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互助客栈/方针/存档/2006年11月
本页是以往讨论的存档。请勿编辑本页。若您想发起新讨论或重启现有讨论,请在当前讨论页进行。 |
存档 | ||||||||||||||||||||||||||||||||||||||||||||||||||||||||||||||||||||||||||||||||||||||||||||||||||||||||||||||||||||||||||||||||||||||||||||||||||||||||||||||||||||||||||||||||||||||||||||||||||||||||||||||||||||||||||||||||||||||||||||||||||||||||||||||||||||||||||||||||||||||||||||||||||||||||||||||||||||||||||||||||||||||||||||||||||||||||||||||
---|---|---|---|---|---|---|---|---|---|---|---|---|---|---|---|---|---|---|---|---|---|---|---|---|---|---|---|---|---|---|---|---|---|---|---|---|---|---|---|---|---|---|---|---|---|---|---|---|---|---|---|---|---|---|---|---|---|---|---|---|---|---|---|---|---|---|---|---|---|---|---|---|---|---|---|---|---|---|---|---|---|---|---|---|---|---|---|---|---|---|---|---|---|---|---|---|---|---|---|---|---|---|---|---|---|---|---|---|---|---|---|---|---|---|---|---|---|---|---|---|---|---|---|---|---|---|---|---|---|---|---|---|---|---|---|---|---|---|---|---|---|---|---|---|---|---|---|---|---|---|---|---|---|---|---|---|---|---|---|---|---|---|---|---|---|---|---|---|---|---|---|---|---|---|---|---|---|---|---|---|---|---|---|---|---|---|---|---|---|---|---|---|---|---|---|---|---|---|---|---|---|---|---|---|---|---|---|---|---|---|---|---|---|---|---|---|---|---|---|---|---|---|---|---|---|---|---|---|---|---|---|---|---|---|---|---|---|---|---|---|---|---|---|---|---|---|---|---|---|---|---|---|---|---|---|---|---|---|---|---|---|---|---|---|---|---|---|---|---|---|---|---|---|---|---|---|---|---|---|---|---|---|---|---|---|---|---|---|---|---|---|---|---|---|---|---|---|---|---|---|---|---|---|---|---|---|---|---|---|---|---|---|---|---|---|---|---|---|---|---|---|---|---|---|---|---|---|---|---|---|---|---|---|---|---|---|---|---|---|---|---|---|---|---|---|---|---|---|---|---|
| ||||||||||||||||||||||||||||||||||||||||||||||||||||||||||||||||||||||||||||||||||||||||||||||||||||||||||||||||||||||||||||||||||||||||||||||||||||||||||||||||||||||||||||||||||||||||||||||||||||||||||||||||||||||||||||||||||||||||||||||||||||||||||||||||||||||||||||||||||||||||||||||||||||||||||||||||||||||||||||||||||||||||||||||||||||||||||||||
早于10(未完成)或3(已完成)日的讨论将会由Jimmy-bot存档。 |
版权顾虑又来了
又是滨崎步音乐唱片列表。好像已经不是第一次有维基人想为每一张唱片加上配图。记得上次的共识是不应该这样做,因为这样严重影响这个条目的自由度,不配合GFDL作公有领域发布。是否应该将相关结论再做一次表决,然后写到WP:NOT?-- tonync (talk) 19:31 2006年10月28日 (UTC)
同意Tony的看法,看看那位上载资料者的用户贡献,他上载了非常多的唱片封面,都不是在自由著作权的模式下上载,我认为非常不妥。--Theodoranian|虎儿 =^-^= 20:33 2006年10月28日 (UTC)
- 我不是滨崎步的歌迷,但我赞成为每一张专辑配上插图,也支持这种唱片列表的条目存在。这是唱片封面的合理使用,是用在“介绍或宣传该张唱片”,参考英文版的条目,英语维基百科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U2 discography、The Clash discography、AC/DC discography……等。在Category:Discographies分类下可以找到一堆这样的条目。--Mike 03:44 2006年10月30日 (UTC)
- 请参考翻译自英文版的正式方针Wikipedia:合理使用准则。维基百科的宗旨是要创建内容开放的百科全书,合理使用仅是“有限度的妥协,不能凌驾于上述维基百科的宗旨。”英语维基百科条目的做法虽然可以参考,但条目毕竟不是方针政策。-- tonync (talk) 05:27 2006年10月30日 (UTC)
- Wikipedia:合理使用准则是来自英文版维基的正式方针,但U2 discography、The Clash discography、AC/DC discography是英维基上的条目,这是否可以使人想到这类条目在英维基却不抵触英维基的合理使用准则,为什么中维基却会有所抵触?不希望中维基会硬性不许这样的使用。--Onsf 18:39 2006年10月31日 (UTC)
请参照Wikipedia talk:合理使用准则的说明,我仍然认为歌手专辑列表中使用大量有著作权照片不符合理使用准则。--Theodoranian|虎儿 =^-^= 05:42 2006年11月7日 (UTC)
- 合理使用不能变滥用。若真的需要让人看到每张唱片封面,可在条目的外部链接给出唱片公司及歌迷的网站。--Ellery 23:06 2006年11月9日 (UTC)
仿效雅虎知识+
先前好像有提议,维基百科上也开设类似雅虎知识+的页面,吸引新手到来发问,从而分享知识。不知开设的进度如何?--encyclopedist (对话页) 06:52 2006年10月30日 (UTC)
- 从优良条目制度的成立到最近的新增港繁标签一事,我都体会到讨论就有很多人讨论,但要做时却没有人去做,导致经常出现“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的情况。求人不如求己,我已自行尝试建立一个Reference Desk页顶Template,欢迎到此看看(连结已修改)。 -- Kevinhksouth (Talk) 09:07 2006年10月30日 (UTC)
- 所言甚是。--encyclopedist (对话页) 15:02 2006年10月31日 (UTC)
- 那么你觉得有没有问题?如果你认为没有问题,而又没有其他人提出,我便正式建立该页了,毕竟上次讨论的共识并无任何反对声音。 -- Kevinhksouth (Talk) 15:12 2006年10月31日 (UTC)
- 支持,雅虎知识+ 给人的感觉只是一本“剪贴簿”。期望这Reference Desk计划成功!--Paparazzi(追访) 17:00 2006年11月1日 (UTC)
- (+)支持!-- 无墓孤魂 08:46 2006年11月2日 (UTC)
- (+)支持!--Gakmo (Talk) 19:30 2006年11月3日 (UTC)
- 所言甚是。--encyclopedist (对话页) 15:02 2006年10月31日 (UTC)
- (+)支持 是问什么问题也可以吗?!我试问了一个问题。 Stewart~恶龙 17:42 2006年11月6日 (UTC)
- 本来假如无人理会,我会在十万条目当日开那页冲喜一下。不过既然有心人现在帮手开了,我也没有反对。 -- Kevinhksouth (Talk) 18:05 2006年11月6日 (UTC)
- (+)支持!--Iflwlou 11:01 2006年11月7日 (UTC)
我把询问处的连结加到左边的栏去了,希望加强人气。-- tonync (talk) 03:53 2006年11月8日 (UTC)
不适当的分类建立
最近注意到一位用户User:中欧在中文维基上建立了大量完全没有实质收录内容的分类,与将很多已经在子分类中收录的条目,又加上母分类的标签在内而形成重复的现象。由于这位用户并非以中文为母语的人士,而且之前与其沟通一些编辑原则时发现其沟通度也不是很好,因此我想在此提出此情况希望大家能投以关注,并且讨论是否有必要,将此用户增建的这些无用分类快速删除。谢谢!--泅水大象 讦谯☎ 13:48 2006年11月5日 (UTC)
- 最初我以为是破坏,但中欧(讨论 | 贡献)的本意似乎是好的,因为看他的贡献,创建的都是基本的分类,如各国教育、各国经济等。不过,毕竟根据社群共识,应该把这些分类删除。也希望他能正面回应大象给他的留言。-- tonync (talk) 14:28 2006年11月5日 (UTC)
- 在这用户的讨论页看到大家对这用户的建言了,但不知为何无法找到这位用户回应方面的对话,在各留言者的讨论页皆没有找到,另外注意到User:Mosesofmason把用户页加到几个维基条目的分类中,似乎不太合理。--Onsf 18:03 2006年11月5日 (UTC)
Hi, the only empty categories I created were "Category:Economy of insert country name here" for Africa, South America and Asia; and then "Category:Education in insert country name here", again for Africa. In other words, they are just boilerplate categories. However, I will cease making these country categories. I don't want to break the 3-item rule. Sorry. Have a nice day. --McTrixie 19:11 2006年11月5日 (UTC)
添加英文著作的中文译本封面是否是地域中心?
通往奴役之路,添加简体中文译本的封面,Lecter认为“这本书有数十种译本,添加个别的图片是很地域中心的。考虑到这是一本全人类的经典著作,更该以原文、最知名的版本为主”,“图片放原文的就够了”,我认为中文wp放中文译本封面,理所应当,跟地域中心无关。--farm (talk) 08:58 2006年10月31日 (UTC)
我觉得讲“地域中心”有些夸张了,而且处理任何地域中心的最好办法,绝不是强硬的回退和删除,地域中心是完全有办法可以更正的。事实上,普通的地域中心嫌疑,只要在相应内容前面加上特定区域的定语,就可以改为公正的维基内容,关于此条目,我认为写明“中国大陆的出版的简体中文版”已经可以接受了。
但是关于此中文版封面图片的存在确实存有一些疑意,因为全文内容没有包括任何“中国”“大陆”“中文版”之类的词语,所以该张图片的存在是和文章内容几乎没有什么联系的。建议在文章内容中加入中文版《通往奴役之路》一节,对译者,译著风格,出版社,版次,发行量等做简要描述,当内容足够丰富时,甚至可作为独立条目存在。
此外,关于二人各自表现问题,以我能查到的资料来看,lecter的回退仅为两次,即使以最大的罪名来考量,也仅是有行为不当之嫌,但是其身为管理员,一些必要的谦让还是应当被提醒的。另,虽我个人更倾向支持farm的编辑行为,但其在摘要中的留言已明确违反维基礼仪,故亦有不当之处。我个人理解如此,也请各位维基人明鉴。--Ffn 14:16 2006年10月31日 (UTC)
- 为什么外文书籍的条目一定要放上某个中文译本的图片?且不说这只是在中国大陆的简体译本,就算它在全中文语系国家发行了,也不代表我们得摆上那些图片。一本书可能有几十种语言译本,但条目针对的仅是原文的内容本身和其影响,图片也理当放置一张原文的版本就够了,译本图片除了中文书名外根本无法对条目本身提供更多有用的资讯。原文和翻译是有差别的,原文是不会改变的,翻译可以有数个不同的版本,技巧和评价都有分别,放上某个译本就如同替其译本背书一般,徒增争议。另外这个简体译本的封面设计与其他各英文版和各语言的译本相较[1]实在平淡无奇,美观上也没有必要多增加这一张。Lecter 咖啡馆♨ 23:11 2006年10月31日 (UTC)
- 支持用File:The Road to Serfdom.jpg作为File:F A Hayek The Road to Serfdom.jpg的补充,有利于中文读者找到相应中文版本的书籍。
- 封面设计是否“平淡无奇,美观”不是维基采用与否的根据。
- --Isnow 11:19 2006年11月1日 (UTC)
- 到目前为止我所见到的,把这张中国大陆简体译本封面塞进条目里的用处,如果扣除掉美观,就只剩下突显这个译本一途。一本书的条目针对的是书籍本身,知名度和影响够大的书籍也才能避免条目删除投票的检验而在维基百科占据一席之地,条目本身都应该是针对这本书在全球的整体影响。要把特定地区语言的译本图片放进来,就等于你背书了这个地区语言的译本对于这本书的影响。我已经提及过,译本与原文最大的不同在于译本有技巧拙劣评价高低之分,指引读者选择某个译本不但没有必要、而且也有违背百科内容之嫌。Wikipedia:中立的观点清楚阐明维基百科属于全人类知识的集合,违犯地域中心也等同违犯中立的观点,说中文维基就该放置中文译本图片也是没有根据的。我绝非指控farm上传这张图片的用意是为了宣传,我遇过类似的争议也不是第一次了,许多人编写的内容纯粹针对中港台地区,这不表示他们有任何恶意,只不过反映了维基人的分布。但维基的这几大政策是很清楚的,你应该抱持的是中立的立场,偏向某个地区甚至是某种语言都是违反这种中立立场,我相信我所做的不是我的个人喜好,而是维基政策指明的中立精神。Lecter 咖啡馆♨ 13:09 2006年11月1日 (UTC)
- 好像言重了;)我还想建议:
- 最好能提供所有中文译本的封面
- 最好能提供所有中文译本的 ISBN号
- --Isnow 13:57 2006年11月1日 (UTC)
- 好像言重了;)我还想建议:
我想问题到这里已经很清楚了,如果有人想要再添加那张图片和其他地域中心的内容,请回答有关这些政策的疑虑,否则我会继续保持条目的世界性和百科性。Lecter 咖啡馆♨ 20:41 2006年11月1日 (UTC)
- 简单说吧:以File:F A Hayek The Road to Serfdom.jpg为中心,以File:The Road to Serfdom.jpg为补充。您还有疑虑吗?--Isnow 21:18 2006年11月1日 (UTC)
- 个人以为,以英文为中心,本身就是地域中心。中文wp要有中文特色,这是显而易见的,否则就干脆作英文条目wp的背书,有什么特色可言呢?--farm (talk) 00:39 2006年11月2日 (UTC)
- 这儿是中文维基百科,中文中心是可以接受的,可能Lecter误解了地域中心的原因。Lecter兄,你认为像灼眼的夏娜放上小说及漫画版中文版的封面是地域中心吗?--Flame 02:40 2006年11月2日 (UTC)
- 英文中心?这本书原文以英文写成、主题针对的是英美的环境、在英文世界初版、在英文世界销售最多(影响大概也最大)、批评和赞美也主要来自英文世界,仅放置一张英文的封面图片是很正常的。如果今天换做其他各语言的书籍,衡量的标准也是一样,就好像你不会希望论语的封面换上英文版一样。至于中文中心,我认为这并不存在,因为你无法假设某个中文译版能套用至全世界中文使用者,即使你能这样做,最后也一定会变成地域中心。重点在于应该以世界人的角度撰写条目,不同语言的维基百科差异则只是将那个世界性内容转换为不同的语言。由于语言使用者的地域分布差异,这种世界人的目标可能永远不会彻底实现(所以中文维基百科始终会有其地域特色存在),但不表示你就该放弃朝这个目标努力。Lecter 咖啡馆♨ 07:07 2006年11月2日 (UTC)
- 砍掉中文版本的图片就表示你已经放弃朝这个目标努力了,以削足适履来实现齐头式的平等,似乎是对此一原则太无限上纲了。这和是否为“中文资料”无关,把争议引导到何种语文被抬高与否是不当的,其实这个问题只是在撰写者资源多寡而已,换句话说,当撰写者有别的语言版本的话,我们相信他也会摆上去的。而如果因为资源多寡就停止补充的话,那维基百科也别写下去了,每个人资源都不是完整的。未命名 08:16 2006年11月2日 (UTC)
- 问题是,你举的选举条目的例子,原文会被替代的原因也是因为原来的编辑只是放了一堆条文,那种东西有放和没放差不多,万一这些条文是放在“外部链接”呢,那删除的必要性就大大降低了;至于中文版的照片,当然也可以选择另起译本一栏放在那里的处理方式,又或者要把图片缩小都可以,这种事没必要用全有全无的方式处理。未命名 12:11 2006年11月2日 (UTC)
目前参与讨论的有Ffn、Isnow、Flame、未命名、Onsf、Lecter、Farm七个人,只有Lecter一人主张不放中文译本封面。希望Lecter可以考虑一下大家的观点。--farm (talk) 11:51 2006年11月2日 (UTC)
- 以上我提及的政策问题都还没获得解决,把这张图片塞回去又代表了什么?如果觉得为了这一张图片而讨论半天没有意思,请想想难免哪天又有人把选举条目那些老东西加进来,争议还是一样发生。把中文维基百科范围界定在中文使用者,这是理所当然的(所以条目内容必须以某语言人口看的懂的方式、用词撰写,这是各语言版本的唯一差异),但把中文维基百科范围界定在某地区则是错误的,这些在中立政策和地域中心政策里都讲的很明白了。我们应该做的是除掉某地区某国籍某民族某某某的立场,以世界人的角度撰写这个条目,否则这种某某某的立场最终会毁掉中立政策。Lecter 咖啡馆♨ 17:30 2006年11月2日 (UTC)
如果需要正式的讨论此事,请lecter引用正式的方针,该图片违反了具体几款几条,再由各位继续讨论。--Ffn 18:25 2006年11月2日 (UTC)
“ | 维基百科是一个全面性的百科全书。这就是说,维基百科是一个具有一定程度的一般性及普遍性的、全人类知识的表现。 | ” |
“ | 总结我们订立这个政策的最主要原因:维基百科是一个百科全书,也就是全人类知识的集合。 | ” |
“ | 现时中文维基的用户大多也是来自中国大陆、台湾等地,所以不知不觉间我们在写文章时会变得以自己所在的地方为中心。看起来好像是客观的文字实际可能已经包含了主观的意念,而这正是与维基的中立观点政策相违。 | ” |
“ | 维基百科是一个国际协作计划,因此我们有各个语言的维基百科全书。要留意它们是按语言来区分,而不是国家或地域。所以中文维基所服务的是所有中文使用者,而不仅仅来自中国大陆、台湾等等。换言之中文使用者不一定来自某个地域。如果我们的文字带有地域中心,那么其它地方的参与者和读者在碰到这些文字时就会觉得很迷惑或困扰。 | ” |
“ | 试着把自己是某地人的身份抽离,把一切“常识”抛开,并想象自己对该题目一窍不通,从多角度用批判的眼光去阅读文字。 | ” |
最后,英文维基百科的避免英美中心:
“ | 当前许多条目由美国或欧洲的观点所写成,只不过反映了有许多美国和欧洲英语人士一起为这个计划努力,也反映了他们能够上网的人数之多。这个问题应该要透过其他国家的人们合作共同解决。人们不该添加他们自己的文化偏见,而是应该试着移除他们所发现到的任何条目里的文化偏见、或是可能让读者感觉到这种偏见的内容,这样做才能改善条目。 | ” |
依据这些政策,我认为这本书的条目应当放置的是销售最大和影响最大的原文版本的图片,中文译本的图片对于中国大陆的使用者或许重要,但若在这个条目出现那张图片,我相信我有理由移除之。另外英文维基也给了我一个灵感,我稍后会开始类似反系统性偏见的计划,平衡当前中文维基偏重中港台的现象。Lecter 咖啡馆♨ 19:42 2006年11月2日 (UTC)
- 你引用的东西,我看不出来可以作为你不允许中文译本封面图片作为补充说明的理由。类似书籍:动物庄园、一九八四。你如果继续这样絮絮叨叨,就干脆社区投票,以解决“添加英文著作的中文译本封面是否是地域中心”这个问题。--farm (talk) 00:54 2006年11月3日 (UTC)
- 我觉得放中译版封面没有严重到地域中心或不中立。毕竟还是以原文本为主,其他译本最多是补充性的。而且这里是中文版维基百科,所以用中文表达的事物(这不等同于中、港、台的事物)还是有有某种程度的重要性,这是考虑使用中文读者需求和便利,就像我介绍外国的书籍或作者,通常也会把其著作的中译版列出,因为对很多英文或其他语文不够好的中文读者来说,那才是最有用的资讯。(我们应假设读者是初学者,且对英语一窍不通)不过这些中文相关资源的部分应该是作为补充参考之用,而不是条目的主体部分。
如果说放了照片会独厚某种翻译版本或替他背书,我觉得并没有这么严重,一方面在介绍中并没有说“这种译本是最好的”这样的话(但的确该补上,类似它是某地某种语言的一种译本这样的说明),一方面我觉得主要只是照片取得上的问题而已(刚好没有其他地区的人放上中文译本),就像如果有人在某个动物的条目上,放了他家宠物的照片,只要照得不差不像是宣传照,也不能说它独厚某只动物而不中立或地域中心一样。
当然如果是条目主要内容仅仅偏重某个地方的观点那就不好了,也非常支持lector进行的计划,来补强许多条目观点的不足之处。--ffaarr (talk) 01:40 2006年11月3日 (UTC)
- Lecter兄说:“我们应该做的是除掉某地区某国籍某民族某某某的立场,以世界人的角度撰写这个条目,否则这种某某某的立场最终会毁掉中立政策。”恕我说一句,我怎么觉得最有这个立场的好像是兄台。这个时候是不是要引慧能的那首禅诗?未命名 02:20 2006年11月3日 (UTC)
- 这里我想到一点要补充,我和其他不赞同删除的朋友的看法不同,我对于“这是中文维基,中文维基就要……”的想法也颇不认同(在其他讨论中一向如此),在我看来,要删要留,和各位讲的关系不大。在这个案例中,如果要我赞成删除,我会说是因为该书封面实在太丑了;如果赞成留下来,是因为可以提供一项资讯,盖不独中文版本,假若我有非洲ooxx语的封面我也很乐于摆上来。但目前整体而言,目前我是支持留下,只不过如果我们都认同译本是衍生品的话,摆的地方、照片大小都值得商榷。未命名 03:03 2006年11月3日 (UTC)
- 我建议你看待规范界限时,不要把它想成这条界限是质的区分,很多时候规范所要阐明的是量的不同。所以你认为你看明白了这个规范,而这个规范“清清楚楚”地解释了某事,但事实上规范都是解释上的问题。
- 我举一个之前我之前写的有关中国历史领域常会遇到的问题:“我在叙述某个中国历史上的人物,究竟要如何介绍他的背景?”用某人是“中国唐朝人”和某人是“唐朝人”哪个比较地域中心?这绝对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回答的出来的。
- 其次,技术性来讲,某人写了某句地域中心的句子“某事件是我们中国……”,这时候你是要把整句删掉呢?还是删掉“我们”这两个字就好了?这个选择就不是如你引用的规范那么绝对了。未命名 04:51 2006年11月3日 (UTC)
其实问题很简单,Lecter认为英文著作条目的中文译本封面是以地域为中心,而Farm认为没有违反规则,因为两个人意见不一,所以Farm拿到这里来讨论。通过讨论,绝大部分人都认为英文著作条目的中文译本封面并不是以地域为中心,而赞同保留该封面图片。这个讨论跟修改规则无关,只是大家对规则的理解不同而已。--farm (talk) 06:58 2006年11月3日 (UTC)
明确我个人的一些观点1.讨论的主题是添加这张图片是否为地域中心,而不应与这张图片究竟应该不应该在这个条目内出现混淆;2.我仍旧重申我上面的观点,我个人认为这不是地域中心,而即便为地域中心,处理任何地域中心的最好办法,绝不是强硬的回退和删除,地域中心是完全有办法可以更正的。事实上,普通的地域中心嫌疑,只要在相应内容前面加上特定区域的定语,就可以改为公正的维基内容;3.我承认维基目前的方针仍不健全,但我对lecter给出的上面的正式方针的参照深表遗憾。4.请lecter解释,中文wiki圣经条目是否应只用希伯来文封面而不能用中文封面,英文wiki孙子兵法条目是否应只用中文封面而不能用英文封面,英文wiki中非英文名著条目几乎都使用的英文封面,是不是全部都是地域中心,类似的歌曲、电影、电脑游戏等是不是全都地域中心。5.一本书存在过,就意味书中蕴涵的知识的存在,任何版本的语言仅为其简单的存在形式而已,如果单纯取出某种存在形式而以地域中心定罪的话,那任何条目的描述都应是死板的,形式唯一的,不可变化的。6.该书的中文版如果单独建立条目的话(在此不考虑其重要性等其他方面的原因),是否也应该以地域中心的罪名而被删除。
lecter我认为你的选择方向有些失误,你开始应该以重要性不足为由提请删除的。建议farm开投票解决此事。--Ffn 11:52 2006年11月3日 (UTC)
- 这和99%的大陆读者是读中文版无关,就算是全宇宙的人都读中文版也和这个争议无关,我认为这样会把事情混淆,这种解释也难怪lecter会想删掉。未命名 12:16 2006年11月3日 (UTC)
- 只有删除英文图片换上中文图片才可能不符上列的维基原则,而补充图片则恰恰相反,使条目介绍更国际性,更不偏向地域中心,只许贴英文图片本来就是一种地域中心。--Onsf 09:21 2006年11月4日 (UTC)
- 对不起,在此插个话。就我与Lecter兄多次沟通的经验,我想很白话的揣摩Lecter兄的看法。
1.Lecter兄坚持翻译其他语言维基条目时,条目里的所有内容最好全数按照原来语言版本(如英语维基)。
2.Lecter兄认为,如果条目中因中文维基关系多加上中国或台湾或香港叙述(即使是一张图片),都是地域中心。
3.Lecter稍早:“平衡当前中文维基偏重中港台的现象”的看法,即是希望所有条目都不可以偏重华人地区的叙述。
4.Lecter兄认为,中文维基是要给世界各国看的,最好别因中文语言之不同增删内容,更要想像“所有维基人”都要看得懂中文。
这几个月,我已经多次为了这几点与Lecter争执多次,渐渐地,也因为Lecter的贡献和突出表现,渐趋软化我的原本坚持立场。事实上,我到现在还搞不懂,Lecter所坚持的这几点,到底是不是正确?比方,在无政府主义条目中,我曾适度加入英文维基没有的“中国无政府主义”发展历史与现况,也是以地域中心遭Lecter兄劝退并另立中国无政府主义条目。对此,我曾经以日文特色条目铅笔做比喻,实际上,该条目上,有很大篇幅是介绍日本的铅笔历史,而从来没有人去质问此特色条目的地域中心问题。倘使照Lecter的逻辑,该日本铅笔条目的日本相关这些内容,大概是要另立日本铅笔历史条目。--winertai 15:33 2006年11月6日 (UTC)
- 我支持使用原版语言的书籍封面,这就如同我们写人物条目,应该标注该人所在国家语言的拼写方法一样。而且如果使用中文版封面,我觉得反而更造成了语言不平等。如果使用中文封面,那么也应该把其他语言的封面同时展现才是中立。然而大多数情况,一个条目中用了很多个封面图片,又会造成版权问题。因此使用原版封面是最好的途径,何况著作的封面对条目的辅助作用实在有限--百無一用是書生 (☎) 09:03 2006年11月10日 (UTC)
- 我对书生的见解,稍稍不能认同。其实这边讨论的重点并不是何种语言封面中不中立或好不好的问题,而是“使用了,就一定是地域中心吗?”的方针解释。试想,英文维基写某中文著作,用了英文翻译本的封面,我想就不会有太多人质疑“地域中心”,这是比较诡谲的地方。用另一种例子来说明,假使介绍某挪威文的著作的条目,第一,没有挪威文封面的合乎版权封面,第二,中文翻译的著作封面又很漂亮,难道这时候取中文著作封面舍英文著作封面的做法就是“地域中心”吗?另外,对于书生兄的“那么也应该把其他语言的封面同时展现才是中立”,我更认为稍微将“中立”意义无限上纲。不过,倒是书生兄的“著作封面对条目补助不大”的说法,我颇为赞同。日文维基的蓬勃发展,就是不重视图片辅佐的好例子--winertai 11:16 2006年11月10日 (UTC)
- “著作封面对条目补助不大”,并不是删除的充分条件。我对此话题已经感到厌倦。--farm (talk) 05:25 2006年11月13日 (UTC)
关于干你娘这类条目的处理
这些粗言条目在中文维基好像“十恶不卸”,但在英文及其他外语维基对这类条目明显较为开放,亦写得深入而不粗俗,是认真的学术研究。老实讲,现在被提出删除的这个干你娘写得不错,似是认真的研究多于恶搞。类似情况还有先前已删的fuck,建议大家重新考虑这类条目的处理手法,可能比重复删除来得有益。--Paparazzi(追访) 11:44 2006年10月31日 (UTC)
关于此类条目,首先必须表明,以目前的维基方针,我还找不到明确此类条目不能存在的条款,但依我作为普通维基人,个人基本的思维模式来讲,除非此类条目达到相当深度,例如对语源,发展等作出学术性解释,否则此类条目完全没有百科的必要,因为此类条目的关联条目相对较少,有机会维基百科搜索此条目的人也基本上100%明白条目的意思,而若其个人理解与条目内容无大差别的话,那该条目存在的意义便极其有限(这种观点仅针对于此类条目而言)。此外,针对该条目本身,“你”字的中立性问题,维基道德问题,此类条目对维基发展产生的影响,等各方面可能都将存在很多异议,不做深入讨论了。--Ffn 14:33 2006年10月31日 (UTC)
维基不是词典!Dobs 15:09 2006年10月31日 (UTC)
- 原来的条目写得像恶搞,不过我重新改写了,当然,语源的部分我没办法那么快找到资料,所以没办法向英文维基fuck写得那么充分。虽然是我写的,也已经将近5000bytes了,不过我目前的态度是要删要留都没意见,但要至少要一定程度的讨论。未命名 16:39 2006年10月31日 (UTC)
这个条目是我昨天提交删除的。个人认为脏话内容不能容许单独建条目,在脏话条目中作综述即可,以说明这一语言、社会现象。否则的话,可能维基百科有一天会成了维基脏话大全。刚才去看了上面提到的英文Fuck条目和一些其他英文脏话条目。其中的内容都大同小异。以词源为主,加上不厌其繁的列出一长串通俗文化中的使用例子。英文维基的其他条目很少有把重点放在词源考证上的。之所以脏话条目以此为重心,主要在于确实没有有价值的信息可以挖掘。而通俗文化中的举例看不出其意思所在。脏话的词源考证在中文中基本没有必要。像“干你娘”这样的词,我想大概在“干”,“你”, “娘” 三个字出现后就有了吧。有兴趣的可以考证一下这三个字分别在什么时间出现的。 - Munford 01:55 2006年11月1日 (UTC)
- 不太同意有一天会成了维基脏话大全,只是可查资料更多吧了,其他非脏话条目又不会消失掉,明显这就是中西思想开放程度有所不同,我认为不必过于保守。--Onsf 16:39 2006年11月1日 (UTC)
- 当中文维基条目数量不断上升,这类条目的数目就变得微不足道了。我也觉得是心态问题,请思考一下“自由的百科全书”的含意,当然自由也不是放纵胡为的那种。--Paparazzi(追访) 16:55 2006年11月1日 (UTC)
- 主要是看不出这里面写的东西如何称得上有用。用文驺驺的语言写出来的东西不一定都可以称得上知识。维基百科在对待脏话、黑话、恶搞这些东西时,是否需要给与和一般知识同样的容量和篇幅, 或者还是应该有所限制?- Munford 01:53 2006年11月2日 (UTC)
- 如何是“有用”?什么叫“一般知识”?其实很难定义。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现在的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文化研究等等学科早就把脏话、黑话、恶搞这些主题当作知识在研究了。--ffaarr (talk) 06:21 2006年11月2日 (UTC)
- 如果真的研究出什么成果,比如说脏话是由某个基因控制的,或者有什么心理学的解释等等,大可以放在这里。可是就某句脏话作具体繁复的解释,说明场合、暗示等等,在我看来确实有点多此一举。 - Munford 06:39 2006年11月2日 (UTC)
- 通俗用语的内涵转变、不同场合的各种意义、明示与暗示等等正是我上述那些学科在研究时最感兴趣的问题之一,更不用说是语言学及诸多子学科了。或者你认为必须用自然科学(不论是生物还是心理学)解释文化现像才是有意义的?ffaarr (talk) 07:06 2006年11月2日 (UTC)
- 你说的这些研究有什么成果我没有看到过。我判断的依据只是目前维基百科上中文和英文相关条目的内容。猜想所谓的研究多半会是如下面的讨论是“干”还是“奸”,这样的问题。值不值得保留完全是各人见仁见智。现在看来有不少的声音是支持保留的。我个人没有更多的意见要说了。 - Munford 02:31 2006年11月3日 (UTC)
- 通俗用语的内涵转变、不同场合的各种意义、明示与暗示等等正是我上述那些学科在研究时最感兴趣的问题之一,更不用说是语言学及诸多子学科了。或者你认为必须用自然科学(不论是生物还是心理学)解释文化现像才是有意义的?ffaarr (talk) 07:06 2006年11月2日 (UTC)
- 如果真的研究出什么成果,比如说脏话是由某个基因控制的,或者有什么心理学的解释等等,大可以放在这里。可是就某句脏话作具体繁复的解释,说明场合、暗示等等,在我看来确实有点多此一举。 - Munford 06:39 2006年11月2日 (UTC)
- 如何是“有用”?什么叫“一般知识”?其实很难定义。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现在的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文化研究等等学科早就把脏话、黑话、恶搞这些主题当作知识在研究了。--ffaarr (talk) 06:21 2006年11月2日 (UTC)
- 主要是看不出这里面写的东西如何称得上有用。用文驺驺的语言写出来的东西不一定都可以称得上知识。维基百科在对待脏话、黑话、恶搞这些东西时,是否需要给与和一般知识同样的容量和篇幅, 或者还是应该有所限制?- Munford 01:53 2006年11月2日 (UTC)
- 当中文维基条目数量不断上升,这类条目的数目就变得微不足道了。我也觉得是心态问题,请思考一下“自由的百科全书”的含意,当然自由也不是放纵胡为的那种。--Paparazzi(追访) 16:55 2006年11月1日 (UTC)
“虽小道必有可观者”,保留。
题外话,文中提到的“X你老师”一语的发明,我可能是历史见证人之一(^_^)-- 百楽兎 04:42 2006年11月2日 (UTC)
- 你说你是历史见证人之一?我以为我是历史见证人之一呢!难不成我们是同学?未命名 08:06 2006年11月2日 (UTC)
- 有可能,不过也有可能刚好只是我们两人的经验时序错觉而已。我的故事约发生于1991~1992年间,地点台北市。你的呢?-- 百楽兎 08:57 2006年11月2日 (UTC)
- 交流一下,我的“X你老师”故事是一群同学喜欢无恶意的互飙脏话开始的,某天忽然有人觉得这样子相互侮辱对方妈妈,好像也有点奇怪,于是乎就部分人就开始提议另外想个用语,不能“X你老母、老O、老*……”,那到底是要“X你老?”呢?后来有人干脆提议,如果非得要X某个老?的话那就“X你老师”吧!(这句怎么好像陈之藩的谢天)
- 至于“机车”,完全是同一群人讲的,也是要骂台骂“鸡X”,结果又想婉转一下,就开始从“你真是鸡~ ~ ~ ~ ~车”这样开始了。至于我为什么会怀疑这些用语是这群人发明的,因为他们本人的创造力都蛮强的,而且从当时发明这些用语的背景观之,不太像是学别人的。当然,也不是没有可能这些用语是在各地分别被创造的。未命名 17:46 2006年11月2日 (UTC)
- 你说你是历史见证人之一?我以为我是历史见证人之一呢!难不成我们是同学?未命名 08:06 2006年11月2日 (UTC)
说“干你娘”为“奸你娘”的讹写,我觉得很有可疑。从“干你娘”和“予人干”(ho lang kan,被人干)可以看出,“干”应该是阴去(在“干你娘”中变调读如上声,在“予人干”中读为本调阴去)。至于单一字读为上声,或许是某种特殊现象(比方说加强语气,或者被“干你娘”的连读变调影响...)。但不管如何,与平声的“奸”字总是不合。如此,“奸”就是很不可能的一个字了。
另外,以/gang/标音不恰当,应标为/kan/比较好。--mingwangx (talk) 01:08 2006年11月3日 (UTC)
标音的部分是我写错了,不过到底要用哪一种拼音/kan/ /gan/,其实可以深究,至于“予人干”此一干字,我想会不会是闽南语的音变之一,这里我不清楚,要请专家来回答,我是以记忆上的通说来写的,而且如果不是“奸”,似乎没有其他字可以表示,事实上“奸”在这里的字义很合。未命名 01:35 2006年11月3日 (UTC)
:你:(在“干你娘”中变调读如上声,在“予人干”中读为本调阴去)。应该是写反了。
:回到原来谈的,举个例子,像“看”这个字在闽南语也是去声,但“予人看”的“看”就成了上声。未命名 01:40 2006年11月3日 (UTC)
谴责性骚扰言论
昨天有人注册一个用户名:强奸某某女性维基人,并且至该女性的讨论页进行性骚扰。对于这种行为与言论,请大家给予谴责。--Theodoranian|虎儿 =^-^= 03:55 2006年11月9日 (UTC)
本人对该言论予以斥责。zzz....很困 找我 04:12 2006年11月9日 (UTC)本人对该行为与言论予以谴责。zzz....很困 找我 09:51 2006年11月11日 (UTC)- 这正是所谓的“网络暴民”的一种表现方式。大陆地区的很多中文网络社区也有很多类似的情况,注册一些诸如“强奸(鸡奸)XXX”、“XXX的爹(娘)”、“XXX是猪(狗)”之类的用户名,然后伺机骂街捣乱。这些人要么为了泄愤报仇,要么为了在网络上出名。一般的普通人绝对不会选择如此不雅的用户名。--漢龍對話 06:06 2006年11月9日 (UTC)
- 本人予以谴责。-- tonync (talk) 16:56 2006年11月9日 (UTC)
- 谴责!--Gakmo (Talk) 17:27 2006年11月9日 (UTC)
- 天地不容!本人强烈谴责!--Computor 21:09 2006年11月9日 (UTC)
- 严厉谴责!! 彼此尊重是维基百科的基石,如果因为泄愤而意淫,强烈要求驱逐出维基百科--用心阁211.94.143.34 03:38 2006年11月10日 (UTC)
- 恶心!现在无聊又无耻的人真多!--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04:49 2006年11月10日 (UTC)
- 强烈谴责如此行为。--Jasonzhuocn...台湾社群Blog
- 谴责谴责强烈谴责,现在的人不知礼仪为何物。--Iflwlou 15:51 2006年11月10日 (UTC)
- 用性侵害手段恐吓他人(不论受害人是男或女),都是极度可耻的行为。即使“行凶者”只想得一时口舌之快,对受害人还是会造成心理伤害。另外,该位女维基人已不只一次受到同样的性骚扰(问题问法也相似),可以的话我更希望彻查上次和这次作案者ip是否同一人。--Charlotte1125 18:50 2006年11月11日 (UTC)
- 无知、无聊、无耻。 Stewart~恶龙 14:51 2006年11月13日 (UTC)
中文维基是返祖还是早熟?
在这里先举几个东亚国家的经济发展例子。东亚的日本、韩国、台湾等国家,经济的发展历程大多是先凭借早期的劳动力优势,大量靠劳动密集型产业来发展经济。这一时期国家的经济发展多依靠的是所谓的“代工”。伴随着早期资金累积的完成,一些大企业开始出现萌发,最终当这些国家的劳动力优势丧失或转移的时候,这些国家依然可以保持一定的经济稳定增长,原因是它们已经有了自己的品牌与产业,这些品牌已经需要别国来代工了。
中文维基的发展路径却非常奇怪,正好是相反的。早期特色条目几乎全赖条目质量提升计划。目前现存的八个通过条目质量提升计划入选的特色条目,除了苯和阿拉伯帝国外,或多或少都与中国与关系。虽然我不大了解这些条目的编辑过程是以原创为主还是翻译为主,而且这个比例也有些失衡(太过偏重东方),但是当时的中文维基,原创条目肯定比翻译条目更有优势。
后来特色条目入选管道开放,因为所有人或多或少都想拥有几个自己主力编辑的特色条目,于是翻译之风大行其道,而这些翻译条目又大多是与西方有关的条目。看看最近的几个特色条目,如亨利·德·图卢兹-罗特列克、阿波罗8号、哈利·S·杜鲁门、关原之战、弹簧腿杰克、隆纳·威尔森·雷根,哪个又不是以翻译为主的条目,哪个又与中华文化有关系。我倒不是反对翻译条目,毕竟只要是优质条目就可入选。但是目前的特色条目过于依赖翻译条目,也是一种不中立的体现。这样做严重打压了外语能力稍逊的维基人,也让原创条目的生存空间日益萎缩,恐怕会给中文维基的永续发展带来影响。
现在中文维基条目数量已经突破十万,虽不称多,但至少也是第十二大版本,而且新近中共政府解禁维基,更是对维基发展有利的事情(除了愤青问题之外)。中文维基按照经济发展的规律而言,也即将要走出靠代工发展的时期了。在发展早期,靠大量翻译条目来提高质量不是坏事,但是不能永远靠翻译过日子。不止是条目如此,制度也是如此。有的制度,我们不由分说就照般照抄过来,而且肯定是从英文维基照搬过来。有的制度符合中华文化之习惯,也符合目前的发展情况,照搬过来当然无害(诸如优良条目)。说实话,为了防止愤青的泛滥,还应当把英文的仲裁委员会制度拿来。而且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其它版本的制度到中文来水土不服的情况。但是,不要总是别人做过了,我们才想起来,那样根本就不要谈什么超过英文了,恐怕连日文、德文、法文、意大利文、波兰文、西班牙文都超过不了。顶多超过一个俄文而已。谈什么超过英文我认为很不务实,但至少应该赶上我上述所提到的一些版本。靠着翻译其它版本的条目成为特色条目,不叫反映中文维基重质不重量,顶多反映中文维基翻译人才多,或者说明外文版本质量高。说难听点,如果一个条目在其它版本不是特色条目,经过中文维基一翻译在中文是特色条目,更说明中文维基水平不高。
所以说,如果再靠翻译来成为我们的“特色”,恐怕中文维基成为英文维基中文版是迟早的事。对此,我想不会是什么好事情。--左图右史 03:57 2006年11月13日 (UTC)
- 我不觉得翻译条目有什么不好的地方,称翻译为“代工”、甚至“打压外语能力不好的维基人”都太言重了,至于像今天首页上头的亨利·德·图卢兹-罗特列克是中文版维基人自己搜集资料写出来的,别的版本都还不是特色条目。我不认为中文维基一定要宣扬中华文化、东方文化,那才是一种自信心不足的表现,我们应该用更开阔的心态看待各种条目,就如同英文维基不会反对袁姓成为他们的特色条目,日文维基不反对台湾成为他们的特色条目一般,为何不说他们担心成了中文维基的英文版或日文版呢?--Theodoranian|虎儿 =^-^= 04:43 2006年11月13日 (UTC)
- 我倒不是说反对翻译,只是在翻译与原创之间,应该要有熟轻熟重的问题。特色条目是中文维基的门面,如果一半以上都是外国的东西,大部分中文使用者不会觉得太舒服。英文和日文版虽然也有与本国关系不大的特色条目,但比例应该不会像中文这么多。对于与中国关系不太大的条目,全盘翻译是应该的。即使是这个条目与中国有关系,但外文版比中文版好(如、),那么翻译过来也没什么。只是不能永远靠翻译其它版本过日子。可能是因为特色条目入选管道开放的问题,翻译外文的特色条目比原创中文的特色条目不知道容易多少倍,而且大多数中国人的关注点在历史、文化、政治上,这些地方又特别容易引起编辑战。翻译一篇条目,可能至多一个月的时间。但是要想完善一个原创条目并且解决编辑纠纷,可能一年都不够。--左图右史 04:59 2006年11月13日 (UTC)
- 没有孰轻孰重的问题,我们看重任何的贡献,并不是跟中华文化有关的贡献就比较高级,把东西给做出来是硬道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途径,翻译跟原创,只要会抓老鼠就是好猫。哈哈。--Theodoranian|虎儿 =^-^= 05:58 2006年11月13日 (UTC)
- 不是说与中华文化有关的就高级,西方文化就一无是处,而是一个比例问题。早先是关于中华文化的内容太多,现在反过来了。都不对。应该对半比较好。而且翻译得再好,毕竟感觉不是自己的,而是从别人那里借来的。另外,最后一句话好象是邓小平说的吧。--左图右史 06:14 2006年11月13日 (UTC)
- 邓老是说黑猫白猫,我觉得与其担忧中西条目失衡,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写点中华文化的东西,毕竟又不能禁止人写西方的事物。--Theodoranian|虎儿 =^-^= 06:51 2006年11月13日 (UTC)
- 不是说与中华文化有关的就高级,西方文化就一无是处,而是一个比例问题。早先是关于中华文化的内容太多,现在反过来了。都不对。应该对半比较好。而且翻译得再好,毕竟感觉不是自己的,而是从别人那里借来的。另外,最后一句话好象是邓小平说的吧。--左图右史 06:14 2006年11月13日 (UTC)
- 左兄不必担心。我正在全力编写印度历史(现在连导论还未写完五分之一),我的目标正是争取使之成为个人独力完成的且原创的特色条目。--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07:14 2006年11月13日 (UTC)
- 我不认为这样,今天本人看一下日语的特色条目,不到一半都是跟日本有关的,与日本有直接关连的只有10个。而且日维的评审还要给我们严格,学一点新的事情不好吗?其实中文维基关于中文语圈的事情已有不少,还要给日语维基的多。还有一个错误,关原之战多为本人原创,引用日语的内容只是一少部分。--Flame 07:29 2006年11月13日 (UTC)
- 中华文化比较少的原因,多半可能是因为太过引起编辑战,所以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而西方文化条目多的原因,则是翻译一个条目比创建一个条目容易得多。目前日文版有283142个条目,77个特色条目,比例比中文版低很多。算了一下,日文维基特色条目里面的确是与日本直接(蜂蜜和铅笔等未算,但地下铁等算入)有关的条目为20个,外国的为57个;而中文里面与中国和台湾及香港有关的有35个,与外国有关的有51个(我将医学、物理、化学、数学、天文等领域全数归于外国)。学一点新的事情没有什么不好,只是也不要忘记自己本来的事。我目前也是既在编辑一个很大的原创条目-中国文化史,真的篇幅很大又难写,而且还引发了不少编辑战。相比之下,已经翻译及预备翻译的几个条目(如日本放送协会、哆啦A梦、蜡笔小新、丁丁历险记),前后从开始翻译到完善修改,大约只要一个月。而原创一篇同样篇幅的条目,至少需要半年。另外,中文维基的主要读者是面向世界所有中文使用者,虽然这里面也有少量非中国大陆、港澳、台湾、南洋、留学生的中文使用者,但比例应该相当低(可能有2%左右吧),所以适当的增加与中华文化有关的条目,应该没有什么不妥吧。--左图右史 09:55 2006年11月13日 (UTC)
- 另外说一下,对优良条目过多的介绍西方文化的批评并非空穴来风。如果我没算错的话,与中国有关的优良条目有32个,与外国有关的有107个。这个比例已经略有失衡。而且与1949年之后的中国大陆有直接联系的条目居然没有一个,与台湾有关的也只有三个(台北市、台北捷运、忠烈祠)(胡适未列入)。 --左图右史 10:10 2006年11月13日 (UTC)
- 论四大文明古国, 中国只占1/4; 论人口, 中国只占1/5. 不要中国中心了--Johnson Lau 11:22 2006年11月13日 (UTC)
- 四大文明古国就是一个中国中心。除了中国外,世界上其它国家都没这个概念。照您这么说,英文维基五分之一的条目都必须与中国有关,现实恐怕不是吧。--左图右史 12:19 2006年11月13日 (UTC)
- 论四大文明古国, 中国只占1/4; 论人口, 中国只占1/5. 不要中国中心了--Johnson Lau 11:22 2006年11月13日 (UTC)
- 另外说一下,对优良条目过多的介绍西方文化的批评并非空穴来风。如果我没算错的话,与中国有关的优良条目有32个,与外国有关的有107个。这个比例已经略有失衡。而且与1949年之后的中国大陆有直接联系的条目居然没有一个,与台湾有关的也只有三个(台北市、台北捷运、忠烈祠)(胡适未列入)。 --左图右史 10:10 2006年11月13日 (UTC)
- 中华文化比较少的原因,多半可能是因为太过引起编辑战,所以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而西方文化条目多的原因,则是翻译一个条目比创建一个条目容易得多。目前日文版有283142个条目,77个特色条目,比例比中文版低很多。算了一下,日文维基特色条目里面的确是与日本直接(蜂蜜和铅笔等未算,但地下铁等算入)有关的条目为20个,外国的为57个;而中文里面与中国和台湾及香港有关的有35个,与外国有关的有51个(我将医学、物理、化学、数学、天文等领域全数归于外国)。学一点新的事情没有什么不好,只是也不要忘记自己本来的事。我目前也是既在编辑一个很大的原创条目-中国文化史,真的篇幅很大又难写,而且还引发了不少编辑战。相比之下,已经翻译及预备翻译的几个条目(如日本放送协会、哆啦A梦、蜡笔小新、丁丁历险记),前后从开始翻译到完善修改,大约只要一个月。而原创一篇同样篇幅的条目,至少需要半年。另外,中文维基的主要读者是面向世界所有中文使用者,虽然这里面也有少量非中国大陆、港澳、台湾、南洋、留学生的中文使用者,但比例应该相当低(可能有2%左右吧),所以适当的增加与中华文化有关的条目,应该没有什么不妥吧。--左图右史 09:55 2006年11月13日 (UTC)
- 中文维基的翻译条目比例的确很多,但这种事情是强求不来的吧,绝大多数的人都是编辑或创建自己有兴趣的条目。有些人对于中华文化了解的范畴可能很有限,但对于某种音乐类型、电影导演、漫画等有十分深入的研究,并不是每个人都专精于中华文化,因此就算想要编写创建,也无从做起,或许需要多一点熟悉这个领域的人加入中文维基百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觉得计较各领域条目的比例是不必要的,也不需要贬抑介绍西方文化的特色条目。--Mike 12:51 2006年11月13日 (UTC)
- 不是说应该对西方文化的条目加以打压,而是现在对于中华文化的关注度太少了。--左图右史 13:21 2006年11月13日 (UTC)
- 我觉得外国内容比较多这是自然的事,大众所认知又认识较深的内容,如香港这个条目对我这个土生香港人而言没什么特别,内容虽然多但都是我熟悉的。可是弹簧腿杰克条目,对我而言内容很新鲜,我有大半部分都是看过条目才有所了解。这样不难看见大众对弹簧腿杰克条目赞不绝口。这是正常现象,反若有认为应该多注意编辑一个方向或一个范围的条目,这无疑是局限了维基人的编辑自由。当然,言论自由在维基这里也是崇高的,有人会支持多写一些中华事,也有人会大力发动以量为主的“动员令”,也有人专于一些次文化、冷知识、投票制度、版权、政治...大家不是因为有所不同,而又有所共识渐渐成就了今天的维基吗?! Stewart~恶龙 15:29 2006年11月13日 (UTC)
左图右史兄的逻辑有点混乱,有关中华文化和原创的条目数量少,质量不高,和有关西洋文化和翻译的条目数量多,质量高并不存在对立关系,特色条目和优良条目,乃至于新条目推荐都有自己的标准和大家的品评,并不会因为减少入选的翻译条目,就能促进原创条目的增加。维基百科是大家分享知识,原创是一种方式,翻译也是一种方式,只要有利于让人类所有的知识免费自由地为所有人所用,我们能以什么方式贡献就以什么方式贡献好了,不必分什么高下。我也不认为特色条目和优良条目中的翻译条目的数量会成为原创条目的写作的打压。君不见,下面还有提倡“全盘西化”的么。--用心阁(对话页) 02:04 2006年11月14日 (UTC)
我认为关注中华或外国文化(不只是欧美/西方)没有冲突吧。其实要翻译文章,都很考验译者的功力的。疏于看编辑指引的我,在这里读写了大半年,才渐渐明白翻译的过程、保持中立、确保资料无误多么重要。很多时候,甚至中华文化的文章也是从英文维基译过来。只要做到相应的要求,任何东西都可以做特色/优良文章;中华文化圈以外的世界这么大,中华文化条目的比例总不会比外国的多。而且,我又认为中文(网络)世界含有的外国事物资料实在太少(马上想起最近的外国地名/人名规范工程),很需要热心的编者加入大量(尤其是长篇)文章,例如介绍一个外国城市或是一个电子游戏。
中文维基最近的发展其实甚为可观,虽然一年来很多大陆朋友不能以正常途径上维基,但条目数量及内容增长之情况仍然甚佳。比如说,很多香港朋友完成了大量香港条目。只有少数成为优秀甚至特色条目,但更多的是香港地理/历史/交通/娱乐条目,而且大多数都有了英文版。
外语能力是一个有趣的话题。回想当初,没有(英文)维基,我不会找到原来有中文维基;找到中文维基,自然希望为当时(现在)内容不多的中文维基贡献。翻译英文的内容时,愈是感到自己需要更好的英文(以至中文;没有中文维基,我根本不懂用拼音打字)能力,愈是想学会更多外语。现在我是一日不读写维基都不舒服。 --Xieza 16:32 2006年11月18日 (UTC)
这个分类还有用吗?!好像荒废了... Stewart~恶龙 14:43 2006年11月13日 (UTC)
- 似我的印象中,在英文维基百中使用的话,就会传送一句信息到IRC中,但在中文维基中,#zh.wikipedia 的人流不是太多,如果在那边的人流多些的话便更方便了。--Shinjiman ⇔ ♨ 15:00 2006年11月13日 (UTC)
哪Wikipedia:小天使工作小组呢?!Stewart~恶龙 07:14 2006年11月15日 (UTC)
一个能够快速发展中文wikipedia的建议
中文维基的一大弱点是条目太少,使得维基很难作为知识获取的。试想一下,80%的情况下搜不到自己想要得条目,谁还会常来?英文维基的条目相对来说比较多,影响力也因此相对较高。
我建议中文维基应该组织大量翻译英文版条目的标题(不含内容),标题一共不过一百多万单词,用不了多久就应该能全部翻完。至于内容,我们可以先全部照抄英文,然后再慢慢翻译。这样做的好处是:
- 条目数量会大量增加,使用人数会有明显增加(由于名声,搜索结果等愿因)有人也许会对条目质量提出质疑,我下面解释
- 之所以先不翻译内容的原因是为了集中有限的资源,翻译大篇文章非常非常费时间和人力。
- 由于第一条原因,会有一些人访问到纯英文(除标题)的中文维基,由于现在懂英文的人很多,新来的人有可能会在看完部分信息后,翻译一句或几句话。这样这个条目就在新人的帮助下成长。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第一个人是被骗来的,但他也许会仍下一块砖,第一百个人来的时候,虽然还不成气候,但也许已经形状已经有了,第一万个人来的时候就可能是个小楼了。有人也许说自觉翻译的概率比较低,但可以肯定的是比创建新条目的概率要高
- 这样一来,中文维基的信息量和有效性会得到很大提高,并是一个良性循环。
几点注释
- Q:中文维基应该全是中文的,不应该有大量英文。
A:应该注意到,这个建议不会损害到中文条目的利益,反而他会增加中文条目的质量。我建议指翻译标题也是为了减少人力资源。英文只是补充,最终目的还是中文
- Q:既然是英文为什么不去英文维基?
A:中文维基的受众是以中文为母语的为主,所以访问英文维基的顺序是 在中文上搜索--〉没有结果--〉自己翻译--〉到英文维基上搜索--〉显示结果(英文)--〉头脑中翻译为中文 而这个建议可以使其简化为 在中文上搜索--〉显示全英到半英的结果--〉转化为中文 这将极大提高信息检索的效率
- Q:为什么要创建好条目等翻译
A:翻译的门槛低于创建新条目。或者说,这个建议可以降低维基使用的门槛成本(entrance cost)
- Q:关于条目质量
A:wiki的定位是百科全书,不是专业论文,信息的广度远比信息的深度要重要。而以目前来看,发展信息广度的成本要远低于发展信息深度的成本,同样的事件精力投入,发展广度收效更好,何乐而不为呢?
不当之处敬请指教,望中文维基考虑,谢谢! Minecrot 21:21 2006年11月13日 (UTC)
- 首先我赞同重质不重量。中文维基现在的学术气氛还不够高,或者说现在是底限,学术性再往下掉,恐怕就该变成论坛了。另外,不能总靠着吃外文版的奶水长大,断奶是一个迟早且必须的过程。如果有一天有大量的中文维基条目被外文维基人翻译,中文维基开始自创符合中文维基情况的制度,那一天也就是中文维基真正站稳的一天。至于上面的同仁,可能把现在的人想得太好了,也把中国懂英文的人想得太多了。如果真的这样做的话,绝大多数人一搜索,可能首先看到的是一个烂尾工程。这个人一想,这是什么网站,随便找一篇其它文字版本的文章一贴,然后就不管了,真不负责任。这恐怕才是大多数人的想法。况且有些英文版的条目有严重的西方中心,而且有的日文版条目英文版都没有。如果真要这么做的话,建议先翻译日文版的,条目数量不算太多,又比较贴近中国的情况。但是这种靠翻译起家与重广度不重深度是一种非常短视的思想,长久下去中文维基会因此丧失自身造血功能。不能够只看眼前利益,不能只为几个数字就忘乎所以。我也不认为翻译一个条目的门槛低于创建一个新条目。发展广度,可能一时会有数字上的满足感,但长远只会留下一堆烂尾工程。发展广度,也只是在短期内会有良好收效,长期必然留下很大后遗症。低成本与不用心造出来的东西,是无法同高成本和用心造出来的东西相提并论的。--左图右史 07:19 2006年11月14日 (UTC)
- 烂尾工程再不好,也总比空地强吧?何况他还可以自身发展,而且这个建议的优点就是耗费的人力比较少,并不会降低已有条目质量。至于翻英文,日文,至都是次要问题,不过既然英文是必修课,普及面稍广一些。--Minecrot 19:34 2006年11月14日 (UTC)
- 愚意以为,翻译条目应集中于‘第一手资料来源全为外文’者,也就是说,假定今天有人要写某条目,他能得到的参考资料不是外文就是外文翻译,那么这样的条目可以翻译,例如外国史之类。如果第一手资料可以找到中文的来源,却自外文版翻译相关条目,就会发生滑稽的情形:外文相关条目参考中文资料制作成条目,我们再把该外文条目译回来,形成二次翻译。翻译时也要思量语种与条目之间的关系,类似从英文版翻译日本历史的情形也挺滑稽的。64.60.76.141 20:02 2006年11月14日 (UTC)
- 我认为与其把时间放在这边,还不如用在贡献条目上头,维基的作品无论“姓原”、“姓翻”、“重质”、“重量”,都比这些长篇大论好些,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人要论一次,每次就是只论而已。--Theodoranian|虎儿 =^-^= 03:42 2006年11月15日 (UTC)
- 同意,还是如胡适先生所说:“多谈点问题,少讲点主义”吧。--左图右史 04:18 2006年11月15日 (UTC)
特色图片评选规则再次修改
Wikipedia:特色图片评选,增加了一条规则:
- 投票者需是注册用户。
--farm (talk) 01:21 2006年11月15日 (UTC)
- 维基百科绝大多数投票,资格都是维基见习编辑或同等资历。为何特色图片的门槛反而被降低了?是否因为太少人关注? -- Kevinhksouth (Talk) 09:00 2006年11月15日 (UTC)
- 资格低到不是坏事,如非必要,尽量让新人能够参与投票。--用心阁(对话页) 03:30 2006年11月16日 (UTC)
撤消特色条目投票
现时撤消特色条目投票没有限制投票资格, 是否应如特色条目投票一样, 要见习编辑以上才行?--Johnson Lau 08:52 2006年11月17日 (UTC)
删除投票应该是多数决吧?
前阵子看到有管理员以不知所云将拜拉席恩, 马泰尔, 兰尼斯特, 史塔克等条目提交删除, 今天发现伟大的管理员把这些条目全删了 , 可是投票时大部分人的意见是合并, 除了那位负责尽职的管理员外没人提删除, 为什么他可以直接把条目删掉? 有任何方针指出当大多数人意见是合并时可以直接删除?
- 大多数?现实情况是维基的所有投票都只有极少数人参与,所以如果没有合理的解释任何投票的结果都不能代表多数维友的意见。--lvlLll2cl3rl3l~ |留言 12:26 2006年11月17日 (UTC)
- 删除投票名字改得不好,令人以为真的是一人一票投票保留或删除。实际上,在维基百科的理想的运作模式应该是以共识作决议,而不是单单以支持者人数多少而定。不过话说回来这几条条目的讨论结果应该是合拼吧。 --Lorenzarius 13:17 2006年11月17日 (UTC)
- 说的好啊,但是现在投票的运作模式根本就不是为了达成共识,往往变成比人数的多少,然后多数的一方又总是妄想代表民意。我个人对目前的投标模式很失望,所以也不怎么参加。不知道何时能有改观。--lvlLll2cl3rl3l~ |留言 13:25 2006年11月17日 (UTC)
- 删除投票到底是不是投票?这个问题好像隔一阵子就要提一次,比方说这个(原本在Wikipedia:互助客栈/方针,移到Wikipedia talk:版权常见问题解答)。--mingwangx (talk) 15:20 2006年11月18日 (UTC)
- 看来随兴删除这一对维基百科的恶劣印象不用解释了,只要没有大多数投票人赞成保留,要不要删条目就是拥有极大贡献的某人高兴而已,合并?他不熟(重要性不足)看不顺眼(不知所云)直接删了省事多了
- 维基百科用wiki的其中一个好处是没有任何动作是不能恢复的,删掉了也可以再经讨论把条目弄回来(Wikipedia:删除检讨),其实反应不用那么大。这数个条目(拜拉席恩、马泰尔、兰尼斯特、史塔克)我先恢复了,大家可以先合拼再重定向。即使要单独成为条目,也先要整理一下文字,坦白说,不认识那小说的人真的不知其所云。 --Lorenzarius 16:01 2006年11月18日 (UTC)
- 根据作者提出此4条目英文版的例子,足可证明此4条目是可以发展的,只是现内容不足应先合并,即使维基是以共识作决议而不是票数,但管理员却不依共识合并而执意删除,明显是有问题的,说实在如果不是作者在这里说没什么人会理会与知道管理员最后有没有删除。--Onsf 14:14 2006年11月19日 (UTC)
- 请问合并是谁的责任?当社群做出合并决议的时候,是管理员要去合并还是原作者?这点我想大家可以讨论一下。--Theodoranian|虎儿 =^-^= 14:25 2006年11月19日 (UTC)
其实最好是投票删除只负责决定去留,合并由专门的计划小组负责,不过射后不理的情况非常多,各式争议丢到处理快速的投票删除可以最快看到改善,所以就看不懂丢投票删除,不中立丢投票删除,想干掉某条目丢投票删除,想引起注意狂找碴丢删除,太短丢语气不理想也丢格式不对也丢...
与其仅讨论投票删除的问题,顺便讨论一些其他的请求的处理速度问题,让投票删除就只要有投票删除,而不是被滥用的引起注意,讨论或举手之劳可以解决的问题就不用丢上火线限一星期解决。
繁简转换请求的处理
Wikipedia:繁简体转换请求在近几个月似乎没有人处理,未处理的请求一度积存达3个多月。我看不过眼,今日刚巧有些时间,处理了8月的请求,希望其他人能够接力帮手处理9月及10月那些。 -- Kevinhksouth (Talk) 07:50 2006年11月18日 (UTC)
- 我原来也想帮忙的,但不太明白操作,只怕越帮越忙 >_< --Lorenzarius 14:48 2006年11月18日 (UTC)
- 可能不只Lorenzarius这么想,或许管理群需要开个“在职特训班” 。那些转换表只有管理员能修正,加油吧。-- 百楽兎 15:33 2006年11月18日 (UTC)
- 对啊,可以的话写个简单的修改指南让大家学习学习吧。 --Lorenzarius 15:42 2006年11月18日 (UTC)
- 我在繁简转换处理的范畴上只算是个临时工,本身并不纯熟,技巧也只是靠自己摸索而已(幸好总算没有出错)。不过我也认为现时的指引并不够清晰,因此也支持设立一个简单的修改指南。 -- Kevinhksouth (Talk) 16:20 2006年11月18日 (UTC)
繁简转换模板
最近我做了两个专门负责繁简转换的模板,即Template:TsSingle和Template:TsMultiple,又试作了三个范例:Template:TsMNE(黑山)、Template:TsSCG(塞黑)、Template:TsVientiane(万象),但由于做的比较仓促,没有解释初衷,所以Isnow对模板提出了一些意见,也使我重新审视了这类模板的定位。因此我将讨论抄录至此,希望大家能继续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以下摘自User talk:Ran:
- 看到您最近关于繁简转换做的模板,非常有趣。说些个人看法:
- 瓦岱国际机场中的文字变成了一段代码:由于用词不同,这些模板好像不会被做成中文名的,这对后来的编辑者不利
- 原本集中的转换表和文内显示的全文转换被分散到了各个名字很难辨认的模板中,不利于维护(需要很多人力进行监视)
- 个人建议在这种模板大量出现之前,请暂停这种尝试。--Isnow 22:04 2006年11月18日 (UTC)
以下摘自User talk:Isnow:
- 我所作的模板的目的是:取代出现频率很高,但又不适合录入自动转换表的手动转换,这和自动转换表没有任何冲突,比如:
- 用自动转换容易出错的案例,比如“万象”是有其他意义的词(如“包罗万象”等),“黑山”也可以指辽宁省黑山县,用自动转换的话很容易出错(所以“黑山”出现了只有自动繁转简而没有自动简转繁的奇怪现象);
- 比较偏门的词语,如有人曾经要求将哈利·波特中的人名做成自动转换,结果没有批准,导致哈利·波特有关的条目中充斥手动转换标签,编辑和维护都很麻烦。
- 而目前已经编入繁简转换表而又运行正常的,如蘭卡威/浮罗交怡,喀拉蚩/卡拉奇等,我并没有做成模板,也不建议做成模板。需要做成模板的都是目前只能通过用手动才能正确完成的转换,比如说各种歧义众多或者太过偏门的词语。
- 关于你提出的问题:
- 文字虽然变成了一段代码,但是我认为用西文打出的代码,比不停地切换输入法,重复用繁简西三种字体打出的代码要容易输入,这是我在编辑黑山共和国条目时的体会。
- 监视一个模板,比监视所有出现同样手动转换的条目要容易得多。比如哈利·波特中的人名很多,分散在很多个条目,难免会有繁简转换被遗漏,但是假如所有出现同样人名的地方都使用统一的模板的话,监视起来就容易得多。
- 现在模板尚在试用期,所以我也没有进行大量的尝试,当然也欢迎所有的意见和建议。
- 你担忧这类模板是否会到处泛滥,我非常能理解。从原则上来讲我认为:
- 汉语固有词语,除非有极其特殊而又不易解决的情况,都应该用自动转换表转换
- 可以通过自动转换表完成,又不容易出错的,都应该用自动转换表转换
- 只出现一次或者几次,而且不会大量出现的手动转换,都应该用手动转换标签转换
- 我把转换做成模板的想法来自这里的讨论:
另外,以下是Wikipedia:繁简体转换请求/增加cn:纳克;tw:奈克;hk:?的原话:
奈克,10E-9克,nanogram。香港称呼不详。--氢氧化钠 NaOH 10:05 2006年8月7日 (UTC)
- 香港应该都是叫纳克的。在香港,科学名词(包括国际单位制词头)多数都是跟随中国大陆的。--Leeyc0(找我|贡献) 11:22 2006年8月7日 (UTC)
- 不过这类转换可真麻烦,如果换了另一个单位或换另一个词头,这可真没完没了。有没有可能弄个SI变数,例如{{nano}}自动因应地区设定对应做“纳/奈”、{{mega}}自动对应做“兆/百万”等,否则要为每个单位每个词头弄个对应表,真的要命。--Leeyc0(找我|贡献) 11:27 2006年8月7日 (UTC)
- 另外这个条目根本不应存在(其他加上SI词头导出单位亦然),应重定向至千克(公斤)(SI基本单位)。可是这不是本版的讨论范围。 --Leeyc0(找我|贡献) 23:26 2006年8月7日 (UTC)
Wikipedia:繁简体转换请求/2005年中有哈利·波特转换请求:
- cn韦斯莱<=>tw衛斯理
- 卫斯理可以是一位科幻作家,倪匡,不建议转换--TingoChoo 解放Google条目 一起来翻译 (给我留言) 06:22 2005年8月17日 (UTC)
- cn鲁伯<=>tw魯霸
- cn罗恩<=>tw荣恩
- cn西弗勒斯·斯内普<=>tw賽佛勒斯·石內卜
- cn斯内普<=>tw石內卜
- cn马尔福<=>tw馬份
- cn德拉科·马尔福<=>tw跩哥·馬份
- cn米勒娃·麦格<=>tw米奈娃·麥
- cn小天狼星布莱克<=>tw天狼星·布萊克
- cn伏地魔<=>tw佛地魔
- cn秋·张<=>tw張秋
- cn卢平<=>tw路平
- cn卢塞恩<=>tw琉森
- cn疯眼汉穆迪<=>tw瘋眼穆敵
- cn尼法朵拉·唐克斯<=>tw小仙女·東施
- cn摄魂怪<=>tw催狂魔
- cn康奈利·福吉<=>tw康尼留斯·夫子
- cn洛哈特<=>tw洛哈
- cn桃金娘<=>tw麥朵
- cn斯基特<=>tw史譏
- cn多洛雷丝·乌姆里奇<=>tw桃樂絲·恩不里居
- cn乌姆里奇<=>tw恩不里居
- cn赫敏<=>tw妙麗
- cn邓布利多<=>tw鄧不利多
- cn麦格教授<=>tw麥教授
- cn神秘人=>tw那個人 建议不转换这个--Gene
- cn对角巷<=>tw斜角巷
- cn冥想盆<=>tw儲思盆
- cn分院帽<=>tw分類帽
本本一世 07:38 2005年8月13日 (UTC)
- cn神秘人=>tw那個人、cn对角巷<=>tw斜角巷,太普通的名词,反对这个转换 -Hello World! 08:10 2005年8月13日 (UTC)
- 还有cn卢平<=>tw路平和cn鲁伯<=>tw魯霸都可能是普通人名或称呼。而且,这些名字都是针对特定条目的,几乎不会在这些条目以外出现,所以建议作者采用内部转换。参考罗纳德·里根条目--这个人很懒,什么也没留下:D File:Nomorecommunism.gif 03:04 2005年8月18日 (UTC)
cn赫敏<=>tw妙丽重复- cn霍格沃茨<=>tw霍格華茲
- cn莱姆斯<=>tw雷木思
- cn巴堤·柯罗奇二世<=>tw小巴蒂·克劳奇
--Gene (说) 13:07 2005年8月13日 (UTC)
要不要把四个学院名也拿出来啊--苍空 翔 有事点我 呵呵,搞笑。--长夜无风 22:06 2005年11月3日 (UTC)
这种只是在某个条目中反复出现的名词可以用:-{A|zh-hans:文字1;zh-hk:文字3;zh-sg:文字4;zh-tw:文字2;}-来转换,只要添加到第一次出现的地方,以后用其中一个即可全文转换,不必添加到请求表,对于其他类似只在一个页面多次使用的也是同样道理,参看:Help:中文维基百科的繁简处理。--维游 (+_+) 07:21 2005年12月12日 (UTC)
目前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中铺天盖地的手动转换代码:
==情节概述== <!-- 请在改进这个情节概述的时候保持它不太过于详细和冗长,并注意版权 --> <!-- 请保持描述书中原本的内容,而不要加入自己的理解和想法甚至意愿 --> <!-- 在首次表述译名时请表示成 -{A|zh-hant:繁体译名;zh-hans:简体译名}- 形式,并请大家将下文修订成正确的译名。--> {{spoiler}} [[哈利·波特 (小說角色)|哈利·波特]],出生于1980年7月31日。1981年10月31日邪恶的-{A|zh-hant:巫師;zh-hans:魔法师}-[[伏地魔|-{A|zh-hans:伏地魔;zh-hant:佛地魔}-]]用“[[阿瓦达索命|-{A|zh-hant:啊哇呾喀呾啦;zh-hans:阿瓦达索命}-]]”咒语杀害了他的魔法師父母[[詹姆·波特]]和[[莉莉·波特]],他的母亲是为了保护他死的。-{A|zh-hans:伏地魔;zh-hant:佛地魔}-对哈利并没有成功的谋杀造成了他们二人的某种联系,-{A|zh-hans:伏地魔;zh-hant:佛地魔}-的一些力量被传输进入哈利的身体。哈利的额头上留下了一道闪电形的伤疤,而-{A|zh-hans:伏地魔;zh-hant:佛地魔}-却损伤惨重,此后就消失了。哈利从母亲处得到的'''爱'''和-{A|zh-hans:伏地魔;zh-hant:佛地魔}-留下的'''力量'''使哈利在今后与邪恶魔法师斗争中得到了永不消失的保护。 成为孤儿的哈利被巨人和人类的混血儿[[魯霸·海格|-{A|zh-hant:魯霸·海格;zh-hans:鲁伯·海格}-]]——[[霍格沃茨魔法学校|-{A|zh-hant:霍格華茲魔法與巫術學院;zh-hans:霍格沃茨魔法学校}-]]钥匙管理员救出。海格按照该学校校长伟大的魔法师[[阿不思·鄧不利多|-{A|zh-hant:阿不思·鄧不利多;zh-hans:阿不思·邓布利多}-]]的指令,把处于简陋的襁褓之中的转交给了哈利的“[[麻瓜]]”(不了解魔法的)亲戚——他的姨妈[[佩妮·德思礼]]和姨父[[弗农·德思礼|-{A|zh-hant:威農·德思禮;zh-hans:弗农·德思礼}-]]。他們生活在[[倫敦]]的[[小惠金区|-{A|zh-hant:小惠因區;zh-hans:小惠金区}-]]。他们有一个宠坏了的儿子[[达力·德思礼|达力]]([[1980年]][[6月22日]]—)。德思礼一家极其厌恶魔法,并且向哈利隐瞒了他的身世——骗他说他父母是因为车祸而死的。德思礼一家虐待哈利,把楼梯下面的一个肮脏的、充满蜘蛛网的橱柜作为哈利的卧室。 哈利波特在11岁生日的一周前,开始收到[[霍格沃茨魔法学校|-{A|zh-hant:霍格華茲魔法與巫術學院;zh-hans:霍格沃茨魔法学校}-]]要他去上课的信件。德思礼一家意欲藏匿所有的信,并且决定搬家到乡村逃避信件。但是海格最后还是找到了他们,并且告诉了哈利他父母的情况。海格把哈利波特带到了[[对角巷 |-{A|zh-hant:斜角巷;zh-hans:对角巷}-]]——一个可以买到为上学做准备的各种魔法物品和魔法书的地方。哈利最后得到了一张从伦敦[[国王十字车站]] [[九又四分之三站台]]上车去往霍格華茲魔法與巫術學院的车票。 -{zh-hans:霍格沃茨;zh-hant:霍格華茲}-所有的学生需要被一个会说话的古式帽子([[哈利·波特中的魔法物品|-{zh-hans:分院帽;zh-hant:分類帽}-]]),分到不同的学院去。四个学院中的每一个学员都有着自己的特性,[[斯莱特林|-{A|zh-hans:斯莱特林;zh-hant:史萊哲林}-]]充满野心和狡猾;[[拉文克劳|-{A|zh-hans:拉文克劳;zh-hant:雷文克勞}-]]的巫师有很高的智慧;[[葛來分多|-{A|zh-hans:格兰芬多;zh-hant:葛來分多}-]]是勇敢的;[[赫奇帕奇|-{A|zh-hans:赫奇帕奇;zh-hant:赫夫帕夫}-]]公正不阿,忠心耿耿。这顶帽子认为哈利波特应该进入-{A|zh-hans:斯莱特林;zh-hant:史萊哲林}-,哈利自己却不同意,最终帽子尊重了他,把他分到了格兰芬多学院。紧接着的两个被分到格兰芬多的学生——[[赫敏·格兰杰|-{A|zh-hans:赫敏;zh-hant:妙麗}-·格兰杰]]和[[榮恩·衛斯理|-{A|zh-hans:罗恩;zh-hant:榮恩}-·-{A|zh-hans:韦斯莱;zh-hant:衛斯理}-]]成为哈利最为亲密的朋友。被分到斯莱特林的[[德拉科·马尔福|-{A|zh-hans:德拉科·马尔福;zh-hant:拽哥·馬份}-]]成为了哈利波特最大的对手。 这一学年内,哈里学习了一些魔法知识,圣诞节,他收到了一件[[哈利·波特中的魔法物品#隱形斗篷|-{A|zh-hant:隱形斗篷;zh-hans:隐形衣}-]]作为礼物,但是却没有找到署名。哈利借助它可以在学校城堡中任意走动而不被人看到。他在城堡中发现了[[哈利波特·中的魔法物品|-{A|zh-hant:意若思鏡;zh-hans:厄里斯魔镜}-]],在这个魔镜中,哈利可以看到他的父母。 哈利还学会了打[[魁地奇]],这是一种风靡巫师届的骑在[[飞天扫帚]]上打球的运动,事实上它挺危险的。 哈利、-{A|zh-hans:罗恩;zh-hant:榮恩}-、-{A|zh-hans:赫敏;zh-hant:妙麗}-发现了锁在霍格沃茨一段禁区走廊里的、海格命名为毛毛的三头犬,他们思索这三头犬在看守着什么,并认定是[[魔法石]]([[贤者之石]])。他们仨觉得险恶的魔药课教授[[賽佛勒斯·石內卜|-{A|zh-hant:賽佛勒斯·石內卜;zh-hans:西弗勒斯·斯內普}-]]一直想要为-{A|zh-hans:伏地魔;zh-hant:佛地魔}-偷取[[魔法石]],因为魔法石可以令伏地魔长生不老、获得力量。 [[哈利·波特 (小說角色)|哈利]]、[[榮恩·衛斯理|-{A|zh-hans:罗恩;zh-hant:榮恩}-]]、[[赫敏·格兰杰|-{A|zh-hans:赫敏;zh-hant:妙麗}-]]觉得-{A|zh-hant:石內卜;zh-hans:斯內普}-偷取魔法石日子到了,便进入了禁区走廊的陷板门,通过安全保护系统,最终,哈利一人进入了最后的看护室,却发现了真正想要偷取魔法石是[[奇洛教授|-{zh-hans:奇洛教授;zh-hant:奎若教授}-]],而不是-{A|zh-hant:石內卜;zh-hans:斯內普}-。-{A|zh-hant:石內卜;zh-hans:斯內普}-一直在(或许是不情愿的)保护哈利波特远离危险。哈利与-{zh-hans:奇洛教授;zh-hant:奎若教授}-和寄生在-{zh-hans:奇洛教授;zh-hant:奎若教授}-身体上的-{A|zh-hans:伏地魔;zh-hant:佛地魔}-对抗,最后,哈利借助'''爱'''的力量胜利了,[[伏地魔|-{A|zh-hans:伏地魔;zh-hant:佛地魔}-]]的灵魂却没有死亡,逃跑了。[[阿不思·邓布利多|阿不斯·-{zh-hans:邓布利多;zh-hant:鄧不利多}-]]和制造出魔法石的[[尼可·勒梅(哈利波特人物)|尼可·勒梅]]一致认为为了防止[[伏地魔|-{A|zh-hans:伏地魔;zh-hant:佛地魔}-]]再来偷魔法石而毁掉这枚可以让人长生不老的神秘的神奇的魔法石。 学年结束了,哈利回到了德思礼家。
-- ran(留言) 23:57 2006年11月18日 (UTC)
- 只用在第一次出现时加A就可以了,后面再次出现会依前转换。参见Help:中文维基百科的繁简处理中“控制自动转换的代码”一节。《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中有重用。--Wikijoiner 03:54 2006年11月19日 (UTC)
- 多谢释疑,依我理解,就是要建立一个小型的转换表:
- 从编写角度而言,插入代码还有会造成一定麻烦,特别是对后来者,不清楚这段代码的意思
- 从技术角度来看,新建这些模板的用途主要是进行全文转换的
- 结合已有的讨论
- 目前已建立标签模板,具体用法在Template talk:NoteT
- 根据我对“小型的转换表”的理解,建立类似Template:TsHarryPotter,或许也是一种解决途径
- --Isnow 09:44 2006年11月19日 (UTC)
- 我个人是反对用这种模版来处理繁简转换的问题,主要的原因是这对于其他非模版创作者来说,要理解其内容与运作方式恐怕比使用A标签还难,整段文章里面突然插入一段奇怪的代码,令人摸不着头脑。上面的那段‘范例’基本上只是不懂A标签用法的人错误的编写方式,因为除了第一段文章外,后面很多转换的名词根本都不需要使用标签。--泅水大象 讦谯☎ 13:02 2006年11月19日 (UTC)
- noteT、noteA和refTA有缺陷。例如在黑山中,在简体下refTA中会显示-{zh-hk:黑山;zh-hans:黑山;zh-tw:黑山;}-,怎么全是黑山?--Wikijoiner 06:22 2006年11月20日 (UTC)
- 因为MediaWiki:Conversiontable/zh-cn#其他中已有转换。--Isnow 16:00 2006年11月20日 (UTC)
- 这解释了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但是使用refTA的目的难道就是让人看到三个相同的奇观吗?--Wikijoiner 08:35 2006年11月21日 (UTC)
- 因为MediaWiki:Conversiontable/zh-cn#其他中已有转换。--Isnow 16:00 2006年11月20日 (UTC)
- noteT、noteA和refTA有缺陷。例如在黑山中,在简体下refTA中会显示-{zh-hk:黑山;zh-hans:黑山;zh-tw:黑山;}-,怎么全是黑山?--Wikijoiner 06:22 2006年11月20日 (UTC)
- 使用Template:TsHarryPotter是最好的方法--Onsf 15:20 2006年11月20日 (UTC)
- 我个人是反对用这种模版来处理繁简转换的问题,主要的原因是这对于其他非模版创作者来说,要理解其内容与运作方式恐怕比使用A标签还难,整段文章里面突然插入一段奇怪的代码,令人摸不着头脑。上面的那段‘范例’基本上只是不懂A标签用法的人错误的编写方式,因为除了第一段文章外,后面很多转换的名词根本都不需要使用标签。--泅水大象 讦谯☎ 13:02 2006年11月19日 (UTC)
关于管理员权限
在看了关于中国文化史条目的争论之后,我有几点意见:
- 我个人对管理员的权限有一点意见。不知道能不能规定一下,在页面保护的情况下,应该将双方或多方有争议的地方隐去,直到双方或多方达成一致后,或几个管理员集体同意某方观点有严重问题的时候,再添加入经过修改后的有争议的地方。我个人觉得这样对双方都比较公平,并且对Wiki的中立性也有所帮助。在处理时“应该将双方或多方有争议的地方隐去”我指的是运用隐藏模板隐藏有争议的文字再在讨论区讨论而不要删除,这样就不会对原作者不尊重了。
- 能不能在比较显眼的地方(例如欢迎新来者模板)放置善意推定,我觉得有利于减少编辑战,因为编辑战大多发生在双方或多方本来就很对立的情况下,一点小的扰动可能就会引起编辑战。
- 提倡所有维基人在处理事件上采取对事不对人的态度,以证据来说话,只要参考资料有的,就可以写上去,没有的就不写,而不要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或变相人身攻击,仅仅应该扣住维基的法则,用要求对方添加参考资料或具体提出违背了维基哪一点原则的态度来对待问题,而不能说某一方或几方的参考资料不对,因为按维基的理念,无论是什么观点,只要有参考资料就应该写出来,否则就有不中立之嫌疑了。也应该鼓励维基人在某些偶然的情况对方先开始攻击时采取忍让的态度,也就不至于把事态扩大了。
- 最后是依据从编辑战摘抄的一段话的:“请大家注意,如果双方真的无法达成协议,维基的中立精神要求将两种意见都表达出来。可以像这样:关于XXX的争议,一方认为……,另一方认为……。这在维基文章,尤其有争议的文章中很常见的做法。”个人觉得这可以作为编辑战最后一步的解决方案。--人神之间 03:38 2006年11月19日 (UTC)
- 支持!特别是管理员不得保护自己参与的条目,这应当是一个原则,比照中国古代有官员任职回避制度,现代社会也有法官回避制度。而一个名叫Louer的的喀喀湖上的幽灵的无耻的管理员却恰恰在这个条目徇私舞弊,滥用职权。按这个回避原则,参与编辑条目的管理员没有权力保护,那么叫Louer的的喀喀湖上的幽灵就不可能做这样保护自己错误版本的下流动作。另外,不合格的管理员应当废除资格,以免败坏管理员信誉,破坏到百科全书。 --十字军大屠杀 16:05 2006年11月19日 (UTC)
- 看来十字军大屠杀也忘记了“对事不对人”的意思了,请保持冷静。较早前已回应过,不过看来没有人理会我的解说,而的的喀喀湖上的幽灵事实上你的原意不是不对的,我能理解,但有时也要注意避嫌就是。事实上之前也发生过管理员回退别人的内容到自己的版本,但大家一般都是善意的,可考虑加上一句在Wikipedia:封禁方针,遇到这种情况必须由事件以外的第三方管理员执行回退或封禁。请大家也多多支持人神之间所提出的方案。 16:16 2006年11月19日 (UTC)Stewart~恶龙 05:22 2006年11月22日 (UTC)
建议:中文维基人口普查2006
在中文维基百科超过一年的维基人,都应该记得去年12月的时候,曾经填写过一份问卷。这个问卷调查的结果,使大家对中文维基百科的维基人社群有较深入的了解。事隔接近一年,我建议于下个月再举办一次问卷调查,结果更可与去年比较,了解中文维基百科于这一年来的转变。 -- Kevinhksouth (Talk) 09:20 2006年11月20日 (UTC)
- 有没有上次问卷的资料以作参考?-- Railhk0512 15:38 2006年11月21日 (UTC)
- (+)支持,年中时也为年会的筹备作过一次大型问卷。上年的就没什么印象了。Stewart~恶龙 05:31 2006年11月22日 (UTC)
- 从中文维基百科条目中特色一节的统计资料,可找到去年的问卷调查结果。 -- Kevinhksouth (Talk) 12:12 2006年11月22日 (UTC)
- 连不上...Stewart~恶龙 16:46 2006年11月23日 (UTC)
- 可惜呀... 本来我去年填那份问卷时,已想到如果下一年有同一份问卷,不知结果有什么异同呢?但去年结果已失,今年做调查意义也变得没有这样大了。 -- Kevinhksouth (Talk) 05:44 2006年11月26日 (UTC)
- 连不上...Stewart~恶龙 16:46 2006年11月23日 (UTC)
- 支持这项计划。去年的那份问卷是由淡江大学资讯图书馆学系的User:Swdsyu硕士论文的一部分。我这里备有存档。预计到明年至后年,台湾这边至少会出四篇和维基有关系的硕士论文,问卷也差不多应该在设计了吧。基本应该要调查的项目,请大家也帮忙想一想,补充在下面吧--KJ(悄悄话) 07:45 2006年11月29日 (UTC)
◎个人
- .性别 (男、女、不表明)
- .年龄
- .居住地(以中文维基上的地域分?)
- .学历 (国小、国/初中、高中职、大学/专科、硕士、博士、其他)
- .主要上网地点(家里、公司、学校、网咖(网吧)、提供无线宽频公共场所、其他公共场所、其他)
- .学系领域
- .兴趣
- .使用网络的年龄
- .参与维基的年龄(注,包括阅读、编辑、维护等工作)
- .每天参与维基的时间
- .每周参与维基的时间
- .您在维基百科是否有申请账号?
- .请问您是否具有管理员资格?
- .请问您不想申请维基百科账号的原因是?
- .请问您当初如何得知维基(朋友介绍、课堂介绍、BBS、平面媒体、网络媒体、电视媒体、学术研讨会、其他)
◎维基工作的参与
- .主要参与的维基工作(注,包括编辑、维护等工作)
- .主要参与的维基计划(注,包括编辑、维护等工作)
- .是否有撰写过维基百科页面或条目的经验?
- .当初在得知维基百科后,何时开始撰写页面?
- .是否有维护过维基百科页面或条目的经验?
- .撰写页面之后,平时的写作量为?(非常多、很多、很少、非常少、其他)
- .为什么会想参与编辑维基百科的条目?(可复选,最多请选三样) (纯粹好玩、写作感兴趣、想补强内容、想结识同好、知识共享、自我奉献、练习打字、平时娱乐、想成名、其他)
- .为什么会想参与编辑维基百科的条目?(可复选,最多请选三样) (纯粹好玩、写作感兴趣、想补强内容、想结识同好、知识共享、自我奉献、练习打字、平时娱乐、想成名、其他)
- .刚开始在撰写页面所遇到的困难为?(不懂编辑语法、知道编辑语法,但觉得不易使用、维基百科的编辑界面太繁琐、参考资料难找、担心被提请删除、找不到想要撰写的主题、其他)
- .您认为目前维基人撰写条目,最常见的问题为?(侵犯著作权、条目重复、不善用编辑语法、违反中立原则、以地域为中心、内容只提供外部链接、其他)
◎社群机制
- .当您发表的文章被其他成员修改时,您的感觉是?(很好,让内容更完整、可以接受,或许别人有更好的观点、不太好,因为别人可能是错的、不能接受,不喜欢被别人修改、其他)
- .当您发表的文章被提请删除时,您的感觉是?(同意、可接受、不太好、不能接受、其他)
- .续上题,请说明原因
- .您是否知道维基百科内有激励与荣誉的规范?
- .您对于维基荣誉制度规范的看法为?(规范周详、太过繁杂、还可以接受、知道,但未深入了解、其他)
- . 如果您对荣誉与激励制度有初步了解,请问您会不会因为荣誉与激励制度让您持续撰写页面?
- .您在处理争议性的条目时,您最常采用的方式为?(移动至删除投票列表、询问其他管理者意见、自行改写内容、带动讨论、恢复至未争议的版本、其他)
◎管理/维护工作
- .您认为身为一个管理员(具sysop以上的权限)应具备的条件为何?(积极投入、处事圆融、擅于沟通、服务热忱、熟悉维基百科规则、见多识广、公正客观、其他)
- .您知不知道IP用户即可以执行修改辞条、参与讨论、分类内容、回退内容、提请删除、检查侵权等管理和维护工作?
- .您知不知道注册使用者除了上述权限外,还可以创建新辞条、样板、参与部分投票等管理和维护工作?
- .你知道不知道sysop权限的管理员除了上述权限外,还可以快速回退内容、查/解封使用者、保护/解除保护条目?
- .你知道知不具Bureaucrat权限的管理员除了上述权限外,还可以帮用户改名、设定一般用户具有管理员权限?
- .请问您每天在维基百科上花费最多时间的管理行为?
◎维基与mediawiki
- .在使用维基百科的搜寻功能时,您认为?(相当好用、可以接受、不太好用、很难用、其他)
- .您是否使用其他的搜寻工具辅助维基的搜寻?
- .续上题,此项工具为何?(一般搜索引擎、特定套件、widget、其他)
◎社群
- .是否参加过维基人聚会?
- .为什么没有去参加维基人聚会? (时间不配合、地点太远、没兴趣、不晓得有聚会、其他)
- .为什么会参加维基人聚会? (想结识同好、想知道维基人在做什么、凑热闹、获取新知、对讨论议题感兴趣、其他)
- .您主要采用什么方式与其他的维基人联系?(维基上的用户讨论页、互助客栈、email、IM、聚会、bbs)
- .您是否知道维基百科内有激励与荣誉的规范?
- .您对于维基荣誉制度规范的看法为?(规范周详、太过繁杂、还可以接受、知道,但未深入了解、其他)
- .近来维基百科遭到政治力封锁,您认为对于维基百科最重要的影响为?(编辑者减少、条目数量增加幅度下降、内容品质下降、减少赞助、其他)
- 已建立了Wikipedia:中文维基人口普查负责跟进这项工作。但我的考试快到了,恕我未能提供大量协助。 -- Kevinhksouth (Talk) 08:03 2006年12月2日 (UTC)
Wikipedia:投票/有关条目质量提升计划是否延续
现该投票已近结束,请管理员和其它同仁决定是通过讨论来决定下一步的走向还是设立次轮投票来解决(目前几乎可确定中立方案胜出)。--左图右史 10:11 2006年11月20日 (UTC) 个人先暂且就我的方案(第7方案)提出一下、构想、具体操作方法、时间表。
- 首先,目前的条目质量提升计划维持到2006年12月31日。也就是说,到中国(但个人不建议提升该条目,因为争议过大,极易导致编辑战)为止,后面的正在提名的条目将被删除。
- 目前先把人数超过廿人的兴趣小组找出来,设置其的条目质量提升计划。但目前到2006年12月31日为提名期,2007年1月1日起正式运营。
- 已在主计划中等待提升的条目,无论票选是否被通过,都应尊重。但由于时间久远,当时的民意无法反映现在的民意。故个人建议分类有对应提升计划的条目可到其分计划再次票选(如第一次鸦片战争可归入历史小组的提升计划),没有分类和分类不足的仍在主计划中重新票选。(如葡萄酒)并且,已被提名条目享有优先提名权。
- 主计划在新提名条目被通过前,暂停运做(仅半个月时间)。
- 由于半月提升一个条目已不符合维基的发展情况,因此建议主计划每十日提升一个(或每月提升三个),分计划每半月提升一个(或每月提升两个)。为限制提名数量,建议主计划每十天提名三个。分支计划每半个月提名三个。被提名的三个条目中,得赞成票最多者为胜,除非出现赞成票相等的情况,反对票会被视为废票。--
以上意见,不足之处请见谅,也请多多提出自己的看法。谢谢!--左图右史 02:41 2006年11月21日 (UTC)
- 无米之炊?是指后面的提名条目接不上来吗?我还是认为,现在条目质量提升计划冷清的主因之一,就是国人之好贪功出头的个性。首先因为主计划中的条目无法满足大多数人的兴趣(如汉朝与海啸),等待时间又过长,因此部分人失去耐心,不再编辑。因为通过条目质量提升计划而成为特色条目的话,功劳是大家的。而如果凭借一己之力写出特色条目(或优良条目及推荐新条目),大家都会说:XX条目是XX写的。这种感觉是不一样的。要想提高参与度,就要参考现在特色条目、优良条目、推荐新条目(最近这三个地方都门庭若市,优良条目都堆到明年了,推荐新条目处也堆积了一些高质条目)繁荣的原因。所以是不是可以考虑今后给参与条目质量提升计划的人发个创作奖之类的来提高参与度?--左图右史 05:04 2006年11月23日 (UTC)
- 感觉“条目质量提升计划是否延续”还是有点冷清,然而我仍希望能够试行左图右史力主的改革方案,主计划每十日提升一个我认为应暂时静观,待支计划的条目质量提升开始一段时间再作检讨。Stewart~恶龙 10:48 2006年11月23日 (UTC)
- 我先按照生物和化学的计划尝试做了一个历史的计划:User:左图右史/历史条目质量提升计划(未完成),请提出意见。--左图右史 08:09 2006年11月25日 (UTC)
论文式的条目
早期,部分维基人由于对百科的文章引用不暸解,使得出现一些以论文方式写作的条目,并偶有个人情感或主观判断在其中。例如台湾民主国,就出现了类似“(Lung-chih Chang 1995, 7)”这种论文引述的文句,或是“有趣的是,…”这样有个人情感的文句。类似的文章还有很多,不知需不需要加上{{Wikify}}模板呢?--Koika 13:50 2006年11月22日 (UTC)
- 没什么特别的,按常规wikify就好了。论文引述是好事,但可能要改一改格式。“有趣的是...”不乎中立观点,拿走就行。可以的话也跟原贡献者沟通沟通,让他们认识一下百科全书条目应有的风格。 --Lorenzarius 14:19 2006年11月22日 (UTC)
User:壮志满天涯的贡献
- Wikipedia:请求保护页面里有有相关条目
- User talk:壮志满天涯以及他改名前的User talk:Apreppyjock有大家对他的提醒
--Isnow 22:04 2006年11月22日 (UTC)
- 他这几天都在作这些编辑,我都在留意他。把他不中立的编辑和评论找出来回退掉真的很累人。但有一些编辑,例如毛泽东还算可以,我没有回退。因他不听劝告,一意孤行的重复加上这些内容,多次违反维基百科的方针政策,其实我想请管理员考虑把他封禁。--Computor 22:16 2006年11月22日 (UTC)
不是不中立,而是不够“爱国。”自由的百科,不是不喜欢,就封闭的百科 - 壮志满天涯 11-22。
壮志满天涯的条目被封闭
六四,文化大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国两制,中正国际机场,通用拼音等等。我改了以后都被封闭。一国两制居然有这样明显偏袒中共的宣传:“一国两制的观点在中国共产党的大力宣传下深入人心并受到广泛拥护”。何必叫自由,中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不介绍法轮功和人权。通用拼音不介绍法案通过的理由。中正机场不描述改名的具体经过。不如把整个网站改为封闭的网站。 == 壮志满天涯 2006-11-22
- 初来的年轻人容易激动。请在开始阶段避免对敏感话题的大幅修改。另外一国两制中说“在大陆方面,一国两制...并受到广泛拥护”,请不要断章取义。另外这些敏感条目不是你所有的,不存在“壮志满天涯的条目”的问题。最后,签名请使用--~~~~。--蒙人 ->敖包相会 00:16 2006年11月23日 (UTC)
- 多从与自己观点对立的角度考虑问题,不要只是忙于宣传自己的观点。如果你的编辑大家都不能接受,先检讨一下自己的编辑方式。--的的喀喀湖上的幽灵(talk to Louer) 01:37 2006年11月23日 (UTC)
“深入人心并受到广泛拥护,”这个也叫中立?!中共控制新闻媒体,有网络特务监控人民的网络言行,台湾有人反对,大陆肯定也有人反对一国两制。你们没有在中共控制的大陆做民意调查,就不要强奸民意。说什么深入人心并受到广泛拥护,和中共的新闻媒体一样。 --- 壮志满天涯
干脆改名为独裁网站。
我还没有写多少,我写得条目到处被保护。现在我的帐户已经被封闭。我看这个网站应该改名为独裁网站,中共网特网站。
下面是我改写的内容被封闭。
1。赵紫阳:软禁到死内容被删除。他的自辩的内容被删除。
2。通用拼音的批准过程被删除。
3。中正机场改名过程被删除。
4。西藏在1949年以后,如何被中共占领被删除。
5。中华人民共和国我加了人权和法轮功介绍,被删除。
6。台湾问题中国国民党没有办法到中国去发展的事实被删除。
7。去中国化,其中台湾的去中国化事实被删除。
以上事实都被删除。我看管理员都给中共收买了。何必叫自由公正中立?干脆改名为贪污受贿的中共收买的管理员。这个网站很多都是亲共的内容。还学着中共网特对我进行 ip 封锁。
---壮志满天涯 2006-11-23
我的ip 不断被封锁。和中共特务有什么不同?! 还自称自由中立。笑话。 ---壮志满天涯 2006-11-23
- 自由不表示可以不尊重他人,不尊重这里的基本共识或者是规范。中立不表示这里可以任意放入无法加以查证或者是不适当的内容。自由与中立也不表示想作什么就作什么。你对自由和中立的了解有待加强。--cobrachen 04:20 2006年11月23日 (UTC)
上面7个内容,你说应该不应该加入?
- 你可以考虑把你掌握的有来源的信息维基化后,再添加到条目中。--farm (talk) 07:25 2006年11月23日 (UTC)
- 而且建议你要加内容也不要海阔天空大幅改动有争议的条目。比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宗教一节加“中国在某某年之前有一些法轮功的修炼者,自从某某事件之后基本上都停止修炼或者转入地下。”配以相应的资料(最好不是来自法轮功的),那么就是很好的补充。而一下全篇修改几十处,夹叙夹议,配以大纪元资料,自然会导致回退。我就是管理员,我回退了你一些编辑。我反共的历史可比你长。请不要对管理员进行无事实的攻击,好似半个多世纪前总有人攻击别人是拿卢布的。--蒙人 ->敖包相会 05:13 2006年11月25日 (UTC)
译名或名称差异需要参照文献吗?
在砵甸乍条目上,我发现很有趣的现象,就是本身条目的译名也没遵照条目“参考文献”上的译名,与香港官方文件也有出入,(注1:相同参考书所得之其他教科书内容)(注2:香港教育统筹局)我并不反对将砵甸乍取代璞鼎查或朴鼎查,毕竟这译名不是原创,不过我比较疑惑的是,以维基方针方面来说,条目人名译名是否该参照所列参考文献?--winertai 01:25 2006年11月23日 (UTC)
- 我觉得现在香港官方没有什么指定用字,砵甸乍和璞鼎查皆用,平常生活多用砵甸乍,读中史时用璞鼎查,请参看香港年报2003。--219.77.131.127 02:25 2006年11月23日 (UTC)
- 讲述香港历史的书籍,多使用砵甸乍。另外,多数香港人会知道谁是砵甸乍,但不知道谁是璞鼎查。 -- Kevinhksouth (Talk) 04:43 2006年11月23日 (UTC)
- 我认为译名如要以官方为准,有点儿那个。例如第五任港督译名由我八十年代起看任何坊间书籍是与第十一任港督译名一样译罗便臣。我以为直至香港史加入会考课程才以他的封地Rosmead为名译罗士敏,原来早在七几年年报己译为罗士敏。还有如2005年差饷署出的160周年纪念书籍当中1898年在任的警察司是译梅理,但殖民地时政府年报第十五任港督译梅含理,请不要忘记二者是同一人。
除此还有宝灵,我用灵不用宁、文咸,我写般含、佐敦谷、大尾笃、阴澳我还用,但官方名称已改。-- Onon19820531 06:41 2006年11月23日 (UTC)
- 各位可能误会我意思了,我并不坚持使用官方或某文献人名翻译来做条目名称,不过,如果条目所列或内文大部分引用的参考文献是使用香港维基朋友不常用的璞鼎查,那条目是否该就用璞鼎查名称比较好呢?--winertai 07:51 2006年11月23日 (UTC)
为什么中共解除了对这个网站的封锁?
我发表很多条目内容和中共的不符合,马上就有人删除,封杀。我看中共肯定收买了很多管理员。不然怎么中华人民共和国条目里没有法轮功,人权?赵紫阳条目里没有他自己的辩解文章。台湾问题里面有人居然说一国两制在大陆受到拥护。文化大革命,六四都被保护。不让更改。中共肯定是已经收买了很多管理员,所以他们可以放心的让大陆人民看被改变的非独立自由的维基网站。
-- 壮志满天涯 2006-11-23
- 自己编辑的内容被删除,想发牢骚可以理解。不过以上的指控好像很离谱。你编辑的这些中国政治相关的条目多是争议很大的条目。在你加入内容的时候请尽量注意内容和语言的中立性。并且最好能够与现有条目内容有效的结合。在有与其他编辑者意见相左的情况下,请在讨论页留言讨论,而不是反复回退对方的修改,避免造成编辑战。因为编辑战只能是浪费大家的精力,不可能找到一个真正的解决方案。如果管理员注意到有编辑战发生,则会被迫保护条目。一般情况下这并非是有意偏袒哪种意见。 - Munford 05:15 2006年11月23日 (UTC)
- User:壮志满天涯,什么才是你心目中自由的百科全书?怎么才是真的自由呢?自由的百科全书允许你不“爱国”,是不是也应该允许别人“爱国”?如果一个“爱国”的维基人和一个“不爱国”的维基人同时编辑一个条目怎么办呢?希望你能够认真想一想。-下一次登录 06:25 2006年11月23日 (UTC)
我给西藏加中共占领的历史被删除,给中华人民共和国加人权及法轮功的内容被删除,你们自己说,这是公正,自由吗? -- 壮志满天涯 2006-11-23
- 我觉得只要你给出参考文献,而不是自己的观点,大家应该都可以接受吧。请参考Wikipedia:可供查证。-下一次登录 06:37 2006年11月23日 (UTC)
- 这人根本就不看编辑手册。爱国不是错,但是不了解怎样做维基人,试问怎样避免争议?“收买”,这个词语很难听,看事情不能太武断,应该心平气和慢慢讨论才是。--Xieza 16:09 2006年11月23日 (UTC)
不要说大家了,这里有很多中共收买的特务,管理员。我现在的话也被人马上删除。我的帐户被封,ip 被封。这个网站已经沦陷。-- 壮志满天涯 2006-11-23
- 我认为在讨论页中当然有自由讨论相关话题,说“收买”不是不可以。但要别人相信你是对的,就要提出论据,说服你身边的人。讨论了,大家有共识,就可以为维基贡献多些有公信力的条目,维基才会有它的存在价值。如果中共要真的收买千千万万眼睛雪亮的中国人,不是没有可能,但这我看不会是一件容易的事。 --雅麟 对话 07:33 2006年12月6日 (UTC)
这个网站已经沦陷
看来这个网站已经沦陷。我刚才才发表的内容,马上被别人删除,岂有此理! 我只能再开一个标题。你们删除一次,我就再发表一次。我看你们这些中共的特务怎么样子猖狂! 我这几天在这个网站辛辛苦苦添加了很多内容,却被删除,条目被保护。这个网站显然已经被中共收买,管理员被中共贿赂,收买了。完全沦陷。
中共才封闭这个网站。现在中共的管理员“百无一用是书生 ”居然明目张胆得要求聚会。各位,在中国大陆,有人搞拥抱的活动也会被警察给叫到警察局质问。中共为什么突然解禁。中共是不允许人民非法集会的。现在这个人居然敢为了一个被中共封闭的网站搞非法集会,显然已经被中共收买了。如果没有中共的默许,谁敢自己搞非法聚会?
既然这里有中共的特务,警察和被中共收买的管理员不断删除我的内容。我就干脆一起发表。我现在被删除的内容有如下。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人权和法轮功。2。西藏历史中中共如何占领西藏的内容。3。去中国化,台湾去中国化的实际例子。4。台湾中正机场改名的历史,尤其是中共和台独不谋而合的内容。5。国共合作中,中国国民党没有办法在中国发展党员的问题。6。通用拼音里关于条理通过的内容。7。文化大革命中,所造成对中国文化古迹的重大迫害,对中国大陆人民非正常死亡的问题。8。六四内容关于全中国各地的学运的内容。9。我创建了一个条目为“过滤敏感词汇及人物”,被管理员全部删除。里面的内容完全没有被合并到类似的条目里面。
我不反对别人修改我的内容。但是这些被中共收买的管理员把我写的内容完全删除。而且把很多我修改的条目保护。种种现象说明这个网站已经沦陷。被中共渗透。这里的管理员不是中共派来的特务,警察,就已经被中共贿赂。不然不可能这么倾向中共。
今天11-23-2006,我的帐户被封。2。我的ip 被连续几次被封闭。这些做法和中共的网络特务有什么差别?
-- 壮志满天涯
- 我不知道说什么好,这是维基百科,维基人上维基百科编辑时会排除所以政治理念,此外你的东西均是没有查证,如果有可信的资源,我们可以相信你。此外这里除了中国人,还有世界各地的自愿参加者。--Flame 07:15 2006年11月23日 (UTC)
- 我说过了,我不反对别人修改我的内容。但是我已经举例说明,我的10条内容都被删除。不是中共特务,有谁会有这样的行为?
- 这么多来自不同地方的人都在这里修改你写的东西,而这些人都被中共收买?我看不是喔,哪有可能收买这么多人勒。你恐怕才是被收买上来闹的喔。作贼的喊抓贼,你应该知道吧。--cobrachen 13:20 2006年11月23日 (UTC)
封的就是你小丫挺的,再废话还封你,封你,封你,封你!--lvlLll2cl3rl3l~ |留言 17:53 2006年11月24日 (UTC)
想在这里生存就得守规则,要不然就公平讨论,在维基作泼妇骂街式的言论,天皇老子都照封!--Iflwlou 19:02 2006年11月24日 (UTC)
是时候存档?!
讨论串太长了,经常龟速读取,虽然大部分讨论还未超过1个月。Stewart~恶龙 10:50 2006年11月23日 (UTC)
检查侵权请小心
随着雅虎知识+一类网站的流行,希望检查侵权人格外小心,因为已经不是第一次被我发现,因为这些网站的抄袭,而将条目误当侵权的现象。因为Wikipedia:删除投票/侵权的人流不高,所以可能出现有条目无辜被删,变相放弃了原内容的GFDL了,日后也不能在维基使用回这些本来被人抄袭的内容。 -- Kevinhksouth (Talk) 18:06 2006年11月24日 (UTC)
- 没错,我之前亦发现过一条所谓侵权,被侵权网站的日期比维基内容出现的时间更晚。投票人流低,而且最大问题是侵权条目内容被移走,只有侵权模板,还要去找旧内容去看,实在很烦,我自己对没兴趣的怀疑侵权条目就都懒得去查看内容。所以一些比较冷僻的怀疑侵权条目,可能根本没人去看。--Onsf 19:19 2006年11月24日 (UTC)
- 认同两位的意见,我也早发现了此问题。检查侵权时如果来源自雅虎知识+或者是blog、贴吧、论坛必须留神,因为这些地方很容易被人随便转载维基的文章而不注明来源。光就我自己来说,我已发现至少有三篇由我创建(因为是自己创建所以格外留神)的日本相关条目被人抄到其他人的blog 或贴吧而没有注明来源(最要命的是连图片也照抄过去)。--Charlotte1125 20:53 2006年11月24日 (UTC)
- 若说抄袭维基最快、最“全面”的地方,还是百度百科。百度差不多快成我们的镜像网站了。--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02:15 2006年11月25日 (UTC)
- 认同两位的意见,我也早发现了此问题。检查侵权时如果来源自雅虎知识+或者是blog、贴吧、论坛必须留神,因为这些地方很容易被人随便转载维基的文章而不注明来源。光就我自己来说,我已发现至少有三篇由我创建(因为是自己创建所以格外留神)的日本相关条目被人抄到其他人的blog 或贴吧而没有注明来源(最要命的是连图片也照抄过去)。--Charlotte1125 20:53 2006年11月24日 (UTC)
漏网之鱼:Agnostic
在四大文明古国的编辑战中,鸟甲和wikiqedia都受到了封禁的处罚,但是farm却没有封禁Agnostic,我要求追加封禁Agnostic一天。--travel 10:27 2006年11月25日 (UTC)
- Travel兄,Agnostic没有违反回退不过三原则。--鸟甲 10:32 2006年11月25日 (UTC)
- 不理解,能详细解释一下吗?谢谢。--travel 10:37 2006年11月25日 (UTC)
- Wikipedia:回退不过三原则规定:不要在24小时之内回退任何单独的页面超过三次。Agnostic回退没有超过3次。--鸟甲 10:41 2006年11月25日 (UTC)
- 哦,我的理解是回退一天内超过3次就算编辑战,参与的人都有责任,否则会用车轮战规避。--travel 10:47 2006年11月25日 (UTC)
- 原文: "The policy states that an editor must not perform more than three reversions, in whole or in part, on a single Wikipedia page within a 24 hour period. "--Johnson Lau 18:18 2006年11月25日 (UTC)
- 哦,我的理解是回退一天内超过3次就算编辑战,参与的人都有责任,否则会用车轮战规避。--travel 10:47 2006年11月25日 (UTC)
- Wikipedia:回退不过三原则规定:不要在24小时之内回退任何单独的页面超过三次。Agnostic回退没有超过3次。--鸟甲 10:41 2006年11月25日 (UTC)
- 不理解,能详细解释一下吗?谢谢。--travel 10:37 2006年11月25日 (UTC)
Travel蛮有点雅各宾党人的味道吗。我觉得没必要解释什么,难道你看不出我最后做得编辑,是在打圆场吗?wikiqebia明摆着就是无理取闹。封禁鸟甲也根本就是错误的。如果各打五十大板就是所谓的中立公正,哪天愤青们发起车轮大战,看来只有乖乖投降了。--齐格 12:48 2006年11月25日 (UTC)
是不是应该总量管制一下?
最近发现优良条目提名处热闹非凡,基本每两天就有五六个提名条目。可是提名太多了也不好。现在优良条目的存档已经到明年1月了。而且估计很快就能到2月。好条目数量多是好事,不过过于集中的话,会不会难以支撑长期运做?另外,最近推荐新条目处也堆积了一些质量颇高堪称优良的条目,值得贺喜。--左图右史 03:13 2006年11月26日 (UTC)
第三次动员令即将举行
第三次动员令于12月内举行,每名维基人将五条条目为目的,针对第二次动员令的缺点,主要增加了修改,是次活动并不是以增加条目为主,而是协调众维基人的工作,消岐义不可以作为参加条目,不可以先放上红字条目,否则将会取消参与资格等等,希望您可以在讨论区提出您的意见,此外,本人将会把相关讯息传开给维基人,让更多人参与动员令。--Flame 04:07 2006年11月26日 (UTC)
特色条目与优良条目是否应设创作奖?
最近不知道是大家的合作精神少了还是个人的能力得到了最大发挥,几乎所有的特色条目与优良条目都是凭借一己之力完成的,而且似乎大家也对这类条目格外青睐。既然这样,不如做个顺水人情,今后凡有一个特色条目的,即可获得两级创作奖,凡有一个优良条目的,即可获得一级创作奖。如何?--永远中不了举的秀才 04:34 2006年11月27日 (UTC)
首页又变了
特色条目、优良条目、推荐新条目的候选链接不见了。应该恢复过来吧。不中举的秀才(江南贡院) 02:31 2006年11月29日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