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互助客栈/条目探讨

(重定向自Wikipedia:EA
Fire-and-Ice在话题““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中的最新留言:2小时前

此页面探讨条目模板主题相关议题;与条目是否符合中立的观点有关的问题,亦可在此探讨。


请注重礼仪、遵守方针与指引,一般问题请至互助客栈其他区知识问答提出,留言后请务必签名(点击 )。


发表前请先搜索存档,参考旧讨论中的内容可节省您的时间。
公告栏
# 💭 话题 💬 👥 🙋 最新发言 🕒 (UTC+8)
1 用于表示日本节庆活动的“祭”是否可以视为恰当的中文用法 1 1 Jimmy-bot 2024-08-02 16:14
2 中国大陆文物类条目命名中的“旧址”二字 31 10 FradonStar 2024-08-02 18:58
3 省直管县级行政区 4 3 Yumeto 2024-07-27 17:20
4 完美世界的国际版 1 1 LuciferianThomas 2024-07-26 09:53
5 “中国共産党”问题 8 5 自由雨日 2024-07-26 16:29
6 关于中国大陆的省道条目 1 1 FradonStar 2024-07-27 14:29
7 关于鬼畜和音MAD条目 2 2 Cwek 2024-07-30 09:40
8 抗蛇毒血清与en:Antivenom链接 1 1 ThomasYehYeh 2024-07-28 10:24
9 如果有条目的明星恰好有维基账号,TA在TA本人的条目里没有引用的添加内容是否应该回退 6 6 GZWDer 2024-08-01 23:46
10 墨西哥航空相关 2 2 LuciferianThomas 2024-07-29 10:00
11 提议在所有(西北太平洋)台风条目增加单向字词转换以适应中国大陆习惯 29 4 自由雨日 2024-08-02 04:42
12 Independent Baptist的译名问题 11 3 LuciferianThomas 2024-07-30 15:37
13 Phu Phra Bat的译名问题 3 3 LuciferianThomas 2024-08-01 11:14
14 文革引号之疑 14 6 Ericliu1912 2024-08-02 21:29
15 请求协助查证各国媒体以各语言对法轮功的创建者李洪志的母亲芦淑珍的报道 2 2 Happyseeu 2024-08-03 01:04
16 关于“伪”称呼的WP:中立性问题 2 2 暁月凛奈 2024-08-03 00:49
17 欧洲理事会命名问题 1 1 Fferic 2024-08-03 01:04
18 “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 6 3 Fire-and-Ice 2024-08-03 12:51
发言更新图例
  • 最近一小时内
  • 最近一日内
  • 一周内
  • 一个月内
  • 逾一个月
特殊状态
已移动至其他页面
或完成讨论之议题
手动设置
当列表出现异常时,
请先检查设置是否有误

正在广泛征求意见的议题

以下讨论需要社群广泛关注:重新整理

传记

Talk:王守仁 § 移动条目“王守仁”至“王阳明”

“王阳明”远比“王守仁”一名通行,“王守仁”是否应移动至“王阳明”?正如中维用“王重阳”而不用本名“王喆”,用“章太炎”而不用本名“章炳麟”,用“孙中山”而不用本名“孙文”或“孙逸仙”。--Banyangarden留言) 2024年5月31日 (五) 17:23 (UTC)

Talk:杨勇纬 § 杨勇纬条目可能不符WP:广告代言

杨勇纬条目可能不符WP:广告代言

  1. 它为条目主的广告代言设独立章节(而非散文形式),而广告代言并不是条目主目前的事业重心(柔道运动)
  2. 两个广告代言项目没有任何来源
  3. 有来源的广告代言项目有许多不符“独立非第一手来源”
    • 例如“SEIKO PROSPEX 品牌之友”的来源即SEIKO自己的官网;“禾联空调 代言人(2022年-2024年)”与“台湾大哥大 OP响乐生活 (2022年)”的来源即代言广告影片本身
-游蛇脱壳/克劳 2024年7月28日 (日) 05:41 (UTC)

经济、贸易与公司

Talk:永恒艾莉丝工坊 § 公司主体更改

根据商工登记公示资料查询服务,新公司应该是“沃兔奈股份有限公司”,原“永恒艾莉丝工坊有限公司”目前还没撤销。沃兔奈注册地址和永恒艾莉丝工坊不同,是 台中市西屯区惠来里惠中路二段78号。看了最近几个月的活动,“永恒艾莉丝工坊”还继续代理发行新游戏。

旧地址应该不再用了,infobox和分类应该怎么处理这种变动?--Nostalgiacn留言) 2024年6月20日 (四) 03:12 (UTC)

历史与地理

Talk:州 (瑞士) § 瑞士区划单位“Canton”的台湾译名是什么?

年初的时候,Module:CGroup/CH Places公转组里“Canton”的台湾译名被改成了“邦”,来源为驻瑞士台北文化经济代表团,我看了一下确实如此,不过我看国家教育研究院乐词网上用的是都是“州”(示例)。故“Canton”的台湾译名是“邦”还是“州”?如果确定是“邦”了,那我就去将该公转组同Module:CGroup/DE Places一样添加规则。--BigBullfrog𓆏) 2024年6月21日 (五) 15:59 (UTC)

Talk:西沙 (香港) § 香港西沙现时是否应创建条目?架构应如何?

“西沙”是新鸿基地产西贡北十四乡的大型地产项目,除了住宅,亦包括全市性接待规模的康乐文娱体育设施,今年起逐步落成,名称源于当地的西沙路(应该意指西贡至沙田 (香港),所以“西沙”最初不是一个地名),我不知道这个项目创建前是否已有把“西沙”作为地名的情况,但该项目是足以形成新区的规模,无论如何将来“西沙”应该会成为地名。西沙 (香港)目前重定向至十四乡

问题是现时明确公布的信息,该项目分成了“西沙GO PARK”及“西沙SPORTS PARK”两个部分,两个部分各自的来源已经足以随时分别创建条目。可是作为项目名称或地名,将两者总括为“西沙”,似乎却不易找到来源,只有为宣传而创建“西沙”官网[1]

现时各条目中的相关文字:

请问各位认为将来的条目架构应如何?例如:

  • “西沙GO PARK”及“西沙SPORTS PARK”各自创建条目,西沙 (香港)仍然重定向至十四乡(建议于条目内作独立章节,以便更好导向)。
  • 西沙 (香港)改为独立条目,包含“西沙GO PARK”及“西沙SPORTS PARK”所有内容。
  • 西沙 (香港)、“西沙GO PARK”、“西沙SPORTS PARK”都成为独立条目。

--Factrecordor留言) 2024年7月14日 (日) 04:21 (UTC)

Talk:弥助 § 可否帮助检查参考资料真确性?

英维正怀疑Thomas Lockley的写书籍的真确性,所以可以拜托懂日本历史的维基帮助检查吗?--Cmsth11126a02 (留言) 国民党的正确名称是大陆国民党! 2024年7月20日 (六) 06:34 (UTC)

语言及语言学

Talk:阿非利卡语 § 将“Afrikaans”翻译为“南非语”是否有些不妥

如上征询Afrikaans语言的中文名。另外的译法可以参考条目中的来源,--Kethyga留言) 2024年6月25日 (二) 01:28 (UTC)

Talk:见系声母二等开口字的演变 § 为《见系声母二等开口字的演变》一文的争议性内容征求意见

文中有这么一段描述:“中古后期,-ɹ-介音失落,见系声母开口二等字有两种变化:-ɹ-介音消失,最终跟没有介音的开口一等字合流;或变为-j-介音,最终跟带-i-介音的开口三等字合流。”存在争议。

对此,我代理知乎用户间歇性清醒发表其观点,由于IP封锁他未能注册账号: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二等介音”是切韵音系拟音中的。而中古后期的“二等性”(忽略庄组高元音二等)则表现为元音保持在前低位置,如果视为介音同化的话,这个介音最可能是 /ʕ/(参考《声音唱和图》音系完全解析)。

由于元音舌位不同,“二等性”消失后它当然不必和一等合流,比如二等/a/一等/o/是南方很多方言都有的格局,如广东广州、江西黎川等。对于北方那些见二变为“细音”的方言,它也不是和三等合流,而是先和四等合流,然后大部分才发生了三四等合流(这里指的是韵图等)。现在仍能区分的一般体现为见组二四等并入精组(如山东荣成)或端组(如山西临汾)或章组(如山西万荣)等。此外,梗二比较特殊,仅在泛河北方言随其他二等变“细音”(/*ε/>/*iε/),其他地区不变(次生的除外)。当然这里讨论的是白读层,或者说俗传词部分,毕竟很多字都被文读替换了。

Σ>―(〃°ω°〃)♡→天邪弱に〇〇する) 2024年7月8日 (一) 17:05 (UTC)

Talk:博亚诺语 § 《Numeral Systems of the World's Languages》上的译名能否使用?

@Easterlies我注意到您依据《Numeral Systems of the World's Languages》移动了这个条目,但是,该网站作者Eugene Chan (linguist)英语Eugene Chan (linguist)声明“未经本人电邮及书面授权,不得复制中文译名,不得用任何形式,包括: 转载,网络链接等盗取本网站内任何资料”[1],所以我有些担心这上面的译名能不能用。--CuSO4 · 龙年大吉 2024年8月1日 (四) 12:07 (UTC)

数学、科学与科技

Talk:地球大气层 § 建议更名:“地球大气层”→“大气层”

地球大气层” → “大气层”:查阅大量的词典(如《现代汉语词典》、《国语辞典》《辞海》)、术语表([2]),搜索大量可靠来源,“大气层”一词绝大部分情况下都默认特指“地球大气层”,提及其他天体大气层时除非在上下文紧密的语境,否则一定会加定语限制说明。故此建议将“地球大气层”移动至“大气层”,原“大气层”移动至“天体大气层”等名称,并在本条目加顶注采用主从消歧义的方式链至“天体大气层”。WP:DPAGES如该名称明显地有一个解释非常重要及常用,而其他解释只属较窄的范畴及较少人知道,那么我们应让该名称成为该主要解释的条目名称。--自由雨日留言) 2024年7月1日 (一) 08:24 (UTC)

Talk:汤申—东海岸线 § 简体文本的词语

在“营运”段:以下一句 2020年,新加坡爆发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后,政府推行阻断措施,要求所有住在宿舍的客工进行隔离和测试, 会变成 2020年,新加坡爆发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后,政府推行阻断措施,要求所有住在宿舍的客工进行隔离和调试,

最后的“测试”不应该变成“调试”。--Ejunliu留言) 2024年7月14日 (日) 08:00 (UTC)

WikiProject talk:生物 § 请求讨论高晶生物类条目的问题

之前的方针修订通过后一段时间无人处理高晶生物类条目的问题,原打算自己处理,后发现问题条目过多。鉴于部分不符合要求的条目已有翻译,批量提删可能会导致大量工作成果流失,期望社群讨论对不符合要求的条目进行批量草稿化处理还是以WP:NOT提删。

同时通知之前处理此人条目的@微肿头龙 --Python6345留言) 2024年7月27日 (六) 01:51 (UTC)

媒体、艺术与建筑

Talk:李坤城 § 就创建消歧义页征求意见

李坤城(音乐人)的google搜索结果约409,000项,李坤城 (立委)google搜索结果约297,000项,两者常用度没有明显差异,是否创建平等消歧义更佳?--Cmsth11126a02 (留言) 国民党的正确名称是大陆国民党! 2024年7月12日 (五) 12:20 (UTC)

Template talk:Infobox song § 合唱歌在单曲年表上应否收录?如何表达?

模板上的单曲年表似乎未能应对歌手多于一人的情况。合唱歌究竟应不应该放在单曲年表上?如应该,应如何表达?我在合唱歌谁能避开恋爱这事情尝试了一种方式同时表达两位歌手的年表,未知这样做是否合适?@Milkypine--Factrecordor留言) 2024年7月14日 (日) 05:59 (UTC)

Talk:台大合唱团 § 宣传性内容以及过度细节的内容

我觉得此条目的目的是针对"台大合唱团"以中立的观点进行简单的介绍,让读者可以知道此一组织。

目前条目的写法,比较适合放在台大合唱团的网页里,不太适合放在维基百科上。

宣传性内容至少有 "近年来更积极委托台湾新锐作曲家创作,勇于尝试多元曲风", "成立宗旨为集合台大校园中众多优秀的合唱者,借着丰富的演出经验,以塑造学生合唱团多元的表演形式和丰富的音乐触角,并培养团员厚实的音乐根基与表演技巧,以不断自我超越为目标", "更结合艺文活动或社会公益,期能彻底实践以“以音乐服务社会”的理想,为台湾的合唱音乐文化发展奉献心力。"

过度细节的内容, 我觉得历届指导老师、正副团长、例行音乐会、其他重要演出的列表都太过细节了。

也请参考Wikipedia:格式手册/避免使用的字词以及维基百科:格式手册/不要华而不实,后者中有提到"让可供查证的事实说明一切", 也请作为参考,@Dafungfung楓笛NtuchorusPotter changLJSAN--Wolfch (留言) 2024年7月24日 (三) 09:24 (UTC)

政治、政府与法律

Talk:法轮功 § 从英文维基百科翻译了一段内容

我对当前英文维基百科版本的一个段落几乎原封不动地进行了翻译。然而,这些内容可能与其他段落的内容有重复、矛盾,望其他编者关注并进行合理修改(而不是直接回退);此外,段落放置的位置可能也需要调整。--Wnotieagusdr留言) 2024年6月2日 (日) 03:22 (UTC)

Talk:反共主义 § 有必要把反共主义这个条目加上这个图片吗?

有必要把反共主义这个条目加上这个图片吗?--Wjjksjzs留言) 2024年6月7日 (五) 03:47 (UTC)

Talk:州 (瑞士) § 瑞士区划单位“Canton”的台湾译名是什么?

年初的时候,Module:CGroup/CH Places公转组里“Canton”的台湾译名被改成了“邦”,来源为驻瑞士台北文化经济代表团,我看了一下确实如此,不过我看国家教育研究院乐词网上用的是都是“州”(示例)。故“Canton”的台湾译名是“邦”还是“州”?如果确定是“邦”了,那我就去将该公转组同Module:CGroup/DE Places一样添加规则。--BigBullfrog𓆏) 2024年6月21日 (五) 15:59 (UTC)

Talk:中华人民共和国 §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称

现今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不是可以说大多数情况下通称“中国”?请基于事实论述,而不是自己的政治立场。如果一个地方自称是改名,其他人也如此称呼,“通称”不是很正常?--Kethyga留言) 2024年7月7日 (日) 08:36 (UTC)

Talk:李坤城 § 就创建消歧义页征求意见

李坤城(音乐人)的google搜索结果约409,000项,李坤城 (立委)google搜索结果约297,000项,两者常用度没有明显差异,是否创建平等消歧义更佳?--Cmsth11126a02 (留言) 国民党的正确名称是大陆国民党! 2024年7月12日 (五) 12:20 (UTC)

Talk: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 § koreatimes来源中的声称

[3] "The 1961 treaty was commonly referred to in China as the "China-North Korea military alliance treaty" (zhongchao junshi tongmeng xieyi)" 是否不正确。"中朝军事同盟协议"结果数很少,何谈commonly referred。--YFdyh000留言) 2024年7月14日 (日) 12:27 (UTC)

Talk:中华民国 § RfC:有必要在序言加入“有限承认国家”之类的表述


(ZeehanLin留言) 2024年7月29日 (一) 16:37 (UTC) 补充)

之前Talk:中华民国/文件12#请求在条目导言中首段加入“是一个不被联合国承认的有限承认国家”或类似句段中有讨论但貌似没有达成共识。 需要注意的是,有限承认国家并不等同于非完全承认国家。ZeehanLin留言) 2024年7月26日 (五) 07:17 (UTC)补充:我的建议是改为“中华民国是位于东亚的民主共和国,现为有限承认国家。”ZeehanLin留言) 2024年7月26日 (五) 18:51 (UTC)

宗教与哲学

Talk:扎基拉姆 § 关于扎基拉姆

根据Google上的搜索结果,扎基拉姆确实有两个完全不同的形象。但是条目创建者无缘故将这段删除了[4]--Thyj (คุย) 2024年7月15日 (一) 04:18 (UTC)

社会、体育运动与文化

Talk:永恒艾莉丝工坊 § 公司主体更改

根据商工登记公示资料查询服务,新公司应该是“沃兔奈股份有限公司”,原“永恒艾莉丝工坊有限公司”目前还没撤销。沃兔奈注册地址和永恒艾莉丝工坊不同,是 台中市西屯区惠来里惠中路二段78号。看了最近几个月的活动,“永恒艾莉丝工坊”还继续代理发行新游戏。

旧地址应该不再用了,infobox和分类应该怎么处理这种变动?--Nostalgiacn留言) 2024年6月20日 (四) 03:12 (UTC)

Talk:李坤城 § 就创建消歧义页征求意见

李坤城(音乐人)的google搜索结果约409,000项,李坤城 (立委)google搜索结果约297,000项,两者常用度没有明显差异,是否创建平等消歧义更佳?--Cmsth11126a02 (留言) 国民党的正确名称是大陆国民党! 2024年7月12日 (五) 12:20 (UTC)

User talk:Ghrkya § 关于西安地铁八号环线相关信息


@Bob WehnA Chinese ID二位抱歉打扰。

先些天,我们在BW的讨论区中对西安地铁八号环线的命名展开了讨论,在前些日子,本人注意到,西安本地宝这一官方账号发布了新的命名方式(链接:[5]https://m.dianping.com/ugcdetail/254620006?sceneType=0&bizType=29&msource=baiduappugc],本人认为这表明西安地铁八号环线的名称已经彻底确定,已具备改名的条件。

如二位无异议,本人觉得在两日后也就是七月二十日对条目西安地铁八号线做出如下改动:

  1. 将该条目移动至西安地铁八号环线
  2. 在原位置

--——这是不想改签名的Ghrkya主页|讨论|签名) 2024年7月18日 (四) 05:39 (UTC)

Talk:台北市怀爱馆 § 不应该现在就将“台北市第二殡仪馆”移动到“台北市怀爱馆”

如题。这并不符合WP:常用名称,而维基并没有“即时使用正式名称作为条目名”的规则。

昨天(2024年7月22日)才确定“台北市怀爱馆”这个新的名称,连台北市殡葬管理处自己的官网都没有全面更改为新名称,遑论民众对其的称呼,要改条目名也不该是现在。-游蛇脱壳/克劳 2024年7月22日 (一) 23:03 (UTC)

Talk:杨勇纬 § 杨勇纬条目可能不符WP:广告代言

杨勇纬条目可能不符WP:广告代言

  1. 它为条目主的广告代言设独立章节(而非散文形式),而广告代言并不是条目主目前的事业重心(柔道运动)
  2. 两个广告代言项目没有任何来源
  3. 有来源的广告代言项目有许多不符“独立非第一手来源”
    • 例如“SEIKO PROSPEX 品牌之友”的来源即SEIKO自己的官网;“禾联空调 代言人(2022年-2024年)”与“台湾大哥大 OP响乐生活 (2022年)”的来源即代言广告影片本身
-游蛇脱壳/克劳 2024年7月28日 (日) 05:41 (UTC)

用于表示日本节庆活动的“祭”是否可以视为恰当的中文用法

编辑

中国大陆文物类条目命名中的“旧址”二字

编辑

前情提要:Talk:李凡诺夫公馆旧址#建议更名:“汉口季凡诺夫公馆”→“李凡诺夫公馆旧址”

U:Sanmosa阁下提出,“旧址”一般用于某组织现时仍然存在,但不在原址的情况,我考虑后认为Sanmosa阁下讲的是有道理的,我同意他的观点。但同时考虑到此事可能涉及到大量文物条目的更名,兹事体大,特发至客栈寻求共识,若无异议,希望能将本条确立为方针或指引。--——— 红渡厨留言贡献2024年7月18日 (四) 14:03 (UTC)回复

@YFdyh000我看到你也表达了类似观点,我认为你也应该参与这个讨论。Sanmosa 蚌埠 2024年7月18日 (四) 15:15 (UTC)回复
若条目以“文物保护单位”本身为主题,命名一般可跟随官方。但若超出此范围,包含更加丰富的历史陈述,则“旧址”一词则可尽量不用。——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4年7月18日 (四) 16:04 (UTC)回复
“若条目以‘文物保护单位’本身为主题”,你这个意见在实务中不好判定。--——— 红渡厨留言贡献2024年7月19日 (五) 02:59 (UTC)回复
同Eric Liu。倾向旧址作别名留在条目序言和叙述中,而条目命名,取决于条目主要内容是被保护单位还是原单位沿革。--YFdyh000留言2024年7月18日 (四) 16:13 (UTC)回复
“旧址”二字是以现在为中心的叫法,某种意义上跟地域中心问题一样,只是维度从空间变成了时间而已。--派翠可夫 (留言按此) 2024年7月18日 (四) 17:07 (UTC)回复
乱解,旧址是指该地原来有什么组织事件,与这个组织现今存不存在、这个建物现今存不存在都没有关系。特别在文物条目,官方定名更加不容瞎改。->>Vocal&Guitar->>留言 2024年7月18日 (四) 23:46 (UTC)回复
@Ohtashinichiro官方名称也是针对有关地点的现况而加上“旧址”等后缀。假如条目着眼于该设施(或者其用途)的整个历史,我不认为这个官方后缀适用。--派翠可夫 (留言按此) 2024年7月19日 (五) 00:57 (UTC)回复
这或许是中国大陆的特殊用法吧,但这种意思在中国大陆以外是肯定不存在的。Sanmosa 蚌埠 2024年7月19日 (五) 10:43 (UTC)回复
如果某个事物的原始专用名称就包括了“旧址”的话,那这部分就是这个专用名称的一部分,不应该忽略。——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4年7月19日 (五) 01:32 (UTC)回复
阁下不妨举个例子?--——— 红渡厨留言贡献2024年7月19日 (五) 03:04 (UTC)回复
例如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 (广州)黄埔军校旧址越南青年政治训练班旧址、越南青年革命同志会旧址。——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4年7月19日 (五) 06:34 (UTC)回复
中华全国总工会(与黄埔军校,某程度上)现时好像仍然存在?Sanmosa 蚌埠 2024年7月19日 (五) 10:44 (UTC)回复
归根到底,与其现在组织是否存在并没有关联,主要是这个事物的“命名”是否作为专用名词,是的话,里面存在“旧址”就保留下来,没必要花更多的讨论去争执组织是否存在或延续的问题,需要从多个名称中选择的问题就是很简单地通过命名常规去解决。——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4年7月20日 (六) 00:17 (UTC)回复
就是因为命名常规的各种原则不好选择,选择的时候各种观点容易打架,所以我想有形成共识的必要。--——— 红渡厨留言贡献2024年7月20日 (六) 02:39 (UTC)回复
不过对于这里的问题,或者从命名常规的常用与名从解决更好?——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4年7月19日 (五) 06:34 (UTC)回复
归根结底一句话:情况太多,需要视情况而定。要我来说,与其说是讨论“旧址”一词该不该有,不如说是讨论一个章程来说“旧址”一词在什么环境下使用。另外注意一些情况:1.“旧址”一词也用在了一些会议的会址上(诸如还没创建条目的汉口杨森公馆,省保公布名为“国共汉口会议旧址”,我认为创建条目时显然汉口杨森公馆作为条目名称更好)。2.有一些文物的用户甚至组织(算上多次改制的后继者)都没有变化,诸如既济水电公司宗关水厂旧址,因为现今仍是宗关水厂的生产办公设施,我便将组织与文物联合叙述,这些又毋须考虑条目名用不用旧址了。3.诚然在现实称呼中称呼某栋建筑以“旧址”一词指代的情况并不少见,毕竟一栋建筑的业主常有变化,但是带旧址的称呼反而能更全面地概括这个建筑本身的使用历史,否则就得使用门牌号作为条目名了(但事实上门牌号也并不算得上是长期一致)。总而言之,“一刀切”的论证“旧址”一词应该存在与否,可能使得后续条目的建设困难加大。—— 西行寺海苔子 ハナノモトニテ 2024年7月19日 (五) 03:28 (UTC)回复
我本来也无意“一刀切”地论证,但我确实认为多数的“旧址”属于滥用,我的主张就是只有真正适合用“旧址”的才能用“旧址”,仅此而已。就好比我写的老隆福建会馆,全国重点文保的用名是“香港文化名人大营救指挥部旧址”,但这显然地使老隆福建会馆的历史扁平化,因此我当时选择了以省市县文保的用名来命名条目。Sanmosa 蚌埠 2024年7月19日 (五) 10:41 (UTC)回复
我觉得阁下提到的只有真正适合用“旧址”的才能用“旧址”需要有一个判断标准。--——— 红渡厨留言贡献2024年7月19日 (五) 11:06 (UTC)回复
不适合用“旧址”的主题分几种情况:
  • 第一种是用“旧址”会产生某组织现时仍然存在,但不在原址的误解(比如条目名现作“李凡诺夫公馆旧址”的李凡诺夫公馆,还有条目名一度作“伪满建国忠灵庙旧址”的建国忠灵庙);
  • 第二种是用“旧址”不会产生如此的误解,但会使主题的历史扁平化(比如老隆福建会馆的全国重点文保用名“香港文化名人大营救指挥部旧址”忽略了老隆福建会馆本身其他丰富的历史);
  • 第三种是即使用“旧址”既不会产生误解,也不会使主题的历史扁平化,如果不用“旧址”不会引申任何其他误解的话,那也没必要用(比如虎门炮台现在根本不是炮台,因此“虎门炮台旧址”这个名字不会产生误解,而且虎门炮台的功能性本来就很单一,因此“虎门炮台旧址”这个名字也不会使主题的历史扁平化,然而“虎门炮台”这个名字并不会引申任何其他误解)。
故此,只有使用“旧址”既不会产生误解,也不会使主题的历史扁平化,而不使用“旧址”会引申任何其他误解的情况才能算是真正适合用“旧址”的情况。Sanmosa 蚌埠 2024年7月19日 (五) 12:12 (UTC)回复
1. 个人没有这种感觉,旧只是说明曾经在那里。如中共一大会址也被称为“中共一大会议旧址”,这不代表“中共一大会议”仍在召开。2. 这要看条目主题。3. 可能要考虑主题和名从主人问题。WP:常用名称,不该擅自去掉旧址。--YFdyh000留言2024年7月20日 (六) 14:51 (UTC)回复
补充一个情况,中国大陆很多文保有中国共产党革命旧址的性质,官方将其列入保护名录时往往会以“旧址”“遗址”命名之,比如以战役命名的霍童暴动旧址西竹岔战斗遗址(该链接重定向到了战役条目的章节中),以战役之外事件命名的,如宁德天后宫(列入县保时名称为“国共和谈旧址”)、闽东独立师集训地,以及以组织机构命名的,如周宁闽东独立师旧址新四军六团留守处旧址(条目实际名称没有“旧址”)、中共闽东特委独立团旧址(条目使用其建筑原名西胜寺),如前文所说,确实会存在拎不清究竟要不要在条目中加入“旧址”的情况,需要一个标准来界定。----FradonStar|八闽风云 2024年7月19日 (五) 12:45 (UTC)回复
还有,还需要补充的一点是“遗址”一词也同样地被滥用,我认为也应当明确客观上并非遗址的地方的条目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以“遗址”命名,此外上面提到的第三种情况对“遗址”比照适用。Sanmosa 蚌埠 2024年7月20日 (六) 03:46 (UTC)回复
遗址在中国大陆也是有很多用法,如果地方文保管理部门拎不清文物保护单位的分类,就会把一些带有“遗址”名称,但已创建新建筑的文保划到“古遗址”的分类。据我所知的文保以遗址命名的主要有这么几类,一个是考古遗址,比如这块地挖出来过新石器时代、商周时期的石块陶片,就可能会被列入“xx遗址”的文保,这种遗址就没什么好争议的了;一个是古建筑遗址,但不排除这些建筑原址已经有重新建造的建筑或者照旧修旧的情况,比如圆明园遗址大山庙遗址宁德文庙遗址等,我认为如果有修建新的建筑,或者原建筑历史意义比较重大,那么这类建筑不应以“旧址”“遗址”做结尾;一个是前面提到的战役遗址,这个一般来讲也只是一片土地,有的地方可能会有纪念馆,但整体保护范围会是很大的,所以用遗址或者旧址我觉得没有问题;还有就是前面历史事件或者历史组织机构的发生地遗址,这种遗址大概率是建筑,我认为尽量以建筑命名为好,但如果建筑本身不出名,也就是说其关注度完全来源于这一历史事件,那可以使用中国大陆公布的旧址名称作为条目名。----FradonStar|八闽风云 2024年7月20日 (六) 05:01 (UTC)回复

所以,本案算是无共识?——— 红渡厨留言贡献2024年8月1日 (四) 10:52 (UTC)回复

似乎靠一些个案累积某种“习例”为共识比较现实?——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4年8月1日 (四) 16:29 (UTC)回复
您能不能把话说明白点,什么叫“靠一些个案累积某种‘习例’”?--——— 红渡厨留言贡献2024年8月2日 (五) 01:11 (UTC)回复
社群借由个案讨论结果累积形成惯例。——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4年8月2日 (五) 04:01 (UTC)回复
感觉继续讨论也不好形成共识,因为情况实在是太复杂了,有的适合用,有的不适合,个别条目有问题可以个案讨论,如果要形成共识,个人认为只能对少量条目做出比较有效的改善,不过如果能针对这些情况提出一个通则而非大范围的命名标准,我也是乐见其成的。----FradonStar|DC22 2024年8月2日 (五) 10:58 (UTC)回复

省直管县级行政区

编辑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省直管县级行政区到底有哪些,如何将其归入分类:中国省直管县级行政区?条目久未更新,对于部分政区到底是不是“省直管县级行政区”又语焉不详。--绀野梦人 2024年7月24日 (三) 09:22 (UTC)回复

大陆当局没给出“官方”定义?——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4年7月27日 (六) 09:02 (UTC)回复
大陆行政区划一直是一团乱()别说“省直管县级行政区”这种全国不统一且各种乱七八糟具体政策不同的试点,就连“行政区划到底分为几级”都是有争议的。宪法中目前都还是三级行政区划,但实际运作和民间观感普遍认为是四级。《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中都不统一,《行政区划》条目说中国是“省—地—县—乡”四级制,《中国行政区划》条目却又说“省—县—乡”三级制……另外学界甚至还有关于大量存在的“地级市下的县级市”是否违宪之类的争议……——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7月27日 (六) 09:15 (UTC)回复
这样的话作为概念的条目或许可以存在,分类可能需要考虑提删了。--绀野梦人 2024年7月27日 (六) 09:20 (UTC)回复

完美世界的国际版

编辑

“中国共産党”问题

编辑

近日无意间发现诸多中文维基百科条目的正文中写有“中国共産党”字样(详见此处的搜索结果,请注意这些结果里面并非全都是在正文中出现的,但有很多正文中出现如此字样的结果)。尽管当用户在启用本地化语言变种显示后能够依照用户的设置正确地显示成“中国共产党”或者“中国共产党”,但是这样的原文本身是否有日文之嫌?中文维基百科可以使用任何一种中文变体去撰写,但应该不包括日文罢?

这当然不是什么大问题,只是无意间发现的一个小问题。但对于这一问题的产生我百思不得其解,毕竟无论使用何种输入法,都不应该能够流利地打出“中国共産党”来(除非用的是日文输入法并输入 chyuugokukyousanntou~)。

至于社群是否应当做一次批次转换来照顾我等“不转换”语言变种用户,就交付给社群的诸位讨论罢。我个人不觉得这是一个大问题,只是一个很奇怪的小问题。--Boreas Sawada 2024年7月26日 (五) 00:00 (UTC)回复

这属于繁简混用。既然繁简转换能处理,不用管它。维基从来没要求纯粹用正体或简体来照顾“不转换”。--欢颜展卷留言2024年7月26日 (五) 00:13 (UTC)回复
繁简转换的小问题,因为系统转换表有单字转换“'産' => '产'”,转换完后就是简体的“中国共产党”,搜索系统也有应用这个转换,所以能够匹配到代码中相关字符串序列。不要用“不转换”,参见Help:字词转换的模式选择说明,只用六种特定地区用词转换,“不转换”只能算是技术上检查没转换前的代码渲染情况。——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4年7月26日 (五) 00:45 (UTC)回复
“産”是大陆繁体字,不是日文(见《通用规范汉字表》或《现代汉语词典》等)。输入法打不出来那是因为市面上绝大部分输入法(包括所有大陆开发的)的繁体基本都是“港台中心”[开玩笑的]。我心里一直希望能有“大陆繁体”变体,不过用的人太少,且大大增加字词转换负担,确实暂无必要。--—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7月26日 (五) 04:46 (UTC)回复
“產”才是传承字字型,现在繁体用字地区跟随这个字型;“産”是前者的异体字,日本(日汉)跟随使用这个字型;“产”又成了前者的简化字,现在大陆反而跟随这个字型。按照字型源流的话,三地的繁体或者传承字型应该差别不大,但实际使用下有些字型可能变形了(可能是港澳的分裂),形成差异,然后更多的变化是用词差异(类似“圆珠笔”和“原子笔”的词级差别)。按照民国还在大陆的话,可能现在的“大陆繁体”会跟“台湾繁体”同源。——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4年7月26日 (五) 06:43 (UTC)回复
这我明白()我记得“產”上面的部件实际上是“文”。我说的“大陆繁体”就特指目前《通用规范汉字表》(外加《现汉》等)的规范,即只考虑当代大陆政府采用什么规范,不考虑“源流”“正字”等历时问题(就像“教”的正字实际上是“敎”但目前两岸四地均罕用);另外日文采用了“産”未必代表大陆的“産”跟随日文,也可能只是单纯和日文一样采用异体。“按照民国还在大陆的话”是说假如民国赢得内战胜利吗…………这跟政权无关吧,大陆繁体和台湾繁体目前也是同源的,都是传承自古代(近代)汉字,只不过目前台湾繁体比大陆繁体(即《字表》中的规范)倾向更“存古”一些。--—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7月26日 (五) 06:55 (UTC)回复
“産”的确是大陆繁体字,但“国”不是,日语是同时使用“産”、“国”和“党”的。--杰里毛斯留言2024年7月26日 (五) 08:25 (UTC)回复
我主要是根据“中维经常出现一词(包括较长的专名短语)内繁简混杂”和“繁体字可能是大陆繁体字形”来论证和日文无关的(即“中国共産党”是繁简混杂,“国”“党”是简体字,“産”是繁体字大陆字形),不过如果说将“中国共産党”看成一个整体并且如果这个整体明显比其他繁简混杂/大陆繁体字形出现频率高,那确实可能和日语有关……不过就算有关(比如编者是根据日文输入法输入或复制日文汉字等),既然“産”属于中文正确用字(大陆繁体字形),程序上也不会视作日文进行修改。--—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7月26日 (五) 08:29 (UTC)回复

关于中国大陆的省道条目

编辑

关于鬼畜音MAD条目

编辑

今天看了这两个条目,有些问题我不吐不快:

  1. 鬼畜这个条目,前面说什么佛教,抗战,此类云云,弄的人一头雾水,很明显是在介绍希望“鬼畜”这个称呼在日语里的意思,但很明显汉语语境中鬼畜就没有这个意思,代指的就是一种视频类型,可以拆分出去或者做成消歧义页面。顶头的提示还错误的把音MAD归类为鬼畜文化,但经过鬼畜的发展,音mad早就已经只是鬼畜的一种了,像鬼畜剧场,(部分)人力VOCALOID等都是鬼畜文化的一种了,若是只把音mad看作鬼畜文化,哪其他的鬼畜类型又如何呢?
  2. 音mad这个条目,“华文圈内又被称为鬼畜”这句话显然已经过时了。而且不长的全文很多都是写制作时使用的软件和被删除的风险,但这篇条目的受众不应该是没有接触过音mad这个鬼畜类型,想要了解这种视频的人吗,这样写,反而像是写给那些制作音mad的创作者的。--蓝叶alan 2024年7月27日 (六) 10:00 (UTC)回复
鬼畜条目的主体就是关于佛教的概念。对于ACG类乃至音MAD的说明是其衍生意。音MAD有一类主流风格在中国大陆语境下被称为“鬼畜”。(如果形容的话,应该是一类主观上给人类似混乱感的题材?),这类题材(或者在弹幕视频网站转载的)早期就是源于Niconico的相关创造风格(素材好像有创价学会蓝蓝路比利·海灵顿范·达克霍姆相关的Guy片等)。——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4年7月30日 (二) 01:40 (UTC)回复

抗蛇毒血清en:Antivenom链接

编辑

我正着手翻译(英文版近4万字节,中文版仅6千字节出头,而且英文版中列出有六种毒素(包含蛇毒)),我建议将条目改为[[抗毒液血清]]会较好。--ThomasYehYeh留言2024年7月28日 (日) 02:24 (UTC)回复

如果有条目的明星恰好有维基账号,TA在TA本人的条目里没有引用的添加内容是否应该回退

编辑

如题,比方说某明星有维基账号(有足够证据证明是TA本人的号且该明星也承认的那种),TA想在TA本人的条目里添加他的出生日期,却没加来源,那应不应该回退TA的编辑?--Coddle Bean 2024年7月28日 (日) 14:12 (UTC)回复

只要出生日期不是公开可查证的,毫无疑问当然回退(否则岂不是可以随意声称年龄?)。除非该明星在可靠来源或直接在共享资源上传了身份证等可证明出生日期的资料。--—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7月28日 (日) 14:47 (UTC)回复
老实说,除非是像那种明星接受采访并现场编辑(例如《GQ》的Actually Me系列),不然其他的可靠度都要打折。 --窝法乙烷 儿法梦碎 2024年7月28日 (日) 16:09 (UTC)回复
同意楼上。有些东西还是留在用户页说,不然就走程序,就是把它变成公开可查证的资料再加回来这里。不过这又衍生了利益冲突问题--派翠可夫 (留言按此) 2024年7月28日 (日) 16:29 (UTC)回复
WP:自传认为“唯一参考来源是你自己,读者将无法验证这个事实”,所以不符合可供查证。接受采访或被报道的内容,媒体记者和大众更有可能查证,所以可靠性高一点;不过维基条目中的事实真实性,有时会比媒体报道内容更受重视。我觉得明星社交账号上非贴文的个人信息(如生日、姓名),可能有点类似。--YFdyh000留言2024年7月29日 (一) 02:28 (UTC)回复
WP:ABOUTSELF说明可以用明星的微博或者Twitter证明自己的基本信息。写在维基用户页的问题是除非经过VRT认证,无法排除他人冒充的可能。--GZWDer留言2024年8月1日 (四) 15:46 (UTC)回复

墨西哥航空相关

编辑

下列讨论已经关闭,请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见,请在合适的讨论页提出,而非再次编辑本讨论。

在原墨西哥航空(Mexicana, MX)还在运营的时候,Aeromexico(AM)被翻译为墨西哥国际航空。但MX已于2010年结业,之后很多地方已开始使用“墨西哥航空”称呼Aeromexico(参见天合联盟东航华航成田机场等)。Talk:墨西哥国际航空也有一个不了了之的讨论。

因此(&)建议采取主从消歧义:Aeromexico移动至[[墨西哥航空]]或[[墨西哥航空公司]],原Mexicana条目(►)移动墨西哥航空 (1921年)或其他名称。--MNXANL 贡献 讨论 2024年7月28日 (日) 16:12 (UTC)回复


请至Talk:墨西哥国际航空讨论此移动请求。--西 2024年7月29日 (一) 02:00 (UTC)回复

本讨论已关闭,请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见,请在合适的讨论页提出,而非再次编辑本讨论。

提议在所有(西北太平洋)台风条目增加单向字词转换以适应中国大陆习惯

编辑

一、在中国大陆,可靠来源中台风名几乎都带有引号。

  • 在新闻报道中明文规定台风中文译名和中文名称在稿件正文中使用时应加引号(该规范的其他一些部分已经过时,正好会在下面第二点提到;这里只参考引号规定部分)。从目前报社的行文来看(如[6][7][8][9]),这一规定显然早就得以贯彻。
  • 在气象局发布的预报预警等中,暂未找到引号相关的规定,但看具体行文,台风名始终带引号(参看中国气象局网站)。
  • 在书籍出版中,@Cwek 表示其出版社编审的朋友说没有这样的规范,但就我阅读的许多气象出版社专业书籍来看,台风名也几乎都带有引号。
  • 在学术论文中,带引号的显然是绝大多数(如[10][11][12]等),仅很少部分论文有时台风名不带引号,且它们很多是仅几处不带引号、其余各处仍带引号的,难以不认为是格式上的疏漏。
  • 方才我请教了气象局里的前辈,他表示气象行业的论文著作、气象局的预报用语等中台风名总是带引号;我进一步请求相关的明文规定,他表示这几乎是约定俗成的,都没有在意过相关规范,不过会帮我寻找。(目前我这里暂未能给出相关成文规定。)
    • 补充:气象局前辈答复称,他暂未在国家标准和气象行业标准中发现相关规范,但他和他的同行均表示,在撰写预报预警和论文著作时,均会在所有场合给所有台风名全部打上引号。(气象局的前辈可能较注重预报预警而非学术研究,我仍在请教学术界的相关人士中。)

综上,一些领域的可靠来源已确定有规范规定台风名必须带有引号,另一些领域暂未找到明文规定或没有明文规定,但事实上基本都带引号。因此,台风名在书面上须加引号已经类似于书籍须加书名号,我想对于经常阅读中国大陆气象类文献(包括仅向发布面向公众的预报的报纸等)的读者来说,看到台风名不带引号是感觉非常奇怪的。因而,应当像单双书名号、{{顿号}}等那样,对大陆简体模式来说,应给台风名加上引号,这是中国大陆可靠来源的习惯。另外,尽管如新闻报道规定中只要求了在“正文”中使用引号,但可以看到,台风名出现在文献标题中时仍基本都带引号,甚至在关键词中都带有引号,故我仍支持条目标题中台风名也应带引号。

二、中国大陆在2013年以后,已很少使用“<最高强度>‘<台风名>’”的方式称呼台风。

在2013年以前,“台风”只是“热带气旋”的一个强度等级(12~13级)而非热带气旋本身,称呼热带气旋时规范使用“XXYY年第ZZ号<最高强度>‘<台风名>’”或“YYZZ号<最高强度>‘<台风名>’”的方式(一些语境使用“<当前强度>‘<台风名>’”)且要求必须使用这种方式即“根据热带气旋的发生和演变,准确使用‘台风’‘强热带风暴’等术语”([13]),采用“最高强度”实例如“2011年第(0)9号超强台风‘梅花’”或“1109号超强台风‘梅花’”([14]),采用“YYZZ号<当前强度>‘<台风名>’”实例如[15](台风“梅花”已曾加强为超强台风过,但首句仍称“今年第9号强台风‘梅花’”,这里“强台风”就是当前强度而非最高强度。)直称最高强度的用法可以算是普遍且规范的,尤其是当台风已经消亡后,指称它时就直称“第ZZ号<最高强度>‘<台风名>’”。在2013年后,这种用法在气象服务与一般新闻媒体中全面废除。“台风”直接成为了(热带风暴级以上)“热带气旋”的代称,且台风名之前不再冠以“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超强台风”等强度等级,强度等级只在台风名后的括号内进行括注,且只标注当前等级而非最高等级。在有时需要强调台风强度的情况下,有时仍会用“<当前强度>‘<台风名>’”,如[16],但可以看到,只用“当前强度”(即登陆时的强度)“强台风‘格美’”而不用“最高强度”“超强台风‘格美’”,且仅在标题强调了一次“强台风‘格美’”,正文均为“台风‘格美’”或“台风‘格美’(强台风级)”等。【对,所以目前“新闻动态”中使用的语句“超强台风‘格美’在台湾宜兰县登陆,造成10人死亡、897人受伤”也是不符合大陆习惯的,确认以强台风级别登陆,大陆是不会冠名“超强台风”的(一般就说成“台风‘XX’以某某强度登陆”或干脆忽略强度,参看[17][18][19][20][21]等等)。要是真的从新闻角度审视这句话,它就是错误信息,因为在大陆语境下,这句话目前一般表示它以“超强台风”级别登陆(且也是不规范的,准确的表述是“台风‘XX’以超强台风级别登陆……”)。

上一段中“全面废除”来源主要说的是气象服务与普通新闻媒体的用语。但其实可以看到,“台风‘<台风名>’”的用法(而非“<最高强度>‘<台风名>’”)目前在学术论文等可靠来源中也早已明显更普遍。如称“台风‘烟花’”而不称“强台风‘烟花’”,称“台风‘梅花’”而非“强台风‘梅花’”,在该文中,哪怕是风王“威马逊”前面仍仅“冠名”“台风”二字而非“超强台风”。用“<最高强度>‘<台风名>’”指称台风的用法曾是普遍、规范的,但在目前中国大陆可靠来源中已十分少见。根据WP:命名常规条目命名应该尽量使用可靠来源中人、物或事项的常见的名称。在2013年前,由于“台风”只是强度等级,而不能用来直接指称“热带气旋”,所以“<强度>‘<台风名>’”的命名才是合理的;但目前在中国大陆,普通来源中“热带气旋”一词已非常罕用,基本都用“台风”,学术来源中“台风”一词也大量使用(知网中“台风”结果数已经远超“热带气旋”)。所以一方面,“台风‘<台风名>’”已是常用名称,另一方面,在其他条目使用“热带风暴‘<台风名>’”“强台风‘<台风名>’”的情况下,“台风‘<台风名>’”已可给读者造成困惑(因为目前中国大陆“台风”一词出现在台风名前时已不再有等级的含义,那么“台风”在维基百科标题出现到底是泛指热带风暴级以上的热带气旋,还是指某个热带气旋强度等级?按照目前中国大陆用法它不能用来指代等级,但按维基百科用法却是指代最高等级)。故用“<最高强度>‘<台风名>’”这种方式命名所带来的“提示该台风最高强度”的好处已经无法掩盖其带来的弊端,而“该台风的最高强度是什么”的信息其实可以直接从信息框简单获取,没必要用在标题里,这种好处其实可以舍弃。

综上一、二两点,我提议,在大陆简体模式下,所有西北太平洋台风(不包括热带低压)条目中:1. 台风名应始终带有引号,包括正文与标题;2. 标题仅使用“台风‘<台风名>’”的模式。例如目前的超强台风格美 (2024年)条目,增加字词转换规则将命名为台风“格美” (2024年)2024年第3号台风“格美”。其中第2点,目前话题标题我说的是“所有”——对2013年之后的台风我想应全部可以适用——但对2013年前的台风是否适用我还没有非常强烈的意向(适用的理由有命名一致性、当前可靠来源常用等,不适用的理由有过去可靠来源常用等)。

以上。另@Teddy910208--—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7月29日 (一) 06:46 (UTC)回复

最具参考意义的新华社总编室的《新闻报道中有关热带气旋名称使用规范》中“台风中文译名和中文名称在稿件正文中使用时应加引号”,这句话表明的意义是“引号是中文译名的一部分”还是“引号只起到标明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引号的说明)”?因为相关的文献后面还有说明和例子(稿件第一次出现台风等热带气旋的名称,应在括号中将台风编号与名称对应表述,如:2006年第8号超强台风(中文名“桑美”)于8月10日17时25分在浙江省苍南县马站镇登陆,或,超强台风“桑美”(2006年第8号台风)于8月10日17时25分在浙江省苍南县马站镇登陆。),基于语感,我倾向为“引号只起到标明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也就是为了表达出现一个台风,台风名称需要着重论述,所以需要用引号将其中文名括注。将严格的传统媒体审编下,需要保持一个严格的上下文语境避免歧义的话,特殊用词使用引号括注我认为合乎逻辑,但鉴于本wiki项目,长久以来的语境是使用“台风(或其他风级类型修饰词)<中文台风名>”,在这个上下文语境,添加引号并非必要。而且这样可以与其他地区的用语模式共通,统一编写模式,也避免过度使用字词转换机制。
另外,前述“稿件第一次出现台风等……”,加上中国气象局介绍相关台风信息,仅第一次声明“某个命名台风”这个概念时才会描述为“今年第X号台风“<中文台风名>””,之后对于这个概念均为““<中文台风名>””,因此在中国大陆语境下第一次声明“今年第X号台风“<中文台风名>””这个描述可以放到“历史”章节上(由于该章节一般会按时间顺序列出各地区对这个台风监测与命名次序,正好对应“今年第X号台风”在中国大陆监测部门命名时刻的顺序描述),而不应该放到条目标题上,也不应该用于条目命名上。——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4年7月29日 (一) 07:39 (UTC)回复
这句话的意义显然既不是“引号是中文译名的一部分”,也不是“引号只起到标明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的作用)”,而是类似于“书籍外需加书名号”的“台风名外需加引号”的文本格式要求;你不去跟(用逗号)紧跟在“台风中文译名和中文名称在稿件正文中使用时应加引号”这句话后面的“英文首字母应大写”(明显是格式问题)类比,为何偏偏去和完全和讲述引号/大写格式的第3点的无关的第4点类比?(第4点完全是和前面几点并列的用语规范,而不是和引号有关的“说明和例子”)并且维基百科的格式手册其实应遵循各地习惯而非某一规范,即便没有该规范,(大陆)可靠来源中显然绝大部分(保守估计超过95%,有可能超过99%)台风名外都加引号,这已经是非常强的习惯。本wiki项目长久以来如此使用的原因是地域中心而非没有必要,否则为何气象类专著、论文基本都加引号,难道这些文章中台风名还会与其他事物名称混淆,或是难道需要全篇从头到尾一直加引号来强调?
至于命名采用台风“格美” (2024年)而非2024年第3号台风“格美”(按我个人来说其实认为2403号台风“格美”这种命名最合适,但这种表述主要在学术来源中出现,可能不符合“常用”原则),这我没有意见,我主要论述的是不应使用其他地区+中国大陆2013年前的习惯“<最高强度>‘<台风名>’”这种标题(上段引文中“2006年第8号超强台风(中文名“桑美”)”正是2013年前的习惯,现在是极少使用“第X号<最高强度>”这种表述了)。--—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7月29日 (一) 07:47 (UTC)回复
另外给台风名加上引号根本就算不上什么“过度使用字词转换”(和一些条目中动辄使用含有上百条甚至几百条规则的公共转换组比起来)。只要加上一组|1=格美=>zh-cn:“格美”;凱米=>zh-cn:“格美”和另一组防过度转换的|2=“格美”=>zh-cn:“格美”;「格美」=>zh-cn:“格美”;「凱米」=>zh-cn:“格美”即可轻松实现。另外或许还可以写个{{台风}}的模板,在该模板中填入两岸任一地台风名,即可直接按字词转换模式输出符合各地习惯的引号格式与两岸不同的台风名称。——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7月29日 (一) 09:47 (UTC)回复
全加引号恐流于冗赘,没有必要。另外,本站似乎不总是必须遵守大陆当局格式规范(如“涉台用语”)。——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4年7月29日 (一) 21:53 (UTC)回复
这样类比就有点偷换概念了……不遵守涉台用语是因为中立性(五大支柱、三大方针之一),在台风名外加引号能影响中立性(或抵触任何维基百科方针指引)吗?而且涉台用语不是大小写、标点这种小格式,“用语”已经是词汇层面而不是标点层面了(当然某些标点也是足以影响词汇含义的,如在“文化大革命”外加引号,但台风名显然不属于这种情况)。对习惯不加引号的群体来说确实可能认为没必要,但对习惯了几乎所有文献必加引号的格式规范的群体来说,这种不适感当然也会跟书籍不加书名号一样(书名号要是想,同样可以论证它冗赘)。不论是Cwek的“引号是台风名一部分/引号用于表示强调”还是您的“用引号冗赘”,我认为这都是典型的“原创研究”思路,不适用于维基百科。在格式上,本站向来是努力做到最大限度适应各地标准的——我想假如我说“(篇名、文章题目等)单书名号可以用双书名号代替,没必要遵守台湾格式规范”,您肯定也会觉得我不尊重其他维基人。假设“丛书”“文库”“系列”“书系”等系列著作的选题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规定不是使用引号而是不使用任何标点符号,且维基百科遵从了大陆习惯,然后有台湾用户提出要在台湾正体模式下显示出书名号,我想这根本就没有任何反对的理由。(另见MOS:书名号)——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7月30日 (二) 05:13 (UTC)回复
在本站来说,加引号的规矩我祇看过有人写军舰条目会用,但这属于编者个人偏好,未形成广泛共识。正文另说,标题我觉得不加引号也罢。——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4年7月31日 (三) 00:26 (UTC)回复
主要应根据各地的文本格式来考虑(而非编者个人偏好)。若某地规定所有军舰名称必须加引号,那维基百科自然也应加引号(每地区分别考虑,下同);若无明确规定,但既有文献中超过95%的军舰名称均加引号,那自然也应加引号;若文本中可加可不加,则编者可根据个人偏好自行选择;若文本基本都不加引号或只在强调、特殊用法等时才加引号(即引号对于该词相对其他词来说“一视同仁”),那编者不能以自己个人偏好加引号。台风名显然是属于“大陆地区一些文献有明确规定必须加,另一些可能尚无规定但实际上几乎都加;港澳台基本都不加”的情况,故按前面的推论就是须实现“大陆需加引号,港澳台如无特殊情况不应加引号”,这种效果只可按地区词模式来实现。--—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7月31日 (三) 06:24 (UTC)回复
专门去气象局的留言回复([22])问了,找标题“关于台风命名的编写规范”,摘抄回复内容:
印证了我的理解,引号并不是台风中文译名的一部分,只是“标明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的作用。——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4年7月31日 (三) 10:01 (UTC)回复
(※)注意我从未说过“引号是台风中文译名的一部分”,并且我在前天早上(UTC+8)已经明确表示这不是我的意思,你已经多次强行以该理由曲解我的论述,在此表示(!)强烈抗议。所以(就“引号不是台风译名一部分”而言)这根本不是“印证了你的理解”,而是“任何人都不会这样理解”。至于气象局回复中所谓的“在首次提及时使用引号以明确标识,后续则可根据上下文适当简化”,明显与实践不符,可以参考中国气象局发布的预报预警、新闻媒体、气象专著、学术论文,不再赘述。(既然他说“后续则可根据上下文适当简化”,那你能否找出气象局文章中“简化”的例子?如果能,它占多少频率?)我曾经与气象局对外服务的人员有过多次“交手”,可以说,我对他们的专业水平非常遗憾。--—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7月31日 (三) 10:19 (UTC)回复
你抗议又好,不服气又好。你的理解为中国大陆引述台风名时都需要加引号,所以我们也应该加引号,还问了出版相关的人,他们都是沿袭下来加的(货物崇拜?),也没有明文规范要求的,所以还是加。我的理解(或者推测我们项目的理解),“台风<台风名>”在我们项目上可以理解为一个“具有特定命名的台风”的实体,所以在我们的上下文语境下,台风名外的引号可以加但不必要。我的理解为,为了在上下文中强调出某一个可能平凡的名词(例如类似等)是指示为一个特定的台风名称或者特定命名台风的概念,所以需要添加引号括注作为强调(尤其是首次出现时),但如果上下文对这个名词创建起了概念关联的话,可以省略这个引号。所以导语部分我认为可以单独括注一次作为声明,之后的提及可以省略。如果“我曾经与气象局对外服务的人员有过多次“交手”,可以说,我对他们的专业水平非常遗憾。”的语气,我怎么听上去是一股“ 预报司/中国气象局(是的,最后留言办结的是这个部门)只不过一个臭打字的,没有人比我更懂台风编写规范”的味道?——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4年7月31日 (三) 10:35 (UTC)回复
“所有场合都要打(引号)”可以认为来源于新华社总编室《新闻报道中有关热带气旋名称使用规范》,但气象局给出的回复给出了“引号作用”的说明,如果能理解这些说明的话,这个引号几乎是“不买立省100%”的写法,一个命名台风条目,存在“台风<台风名>”的导语段(导语词部分或者可以考虑单独引号括注一下台风名),后面一般还会引号括注“<台风名>”并且说明一次台风名的来源,到后面还是要依靠引号来提醒读者自己“这是一个命名台风”或者“这是一个台风名”的话,大概这语言能力好像不太适合阅读这个体量的条目?——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4年7月31日 (三) 10:52 (UTC)回复
首先,留言办结的是这个部门但不代表这个部门的核心人员,在任何部门回复留言的人一般都是对外服务人员,我并没有说“预报司/中国气象局只不过一个臭打字的”,你又在曲解我的发言;其次,我说这句话主要是因为,我曾经遇到过多次气象局对外服务人员明显错解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等规范的情况(即直接引用条文但实际上却被我指出其错解了条文的情况),具体不在这里透露,既然国标行标都可能掌握得不好,这种格式没掌握好不是很正常吗?最后,“没有人比我更懂台风编写规范”同样是你无中生有,我只是说,他的留言里所谓的“后续则可根据上下文适当简化”是不是真实?你能不能在气象局自己发布的文章中找到很多“适当简化”的例子?如果不能,那么是不是可以说他的回复其实并不反映实践中的格式要求?--—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7月31日 (三) 10:49 (UTC)回复
你可以认为“我在曲解”(当然,那是你的“认为”),但对不住,你的说法让我认为连最接近主题的人员说法都如此蔑视。而且考虑气象局作为政府部门的用文严谨性,在全文引括台风名来保证上下文语境是合理的,但在我们项目的语境下,我认为是没必要。——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4年7月31日 (三) 10:55 (UTC)回复
为什么我说你在“曲解”,因为我自始至终都是依据文献中实践上的格式习惯来论述的内容,从来没有说我自己如何,或你如何;但你从最一开始就教育我“请理解引号的正确用法”,在还没读来源时就直接认定为是我不懂语文不会使用标点符号,然后接下来就开始强行将我的论点扭曲为“引号是台风名的一部分”,并强行下了“如果不是台风名一部分,那就是‘只起到“标明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的作用’”的结论。因此,我只能推测为是你以己度人,根据你自己的心态而推测出的我有类似“没有人比我更懂台风编写规范”的心态;但实际上我根本没有,我从不会有像你在遇到不同意见就直接先入为主地认为是对方“不理解某事物的正确用法”的心态,也不会认为其他人如此,我从来都是依照事实作出判断。--—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8月1日 (四) 20:42 (UTC)回复
连气象学者都在论文中全文使用引号(“烟花”“梅花”),难道他们是由于科研工作者的语言能力差于中文维基百科读者才需要加引号提醒其他科研人员“这是一个台风名”吗?--—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7月31日 (三) 11:00 (UTC)回复
在严谨的上下文语境下,可以加。但我们需要不?而且新华社有些编写规范也有跟足?——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4年7月31日 (三) 11:05 (UTC)回复
严谨性不是百科全书必备的性质吗?“新华社有些编写规范也有跟足?”没看懂。--—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7月31日 (三) 11:10 (UTC)回复
“另外,本站似乎不总是必须遵守大陆当局格式规范”。在我们项目的语境长期使用中已经存在这样省略的编写习惯,其次直接的业务部门给出了做法的原因和允许宽松的做法,我认为可以适当从简。——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4年7月31日 (三) 11:24 (UTC)回复
已经解释不能和“涉台用语”等规范类比。“我们项目的语境长期使用中已经存在这样省略的编写习惯”,极可能是由于地域中心,如果台风类条目是由中国大陆主编,就很可能形成加引号的格式。--—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7月31日 (三) 11:31 (UTC)回复
也可能跟着过往的写法,不加也可。一言以蔽之,我们的语境下,可以不用这么累赘。——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4年7月31日 (三) 11:55 (UTC)回复
书名号的例子不完全可以类比,在两岸的编写规范下,作品名必加书名号,但其字型有差异,这的确需要地区化区分。但这个引号的意义,港台习惯不引注,新华社一份在2007年的编写规范中写了要引注(但没有说明为什么这样写),但现在更直接的气象局工作人员说明了引注的理由并且补充的编写规范中允许省略(如果了解中国大陆的政府内部办事流程,基本上很多业务都需要向上级部门或者相应业务部门请示,然后才能批准落实;这个留言周一提出,周三才出结果,我认为这应该是有请示过其上级领导或者撰文部门的意见)。我不认为有盲目地照壶画瓢地延续连普通出版机构只是延续过往做法的货物崇拜写法来保留括注,在我们项目的语境长期使用中已经存在这样省略的编写习惯。——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4年7月31日 (三) 11:22 (UTC)回复
关于第二点,感觉最迟到2020年(因为后面没在电视上看过台风特别直播)各地方媒体在制作台风特别报道/直播时仍然同时会使用“<最高强度>‘<台风名>’”命名方式——比如浙江卫视2019年时的纪录片《众志成城—— 浙江抗击超强台风“利奇马”纪实》——和“台风‘<台风名>’”命名方式——比如浙江卫视2019年直播台风“利奇马”时特别节目的标题《聚力直击台风“利奇马”》。
另,还是同一个台风,中央气象台官网上有个相关的新闻直播回顾的新闻,标题即使用“<最高强度>‘<台风名>’”命名方式超强台风“利奇马”系列直播报道。--Jason2016426留言2024年8月1日 (四) 06:05 (UTC)回复
这些“超强台风‘利奇马’”(如“抗击超强台风‘利奇马’”)是媒体的“强调”,而非正式用法——“抗击超强台风”,强调动员和防灾,而非强调描述台风本身。按2013年前的正式用法,该台风的正式称呼是“2019年第9号超强台风‘利奇马’”或“1909号超强台风‘利奇马’”,但2013年后这种用法只零星见于沿用旧习惯的文献,其他场合(所有预报预警服务+新闻媒体、多数学术论文)正式称呼均为“2019年第9号台风‘利奇马’”或“2019年第9号台风‘利奇马’(<当前强度>级)”。--—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8月1日 (四) 06:18 (UTC)回复
并且根据我的经验,如果目前媒体使用“抗击超强台风‘利奇马’”这种用法,那必须是该台风侵袭中国时确实登陆时就是超强台风,或至少应该很强。如果海上曾经是超强台风,但登陆中国时仅减弱为10级强热带风暴的话,是绝不可能说成“抗击超强台风‘XX’”的(但2013年以前,却是可以这么说的,因为那是台风正式名称)。我在新闻动态候选([23])和首页讨论页([24])均提出了首页新闻动态中“超强台风格美”这一用法的问题,目前还都没有得到回应  囧rz……--—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8月1日 (四) 08:11 (UTC)回复
当然,你沪SMG就不一样了,已经有段时间没听到他们说“<最高强度>‘<台风名>’”命名方式了。
相关转变在传媒那边可能就是这几年才开始的,而非早到你所提到的2013年——同时各大媒体的新媒体中心出现了大量的带各种限定词的前缀的新闻标题(比如今年的 《直击今年以来最强台风“格美”》)
所以我个人尚不倾向于使用新命名方式,同时可以对台风名字加引号的标题做重定向而非录入转换组,因为如中国日报网等媒体到现在仍然会选择性地省略这个引号。——Jason2016426留言2024年8月1日 (四) 06:21 (UTC)回复
通过google搜中国日报网,基本上台风名都加引号括,即使在微信公众号上。传统媒体或政府报道普遍都将台风名引注,可能有前述新华社曾经出过的编辑规范的因素;而自媒体类则不一定(偶然在翻中国日报公众号时,微信提示搜索的关键词,台风名基本没引注;选了“2024年第5号台风玛利亚”关键词,抽了一篇(例如[25])就有存在普遍不引注的情况)。所以这个引号不应该视为必要的语素组成,不影响语义理解的话可以省略。——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4年8月1日 (四) 06:38 (UTC)回复
气象服务的正式用语是2013年间开始转变的,即非常正式地给出台风预报的时候,这我可以确定(不论是根据气象方面媒体必须遵守相关规范的强制性,还是我自己的记忆),比如2014年新华社已经是“今年第9号台风“威马逊””(注意该台风的最高强度和登录强度均为“超强台风”);但在2013年前,如2012年,正式用语是今年第11号强台风“海葵”)。至于“抗击超强台风‘利奇马’”这种标题,其实也永远不会消失,因为这种语境不需要使用正式的台风称呼方式——再如这篇文章,标题取了“超强台风‘威马逊’……”,但正文仍是“今年第9号台风‘威马逊’(超强台风级)”(按2013年前的规范则是“今年第9号超强台风‘威马逊’”)。--—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8月1日 (四) 08:27 (UTC)回复
关于台风整个用词中的等级前缀是否追随台风实际等级来调整,可以考虑不跟随等级变化,统一只有“台风”,也可以减少维护需要。引号的用法见上讨论,我认为上下文语境允许下可以省略。中国大陆对台风的跟踪次号(类似“今年第X号台风”)的说法,可以放到“历史”章节中,作为台风发生态的时间段中的一个跟进节点描述。——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4年8月1日 (四) 06:21 (UTC)回复

Independent Baptist的译名问题

编辑

下列讨论已经关闭,请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见,请在合适的讨论页提出,而非再次编辑本讨论。

详情:Talk:独立浸信会#自立浸信会应该改回原译名独立浸信会

参与讨论的Fanwumao诉诸编辑战“你直接无视,仍要回退,如此霸道,我只好奉陪到底”。原条目讨论页的议题已经没有讨论空间,已经“经讨论页讨论仍无果”应该是符合讨论递进机制提到的情况,在此开讨论页。

参与过讨论的人士@FanwumaoCaryChengLuciferianThomasHYHJKJYUJYTTYTaydou。--Nostalgiacn留言) 2024年7月29日 (一) 07:28 (UTC)--Nostalgiacn留言2024年7月29日 (一) 07:28 (UTC)回复

建议双方分别给出中文来源,再来比较可靠程度。现在条目基本啥都没有。——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4年7月29日 (一) 07:56 (UTC)回复
噢原来是被移除了Orz⋯⋯ ——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4年7月29日 (一) 07:57 (UTC)回复

有关WP:CON/TRIAL的查询

WP:CON/TRIAL是写“讨论无果可发送讨论通告”,不是在这里讨论。请用户至Talk:独立浸信会继续参与讨论。--西 2024年7月29日 (一) 08:07 (UTC)回复

@LuciferianThomas“过往曾讨论而未达成共识或需要改变共识的议题”,下面可有“编者可往互助客栈发送讨论邀请通告及将讨论加入征求意见系统以获取第三方意见”。--Nostalgiacn留言2024年7月29日 (一) 08:18 (UTC)回复

这下你知道为什么我觉得应该允许直接移步扩大讨论了吧。——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4年7月29日 (一) 10:24 (UTC)回复
“讨论邀请通告”很难理解吗?是“邀请社群参与讨论”的通告。另外Ericliu你就省点吧,如果客栈讨论真的有特于条目讨论页讨论的额外效果,此条目命名争议早前在客栈的讨论已经应该解决此问题,而出现有人未知晓客栈当时正在进行讨论而需重提争议。--西 2024年7月30日 (二) 01:13 (UTC)回复

@LuciferianThomasWP:CON/TRIAL是一套很新的东西,熟悉站务的人,熟练使用各类第三方工具的人固然认识是“常识”。对一般人来说未免太理所当然,毕竟之前我在Talk:永恒艾莉丝工坊的问题上,连RFC模板位置都放错。所以虚心问一下,在讨论区发起的讨论,改为“Independent Baptist译名的讨论邀请通告”是否就符合要求。--Nostalgiacn留言2024年7月30日 (二) 06:23 (UTC)回复

标题维持现状即可,这个不影响。我只是难以理解为何你引用了该句仍然可以理解错,不需要是理所当然才能质疑为何难以理解。如无其他事我将折叠此等问题,可至我讨论页询问。--西 2024年7月30日 (二) 07:37 (UTC)回复

本讨论已关闭,请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见,请在合适的讨论页提出,而非再次编辑本讨论。

Phu Phra Bat的译名问题

编辑

下列讨论已经关闭,请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见,请在合适的讨论页提出,而非再次编辑本讨论。

如题,在新德里举办的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中,泰国的Phu Phra Bat获选入列,势必使其知名度提升、在维基百科的搜索数量增加。然而此地的中文译名“朴菩蝙蝠”过于离谱,即使有泰国观光局背书,也不能认为将泰语的“Bat”按英语译为“蝙蝠”是合理的译法(这个中文名完全可能是观光局职员机翻的结果)。在此地申遗成功的背景下,如不尽早改正译名,则将来恐怕约定俗成,再无改正机会。现在已经出现一些新闻引用“朴菩蝙蝠”的名称,在条目讨论页中还能见到据此反对移动条目的意见。我了解维基百科不作原创研究的原则,然而这一翻译如前所言实在离谱,故此我将此问题提报互助客栈,希望各位发表看法。

又及,在UNESCO有关项目的中文介绍中,此地名为“普普拉巴特”。UNESCO项目页面--C.-S. Hsie PER‧ASPERĀ‧AD‧ASTRA. 2024年7月31日 (三) 13:06 (UTC)回复

见条目脚注,2015年的中文文献有此译名。恐怕只能约定俗成,等待名从主人的变更。此外,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2010年 亚洲卷:泰国一份文件中,“……的地层命名为帕蝙(Phra Bat)组”。“普普拉巴特历史公园”在日本大宝石出版社的2008、2013年书籍中有称并详细介绍,不过其中原名写成Phu Phura Baat[26]、Phu Phra Baat[27]?--YFdyh000留言2024年7月31日 (三) 13:26 (UTC)回复

本讨论已关闭,请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见,请在合适的讨论页提出,而非再次编辑本讨论。

文革引号之疑

编辑

不算《“文化大革命”简史》等个别条目,其他条目对于“文化大革命”这一词汇的处理,并未统一。例如:

南京事件,或称南京反“文革”势力运动,是1976年在南京发生的反对“文化大革命”、支持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进行经济建设政策的活动……

此处的文革打了引号,但也有打和不打皆有的情况:

伤痕文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70年代末“拨乱反正”时期出现的文学创作思想,是中国大陆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出现的文学潮流,一度成为1980年代文学思潮的主流。伤痕文学主要表现文化大革命为人们带来的精神、物质上的巨大伤害……

虽维基百科不受中国法律管辖,但窃以为统一用法,对于权威性还是较为重要的。望提出看法,不任区区向往之至。--WPCD-DTV 2024年7月31日 (三) 14:15 (UTC)回复

南京事件 (1976年)中是原创命名、应是“文革势力”?伤痕文学等条目中,感觉不必要,尤其是有内链时。--YFdyh000留言2024年7月31日 (三) 14:57 (UTC)回复
文革引号可能是受大陆出版物影响?因为大陆官方要求所有出版物该词都必须打引号。(前几天刚好提到过)用在维基百科我觉得应该是不中立的。--—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7月31日 (三) 15:01 (UTC)回复
“文革引号”的处理方式明显违反Wikipedia:NPOV原因可参见此链接。--—向史公哲曰留言2024年8月1日 (四) 11:13 (UTC)回复
这是不是您从文革条目ref里找的(那些内容就是我写入的 不过也可能不是,毕竟Google也非常容易搜到。--—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8月1日 (四) 11:22 (UTC)回复
其实更广来说,本站编者对于专有名词是否一律加引号尚无共识,所以通常是随编者个人偏好。——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4年8月1日 (四) 16:40 (UTC)回复
专有名词为何要一律加引号??别说“一律加”,“加”的情况都很少,难道有任何中文文献会为“台中市”“美国”“鲁迅”“长江”这些词打上引号吗……——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8月1日 (四) 16:47 (UTC)回复
那我就不知判断标准从何而来了。反正就是有人喜欢给名词加引号,有人不喜欢。——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4年8月2日 (五) 04:02 (UTC)回复
一般情况下,能给文革加引号的编者,其对文革的编辑几乎都是对prc参考文献内容的微改。--向史公哲曰留言2024年8月2日 (五) 05:53 (UTC)回复
人名、地名、组织名加引号的不多,相对来说事件中加引号的多。此处的引号可以理解为着重强调特定词语。例「蘆溝橋事變」發生於民國二十六年七月七日。,见台版的《重订标点符号手册》修订本--Kethyga留言2024年8月2日 (五) 08:28 (UTC)回复
“特別指稱”不能叫“着重强调”(如着重号)吧。是引号内内容不仅仅是词汇的通常含义。--YFdyh000留言2024年8月2日 (五) 08:43 (UTC)回复
然而prc规定给文革加引号,其目决不是为了强调特定词语。根据某新闻的解释:像文革这类从前的概念,今天理解又都是负面的,所以必须加引号。可见给文革加引号绝对是违反npov方针的。--向史公哲曰留言2024年8月2日 (五) 09:12 (UTC)回复
在中国大陆,引号(“ ”)除了表示引用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表示反讽、嘲弄、否定等态度。--向史公哲曰留言2024年8月2日 (五) 09:15 (UTC)回复
台湾也有的,引号也有表示“所谓”的功能。我觉得此种情况,至多开头用一两次(也算是强调),正文一般不用引号,或疑虑较少。——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4年8月2日 (五) 13:29 (UTC)回复

请求协助查证各国媒体以各语言对法轮功的创建者李洪志的母亲芦淑珍的报道

编辑

如题,网上对李洪志的报道甚多,但对于他的母亲报道的信息甚少 以中文搜索只能查到中国官媒的消息。请求有经验的编者能否协助在网上查一查,有没有外国媒体以外语对芦淑珍的报道,谢谢!--■■■■留言2024年8月2日 (五) 13:56 (UTC)回复

芦淑珍在纽约中餐馆拒法轮功 美检插手案是被拒绝服务者之一。见美国司法部文件--欢颜展卷留言2024年8月2日 (五) 17:04 (UTC)回复

关于“伪”称呼的WP:中立性问题

编辑

诸多条目中存在的“日伪军”、“伪军”、“伪……”等指代满洲国、蒙疆联合自治政府、汪精卫政府下的组织的称呼,是否可以使用在条目中?虽然确有中国伪军伪军的条目。Talk:伪军中似乎有相关的讨论,不过好像也没有明确结果的样子。--——“あたいってばね!” 2024年8月2日 (五) 14:41 (UTC)回复

不应当使用,除非是引用原文。见WP:MORALIZEWP:ATTRIBUTEPOV——暁月凛奈 (留言) 2024年8月2日 (五) 16:49 (UTC)回复

欧洲理事会命名问题

编辑

台湾的欧洲理事会比较像是EU Summit,也就是European Council举行的会议,所以European Council是否要改成欧盟理事会? 台湾欧洲联盟中心 EU简介--Mittermeyer ~比菲德氏菌的呢喃~ 2024年8月2日 (五) 17:04 (UTC)回复

“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

编辑

可以发现,分类:中级人民法院中,仅有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等少数条目不加省份,其余均写如陕西省渭南市中级人民法院等。还可以发现,如渭南市中级人民法院,有将“陕西省渭南市中级人民法院”牌子挂在法院外的图片,百度百科词条如“浙江省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则“本词条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参与编辑并审核”,似乎省级行政区划是中级人民法院专名的一部分,事实真是如此吗?检查三省五市中级人民法院,可以发现中级人民法院专名不包括XX省是普遍用法。

  1. 渭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其建筑、官网均使用“渭南市人民法院”。[1]
  2. 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其建筑、官网均使用“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2]
  3. 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其建筑、官网均使用“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
  4. 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官网使用“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其建筑牌子为“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5. 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其建筑、官网均使用“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因此我认为,中级人民法院名称应统一删去XX省。Fire Ice 2024年8月3日 (六) 02:34 (UTC)回复

--Fire Ice 2024年8月3日 (六) 02:34 (UTC)回复

就我所知,大陆中级人民法院的法律诉讼文书要求是需要冠以省份名的,上海这些没有省份的除外。另现有条目似乎是“少数条目不加省份”,应该也能看出来加省份才是普遍用法吧。--Hamish T 2024年8月3日 (六) 03:10 (UTC)回复
你维也来代表普遍用法?--Fire Ice 2024年8月3日 (六) 03:42 (UTC)回复
全国人民法庭信息网中均冠以省份名,渭南市人民法院官网下方著作权信息也称“陕西省渭南市中级人民法院”。--——“あたいってばね!” 2024年8月3日 (六) 03:58 (UTC)回复
全国人民法庭信息网的“法庭导航”是个烂尾工程,我找不到任何一个有效网页。官网的著作权所有远不如头顶的“渭南市人民法院”大字重要。--Fire Ice 2024年8月3日 (六) 04:51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