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稿
中國二十四史 | ||||
---|---|---|---|---|
次序 | 書名 | 作者 | ||
姓名 | 時代 | |||
1 | 史記 | 司馬遷 | 西漢 | |
2 | 漢書 | 班固 | 東漢 | |
3 | 後漢書 | 范曄 | 劉宋 | |
4 | 三國志 | 陳壽 | 西晉 | |
5 | 晉書 | 房玄齡等 | 唐 | |
6 | 宋書 | 沈約 | 蕭梁 | |
7 | 南齊書 | 蕭子顯 | ||
8 | 梁書 | 姚思廉 | 唐 | |
9 | 陳書 | |||
10 | 魏書 | 魏收 | 北齊 | |
11 | 北齊書 | 李百藥 | 唐 | |
12 | 周書 | 令狐德棻等 | ||
13 | 南史 | 李延壽 | ||
14 | 北史 | |||
15 | 隋書 | 魏徵等 | ||
16 | 舊唐書 | 劉昫等 | 後晉 | |
17 | 新唐書 | 歐陽修等 | 北宋 | |
18 | 舊五代史 | 薛居正等 | ||
19 | 新五代史 | 歐陽修 | ||
20 | 宋史 | 脫脫等 | 元 | |
21 | 遼史 | |||
22 | 金史 | |||
23 | 元史 | 宋濂等 | 明 | |
24 | 明史 | 張廷玉等 | 清 | |
相關 | 東觀漢記 | 劉珍等 | 東漢 | |
相關 | 新元史 | 柯劭忞 | 民國 | |
相關 | 清史稿 | 趙爾巽等 | 民國 | |
相關 | 點校本二十四史 | 顧頡剛等 | 共和國 |
《清史稿》是中華民國北京政府所設清史館纂修的清史未定稿,體例依照之前的正史,分「紀、志、表、傳」四部分。
民國三年(1914年),清史館設立,此後編修工作歷時十餘年。到1927年,主持纂修工作的清史館館長趙爾巽見全稿已經初步成形,擔心時局多變及自己時日無多,自知未曾定稿,遂決定仿照王鴻緒《明史稿》之例,將各卷以《清史稿》的名稱刊行,以示其為未定本。[1]由於編寫時民國政局動盪導致時間緊逼,以及資金來源起落不穩、時裕時缺,致使《清史稿》體例不一、繁簡失當,最終仍未能脫離非正式的稿件格式;加上編修者多為前清遺老,導致書中多對清朝歌功頌德、貶低辛亥革命,中立性嚴重不足[2]。國民政府北伐後,將《清史稿》定為禁書,禁止刊印及發售;後來解禁。
儘管《清史稿》是未定稿,但它本身史料豐富,其價值仍不可忽視。有的出版社將《清史稿》列入「二十五史」[註 1]或「二十六史」。中華民國遷台後,在國防研究院的主持下由官方出資,以張其昀等人為首的「清史編纂委員會」於1960年代初期以關內本《清史稿》為藍本編纂並正式刊行《清史》,共計8冊。
編撰過程
編輯民國三年(1914年),經國務院呈文,大總統袁世凱設清史館,以趙爾巽為館長,繆荃孫、柯劭忞等人為總纂,總領清史修撰工作,參與者先後有一百餘人,沒有固定編制,人員由館長聘用。如趙爾巽曾親自拜訪夏孫桐,請其出面任總纂。[3]
清史館內設有「功課簿」,記載館員分工事宜,如柯劭忞撰〈天文志〉、〈時憲志〉。繆荃孫撰〈儒林傳〉、〈文苑傳〉、〈土司傳〉。吳廷燮撰高宗、仁宗、宣宗、文宗、穆宗五朝〈本紀〉、〈大臣年表〉。吳士鑒撰〈地理志〉貴州、新疆各一卷、〈宗室世系表〉、〈公主表〉、〈皇子世表〉及〈藝文志〉初稿。章鈺撰〈忠義傳〉、〈藝文志〉定稿。金兆蕃撰太祖、太宗、順治三朝列傳及〈列女傳〉。秦樹聲撰〈地理志〉直隸卷,王大鈞撰嘉慶朝列傳。夏孫桐撰嘉慶、道光朝列傳及〈循吏傳〉、〈藝術傳〉。田應璜撰〈地理志〉山西一卷。羅惇曧撰〈交通志〉,戴錫章撰〈邦交志〉。唐邦治撰〈軍機大臣年表〉。王樹楠撰咸豐、同治朝大臣傳。葉爾愷撰〈宗教志〉,其中喇嘛教、基督教、回教各一卷(〈宗教志〉後未被採用)。張采田撰〈地理志〉江蘇卷、〈刑法志〉、〈樂志〉、〈后妃傳〉。吳懷清撰〈地理志〉陝西一卷、〈食貨志〉征榷卷。張書雲撰〈禮志〉,補輯(輿服志)、〈選舉志〉。俞陛雲撰〈兵志〉與部分列傳。馬其昶撰光宣朝臣工列傳,修正〈文苑傳〉。藍鈺撰〈地理志〉江西一卷。袁嘉穀撰〈地理志〉雲南一卷。朱師轍有言:「列傳撰人甚多,在館諸人,幾人人皆有。以餘論,雖以咸同列傳為主,而康乾以來各朝,皆曾補撰。蓋每朝皆出於眾手,惟每朝有主體撰人;又重修整時,歸何人為主,則其負責為多。」[4]
撰稿期間,往往須請人抄稿,「第一次抄稿,由各人自覓書手繕寫,按千字小洋一角,由館計算」。1920年編成初稿,1926年修訂一次,到1927年大致完稿。
袁金鎧本人熱衷政治,不常居清史館,乃約金梁為《清史稿》進行校刻。溥儀出宮後,金梁閒居在家,接到袁金鎧的邀請,金梁欣然應允。金梁到館後,對編修工作頗為投入,「排日付印,如編新聞者,主筆督催,手民侍立,無復有片刻之暇……隨引隨發,前後不遑兼顧」。[5]
1927年秋,趙爾巽病故,時任安國軍政府海陸軍大元帥的張作霖續聘柯劭忞代理館長。1928年,南京國民政府再次北伐,奉軍連遭敗績,張作霖退守關外。時局動盪,金梁僱傭車馬,將書稿「攜歸私寓,日夕趕辦,撰校兼行,一月之間,竟補至百卷。」[5]金梁遂趁時局紛擾之際,利用職權,擅改原稿,自行加入張勳、康有為和張彪三人的傳記[6]。然金梁的校訂亦有合理之處,如刪去《八線對數表》這類非關文史的數學內容。1928年,金梁將書稿送交刊印,共印書1100部,其中400部被運往關外發行,這批書稱為「關外本」,是《清史稿》首次發行。
封禁與修訂
編輯1929年12月16日,故宮博物院院長易培基曾請求行政院禁售該書。1930年2月19日,南京國民政府據第63次國務會議決議訓令行政院,發佈《清史稿》禁售令,說《清史稿》「紕繆百出」,因此「除派員前赴北平將故宮博物院現存之該項史稿,悉數運京永禁流傳外,所有從前已經發行者,應一律嚴禁出售,仰該院轉飭所屬一體遵照辦理」。[7]
雖然大部分省市相應了這一禁令,但遼寧省不予回應。袁金鎧等人也未遭到政府批評針對,並在東北擔任要職。袁帶到遼寧的數百部史稿「居奇出售,而外人之預訂者,亦大都據理爭到」,國內預購該書的讀者反而「化冤錢而呼告無門」。汪兆鏞曾多次請張元濟幫他購買此書,最後總共花去320多大洋。[7]
當時傅振倫認為其封禁原因在於「不奉民國正朔」、「復有反民國之嫌」,孟森則認為這種說法不正確:「意主表揚清室與敢於觸犯民國並非一事」,《清史稿》作為史料有極大的價值,希望能夠解除封禁。容庚也認同孟森的觀點,並認為封禁導致書價飆升,「每部索價五六百元」,「政府之禁令,徒為奸人牟利之具」。[7]
1934年9月容庚在《大公報》發文批判封禁之後,引起行政院院長汪精衛注意。同年11月23日,行政院向國民政府呈文稱,《清史稿》「現在市肆既間有私售,館庫亦容參閱...不特難饜學術界之望,亦恐國外莠徒,私自翻印,貽笑傳訛,影響更大」,希望解除封禁,並令行政院專員「檢討紕漏各點,並簽注改正意見」。[7]
11月24日,行政院呈請在第13次會議上通過。汪精衛聯繫吳宗慈,請求對方主持檢閱。吳發現有十九種錯誤,並修改了八種:「計已改正者,曰反革命、曰藐視先烈、曰不奉民國正朔、曰例書偽諡、曰反對漢族、曰一人兩傳、曰目錄與書不合、曰人名錯誤,計為八項」。[7]
1935年9月17日,汪精衛在第230次行政院會議上報告了書稿檢校情況,會議決定「交教育部於兩個月內提出意見。」然而汪在11月1日遇刺,難以再支持吳宗慈等人,後教育部長王世傑向行政院提議先發行未修改的《清史稿》,「惟須責令附印吳氏之檢校述略或檢正表」。史語所所長傅斯年也支持這種做法。但國民政府並未回應這些意見。[7]
1936年1月8日,《清史稿》修訂工作交到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手中,由其主任委員邵元沖負責。他對之前的修訂並不滿意,說「何其草率至此,擬函正之。」他先後聯繫柳詒徵、吳宗慈,想要建立專門的清史修訂機關。[7]
1936年2月17日,邵元衝向中政會內政、教育聯組會議報告,會議同意繼續編訂,但「原有之《清史稿》,不能解禁」;「中央應設國史館,負責整理編輯國史,並以編訂清史事隸屬之」。[7]
1936年12月,邵元沖在西安事變中喪命,修訂工作就此中斷。但由于禁令已經鬆弛,1937年1月17日,北平文奎堂書店在《大公報》發佈廣告,公開發售《清史稿》下半部,「全部二百元,開春即增價,有藏舊半部者速函文奎堂再議配補,十日為限」。但政府旋即要求行政院重申禁令,後者轉令北平、天津和上海政府查明情況並予以禁止。[7]
1939年12月26日,國民政府設立國史館籌備處,林森要求繼續修訂《清史稿》,提議雖然通過,但由於戰亂頻仍,實際修訂並未進行[7]。1958年到197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書局重新修訂《清史稿》[8],並在2006年4月5日再次重修[9]。
卷次
編輯全書的最初版本共有536卷,包括〈本紀〉25卷、〈志〉142卷、〈表〉53卷、〈列傳〉316卷。記載自清太祖努爾哈赤建國稱帝(1616年),到辛亥革命結束清朝統治(1911年)共296年的歷史。
- 卷01 本紀一 太祖本紀
- 卷02 本紀二 太宗本紀一
- 卷03 本紀三 太宗本紀二
- 卷04 本紀四 世祖本紀一
- 卷05 本紀五 世祖本紀二
- 卷06 本紀六 聖祖本紀一
- 卷07 本紀七 聖祖本紀二
- 卷08 本紀八 聖祖本紀三
- 卷09 本紀九 世宗本紀
- 卷10 本紀十 高宗本紀一
- 卷11 本紀十一 高宗本紀二
- 卷12 本紀十二 高宗本紀三
- 卷13 本紀十三 高宗本紀四
- 卷14 本紀十四 高宗本紀五
- 卷15 本紀十五 高宗本紀六
- 卷16 本紀十六 仁宗本紀
- 卷17 本紀十七 宣宗本紀一
- 卷18 本紀十八 宣宗本紀二
- 卷19 本紀十九 宣宗本紀三
- 卷20 本紀二十 文宗本紀
- 卷21 本紀二十一 穆宗本紀一
- 卷22 本紀二十二 穆宗本紀二
- 卷23 本紀二十三 德宗本紀一
- 卷24 本紀二十四 德宗本紀二
- 卷25 本紀二十五 宣統皇帝本紀
- 卷26 志一 天文一
- 卷27 志二 天文二
- 卷28 志三 天文三
- 卷29 志四 天文四
- 卷30 志五 天文五
- 卷31 志六 天文六
- 卷32 志七 天文七
- 卷33 志八 天文八
- 卷34 志九 天文九
- 卷35 志十 天文十
- 卷36 志十一 天文十一
- 卷37 志十二 天文十二
- 卷38 志十三 天文十三
- 卷39 志十四 天文十四
- 卷40 志十五 異災一
- 卷41 志十六 異災二
- 卷42 志十七 異災三
- 卷43 志十八 異災四
- 卷44 志十九 異災五
- 卷45 志二十 時憲一
- 卷46 志二十一 時憲二
- 卷47 志二十二 時憲三
- 卷48 志二十三 時憲四
- 卷49 志二十四 時憲五
- 卷50 志二十五 時憲六
- 卷51 志二十六 時憲七
- 卷52 志二十七 時憲八
- 卷53 志二十八 時憲九
- 卷54 志二十九 地理一
- 卷55 志三十 地理二
- 卷56 志三十一 地理三
- 卷57 志三十二 地理四
- 卷58 志三十三 地理五
- 卷59 志三十四 地理六
- 卷60 志三十五 地理七
- 卷61 志三十六 地理八
- 卷62 志三十七 地理九
- 卷63 志三十八 地理十
- 卷64 志三十九 地理十一
- 卷65 志四十 地理十二
- 卷66 志四十一 地理十三
- 卷67 志四十二 地理十四
- 卷68 志四十三 地理十五
- 卷69 志四十四 地理十六
- 卷70 志四十五 地理十七
- 卷71 志四十六 地理十八
- 卷72 志四十七 地理十九
- 卷73 志四十八 地理二十
- 卷74 志四十九 地理二十一
- 卷75 志五十 地理二十二
- 卷76 志五十一 地理二十三
- 卷77 志五十二 地理二十四
- 卷78 志五十三 地理二十五
- 卷79 志五十四 地理二十六
- 卷80 志五十五 地理二十七
- 卷81 志五十六 地理二十八
- 卷82 志五十七 禮一(吉禮一)
- 卷83 志五十八 禮二(吉禮二)
- 卷84 志五十九 禮三(吉禮三)
- 卷85 志六十 禮四(吉禮四)
- 卷86 志六十一 禮五(吉禮五)
- 卷87 志六十二 禮六(吉禮六)
- 卷88 志六十三 禮七(嘉禮一)
- 卷89 志六十四 禮八(嘉禮二)
- 卷90 志六十五 禮九(軍禮)
- 卷91 志六十六 禮十(賓禮)
- 卷92 志六十七 禮十一(凶禮一)
- 卷93 志六十八 禮十二(凶禮二)
- 卷94 志六十九 樂一
- 卷95 志七十 樂二
- 卷96 志七十一 樂三
- 卷97 志七十二 樂四
- 卷98 志七十三 樂五
- 卷99 志七十四 樂六
- 卷100 志七十五 樂七
- 卷101 志七十六 樂八
- 卷102 志七十七 輿服一
- 卷103 志七十八 輿服二
- 卷104 志七十九 輿服三
- 卷105 志八十 輿服四
- 卷106 志八十一 選舉一
- 卷107 志八十二 選舉二
- 卷108 志八十三 選舉三
- 卷109 志八十四 選舉四
- 卷110 志八十五 選舉五
- 卷111 志八十六 選舉六
- 卷112 志八十七 選舉七
- 卷113 志八十八 選舉八
- 卷114 志八十九 職官一
- 卷115 志九十 職官二
- 卷116 志九十一 職官三
- 卷117 志九十二 職官四
- 卷118 志九十三 職官五
- 卷119 志九十四 職官六
- 卷120 志九十五 食貨一
- 卷121 志九十六 食貨二
- 卷122 志九十七 食貨三
- 卷123 志九十八 食貨四
- 卷124 志九十九 食貨五
- 卷125 志一百 食貨六
- 卷126 志一百一 河渠一
- 卷127 志一百二 河渠二
- 卷128 志一百三 河渠三
- 卷129 志一百四 河渠四
- 卷130 志一百五 兵一
- 卷131 志一百六 兵二
- 卷132 志一百七 兵三
- 卷133 志一百八 兵四
- 卷134 志一百九 兵五
- 卷135 志一百十 兵六
- 卷136 志一百十一 兵七
- 卷137 志一百十二 兵八
- 卷138 志一百十三 兵九
- 卷139 志一百十四 兵十
- 卷140 志一百十五 兵十一
- 卷141 志一百十六 兵十二
- 卷142 志一百十七 刑法一
- 卷143 志一百十八 刑法二
- 卷144 志一百十九 刑法三
- 卷145 志一百二十 藝文一 經部
- 卷146 志一百二十一 藝文二 史部
- 卷147 志一百二十二 藝文三 子部
- 卷148 志一百二十三 藝文四 集部
- 卷149 志一百二十四 交通一 鐵路
- 卷150 志一百二十五 交通二 輪船
- 卷151 志一百二十六 交通三 電報
- 卷152 志一百二十七 交通四 郵政
- 卷153 志一百二十八 邦交一 俄羅斯
- 卷154 志一百二十九 邦交二 英吉利
- 卷155 志一百三十 邦交三 法蘭西
- 卷156 志一百三十一 邦交四 美利堅
- 卷157 志一百三十二 邦交五 德意志
- 卷158 志一百三十三 邦交六 日本
- 卷159 志一百三十四 邦交七 瑞典、那威、丹墨、和蘭、日斯巴尼亞、比利時、義大利
- 卷160 志一百三十五 邦交八 奧斯馬加、秘魯、巴西、葡萄牙、墨西哥、剛果
- 《表》分成〈皇子世表〉、〈公主表〉、〈外戚表〉、〈諸臣封爵世表〉、〈大學士年表〉、〈軍機大臣年表〉、〈部院大臣年表〉、〈疆臣年表〉、〈藩部世表〉、〈交聘年表〉等十類。
- 卷161 表一 皇子世表一
- 卷162 表二 皇子世表二
- 卷163 表三 皇子世表三
- 卷164 表四 皇子世表四
- 卷165 表五 皇子世表五
- 卷166 表六 公主表
- 卷167 表七 外戚表
- 卷168 表八 諸臣封爵世表一
- 卷169 表九 諸臣封爵世表二
- 卷170 表十 諸臣封爵世表三
- 卷171 表十一 諸臣封爵世表四
- 卷172 表十二 諸臣封爵世表五上
- 卷173 表十三 諸臣封爵世表五下
- 卷174 表十四 大學士年表一
- 卷175 表十五 大學士年表二
- 卷176 表十六 軍機大臣年表一
- 卷177 表十七 軍機大臣年表二
- 卷178 表十八 部院大臣年表一上
- 卷179 表十九 部院大臣年表一下
- 卷180 表二十 部院大臣年表二上
- 卷181 表二十一 部院大臣年表二下
- 卷182 表二十二 部院大臣年表三上
- 卷183 表二十三 部院大臣年表三下
- 卷184 表二十四 部院大臣年表四上
- 卷185 表二十五 部院大臣年表四下
- 卷186 表二十六 部院大臣年表五上
- 卷187 表二十七 部院大臣年表五下
- 卷188 表二十八 部院大臣年表六上
- 卷189 表二十九 部院大臣年表六下
- 卷190 表三十 部院大臣年表七上
- 卷191 表三十一 部院大臣年表七下
- 卷192 表三十二 部院大臣年表八上
- 卷193 表三十三 部院大臣年表八下
- 卷194 表三十四 部院大臣年表九上
- 卷195 表三十五 部院大臣年表九下
- 卷196 表三十六 部院大臣年表十
- 卷197 表三十七 疆臣年表一(各省總督 河督漕督附)
- 卷198 表三十八 疆臣年表二(各省總督 河督漕督附)
- 卷199 表三十九 疆臣年表三(各省總督 河督漕督附)
- 卷200 表四十 疆臣年表四(各省總督 河督漕督附)
- 卷201 表四十一 疆臣年表五(各省巡撫)
- 卷202 表四十二 疆臣年表六(各省巡撫)
- 卷203 表四十三 疆臣年表七(各省巡撫)
- 卷204 表四十四 疆臣年表八(各省巡撫)
- 卷205 表四十五 疆臣年表九(各邊將軍都統大臣)
- 卷206 表四十六 疆臣年表十(各邊將軍都統大臣)
- 卷207 表四十七 疆臣年表十一(各邊將軍都統大臣)
- 卷208 表四十八 疆臣年表十二(各邊將軍都統大臣)
- 卷209 表四十九 藩部世表一
- 卷210 表五十 藩部世表二
- 卷211 表五十一 藩部世表三
- 卷212 表五十二 交聘年表一(中國遣駐使)
- 卷213 表五十三 交聘年表二(各國遣駐使)
- 卷214 列傳一 后妃 顯祖宣皇后、繼妃、太祖孝慈高皇后、元妃、繼妃、大妃、壽康太妃、太宗孝端文皇后、孝莊文皇后、敏惠恭和元妃、懿靖大貴妃、康惠淑妃、世祖世祖廢后、孝惠章皇后、孝康章皇后、孝獻皇后、貞妃、淑惠妃、聖祖孝誠仁皇后、孝昭仁皇后、孝恭仁皇后、定妃、通嬪、惇怡皇貴妃、世宗孝敬憲皇后、孝聖憲皇后、敦肅皇貴妃、高宗孝賢純皇后、孝儀純皇后、慧賢皇貴妃、純惠皇貴妃 慶恭皇貴妃、哲憫皇貴妃、淑嘉皇貴妃、婉貴太妃、高宗諸妃、仁宗孝淑睿皇后、孝和睿皇后、恭順皇貴妃、和裕皇貴妃、仁宗諸妃、宣宗孝穆成皇后、孝慎成皇后、孝全成皇后、孝靜成皇后、莊順皇貴妃、彤貴妃、宣宗諸妃、文宗孝德顯皇后、孝貞顯皇后、孝欽顯皇后、莊靜皇貴妃、玫貴妃、端恪皇貴妃、文宗諸妃、穆宗孝哲毅皇后、淑慎皇貴妃、莊和皇貴妃、敬懿皇貴妃、榮惠皇貴妃、德宗孝定景皇后、端康皇貴妃、恪順皇貴妃、宣統皇后、淑妃
- 卷215 列傳二 諸王一 禮敦、額爾袞、齋堪、塔察篇古、努爾哈赤、穆爾哈齊、舒爾哈齊、雅爾哈齊、濟爾哈朗、巴雅喇
- 卷216 列傳三 諸王二 褚英、代善
- 卷217 列傳四 諸王三 阿拜、湯古代、莽古爾泰、塔拜、阿巴泰、巴布泰、巴布海、德格類、阿濟格、賴慕布
- 卷218 列傳五 諸王四 多爾袞、多鐸、費揚果
- 卷219 列傳六 諸王五 豪格、葉布舒、碩塞、高塞、品級常舒、韜塞、博穆博果爾、福全、常寧、隆禧
- 卷220 列傳七 諸王六 允禔、允礽、允祉、允祺、允祐、允禩、允禟、允䄉、允祹、允祥、允禵、允禑、允禮、允禕、允禧、允祜、允祁、允祕、弘暉、弘晝、福惠
- 卷221 列傳八 諸王七 永璜、永璉、永璋、永琪、永琮、永璇、永瑆、永璂、永璘、綿愷、綿忻、綿愉、奕緯、奕綱、奕繼、奕訢、奕譞、奕詥、奕譓
- 卷222 列傳九 建州酋長 阿哈出、李滿住、猛哥帖木兒、王杲、王兀堂
- 卷223 列傳十 海西女真四部酋長 萬汗、楊吉砮、布占泰、拜音達里
- 卷224 列傳十一 張煌言、張名振、王翊、鄭成功、李定國
- 卷225 列傳十二 額亦都、費英東、何和禮、安費揚古、扈爾漢
- 卷226 列傳十三 揚古利、勞薩、圖魯什、覺羅拜山、莫洛渾、土穆布祿、郎球、巴哈納、馬喇希、阿蘭珠、納爾察、瑚沙、達音布、朗格、和託、雍舜、瑪爾當圖、喀喇、巴篤理、蒙阿圖、達珠瑚
- 卷227 列傳十四 常書、康果禮、哈哈納、葉克書、博爾晉、雅希禪、舒賽、景固勒岱、揚善、冷格里、薩穆什喀、洪尼雅喀、阿山
- 卷228 列傳十五 額爾德尼、噶蓋、達海、尼堪、庫爾纏、英俄爾岱、滿達爾漢、明安達禮
- 卷229 列傳十六 明安[註 2]、恩格類、布當、布顏代、恩格德爾、古爾布什、莽果爾、鄂齊爾桑、布爾喀圖、弼喇什、色爾格克、阿濟拜、恩格圖、鄂本兌、和濟格爾、阿賴、布延、阿爾沙瑚、額琳奇岱青、德參濟旺、多爾濟達爾罕、奇塔特徹爾貝、洛哩、奇塔特偉徵、額爾格勒珠爾、喀蘭圖、扎克托會、兗楚克圖英、琿津、沙爾布
- 卷230 列傳十七 武理堪、武納格、阿什達爾漢、瑚什布、穆徹納、鄂莫克圖、喀山、孫達哩、安達立、綽拜、布丹、吉思哈、吳巴海、康喀勒、通嘉、薩璧翰
- 卷231 列傳十八 佟養性、李永芳、石廷柱、馬光遠、李思忠、金玉和、王一屏、孫得功、張士彥、金礪
- 卷232 列傳十九 希福、范文程、寧完我、鮑承先
- 卷233 列傳二十 圖爾格、伊爾登、巴奇蘭、岱松阿、阿納海、巴漢、齊爾格申、葉臣、珠瑪喇
- 卷234 列傳二十一 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沈志祥、祖大壽、祖可法、祖澤遠
- 卷235 列傳二十二 圖賴、准塔、伊爾德、努山、阿濟格、尼堪、佟圖賴
- 卷236 列傳二十三 陳泰、阿爾津、李國翰、卓布泰、卓羅、愛星阿、遜塔
- 卷237 列傳二十四 洪承疇、夏成德、孟喬芳、張文衡、張存仁
- 卷238 列傳二十五 蔣赫德、額色赫、車克、覺羅巴哈納、宋權、傅以漸、呂宮
- 卷239 列傳二十六 沈文奎、李棲鳳、馬國柱、丁文盛、祝世昌
- 卷240 列傳二十七 李國英、劉武元、庫禮、胡全才、申朝紀、於時躍、吳景道、劉清泰、陳錦
- 卷241 列傳二十八 科爾昆、覺善、甘都、譚拜、席特庫、藍拜、鄂碩
- 卷242 列傳二十九 覺羅果科、敦拜、濟席哈、噶達渾、達素
- 卷243 列傳三十 沙爾虎達、劉之源、巴山、喀喀木、梁化鳳、劉芳名、胡有升、楊名高
- 卷244 列傳三十一 趙開心、楊義、林起龍、朱克簡、王命岳、李森先、魏琯、李裀、季開生、張煊
- 卷245 列傳三十二 剛林、馮銓、陳名夏、陳之遴、劉正宗
- 卷246 列傳三十三 譚泰、何洛會、錫圖庫、博爾輝、冷僧機
- 卷247 列傳三十四 彭而述、陸振芬、姚延著、畢振姬、方國棟、於朋舉、王天鑒、趙廷標
- 卷248 列傳三十五 許定國、左夢庚、田雄、張天祿、孫可望
- 卷249 列傳三十六 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鼇拜、班布爾善
- 卷250 列傳三十七 李霨、孫廷銓、杜立德、馮溥、王熙、弟王燕、吳正治、黃機
- 卷251 列傳三十八 圖海、李之芳
- 卷252 列傳三十九 甘文焜、范承謨、馬雄鎮、傅弘烈
- 卷253 列傳四十 莫洛、陳福、王之鼎、李興元、陳啟泰、陳丹赤、馬閟、葉映榴
- 卷254 列傳四十一 賚塔、穆占、莽依圖、佛尼埒、畢力克圖、阿密達、拉哈達、根特、席卜臣
- 卷255 列傳四十二 張勇、趙良棟、王進寶、孫思克
- 卷256 列傳四十三 蔡毓榮、哈占、董衛國、周有德、伊辟
- 卷257 列傳四十四 趙國祚、許貞、徐治都、唐希順、趙應奎、李芳述、陳世凱、許占魁
- 卷258 列傳四十五 希福、鄂克遜、李偏圖、瑚里布、額楚、額斯泰、瓦岱、沃申、瑚圖、傑殷、瓦爾喀
- 卷259 列傳四十六 宜里布、哈克三、阿爾護、路什、雅賚、擴爾坤、王承業
- 卷260 列傳四十七 姚啟聖、吳興祚、施琅、朱天貴
- 卷261 列傳四十八 楊捷、石調聲、萬正色、吳英、藍理、黃梧、芳泰、穆赫林、段應舉
- 卷262 列傳四十九 魏裔介、熊賜履、李光地
- 卷263 列傳五十 王弘祚、姚文然、魏象樞、朱之弼、趙申喬
- 卷264 列傳五十一 郝維訥、任克溥、劉鴻儒、劉楗、朱裴、張廷樞
- 卷265 列傳五十二 湯斌、陸隴其、張伯行
- 卷266 列傳五十三 葉方藹、沈荃、勵杜訥、徐元珙、許三禮、王士禎、韓菼、湯右曾
- 卷267 列傳五十四 張玉書、李天馥、吳琠、張英、張廷瓚、張廷璐、陳廷敬、溫達、穆和倫、蕭永藻、嵩祝、王頊齡
- 卷268 列傳五十五 米思翰、李榮保、顧八代、瑪爾漢、田六善、杜臻、薩穆哈
- 卷269 列傳五十六 索額圖、明珠、余國柱、佛倫
- 卷270 列傳五十七 郝浴、楊素蘊、郭琇
- 卷271 列傳五十八 徐乾學、翁叔元、王鴻緒、高士奇
- 卷272 列傳五十九 湯若望、楊光先、南懷仁
- 卷273 列傳六十 李率泰、趙廷臣、郎廷佐、佟鳳彩、麻勒吉、施維翰
- 卷274 列傳六十一 楊雍建、姚締虞、朱弘祚、王騭、宋犖、陳詵
- 卷275 列傳六十二 格爾古德、趙士麟、郭世隆、傅臘塔、馬如龍
- 卷276 列傳六十三 石琳、徐潮、貝和諾、傅霽、蔣陳錫、劉蔭樞、音泰、鄂海、衛既齊
- 卷277 列傳六十四 于成龍、彭鵬、陳璸、陳鵬年、施世綸
- 卷278 列傳六十五 慕天顏、阿山、噶禮
- 卷279 列傳六十六 楊方興、朱之錫、靳輔、陳潢、于成龍、張鵬翮
- 卷280 列傳六十七 郎坦、朋春、薩布素、瑪拉
- 卷281 列傳六十八 費揚古、馬斯喀、佟國綱、阿南達、吉勒塔布、殷化行、潘育龍、額倫特
- 卷282 列傳六十九 姜希轍、余縉、德格勒、陳紫芝、任弘嘉、高層雲、沈愷曾、龔翔麟、高遐昌
- 卷283 列傳七十 覺羅武默訥、舒蘭、圖理琛、何國宗
- 卷284 列傳七十一 覺羅滿保、施世驃、藍廷珍、林亮、歐陽凱
- 卷285 列傳七十二 王紫綬、袁州佐、黎士弘、多弘安、王繻、張孟球
- 卷286 列傳七十三 王掞、勞之辨、朱天保、陶彝
- 卷287 列傳七十四 佟國維、馬齊、阿靈阿、揆敘、鄂倫岱
- 卷288 列傳七十五 鄂爾泰、張廷玉
- 卷289 列傳七十六 朱軾、徐元夢、蔣廷錫、邁柱、田從典、尹泰
- 卷290 列傳七十七 楊名時、黃叔琳、方苞、王蘭生、胡煦、魏廷珍、蔡世遠、沈近思、雷鋐
- 卷291 列傳七十八 海望、莽鵠立、杭奕祿、傅鼐、陳儀、劉師恕
- 卷292 列傳七十九 高其倬、楊宗仁、孔毓珣、裴幰度、唐執玉、楊永斌
- 卷293 列傳八十 李紱、蔡珽、謝濟世、陳學海
- 卷294 列傳八十一 李衛、田文鏡、憲德、諾岷、陳時夏、王士俊
- 卷295 列傳八十二 隆科多、年羹堯
- 卷296 列傳八十三 岳鍾琪、策棱
- 卷297 列傳八十四 查郎阿、傅爾丹、馬爾賽、慶復、張廣泗
- 卷298 列傳八十五 噶爾弼、查克丹、常賚、哈元生、董芳、查弼納
- 卷299 列傳八十六 馬會伯、路振揚、韓良輔、楊天縱、王郡、宋愛
- 卷300 列傳八十七 沈起元、何師儉、唐繼祖、馬維翰、余甸、王葉滋、劉而位
- 卷301 列傳八十八 訥親、傅恆、福靈安、福隆安、福長安
- 卷302 列傳八十九 徐本、汪由敦、來保、劉綸、劉統勛、劉墉
- 卷303 列傳九十 福敏、陳世倌、史貽直、阿克敦、孫嘉淦、梁詩正
- 卷304 列傳九十一 張照、甘汝來、陳德華、王安國、劉吳龍、秦蕙田、彭啟豐、夢麟
- 卷305 列傳九十二 錢陳群、沈德潛、金德瑛、齊召南、董邦達、謝墉、王昶
- 卷306 列傳九十三 曹一士、李慎修、胡定、仲永檀、柴潮生、儲麟趾
- 卷307 列傳九十四 尹繼善、劉於義、陳大受、張允隨、陳宏謀
- 卷308 列傳九十五 那蘇圖、楊超曾、徐士林、尹會一、王恕、方顯、楊錫紱、潘思榘、胡寶瑔
- 卷309 列傳九十六 崔紀、喀爾吉善、雅爾圖、晏斯盛、瑚寶、衛哲治、蘇昌、鶴年、吳達善、崔應階、王檢、吳士功
- 卷310 列傳九十七 齊蘇勒、嵇曾筠、嵇璜、高斌、高晉、完顏偉、顧琮、白鍾山
- 卷311 列傳九十八 哈攀龍、任舉、冶大雄、馬良柱、本進忠、劉順
- 卷312 列傳九十九 傅清、拉布敦、班第、鄂容安、納穆札爾、三泰
- 卷313 列傳一百 兆惠 阿里袞 豐升額 舒赫德
- 卷314 列傳一百一 策楞、玉保、達爾黨阿、哈達哈、永常、覺羅雅爾哈善、富德、薩賴爾
- 卷315 列傳一百二 高天喜、和起、唐喀祿、阿敏道、滿福、豆斌、端濟布
- 卷316 列傳一百三 瑚爾起、愛隆阿、舒明、福祿、齊里克齊、閻相師、伊柱、努三
- 卷317 列傳一百四 王無黨、吳進義、譚行義、樊廷、武進升、范毓䭲
- 卷318 列傳一百五 阿桂
- 卷319 列傳一百六 于敏中 和珅 和琳 蘇凌阿
- 卷320 列傳一百七 三寶 永貴 蔡新 程景伊 梁國治 英廉 彭元瑞 紀昀 陸錫熊 陸費墀
- 卷321 列傳一百八 裘曰修、吳紹詩、閻循琦、曹秀先、周煌、曹文埴、金簡
- 卷322 列傳一百九 竇光鼐、李漱芳、曹錫寶、錢灃、尹壯圖
- 卷323 列傳一百十 黃廷桂、鄂彌達、楊廷璋、莊有恭、李侍堯、伍彌泰
- 卷324 列傳一百十一 方觀承、富明安、周元理、李瀚、李世傑、袁守侗、劉峨、陸燿、管幹貞、胡季堂
- 卷325 列傳一百十二 李清時、李宏、何煟、吳嗣爵、薩載、蘭第錫、韓鑅
- 卷326 列傳一百十三 開泰、阿爾泰、桂林、溫福
- 卷327 列傳一百十四 劉藻、楊應琚、明瑞
- 卷328 列傳一百十五 常青、藍元枚、蔡攀龍、丁朝雄、鄂輝、舒亮
- 卷329 列傳一百十六 宋元俊、董天弼、柴大紀
- 卷330 列傳一百十七 福康安、孫士毅、明亮
- 卷331 列傳一百十八 海蘭察、奎林、和隆武、額森特、普爾普
- 卷332 列傳一百十九 富勒渾、劉秉恬、鄂寶、徐績、覺羅圖思德、徐嗣曾、陳步瀛、孫永清、郭世勛、畢沅
- 卷333 列傳一百二十 五岱、五福、海祿、成德、馬彪、常青、官達色、敖成、圖欽保、木塔爾、岱森保、翁果爾海、珠爾杭阿、哲森保
- 卷334 列傳一百二十一 馬全、曹順、科瑪、常祿保、國興、巴西薩、扎拉豐阿、許世亨、台斐英阿、花連布
- 卷335 列傳一百二十二 富僧阿、伊勒圖、胡貴、俞金鼇、剛塔
- 卷336 列傳一百二十三 葉士寬、介錫周、方浩、金溶、張維寅、顧光旭、沈善富、方昂、唐侍陛
- 卷337 列傳一百二十四 盧焯、圖爾炳阿、阿思哈、宮兆麟、楊景素、閔鶚元
- 卷338 列傳一百二十五 塞楞額、鄂昌、彭家屏、李因培、常安、福崧
- 卷339 列傳一百二十六 恆文、郭一裕、蔣洲、楊灝、高恆、高朴、王亶望、勒爾謹、陳輝祖、鄭源鸘、國泰、郝碩、良卿、方世俊、錢度、覺羅伍拉納、浦霖
- 卷340 列傳一百二十七 王傑、董誥、朱珪
- 卷341 列傳一百二十八 慶桂、劉權之、戴衢亨、戴均元、托津、章煦、盧蔭溥
- 卷342 列傳一百二十九 保寧、松筠、富俊
- 卷343 列傳一百三十 書麟、覺羅吉慶、覺羅長麟、費淳、百齡、伯麟
- 卷344 列傳一百三十一 勒保、額勒登保、德楞泰
- 卷345 列傳一百三十二 永保、惠齡、宜綿、英善、福寧、景安、秦承恩
- 卷346 列傳一百三十三 恆瑞、慶成、七十五、富志那
- 卷347 列傳一百三十四 楊遇春、羅思舉
- 卷348 列傳一百三十五 賽沖阿、綸布春、札克塔爾、馬瑜、薛大烈
- 卷349 列傳一百三十六 王文雄、朱射斗、穆克登布、富成、施縉、袁國璜、德齡、保興、凝德、多爾濟扎布、王凱、王懋賞、惠倫
- 卷350 列傳一百三十七 李長庚、王得祿、邱良功、許松年、黃標
- 卷351 列傳一百三十八 沈初、金士松、鄒炳泰、戴聯奎、王懿修、黃鉞
- 卷352 列傳一百三十九 姜晟、金光悌、祖之望、韓崶
- 卷353 列傳一百四十 達椿、鐵保、和瑛、覺羅桂芳
- 卷354 列傳一百四十一 萬承風、周系英、錢樾、秦瀛、李宗瀚、韓鼎晉、朱方增
- 卷355 列傳一百四十二 魁倫、廣興、初彭齡
- 卷356 列傳一百四十三 洪亮吉、管世銘、谷際岐、李仲昭、石承藻
- 卷357 列傳一百四十四 吳熊光、汪志伊、陳大文、熊枚、裘行簡、方維甸、董教增
- 卷358 列傳一百四十五 馮光熊、陸有仁、覺羅琅玕、清安泰、常明、溫承惠、顏檢
- 卷359 列傳一百四十六 岳起、荊道乾、謝啟昆、李殿圖、張師誠、李奕疇、錢楷、和舜武
- 卷360 列傳一百四十七 司馬騊、王秉韜、康基田、吳璥、徐端、陳鳳翔、黎世序
- 卷361 列傳一百四十八 劉清、傅鼐、嚴如熤
- 卷362 列傳一百四十九 方積、朱爾漢、楊頀、廖寅、陳昌齊、朱爾賡額、查崇華
- 卷363 列傳一百五十 曹振鏞、文孚、英和、王鼎、穆彰阿、潘世恩
- 卷364 列傳一百五十一 阮元、汪廷珍、湯金釗
- 卷365 列傳一百五十二 覺羅寶興、宗室敬徵、宗室禧恩、陳官俊、卓秉恬
- 卷366 列傳一百五十三 孫玉庭、蔣攸銛、李鴻賓
- 卷367 列傳一百五十四 長齡、那彥成、玉麟
- 卷368 列傳一百五十五 楊芳、武隆阿、長清、達凌阿、哈豐阿、慶祥、壁昌
- 卷369 列傳一百五十六 林則徐、鄧廷楨
- 卷370 列傳一百五十七 琦善、伊里布、宗室耆英
- 卷371 列傳一百五十八 顏伯燾、怡良、劉韻珂、牛鑒
- 卷372 列傳一百五十九 裕謙、謝朝恩、重祥、關天培、陳連升、祥福、江繼芸、陳化成、海齡、葛雲飛、王錫朋、鄭國鴻、朱貴
- 卷373 列傳一百六十 宗室奕山、宗室奕經
- 卷374 列傳一百六十一 姚文田、戴敦元、朱士彥、何凌漢、李振祜、宗室恩桂
- 卷375 列傳一百六十二 白鎔、史致儼、那清安、升寅、李宗昉、姚元之、何汝霖、季芝昌
- 卷376 列傳一百六十三 辛從益、張鱗、顧皋、沈維鐈、朱為弼、程恩澤、吳傑
- 卷377 列傳一百六十四 鮑桂星、顧蓴、吳孝銘、陳鴻、鄂木順額、徐法績
- 卷378 列傳一百六十五 黃爵滋、金應麟、陳慶鏞、蘇廷魁、朱琦
- 卷379 列傳一百六十六 趙慎畛、盧坤、陶澍
- 卷380 列傳一百六十七 陳若霖、戴三錫、孫爾准、程祖洛、裕泰、賀長齡
- 卷381 列傳一百六十八 帥承瀛、左輔、姚祖同、程含章、康紹鏞、朱桂楨、陳鑾、吳其濬、張澧中、張日晸
- 卷382 列傳一百六十九 瑚松額、布彥泰、薩迎阿
- 卷383 列傳一百七十 張文浩、嚴烺、張井、吳邦慶、栗毓美、麟慶、潘錫恩
- 卷384 列傳一百七十一 林培厚、李宗傳、王鳳生、俞德淵、姚瑩
- 卷385 列傳一百七十二 杜受田、祁雋藻、翁心存、彭蘊章
- 卷386 列傳一百七十三 文慶、文祥、寶鋆
- 卷387 列傳一百七十四 宗室肅順、穆廕、匡源、焦祐瀛、陳孚恩
- 卷388 列傳一百七十五 桂良、瑞麟、官文、文煜
- 卷389 列傳一百七十六 柏葰、麟魁、瑞常、全慶
- 卷390 列傳一百七十七 賈楨、周祖培、朱鳳標、單懋謙
- 卷391 列傳一百七十八 倭仁、李棠階、吳廷棟
- 卷392 列傳一百七十九 賽尚阿、訥爾經額
- 卷393 列傳一百八十 李星沅、周天爵、勞崇光
- 卷394 列傳一百八十一 徐廣縉、葉名琛、黃宗漢
- 卷395 列傳一百八十二 常大淳、蔣文慶、陶恩培、吉爾杭阿、羅遵殿、徐有壬、王有齡
- 卷396 列傳一百八十三 吳文鎔、潘鐸、鄧爾恆
- 卷397 列傳一百八十四 陸建瀛、青麟、何桂清
- 卷398 列傳一百八十五 宗室祥厚、瑞昌
- 卷399 列傳一百八十六 呂賢基、鄒鳴鶴、戴熙、張芾、黃琮、馮培元、孫銘恩、沈炳垣、張錫庚
- 卷400 列傳一百八十七 何桂珍、徐豐玉、溫紹原、金光箸、李孟群、趙景賢
- 卷401 列傳一百八十八 向榮、和春、張國樑
- 卷402 列傳一百八十九 烏蘭泰、鄧紹良、周天受、饒廷選、張玉良、雙來、瞿騰龍、王國才、虎坤元、戴文英
- 卷403 列傳一百九十 勝保、托明阿、陳金綬、德興阿
- 卷404 列傳一百九十一 僧格林沁
- 卷405 列傳一百九十二 曾國藩
- 卷406 列傳一百九十三 駱秉章、胡林翼
- 卷407 列傳一百九十四 江忠源、羅澤南
- 卷408 列傳一百九十五 李續賓、李續宜、王珍、劉騰鴻、蔣益澧
- 卷409 列傳一百九十六 塔齊布、多隆阿、鮑超、唐仁廉、劉松山
- 卷410 列傳一百九十七 彭玉麟、楊岳斌
- 卷411 列傳一百九十八 李鴻章
- 卷412 列傳一百九十九 左宗棠
- 卷413 列傳二百 曾國荃、沈葆楨、劉坤一
- 卷414 列傳二百一 李臣典、蕭孚泗、朱洪章、劉連捷、彭毓橘、張詩日
- 卷415 列傳二百二 黃翼升、李成謀、李朝斌、劉培元
- 卷416 列傳二百三 程學啟、劉銘傳、張樹珊、周盛波
- 卷417 列傳二百四 都興阿、富明阿、舒保、伊興額、關保
- 卷418 列傳二百五 袁甲三、毛昶熙
- 卷419 列傳二百六 劉長佑、劉岳昭、岑毓英
- 卷420 列傳二百七 韓超、田興恕、曾璧光、席寶田
- 卷421 列傳二百八 沈兆霖、曹毓瑛、許乃普、趙光、朱嶟、李菡、張祥河、羅惇衍、鄭敦謹、龐鍾璐
- 卷422 列傳二百九 王茂蔭、宋晉、袁希祖、文瑞、徐繼畬、王發桂、廉兆綸、雷以諴、陶樑、吳存義、殷兆鏞
- 卷423 列傳二百十 宗稷辰、尹耕雲、王拯、穆緝香阿、游百川
- 卷424 列傳二百十一 吳振棫、張亮基、毛鴻賓、張凱嵩
- 卷425 列傳二百十二 李僡、吳棠、英翰、劉蓉、喬松年、錢鼎銘、吳元炳
- 卷426 列傳二百十三 王慶雲、譚廷襄、馬新貽、李宗羲、徐宗幹、王凱泰、郭柏蔭
- 卷427 列傳二百十四 王懿德、曾望顏、覺羅耆齡、福濟、翁同書、嚴樹森
- 卷428 列傳二百十五 秦定三、鄭魁士、傅振邦、邱聯恩、黃開榜、陳國瑞、郭寶昌
- 卷429 列傳二百十六 江忠義、周寬世、石清吉、余際昌、林文察、趙德光、張文德
- 卷430 列傳二百十七 雷正綰、陶茂林、曹克忠、胡中和、周達武、李輝武、唐友耕
- 卷431 列傳二百十八 郭松林、李長樂、楊鼎勛、唐殿魁、唐定奎、滕嗣武、駱國忠
- 卷432 列傳二百十九 蕭啟江、張運蘭、唐訓方、蔣凝學、陳湜、李元度
- 卷433 列傳二百二十 金國琛、黃淳熙、吳坤修、康國器、李鶴章、吳毓蘭
- 卷434 列傳二百二十一 沈棣輝、鄧仁堃、余炳燾、栗燿、朱孫貽、史致諤、劉郇膏、朱善張、黃輔辰
- 卷435 列傳二百二十二 華爾、勒伯勒東、法爾第福、戈登、日意格、德克碑、赫德、帛黎
- 卷436 列傳二百二十三 沈桂芬、李鴻藻、翁同龢、孫毓汶
- 卷437 列傳二百二十四 榮祿、王文韶、張之洞、瞿鴻禨
- 卷438 列傳二百二十五 閻敬銘、張之萬、鹿傳霖、林紹年
- 卷439 列傳二百二十六 景廉、額勒和布、許庚身、錢應溥、廖壽恆、榮慶、那桐、戴鴻慈
- 卷440 列傳二百二十七 英桂、宗室載齡、恩承、宗室福錕、崇禮、裕德
- 卷441 列傳二百二十八 潘祖蔭、李文田、孫詒經、夏同善、張家驤、張英麟、張仁黼、張亨嘉
- 卷442 列傳二百二十九 徐樹銘、薛允升、宗室延煦、汪鳴鑾、周家楣、周德潤、胡燏棻、張蔭桓
- 卷443 列傳二百三十 孫家鼐、張百熙、唐景崇、于式枚、沈家本
- 卷444 列傳二百三十一 黃體芳、宗室寶廷、宗室盛昱、張佩綸、鄧承修、徐致祥
- 卷445 列傳二百三十二 吳可讀、朱一新、屠仁守、安維峻、文悌、江春霖
- 卷446 列傳二百三十三 郭嵩燾 崇厚 曾紀澤 薛福成 黎庶昌 馬建忠 李鳳苞 洪鈞 劉瑞芬 徐壽朋 楊儒
- 卷447 列傳二百三十四 丁寶楨 李瀚章 楊昌濬 張樹聲 衛榮光 劉秉璋 陳士傑 陶模 李興銳 史念祖
- 卷448 列傳二百三十五 丁日昌、卞寶第、塗宗瀛、黎培敬、崧駿、崧蕃、邊寶泉、于蔭霖、饒應祺、惲祖翼
- 卷449 列傳二百三十六 錫良、周馥、陸元鼎、張曾敡、楊士驤、馮煦
- 卷450 列傳二百三十七 李鶴年、文彬、任道鎔、許振禕、吳大澂
- 卷451 列傳二百三十八 李朝儀、段起、丁壽昌、曾紀鳳、鐵珊、桂中行、劉含芳、游智開、李用清、李金鏞、金福曾、童兆蓉
- 卷452 列傳二百三十九 洪汝奎、楊宗濂、史朴、沈保靖、朱其昂、宗源瀚、徐慶璋、蒯光典、陳遹聲、潘民表、唐錫晉、婁春蕃
- 卷453 列傳二百四十 榮全、升泰、善慶、慶裕、長庚、文海、鳳全、增祺、貽穀
- 卷454 列傳二百四十一 劉錦棠、張曜、劉典、金順、穆圖善、文麟
- 卷455 列傳二百四十二 董福祥、金運昌、黃萬鵬、余虎恩、桂錫楨、方友升
- 卷456 列傳二百四十三 馬如龍、和耀曾、楊玉科、蔡標、夏毓秀、何秀林、楊國發、張保和
- 卷457 列傳二百四十四 蔣東才、李南華、董履高、牛師韓、曹德慶、馬復震、程文炳、方耀
- 卷458 列傳二百四十五 徐延旭、唐炯、何璟、張兆棟
- 卷459 列傳二百四十六 馮子材、蘇元春、王德榜、馬維騏、孫開華、歐陽利見
- 卷460 列傳二百四十七 左寶貴、袁永山、鄧世昌、劉步蟾、戴宗騫
- 卷461 列傳二百四十八 宋慶、馬玉昆、依克唐阿、長順
- 卷462 列傳二百四十九 丁汝昌、衛汝貴、葉志超
- 卷463 列傳二百五十 唐景崧、劉永福
- 卷464 列傳二百五十一 李端棻、徐致靖、陳寶箴、黃遵憲、曾鉌、楊深秀、楊銳、劉光第、譚嗣同、唐才常、林旭、康廣仁
- 卷465 列傳二百五十二 徐桐、裕祿、毓賢
- 卷466 列傳二百五十三 徐用儀、許景澄、袁昶、立山、聯元
- 卷467 列傳二百五十四 李秉衡、聶士成、羅榮光、袁壽山、鳳翔
- 卷468 列傳二百五十五 崇綺、杜延茂、色普徵額、王懿榮、寶豐、壽富、宋承庠
- 卷469 列傳二百五十六 恩銘、端方、松壽、趙爾豐、馮汝騤、陸鍾琦
- 卷470 列傳二百五十七 志銳、良弼、載穆、文瑞、恆齡、朴壽、謝寶勝、黃忠浩
- 卷471 列傳二百五十八 盛宣懷、瑞澂
- 卷472 列傳二百五十九 陸潤庠、世續、伊克坦、梁鼎芬、徐坊、勞乃宣、沈曾植
- 卷473 列傳二百六十 張勳、康有為
- 卷474 列傳二百六十一 吳三桂、耿精忠、尚之信、孫延齡
- 卷475 列傳二百六十二 洪秀全
- 卷476 列傳二百六十三 循吏一 白登明、宋必達、張沐、陳汝咸、繆燧、姚文燮、駱鍾麟、趙吉士、張瑾、江皋、邵嗣堯、崔華、劉棨、陶元淳、廖冀亨、佟國瓏、陸師
- 卷477 列傳二百六十四 循吏二 陳德榮、芮復傳、閻堯熙、藍鼎元、葉新、陳慶門、周人龍、童華、李渭、謝仲坃、牛運震、邵大業、周克開、汪輝祖、劉大紳
- 卷478 列傳二百六十五 循吏三 張吉安、龔景瀚、蓋方泌、李賡芸、伊秉綬、狄尚絅、李文耕、劉體重、張琦、劉衡、姚柬之、王肇謙、桂超萬
- 卷479 列傳二百六十六 循吏四 徐台英、牛樹梅、劉秉琳、李炳濤、蒯德模、方大湜、楊榮緒、王仁福、冷鼎亨、孫葆田、塗官俊、張楷、王仁堪
- 卷480 列傳二百六十七 儒林一 孫奇逢、黃宗羲、王夫之、李顒、沈國模、王朝式、謝文洊、湯其仁、宋之盛、鄧元昌、高愈、湯之錡、張夏、吳曰慎、陸世儀、張履祥、何汝霖、凌克貞、屠安世、鄭宏、沈昀、劉汋、應撝謙、朱鶴齡、范鎬鼎、白奐彩、胡承諾、曹本榮、劉原淥、顏元、李恭、刁包、李來章、竇克勤、李光坡、莊亨陽、王懋竑、李夢箕、胡方、勞史、汪鑒、顧棟高、孟超然、汪紱、姚學塽、唐鑒、吳嘉賓、劉熙載、朱次琦、成孺、邵懿辰
- 卷481 列傳二百六十八 儒林二 顧炎武、張爾岐、萬斯大、胡渭、毛奇齡、閻若璩、惠周惕、陳厚耀、臧琳、任啟運、全祖望、沈彤、江永、褚寅亮、盧文弨、錢大昕、王鳴盛、戴震、段玉裁、孫志祖、劉台拱、孔廣森、邵晉涵、王念孫、汪中、武億、莊述祖、戚學標、丁傑、孫星衍、王聘珍、凌廷堪、桂馥、江聲、錢大昭
- 卷482 列傳二百六十九 儒林三 馬宗槤、張惠言、郝懿行、陳壽祺、許宗彥、呂飛鵬、嚴可均、焦循、李富孫、胡承珙、凌曙、劉逢祿、雷學淇、胡培翬、劉文淇、丁晏、王筠、曾釗、柳興恩、陳澧、鄭珍、劉寶楠、龍啟瑞、陳立、陳奐、黃式三、俞樾、王闓運、王先謙、孫詒讓、鄭杲
- 卷483 列傳二百七十 儒林四 孔衍植、孔興燮、孔毓圻、孔傳鐸、孔廣棨、孔昭煥、孔憲培、孔慶鎔、孔繁灝、孔祥珂、孔令貽
- 卷484 列傳二百七十一 文苑一 魏禧、梁份、侯方域、申涵光、殷岳、吳嘉紀、錢謙益、吳偉業、宋琬、施閏章、王士祿、王苹、張篤慶、徐夜、陳恭尹、吳文煒、王隼、馮班、胡承諾、阿什垣、汪琬、計東、彭孫遹、朱彝尊、尤侗、陳維崧、潘耒、徐嘉炎、萬斯同、劉獻廷、邵遠平、喬萊、陸葇、龐塏、陸圻、孫枝蔚、丁煒、黃與堅、吳雯、梅清、馮景、姜宸英、性德、文昭、趙執信、黃儀、查慎行、史申義、顧陳垿、何焯、戴名世
- 卷485 列傳二百七十二 文苑二 諸錦、厲鶚、王峻、何夢瑤、劉大櫆、李鍇、沈炳震、曹仁虎、胡天游、袁枚、王又曾、邵齊燾、徐文靖、朱仕琇、蔣士銓、趙翼、嚴長明、朱筠、翁方綱、姚鼐、宋大樽、章學誠、祁韻士、馮敏昌、法式善、惲敬、黎簡、張士元
- 卷486 列傳二百七十三 文苑三 張澍、莫與儔、陸繼輅、洪頤煊、鄧顯鶴、周濟、徐松、李兆洛、錢儀吉、包世臣、姚椿、張鑒、黃易、董祐誠、俞正燮、潘德輿、張維屏、梅曾亮、湯鵬、龔鞏祚、魏源、方東樹、蘇惇元、戴鈞衡、魯一同、譚瑩、吳敏樹、周壽昌、斌良、何紹基、馮桂芬、李慈銘、張裕釗、吳汝綸、林紓
- 卷487 列傳二百七十四 忠義一 特音珠、固山、納密達、書寧阿、穆護薩、索爾和諾、席爾泰、卓納、覺羅鄂博惠、同阿爾、董廷元、常鼎、格布庫、濟三、敦達里、許友信
- 卷488 列傳二百七十五 忠義二 朱國治 楊應鶚、周岱生、楊三知、劉嘉猷、高天爵、李成功、嵇永仁、葉有挺、戴璣、劉欽鄰、柯永升、劉昆、羅鳴序
- 卷489 列傳二百七十六 忠義三 宗室恆斌、倪國正、趙文哲、曹永誾、何道深、沈齊義、溫模、湯大奎、熊恩紱、宋如椿、蕭水清、王行儉、左觀瀾、董寧川、韓嘉業、葉槐、毛大瀛、張大鵬、楊堂、曾艾、羅江泰、霍永清、強克捷、宗室奕湄、景興、王鼎銘、呂志恆、楊延亮、師長治
- 卷490 列傳二百七十七 忠義四 張錫嶸、王東槐、周玉衡、明善、徐榮、郭沛霖、朱鈞、蕭翰慶、黃輔相、孔昭慈、徐曉峰、袁績懋、楊夢岩、鄧子垣、侯雲登、黃鼎、陳源兗、瑞春、廖宗元、劉體舒、李保衡、淡樹琪、褚汝航、儲玫躬、李杏春、朱善寶、莊裕崧
- 卷491 列傳二百七十八 忠義五 王淑元、瑞麟、劉繼祖、劉作肅、沈衍慶、李福培、王恩綬、李右文、李榞、陳肖儀、袁祖德、於松、尚那布、唐治、林源恩、畢大鈺、謝子澄、文穎、張積功、冒芬、施作霖、韓體震、蔣嘉穀、鄧玲筠、承順、托克清阿、馮元吉、平源、張寶華、王泗、周來豫、余寶錕、王汝揆
- 卷492 列傳二百七十九 忠義六 齋清阿、童添雲、蕭捷三、蔡應龍、蕭意文、賴高翔、劉德亮、陳大富、陳萬勝、王之敬、陳忠德、黃金友、蔡東祥、鄒上元、郝上庠、張遇祥、曹仁美、毛克寬、田興奇、馬定國
- 卷493 列傳二百八十 忠義七 張繼庚、趙振祚、馬善、陳克家、臧紓青、馬三俊、吳廷香、孫家泰、江圖悃、彭壽頤、陳介眉、唐守忠、吳山、俞焜、張洵、汪士、包立身、王玉文、孫文德、羅正仁、陳景滄、何霖、蹇諤、趙國澍、宋華嵩、伯錫爾
- 卷494 列傳二百八十一 忠義八 姚懷祥、韋逢甲、麥廷章、韋印福、龍汝元、文豐、殷明恆、高善繼、林永昇、李大本、黃祖蓮
- 卷495 列傳二百八十二 忠義九 宗室奕功、松林、崇壽、宮玉森、宋春華、馬福祿、楊福同、吳德潚、成肇麟
- 卷496 列傳二百八十三 忠義十 劉錫祺、桂廕、張景良、周飛鵬、松興、宗室德祜、楊調元、德銳、皮潤璞、張毅、喜明、譚振德、陳政詩、羅長崟、吳以剛、奎榮、王毓江、世增、鍾麟同、王振畿、張嘉鈺、陳兆棠、張德潤、張振德、來秀、定煊、王有宏、盛成、桂城、高謙、黃為熊、貴林、額特精額、玉潤、勞謙光、張程九、王文域、張傳楷、梁濟、簡純澤、王國維
- 卷497 列傳二百八十四 孝義一 朱用純、吳蕃昌、周靖、耿燿、耿輔、李景濂、汪灝、黃農、曹亨、鄭明允、劉宗洙、何復漢、許季覺、雷顯宗、趙清、榮漣、薛文、曹孝童、丁履豫、鍾保、覺羅色爾岱、王麟瑞、李盛山、李悃、奚緝營、周士晉、黃有則、王尚毅、胡鍈、李三、張夢維、樂太希、董盛祖、徐守仁、李鳳翔、卯觀成、葛大賓、呂斅孚、王子明、張元翰、俞鴻慶、姜瑢、湯淵、魏興、戴兆笨、潘周岱、張淮、胡其愛、張三愛、楊夢益、夏士友、白長久、郭味兒、董阿虎、張乞人、席慕孔、崔長生
- 卷498 列傳二百八十五 孝義二 盧必升、李應麒、李中德、張文齡、黎安理、易良德、方立禮、丁世忠、汪良緒、賈錫成、王長祚、黎興岕、李志善、錢孝則、任遇亨、陸國安、徐守質、黃簡、程原學、郁褒、姚易修、胡夢豸、賀上林、陳嘉謨、林長貴、戚弢言、李敬躋、張大觀、張士仁、潘瑂、劉希向、沈嗣綬、馮福基、黃向堅、李澄、劉獻煜、趙萬全、劉龍光、李芳巇、唐肇虞、繆士毅、陸承祺、汪龍、張燾、朱壽命、潘天成、翁運槐、楊士選、徐大中、沈仁業、魏樹德、李汝恢、鄭立本、李學侗、董士元、李復新、黨國虎、嚴廷瓚、陸起鵾、虞爾忘、黃洪元、王恩榮、楊獻恆、任騎馬、李巨勛、任四、王國林、藍忠
- 卷499 列傳二百八十六 孝義三 岳薦、張廒、黃學硃、吳伯宗、錢天潤、蕭良昌、李九、張某、程含光、陳福、任天篤、趙一桂、楊藝、李晉福、朱永慶、王某、張瑛、郭氏仆、胡穆孟、苑亮、楊越、吳鴻錫、韓瑜、程增、李應卜、塞勒、王聯、黎侗、趙瓏、蔣堅、李林孫、高大鎬、許所望、邢清源、鳳瑞、方元衡、葉成忠、楊斯盛、武訓、呂聯珠
- 卷500 列傳二百八十七 遺逸一 李清、梁以樟、閻爾梅、鄭與僑、曹元方、莊元辰、李長祥、陸宇、方以智、錢澄之、惲日初、郭金台、朱之瑜、沈光文、吳祖錫
- 卷501 列傳二百八十八 遺逸二 李孔昭、劉永錫、徐枋、顧柔謙、冒襄、祁班孫、汪渢、余增遠、傅山、費密、王弘撰、杜濬、郭都賢、李世熊、談遷
- 卷502 列傳二百八十九 藝術一 吳有性、喻昌、張璐、張志聰、柯琴、葉桂、徐大椿、吳謙、綽爾濟、陸懋修、蔣平階、章攀桂、劉祿
- 卷503 列傳二百九十 藝術二 王澍、王文治、梁巘、梁同書、鄧石如、吳熙載
- 卷504 列傳二百九十一 藝術三 王時敏、陳洪綬、釋道濟、王翬、惲格、龔賢、高其佩、張鵬翀、唐岱、華嵒、王學浩
- 卷505 列傳二百九十二 藝術四 王來咸、褚士寶、馮行貞、甘鳳池、曹竹齋、江之桐、梁九、張漣、劉源、唐英、戴梓、丁守存、徐壽
- 卷506 列傳二百九十三 疇人一 薛鳳祚、杜知耕、龔士燕、王錫闡、潘檉樟、方中通、揭暄、梅文鼎、梅以燕、梅成、梅鈁、梅文鼐、梅文鼏、明安圖、明新、陳際新、劉湘煃、王元啟、朱鴻、博啟、許如蘭
- 卷507 列傳二百九十四 疇人二 李潢、汪萊、陳杰、丁兆慶、張福僖、時曰淳、李銳、黎應南、駱騰鳳、項名達、王大有、丁取忠、李錫蕃、謝家禾、吳嘉善、羅士琳、易之瀚、顧觀光、韓應陛、左潛、曾紀鴻、夏鸞翔、鄒伯奇、李善蘭、華蘅芳
- 卷508 列傳二百九十五 列女一
- 卷509 列傳二百九十六 列女二
- 卷510 列傳二百九十七 列女三
- 卷511 列傳二百九十八 列女四
- 卷512 列傳二百九十九 土司一 湖廣
- 卷513 列傳三百 土司二 四川
- 卷514 列傳三百一 土司三 雲南
- 卷515 列傳三百二 土司四 貴州
- 卷516 列傳三百三 土司五 廣西
- 卷517 列傳三百四 土司六 甘肅 脫鐵木兒、何貞南、韓哈麻、馬紀、後成、趙黨只管卜、綽思覺、楊朝樑、昝南秀節、永魯劄剌肖、祁貢哥星吉、陳義、李文、納沙密、南木哥、吉保、韓寶元、韓沙班、曹通溫布、朵爾只失結、李南哥、趙朵爾、失剌、帖木錄、鐵木、薛都爾丁、李化鰲、朵力、哈喇反、鞏卜失加、把只罕、魯鏞、魯之鼎、魯福、魯國英、魯三奇、楊茂才、何倫、楊國棟、魯察伯、海世臣
- 卷518 列傳三百五 藩部一 科爾沁部、扎賚特部、杜爾伯特部、郭爾羅斯部、喀喇沁部、土默特部
- 卷519 列傳三百六 藩部二 敖漢部、柰曼部、巴林部、扎嚕特部、阿嚕科爾沁部、翁牛特部、克什克騰部、喀爾喀左翼部、烏珠穆沁部、浩齊特部、蘇尼特部、阿巴噶部、阿巴哈納爾部
- 卷520 列傳三百七 藩部三 四子部落、茂明安部、喀爾喀右翼部、烏喇特部、鄂爾多斯部、阿拉善部、額濟訥部
- 卷521 列傳三百八 藩部四 喀爾喀土謝圖汗部、喀爾喀車臣汗部、喀爾喀賽音諾顏部、喀爾喀扎薩克圖汗部
- 卷522 列傳三百九 藩部五 青海額魯特部
- 卷523 列傳三百十 藩部六 杜爾伯特部、舊土爾扈特部、新土爾扈特部、和碩特部
- 卷524 列傳三百十一 藩部七 唐努烏梁海、阿爾泰烏梁海、阿爾泰淖爾烏梁海
- 卷525 列傳三百十二 藩部八 西藏
- 卷526 列傳三百十三 屬國一 朝鮮、琉球
- 卷527 列傳三百十四 屬國二 越南
- 卷528 列傳三百十五 屬國三 緬甸、暹羅、南掌、蘇祿
- 卷529 列傳三百十六 屬國四 廓爾喀、浩罕、布魯特、哈薩克、安集延、瑪爾噶朗、那木干、塔什干、巴達克山、博羅爾、阿富汗、坎巨提
版本
編輯《清史稿》成書之後,海內外先後重印,形成不同版本,有關外本、關內本、東三省第一次改正本、東三省第二次增修本、廣島本、南京本、上海本、中華書局點校本等等,其中以關外本、關內本流傳最早,影響很大。
- 關外本(關外一次本):1927年書稿漸成形,趙爾巽以「時局多故,年老力衰,亟思告竣,始議發刊。」不久,趙爾巽病逝,柯劭忞代清史館館長。柯劭忞年事已高,無法通閱史稿,即交付金梁,金梁隨校隨刻。1928年國民革命軍北伐成功,紫禁城閉門,這時書稿尚剩下若干未及校刻,金梁遂將其移歸寓所,繼續校刻,趁此機會擅自增改原稿,私開職名,私作校刻記並且自稱「總閱」。共印書一千一百部,其中的四百部被金梁運到山海關外發行,稱為「關外本」(又稱「關外一次本」),這是最早印成並且在瀋陽流通的版本。1977年4月,香港益漢書樓將該版本影印出版,平裝三冊,書名定為《清代史料匯編》。[3]
- 關內本:清史館人員發現金梁擅自改動《清史稿》原稿之後,代館長柯劭忞召集王樹枏、夏孫桐、金兆豐、張書雲、戴錫章、奭良、朱師轍等人討論此事。他們不同意金梁的增刪,乃決定將北京的存書抽換、改動,由朱師轍負責具體執行,該版本稱為「關內本」。關內本和關外本(關外一次本)的版本大小相同,刻本三十字一行,每部一百三十本,目錄一本,共計一百三十一本。關內本成書之後,大多未能發行,存放在清史館內。1928年北伐成功後,清史館被故宮博物院接收,對於《清史稿》,故宮博物院「院中名流僉以此書謬誤甚多,須委託專家重加審定乃得行世」。1929年12月,故宮博物院院長易培基呈文行政院報告審查《清史稿》的結果,列舉了「反革命、藐視先烈、不奉民國正朔、例書偽諡、稱揚諸遺老鼓勵復辟、反對漢族、為滿清諱、體例不合、體例不一致、有日無月、人名先後不一致、一人兩傳、目錄與書不合、紀志表傳互相不合、人名錯誤、事跡年月不詳、泥古不化、淺陋、忽略」等十九項缺失,提議將《清史稿》永遠封存,禁止發行。1930年2月,國民政府明令禁售《清史稿》,全部餘書分存國立、省立圖書館。《清史稿》書價猛漲,「由百元預約,竟漲到五六百金一部,而不可得書。」[3]
- 東三省第一次改正本:《清史稿》的關內本、關外本遭禁止發行時,金梁將關外本修正,在東三省影印發售,世稱「東三省第一次改正本」。該改正本將全書從五百三十六卷減少到五百二十九卷,抽去者包括《公主表·序》和《時憲志》中的「八線對數表」二百十七頁,另外又將張彪傳目刪除。1960年10月,香港文學研究社根據該版本影印出版,平裝二冊,稱「香港本」。[3]
- 東三省第二次增修本(關外二次本):此後不久,金梁在東三省第一次改正本之基礎上再加修改,在文苑傳二、姚鼎傳之後補入陳黌舉、朱筠、翁方綱三傳,並且將趙爾巽傳的內容壓縮。該版本稱「東三省第二次增修本」,又稱「關外二次本」,在《清史稿》各種版本中流傳最廣,此後許多版本均自該版本而出。[3]
- 上海本:1942年,上海聯合書店以東三省第二次增修本為底本,採用鋅版影印分成二部,平裝為二冊出版,稱「上海本」。[3]
- 中華書局點校本:1950年代,經毛澤東批示,周恩來親自安排,北京中華書局組織中國一百多位文史專家點校「二十四史」及《清史稿》,自1958年開始,至1978年結束。[10]其中1976年7月到1977年12月,北京中華書局以東三省第二次增修本(關外二次本)為工作本,用關內本、關外本(關外一次本)為校勘本,用標點、分段劃分重點,將《清史稿》點校排印出版,內部發行。全書48冊,其中第1冊是目錄,平裝大32開,豎排繁體鉛印。該書對上述三版本的篇目、內容的不同均有附註,錄出異文。對史實錯誤以及同音異譯之人名、地名、部落等名稱通常未予改動,僅在本篇內略加統一。清朝的避諱字儘量改回。對少數民族的名稱,凡是帶侮辱性字樣,除了舊史中常見的泛稱之外,均加改正。對脫字、誤字、衍字、倒字及異體字、古體字等等,也進行了校改。還校正了原文行、段的錯排。對原文文理不通或者人名、地名等脫誤而未查到出處的地方,均保存原狀。為方便查閱,將原總目五卷合併而不再分卷,略加增補。[3]本書的點校由啓功、王鍾翰、孫毓棠、羅爾綱、劉大年、吳樹平擔任;吳樹平、何英芳對點校稿進行了編輯整理。本書初版印出後,香港學者汪宗衍曾對標點提出一些意見,本書重印時參考其意見進行了若干修改。[11]1998年,中華書局將點校本《清史稿》縮小影印,精裝成四冊出版,又稱「中華書局縮印本」。[3]
- 《清史稿校註》:鑑於原清史館所有部分檔案、書稿,均由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所以,1978年10月,經錢穆等建議,國史館館長黃季陸與台北故宮博物院院長蔣復璁兩家聯手開始了《清史稿》的校注工作。以不更動原文,「以稿校稿、以卷校卷」方式,就其取材、撰寫、印校等方面的謬誤,利用存檔的清史館原稿、清國史館歷朝國史稿、清宮檔案及各類官私史料等,進行全面的檢校、查考、補註與訂正。至1984年10月,共校訂了四萬餘條。《清史稿》校注部分共計三百餘萬字。包括《清史稿》原文在內,《清史稿校注》一書共一千二百餘萬字。自1985年10月起,定稿後陸續出版,共十五冊,另附索引一冊。1999年臺灣商務印書館再版。
版本對比
編輯- 關內本較之於關外本:[3]
- 重列卷首編纂人員職名
- 刪去關外本于式枚總閱之職名,因清史館並無「總閱」之名。
- 總纂中,刪去未撰稿者郭曾炘、李家駒兩人,將金兆蕃改列入纂修。
- 纂修中,刪去顧瑗、楊鍾羲、簡朝亮、袁克文四人職名,因其未就職或去職、名譽。
- 協修中,刪去未到館的呂鈺等十五人及纂修中已列的唐恩溥一人,共十六人,增加漏列的協修袁嘉穀、唐邦治二人,關內本協修共四十四人。
- 增列校勘兼協修孟昭墉。
- 刪去關外本所列的文牘、圖書、會計、庶務科長、收發處長職名。
- 校勘中,刪去孟昭墉、諸以仁,增列董峻清、周仰公、秦化田、史錫華、曾恕傳五人。
- 收掌中,刪去董峻清、秦化田、史錫華、惠澂四人,增列尚希程、王文著二人。
- 刪去袁金鎧職名後面的「總閱」二個字,改為「總理史稿發刊事宜」。
- 刪去金梁職名後面的「事宜總閱」四個字,改為「總理史稿校刻」。[3]
- 刪去金梁撰寫的「校刻記」二頁。[3]
- 《藝文志·序》原稿二頁,金梁更改內容減為一頁,現改還原稿。[3]
- 列傳二百六十卷中,抽換《張勳傳》(附張彪傳)、《康有為傳》,改寫《勞乃宣傳》、《沈曾植傳》。勞乃宣、沈曾植二人乃從二百五十九卷中分出,故總目第二百五十九卷、第二百六十卷的傳目,兩個版本不同。[3]
- 刪去志中「易類」書目六十四種。[3]
- 儒林傳二,朱駿聲改為正傳,朱孔彰附之。[3]
- 其他抽改殘篇三十餘頁。例如列傳的刪改,以光緒、宣統兩朝為多。儒林傳、文苑傳,也有增改。[3]
- 重列卷首編纂人員職名
- 東三省第一次改正本較之於關外本:
- 中華書局點校本較之於上述三個版本
影響及評價
編輯《清史稿》刊印後,受到各方潮水般的批評。《河渠志》只記載黃河、淮河、運河、永定河四條,最大河長江遺漏不記,其他像珠江、黑龍江、松花江、雅魯藏布江等江大河全都不見蹤影。1928年北伐成功後,故宮博物院接收清史館,隨後組織人員對《清史稿》初步檢閱審查,1929年12月14日具呈行政院,稱《清史稿》多有錯謬,[12]「計反革命、反民國、藐視先烈、體例不合、簡陋錯誤等,十有九項」,認為「為今之計,宜將背逆之《清史稿》一書永遠封存,禁其發行。」南京國民政府遂將《清史稿》定為禁書,不准刻印及發售。[3]然而禁令非但沒有禁錮《清史稿》的流通,而且還助長了民間私印盜刻《清史稿》的行為。甚至該書的「關外本」還大量流入日本。
編纂者及後人評價如下:
註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引用
編輯- ^ 趙爾巽《〈清史稿〉發刊綴言》稱:「今茲史稿之刊,未臻完整,夫何待言……所有疏略紕繆處,敬乞海內諸君子切實糾正,以匡不逮,用為後來修正之根據,蓋此稿乃大輅椎輪之先導,並非視為成書也」。
- ^ 《清史稿校註》:「然此書成稿於遺老之手,刊行於匆促之中,謬誤屢見,用時不免戒慎,唯恐誤入歧途。」
-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3.19 3.20 鄒愛蓮、韓永福、盧經. 《清史稿》纂修始末研究. 清史研究. 2007, (01期) [2013-1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7-06).
- ^ 《清史述聞》,許師慎輯《有關清史稿編印經過及各方意見匯編》上冊
- ^ 5.0 5.1 金梁《清史稿回憶錄》
- ^ 金梁在《道咸同光四朝佚聞》道:「張勳傳兼詳復辟,康有為傳兼敘移宮,皆各有立言之要,非貿焉撰筆而已。」
- ^ 7.00 7.01 7.02 7.03 7.04 7.05 7.06 7.07 7.08 7.09 周海建.南京國民政府對《清史稿》的審查及其社會因應[J].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2017,54(01):98-108+159.
- ^ 沈傑群. 「二十四史」及《清史稿》:「國史」點校往事[N]. 中國青年報,2017-09-06(008).
- ^ 安靜.集文史專家共襄盛舉 為中華文明再續新功——點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訂工程正式啟動[J].中華遺產,2006(03):14.
- ^ 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开始修订. 星島環球網. 2006-04-06 [2013-1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16).
- ^ 《清史稿》出版說明,載 清史稿,北京:中華書局
- ^ 吳明勇. 戰後台灣史學的政治處境 (《史耘》第五期),頁152 (PDF).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1999年9月.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9年8月19日).
- ^ 趙爾巽:清史稿發刊綴言
- ^ 金梁:清史稿校刻記
- ^ 中華書局:《清史稿》出版說明
- ^ 戴逸:乖謬百出的《清史稿》
來源
編輯延伸閱讀
編輯[編]
外部連結
編輯- 清史稿全文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繁體中文)
- 董鐵柱:〈民國《蕭山縣誌稿》與《清史稿》人物傳記比較研究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戴逸:乖謬百出的《清史稿》
- 鄒愛蓮:《清史稿》纂修始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