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文人并称
维基媒体列表条目
(重定向自品題)
中国历代文人好品题,[1]树立门户,明朝品题尤多,为历朝之冠。[2]明朝文士好名,吴伟业与钱谦益常有意气之争,[3]吴伟业称:“吾郡自西铭先生以教化兴起,云间夏彝仲、陈卧子从而和之,两郡之文遂称述于天下。”[4]
春秋战国
编辑春秋战国时期共七组
两汉
编辑两汉共十三组
三国魏晋南北朝
编辑三国魏晋南北朝共五十六组
- 二苏:[6]苏亮、苏绰
- 三曹:曹操、曹植、曹丕
- 四聪:夏侯玄、诸葛诞、邓飏、田畴
- 三豫:刘熙、孙密、卫烈
- 锺张:三国魏书法家锺繇、张芝
- 锺王:锺繇、东晋书法家王羲之
- 曹王:曹植、王粲
- 王刘:王粲、刘桢
- 嵇阮:嵇康、阮籍
- 颜谢:南朝宋诗人颜延之、谢灵运
- 休鲍:[7]南朝宋诗人汤惠休、文学家鲍照
- 徐庾:南朝陈文学家徐陵、北周文学家庾信
- 阴何:[8]南朝文学家阴铿、何逊
- 羊薄:南朝书法家羊欣、薄绍之
- 顾陆:东晋画家顾恺之、南朝宋画家陆探微
- 温邢:北魏文学家温子升、北齐文学家邢邵
- 邢魏(大邢小魏):[9]北齐文学家邢邵、魏收
- 二陆(二俊):西晋文学家陆机、陆云兄弟
- 二王: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父子
- 二潘:西晋文学家潘岳、潘尼
- 二妙:西晋书法家卫瓘、索靖
- 二应:应玚、应璩兄弟
- 二葛:葛玄、葛洪
- 大小阮:阮籍、阮咸
- 大小谢:南朝宋诗人谢灵运、谢惠连
- 二谢:南朝宋诗人谢灵运、谢朓
- 三谢:南朝宋诗人谢灵运、谢惠连、谢朓
- 三谢:晋代书法家谢尚、谢奕、谢安
- 鲍谢:鲍照、谢灵运
- 江鲍:江淹、鲍照
- 沈鲍:沈约、鲍照
- 孙许:晋人孙绰、许询
- 潘陆(陆海潘江):潘岳、陆机
- 陶谢:陶渊明、谢灵运
- 刘郭:刘琨、郭璞
- 联璧:潘岳、夏侯湛
- 二绝:[10]顾野王、王褒
- 三笔六诗:刘孝仪、刘孝威
- 沈诗任笔:沈约、任昉
- 三祖:[11]曹操、曹丕、曹叡
- 北地三才:[12]温子昇、邢邵、魏收
- 浔阳三隐:[13]陶渊明、周续之、刘遗民
- 三张:张载、张协、张亢
- 三贤:王融、谢朓、沈约
- 东海三何:何逊、何思澄、何子朗
- 史学三裴:裴松之、裴子野、裴骃
- 元嘉三大家:谢灵运、颜延之、鲍照
- 南湖三先生:郑露、郑庄、郑淑
- 四裴:裴黎、裴子野、裴楷、裴绰
- 山泽四友:谢惠连、何长瑜、荀雍、羊濬之
- 四萧:萧衍、萧统、萧纲、萧绎
- 敦煌五龙:索靖、泛衷、张甝、索紾、索永
-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 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
- 竟陵八友:沈约、谢朓、王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萧衍
- 东吴八绝:严武、吴范、刘惇、赵达、皇象、曹不兴、宋寿和郑妪
- 金谷二十四友:[14]石崇、欧阳建、潘岳、陆机、陆云、缪征、杜斌、挚虞、诸葛诠、王粹、杜育、邹捷、左思、崔基、刘瓌、和郁、周恢、牵秀、陈眕、郭彰、许猛、刘讷、刘舆、刘琨
唐代
编辑唐代共六十组
- 陈杜:[15]陈子昂、杜审言
- 二包:[16]包何、包佶
- 三包:[17]包融、包何、包佶
- 王孟:王维、孟浩然
- 王韦:[18]王维、韦应物
- 高岑:[19]高适、岑参
- 大李杜:李白、杜甫
-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 老小杜:杜甫、杜牧
- 颜柳:颜真卿、柳公权
- 张王:张籍、王建
- 沈宋:[20]沈佺期、宋之问
- 韩孟:韩愈、孟郊
- 韩柳:韩愈、柳宗元
- 刘柳:[21]刘禹锡、柳宗元
- 刘白:刘禹锡、白居易
- 元白(元轻白俗):元稹、白居易
- 温李:温庭筠、李商隐
- 钱郎:[22]钱起、郎士元
- 皮陆:皮日休、陆龟蒙
- 姚贾:姚合、贾岛
- 贾喻:贾岛、喻凫
- 苏贾:苏晋、贾曾
- 卢马(卢奇马怪):卢仝、马异
- 张王:[23]张籍、王建
- 二曹:[24]曹邺、曹唐
- 郊岛(郊寒岛瘦):孟郊、贾岛
- 韩马戴牛:韩滉、戴嵩
- 燕许大手笔:燕国公张说、许国公苏颋
- 二李:[25]李白、李贺
- 三李:李白、李贺、李商隐
- 三杨:[26]杨凭、杨凝、杨凌
- 三罗:罗隐、罗邺、罗虬
- 三俊:[27]李绅、李德裕、元稹
- 三舍人:[28]王涯、令狐楚、张仲素
- 边塞三王:王昌龄、王之涣、王翰
- 河东三凤:[29]薛收、薛元敬、薛德音
- 王氏三株树:[30]王勔、王勮、王勃
- 骈文三十六体:李商隐、温庭筠、段成式
- 李杜韩白:[31]李白、杜甫、韩愈、白居易
- 韩孟元白:[32]韩愈、孟郊、元稹、白居易
- 王李高岑:[33]王维、李颀、高适、岑参
- 王孟韦柳: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
- 钱郎刘李:[34]钱起、郎士元、刘长卿、李嘉祐
-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 初唐四家:欧阳询、虞世南、薛稷、褚遂良
- 文章四友:杜审言、苏味道、李峤、崔融
- 吴中四士:[35]贺知章、包融、张若虚、张旭
- 九华四俊:张乔、许棠、张蠙、周繇
- 五窦:窦常、窦牟、窦群、窦庠、窦巩
- 六窦:窦叔向、窦常、窦牟、窦群、窦庠、窦巩
- 竹溪六逸:[36]李白、孔巢文、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
- 饮中八仙: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
- 香山九老:白居易、胡臬、吉皎、郑据、刘真、卢真、张浑、李元爽、如满
- 大历十才子: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𣲗、夏侯审、李端
- 方外十友:陆馀庆、赵贞固、卢藏用、陈子昂、杜审言、宋之问、毕构、郭袭微、司马承祯、释怀一
- 咸通十哲:[37]许棠、喻坦之、任涛、温宪、郑谷、李昌符、张乔、周繇、张蠙、剧燕、吴罕、李栖远等十二人。
- 芳林十哲:[38]秦韬玉、郭薰、唐珣、吴商叟、沈云翔、林缮(林绚)、任江洎、李岩士、蔡铤等人。
- 唐太宗十八学士:杜如晦、房玄龄、于志宁、苏世长、姚思廉、薛收、褚亮、陆德明、孔颖达、李玄道、李守素、虞世南、蔡允恭、颜相时、许敬宗、薛元敬、盖文达、苏勗
- 唐玄宗十八学士:张说、徐坚、贺知章、赵冬曦、冯朝隐、康子元、侯行果、韦述、敬会真、赵玄默、毋煚、吕向、咸廙业、李子钊、东方颢、陆去泰、余钦、孙季良
五代十国
编辑五代十国共五组
宋代
编辑宋代共五十八组
- 晁张:晁补之、张耒
- 姜张:姜夔、张炎
- 杨刘:杨亿、刘筠
- 苏黄:[40]苏轼、黄庭坚
- 李郭:李成、郭熙
- 米薛:米芾、薛绍彭
- 文苏:文同、苏轼
- 苏辛:苏轼、辛弃疾
- 苏梅:苏舜钦、梅尧臣
- 苏陆:[41]苏轼、陆游
- 欧苏:欧阳修、苏轼
- 欧曾:欧阳修、曾巩
- 欧梅:欧阳修、梅尧臣
- 晏欧:晏殊、欧阳修
- 周柳:周邦彦、柳永
- 李杜:李韶、杜范
- 尤杨:[42]尤袤、杨万里
- 黄李:黄干、李燔
- 真魏:真德秀、魏了翁
- 二宋:宋祁、宋庠
- 二刘:刘敞、刘攽
- 二程:程颢、程颐兄弟
- 二陆:陆九龄、陆九渊兄弟
- 二姚:[43]姚兕、姚麟
- 二戴:戴述、戴迅
- 二观:王观、秦观
- 二仲:韩燮、韩境
- 二李:[44]李楠、李榑
- 二苏:[45]苏轼、苏辙
- 二苏:[46]苏轼、苏舜钦
- 三擘:欧阳修、王安石、苏轼
- 三苏:苏洵、苏轼、苏辙
- 词坛双璧:张元干、张孝祥
- 济南二安:李清照(号易安)、辛弃疾(字幼安)
- 江左二宝:[47]胡伸、汪藻
- 北宋二林:林敏功、林敏修
- 三冷:冷世光、冷世修、冷世南
- 北宋三大家:画家董源、李成、范宽
- 闽中三君子:郑思肖、谢翱、丘葵
- 东南三贤:朱熹、吕祖谦、张栻
- 英德三贤:郑侠、唐介、洪皓
- 龙眠三李:李公麟、李亮工、李元中
- 江西诗派三宗: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
- 宋四名家:[48]苏轼、黄庭坚、范成大、陆游
- 永嘉四灵:翁卷、徐玑、徐照、赵师秀
- 北宋四大书法家:黄庭坚、蔡襄、苏轼、米芾
- 北宋四大家:王安石、欧阳修、苏轼、黄庭坚
- 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
- 海滨四先生:郑穆、周希孟、陈襄、陈烈
- 闽学四贤:杨时、朱熹、李侗、罗从彦
- 南宋四家:画院画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
- 南宋四大家:杨万里、尤袤、范成大、陆游
- 豫章四洪:[49]洪朋﹑洪刍﹑洪炎﹑洪羽
- 甬上淳熙四先生: 舒璘、杨简、袁燮、沈焕
- 四杰:[50]欧阳食、欧阳弈、欧阳弁、欧阳彝
- 尤萧范陆: 尤袤、萧德藻、范成大、陆游
- 北宋五子: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邵雍
- 杜氏五高(金华五高):[51]南宋杜旟、杜旃、杜斿、杜旞、杜旍五兄弟
- 苏门六君子: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陈师道、李廌
- 南宋六君子:杨宏中、林仲麟、徐范、张行、蒋傅、周端朝
- 洛中八俊:[52]陈与义、朱敦儒、富直柔等八位文人
- 永嘉九先生:[53]周行己、许景衡、刘安节、刘安上、戴述、赵霄、张辉、沈躬行、蒋元中
辽、金
编辑元代
编辑元代共八组
明代
编辑明代约百组
- 明代三大才子:解缙、杨慎、徐渭
- 汪王:汪道昆、王世贞
- 王李:[57]王世贞、李攀龙
- 高顾:明东林党领袖高攀龙、顾宪成
- 会稽二肃:[58]唐肃、谢肃
- 云间二韩:[59]顾斗英(字仲韩)、莫是龙(字廷韩)
- 云间二沈:[60]沈度、沈粲
- 贵池二妙:吴次尾、刘伯宗
- 江上二沈:沈昆铜、沈寿民
- 娄东二张:张溥、张采
- 山阴二朗:朱士稚、张宗观
- 嘉禾二王:王镛、王钧
- 山阴二王:王谊、王择
- 吴兴二唐:唐率、唐广
- 海虞二冯:冯班、冯舒
- 晋安二徐:徐熥、徐火勃
- 二朱:朱应登、朱子价
- 鲁藩二宗室:朱健根、朱观𬉼
- 二袁:袁临、袁贲
- 二毕:毕懋良、毕懋康
- 两司马:王世贞、汪道昆
- 武原双丁:丁嗣征、丁裔沆
- 武原二仲:吴蕃昌、彭孙贻
- 崇安二蓝:蓝仁、蓝智
- 双壁:沈玮、沈琛
- 诗坛盟主:曹学佺、徐兴公
- 北邢南董:明末书法家邢侗、董其昌
- 南董北米:明末书法家董其昌、米万锺
- 南陈北崔:明末画家陈洪绶、崔子忠
- 三杨:明代大学士杨士奇、杨荣、杨溥
- 三宋:宋克、宋广、宋璲
- 三张:张凤翼、张燕翼、张献翼
- 鼎足三家:曹学佺、谢肇淛、徐火勃
- 国初三张:[61]张以宁、张光弼、张仲简
- 海内三才:[62]李梦阳、何景明、王世贞
- 明初三大古文家:宋濂、刘基、方孝孺
- 江左三大家: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孳
- 台州三学:张谷(古学)、方孝孺(正学)、王叔英(静学)
- 吴中三高士:[63]朱用纯、徐枋、杨无咎
- 娄东三凤:陆容、张泰、陆𬬩
- 金陵三俊:[64]陈沂、顾璘、王韦
- 楚中三才:童承叙、张治、廖道南
- 罗氏三凤:罗钦顺、罗钦忠、罗钦德
- 练川三老:[65]唐时升、娄坚、程嘉燧
- 吴下三高:[66]朱白民、王芥庵、赵宦光
- 吴下三冯:冯梦龙、冯梦桂、冯梦熊
- 嘉靖三家:归有光、王慎中、唐顺之
- 东湖三子:[67]赵焕、吴易、史玄
- 余杭三严:严调御、严武顺、严敕
- 公安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 云间三徐:徐孚远、徐凤彩、徐致远(《华亭志》)
- 云间三子:陈子龙,李雯、宋征舆
- 沈氏三凤:[68]沈琉、沈琦、沈啕
- 江东三才子:[69]顾璘、刘麟、徐祯卿
- 浙派三大家:戴进、吴伟、蓝瑛
- 东海三司马:[70]范钦、张时彻、屠大山
- 岭南前三杰:邝露、黎遂球、陈邦彦
- 三甫:[71]余曰德、张佳胤、张九一
- 明代三大书家,又称吴中三才子,祝允明、文徵明、王宠
- 畿南三才子:[72]申涵光、殷岳、张盖
- 翰林三直:[73]罗洪先、唐顺之、赵时春
- 纸糊三阁老:万安、刘吉、刘翊
- 竹刻三朱:朱鹤、朱缨、朱稚征
- 圣教三柱石: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
- 四甫:余曰德、张佳胤、张九一、魏裳
- 明四家:沈周、唐寅、文徵明、仇英
- 皇甫四杰:皇甫冲、皇甫涍、皇甫汸、皇甫濂
- 吴中四杰,又称明初四杰:[74]杨基、高启、张羽、徐贲
- 广中四杰:[75]孙蕡、王佐、黄哲、李德
- 江北四子:景旸、赵鹤、蒋山卿、朱应登
- 吴中四才子:祝允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
- 明州四杰:朱应龙、沈明臣、叶太叔、卢沄
- 苕溪四子:茅维、臧懋循、吴稼竳、吴梦旸
- 锡山四友:[76]施渐、王懋明、姚咨、华察
- 南州四子:[77]刘斯陛、李奇、邓履中、余正垣
- 青溪四子:[78]高近思、马承道、金子坤、金子有
- 程门四先生:吕大临、游酢、杨时、谢良佐
- 嘉定四先生:[79]程嘉燧、李流芳、娄坚、唐时升
- 江东(或称金陵)四大家:陈沂、顾璘、王韦、朱应登
- 临川四才子:陈际泰、罗万藻、章世纯、艾南英
- 晚明四家:邢侗、张瑞图、董其昌、米万锺
- 明季四公子:侯方域、陈贞慧、方以智、冒襄
- 太仓四君子:陆世仪、江士韶、陈瑚、盛敬
- 苕溪五隐:[80]孙一元、刘麟、吴琉、陆昆、龙霓
- 湖南五隐:[81]孙一元、刘麟、吴琉、施侃、龙霓
- 四明五老:[82]王珩、蒋璇、顾文、薛朋龟、汪思温
- 四明八老:高闶、蒋璿、顾文、汪思温、吴秉信、王次翁、徐彦老、陈先
- 北田五子:何绛、陶璜、梁梿、陈恭尹、何衡〔《广东诗粹》〕
- 东南五才子:王洪、解缙、王偁、王琎、王达〔《静志居诗话》〕
- 南园五先生,又称南园前五先生:孙蕡、王佐、赵介、李德、黄哲
- 南园后五先生:欧大任、黎民表、梁有誉、李时行、吴旦
- 前五子:李攀龙、徐中行、梁有誉、吴国伦、宗臣
- 后五子:张佳胤、余日德、张九一、汪道昆、魏裳
- 广五子:卢枏、欧大任、俞允文、吴维岳、李先芳
- 续五子:黎民表、石星、王道行、朱多煃、赵用贤
- 末五子:李维祯、胡应麟、屠龙、魏允中、赵用贤
- 昙花五子:[83]杜乔林、杜十远、张鼐、李凌云、莫天洪
- 六尚书:尹曼、殷谦、周洪谟、张鹏、张荃、刘昭
- 六君子:杨涟、左光斗、魏大中、周朝瑞、袁化中、顾大章
- 几社六子,或称云间六子:[84]夏允彝、周立勋、彭宾、徐孚远、陈子龙、杜麟征
- 杨门六学士:[85]张含、杨士云、王廷表、胡廷禄、李元阳、唐锜
- 杨门七子:[86]张含、杨士云、王廷表、胡廷禄、李元阳、唐锜 、吴懋
- 七才子:
- '东林七君子:高攀龙、周顺昌、周起元、缪昌期、李应昇、周宗建、黄尊素
- 青门七子:[87]朱惟㸌、朱惟焢、朱怀𡋧、朱怀𡈾、朱怀䨈、朱谊瀄、朱谊㳆
- 金陵八家:龚贤、樊圻、高岑、邹吉、吴宏、叶欣、胡造、谢荪
- 嘉靖八才子:[88]王慎中、唐顺之、陈束、赵时春、熊过、任瀚、李开先、吕高
- 西湖八社:[89]祝时泰、高应冕、方九叙、童汉臣、刘子伯、王寅、沈仕等七人
- 明初十才子:张羽、杨基、高启、徐贲、王行、杜寅、张适、梁时、浦源、方彝、钱复
- 弘治十才子:[90]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朱应登、顾璘、陈沂、郑善夫、康海、王九思;此即前七子排除王廷相,再加上顾璘、朱应登、陈沂、郑善夫等四人。
- 闽中十才子:林鸿、郑定、王褒、唐泰、高棅、王恭、陈亮、王偁、周玄、黄玄
- 景泰十才子:刘溥、汤胤𪟝、苏平、苏正、沈愚、王淮、晏铎、邹亮、蒋忠、王贞庆
- 广陵十先生:储巏、王𫐄、景旸、赵鹤、朱应登、蒋山卿、曾铣、朱曰藩、宗臣、桑乔〔《静志居诗话》〕
- 太仓十子:周肇、黄与坚、王揆、许旭、王撰、王昊、王揆、王曜升、顾湄、王摅,也称“娄东十子”。
- 越中十子:徐渭、沈炼、陈鹤、杨珂、朱公节、钱椴、诸大绶、萧勉、柳文、吕光升
- 北郭十友:[91]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朱应登、顾璘、陈沂、郑善夫、康海、王九思,亦称十才子。
- 碧山十老:秦旭、李庶、陈履、陆勉、高直、黄禄、杨理、陈公懋、施廉、潘绪
- 东庄十友:吴爟、文徵明、吴奕、蔡羽、钱同庆、陈淳、汤珍、王守、王宠、张灵〔《静志居诗话》〕
- 西泠十子,一作西陵十子:[92]陆圻、柴绍炳、沈谦、陈廷会、毛先舒、孙治、张纲孙、丁澎、虞黄昊、吴百朋
- 燕台十子:杜麟征、米寿都、陈肇公、杨廷枢、罗万藻、艾南英、章世纯、朱健、朱薇、张采、宋存楠等。燕台十子之盟后期的总人数达二十余人。
- 南国十二子:陈子壮、陈子升、欧必元、黎遂球、欧主遇、区怀瑞、区怀年、黄圣年、黄季恒、陈邦彦、张家玉、梁朝钟
- 浙江十四子:《彭姥诗蒐》仅列出邵景尧、杨守勤二人
- 黄山十六子:王寅、陈有守、郑玄抚、程诰、程应轸、江瑾、江珍、余震啟、汪瑷、王尚德、方大治、方霓、方弘静、郑铣、郑懋坊、郑默
- 四十子:皇甫汸、莫如忠、许邦才、周天球、沈朋臣、王祖嫡、刘凤、张凤翼、朱多煃、顾孟林、殷都穆、文熙、刘黄裳、张献翼、王穉登、王叔承、周弘禴、沈思孝、魏允贞、喻均、邹迪光、余翔、张元凯、张凤鸣、邢侗、邹观光、曹昌先、徐益孙、瞿汝稷、顾绍芳、朱日封、王延绶、徐桂、王伯笛、王衡、汪道贯、华善继、张九一、梅鼎祚、吴稼登
- 南都四君子:[93]胡世宁、李承勋、魏校、余祐善
- 息林十二子:柯夏卿、王居敬等
清代
编辑清代共六十余组
- 二戴:[94]戴本孝、戴移孝
- 二朱:朱素臣、朱佐朝
- 二朱:[95]朱笈、朱靑
- 二朱:朱筠、朱胙
- 二汪:[96]汪懋麟、汪楫
- 二居:居巢、居廉
- 二洪:洪颐煊、洪震煊
- 王李:[97] 王星𫍯、李慈铭
- 双张:张廷济、张燕昌
- 钮张:钮少雅、张大复
- 康梁:康有为、梁启超
- 汤戴:汤昭汾、戴熙
- 洪黄:洪亮吉、黄景仁
- 洪孙:洪亮吉、孙星衍
- 洪张:洪亮吉、张问陶
- 南沈北郭:沈荃、郭棻
- 南洪京孔:戏曲作家洪升、戏作家孔尚任
- 南施北宋:[98]施闰章、宋琬
- 南袁北纪:袁枚、纪昀
- 二石:石裕、石涛
- 二堂:焦循号理堂,江藩号郑堂
- 大小宋:宋征舆、宋征璧
- 山阴二朗:朱士稚(朗诣)、张宗观(朗屋)
- 冰轮二陆:[99]陆嘉淑、陆宏定
- 江右两名士:蒋士铨、彭元瑞
- 扬州二马:[100]马曰琯、马曰璐
- 南北二丁:丁拱辰、丁守存
- 秀州二年:[101]李斯年、李良年兄弟
- 浙东二蛰:陈虬、汤寿潜
- 嘉兴二李:李富孙、李遇孙
- 曹氏二妙:曹树趣、曹树珊
- 词林二难:李宣龚、李宣倜
- 呈贡二孙:孙清元、孙清士
- 保山二袁:袁文典、袁文摆
- 社中二眉:吴庠、蔡芝眉
- 二陈:清代篆刻家陈鸿寿、陈豫钟
- 三朱:[102]清代画家朱青上、朱素人、朱野云
- 三梁:梁清标、梁清宽、梁清远
- 三洪:洪坤煊、洪颐煊、洪震煊
- 江西三山:宋之盛、谢文洊、魏禧
- 吴中三铁:钱厓(瘦铁)、吴昌硕(苦铁)、王大炘(冰铁)
- 关中三李:李二曲、李因笃、李柏
- 盐桥三丁:[103]丁澎、丁景鸿、丁潆
- 余杭三严:严调御、严武顺、严敕
- 新繁三费:费密与其子费锡琮、费锡璜
- 丹棱三彭:彭端淑、彭肇洙、彭遵泗
- 三任:画家任熊、任熏、任颐
- 三魏:清散文家魏祥、魏禧、魏礼兄弟
- 岭南三子:张锦芬、胡亦常、冯敏昌
- 剑川三子:罗宿、杨致中、张鸿举
- 龙湖三子:朱奕替、罗期恩、陈履和
- 湖州三炳:[104]沈炳震、沈炳巽、沈炳谦三兄弟
- 岭南三家,又称岭南三大家、岭南三君:屈大均、陈恭尹、梁佩兰
- 清初三大家:侯方域、魏禧、汪琬
- 清初三先生: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 京师三大家:王铎、薛所蕴、刘正宗
- 江右三大家,又称乾隆三大家:戏曲家蒋士铨、文学家袁枚、诗人赵翼
- 江左三大家:吴梅村、钱谦益、龚鼎孳
- 江左三凤凰:[105]陈维崧、吴兆骞、彭师度
- 辽东三老:[106]李锴、戴亨、陈景元、马长海
- 云间三宋:[107]宋存标、宋征舆、宋征璧
- 桐城三祖:方苞、刘大櫆、姚鼐
- 南浔三先生:邢典、施国祁、杨凤苞
- 通州三范:通州文学家范当世、范钟、范锐兄弟
- 浙中三毛:毛先舒、毛奇龄、毛际可
- 谈天三友:焦循、汪莱、李锐
- 铁瓮三子(亦称丹徒三子、京口三子):吴庠、丁传靖、叶玉森
- 海内三陈:陈衍、陈三立、陈曾寿
- 江南三布衣:朱彝尊、姜宸英、严绳孙
- 谏垣三直:[108]苏廷魁、陈庆镛、朱琦
- 浙西三李:清初诗人李绳远、李良年、李符兄弟
- 绵州三李:李鼎元、李调元、李骥元
- 合肥三怪(庐州三怪):[109]王尚辰、徐子苓、朱景昭
- 沪上三熊:任熊、张熊、朱熊
- 郑氏三凤:郑凤仪、郑凤腾、郑凤书
- 即墨三仲:黄鸿中、杨仲玉、周仲恺
- 清末三大家:画家任伯年、吴昌硕、赵之谦
- 东瓯三杰:陈虬、宋恕、陈黻宸
- 京剧老生三杰: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
- 四大:冯大木、赵大经、封大受、陈大诰
- 四明四子:[110]李暾、郑性、万承觔、谢绪章
- 毗陵四子:[111]邹祗谟、陈维崧、董以宁、黄永
- 西泠前四家:丁敬、蒋仁、黄易、奚冈
- 西泠后四家:陈豫锺、陈鸿寿、赵之琛、钱松
- 四僧:原济(石涛)、朱耷(八大山人)、髡残(石溪)、渐江(弘仁)
- 四王:画家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
- 小四王:画家王昱、王愫、王宸、王玖
- 后四王:画家王三锡、王廷元、王廷周、王鸣韶
- 岭南四家:画家黎简、张锦芬、黄丹书、吕坚
- 海阳四家:弘仁、查士标、汪之瑞、孙逸
- 孙、洪、黄、赵:[112]孙星衍、洪亮吉、黄景仁、赵怀玉
- 萧山四文士(包、毛、沈、蔡):[113]包秉德、毛奇龄、沈禹锡、蔡仲光
- 曾门四弟子:黎世昌、张裕钊、吴汝纶、薛福成
- 姚门四弟子:梅曾亮、管同、方东树、姚莹
- 晚清四大词人:王鹏运、郑文烨、朱祖谋、况周颐
- 四任:任熊、任薰、任颐、任预
- 滇南四家:朱庭珍、赵藩、陈荣昌、吴式钊
- 清季四公子:陈三立、丁惠康、吴保初、谭嗣同
- 清末四大藏书家:陆心源、瞿镛、丁丙、杨绍和
- 五星:[114]周星诒、李慈铭、王星𫍯、周星誉、周星䛓
- 江浙五不肖:[115]钱谦益、曹溶、吴伟业、龚鼎孳、陈之遴
- 南社五虎:龚易图、林天龄、郭式昌、杨叔铎、陈遹祺
- 南湖五子:[116]董剑锷、林时对、周元初、高斗权、朱铁
- 五华五才子:戴纲孙、杨国翰、池生春、李于阳、戴淳
- 粤西五大(古文)家,[117]亦称岭西五大家,吕璜、王拯、朱琦、龙启瑞、彭昱务
- 北田五子:[118]何绛、陶璜、梁楗、陈恭尹、何衡
- 西冷五布衣:吴颖芳、丁敬、金农、魏之琇、奚冈
- 蕉园五子:[119]徐灿、柴静仪、朱柔则、林以宁、钱云仪
- 清六家: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吴历、恽寿平
- 佳山堂六子:[120]吴农祥、王嗣槐、徐林鸿、吴任臣、毛奇龄、陈维崧
- 雪苑六子:侯方域、贾开宗、徐作肃、徐邻唐、徐世琛、宋荦
- 桐川六子:沈槎、张方起、张超、孔自洙、朱万锜、钱人诩
- 浙西六家:[121]朱彝尊、李良年、李符、沈皞日、沈岸登、龚翔麟
- 浙西六家:厉鹗、严遂成、钱载、王又曾、袁枚、吴锡麟
- 毗陵六逸:恽寿平、杨宗发、胡香吴、陈炼、唐恽宸、董大伦
- 肃(肃顺)门六子:李楼、严咸、黄瀚仙、邓弥之、邓保之、王某(佚名)
- 戊戌六君子:谭嗣同、林旭、杨深秀、刘光第、康广仁、杨锐
- 枢廷四谏官:陈宝琛、张之洞、宝廷、张佩纶
- 髻山七隐:[122]宋之盛、吴一圣、查天球、查小苏、余睥、夏伟、周长孺
- 清代词界前七家:[123]宋征舆、钱芳标、顾贞观、王士祯、沈丰垣、彭孙遹、纳兰性德
- 清代词界后七家:张惠言、周济、龚自珍、项鸿祥、许宗衡、蒋春霖、蒋敦复
- 吴中七子:王昶、王鸣盛、吴泰来、钱大昕、赵升之、曹仁虎、王文莲
- 燕台七子:[124]宋琬、施闰章、赵宾、严沆、丁澎、张文光、陈祚明
- 岭南七子:梁佩兰、程可则、陈恭尹、王邦畿、方殿元、方远、方朝
- 毗陵七子:[125]洪亮吉、孙星衍、赵怀玉、黄景仁、杨伦、吕星垣、徐书受
- 毗陵后七子:吴颉鸿、庄缙度、赵申嘉、陆容、徐廷华、汪士进、周仪颢
- 蕉园七子:林以宁、柴静仪、钱凤纶、冯娴、顾姒、张昊、毛媞
- 扬州八怪:郑燮、汪士慎、李鱓、黄慎、金农、高翔、李方膺、罗聘
- 金陵八家:龚贤、樊圻、髙岑、邹喆、吴宏、叶欣、胡慥、谢荪
- 乾嘉八大骈文家:[126]袁枚、邵齐焘、刘星炜、吴锡麟、曾燠、洪亮吉、孙星衍、孔广森
- 骈文后八家:[127]张惠言、乐钩、王昙、王衍梅、刘开、董祐诚、李兆洛、金应麟
- 海内八大诗家:[128]曹尔堪、宋琬、沈荃、施闰章、王士禄、王士祯、汪琬、程可则
- 西冷八大家(西泠前四家、西泠后四家):丁敬、蒋仁、黄易、陈豫钟、陈鸿寿、赵之垛、钱松
- 柳洲八子,又称魏里八子:[129]钱继振、郁之章、魏学濂、吴亮中、魏学洙、魏学渠、曹尔堪、蒋玉立
- 易堂九子:清初文学家魏际瑞、魏禧、魏礼、彭士望、林时益、李腾蛟、丘维屏、彭任、曾灿
- 清代词界前十家:[130]宋征舆、钱芳标、顾贞观、王士祯、沈丰垣、彭孙遹、纳兰性德、李雯、沈谦、陈维崧
- 清代词界后十家:龚自珍、张琦、许宗衡、姚燮、王锡振、张惠言、周保绪、项鸿祥、蒋春霖、蒋敦复
- 十子:[131]宋荦、王又旦、曹贞吉、叶封、田雯、谢重辉、林尧英(或作丁炜)、曹禾、汪懋麟、颜光敏
- 十三绝:
- 江左十五子:王式丹、吴廷桢、宫鸿历、徐昂发、钱名世、张大受、管棆、吴士玉、顾钢立、李必恒、蒋廷锡、缪沅、王图炳、徐永宣、郭元釪
近现代
编辑近现代共三十三组
- 江南七彦:胡翔冬、王伯沆、柳诒徵、黄侃、王易、汪东、汪辟疆
- 南雍双柱:王伯沆、柳诒徵
- 北于南郑:于右任、郑孝胥
- 南张北溥:张大千、溥心畬
- 南张北齐:张大千、齐白石
- 南黄北李:黄侃、李亮工
- 东瓯三杰:陈虬、宋恕、陈黻宸
- 淮上三杰:[132]张雪抱、周实丹、周人菊
- 嵩山四友:徐世昌、赵尔巽、李经羲、张謇
- 清华四子:朱湘、饶孟侃、孙大雨、杨世恩
- 清华四大教授:梁启超、陈寅恪、王国维、赵元任
- 八闽二才子:梁鸿志、黄秋岳
- 文坛三才女:林徽因、冰心、凌叔华
- 左联五烈士:胡也频、柔石、殷夫、冯铿、李伟森
- 成都五老七贤:赵熙、颜楷、骆成骧、方旭、宋育仁、庞石帚、徐子休、林山腴、邵从恩、刘咸荥、尹昌龄、曾鉴、吴之英、卢子鹤、文龙等
- 七君子:沈钧儒、章乃器、邹韬奋、史良、李公朴、王造时、沙千里
- 国民党四大书法家:谭延闿、胡汉民、吴稚晖、于右任
- 民国十大收藏家:张伯驹、王世襄、钱镜塘、张大千、吴湖帆、庞莱臣、张叔驯、傅增湘、容庚、叶恭绰
- 甲骨四堂:罗振玉(雪堂)、董作宾(彦堂)、郭沫若(鼎堂)、王国维(观堂)
- 严林:严复、林纾
- 章黄:章太炎、黄侃
- 东社十子:[133]王秋垞、周岐隐、周采泉、忻鲁存、潘文本、宋少芬、戴雪棹、孙兆梅、王荫亭、陈寥士
- 寒庐七子:袁寒云、梁鸿志、黄秋岳、闵尔昌、易顺鼎、步章五、何震彝
- 福州三大才女:庐隐、冰心、林徽因
- 史坛南北二陈:陈寅恪、陈垣
- 南饶北季:饶宗颐、季羡林
- 南饶北钱:饶宗颐、钱锺书
- 南金北季:金性尧、季羡林
- 南萧北游:萧娴、游寿
- 未名四老:季羡林、金克木、邓广铭、张中行
- 清华四剑客:季羡林、林庚、吴组缃、李长之
- 北大中文四老:林庚、吴组缃、王瑶、季镇淮
- 九叶诗派:郑敏、辛笛、曹辛之、唐祈、唐湜、陈敬容、袁可嘉、穆旦、徐迟、王佐良等十余人
跨朝代
编辑跨朝代共十一组
- 唐宋八大家: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 词家三李:李白、李后主、李清照
- 明清八大家,又称明清古文八大家:明代刘基、归有光、王世贞,清代顾炎武、姚鼐、张惠言、龚自珍、曾国藩,是钱仲联于2001年出版的《明清八大家文选丛书》中提出的新概念,意在继承唐宋八大家,用八位散文家代表该两朝的文学辉煌。
- 史学两司马:司马迁、司马光
- 楷书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𫖯
- 六朝三杰:顾恺之、张僧繇,陆探微
- 画家四祖:顾恺之、张僧繇,陆探微、吴道子
- 陆王:陆九渊、王守仁
- 余姚四贤:严子陵、王守仁、朱舜水、黄宗羲
- 一祖三宗:杜甫、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
- 二十四孝:舜、刘恒、曾参、闵损、仲由、董永、郯子、江革、陆绩、唐夫人、吴猛、王祥、郭巨、杨香、朱寿昌、庾黔娄、老莱子、蔡顺、黄香、姜诗、王裒、丁兰、孟宗、黄庭坚
注释
编辑- ^ 《后汉书·许劭传》:“好共核论乡党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故汝南俗有月旦评焉。”
- ^ 郭绍虞《明代的文人集团》:“标榜之风,固然古已有之,然而于明为烈。明代文人只须稍有一些表现,就可加以品题,而且树立门户。”(《照隅室古典文学论集》上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 ^ 陈维崧:《与吴骏公书》
- ^ 吴伟业:《两郡名文序》
- ^ 《后汉书·郭杜苏羊等传赞》:“二苏 劲烈,羊贾廉能。”
- ^ 《北史·苏亮传》:“亮少与从弟绰俱知名,然绰文章稍不逮亮,至于经画进趣,亮又减之。故世称二苏焉。”
- ^ 锺嵘《诗品》引羊曜璠之言说颜延之,“是颜公忌照之文,故立休、鲍之论。”
- ^ 杜甫《解闷》十二首之七云:“孰知二谢将能事,颇学阴何苦用心。”
- ^ 《北齐书·魏收传》:“初,河间邢子才及季景与收并以文章显,世称大邢小魏,言尤俊也。”
- ^ 《陈书·顾野王传》载:“野王又好丹青,善图写,王于东府起斋,乃令野王画古贤,命王褒书赞,时人称为二绝。”
- ^ 《宋书·乐志》引王僧虔《论三调歌表》:“魏氏三祖,风流可怀。”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乐府》:“魏之三祖,气爽才丽。”
- ^ 《北史‧魏收传》:“与济阴温子升、河间邢子才齐誉,世号三才。”
- ^ 《宋书·隐逸传·周续之》:“既而闲居读《老》《易》,入庐山事沙门释慧远。时彭城刘遗民遁迹庐山,陶渊明亦不应征命,谓之浔阳三隐。”
- ^ 《晋书·刘琨传》:“秘书监贾谧参管朝政,京师人士无不倾心。石崇、欧阳建、陆机、陆云之徒,并以文才降节事谧,琨兄弟亦在其间,号曰‘二十四友’。”
- ^ 白居易《唐衡二首》之二:“致吾陈杜间,赏爱非常意。”
- ^ 梁肃〈秘书监包府君集序〉:“有唐故秘书监丹阳公包氏讳佶字幼正,……洎公与兄起居何,又世其业,竞爽于天宝之后。一动一静,必形于文辞。由是议者称为二包。”
- ^ 辛文房《唐才子传‧包融》:“融,延陵人。……与参军殷遥、孟浩然交厚,工为诗。二子何、佶纵声雅道,齐名当时,号三包。”
- ^ 司空图《与王驾评诗书》:“右丞苏州趣味澄澹,若清风出幽。”王士禛《带经堂诗话·综论·体制》:“又尝论五言,感兴宜阮陈,山水闲适宜王韦。”
- ^ 杜甫,《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适、虢州岑二十七长史参三十韵》云:“高岑殊缓步,沈鲍得同行。”
- ^ 元稹,〈唐故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沈、宋之流、研练精切,稳顺声势,谓之为律诗,由是而后,文体之变极焉。”
- ^ 《旧唐书·刘禹锡传》说刘禹锡“喜怒凌人,京师人士不敢指名,道路以目,时号二王刘柳”
- ^ 高仲武《中兴间气集》卷上:“士林语曰:‘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 ^ 胡应麟《诗薮》:“元白长篇,张王乐府。”
- ^ 《吴礼部诗话》:“三刘二曹,如负蝂升高,虽穷智力,要为有限。”
- ^ 杨维桢《赵氏诗录序》:“风、雅而降为骚,而降为《十九首》,《十九首》而降为陶、杜,为二李,其情性不野,神气不群……”
- ^ 《新唐书·杨凭传》:“(凭)长善文辞,与弟凝、凌皆有名,大历中,踵踊进士第,时号三杨。”
- ^ 《旧唐书·李绅传》:“岁馀,穆宗召为翰林学士,与李德裕、元稹同在禁署,时称三俊。”
- ^ 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四二云:“右王涯、令狐楚、张仲素五言七言绝句共作一集,号《三舍人集》。”
- ^ 《新唐书.薛元敬传》:“元敬,隋选郎迈之子,与收及收族兄德音齐名,世称‘河东三凤’。收为长离,德音为𬸚𬸦,元敬年最少,为鹓雏。”
- ^ 《旧唐书·王勃传》:“父友杜易简常称之曰:‘此王氏三株树也’。”
- ^ 何焯《义门读书记》:“诗至明远,发露无余,李杜韩白皆出此也。”
- ^ 赵翼《瓯北诗话》卷四:“中唐诗以韩孟元白为最。韩孟尚奇警,务言人所不敢言;元白尚坦易,务言人所共欲言。”
- ^ 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凡例》:“至王、李、高、岑四家,驰骋有余,安详合度,为一体。”
- ^ 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二:“长卿常谓:‘今人称前有沈宋王杜,后有钱郎刘李,李嘉佑、郎士元何得与余并驱?’”
- ^ 《新唐书·刘晏传》载:“佶字幼正,润州延陵人。父融,集贤院学士,与贺知章、张旭、张若虚有名当时,号吴中四士。”
- ^ 《新唐书·文艺传(中)·李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日沈飮,时号竹溪六逸。”
- ^ 《唐摭言》卷十:“咸通末,京兆府解,李建州频主京兆解试,时涛与许棠、张乔、俞坦之、剧燕、吴罕、张蠙、周繇、郑谷、李栖远、温宪、李昌符谓之十哲。是年试,俱以次得之。是岁咸通末也。”
- ^ 芳林十哲之名首见于卢言的《卢氏杂说》。《太平广记》卷一八一引《卢氏杂说》之《苏景张元夫》条云: “开成会昌中,又曰:郑杨段薛,炙手可热。又有薄徒,多轻侮人。故裴泌应举,行美人赋以讥之。又有大小二甲;又有汪巳甲;又有四字,言深耀轩庭也。又有四㐫甲。又芳林十哲,言其与内臣交游,若刘晔、任息、姜垍、李岩士、蔡鋋、秦韬玉之徒。”;《唐摭言》卷九《芳林十哲》标题下自注:“今记得八人。其名为沈云翔、林绚、郑圮、刘业、唐珣、吴商叟、秦韬玉、郭薰……”;《唐才子传·郑谷》则误认郑谷等“咸通十哲”为“芳林十哲”。芳林十哲于诸书记载或有异同,已难确认真正的组成名单。详见周勋初〈“芳林十哲”考〉,载《唐代文学研究》第二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年出版,页213-224
- ^ 《五代史补》卷三《马希范奢侈》介绍更详细:“马希范,武穆之嫡子。性奢侈,嗣位未几,乞依故事置天策府僚属,于是擢从事有才行者,有若都统判官李铎、静江府节度判官潘玘、武安军节度判官拓拔坦、都统掌书记李皋、镇南节度判官李庄、昭顺军节度判官徐收、沣州观察判官彭继英、江南观察判官廖图、昭顺军观察判官徐仲雅、静江府掌书记邓懿文、武平军节度掌书记李松年、镇南军节度掌书记卫曮、昭顺军观察支使彭继勋、武平军节度推官萧铢、桂管观察推官何仲举、武安军节度巡官孟玄晖、容管节度推官刘昭禹等十八人,并为学士。”实仅列出十七人。司马光《资治通鉴考异》记载:“仿唐太宗天策府文学馆立学士员。路振《九国志》载李锋、潘起、曹棁、李庄、徐牧、彭致英、裴颃、何仲举、孟玄晖、刘昭禹、邓懿文、李弘节、萧株、彭继并拓拔桓等四人,凡十八人。”两书或有不同,如再加《考异》列举的曹棁、裴颃等则超过十八人。
- ^ 刘克庄《后村诗话》前集:“元祐,诗人叠起,一种则波澜富而句律疏,一种则锻炼精而情性远,要之,不出苏黄二体而已。”
- ^ 赵翼《瓯北诗话》称:“宋诗以苏陆为两大家”。
- ^ 杨万里《延之寄诗和韵谢之》: “谁把尤杨语同日,不教李杜独齐名。”
- ^ 《宋史·姚兕传》:“弟麟,亦有威名,关中号‘二姚’。”
- ^ 乔亿:《剑溪说诗》卷上
- ^ 《宋史·常安民传》:“董敦逸再为御史,欲劾苏轼兄弟,安民谓二苏负天下文章重望,恐不当尔。”
- ^ 王巩《王氏谈录·二苏草隶》:“二苏皆工草隶,而舜钦先得名。”
- ^ 《宋史·文苑传七·汪藻》:“徽宗亲制《君臣庆会阁诗》,群臣皆赓进,惟藻和篇,众莫能及。时胡伸亦以文名,人为之语曰:江左二宝。”
- ^ 清周之麟、柴升编《宋四名家诗选》,辑苏轼等四人之诗。
- ^ 《江西通志》卷一百六十《杂记二》曰:“宋豫章有四洪:朋﹑刍﹑炎﹑羽,皆黄山谷之甥也,皆能诗而位不显。”
- ^ 史梦兰《异号类编·联称》引《姓谱》:“宋欧阳彝,卢陵人,与兄弇、弈、弁俱有文采,时称四杰。”
- ^ 胡应麟《诗薮·杂编》卷五
- ^ 楼钥《攻愧集》卷七十一〈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承平时,洛中有八俊,陈简斋诗俊,岩壑词俊,富季申文俊,皆一时奇才也。”
- ^ 《宋元学案》卷三十二《周许诸儒学案·序录》:“世知永嘉诸子之传洛学,不知其兼传关学。考所谓九先生者,其六人及程门,其三则私淑也。而周浮止、沈彬老又尝从蓝田吕氏游,非横渠之再传乎?……吾浙学之盛,实始于此。”
- ^ 王世贞《艺苑卮言》
- ^ 宋濂《柳待制文集.后记》曰:“天历以来,海内之所宗者,唯雍虞公伯生、豫章揭公曼硕、乌伤黄公晋卿及公(柳贯)四人而已。”《元史·黄溍传》称柳贯、黄溍、虞集、揭傒斯为“儒林四杰”。
- ^ 宋荦《漫堂说诗》云:“元初袭金源派,以好问为大宗,其后则称虞、杨、范、揭。”清.沈德潜《说诗晬语》云:“虞、杨、范、揭四家诗品相敌。中又以‘汉廷老吏’为最。”
- ^ 《明史·文苑传三·李攀龙》云:“攀龙才思劲鸷,名最高,独心重世贞,天下亦并称王李。”
- ^ 《明史·文苑·王行传》
- ^ 《笔精》
- ^ 《曝书亭集碑传》载:“兄弟皆善画;度以婉丽胜,粲以遒逸胜。各臻其妙。”
- ^ 胡应麟《诗薮·续编》卷一:“国初三张:以宁、光弼、仲简。”
- ^ 胡应麟《诗薮·续编》卷二:“当弘、正时,李、何、王号海内三才。”
- ^ 明末有吴中三高士,见《江南通志·人物志》卷一六三;明初亦有吴中三高士,即韩奕、王宾、王履,见《钦定续文献通考·经籍考》卷一八一。
- ^ 《明史·文苑·顾瑛传》载:“初,瑛与同里陈沂、王韦,号金陵三俊。”
- ^ 《明史·文苑传四·唐时升》:“与里人娄坚、程嘉燧并称曰练川三老。
- ^ 《静志居诗话》
- ^ 乾隆十三年刻本《苏州府志》记载:“史元,字弱翁,自幼居柳胥村,天才隽拔,学有根底,与吴易、赵涣以古文词相切,有《东湖倡和集》,三人者,才气相埒也。”
- ^ 《江南通志》卷一百五十四
- ^ 《明史》卷八十二:“绩学能文,与顾璘、徐祯卿称江东三才子。”
- ^ 《甬上耆旧集》:“张时彻、屠大山亦里居,与钦投闲啸咏,主一时文柄,人称为东海三司马。”
- ^ 王世贞《艺苑卮言》:“自是我党有三甫。肖甫之雄爽流畅,助甫之奇秀超诣,德甫之精严稳称,皆吾所不及也。”
- ^ 孙静庵《明遗民录》卷十八:“明申涵光,字和圭,一字凫盟……涵光少以诗名河朔间,与殷岳、张盖称畿南三才子。”
- ^ 沈德符《野获编·词林·翰林建言知名》:“嘉靖十九年,上偶疾不视朝,东宫官赞善罗洪先、司谏唐顺之、校书赵时春,以上免朝颇频,各疏请来岁元旦,太子出御文华殿,受文武及朝觐官朝贺,上震怒……时人高之,又呼为翰林三直云。”
- ^ 《明史·文苑传一·高启传》载:“明初,吴下多诗人,启与杨基、张羽、徐贲称四杰。”
- ^ 俞宪辑《盛明百家诗》,收《广中四杰集》一卷
- ^ 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王山人懋明》条:“同时有姚咨者,字舜咨,隐居锡山,教授乡里,与仅约初俱客于学士,日相倡和。时以子潜、舜咨及施子羽为锡山四友。”
- ^ 光绪《江西通志》一三七《刘一煽传》:“豫章有刘、余、邓三子,刘即斯陛、余名正垣、邓名履古。”陈田辑《明诗纪事·辛签·卷二十四·余正垣》:“徐巨源作《南州四子传》。四子者,刘斯陛士云、李奇平叔、邓履中左之、余正垣小星也。四子皆能诗。”
- ^ 周晖《金陵琐事》载:“羽伯陈公评青溪社中四子诗云:‘高汝州近思雄壮奇拔,马国学承道博雅典则,金文学子坤清新秀朗,金孝廉子有则兼总诸长,词义双美。夫金氏昆玉,尚有诗集,若高、马二公,人且不知其姓名也,况于诗乎。’”
- ^ 《明史·文苑·唐时升传》
- ^ 《明史》本传:“时刘麟以知府罢归,龙霓以佥事谢政,并客湖州,与郡人故御史陆崑善,而长兴吴珫隐居好客,三人者并主于其家。珫因招一元入社,称‘苕溪五隐’。一元买田溪上,将老焉。”
- ^ 《明史》卷一九四《刘麟传》载:“正德初,进郎中,出为绍兴府知府。刘瑾衔麟不竭谢,甫五月,摭前录囚细故,罢为民。士民醵金赆不受,为建小刘祠以配汉刘宠,因寓湖州。与吴琬、施侃、孙一元、龙霓为‘湖南五隐’。”
- ^ 《四明谈助》卷四六:“四明五老:宗正少卿王珩、朝仪蒋璇、郎中顾文、衡州薛朋龟、大府少卿汪思温,宦游略相上下,年俱七十余,最为盛事”。
- ^ 杜登春《社事始末》:“先是吾松文会有昙花五子。先祖(杜乔林)与张侗初先生鼐、李素我先生凌云、莫涵甫先生天洪暨伯祖十远公名林同砚席。”
- ^ 李延昰,《南吴旧话录》卷二十三“六人社”目下云:“几社首唱六人”,实为七人,增李雯一人;王沄:〈昔友咏〉序文提到“云间六子”,删李雯,与几社六子完全相同。清方文有《云间五子诗》,题下自注:“删李雯一首。”增朱宗远一人,缺周立勋与杜麟征。
- ^ 杨慎《病中永诀李、张、唐三公》诗后注云:“吴高河懋尝以杨弘山士云、王纯庵廷表、胡在轩廷禄、张半谷含、李中溪元阳、唐池南锜为杨门六学士,以拟苏门秦、黄、晁、张、廖略云。”
- ^ 吴大勋《滇南闻见录》上卷“人部”:“张半谷含、杨宏山士云、王纯庵廷表、胡在轩廷禄、李中溪元阳、唐池南锜,此六学士也。又有吴高河懋,共为七子。”
- ^ 徐鼒《小腆纪传》卷九:“谊㳆字子斗,亦秦藩裔,太祖十世孙也。才情横溢,富平李因笃亟称之。华阴王宏撰,交谊㳆于青门。顾炎武闻而访之,谊㳆已殁;子存杠出所箸述以见,炎武为序之。时有青门七子者,皆宗室之贤。”顾炎武《顾亭林文集》卷二:“七子者:惟㸌伯明、惟焢叔融、怀𡋧士简、怀𡈾长生、怀䨈季凤、谊瀄伯闻与子斗为七,皆号能诗。”
- ^ 《明史》,卷287,列传第175,清乾隆武英殿刻本
- ^ 《四库全书总目题要》卷一九二“西湖八社诗帖”载:“明嘉靖壬戌,闽人祝时泰游于杭州,与其友结诗社西湖上,凡会吟者八,曰紫阳社,曰湖心社,曰玉岑社,曰飞来社,曰月岩社,曰南屏社,曰紫云社,曰洞霄社。时泰与光州知州高应冕、承天府知府钱塘方九叙、江西副使钱塘童汉臣、诸生徽州王寅、仁和刘子伯、布衣仁和沈仕等分主之,以所作唱和诗集为此编,分春社、秋社二目。明之季年,讲学者聚徒,朋党分而门户立。吟诗者结社,声气盛而文章衰。当其中叶,兆已先见矣。”
- ^ 《明史·文苑传二·李梦阳》载:“梦阳才思雄鸷,卓然以复古自命……与何景明、徐祯卿、边贡、朱应登、顾璘、陈沂、郑善夫、康海、王九思等号十才子。”
- ^ 《明史·文苑传一·王行》: “初,高启家北郭,与行比邻,徐贲、高逊志、唐肃、宋克、徐尧臣、张羽、吕敏、陈则皆卜居相近,号北郭十友,又称十才子。”
- ^ 吴振棫《国朝杭郡诗钞》:“讲山年德既升,领袖群彦,王渔洋推为西泠十子之冠。十子者,讲山舆柴虎臣绍炳、睐际叔廷会、孙宇台冶、张祖望网孙、丁飞祷澎、吴锦雯百朋、沈去矜谦、毛稚黄先舒、虞景明黄昊也。”
- ^ 清·张廷玉等,《明史》(卷199):“胡世宁,字永清,仁和人。弘治六年进士。性刚直,不畏强御,且知兵。除德安推官。岐王初就藩,从官骄,世宁裁之。他日复请湖田,持不可。迁南京刑部主事。应诏陈边备十策,复上书极言时政阙失。时孝宗已不豫,犹颔之。再迁郎中。与李承勋、魏校、余祐善,时称‘南都四君子’。”
- ^ 《池北偶谈》卷十一
- ^ 李斗《扬州画舫录》卷三:“朱笈,字二亭,江都人。天性纯笃。工诗,与朱青齐名,时称二朱。”
- ^ 《清史列传》卷七十一《文苑传》二: “汪懋麟,字季角,江苏江都人。与楫同里,同有诗名,时称二汪。”
- ^ 周星誉《王君星𫍯传》载:“岁庚戌,补博士弟子员,与会稽李模(李慈铭)俱以诸生有名于时,号王李当道。”
- ^ 王士祯《池北偶谈》谓:“康熙以来诗人,无出‘南施北宋’之右,宜城施闰章愚山、莱阳宋琬荔裳也”。
- ^ 阮元《两浙辅轩录》载“俞宝华”曰:“陆宏定诗与兄嘉淑齐名,嘉淑字冰修,宏定号轮山,时有‘冰轮二陆’之目。”
- ^ 《清史列传·文苑传》记载:“马曰琯,字秋玉,安徽祁门人,原江苏江都籍,诸生,候选知州。性孝友,笃于学,与弟曰璐互相师友,俱以诗名,时称扬州二马。”
- ^ 陈康祺《郎潜纪闻二笔》卷七:“浙西先辈,多称湖州三炳、秀州二年。二年,指李斯年、良年兄弟,浙士皆能举其文行。”
- ^ 清姚元之《竹叶亭杂记》卷五: “ (法式善)爱画,朱青上、素人、野云时往来其门,号三朱。”
- ^ 柯汝霖《武林公馆考》云:“郎中丁澎宅,在盐桥。澎与弟景鸿、潆齐名,世有盐桥三丁之称。”(《云蠖斋诗话》)
- ^ 陈康祺《郎潜纪闻二笔》卷七: “浙西先辈,多称湖州三炳、秀州二年。二年,指李斯年、良年兄弟,浙士皆能举其文行。三炳,人知有东甫士炳震耳。东甫所著《新旧唐书合抄》《廿四史四谱》,固为史学津梁;其弟炳巽降旃,有《补正水经注》;炳谦幼牧,说五法九政,受知浙督程元章。”
- ^ 邓之诚《清诗纪事·吴兆骞》条载,吴伟业以兆骞“与华亭彭师度、宜兴陈维崧共目为江左三凤凰”。
- ^ 辽东三老有多种说法。戴亨《庆芝堂诗集》任瑷序:“余伏田里,闻辽东三老人声籍,甚思见其人,求其书读之,竟不可得。三老人者:李铁君、陈石闾、戴通干也。”《清史稿·文苑传二》记:“陈景元,字石闾,汉军镶红旗人,诗拟孟郊、贾岛,有《石阁集》。与戴亨、长海为辽东三老。”
- ^ 杨际昌《国朝诗话》卷二说:“华亭宋辕文征舆、尚木征璧、子建存标,陈大樽(子龙)所称三宋也。”
- ^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嘉道之间,苏廷魁、陈庆镛、朱琦为谏垣三直。”
- ^ 《皖诗玉屑》云:“庐州三怪,徐子苓孤僻,王谦斋放荡,而朱默存孤傲。”
- ^ 金埴《不下带编》卷一:“今士钵听称四明四子者,李东门瞰、郑南豁性、万西郭承觔、谢北溟绪章。”
- ^ 杨钟义《雪桥诗话》卷二
- ^ 吴修《〈两当轩诗集〉序》记: “君与同里孙观察渊如、洪编修亮吉、赵司马味辛齐名,世称‘孙、洪、黄、赵。’”
- ^ 陈康祺:《郎潜纪闻四笔》卷十一《萧山四文士》;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西河同时,萧山包秉德、沈禹锡、蔡用光,皆淹贯博雅,时有‘包、毛、沈、蔡’之称,后三人皆以诸生老。”
- ^ 冒广生《小三吾亭词话》云:“莼客初名模,平子名章,因畇叔先生名星誉,于是莼客更名星谟,平子更名星𫍯,与余五外祖涑人先生、外祖季况先生,称五星。”
- ^ 沈梅史《重麟玉册》中《李晓碧传》 后附记有云:“当时钱牧斋、吴梅林、龚芝麓、陈素菴、曹倦圃为江浙五不肖,皆蒙面灌浆人也。”
- ^ 《浙江人物简志·中》: “ (董剑)后又与林时对、周元初、高斗权、朱为“南湖五子社'。”
- ^ 谢元福:《粤西五家文钞序》,见《粤西五家文钞》卷首,光绪二十四年刊本。
- ^ 《清史稿·文苑·陈恭尹传》:恭尹“久之归,主何衡家,与陶窳、梁无技及衡弟绛相砥砺,世称'北田五子'。”
- ^ 陈文述《西泠闺咏》卷十:“义政堂咏顾玉蕊”条云:“……招诸女作蕉园诗社,有《蕉园诗社启》。蕉园五子者,徐灿、柴静仪、朱柔则、林以宁及女云仪也。”土默热《大观园诗社与蕉园诗社》一文称:“‘蕉园吟社’的前期组织者是顾玉蕊,参加者有著名女诗人徐灿和柴静仪,林以宁,朱柔则等,号称‘蕉园五子’;后期的组织者是林以宁,参加者有钱凤婉,钱凤纶,冯又令,张槎云,毛安芳,李淑等,号称‘蕉园七子’。”
- ^ 《清稗类钞·考试类》:“其客冯文毅公邸第者,世称为九等上上之选,呼曰佳山堂六子,其实亦不尽然。六子为钱塘吴农祥、王嗣槐、海宁徐林鸿、仁和吴任臣、萧山毛奇龄、宜兴陈维崧也。”
- ^ 《四库全书总目·浙西六家词提要》: “所选为国朝朱彝尊、李良年、沈皞日、李符、沈岸登、龚翔麟之词。翔麟,仁和人。其五人皆嘉兴人。故称浙西六家。”
- ^ 《清史稿·儒林·宋之盛传》称其“国变后,足不入城市,结庐髻山,与同里查撤、吴一圣、余晖、查世球、夏伟及门人周祥发讲学,时称髻山七隐”。
- ^ 《清稗类钞·文学类》载:“其后继起者,有前七家、后七家、前十家、后十家之目。前七家者,华亭宋征舆、钱芳标、无锡顾贞观、新城王士祯、钱塘沈丰垣、海盐彭孙遹、满洲性德也。”
- ^ 《清史稿·文苑·宋琬传》:“始琬官京师,与严沉、施闺章、丁澎辈酬唱,有燕台七子之目。”
- ^ 《清史稿·文苑·赵翼传》:“其同里学人后于翼而知名者,有洪亮吉、孙星衍、赵怀玉、黄景仁、杨伦、吕星垣、徐书受,号为'毗陵七子'。 ”
- ^ 吴鼒:《八家四六文钞》
- ^ 王寿荣:《后八家四六文钞》
- ^ 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程可则》;吴之振《八家诗选》有陈廷敬,无汪琬。
- ^ 李陈玉《魏里八子序》曰:“魏里有‘八子’:魏学濂、学洙、学渠……钱继振……郁之章……蒋玉立、吴亮中……曹尔堪……倡予和汝,结社鹤湖之阴。”
- ^ 《清稗类钞·文学类》载:“其后继起者,有前七家、后七家、前十家、后十家之目。前七家者,华亭宋征舆、钱芳标、无锡顾贞观、新城王士祯、钱塘沈丰垣、海盐彭孙遹、满洲性德也。……更益以华亭李雯、钱塘沈谦、宜兴陈维崧三家,遂为十家。”
- ^ 清代文坛流行各式各样的“十子”讲法,但结社成员皆大同小异,如“长安十子”、“都门十子”、“都中十子”、“都下十子”、“辇下十子”、“金台十子”、“诗中十子”、“海内十子”、“京师十子”、“燕山十子”、“康熙十子”等。《清史稿·文苑·尤侗传》:“曹禾,字颂嘉,江阴人。……与田雯、宋荦、汪懋麟、颜光敏、王又旦、谢重辉、曹贞吉、丁澎、吉封齐名,称诗中十子。”陶孚尹《欣然堂集》卷四《曹峨嵋寓斋再饯赋别》首句“南曹端爱我”,自注:“时‘都门十子’俱以诗名,峨嵋于中称‘南曹’。”杨际昌《国朝诗话》卷二:“江都汪蛟门(懋麟),‘辇下十子’之一也。”详见朱则杰《“长安十子”考辨》。另王士祯《居易录》 卷五有叶峰,无叶封。
- ^ 郑逸梅《艺林散叶》:“淮上三杰,一张雪抱,一周实丹,一周人菊,三杰皆籍隶南社,以诗文鸣于时也。”
- ^ 郑逸梅《艺林散叶续编》:“王秋垞、周岐隐、周采泉、忻鲁存、潘文本、宋少芬、戴雪棹、孙兆梅、王荫亭、陈寥士,均擅诗,为东社十子。”
延伸阅读
编辑[编]