情况及需要以HTML语法加上适当颜色的边框,例如:    。-- 百楽兔 13:02 2006年2月12日 (UTC)
美利坚联盟国#联盟国旗帜的第二面国旗底色是白色,但因为放在<gallery>(Wikipedia:图库)里,无法加上HTML语法,不知有没有什么其他好方法可解决?--Fauzty 09:36 2006年2月18日 (UTC)

中国公民可自由使用国际互联网

国务院新闻办记者会:[1][2],我觉得应该趁此机会解决被封锁的问题--百無一用是書生 () 03:37 2006年2月15日 (UTC)

方策如何,愿闻其详。-- 百楽兔06:08 2006年2月15日 (UTC)
应该再次发信给ISP,让他们再试一次,还不行的话也没办法了。--维游 (+_+) 07:00 2006年2月15日 (UTC)
我个人的看法是揾鬼信中国大陆政府,根本话只可信一成。不过希望真的可以让中国大陆的朋友们可以以合法途径自由在网上阅览资料。(真是有点天大笑话)-- 09:54 2006年2月15日 (UTC)
谎言自说一百遍就以为是事实--Hello World! () 12:17 2006年2月15日 (UTC)
我在google.cn搜寻“运输署”,也出现了“据当地法律法规和政策,部分搜索结果未予显示。”--Hello World! () 13:14 2006年2月15日 (UTC)
我同意采取一些积极的行动,但请不要有一丝一毫的乐观。我自认对中国当局还是了解的,信任他们就天真了。无论以后什么时候解封,一定是他们在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之后才有可能,决不会因为发了言说了一些自己也不相信的话进行的改正。--自由主义者 给我留言 10:25 2006年2月17日 (UTC)

信仰冲突警示

现在维基百科上有些条目和图片可能会冒犯到读者的信仰,我希望能创建一个类似下面的模版,以提示条目的内容并非是有意对特定信仰者的冒犯:

不知道是否可行?--67.15.34.252 15:12 2006年2月15日 (UTC)

反对。如果“含有明显的信仰认同”,只能说明这篇条目不NPOV--百無一用是書生 () 15:18 2006年2月15日 (UTC)
67.15.34.252能否举个例子说明有那个条目是中立性没问题但会冒犯信仰的?如果没有这样的情况我赞同shizhao的看法。--ffaarr (talk) 00:51 2006年2月16日 (UTC)
例如转贴丹麦的漫画。条目作者或许认为自己并无偏向,但是穆斯林估计已经气晕了。而且就为这条政府就可以封掉维基。《遥远的白房子》《舌头或者空空荡荡》就是前车之鉴。[3]子虚乌有 04:37 2006年2月16日 (UTC)
此外还有多马福音山上宝训等这样属于纯基督教的内容,对于其他宗教信仰而言未必就会一定接受,比如“每项重要的真理都直接关连到基督;祂是神永远计划的中心”这样的句子……即便注明是来自圣经的章节引用,很明显不适合一般的,中立的维基百科。当然,这几个例子都没有那个丹麦的漫画有代表性。--学习第一|有事找我 05:16 2006年2月16日 (UTC)
日德兰邮报事件我觉得是不错的例子,这样可以赞同这个方式。马福音的条目我觉得应该没问题,没有什么传教意味,山上宝训应该是条目品质不佳,都纯粹在引经文,可能需要一些修改。--ffaarr (talk) 06:41 2006年2月16日 (UTC)
至少目前的警告话语应该修改一下--百無一用是書生 () 07:12 2006年2月16日 (UTC)
恩……简化为“下文中的内容或观点可能会冒犯到您的信仰,敬请留意”如何?--学习第一|有事找我 10:36 2006年2月16日 (UTC)

Category:小作品类别和Category:小作品

Category:小作品类别Category:小作品有什么区别吗?为什么要分立?--mingwangx 01:00 2006年2月16日 (UTC)

我也认为这两个是重复的分类,其实不太必要。--ffaarr (talk) 12:46 2006年2月16日 (UTC)


敦促中文维基百科修改编辑规则

维基百科倡导人人可编辑,但我这个注册用户有时候却没法编辑,还要为编辑付出代价:被ZF的网络过滤系统惩罚。强烈要求中文维基百科开放所有封禁IP,同时禁止匿名用户编辑。在我看来封禁IP的做法,跟ZF封锁网络没有什么区别,愚昧而可笑。目前中国大陆而言,大部分的用户使用ADSL等动态分配IP的方式上网,封IP对之要么无效,要么殃及池鱼。

维基百科编辑主要靠的是注册用户还是匿名用户?这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Tor本来很好用,却被维基百科的可笑规则,搞得没法正常编辑,用什么指定代理,这种代理对ZF过滤系统来说,是小儿科,大陆用户用这些个指定代理,编辑冰点试试看什么效果。

另外https://secure.wikimedia.org/wikipedia/zh/ 无法访问。--farm (talk) 01:07 2006年2月18日 (UTC)

我也认为封禁IP是一件值得讨论的事。
但是,我反对禁止匿名用户编辑。匿名用户的贡献虽然不容易察觉,但是的确存在。不管维基百科的编辑主要靠的是注册用户还是匿名用户,依然要保持对匿名编辑的开放。--mingwangx 01:29 2006年2月18日 (UTC)
另外匿名用户编辑,也增加了网站管理的维护量。对于大陆用户而言,用注册帐号编辑才是“匿名”;不注册参加编辑,会记录IP,反而不匿名了。--farm (talk) 01:33 2006年2月18日 (UTC)
我以为这一问题的一部分解决,还得维基从技术上实现。封IP应只对匿名用户,注册用户就不应当受禁封IP的限制。--自由主义者 给我留言 03:31 2006年2月18日 (UTC)
  • 现时很大部分被视为破坏的ip是来自代理服务器或是来自镜相站的编辑,封禁应该是下下策。若要来自一般破坏的封禁ip,建议封禁最短时间。有意破坏的人换个ip就可上来,但是禁封却会影响那段时间其他使用该ip的人。--Jasonzhuocn...._交流 04:23 2006年2月18日 (UTC)

从上面看,这是一个技术问题。不知道 wiki 能否区分用一个 IP 上的注册用户和匿名用户。--Isnow 14:55 2006年2月18日 (UTC)


维基在台湾的社团

台湾维基人要开始筹备一个有法人地位的团体。请见台湾维基社团创立计划。目前有两个议题需要讨论:

  1. 决定社团形式(独立运作的协会或是维基媒体基金会在我国设立之国内总会),请至讨论页讨论。
  2. 决定社团名称,请至讨论页讨论。

除了讨论并决定上述这两个问题,还有下面两件事要请愿意参与社团筹备的伙伴帮忙。

  1. 如果愿意成为发起人,请:
    1. 发起人名册中签名。由于规定是台北市高雄市一定要有发起人,台湾省部分至少应有11县(市)以上有发起人,所以请在签名后注明户籍地是哪个县市。
    2. 于社团名称确定后,将身份证影印本(用红笔加注“本证仅供XXX使用”)寄给mingwangx,他的联络方式是:mingwangx (at) gmail.com
  2. 请共同撰拟申请书章程草案

另外,我可以把这个页面移到“wikipedia:”底下吗?--mingwangx 01:42 2006年2月19日 (UTC)

是不是该把相关文件及讨论移到元维基呢?--mingwangx 08:59 2006年2月19日 (UTC)
应该--百無一用是書生 () 11:54 2006年2月19日 (UTC)
已经全部移过去了。请至Wikimedia Taiwan。--mingwangx 15:09 2006年2月19日 (UTC)

因为我很少到维基媒体的其他计划去,而维基文库和维基共享资源也都是在维基百科作业有需要才会过去。所以,我不知道维基词典、维基教科书、维基语录、维基文库、维基物种、维基共享资源、维基新闻的类似这种信息交换的场地在哪里。请有在其他计划活动的伙伴,帮忙公布一下维基媒体台湾社团筹备中的消息。另,熟悉其他语言的伙伴,也请帮忙到维基百科其他语言版本去公布一下这个消息。(毕竟我们不是筹备维基百科的团体,也不是筹备中文维基的媒体。)--mingwangx 16:51 2006年2月19日 (UTC)

可不可以请管理员帮我把这段话加到公告栏里:
台湾维基人正在筹组维基媒体在台湾的全国性非营利组织。--mingwangx 21:05 2006年2月20日 (UTC)

Done!!--Jasonzhuocn...._交流 21:52 2006年2月20日 (UTC)
是不是还应该通知一下闽南语版的参与者?--百無一用是書生 () 00:43 2006年2月21日 (UTC)
KaurJmeb说她可以直接写信给他们。--mingwangx 07:21 2006年2月21日 (UTC)

从目前收集的资讯看起来,成立一个独立的社团法人是比较可行的。请各位到Wikimedia Taiwan讨论页表达意见。如果大家都支持的话,就决定要用学术文化团体而非国际团体的国内总会去做申请了。决定这件事情之后,才能够开始讨论社团的名称。
另外,发起人现在已经有7个不同县市的11位成员了,已经到达法定标准的一半,我想很快就可以找齐需要的人数。因此,请大家要赶紧帮忙填写申请书还有撰拟章程草案。--mingwangx 13:12 2006年2月21日 (UTC)

关于保护

现在半保护在所有wikipedia已经实行。另外,我提一个建议,关于多次删除的条目,我们是把它们重定向到Wikipedia:多次删除的条目。是不是应该把那个条目保护起来?例如3Q得Orz这样--百無一用是書生 () 02:08 2006年2月20日 (UTC)

赞成,另外提议可以加上指示提醒作者只能在“/temp”页修改或重新编写直至符合维基收录原则。——Stewart~恶龙 (讲讲讲!) 02:00 2006年2月21日 (UTC)

整理用户页

移動到Wikipedia:互助客栈/方针#User page濫用問題的處理——Stewart~惡龍 (講講講!) 22:10 2006年2月26日 (UTC)

整合力量 重整工作小组 I

现在越来越多人主动参与维护的工作,我认为现在是重新推动某些工作小组的时候了(部分的工作小组处于冬眠的状态)。越来越多的页面与冒出来的新任务,使得中文维基站务越来越庞大复杂,日常维护工作已经多到连管理员也不太清楚全貌,幸好有许多热心的新伙伴不断地加入成为我们的一分子。许多页面是由熟悉地维基人日复一日的维护与更新,维持了网站的运作。但,有一天我们都会离开,制度与方法需要保留下来。

目前共有9个工作小组,其中由User:ffaarrUser:kichyou所领导的小小作品提升小组维游ffaarr所参与的宣传激励工作小组最为活跃,互动最为频繁,加上过去陆续成立的兴趣小组,中文维基目前已经存在超过30个小组。本人建议重组或拆分部分的工作小组,整理前人累积的经验,唤醒冬眠的工作小组。整合中文维基百科各种专门工作的讨论页与互助客栈的相互连结(工作小组、兴趣小组、主题首页等),引导维基人参与讨论,有效的提升各页面与小组的能见度。小组需要一个负责人或召集人,主持并传承该小组的基本运作。

已对互助客栈主页做初步的修改,将人气导入各工作小组页。下一步将是重整工作小组,请提出建议,谢谢。--Jasonzhuocn...._交流 23:20 2006年2月24日 (UTC)

维基百科缺少的条目

Wikipedia:维基百科缺少的传统百科全书条目命名有点问题,因为里面所列的是传统百科全书的目录,并非全都是维基百科缺少的。这不只是小问题,因为现在已经有用户出于对这个题目的认识持续地删除已存在的条目名称。我觉得保留一份完整的目录是有意义的,这可以让我们参考传统百科全书如何安排各部分的比重、一些密切相关的条目如何互相安排、或仅仅是如何命名条目。所以我建议更改这个页面的名字,比如“供参考的传统百科全书条目”或仅仅是“传统百科条目”。如何?--Demos(Talk) 09:04 2006年2月25日 (UTC)

我也觉得应该要保持完整的名单,没有的条目会有红字表示,实在不需要删除,如果不改名,也建议要在该页面说明。--ffaarr (talk) 02:27 2006年2月26日 (UTC)
支持。--Douglasfrankfort 06:08 2006年2月28日 (UTC)

白语巴别启用

白语巴别制作完成,即刻启用。请参见Wikipedia:巴别/bc。--Jasonzhuocn...._交流 21:49 2006年2月25日 (UTC)

使用方法请参考这里的说明。--Jasonzhuocn...._交流 22:46 2006年2月25日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